生物基纤维增强聚乳酸材料

生物基纤维增强聚乳酸材料
生物基纤维增强聚乳酸材料

生物基纤维增强聚乳酸材料

由于醋酸纤维在生物基塑料中的高效增强作用,醋酸纤维正处于复兴阶段。考虑到醋酸纤维特有的结构,它们能够同时提高材料,如新开发的聚乳酸化合物三种部分冲突的性能。这样就生成了特别定制的全生物基聚乳酸材料,结合了高强度、刚性,以及优异的抗冲击强度。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醋酸纤维主要用作高速轮胎,及

之后防爆轮胎的增强材料。这些醋酸纤维材料被称为粘胶轮胎帘线纱,以单层织物的形式增强轮胎帘布层。

短醋酸纤维第一次结合进热塑性基体的尝试可以追溯回1998年。2002年,Kunststoffe International杂志的一篇文章显示粘胶增强聚丙烯化合物具有用于汽车内饰件的潜力,例如用于汽车门板。生物基有机醋酸纤维不仅提高了聚丙烯基体的机械性能,而且为共混生产商和使用者提供了优于传统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优势,包括重量减轻,混炼设备的耐磨性要求更低,可再生性和能源回收。

醋酸纤维用作增强剂

生物基材料,包括以可再生资源为基体的塑料,目前非常受生产商的欢迎。一个原因是消费者对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产品日益增加的需求。而另一原因是石油的可用性越来越受到限制,减少未来对石油的依赖非常重要。尤其是人们对聚乳酸(PLA)的兴趣在日益增加,它被看作是未来的生物塑料。不过聚乳酸用于

工业用途仍然受到其低抗冲强度的限制。

这篇文章表明,聚乳酸用醋酸纤维增强,及用聚丙烯增强会导致三种性能同时提高:强度、刚性和耐冲击性。在这个过程中,化合物保持全生物基。文章还介绍了新一代的醋酸纤维增强聚乳酸化合物,特有非常高的抗冲强度。这一性质的显著提升完全归功于纤维基体相互作用的变化,毫无疑问这可以通过在混炼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添加剂来进行调整。

化合物的生产和测试

使用的基体材料为4042D型聚乳酸,经过优化可用于薄膜生产,分子量Mw为170, 000g/mol,D-乳酸的含量为8%,融体熔融指数(MFI)为18g/10min(2.16kg, 210℃),密度为1.25g/cm3(制造商:Nature-works公司)。而增强材料选择了RT 700型高韧性醋酸纤维(制造商:Cordenka公司)。这些高性能醋酸纤维,通常在高速轮胎中用作粘胶轮胎帘线,具有很高的强度(885MPa)、刚性(19.5GPa)和断裂伸长率(12.5%),而且单纤维直径较为一致,稳定在12祄。这里引用的机械强度值来源于我们自己在单纤维上进行的拉伸试验。对于聚乳酸化合物的抗冲改性,重量百分比为3%,接枝率为1.4%的无规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MAPP ;制造商:杜邦)被用于降低纤维基体的粘合性(如下)。

聚乳酸和重量百分比20%的醋酸连续长丝在170℃下进行混炼,使用德国哈克公司的Rheocord 9000 PTW25反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进行

连续双拉挤加工。

然后粒料根据DIN EN ISO527-2标准在一台注塑机(德国Ar burg公司的Arburg Allrounder 270M500-90)上进行加工,标准试验样品(哑铃形状样条和样块)的加工温度为170℃至180℃,注塑压力在1000至1200bar之间。根据DIN EN ISO527和178标准在德

国茨维克公司的Zwick1445拉伸试验机上确定样品在准静态应力下的机械性能,如拉伸强度(σmax),拉伸模量(Etens),断裂伸长率(ξB),和弯曲模量(Eflex)。而抗冲击性能,如简支梁抗冲强度(ac)和缺口抗冲强度(acN),以及吸收渗透能(EP),最大生成力(FM)和能量损失与所储存能量的比率(材料阻尼,Δ)则根据标准DIN EN ISO179和6603-2确定,使用德国Wolfgang Ohst公司生产的摆锤式抗冲试验机,及德国Ceast公司的落锤式抗冲试验机。所有测试样品要在23℃和50%相对湿度下,在气候试验箱中放置一段

特定时间。

第一次成功尝试

第一代聚乳酸化合物。第一次尝试混炼聚乳酸和醋酸纤维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加工和配方优化并没有产生很多费用。图1这样一个化合物的断裂表面清楚表明:尽管各个单独部分具有极端不同的亲水性能,仍可以生成具有足够粘合力的均匀结构的聚合物—纤维材

料。仅仅添加20%重量百分比的醋酸纤维,就显著提高了聚乳酸的性能水平。图2显示与未增强聚乳酸相比,化合物的强度提高了40%(达到104Mpa),拉伸和弯曲模量分别提高了50%和65%(达到4.3和5. 0Gpa)。一个特别令人吃惊的结果是化合物在冲击应力(图3)和渗透应力下的能量吸收能力显著提高(图4),而缺口和无缺口简支梁抗冲强度值在室温下比未增强聚乳酸高了三倍, -18℃时高二倍。吸收渗透能(EP)达到三倍,材料阻尼(Δ)从0提高到0.2。

优化纤维—基体粘合力

第二代聚乳酸化合物。在进一步开发聚乳酸化合物时,提高纤维—基体的粘合力是最初关注的重点。因为没有专门针对这种材料的商用粘合力增强剂可用,我们采取了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在混炼过程中添加1%重量百分比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可以获得非常好的纤维—基体粘合力。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对化合物的断裂表面进行形态分析也可以看到这一点(图5)。试验结果已经发表在图中,但拉伸强度增长15%及抗冲强度下降15%未达到预期。

与此相比,添加3%重量百分比的MAPP来降低纤维—基体粘合力,可以生成高抗冲化合物。根据Felix和Gatenholm描述的机理,疏水的MAPP不可逆地键合到纤维表面,并在熔融混炼过程中完全涂覆到纤维表面。因此疏水醋酸纤维和聚乳酸基体之间通过偶极和/或氢桥键合的相互作用不再发生。当测试样品受到弹性应力时,基体会在大量吸收能量后与纤维剥离,受到强烈的摩擦纤维被拉出。图5可以看出,除了其它原因,有时极长的拉出的纤维也要为增强的冲击能量吸收负责。

化合物的刚性基本上没有变化,仍保持在高水平,而强度仅有轻微下降(图2),所有测得的抗冲强度值都显著提高—如图3和图4所示。用无缺口测试样品测得纤维含量重量百分比20%的抗冲强度值为95kJ/m2,而缺口样品测得为26 kJ/m2(图3)。这表示相比未增强聚乳酸增长了五至十倍,也是未改性化合物的两/三倍。

结论

聚乳酸基体中即使少量的高韧性醋酸纤维(重量百分比20%)也可以带来显著的、同时发生的增强效果。在脆性或柔性塑料中无需添加塑化剂,通过醋酸纤维增强,就可以克服聚乳酸的脆性。这里纤维和基体在界面的相互作用对化合物的性质有决定性的影响。

聚乳酸和醋酸纤维的相容性试验发现化合物的抗冲击强度显著提高,更多地是因为降低纤维—基体粘合力,而不是增强粘合力。应力活化能量吸收机理,即受到强烈摩擦后纤维拉出,带来的界面剥离被认为正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明显,化合物中纤维表面积大一些,能进一步提高能量吸收率,这可以通过更高的纤维含量和/或更小的纤维直径来实现。这种材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已成为目前开发研究的主题。

作者

JOHANNES GANSTER自然科学博士生于1959年,为位于德国波茨坦Golm的Fraunhofer应用聚合物研究所(IAP)生物聚合物研究分院材料开发和结构表征部门负责人。

JENS ERDMANN硕士生于1980年,为IAP材料开发和结构表征部门的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jens.erdmann@iap.fraunhofer.de HABIL HANS-PETER FINK博士教授生于1949年,为波茨坦Golm IAP 所长。-----复材在线

完全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的改性及应用

完全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的改性及应用 1、聚乳酸 聚乳酸(PLA)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PLA这种线型热塑性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酯是以玉米、小麦、木薯等一些植物中提取的淀粉为最初原料,经过酶分解得到葡萄糖,再经过乳酸菌发酵后变成乳酸,然后经过化学合成得到高纯度聚乳酸。聚乳酸制品废弃后在土壤或水中,30天内会在微生物、水、酸和碱的作用下彻底分解成CO2和H2O,随后在太阳光合作用下,又成为淀粉的起始原料,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因而是一种完全自然循环型的可生物降解材料。 1.1聚乳酸的制备 目前聚乳酸的生产和制备主要有两条路线:(1)间接法即丙交酯开环聚合法(ROP法);(2)直接聚合法(PC法)。两类方法皆以乳酸为原料。丙交酯开环聚合法是先将乳酸缩聚为低聚物,低聚物在高温、高真空等条件下发生分子内酯交换反应,解聚为乳酸的环状二聚体2丙交酯,丙交酯再开环聚合得到聚乳酸,此方法中要求高纯度的丙交酯。直接法使用高效脱水剂使乳酸或其低聚物分子间脱水,以本体或溶液聚合的方式制备聚乳酸。 1.2聚乳酸的基本性质 由于乳酸具有旋光性,因此对应的聚乳酸有三种:PDLA、PLLA、PDLLA(消旋)。常用易得的是PDLLA和PLLA,分别由乳酸或丙交酯的消旋体、左旋体制得。 聚乳酸(PLA)是一种真正的生物塑料,其无毒、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分解吸收,强度高,不污染环境,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由于聚乳酸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其降解产物能参与人体代谢,已被美国食品医药局(FDA)批准,可用作医用手术缝合线、注射用胶囊、微球及埋植剂等。 同时聚乳酸存在的缺点是:(1)聚乳酸中有大量的酯键,亲水性差,降低了它与其它物质的生物相容性;(2)聚合所得产物的相对分子量分布过宽,聚乳酸本身为线型聚合物,这都使聚乳酸材料的强度往往不能满足要求,脆性高,热变形温度低(0146MPa负荷下为54℃),抗冲击性差;(3)降解周期难以控制;(4)价格太贵,乳酸价格以及聚合工艺决定了PLA的成本较高。这都促使人们对聚乳酸的改性展开深入的研究。

聚乳酸简介

单个的乳酸分子中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多个乳酸分子在一起,-OH与别的分子的-COOH脱水缩合,-COOH与别的分子的-OH脱水缩合,就这样,它们手拉手形成了聚合物,叫做聚乳酸. 聚乳酸也称为聚丙交酯,属于聚酯家族。聚乳酸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原料来源充分而且可以再生。聚乳酸的生产过程无污染,而且产品可以生物降解,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因此是理想的绿色高分子材料。 聚乳酸的热稳定性好,加工温度170~230℃,有好的抗溶剂性,可用多种方式进行加工,如挤压、纺丝、双轴拉伸,注射吹塑。由聚乳酸制成的产品除能生物降解外,生物相容性、光泽度、透明性、手感和耐热性好,还具有一定的耐菌性、阻燃性和抗紫外性,因此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作包装材料、纤维和非织造物等,目前主要用于服装(内衣、外衣)、产业(建筑、农业、林业、造纸)和医疗卫生等领域。 聚乳酸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淀粉原料经由发酵过程制成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转换成聚乳酸。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这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是公认的环境友好材料。关爱地球,你我有责。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据新闻报道在2030年全球温度将升至60℃,普通塑料的处理方法依然是焚烧火化,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入空气中,而聚乳酸塑料则是掩埋在土壤里降解,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进入土壤有机质或被植物吸收,不会排入空气中,不会造成温室效应。(2)机械性能及物理性能良好。聚乳酸适用于吹塑、热塑等各种加工方法,加工方便,应用十分广泛。可用于加工从工业到民用的各种塑料制品、包装食品、快餐饭盒、无纺布、工业及民用布。进而加工成农用织物、保健织物、抹布、卫生用品、室外防紫外线织物、帐篷布、地垫面等等,市场前景十分看好。(3)相容性与可降解性良好。聚乳酸在医药领域应用也非常广泛,如可生产一次性输液用具、免拆型手术缝合线等,低分子聚乳酸作药物缓释包装剂等。(4)聚乳酸(PLA)除了有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基本的特性外,还具备有自己独特的特性。传统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强度、透明度及对气候变化的抵抗能力皆不如一般的塑料。(5)聚乳酸(PLA)和石化合成塑料的基本物性类似,也就是说,它可以广泛地用来制造各种应用产品。聚乳酸也拥有良好的光泽性和透明度,和利用聚苯乙烯所制的薄膜相当,是其它生物可降解产品无法提供的。(6)聚乳酸(PLA)具有最良好的抗拉强度及延展度,聚乳酸也可以各种普通加工方式生产,例如:熔化挤出成型,射出成型,吹膜成型,发泡成型及真空成型,与目前广泛所使用的聚合物有类似的成形条件,此外它也具有与传统薄膜相同的印刷性能。如此,聚乳酸就可以应各不同业界的需求,制成各式各样的应用产品。(7)聚乳酸(PLA)薄膜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氧性及透二氧二碳性,它也具有隔离气味的特性。病毒及霉菌易依附在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表面,故有安全及卫生的疑虑,然而,聚乳酸是唯一具有优良抑菌及抗霉特性的生物可降解塑料。(8)当焚化聚乳酸(PLA)时,其燃烧热值与焚化纸类相同,是焚化传统塑料(如聚乙烯)的一半,而且焚化聚乳酸绝对不会释放出氮化物、硫化物等有毒气体。人体也含有以单体形态存在的乳酸,这就表示了这种分解性产品具有的安全性。 二、方法和流程 聚乳酸生产是以乳酸为原料,传统的乳酸发酵大多用淀粉质原料,目前美、法、日等国、家已开发利用农副产品为原料发酵生产乳酸,进而生产聚乳酸。由乳酸制聚乳酸生产工艺有:[1]方法 (1)直接缩聚法在真空下使用溶剂使脱水缩聚。日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球制备与应用

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球的制备与应用 陈瑜陈明清**刘晓亚杨成 (无锡轻工大学化学与材料项目学院无锡 214036> 高分子微球以其分子结构的可设计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的兴趣,进而更加快了其开发应用的步伐。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研究领域起步较早,技术力量已相当强。日本在这一研究领域中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获得了众多的成果与专利。近年来我国也有不少的科研人员开始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的来说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 高分子微球可以通过选择聚合单体和聚合方式从分子水平上来设计合成和制备,并且可以比较方便地控制其尺寸的大小和均一性,使之具有所需要的特定性能与功能。这种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可设计性,使得高分子微球在对材料特性要求较高的生物医学领域中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拟对近几年来报道的几种核-壳复合型高分子微球制备方法以及高分子微球在生物技术和医学诊治方面的应用加以综述。 1 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 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球通常为核-壳复合结构,其中壳层具有生物活性或对特定环境有亲合性,而核作为这类活性大分子的载体,使微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或者,核为具有一定生物功能性的高分子,而壳层作为保护层,维持核内物质的活性。 图1 大分子单体法合成微球 1.1 大分子单体法(Macromonomer Method> 大分子单体具有确定的分子量和明确的结构,所以近来被广泛地用来制备高分子微球。首先将某一单体聚合成有一定聚合度的低聚物,再在低聚物上引入一具有聚合反应活性的基团(如碳碳双键等>,制得具有确定分子量的大分子单体。然后在含有大分子单体的介质中加入第二单体、引发剂,进行接枝共聚反应。若大分子单体为亲水的,第二单体为疏水的,则水相中的大分子单体接枝到疏水性的第二单体上成双亲性接枝共聚物,并逐渐形成胶粒。疏水性单体可扩散到胶粒内,进一步参加共聚反应。亲水性的大分子链则起到了稳定作用,防止胶粒的凝聚。于是形成了核为疏水,壳为亲水的高分子微球(如图1所示>[1-4]。反之,也可用逆相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疏水性高分子微球。微球的大小及其分布可以通过溶剂组成和加入的单体及大分子单体的量来控制。其大小

支持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若干政策

支持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若干政策 生物基新材料是指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加工生产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绿色环保等特点。发展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对推动材料工业绿色转型,增加绿色产品供给,降低对化石资源依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我省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政策。 一、加强规划引导。统筹全省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基础、资源环境承载、创新能力等条件,研究编制全省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发展方向、路径、布局、保障措施等,引导推动生物基新材料产业科学有序加快发展。 二、支持研发产业化创新项目。在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生物基材料助剂、生物基复合材料、天然生物材料创新型增效利用等领域,支持相关企业与科研院所、下游用户联合实施研发产业化创新项目。经评审认定的项目,对研发及关键设备投入按照10%比例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3000万元,特别重大项目纳入“三重一创”建设“一事一议”支持范畴。 三、支持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加快突破行业关键技术瓶颈,支撑生物基

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支持相关企业、高校院所等围绕生物基新材料菌种定制与构建、材料合成、材料加工成型、产品应用等环节组建创新平台,对符合条件的运用“三重一创”等政策予以支持。鼓励相关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检验检测机构、行业协会等组建省级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联盟,常态化组织开展供需合作、技术对接、行业交流等活动。 四、支持产业集群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市围绕“龙头+配套”推动生物基新材料链式发展,打造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引领示范作用显著、集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群。鼓励产业集群内部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互补与协同合作,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对符合条件的集群,及时认定为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积极推荐争取国家级产业集群。 支持相关企业围绕产业链招引上下游企业,对引入上下游企业实施总投资(不含土地价款)1亿元及以上新建项目按“三重一创”政策给予补助。每成功招引1个注册资本金(实际到位,下同)1—10亿元且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万元生物基新材料企业,给予招引企业一次性100万元奖励;每成功招引1个注册资本金10亿元及以上且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给予招引企业一次性200万元奖励;单个招引企业最高奖励1000万元。 五、支持推广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市在包装材料、农用地膜、纺织化纤材料、卫生材料等重点领域开展生物基新材料示范应用,支持

组织工程用聚乳酸系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修饰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用聚乳酸系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修饰研究进展 姚芳莲孟继红毛君淑#姚康德#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天津 300072) 聚乳酸(PLA)和聚羟基乙酸(PGA)及它们的共聚物(PLG)为研究得最多的生物分解性脂肪族聚酯。它们已为美国FDA批准可用作外科缝合线及药物释放载体。近年来在组织工程中被广泛用于支架(scaffold)和细胞构建结构物。此类生物降解聚合物随组织重建在体内分步降解吸收。这些材料的本体性能和力学性质与降解速率有关。而材料的表面特性则因其与体内细胞接触而对材料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情况起关键作用,因而对这类植入体内材料的表面修饰就显得特别主要。乳酸类聚合物的表面疏水性强,影响了其与细胞的亲和性,要扩大乳酸系聚合物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对其与细胞亲和力的改进是一关键问题。由于聚乳酸分子链上缺乏反应位点,使得对其进行修饰变得非常困难。一般常用于聚合物表面修饰的方法,如调节材料表面亲水/疏水性及电荷、将细胞粘连因子和细胞增殖因子等生物活性因子固定于材料表面等,对乳酸类聚酯的表面修饰难于奏效。基于物理吸附的修饰方法是由范德华力维持吸附分子与基材间的作用,所以结合力弱,被结合分子易脱落,影响材料的长期使用性能,不能满足应用需要。因而,寻求聚乳酸系聚合物合适的修饰技术,包括用嵌段或接枝聚合方法对其化学结构进行本体修饰、表面修饰或复合改性,从而改善聚乳酸基生物降解材料对目标细胞的亲和性,使其在组织工程相关应用中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 嵌段共聚物 纤连蛋白细胞粘连微区为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二肽,它可由含 侧链羧基的乳酸和苹果酸的共聚物而固定化。天冬氨酸与苄醇的80%H 2SO 4 水溶液 于70?C脱水缩合得其L-β天冬氨酸苄酯,将其在硫酸水溶液中与NaNO 2 反应得L-β 苹果酸苄酯(2),它与溴代乙酰氯在三乙胺存在下,于醚中反应得L-β溴乙酰苄 基苹果酸酯(3),它在二甲基甲酰胺中与NaHCO 3 反应则得其环状二聚体(BMD)(4)。将它与L-丙交酯(L-LAC)在己酸亚锡催化下于160?C开环聚合而后水解得 PMLA[1]。其中含苹果酸10%,数均分子量为31,700。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法或氯甲酸酯(ECF)法可将RGD在其薄膜上固定化。以后法为例,固定化量达6.3μg RGD/1mg PMLA。以1.0×105的NIH3T3细胞种植后,在D-MEM基中,37?C 下 5% CO 2 气氛中培养1h, 细胞培养后的薄膜用戊二醛固定化,对照薄膜上粘连细胞仅为种植细胞的1%,而固定化7.29μg后表面粘连细胞数增大30倍。可见利用聚(苹果酸-共-乳酸)侧链上的羧基使聚乳酸表面修饰,利于细胞粘连因子、细胞分化诱导因子和增殖因子固定化。

国内生物基材料的现状及发展

国内生物基材料的现状及发展 姓名:吕远 班级:生工A1101 学号:2011018099 摘要: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和化石资源枯竭等问题的关注,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日益为世界各国政府所重视。将可再生的原料转化为生物高分子材料或者单体,进而开发各种产品,获得环境友好的功能性材料,能够降低碳排放,缓解石油危机,已经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将对我国生物基材料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做出阐明。 生物基材料是指利用可再生生物质,包括农作物、树木和其它植物及其残体和内含物为原料,通过生物、化学以及物理等手段制造的一类新型材料。主要包括生物塑料、生物基平台化合物、生物质功能高分子材料、功能糖产品、木基工程材料等产品,具有绿色、环境友好、原料可再生以及可生物降解的特性。 新材料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内容。利用丰富的农林生物质资源,开发环境友好和可循环利用的生物基材料,最大限度地替代塑料、钢材、水泥等材料,是国际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新世纪以来,生物基材料受到发达国家广泛重视,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以农林生物质为原料转化制造的生物塑料、节能保温材料、木塑复合材料、热固性树脂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基材料和生物基单体化合物、生物基助剂、表面活性剂等生

物基大宗精细化学品快速增加,产品经济性正在逐步增强。拜耳、巴斯夫、埃克森美孚、三星道达尔、杜邦化工等跨国公司长期致力于生物基材料的研发,推动了全球生物基材料的商业化进程。对于一异戊二烯来说,因其可生产轮胎,在工业发展上十分重要。目前,美国丹尼斯克公司与固特异公司正在合作开辟生物基异戊二烯工艺路线,以部门替换石油(petro)基橡胶和苯乙烯基弹性体工艺。生物基异戊二烯可以出产轮胎用的合成橡胶和其他弹性体,可使轮胎产业更少地依靠石油衍生物产物。同样,另一种生物基材料丁二醇也已获得大量工业化生产。 目前,我国生物基材料产业科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如全降解生物基塑料、木基塑料、聚合超大分子聚乳酸、农用地膜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全国性的“木塑热”正逐渐兴起,木塑制品年产销量已超过20万吨,并以20%以上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生物基材料作为石油基材料的升级替代产品,正朝着以绿色资源化利用为特征的高效、高附加值、定向转化、功能化、综合利用、环境友好化、标准化等方向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产品性能、制造成本、关键技术、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规模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必须加快突破生物基材料制造过程的生物合成、化学合成改性及树脂化、复合成型等关键技术,促进重要生物基材料低成本规模化生产与示范,构建生物基材料研发平台,提升生物基材料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化石资源的有效替代,为生物基材料产业培育提供科技支撑。

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的制备改性及应用

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的制备改性及应用 摘要:聚乳酸(PLA)是人工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的热塑性脂肪族聚酯,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热塑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等,广泛应用于可控释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组织工程材料、合成纤维等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聚乳酸的合成、改性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关键词:聚乳酸;生物降解;合成;应用 随着大量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废弃高分子材料对环境的污染有着日益加剧的趋势。处理高分子材料的一些老套方法如焚烧、掩埋、熔融共混挤出法、回收利用等都存在缺陷并有一定的局限性,给环境带来严重的负荷,因此开发环境可接受的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而乳酸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十分丰富的可再生植物资源如玉米淀粉、甜菜糖等的发酵。聚乳酸(polylactide简称PLA)在自然环境中可被水解或微生物降解为无公害的最终产物CO2和H2O,对其进行堆肥或焚烧处理也不会带来新的环境污染[1]。此外聚乳酸及其共聚物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它具有无毒、无刺激性、强度高、可塑性强、易加工成型等特点,因而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2]。利用其可降解性,也可用作生物医用材料如组织支架、外科手术缝合线、专业包装、外科固定等。 1 生物降解机理[3,4] 生物降解是指高分子材料通过溶剂化作用、简单水解或酶反应,以及其他有机体转化为相对简单的中间产物或小分子的过程。高分子材料的生物降解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水合作用、强度损失、物质整体化丧失和质量损失。微生物首先向体外分泌水解酶,与可生物降解材料表面结合,通过水解切断这些材料表面的高分子链,生成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化合物(有机酸、糖等),然后,降解的生成物被微生物摄入体内,合成为微生物体物或转化为微生物活动能量,在耗氧条件下转化为CO2,完成生物降解的全过程。材料的结构是决定其是否可生物降解的根本因素。合成高分子多为憎水性的,一般不能生物降解,只有能保持一定湿度的材料才有可能生物降解。含有亲水性基团的高分子可保持一定的湿度,宜生物降解,同时含有亲水和憎水基的聚合物生物降解性好。一般分子量大的材料较分子量小的更难生物降解;脂肪族聚合物比相应的芳香族聚合物容易生物降解;支化和交联会降低材料的生物降解性。另外,材料表面的特性对生物降解也有影响,粗糙表面材料比光滑表面材料更易降解。影响可生物降解性的化学因素主要有高分子的亲水性、构型、形态结构、链段的活动性、分子量、高聚物的组成以及上述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高分子的亲水性越强越易水解,水解酶对酯键、酰胺键和氨基甲酸酯都有较强的作用;无定型态的高聚物比结晶状态容易水解;分子链段越柔顺,玻璃化温度越低,越有利于降解;链段活动性越大,自由体积越大,越容易受到酶的进攻,也就越容易降解;可降解性随着分子量增大而降低;高聚物的组成,如共混、共聚等也影响着高分子的可降解性。一般情况下只有极性高分子才能与酶相吸附并能很好亲和,因此高分子具有极性是生物降解的必要条件。具有生物降解性(包括水解)的分子化学结构有:脂肪族酯键、酞键、脂肪族醚键、亚甲基、氨基、酰氨基、烯氨基、芳香族偶氮基、脲基、氨基甲酸乙酯等。 2 聚乳酸的基本性质

聚乳酸

聚乳酸 单个的乳酸分子中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多个乳酸分子在一起,-OH与别的分子的-COOH脱水缩合,-COOH与别的分子的-OH脱水缩合,就这样,它们手拉手形成了聚合物,叫做聚乳酸. 聚乳酸也称为聚丙交酯,属于聚酯家族。聚乳酸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原料来源充分而且可以再生。聚乳酸的生产过程无污染,而且产品可以生物降解,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因此是理想的绿色高分子材料。 聚乳酸的热稳定性好,加工温度170~230℃,有好的抗溶剂性,可用多种方式进行加工,如挤压、纺丝、双轴拉伸,注射吹塑。由聚乳酸制成的产品除能生物降解外,生物相容性、光泽度、透明性、手感和耐热性好,还具有一定的耐菌性、阻燃性和抗紫外性,因此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作包装材料、纤维和非织造物等,目前主要用于服装(内衣、外衣)、产业(建筑、农业、林业、造纸)和医疗卫生等领域。 一、聚乳酸的优点 聚乳酸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淀粉原料经由发酵过程制成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转换成聚乳酸。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这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是公认的环境友好材料。关爱地球,你我有责。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据新闻报道在2030年全球温度将升至60℃,普通塑料的处理方法依然是焚烧火化,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入空气中,而聚乳酸塑料则是掩埋在土壤里降解,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进入土壤有机质或被植物吸收,不会排入空气中,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2)机械性能及物理性能良好。聚乳酸适用于吹塑、热塑等各种加工方法,加工方便,应用十分广泛。可用于加工从工业到民用的各种塑料制品、包装食品、快餐饭盒、无纺布、工业及民用布。进而加工成农用织物、保健织物、抹布、卫生用品、室外防紫外线织物、帐篷布、地垫面等等,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3)相容性与可降解性良好。聚乳酸在医药领域应用也非常广泛,如可生产一次性输液用具、免拆型手术缝合线等,低分子聚乳酸作药物缓释包装剂等。 (4)聚乳酸(PLA)除了有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基本的特性外,还具备有自己独特的特性。传统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强度、透明度及对气候变化的抵抗能力皆不如一般的塑料。 (5)聚乳酸(PLA)和石化合成塑料的基本物性类似,也就是说,它可以广泛地用来制造各种应用产品。聚乳酸也拥有良好的光泽性和透明度,和利用聚苯乙烯所制的薄膜相当,是其它生物可降解产品无法提供的。 (6)聚乳酸(PLA)具有最良好的抗拉强度及延展度,聚乳酸也可以各种普通加工方式生产,例如:熔化挤出成型,射出成型,吹膜成型,发泡成型及真空成型,

聚乳酸介绍

聚乳酸介绍 PLA聚乳酸历史 聚乳酸PLA (Poly lactic acid)一种新的生物塑料材料,早在1932年Dupont的科学家Wallace Carothers在真空中将乳酸进行聚合,产生低分子量的聚合物,但是由于生产成本过高,直到1987年食品公司Cargill开始投资研发新的聚乳酸制造过程,Cargill随后于2001年与Dow合资进行商业化产量名为:Nature-Works的聚乳酸商品。由于聚乳酸材料同时有生体相容性与生物可分解性,因此在所有的可分解性塑料中占有42%的市场。由专利分析来看聚乳酸的用途,2005年DERWENT专利資料库中共有聚乳酸专利1740篇,其中医用专利542篇,设备方面专利517篇,包装方面专利293篇,纤维方面专利419篇。除生物可分解的特性外,聚乳酸的主要优势包括有良好的机械特性与其材料来源,聚乳酸的材料来源为淀粉,在今日原油价格上涨,石油储存量下降的环境之下,除具有环境保护的优势,也同时有能源经济的效益。比较聚乳酸与其他常规塑料的物性发現,聚乳酸的机械性质相當强韧,与聚苯乙烯、聚氯乙烯接近,韧度超过聚丙烯,用于包裝材料、医疗与纤维的潛力相當好,唯一影响其近一步取代塑料包裝材料的障碍是其生产成本,依照制造过程与規模不同,聚乳酸的生產成本目前为 20-28元/公斤,高于目前常规塑料的价格。已商业化生产的生物可分解塑料,可以看出聚乳酸在整個生物可分解塑料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Cargill Dow LLC每年14万吨的聚乳酸产量則为世界最高。日本方面三井化學也開始规模化生产,预计该公司2008年聚乳酸的销售量可以超过30000吨。依照Frost Sullivan推测,全世界的生物可分解性塑料在2002年時的市场为12万公吨,到2010年可望成达到每年50.5~70万公吨,而如果按照以上各主要公司所公布的产能扩建预计更是大幅超过此数字,如德国的Inventa Fisher计划将其设备放大至每年80000吨,而Cargill Dow LLC更预计在2009年可以将其聚乳酸产能提升至每年45万公吨,可以看出其強大的商机与市场成长潛力。 什么是生物可分解材料 生物可分解材料(Biodegradable Materials),主要以天然高分子或聚酯种类为基质,一般以可不短重复取得的天然資源,如:微生物、植物、动物,所製成的一种聚合物。传統的塑胶材料不能被微生物分解成H2O和CO2,如:PE、PVC、PS、PP…等。生物可分解材料PLA的制品暴露在空气中时,並不会进行分解。但在有足够的湿度、氧气与适当的微生物条件下.存在的自然掩埋或堆肥环境中经过短短的20~45天,即可被微生物所分解成H2O和CO2,再次回归于自然环境中滋养植物成長。 PLA聚乳酸材料优点 ** 材料天然、无毒,透气性高, PLA制品经由美国FDA认可,可直接与食物接触。 (就算盛裝含有酸性,酒精成份之食材,也不会釋放任何危害人体之物質) ** 使用任何废弃物处理方式(如焚化、掩埋、回收、堆肥)皆不致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 可取代以石油为基質的传统塑胶材料,且有同类传统塑胶制品之物性,使用方法相同。 ** 丢弃后,经堆肥环境及掩埋处理可经由微生物完全分解 100%。

聚乳酸项目申报材料

聚乳酸项目 申报材料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聚乳酸项目申报材料 近十余年来石油基塑料不加控制的滥用而导致的“白色污染”已成为全球性危害,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城市开始立法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聚乳酸系乳酸所形成的聚合物,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生物可降解性、环境友好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及易于加工成形等优点,符合环保要求和人们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因此在聚乳酸在在包装、医药、纺织、日用品、农用地膜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聚乳酸项目计划总投资9496.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449.3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7.91%;流动资金3047.1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2.09%。 达产年营业收入21523.00万元,总成本费用17199.17万元,税金及附加175.49万元,利润总额4323.83万元,利税总额5095.71万元,税后净利润3242.8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852.8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5.53%,投资利税率53.66%,投资回报率34.15%,全部投资回收期4.43年,提供就业职位329个。 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项目承办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消防、安全、卫生、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管理规定,认真贯彻落实“三同时”原则,项目设计上充分考虑生产设施在上述各方面的投资,务

必做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工作贯穿于项目的设计、建设和投产的整个过程。 ......

聚乳酸项目申报材料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聚乳酸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聚乳酸 姓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聚乳酸 摘要:聚乳酸由于其突出特点如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且对人无毒等而备受重视,并且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聚乳酸的发展史、现状、性能、优缺点及其等做了简介,并对其未来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聚乳酸;性能;展望 聚乳酸在医学领域中的发展史 聚乳酸(PLA)是一种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它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可的一类生物医用材料。20世纪50年代,由丙交酯(LA)开环聚合制得了高分子量的聚乳酸,但由于这类脂肪族聚酯对热和水比较敏感,长时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科学工作者重新研究PLA对水敏感这一特性时,发现聚乳酸适合作为可降解手术缝合线材料。1966年,Kulkarni等提出:低分子量的PLA能够在体内降解,最终的代谢产物是CO2和H2O,中间产物乳酸也是体内正常代谢的产物,不会在体内积累,因此PLA在生物体内降解后不会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随后报道了高分子量的PLA 也能在人体内降解,由此引发了以这类材料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开端。 聚乳酸性能、优缺点 PLA的制备以乳酸为原料进行,较为成熟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乳酸直接缩聚法,另一种是先由乳酸合成丙交酯,再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开环聚合。 PLA无毒、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分解吸收,强度高、不污染环境,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成型。如:在体内,PLA分解成乳酸,再经 酶的代谢生成CO 2和H 2 O,由人体排出,没有发现严重的急性组织反应和毒性反 应。但PLA仍会导致一些温和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如颧骨固定术后3年产生了无痛的局部肿块,皮下组织出现了缓慢降解的结晶PLLA颗粒引发的噬菌作用,产生组织反应的真正原因没有定论。Sugonuma认为PLA降解所产生的碎片是导致迟发性无菌炎症反应的根本原因。植入部位也决定组织反应类型和强度,皮下植入时炎症发生率较高,在吞噬细胞较少的髓内固定组织反应发生率较低。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 摘要: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的性质及其制备方法的研究进程,其中主要介绍了通过开环聚合反映制取聚乳酸的方法以及聚乳酸易降解的特性,此外还讲了我国在聚乳酸方面的研究,最后介绍了聚乳酸在医药等方面的重大应用以及聚乳酸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环境材料生物降解聚乳酸前景 正文: 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常常以扩大开发自然资源和无偿利用环境作为发展模式,这一方改造了空前巨大的物质财富和前所未有的社会文明,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全球性自然环境的破坏。资源与能源是制造材料和推动材料发展的两大支柱。同时,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也会带来众多的环境问题。因而,传统材料的生态化和开发新型生态材料以缓解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即材料与环境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出现了“环境材料(ecomaterial)”的概念和环境材料学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要求材料在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全寿命过程的环境协调性,赋予材料及材料产业以环境协调功能。环境材料是未来新材料的重要方面之一。开发既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又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且对生态一步发展,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和能源,尽可能地减少环境负荷,实现材料产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类驾驭自然的本领按几何级数增长,向自然环境摄取的物质和抛弃的废弃物就越多。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干预越大,自然

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就越大[1]。当自然环境达到无法承受的程度时,在漫漫岁月里建立起来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材料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其中人所组成的社会因素的总体称为社会环境。自然因素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目前认为是以大气、水、土壤、地形、地质、矿产等一次要素为基础,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作为二次要素的系统的总体。为了得到更好的环境,开始从不同的环境材料开始研究.。 一、聚乳酸的合成与制备方法 乳酸的直接缩合是作为早期制备PLA的简单方法,但一般只能得到低聚物(数均分子量小于5000,分子量分布约2.0),而且聚合温度高于180℃时,通常导致产物带色。到目前为止,PLA主要是通过LA 的开环聚合制得。依据引发剂的不同,LA的开环聚合可分为正离子聚合、负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目前,聚乳酸以乳酸或其衍生物乳酸酯为原料(最常见的是采用左旋乳酸为原料),通过化学合成得到聚合物。高力学性能的聚乳酸是指旋光纯度高的聚L酸(PIJA),单体为£一乳酸。合成工艺大致可以分为间接合成法和直接合成法。直接合成法,也被称作一步聚合法,是利用乳酸直接脱水缩合反应合成聚乳酸。直接法优点操作简单,成本低。缺点乳酸纯度要求高,反应时间长,反应温度控制要求严格[2]。 LA正离子开环聚合是烷氧键断开,每次增长是在手性碳上,因此外消旋成了不可避免的,而且随聚合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另外的不足之处在于:能引发LA正离子聚合的引发剂不多,而且难以得到高

聚乳酸功能材料小论文

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乳酸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聚乳酸的合成,改性以及其应用 关键词:聚乳酸合成改性应用 一、前言 目前塑料制品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它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白色污染”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其原料主要来源于石油类不可再生资源,这势必将引起严重的能源和人类生存危机。聚乳酸(PLA)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这种线型热塑性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酯是以玉米、小麦、木薯等一些植物中提取的淀粉为最初原料,经过酶分解得到葡萄糖再经过乳酸菌发酵后变成乳酸然后经过化学合成得到高纯度聚乳酸。聚乳酸制品废弃后在土壤或水中30天内会在微生物、水、酸和碱的作用下彻底分解成CO2和H2O,随后在太阳光合作用下又成为淀粉的起始原料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因而是一种完全自然循环型的可生物降解材料。 由于聚乳酸树脂具有环境保护、循环经济、节约化石类资源、促进石化产业持续发展等多重效果,是近年来开发研究最活跃、发展最快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也是目前唯一一种在成本和性能上可与石油基塑料相竞争的植物基塑料。 二、聚乳酸合成 在聚乳酸生产中,生物技术主要体现在乳酸单体生产上,而由乳酸单体生产乳酸聚合物是常规的聚合物合成技术。生物法由植物性原料生产乳酸的关键问题是开发高效、低成本酶催化剂。 聚乳酸的合成主要有两种方法:1、乳酸直接缩聚法。在真空下乳酸脱水缩聚直接得到聚乳酸,该法简单,但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较小,一般小于5000。直接缩聚法的主要特点是合成的聚乳酸不含催化剂,但反应条件相对苛刻,近几年来通过技术创新与改进,直接聚合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在工业上还少

[高分子材料] 宁波材料所在高阻隔生物可降解聚酯材料领域取得进展

由不可降解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经蔓延到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据报道,全世界每年使用的塑料袋数量多达5万亿个,如果将它们并排展开,可以覆盖相当于2个法国的面积。然而迄今为止,世界上生产的90亿吨塑料中,只有9%被回收利用,剩余的都被扔进了填埋场、垃圾场或自然环境中。发展生物基生物可降解材料,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还可以减少材料产业对石油的消耗,缓解石化资源压力。石油基PBAT聚酯在可降解农用地膜、包装、塑料袋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但其阻隔性能差、抗撕裂强度低、强度模量不足的缺陷限制其进一步发展。呋喃二甲酸基聚酯因含有呋喃环结构而展示出优异的阻隔、力学、耐热等性能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生物基芳香聚酯。近期,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生物基高分子团队的张若愚研究员与朱锦研究员以呋喃二甲酸基聚酯为基体,通过引入短链二元酸、乳酸、聚乙二醇等一系列可降解结构,在探索呋喃基共聚酯阻隔、力学、结晶、降解等性能与结构组成关系方面进行多种尝试和探究,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为制备新型高阻隔生物可降解聚酯材料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1.通过引入短链二元脂肪酸实现高阻隔可降解材料的制备 高分子材料较高的链段刚性以及较小的自由体积是确保其具有优异阻隔性能的结构基础。研究人员利用丁二酸(DMS)、丙二醇

(PDO)以及呋喃二甲酸(FDCA)制备了具有潜在纺丝、包装等用途的共聚酯PPSF,其CO2和O2阻隔性能分别达到PBAT 的10倍及20倍以上(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18, 102, 101-110.)。更进一步,团队利用DMS\新戊二醇(NPG)以及FDCA制备了综合性能非常优异的共聚酯PNSF。这种共聚酯具有非常有趣的性质,即在很宽的组成范围内,其阻隔性能基本维持不变,这种性质也被称为智能阻隔性(Smart Barrier Property),如图1a(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2019, 7, (4), 4255-4265.)。本团队把二氧化碳来源的碳酸二甲酯(DMC)、丁二醇(BDO)、FDCA进行共聚,得到了降解性能良好且相结构均一的共聚物PBCF,如图1b。这种共聚物的特点是其机械性能可以通过热处理,在一个较大范围内进行调节,如图1c(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2018, 6, (6), 7488-7498.)。此外,利用环己二甲酸(CHDA)、BDO以及DMC合成了具有较强结晶能力和快速降解的PBCCE共聚酯(Polymer Chemistry 2019, DOI: C9PY00083F),拓展了生物可降解材料在组织工程领域的潜在应用。 图1 (a)PNSF共聚酯单体侧链影响示意图;(b)聚酯薄膜气体阻隔示意图; (c)PBCF共聚酯循环示意图 2.通过引入羟基脂肪酸大幅提升芳香族聚酯的降解性能 聚乳酸(PLA)是近年来生物基、生物可降解领域研究比较热门的绿色高分子材料。乳酸作为PLA的组成单元,可以在酶催化及水解条件下发生水解,实现聚合物链段的断裂,最终实现材料降

2019年产4万吨生物法癸二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9年产4万吨生物法癸二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9年12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 (3)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 1、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 (3) 2、产品下游应用广泛,具有市场空间 (3) 3、符合国家政策、顺应行业发展方向 (4) 4、公司具备运营该项目的技术能力 (4) 三、项目投资概算 (5) 四、项目环境保护情况 (5) 1、废水治理 (5) 2、废气治理 (6) 3、固废及治理 (6) 4、噪声治理 (6) 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7)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拟新建4万吨生物法癸二酸产能,开拓生物法癸二酸市场。项目建设期14个月,计划总投资171,102.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40,672.93万元,流动资金27,199.00万元,建设期利息3,230.00万元。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 公司通过生物法能够生产从DC10-DC18的各种链长的长链二元酸,目前公司销售产品以DC12、DC13为主。拓展癸二酸产品产能,是在现有产能基础上适时适度地扩充生物法长链二元酸产品结构的战略布局,使公司在产业链中拥有更均衡和更丰富的产品结构,占据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2、产品下游应用广泛,具有市场空间 癸二酸用途广泛,主要用来制取癸二酸的酯类,其酯类用途广泛,如癸二酸二丁酯、癸二酸二辛酯、癸二酸二异辛酯,这些酯类可作塑料、耐寒橡胶的增塑剂;也可用作生产聚酰胺的原料,例如PA510、PA1010、PA610等;此外还可制取聚氨酯、醇酸树脂,用于合成润滑油、润滑油添加剂以及香料、涂料、化妆品等。鉴于广阔的下游应用市场,产业政策的顺应性和成熟完善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体系,预计将实现较高的产能利用率。

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结晶行为研究进展_任杰

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结晶行为研究进展 任 杰*,杨 军,任天斌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与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究所,上海 200092) 摘要:聚乳酸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脂肪族聚脂,是一种环境友好材料。聚乳 酸的结晶性能对其力学性能和降解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其结晶行为也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 针对聚乳酸的结晶行为综述了聚乳酸及其共混、共聚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聚乳酸;共聚;共混;结晶 目前,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作为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分支之一,发展非常迅速,广泛用作组织工程材料、人体器官、药物控制释放材料、仿生智能材料等。其中聚乳酸因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以及易加工性,在医学和包装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最有前途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之一。但是聚乳酸均聚物也存在不少缺陷,如亲水性差,力学强度低、韧性较差等。为了改善聚乳酸的这些性能,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共聚、共混改性研究。 除化学结构因素外,聚合物结晶和形态的不同,同样会导致各种性能的差异,而高聚物的结晶也始终是高分子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聚乳酸的结晶性能对其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影响聚乳酸结晶和形态的因素聚乳酸及其共聚、共混物的结晶行为,不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际应用方面,都将是十分有意义的。 根据立体构型的不同,聚乳酸(PLA)可以分为聚左旋乳酸(PLLA)、聚右旋乳酸(PDLA)和聚消旋乳酸(PDLLA)三种。其中,常用易得的是PLLA和PDLLA。PLLA是半结晶性的,T g为50~60 ,T m为170 ~180 ,而PDLLA是无定型的透明材料,T g为50~60 。因此本文主要对聚左旋乳酸(PLLA)的结晶行为,及共聚、共混改性对其结晶行为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聚左旋乳酸(PLLA)的结晶 PLLA的结晶行为不仅受其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还受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如冷却速率、结晶温度等。Tadakatu和Toru[1]运用DSC和POM等手段系统研究了PLLA的结晶特征。在非等温结晶过程中,冷却速率影响PLLA晶体的成核机理、最终的结晶度和晶体的形态。PLLA结晶度随着冷却速率的降低而显著增加,在冷却速率为3 5 min时结晶度仅为0 10,而冷却速率降至0 5 min时结晶度可达0 56。PLLA球晶尺寸在较低的冷却速率下(<2 min)随冷却速率的降低而增大。等温结晶测试表明,在105 时PLLA(M w=200000)有最大的结晶速率,且结晶速率随着PLLA分子量降低而增加;但是PLLA 最大的球晶增长速率出现在120 ,约为3 0 m min-1。Iannace等[2]研究表明,在等温结晶过程中,对于所有的结晶温度T c,PLLA的Avrami指数均接近3,表明PLLA晶体的生长方式是三维的,为典型的球晶生长特征。PLLA的半结晶期t1 2受T c影响很大。而等温和非等温方法的联合运用可以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测量PLLA球晶的生长速率[3]。 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基础研究资助项目(05DJ14006),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资助项目(0552nm029); 作者简介:任杰(1965-),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和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通讯联系人:T el:021 ********;Fax:021 ********;E mail:renjie65@https://www.360docs.net/doc/f44453766.html,.

PLA-聚乳酸简介

PLA-聚乳酸简介 聚乳酸,英文名称Polylactic acid 或者Polylactide,简称PLA,由生物发酵生产的乳酸经人工化学合成而得的热塑性聚合物,但仍保持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不象其他的树脂必须来源于石油,聚乳酸来源于可再生的象玉米、小麦、甘蔗等天然农作物,是一种完全绿色材料,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聚乳酸是由生物发酵生产的乳酸经人工化学合成而得的聚合物,但仍保持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具有与聚酯相似的防渗透性,同时具有与聚苯乙烯相似的光泽度?清晰度和加工性。并提供了比聚烯烃更低温度的可热合性,可采用熔融加工技术,包括纺纱技术进行加工。因此聚乳酸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包装用材料,像农业?建筑业用的塑料型材?薄膜,以及化工?纺织业用的无纺布?聚酯纤维等。而PLA的生产耗能只相当于传统石油化工产品的20%—50%,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则只为相应的50%。 聚乳酸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及物理性能,适用于吹塑、热塑等各种加工方法,加工方便,应用十分广泛。可用于加工从工业到民用的各种塑料制品、包装食品、快餐饭盒、无纺布、工业及民用布。进而加工成农用织物、保健织物、抹布、卫生用品、室外防紫外线织物、帐篷布、地面垫等等,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聚乳酸有良好的相溶性和可降解性,在医药领域应用也非常广泛,如可生产一次性输液用具、免拆型手术缝合线等,低分子量聚乳酸作药物缓释包装剂等。 聚乳酸是一种全新形态的塑料,它来源于自然循环再生的概念,一个和现今传统塑料正好相反的概念,它不是由有限的石化资源(石油)所制成,而是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淀粉原料可经由发酵过程制成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转换成聚乳酸。90年代由葡萄糖转成乳酸的制造技术已有重大的突破,聚乳酸生产技术的改进降低了聚乳酸的生产成本。 PLA的合成和分子结构式: 聚乳酸的分解: 聚乳酸的分解有两个阶段:经水解反应分解之后再靠微生物分解。在自然环境中首先发生水解,然后,微生物进入组织物内,将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堆肥的条件下(高温和高湿度),水解反应可轻易完成,分解的速度也较快。在不容易产生水解反映的环境下,分解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传统石化原料会增加二氧化碳的释放,但聚乳酸不会有此现象,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可再次被使用成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碳原子。 聚乳酸的特性:聚乳酸除了有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基本的特性外,还具备有自己独特的特性。传统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强度、透明度及对气候变化的抵抗能力皆不如一般的塑料。聚乳酸和石化合成塑料的基本物性类似,也就是说,它可以广泛地用来制造各种应用产品。聚乳酸也拥有良好的光泽性和透明度,和利用聚苯乙烯所制的薄膜相当,是其它生物可降解产品无法提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