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规划

目录

一、前言 (1)

二、规划目标 (1)

三、规划设计原则 (1)

(一)生态的原则 (1)

(二)高效益原则 (2)

(三)参与性原则 (2)

(四)突出特色的原则 (2)

(五)文化渲染的原则 (2)

(六)整体规划、分期开发原则 (2)

四、总体规划布局 (3)

(一)园区景观篇 (3)

(二)基础设施篇 (3)

(三)绿色农业生产篇 (3)

(四)科普教育篇 (3)

(五)主题型景观篇 (3)

1、园区景观带 (4)

2、餐饮、住宿、商务区 (4)

3、开心农场,家禽认养区 (4)

4、滨水景观区 (4)

5、主题园区 (4)

6、科普区 (4)

五、园林景观配置格局 (5)

(一)植物景观配置原则 (5)

(二)建筑景观配置原则 (5)

六、旅游开发规划 (6)

(一)旅游市场分析 (6)

(二)旅游项目开发规划 (6)

1、文化类 (6)

2、观光类 (6)

3、主题类 (6)

4、休闲类 (6)

5、参与逗趣类 (6)

6、运动娱乐类 (6)

(三)游线规划 (7)

(四)环境容量与游人规划 (7)

(五)旅游服务配套设施规划 (7)

(六)游览组织规划 (7)

1、一日游 (7)

2、二日游 (8)

3、多日游 (8)

(七)经济效益分析 (8)

七、环境保护规划 (9)

(一)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9)

(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再利用 (9)

(三)防灾规划 (9)

八、基础设施规划 (9)

(一)排灌系统和给排水规划 (9)

(二)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9)

(三)电力电讯规划 (9)

九、各园区的规划设计 (9)

(一)植物专类园的规划设计 (9)

(二)果木观光采摘园规划设计 (9)

(三)园林景观区域的规划设计 (9)

(四)休闲度假和服务区的规划设计 (9)

(五)生产和示范区规划设计 (10)

(六)办公区、职工生活区规划设计 (10)

(七)观景点和亭、廊的规划设计 (10)

十、后记 (10)

参考图集 (12)

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书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短期和双休日观光休闲度假、回归自然、体验田园情趣的市场需求日趋增长。加之近年来成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人们向往回归自然,向往清新的空气,清幽雅致的环境。同时也希望能品尝到绿色无

污染的绿色食物,体验农业生活的趣味,这些都为绿色生态旅游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规划目标(市场定位)

生态园的目标市场:首先是成都的居民,包括成都市区及周边县市(温江、彭州、龙泉等),目标人群二千万;其次是成都周边的居民,包括四川省除成都以外的区县,目标人群一亿;最后是省外甚至国外的游客,目标人群更是极其庞大。

通过规划及实施,使生态园成为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示范、生态产品生产、农业体验、绿色主题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庄园。具有高水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园区。本园将推出三大类生态产品:1、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包括生态观光(生态景观观光、生态农业观光、生态技术观光);休闲度假(营造生态酒店,配套生态保健、生态疗养等设施);生态餐饮(全部提供本园区生产的绿色食品,瓜果可以自我採摘,鱼虾可以自我捕捉);科普教育(生态知识、生物科学、自然保护、花卉文化等);娱乐逗趣(动物饲养逗趣、水上娱乐等);开心农场趣味、家禽果木认养(承包小块土地、认养家禽、果木)。2、生态农业示范和产业化:通过运用生态系统、持续经营、物质循环、食物链、立体种养等理论和技术,形成各种优化的生态农业模式。包括大田立体种养,水体立体种养,水生、湿生、中生、旱生植物的水平布置等等,形成高效的农业产业链,达到现代设施农业的科技水平。3、农业生态产品生产:包括园林苗木花卉、高档切花、特色蔬菜瓜果、特色水果、特色禽畜和高档

水产品等绿色产品的生产,形成生态农业的独特文化,同时渲染绿色生态农业的主题。生态产品生产主要分三类:一类是结合生态农业示范,形成本园的特色产品满足游客趣味体验及购买需求;另一类是结合旅游和生态餐饮,形成本园的特色绿色餐饮文化,同时待前两种模式成熟后,可推广生态绿色品牌,面向市场推广销售我们品牌的农副产品。

三、规划设计原则

(一)生态的原则

生态园的规划设计必须突出生态景观、生态技术和环境保护原则。生态景观是生态旅游最终成功的重要基础,首先应突出下列生态景观:

1、从水生植物到旱生植物的生态系列景观。

2、结合规模化生态农业生产形成具有巨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季相特色(四季各有大面积的花、彩叶和观赏果木)。第二,生态技术:即利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立体种植、生态因子综合配置等原理设计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第三,环境保护:生态园有着野生鸟类保护的良好基础,必须使其突出成为亮点。此外,旅游势必会带来大量的污染,园区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也会成为污染源,必须高度注意生态方面的要求,如停车场的位置设置;园内低污染交通工具的使用;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利用生物种类配置和生物防治技术以减少病虫害,控制农药污染;依据食物链原理配置动植物生产环节使全园的废物循环利用,以消灭污染源等。规划的生态原则是创造园区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基本

原则,这是提高园区景观环境质量的基本依据,也是生态园区成功与否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高效益原则

从效益原则出发,规划中将考虑最佳投入和综合效益最高的项目组合。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示范,生态产品生产,三方面的项目将有机联系,互相促进,创造出比单独经营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获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园区的建立结合基础设施的建立,势必带动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发展势必带动生态产品的消费;生态产品的消费势必带动生态农业示范的完善发展。三者有机结合,良性循环逐渐完善园区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园的效率,结合提升生态旅游的发展,最终发展成为成熟的多功能农业生态庄园。(三)参与性原则

直接参与体验、自娱自乐是我们农业生态园最重要的特色亮点。规划中将强调旅游项目的参与性、娱乐性和知识性的紧密结合,使城市游客广泛参与园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亲自动手获得乐趣和相关的知识,使他们多层面地体验农产品饲养、种植、采摘、加工、收获;动物的驯化、逗趣;野生动物的保护;农业高新技术的操作及农村生活的趣味等等,使游客享受到源于乡村又高于乡村的文化氛围,享受到现代湖滨、田园、花海的风光。同时着重定位中小学生、青少年市场,作为科普娱乐项目开展具有广大的市场前景。

(四)突出特色的原则

特色是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

潜力就愈强,因而规划设计要根据园区的实际,明确资源情况,选准突破口,使整个园区的特色更加鲜明。规划中考虑本园区应该突出的是:人工生态景观(特别是大面积的花草,树木,草坪景观);人文建筑景观(个性化建筑、高水平商务区);生态技术生产(利用生态技术进行新优农业生产、家禽、水产品的养殖);体验主题(通过租种土地,认养家禽,果木);科普教育(针对中小学生对农业生产等认知少,作为科普教育,体验生活);滨水景观(人工生态和自然生态相结合的景观);野生鸟类自然保护。通过突出特色,使本园区成为全国一流,成都第一的农业生态主题园。

(五)文化渲染的原则

通常我们谈及农业,首先想到的是其生产功能,很少考虑其中的文化内涵。事实上,农业的发展是与文化的进步紧密相连的,其中的花卉种植和欣赏,农业立体种养生态链,更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所以在园区的规划设计中应深入挖掘出项目内在的文化资源,并加以开发,提升园区的文化品位,以实现景观资源的高水平利用。比如:定期举办花卉文化节、瓜果采摘节、特色文化传统节日;举办有奖摄影评选,吸引摄影爱好者的关注,同时达到推广宣传作用;举办自行车大赛,引起社会关注等。不但以此提升生态园区的背景文化,同时达到提升人气,提升知名度的效果。

(六)整体规划,分期开发原则

由于整个规划涉及资金庞大,整个开发需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以解决开发过程中的融资及土地不能一次性交付使用等问题,为整个

园区的早日开放及进入良性循环作好充分准备。从项目开发顺序上,整个园区分五个大的主题板块。1、基础设施区(包括:酒店、餐馆、会议、茶楼等);2、绿色农业生产区(包括:无污染瓜果、蔬菜、家禽、花卉等);3、园林绿化景观区(包括:园林、草坪、植被、湖泊等);4、趣味体验区(包括:开心农场、果木、家禽认养、烧烤区、水上娱乐等);5、科普教育区(包括:生态农业展示区、现代农业设施展示区、农业生态链教育区等)。先从生态主题建立;生态餐饮商务区建设;举办花卉观摩节,瓜果采摘节;生态技术示范;农作物科普教育观摩;特种水产、动物养殖等的逐步完善,扩大知名度,增加人气,逐步达到全面开发的目的。

四、总体规划布局

从宏观布局上把整个园划分为五大部分,构成园区的景观主体框架。(简略介绍)

(一)园区景观篇

1、园林、草坪、植被绿化景观

2、特色建筑、人文景观

3、滨江、野生动植物、湖畔景观

4、主题型园林景观(花卉、果木)

5、生态农业景观(日光温室大棚、高效农业链等)

(二)基础设施篇

1、酒店、餐厅、茶楼、会议

2、人工湖、道路、水利、绿化

3、温室大棚、科普展示厅、劳动体验区

4、烧烤台、水上娱乐、亭宇、休息厅

5、家禽饲养、渔业饲养、加工室

6、其他基础设施

(三)绿色农业生产篇

1、大田作物、绿色蔬菜、无公害瓜果

2、家禽、渔业饲养、初加工

3、花卉,苗木生产

4、其他

(四)科普教育篇

1、生态农业模式蓝图

2、现代设施农业框架

3、中小学生农业认知园

4、大田立体种养模型

5、水体立体种养模型

6、沼气池、垃圾再生处理装置

7、其他

(五)主题型景观篇

1、花卉博览区(牡丹、月季、木兰科等)

2、果树采摘区(樱桃树,枇杷树,桃子树,李子树等)

3、瓜果采取区(西瓜、黄瓜、小番茄、草莓等)

4、开心农场区、家禽认养

5、其他

下面对以上部分规划布局作详细介绍。

1、园区景观带

整个园区,按整体布局规划,种植各类园林、植被、草坪使整个园区在各个时期都显示出绿色、生态的氛围。比如种植:银杏树、松树、万年青等,不但起到绿化作用,也起到割空间的作用,使生态园与周围相对分开,同时与周围大自然景观有机衔接和过渡,形成和谐地融入大自然,又独立于大自然的、有特色的景观。从大门开始延及主干道两侧,包括主入口广场,对该部分进行精细打造,形成从大门到酒店的园林景观序列,引导游客游览全园,把每个主题园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2、餐饮、住宿,商务区

该区域为商业餐饮,度假居住,商务会谈,等区域。可按规模大小、档次修建A、B、C……功能商务楼,包含客房,会议,娱乐,餐饮等硬件设施。同时配备相应的设施,便于旅游、度假。餐饮方面充分考虑以本园农副产品为主导,推广无公害,绿色菜类食品,形成特有餐饮文化。同时配备优质的商务会议厅、茶楼、休闲、KTV等设施。

3、开心农场,家禽认养区

设立专门种养区域,划分地块用于游客自主种植特色无公害绿色植物,认养家禽、果木。种子、家禽及农具等由园区统一提供,游客可选择性直接参与种植,或交园区代为管理,农产品及家禽产品可由游客自主采摘捕捉,增加游客的体验趣味,同时附带推广销售农副产品。

4、滨水景观区

以大面积人工湖为主体,连接贯穿全园的河流以及水塘形成生态园独具特色的水系,根据水系的不同位置因地制宜地种植水生植物,进行水产养殖。湖畔四周种植柳树等观赏树木,在宽阔的水面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如:休闲垂钓区、水上游乐园、观赏鱼喂养区、生产养殖区,野生鸟类保护区,特别是利用现有丰富的野生鸟类资源,配以保护林块、林带和保护措施,形成亮丽独特的野生鸟类生态风景区。同时巧妙设计桥、亭、道路等使之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增加园区的观摩性。

5、主题园区

该部分是生态园主体部分,各主题园和休闲娱乐区要突出生态特点,各园区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即每个园区具有独立的景观特色,独立的配套设施,独立的文化内涵,同时在总体规划下相互协调,相互衬托。例如,在全园合适的地方种植牡丹、月季和木兰科植物……,在开花时,形成全园美丽的景观,营造举办各类花卉节作基础。同时划分区域种植果园,如:樱桃树,枇杷树,桃子树,李子树……,不但可作观赏用,待成熟时期可开办各类采摘节,同时渲染无公害及绿色主题。通过分期开发,逐步把主要园区打造成独具风格特点的精品园,让游客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6、科普区

该部分为生态园核心前言科技部分,通过现代农业模式再现,无土栽培、物质循环、食物链、立体种养等理论和技术应用,形成各种优

化的生态农业模式,包括大田立体种养,水体立体种养,水生、湿生、中生、旱生植物的水平布置等等。同时充分利用农业生态园区的废弃资源,构建可再生利用循环,构建沼气池,垃圾分流处理系统等。鉴于现在城市中小学生对于农业生产的认知不足,可让科普区成为一个特色亮点,吸取一大批中小学生、青少年参观学习体验,可以与学校合作组织夏令营、农业教育基地等,增加园区人气和效益。

五、园林景观配置格局

(一)植物景观配置原则

植物配置上要符合生态原则,营造四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原则。各个时期有特色的生态景观,争取做到在不同时节都有宣传亮点。使人们时刻都感到生态园“可览”、“可游”、“可赏”,“可玩”达到终年游客不断的目的。

1.根据植物生态位进行搭配:根据植物的习性进行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立体种植,以及从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到旱生植物的水平配置,形成稳定的生态结构和生态系列景观。

2.从季节上进行合理搭配:每一个季节都有几类(至少一至两个)品种的观赏植物形成整个园区的主题,成为吸引人气的观赏亮点。例如:3-4月主要观赏各种木兰花、梅花、山茶花、樱花;4-5月主要观赏牡丹、芍药、丁香、海棠、紫藤、杜鹃花景观;6-8月主要观赏紫薇、石榴、荷花、睡莲、合欢景观;9-10月,主要观赏桂花、茶梅、八仙花、千屈菜、石蒜景观;11-12月,主要观赏菊花、茶梅、蜡梅、梅、报春花,四季可赏的为彩叶植物园。瓜果类:2-3月青枣、桑葚;

4-5月樱桃,草莓、琵琶;6-7月李子、西瓜、桃子、猕猴桃;8-9月葡萄、杏、梨子;9-10月梨子、苹果、柿子11-12橘子、柚子、甘蔗……使各个时期都有瓜果可摘,让游客不但有观赏的景观,同时有“收获”的喜悦。

3.根据园林美学进行搭配:依据植物的高矮、色彩、香味进行配置,同时合理配置落叶和常绿植物,远景和近景,个别突出和整体协调,给人们的感官以最佳的感受。

(二)建筑景观配置原则

根据整体规划,分期开发的原则,生态园的建筑将按经营目标进行全面规划,然后按实际需要逐步配套,既使全园建筑布局合理、格调一致,避免重复劳动,又减少前期投入和后期维修养护费用。建筑景观配置原则如下:

1、建筑物的格调应与生态园的主格调协调一致,即以生态建筑为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标准。

2、在建筑风格上形成生态园自己的特色。建筑风格应定位为有中国传统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建筑,可参考各类建筑风格。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挖掘建筑文化,形成特色建筑,将成为生态园的一个亮点。

3、整个生态园以清澈的河流贯穿,充分利用河流资源,挖掘我国的桥文化,建成各种有传统特色的桥梁、亭宇,道路等,这些都将成为园区的亮点。

4.生态园的亭、廊和其他配套设施,可以竹,木,草等绿色材料为基础,建造个性化建造,突出生态园的特色和自己的风格。生态的

框架,配上各种藤本植物,形成外观、色彩多样的各种生态建筑。同时综合考虑使用年限的基础上大大的节约构建成本。

5.水上娱乐项目上可充分配备个性小船,儿童游玩乐园,成人竞技类乐园,同时配备垂钓,捕鱼等水上项目。

六、旅游开发规划

(一)旅游市场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生活观念的变化,人们用于旅游的时间和支出在不断提高,整个旅游市场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而我们生态园位于成清快速旁,毗邻“凤凰湖”景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同时结合开发优质的水资源和野生鸟类资源,把其规划成为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示范、生态产品生产、后期可发展生态房产开发于一体的综合园区,以植物生态景观、水域景观、野生鸟类景观为主要特色,配以可口、保健的生态餐饮及有特色的逗趣、娱乐项目和休闲环境吸引游客,将其建设成一个高水平、高效益的以旅游为主业的园区,是完全可行的。

(二)旅游项目开发规划

旅游项目的开发围绕“农业生态”、“智趣体验”、“绿色无公害”、“主题园区”、“科普教育”……为核心进行,力求做出本园的特色。以下各项目主要分布于:游客活动中心、休闲活动中心、逗趣园、水上游乐场园。

1、文化类

(1)生态文化展(资源再利用、种养模式)

. (2)长江水族馆(食物链、生态文化)

(3)生态农业产业链文化

(4)摄影爱好,科普展示厅

2、观光类

(1)滨水长廊

(2)瑶台观景(观景亭宇、高塔)

(3)琪林观鸟(观鸟台、野生动物观摩)

(4)花港观鱼(观鱼廊、喂养逗趣)

3、主题类

(1)季节性花卉节

(2)季节性瓜果采摘节

(3)农业生产、家禽饲养科普教育

(4)开心农场,果木、家禽认养

4、休闲类

(1)树上旅馆、湖上小屋、特色餐厅、商务酒店

(2)古色茶香(品茶、享受茶文化、棋牌娱乐)

(3)香花古阁(仿古建筑物,内外配置四季香花,古音乐,配套桑拿娱乐项目)

(4)多功能厅(会议、卡拉OK、歌舞厅)

5、参与逗趣类

(1)碧波戏鱼(潜水和鱼类逗趣)

(2)与鸟同乐(喂鸟逗鸟园区)

(3)岸边垂钓(垂钓、捕鱼趣味)

(4)植物迷宫

(5)儿童乐园

6、运动娱乐类

(1)水上蹦极

(2)趣味射击场

(3)特色烧烤趣味

(4)特色泳场

(5)各式游艇

(三)游线规划

本生态园风景旅游区以三类游线串起一系列的旅游观光园区和项目。游线分别是:陆上游线、水上游线和滨水游线。

1.陆上游线:以主干道和各园区的观光小路形成陆上游线,联系各主题园区和陆上观光旅游项目。

2.水上游线:水上游线丰富了游客的旅游选择,通过水上游线欣赏滨水景观,将滨水观光、水上观光和水上娱乐项目联系起来。3.滨水游线:滨水游线分为环湖电瓶车、自行车道,步行道和沿东西河道方向的滨水长廊和沿河道路,将全园的主要景点和游乐项目串联起来,形成独特的风景观赏线。

(四)环境容量与游人规划

环境容量是由风景旅游区面积和可供游人游览空间决定。环境容量与游人规划必须根据市场的预测,同时考虑风景区的极限风景空间容量

和理想风景空间容量。

生态园风景旅游区内可供游人游览的空间,可分为主要游线和主要游人聚集景点两类。生态园的大致面积3000亩,根据生态园的区位、交通条件、周边环境和生态园的规模和特点,参照类似的主题公园的情况,游人规模设计为日最大容量5000人,瞬时容量1000人。

主要游线和主要游人聚集景点的容量将按上述预测进行统筹规划设计(下一步做)。

(五)旅游服务配套设施规划

1.旅游服务设施将配合游览区设置,以提供方便周到的旅游服务。其建筑物必须经过详细设计,结合自然,协调景观,为旅游区增色,使之成为与整个旅游区环境相映衬的人文景观。

2.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种类:

(1)配合三条游线,设置固定停靠点,如水上游线的停靠码头;环湖自行车的自行车驿站等。

(2)在适当的地方设置指示牌、解说牌、导游图、科普技术讲解员等,引导游人游览。

(3)提供各种各样的接待服务,如游客服务中心、餐馆、旅馆、小卖部等。

(4)休息亭、椅、厕所、垃圾箱等。

3.具体设计规模及分期发展规划(下一步做)。

(六)游览组织规划

生态园的旅游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组织:(可与旅游公司合作开发)

1、一日游

(1)生态观光游:以园区大规模的花海生态景观、主题园区、生态农业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来满足久居城镇的居民的好奇心及回归自然、融于自然,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心理。目标市场:城市市民。(2)节庆文化游:通过开展节庆文化活动,例如:牡丹芍药节、木兰节、草莓采摘节、西瓜采摘节等,吸引相关文化爱好者。目标市场:城市及周边居民、花卉爱好者、摄影爱好者。

(3)生态美食游:通过养殖特种水产、特种禽畜,种植生态的蔬菜、瓜果,由游客自我捕捉、采摘,让游客在沐浴园区旖旎风光的同时,享受采收农产品的乐趣和生态饮食的美味(可以结合生态产品、生态美食销售)。目标市场:城镇居民、美食爱好者。

(4)娱乐逗趣游:通过有特色的水上活动,特色烧烤,驯化的珍奇可爱的动物、鸟类,鱼类逗趣,儿童喜欢的趣味活动等,让游客在清澈的湖光中享受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之间和谐相处的乐趣。目标市场:周边城乡的青少年、儿童、中小学生。

2、二日游

(1)周末娱乐游:针对双休日,有计划地推出周末休闲娱乐活动热点,推荐适合不同游客的周末休闲娱乐套餐供游客选择,让游客在生态园美丽的风光中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目标市场:周边城镇的中上工薪阶层。

(2)乡情体验游:通过设置特色民居,渲染民俗风情,让游客“吃农家粗粮,干农家细活,享乡村陶然之乐”。目标市场:城市家庭、

外国游客。

(3)科普知识游:利用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生态文化城、长江水族馆等展示现代化的生物技术;生态技术;植物栽培技术;特种动物、鱼类、鸟类的饲养、驯化技术等,充分展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并让游客参与活动。使他们通过实践学习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目标市场:中小学生。

3.多日游

(1)休闲度假游:通过美丽的生态环境,可口的生态饮食,舒适的生态人居,充满知识的文化氛围,吸引人的逗趣娱乐活动和适当的运动设施。使游客形成长期度假的愿望。目标市场:白领阶层、外企员工、老干部、高层管理人员。

(2)会议考察游:园区配备接待中小型会议的设施,充分利用生态园的优美环境和休闲度假条件,争取承办中小会议和短期培训班。目标市场: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大型企业、民间组织举办的各种中小型会议和中高水平短期培训班。

(3)生态疗养游:在生态园良好的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配备退休的名中医、疗养师、保健师,针对性的制定疗养计划,通过居住环境布置、体育娱乐、心理调节、饮食调配,使人们达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目的。目标市场:退休老干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中高层管理人员。

(4)学生夏令营:生态园可作为中小学生生物课及生态教育培训的第二课堂和实习基地及娱乐度假基地。可以积极和教育部门联合组织

各种形式的夏令营、冬令营;策划具有影响力的少年儿童喜爱的各种活动。目标市场:中小学生。

(七)经济效益分析(下一步做)

涉及资金投入,生态园产值、商务酒店设施等诸多因素,此处不作阐述。

七、环境保护规划(略)

(一)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生态园的规划设计必须突出生态景观,同时要极力保护和维持生态景观的可持续性,生态景观是生态旅游最终成功的重要基础。所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极其重要。生态园中要配备园林、花卉、农业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对生态环境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改进。同时要配备垃圾处理,资源利用的机制,创造园区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再利用

由于园区针对游人开放,势必带来很多生活垃圾,所以垃圾处理极其严峻,园区应分片区安排人员整理打扫。同时合理设立停车场、垃圾箱、告示牌等,引导游客维护环境卫生。游客生活垃圾,农副产品的藤条垃圾、动物粪便等都可作为沼气的再生资源重复利用。

(三)防灾规划

由于园区面积大,地域广,结构复杂,所以安全问题尤为严峻。在各路口,有安全隐患的地方都要设立警示牌,同时定期排查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基础设施的建筑物上也因充分考虑防灾因素,确保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旅游园区。

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

XX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 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业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是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都市休闲游的兴起,促使人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需求持续增长。观光休闲农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继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开发运作模式。通过逐渐带动引导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地方自然资源优势,科学合理的功能定位,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汕尾也不例外,现在人们的生活需求更加丰富,追求多元化、立体性的生活方式,以减轻工作压力,调节生活平衡的愿望与日俱增。但是,全市境内目前尚无一处集休闲、娱乐、观光和健身于一体可供人们工作之余休闲娱乐的生态园,建设一个生态园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红海湾xx村自然条件优越,村风淳朴,村内无任何有污染的企业,公路直达本村,距深汕高速入口20公里,离汕尾市区也只有25分钟的里程,距红海湾风景区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经营目标:形成汕尾社会各界人士休闲养身会所,品味正宗汕尾海滨野生鱼类,虾类,果蔬园等健康食品,尽情享受农夫乡村田野农家生活,把红海湾xx村生态园打造成最具汕尾海滨特色的绿色生态园和农家休闲中心,提高红海湾、xx村社会知名度带动xx村经济发展。塑造“汕尾海滨,鱼米之乡”标志性绿色生态园。红海湾xx村生态园以村自然风光为主体,共计总面积xx亩,分三个方面形成。 一方面挖土坑面积为xx亩,以四大家鱼养殖为主,不仅可以提供外需也可以让宾客自己垂钓挑选入菜。 另一方面面积xx亩,是生态园的中心,园区的主要活动空间都布置在这一边,初步规划将在沿岸建成绿色长堤、垂钓亭台、休闲小筑、渔人码头,最浓墨重彩的要数点缀在水面如同绿色珍珠般的一个小岛,岛上将根据需要建设休闲烧烤区、垂钓台等一系列具有汕尾特色的建筑,营造汕尾海滨的生活方式。让在都市中疲惫的人们惬意地享受汕尾海滨的放松、舒适和毫无压力的生活。在岛上可以玩玩水、钓钓鱼、看看书或约三五知己打打麻将、打打牌,享受远离喧闹城市的快乐生活。还可以品尝汕尾特色的绝无任何污染的地方特色水产、新鲜的蔬果等,辅以农家土灶的烹饪方式,享受一下原汁原味的汕尾农家风味。 再者以xx亩为种植区,周围都是当地农民种植的草坪,与水面结合,四季常绿,草坪是我们生态园的一大特色,让宾客在休闲时体验农村的田园风光。分别开避名贵树种种植区,果树种植区,精品水果种植区,大棚生产区,家禽散养区五个区,让宾客在休闲之余各需所取,既给宾客提供了无污染、无公害的美味食物,又让他们在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之外体验轻松愉快的农家乐。

生态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规划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会调控为保障,以政策为引导,科技驱动,应用生态系统的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工模拟本地区的顶极生态系统,选择多种在生态上和经济上都有优势的生物,采用一套套生态农艺流程,按食物链关系和其他生态关系将这些物种的裁培、饲养和养殖组成一条条生产线,并将这些生产线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多层次地配置到农业生态系统中去,使之既获得持续最大(或最优)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又获得一个良好的、协调的生态系统。 生态农业规划的原则 规划必须把长远利益与近期设想统一起来,把种植业、养殖业、工商业和农田、村镇、能源等项建设密切结合起来,把发展农村经济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因此,进行生态农业规划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农业生态系统是受人工控制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制定规划时要以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为指导,用系统、整体观念,进行全面规划,做好总体布局。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协调农业内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同步增长。 2、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原则。对资源不仅要合理利用,还要积极的保护,对可更新资源合理利用与增殖,对不可更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只有这样,方不致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消耗超过资源再生速度,使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3、因地制宜的原则。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和地域差异性,各地区的农业生态工程设计和配套技术,生态农业的建设不可能是相同的,必须根据当地具体生态环境特点、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选择农民群众关心、见效快的项目。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制定规划,发展适合当地特点的类型和模式。 4、物质循环、多级利用的原则。根据生态学原理合理设计食物链,利用农业有机物质,包括“废弃物”(指死体、残体、排泄物)等实行多次利用、多级得益、循环利用和深加工等。 5、扩大绿色植被原则。绿色植物是转化太阳能,实现第一性生产的重要机器,是保护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措施,应充分考虑将一切土地和部分水面绿化起来。 6、多业结合、集约经营原则。生态农业必须是多业结合,包括农业内部的横向联系和农业外部的横向联系,实行集约经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7、实现“三大效益”原则。生态农业建设措施必须达到生态上适宜,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有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生态农业规划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一)前期工作 是规划工作的起步阶段,为规划工作做好物质、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一个由政府领导人挂帅,由试点承担单位会同农业、环保、林业、规划、能源、水利、乡镇企业等部门组成的规划领导小组; 2、建立一支有权威的、知识结构合理的多学科的有开拓精神和热心此项工作的规划工作队伍; 3、搞好规划人员培训,特别是技术方法的培训; 4、筹措资金,建立保障系统;

关于海南农村农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究(精)

关于海南农村农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究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全省陆地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海南岛形似一个呈东北至西南向的椭圆形大雪梨,总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海南岛与广东省的雷州半岛相隔的琼州海峡宽约18海里,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是我国最南端的领土。 海南省四季常绿,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美誉。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省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打好“季节差、名特优、无公害”三张牌,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科技农业”和“绿色农业”,落实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海南省农业总产值从1987年的41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605.8亿元,年均递增14.4%。农业已成为海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 海南农业品种多样,优势明显: 海南岛素有“百果园”的美誉,热带水果遍布全岛各地,主要品种有香蕉、菠萝、芒果、杨桃、绿橙、毛叶枣、红毛丹、火龙果、荔枝、龙眼、番石榴、番木瓜等。建省以来,充分发挥热带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名、优、特、新、稀热带水果生产,使热带水果成为农业经济的又一产业和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海南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品牌优势,积极面向市场调整优化热作产业结构,加大实用新技术推广力度,重点抓好橡胶新割制、椰子、胡椒高产栽培、橡胶产品加工等技术的推广,有力地推动热带经济作物快速发展。 海南光温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全国最大的天然大温室,也是全国重要的冬季瓜菜生产基地。近年来,海南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坚持调优、调精、调高的原则,不断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加快冬季瓜菜产业发展。冬季瓜菜生产逐步走上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轨道。瓜菜品种、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调减了泡椒、小西红柿、冬瓜、黄瓜等品种面积,增加了豆角、苦瓜、毛豆、紫长茄、小南瓜等价高畅销品种面积,引进推广了103个瓜菜新品种,逐步形成了东南、西南、西北、北部和中部地区各具特色的冬季瓜菜优势产业带和优势主产区。 然而海南的农业现状仍有众多的不足之处: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建省办特区以来,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目前拥有充足的电力,便利的交通,这为海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农业内部的基础设施仍较薄弱,与我国先进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农业后劲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条件脆弱,抗灾抗害能力差,至今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1996年,海南农业机械总动力176万千瓦,农业人口人均拥有量为0.34%千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04千瓦,比山东、江苏、广东等先进省份更低,灌溉设施老化,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只有17.6万公顷,总总耕地面积40%,农业人口人均拥有量为0.03公顷,为全国平均水的60%,其中旱涝保收面积仅占43%。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2、农村投资环境不利,阻碍农民的投资行为 农户始终是农业投入的重要主体。据1996年农村住户调查统计,在生产性支出中,农民自筹资金投入占70%,而借贷性支出只占30%。据有关统计资料测算,建省以来,农民投入占农业总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5—80%。尤其是在农业生产所需物质资料的投入方面,如种子、化肥、农药等,农民投入几乎占了绝大部分。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在农业资金投入方面还具有一定的潜力,但由于投资环境欠佳,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农民负担重,农业的比较效益大大低于其他产业,难于激发农民对农业的投资热情,造成农民的绝大部分收入用于住宅建设和其他非农产业上。虽然近两年国家通过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农业资金的回

生态农业园规划设计说明

生态农业园规划设计 第一节生态农业园概述 一、国内外生态农业园的发展概况 二、生态农业园的类型 (一)多元综合型 (二)科技示范园 (三)人文景观型 (四)休闲度假型 (五)生态旅游型 三、生态农业园的功能 (一)经济功能 (二)社会功能 (三)生态功能 第二节生态农业园的规划 一、农业园的规划原则 (一)因地制宜,综合规划设计 (二)主题突出,协调创新 (三)服务城乡,发展高效农业 (四)借助自然,实现“天人合一” (五)以人为本,人景交融 (六)效益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农业园的规划手法 (一)艺术表达遵循科技原理 (二)主观造景服从功能实用 (三)布局有序调控时空变化 (四)动态参与强化视觉愉悦 (五)心灵满足融进增知益智 (六)结构相融营造人景亲和 (七)创意美与自然美的和谐 (八)主题色彩体现农林氛围 (九)人文特征反映乡土特色 三、生态农业园的规划步骤 ⒈计划书阶段 ⒉基地调查研究阶段 ⒊资料分析研究阶段 ⒋方案编制阶段 ⒌形成成果文本和图件阶段 (一)园区选址 ⒈选址原则 ⒉选址条件评价

表13-2 生态农业园的选址条件评价 地理位置地理条件发展内容发展资源 城郊,原有农业区地形平坦,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农业综合园区、园艺场、农业工厂、现代农场高科技生产设备,果菜工作场所,休闲,参观,科普,体验 城郊,原有农业区靠近自然风景区,农村资源好农业庄园,观光农园,农业公园参与,体验,休闲,渡假 城郊,农村地理条件变化多,山势起伏田园风光农作场,田园,摘采,体验 城郊,农村海拔较高,部分由森林游乐区衍生森林游乐区,森林浴,牧场,渡假村,生态教育,露营森林游乐区,瀑布,河川,林场,牧场,渡假村 城郊,农村有湖泊、水面,地势平缓观光休闲渔场水产养殖,捞捕,钓鱼,产品展受,海滨 城郊,农村农村历史人文,文化内涵底蕴丰厚农村历史文化展示农村民宿,农村民俗,农村建筑 (二)布局形式 ⒈围合式 ⒉中心式 ⒊放射式 ⒋制高式 ⒌因地式 (三)生态园整体规划方案 ⒈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 ⑴分区原则 ⑵分区规划 ⒉生态园中其他规划 ⑴入口规划 ⑵园路规划 ⑶给水排灌工程规划 ⑷园区绿化设计 (四)农业产业的项目规划 ⒈农业项目设计原则 ⑴因地制宜 ⑵技术先进 ⑶品种优良 ⑷观赏价值高 ⑸充分利用资源 ⑹可操作性 ⑺经济可行性 ⑻可持续性 ⒉农业产业项目分区 ⑴农例如茶园、野生植物园、四季果蔬园、养菇场、草药场、稻田、花圃、植物苗圃等 ⑵林例如林场、森林游乐区等 ⑶牧例如养鸡场、养猪场等以畜牧经营为主的观赏牧场 ⑷渔例如养虾场、贝类养殖场、鳄鱼养殖场、渔港、名贵鱼类养殖场等

生态农业产业园规划

生态农业产业园规划 概述 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会调控为保障,以政策为引导,科技驱动,应用生态系统的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工模拟本地区的顶极生态系统,选择多种在生态上和经济上都有优势的生物,采用一套套生态农艺流程,按食物链关系和其他生态关系将这些物种的裁培、饲养和养殖组成一条条生产线,并将这些生产线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多层次地配置到农业生态系统中去,使之既获得持续最大(或最优)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又获得一个良好的、协调的生态系统。 生态农业规划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 ◆物质循环、多级利用的原则◆扩大绿色植被原则◆多业结合、集约经营原则◆实现“三大效益”原则 服务内容 ◆园区和产业规划 整合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要素,以前瞻的眼光、科学的理论、客观的实践和详实的数据,对产业项目作宏观的、方向性的计划、筹划和谋划。主要包括产业园区的发展战略规划、项目概念规划、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详细规划。 ◆区域和产业研究 围绕环境、区位、资源、政策等因素对项目进行客观、科学、全方位的论证,从多方位多角度支持项目的开发和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区域竞争力研究、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开发策略研究、产业定位研究及产业市场研究。 ◆园区的经营管理系统 围绕园区运营目标,在园区的规划开发、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引入现代高效管理理念和经营策略,提升园区的运营水平,提高园区运营效益。主要服务内容包括开发建设模式研究设计、投入产出预警体系研究设计、管理模式与运营组织系统设计、工作绩效与激励机制设计、产业园区规划的大致框架。 ◆园区招商引资系统 一方面确定投资融资模式,加速园区的开发建设;另一方面确定目标客户群,制订合适的诱导方案,运用高效的策略,吸纳企业商家进驻经营。主要内容包括投资融资策划、招商政策策划、招商策略策划、主题招商策划及招商活动筹划。 我们的优势 ◆专业、强大执行力的团队 ◆深厚的行业研究实力 ◆丰富的园区规划经验 ◆雄厚的企业、人脉资源 ◆完善的服务管理和支撑体系 典型案例 ◆某国内知名央企北京农业生态谷园区产业规划 2009年,该央企在北京房山区征地17200.6亩,准备将其打造为集作物种植、产品研发、生产加工、生态旅游、贸易等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区。为了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和高水平的推进园区建设,该央企在北京举行北京农业生态谷园

生态农庄的发展规划

休闲农庄发展规划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节假日到农村郊区去休闲度假,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在空气清新、风景秀丽的农庄内吃农家盛宴,尝各种山珍野味、飞禽走兽,住原生态木屋,摘农家水果成了绝大多数市民周末不可缺少的休闲活动。据交通部门统计,每年五一、十一黄金周及周末,全国大约5-6亿人次外出到郊区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可见其市场之大,致富机会之多。 投资生态休闲农庄已经成为当前悄然兴起的最热门的投资 项目,在这大好形势下,那么要做怎么样的农庄才能取得最高效益呢?下面先介绍目前国内的几种农庄类型,相信对您投资有所帮助。 一、常见农庄类型: (一)小型休闲农庄 即小型农家乐,全国约有50-60万家,为传统模型的农家乐,大多数只提供餐饮、棋牌、垂钓等服务,以餐饮休闲为主,游客缺乏体验。本类型农庄规模小,但顺应了吃农家饭、看农家景的巨大市场需求,虽设施简单,卫生条件较差,但普通效益好而火遍全国各地,一般的农家乐年纯收入在30-50万元,一些可达100万元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民需求不断拉高,此类农庄由于特色不明显,管理粗放,菜谱忒旧,原材料不变,创新力差,接待条件简陋,面临升级或市场淘汰。 (二)景观型农庄

有良好的地域风景资源,占地面积大,基础设施投资大、环境绿化、各项景点、休闲设施投入多,资金闲置浪费大,创收途径单一,仅有餐饮及部分住宿休闲收入,很容易受季节和市场影响,竞争力小,收益回报慢。此类型农庄普遍经济效益差,经营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创办初期仅凭个人的想象和看好就盲目投资,没有请农庄经营专家对农庄项目论证、市场调查和资金的使用方式进行详细咨询,同时在农庄的规划、设计上存在方向性错误,建议与专业的农庄管理专家或咨询公司联系以获得更高效益。 (三)生产型农庄 目前凡是经营效益良好,发展稳定和持久的都是这类型农庄。 生产型就是农庄内一年四季都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有产业支撑。产品生产和经营是农庄最大的发展动力,也是区别于其它型农庄的根本所在。并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业变化和创新,以农业的种植养殖项目来发展休闲、餐饮、娱乐、度假等项目,并建造有特色的生态木屋,把农庄的生产、休闲、消费高度融合在一起,使农庄既是生产场所,又是消费、休闲场所,产品就地消化升值,还能让前来游客在不同季节始终充满乡村田园的新奇感觉。此类农庄以农产品生产经营为主,没有过多的景点投资,但一年四季收入稳定,并且收入渠道多,不受旅游市场和冬春淡季影响,农庄所投入资金的项目都成为收入点,是农庄中竞争力最强,效益最好、最持久的类型。

《海南某农业生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海南某农业生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基本情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建设性质 1.1.3 建设单位 1.1.4 项目建设地点 1.1.5 项目建设规模 1.1.6 项目建设期限 1.1.7 项目投资规模 1.1.8 资金来源 1.2项目概述 第二章建设可行性分析 2.1项目提出背景 2.2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三章市场需求分析 3.1中国休闲农业市场分析 3.1.1中国休闲农业市场现状 3.1.2中国休闲农业市场前景 3.2海南休闲农业市场分析 3.2.1海南地区休闲农业市场现状 3.2.2示范园建设情况 3.2.3海南地区休闲农业市场需求 3.3休闲农业之社会需求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4.1资源条件 4.2地理条件 4.3原材料条件 4.4交通运输 4.5经营机制及技术情况 4.6经营机制及技术情况 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5.1项目实施目标 5.2具体实施地点和范围 5.3实施内容

5.4实施计划 5.4.1建设规划 5.4.2建设工期 5.4.3实施进度安排 5.5支持环节 5.6组织形式 第六章投资估算 6.1投资估算依据 6.2项目投资估算 6.3资金来源 6.4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七章投资效益分析 7.1成本效益分析 7.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1.2产品成本 7.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7.2财务效益分析 7.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2.3不确定性分析 7.3社会贡献效益分析 7.4综合效益评价 第八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8.1项目风险因素 8.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1.2技术风险 8.1.3市场风险 8.1.4资金管理风险 8.2风险规避对策 8.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8.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9.1结论 9.2建议

海南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海南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初稿) 海南省农业厅 编制 海南大学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目录 第1章规划背景 0 1.1 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形势要求 0 1.2 热带农业创新发展的需要 (2) 1.3 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的目的意义 (6) 1.4 规划编制期限与依据 (9) 第2章海南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SWOT分析 (11) 2.1发展现状 (11) 2.2 SWOT分析 (12) 2.2.1优势 (12) 2.2.2劣势 (15) 2.2.3机会 (16) 2.2.4挑战 (18) 第3章规划总体思路与目标 (22) 3.1指导思想 (22) 3.2 规划原则 (23) 3.3 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26) 3.3.1 总体目标 (26) 3.3.2 近期(2011—2015年)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26) 3.3.2 中长期(2016至2020年)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27) 第4章海南休闲农业经营模式区划 (29) 4.1 都市休闲农业区 (29)

4.2 黎苗族农业文明示范区 (30) 4.3 森林公园与山庄度假区 (31) 4.4 其他类型休闲农业区 (32) 4.4.1观光采摘园 (32) 4.4.2教育农园 (33) 4.4.3科技示范园 (33) 第5章海南休闲农业相关产业规划 (35) 5.1农业产业规划 (35) 5.2 林业产业规划 (36) 5.3牧业产业规划 (37) 5.4渔业产业规划 (37) 5.5 副业产业规划 (38) 5.6文化产业 (39) 5.7 服务业产业规划 (39) 第6章休闲农业区域规划 (41) 6.1北部休闲农业发展规划 (41) 6.1.1规划区域范围 (41) 6.1.2规划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42) 6.1.3具体休闲农业规划 (43) 6.2南部休闲农业发展规划 (44) 6.2.1规划区范围 (44) 6.2.2规划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44)

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规划

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X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x年7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原X 市居巢区、x划归x管辖,将X及其主要流域集中于x,X成了x独特的自然资源。市x党代会明确要求,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加快环湖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大水面优势,重点发展环湖生态农业。为认真贯彻市x党代会精神,结合环X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特制定本规划。 环X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是x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重要基础,是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消费需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制定和实施环X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规划,明确环X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建设重点,切实提高环X 区域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充分展示生态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等多重内涵,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本规划范围涵盖环X周边的27个乡镇(街道)、416个村,并辐射拓展到X主要流域重点圩区。本规划分湖体控制区、高效集约发展区和七河流域区三大功能区。 规划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境保护法》、《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x年规划纲要》、《x现代农业发展第十二个五x年规划》、《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 年)》、《X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1号)、《中共x委x人民政府关于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X发〔〕1号)、中共x委x党代会报告和中共x委x党代会报告等。 二、基本概况 (一)区域概况。 X位于x中部,江淮之间,长江流域中下游,东经117°16′54"-117°51′46",北纬31°43′28"-31°25′18",通过x通达长江。规划区国土面积473万亩,其中:山地90万亩、丘陵186万亩、平原186万亩。现有耕地面积181万亩,其中:岗区63万亩,圩畈区118万亩。 规划区呈蝶形盆地。自西向东:西部较为平坦,中部岗冲交错,东部山岭叠荡。规划区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岗冲交错,起伏显著,圩畈众多,塘坎密集,星罗密布。 x年,规划区总人口154.76万人,乡村户数36.54万户,乡村总人口130.68万人,农业总产值76.96亿元,农业增加值38.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 (二)产业概况。 规划区x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90万亩,其中:水稻、小麦、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摘要:通过对我国及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以构建冷链系统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热带亚热带农业生态村的构想,在省万宁市礼纪镇的初步实践表明,该项目对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有借鉴意义,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次有益探索。 关键词:产业集群冷链系统新兴农业生态农业 1.项目背景 1.1中国及农业发展现状 至2003年底,我国农业占GDP的比重为14.5%,农业从业人员比重50%,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占整个轻工业比重62.6%,而农产品出口比重仅为4.2%。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首位,这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基本国策。 我国热区面积4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5%,已建成成规模的热作基地10余处。岛地处中国最南端,四季常绿,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美誉,均处在热带亚热带,是全国唯一的热带省份,许多特色热带资源在全国独一无二,在我国热带农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另一方面,农业也是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2003年,全省农业总产值396.5亿元,农业增加值249.8亿元,占GDP的35.8%。建省以来,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首位,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打好“季节差、名特优、无公害”三牌,使农业保持稳定、持续增长。 1.2机会分析 农业连续十余年的两位数增长,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的增长仍然属于资源型、粗放型,下一步的出路在哪里?沿着老路还能走多远?

WTO的加入,对我国农业的冲击很大,对经济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挑战与机遇并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区域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越来越紧密。作为一个特色资源省区,在“9+2”、“10+1”等局部区域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在国际热带亚热带农业大舞台上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地位? 资料显示,欧美发达国家农副产品加工率达85%,中国平均加工率为23%,而省只有5%,差距蕴含着巨大商机。 2004年2月24日,卫留成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为了实现我省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目标,要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运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用工业化理念抓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 只要政府、企业、老百姓上下一条心,就能抓住机遇,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1.3基本概念 我们已经认识到精深加工及运销是农业的唯一出路,但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怎样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农业“四化”格局?是采取全民动员,家家户户作坊式的,还是其他方式?农产品深加工工艺有多种,烘干、榨汁、腌渍、冷冻等,选取什么工艺才能易于实现规模化、产业化,才能适合热带亚热带农产品及省情?这里首先引入几个基本概念。 冷链系统 原用于食品运销及加工领域,食品冷链是指易腐食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过程中,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食品冷链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引入到热带亚热带农副产品运销与加工中,冷链系统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预冷:是指食品从初始温度(30℃左右)迅速降至所需要的终点温度(0℃~5℃)的过程,水果蔬菜采摘后,由于受田间热

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1

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 一、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 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以惠东永记生态园为例,设计中就可以因地制宜设置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农业旅游区和科普教育功能区。 1.1 生态农业示范区 生态农业示范区是生态园设计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态园最主要的效益来源和示范区域,是生态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园区设计所采用的生态农业类型中既包含有生产者,消费者,也要有分解者。例如在永记生态园的新规划中,稻田生态区“动植物共生系统”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稻鱼鸭萍种养共生模式;果园生态区采用“立体种植业”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果园结合养殖的模式;鱼塘生态区设计采用“食物链、加工链式生态农业”类型——猪鸭鱼草相结合的种养模式。这些生态农业类型都充分利用了多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将各生态元素以食物链串在一起,相互转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质,由此形成良性物质能量的生态循环,体现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另外,为了提高生态园的经济效益,生态园中蔬菜栽培区采

用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模式。不仅有生产效益高、产业带动性强和集中性统一的优点,还能对其他农业产业化企业起到示范性和参考性的作用。花卉栽培区主要生产各种食用和观赏性花卉,供游人品尝、欣赏和购买消费。食用菌中心在生态园规划中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体现了废物充分利用的功能。经过科学规划后的生态园,将会以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园主要的“生态旅游”核心内容,体现“绿色、生态、示范”多种功能,可以成为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精品和主导产品。 1.2 观光旅游区域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向,所以生态热、回归热、休闲热已成为市民的追求与渴望。生态园新设计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道,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益。 生态园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园内建设花

丽水生态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丽水市生态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丽水市农业局 2016年12月 目录 一、发展基础 (1) (一)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1) (二)平台建设日臻完善,生态农业持续发展 (2) (三)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品牌效应持续增强 (3) (四)循环农业初见成效,质量安全总体向好 (4) (五)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综合能力稳步提升 (5) (六)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5) 二、机遇挑战 (6) (一)丽水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6) (二)丽水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8) 三、发展目标 (10) (一)指导思想 (10) (二)基本原则 (11) (三)发展目标 (12) 四、主要任务 (16) (一)优化发展布局,拓展农业功能 (16) (二)夯实发展平台,提升农业产能 (21) (三)加快产业集聚,推动农旅结合 (23)

(四)突出生态循环,保障质量安全 (25) (五)改善设施装备,强化发展基础 (27) (六)发展互联网+,推进农业信息化 (28) (七)坚持双轮驱动,加快创业创新 (29) (八)培育新型主体,适度规模经营 (31) 五、重点工程 (32) (一)生态农业“912”工程 (32) (二)产业提质增效工程 (32) (三)产业深度融合工程 (37) (四)农业“双创”工程 (38) (五)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40) (六)农业品牌培育工程 (40) (七)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41) (八)产权制度改革工程 (42) (九)农业人才培育工程 (43) (十)法治农业建设工程 (43) 六、保障措施 (44)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44) (二)强化政策保障,改善农业发展环境 (44) (三)加大投入保障,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45) (四)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农业发展活力 (45) (五)推进依法治农,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45) (六)加大对外宣传,营造农业发展氛围 (46)

休闲农业园(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书

****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书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短期和双休日观光休闲度假、回归自然、体验田园情趣的市场需求日趋增长。加之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向往回归自然,向往清新的空气,清幽雅致的环境,同时也希望能品尝到绿色无污染的食物,体验农业生产生活的趣味,这些都为****休闲农业园的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该园区将建成以山林、田园、溪流等自然景观为依托,以农、林、牧、渔等特色农业生产为、加工、经营为基础,以乡土文化、农作生产、农村生活为引线,集生产、加工、经营、观光、娱乐、运动、健身、住宿、餐饮、购物等生产、服务、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农业园区。 二、规划目标(市场定位) ****休闲农业园的目标市场:首先是朝阳区域内居民,包括朝阳市区及周边县市,目标人群350万;其次是朝阳周边的居民,包括我省的葫芦岛市、锦州市、阜新市及周边接壤省份的赤峰市、承德市及秦皇岛市等相邻区域居民,目标人群1800万人;最后是辽宁其他城市乃至东北地区及北京、天津等广大区域,目标人群

极其庞大。 通过规划及实施,使休闲农业园成为集生态农业示范、生态产品生产、农业体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庄园。具有高水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园区。本园将推出三大类生态产品:1、生态农业示范和产业化:通过运用生态系统、持续经营、物质循环、食物链、立体种养等理论和技术,形成各种优化的生态农业模式。包括温室及裸地立体种养,水体立体种养等,形成高效的农业产业链,达到现代设施农业的科技水平。2、农业生态产品生产:包括特色水果、特色蔬菜瓜果、特色禽畜和高档水产品等绿色产品的生产,形成生态农业的独特文化,同时渲染绿色生态农业的主题。生态产品生产主要分三类:一类是结合生态农业示范,形成本园的特色产品满足游客趣味体验及购买需求;另一类是结合旅游和生态餐饮,形成本园的特色绿色餐饮文化;再者就是推广生态绿色品牌,销售我们品牌的农副产品。3、生态旅游、健身娱乐、休闲度假:包括生态观光(生态景观观光、生态农业观光、生态技术观光);健身娱乐(滑草场/滑雪场、狩猎场、垂钓园、温泉洗浴);休闲度假(营造生态酒店,生态疗养等设施);生态餐饮(全部提供本园区及****集团产业链项目中生产的绿色食品,瓜果可以自我采摘,鱼虾可以自我捕捉);科普教育(生态知识、生物科学、自然保护等)。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通过对我国及海南农业进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以构建冷链系统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热带亚热带农业生态村的构想,在海南省万宁市礼纪镇的初步实践表明,该项目对实现海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有借鉴意义,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次有益探究。 关键词:产业集群冷链系统新兴农业生态农业 1.项目背景 1.1中国及海南农业进展现状 至2003年底,我国农业占GDP的比重为14.5%,农业从业人员比重50%,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占整个轻工业比重62.6%,而农产品出口比重仅为4.2%。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首位,这是符合我国现时期国情的差不多国策。 我国热区面积4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5%,已建成成规模的热作基地10余处。海南岛地处中国最南端,四季常绿,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美誉,均处在热带亚热带,是全国唯一的热带省份,许多特色热带资源在全国独一无二,在我国热带农业进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另一方面,农业也是海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2003年,全省农业总产值396.5亿元,农业增加值249.8亿元,占GDP的35.8%。海南建省以来,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首位,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进展战略,打

好“季节差、名特优、无公害”三张牌,使农业保持稳定、持续增长。 1.2机会分析 海南农业连续十余年的两位数增长,制造了经济进展的一个奇迹。然而,也应该看到,目前的增长仍然属于资源型、粗放型,下一步的出路在哪里?沿着老路还能走多远? WTO的加入,对我国农业的冲击专门大,对海南经济的阻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挑战与机遇并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区域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越来越紧密。海南作为一个特色资源省区,在“9+2”、“10+1”等局部区域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在国际热带亚热带农业大舞台上应该确立什么样 的地位? 资料显示,欧美发达国家农副产品加工率达85%,中国平均加工率为23%,而海南省只有5%,差距蕴含着巨大商机。 2004年2月24日,卫留成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不强调“为了实现我省农业持续进展和农民增收的目标,要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经济增长点,大力进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运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用工业化理念抓农业产业化进展,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标准化治理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 只要政府、企业、老百姓上下一条心,就能抓住机遇,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1.3差不多概念

海南畜牧业发展规划

海南省畜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送审稿 海南省农业厅 海南现代农业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6年9月

项目名称:海南省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委托单位:海南省农业厅 报告编制完成单位(盖章):海南现代农业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工程设计证书:农林行业(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工程)专业乙级 证书编号:A246002168 单位负责人:白世俊(总经理) 技术负责人:李琪(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李丁秀(畜牧师) 项目合作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信息化评价研究中心 项目参加完成人: 孟海波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 沈玉君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宋立秋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李丁秀海南现代农业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畜牧师 吴维兴海南现代农业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农艺师 王思宇海南现代农业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畜牧师 韩晓灵海南现代农业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农艺师 于燕飞海南现代农业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经济师 杨义虎海南现代农业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师

“十三五”时期,海南省畜牧业将按照"稳猪增禽促牛羊"的总体部署,以“无疫区”建设、普及养猪业的育肥猪高床饲养、养禽业的机械化育雏、牛羊的全混合日粮饲喂等健康养殖技术、加强畜产品安全管理、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完善产业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升级,提升现代畜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畜牧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编制好2016—2020年《海南省畜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确保畜牧业规范有序发展、调整优化畜牧业经济结构、提升畜牧业管理水平、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等将发挥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受海南省农业厅委托,海南现代农业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和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了规划编制工作组,工作组通过充分调研、借鉴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经验,结合海南省畜牧业发展现状,在大量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与《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海南省“十二五”热带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海南省生猪屠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等规划作了衔接,贯彻《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的有关精神,系统总结分析海南省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面临形势,明确了畜牧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及发展模式,并对畜牧业的重点区域及重点产业进行了布局规划,确定每个产业重点任务,制定了良种畜禽资源保护工程、畜禽规模养殖场改造建设工程、“无疫区”动物疫病防疫工程、畜牧业加工园区建设工程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并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本《规划》实施期2016—2020年,是海南省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海南农垦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大有可为_黄华洁

海南农垦报/2009年/6月/10日/第002版 经济 海南农垦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大有可为 海南省农垦团委书记黄华洁 最近,海南省委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战略。这一构想对于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海南农垦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笔者认为,海南农垦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大有可为。 一、海南农垦生态农业旅游可开发的几类产品 旅游与农业的联系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结合海南农垦的旅游资源,可开发务农旅游、采摘旅游、乡俗节庆旅游、游钓鱼业和观赏渔业等生态农业旅游产品。 一是热带瓜果观光园。目前,海南农垦已有200多万亩热带水果。如:南田农场5万多亩芒果园,金江、新星农场的“红毛丹”,乌石农场的“乌石红”绿橙,东路等农场的荔枝,这些都是垦区不可多得的农业旅游资源。对此,其规划设计要符合观光旅游的特点,可规划多树种与单一树种不同品种观光园,品种结构要早、中、晚熟合理搭配,使果园四季飘香而让旅游线路不受季节变化而改变;要融果树观光、采摘、品尝、加工包装、实验示范、购销和农业知识于一体,每一树种或每一个品种区域的旁边应设有标示牌,写上水果的名称和简介。还可开辟让游客种树的纪念果树种植区,以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 二是天然橡胶观光园。海南农垦是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是一块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可通过专业导游简明、生动而形象地讲解,帮助游客认识橡胶的生长情况,并可通过简单培训后让游客亲手操刀亲身体验割胶的感觉。 三是反季节瓜果蔬菜观光园。当冬季北方大雪纷飞时,海南却是一派春意盎然。因此,可利用这一优势,将现有的反季节瓜果蔬菜生产基地改建成反季节瓜果蔬菜观光园,成本低,吸引力大。目前,垦区最有能力建设反季节瓜果菜观光园的是南部几个农场。如南滨农场反季节瓜菜已成规模,又紧靠著名旅游景点南山寺,可大力开发此项目。 四是茶场、茶园观光品尝游。利用茶场、茶园开展旅游业,也是海南农垦很有潜力的旅游开发项目。海南农垦有着数万亩茶园,拥有著名的白沙绿茶等品牌,发展茶场、茶园旅游业优势明显。可以让游客亲自参与采茶、炒茶、制茶、品茶,这将是一种非常受都市人欢迎的旅游方式。 五是热带花卉盆景园。花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可大力发展热带花卉观光园、盆栽艺术园等,每种花卉配以标示说明牌,以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 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发娱乐型渔业、狩猎场等多种观光农业项目。 二、海南农垦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做好开发规划。省农垦总局要全局一盘棋考虑,统筹规划。应对全农垦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建立从可行性——开发规划——监督管理的科学可行的开发程序,反对“一哄而上”的无规划的开发,加强开发协调领导和管理。注意开发项目与景观环境的协调,控制开发建设中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是要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缺少文化内涵的产品就好像没有灵魂一样,观光农业的魅力在于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传统乡村文化和农业文化。在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必须突出地域特色,挖掘文化内涵。因此,在项目的设计和开发中,既要注意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还需要创新农业文化,增强生态农业观光游的活力。 三是确定合理的旅游容量。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必须严格控制容量,这是由于旅游资源并非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的基础上,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