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场应试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考场应试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考场应试技巧总结

2019年高考语文考场应试技巧总结

面对2019年高考,我们考生的任务考出理想的分数,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高考语文考场应试技巧,供大家学习,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1、开放性试题将体现在哪些题型当中?

开放性试题即:问题给考生留下了选择的空间。首先是问题有选择性,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作文的二选一。第二是试题自己的开放性,体现为谜底的多样性,会有一部门试题,它的谜底会不唯一。延伸题的命题头脑,考察的头脑,还会延续。

2、开放性试题的得分点?

首先要依据文本,对文本的明白应该是准确的。

其次就是个人感悟,思绪表达清晰,看法鲜明,论述简明,而且合乎逻辑。

3、2019年对传统文化考察会有哪些转变?

注重对传统文化考察的命题精神一定会坚持。对传统文化的考察可以分成两个角度去熟悉它。一方面就是对一些传统文化知识点的考察,好比对联的考察,对传统诗歌的考察。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考察是希望同砚们能够意会语文试卷,或者说语文教育,为什么要强调对传统文化的这个渗透和重视。考生学习传统文化,高考要考传统文化,不是死记硬背,不是为考而考。一定是考那些活的,对现实生涯能

够有启发意义的,要考察这样的一个工具。而且是考察那些可以能传承的,对今天生涯有意义的。再有,是要指导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在相识天下多元文明的基础上,感悟中华文明的魅力,要深化对祖国的情绪。

4、怎么样能提高阅读速率?

2019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要增添文字量,以是在时间一定的情形下,能够读更多的工具,速率就成了问题,这内里有两个事情需要特殊关注,第一个是文字增添了,可是考试时间不增添,那么文本的选择,一定会思量到这样现实情形。以是给出的文本,文字长了,可能它表达的思绪,比已往就越发鲜明,不再那么蕴藉了。以是基本的阅读能力——掌握段意的能力,抓取中央句的能力,抓取焦点观点的能力——将是提高阅读速率的第一个要领。

第二个要领,文字长了以后,考题纷歧定是要求考生把所有的文字,都做很是深入和透彻的这种加工。若是仔细看考试说明会看到,今年考试说明里,还增添了一个新题型。试题在文本前,就是考题出在质料前,质料很长,可是问题要求已经既定,考生只需要凭据问题要求,带着阅读目的,去加工这个阅读质料,有用的和问题相关的内容多留一点时间;没用的,用浏览的方式,快一点带已往,这也是解决长阅读的一个要领。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提供的17年高考语文考场应

试技巧总结,更多精彩尽在查字典语文网,敬请关注!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文学常识及名段名句 文学常识: ①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 ②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1922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色彩。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自成一家。 ③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名段名句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排比

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并学习合理安排描写顺序。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学会使用“文眼”,总领全文。)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学会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要描写的事物。) (4)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描写景物要细致,要有自己的主观感受。)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字词、成语 字词:沉闷、梦幻、嫦娥、诞生、落伍、翌年、酝酿、苛刻、横亘、辉煌、蓊蓊郁郁、弥望、袅娜、羞涩、渺茫

考务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考务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篇一:考务工作总结 【请填写名称】奥鹏学习中心【批次代码】课程考试 ——考务工作总结 报告撰写人:考点主考人: 考试时间:【】年【】月【】至【】月【】日 注:请学习中心及时在平台上报监考人员,监考总人数按不重复监考人姓名计算二、考试组织情况缺席原因:会议情况: 4.其他情况【考试组织过程中的特殊情况说明,也可粘贴一些考场考试情况现场照片】 三、考风考纪情况 1、违纪情节: 2、处理情况: 四、其他问题【例如:招生、教学、学籍等,考务部会将问题汇总反馈给相关部门】 五、对考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注:非常感谢您对考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请在考试结

束后一周内将电子版考试总结发至奥鹏学务部邮箱(xuewu@https://www.360docs.net/doc/f48882290.html,) 篇二:考务工作总结 考务工作总结 东港电大 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考试于2005年1月20日—1月25日进行,东港考点承担135科考试任务,共计230场次,参考考生人数4578人次,历时6天。 本次考务工作在省电大、市电大的直接领导下,在我校领导严密组织及我校教务处、教师共同努力下胜利完成任务。现将本次考务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考前准备工作 1.领导高度重视,建立考务工作领导小组 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顺利完成本次考务工作的保证。东港考点在钟校长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按上级要求建立考试领导、考务工作组。考试领导小组: 组长:于崇生 副组长:钟月圆 考务工作组: 组长:钟月圆 副组长:谭成欣 成员:王选良谷旭牧李志强王颖

2、认真学习省市电大文件,建立考试责任制,做好考务工作。学校领导班子对期末考试极为重视,组织学校教职员工认真学习辽宁电大下发的文件,建立考试责任制。责成负责考务工作的同志,认真、仔细地查对考试科目、时间、试卷代号、考试年级、人数,使考试工作顺利进行。 3、加强对考生考风考纪宣传教育 为了使各位考生深刻理解考风考纪的严肃性、重要性,我校在考前一周组织导学教师学习有关加强考风考纪的文件、考生守则、考纪处罚暂行规定等,并责成导学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考风考纪有关要求. 为了使考生踏入校园考点就感受到考风考纪的严肃氛围,考务小组做了大量的工作。考试前,教学大楼前悬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考试东港考点”和端正考风、严肃考纪大幅横标。考场封闭,操场上划出警戒区并标示“楼内考试,谢绝入内”警示牌,考场前厅设宣传板,宣传内容有:考场平面图、考试日程表、考生守则、监考人员守则、考纪处罚暂行规定、监考工作操作规程、考生违纪展示表等。 4、按要求设置考场 按30 人的要求设置考场。考场通风透光,卫生整洁,无文字。按 要求贴考号。考场布置完后领导小组会同各监察员逐一检查,认为合格后锁门并贴封条。为了保证考试工作的顺利

高考历史选做题(选修)方法技巧汇总

高考历史选做题方法汇总 一、高考历史选做题分析 1、新课标高考历史选做题的命题特点: ●考查范围:《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 外历史人物评说》这四个选修模块列入考试范围; ●考查方式:由国家考试中心命制试题,采用的是“多量给题,限量答题”的模式,选做的选修模 块内容全部以主观题型呈现,每选修模块独立命题,模块间涉及知识不交叉,限定考生从中选定一题作答。 ●所占分值:基本上选做题每小题两个设问,共15分。 ●试题命制呈现出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特征,突出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以丰富的材料为 试题情境,转变试题的考查功能,淡化对知识点本身的过于关注,突出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释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强调“问题从材料出”而不是“问题从教材出”。 ●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只有2011年《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一选修模块的材料是以图的形式 出现的)。 ●考查的能力重心所在: ①直接提炼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的能力。 ②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嫁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③分析、归纳、概括、比较问题的能力。(主要是概括材料中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并分析成因及影响,经常比较两件事或两个人的异同。) ④“论证历史问题、评论历史观点”的能力。 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体现了人文学科所特有的教育功能。(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目标立意)如: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设计的试题,体现出让学生通过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理解 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分析和比较诸多的历史改革现象,从中发现影响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明白改革的任重道远,能够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使学生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挥历史学“鉴古知今”的价值和作用。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模块设计的试题,能让学生了解近代这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历史 过程和发展趋势,历史地看待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理解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并能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确立积极推动民主进步的历史责任感,养成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的试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居安思危,形成对和平的追求及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自觉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逐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高尚情操; 进而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权益以及世界和平的神圣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设计的试题,通过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杰出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 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能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意识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熏陶;是对他们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创造力与批判思维的训练;也是对国际视野的拓展。这还是作为高中历史教育传授历史知识时的主要目标之一。 2、高考历史试题选做题发展变化趋势 (1)变化: ①、考查目标在变。试题经历了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能力”和“目标立意”的变化。 ②、试题与课本的关系在变。综观试题和课本的关系,可用“渐行渐远”来概括。 (2)“不变”: ①重视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不变。 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变。

最新2020高考文综考点归纳

最新2020高考文综考点归纳 高考文综知识点:政治部分 一、有针对性地复习 一些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十一五规划、神舟六号等重点、热点问题是"应知应会的",也是高考中必须反映的,这就要求在复习中,关注社会重、热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二、抓好基础知识、建立知识框架 在假期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建好知识框架。 在看课本时,既要"粗看"也要"细看"。"粗看"是把书本由"厚变北,整理出知识框架,用一定线索把各章节知识紧密联系起来;"细看"是把书本由"薄变厚",在前面宏观把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对这个框架进行丰富补充,把它充实起来。 大知识框架的建立,是为了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分级处理,将每一级知识点放进一张知识网络中去,形成一张完整的知识框架。如何

对知识点进行分级处理呢?举个例子,我国国家对内职能四方面属于第一级知识点,那么经济职能中的四个目标、公共服务职能两方面为第二级知识点,公共服务职能中,创建良好社会环境中包括维护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制度三方面内容可以视为第三级知识点。假如把政治学科所有知识点都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制作一份最完备层次最清楚的知识结构图,将五本书彻底读薄了,知识体系也就建立起来了,在第二轮复习时就有了最有效的武器——知识框架。 第二个过程,就是把书读厚。对照自己的知识框架,再翻一遍书,看一看哪一个知识点遗漏了,哪一个知识点只注重了前两级知识点而忽视了第三级知识点,都要及时补充。读厚的第二层含义就是找联系点,每一个知识点几乎都可以以某种方式在单科内部其他章节或跨越三科找到相对应的联系点,如政治常识中的以人为本,在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活动原则、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等知识点中都能找到相关叙述。 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做一定练习题,这样可以查漏补缺,强化巩固。练习题不必多做,宜精做,首先把老师指定的单元练习类作业认真完成,重点在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然后按照章节顺序做一些专题高考题,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规范,有利于培养严谨的学科解题能力。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绝对有用

***历史分析“公式” 答题模式**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答题思路***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

高考经验分享:考试技巧

2019年高考经验分享:考试技巧信很多人听说过“考试学”这门学问,“考试学”主要研究考试的心理、考试的焦虑、考试的慌乱等问题,我把其中的考试方法叫做“考试工艺学”。有几个环节,这方面有很多争议,我把我认为正确的考试工艺跟高三的同学们谈一谈。第一点:进了高考考场不要浏览试卷 很多同学可能要问,这是为什么呢?高考理综,同学们知道它有几个题,哪题是物理,哪题是化学,哪题是生物,哪些题难,哪些题容易,对于高考理综试卷的结构,高三的同学们早已了然于胸,所以就不要再浏览了。而且浏览有坏处:简单浏览一下,往往会让错误的信息先入为主,这很可能影响你做题,而且白白浪费了时间也没用。所以,我主张不浏览试卷,每次考场提前5分钟拿到卷子,你填完考号、姓名,还有段时间,大约有个2、3分钟,我认为就应该直接开始做题。注意不是写,有规定,时间不到不许写,看题可以,第一题、第二题我看会了,时间一到,铃声一响我就ABCD 写上,不浪费时间,高考发展到今天,必须字斟句酌才能看真题,浏览试卷是一种干扰和对时间的浪费。 第二点:不能按分来分配答题时间,看表无益 高考理综试卷,满分30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平均每分钟2分,这样你可以算出各科和各个题应该分到的时间,但因为考试不是匀速运动,同学们不能按分来分配时间,应该

在选择题和容易题上给难题多争取一点时间。也就是说,前面选择题少花点时间,后面的难题才有时间从容地应对。 考生在考场上不要看表,考生的大脑是全速运转的,在努力做题,没有人很放松地边玩边做。在大脑全速运转的情况下,还企图控制时间的想法是有错误的。好比说有的同学喜欢看表,一看表几点几分,算用了几分钟还有几分钟,最后的结论一定是得快点(没有哪个同学一看表,哎呀,再玩会儿吧)。你说再快点,怎么可能呢?因为你的大脑已经全速运转了,你再要快,就会导致慌乱和差错。所以说,考生在高考考场上想主动地控制时间、算时间帐,都是一种无效的且对自己有干扰的做法。我一贯主张考生在考场上少看表,减少因看表而耽误的时间。 要想考好,要想法充分利用时间,最重要的是兴奋而专注。全力以赴做题,什么都不想,也不想快点快点,也不想慢点慢点。有同学说家长告诫他,考试的时候不断对自己说要快、要稳。错了,当你想到家长告诉你快点、稳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打断了你的思维,耽误了时间,所以任何告诫都不要想,考场上一心做题,除了题什么都不想,这样时间利用率最高。还有一个在高考考场上高效利用时间的经验:不要在慌乱中浪费时间。有的同学看看表,说还有30分钟,考场上30分钟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能做很多事情,结果他就想“哎呀,怎么只剩30分钟”,就慌了。另外,还有一个针对中等

高考考务工作总结

篇一:2014年我校考点工作总结 精心组织无纰漏、齐心协力促圆满——2014年全国普通高考孝感市综合高中考点工作总结 014我校继续承担高考考试组织工作,本次高考我校考点共设考场38个,参考总人数有1114人。其中艺术理科考场9个,考生258人;高职对口考场21个,考生627人;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考场8个,考生229人。结合2014新高考的特点,考点领导小组严密组织、合理安排,全 体工作人员精心准备、细心工作,为期两天的高考工作圆满结束,整个考务工作受到了省市巡视员、上级领导、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现将考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落实到位 校领导高度重视高考考场设置工作,将该项工作作为学校5-6月份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5月初学校成立 了高考考务工作小组,各位校级领导都为考务领导小组成员。高考考点工作办公室下设立了考务、保密、医务、后勤、保卫等工作小组,分工协作,各司其责。工作小组共召开了三次会议:在第 一次会议上考务办公室以表格的方式将准备工作分解到各科室,定出完成时间,进行倒计时检查;在第二次会议上工作小组检查了各科室的准备工作进展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最后一次会议是考务督办办公会,主考王拓率领工作小组所有成员仔细检查每个考场的监控和音 响设备是否完好、桌椅是否无字迹和平整,桌椅间距是否合乎要求,教室后面的黑板内容是否已 被擦除,教室文化建设内容是否被覆盖等等,有问题的要求立即整改。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确保了 我考点考场机构健全、人员充实、职责分明、准备充分。 二、调试设备,技术保障 孝南考区今年继续加强标准化考场建设,在区考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学校 有考场装配视频监控都和省网互联互通,技术上实现了高考期间72小时视频实时不间断监控。 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维护管理,确保考试期间全天候2人值班监控各考场情况,考试期间确保各考 点视频监控清晰,全面覆盖,不留空白,确保各种屏避设施和探测设备正常运行,确保今年高考 组考工作万无一失。 三、严把细节,确保公平 围绕这一指导思想,我考点在“五个统一”上下工夫,即统一配备防作弊器材,考场内统一悬挂计时钟表,

高考历史的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的答题技巧 要求用楷体或行楷体书写文字,不要用草体书写,一笔一划、减少连笔、工整清晰,自然爽心悦目;用笔、用墨也很重要,高考要求用0.5mm黑色签字笔,因此平时做题训练尽量靠近高考要求,不要用铅笔、亮度太低的蓝黑墨水、蓝黑色圆珠笔也少用;历史客观题目前都采用涂卡答题,我们在训练中应选用合格的2B铅笔涂卡,这样能很好地掌握这种铅笔的特性,以免上考场出现折断铅笔芯,涂得太轻、太重等不利现象;考试书写中千万不能出现错误字,否则会大煞风景,影响阅卷者对你的印象。 文科书写的规格式样是统一的,语文考试中作文格式应运用到历史学科作答中来。答题应分段,每个自然段起笔必须空两格,一行书写不尽的文字转行应该顶格继续书写,不能象做豆腐一样,四四方方一大块,不知头绪;每段字里行间要均匀大方,标点符号也要准确清晰,不能从头至尾只用“圆点”符号;同时,另一个极端也是错误的:有些同学将一道题的答案没头没脑地分成八段、十段文字,“豆腐块”变成了“面条”,这显然是逻辑混乱的表现。 层次是说话、作文内容的次序,层次到位是正确分段的前提保证。每个历史问题的解答总有主要线索,有的按时间划分若干阶段,有的按地点划分几个地域,有的按社会结构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层面,有的须要按因果关系进行从因素到结论进行论证。我们应该找准适合题目的主要线索,依据线索,整理出第一层次的若干方面,这些方面有几个,就应用几个并列自然段去阐述。一般来说,在第一层次或每个自然段内部,只需要将知识要点化就行了,不必再细化第三、第四层次为更多的自然段了。 例如说鸦片战争就是特指第一次鸦片战争,不能理解为两次鸦片战争。所以,历史学科考试答题,不能自造历史名词,也不能用口头语言,文学语言,甚至修辞手法。要充分尊重历史学科语言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采用教材中的标准概念、历史老师讲解时的正确观点来阐述史实,分析史料,评价人物。同时,文字要简洁,语言要精练。 按照略读材料——分析题干——细读材料、提取信息——组织答案的过程解题 高考大纲与去年相比考试范围并没有做调整,只是在考试说明中替换了几道例题。从更换的例题来看,2021年高考将继续加强对考生整理材料,完整、准确、合理解读材料信息并结合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以,专家告诉广大考生,在解答材料解析题时应按照略读材料——分析题干——细读材料、提取信息——组织答案的过程解题。 专家解释说,略读材料主要是粗略地阅读材料,了解材料的大致内容,特别是试题如有导语应给予关注。分析题干主要是对问题进行分析,分析时应注意题干中的提问项、限制项等要求。细读材料就是带着问题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在细读材料过程中还应注意

高考应试技巧与方法指导

高考应试技巧与方法指导 一、考前准备应充分 1、备知识。在适度放松的同时,每天坚持看课本、看做过的作业和试卷,处理好“放松”与“学习”的关系。每节有计划,每分有收获。 2、备心态。作好准备,顺其自然。不过多改变平时的安排,保持适度的兴奋。要有平静的心态:“我易人亦易,我难人亦难,一切抛天外,惟我独存在。” 3、备考技。坚持这样的原则:容易题,确保不失分;中档题,争取多得分;难度题,不放弃,做一步是一步,得一分是一分,分厘必争。 4、备精力。考试前夕要保证充足睡眠;考前宜静不宜动,不作剧烈运动;不争吵,不外出,不谈与考试无关的内容;不为偏、难、怪题耗心费神;第一场考试要提前到场,不能迟到。 二、考试中应沉着冷静 1、考前5分须镇静 ①考前准备要充分:在考试前一天晚上睡觉前,就要准备好《准考证》《身份证》及考试用品(钢笔、圆珠笔、铅笔、橡皮等),将考试用品装入专用的塑料袋。另外,最好提前去考点看一下自己的考场位置,既熟悉了考试环境,也熟悉了从住处到考点所需要的时间。 ②入场须做“心灵操”。首先,进场铃响时进入考场,看一看教室四周,熟悉一下陌生的环境。坐在座位上,尽快进入角色;不再考虑成败、得失;调整一下迎战姿态:文具摆好,眼镜摘下擦一擦,证件放在桌角,以便老师检验。把这些动作权当考前稳定情绪的“心灵体操”。 其次,在进入考场后等待发卷的时间里,如果考生心理高度紧张,不妨先缓缓地吸气,意想着吸进的空气经鼻腔,一直到小腹内,在吸气的同时,小腹慢慢鼓起,鼓到最大限度略作停顿,然后小腹回收,意想着小腹内的空气再经腹腔、胸腔、口腔,最后慢慢地均匀地从口中呼出。呼气的同时,心中默念次数“1……”;第二次仍重复上述过程,与此同时心中默念“2……”。如此反复做10次左右,时间约为1分钟。情绪就会镇静自若。 ③填写项目要仔细。拿到考卷后5分钟内一般不允许答题,考生应先在规定的地方写好姓名和准考证号、考试号。以免最后仓促交卷,成为“无名氏”。然后对试卷作整体观察,看看这份试卷的名称是否正确、共多少页、页码顺序有无错误、每一页卷面是否清晰、完整,同时听好监考老师的要求。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及时发现试卷错误,如发现这种情况可尽早调换,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④宏观把握结构清。接下来,整体认读试卷:试卷分几个部分,总题量是多少,有哪几种题型等等。对全卷作个整体把握,以便尽早订下作战方案:对全卷各部分的难易程度和所需时间作一大致匡算,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灵活应答各题。这样做对心理调节有积极作用,因为一般来说考卷的结构、题型、题量与《考试说明》是一致的,当看到这些形式完全与预料的一致时,自己的情绪就初步稳定下来了。反之,舍不得花这段时间,一开始就埋头对具体题目作解答思考,正式开始答题后难免会出现时间分配不当、忙中出错、顾此失彼的现象。 对全卷作整体感知后,重点看一两题比较容易的甚至一望便知结论或一看就能肯定答得出来的题目,看着这些题目,情绪会进一步稳定,紧张情绪也就消除了,答好全卷的信心就树立起来了。这时切忌把注意力集中在生题难题上,否则会越看越紧张,越看越没信心。 2、分配时间最重要 不少同学接到试卷,就急于动笔,以致在审题上出现许多错漏,甚至出现难题没做出,容易题却没时间做的遗憾情况。因此要重视整体把握试卷、合理分配做题时间。在动笔前,一定要快速浏览试卷,看清题目总数、大致难易程度、所占分值比例,迅速安排答题顺序和答题时间,不要把注意力停留在某一题上。平常文综考试时,不要认为考试时间是150分钟,而要以120分钟到130分钟的时间来要求自己,这样就能在考试中做到游刃有余。所以我建议:根据2008年考试大纲提供的样卷,第一卷单选选择题35道题,平均1分钟一小题,40分钟内完成。较难的试题不要过多用时间,应放弃向后答题。第二全综合题36、37、38、属于学科综合,约9个小题,39、40题,跨学科综合,约10小题,共110分钟,平均每小题约5分钟左右。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是制约文综成绩的主要科目,地理试题又排在最前面,千万不要纠缠于地理试题而占用了有限时间,而导致总分上不去。另外,遭遇难题时,若屡试不爽,则干脆跳过去,千万不能纠缠不休。试想想,一道15分的题目,你花了半个多小时才解答出来,即使正确,而因为你已付出了全场考试1/4的时间,却只得到了总分的1/10的回报,实在是得不偿失。这时候,说不定你已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方寸大乱了。这就要求答题速度宜求快。答卷时,必须在严把审题关的前提下“宁快勿慢”、“先快后慢”,以免做不完试题,或来不及检查。总之,在应试的时间运筹上,前松后紧、提前交卷、5分的小题占用了20分钟、25分的大题只剩10分钟等现象都是应试技巧上的误区,须慎之又慎! 3、认真审题要牢记。每做一道题都要全面、正确地理解题意,弄清题目要求和解答范围,抓住重点,然后扣题做答。要找准“题眼”。有些题目,似曾相识,貌似简单,一些考生匆匆瞥上一眼,欣欣然大笔一挥便已了事。而实际上,题目中虽然只更换了一两个词,但已变换了问题的角度,为你设下了一个“美丽的陷阱”,而你一不留神就上当了。有些题目的表述较繁,必须认真剖析,反复推敲,抓住关键词,单刀直入、切中肯綮。所以,审题时务须千万小心!有些考生可能会产生疑惑,这样谨小慎微地审题,哪能按时完成?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审题上多花时间,正是为更少浪费时间,少走弯路,提高准确率。试想:如果一道试题,已花了十多分钟才发现走错了方向,再回过头来“重新收拾旧河山”,自然是懊悔莫及、倍感焦躁。总的要求是:选择题要做到四点:一是审题干把握材料中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必考知识点总结

新东方在线高考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48882290.html,/)网友分享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难点一、问号的运用的三个难点: 1、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但选择问句句群(3个以上)的每一问都要用问号。 3、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问号用在句末;成分前后倒置形式的问句,问号不能跟着倒置到句中,仍然用在全句末尾。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①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 什么是资本主义文明?如何防止精神污染? ②先生到底是称赞我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解析]①这是一个陈述句,带疑问词“什么”、“如何”的部分是“使他们懂得”的宾语。因此,前三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②第一个问号正确,是有疑而问,想寻求回答。“是……还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勇气可嘉”与“什么都敢画”是一个意思,即属同一问,因此,第二、第三个问号改为逗号,第四个问号正确。“或者……只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因此第五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正确。③引号内是一个句子,只不过采

新东方在线高考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48882290.html,/)网友分享用了倒置形式,而作为句末点号的问号应用在句末;因此,问号改为逗号,引号前的句号改为问号。 (二)难点二、引号的运用与引文末点号位置的确定: 1、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外,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例:④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97全国) [解析]去掉引号,并把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分号(强调层次)。因为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加引不当,属于滥用。 2、非直接引用不用引号: 例:⑤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 [解析]此处显然是间接引用(转述)。如果是直接引用只能是“我脚……不能来上课了。”因此,应去掉引号并改冒号为逗号。 3、加引范围要清: 例:⑥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94全国)

XX高考考点工作总结

XX高考考点工作总结 导语: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一份感激,感谢你给了我那一份终身难忘的甜蜜的回忆。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编辑的,希望能帮助到你! XX高考考点工作总结范文xx高考已经结束,在校领导和全体高三教师坚定的信心和团结协作中,我们再一次实现了低入高出,用事实证明十一中学教师队伍素质过硬,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 【高三成绩】 在xx年的高考中,报名总数841人,共二十个班级,理科总人数588人,文科总人数253人,其中两个理科实验班平均分均已超过一批重点本科分数线,十七个班级的平均分超过二批本科分数线。 一、进线率提升: 我校进线率真正实现了100%,本科率达到了%,一本重点率更是创 建了近五年新高。 二、全学科进步: 高三所有学科名次均有较大幅度提升,特别是数学学科,入学时排名全市第21,高考时我们理科平均分,攀升了5个名次,全市第16名,文科平均分提升了6个名次,全市第15名,语文学科理科平均分,文科平均分,文理各提升一个

名次,英语理科平均分,提升了一个名次,文科平均分,提升了两个名次,理综合平均分,提升了两个名次,文综合平均分,提升了两个名次。理科全体平均分,超出理科二批分数线442分分,文科全体平均分,超出文科二批分数线465分分。 三、实现率突破 在xx市学业增值测评这一新增评价体制中,我校被评为xx市十佳单位,我们再一次实现低入高出: 我校一批本科总体实现率为197%,其中: 文科一批实现率为%,前三名: 8班,2班, 7班。 理科一批实现率为176% ,前五名:14班,13班,11班,12班, 20班。 二批本科总体实现率为%,其中: 文科二批实现率为%,前三名: 8班,2班, 6班。 理科二批实现率为% ,前五名:16班,17班,14班,12班, 20班。 三批:文科1班,100%;6班,100%; 四、平行班撑起半边天 在文理各成立两个实验班的前提下,平行班仍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单科前三名 成绩的取得与真诚的付出息息相关,数据的上升与理智的抉择紧密相连:

高考历史一看就懂的黄金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一看就懂的黄金解题技巧 在所有科U中,可以说文综的选择题最易解答。这是山文综选择题命题的特点构成的。我们来看文综所有题U (包括选择题)命题的基本结构:一般都是山材料和问题组成。 命题结构 1)材料:涉及历史知识或热点知识的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 2)问题:主要冇五大类 (1) 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2) 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 指出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4) 对比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说明、指出异同点(或各自特点) (5) 简述……的 启

答案类型 1、据答案来源分: (1)来源于材料的答案:指从指定材料中概括、归纳或摘录的答案。 (2)来源于课本的答案:指出自课本的原话、某种观点、认识或看法等; (3)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多指根据相关历史知识自己归纳答案。 2、据答案形武分: (1)列举型:如:从指定材料中概括、归纳或摘录的答案;写出历史人物 或历史事件等。 (2)简述型:对答案要进行简单论述。 选择题解题技巧 山于文综命题所给的信息量大,那么做题过程就非常依赖题U信息的提示, 特别是选择题,文综选择题的答题原则只需简化为:题U暗示及选项暗示原则。 在处理文综选择题方面,我们只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读题、找相关信息、转化

题u信息,就可以选出答案。即读、找、转、选。 文综选择题,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或解题的基础,审题一旦出错,则整个解题 审题分两步: 第一步是读材料,建议带着问题去读,可泛读或浏览,也可精读。 第二步是审问题,审问题要注童三个方面:首先要审中心词,即答什么;其次要审限定词,主要指时间和空间等限定词;再次要审分值,正如量体裁衣,我们答题也要根据分值写要点。 寻找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也就是寻找题U的暗示点0尤其是解答"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或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等问题时,带着问题在材料中找信息显得特别重要。 找信息主要指通过阅读材料找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但针对不同问题要区别对待,如:解答"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时,有时要找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出处、人物、言论等;解答"对比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说明、指出异同点(或各自特点)……"问题时,要找出不同材料的异同点或变化。 在信息转换上,思维转换也是解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综解题过程中所涉及的思维转换主要有两种悄况:一是政史地不同学科之间的思维转换:二是同一学科中纵向和横向知识的思维转换。

2020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考点汇总

知识·积累 专题一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字音) 多音字及其读音识记 一、常见多音字及其读音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叫多音字。 A 阿①ā阿婆阿姨②ē阿附阿胶 腌①ā腌臜②yān腌肉 挨①āi挨个儿挨近②ái挨打挨说 拗①ào拗口②niù执拗③ǎo拗断 B 扒①bā扒开扒车②pá扒手扒糕 把①bǎ把握把持把柄②bà茶壶把儿花把儿 膀①bǎng臂膀②páng膀胱③bàng吊膀子④pāng膀肿 蚌①bàng蚌壳②Bèng蚌埠 薄①báo薄饼②bó单薄稀薄薄情薄礼③bò薄荷 堡①bǎo碉堡堡垒②bǔ堡子③pù十里堡 暴①bào暴露②pù(同“曝”) 背①bèi脊背背景②bēi背包背债 奔①bēn奔跑奔波②bèn投奔 臂①bì手臂臂膀②bei胳臂 辟①bì复辟②pì开辟 扁①biǎn扁担②piān扁舟 1 / 130

便①biàn方便便利便宜从事②pián便宜 骠①biāo黄骠马②piào骠勇 屏①bǐng屏息屏气②píng屏风③bīng屏营 剥①bō(书面组词)剥削(xuē)②bāo(口语单用)剥皮 泊①bó淡泊停泊②pō湖泊 伯①bó老伯伯父②bǎi大伯子(丈夫的哥哥) 簸①bǒ颠簸②bò簸箕 卜①bo萝卜②bǔ占卜 C 参①cān参观参加②cēn参差③shēn海参人参 藏①cáng矿藏②zàng宝藏 曾①céng曾经不曾未曾②zēng曾孙曾祖 差①chā(书面语)偏差差错②chà(口语)差点儿③cī参差④chāi差遣差事出差交差 刹①chà刹那②shā刹车 禅①chán禅师②shàn禅让封禅 场①chǎng场合冷场②cháng场院一场雨 朝①cháo朝代朝阳(向着太阳) ②zhāo朝夕朝阳(早晨的太阳) 嘲①cháo嘲讽嘲笑②zhāo嘲哳 车①chē车马车辆②jū(象棋棋子的一种)弃车保帅 称①chèn称心对称②chēng称呼称道 乘①chéng乘车乘机②shèng史乘千乘之国 盛①chéng盛饭盛器②shèng盛产盛开盛况盛名 澄①chéng(书面语)澄清(弄清楚认识、问题等) ②dèng(口语)澄清(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 匙①chí汤匙②shi钥匙 冲①chōng冲锋冲击②chòng冲床冲劲儿 2 / 130

学校高考考务工作总结

学校高考考务工作总结 学校高考考务工作总结 在各级领导特别是在县招生考试院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年高考的各项工作组织规范、实施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切服务高考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常务副校长、各分管校长、相关处室和年级主任为成员的****年高考领导小组,抽调相关人员组成高考工作专班,从五月中旬开始全方位安排各方面工作,制订了详细的高考方案和各种应急预案。高考工作专班分为教育教学组、试场建设组、安全保卫组、送考服务组、后勤保障组和总协调组,各司其职、分工协作。 二、搞好硬件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恢复高考三十多年来,我校一直是**县的高考主考场。近几年来,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扩建和改建教室、实验室等。现在可用作高考考室的教室有80余间,可容纳***多名考生。室内条件有明显的改善,所有教室均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效果,都安装了电扇,配备了标准的桌椅。今年高考用考室72个,考生***人。学校投资几十万元建成的校园网、电视台,确保了英语听力有良好的音源,各考室也有较好的音响效果,为英语听力考试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营造良好考试环境,确保考生最佳状态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有关部门彻底整顿校园周边环境,高考期间,县公安交警部门划定警戒线,派干警执勤,严禁机动车辆出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就内部环境而言,目前校内教学区与宿舍区相距较远,互不干扰。高考期间实行全封闭管理,闲散人员、机动车辆均不得进入校内。这样,就给考生营造了一个安全、安静的考试环境,从而保证了考生的最佳应试状态。 四、认真组织高考报名和志愿填报工作 ****年,我校高考报名信息、志愿信息的录入和校对工作顺利进行,这两项采用网络录入的办法汇总成信息库。报名表和志愿表都打印出草表,让学生先填草表,再填正式表格,几次修改,校对无误后,再

高考历史备考的答题技巧总结.doc

高考历史备考的答题技巧总结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审清两个要素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也就是我平时所说的时间定位)。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答题主题就是指试题所提供的各种材料(材料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图表、漫画、民谣、历史俗语、小说等),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主题和主流价值取向。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目的、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选择的时候注意回答的方向,比如本题要求你回答某一措施的目的,你却选择了客观作用的相关选项。 高考历史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包括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六种题型

在高考试题中,材料解析题通常以下列六种题型出现:叙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下面对六种题型做以简单的阐释。 1、叙述型。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综合型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说明型非选择题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评述型。评述型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阐释、评判和估价,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这种题型的一般要求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把不同要求的评述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分为:评价与叙述相结合成为评述型题;与论证相结合成为评论

高考生需要了解的十个重要考场应试技巧

高考生需要了解的十个重要考场应试技巧 作者:天利考试信息网2010年05月21日17:31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十年寒窗,一朝及第。高考成绩的一分之差,可能会导致最终录取相差一个批次。抱有每分必争,尽量不失分的原则,多位往届高考生中的尖子和黑马,对高考如何抢分,他们道出了不少锦囊妙计。 一、难题先跳过手热好得分 周洁娴,毕业于华师一附中理科班,去年高考664分,现就读于北大法学院。 说到去年高考数学和理科综合,周洁娴仍心有余悸。数学开考时不顺,她几道选择题拿不准,十几分钟后越做越慌。她决定跳过这几题往后面做,没想到思路打开了,答题很顺利,之前拿不准的题也好上手了。“我感觉脑袋也像机器,需要预热!” 二、开头最易错回头可救分 “基础题得分和丢分都很容易。”去年毕业于武汉三中的黑马陈野介绍,越容易的题越要仔细。 陈野说,自己能超常发挥,很大程度因为考试时基础题得分高,特别是理科综合和数学两门。做选填题时,无论题目多简单,都会保证做完后再检查一遍,确保能做的题目不出错。“既然得不到难题分,一定要保证简单题不错。” 周洁娴回忆,考数学时,离交卷还剩10分钟,她开始回头检查。结果重新算了算看上去不对劲的答案,发现真有错误,救回10多分。 三、时间很宝贵掐表做综合 对于综合考试的时间,受访学生均认为,一定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 周洁娴回忆,做综合试卷的物理部分时,最后一题有点难。当时她做前面部分花的时间已超出预算,结果越做越急,无奈之下只得放弃物理最后一题。好在自己做化学时挤出了一些时间,最后回头才完成物理这道压轴题。 毕业于武汉一中的黑马梁巾认为,综合科目的答题没必要刻意按照统一的答题模式,但最好分科进行,不交叉答题。答题时,应先做自己最拿手的科目。 四、审题别偷懒用时别吝啬 “不集中精力仔细审题,一不留神就丢分。”去年全市理科状元,武汉三中学生徐懋祺以685分考入北大。他建议考生,不要小看题干中的每个隐含条件和细节,审题一定要非常仔细。 “要留意题目的所有条件。”毕业于武汉四中的黑马刘恋念说,物理题有时会给出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