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绿色催化环氧化研究

合集下载

环己酮绿色氧化制备ε-己内酯的研究进展

环己酮绿色氧化制备ε-己内酯的研究进展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7年第36卷第4期·1424·化 工 进展环己酮绿色氧化制备ε-己内酯的研究进展闫捷1,赵立红1,宋灿1,2,蒋元力1,2,魏灵朝1,2(1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46;2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ε-己内酯是一种新型聚酯单体,其聚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降解塑料等领域。

在ε-己内酯的众多制备方法中,环己酮绿色氧化制备ε-己内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从氧气和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共氧化和非共氧化体系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环己酮绿色氧化制备ε-己内酯的研究进展,从催化剂和副产物处理等方面介绍了各工艺的优缺点,分析了工业化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以H 2O 2为氧化剂的非共氧化法来合成ε-己内酯是目前最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合成方法,应该重点研究此方法中涉及的高效稳定的催化剂、反应过程中的高效除水技术。

同时展望了使用氧气共氧化法的副产物循环路线和合成ε-己内酯的最理想发展方向应该是分子氧无共氧化剂直接氧化法。

关键词:Bayer-Villiger 氧化法;氧化;ε-己内酯;环己酮中图分类号:TQ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7)04–1424–05 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17.04.036Research progress in preparation of ε-caprolactone by cyclohexanonegreen oxidationYAN Jie 1,ZHAO Lihong 1,SONG Can 1,2,JIANG Yuanli 1,2,WEI Lingchao 1,2(1Research Institute of Henan Energy and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Co.,Ltd.,Zhengzhou 450046,Henan ,China ;2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Energy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Henan ,China )Abstract :ε-caprolactone is a new kind of polyester monomer. Polyester made from it possess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and biodegradability and is us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biodegradable plastics. Green oxidation cyclohexanone to caprolactone is a research hot topic for preparation of ε-caprolactone. The recent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progress in cyclohexanone green oxidation was reviewed from the aspects of cooxidation and in-cooxidation with oxygen and hydrogen peroxide as oxidizing agents. The merit and demerit were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catalyst and coproducts treat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endency of its industrialization were analyzed. The method of in-cooxidation with hydrogen peroxide is the most economical and of development potential at present ,but the key points are the efficient and stable catalyst as well as efficient dehydration technology for the reaction. The cycle route of the coproduction in cooxidation with oxygen was prospected ,which should be the optimal way of production ε-caprolactone. Key words :Bayer-Villiger Dxidation ;oxidation ;ε-caprolactone ;cyclohexanoneε-己内酯是一种新型聚酯单体,其聚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降解塑料和高附加值包装材料;聚ε-己内酯也可与多种树脂共聚或共混改性,提高树脂的多种指标。

响应面法优化脂肪酶催化脂肪酸甲酯环氧化

响应面法优化脂肪酶催化脂肪酸甲酯环氧化

响应面法优化脂肪酶催化脂肪酸甲酯环氧化宋亚玲;李立琴;冯树波;赵亚男;冯丹华【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3(038)007【摘要】以Novozyme 435脂肪酶为催化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脂肪酸甲酯(FAMEs)环氧化工艺.选择反应时间、脂肪酶用量和H2O2与FAMEs双键的摩尔比为自变量,环氧值为响应值,建立了脂肪酶催化FAMEs环氧化体系的二次回归模型.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在不加脂肪酸氧载体的条件下,FAMEs 20 g,甲苯用量30 mL,脂肪酶用量3%(以FAMEs质量计),H2O2与FAMEs双键摩尔比1.7∶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5h.在此条件下,环氧值为4.82%,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总页数】5页(P64-68)【作者】宋亚玲;李立琴;冯树波;赵亚男;冯丹华【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18;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050018;石家庄合佳保健品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00;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18;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050018;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18;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050018;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18;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05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45;TQ414【相关文献】1.响应面法优化催化臭氧氧化处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废水的研究 [J], 张帆;张进明;肖梅;马佳慧;王利平2.脂肪酶催化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和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 [J], 郑大贵;祝显虹;余泗莲;彭化南;张小兰3.催化环氧脂肪酸甲酯制备9(10)-羟基-10(9)-甲氧基脂肪酸甲酯 [J], 陈阿敏;成取林;纪飞;王明明;蒋惠亮4.脂肪酶非水相催化合成脂肪酸甲酯研究 [J], 刘斌;吴克;吴环;田梦真5.固定化粘质沙雷氏菌脂肪酶催化制备脂肪酸甲酯 [J], 张搏;朱绮霞;黄日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酸催化原位法合成环氧脂肪酸甲酯的研究

酸催化原位法合成环氧脂肪酸甲酯的研究
第3 3卷第 5 期 2 0 1 3年 1 O月
林 产 化 学 与 工 业
Ch e mi s t r y a n d I n d u s t r y o f F o r e s t Pr o d u c t s
V o l _ 3 3 No . 5 0c t . 2 01 3
c a t a l y s t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i n s i t u me t h o d h a s h i g h e ic f i e n c y,e a s y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h i g h e r s e c u r i t y .T h e o p t i mu m r e a c t i o n
L a b , o f F o r e s t C h e m i c l a E n g i n e e r i n g , S F A ; K e y L a b . o f B i o m  ̄ s s E n e r  ̄ a n d M a t e i r a l ,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 N a m i n g 2 1 0 0 4 2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S y n t h e s i s o f e p o x y f a t t y a c i d m e t h y l e s t e r s f r o m i n s i t u m e t h o d( o n e p o t )w a s s t u d i e d u s i n g p - t o l u e n e s u l f o n i c a c i d a s

油酸甲酯合成反应的热力学性质探究

油酸甲酯合成反应的热力学性质探究

油酸甲酯合成反应的热力学性质探究[摘要]油酸甲酯属于一种高级不饱和脂肪酸酯,实际应用当中,其对各类产品自身使用性能及其安全技术各项指标均有着一定提高作用;还可作为生物柴油当中重要组分,促使柴油发动机降低对于石化产品所产生依赖,对资源优化所起到作用较为突出。

伴随油酸甲酯需求量不断增加,为高质量地制备油酸甲酯,本文主要探讨油酸甲酯的合成反应当中热力学基本性质,仅供业内参考。

[关键词]油酸甲酯;热力学;合成反应;性质;前言:针对油酸甲酯现有合成方法,通常依赖于酸碱催化及酯化反应这种合成方法,但存在着一定缺陷问题,如较多副产物、设备腐蚀严重、分离难度大等。

那么,伴随现代合成技术持续的进步发展,催化剂的合成技术得以持续更新,但却是以提高酯化率、产物有效分离、高效且重复利用催化剂等为基础。

此生产工艺之下,较反应物的醇油大、成本高等问题,且因化工数据现有手册当中现有物质热力学相关数据匮乏,因而,还需进一步了解油酸甲酯整个合成反应当中的热力学基本性质。

1、简述油酸甲酯油酸甲酯(C19H36O2),无色或淡黄色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可燃,能够与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实现互溶。

属于高级的不饱和脂肪酸酯,作为化工重要原料,在纺织助剂、皮革制品添加剂、制备表面的活性剂等领域应用的较为广泛[1]。

2、热力学基本性质分析2.1在实验药品及其仪器层面此次对油酸甲酯的合成反应当中热力学基本性质开展实验分析,在实验药品层面,主要包含着油酸,阿拉丁化学试剂;碳酸氢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油酰氯、乙醇、甲醇、氯化亚砜;水杨酸甲酯及油酸甲酯;在实验仪器层面,主要包含着旋转式薄膜蒸发装置、DF-101S型号集热恒温加热形式磁力搅拌装置、GC900A型号气相色谱专用仪器、电子天平及分析天平等。

2.2在油酸甲酯的合成反应基本机理层面关于油酸甲酯的合成反应基本机理,即羧酸及其衍生物分子结构当中,含有着亲电性羰基碳,因被亲核类试剂进攻,促使活泼中间体逐渐形成,此中间体则通过将离去基团消除而逐渐得到分解。

含氮不饱和大环铈配合物催化磷酸二酯降解的研究

含氮不饱和大环铈配合物催化磷酸二酯降解的研究
成浓 度为 5 1 m lL的硝 酸 铈 溶 液 ; 取 2 4 5 ×0 o / 称 .0
但 当把铈离子和配体构成混 合溶液后 , 在本实验 所研究的酸碱性范 围内该体 系一周 内未出现浑浊 现象 , 这说 明体系具 有 高稳定 性。并且 实验结果
表 明该体 系用 于催 化 B P N P水 解 表 现 出高 的催 化
p r t r s i h e ci n s l t n T i r a t n wa o sd r d t e a p r n- r t r e a t n b c u et e nto e r ern e e au e n t e r a t ou i . h s e c i s c n ie e ob p a e t s- d r e c i e a s h i g n l g g c - o o o i f o r o r a i
ru c mp e e o c n r t n Wa e i sg e tr t a h to e B P i l ra t y t m. e r s l f te s d n ia e i m o l x sc n e t i s t n t ao me r a e h n t a ft NP n a l e c i s se T e ut o h t y id c td h o h s u
g的配体 ( ) 加 入 少 许 乙醇 加 热 溶 解 , 制 成 浓 L , 配 度 为 5 l m lL的 L溶 液 。取 适量 两 种 溶 液 混 x0 o /
合构成催 化 体 系 , 硝 酸 或者 氢 氧化 钠 调 整其 用
pH 。
活性 , 不同配 比的金属离子 和配体溶 液表现 出如
AbtatT ecm l d po ent gnlrer gadcr m(I)o a sdfr a l i hdo s fh i( ・io src :h o pe maeu fh ioe g n n e u I inw sue t y c yrl i o ebsp n r- x t r a i i I o c a t ys t t p ey) s r hsht( N P i tepprT ert o e a l i rat nw ss de l wn ecag fh H a dt — hn1 et op a B P )n h a e. h a fh m y c eci a t idf l igt neo ep n r ep e e t c t o u oo h h t e n

杂多酸催化油酸甲酯环氧化的研究

杂多酸催化油酸甲酯环氧化的研究

杂多酸催化油酸甲酯环氧化的研究周喜阳;康保安;杨卉艳;武华萍;孙晋源【期刊名称】《应用化工》【年(卷),期】2011(040)008【摘要】The epoxidation of methyl oleate with 30% hydrogen peroxide was researched,using the phos-photungstate-D1821e as catalyst and dichloromethane as solvent. The effect of the conditions on the epoxidation of methyl oleate was studied,and the optimized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m(30% hydrogen peroxide) : m( methyl oleate) =1:1 ,m(dichloromethane): m( methyl oleate) =1.5: 1,m( catalyst): m( methyl oleate) =25%o. Under these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quality of epoxy methyl oleate can reach the first degree,which iodine value was about 4.3 g I2/100 g ,the epoxy value was about 3.95 g/100 g,and the acid value was about 0.2 mg KOH/g.%研究了以磷钨酸-D1821(磷钨酸双十八烷基季铵盐)作催化剂,二氯甲烷作溶剂,30%过氧化氢存在下油酸甲酯的环氧化反应,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油酸甲酯环氧反应的影响,得到的优化反应条件为:m(30%过氧化氢):m(油酸甲酯)=1:1,m(二氯甲烷):m(油酸甲酯)=1.5:1,m(催化剂):m(油酸甲酯)=25‰.在最优条件下得到的环氧油酸甲酯的碘值在4.3 g I2/100 g左右,环氧值在3.95g/100 g 左右,酸值在0.2 mg KOH/g左右,均达到了一等品的要求.【总页数】5页(P1408-1411,1415)【作者】周喜阳;康保安;杨卉艳;武华萍;孙晋源【作者单位】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1;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1;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1;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1;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14.5【相关文献】1.基于气相色谱法的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热氧化降解特性研究 [J], 王学春;方建华;陈波水;王九;吴江;李亮2.磷钼杂多酸催化油酸与醇酯化反应合成脂肪酸酯的研究 [J], 赖君玲;王婧;罗根祥;刘春生3.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研究Ⅰ.负载杂多酸催化剂制备及表征 [J], 杜迎春;郭金宝4.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催化合成油酸正丁酯 [J], 余新武;蔡传志;张路5.杂多酸催化剂催化双环烯酯二环氧化的反应研究 [J], 危长城;彭聪;鲁新环;陈洋;陈帝文;何李;夏清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2期(总第80期) 塑料助剂 29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绿色催化环氧化研究 蔡双飞 王利生 李 毅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1) 

摘 要 选用氧化钼/叔丁基过氧化氢/阴离子离子液体{MoO3厂rBHP/[bmim][PF6]l(I)和氧化钼/过氧化 氢/阴离子离子液体{Mo03,H2OJ[bmim][BF4])(II)两种绿色催化体系,探索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 不饱和双键摩尔比和催化剂/不饱和双键摩尔比4个因素对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环氧化转化率的影响。研 究表明,实验条件下催化体系I比催化体系I1具有更高的活性,MoO 可重复使用3次。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 催化环氧化氧化钼 过氧化物 离子液体 

Investigation on the Catalytic Epoxidation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Cai Shuang——fei Wang Li-sheng Li Yi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10008 1) 

Abstract:Using MoOdTBHP/[bmim][PF6](I)and MoO3/H2OJ[bmim][BF4](II)green catalytic systems,the effects of the time,temperature,mole ratio of oxidant,unsaturated and mole ratio of catalyst and unsaturated double bond on the epoxide yield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hs Were showed that the higher epoxide yield using catalyst I than catalyst II can be obtained,and MoO3 can be reused for 3 times. Keywords:unsaturated fatty acid methyl ester;catalytic epoxidation;MoO3;peroxidate;ionic liquid 

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经过环 氧化可得到环氧油.已经广泛用作增塑剂和稳定 剂『1】。工业上,不饱和脂肪酸(酯1的环氧化主要采用 Prileshajev过酸反应完成I2],但存在诸多弊端:f1) 酸催化下易使产物开环,产物选择性较低;(21较 难分离酸性副产物;f3)双氧水浓度较高时易与强 酸发生爆炸,不易处理。因此,有必要探寻替代反 应路线。 大量研究表明,Hj过渡金属催化烯烃环氧化 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其中含有novl V 和 Ⅳ等的 高价金属配合物可作为高效催化剂【 。同时,由于 多相催化的优势,目前通常采用固体阎作为均相催 收稿日期:2009—12—02 化剂的多相化载体。虽然催化剂固载后易于回收. 然而其催化活性也可能会降低。为此,离子液体可 作为一种优良的替代载体,兼有均相与多相催化 的优势。尤其是带有1,3一二烷基眯唑f通常是1一 丁基一3一甲基咪唑(bmim)]FH离子的离子液体,比如 [bmim][BF4】和[bmim][PFd等,不仅对空气和水较稳 定,蒸气压和黏度也较低,且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 性良好【 .因而可用作绿色介质进行各种有机反 应I 。然而,其用于烯烃环氧化的报道尚不多见。 同时,脂肪酸甲酯是一种可替代石化产品的 原料,具有来源广泛、价廉易得、环保且可再生等 优点.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然而.关于其不饱 和双键在离子液体介质中的环氧化反应目前尚无 报道。本文尝试利用简单、廉价的MoO 作催化剂, 30 塑料助剂 2010年第2期(总第80期) 在MoOd叔丁基过氧化氢(TBttP)/[bmim][PF6](I) 及MoO3/H O2/[bmiml[B F4](II)两种绿色催化体系 下.对这一反应进行初步的探索。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C.P级),密度0.873~0.876 g/cm ,游离酸(油酸)为0.3%,皂化值为l84~194,灼 烧残渣(硫酸盐)为0.05%,化学组成见表1,北京金 龙化学有限公司;[bmim][BF4]、[bmirn][PF6](>99%), 含水率为1 000 mg/kg。H2O2 C.R级,含量>3O%;叔 丁基过氧化氢,A.R级,含量>65%,其他所有试剂 均为A.R级。 表1脂肪酸甲酯的组成 Tab.1 Compositions of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1.2主要仪器和测试方法 H NMR数据记录在核磁共振谱仪Varian Unity Inova一400光度计上。紫外光谱数据记录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一3100(日本岛津公司) 上。脂肪酸甲酯的组成和含量由气相色谱一质谱联 用仪DSQ(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测定。毛细管 柱DB一5。30 m×0.25 lxm×0。25 lnm FID检’钡0 器:柱温100℃保持2 min。以5℃/min升到300 ℃并保温10 min:检测器和进样口温度均为250 oC;氦气作载气;l mL/min;分流比50:1;进样量0.1 IxL;MS:E1,70 eV。 1.3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环氧化与产品分析 将计算量的MoO,溶解于l 5 mL Ibmim][BF4] 或[bmim][PFd后,加入2.O0 g不饱和脂肪酸甲酯 (5.149 mmo1),电磁搅拌,在指定温度下加入计算量 的TBHP(或H O2),10 min滴加完,加热计时反应。 反应完毕,用乙醚萃取,然后将乙醚旋蒸(用H O 作氧源时对醚层以无水Na/SO 十燥后再旋蒸)得 到待测油样,同时对离子液体相真空干燥后回收。 按国标GB/T 1668—2008、GB 1677—2008分别测定 样品的酸值和环氧值,并按式(1)计算环氧化产物 的转化率】,(%)。 

y 蠢 xl00 ( ) 式中: 足由实验测得的环氧值,3.51%是由不饱和脂肪酸 f 酯的组成计算出的理论最大环氧值。 

2结果与讨论 2.1 影响环氧化产物产率的因素 2.1.1 反应时间 反应时问与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环氧化产率关 系见图1。 

讲 蝌 

反应时间/min 反应温度333.15 K;摩尔比(不饱和脂肪酸f{{酯/氧化剂/ MOO3)=1.0:2.0:0.2;VII 为1.5 mL。 

图1反应时间埘不饱和脂肪酸£”酯的环氧化产率的影响 Fig.1 Effect of reaction time on the epoxidation yield of unsatured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由图1可见.在反应开始阶段,不饱和脂肪酸 甲酯的环氧化产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分别 在反应1 h和5 h时,两种催化体系I和Ⅱ下的产 率均达到最大值。如再增加反应时间,产率反而会 下降。通过原位分析手段已经证实,在以TBHP为 氧化剂的烯烃环氧化反应过程中.活性中间体是 Mo(VI1与TBHP形成的不稳定的七配位络合物IⅧ, 它可增强过氧原子的亲电能力,使双键易于环氧 化。因此,对于I,可认为不饱和脂肪酸甲酯被 第2期 蔡舣飞.等.小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绿色催化环氧化研究 31 TBHP环氧化实质卜是一种双分子亲电加成反应 历程(见图2):首先MoO。与TBHP牛成t配位络 合物,然后再与不饱和双键作用。因而,增加反应 时间有利于环氧化产物的生成。然而由于生成的 产物非常活泼,如果反应时问过长.TBHP与其加 成的副反应也可能加快,故超过1 h后产率有所 下降。而对于Ⅱ,达到最大产率需要较长的时间(5 h)。这可能是由于Mo(VI)对水敏感Il9J,因而反应过 程中MoO,可能较难与H:O:形成络合物,从而双 键不易被环氧化。同时,H O:也可能会与生成的微 量产物发生加成,更重要的是,体系中大量存在的 水也极易使其开环,因而最终Ⅱ的催化活性明显 比I低。就氧化剂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性而言,从 II中所观察到的情况比I中的要好得多。这说明, 氧化剂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性对催化活性并不起 决定作用,水是导致II的催化活性较低的关键因 素。 图2催化体系I下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环氧化反应历程 Fig.2 The reaction routine for epoxyd ̄ion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in catalytic system I 尽管Ⅱ的活性较低,但由于H O 不仅比 TBHP廉价易得,而且其还原产物仅仅是水,因而 Ⅱ与I都用于后续研究。综上所述,I和Ⅱ的最佳 反应时间分别为1 h和5 h。 2.1.2反应温度 反应温度与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环氧化产率的 关系见图3。 由图3可见 两种催化体系下环氧化产率随 着温度升高而增加。而当温度超过348.15 K时,产 率已不再明显增加。在I催化体系中,由于与过氧 原子相连的叔丁基是一个较强的供电子基,因而 降低了过氧原子的亲电性,使得低温下TBHP很 稳定,氧化性较弱,环氧化反应不易发生。而当温 度逐渐升高时,TBHP的反应活性也逐渐增强,不 饱和双键的环氧化速度随之加快,但同时TBHP 也易与产物加成而导致开环。存Ⅱ催化体系巾. 303.15 K下产率几乎为0,这主要是凶为低温下 H 0:活性较低,升温无疑会增大H:0:的活性从而 提高产率,但同时水与产物的开环加成反应也会 更加激烈。因此,当温度超过348.15 K时,两种催 化体系最终的产率均不再有明显增加。故适宜的 反应温度选348.15 K。 

镁卜 {L 

蹿 酶 

反应温度,K 反应时间:催化体系I为l h,Ⅱ为5 h;摩尔比(不饱和脂肪 酸甲酯/氧化剂/MOO3)=1.0:2。0:0.2;Vn 1.5 ml 。 

图3反应温度对 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环氧化产率的影响 Fig.3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ff epoxydation of unsaturates fatty acid esters 

2.1.3 氧化剂/不饱和双键摩尔比 氧化剂/不饱和双键的摩尔比与不饱和脂肪酸 甲酯环氧化产率的关系见图4。 由图4可见.适当提高氧化剂,不饱和双键的 摩尔比.可增大环氧化产率。对于I,当摩尔比超 过2.0时.产率稍微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过量 的TBHP均裂分解,生成各种自由基㈣,它们会与 不饱和双键发生反应,从而导致了不饱和脂肪酸 甲酯浓度降低。对于Ⅱ,当H 02/不饱和双键摩尔 比超过1.5时,产率也开始明显下降,这可能是增 加H2o 用量后使体系中的水量也增加了,导致产 物与水开环加成剧烈。同时可以看到,当I达到最 大的产率后,虽然再增加TBttP用量,产率会稍微 下降,但相比Ⅱ而言,增加H 0 水溶液量时对产 率的降低要明显得多 因此TBttP能抑制环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