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黔之驴》《狼》理解性默写强化卷(附答卷)-2020年中考语文新题型理解性默写强化训练(上海专用)

04《黔之驴》《狼》理解性默写强化卷(附答卷)-2020年中考语文新题型理解性默写强化训练(上海专用)
04《黔之驴》《狼》理解性默写强化卷(附答卷)-2020年中考语文新题型理解性默写强化训练(上海专用)

四.《黔之驴》《狼》理解性默写强化卷(附答卷)

6.黔之驴

1.《黔之驴》中老虎初见驴子时的心理是:,。

2.《黔之驴》中老虎初见驴子时的动作是:。。

3.《黔之驴》中,第一段写老虎小心谨慎地进行观察的句子

是:,,。

4.《黔之驴》中驴子一声大叫之后,老虎的反应是:,,。

5.《黔之驴》中老虎试探驴子的行为是:,,。

6.《黔之驴》中,驴给老虎的第一印象是:,,

;第二印象是:,,

,;第三印象是:,。

7.《黔之驴》中的驴子看上去是:_ ,而实际上却是: !

8.《黔之驴》中老虎认清了驴子真面目,采取的行动是:,,。

9.《黔之驴》把老虎惧驴、识驴、戏驴、吃驴的过程写得很生动,请写出具体语句。

惧驴:,,,,

,。

识驴:,。

戏驴:,,。

吃驴:,,,。

7.狼

1.《狼》中生动地刻画了狼贪得无厌的本性的句子是:,。

2.《狼》中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表现狼的狡诈的句子是:,,。

,,。

3.《狼》中描写狼狡黠的句子是,,

,。

4.《狼》中直接写狼,间接写人,充满对狼的蔑视和讽刺,对人的机智勇敢的热情赞颂句子

是:。

5.《狼》中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

6.《狼》最后作者点明故事的主题的句子是:。

四.《黔之驴》《狼》理解性默写强化卷(答卷)

6黔之驴

1.《黔之驴》中老虎初见驴子时的心理是: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黔之驴》中老虎初见驴子时的动作是: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3.《黔之驴》中,第一段写老虎小心谨慎地进行观察的句子是: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4.《黔之驴》中驴子一声大叫之后,老虎的反应是: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5.《黔之驴》中老虎试探驴子的行为是: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6.《黔之驴》中,驴给老虎的第一印象是: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第二印象是: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第三印象是: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7.《黔之驴》中的驴子看上去是:_庞然大物也_ ,而实际上却是: 技止此耳!

8.《黔之驴》中老虎认清了驴子真面目,采取的行动是: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

9.《黔之驴》把老虎惧驴、识驴、戏驴、吃驴的过程写得很生动,请写出具体语句。

惧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识驴: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戏驴: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吃驴: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7.狼

1.《狼》中生动地刻画了狼贪得无厌的本性的句子是:①一狼仍从;②后狼止而前狼又至;③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狼》中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表现狼的狡诈的句子是: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3.《狼》中描写狼狡黠的句子是: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②目似瞑,意暇甚

③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狼》中直接写狼,间接写人,充满对狼的蔑视和讽刺,对人的机智勇敢的热情赞颂句子是: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狼》中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狼》最后作者点明故事的主题的句子是: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0.《狼》历年中考阅读试题一网打尽:5个试题

30.《狼》历年中考阅读试题一网打尽:5个试题 1(佛山市·2011)文言文阅读(每题2分,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6至10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 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 B. 屠暴.起(暴躁) C.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D. 止.增笑耳(只有) 7.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固以.怪之矣 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 少时,一狼径取,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C.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 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 9.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狼》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狼》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导读: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眈眈相向(chén)B.狼亦黠矣(xié)C.屠大窘(qiǒng)D.止露尻尾(kāo)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顾野有麦场()②一狼洞其中() ③止露尻尾()④屠自后断其股() 【小题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目似瞑,意暇甚。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4】狼很狡猾,但最终自取灭亡,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看到打洞只是大腿 【小题3】①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②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小题4】启发: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多么奸诈,终归要失败。告诫人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与妥协,必须敢于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答案分析: 【小题1】A.眈眈相向(dān),B.狼亦黠矣xiá),C.屠大窘(jiǒng)。 【小题2】“顾”在此为“动词”,意思是“转头看”。“洞”在此为“动词”,意思是“打洞”。“止”在此为“通假字”,意思是“只”。“股”在古代汉语中意思较为特别,意思是“大腿”。 【小题3】(1)“暝”是“闭眼”的意思,“意”是“神情”的意思,“暇”是“悠闲”的意思,“甚”是“十分”的意思;(2)“之”是“的”的意思,“几何”是“多少”的意思,“止”是“只”的意思,“耳”是“罢了”的意思。翻译时,除了这些关键字词,还要使句子翻译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小题4】狼想尽多种方法吃人的狡诈行为,最终却自取灭亡。围绕这一主要内容来谈启示即可。示例: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多么奸诈,终归要失败。告诫人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与妥协,必须敢于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狼-复习题及答案汇编

人教版七年级上《狼》专题训练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填空。 1、本文选自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清 2、 《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 书房 名,“志”的意思是 记述 “异”指奇异的故事。 三、解释词语及句子: 1、解释词语 担中肉尽 (完) 止有剩骨(仅,只) 缀行甚远(连接、 紧跟) 一狼仍从 (跟从) 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 ) 顾野有麦场(看, 视) 积薪其中 (柴草) 苫蔽成丘(覆盖、遮盖) 弛担持刀(解除, 卸下) 眈眈相向 (凶狠注视的样子) 目似瞑(闭上眼睛) 数刀毙之(杀死) 意将隧入 (从通道) 断其股(大腿) 一狼洞其中(挖洞) 假寐(睡觉) 狼亦黠矣(狡猾) 盖以诱敌(大概, 原来是) 意暇甚(从容,悠闲) 犬坐于刖(像狗似的) 屠暴起(突然) 2、一词多义: '恐前后受其敌(代词,狼 ) 其 场主积薪其中(代词,麦场) ?以攻其后也(代词,屠户) 屠自后断其股(代词,狼 )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缀(zhu 1 ) 奔倚(y 丫) ch 1(弛)担持刀 意xi a (暇)甚 窘( ji eng ) 隧(su 1)入 d m d m (眈)(眈)相向 狼亦xi a (黠)矣 苫蔽(shen ) ( b 1 ) 尻(k ao )尾 目似m ing (瞑) 假m 召(寐) 代 文学家。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Y 之 j 亦毙之 复投之 (结构助词,的) (代词,狼) (代词,狼) 「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前面) 刖I 狼不敢前 (动词,上前) 恐前后受其敌 敌 盖以诱敌 (动词,攻击) (名词,敌人)

文言文狼中考题

《狼》各省市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 《狼》 2008眉山市 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10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 D. 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分)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2分) 1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狼》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狼》阅读理解题 基础知识题 一、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缀行()大窘()狡黠()苫蔽()眈眈()积薪()弛担()目似瞑()意暇甚()尻尾()假寐()变诈() 二、填空。 l.本文作者是朝著名的文学家。课文选自他的集。“聊斋”是作者名,“志异”是的意思。 2.《狼》一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1.顾野有麦场()2.止有剩骨() 3.屠自后断其股()4.意暇甚() 5.盖以诱敌()6.其一犬坐于前() 7.一狼洞其中()8.意将隧入() 四、选择题。 l.“其一犬坐于前”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 2.“途中两狼,缀行甚远”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B.路上有两只狼,紧紧在后面跟着。 C.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D.路上遇到两狼,跟随着走了很远。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狼》一文节选自蒲松龄的长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B.《狼》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叙事:遇狼、御狼、惧狼、杀狼;第二部分是议论。 C.《聊斋志异》这一书名中的“聊斋”是作者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 “异”指奇异的故事。 D.清朝蒲松龄,号柳泉居士,而唐朝李白,号青莲居士,唐朝的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五、谐音双关是利用音同或者近的词构成双关,使语言表现得含蓄幽默、机智巧妙。请指出下列句中含有谐音的词和它所谐的词。 1.歇后语:唢呐吹出笛子调——响得不一样。 2.“华南牌”缝纫机广告,衣衣不舍华南情。 课内语段阅读题 (一)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劈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从语言的表达方式看,第一段是________,第二段是_________。 2.对划线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B.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最新狼中考试题汇编教学提纲

狼 一、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10分) 【甲】一屠晚归,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1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 D.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分)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2分) 1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15.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二、阅读:一屠晚归-----------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⑴顾.野有麦场:⑵一狼洞.其中: 1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刀劈狼首先帝不以臣卑鄙 B.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屠乃奔倚其下安陵君其许寡人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狼》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狼》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狼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①。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②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③。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导读:人各有所长,物各有所用。此时,如果不是屠夫,恐怕什么人都会死于狼之口了。想当年,孟尝君不也是靠鸡鸣狗盗之徒而逃脱于虎狼一样的秦国吗? 注释:①伏焉:躲藏在那里。②顾:然而,可是。③以吹豕之法吹之:用吹猪的办法吹它。吹豕,屠夫将猪杀死后,为了便于褪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力吹,使膨胀如球。这里是活吹。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2.狼自苫中探爪入() 3.惟有小刀不盈寸( ) 4.股直不能屈() 二、翻译 1.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2.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参考译文和答案】 狼 一屠夫傍晚行走,被狼追得无路可逃。路边有晚上种田的人在地头上临时搭的供休息的窝棚,跑进去躲藏在那里。狼的爪子从窝棚的篱笆墙外伸人。屠夫用力拽住它,使它无法离去。可是屠夫没有办法打死它。屠夫身边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子,于是割破狼爪下的皮,用吹猪的方法吹它。用劲吹了一段时间,觉得狼不动了,才用带子把它捆起来。出来一看,那狼大得像牛,腿直不能弯曲,口张开不能合上。于是屠夫背上狼回家。除了屠夫谁能想出这个办法来? 一、l.地头上临时搭的供休息的棚子2.原为“草堆”,这里指蒙盖“行室”之物3.满4.大腿 二、1.用劲吹,过了一段时间,觉得狼不太动了,这才用带子把它捆起来。 2.若非屠夫,哪里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三、人各有所长,物各有其用,对学过的知识要触类旁通,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狼》复习题大全(带答案)

《狼》复习题大全(带答案) (重庆市潼南区梓潼中学唐跃全整理) 文学常识积累 1、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郭沫若也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 2、《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称是他的“孤愤之作”。“聊斋”是他的书房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它被称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 一、通假字 1、止有剩骨止通只 二、古今异义: 1、缀.行甚远古:紧跟今:点缀 2、顾.野有麦场古: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今:照顾 3、积薪.其中古:柴草今:薪水 4、一狼径去.古:离开今:与来相对 5、屠暴.起古:突然今:粗暴 6、意.将隧入古:企图今:意思 7、断其股.古:大腿今:屁股 三、一字多义: 1、意:意.暇甚(神情)意.将隧入(企图) 2、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狼不敢前.(上前) 其一犬坐于前.(前面) 3、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 4、止:止.有剩骨(通“只”) 一狼得骨止.(停止) 5、为:化为.邓林(成为)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做) 6、之:复投之(代骨头)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久之(音节助词)又数刀毙之(代指狼) 亦毙之(代指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7、以:以.刀劈狼首(用)投以.骨(把)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 8、去:一狼径去.(离开)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相去.数十步(距离) 9、其:恐前后受其.敌(代指狼)屠乃奔倚其.下(代指柴草推) 以攻其.后也(代指屠户)场主积薪其.中(指麦场) 四、词类活用: 1、一屠.晚归(屠夫名作动) 2、恐前后受其敌.(攻击名作动) 3、一狼洞.其中(打洞名作动) 4、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名作状) 5、意将隧.入(钻洞名作动) 6、狼不敢前.(上前名作状) 五、重点字词:

《狼》中考题

(一)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10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 D. 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分)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2分) 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狼_蒲松龄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24)

226.翻译下列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227.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答案】 225.(1)闭眼(2)咬(3)确实、的确(4)遗留、留下、招致 226.(1)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象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2)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 227.阴险、狡猾、奸诈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解析】 225.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瞑”是“闭眼”;“贻”是多义词,“遗留、留下”的意思。 226.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径去(径直离开)、犬(像一只狗一样)、于(在)”几个词

是赋分点; (2)句中的“阳(表面上)、而(表转折)、阴(暗地里)、不测(险恶难测的居心)”几个词是赋分点。 22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叙写的具体内容和作者的评价来分析作答。 (1)依据两篇文章中的“狼亦黠矣”和“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可概括狼的共同特征是“阴险、狡猾、奸诈”。 (2)依据“禽兽之变诈几何战?止增笑耳”可以看出,作者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依据乙文中的“狼子野心,信不诬战”“更不止于野心矣”可以看出,作者主要揭露狼子野心、秉性不改的本性。据此理解作答。 【点睛】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甲)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得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眼睛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狼的头,又连砍几刀将狼杀死。正要走,转过身朝柴草堆后看,一只狼在柴草堆中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身子已经进去一半了,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边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它。这才明白前边那只狼假装睡觉,用来诱惑敌人。狼虽狡猾,但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

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汇编

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汇编 1、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楹联应对活动,其中给出的一则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你对出下联。(2分) 2、依照句子,从“成功/失败、得意/失意、顺境/逆境”三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也可自拟一组)仿写句子。要求:①句式基本相同;②修辞手法基本相同;③语意通顺。 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仿:理解是什么,理解是。 理解是。 3、某班级举行了一次“走进文学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你能协助他们解决其中的疑难吗?请按照提示完成①—③题。 ①.活动中,有同学犯了一些读音和书写的错误,请你协助改正。(4分) (1)某同学的开场白是《致文学》,他读错了两个字:(2分) 你(指文学)是广袤(máo)的大地,是辽阔的天空;你是崇山峻岭,是江海湖泊(bó)你用彩色的文字,描绘出世界上可能存有的一切美妙景象。…… “袤”应该读成“泊”应该读成 (2)某同学摘抄了一段名言,他写错了两个字:(2分) 人最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理应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亏……(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字应该改成字字应该改成字 ②.某同学被名著中的人物感动,写了一副对联。请你写出对联涉及的人物名字。(2分) 上联:搏命运风浪,巨人谱写英雄乐曲。(人名:) 下联:斗邪恶妖魔,大圣取回西天真经。(人名:) ③.某同学阅读一首古词,出了两道习题,请你完成。(4分)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4、根据下面句子的特点,再续写一句。(2分) 知道“爱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艾青”的人越来越少;知道“QQ”的人越来越多,知道“阿Q”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就要发”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九一八”的人越来越少;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探究题(2分)

《狼》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一)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0—15题。(20分) 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0.用“/”划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 ( 只划一处 )(2分) 其一犬坐于前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1)恐前后受其敌( ) (2)屠自后断其股( ) (3)顾野有麦场() (4)一狼洞其中() 12.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13.翻译下面句子。(3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 其一/犬坐于前 11. (1)敌对,攻击(2)大腿(3)回头看(4)打洞 12. D 13. 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14. 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15. 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狼》阅读题答案

《狼》阅读题答案 导读:狼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眈眈相向(chén)B.狼亦黠矣(xié)C.屠大窘(qiǒng)D.止露尻尾(kāo)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顾野有麦场()②一狼洞其中() ③止露尻尾()④屠自后断其股() 【小题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目似瞑,意暇甚。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4】狼很狡猾,但最终自取灭亡,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 《狼》阅读题答案答案

【小题1】D 【小题2】看到打洞只是大腿 【小题3】①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②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小题4】启发: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多么奸诈,终归要失败。告诫人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与妥协,必须敢于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狼》阅读题答案分析: 【小题1】A.眈眈相向(dān),B.狼亦黠矣xiá),C.屠大窘(jiǒng)。 【小题2】“顾”在此为“动词”,意思是“转头看”。“洞”在此为“动词”,意思是“打洞”。“止”在此为“通假字”,意思是“只”。“股”在古代汉语中意思较为特别,意思是“大腿”。 【小题3】(1)“暝”是“闭眼”的意思,“意”是“神情”的意思,“暇”是“悠闲”的意思,“甚”是“十分”的意思;(2)“之”是“的”的意思,“几何”是“多少”的.意思,“止”是“只”的意思,“耳”是“罢了”的意思。翻译时,除了这些关键字词,还要使句子翻译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小题4】狼想尽多种方法吃人的狡诈行为,最终却自取灭亡。围绕这一主要内容来谈启示即可。示例: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多么奸诈,终归要失败。告诫人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

2020语文中考复习 各地中考语文名著真题汇编(一)

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汇编(一) 【锦州中考】6.选出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B)(2分)A.《朝花夕拾》是鲁迅画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该书使得更多 的青少年能够分享鲁迅“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B.《简·爱》塑造了一个坚强的女性形象——简·爱,她和罗切期特之间的经历一波三折。当她再次回到桑菲 尔德庄园时,罗切斯待已双耳失聪,双腿残疾,但简·爱依然爱他。C.《童年》中的外祖母是俄罗斯文学中最有光辉的艺术形象之一,她无私的爱温暖了阿廖沙的心灵。D.武松是《水浒传》中的一位英雄好汉,他有恩必报、有仇必复,曾醉打蒋门神、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 【包头中考】6.(3分)仿照加点部分,在横线上朴写语句,使语意完整。阅读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精彩的故事情节令人难忘:孙悟空斗战二郎神,法象多变展神通;青面兽________,________;杨德祖________, ________;痴香菱________,________。答案:6.(3

分)示例:押送生辰纲,多疑暴躁惹众怒;屡犯曹丞相,恃才放旷遭处斩;苦志学写诗,初心不改终有成。 【呼和浩特】4.名著阅读。(5分)(1)请你结合下面选自《二十四孝图》的文段,说说作者借“阿长”这个人物表达了怎样的主题。(3分)“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2)下列选项是与《贝多芬传》一书相关的内容,请你选出有错误的两项。(BC)A.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创作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当时的欧洲社会躁动不安,弥漫着腐败的风气。B.在表现贝多芬与歌德一起散步遇到皇族的情景时,作者运用动作、语言描写,塑造 了贝多芬高傲、倔强的形象。C.贝多芬一生历经磨难,失聪的痛苦,爱情的失意折磨着他的心灵。临终前,他 的“儿子”韦格勒也没有陪在他身边。D.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是最杰出的音乐家,而且是因 为他的音乐给苦难的人们带来了勇气和力量。答案:(1)阿长对《一十四孝图》的“图画”津津乐道,对其中“孝子”的故事赞许、推崇,她是深受封建孝道流毒影响的

《狼》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狼》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狼》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眈眈相向(chén)B.狼亦黠矣(xié)C.屠大窘(qiǒng)D.止露尻尾(kāo)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顾野有麦场()②一狼洞其中() ③止露尻尾()④屠自后断其股() 【小题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目似瞑,意暇甚。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4】狼很狡猾,但最终自取灭亡,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 【小题1】D 【小题2】看到打洞只是大腿 【小题3】①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②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小题4】启发: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多么奸诈,终归要失败。告诫人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与妥协,必须敢于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小题1】A.眈眈相向(dān),B.狼亦黠矣xiá),C.屠大窘(jiǒng)。

【小题2】“顾”在此为“动词”,意思是“转头看”。“洞”在此为“动词”,意思是“打洞”。“止”在此为“通假字”,意思是“只”。“股”在古代汉语中意思较为特别,意思是“大腿”。 【小题4】狼想尽多种方法吃人的狡诈行为,最终却自取灭亡。围绕这一主要内容来谈启示即可。示例: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多么奸诈,终归要失败。告诫人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与妥协,必须敢于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含解析

江苏省10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南京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6题。(14分) “走两步”,认出你 影片《碟中谍5》中有一个场景引起了人们对步态识别技术的关注,戴着面罩的间谍在安保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现形了,原来是他的步伐“出卖”了他。知道吗,影片中的步态识别技术如今已走进了现实。 在生物识别技术领域,目标的有效识别距离以步态识别技术最远,可达50米。“步态识别技术”中的“步态”不仅包括体型特征,如高矮、胖瘦等,还包括运动特征,如运动方式、姿态等。 在“走两步”的背后是强大的自动步态识别系统,主要包括监控摄像机、计算机以及步态视频序列处理与识别软件,而建立步态数据库也是非常关键性的工作。这一系统在识别身份的功能基础上,能够存储和跟踪个人信息,关注个人健康发展,在运动员精准训练、疾病筛查、智能家居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炫酷新装备 心情杯这款智能水杯,杯身颜色可以根据你正在经历的事情、你的心情而变化。例如,你支持的球队进球时,水杯内置的LED灯会立刻呈现蓝色,似乎它也在跟你一起为球队助威。“小纽扣”这款高清智能摄像机外形像纽扣,能通过语音、面部和步态识别,锁定你的拍摄对象,自动选择、录制最精彩的瞬间,并将其编辑成可共享的短视频。 爱牙仪它是一款智能口腔自测仪,让你的口腔环境清晰可见,还能通过精准定位牙菌斑,准确检出蛀牙、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早期症状,有效预防、诊断各种口腔疾病。 触感屏这是模拟实物触感的屏幕。当手指在鱼的图像上移动,能充分感受到鱼鳞特有的质感。若是将手指移动到鱼眼位置,你会发现手指的滑动没有丝毫阻力,就好像拨弄一颗小珠子。 “大白”它是一种智能机器人。只要说出“大白”的名字就可以将其唤醒,进而完成你的各项指令。它可以陪着你出去或者在家玩耍,解答你天文、地理等方面的问题,还能预报天气状况,播放投影电影,甚至可以跟你聊天。 砰!音乐来了! 语音识别技术主要解决30厘米到5米范围的语音交互问题,它的代表产品就是智能音箱。让音箱听懂你的语言,需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听见、听准和听懂。从技术角度来看,就是拾音、读音和解音三个关键技术环节。拾音是最为基础的环节,必须保证音箱听见你的声音;读音是将符合要求的声音转换成文字;解音则是识别人类的指令甚至情感。距离音箱

中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狼》

中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狼》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①。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②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③。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导读:人各有所长,物各有所用。此时,如果不是屠夫,恐怕什么人都会死于狼之口了。想当年,孟尝君不也是靠鸡鸣狗盗之徒而逃脱于虎狼一样的秦国吗? 注释:①伏焉:躲藏在那里。②顾:然而,可是。③以吹豕之法吹之:用吹猪的办法吹它。吹豕,屠夫将猪杀死后,为了便于褪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力吹,使膨胀如球。这里是活吹。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 2.狼自苫中探爪入 3.惟有小刀不盈寸 4.股直不能屈 二、翻译 1.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2.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一、l.地头上临时搭的供休息的棚子 2.原为“草堆”,这里指蒙盖“行室”之物3.满4.大腿 二、1.用劲吹,过了一段时间,觉得狼不太动了,这才用带子把它捆起来。 2.若非屠夫,哪里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三、人各有所长,物各有其用,对学过的知识要触类旁通,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一屠夫傍晚行走,被狼追得无路可逃。路边有晚上种田的人在地头上临时搭的供休息的窝棚,跑进去躲藏在那里。狼的爪子从窝棚的篱笆墙外伸人。屠夫用力拽住它,使它无法离去。可是屠夫没有办法打死它。屠夫身边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子,于是割破狼爪下的皮,用吹猪的方法吹它。用劲吹了一段时间,觉得狼不动了,才用带子把它捆起来。出来一看,那狼大得像牛,腿直不能弯曲,口张开不能合上。于是屠夫背上狼回家。除了屠夫谁能想出这个办法来?

《狼》练习测试题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作者是清代文学家,他的字是,别号,世称先生。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题目是《》。 二、解释加粗的词。1、一屠晚归屠: 2、缀行甚远缀: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故: 4、屠大窘窘: 5、顾野有麦场顾 6、苫蔽成丘苫蔽: 7、弛担持刀弛: 8、眈眈相向眈眈: 9、一狼径去径去: 10、其一犬坐于前犬坐: 11、目似瞑,意暇甚瞑:暇:12、屠暴起暴: 13、又数刀毙之毙: 14、一狼洞其中洞: 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 16、止露尻尾尻: 17、狼亦黠矣黠: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 三、解释一词多义现象:1、止①止有剩骨止:_②一狼得骨止止:_ 2、意①意暇甚意:_____②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意:____ 3、敌①恐前后受其敌敌:__②盖以诱敌敌:_____ 4、前①恐前后受其敌前:___②狼不敢前前:_____ 5、之①又数刀毙之之:__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___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__④复投之之:_____ 6、以①投以骨以:__②以刀劈狼首以:__ ③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以:___④盖以诱敌以:_____ ⑤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_____ 7、其①恐前后受其敌其:___②场主积薪其中其:___ ③屠乃奔倚其下其:___④一狼洞其中其:___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其:___⑥屠自后断其股其:____ 8、故①两狼之并驱如故故:__②一年未归,妻跑问其故故:___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故:___④故使人问之故:_____ 9、恐①恐前后受敌恐:___②不治将恐深恐:_____ 四、划分朗读音节 1、其一犬坐于前2、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五、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1、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夫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________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_____,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是要被消灭。 2、文中表现狼“黠”的句子有:,。 ,。。 3、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 。 4、表现狼贪得无厌的句子:,。 5、“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文,一句。 6、第⑤段写的内容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在全文中的作用 是。 7、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 是,,? 。 8、这篇文章叙事部分的情节可以概括为:遇狼—()—()—杀狼。 9、写出含下列加粗字的成语。 (1)场主积薪其中 (2)屠乃奔倚其下 (3)意暇甚(4)乃悟前狼假寐 10、说说“投以骨”时,屠夫是怎么想的? 11、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狼》参考答案: 一、《聊斋志异》蒲松龄留仙柳泉居士聊斋《山市》

狼中考试题汇编(精选课件)

狼中考试题汇编 狼 一、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10分) 【甲】一屠晚归,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B。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 D.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分)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2分) 1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

结果。...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15.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二、阅读:一屠晚归--—--—-----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⑴顾.野有麦场:⑵一狼洞.其中: 1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刀劈狼首先帝不以臣卑鄙 B.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屠乃奔倚其下安陵君其许寡人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8.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三、文言文阅读:一屠晚归,--—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 B. 屠暴起(暴躁) C.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D。止增笑耳(只有)7.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固以怪之矣 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 少时,一狼径取,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班级:姓名: 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B卷中选择题知识点贯穿全六册古文。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 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 A卷:夯实基础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屠】 2、【止】 3、【缀行甚远】【缀】, 4、【投以骨】 5、【从】 6、【两狼之并驱如故】 【并】,【驱】, 【如故】, 7、【窘】 8、【受其敌】 9、【顾】 10、【积薪】 11、【苫蔽成丘]】【苫蔽】, 12、【弛】 13、【眈耽相向】【耽眈】, 14、【少时】 15、【径去】【径】, 16、【犬坐于前】 17、【久之】 18、【暝】 19 、【意暇甚】【意】, 【暇】, 20、【暴】 21、【洞其中】【洞】, 22、【隧入】【隧】, 23、【尻】 24、【假寐】【寐】, 25、【盖】 26、【黠】

27、【顷刻】 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变诈】,【几何】, 29、【止增笑耳】 二、重点句子翻译: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 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 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 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 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 6、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 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翻译: 8、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 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翻译: 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