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数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数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新工科建设是指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培养适应信息化、国际化、创新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通过改革和创新,推动工科教育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在
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工程数学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
工程数学是工科专业中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传统的工程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理论脱离实际、教与学的分离等问题,难
以满足新工科教育的要求。
针对这些问题,工程数学教学需要进行改革与探索。
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课
堂理论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知识。
可以通过设计案例、
实验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数学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
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教学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
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应加强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开放。
工程数学教学应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教学资源
的共享与开放,使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到学习所需的资源。
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
在线教学资源等方式,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数学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势在必行。
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的
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培养、加
强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开放,可以推动工程数学教学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为新工科人才的培
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数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数学教学改革与探索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推进,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数学是基础学科之一,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因此,工程数学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成为了当前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现状分析目前,工程数学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理论授课与计算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调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的传授,并通过计算实例来巩固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数学知识的熟悉程度,缺乏对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认为工程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学科,容易产生学习厌倦的感觉。
二、改革与探索针对目前工程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探索,以适应新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1.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工程数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多举例讲解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和思维方式,并通过练习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线性代数中讲解矩阵乘法时,可以采用矩阵图形化解释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矩阵乘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注重数学应用工程数学教学应注重数学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强调数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例如,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可以讲解数值计算、向量和矩阵运算和多项式拟合等数学知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并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工程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例如,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录制的视频教学、互动教学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4.评价方式改革传统的考试评价模式,往往只能考核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不能考核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需要改革评价方式,增加作业、实验和项目等多种评价方式,充分考核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科高等数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工科高等数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在当今时代,工科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为工科类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必备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而且还能够提高整个学生的素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今后的职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工科高等数学教学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实现工科高等数学教学的目标,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探索和实践,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它来解决未来遇到的问题。
首先,应该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数学知识。
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知识,更容易地理解高等数学教学的要求,并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的综合运用。
其次,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把数学教学作为学习机会来把握。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实际情况,跟学生进行实时的交流、讨论和引导,耐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还需要注重同步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提供同步学习、实践操作及自我调整的空间,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增强学习效果。
最后,要注重实践操作。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要让他们掌握实际应用技能,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实现工科高等数学教学的要求,必须采取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以提高学习效果为目的。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让学生全面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同步教学;注重实践操作。
只有按照这些原则,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工科高等数学教学的目标,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
新工科背景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践教学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践教学改革目录1. 内容描述 (2)1.1 新工科背景下的需求 (3)1.2 传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的现状与挑战 (4)1.3 本文旨在 (5)2. 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 (6)2.1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7)2.2 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 (8)2.3 促进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9)3. 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10)3.1 课程内容的调整与优化 (11)3.1.1 融入数据科学与深度学习等前沿内容 (12)3.1.2 设计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案例分析 (13)3.1.3 强化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能 (15)3.2 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16)3.2.1 引入项目式学习 (18)3.2.2 推广数据竞赛和应用研讨 (19)3.2.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20)3.3 教学资源的丰富和更新 (22)3.3.1 利用云计算平台和开源工具 (23)3.3.2 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和数据共享库 (24)3.3.3 引入行业数据和真实案例 (26)4. 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27)4.1 案例教学与项目练习 (28)4.1.1 案例展示 (29)4.1.2 项目练习示例 (30)4.2 竞赛和挑战活动 (31)4.2.1 数据挖掘竞赛 (33)4.2.2 统计建模挑战赛 (33)4.3 在线学习平台建设与资源整合 (35)4.3.1 平台功能介绍 (36)4.3.2 数据资源整合与开放 (37)5. 实践教学成果与评价 (38)5.1 实践教学成果体现 (39)5.2 教学效果评价指标 (41)5.3 未来研究方向 (42)1. 内容描述在新工科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传统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如理论推导、公式记忆等,而实践教学环节常被忽视。
在新工科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已明显脱离当代社会科学进步的实际需求,未能紧密结合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的真实场景。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数学教育的改革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数学教育的改革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推进,高校数学教育也需不断改革和创新。
新工科建设建立在先进的理论和科技研发的基础上,希望通过优秀的人才培养,推动我国科技实力与国际接轨,提升国家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那么,在这个背景下,如何改革高校数学教育呢?首先,应该提高数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新工科的培养目标中,强调实践与应用。
高校数学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应该注重通过实例来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分别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掌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其次,需要加强数学课程和其它学科的结合,可以结合实践类课程,例如物理、经济、计算机编程等课程,来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统一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其次,应该注重提高教师的能力。
教师是高校数学教育的重要因素,其能力水平对学生的素质提升至关重要。
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的背景和特点,采用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科的魅力和实践价值,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最后,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新工科建设重视人才培养的实践和应用方面,因此,高校数学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应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科研、实验等,探索数学领域中的前沿问题,开发独特的数学模型和解决方案。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实践中的创新活动,开拓自己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创新意识,在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综上所述,高校数学教育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需要不断创新与改革。
需要注重提高数学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加强数学课程与其它学科的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数学教育水平,让高校数学教育更好地适应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优质人才储备。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数学“层次+模块”教学改革探索——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为例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年第37卷第11期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数学“层次+模块”教学改革探索——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为例付琦,闫宝英(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根据新工科背景下对高校数学基础课的要求,按照学科和专业及培养方案的毕业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构,构建了基于“层次+模块”的数学课程教学体系,完善数学基础课对工程认证专业的支撑,保障教学课程符合专业特色,持续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新工科工程认证数学课程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27(2020)-11-0189-04Explorat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Level+Module”of Mathemat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Science: Tak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FU Qi,YAN Baoying(Shando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ollege,Jinan Shandong250100)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basic colleges%mathematics cour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the teaching content was re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graduation goals of disciplines, majors and training programs,and a mathematics course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levels+modules"was constructed to improve the basic mathematics courses.The support of engineering certification majors ensures that the teaching courses conform to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Key words: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enginee ring accreditation;mathematics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向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方兴未艾。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数学教育的改革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数学教育的改革随着科技和信息的高速发展,新工科建设已经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
新工科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使其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高校数学教育在新工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数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对于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至关重要。
第一,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高校数学教育应该将数学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应该讲授与工程实际紧密相关的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数学教育改革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支撑。
高校应该加大对数学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还应该鼓励教师参与工程实践和科研项目,提高他们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能力。
完善评价体系。
高校数学教育的改革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评价体系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注重学生成绩的评价,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第四,加强与工业界的合作。
高校数学教育应该与工业界建立紧密的联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可以通过开展企业实习和实践活动、开设工业项目课程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也可以吸收企业界的专业人士参与教学,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工程案例和实践经验。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数学教育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
只有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评价体系、加强与工业界的合作等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工科建设的需要,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数学教育的改革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数学教育的改革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工程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这要求高校数学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满足新工科建设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当前高校数学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
对于工程技术人才来说,这些问题制约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高校数学教育亟需改革,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都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创新。
二、新工科建设对高校数学教育改革的需求新工科建设要求高校数学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数学教育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就要求高校数学教育在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深化改革,使之更符合新工科建设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
三、高校数学教育改革的路径和策略1. 课程内容的优化和创新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数学教育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课程内容。
不仅要注重数学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数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和实践。
可以增加与工科专业相关的数学课程,例如工程数学、数据分析、模型建立等,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数学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2. 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3. 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高校数学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实验课、科研项目、创新竞赛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创新潜力,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高校数学教育改革虽然面临挑战,但也有很多对策可以采取。
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可以建立跨学科合作机制,将数学教育与工科专业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系统的数学教育和实践机会。
可以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如在线教育、大数据分析等,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校数学教育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特别是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
只有深化改革,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为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陈洁
来源:《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19年第41期
摘要:“新工科”是在新科技革命、新经济体系、新的产业革命背景下提出的重要战略体系,为今后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建设与发展“新工科”是高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综合能力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在“新工科”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性,打造”新工科”高等数学教学新模式刻不容缓,着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工科;高等数学;创新能力
1.引言
“新工科”是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打造新兴产业的专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
通过实现更新的理念、更好的模式、更高的教育质量,来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人才培养更着重教会学生如何去解决工程问题、工程实践和团队合作,而新工业界更着重的是个人品质、社会能力、实践经验和时间管理模式,打造“新工科”人才为当前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务,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转折点。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已经开始以“新工科”理念推行工程教育教学改革,那么我校应该如何迎接“新工科”?在“新工科”背景下又如何进行高等数学教学呢?我校是以工学为主,文、理、教育等多个学科门类相互支撑的多学科发展体系。
高等数学是高校数学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高校数学学科作为工科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学科,对工科学生培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数学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表达能力以及增强数学建模能力,高等数学对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发展的方向就是把学生陪养成自主学习型和创新型,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性为目标,主张教学方法新讲法、新思路、新观点,课程内容要新颖性,课程教学模式要具有创新性。
课程考核要具有实用性和挑战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课堂热情。
引导学生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创新,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及自主创新力。
2.;“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的教学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的教学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课堂上,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新思路、新讲法,把数学中的问题化难为简,将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
高等数学具有很强的严谨性,知识之间联系紧密。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导入抛出问题,创造性的引导学生学生去思考问题,在引导过程中做到由浅入深,循环渐进,使学生在思考问题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去创新,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思考问题、探讨问题,这就是创新的过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多使用多媒体教学
高等数学课程是一个抽象性、严谨性强的课程,不仅对高教师较高的数学素质要求,还需要教师具备制作教学视频、运用多媒体等能力。
在高数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
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抽象的数学公式原理化为具体的图形图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公式可以体现为图形的变幻过程,使学习更加有趣。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课堂上传授的不仅仅是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理论,更为重要的是心灵的启发。
高校数学课堂的丰富化对教育是一个启发,让课堂更加丰富、让学生有获得感。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目前各大高校学习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较差,自控能力不佳、不擅于思考问题。
对于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高等数学课程来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差。
为了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调整和改变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预先收集和整理下节课程的教学资料或视频,让学生下载视频或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自主的在课外时间预习,学生再将课外主动学习中的疑惑或不解带到课堂上,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和掌握。
通过课前让学生主动去设计课程环节,将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力和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
3.总结
“新工科”不仅是对高校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时代的要求,十九大再次强调科技强国梦想实现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影响着我国国运,当今我们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发展,没有一门科技发展不用到数学,打造“新工科”高等数学是现在迫切的任务,时代在召唤着我們用心去参与创造,完善的课程体系需要课前的充足准备、课堂的高效展示、课后的问题探索,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陆国栋.治理“水课”打造“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9):23-25.
[2] 邵丹.以打造“金课”为目标的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0)171-185.
[3]张新启.打造高职“金课”的理念与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690(0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