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

合集下载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知识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知识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知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薄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

全省70%的人口在农村,70%以上的耕地是山旱地,近80%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山区。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遭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

如何解决农业的稳定发展问题,始终是甘肃人民必须面对的现实。

我区的山旱地绝大多数分布在沟壑纵横,土地坡度大,不下雨寸草难生,一下雨山洪肆虐,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导致土地越来越贫瘠,产出越来越低的地区。

正常年景山旱地的小麦平均亩产只有一二百斤,一遇旱灾连籽种都收不回。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大规模的梯田建设,硬是把坡度在三四十度以上的大部分山地都修成了梯田,使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使单位面积的产量得到了成倍的增长。

在此基础上,按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把种草种树、兴修梯田和修建淤地坝结合起来,创造了“山顶戴帽子、山腰缠带子、山脚穿靴子”的治理模式,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

同时,千方百计地兴修水利,尽可能地使旱地变成水浇地,在无法引水的地方,通过实施集雨工程,用打水窖、修池坝等办法,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发展庭院经济,实施大田点种点浇,创造了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民群众创造了许多发展旱作农业的经验和技术措施,如选择耐旱作物和品种、压沙保墒、深翻打碾土地等等。

我们把总结推广这些行之有效的传统抗旱办法和推广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使旱作农业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迁和飞跃。

在大力培育和推广抗旱品种的基础上,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普遍推广了地膜平铺穴播技术,通过地膜的保墒增温作用,不仅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而且大大增强了作物种植的适应性,使一些高海拔地区和极度干旱地区可以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

近年来,我们重点推广以日光节能温室为主的各种设施农业,在许多地方建成了蔬菜、瓜果、花卉等区域性生产基地,增强了旱作农业发展的多样性和可控性,显著提高了旱作农业的效益。

依靠科技抗旱 全面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植技术

依靠科技抗旱 全面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植技术

追肥难度较大 , 且作物前期生长势强 , 肥量大 , 需 容易造 成后期脱肥 , 因此必须注重肥料投入 。要求一次性施足 底肥 。一般施 优质农家肥 350 g 6m 以上 ,施 尿素 0 k/ 7 6
11 自然优 势 .
通渭县耕地有一部分集 中 ,农 田平坦 、
土地肥沃 、 土质疏松 , 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lg以上 , O 具有 2 k/6 m 以上 , 5g 7 6 过磷 酸钙 5 k 0 g以上 , 氮磷 比 1 . :5 0 0左
为雨水集流面 , 自然降水得 到 了充分 利用 , 加适宜 进行 土壤处理 。 使 更 于年降水 30 m左 右的半干旱旱作区推广 ,从而达到 5m 保墒 、 集雨 、 增墒 、 增温 、 增产 、 收之 目的。 增
1 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植技术的优势 2 施足底肥 - 2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 , 由于是全地面覆盖
农 甜 怯是 业 技5 @
维普资讯
20 08年第 1 期 7
碧玉 、 寺子等地 和东南部浅 山区新景 以沈单 1 号 为主 , 6
全膜垄沟栽培示范 田测定 , 大喇叭 口期耕 作层 (~ 0 m) 02c
搭配种 植沈单 1 ;海 拔 180 190 0号 0 ~ 0 m的西 南部榜 土壤含水量平均 1. %,比半覆膜栽培含水量 1 . % 28 0 03 5 罗、 三铺 河谷川 台地 和中部浅 山区陇 山、 陇阳等地 以承 增 加 1 5个 百 分点 ,增 幅达 47% 。玉 米平 均 亩 产 . 5 . 。 2 单2 0为主 , 搭配种植酒试 2 ; 0号 海拔 90 220 0 ~ 0 m的北 4 61k ,比半 覆膜栽培 ( 照 )亩增产 7 . k , 6. g O 对 27 g 增幅 0 部旱川地及西南部马营镇及什川 、三铺浅 山区以酒单 4 1. %。0 2年 , 8 0 20 5 在全县春夏季遭遇近 6 0年不遇 的严重 号为主 , 搭配种植金穗 3 、 号 金穗 7 、 号 新玉 1 号 。要求 旱灾的情况下 , 0 全县推广种植 的 1 8 . 万亩全膜垄沟栽培 4 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 衣或用辛硫磷等农药拌种 , 防病 技 术玉米长势喜 人 , 均亩产 50 g以上 , 预 平 0k 比半覆 膜栽 虫害 , 全苗 , 保 促壮苗。

定边县推广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成效及对策

定边县推广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成效及对策
与西 北 主要 推广 区 的平 均产 量 对比 结果 如表 1所示 闭 。
表 l 西 北 主 要 推 广 区 平 均 产 量 对 比 结 果
布不均 , 多集 中在 第 3 度 , 中 89月降 水 量 约 占全 年 大 季 其 、
的 5 %以 上 , 均 蒸 发 量 24 0mm, 年 降 水 量 的 79倍 。 0 年 9 是 .
32 全膜 双 垄沟 播栽 培技 术推 广 的集成 效应 .
是 全 国 人 均耕 地 面 积 的 7 。 是 沙 尘 暴和 干旱 是 定 边 县 倍 但
最 主 要 的 自然灾 害 , 年发 生 的季 节 性 频 率较 高 , 每 持续 时 间 较 长 , 重 制约农 业 的发展 。 严
2 全 膜 双 垄 沟 播 栽 培 技 术 及 其 推 广 的 必 要 性
重要 的 实际意 义 。
关 键 词 玉 米 ; 膜 双 垄 沟 播 技 术 ; 效 ; 西 定 边 全 成 陕
中 图分类 号
¥ 1 53
文献 标识 码

文章 编号
1 0 — 7 9 2 1 )3 0 0 — 2 0 7 5 3 (0 1 1— 1 9 0
1 定边 县 自Biblioteka 气 候 条件 定 边 县 县域 光 热 资源 充 足 , 平 均 气温 80℃ 。 0℃有 效 年 . ≥1 积 温 近 30 0℃ , 均 日照 时 数 27 2h 年 日照 百 分 率 在 0 年 4 , 6 %以 上 , 夜 温 差 大 。 7 昼 定边 县 土地 资源 较 为丰 富 , 层 深 土 厚 , 耕 性 强 ; 县 总 土 地 面 积 6 6万 h 现 有 农 耕 地 宜 全 8 m, 2. 46 7万 h , 中 8 .%是 旱耕 地 , m 其 78 人均 耕 地面 积 06 m , .9h

双垄面全地膜覆盖沟穴播技术示范推广

双垄面全地膜覆盖沟穴播技术示范推广

20 年第3 06 期
由于近 年来 农业 产业
奄 轰
矗觳农业
有条 件 的 水 地可 在 现 蕾
黧骜 ’ 罄 岛铃薯育芽制种技术 囊 . ,
严, 还是制止不了环腐病 : 黑胫病等细菌性病害的传播蔓延,
5 播种
增收 7 .) 。 8} 元 并且 . j ( 出苗率提高 1 个百分 点 , 2 成熟期 提前 1 天 , 2 抽雄期 地温增高 2 0℃ , . 2 含水量增加 3 0 . 4 个百分 点 , 杂革减少 2 个百分 点。 4 今后应 大力推广双 垄面全地膜覆盖技术 。
83 黄豆双 垄面全地膜 覆盖对比示 范 . 示范地 点设 在悼 口农 业科技示范场的 旱川地 , 前 茬 玉米 。 垄面全 地膜覆盖 1 , 照 05 , 面宽 双 亩 对 . 0亩 膜 6 米, 0厘 膜间距 5 0厘米 , 株距 3 米 , 0厘 亩保苗 4 00 0
3 起垄 用齿 距为 小行 4 0厘米 , 大行 7 0厘米的 划行器划 行, 用步 犁翻 土 。 大小 垄宽 1o厘 米 , 大垄宽 7 1 即 0厘 米 . 1 厘米 , 高 0 小垄宽 4 厘 米 , 2 厘米 。 大小垄 O 高 0 在 间开一条 5 厘米深的沟 , 作为播 种沟 , 对应大小两个集 雨水面。 4 覆膜 用 00 6~ 008毫米 , 10厘米的地 膜 , . 0 .0 宽 2 每亩 用量 5~ 6千克。 于膜 问相叠 5 米, 膜 厘 相接在大垄 中 间, 用相 邻垄沟 的表 土压膜 , 每隔 5 米横 压土腰带 , 防 止大风揭膜 。 膜后在播 种沟 内按 株距 3 覆 5厘米打孔 , 待降雨墒好 后播 种。
6 i籼 8
24 选用 良种 . 25 土壤 处理 。

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技术值得推广

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技术值得推广


对 突发 重 大 动物 疫情 的快 速 反 应 机 制
模 养 殖 有 利 于 推广 高新科 技 有 利 于 实 行 标 准 化 生 产 有


作 者 简 介 :刘 国 信


山 西省 阳城县动检站站 长


兽医
利 于 占领市 场


当前

要 迅 速 改 变 以 往 小 而 全 的养 殖 方

师 山 西 省 动 检 标 兵 星 火 带动 人


公司
合 作社

养殖 大 户


等 经 营 模式 尽

育 和 优 良品种推 广 工 作

如在奶 牛生 产 上 要 积 极 引进 高
, ,
快把 更 多 的农 户 吸 纳到养 供 销 防
、 、
体化 经 营之 中 形
产奶 牛 的冻 精 进 行 输 配 改 良 以 提 高产 奶性 能 ;在 肉牛 饲 养上 要继 续抓好 夏 洛来 西 门塔尔 牛 的人 工 改 良 迅 速 提
草为 宜 ;沙 滩 地 可 以 种 植 苏丹 草 沙 打 旺 等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长 期 以 来 畜牧兽 医 管 理 体制方 面 存 在 的 深 层 次 问题


真正 建 立 起

整 套 严 密 的 动 物 防疫 体 系 和 应

5

狠 抓 龙 头企 业 促 进规 模养 殖 和 养 殖 园 区 建 设 规
, 、
制 约 着 畜 牧 业 的健 康 发 展

如去 年 不 少 地 区发 生 的高致 因此 要 切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以静宁县曹务乡为例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以静宁县曹务乡为例
甘肃 农业
2 0 1 3 年第 0 2期 ( 总3 5 6 期)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的推广
— —
以静 宁县 曹务 乡为例
齐引 弟① , ②
( ① 甘肃 农业 大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 甘肃 兰 州 7 3 0 0 7 0 ; @ 甘肃省 静 宁县 曹务 乡政府 , 甘肃 静宁 7 4 3 4 0 5 )
2 . 邀 请 农 牧 和 农 技 部 门组 织 技 术 人 员 分 赴 重 点 村 , 开 展 技 术 宣传 培 训 , 田间 技 术 指 导等 科 技 入 户 服 务 活 动 。 确 保 每 个 重 点 村有 1 名~2 名 技 术 员 进 行 不 定 期 指 导 , 力 争 使 每 个 种 植 户 至 少
关键词: 全膜 双垄沟播技术; 推 广; 曹务 乡 中图分类号: F 3 2 4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3 —9 0 1 9 ( 2 0 1 3 ) 一0 2 —0 0 2 9 (
群 众 积 极 性 的 关键 是 :一 是 要 通 过 全 面 分 析 采 用 全 膜 双 垄 沟 播 技 术 所 能 带来 的综 合 效 益 , 让农 民充 分 认 识 到 新 技 术 的科 学 性 ,
摘 要: 在介绍静 宁县 曹务 乡全膜双 垄沟潘技术 的应用 背景 的基础上 , 对 曾务 乡全膜双 垄沟播技术推 广过程 中存在 的问题 、 解
决措 施 及 成 效 进 行 了分析 , 并 总 结 全膜 双 垄 沟播 技 术 推 广 的 实践 意 义 , 以期 对 类 似 地 区起 到借 鉴 作 用 。
耕 地 面 积0 . 3 8 4 万公顷, 长 期 以来 , 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小旱小灾 、
的传统习惯,大力宣传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的玉米秸秆

旱地菜豆全膜双垄沟播高效栽培技术

旱地菜豆全膜双垄沟播高效栽培技术

麦 、 铃薯 以及 十 字花 科 和瓜 类 蔬 菜 等作 物 。结 合 马 深 翻 土 地 , 6 7m2 过 磷 酸 钙 5 、 酸 二 铵 每 6 施 0 磷
1 g 0k 、尿 素 2 g 0k 、硫 酸 钾 8 1 g -0k 、腐 熟农 家 肥
4 5 0 k ( 沼 渣 25 0 30 0 k ) 草 木 灰 10 k 0 g 或 0 - 0 g 、 0 g 作 为 基 肥 。农 家 肥在 起 垄前 撒 施 在 地里 , 他 化 学 其 肥 料 混 合后 结 合 起垄 撒 施 在小 垄 的 垄带 内。 1 土壤 处 理 对 地 下 害虫 为 害 严 重 地 块 ,应 在 . 3 整 地 起 垄 时 每 6 7m2 4 %辛 硫 磷 乳 油 05 k 对 6 用 0 . g 水 1 g 拌麸 皮 2k 0k , g制成 毒 饵 撒施 , 有 效 防 治蛴 能
选 用 幅 宽 10e 的地 膜 ,每 6 7 2 m 6
病 虫 害 防 治要 以预 防 为 主 , 意早 防早 治 。可 注 采 取 农业 措 施 防 治 和药 剂 防治 相 结合 ,选 用 低 毒 、
低 残 留 的农 药 , 极 推广 应 用 生 物农 药 。化 学 药 剂 积
m 用 量 为 6k 。地 膜 相接 在 大 垄 中 间 , 与 膜 间不 g 膜
中上 、 水 保 肥 能 力 强 的 地 块 作 栽 培 地 , 求 地 块 保 要 2 3年 内 未种 过 豆 科 作 物 , 茬 宜 选 油 菜 、 米 、 — 前 玉 小
耕 翻 , 理 垄 面 时将 犁 臂落 土 用 手耙 划 至 大 行 中 间 整
形 成 大垄 。 , 3 覆膜
正值 6 8月 份 ,处 于川 区保 护 地蔬 菜 收 获结 束 、 - 复

积石山县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技术及推广建议

积石山县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技术及推广建议

58农技推广新农氏积石山县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技术及推广建议何延梅(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农业农村局,甘肃临夏731799)摘要:积石山县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是一个以农业种植为主的县城。

从2008年开始全县开始实施并推广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农作物产量得到逐年提高,彻底改变旱区和半干旱区种植作物难的现状.因此,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的的推广和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目前积石山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推广建议,供相关研究者进行参考。

关键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推广建议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作为旱区种植领域的一项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地表蒸发的限度.最大限度地接纳雨水,即使是很少一部分的雨水也能集中渗透到农作物的根部.进而被其吸收、利用,实现集雨、增产的效果。

积石山县自2008年应用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取得了较理想的增产效果。

为进一步使玉米等农作物的产量达到最大化,就需要在全县范围内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进行推广。

1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1)化行起垄。

首先,将每幅垄设置为一大一小的垄并间隔排列。

一般将小垄的行宽为40cm,高度设置在15-20cm左右,大垄的行宽为70cm,高度 设置为10~15cm,进而使垄与垄之间宽窄均匀,高低一致;(2)全膜覆盖选用质量较好的宽度最好在120cm左右的地膜对全地实行膜的覆盖.将膜与膜之间的相接处设在打垄中间,保证不会有缝隙,以防止大风将膜揭开匚并随时对覆膜进行防护和管理,对有破损的地方,要用细土进行掩埋。

遇到下雨天气.还需要在垄沟内间隔50<、m的地方开渗水孔,以便雨水能够快速渗透。

(3)合理播种"玉米一般是在每年的4月下旬用点播器破膜在垄沟里进行点播,一般播种的深度控制在3~5<・m为宜,播种的距离为30cm,播种后用细土和草木灰进行覆盖,防止播种孔遇水板结影响其发牙。

(4)苗期的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
全面提高旱作玉米生产水平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全县各级领导的大力
支持下,在全体县乡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县2010年
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万亩示范片工作已顺利圆满完成了。
2011年,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我站也将一如既往,
全力以赴抓好3万亩的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万亩示范片工
作,我保证我站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这次回去以后,我们将尽快向靖边县委县政府的有
关领导传达这次会议精神,尽快成立由政府分管农业县长贺
秉禄为组长,财政局、农业局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项目
区实施乡镇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与项
目区乡镇签订责任书。
二是由农业局牵头,组织土肥、农技、种子、植保以及
乡镇有关领导,在我县山旱地区进行选地,并联系项目所需
良种、地膜、化肥、农药等农资的统购统供,为项目顺利
实施提供保障。
三是地块选好后,组织乡镇、及我站技术人员对示范区
农户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对3万亩全膜双垄沟示范区
平均以50亩为一单元进行采土,然后在实验室进行常规5
项化验,为示范田科学配肥提供依据。
四是实行旱作农业科技推广项目补贴资金开支实行专
人负责,专项核算,专款专用的财务监督制度。
五是要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对项目区实行集中统一
施肥,统一翻耕,统一规范覆膜,统一播种,提高作业工
作效率。
六是加强宣传培训。要及时加强对各级农技人员、农机
手培训,保证技术动作不走样,确保建成标准化的示范区。
核心示范区要树立醒目标志牌,展示技术内容,实施单位和
责任人等情况。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明白纸、现场会等
形式,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广大农民对技术的认知率,扩大
技术影响面。
七是加强对旱作农业科技推广项目采购的地膜、农机
具、配方肥、种子等农资进行质量抽检和质量反馈,与农资
供应企业或有关合作社签订质量责任合同,切实保证农资质
量,防止出现质量问题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影响工作质量。
八是加强监督检查。靖边县旱作全膜双垄沟播项目组对
此项目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不
断探索新机制,发现新典型,总结好经验,为下一年推广打
好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