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 全套讲义

地质学基础 全套讲义
地质学基础 全套讲义

《地质学基础》讲义

前言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性质

地质学基础是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课程。本课程对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具有重大作用,能够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地球观和世界观,初步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为其他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目的任务

(1)目的:使学生对地质学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逐步学习和掌握地质学的思维方法,为进一步学好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任务:学习和掌握地质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内容、意义及相互关系,从地球的组成、演化与各种地质作用的性质、特点、过程和结果入手,掌握地质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概念和术语、重要理论及地质思维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3、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学生在低年级最先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为城乡规划综合实习提供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续的自然地理学、环境科学导论、经济地理学、土地资源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要求

1、了解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特点及研究方法;现代地质学发展的特点;地球的圈层结构及不同圈层的特点;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地壳类型及其特点;软流圈和岩石圈的特点;地质作用的分类;鉴定矿物的主要依据及其基本特征;矿物的分类;火成岩的分类,代表性的岩石及其特点;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变质作用的类型及相应的变质岩;板块边界的类型;岩层的产状要素;褶曲的分类;断层的分类;描述地震特征的相关术语;火山和地震的空间分布规律;人类的演化阶段。

重要术语:重力异常;地磁异常;地热增温级;克拉克值;硅铝层;硅镁层;软流圈;岩石圈;地质作用;矿物;岩石;晶质体;非晶质体;类质同像;同质多像;解理;风化壳;变质作用;变质强度;接触变质晕;双变质带;贝尼奥夫带;构造运动;构造变动;地槽;地台;地盾;板块;褶曲;地形倒置;断层;地层层序律;化石;标准化石;地层;岩相;构造旋回;沉积旋回;矿石;矿床;品位。

2、理解

人类在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获得的启示;酸性岩浆和基性岩浆的特征区别,岩浆性质与火山喷发类型之间的联系;鲍温反应系列对于认识矿物共生组合规律和掌握火成岩分类特征的意义;野外识别背斜与向斜;各种大地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分析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对中国古地理环境的影响;第四纪时期地理环境演化的主要特征;分析矿床的形成与岩石成因之间的关系。

3、掌握

三大类岩石之间的区别和转化关系;各种大地构造学说;人类的演化与地理环境变化的联系;概括地壳构造演化阶段,分析各主要构造运动对世界古地理环境的影响;概括地球生物发展阶段,归纳主要生物门类的繁盛时期与灭绝时期,并分析其可能原因;概括地球气候变化历史,分析地球经历的温暖时期和寒冷时期及其特征;分析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中国

海陆格局变化的演化特征及其与主要矿产分布的关系;喜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在中国现代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中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

1、主要教学内容

2、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地球的物质组成,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三大类岩石的基本特征及分类,各种地质作用的特点及生物演化规律。

(2)教学难点:大地构造学说,地球发展与演化的各个阶段及地史特征。

四、教材说明

1、教材

宋春青,邱维理,张振春编著.地质学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参考书

(1)李亚美,陈国勋.地质学基础.地质出版社,1994

(2)刘本培,蔡运龙主编.地球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宋春青,张振春编著.地质学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4)夏邦栋,刘寿和.地质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5)夏邦栋主编.普通地质学.地质出版社,1995

(6)许至平.普通地质学.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

(7)张宝政,陈琦主编.地质学原理.地质出版社,1999

绪言

教学目的:引入地质学的基本概念,明确地质学的研究任务与内容,介绍地质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地质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了解均变论和激变论的观点;掌握地质学的概念;熟练掌握地质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地质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地质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1.地质学概述

§2.地质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1.地质学概述

一、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1、地质学的起源

地质学是人类在认识地球、研究地球的过程中,经长期积累和总结而产生的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人类从何时开始认识地球呢?自从2-3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以来,就开始了认识地球、研究地球。人生活在地球上,一切生活资料、生产资料都取自地球,要从地球中开采矿产资源,要适应大自然的环境和条件,要与地球上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随着人类对于地球认识的不断深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了研究地球的学科,即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天文学、气象学等。地质学、地理学合称地学,与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一起构成自然科学的六大基础学科。

地质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775年,标志是魏尔纳(A.G.Werner,1749-1817年)在德国富德堡矿业学堂首次讲地质学课程。

地质学Geology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其中(geo)的意思是地,“logy”的意思为学问,简而言之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

2、基本概念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主要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构造、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物质、构造、各种地质作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以及地质学在国民经济上的应用等。

3、研究对象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从地表到地心的部分。但由于目前科学技术的限制,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的外层、地壳或岩石圈,即地质学目前主要是研究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发展史以及地质学在生产中的应用。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地球——从地核到外层大气的整个地球,主要研究地球的最外层——固体地球部分,即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地壳。

二、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分科

1、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地壳的组成物质、产状、成因及其分布规律;地壳运动及其所引起的各种构造变动和发展规

律;地壳的发展历史及生物演化规律;地质学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

2、地质学的分科

地质学分科众多,按照研究的内容和性质,地质学可以划分出许多独立的分科;按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可以划分出同位素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显微地质学、海洋地质学、深部地质学等分科。

从城乡规划专业出发,只介绍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专业基础。

三、地质学发展简史

1、古代地质思想的萌芽和发展——中国古代地质学发展概况

地质科学的源头是十分遥远的,在古代主要是由于矿产的开采和利用,先从认识一些矿物和岩石开始,进而认识一些地质作用。

我国地质知识历史悠久,远在夏禹时代(公元前21-前16世纪)即使用玉石;商周时代(公元前722-前221年)即用铜做器具和兵器;在2000多年前就运用磁铁矿的磁性发明了指南针;汉朝(公元前206-220年)已经用煤做燃料,并且知道了石油(称石漆)和天然气;东汉科学家张衡(78-139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唐朝(618-907年)颜真卿对化石已有认识,比欧洲第一个认识化石的达·芬奇要早七八百年;唐宋(960-1279年)时代对地壳的升降及沧海桑田的海陆变迁已有一定的认识;明朝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矿物进行了分类,并对200多种矿物和岩石的物理性质作了较深入详细的描述;同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了许多地质方面的知识,对矿物和矿床的形成、特征、分布和应用,对矿产的寻找和开采,对矿石的冶炼,对地质现象和地质作用,以及化石和地层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和贡献,对地质科学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奠基作用。但本时期总的说来未开展系统研究,地质学尚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2、近代地质学的确立——国外中世纪后地质学的发展概况

地质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仅有200多年的历史,是随着资本主义工业时代的产生,人们对自然界产生新观念,并对地质现象进行系统研究而形成的。

15世纪下半叶以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制度内逐渐形成,生产力得到解放,唯物主义在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不断得到发展,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太阳中心说”对科学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16世纪的文艺复兴使自然科学逐步得到发展,促进了地质学的诞生。17世纪的产业革命推动了冶矿业的兴起,从大量的地质调查和矿产开发生产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的实际资料,并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由此地质学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709-1830年是地质学的确立时期,是在几个代表人物为首的几种学说观点的争论中逐渐确立的。

(1)魏尔纳的水成论

使地质学初步系统化起来的是德国矿物学家魏尔纳(A.G.Werner,1749-1817年),他把地层按先后顺序划分为:花岗岩为主的成层岩层;由松散的砾、砂土为主的冲积层两种基本类型。

主要论点:①地球是时间的产物,是逐渐形成的;②水是地壳形成与变化的唯一动力因素,地壳中的岩石包括花岗岩和玄武岩都是水成的,地下水的作用是次要的,火山是地下煤层和硫磺燃烧的结果;③海底沉积的水平岩层出露是水平面不断下降的结果,倾斜岩层的成因与海底原始起伏及其引起的沉积物滑落有关。

魏尔纳的门生遍布欧洲各国,岩石水成论曾盛极一时,直到18世纪最后20年仍坚持。(2)赫顿的火成论

英国地质学家赫顿(J.Hutton,1726-1797年)为首的火成学派,是以水成论的最薄弱环节-玄武岩水成问题为突破口,以大量公认的事实为依据,逐步建立起来的。

主要论点:①地壳是循环运转的,上升部分陆地毁灭-受侵蚀;低洼部分陆地再造-接受沉积;②地内热能是地壳循环运转的动力,地球就是一部地热机。

赫顿认为:地内热能是海底松散沉积物固结成岩,地下岩层熔融并侵入地壳直至火山喷发的动力;而熔融物质侵入是使沉积层隆起抬升的原因。

魏尔纳的两个得意门生——德国地质学家布赫(Leopold.Von.Buch,1774-1853年)和法国地质学家多比松(J.F.D.AubuissondeVoissins,1769-1841年)通过对火山的观察,也背离了水成论而转向火成论,于是终以火成论的胜利结束了这场持续了30年的争论。(3)居维叶的灾变论

“水火之战”发展了地质科学的概念与方法,对地质学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但地质学的根本任务是了解地球与地壳的发展历史,要揭开地球历史就必须把生物演化系列与地层系列统一起来考虑,该工作的创始人就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居维叶(D.G.Guvier,1769-1832年)。居维叶对地质科学的贡献,就是确立了生物地层学的研究方法:①把化石确定为推断地层相对年龄的“科学尺度”。居维叶通过古生物的研究形成了这样一个科学概念:灭绝的生物和现有生物的差别越大,躯体构造越简单,则它所处的地层年代越古老;反之则越新。②为古生物方法判定地层年代提供了科学准则-“器官相关律”。居维叶发现:每个机体都是一个完整的严密的体系……,获得一部分(器官)就可以判明其它的部分……就可以象拥有一个完整体系那样精确地决定它的纲、目、属、种。

居维叶对地球的演化规律的认识是灾变论,认为:①物种不是进化的,而是永恒不变的;②地球的演化是一连串突发的灾变;③每次突变都彻底改变地壳面貌,引起生物绝灭,而后又被重新创造出来。

(4)莱伊尔的渐变论

与灾变论相对立的渐变论(均变论),是由赫顿提出,由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在与灾变论的斗争中发展和确立的。莱伊尔等认为:①地质历史的演变是渐进的,是由最普遍的地质因素——风、水、河、海等在长期作用中,促进了地表形态和地壳结构的改变;②针对灾变论的“古今不一致”说,提出了“古今一致”说,认为“现在是了解过去的一把钥匙”,即后人概括的“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理。

莱伊尔在1830-1833年出版的文卷《地质学原理》,为地质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标志着地质学的成熟与独立,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近代地质学(或称传统地质学)理论体系概括为岩矿地质学、动力地质学和历史地质学三大内容,一直延用至今,成为基础地质学的三大部分。

3、现代地质学的发展——地质学的全面论证、全面发展和地球科学的革命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进入全盛时期,推动了地质学进入现代的崭新发展阶段,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许多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都在地质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推动地质学发生了新的革命。

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现代地质学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为地质学提供了新的仪器和手段——电子显微镜、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等;二是为地质学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海洋地质、星球地质等,从而使地质学向纵深方向发展,出现了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新趋势,并与其它科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应用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研究地质问题的数学地质学、应用物理化学原理与方法研究同位素在地壳中分布和变化规律的同位素地质学、研究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医学地质学等。大地构造演变理论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由固定论转为活动论,研究范围由大陆扩大到全球。传统地质观念认为:大陆只是在原来位置上作垂直升降运动,海陆虽有扩大和缩小,但相对地理位置是基本不变的。1912年德国学者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对传统的固定论是个彻底的否定,从而激起了两大学派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争论。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技的迅猛发展,在活动论的思想指导下,综合海洋物探、古地磁、地震、同位素地质等方面所获得的大量实际资料,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批青年地质学者创立了全球板块构造学说,是人类对地壳运动的划时代的认识,是地球科学的一次大的革命,大大推动了地质等各个领域的变革和发展。现代地质学同近代(传统)地质学相比,正由浅部向深部,由大陆向海洋,由新向老,以及由地球向宇宙间发展。

全球板块构造理论能够解释与推断以前各种学说不曾解决的许多问题,但不曾也不能解释地球物质运动的一切问题。现代地质学在不少领域中还存在许多争论:对原始岩浆源的成分问题还有岩浆论和转变论之争、对花岗岩成因的问题还有岩浆论和转变论之争、对地壳运动的原因问题仍有许多不同甚至针锋相对的观点。

地球物质运动永不“停息”,人类的认识活动也永无止境,有待于我们进行不断地探索研究。

4、现代地质学的发展趋势

(1)地质学观察与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日益扩大

(2)地质学研究的精度与深度随着多学科的合作而不断提升

(3)实验与模拟成为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4)全球构造理论不断补充完善

(5)资源与环境是地质学服务社会的重要方面

(6)国际合作成为现代地质学研究的必然趋势

四、地质学在地理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壳,而地壳又属于地理环境的一部分,地质学与地理学关系极为密切,地质学是地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1、自然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学、气象学等以及区域地理学的学习,都需要具备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地貌是地壳的表面形态,盆地、高原、丘陵、山地、平原等地貌的形成与变化都受着地质构造与岩性的控制,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土壤的发育、性质和分布规律受到母岩的物质组成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水圈中水体的形成、性质、分布和活动,受地貌和地质构造的影响;气象气候也受地形的控制和影响;矿产资源的地理分布则主要受成矿规律的支配。

2、掌握必要的地质学知识,特别是矿物知识,有助于研究经济地理中的有关问题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社会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地质学与经济地理学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前提,需要直接运用地质学知识。目前工业发达的国家,以矿业和以矿产品为基础原料的工业,一般要占到整个工业生产的60%左右,进行生产所使用的动力几乎全部取决于地下资源。查明地下地质构造的情况则是城市、矿山和水利建设与规划的重要依据。

3、为地理学习提供必要的地质学基础知识、理论和方法,培养中等学校地理教师在教学上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现代中学地理教学包括了地壳的组成、构造、发展史和地质作用等各方面的内容,地质学基础知识是中学地理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培养一定的野外地质观察与分析能力,掌握一般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对于一个中学地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与参与当地建设实践更是大有裨益的。

§2.地质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从地球形成以来的漫长地质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极其复杂的变化,不仅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因素极为复杂,而且变化规模极为庞大,要说明地质学的研究方法,首先就要分析地质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一、地质学的特点

1、时间的悠久性

据推测地球年龄约46亿年,原始海洋在39亿年前形成,35亿年前原始生命出现在海洋里,人类的出现只不过是地球历史上最后一个时期-第四纪(Q)2-3百万年前的事。

一个大的地质事件,往往需数百万年、数千万年才能完成,岩石、矿物的形成、海陆的变迁、山脉的隆起、海底的扩张等,喜山山脉从海底隆起至今约4-5千万年,大西洋的形成约200百万年。

相对于人类历史,地质历史十分悠久,而且每一地质事件出现前,都需要长时间的量变积累过程,不同地质事件所表现出的地质阶段之间的时间尺度很长,多以万年、百万年甚至亿年计算。

人类难以对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的全过程做完整的观察,对于地质历史中的地质作用更不可能直接去了解。有人打过形象的比喻:假如整个地球的历史是一部巨厚的书,那么人类的历史只不过占有其中的最后一卷的最后一页的最后一行而已。

2、空间的广阔性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广度上包括整个地球,深度上直到地心,高度上达大气层上界;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壳,大陆地区地壳平均厚度33km,大洋地区6km,故研究空间十分广阔。

3、地区的差异性

地质学研究范围十分广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物质基础、构造运动和外界因素,虽然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有其统一的发展规律,但各个地区的地质发展过程仍有很大的差异。

同一地区不同地质时期变化过程与结果不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变化过程与结果也不同。志留级(S)时华北是陆地,华南则是海洋;石炭纪(C)、二叠纪(P)时,北半球温湿期,南半球大冰期。

4、变动的复杂性

时间上的漫长性,空间上的广阔性,再加上地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天体(包括有机界和无机界),其变化既决定于地球本身的内在因素,又受控于宇宙空间的外界因素,其形成变化因素之多,现在也无法充分估计,最先进的计算机也无法模拟,从而决定了地壳变动的复杂性。变动的复杂性还表现在不同的地质过程,会产生相似的地质现象,造成同一种地质现象可有多种解释——地壳隆起,发生海退现象,冰期时,同样也可引起海退。

5、记录的残缺性

地层好比地壳发展历史书的书页,其上记载着地壳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特征和地质作用,人类正是依据地层来恢复地壳发展历史的。后期的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往往把前期形成的地层破坏,或弄得支离破碎,残破不堪或毁坏得面目全非,难于辩认。

6、较强的实践性

地质学是来源于实践而又服务于实践的科学。地质学必须以地球为大课堂,以大自然为实验室,进行野外调查研究,大量掌握实际资料,得出初步结论,然后再用以指导生产实践,并不断修正补充和丰富已有的结论。

由于地质学研究对象的时间悠久性、空间广阔性、地区差异性、变动复杂性、纪录残缺性、较强实践性,从而增加了地质学研究的困难,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二、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推理的基本方法是演绎和归纳。演绎是由一般原理推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归纳是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1、野外调查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既然是地球(主要是地壳),必须要以自然界为实验室,直接到野外观察研究,广泛积累大量第一手资料,然后予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分析,上升成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加以检验,补充和修正,如此循环往复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野外调查是地质学基本的研究方法。

2、室内实验和模拟实验

为了研究矿物、岩石等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及内部结构,必须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实验和分析工作。

模拟实验:经野外调查研究后,将自然界规模巨大、时间漫长、条件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采取缩小规模、缩短时间、简化条件的方法,让其在室内重现,看其结果是否与野外调查基本相似,若是那就认为该结果是由于该成因机制的作用过程造成的。

模拟实验可分为实物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随着计算机的引入,数学模拟的应用日益广泛。人造矿物(金刚石、石英等)和岩石,有助于了解自然界矿物、岩石和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地质力学模拟实验可以得到各种构造形式产生的条件和分布规律。

3、历史比较法(现实类比法)

地质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搞清地质作用过程,恢复地壳发展史,但现在看到的只是古老地质作用的最终结果,怎么去推断这种结果的形成过程呢?

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CharlesLyell,1797-1875年)首先提出了“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理和方法:以观察和研究现代地质作用过程和结果为基础,再将野外调查到的历史地质作用的结果与现代地质作用的结果进行类比,以推断地史上产生该结果的地质作用过程,即利用现在的已知推断过去的未知。

莱伊尔曾说“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ThePresentistheKeytothePast。现代干旱半干旱内陆湖环境下,由于蒸发作用可产生盐矿,若某地某一地层中发现有岩盐,则可推断该处当时为干旱半干旱内陆湖环境;现代海洋中有泥沙不断沉积,并繁殖着螺蝌等软体动物,若在组成高山的地层里找到了海生螺蝌化石,就可判断高山所在曾经是一片海洋,并可得到结论,地球各处的山脉并不是从来就存在的,而是地壳历史发展的产物。但莱伊尔错误地认为现在的地质作用和地史上的地质作用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量的差别,即均变论(渐变论)。事实上,地质作用的改变不只是量的,而且还有质的变化;不只是缓变(渐变),而且还有突变,过去的环境不同于现代的环境,过去的地质作用不完全同于现代的地质作用。地壳形成初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水体呈酸性;现代海百合生活于深海,但在地史却生活于浅海。现代地质学接受了莱伊尔现实主义原理的合理部分,发展成为历史比较法,也就是以现在分析过去,恢复地质历史,但在古今类比中,绝不能简单地机械地套用,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指导,综合各方面的资料,考虑具体条件进行具体分析。

4、区域对比综合分析

由于地质现象具有多解性,即同一种现象可以有多种成因解释,就必须进行区域对比、综合分析。地壳运动引起的海退总是区域的,而冰期气候造成的海退却是全球的;外营力引起的断裂总是延伸不远,而地壳运动引起的断裂规模较大并且在一定地区延伸方向较稳定。

本章小结:引入地质学的基本概念,明确地质学的研究任务与内容,介绍地质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思考题:

1、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2、地质学的特点有那些?

3、试述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介绍地球的基本特征,分析地球的结构,研究地质作用。

教学要求:了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一些基本数据;了解地球的密度和重力,地壳均衡说的内容;掌握地热、常温层、地热增温级和地热梯度的概念;

掌握不连续面的概念,地壳、地幔、地核的分界面;掌握相对地质年龄和绝对地质年龄,识记地质年代简表;熟练掌握地壳、地幔、地核的分层和特点,陆壳和洋壳的区别,岩石圈、软流圈的概念;熟练掌握地质作用、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的概念,主要地质时代单位的符号。

教学重点:地球的结构,地质作用。

教学难点:地球的结构,地质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1.地球的概况

§2.地球的结构

§3.地质作用和地质年代

§1.地球的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现代科学技术利用射电天文望远镜已能了解到3.6×106光年的范围,可以观测到10亿个以上的星系,太阳所在的银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银河包括1400亿颗恒星。

地球仅仅是太阳系的一个普通成员,相对说来,地球是宇宙中十分微小的一个分子。

从地质学的角度上说,地球是主要研究对象,但从天文学的角度上或从宇宙成因上说,又不能把地球和其它天体的特征相分离。

(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solarsystem)是以太阳为中心的一个天体系统,包括了质量和体积最大的太阳,居于整个体系的中央,能自己发光和辐射热能。围绕着太阳的是八大行星,由内往外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位于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和轨道不同于其他行星的彗星,也包括某些行星所拥有的为数不多的卫星,所有行星均围绕着太阳公转,同时各自又在作自转,但它们都不能自己发光,仅仅能反射太阳光。

相对于太阳来说,所有行星的体积和质量都是很小的;太阳的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质量为地球的33.3万倍,密度为地球的l/4。

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对地球形状、大小的认识

一般所说的地球形状与大小是指地球外壳及其表面水体的轮廓,从卫星拍摄的地球影像来看,地球为一球形体。概略地说,地球是一个旋转的三轴椭球体,或近似的扁球体,其表面起伏不平,人们以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来理想地圈出一个完整的球体,作为地球形态的几何图形。

圆球形旋转椭球体大地水准体

(第一级近似)(第二级近似)(第三级近似)

由于人造卫星等空间技术的发展,大大地推动了关于地球形状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数据:

A.大地水准面不是一个稳定的旋转椭球面,而是有的地方隆起,有的地方凹陷,相差可达100m以上。

所谓大地水准面,就是全球静止海面,是假设占地表四分之三的海洋表面完全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并把它延伸通过陆地内部所得到的全球性的连续的封闭曲面,曲面上处处与铅垂线垂直,是陆地上海拔的起算面。

B.地球赤道横截面不是正圆形,而是近似椭圆形,长轴指向西经20°和东经160°方向,长

短轴之差为430m。

C.赤道面不是地球的对称面,从包含南北极的垂直于赤道平面的纵剖面来看,其形状与标准椭球体相比较,位于南极的南极大陆比基准面凹进24m;而位于北极的没有大陆的北冰洋却高出基准面14m。同时,从赤道到南纬60°之间高出基准面,而从赤道到北纬45°之间低于基准面。

(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最新数据

1975年第18届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决定采用如下的地球形状基本参数:

赤道半径:6378.137km 极半径:6356.752km

平均半径:6371.012km 扁率:f=1︰298.2572220101

根据以上参数绘制的地球实测形状类似于一个略扁的梨形,赤道一带稍微凸出,南北半球也不对称,加上表面凹凸不平,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旋转椭球体(三轴椭球体),但基本上仍是一个圆球。

(3)地球的其他数据

地表面积:5.1007*108km2 赤道周长:40075.24km

体积:1.0832*1012km3 质量:2.5976*1028g

从以上数据得知地球表面不仅海陆并存,而且地面起伏最大高差近20km。但若把地球缩小以3.2m为半径,画一道高1.5cm的圆周线带,则地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均可包括在该道圆周线带内;同时由于地球扁率只有1/298,无论是旋转椭球体、大地水准体或近似“梨”形体,从宏观上看地球仍然是近似球形的球体。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地球的物理性质主要是指地表以下的整个固体地球内部所具有的密度、压力、重力、磁性、温度(地热)、电性、弹塑性、放射性等物理特性。研究地球物理性质是人类探索地球奥秘,了解地球内部动力活动的要求和结果,是一个探索了很久但仍待深入的领域,研究方法除了直接通过深部地震资料和其它地球物理资料和表层探测之外,还可以通过高温高压实验和陨石等外星球物质的比较行星地质学的方法来推断和佐证。

1、地球的密度、压力和重力

(1)地球的密度

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可以推算出地球的质量,再根据体积就可以算出地球整体的平均密度p=5.517g/cm3,而地壳上部岩石的密度是可以直接测得的,其平均值是 2.65g/cm3,由此推测地球内部必有密度更大的物质。

迄今为止地球深处的物质密度仍然不能直接测得,而是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计算的,因为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与物质密度密切相关。根据地震资料得知,地球密度是随着深度的加深而增大的,并且在地下若干深度处密度呈跳跃式变化,不同学者所给出的地球深处的密度资料是不完全相同的,但基本特征是相似的,推测地核部分密度可达13g/cm3左右。

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其总趋势是向深处增大,由地表的2.6g/cm3,可增至地心的13.0g/cm3,甚至更大,说明地球内部物质处于高密集状态,或者说有高密度的物质存在,或者是处于高压条件下,很可能两个因素都有影响。

(2)地球的压力

地球内部物质从总体上说是处于高压状态,岩石的重量是引起内部物质承压的主要原因。地球的压力是随深度递增的,地表岩石处于1个大气压(1.013×106dyn/cm2)下,到了地球中心则可高达3.64×1012dyn/cm2),相近于350万大气压,压力的作用可能导致地球深处物质存在状态的变化,也是引起地球某些内动力活动的原因之一。

压力随深度的增加率:0-35km:压力较均匀地增大到1×109Pa,平均增加率为28.5×

106Pa/km;35-2878km:压力从1×109Pa增大到150×109Pa,平均增加率为52×106Pa/km;2878-6371km:压力从150×109Pa增大到370×109Pa,平均增加率为63.4×106Pa/km。(3)地球的重力

①地球的重力:是指地球对地表和地内物质的引力。F=m1m2/r2

地球任何一点上的物质所受的重力是地球的万有引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由于离心力相对很小,只约等于万有引力的1/289,所以重力基本上就是引力,其方向也基本上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变化

重力在地球不同纬度和深度的变化是比较复杂的。

A.地表重力分布规律

地球表面的重力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根据计算和实测,在赤道海平面上的重力值为978.0318伽,在两极海平面上的重力值为983.2177伽,在两极重力比赤道地区大0.53%,中纬度则逐渐过渡,该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若将地球视为均质体,以海平面为基准可计算出不同纬度的标准重力值,国际上通常采用1967年提出的国际重力公式来计算:

g=978.0318(1+0.0053024sin2θ-0.0000058sin2θ)g为重力(伽),θ为纬度

地球表面重力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小,每升高1km,重力值减小0.31伽,减少量约为0.32%。

B.重力在地球内部的变化

影响重力大小的不是整个地球的总质量,而主要是所在深度以下的质量。由于地壳与地幔的密度都比较小,从地表到地下2900km的核幔界面,重力大体上是随深度增加而略有增加,但有波动。在核幔界面上,重力值达到极大(约1069伽),再往深处去,各个方向上的引力趋向平衡,重力值逐渐减少,直至变小为零。

③重力异常

A.理论重力值——正常重力

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理想的扁球体(旋转椭球体),并且内部密度无横向变化,所计算出的重力值,称理论重力值。地壳均衡说

B.重力异常——由于各地海拔高度、周围地形以及地下岩石密度不同、组成地壳物质成分的不同和结构差异,以致所测出的实际重力值不同于理论值,称为重力异常。

存在一些密度较大物质的地区,比理论值大的称重力正异常;存在一些密度较小物质的地区,比理论值小的称重力负异常。

在埋藏有密度较小物质(如石油、煤、盐等非金属矿产)的地区,常显示负异常;而埋藏有密度大物质(如铁、铜、铅、锌等金属矿产)的地区,就显示正异常。人们就可以通过重力测量,来圈定重力异常的区域,寻找那些引起重力异常的非金属和金属矿产,即地质勘查中常用的重力探勘方法。

C.自由空气异常

利用重力异常研究地质情况,必须对实测重力值一律校正至海平面高度,如果只考虑海平面与测点之间高差的影响,而未考虑海平面与测点之间物质的影响,称自由空气校正,经该校正后的重力值与理论重力值之差,称为自由空气异常。

D.布格异常

自由空气校正后的重力值还必须减去岩石对测点所产生的重力值,称为布格校正,布格校正后的重力值与理论重力值之差称为布格异常。布格异常应用最广,在文献中所看到的重力异常一般皆指布格重力异常。

E.我国的重力异常

a.青藏高原边缘和大兴安岭及太行山边缘有明显的“重力台阶”,说明地质情况有很大变化

b.丘陵及平原地带重力异常值较小,而青藏高原等地负异常值较大,甚至达到负400-

500mGal,说明高原、高山地带在海平面以下的部分存在着某种补偿作用,从而抵消了高山、高原对重力的影响。

④重力在地球演化中的作用

重力对地球各圈层的形成、演化,主要起到了趋向平衡与稳定的作用。但同时又会在趋向均衡的过程中造成一些圏层间或圈层内部的相互作用。

2、地磁

人类很早就认识到了地球的地磁物理现象。中国人对磁石能吸铁认识得最早,约在公元前5世纪成书的《山海经》中,已有磁石及其产地的记载;在战国时期,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前后,出现了用磁石制成能指示方向的司南;北宋时期(960-1127年),发明了对世界文明影响极大的指南针,开始时指南针不是针,而是一条用铁片制成的“小鱼”。(1)地磁场

①地磁场概述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性体,在它的周围空间形成了一个具一定范围的由强到弱的磁场。地磁场的两极在地理的南北极附近,但不是正南北,地磁轴与地球自转轴斜交所成的夹角现在约为11°30′。1965年实测的磁北极位于北纬75°50′和西经100°50′(加拿大北部巴瑟斯特岛上),磁南极位于南纬66°20′和东经140°(南极大陆边缘);1980年实测的磁北极位于北纬78°12′、西经102°54′(加拿大北部),磁南极位于南纬65°30′,东经139°24′(南极洲)。

②地磁三要素

A.磁偏角:指南针所表示的方向正是磁力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地理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

磁偏角的大小和方向各地不同,如果磁力线方向在正北方向以东称为东偏,在正北方向以西称为西偏。我国东部地区磁偏角为西偏,甘肃洒泉以西地区为东偏。

B.磁倾角:指向南北的磁力线与地表的水平面之间,一般也是斜交的,在使用指南针时,表现为磁针一端的下垂及另一端的翘起,磁针北端与水平面的交角被称为磁倾角。

通常以磁针北端向下为正值,向上为负值。磁倾角随着地磁纬度的增加而增加,由地磁赤道到地磁北极,磁倾角由0°逐渐变为+90°;由地磁赤道到地磁南极,磁倾角由0°逐渐变为-90°。

C.磁感应强度:为某地点单位面积上磁力大小的绝对值,是一个具有方向(磁力线方向)和大小的矢量。

地磁场中磁力作用的方向,可以通过磁偏角、磁倾角来表现,但不能表示磁力作用的大小。磁感应强度必须用磁力仪来测定,一般以特斯拉作为计量单位。在地磁两极附近,磁感应的强度最大,可达70微特斯拉左右;在地磁赤道附近最小,约为30微特斯拉左右。

③地磁特点:地磁南北极和地理南北极的位置不一致,并且磁极的位置逐年都有变化;地面上每一点都可以从理论上计算出它的磁偏角和磁倾角;地球的磁场被压缩在一个固定区域内,呈彗星状。

(2)磁异常

磁异常:磁偏角和磁倾角与理论值不符时,叫做磁异常。

磁异常是地壳浅部具有磁性的岩石或矿石所引起的局部磁场叠加在基本磁场之上。一个地点的磁异常可以通过对实测磁场强度进行变化磁场的校正,再减去基本磁场的正常值来求得。地磁异常一般和地下存在带磁性及反磁性的物体有关。地壳内含铁较多的岩石和富含铁族元素(Fe、Ti、Cr等)的矿体常可引起正磁异常;膏盐矿床、石油、天然气储层、富水地层或富水的岩石破碎带常引起负磁异常。

利用局部的磁异常可以了解地下的地质情况,可用此方法进行地磁异常找矿、勘探工作以及

利用地磁异常预测地震。

(3)古地磁学:通过研究在亿万年前所形成的岩石中保存下来的剩余磁性方向和大小来判断地球磁场方向的变化,可以配合其他方法探索地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1895年居里先生(P.Curie,1859-1906年)才揭开了磁场之谜。居里发现一些磁性材料在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失去磁性,在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又会重新获得磁性。使物质失去或获得磁性的温度临界点,被命名为居里点。不同的物质各有自己的居里点。地壳岩石的居里点一般为500-600℃,地壳内达到此温度的深度一般在20-30km(近代火山活动或喷泉地区,居里点深度常仅为5km左右)。只有在地表附近的岩石,才可以在地磁场的作用下,获得永久的磁性。

剩余磁性:在地质时期中,地表附近的岩石(处在居里点温度之下)都被当时的古地磁场所永久磁化,岩石中的这种磁性就称为剩余磁性。

地磁极是围绕地理极附近作小幅度周期性迁移的,从数千年以上的时间尺度来看,地磁极的平均位置可以看成与地理极基本上重合。根据该原理,可以把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磁极近似地当作古地理极。

磁倾角与古地理纬度换算公式:tg?=1/2tgI(式中I为磁倾角,?为地理纬度)

岩石在形成时期所产生的剩余磁化方向就可以用来大致确定古经线方向,用古磁倾角就可确定当时所处的古纬度。对我国华北与华南岩石样品进行古地磁测定,发现它们在5.5亿-4亿年时的古纬度都在赤道附近,后来才逐渐向北运移,到达现在的北纬20-40°的位置。(4)地磁场翻转

在测定岩石的剩余磁场时,发现相当一些岩石的磁化方向与现在的地磁场方向相反,地磁场发生了180°的改变,原来的磁北极转变为磁南极,磁南极则变成了磁北极,这种现象被称为地磁极翻转或地磁场翻转。

20世纪40年代开始,由于军事上的需要对海底磁场进行了系统的观测,发现以大洋脊为中心,两侧对称地交替分布着正磁极性(磁极与现代的一致)与反磁极性(磁极与现代相反)的两类岩石;离扩张中心越远,岩石年龄越老——板块构造理论重要依据。

(5)地磁场的成因

①地球中心的大磁铁产生出磁场

但是居里先生的发现,使这个似乎完美的假说受到了挑战,因为使岩石获得或丧失磁性的居里点温度一般为500-600℃,而在岩石圈以下,温度已超过1000℃,地球的中心不应该有磁性。

②发电机电磁假说

地震波研究得出,地核的外部是液态,只要地核内原来存在着微弱的磁场,液态铁的非均匀运动就会发生扰动、旋涡,从而产生感应电流,不断增强原有电磁场,逐渐形成较稳定的地电磁场。

③地磁翻转假说

90年代以来,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假设地球内核比液态外核转得快(例如每500年多转1圈),经过几千年就可形成相对稳定的地磁场,而在一定时期之后其极性又可以翻转。1996年,宋晓东与里查兹通过对地震波的系统研究,提出内核比地幔每年转快1.1°的结论。

3、地热

(1)地热:储存在地球内部的巨大热能。

火山喷发、温泉和矿井随深度而增温等现象表明地球内部储有很大的热能,可以说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热库。调查研究发现,地球的温度总体上是从地表向地内逐渐增高的,地热增温现象是不均匀的。据地球物理资料推断,整个地球的平均温度约为2000℃。

(2)地温分层:地面以下按温度状况可分为三层

A.变温层:0-30m,温度主要来自太阳热辐射引起的增温。地表不同纬度上不同季节中受到太阳辐射的角度不同,接受的热量也不同,在地表形成了一个温度变化的薄的圈层。

变温层温度随季节、昼夜的变化而变化,日变化影响深度较小,一般仅1-1.5m,年变化影响深度可达20-30m。

B.常温层:20-40m,从地表向下到达一定深度,其温度不随外界温度而变化,该深度叫常温层。常温层地温=当地年平均温度,且常年保持不变。

C.增温层:30m以下,常温层之下,地温随深度增大而逐渐增加。

(3)地热梯度:地热增温级是在年常温层以下,温度每升高1℃时所增加的深度,单位是m/℃。地热增温级的平均数值是33m/℃

深度每增加l00m所升高的温度,称地温梯度,其单位是℃/l00m,平均3℃/l00m。

地温梯度在各地是有差异的,在我国华北平原的地温梯度为2-3℃/l00m,大庆地区为5℃/l00m。

地热增温的规律只适用于地壳部分或岩石圈,大陆地区常温层以下至30km深处,大致每加深33m,地温增高1℃;大洋底至15km深处,大致每加深15m,地温增高1℃。

在地下深处,由于受压力和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地温的增加趋于缓慢。通过多种间接方法测算,地下l00km温度约1300℃,1000km温度约2000℃,2900km温度约2700℃,地心高于3200℃。

(4)地热流

地热流值:地球内部热能是以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方式向低温处传播的,即由地内流向地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称为地热流值。

地热流值单位:HFU=4.1868×10-6J/cm2·s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很小,全球平均地热流值为1.47HFU,但整个地球表面在一年中的放热量十分可观。

地热异常:某地实测热流值与地热平均值不符。地热流值大于2HFU

表现形式:点线面——温泉、热泉、沸泉、喷气孔、冒汽地面、热水湖-热田

地壳上热力资源分布是不均匀的,分布在陆地上的是两条著名的地热带: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5)地热来源

地球内部热能的来源问题尚无完善的结论

地热的主要来源是由放射性元素衰变而产生的;也有一部分热能可能是由构造变动的机械能、化学能、重力能和地球旋转能转换而来的;还有人认为地热是地球形成时残余下来的,即“残余热学”。

(6)地热的利用:发电、旅游、灌溉、医疗

§2.地球的结构

地球是一个由不同状态与不同物质的同心圈层所组成的球体,可以分成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即内三圈与外三圈,其中外三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三圈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一、地球的外部圈层

在固体地球之外的三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外部圈层是与固体地球相伴而生的,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三个休戚相关但组成和特征都截然不同的三个圈层,共同演化,塑造着多姿多彩的地球。

1、大气圈

(1)概念与范围

①概念

大气圈:是指因地球引力而聚集在地表周围的气体圈层。

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环绕地球的最外面的一个圈层。

②范围

下界:水、土壤及某些岩石中也含有少量空气,但其深度一般不超过4km。

上界:大气圈没有明显的上界,在赤道上方40000km高空仍有大气存在的痕迹。

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大气圈中的气体主要集中于地表以上18km的范围内,绝大部分大气集中在从地面到100km高度范围内,l00km以上空气极为稀薄。

(2)大气圈物质组成

以氮和氧为主,约占大气圈总质量的98.6%

氮占78.09%、氧占20.95%、氩占1.28%、二氧化碳占0.05%、水蒸气占0.006-1.7%组成与高度变化:从0-l00km的高空为各种气体成分大致均匀混合的空气层,但在20-35km 高空臭氧(O3)相当集中;100-500km高空以氧的成分为主,但气体分子电离为正离子和自由电子;500-1000km主要为氦离子;1000km以上主要为氢离子。

(3)大气圈的分层

根据大气的运动状态变化特点,由地表往上将大气圈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暖层)和散逸层(扩散层)五个次级圈层,与地质作用关系密切的为对流层。

①对流层:平均厚度12km,含大量水蒸气和尘埃,表现为强烈的对流,风、霜、雨、雪、雹、雾等气象现象均发生于此层。

A.厚度变化:对流层位于大气圈底部,因大气具有显著的垂直对流而得名,其质量占大气圈总质量的79.5%。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季节等不同而变化,在赤道地区约为16-18km,两极约为7-10km。

B.热量来源:对流层内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热,即地面受太阳光照射后以辐射形式向上空放出的热量,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高而递减,平均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

C.对流成因:贴近地面的大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容易发生大气的上升运动;上层大气则因冷却而密度增大,容易发生下降运动,于是形成了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对流运动。②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到地表以上55km的范围,大气呈水平运动,几乎不含水蒸气、尘埃,无天气现象。

③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到地表以上85km的范围,大气呈对流运动,存在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

④热层:从中间层顶到地表以上800km的范围,内部存在多层的电离层,也称电离层,强烈反射无线电波。

⑤散逸层:从热层顶到外层空间,物质多以原子、离子状态存在,是地球物质向宇宙空间扩散的部位。

(4)大气圈的作用

大气圈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重要的作用

①大气可以供给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须的碳、氢、氧、氮等元素

②大气可以保护生物的生长,使其避免受到宇宙射线的危害

③防止地球表面温度发生剧烈的变化和水分的散失,如若没有大气圈,地球上将不会存在水分

④一切天气的变化,如风、雨、雪、雹等都发生在大气圈中

⑤大气是地质作用的重要因素

⑥大气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密切

2、水圈(hydrosphere)

(1)概念

水圈:地球表面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为海洋、湖泊、沼泽、河流、冰川等水体所占据,地面以下的土壤和岩石中也充填着一定的地下水,构成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水圈:是指地球表层由水体构成的连续圈层,其物态有固、液、气三种状态,其形式有河、湖、海、冰川(盖)、水蒸气、地下水等,并形成一个包裹着地球的完整圈层。

水圈的质量为1.41×1018t,主要是呈液态及部分固态出现的,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冰川、地下水等,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2)水循环

水循环:陆地表面的水和海洋水经过直接蒸发,或经过植物的蒸腾,使部分水成为水蒸气而进入大气圈,由大气环流带到各处,再以雨、雪等形式返回地面,使大陆常年有水流入海洋,构成了水圈的循环。

地表上直接被液态水体覆盖的区域占地表面积的3/4,在太阳能、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水圈中的水体周而复始的运动,形成水循环。

水循环的方式有:海洋与大陆间的循环;地表与地下间的循环;生物体与周围空间的循环;水圈与大气圈间的循环。

(3)水圈的作用

①水圈是生命的起源地,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

②水是多种物质的储藏床,是改造与塑造地球面貌的重要动力

③水的运动是地理环境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途径

④水是最重要的物资资源与能量资源

3、生物圈(biosphere)

(1)概念

生物圈:凡是有生物出现并感受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

生物圈:是指生物分布和活动的范围(从海平面以上10km高空到最深的海底或地下数km 深的岩石中),处于地表层与大气圈交接带的上下,并基本上包括了整个水圈的范围。

生物圈的质量约为11.48×1012t,生物圈的最大厚度约为25km左右,核心部分为地表以上100m,水下100m,即大气、水、岩石圈交界处薄薄的一层,具有适合生命活动的光能、水分、温度、营养元素等各种环境条件。

地球上最早生物是38亿年以前地球上出现的微生物

(2)作用

①生物圈和大气、水、岩石、土壤之间,进行着多种形式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转化和更替,从而不断改变着周围的环境。

光合作用、动物呼吸、遗体分解→大气、水和岩石中的碳、氢、氧、氮等和金属元素产生复杂的化学循环→地表物质成分不断变化。岩石的风化、土壤、煤、石油、天然气及许多金属的形成都与生物的作用有关。

②生物是推动地壳发展的有力因素之一,也是地球向着自己独特方向发展而有别于其他天体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球发展早期阶段,大气中有大量的CO2,而O2比现在少得多,到几亿年前植物大量发展后,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部分CO2,产生了大量的O2。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平均半径6371km,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约深12262m(前苏联在北极圈),不到地球平均半径的0.19%。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人类还不能进入地球内部深处进行直接观察,目前只能根据地表附近能够得到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推断,并通过实践验证使认识逐步接近真实。

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

现代最深的矿洞约2km,最深的钻井为12km,该深度和地球半径6371km相比较,仅是其1/600,对于地球内部的认识,研究地球物质和结构仅靠地球表面的岩石和矿物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研究地球深部。

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方法有陨石学方法(行星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分析来自地球深部的岩石化学成分如金伯利岩、榴辉岩、橄榄岩)、地球物理方法。

现阶段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及其物质状态,主要采用地球物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情况,来作为内部圈层的根据,得出的结论虽是推测的,但由于各种资料交叉限定,所以并非漫无边际的推论,结果还是相当一致的。

(1)地震波:从震源深处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弹性波。

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可以分为体波、面波和自由震动等类型,体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传播的速度较快,并能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介质;横波传播的速度比纵波慢,只能通过固态介质;在同一固态介质中,纵波的传播速度为横波的1.73倍。(2)主要圈层界面

地震发生之后,分布在广大地域上的许多地震台站将先后接受到不同的地震波,经过复杂的计算,可得出地下不同深度的波速。地震波传播速度取决于所通过的介质性质(密度、刚性),如果地球为均质体,则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任何方向和任何深度都应是相同的,但实际上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说明地球内部是非均质的。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数据可以制成地球内部震波传播速度曲线图,可以发现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一般随深度递增,但又不是等速增加,无论纵波和横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都具有几个明显的波速突然变化处,出现几个不连续位置或分界处,反映出地球内部物质或存在状态有明显变化,可据此划分不同物质和物态的分界面,标志着在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同心的球形面。

地震波通过地球内部时波速最急剧变化的面称为不连续面(界面、间断面),在所有不连续面中有两个变化最显著的,叫一级不连续面。

一个在地下(自海平面起算)平均33km处(指大陆部分,深度各处不一样),纵波P:7.6→8.0km/s,横波S:4.2→4.4km/s,称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即莫霍面(M面),由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A.Mohorovicic)于1909年发现的。一个在2900km深处(精确值为2898km),纵波P:13.32→8.1km/s,横波S:完全消失,称为古登堡不连续面,即古登堡面(G面),由德国学者(后加入美籍)古登堡(B.Gutenberg)于1914年确定。两个一级不连续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3个圈层,除一级不连续面外,还可以划分出5个次一级不连续面,说明在地壳、地幔和地核各圈层内部,还可以划分出次一级的圈层构造。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

2、地壳

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的固体硬壳(A层),主要由富含硅和铝的硅酸盐类岩石组成,属于岩石圈的上部,是地球表层的坚硬固体外壳,表面凹凸不平,和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直接接触。

地壳是从地表到莫霍面之间的一个脆弱而薄的外壳,主要由富含硅和铝的硅酸盐类岩石组成,体积约占固体地球体积的0.5%,质量约为地球总质量的0.42%。地壳表面的平均密度2.6g/cm3,处于常温常压下;到地壳底部密度增加到3.0g/cm3,温度增高到1000℃上(地热增温级33m/℃,地热梯度平均3℃/100m),压力最大可增至13万大气压(地壳部分大致每增深100m,压力增加27个大气压)。

(1)地壳的化学组成

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平均含量。

通过对地壳岩石的化学分析得出克拉克值(元素丰度):在地壳中已发现90多种元素,其含

量差别很大,其中0、Si、Al、Fe、Ca、Na、K、Mg占地壳总重98.74%,以这些元素的硅酸盐矿物为最多,其次为各种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0,约占地壳总重量1/2,其次Si约占1/4强,再次Al约占1/13。

(2)地壳的厚度和结构

①厚度

根据地球物理资料,地壳的厚度各地有很大差异,大约变化于5-70km之间,平均厚度为20km。大陆地壳厚度大,平均厚约33km,越往高山地区厚度越大,我国青藏高原及天山地区可厚达70km上,最厚为天山南部81-86km;大洋地壳厚度较小,平均5-7km,大西洋和印度洋部分为10-15km,太平洋厚度最小,仅5km,最薄处马里亚纳海沟约1km。

②结构

地震波在M面以上部分还有一个次一级不连续面,称康拉德面(C面),把地壳分为上(A′)、下(A″)两层,在许多地区并没有明显的C界面。

A.上层地壳(A′层)成分以O、Si、Al为主,K、Na也较多,物质组成与大陆出露的花岗岩层成分近似,称为花岗质层,又称为硅铝层。

硅铝层的P波波速为6.0-6.2km/s;密度为2.6-2.7g/cm3;该层厚度一般为15-20km,在山区和高原可达40km,在平原区常为10km,在海洋地区变薄甚至尖灭,是一个不连续圈层,硅铝层表层部分常分布有0-10km的沉积岩层。

B.下层地壳(A″层)成分仍以O、Si、Al为主,但Mg、Fe、Ca成分相应增多,物质组成则可能与玄武岩成分相当,称为玄武质层,又称为硅镁层。

硅镁层的P波波速为6.4-7.8km/s;密度为3.3g/cm3;该层厚度一般为15-20km,在海洋地壳部分平均厚度5-8km,其上直接为海洋沉积层和海水覆盖,在大陆部分则延伸至花岗质层之下,可厚达30km,是一个连续的圈层。

(3)类型

地壳可以分为大陆型地壳和大洋型地壳。

①大陆型地壳:是大陆及大陆架部分的地壳,厚度较大,平均厚度33km,最厚可达78km,具有双层结构,即按照成分可分为上部硅铝层和下部硅镁层(表层的大部分地区有沉积岩层)。

②大洋型地壳:厚度较小,平均厚度7.2km,最薄只有5km,比重较大,一般只有单层结构,即玄武质层,玄武质层之上只有很薄的或者缺失硅铝层,以大洋盆地为典型。

洋壳的岩石一般较年轻,最老的岩石形成于2亿年前,大部分岩石则是1亿年以来形成的。除东太平洋部分洋底外,大部分洋壳岩层很少发生变形。

从组成物质上看,大洋地壳一般可分为三层:最上面一层是未固结的沉积物,部分洋底(洋脊)缺此层,其厚度为0-2km,V P=2.0km/s,密度为2.2g/cm3;中间层基本为玄武质层,厚度变化较大,自0.5-2.0km不等,V P=5.1km/s,密度为2.55-2.65g/cm3;最下面是以玄武质层为主体,V P=6.8km/s、密度为2.86-3g/cm3,相当于基性岩,认为是已变质的玄武岩或辉长岩。

在陆壳和洋壳交会处为过渡型地壳,特点介于二者之间。

地壳厚度的差异性、垂直结构不同、物质成分的不均匀引起地壳运动,导致地壳物质的重新分配和调整(即物质移动),以便达到新的平衡关系。密度较小的地壳好象是浮在密度较大的地幔之上,地壳厚的地方(高山、高原部分),突出地表愈高,相应地插入地幔愈深(山根);地壳薄的地方(平原、洋底),陷入地幔较浅,才能维持地壳的重力均衡状态。

3、地幔

地幔:是指莫霍面至2900km深处的第二个不连续面古登堡面之间的圈层,其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82%,质量占地球总质量67.99%,密度大约从3.32g/cm3递增到5.70g/cm3,即地

幔下部接近于地球的平均密度。压力随深度而增加,可达约140万个大气压;温度也随深度缓慢增加,上部约为1200-1500℃,下部约为3000℃左右。整个固态地幔的温度在1000-3500℃之间,地温梯度仅为0.088℃/100m,相当于地壳内的1/33;较低的增温幅度在硅酸盐岩石内的热传导是很微弱的。

由于纵波和横波都能在地幔通过,而且速度都比在地壳中大得多,认为地幔应属于固态物质,或者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组成的复合体。地震波显示在地下约400km和1000km深处各有一个次一级不连续面存在,即拜尔勒面和雷波蒂面,根据地幔物质组成的差异,以1000km为界,把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上地幔(B层←→拜尔勒面(400km)←→C层)←→雷波蒂面(1000km)←→下地幔

(1)上地幔:密度低至3.3g/cm3左右,平均约3.5g/cm3左右,成分为富含Fe、Mg的超基性岩组成,相当于石陨石成分,主要硅酸盐、辉石和橄榄石等组成——铁镁成分增加,SiO2成分减少,称为橄榄质层、榴辉质层B层、C层

①B层

A.B′层:固态橄榄质层,与上地壳(A)合称为岩石圈。

岩石圈包括整个地壳及软流圈以上的固体上地幔部分,厚度在50-100km以上,平均厚度75km,属脆性的坚硬岩石层,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一种具刚性的物质层,地表所见的各种地形和构造现象都发生于此层中。

B.B″层:上地幔上部近100km-350km,古登堡低速层,即软流圈

软流圈是位于岩石圈下的一个柔性层,厚度在100-350km之间,温度约为700-1600℃,处于高压高温条件下,物态具有较大的塑性或潜柔性,具一定的流动性。地震波波速表现为低速带,说明物质呈部分熔融状态,据研究熔融物质在软流圈顶部约占1-10%,在下部约占0.001-0.1%,总体来说仍为固态,相对于上覆岩石圈来说是个软弱层,最软弱部分大约在200km深的地方。

软流圈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同时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活动以及热对流等皆有可能与此层有关。

软流圈如果在长期应力作用下,可认为是个很易流动的圈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的震源;近年板块构造学说的日益兴起,认为软流层是板块运动的基础,是地壳运动的原因。

岩石圈在整体上就象漂浮于软流圈上的一个巨大的板状岩块,岩石圈与软流圈的界线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主要是依据岩石的物质状态来确定的,很可能是过渡状态。

②C层:上地幔下部,中源和深源地震的主要发生地。

认为其成分与上地幔上部无多大变化,但矿物在晶体结构上发生了变化,导致密度增大,使矿物可能分解成简单氧化物——MgO、FeO、SiO2等所组成的“高压型”矿物,可能是导致上覆岩石圈发生构造运动的主因和发源地。

(2)下地幔(D层)

在1000-2900km的范围,为下地幔,密度高达5.1g/cm3以上,认为其物质组分仍然主要是Mg、Fe的硅酸盐矿物,与上地幔相近,但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比上地幔有所增加。

下地幔的压力已经很高,在高压下同样的化学成分会形成另一些晶体结构更紧密的高密度矿物,下地幔是化学成分相当于超基性岩的超高压相矿物组成的岩石,至于具体是哪些矿物、比例等则还不很清楚,目前对它的了解实际上还很少。

第一种观点:铁镁的硅酸盐矿物——晶体结构紧密的高密度矿物(压力原因),也叫退化学作用带;第二种观点: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铬、铁、镍等成分显著的增加。

4、地核

地核:是指古登堡面以下直到地心的圈层,半径约3470km,占地球总体积16%,质量31.56%,

地核物质非常致密,密度9.7-13g/cm3,压力300-360万个大气压,温度2000-3000℃,最高不超过5000℃。

在约5150km深处存在一个不连续面,是丹麦地震学家莱曼女士在1936年发现的,叫做莱曼面。可以依据次级界面划分为:外核(E)2885-4170km、过渡核(F)4170-5150km、内核(G)5150-6371km。

地核状态:纵波通过,速度下降,横波消失——地核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发生很大变化。地震波研究表明,横波不能通过外核可见外核物质处于液态,而内核和过渡层均可以测得横波,说明处于固态。

地核成分:地核物质的密度相当于铁陨石成分,主要由铁镍组成,也称铁镍核心。

地核为圆柱体

§3.地质作用和地质年代

一、导致地球不断变化的作用-地质作用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地球每时每刻都处在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地球演化包括地表形态的不断改观和地球内部结构及物质成分的不断变化。地球内部结构及物质成分变化——地下深处高温高压的岩浆在向上运移,将深处的物质带到地球表层,使地球表层的物质成分发生变化;俯冲循环、大陆垂直增生、大陆俯冲等。

地表形态变化:山系的形成-夷平、喀斯特的形成、河流、剥蚀堆积。

1、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的使地壳或岩石圈甚至整个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地壳组成物质的形成和变化;地壳构造的形成与变化;地壳形态的形成与变化。

快速地质作用、缓慢地质作用

地质营力:引起地质作用的自然力称为地质营力。

2、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

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内能——来源于地球本身——地内热能(放射性热能、压缩热能、化学能、结晶能)、重力能、地球旋转能、潮汐能。二是外能——来源于地球以外的能源,主要有太阳辐射能、日月引力能(潮汐能)和生物能等。

(1)地内热能:是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产生的热能,是内力地质作用能量的基本来源。岩浆作用

(2)重力能:会引起地球内部物质的分异,对形成地球的圈层构造起着重要的作用。沉降作用

(3)地球旋转能:由于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自转而引起的,在不同纬度地区的离心力不同,赤道离心力最大,高纬度的物质就会向赤道方向运移;同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也可以引起物质沿东、西方向发生水平位移。

(4)结晶能和化学能:是地壳及地幔内部化学成分的转变以及结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量。(5)太阳辐射能:太阳不断向地球输送热能,根据计算一年中整个地球可以由太阳获得5.4×1024J的热量。太阳辐射能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赖以活动、发育并相互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能源,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外营力——风、流水、冰川、波浪等。

(6)潮汐能:地球在日、月引力作用下使海水产生潮汐现象,潮汐具有强大的机械能,是导致海洋地质作用的重要营力之一。

(7)生物能:由生命活动所产生的能量,生物在进行新陈代谢的整个生命活动及其繁衍的漫长演化过程中改造自然,产生改变地球物质和面貌的作用,归根到底,任何生物能都源于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和答案

绪论 (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本课程是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有关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能够初步掌握解决工程/煤田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2)地下水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 >>宝贵的资源①理想的供水水源②重要的矿水资源③良好的景观资源 >>敏感的环境因子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环境因子。地下水的变化往往会打破原有的环境平衡状态,使环境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干扰地下水,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图14-1): ①过量开发与排除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衰减、沼泽湿地消失、土地沙化、海(咸) 水入侵等; ②过量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位升高→土地的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 ③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粘土压密释水释放有害离子、化肥农药的不适当使用、废弃物的无序排 放──地下水恶化、污染; ④地下水位的变动会破坏其与周围岩土构成的统一的力学平衡,而产生某种效应──地面沉降 与地裂缝、岩溶塌陷、地下洞室垮塌或突水、滑坡、岩崩、水库诱发地震、渗透变形。) >>活跃的地质营力地下水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应力、传输热量和化学组分、侵蚀(化学溶蚀、机械磨蚀和冲蚀)等。 >>重要的信息载体由于地下水是应力传递者,同时又是在流动,所以地下水水位,水量,水温,水化学等的变化或异常可以提供埋藏在地下的许多信息,如找矿、地震预报、地质演变。(3)试分析我国地下水分区的特点,并探讨分区的自然背景。 略。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试比较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着,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文循环是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研究的重点。 >>水的地质循环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与深层圈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研究水的地质循环,对深入了解水的起源、水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乃至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循环特点──速度快、途径短、转化迅速。 内因──固、液、气三相可相互转化。 动力条件──太阳辐射和重力的共同作用。 形式──蒸发、径流、降水。) (2)试述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并分析其对水文地质工作需求的影响。 我国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降水偏少,年总降水量比全球平均降水量少22%; (2)人均水资源量偏低; (3)空间分布不均匀,东部丰富,西部贫乏; (4)季节及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 (5)水质污染比较严重。 合理有效地利用及保护水资源,是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头等大事。 (3)地球上水的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层圈的范围,可分为水文循

环境地质学复习总结

◆绪论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主题 研究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简称人-地关系,包括:①地质背景、地质作用及其过程对人类的意义和影响;②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的地质学基础及社会学问题;③如何协调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环境地质学主要研究的四个科学问题 (1)地质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 (2)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机理; (3)地质环境问题的发育规律; (4)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办法。 ◆总论——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 1.环境与地质环境 ?环境的概念 广义:系统以外的事物,也就是说,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个中心事物或研究主体即系统而言的。 狭义:在环境科学中环境的内涵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事物或物质条件。?地质环境的概念 地质环境:地质环境是人类环境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指与人的生存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的地质背景、地质作用及其发生空间的总和,又称地质环境系统。 ★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地质环境是一种空间概念,在实际应用时常加前后缀,如××地区地质环境调查,以说明研究对象的地理范围、观察对象的地质学色彩,调查意指对这个特定空间实体和现象的描述、刻画;环境地质用于学科的定名,如环境地质学,它将地质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问题发生的地质学本质,或指某些环境问题的地质学机理分析,既包括自然地质作用,也包括人为地质作用的物理、化学本质。简言之,地质环境可以理解为研究的对象,环境地质则是对这个对象的分析研究过程。

地质环境系统:根据地质环境系统的尺度层次,将人类地质环境分为全球地质环境和局域地质环境。 全球地质环境系统: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和地核六大圈层构成。其中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称外三圈,地壳、地幔、地核称内三圈。 ?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 ①以系统的方式存在②开放性③层次性④演化特性⑤自然-社会双重属性 ?地质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及结构 组成要素:地质环境系统位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叠置的地球浅表层,其内部有空气、水、生物、岩石和土壤,它们代表了地质环境组成的基本要素。 时空结构:P18(了解) 2.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一般原理 ?系统演化的基本概念 针对系统整体而言的,是系统整体结构、功能随时间的推移有别于先前的结构、功能的改变过程,是系统内部质的改变。 ?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外部条件 (1)影响因素种类、个数的改变; (2)影响因素作用强度的改变; (3)作用强度速率的改变; (4)影响因素排列次序的变化。 ?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几个阶段 (1)稳定阶段 (2)失稳阶段 (3)稳定态重建阶段 3.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地质属性的分类 地质环境问题的定义:由地质作用引发的,不利于人的生存、发展的现象和过程,通称地质环境问题。 地质环境问题的分类: (1)按地质作用的类型分类:原生地质环境问题,次生地质环境问题;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二) 一.填空题(30 分) 1.从成因角度分析,粘性土空隙主要组成有原生孔隙(结构孔隙)、次生孔隙、次生裂隙。(3 分) 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和接触带泉(3 分) 3.地下水含水系统按岩石空隙特征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3 分) 4.由地下水蒸发排泄作用,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条件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水位埋深浅和土层岩性。(3 分) 5.上层滞水是指分布在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含水岩层空隙之中的重力水。(4 分)6.导水断层具有独特的水文地质意义,它可以起到贮水空间、集水廊道与导水通道的作用。(3 分) 7.控制岩溶发育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水的流动性。(2 分) 8.水文循环按循环途径不同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2 分) 9.地下含水系统的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相邻含水层间和人工补给。(5 分) 10. 岩石中的空隙是地下水的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2 分) 二.是非判断题(每题3 分,共15 分) 1.地下水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是) 2.承压水头是指井中静止水位到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是) 3.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时,地下水必然向河水排泄。(否) 4.通常情况下,在洪积扇顶部打井,井打的越深,井中水位埋深也越大。(是) 5.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水位埋深越大,给水度也越大。(是)三.选择题(每题3 分,共15 分) 1.达西定律对下列条件适用( C ) A.层流、稳定流;B.层流、非稳定流;C.层流、稳定流和非稳定流;D.层流、紊流2.砂砾类松散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C ) A.孔隙度大小;B.排列方式;C.颗粒直径大小;D.结构 3.地下水流网中流线与等势线(C ) A.正交;B.斜交;C.相交;D.平行 4. 渗入-径流型地下水循环的长期结果,使地下水向( A )方向发展。 A.溶滤淡化; B.水质不变; C.溶滤咸化;或B。 5.在天然条件下,控制一个地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轮廓的影响因素是(B )。 A 水文因素, B 气象因素, C 地质因素, D 人类活动 四.根据图4-1 条件,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4.1 在图中画出示意流网;(图中“”表示地下分水线)。(5 分) 4.2 在甲、乙处各打一口井,要求井的深度不同,且甲井水位比乙井水位高。试在图上表示出两口井如何打,并标出井水位。(5 分)

地质学基础的几点总结

地质学基础的几点总结 2006年7. 沟谷中有一煤层露头如下列地质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A) 煤层向沟的下游倾斜,且倾角大于沟谷纵坡 (B) 煤层向沟的上源倾斜,且倾角大于沟谷纵坡 (C) 煤层向沟的下游倾斜,且倾角小于沟谷纵坡 (D) 煤层向沟的上源倾斜,且倾角小于沟谷纵坡 解析: 由于地表面一般为起伏不平的曲面,倾斜岩层的地质分界线在地表的露头也就变成了与等高线相交的曲线。当其穿过沟谷或山脊时,露头线均呈“V”字形态。根据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的结合情况,“V”字形会有不同的表现: A:“相反相同”——即: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同方向弯曲,但露头线的弯曲度总比等高线的弯曲度要小。“V”字形露头线的尖端在沟谷处指向上游,在山脊处指向下坡。 B:“相同大相反”——即: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岩层的倾角大于地面坡度角时,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反方向弯曲。“V”字形露头线的尖端在沟谷处指向下游,在山脊处指向上坡。 C:“相同小相同”——即: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岩层倾角小于地形坡角,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同方向弯曲,但露头线的弯曲度总是大于等高线的弯曲度。“V”字形露头线的尖端在沟谷处指向上游,在山脊处指向下坡。 根据以上“V”字形法则,就可以判断岩层的倾向。 “V”字形法则同样可以用来判断断层面的倾向,但不能判断断层的性质。 注意几点: (1)岩层的走向与沟谷延伸方向向平行时,上述规则不适用; (2)水平岩层的产状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呈封闭的曲线;直立岩层的地层界线不受地形的影响,呈直线沿岩层的走向延伸,并与地形等高线直交(一直线); (3)A、C两种情况相似,不同的是后者“V”字形弯曲大于等高线,而前者“V”字形弯曲小鱼等高线。 2006年3.坡角为45°的岩石边坡,下列哪种方向的结构面最不利于岩石边坡的抗滑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能力拓展练习 班级: 学号: :

一、阅读以下材料,分别说明A、B两区的气候类型并比较两种气候类型对地下水的影响。 (1)A区处于黄土高原地带,气候变化显著,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候。年平均气温9.9℃,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19.8℃。年降水量分配极不均匀,多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7.2mm,最大年降水量767.4mm(2003年),最小年降水量385.4mm(2004年)。最大年蒸发量2346.4mm,最大冻土深度61cm。全年风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2)B区为温带季风区海洋~大陆性气候气候,四季分明。据气象站1959年1月到1998年11月的观测资料: 年平均气温13.5℃,月平均最高气温34.3℃(1957年7月),日最高气温41.6℃(1960年6月21日),月平均最低气温-9.8℃(1963年1月),日最低气温-19.4℃(1964年2月18日),多年来最低平均气温月为1月,平均气温-2℃,平均最高气温月为7月,平均29℃。 年平均降雨量677.17mm,年最大降雨量为1186.0mm(1964年),年最小降雨量为347.90mm(1988年),日最大降雨量177.1mm(1965年7月9日),降雨多集中于每年的7、8月份。一般春季雨量少,时有春早。年平均蒸发量1728.27mm,年最大蒸发量2228.2mm(1960年),年最低蒸发量1493.0mm(1984年)。春夏两季多东及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最大风力8级,平均风速为2.3m/s。历年最大积雪厚度0.15m,最大冻土深度0.3lm。 说明:本题通过实际材料向学生说明气候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 本题主要从降水量、蒸发量等要素说B区比A区降水量丰富,蒸发量小,更有利于地下水形成。 本题中A区实际是山西省潞安矿区,B区实际是山东省济宁矿区。

水文地质学基础各章习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 [第1章] (1)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是用什么表示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答:以 雨量计降雨量,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降水总量平铺于地面得到的水层高度mm 数表示。 (2)某山区的地表水系如下图所示,由分水岭圈闭的流域面积为24 km 2, 在8月份观测到出山口A 点的平均流量为8.0?104 m 3/d ,而8月份这个地区的总降水量是700 mm 。试求出该流域8月份的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径流系数小于1.0;A 点的平均流量中是否包括地下径流。 解:Q= 8.0?104m3/d , F=24km2, X=700mm (3)空气湿度和风速如何影响蒸发量? 答:水面蒸发的速度和量取决于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因素。主要决定于气温和饱和差(饱和差=饱和水汽的含量-绝对湿度)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大。风速是影响水面蒸发的另一重要因素。 (4)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它们有哪些区别?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属于其中哪一种? 答: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 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的地质循环常发生于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4)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的特征有哪些不同点? 答: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降落到地表的水通过下渗环节,对降水进行地表与地下径流的分配。 (5)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为什么?(P14) 答:它们或者是从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获得补充,实际仍是固他体降水的转化补给;或者是在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积聚起来的,是多年水文循环的积累。 [第2章] (1) 对比以下概念: 空隙和孔隙;孔隙度和孔隙比;孔隙和裂隙; (2) 在一个孔隙度为30%的砾石堆积体中,充填了孔隙度为60%的粉质粘土,试估算该堆积体的实际孔隙度。 (3) 请对以下陈述作出辨析: A. 地层介质的固体颗粒越粗大,孔隙度就越大; A 分 水 岭 mm 103.3102431108.010F QT Y 3-43-=???=?=15.0700 3.103≈==X Y a

地质学问答题汇总复习

大关职中2007年19班(国土资源学专业)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一、填空题: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 1、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 2、自然界的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三类,它们是: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其中大理岩属于变质岩,石英岩属于变质岩;玄武岩是属于岩浆岩,石灰岩是属于沉积岩。 3、按岩浆岩中的二氧化硅的含量,可划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4、相对地质年代的四级时代单位依次是宙、代、纪、世。 5、岩层的产状三要素是:走向、倾向和倾角。 6、摩氏硬度计中,硬度为3、4、 7、9的矿物依次为:方解石、萤石、石英和刚玉。在野外,通常用小刀、指甲来粗略测试矿物硬度,小刀的硬度是5.5左右,指甲的硬度是2.5左右。 7、变质作用的方式主要有重结晶作用变质作用交代作用变形和碎裂作用等几种。 8、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三种方式,其综合产物是土壤。 9、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三种。 10、残积物是风化作用产物,坡积物是片流地质作用产物,河流的沉积物为冲积物,冰川堆积物为冰碛物。 11、根据褶皱的轴面和两翼产状,可将褶皱分为直立褶皱倒转褶皱斜歪褶皱平卧褶皱翻卷褶皱。 12、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可将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13、地质学对人类社会担负着两大使命,分别为寻找矿产资源和环境保护。 14、赤道半径为(6,378.2)km,两极半径为(6,356.8)km。赤道周长为(40 075.24)km。 15、决定岩浆性质最重要的化学成分是(SiO2),根据它的百分含量可把岩浆分为(超基性岩(SiO2<45%))、(基性岩(SiO2 45-53%))、(中性岩(SiO2 53-66%))和(和酸性岩(SiO2 >66%))四类。 16、远处发生了一次剧烈地震,地震台首先接收到的是(纵)波,其次是(横)波,最后记录到的是(横)波;说明(纵)波比其它形式的地震波传播速度更快。 17、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式提出大陆漂移说。 18、地球外部圈层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内部圈层划分为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 19、岩浆作用可以划分为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 20、在垂向上,风化壳自下而上可分为基岩、半风化层、残积层、土壤层。 21、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等 22、变质作用类型接触交代变质作用、角岩是接触变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23、由早至晚,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六个纪。 24、岩层产状三要素是指走向、倾向和倾角。 25、地壳中克拉克值最高的元素是(氧);氧化物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硅)。 26、划分地壳,地幔和地核的两个一级不连续面是(莫霍面)和(古登堡不连续面)。 27、地壳基本上可分为(大陆型)和(海洋)型两种。 28、地壳演化的四个阶段是(冥故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 29、地壳中各元素的丰度:氧(45.2%),硅(27.2%)铝(8%),铁(5.8%),钙(5.06%)镁(2.77%),钠(2.32%),钾(1.68%),钛(0.68%),氢(0.14%),锰(0.10%),磷(0.10%)其它所有元素(0.95%) 30、根据组成集合体矿物的延伸类型,可分为一向延伸,二向延展和三向等长三种类型 31、研究矿物的力学性质主要需掌握的是矿物的硬度、解理、断口、密度和比重 32、矿物的光学性质就是矿物对光的吸收、反射、折射以及光在矿物中传播的性质,主要有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等; 33、矿物的有些特殊性质,如发光性、磁性、压电性、放射性、特殊的味道等仅存在于少数矿物中。这些性质除了可用于鉴定矿物之外,在工业上也具有相当价值。 34、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那里温度高达1300℃,压力约数千个大气压,使岩浆具有极大的活动性和能量,按其活动又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35、岩浆岩常见的如在地壳中分布很广的中粗粒结构的侵入岩——花岗岩,气孔构造发育,黑色致密的玄武岩,

《水文地质学基础》完整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一、名词解释: 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 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6.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7.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8.在水文学中常用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 三、判断题 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 √ ) 2.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 ×) 3.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工业矿水。 ( √ ) 4.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 ) 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 √ ) 7.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均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 ( ×) 8.降水、蒸发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 9.蒸发是指在100℃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 10.蒸发速度或强度与饱和差成正比。 ( √) 四、简答题 1.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哪三个时期? 1856年以前的萌芽时期,1856年至本世纪中叶的奠基时期,本世纪中叶至今的发展时期。 2.水文地质学已形成了若干分支学科,属于基础性的学科分支有哪些?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区域水文地质学。 3.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区别?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 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目录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 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4服 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9暗室逢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15收复失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20) 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22) 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29QWDD 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35) 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37) 第十章孔隙水.......................................................40是多少第十一章裂隙水.....................................................42三分法第十二章岩溶水.....................................................45we福娃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48) 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49)

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一、名词解释 1.岩石空隙:地下岩土中的空间。 2.孔隙:松散岩石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 3.孔隙度:松散岩石中,某一体积岩石中孔隙所占的体积。 4.裂隙:各种应力作用下,岩石破裂变形产生的空隙。 5.裂隙率:裂隙体积与包括裂隙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 6.岩溶率:溶穴的体积与包括溶穴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 7.溶穴:可溶的沉积岩在地下水溶蚀下产生的空洞。 8.结合水:受固相表面的引力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的那部分水。 9.重力水:重力对它的影响大于固体表面对它的吸引力,因而能在自身重力作影响下运动的那部分水。 10.毛细水:受毛细力作用保持在岩石空隙中的水。 11.支持毛细水:由于毛细力的作用,水从地下水面沿孔隙上升形成一个毛细水带,此带中的毛细水下部有地下水面支持。 12.悬挂毛细水:由于上下弯液面毛细力的作用,在细土层会保留与地下水面不相联接的毛细水。 13.容水度:岩石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14.重量含水量:松散岩石孔隙中所含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的比值。 15.体积含水量:松散岩石孔隙中所含水的体积与包括孔隙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16.饱和含水量:孔隙充分饱水时的含水量。 17.饱和差:饱和含水量与实际含水量之间的差值。 18.饱和度:实际含水量与饱和含水量之比。 19.孔角毛细水:在包气带中颗粒接点上由毛细力作用而保持的水。 20.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 21.持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中反抗重力而保持于岩石空隙中的水量。

地质学基础复习问答题(DOC)

1、岩相: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性和生物群的综合特征,称为岩相。包括:海相、陆相和海陆过渡相三类。 2、克拉克值:把地壳中每种元素含量的百分比值称为克拉克值。 3、元素的丰度:根据大陆地壳中(地下16Km以内)的5159个岩石、矿物、土壤和天然水的样品分析数据,于1889年第一次算出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数值(平均质量百分比),即元素的丰度。 4、矿物: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内部原子排列顺序和物理特征的元素单质和无机化合物。 5、晶体:有三个特征:(1)晶体有一定的几何外形;(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3)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6、非晶质体:凡内部质点呈不规则排列的物体。 7、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8、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 9、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10、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11、岩石的碱度即指岩石中碱的饱和程度,岩石的碱度与碱含量多少有一定关系。通常把Na2O K2O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称为全碱含量; 12、变质岩是在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构造的变化和改造产生的新型岩石。这些力量包括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 13、矿物的发光性:指矿物受外加能量激发,能发出可见光的性质。 14、矿物的力学性质:矿物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性质。其中最重要的是解理和硬度,其次有延展性、脆性、弹性和挠性等。 15、矿物的解理与断口:矿物受外力作用后,沿着一定的结晶方向发生破裂,并能裂出光滑平面的性质称解理。这些平面称解理面。如果矿物受外力作用,在任意方向破裂并呈各种凹凸不平的断面(如贝壳状、锯齿状)则这样的断面称为断口。 16、矿物的脆性:矿物受外力作用容易破碎的性质为脆性。 17、矿物的延展性:是矿物在锥击或引拉下,容易形成薄片或细丝的性质。 18、矿物的弹性:矿物受外力作用发生弯曲变形,但外力作用取消后,则能使弯曲变形恢复原状的性质。 19、矿物的挠性:矿物受外力作用发生弯曲变形,如当外力取消后,弯曲了的形变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

东北大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答案

东北大学水文地质学基 础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作业考核线上) B 卷 学习中心:安徽省公路工程技工学校姓名杨琪 (共页) 1.下面对孔隙大小描述正确的是:c A)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储容影响很大。 B)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流动影响大,它取决于孔隙通道最宽大的部分—孔腹。 C)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流动影响大,它取决于孔隙通道最细小的部分—孔喉。 D) 孔隙大小的影响因素就是由颗粒大小决定的。 2.描述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错误的是:d A)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都含水。

B)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是根据透水能力来划分的。 C) 弱透水层是渗透性相当差的岩层。 D) 粘土层一定是隔水层。 3. 下面对水力梯度的描述错误的是:c A) 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水流通过单位长度渗透途径为克服摩擦阻力所耗失的机械能。 B) 水力梯度为沿渗透途径的水头损失值。 C) 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驱动力,即克服摩擦阻力使水以一定速度流动的力量。 D)水力梯度就是地下水在渗透过程中,不断克服阻力而消耗的机械能。 4. 下面哪类物质不是地下水中C1-的来源:b A) 沉积岩中所含岩盐或其它氯化物的溶解。 B) 大气降水。 C) 来自岩浆岩中含氯矿物。 D) 来自火山喷发物的溶滤。 5. 关于地下水补给入渗方式正确的描述是:c A)在粘性土中都是捷径式下渗。 B) 地下水补给入渗方式要么是活塞式下渗,要么是捷径式下渗。

C)活塞式下渗是年龄较新的水推动其下的年龄较老的水,始终是“老”水先到达含水层;捷径式下渗时“新”水可以超前于“老”水到达含水层; D)对于捷径式下渗,入渗水必须先补充包气带水分亏缺,然后才可下渗补给含水层。 6. 关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正确表述是:c A)地下水流动系统中都是平面二维流。 B)地下水流动系统中的径流方向基本一致。 C)地下水流动系统中可以发育多个层次不同的径流系统。 D)地下水流动系统中的水化学特征一般不随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水力特征变化而变化。 7. 水文因素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c A)地表水体补给地下水而引起的地下水位抬升是均匀的。 B)补给地下水而引起地下水位抬升与地表水体水位抬升基本同步。 C)潜水向河流排泄而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接近河流,水位变幅大,远离河流的分水岭地段潜水位变幅最小。 D)河流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范围:一般数百米至数公里,此范围以外,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8. 沉积物的粒度和分选控制:D A)孔隙水的分布。 B)孔隙水与外界的联系程度。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地质学基础》思考与习题集 绪论 重要术语 地质学、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复习思考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重点何在? 2.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主要方面? 3.试述地质学研究的意义? 4.你怎样理解地质学的特色? 5.地质学研究的方法怎样? 第一章:地球的一般特征 重要术语 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大地热流、常温流、地热增温流、放射性热、增温率、增温级、地温梯度、地磁要素、纵波、横波、地壳、地幔、地核、软流圈、岩石圈、大洋地壳、大陆地壳、活动大陆边缘、稳定大陆边缘、科里奥利力、莫霍面、古登堡面复习思考题 1.外力作用的三大因素是什么?如何理解其作用和意义。 2.纵波、横波、表面波的特点怎样? 3.地球内部有哪几个主要层圈?其物质状态怎样? 4.洋壳与陆壳的差别何在? 5.解释:康拉德面、莫霍面、古登堡面。 6.海底地貌分为哪些单元?各单元的特征怎样?

7.大陆地形有哪些主要单元? 8.主动性大陆边缘和被动性大陆边缘有何不同? 9.由赤道至两极地磁三要素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10.说明地温梯度、地温级、地温率的区别? 11.地表最高点、最低点如何? 第二章:矿物 重要术语 放射性同位素、克拉克值、矿物、晶体、非晶体、晶面、同质多像、类质同像、矿物集合体、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硬度、摩氏硬度计、解理、断口、硅氧四面体、硅酸盐矿物 复习思考题 1.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有哪些? 2.解释:晶质矿物、非晶质矿物 3.解释: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举例。 4.解释:类质同像、同质异像、举例。 5.解释:显晶质、隐晶质。 6.解释:解理与断口。 7.什么叫矿物晶体及集合体?有哪些常见的矿物集合体? 8.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 9.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其化学成分的特点怎样? 10.掌握实验中学过的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

东北大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答案

东北大学水文地质学基础 答案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作业考核线上) B 卷学习中心:安徽省公路工程技工学校姓名杨琪 (共页) 1.下面对孔隙大小描述正确的是:c A)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储容影响很大。 B)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流动影响大,它取决于孔隙通道最宽大的部分—孔腹。 C)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流动影响大,它取决于孔隙通道最细小的部分—孔喉。 D) 孔隙大小的影响因素就是由颗粒大小决定的。 2.描述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错误的是:d A)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都含水。 B)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是根据透水能力来划分的。 C) 弱透水层是渗透性相当差的岩层。 D) 粘土层一定是隔水层。 3. 下面对水力梯度的描述错误的是:c A) 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水流通过单位长度渗透途径为克服摩擦阻力所耗失的机械能。 B) 水力梯度为沿渗透途径的水头损失值。 C) 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驱动力,即克服摩擦阻力使水以一定速度流动的力量。 D)水力梯度就是地下水在渗透过程中,不断克服阻力而消耗的机械能。 4. 下面哪类物质不是地下水中C1-的来源:b A) 沉积岩中所含岩盐或其它氯化物的溶解。 B) 大气降水。 C) 来自岩浆岩中含氯矿物。 D) 来自火山喷发物的溶滤。 5. 关于地下水补给入渗方式正确的描述是:c A)在粘性土中都是捷径式下渗。 B) 地下水补给入渗方式要么是活塞式下渗,要么是捷径式下渗。

C)活塞式下渗是年龄较新的水推动其下的年龄较老的水,始终是“老”水先到达含水层;捷径式下渗时“新”水可以超前于“老”水到达含水层; D)对于捷径式下渗,入渗水必须先补充包气带水分亏缺,然后才可下渗补给含水层。 6. 关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正确表述是:c A)地下水流动系统中都是平面二维流。 B)地下水流动系统中的径流方向基本一致。 C)地下水流动系统中可以发育多个层次不同的径流系统。 D)地下水流动系统中的水化学特征一般不随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水力特征变化而变化。 7. 水文因素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c A)地表水体补给地下水而引起的地下水位抬升是均匀的。 B)补给地下水而引起地下水位抬升与地表水体水位抬升基本同步。 C)潜水向河流排泄而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接近河流,水位变幅大,远离河流的分水岭地段潜水位变幅最小。 D)河流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范围:一般数百米至数公里,此范围以外,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8. 沉积物的粒度和分选控制:D A)孔隙水的分布。 B)孔隙水与外界的联系程度。 C)赋存孔隙水的孔隙大小。 D)孔隙水的渗透性能。 9.对裂隙水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 10.A)裂隙水多呈脉状含水系统,裂隙率要比松散岩层孔隙度大。 B)裂隙分布不均匀且具有方向性,导致裂隙水的分布多具方向性,表现为渗透的各向异性。 C)不同方向裂隙相互交切连通,可以构成连续分布的空间—裂隙网络,形成网络裂隙水。 D)有些裂隙水也可以构成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层状含水系统。 10. 关于各类碳酸盐岩中构造裂隙发育及岩溶透水性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B A)厚层质纯灰岩发育很不均匀的稀疏、宽而长的构造裂隙。 B)中薄层灰岩发育密集、短小而均匀的构造裂隙,岩溶发育均匀而强烈。 C)泥质灰岩形成的裂隙张开宽度比较小,延伸性也比较差,不利于岩溶的发育。 D)厚层质纯灰岩有利于形成大型岩溶洞穴,但岩溶发育极不均匀。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地下水是赋存在地表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2. 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3. 岩石空隙可分为三类,即:松散岩石中的孔隙,坚硬岩石中 的裂隙和可溶岩石中的溶隙。 4. 含水层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5. 达西定律也叫线性渗透定律。 6. 地下水中主要阴离子成分有 C1- 、 S042- 和 HCO3- 。 7. 入渗方式包括活塞式和捷径式。

地质学基础大纲

《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开课对象】:四年制本科:旅游管理 【学分】:3 【总学时】48 【先修课程】:无 二、教学目标 如今了解地球科学知识的必要性,已经更紧迫地显示出来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就向地球作了更多的索取,然而人类如稍有处置不当,便会招致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只有当地球上的居民都认识地球、了解地球,才能和它友善相处,和谐协调,从而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作为地质学专业的大学生,理应首先了解地球科学知识,带头向社会传播,并将其融入自己的专业工作中去,以造福于人类。我们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为地质学专业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科学的基本理论,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建立地球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一些实际的技能,增强探索自然的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素养起到一定的作用,激励大家了解地球,关爱地球,珍惜自然资源,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以造福于子孙后代。 三、教学要求及内容提要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要求 重点了解地球科学的学习目的、意义和课程的学习要求。一般了解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任务。 (二)重点、难点 重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任务 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教学要求

使学生概略地了解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终于证实大地是一个球体,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太阳系中一颗不大的行星,太阳系是拥有2000多亿颗恒星的银河系中一个不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是数以百亿计的星系中的一个旋涡星系,地球是现在已知的、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等基本知识,通过练习作业初步掌握地球上主要地形特点及其名称。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宇宙的特征 2、难点:理解宇宙观 第二节行星地球简史 (一)教学要求 概略地了解:宇宙应是无限的(但在自然科学中,却作为一个有限的研究对象来对待),这个宇宙产生于约137亿前的大爆炸,是现今比较流行的看法,冷的气体与宇宙尘埃组成的星云逐渐形成太阳系,是目前比较合理的假说,地球是太阳系的一员,它们有共同的起源,是自然本身演变的产物。重点掌握:将今论古、地层层序律、化石层序律、器官相关律等原理是认识地球历史的基本方法,20世纪开始,利用同位素等方法来取得地球的年龄资料。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宇宙应是无限的 2、难点:地层层序律、化石层序律、器官相关律等原理 第三章地球的结构 第一节地球的物质组成 (一)教学要求 地球的元素组成,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元素或化合物,具有自己的物理、化学特征,矿物内部的晶体结构是决定其外部形态及特性的主导因素,由矿物集合而成的岩石构成地球的主体。一般了解元素在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不断迁移和重新组合。 (二)重点、难点

水文地质学基础

1.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2.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水文循环的速度较快,途径较短,转换交替比较迅速。 3.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4.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为大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小循环。 5.表征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统称气象要素,包括:气温、气压、空气湿度、降水、蒸发、风等 6.简述水文循环的驱动力及其基本循环过程? 水文循环的驱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 由海洋和陆地表面的水蒸发成为水汽进入大气圈,水汽随气流飘移。在适宜的条件下,重新凝结成液态或固态降落,降落的水分,一部分汇集江河湖泊形成地表水,另一部分渗入土壤岩石,成为地下水。地表水蒸发为水汽,返回大气圈;有的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其余部分流入海洋。地下水直接蒸发或通过植物间接返回大气圈,部分形成地下径流。地下径流或直接流入海洋,或在转化为地表水,然后再返回海洋。 7.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影响? 影响因素有:气温、气压、湿度和风速。主要取决于气温和绝对湿度。温愈高,绝对湿度愈低,蒸发愈强烈,反之,蒸发愈弱。气压是通过气压差的大小影响空气对流而影响蒸发的,气压差和风速愈大,蒸发就强烈,反之,蒸发愈弱 8.自然界水循环的意义? 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使水质得以净化;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维持生命繁衍与人类社会发展;维持生态平衡。 9. 孔隙度是指某一体积岩石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选程度及颗粒排列情况,另外颗粒形状及胶结充填情况也影响孔隙度。对于粘性土,结构及次生孔隙常是影响孔隙度的重要因素。

地质学课件

地质学 野外实习指导 张岩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009年10月

一、实习内容与安排 结合“地质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北京地区选择地质现象较典型的考察路线,通过路线观察和小区域调查,结合室内实习参观(参观地质博物馆),为学生提供印证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环境,培养学生对地质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掌握野外工作的基本规范。现将野外短途实习要求及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一)教学要求 识记:实习沿线的主要岩石类型、构造类型、地貌类型、地层及其时代; 理解:各主要岩石类型、构造类型的成因与分布特征,不同观察点之间地质现象的变化与联系; 掌握:野外定点定位方法,地质露头剖面观察、描述、记录的方法,露头剖面对比分析方法。 重点:野外定点定位方法,野外工作记录规范,实习沿线地质现象的空间特征解析,地质路线调查资料整理方法。 (二)实习安排 第一天:实习准备,主要内容包括:向学生介绍实习区的地质概况,地质野外实习的主要方法和要求以及实习报告的撰写格式和要求。参观地质博物馆 第二天:短途实习-昌平碓臼峪。 第三天:短途实习延庆硅化木公园。 (三)实习内容 1、室内实习参观 时间、地点及参观目的: 中国地质博物馆位于北京西四,主要参观地球厅,矿物岩石和厅宝石。要求学生对仔细观察矿物和岩石、并对宝石、化石以及地质发展史有初步了解。 中国地质博物馆简介: 中国地质博物馆是亚洲最大的地学类博物馆。该馆藏品有标本10多万件,其中包括古生物万件、地层万件、矿物1万件、岩石6000多件、宝石1000多件、矿床万件、地质现象1000多件,还有多件晶洞和其他标本等。藏品以国内标本为主,巨型山东龙、广东孔雀石晶洞、湖南香花石晶体及雌黄晶簇、贵州朱砂王、山东重28.061克拉的宝石级金刚石、青海重达3561.407克的自然金块、河南丝状自然银以及博茨瓦纳生于金伯利岩中的宝石级金刚石标本、美国重23克的自然铂片等,均为该馆收藏珍品。该馆的陈列分基本陈列和临时陈列两类。基本陈列包括矿产资源、地球史、地层古生物、矿物岩石、中国矿床、宝石等陈列室。 参观重点: (1)地球史室,重点陈列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物理性质、内部构造和物质成分,内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