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习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习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检测题

一、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每空一分,共10分)

59 × 2.5 × 0.4=()X( × )

7.8 × 15+2.2× 15=( )X 15 0.02×1.25 ×5×8=( X )X( X )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5分,5×6=30分)

2.5×(3.8×0.04) 7.69×101

(8×5.27)×1.25 46×0.33+54×0.33

0.25×39+0.25 0.125×72

三、下列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5分,5×4=20分)

9.8+99×9.8 1.25×88

4.65×32+2.5×46. 5+0.465×430

四、实践运用。(4分,4×3=12分)

(1)4.6减去2.6的差,加上1.25与0.2的积,是多少?

(2)1.35乘2.6的积的5倍是多少?

(3)比4.7的1.5倍少3.05的数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7分,7×4=28分)

(1)一台复读机198.8元,一台电视机的价钱是一台复读机的9.6倍,买5台这样的电视机共要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

(2)商店购进5箱苹果和8箱梨,每箱苹果重8.8千克,每箱梨的重量是每箱苹果的2.5倍,商店购进多少千克梨?

(3)A、B两地相距2513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城相对开出,从A城开出的火车每小时行74.5千米,从8城开出的火车每小时行72.5千米。12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4)林老师到商店买球,买3个足球2个篮球,一共花去了152.6元。已知每个足球35元,每个篮球多少元?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 分饼》精品教案

《分数的意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由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2.让学生在分一分、画一画、涂一涂的体验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 3.掌握分子、分母的含义和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二、教学重点:单位“1”和分数意义的教学. 教学难点: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 教具:多媒体课件、纸片、水彩笔.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旧知. 通过几个有关分数的谜语来引出分数,从而让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所疑问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分数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部分所组成,尤其注意在写分数是,我们需要注意: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再写分子 活动一: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图1.是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取其中的一份,表示二分之一. 图2.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涂色部分是一份,所表示的分数就是四分之一. 图3.是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了五份,取其中的一份,表示五分之一. 图4.是把四个香蕉平均分成了四份,取其中的一份,表示四分之一. 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图1.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三份,其中涂色部分占一份,表示三分之一.

图2.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九份,其中涂色部分占三份,表示九分之三. 图3.是把一个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五份,其中涂色部分占四份,表示五分之四. 平均分的问题: 图中黄色部分用四分之一表示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他没有把这个长方形进行平均分. 活动二:将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那么每份是这块饼的多少? 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的分数当作分母,那么其中一份就是分成总份数的几分之几?即,二分之一. 活动三: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自己动手折一折,怎样把它平均分成4份. 活动四: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一份占它的五分之一,四份占它的五分之四. 通过这四个活动,我们会发现: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叫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就叫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叫做分数单位。 (二)小组讨论,思考问题. 进行两个小练习,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思考问题,说出分数的意义.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练习题 带答案解析 可编辑

2020年7月20日小学数学周测/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两个因数的积是32.4,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 A.0.36B.36C.3.6D.291.6 【答案】C 【解析】 【分析】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据此解答. 【详解】 32.4÷9=3.6. 故答案为C. 2.37.8÷12=() A.315 B.0.315 C.3.15D.31.5 【答案】C 【解析】 【分析】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据此解答. 【详解】 37.8÷12=3.15

故答案为C. 3.李老师骑车的速度是14千米/时,他从家骑到学校要用0.26小时。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km,用0.8小时能到学校吗?() A.能B.不能C.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先求出李老师从家到学校的路程,然后根据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求出步行所用的时间,通过比较解决问题。 【详解】 14×0.26=3.64(千米) 3.64÷5=0.728(小时) 0.728<0.8 能到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运用了两个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解答问题时要看清楚数量,正确计算。 4.一个数扩大42倍是78.2,求这个数是多少.列式是() A.78.2×42B.78.2÷42C.42÷78.2 【答案】B 【解析】 【详解】 一个数扩大42倍是78.2,求这个数是多少.列式是78.2÷42; 故选:B.

【精品】(基础版)第五章《简易方程》五年级数学上册章节常考题精选汇编(原卷版)人教版

2020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章节常考题精选汇编(基础版) 第五章《简易方程》 一.选择题 1.(2020春?微山县期中)要使是真分数,同时是假分数,x应该是() A.7 B.8 C.9 2.(2019秋?成都期末)一位同学在计算a+235时,把235当做23.5,那么()A.和增加10倍B.和减少10倍 C.和减少了235﹣23.5 3.(2019秋?成都期末)5x﹣3错写成5(x﹣3),结果比原来() A.多12 B.少12 C.多3 4.(2019秋?铜官区期末)五(1)班有学生48名,男生有(48﹣m)名,这里的m表示()A.男生人数B.女生人数 C.全班人数D.男生和女生相差的人数 5.(2020春?盐城期中)食堂每天用油a千克,用了5天还剩b千克,原来有油()千克.A.a+5﹣b B.5a﹣b C.5a+b D.a﹣5+b 6.(2020春?高邑县期中)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44厘米,它的一边长是a厘米,则与该边相邻的边长是()厘米. A.44﹣a B.(44﹣a)÷2 C.44÷2﹣a 7.(2019秋?迎江区期末)如果(a≠0)是最小的假分数,那() A.b<a B.b>a C.b=a D.无法确定a,b的大小关系 二.填空题 8.(2020春?高邑县期中)米可以用字母表示,厘米可以用字母表示. 9.(2020春?洪泽区校级期中)小张的邮票比小王的3倍多2张,如果小王有a张邮票,小张有张邮票;如果小张有b张邮票,小王有张邮票. 10.(2020春?高邑县期中)a×5×b用简便方法写成,m×m×1用简便方法写成.

11.(2019秋?成都期末)笑笑家一年水电支出a元,平均每月水电支出元. 12.(2020春?洪泽区校级期中)昆虫爱好者发现某地的蟋蟀每分钟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有如下近似关系:h=t÷7+3(h表示摄氏温度,t表示每分钟叫的次数).当气温达到30℃时,蟋蟀每分钟大约叫次; 当蟋蟀每分钟叫70次时,气温是℃. 13.(2020春?盐城期中)下面是晨晨设计的一个计算程序. (1)亮亮输入m,那么输出的数是.(用式子表示) (2)当明明输入的数是24时,输出的数是0.如果明明输入的数是56时,那么输出的数是.三.判断题 14.(2019秋?平山县期末)a2表示两个a相乘,当a=2时,a2=2a.(判断对错) 15.(2019秋?嘉陵区期末)1.5×(m+n)=1.5m+n.(判断对错) 16.(2019秋?勃利县期末)如果a÷b=,b就是a的6倍.(判断对错). 17.(2019秋?东莞市期末)因为a2表示两个a相乘,2a表示两个a相加,所以a2一定大于2a.(判断对错) 18.(2019秋?温县期末)a+1和a﹣1可以分别表示和自然数a(a≠0)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判断对错) 19.(2019秋?鹿邑县期末)利民批发市场运来m车蔬菜,每车装3吨,供应给菜场35吨.3m﹣35表示一共运来蔬菜的吨数.(判断对错) 20.(2019秋?广州期末)一本书原价a元,现在九折出售,现价比原价便宜了0.1a元.(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 21.(2019?永州模拟)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8x+6x= 6.5b﹣5.5b= 0.52= 0.5×2= 6x+3x﹣4x= 3.6a+5.4a+a= 五.应用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课本习题全部

练习一 一、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86×7 3.5×16 12.5×42 12.5×42 1.8×23 0.37×0.4 1.06×25 7×0.86 二、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或“<”。 756×0.9()756 1×0.94()1 4.25×1.1()4.25 31.4×1.2()31.4 三、简便计算。 2.5×32×12.5 1.58-99 273-27-73 284-68-84 487-187-139-61 1034+78+320+102 308+176+92 125×32×25 25×12 125×72 3200÷4÷25 17×32-17×22 98×17+2×17 (200+4)×25 四、解决问题 1、我家到学校大约1.3千米,我每天往返两次。一周(按5天)要走多少千米? 2、哥哥上大学,要坐6.4小时的火车,火车的平均速度是70.5千米/时。他坐火车走了多少千米? 3、世界上最大的一棵巨杉,质量是蓝鲸的18.7倍,高是蓝鲸体长的3.2倍,蓝鲸的体重是150吨,体长是25.9米。这棵巨杉重多少吨?高多少米? 4、一只梅花鹿高1.46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3.5倍。这只长颈鹿高多少米?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5、节能冰箱一天的耗电量是0.22千瓦时。普通冰箱一天的耗电量是0.8千万时。电费每千瓦时0.5元。普通冰箱一天的电费是多少?节能冰箱一天的电费是多少? 6、给一个长2.4米,宽0.8米的长方形宣传栏刷油漆,每平方米要用油漆0.9千克。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7、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8、小娟加印了14张照片,每张照片0.55元,她一共花了多少钱? 9、要下雨了,小莉看见远处有闪电,4秒后听到了雷声,闪电的地方离小莉有多远?(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0.34千米/秒。) 10、地球直径1.28万千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地球直径的30倍,月球到地球有多远? 练习二 一、计算下面各题。(前三道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后三道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趣味数学五年级上册

趣味数学 开发者:数学组

《趣味数学》课程说明 《趣味数学》课程就是要把“数学有趣,数学有用,数学不难”的理念放在第一位,故名“趣味数学”。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根据自己对小学数学节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用的数学。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学好数学。 孩子除了在数学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外,更多的时间则是在一日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孩子生活“数学化”,就是要让孩子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最大限度地开拓数学学习的空间、时间及学习内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 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 和逻辑为特点。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 符号,让儿童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趣味数学》将寓教 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让孩子 在看图朗诵、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阅读 学习法、迁移类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众多 学习方法,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所学的 知识。 数学源自生活,也必将为生活服务。让孩子将所学数学知

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这是数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趣味 数学》依托于儿童最熟悉与最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实现数学 知识生活化、情景化,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将 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渗透到每一节节程之中,让孩子在解决 实际问题过程中认知数学符号,掌握数学概念,形成数学思维,明白数理意义,亲近数学学科。 《趣味数学》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系列数学故事、益智问题和数学游戏。这些问题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奥秘的机会,学生在参与这些数学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锻炼数学智慧,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本册教材设置集系统化、趣味化、生活化于一体,让学生 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构建数学概念,激发学习兴趣,培养 思维能力。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趣味性。书中的 许多内容都用卡通的形式出现,很快使学生以一种轻松的心 情进入书中的情境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数学问题 的渴望。兴趣是入门的钥匙,用生动有趣的卡通故事把学生 带进数学王国,是学习数学的第一步。二是益智性。教材选 择了大量有助于学生数学思考的问题,通过这些题目的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洞察力、分析能力、图形识别能力、想像力、形象思维能力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获得思维的训练。 数学是一个神秘的王国,在这里充满乐趣、智慧的挑战。希望这套教材为更多的学生走进数学王国,进而喜欢数学,用自己的智慧探索数学奥秘打开一扇大门。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

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如果数出积的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添上0补足。 例1:列竖式计算,并且验算。 1.35×4 3.7×0.5 0.56×0.6 7×0.86 例2:判断下列各式的积是几位小数。 1.34×0.67 0.418×3.5 0.85×28.3 6.54×0.7 例3:下面各题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2×2.5=0.8 0.86 ×0.75=0.624 2.6×1.08=2.708 例4:计算下面各题,说说积与因数的关系。 63×0.3 63×2.5 57×0.7 57×1.5 0.75×0.2 0.75×1.4 0.06×0.5 0.06×1.6 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练习一 1.你能说出下列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吗? 0.9×6 2.3×20 1.8×0.2 5.4×0.05 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任选两题写出验算过程。 0.85×0.7 3.6×17 5.8×1.2 0.06×1.3 9×1.235 1.8×2.04 25×0.04 0.35×2.6 3.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456×0.8○456 4.25×1.2○4.25 1×0.99○1 32.5×1.6○32.5 1.3×0.7○1.3 0.25×0.45○0.25 4.填空。 (1)4.8×0.74表示()。 (2)0.432×3.6的积有()位小数。 (3)甲乙两数的积是6.28,如果两个因数的小数点都向左移动一位,积是(),如果第一个因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要使积不变,第二个因数的小数点应向()移()位。 (4)某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比原数大18.9,原数是()。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练习解决问题集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练习解决问题集 练习一 1、我家到学校大约1.3千米,每天往返两次,每天从家道学校往返要走多少千米?一周(按5天)要走多少千米? 2、哥哥上大学,要坐6.4小时的火车,火车的平均速度是70.5千米/时。他坐火车走了多少千米? 3、蓝鲸体重150吨,体长25.9米。世界上最大一棵巨杉,质量是蓝鲸的18.7倍,高是蓝鲸体长的3.2倍,这棵巨杉重多少吨?高多少米? 4、小娟加印了14张照片,每张照片0.55元,她一共花了多少钱? 5、要下雨了,小莉看见远处有闪电,4秒后听到了雷声,闪电的地方离小莉有多远?(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0.34千米/秒。) 6、地球直径1.28万千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地球直径的30倍,月球到地球有多远? 练习二 1、一幢大楼有21层,每层高2.84米。这幢大楼约高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 2、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很大,它的质量相当于6头5.85吨重的大象,这台计算机有多重?(得数保留整数。) 3、买5箱纯净水,每箱24瓶,每瓶1.9元,一共要花多少钱? 4、小玲一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小玲)去逛公园,成人每张3.5元,儿童每张1.5元,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5、回收1吨废纸,可以保护16棵树,回收54.5吨废纸可以保护多少棵树? 6、王老师的骑车速度是15千米/小时,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能到学校吗? 7、学校食堂每周要用掉1200双一次性筷子,每双筷子0.03元,每周用掉的筷子一共多少钱? 8、一公顷松柏林每天分泌杀菌素30千克,24.5公顷松柏林31天分泌杀菌素多少千克? 9、一次从地球上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约经过2.56秒收到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已知光速是30万千米/秒,算一算这时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 练习三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带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16分) 1、鸡和兔共有8只,如果鸡有x只,那么兔有( )只。鸡共有( )腿,兔共有( )腿。 2、一个长方形的宽是x米,长是宽的2倍,长是( )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3、小红每分钟走x米,1小时能走( )米。 4、比x的2倍少1.2的数是( )。 5、女儿今年a岁,爸爸比女儿年龄的3倍少2岁,女儿今年( )岁。 6、甲数是x,比乙数少y,乙数是( ),两数的和是( )。 7、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第一个是a,第二个数是( ),第三个数是( )。 8、如果3x+6=24,那么5x-7=( )。 9、小红家9月份用水量是12吨,共交水费c元,那么水费每吨是( )元。 10、明明买了4个笔记本,每个x元,付出20元,应找回( )元。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方程9x-3x=4.2的解是x=0.7。( ) 2、方程5-3.2=3x与5=3x-3.2的解是相同的。( ) 3、x个4.5相加,和是4.5x。( ) 4、a×3=3a ( ) 5、x+x=x2(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x的一半与4.5的和用式子表示是( ) A、2x+4.5 B、x÷2+4.5 C、x÷2-4.5 D、2÷x+4.5 2、当a=4,b=5,c=6时,bc-ac的值是( ) A、1 B、10 C、6 D、4 3、a除以150的商再减去20的差,列式为( ) A、a÷150-20 B、150÷a-20 C、a÷(150-20) D、150÷(a-20) 4、小明今年a岁,爸爸今年36岁,20年后爸爸比小明大( )岁。 A、20 B、36-a C、a-36 D、16 5、下列式子是方程的是( ) A、9x+b B、3a-2b<0 C、2x+5 D、3a=6 四、解方程并检验(每题5分,共30分) 8x=24 x÷0.5=1.2 6x-4x=20.2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xx学区校本教研 备课本 (一) 科目: 年级: 执教教师: 年度期

一、总体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 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阐述如下: 二、学段目标:

第一单元备课说明

xx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数学教案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 3 5 ×3× 3 1 0. 5 元缩小到它的1/10 1 0 5 105角就等于10.5元 (5)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P2做一做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 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 识来解答呢?(生试算,指名板演。) (1)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然后板书,并指名说是如何算的.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 7 2 × 5 × 5 3.6 0 缩小到它的1/100 3 6 0 引导性提问: 0.72变成7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2×5算完了,再该怎么办? 为什么要缩小到它的1/100?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 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 积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 将小数末尾 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计算 7 ×425×7 0.7×4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运用 1、填空。 4. 5 ( ) 0 .7 4 ( ) × 3 × 3 × 2 × 2 ( ) 1 3 5 ( ) 1 4 8

第一章《小数乘法》章节总复习-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 知识点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取积的近似数。 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地计算连乘、乘加、乘减题。 难点: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章节总复习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3、规律(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8、解决问题 (1)分段计费关键是理解题意。解答方法:一是分段计算后再合计;二是全程按单价几计费后,再加上分段的差价。 (2)在计算时间或路程是,要用“进一法”取整。 【典例1:小数乘整数】(2019秋?长垣县期末)昙花的寿命最少能保持4小时,小麦开花的时间是昙花寿命的0.02倍,约()左右. A.0.8分钟B.5分钟C.0.08分钟D.4分钟 【思路引导】根据题意,小麦开花的时间是昙花寿命的0.02倍,也就是4小时的0.02倍,可以先求出小麦开花的时间,再进行估算即可. 【完整解答】根据题意可得: 小麦开花的时间是:4×0.02=0.08(小时), 0.08小时=4.8分钟≈5分钟. 故选:B.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练习题精选

一、竖式计算,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3.5×16 12.5×42 1.8×23 0.37×0.4 1.06×25 7×0.86 42.3×0.78 1.2×1.4 0.37×8.4 0.86×1.2 2.34×0.15 25.2÷6 3 4.5÷15 11.9÷0.72 4.08÷8 28.6÷11 5.98÷0.23 19.76÷5.2 21÷1.4 10.8÷4.5 8.84÷1.7 48÷2.3 1.55÷3.8 7.09÷0.52 24 6.4÷13 5.63÷6.1 1.89÷0.54 7.1÷2.5 0.51÷0.22 6.509÷0.27 0.68÷0.95 5.87÷1.9 二、简便计算。 2.5×32×12.5 273-27-73 284-68-84 487-187-139-61 1034+78+320+102 308+176+92 125×32×25 25×12 125×72 3200÷4÷25 17×32-17×22 98×17+2×17 (200+4)×25 0.034×0.5×0.6 102×0.45 4.8×0.25 1.2× 2.5+0.8×2.5 0.25×4.78×4 0.65×202 2.5×(0.77×0.4) 7.2×8.4+2.8×8.4 2.02×8.5 63×10.1 1.25+4.6+0.75 1.6×7.5×1.25 56×1.25 0.8×0.25×0.4×12.5 1.5×105 0.5×1.25×2×8

3.2×2.5 104×2.5 1.25×(4-0.8)101×0.45 4.75×99+4.75 2.73×99 0.25×4×4.78 0.65×201 4.8×0.25 2.33×0.5×4 0.78×98 0.5×2.33×8 0.3×2.5×0.4 1.2×2.5+0.8×2.5 2100÷14 103×12 100.1×99+100.1 485×10.1-48.5 三、解下列方程。 6x+3=9 4x-2=10 5x-39=56 18+5x=21 8x-4×14=0 7x÷3=8.19 4(6x+3)=60 2x+23×4=134 (3x-4)×5=4 7(x-20)=140 (3x-7)÷2=16 6.7x-60.3=6.7 9x+x=0 2x+1.5x=17.5 8x-3x=105 3x+x+6=26 3x+6=18 2x-7.5=8.5 16+8x=40 4x-3×9=29 2(x-2.6)=8 (x-6.2)=41.6 (x-3)÷2=7.55 2.5x=14 5(x+1.5)=17.58 13.2x+9x=33.3 8x-3x=105 63÷3x=7 5.4x+x=12.8 x-0.36x=16 3.2x÷8=0.4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小数乘小数练习题

小数乘小数练习题 一,填空. 1,把3.67扩大10倍是( ),扩大100倍是( ),扩大1000倍是( ). 2,把560缩小10倍是( ),缩小100倍是( ),缩小1000倍是( ). 二,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6.5×10= 0.56×100= 3.78×100= 3.215×100= 4.08×100= 2,用竖式计算 4.6×6= 0.18×15= 0.025×14= 3.06×36= 三, 根据13×3=39,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130×3= 13×30= 1.3×3= 1300×3= 130×30= 0.13×3= 2,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0.03与0.04的积是0.12. ( ) ②,一个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数. ( ) ③,53.78保留一位小数是53.8. ( ) ④,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 3,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①,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右移动2位,再向左移动3位,这个小数( ). A,扩大了10倍B,缩小10倍C,扩大100倍D,缩小1000倍

4,下面各式得数小于0.85的是( ). A,0.85×1.01 B,0.85×0.99 C, 0.85×1 5,直接写出得数. 0.6×0.8= 3×0.9= 2.5×0.4= 3.6×0.4= 12.5×8= 50×0.04= 80×0.3= 1.1×9= 6,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用简算) 12.5×0.4×2.5×8 9.5×101 4.2×7.8+2.2×4.2 0.87×3.16+4.64 四、应用在线: 1,1.25乘4.2减5,差是多少 2,比4.7的1.5倍多3.05的数是多少 3,商店运进14筐苹果,每筐35.8千克,卖掉了400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 4,甲车和乙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8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1.02倍,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小数乘法 1,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例: 2.4× 0.5<2.4 0.97× 8.2<8.2 2.4× 1.02>2.4 0.97× 0.84<0.97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几,积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积扩大到原来的m乘以n倍。 4,小数乘法计算法则:一算: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二看: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点: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小数末尾有0,就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0去掉! 第二章:对称、平移、与旋转 1,轴对称图形: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2,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一,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二,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三,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四,参照所给图形顺次连接各点。 3,平移:物体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的运动叫做平移。特点:物体或图形平移后,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 4,画平移图形的方法:一:找出图形的关键点或关键线段作参照点或参照线段。二:按指定方向和格数把参照点或参照线段平移到新位置,描出各点或画出线段。三:把各点按照原图顺序连接起来。 5,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运动叫做旋转。旋转有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顺时针、逆时针)、旋转角度。特点:图形旋转后,图形的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方向和位置变了。 6,旋转画图的方法:一:确定好旋转中心,也就是围着哪个点旋转;二:确定好旋转角度,一般是90度。三:确定旋转方向。四:依次画好旋转后的基本图形(注意检查图形各部分的位置关系不变)。 第三章小数除法 1,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负数的初步认识 1.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 在数轴上,以“0”为分界点,越往左边的负数越小,左边的数都比右边的数小。 3. 在生活中,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点,常常用来表示具有相反关系的量。如零上温度(+)、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上(+)、海平面以下(—);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南(+)、北(—);上升(+)、下降(—)…… 4.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10℃比-5℃低5℃,6℃比-6 ℃高12℃。 第二章多边形的面积 1.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不同的梯形也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如下图: △ADE、△BDE、△BCE面积相等,都是平行四边形BDEC的一半; △AOD与△BOE的面积相等。想想为什么? 4.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也变小;同理,把平行四边形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面积也变大。 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宽变小了,周长也变小。 6.要从梯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应把梯形的上底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这样剪去才能最大。 7.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转化法:等积变形):沿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移动拼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8.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高等于三角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9.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梯形面积的2倍,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10. 1公顷就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万平方米=1000000平方米。 11. 一个社区、校园的面积通常用“公顷”为单位;表示一个国家、省市、地区、湖泊的面积是就要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分数的意义》测试卷及答案1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分数的意义》测试卷及答案1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甲数的34等于乙数的5 6(甲、乙均不为0),则( ) A .甲数大于乙数 B .乙数大于甲数 C .甲数等于乙数 D .无法比较 【解答】解:因为甲数34 ?=乙数56 ?,所以甲数:乙数53:10:964 ==,所以甲数>乙数. 故选:A . 2.把5米长的竹竿平均截成n 段,每段长占全长的( ) A .15 B .1n C .5 n D .5n 【解答】解:11n n ÷= 答:每段长占全长的1n . 故选:B . 3.分数可分为( ) A .真分数和假分数 B .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C .真分数和带分数 【解答】解:分数可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 故选:A . 4.若13(2 5 a b a ?=?、b 均不为0)那么( ) A .a b > B .a b = C .a b < 【解答】解:因为13(2 5 a b a ?=?、b 均不为0),132 5 <, 所以a b >. 故选:A .

5.38 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是( ) A .14 B .16 C .17 D .24 【解答】解:(36)3+÷ 93=÷ 3= 8324?= 故选:D . 6.58 的分母加上16,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该( ) A .加上16 B .扩大3倍 C .扩大2倍 【解答】解:(816)83+÷= 5 8 的分母加上16,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该扩大3倍. 故选:B . 二.填空题 7.517 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解答】解:51217 7 = 127的分数单位是17,127有1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是2,也就是147 ,它再添上1412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故答案为:17 ,12,2. 8.在0.8,57 , 75 100 ,0.69,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解答】解:5 0.7147≈, 75 0.75100 = 0.80.750.7140.69>>> 即755 0.80.691007 > >> 所以在0.8,57 , 75 100 ,0.69,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数是0.8,最小的数是0.69.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练习题2 带答案解析 可编辑

试卷第1页,总12页 ……外…………………:____……内…………………绝密★启用前 2019-2020学年度小学数学章末考试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两数的积是26.6,其中一个因数是7,另一个因数是( ) A .3.8 B .38 C .186.2 D .18.62 【答案】A 【解析】 【详解】 略 2.2.7÷0.1=( ) A .0.27 B .2.7 C .27 D .270 【答案】C 【解析】 【分析】 被除数和除数都是一位小数,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向右移动一位,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计算. 【详解】 2.7÷0.1=27 故答案为:C 3.下列各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 .43.5÷5.06 B .100.6÷9.7

试卷第2页,总12页 ○……※※订※○……C .3.65×4.5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小数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求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即可求解. 【详解】 43.5÷5.06≈8.60 100.6÷9.7≈10.37 3.65×4.5≈16.43 因为16.43>10.37>8.60, 所以得数最大的是选项C . 故选C .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地规划的绿化面积中满足下列等式: a×25%=b×0.4=c÷2(a 、b 、c 分别表示当地的三块绿化面积),那么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b>c B .aa>c D .a>c>b 【答案】A 【解析】 【详解】 略 5.3.77÷1.3=( )。 A .2.9 B .29 C .290 【答案】A 【解析】 【分析】 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计算小数除法时,如果除数是小数时,把它变成整数,被除数的小数点跟着除数的小数点同样的变化。 【详解】 3.77÷1.3=2.9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判断题含正确答案

全书知识点总结及易错题讲解 1、整数乘法中,末尾的零不能去掉,小数乘法中,末尾的零可以去掉。 2、小数点末尾添上0 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 0 补足,再点小数点。 4、小数乘法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6、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一样,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列竖式验算, 也可以用计算器验算等。 7、在小数乘法计算中,根据积的实际情况或要求取近似值,一般用“四舍五入”法保留 指定的小数位数,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 8、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与整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相同。连乘应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乘加、乘减应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9、在小数乘法计算时,根据算式中数的特征,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先凑成整数,从而使 计算简便。 1、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 (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如果有余数,要添 0 再除。 2、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要乘以相同的数,被除数除以几,商也要除于相同的数(0 除外)。 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同一个数(0 除外),商相同。 4、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就小于 1。 5、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1)看: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 (2)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 (3)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 6、求商的近似值时,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取 商的近似值。 7、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 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8、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 无限小数。 9、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10、进一法: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数时,不管多余部分上的数是多少,都 向前一位进 1。 11、去尾法: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把某一位后面的数字(既使这个数是 5 或 比 5 大)全部舍去。 12、一个数(0 除外)除以小于 1 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 除外)除以 大于 1 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从一个角度去观察最多能看 到三个面。 2、观察两个物体的位置,从不同方向观察,所得到的图形是不同的。 3、从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而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才 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1、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中,我们用字母 a、b 分别表示两个因数, 那么,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成:a×b =b×a,也可以写成:a.b=b.a 或 ab=ba 。 2、成年男子的标准体重公式:标准体重=身高-105 3、用 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 s 表示路程,s=vt

新 2017年最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经典)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负数的初步认识 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在数轴上,以“0”为分界点,越往左边的负数越小,负数都比正数小。 3.在生活中,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点,常常用来表示具有相反关系的量。 §第二章多边形的面积 1.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形状可能不同. 4. ①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也变小; ②把平行四边形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面积也变大。 5、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6、平行四边形的高 =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平行四边形的底 = 平行四边形面积÷高 三角形的底 = 三角形面积×2÷高;三角形的高=三角形面积×2÷底梯形的高 = 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梯形的下底 = 梯形面积×2÷高—上底; 梯形的上底 =梯形面积×2÷高—下底 7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8 表示一个社区、校园的面积通常用“公顷”为单位; 表示一个国家、省市、地区、湖泊的面积是就要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9村地区常使用“亩”和“分”作土地面积单位,1亩=10分≈667平方米,1公顷=15亩。 10、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1、求组合图形的方法 §第三章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小数的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比较大小时,先比整数部分,再比小数部分。 3.小数数位顺序表 ×100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00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