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1-9章重点知识、大全

管理学原理1-9章重点知识、大全
管理学原理1-9章重点知识、大全

(一)管理与管理学

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 2.依存性 3.知识性

管理的必要性:1.合理的配置有限的资源 2.有效地利用科学技术 3.协调各种关系

4.将局部目标引向整体

5.管理质量的提高是工作生活服务质量提高的前提管理者是通过协调与监督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的人。

管理的定义: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在特定的时空中,对组织成员在目标活动中的行为进行协调的过程。

管理定义的内涵:1.评价管理成败的唯一标准是组织目标的实现

2.管理的必要条件是特定的时空

3.管理的核心是人的行为

4.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管理的基本职能:

1.决策

2.组织

3.领导

4.控制

5.创新

管理的自然属性:1.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

2.管理是社会劳动中的特殊职能

3.管理是生产力

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师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国家的管理,企业的管理以至于各种社会组织的管理,概莫能外。

与管理的社会属性有关的四点变化:1.企业的终极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

2.社会财富的占有呈橄榄枝结构

3.几乎所有国家都已经或正在进入市场经济轨道

4.用户更加挑剔,对环境保护要求更高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关系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

力)

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新时代的四大发展趋势: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知识资源化管理人本化

管理者必须培育的五大能力:1.获取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 2.集成多种知识流派的能力

3.跨越文化和地域局限的能力

4.学会遗忘的能力

5.跨越业务边界进行竞争的能力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在管理学研究中应用的最为广泛的方法是归纳法。

归纳法的局限性:1.一次典型调查只是近似于无穷大的总体中的一个样本

2.研究事物的状态不能人为地重复

3.研究的结论不能通过实验加以证明

从理论概念出发建立的模型被称为解释性模型。

从统计规律出发建立的模型被称为经济计量模型。

建立在经济归纳法基础上的模型被称为描述性模型。

(二)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为将之道:“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用人之道:“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用兵之道:“凡战者,以正和,以奇胜。”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九大要点:顺道重人求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求和:上下,左右团结一致。求和的关键在于当权者,只有当权者严于律己,公正无私,才能团结大多数。

信誉是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是国家兴旺和事业成功的保证。

求实:实事求是,办事从实际出发。

研究对策有两个要点:一是预测,二是运筹。

治国无节俭,则必滋生贪官污吏,祸害苍生;治生无节俭,则人人争奢侈,虽盈乃竭。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现代经济学之父,自由企业的守护神)亚当·斯密:《国富论》系统的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及劳动分工理论。

(科学管理的先驱者,第一台可编程的机械计算机的设计者)查尔斯·巴贝奇:提出了“边际熟练”原则,即对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

(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人本管理的先驱)罗伯特·欧文:提出重视人的作用和尊重人的地位,也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多利润。

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

变革

泰罗的科学管理制度(原理):

1.为每项工作开发科学的操作方法,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和劳动时间定额

2.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工人,废除师傅带徒弟的落后制度

3.采用计件工资制度,实现按劳分配

4.把管理与劳动分离,管理者制定计划,劳动者执行计划,管理者和劳动者要密切合作,

以保证按规定的科学程序完成所有工作。

对泰罗制的评价:

1.它冲破了一百多年来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落后的经验管理方法,将科学引进管理领域,

并且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就方法。

2.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两三倍,推动了生

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个时期发展的需要。

3.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泰罗把工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指示命令进行劳动,在体力和技能上受最大限度的压榨。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补充泰罗制中的局限性):

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

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技术职能,经营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企业再造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

行为科学是一们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

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

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诺),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XY理论(麦格雷戈),Z理论(威廉·大内)

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理论的特点:

1.以经济效果的好坏作为评价标准

2.使衡量各项活动效果的标准定量化

3.依靠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

4.强调使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

系统的概念: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的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究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

系统的特征:1.集合性(集合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构成系统的子系统成为要素,系统从

整体上看有宏观和微观之分)

2.层次性(系统和子系统是相对而言的,而层次是客观存在的)

3.相关性(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方面表现为系统同系统之间,一方面表现

为系统内部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关系)

系统原理的要点:整体性原理(指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

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是整体效果为最优)

动态性原理(运动是系统的生命)

开放性原理(对外开放是系统的生命)

环境适应性原理(系统对环境的适应并不都是被动的,也有能动的)

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主体的原理,这时管理理论发展百年来的主要特点。

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1.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劳动是企业经营的基本要素之一,劳动者是创

造价值的主体)

2.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领导与被领导

的分工是集体需要的客观需要)

3.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

4.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用户是企业存在的土壤,是企业利润

的来源,因此为用户服务,满足用户

的需要,实质是企业实现其社会存在

的基本条件)

责任原理的主要观点: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职责界限要清楚,指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

职责一定要落实到个人)

合理设计职位和委授权限(完全负责取决于权限,利益和能力三个因素)

(四)管理道德和社会责任

管理道德的两个基本课题:个体与企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内部伦理关系,以及企业与社会

之间的外部伦理关系。

理想类型论:新教伦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现代资本主义成功的最大秘密在于其独特的伦理——新教伦理。

“天职”的观念与独特的劳动价值观、“蒙恩”的观念与独特的财富观、“节俭”

的观念与独特的消费观

新教伦理就是欧美资本主义企业独特的“经济气质”,也是它成功的秘密。

文化矛盾论:经济冲动力与宗教或道德冲动力的背离。

资本主义初期,企业和企业家的经济冲动和道德冲动锁合在一起,但随着市场

经济的发展,两者发生了分离,资本主义的冲动只剩下了经济冲动。资本主义

的复兴,西方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前途,在于重新建构经济冲动力与道德冲动

力之间预订的和谐。

最强动力—最好动力论:谋利(最强动力)vs道德(最好动力)

谋利或经济活动的“最强的动力”,道德的“最好的动力”。

这两种动力往往处于矛盾之中,最好的往往不是最强的,企业管理与社会管理的目

的和境界在于将这两种动力有机匹合,形成“最强的动力—最好的动力”的合理冲

动体系。

竞争力论:企业伦理是一种竞争力。华人企业之所以容易走入困境,根本原因在其伦理的局限,尤其是它的家庭伦理传统。狭隘的家族伦理传统会导致“马鞍型企业”,即

“国营和家族企业两头大,民营企业中间小”。

无论是企业伦理还是管理道德,都不是企业经济运行和企业家管理活动中的“价值附加”,而是企业品质与管理素质的内在构成,具有十分重要的管理学意义。

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1.经济与经营活动的意义(中国企业家由于缺乏对终极意义的追求,

以及对财富的普遍本质的觉悟,或把财富追求与积累当做目标,或

把财富当作个人的附属或能力的证明,被批评为‘离企业家还很

远’)

2.企业及其产品的价值观(伦理道德的着力点就在于生产者的劳动

价值观和管理者的经营价值观)

3.企业组织(组织的形成有三个要素:共同目标,协作的愿望,信

息的沟通,前两个处于最重要地位的要素都与伦理道

德有关)

4.人文力与企业精神

功利主义道德观:这种观点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这是一种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及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道

德观。

存在问题:1.为了实现最大利益,可能采取了不公平、不道德甚至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的手段。

2.只是规定了对大多数人有利,而没有规定所得利益如何在相关人员中分配,

可能产生利益分配不公,形成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

移植到企业管理中必须准确把握两个要义:

1.功利主义的所谓的“最大利益”是“最大福利”

2.功利主义的核心是“有用性”,不仅对象对主体或者财富对个人或社会的有用性,

还指个人对组织和社会的有用性。

权力至上道德观:这种观点认为,能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人权,人与生俱有的)的行为才是善的。

理解:1.“权利”是从西方文化中植入的概念,它的基本含义是“正确”和“正当”。

2.权利是相互的,是“法”的绝对命令。

公平公正道德观:这种观点认为,管理者不能因种族、性别、个性、个人爱好、国籍、户籍等因素对部分员工歧视,那些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和公平公正的标准向员

工支付薪酬的行为是善的。

所谓公平公正,主要是指支付薪酬的依据是员工的技能、经验、绩效或职责等因素,而不是其他各种似是而非的因素。

这种道德观在理论上完全正确,但在实践中问题十分复杂。

社会契约道德观:这种观点认为,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实质上是功利主义道德观的变种,既不符合权利至上的道德观,更不符合公平公正道德观的基本原则,却能大幅度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

很深的局限性。因为契约具有很强的情景特征,在很多场合是利益博弈的结果,与合理性无关,而且契约的对象必须严格限制。

推己及人道德观:这是中国儒家道德观的高度概括。儒家道德观的核心是“仁”。

追求的结果不是经济利益,而是“无怨”的“和为贵”,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合作”

“和谐”“双赢”的结果。

合乎道德的管理的七个特征:1.将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的责任

2.为了社会整体,可牺牲组织的短期利益

3.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4.组织的行为是为了人

5.超越了法律的要求

6.能够自律

7.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道德发展阶段、个人特性、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问题强度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1.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2.建立道德守则和决策守则

3.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

4.设定工作目标

5.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6.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7.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8.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所要求的义务,社会责任是企业管理道德的要求,完全是企业处

于义务的自愿行为。

企业与现代社会:企业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企业从社会得到的权利和依法应尽的义务之间并不平衡。

所有企业应当从道德的层面担负起更宽广的企业责任,以感恩的心情

来回报社会为企业行为付出的代价和时代给予的机遇。

企业的价值观:任何优秀的组织都会有本组织全体成员共享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由管理者创导、推行,全体成员共同实践形成的。

企业价值观主要表现在全体成员对本企业“应当是什么”和“应当做什

么”的高度认同。它有利于指导管理者的决策和行为,有利于塑造员工

的行为,有利于建立团队精神,也有利于创造优秀的经营绩效

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社会慈善事业。

(六)决策

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本质,管理的各项职能都离不开决策。

决策的定义: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定义的理解: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单个或多个)。

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

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和(或)利用机会。

决策的原则: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满意原则的原因:1.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一切情况的信息。

2.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只能制定数量

有限的方案。

3.人们对未来的认识是不全面的。

因此,人们遵循的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满意决策而非最优决策。

决策的依据:管理者在决策时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决策的类型:

(一)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

长期决策:指有关组织今后发展方向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又称长期战

略决策。

短期决策:指为实现长期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短期策略手段,又称短期战术决策。

(二)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

战略决策对组织最重要,牵涉组织的方方面面,具有长期性和方向性。

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是组织内贯彻的决策,属于战略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决策,旨在实现组织中各环节的高度协调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业务决策又称执行决策,是日常生活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牵涉范围较窄,只对组织内部产生局部影响。

(三)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集体决策的优点:1.能更大范围地汇总信息 2.能拟定更多的备选方案

3.能得到更多的认同

4.能更好的沟通

5.能做出更好的决策

集体决策的缺点:花费较多时间、产生“群体思维”、责任不明(四)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

初始决策是零起点决策。追踪决策是非零起点决策。

(五)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例行问题,非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例外问题。

(六)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是在稳定(可控)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决策者确切知道自然状态的发

生,每个方案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最终选取取决于对方案结果的直接比较。

风险型决策也称随即决策,自然状态不止一种,能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以及每

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

不确定型决策是在不稳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决策,不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也不知

道每种发生概率。

决策的特点:1.目的性(任何决策都包含目标的确定,目标体现的是组织想要获得的结果,

目标明确后,后续方案的检查就有了标准和依据)

2.可行性(方案的实施需要利用一定的资源,决策者要考虑行动的必要性和注

意实施条件的限制)

3.选择性(决策的关键是选择,要提供可以相互替代的多种方案,故有选择的

可能,也有选择的必要)

4.满意性(决策的原则是“满意”,而非“最优”)

5.过程性(组织中的决策不是单项决策,而是一系列决策的综合;在这一系列

的决策中,每个决策本身就是一个过程)

6.动态性(决策的动态性与满意性有关,作为过程,决策是动态的,没有真正

的起点和终点,要密切监视和研究外部环境及其变化,实现组织与

环境的动态平衡)

决策的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规范决策理论):基于“经济人”的假设,从经济的角度看待问题,即

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完全理性

的,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不一定能指导

实际的决策活动。

行为决策理论(赫伯特·A.西蒙):影响决策者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还有其个人的行为

表现,抨击了把决策视为定量方法和固定步骤的片面

性,主张把决策视为一种文化现象,有限理性模式。

回溯决策理论(隐含最爱理论):说明了决策事实上只是为已经做出的直觉决策证明其

合理性的一个过程,说明了直觉在决策中的作用。决策的过程: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评估机会和问题的精确程度有赖于信息的精确程度,

尽力获取精确的、可信赖的信息)

2.识别目标(想要的结果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明确下来;无论时间长短,目标总

指导着随后的决策过程)

3.拟定备选方案(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多角度审视问题,善于征询他人的意

见,标准方案往往是指组织以前采用过的方案)

4.评估备选方案(确定所拟定的各种方案的价值或恰当性,确定最优方案)

5.作出决定(仔细考虑全部事实,确定是否可以获取足够的信息)

6.选择实施战略(建立具体实施步骤,确保相关人员接受和了解,将目标层层

分解,建立重要的工作报告制度)

7.监督和评估(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定义新的情况,建立新的分析程序)决策的影响因素:

1.环境:环境的特点影响组织的活动选择

对环境的习惯反应模式也影响组织的活动选择

2.过去决策:过去的决策是目前决策的起点,大部分决策都是“非零起点”决策

3.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

4.伦理:决策者是否重视伦理以及采用何种伦理标准会其对待行为或事物的态度,进而

影响决策

5.组织文化:什么样的组织文化会影响组织成员对待变化的态度

6.时间:时间敏感型决策是指那些必须迅速做出的决策,战争的军事指挥官常用;知识

敏感型是指那些度时间要求不高、而对质量要求的决策,组织中的战略决策大多

属于知识敏感型决策

决策的方法:

集体决策方法

头脑风暴法:比较常用的集体决策方法,便于发表创造性意见,因此主要用于收集

新设想。四项原则为:不对别人的建议做何评论;建议越多越好;想

法越新颖奇特越好;可以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

名义小组技术(有知识的人)

德尔菲法(有关专家)

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主张在确定每个经营单位的活动方向

时,应综合考虑企业或该经营单位在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地位

和业务增长情况)

政策指导矩阵

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确定型决策方法(线性规划和量本利分析法)、风险型决策

方法(决策树法)、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小中取大法,大中

取小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七)计划与计划工作

计划的概念: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计划与决策:决策制定过程中已经开始孕育着决策的实施计划,反过来,计划的编织过程,既是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也是决策的更为详细的检查和修订过程。

计划的性质:1.计划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的

2.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基础

3.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

4.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

计划的类型:1.从时间长短分类:长期计划、短期计划

2.从职能空间分类: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

3.从综合性程度分类: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

4.从明确性分类:具体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5.从程序化程度分类:程序性计划、非程序化计划

计划的层次体系(抽象—具体)1.目的或使命 2.目标 3.战略 4.政策 5.程序

6.规则(最简单形式的计划)

7.方案(一项综合性的计划)

8.预算(数字化的计划)

计划编制过程:1.确定目标(主要工作) 2.认清现在(需找合理的实现目标的途径)

3.研究过去(探讨过去通向现在的一些规律)

4.预测并有效的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前提条件是关于要实现计划的环

境的假设条件)

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拟定,评估和选择)

6.制定主要计划(用文字表达,清楚的确定和描述5H1W)

7.制定派生计划(基本计划需要派生计划的支持)

8.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使计划的指标体系更加明确,使企业更

易与对计划执行进行控制)

(八)计划的实施

把战略性计划转化为战术性计划,即是中期与短期计划的制定过程,又是长期、中期与短期计划的组织实施过程。

把战略性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展开;没有战术性计划对战略性计划进行落实,制定战略性计划就没有意义。

实践中,计划组织实施行之有效是方法主要是: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和业务流程再造等方法。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

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

3.依据目标来管理

目标的性质:层次性,网络性,多样性,可考核性,可实现性,挑战性,信息反馈性目标管理的过程:1.制定目标 2.明确组织的作用 3.执行目标 4.成果评价

5.实行奖惩

6.制定新目标,开始新的循环

滚动计划法:

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用近细远粗的办法制定计划。

滚动计划法的评价:1.计划更加切合实际,并且使战略性计划的实施也更加切合实际

2.使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相互衔接,短期计划内部各阶

段相互衔接

3.大大加强了计划的弹性,提高了组织的应变能力

滚动计划法相对缩短了计划时期,加大了计划的准确和可操作性,从而是战略性计划实施的有效办法。

网络计划技术:

基本步骤: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成各种作业,然后依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资

源、用最高的速度完成这个工作。

网络图:比较各线路的路长,找出一条或几条最长的,被称为“关键路线”,关键路上的工序称为关键工序,这条关键路线决定了整个计划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确定关键路线,据此合理的安排各种资源,对活动工序进行进度控制、是利用

网络计划技术的主要目的。

网络计划技术的评价:1.将整个工程中各个项目的时间顺序和相互关系清晰的表明,并

指出完成任务的关键环节和路线。

2.可对工程的时间进度与资源利用实施优化

3.可事先评价达到目标的可能性

4.便于组织与控制

5.易于操纵,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业务流程再造: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管理手段,最大限度的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智能集成,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

业务流程再造的实施(BPR实施体系):1.观念再造:建立项目实施团队、设置合理目标、

找出核心流程、制定计划与培训宣传、组建BPR小组

2.流程再造:培训团队、找出流程的结果与联系、分

析并量化现有流程、再造活动效益判断和标杆瞄准最

佳实践、业务流程的再造设计、新流程的审评和实施

3.组织再造:审评组织的人力资源、审评技术结构与

技术能力、设计新的组织形式、建立新的技术基础和

技术应用

4.试点与切换:选定试点流程与组建试点流程团队、

约定参加试点流程的顾客和供应商、启动试点并进行

监督、审评试点和来自其他流程团队的反馈、安排切

换次序并分段实施

5.实现远景目标

(九)组织设计

组织的高效率运行,首先要求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

组织设计概述:

组织设计的实质是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劳动进行横向和纵向分工。

管理劳动分工的必要性缘于管理者的有效管理幅度是有限的。

组织中的管理层次是由管理幅度决定的,故设计合理的组织机构和结构必须先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

个人活动和集体活动:

管理中的组织职能首先是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劳动的管理,组织结构的设计就是在管

理劳动分工的基础上,设计出组织所需的管理职务和各个管理职务之间的关系。

个体劳动者和手工作坊不存在组织结构问题,但在大型企业中就需要设计组织的机

构和结构,确定管理职务的类型和组合方法,规定他们的工作任务和相互关系。

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

有限的直接领导的下属数量被称作管理幅度。

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成正比,与管理幅度成反比。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反比关系决定了两种基本的管理组织结构形态:扁平结构形

态和锥形结构形态。

扁平结构形态的优点: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的失真性较小;有利于下属主动性和

首创精神的发挥;

缺点:主管不能对下属进行充分有效的指导和监督;信息量太大;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主管与下属的工作能力

2.工作内容和性质(主管所处的管理层次,下属工作的相似性,

计划的完善程度,非管理事务的多少) 3.工作条件(助手的配备情况,信息手段的配备情况,工作地

点的相近性)

4.工作环境

组织设计的任务:

设计组织的结构是执行组织职能的基础工作。组织设计的任务是提供组织结构系

统图和编制“职务说明书”。

步骤:职务设计与分析(组织设计最基本的工作),部门划分,结构的形成。

组织设计的原则: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事事有人做+有能力的人能获得机会)

权责对等(权力的应用范围与工作要求相适应)

命令统一(组织中的任何成员只能接受一个上司的领导)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外部环境、经营战略、技术及其变化、企业发展阶段、企业规模。

部门化:

管理劳动的分工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分工的结果是部门的设置或组织的部门

化;纵向分工是在责任分配基础上的管理决

策权限的相对集中或分散。

职能部门化,产品部门化,区域部门化,综合标准与矩阵组织

集权与分权:

权力的定义:管理者影响别人的能力。

定义为影响力的权力的分类:专长权,个人影响权,制度权(法定权)

制度权的实质就是决策的权力,制度权力只与组织中管理职位有关。

集权与分权具有相对性

组织中集权倾向:

集权倾向的产生原因:组织的历史,领导的个性,政策的统一与行政的效率

过分集权的弊端:降低决策的质量,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

情。

分权及其实现途径:

分权的标志:决策的频率,决策的幅度,决策的重要性,对决策的控制程度

分权的促进因素:组织的规模,活动的分散性,培训管理人员的需要;

抑制因素:政策的统一性,缺乏受过良好训练的管理人员。

分权的途径:组织设计中的权力分配(制度分权),主管人员在工作中的授权。

管理学原理考点整理

管理 管理与非管理的区别 管理者: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 高层管理者:对组织负全责,主要侧重于沟通组织与外部的联系和决定组织的大政方针,注重良好环境的创造和重大决策的正确性。 中层管理者:承上启下,主要职责是正确领会高层的指示精神,创造性地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工作,有效指挥各基层管理者开展工作,注重日常事务管理。 基层管理者:主要职责是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具体任务的完成 组织:指一种由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方式、低资源浪费)效果:所从事的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结果、高目标达成)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 组织:明确要完成的任务,任务分类组合,谁去完成任务,信息与决策过程等; 领导:指导和激励参与者,进行沟通,解决冲突等。 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保证其按计划完成等。 管理职能的表现形式 决策与计划:产生方案、制定计划 组织:设计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

领导:确定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控制:识别和纠正偏差 明兹伯格的管理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者 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危机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技能 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处理不同小组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概念技能:把观点(子)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附加模块 古典方法 1.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 泰罗(假定工人都是“经济人”) 实验:搬运铁块实验、铁砂和煤炭的铲掘实验 内容: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配合(人事管理原则)、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密切配合以达“双赢”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管理及管理学 * 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用权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五项;管理层次为:上中下三层。 * 管理学的内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

的,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及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来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 管理及其性质 1、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它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伙为一个活动过程,期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 3)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管理实践则无所谓管理艺术。 * 管理理论的形成及发展 管理学形成及发展大致可分为: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 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

论:30-50年代;梅奥霍桑试验 3)管理理论丛林:管理过程学派;社会合作学派(巴纳德);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马斯洛);群体行为学派(梅奥,克里斯);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塔维斯托克研究所);决策理论学派(西蒙);沟通中心学派(纽曼);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卢桑斯) 4)学习型组织理论:卓越绩效模式理论;六西格玛理论;标杆超越法理论 * 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的十四原则: 分工;职权及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作用期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 霍桑试验内容包括: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及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 霍桑试验的结论: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存在着霍桑效应。 *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是:1)管理是一个过程;

小学数学重点知识点与解题技巧汇总

小学数学重点知识点与解题技巧汇总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正方形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圆形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角度体积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表面积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分数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距离换算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换算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体积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重量、货币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总结备课讲稿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总 结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 1、管理者的角色(或者简答) 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企业家、调解人、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2、基层管理者侧重短期的作业计划。 3、在这样的背景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持续四五十年的社会性管理研究潮流,这一时期被人们称为“ 管理运动”。 4、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重要代表,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5、韦伯认为等级、权利和科层制度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对于权力,他认为有三种类型:超凡权力、传统权力和法定权力。法定权力是法律规定的权力,只有它才能作为科层组织体系的基础。 6、韦伯被后人称为“ 组织理论之父”。 7、以泰勒(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管理过程之父)、韦伯等人的理论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广泛传播和实际应用,大大提高了效率。 8、古典管理理论学派的理论前提是“经济人” 假设。 9、经验主义学派主张通过分析大企业的管理经验来研究管理问题。 10、系统管理学派将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系统的观点分析企业内部和企业同周围环境的关系。 11、权变理论学派认为,在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而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12、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次,其中精神文化

是核心。 13、管理的14条基本原则: 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集中、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团队精神 14、根据环境不确定性的程度,把环境分为动态环境和稳定环境 15、根据环境内容的性质,把环境分为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和自然环境 16、管理的特殊环境主要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管理机构和战略联盟伙伴 17、滚动式计划发:分段编制,近细远粗 18、组织目标是环境因素、组织系统本身以及组织成员需要三方力量相互协调的产物 19、定向预测方法:是专家调查法, 包括专家会议法和德尔菲法。 20、按照决策的重复程度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21、预测种类包含:经济预测、技术预测、社会和政治预测。其中经济预测包括宏观经济预测和微观经济预测 22、宏观经济预测内容:最终产品的社会需要量、非生产性的社会需求、再生产的社会条件、财政税收信贷储蓄等的变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社会总需求、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等。 23、宏观经济预测的用途:为制定国民经济规划,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24、微观经济预测的内容:产品销售市场、物资供给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同

小学数学各年级知识点和重点

小学数学各年级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大全,复习必备提纲! 今天为不同年级的学生 整理出小学数学重要知识点 帮助小伙伴们及时查缺补漏哦! 一年级的知识重点 1 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 量与计量 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 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4 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5 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二年级的知识重点 1 数与计算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加法,减法。连加法。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两步计算式题。小括号。 2 量与计量 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的认识。 3 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直角。 4 应用题 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5 实践活动

管理学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1.管理的定义 (1)世界著名管理学家对管理下的定义: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对管理下的定义:确切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对管理学下的定义:管理即制定决策。“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5项要素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 现代管理大师哈罗德·孔茨对管理下的定义: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他认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5个职能,管理的目标就是创造盈余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管理就是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加有效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4个职能。 综合以上各种管理的定义,可给出如下定义: 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和整合组织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来协调组织中的群体行为,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2.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的,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能协调一致,有序进行,以提高生产的效率的客观要求。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它要代表一定社会制度中的一定阶级的意志,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因此从管理学的社会属性来看,社会主义的管理和资本主义的管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 3.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人们通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已经抽象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映管理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人们一方面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身的管理实践,解决新的管理问题,另一方面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丰富和发展。因此,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 管理不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而且还是一门正在发展的科学。管理科学没有,也不可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他只是探索管理的一般规律,指导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管理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又是一门艺术,即利用系统化的知识——科学,并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创造性的艺术。 二、管理的要素、职能、任务和作用 1.管理的要素:

《管理学原理》答案

管理学原理—课程机考习题 一、单选题 1. (2 分) 领导权变理论的研究重点是()。 A. 领导行为 B. 领导环境 C. 领导者品质 D. 领导绩效 得分:0 知识点:管理学原理考试题 答案 B 解析 考查要点: 试题解答: 总结拓展: 2. (2 分) 统计分析表明,“关键的事总是少数,一般的事常是多数”,这意味着控制工作最应重视() A. 突出重点,强调例外 B. 灵活、及时和适度 C. 客观、精确和具体 D. 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得分:0 知识点:管理学原理考试题 答案 A 解析 考查要点: 试题解答: 总结拓展: 3. (2 分) 如果你是公司的总经理,你将授予哪种人以决策和行动的权利?() A. 参谋人员 B. 直线人员 C. 咨询人员 D. 一线员工 得分:0 知识点:管理学原理考试题 答案 B 解析 考查要点: 试题解答: 总结拓展: 4. (2 分) 某顾客准备在银行办理一期固定存款业务,在可供选择的三家银行中,一年期利率分别是 3.15%,2.98%,3.21%。该顾客面临的决策就是选择哪家银行。这种决策属于什么类型的决策?如果这三家银行都存在倒闭 的可能,但不知道倒闭的概率,则这种决策又属于何种类型的决策?()

A. 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 B. 非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 C. 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 D. 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 得分:0 知识点:管理学原理考试题 答案 A 解析 考查要点: 试题解答: 总结拓展: 5. (2 分) ()不属于机械式组织设计选择。 A. 直线型结构 B. 直线职能型结构 C. 委员会结构 D. 职能型结构 得分: 2 知识点:管理学原理考试题 答案 C 解析 考查要点: 试题解答: 总结拓展: 6. (2 分) 创新与维持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维持是创新基础上的发展 B. 创新是维持的逻辑延续 C. 创新是为了实现维持的成果 D. 创新是为更高层次的维持提供依托和框架 得分:0 知识点:管理学原理考试题 答案 D 解析 考查要点: 试题解答: 总结拓展: 7. (2 分) 领导方式可以分成专制、民主、放任三种,其中民主型领导方式的主要优点() A. 纪律严格,管理规范赏罚分明 B. 组织成员具有高度的独立自主性 C. 按规章管理,领导者不运用权力 D. 员工关系融洽,工作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 得分:0 知识点:管理学原理考试题 答案 D 解析 考查要点: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四位数的读法 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五)四位数写法 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六)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七)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八)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九)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重点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重点知识点汇总 数学法则知识 1.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A.相同数位对齐; B.从个位加起; C.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A.相同数位对齐; B.从个位减起; C.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3.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A.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B.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C.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四位数的读法 A.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B.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C.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四位数写法 A.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B.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6.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 A.相同数位对齐; B.从个位减起; C.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7.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A.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B.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8.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A.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B.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C.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9.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A.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B.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C.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0.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A.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B.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C.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1.万级数的读法法则 A.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B.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C.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12.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A.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B.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C.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13.小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14.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15.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6.除数是整数除法的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17.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小数点也向右移几位(位数不够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18.解答应用题步骤 A.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梳 理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管理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1、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 ⑴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只要存在两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并具有一致认可的目标,就需要协作,需要管理。管理具有普遍性,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⑵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其责任是: ①管理一个组织,即确定组织的使命、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 ②管理管理者,即管理者要培训下属,并运用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进行管理; ③管理工作和员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⑶管理具有特定的任务、职能和层次。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其中共同工作的人们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目标;任何管理者都要承担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与控制五项基本职能;管理具有层次性,组织中的管理者大致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管理层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拥有的权力大小不同,关注与处理问题的类型、方式不同。 ⑷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使组织成员的行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5-7 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⑴管理是一门科学,目前管理知识已经成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包括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⑵管理也是一门艺术。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即管理活动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制宜,具有灵活性; ⑶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建立在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之上。靠经验、凭直觉、碰运气,难以取得有效成果; ⑷靠背诵管理原理和原则,忽视实际情况,缺乏创造性,其管理活动也会是无效的。 因此,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有效的管理活动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7-8 第二节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性质管理具有的两重性,即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小学数学知识点集锦(打印版)

小学数学知识点集锦(打印版) 第一部分:概念 (一)整数 1、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2、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6、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7、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8、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 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9、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10、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11、 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5、108、204都能被3整除。 12、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13、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 、59、61、67、71、73、79、83、89、97。 14、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5、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教学提纲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和公式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 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 4、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1)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傍晚,面向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2)我们通常用指南针来指示方向,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北斗星永远在北方。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往北方,秋天来了,大雁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 (3)风从那边刮过来,那边就是风向。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风筝,旗帜飘扬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1)0 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2、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 0。 3、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 验算: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验算: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4、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 5、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写商。) 6、关于倍数的问题: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 5 倍,甲乙两数的和是 24,求甲乙两数? 这里把乙数看成 1 倍的数,那甲数就是 5 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汇总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管理概述 管理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协调各类资源,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载体是组织;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本质是协调;对象是人,财,物,信息等各类资源;目的是实现共同目标。 管理的核心:决策管理的基本职能(四个):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者的技能:①技术性技能②人际关系技能③概念性技能(构想技能) 管理的性质:①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②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3普遍性 管理者分类:按层次分:高层中层基层(中层管理者比基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按内容分:战略战术执行 按综合程度分:综合专业 管理者素质:①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②知识能力素质③身体素质 亨利.明茨伯格[加]—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代表人(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谈判者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 科学管理理论:泰勒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 泰罗(勒)[美],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原理内容:1工作定额原理2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标准化原理4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6职能工长制7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8例外原则 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组织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切斯特.巴纳德 亨利.法约尔[法],1916年《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之父【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一、区别经营和管理:六大活动:商业,安全,技术,财务,会计,管理 二、管理的职能: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三、管理的十四项原则:14条基本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等级制度与跳板,适当的集权与分权,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四、管理教育的重要性。管理是一种独立的适用于所有类型事业的活动;随着管理层级的不断上升,管理能力越重要;管理是能够传授的。 五、管理的普遍性。 马克思.韦伯[德],《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行政管理理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特点如下: 权威来源:①合理合法式权威②传统式权威③个人崇拜式权威 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20年代) 梅奥[美]—霍桑实验 1车间照明实验 2继电器装配试验(福利试验)-工作环境和物质条件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大规模访谈计划-社会归属和人际关系 4接线板绕线组的工作室试验-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霍桑实验结论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正式组织以效率逻辑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感情逻辑为主要标准 行为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个体行为研究#动机与激励理论#群体行为研究#组织行为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S:面积C:周长л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小学数学各年级知识点重点难点大全

一年级的知识重点 1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2量与计量 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4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 5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二年级的知识重点 1数与计算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加法,减法。连加法。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两步计算式题。小括号。 2量与计量 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的认识。 3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直角。

4应用题 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5实践活动 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三年级的知识重点 1数与计算 (1)一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0的乘法。连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0除以一个数。用乘法验算除法。连除。 (2)两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法验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 (3)四则混合运算。 两步计算的式题。小括号的使用。 (4)分数的初步认识。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一章管理与管学 一、管理的概念与属性 【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包括:(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3)协调必产生在组织中,协调的中心是人,协调的法具有多样性。 【2】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物的关系 强调管理的自然属性,就是强调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的基本性质或一般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活动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管理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与人的关系 强调管理的社会属性,就是强调其不能脱离特定生产关系和特定社会制度、不能回避管理为谁的利益而服务的特殊性质或社会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社会历经变迁,但管理的这种特殊性质从根本上仍然没有改变 【3】管理的科学性、艺术性与技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遵循客观规律、客观规则,具有普遍性和真理性。 管理的艺术性:富有创造性 管理的技术性:技术手段、法 二、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1】管理者:管理者是从事管理工作,负有领导和指挥下属完成任务职责的人。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 管理者的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操作者

高层:全面负责整个组织的管理,负责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大政针并评价整体绩效---“挥手” 中层: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注重日常的管理事务---“叉腰” 基层: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活动的有效完成 管理者技能:基本技能一: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 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基本技能二: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基本技能三: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 象化的精神能力 管理者的角色:正式权力和地位: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2】管理的客体 管理的客体是组织的各种资源,包括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 市场资源、知识产权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基础结构资源、组织能力资源 三、管理的职能:管理具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这五种最基本的职能 四、管理学的对象与法: 管理学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法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的研究法:归纳法、实验法、演绎法 小结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一)教学提纲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一) 一、小学数学知识点(一年级) 小学数学一年级知识点(一) ★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9 ······ 双数:2、4、6、8、10 ······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4、几和第几 △▲▲★△☆☆△△△▲★★★☆★ 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16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右边第2个圈起来。 (复习此类知识时,分清左右,同时确定方向;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5、相邻数 2的前面是1,2的后面是3,2再添上1就是3,3再去掉1就是2,与2相邻的数是1和3。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大全1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l、2、3、4、5、6、7……叫做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 0:0也是一个自然数。0是一个偶数。 0不能作除数,不能作分母,也不能作比的后项。 a+0= a ;a-0= a;a-a = 0;a×0= 0;0÷a(a≠0)= 0 数对: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数位和计数单位: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写都要从高位到低位,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不管读和写都要进行分级。如534007000602读作:五千三百四十亿零七百万零六百零二 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

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例如: 712的分数单位是112 ,它有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一个整数(0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几(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大小比较: ①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② 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③ 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 常用分数的分数值: 21= 0.5 5.2041= 5.7043= .2051= .4052= .6053= .805 4= 25.1081= 75.3083= 25.6085= 75.8087= 625.0016 1= 4.00251= 2.00501= 2121-1= 6131-21= 12141-31= 20 151-41=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分数和小数的联系: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小数:小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 9 ”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

小学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2014年暑期小白兔家教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姓名 第一部分: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列法及计算,即列出带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22、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3、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24、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2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26、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 27、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28、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9、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 30、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31、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32、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3、最大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或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约数。) 34、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35、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6、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数) 37、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用最大公约数) 38、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39、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40、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即能用2进行约分。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