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PPT

合集下载

大象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大象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模型修改计划 目的:修改太阳系模型。 分工:探探、究究搜集太阳系的资料;奇 奇、妙妙专门研究地球公转对地球的影响。 步骤: 1.查找有关太阳系的资料,特别是有关地 球公转的资料,根据资料找出模型的不足之处。 2.准备工具与材料。 3.动手修改模型,再次与同学们交流。
探究奇妙小组 9月6日
返回目录
事实与证据
进入课题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返回目录
制作“宇宙”模型
返回目录
制作“宇宙”模型 表达与交流 回顾与反思
返回目录
制定研究计划
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钟表,进行深入的研究。先制定 研究计划,争取研究取得成功。
我家有只 旧摆钟,我们 先研究摆钟吧!
返回目录
•谢 谢
返回目录
钟摆的秘密
返回目录
观察摆钟 研究摆的运动 制作摆
返回目录
观察摆钟
观察摆钟的内部结构,看看摆钟是怎样工作的,想想摆
在摆钟里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序号 1 2
……
存入时间 9月3日 9月3日
问题银行存折 问题
宇宙有多大? 天空中有多少星座? 每天的星空都一样吗?
提取时间
返回目录
回顾与反思
哪个小组的模型制作得好?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在参观模型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还有 哪些意见和建议?
返回目录
搜集有关宇宙的信息,回答“问题银行”中的疑问,以 备下节课修改模型用。
秋夜的星座,最好辨认的是东 北方的仙后座。仙后座主要由5颗 明亮的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件 做一个生态瓶PPT(附同步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件  做一个生态瓶PPT(附同步教案)

4、设计并制作的小生态瓶要长期维持稳定,应该 注意的是( B )。
A、开放、透明
B、生物种类和数量配比合理
C、置于较弱的散射光下
A
5、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它们是( )。
A、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
B、相互没有影响
C、生物会影响非生物,非生物不会影响生物
拓展
别忘了填写 观察记录呀!
拓展
生态瓶观察记录表
水葫芦繁殖能力很强,就是因为太强了,覆盖在整个湖面,使得水中 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中的动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 不能够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甚至有时会堵塞水道。
探索
探索
做一个生态瓶
1、同学们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跟据自己组的研究 方案去做一个生态瓶。
2、看那一组最快、最有秩序、最讲卫生。 3、做好了后拿上来放在老师的讲台桌上。 4、思考:怎样使这些生物生活的更好?
• 生态瓶应该放在哪里呢?
• 如何去观察、观察些什么呢?
研讨
二、设计生态瓶
• 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呢? • 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 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 • 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那么你认为它的顺序应该是什么
拓展 选择:
1、我们用来制作生态瓶的瓶子是要透明的,
这是因为( C )。
A、让里面的植物见光 B、便于观察
C、既让植物见光又便于观察
2、在生态瓶中放置动物和植物,应( B )。
A、先放动物 B、先放植物 C、一起放动物和植物
3、生态瓶中植物的作用是( B )。
A、美化
B、提供氧气 C、固定沙子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ppt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ppt课件
50+2x﹥100
80﹤2x
100-20=80
5x+32=47
35﹣x=45
35+65=100
50+x=100
0.49÷x=7
9b﹣3=60
100+2x﹥50×3
精选ppt课件
34
2、判断
(1)4.7x不是方程
(√ )
(2)0.5x=4是方程,不是等式 ( × )
(3)是方程的式子一定是等式( √ )
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必须符合以下 两个条件:
1、含有未知数 2、是一个等式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精选ppt课件
26
想一想 :
你能写几个方程吗?
精选ppt课件
27
做一做。练习: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 方程?
① 35-χ =12 ( √ ) ⑥ 0.49÷χ =7 ( √)
② Y+24
(×) ⑦ 35+65=100 (×)
方程的意义
精选ppt课件
1
精选ppt课件
2
“这是什么?”
天平
精选ppt课件
3
天平是平衡的
精选ppt课件
4
20 30
精选ppt课件
5
天平不平衡
20 30
精选ppt课件
6
50 20 30
精选ppt课件
7
20 3050源自精选ppt课件820 30
50
精选ppt课件
9
天平又平衡了
20 30
50
(2)100+x<300
精选ppt课件
14
平衡了!
250

(1)100+x=250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PPT课件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PPT课件
研讨二:简单解释下“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说话人的声音,是因为声音通过空气介质传播, 被我们听觉器官所感知。 我们看不到说话的人,是因为他本人在屏幕后,人眼是根据光的直 线传播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光线被屏幕挡住,所以我们看不到。
科学研讨
研讨二: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振动传播的,可以绕过障碍物。声音不能在真空 中传播,但是能在木头、钢铁等固体中传播。 光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虽然无法绕过障碍物,但是传播速度快。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还可以在玻璃、塑料等透明物体中传播,但 不能在木头、钢铁等不透明的固体中传播。 光比声音传播的速度快,光传播速度大约为每秒30万千米。
科学拓展
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激光器是一种新型光源,具有 发射方向集中、亮度高,方向 性好等特点。因此在开凿大山 隧道时,工人们常常采用激光 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这 正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科学拓展
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射击瞄准:射击时利用“三点一线”进行瞄准。
完成课后同步练习题
1.2 光是怎样传播的
教科版科学 五年级上册
科学聚焦
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
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人说 话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 人。这是为什么?
科学聚焦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声音传播的方向不仅 是四面八方的,而且 能绕过遮挡物,被人 的耳朵感知。
我们看不见幕后的人, 说明光无法绕过遮挡 物,无法被眼睛感知。
科学探索
实验猜想:光 实验材料:
探索:探究光的传播路线
沿直线传播的(填“是”或“不是”)。
科学探索
实验步骤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小水滴的旅行 青岛版 (共26张PPT)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小水滴的旅行 青岛版 (共26张PPT)

研究云和雾的形成。
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会结成许多 小水点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 在空气中;在低空的是雾,在高空的 是云。
雾的形成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模拟雾的形成 探究器材 探究步骤
探究现象 探究结果
研究露和霜形成
• 露:空气中水汽以液滴形式液化在地面 覆盖物体上的液化现象。
• 霜:霜是水汽(也就是气态的水)在温 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跟雪很类似






小水滴在自然中以雨、 雪、霜、露、云、雾等形态 存在着。
故事:小水滴旅行记
我们知道水有固、液、气三种不同 的状态,由于温度的不同,使得这三种 状态能够相互转化。
研究方案: 研究露和霜的方案 研究雾和云的方案 研究雨和雪的方案。
实验要求:
(1)选择你最喜欢的研究方向; (2)成员分工协作,合理安 排; (3)实验操作时,注意安全;
制造露和霜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探究器材 探究步骤
探究现象
水在自然界不停地循环,为什么
还要节约用水呢?
• 可饮用水的循环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而 且这时间要以它被污染的程度而定,一般 来说轻的周期短,反之则反之。在我们不 能缩短这些周期的情况下,还是以减慢它 的污染速度为好,你也不想我都喝着污水 过日子吧。
(4)试验完成,整理好材料和桌面
研究雨和雪的形成。
设计验模拟降雨过程
模拟降雨过程应根据什么原理 来设计?
使用什么仪器? 怎样组装和操作? 观察到现象可能会在什么地方?
探究目的 探究器材 探究步骤
模拟降雨
探究现象 探究结果
总结:
雨来自云,当云中的这些小水点或 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向下 降落。如果低空气温高于0℃,降落下 来的是水滴,就是雨。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地球内部有什么 人类是怎样认识地球内部的秘密的呢? 通过钻探可以了 解到地球内部的 特点。
你还知道哪些认识地球内部的办法?
地球内部有什么
地球内部有什么 这是我查找的资料。
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 和折射,用仪器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再进行分析研究, 就可以推知地下物质的状态和分布情况了。
交流搜集的资料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市的地下传 来类似打雷的轰鸣声,大地突然剧烈摇晃,地震爆发了。 唐山犹如狂风巨浪中的一只小船,这次地震共造成24.2万 人死亡。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 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 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பைடு நூலகம் 交流搜集的资料
关于地震你还有哪些认识或问题?
地震太危险了, 太可怕了。
地震的破坏 性太大了。
还有……
地震是怎样 形成的呢?
研究地震的成因 关于地震的形成,你有什么样的猜想?
研究地震的成因
让我们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吧!
实验一
实验方法 1.每人拿一根木棒,慢慢用力弯
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
发生的现象。
交流搜集的资料 根据你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你对火山的认识。
交流搜集的资料
圣·海伦斯火山在1980年喷发前,山顶布满积雪,美 丽的景色吸引了众多旅游者。
1980年5月18日的早晨,圣·海伦斯火山受地震影响 突然喷发了。火山的喷发掀掉了400米高的山峰,喷出的 火山灰和岩浆使周围的度假村、木材场和居民住宅遭到破 坏。
火山喷发后会在 地下形成铁、金 刚石等矿藏。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PPT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PPT课件

第二部分:橡皮筋缠绕圈数与 小车行驶的距离

怎样使小车行驶得更远?
说明:橡皮筋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并不成比例。换句 话说,绕4圈时小车行驶的距离并不是绕两圈时行驶距 离的两倍,而是更远些,因为橡皮筋后绕上去的两圈 弹力更大。但有的小车也可能会近一些,因为弹力大 了轮子打滑。
第三部分:橡皮筋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
年 月 日
橡皮筋缠绕 的圈数 实验 次数 1 2 3 1 2 3 小车行驶的距离 (单位:厘米) 平均距离 单位:厘米 我们的 发现
1
2 3
小组成员:
在一定的范围内, 橡皮筋绕的圈数多,它的弹力大, 小车行驶得远; 橡皮筋绕的圈数少,它的弹力小, 小车行驶得近。

第二部分: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 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怎样使小车行驶得更远?
第二部分: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 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怎样使小车行驶得更远?
想办法增加橡皮筋长度(另做拴橡皮筋的支点),想办 法增大橡皮筋弹力(并排安装两根橡皮筋),如果弹 力大了轮子打滑,可以适当增加小车重量……
①、要看准终点,用皮尺量出距离并及 时填好记录单。 ②、边实验边思考:橡皮筋缠绕一圈或 多圈时,产生的力的大小一样吗?橡皮 筋的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一样吗?
5.把一根头发栓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用力拉头发,读出 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 时候,首先要看清它 的量程,也就是它的 测量范围.加在弹簧 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 过它的最大测量值, 否则就会损坏弹簧测 力计.
GMS型锚索测力计
握力计
SKN系列测力计
测力环
弹簧秤的构造
提环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3.3我们的水钟课件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3.3我们的水钟课件

,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快加准确。
(3)在慢制作水钟时,我发现一开始水漏下来的速度 ,后来水漏下来的
速度

2.判断: ①如果在矿泉水瓶盖上戳速一度个先洞快,后让慢瓶内的水慢慢滴下来,水漏下来的速度
是一直不变的。( )
②制作水钟的容器形状不会影响制作水钟刻度的准确只性能。粗(略计均匀 ④我们制作的水钟的刻度都是均匀的。(输液)控制器可以较精确地控制匀速 ⑤可以用输液控制器来制作水钟。沙(漏不)受蒸发、凝固等影响,比水钟精确
三、拓展 除了水,还可以用哪些能流动的物体来制作计时工具?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凡是可以有规律流动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 计时工具。除了水、油等液体外,我们还可以用细沙流动业计时。
制作原理:沙漏也叫作沙钟,是一种测量 时间的装置。与水相似,细沙也有流动性,而 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可以利用细沙从一个容 器流到另一个容器的时间来计量时间。
制作须知:填充物的多少、玻璃瓶内壁的 曲线的形状(沙漏正置和倒置的计时长度有细 微差别)、颈部管道的宽度、填充物的类型和 质量等都会影响沙漏的时间。
沙漏
四、课堂小结
3-3 我们的水钟
水钟计时原理:流水的等时性原理
水钟制作关键:控制滴孔的大小合适和滴水杯的水位不变,
以保证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


明确任务:制作一个计时10分钟的受水型水钟
二、制作我们的水钟 4.测试:用钟表测试自制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
秒表时间 水钟时间 我的发现
1分钟
3分钟
6分钟
1分钟
4分钟
7分钟
水钟滴水的速度越来越慢
水钟内水滴速度是否可以 控制?怎样控制?
二、制作我们的水钟 5.评估与改进:根据测试结果,改进我们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