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评定(康复评定技术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评定(康复评定技术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评定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评定
(一)评定技术
➢ 腰椎活动度评定 ➢ 肌力和耐力评定 ➢ 特征性检查 ➢ 疼痛评定 ➢ 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 ➢ 心理评定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评定
(二)腰椎活动度评定
躯干屈曲、伸展
患者坐位,固定骨盆。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第五腰椎棘突 固定臂为通过第五腰椎棘突的垂直线,移动臂平行于第七颈椎棘突 和第五腰椎棘突的连线,胸、腰椎屈曲或伸展至最大范围。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评定 (四)特殊性检查——梨状肌试验
患者仰卧位于检查床上,将患肢伸直,做内收内旋动 作,如坐骨神经有放射性疼痛,再迅速将患肢外展外旋, 疼痛随即缓解,即为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评定
(四)特殊性检查——屈颈试验
患者仰卧,也可端坐或者直立位,检查者一手置于患者胸 部前,另一手至于枕后,缓慢、用力的上抬其头部,使颈前屈, 若下肢出现放射痛,则为阳性。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评定
(二)腰椎活动度评定
躯干旋转
患者坐位,固定骨盆。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头顶中央,固 定臂平行于两髂嵴上缘的连线,移动臂与两肩峰连线相平行,躯干 左右旋转至最大范围。
参考值:0°~45°(图2-40)。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评定
(三)背肌力检查
用拉力计测定。测试时两膝伸直,将把手调至膝盖高度,两手 抓住把手,然后用力伸直躯干上拉把手。以拉力指数评定:拉力指 数=拉力(kg)÷体重(kg)×100,正常值:男性150~200,女 性100~150。进行背肌力测试时,易引起腰痛患者症状加重或复 发,一般不用于腰痛患者及老年人。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评定 (四)特殊性检查——4字试验
4字试验是指被测试者仰卧平躺,一腿伸直,提起另 一侧小腿置于伸直腿的膝上弯曲下压(即两腿构成一个“4” 字),以观察是否诱发同侧骶髂关节疼痛,正常的话盘起 的一侧的膝盖是能够很轻易地碰到地面或床面的,这是判 断骶髂关节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康复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康复治疗

竖脊肌
位置:纵列于脊柱两侧。 起点:骶骨背面、髂嵴后部和胸腰
筋膜。 止点:胸椎棘突、颈椎和胸椎横突、
颞骨乳突。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
和脊柱侧屈;两侧同时收缩, 使头和脊柱伸。 上固定时,使骨盆前倾,如慢 起倒立中“吊腰、提髋、翻臀 ” 动作。 无固定时,肌肉的起止点两端 做相向运动。
躯干肌功能小结
45岁达到高峰,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因素之一
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为诱因
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 髓核组织突出
从而压迫了腰椎内神经根、 血管、脊髓或马尾神经所致 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多发于青壮年,20-50岁 占80%
✓男性多于女性,4-6:1
✓多发于L4/5\L5/S1(90%) ✓腰痛(95%)下肢麻木(
1.屈脊柱(躯干)的肌肉:主要有腹直肌,腹内、外斜肌和髂 腰肌。
2.伸脊柱 (躯干) 的肌肉:主要有竖脊肌、斜方肌和臀大肌 3.侧屈脊柱 (躯干)的肌肉:主要有同侧的腹直肌,腹内、外
斜肌和竖脊肌。 4.回旋脊柱 (躯干)的肌肉:主要有同侧的腹内斜肌和对侧的
腹外斜肌
退行性变 损伤
遗传 妊娠
病因
菱形肌 位置:斜方肌深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内收和下回旋。
远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使脊柱伸直。
腰背部深层肌
第1层:夹肌(头夹肌、项夹肌) 和竖脊肌(髂肋肌、最长肌 和棘肌)
第2层:横突棘肌(半棘肌、 多裂肌和回旋肌)
第3层:枕下肌(头前直肌、头 外侧直肌、头后大直肌、头 后小直肌、头下斜肌和头上 斜肌)、横突间肌和棘间肌
青春期后人体各种组织即出 现退行性变。
其中椎间盘的变化发生较早, 主要变化是髓核脱水,脱水 后椎间盘失去其正常的弹性 和张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详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详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详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系指腰椎间盘的变形、破坏,髓核从损伤的纤维环处膨出、脱出,其突出的部分和变性的纤维环引起脊髓、马尾、腰神经根的压迫刺激症状,或者是因髓核的变形,软骨板也相继变性,以致髓核突向椎体内。

(1)病因:①内因。

椎间盘为椎体之间的连接部分,具有稳定脊柱、缓冲震荡等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不断遭受挤压、牵引和扭转等外力作用,使椎间盘发生退变,失去其弹性,从而使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导致椎体不稳。

②外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好发于30~50岁的体力劳动者。

老年人由于椎间盘退变,平时锻炼少,偶因用力不当易患此症。

椎间盘病变失去正常的弹性和张力后,由于较重外伤或反复多次的不明显损伤,造成纤维环软弱或破裂,髓核即由该处突出。

髓核从后纵韧带一侧(少数从两侧)的侧后方突入椎管,压迫或刺激脊神经根,也可从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

(2)症状:腰痛和一侧或两侧下肢放射痛是本病主要症状。

腰痛常发生在腿痛之前,亦可两者同时发生。

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

咳嗽、喷嚏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活动后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

病情严重者各种体位均痛,只有屈髋屈膝跪姿能缓解症状。

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脊柱侧弯,腰肌紧张,脊椎活动受限。

按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发生不同方向侧弯;髓核在神经根内前方突出时,脊柱弯向患侧,以减轻神经根的压迫,在神经根外前方突出时,躯干向健侧弯。

(3)治疗①牵引疗法。

通过滑轮床头进行牵引,采用特制的胸部、骨盆牵引带对抗牵引,一般牵引重量每侧为10~20千克,每次30~60分钟,每日1~2次。

②中药疗法。

温补肾阳,可用金匮肾气加减。

温经散寒,祛湿止痛,可用乌头麻辛桂姜汤。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可用身痛逐淤汤加减。

③热敷法。

取生川乌、生草乌、肉桂、天南星各24克,当归、红花、川芎、羌活、独活、海桐皮、防风、木瓜、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桑寄生、赤芍、细辛、延胡索、乳香、没药各30克。

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康复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康复指导
效 , 是需 要 护 理 人 员 共 同 探 讨 的 问 题 。本 文 对 5 O例 行 介 入 治 疗 的患 者 进 行 系 统 的护 理 , 合 早 期 的 康 复 治 疗 , 得 配 取 了 良好 的效 果 , 将 护理 体 会 报 道 如 下 。 现
1 术 后 护 理
17 营 养 支 持 . 术 后 平 卧 6h 密 切 观 察 生 命 体 征 及 变 化 , , 注
嘱患 者 进 半 流 质 饮 食 , 食 多 餐 , 后 3d内 少 术
1 1 一般 护理 .
禁 饮 牛 奶 及 含 白糖 量 高 的 食 物 , 以免 导 致 或 加 重 腹 胀 。指 导 患 者 有 计 划 地 进 高 热 量 、 蛋 白 、 维 生 素 、 消 化 的饮 食 , 促 高 高 易 以
检验医学与临床 21 5 00年 月第 7 卷第 9朔
I c . a d

! : : : ! !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介 入 治 疗 的 康 复 指 导
娄 桂 花 ( 东省 诸 城 市人 民 医 院 山 2 20 ) 6 2 0
【 键 词】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 介 入 治 疗 ; 康 复 指 导 关
剧 烈 疼痛 , 伴进 行 性加 重 , 上 活 动 明 显 受 限 , 由 于椎 间 隙 且 床 多 干 扰 所致 , 要及 时 报 告 主 管 医 生 , 以便 及 时 对 症 处 理 。 1 3 并 发 症 的 预 防及 护 理 ( ) 血 的 观 察 。穿 刺 可 引 起 皮 . 1出 下 出 血 , 后应 观察 穿刺 部 位 是 否 有 压 痛 、 术 肿胀 , 以防 止 出 血 造 成 血肿 压 迫 硬 膜 或 血 肿 机 化 粘 连 导 致 手 术 的 效 果 不 良。 ( ) 2 穿

腰椎间盘突出症,能靠推拿按摩“按”回去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能靠推拿按摩“按”回去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能靠推拿按摩“按”回去吗发布时间:2021-10-25T07:50:27.27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2期作者:周岐云[导读]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康复医学及骨科常见的疾病现象,多见于青年、中年、以及老年患者,并且男性往往多于女性。

周岐云乐山骨科医院四川乐山 614000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康复医学及骨科常见的疾病现象,多见于青年、中年、以及老年患者,并且男性往往多于女性。

腰椎间盘的发病是由于椎间盘出现了退行性病变,在长时间的劳累工作,或生活中反复性的出现轻微损伤,所导致的腰腿痛现象,此类疾病常见于体育锻炼和肥胖吸烟人群。

针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民间有种说法是通过推拿与按摩进行缓解。

那是不是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都适用于推拿按摩治疗呢?或者说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否依靠推拿按摩给治好呢?本文将针对这些疑问进行科普。

一、“腰椎间盘突出!”啥意思?椎间盘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奇怪的名字,腰椎间盘突出是怎么发生的呢?很简单,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有很多,如长时间从事弯腰工作的人群,并且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坐姿不当,或剧烈的咳嗽,用力排便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

很多患者并不太理解正常的腰椎间盘是什么形态,其实椎间盘是由脊柱和脊椎构成,连接于颈部、胸部和腰部。

腰间盘是相邻腰椎之间与椎骨之间极其具有弹性的盘状软体,具有较强的承压能力,能延缓一定震荡。

当这个软体遭受过度的挤压,会出现变形造成局部外突,这一现象就是腰椎间盘突出。

这种疾病会对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很多患者会引发腰部活动受限,并伴随腰腿部麻木刺痛。

严重情况会导致患者排便及排尿困难,并出现向下肢瘫痪等现象。

二、腰椎间盘突出有哪些“兄弟姐妹”?腰椎间盘的分型大致分为4种类型:(1)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此种突出症状是指,椎间盘处于均匀凸出终板边缘,且纤维环表层是完整;(2)突出型腰椎间盘,是指纤维环出现大部分破裂,引发髓核局限性凸向椎管;(3)脱出型,腰椎间盘脱出是指纤维环完全撕裂,髓核局限性推向椎管,且与后纵韧带附着;(4)游离型突出症状是指,破裂的椎间盘碎块,在穿透纤维环以及后纵韧带后,游离至椎管内,压迫马尾和神经。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治疗方法一、疾病概述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腰椎疾病之一,也叫做腰椎间盘脱出或腰椎间盘突出症。

它是由于椎间盘纤维环的损伤或退行性变造成的,导致椎间盘组织向后外移,压迫椎间孔的神经根或腰骶神经丛,引起神经症状,使疼痛、麻木、乏力等感觉从腰部放射到腿部。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类常见的腰背部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

二、治疗方法1. 保守治疗轻度或中度的腰椎间盘突出,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包括静心休息、针灸推拿、物理疗法、运动等非手术方式。

具体包括:(1)密切休息:减轻腰部运动,诊断后及早开始积极治疗,避免剧烈运动及过度劳累。

(2)物理治疗:通过物理治疗可以缓解疼痛、紧张和炎症,包括超声波、热敷、冷敷、短波治疗和局部红外线射线照射等。

(3)运动治疗:建立恰当的体育锻炼计划,以减少其部位疼痛和提高肌肉持久度为基础的活动治疗是寻求腰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的一种有效方式。

(4)药物治疗:如果疼痛十分剧烈,就必须通过药物治疗降低疼痛,从而使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包括镇痛、松弛肌肉、消炎、神经营养等。

2.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症状非常严重,甚至无法进行保守治疗,或者已经开始出现腰椎间歇性跛行等严重的症状,就必须选择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包括:(1)微创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切口较大,术后痛苦大,而且需要长时间卧床恢复。

现代微创手术方案,可以减少对椎间盘的损伤,在术后恢复期间可以比较快地恢复正常生活。

(2)开放手术治疗:开放性手术适用于具有明显神经根或椎管受压的病人,同时需要对脊椎进行重建或脊柱融合术的病人。

三、注意事项1.患者需要注意腰背部保暖,避免着凉,尤其是当气温变化较大时更要注意保暖。

2.要控制好自己的饮食,避免发胖,以减轻脊柱压力。

3.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腰部的保护,减轻腰部的负担。

4.患者应该避免过度疲劳和劳累,并可以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5.如果感到疼痛加重或者肢体麻木严重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ppt课件

一般检查
腰椎弧度、活动度、压痛 诱发疼痛方高试验 “4”字试验(Feber-Patric Test) 骨盆挤压分离试验 髋部过伸试验 床边试验
直腿抬高试验 Straight Leg Raising Test
Lasegue’s Test
腰椎退变,L5/S1间隙狭窄,提示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脊髓造影
根袖中断
影柱压迹
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
腰椎间盘突出症MRI特征
椎间盘信号减弱 L4-5椎间隙狭窄 硬膜囊受压
左侧突出,右侧游离髓核碎片
诊断要点
一、诊断以临床为主,影像为辅 临床思维: 四诊得出临床资料--腰痛或下肢痛与腰椎有关--明确受损的神经根(神经根定位)--可能引起的受损神经根病损的部位(突出的椎间盘定位)--影像学求证--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反证)
X线检查:腰椎失稳多发生于下位两个椎骨间隙,椎体边缘呈磨角样,椎间隙变窄。相邻棘突或椎体边缘失去连续性,有偏歪。动力摄片可见失稳椎体有前后或左右位移。
CT只能显示两侧小关节面间隙不对称,必须结合临床分析判断,先排除其他病变(如椎弓崩裂、椎间盘突出等),而又符合临床失稳者,可定为腰椎失稳症。
五、脊柱骨质疏松症
腰椎三关节复合体,腰椎是脊柱运动的枢纽,腰椎间盘和后方的小关节组成三关节复合体,对腰椎骨性结构的稳定性起决定作用。
(一)分型
影像学分型:中央型、侧后型、外侧型和极外侧型 病理分型: 退变型 膨出型 未破裂型 突出型 脱出后纵韧带下型 脱出后纵韧带后型 破裂型 游离型
Bragard’s Test
“4”字试验 Feber-Patric Test
骨盆挤压及分离试验:骨盆分离或挤压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双手将两侧髂棘用力向外下方挤压,称骨盆分离试验。反之,双手将两髂骨翼向中心相对挤压,称为骨盆挤压试验。能诱发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骨盆环骨折。 床边试验:病人取仰卧位,患侧臀部靠近床边,双手抱膝关节尽力屈髋屈膝,检查者用手将患肢尽力后伸,若引发骶髂关节处疼痛,即为阳性。也可让病人取健侧卧位进行上述检查。本试验是检查骶髂关节病损的主要方法之一。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锻炼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锻炼

手术期的全过程 。定时翻身 , 拍背, 鼓励病人 咳嗽 ,
尽 量做深 呼 吸 , 要 时给 予 呼 吸 道 雾 化 吸 人 , 必 以稀 释
做好与患者的沟通 , 了解其心理情绪变化 , 有针对性 地进行疏导 ,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痰液 , 减少分泌物。气管切开是救治呼吸道通气 功能 障碍 的重要措施之 ¨ , j 1 对于气管切开的病人 , J 应按
1 康 复 的原 则
里横踢 , 似踢键子一样 ; 右下肢抬起屈膝 , 右脚 向外横 踢。练完后换左下肢作同样动作 。每个动作重复 1 2

根据患者病情 、 年龄、 体质和耐受力制定锻炼方 案 。先 慢后 快 、 小 幅度后 大 幅度 、 局部 后 整 体 、 先 先 先 轻 后重 、 先少 量后 大量 , 循序 渐 进 , 之 以恒 。锻 炼初 持
轻放下 , 休息 5 1 为 1 , ~ 0S 下 每天 2次 , 每次 1 , 0下 逐渐递增至每次 3 0下 , 坚持锻炼至少 3个月。②飞 燕式 : 病人俯卧于床上 , 两臂伸 直后 伸 , 头后伸 , 胸背 后伸 , 离开床面, 在此基础上双下肢伸直并拢 向后上
方抬 高 , 头 、 肢 、 肢 及 躯 干 的动 作 协 调 起来 , 使 上 下 只
S i e, 0 27: 4 — 9 p n 20 2, 99 53.
食, 做到少食多餐 , 以补充营养 。同时鼓励患者多饮
水和果 汁 , 维持 水 、 电解质 平衡 。 45 心理 支 持 本 病 患 者 因 突 发 事 件 造 成 高 位 截 . 瘫 , 活 不 能 自理 , 易 出 现 紧张 、 虑 、 惧 、 疑 , 生 容 焦 恐 多
21 床 上训 练 .
加强腰背肌和腹肌肌力功能锻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江主堕匿 金 12年第22卷第6期Zhejiang JITCWM(Vo1.22 No.6 2012) 
改善百分率<50%为无效,症状改善百分率负值时为 
恶化。 
3.3临床疗效治疗组35例中痊愈15例,显效13 
例,进步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35 
例中痊愈1O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 
效率8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4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P<O.05);治疗组 
治疗后腹痛、泻下急迫或不爽、肛门灼热症状积分明 
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_±s) 分 
组别n/例 腹泻次数 腹痛泻下急迫或不爽肛门灼热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4讨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泄泻”范畴。《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则生飨泻……湿 
胜则濡泄”,表明泄泻的主要病理因素在于湿邪。而 
温州地处沿海地带,湿气较甚,又多食海鲜,均可导 
致湿邪为患,湿郁日久,易于化热,湿与热结,蕴于脾 
胃,使病情复杂,缠绵难愈。葛连藿苏汤由葛根芩连 
汤与藿香正气散加减化裁而来,葛根芩连汤最早出 
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以归脾胃经的葛根、黄连、 
黄芩、炙甘草为主组成,葛根味甘,辛凉,人阳明经, 
升发脾胃清阳之气以止泻生津,缓解腹痛,黄芩、黄 
连苦寒,人阳明经,祛湿清热;湿热交结,仍以湿邪为 
重,湿去热则无所恋,故加用藿香、紫苏叶芳香化湿, 
白术、茯苓健脾除湿,陈皮、厚朴、大腹皮理气消痞、 
疏利气机,半夏醒脾燥湿,六神曲消食又化湿,炙甘 
草补益中气,调和诸药。全方能清热祛湿,行气健 
脾。本组结果显示,葛连藿苏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 
综合征脾胃湿热型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肠易激综合征诊 
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J]_中华消化杂志,2008,28:38—40. 
[2]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 
识意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7):1062—1065. 
收稿日期:2012—01—04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 
顾唯恒姚伟成李灵峰 
杭州市下城区天水武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康复医学科杭州310003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人康复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1umbar disc hemiation,LDH) 
是因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 
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或双侧坐骨神经根所引起的一 
系列症状和体征,LDH可引起腰部疼痛、行走不便, 
严重时甚至可导致瘫痪,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质量n 。笔者采用卧床休息、制动、牵引、针灸、理疗 
等措施综合治疗老年LDH患者4O例,取得满意疗 
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月一20l1年1O月期间来本院康 
复治疗的老年LDH患者8O例,按照人院顺序对患者 
进行编码,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康 
复组4O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65~78岁,平均 
(72.5-+4.1)岁;其中L3 突出11例,L4 突出l7例, 
k~S。突出12例;对照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 
龄66~77岁,平均(73.2-+3.8)岁;其中L3 突出l2 
例,L4 突出15例,L ~s 突出l3例。两组性别、年龄 
和突出节段等资料具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LDH的诊断标准 】,且 
经CT或MRI检查确诊,并排除脊柱结核、肿瘤、骨折 
和骨质疏松等疾病。 
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卧床休息和制动措施,康复 
组患者在接受卧床休息和制动措施的基础上,再接 
受包括牵引、针灸、理疗等康复治疗措施,共治疗2 
周。 
2.1 卧床休息和制动①注意卧床休息,睡硬板床; 
②适当制动,并采取正确的坐姿、站姿和卧姿,不要 
长时间坐或躺在床上看电视,提取重物时要先下蹲 
再起立,避免弯腰屈髋。 
2.2腰椎牵引 采用立鑫LZX一100C腰椎牵引床, 
患者取仰卧位,上、下牵引带分别固定在肋弓下和髂 
骨棘上方。牵引重量从患者体质量的25%开始,采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第22卷第6期Zh%iang JITcwM(Vo1.22 No.6 2012) 
用间断牵引并左右旋转15度,每牵引10min后休息 
lmin,并根据患者的症状、性别、年龄和耐受等情况 
适当调整牵引重量。牵引结束后一般静卧10min左 
右,1天1次,1次30 min。 
2.3针刺 患者取俯卧位,如疼痛较重则采取侧 
卧位。取穴:在突出椎问盘两侧的夹脊穴及上下夹 脊穴、秩边、环跳、承扶、殷门、风市、委中、阳陵泉、承 山、悬钟、解溪等穴位,根据辨虚实的原则,予进针的 快慢、刺激的强弱,施行不同的针刺方法。 2.4电脑中频治疗 采用J48A型电脑中频(透热) 治疗仪,根据患者病情,将电极放于患侧腰部最疼痛 的部位和沿坐骨神经行走的腿痛部位。设定中频频 率为2kHz,波形设定为方波和指数波。治疗强度及 透热量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适当调整,以电极 下有轻微刺麻颤感为宜。治疗频率为每次20min,1 天1次,每周5次。对治疗局部内置有金属、体内有 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则不采用此类治疗方法。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疗效标准》口]:治愈: 腰腿痛症状消失且直腿抬高能达到70度;好转:腰腿 痛症状有所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有所改善;未愈:腰 腿痛症状没有减轻,腰部功能没有改善。 3.2结果治疗2周后,康复组4O例中治愈7例, 好转24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77.5%。对照组4O例 中治愈1例,好转1O例,未愈29例,总有效率27.5%,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讨论 LDH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骨 科疾病,其基本治疗方法是非手术的综合康复治疗, 常用的措施包括卧床休息和制动、腰椎牵引、针灸、 物理因子疗法等。卧床休息和制动是老年LDH患者 的基本康复措施。卧硬板床休息时,由于去除了体 质量对腰椎间盘的压力,此时椎间盘所受到的压力 最小。制动和保持合适的体位可以减轻腰部肌肉收 缩力和椎间各韧带紧张对椎间盘所造成的挤压,使 突出椎间盘处于松弛状态 。腰椎牵引是老年LDH 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牵引的重量和 牵引的持续时间,可将腰椎牵引分为慢速牵引和快 速牵引。牵引时,可缓解腰背部肌肉痉挛,纠正脊柱 侧凸,使椎间盘增宽,有利于突出物部分还纳,从而 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 。 LDH常因气血失和导致腰部疼痛麻木、活动受 485 限。针刺可行气止痛、活血通络,既能扩张血管,促 进血液运行,缓解肌肉痉挛,又能调节周围神经系统 的兴奋性,具有止痛和改善腰部功能失调的作用 。 电脑中频刺激时,可减轻因神经根受突出物压迫而 引起的疼痛,改善椎间盘突出处的微循环,消除神经 根及其周围水肿,减轻因神经刺激而引起的痉挛,有 
助于松解粘连和患肢功能的恢复 。本组结果显示, 
综合康复治疗措施能缓解老年LDH患者的腰部疼痛 
症状,改善其腰部活动功能。 

参考文献 
[1]刘臻,邱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在腰痛患者中的国际 
化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8(7):550—55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 
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166—174. 
[3]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4:288—362. 
[4]黄晋旺,林小宁,陈幼红,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9):368. 
[5]李红霞,李树伟,范晓艳,等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 
突出症120例[J].陕西中医,2009,30(6):723—724. 
[6]汪土松,陈健林.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 
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8):573—574. 
收稿日期:2012—01—05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 
胃瘫综合征16例 

吴小昌 
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湖州313000 

关键词腹部手术后 胃瘫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 
胃瘫综合征是一种腹部手术后的非机械性梗 
阻,是以胃排空迟缓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 
征,2%~3%的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发生胃瘫u 。胃瘫 
发生后,通常持续数周甚至更长时间,处理不当,将 
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2O0l一201 1年 
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 
者16例,取得满意疗效,回顾性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全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