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新课标新高考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

新课程新课标新高考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

新课程新课标新高考,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

武汉中学黄纯子

2018年10月23日,在武汉市教育局的组织下,武汉市各高中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近200人相聚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了为期五天的高中新课程新方案新课程标准和新高考的专项培训。

24日上午,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的马福贵主任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报告,他强调教育者要关注学习者的内部需求和外部驱动力,努力帮助学生实现面向未来、面向现在、面向目标、面向社会的学习。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谷振诣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徐尚昆教授用实例和诙谐的语言帮助我们初步了解了批判性思维的含义和基本方法。

25日上午北京十一学校的郭学军主任强调了课程标准在新高考中重要地位,并且详细介绍十一学校在新高考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措施。下午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副校长黄鹏给大家详细介绍了三十五中在新高考改革中的具体做法,如何安排课程、学生如何选科、如何走班、对学生如何管理等。晚上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杨文芝副校长从开展生涯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学校开展生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生涯教育的效果和反思三个方面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报告。

26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杨玉春教授从政策的高度给我们解读了新高考与高中教育转型。下午我们前往北京第十一中学参观考察,并听取了学校领导对新高考的思考探索,以及三位老师的课例分享。

27号上午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赵学勤教授做了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专题报告,围绕为什么评、依什么评、评什么、如何评这几个关键问题化繁为简,让我们对新高考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解的更加透彻。

五天的学习,不管是倡导“人的教育”的马福贵主任,还是教给我们“批判性思维”的谷振诣和徐尚昆教授,不管是给我们传授选课走班,组织管理经验的郭学军主任和黄鹏校长,还是指导我们什么是和怎么做“生涯规划”的杨文芝校长,不管是鼓励我们要“不畏艰难险阻”勇敢改革的杨玉春教授,还是提倡“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赵学勤主任,都给我们迷茫又徘徊的改革之路注入了一剂剂强心针。最后用郭学军主任的话共勉:“Grit!摸索中前行……”

1 / 1

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挑战(一)

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挑战(一) 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挑战(一) 摘要: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即实施新教学、新评价和进行课程开发,这构成了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新挑战,即一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能力;二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这是其职业生涯中新要求和新发展方向;三是课程与教学评价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能力和评价方式的更新。新课程改革为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也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三年多来,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参与改革的专家学者,不断呼吁教师观念和行为要有切实的转变。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从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从教室中的权威变为平等的合作者,从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最终,要从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研究者。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实施受到基础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把新课程改革成败与否全部砝码压在教师身上无疑是不公平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统筹考虑改革的要素和条件,但就目前新课程改革的运行状况而言,教师面临的挑战是巨大和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构成新课程改革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主要方面。那么,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应对哪些挑战?从当前改革的迫切性和未来发展的持续性分析,新课程对教师的新挑战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要理解、领会和能够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能力;二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这种课程开发能力对大部分教师来说,是其职业生涯中新要求和新发展方向;三是课程与教学评价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能力和评价方式的更新,已经越来越构成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瓶颈,社会和学校对评价的关注度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在不断升温。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分析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一、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的变化我们应该注意到,新的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重视教师的教到重视学生的学,从重视知识传授到重视学生发展,从重认知发展到重情感养成,从重学习结果到重学习过程,从树立自己的教师权威到习惯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从重统一规格到重差异教育,从重知识文化的继承到重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些都给教师过去习惯的教学思维带来了明显的冲击。新课程在教学方面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看似可以用简单的话语去诠释,但要真正落实,就需要一个复杂的转变和适应过程。(一)教学过程的观念转变教师首先需要转变的,是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和看法。教育学对教学过程的比较通行的看法是将教学过程视为特殊的认识过程或书本知识向学生认知结构的转化过程,教师主要通过传授学生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养成必要的道德情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新课程改革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把教学看成是以教与学之间的“对话”为基础,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进而为教学过程赋予了一些新的内涵:教学过程是一种“唤醒”,是学生和教师潜能、智慧和情感的唤醒;教学过程是一种体验,是师生从感知和经验升华为对价值的叩问;教学过程是一种“视界融合”,是书本、教师和学生视野的交汇融和;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自我理解过程,而不光是对教师和书本的理解过程。(二)理解新的教学关系对教学过程的新的理解带来了新的教学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给予、被动接受的关系,教师也不再是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任何一方都不是把对方作为一种对象去操纵、控制和灌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和学生最终应该建立起平等、民主、自由、同情、公正、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交往关系和“伙伴”关系。新的教学关系的建立受到文化传统和制度的制约。确实,在当前仍是50人左右或以上人数的大班额教学背景之下,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新课程所要求的平等关系,还存在制度性的困难;在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的认识上,还存在着认识的偏差,学生的课堂中的“活”学,还常常被教师视为对教学秩序的挑战而被制止或扼杀。说到底,很难期望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已经处于权威地位的教师一方,在课堂空间和人数没有改变的情况下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发言稿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发言稿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其含义是告诫大家,一年之中春天既是开始,也最美好,要珍惜时间,抓住大好时光,早做工作和学习安排,为全年的工作打好基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国家xx和xxx人,更要静下心来调整好心态,确定新目标,制定新计划,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紧跟xxx局、xx处发展步伐,迎难而上。 一要认清新形势,把握xxx局、xx处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xxx局工作会议从辖区内承担的国家发展战略大局、xx和xxx系统发展、xx局的事业发展3个方面分析了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形势新机遇期待新作为,我们一定要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xx局和xx处的全年工作任务,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努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二是明确新任务,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应对新时代新挑战。 xxx局工作会议对2020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为我们做好今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自己的职责,清醒的认识自己履职能力方面的不足,加快知识的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知识xx,打牢履职尽责的素质基础。同时要强化创新力,勇于突破,要在影响单位和自身发展的瓶颈问题上多

下功夫,多加研究,在思想上要克服一个“怕”字,在行动上要强化一个“敢”字,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应对新时代新挑战。 三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推进本职工作取得新业绩。新形势严峻,新挑战巨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继承和发扬xx人的吃苦耐劳、拼搏奉献的优良传统,端正工作态度,在任务面前不推不拖,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时不待我,开拓创新,严谨认真地工作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努力推进本职工作取得新业绩,努力促进单位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为单位的发展做出奉献。 有了目标,有了航向,就不会彷徨,更不会迷茫,春天既是期望的季节,更是充满挑战的季节,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为自己谋好篇布好局,为xx处的各项工作有个好的开端,更为我们每个人在新得一年有一个更新、更大的收获共同发奋吧。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挑战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挑战 陶然亭小学杨立玲 老师们,大家好,这学期我很荣幸地来到礼贤进行支教,各位领导给了我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和老师们进行交流,我将尽我最大努力把我在陶小教学中的所见、所闻向老师们进行汇报,由于是第一次单独进行这么长时间的发言,心中不免有些紧张,希望老师们能用掌声再鼓励我一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一、教师要走进新课程 在这一点中,我讲的理念性的东西比较多。 (一)、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改变?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 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我对第三点稍作解释: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和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和,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

等中的首席”。 (二)、新课程中,教师需要哪些新的工作方式? 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 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师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三)、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哪些变化? 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办法。因此,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二、课堂实例给我们的启发(主要结合语文教学来谈) (一)、启发一:树立人文思想,人本位思想;树立生命意识,善待和关爱生命,尊重人格。人文:人类在生产活动中生成的文化。 例:《聪明的华佗》华佗看到两只羊打架,顶牛,于是想办法解决,他找来青草,两只手各拿一把,于是化解了这场争斗。老师问学生:“华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答:“华佗十分聪明。”老

新课程的新理论与新理念

新课程的新理论与新理念 (一)指导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 1.终生教育思想。终生教育思想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考虑启蒙教育阶段的特点,考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任务,精选终身学习必备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必求多,基础教育阶段只能做基础教育的事情。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为人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是学会学习。 2.学习化社会思想。学习化社会思想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加强学科的整合,提倡跨领域,跨学科的学习。开发、建设、利用校园与社会的课程资源,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 3.大众教育的思想。大众教育的思想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教学内容难度应予以控制,九年义务教育是普及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课程标准应该是人人可以达到的标准。课程应具有弹性,关注人的差异,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课程。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4.主体教育的思想。主体教育的思想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怎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怎样尊重学生的自我认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经验? 5.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让每个人选择到自己学习的入门方法。 6.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课程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而不只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是师生共同参与和探求知识的过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育目标不再是完全预定的,而应该是开放的、灵活的:有清晰的一面,也有模糊的一面;有一定的精确性,也有不确定性。 7.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教学应该改变灌输与机械训练的方法,应该由学生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应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理念 1.新的课程观 课程是什么?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学生与教师的经验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然即课程。分门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整合起来,成为课程“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时,这个因素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的课程观是生成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

新高考、新课改、新机遇、新挑战—参加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有感

新高考、新课改、新机遇、新挑战—参加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研讨 会有感 为期四天的外出学习,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新高考改革后高中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考考试和招生改革就是指挥棒,对高中的教育教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浙江和上海几所学校的考察和学习,让我对这一轮的高考改革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高考改革实行的是3+3模式,语数外必考,其中英语实行一年两考,其他六科中任选三课,结合我省的情况这样的组合就有二十多种,这些对高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中在此就要通篇考虑,全局筹划,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做好对学生的选课指导,学生现在的选课决定了今后上大学的专业录取和今后的人生选择,所以高中阶段的选课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科学选课。 2、做好走班制教学工作,组合越多,意味着学校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越大,怎样科学分班,怎样

解决走班制下的学生管理,怎样解决走班制下的科学评价等问题都成为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绕不过去的难题。 3、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高考录取“两依据一参考”原则改变了以往录取中的只看分数,分数成为了依据之一,素质评价将成为重要的参考。怎样科学公平公正的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也是学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现行的评价制度弄虚作假、应付了事肯定不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所以学校需要认真研究高考改革,结合学校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制定自己的综合素质评价规则。 4、我校学生生源基础差,根据高考改革录取方向,我校学生参加高考的人数将大大降低,而以参加高职高专录取为主,这样我校在新高考后学校教学工作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处理好学术性高考和技术性高考的区分管理,怎样合理指导学生选择,怎样合理安排教育教学资源等问题也更为突出。 新高考已经启动,2018年我省也要执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对登封市来讲是打教育翻身仗好机会,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提前布局,提前发力,提前谋划,提前准备才能在新高考中占据有利地位。人

新课程 新理念 新教材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 最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教育已经从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向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可语文教学并没有因这种教育指导思想的转向而发生根本性变化,原因究竟何在呢?笔者以为,主要原因还在于我国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关于语文教学效率的问题,这是一篇大文章,涉及很多问题……我只想说一点意见,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根本问题是语文师资问题,教师的水平高,才能教出好学生。”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因此,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加速我国语文教师专业化建设的进程。而加速我国语文教师专业化建设的进程的根本是师范中文系教材建设的改革。 长期以来,高校师范中文专业一直存在着忽视中学语文教学的现象,其中突出表现为课程的设置未能充分体现鲜明的师范性特点,教材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中学教学脱节,学生职业意识淡薄,不重视师范类课程的学习和师范生技能的训练,毕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中学教学工作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发后,一场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在中学全面展开:体现全新教学理念的新课程标准相继公布;各种实验教材陆续出版;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改革遍地开花……这一切使得师范中文系教材与中学教学之间

原有的脱节现象日益加剧,这主要表现为: 过去高校师范中文专业教材内容无法形成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优势,无法适应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在过去高校师范中文专业设置的课程中,各类文学课程(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是培养师范生的文学素养的;语言学课程是培养他们言语学素养的;写作学课程是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的;“语文教学法”是培养他们的语文教学技能的。从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看,过去高校师范中文专业课程中的语言学、语文教学法、写作学等课程均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语言学课程中对言语静态结构描述的理论知识体系已无法适应新课程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交际能力培养的需要。实践表明,这些言语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交际能力基本上没有多大用处。语文教学法本来是最能体现师范性的一门专业课程。但是,过去的语文教学法课程在教育科学理论与语文学科理论及其教学实践的联系上严重脱节,基本上变成了一般课程论、教学论的演绎、例证,让人觉得“有理而无用”。以其中的作文教学法为例,对兴趣作文教学、成功作文教学讲得津津乐道,可是,当学生的写作兴趣真正调动起来后,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写作训练呢?这时,教材和教师均感到无能为力了。这就是说,脱离汉语听、说、读、写自身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只依靠一般性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的空头理论,是不能形成语文教学法课程的科学体系和有效性的教学内容的。这样的语文教学法是没有多大实用价值的。 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语文教学改革,向原有的高校师范中文专业

拓展新思路 迎接新挑战

拓展新思路迎接新挑战 ——参加浙大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牛大场镇中心小学朱正军 2014年8月31日 2014年8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浙江省“贵州省施秉县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二期)专题研修班”的培训。带着渴望,怀着激动,也带着对教育教学中的几点困惑,开始了为期7天的学习培训,整个活动在翁礼华等教授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培训活动安排合理,内容丰富。让我们得以与众多教学专家面对面地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对教学管理的理解,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进一步了解发达地区的名校长对学校管理的造诣。从听课到交谈,以及所听到所见,每一堂课,都让我有所感动和收获。加之与同县的同行们这样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鉴工作经验、思路方法,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下是这些天的几点体会: 1、校长要善于学习。校长应该是个学习者,要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不断地学习,校长岗位更是如此。多看看,多想想,一些灵感不期而遇,工作局面就此打开。没有学习,就没有可持续发展——个人发展如此,学校发展也如此。 2、校长要善于思考。校长应该是个思考者,对工作的预见、调整和反思都需要研究,随时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挖掘深层因素,根深才能固本,才能实现“内涵发展”的理念。校长要通过不断思考而形成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并将其付诸于教育实践中。教育是服务于人的,我们所培养的人将来也要服务于社会。当今社会呼唤

优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校长,不仅仅只把关注点落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其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体验及幸福感。要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其科学精神,提升其人文素养,使学生走向智慧之路,健全其人格,增长其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这一切都要有先进的教育观和课程观。校长的核心领导力在于课程与课堂。校长要把先进的办学理念通过教师转化为课堂行为。这也要求校长要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引领学校的发展,同时要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与指导能力(对课程的理解,对教学的把握),对学校现状的评价与诊断能力。能够整合学校的资源,走现代学校发展之路。 3、校长要利用发展规划来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发展规划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由校长等几个人编制的,一定要使所有教师达成的共识。校长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中应当充当一个组织者,负责与家长学生沟通,听取上级主管部门意见。而学校的发展目标应来自于教职工,“发展规划”一经制定,就不能只是一纸空文,而是学校的行动纲领,就应该逐步落实,用“规划”的认同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用“规划”去分析、诊断学校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措施。落实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就是促进学校的发展的过程。同时在学校制订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编制自己的成才计划,教师编写自身专业发展计划,制订出个人发展目标,当然,个人目标与学校的目标要相适应。学校是促

“新机遇、新思路、新战略,新挑战”演讲比赛演讲稿

“新机遇、新思路、新战略,新挑战”演讲比赛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春雷声声撼人心,百万人民皆振奋。“新机遇、新思路、新战略,建设济南大城市框架下富而美的新章丘”,这犹如一曲催人奋进的战歌,响彻章丘百万人民的心间,人民为之鼓舞、为之振奋。作为我,一个土生土长的章丘人,思想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我在济南求学之时,同学问我你是哪里人时,我会骄傲的说:章丘人。同学便会用领会的口气说:哦,外地的。不知为什么,我听了心里总有一种酸酸的感觉,再加上思乡心切,我总感觉章丘和济南隔的是那样的遥远。而今,济王路拓宽改建,我们即将实现与济南的零距离对接,我忽然觉得:我们章丘和济南竟然是咫尺之路。不!不仅这些,我的思想更是深受震撼。这种震撼,不仅是因为济王路的拓宽改建,从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那种抢抓机遇、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胆识魄力,感受到了那种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永不停顿的奋进精神。现在,如果再有济南人说我来自外地时,我会坚定的说:“不,我是济南人,我来自富而美的新章丘”!“新机遇、新思路、新战略,建设济南大城市框架下富而美的新章丘”,眼界宽、起点高、气魄大,他体现了先人一步的思想观念,更体现了高人一筹的胆略气魄,它将为章丘在更高层次上的定位发展、以更宽阔的视野谋划发展构筑起新的发展平台,这是章丘解放思想的新起点、加快发展的新开端!建设富而美的新章丘犹如一面鲜明的旗帜,给人勇气、崔人奋进;他更象是一声嘹亮的号角,回荡在章丘的每一个角落,注入了每一个人的心田!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庄在这一号角的鼓舞下,只争朝夕、加压奋进,纷纷奏响回映的乐章。 绣惠也不例外,作为千年古城,能不能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再创辉煌。对此,我们大有信心,6万绣惠人民涌动着一种加快发展的强烈冲动。抓机遇、勇争先、谋发展,一时成为绣惠干部群众谈论最多的话题。 曾几何时,千年古城凭借她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是章丘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然而尘封的历史只是过去,历史的辉煌毕竟是历史!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竞争格局,绣惠的发展慢了,在清规戒律、循规蹈矩中丧失了机遇、贻误了发展,渐渐地,绣惠发展的步伐开始落后于这个时代的节奏,怎么办?发展靠民营、跨越靠引办,解放思想是关键,镇党委政府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大思路、大手笔、大气魄地运作经济发展。放开胆量、放开政策、放开领域、放开发展,让民营经济唱主角、演大戏,积极引导民营业户闯大市场、办大企业、当大老板。绣惠人民思想搞活了,胆子变大了,手脚放开了,全镇很

新课改,新挑战

新课改,新挑战 新课改试验最突出的理念就是转变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和探究意识,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个性解放。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强调教师如何教 的同时,更注重研究学生如何学,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传授,变为在老师的引导下由 学生自主探究,自我体验,自我发展。所注重的不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更注重的是学习的 过程和方法,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特色,强调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模 式的合理性在于课堂结构的严谨性,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教学评价的时效性,有利于培养学 生严谨而理性的思维方式。但其弊端是显性的,它在强调老师的主导地位时,往往忽视学生 的自主性、选择性,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 人生规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受教育者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的发展。 因此,新课改的推行,要求教师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只要有利于学 生发展的方法都可以运用于教学之中,大胆探索,与时俱进。 二.新课改对传统教学中的组织模式提出的挑战与要求 1.课前的准备。传统的课前准备往往局限于预习课本内容,了解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和 疑点,以便有目的地听课。但新课改则不同,它除了传统意义的预习课本之外,还要按照新 课标的要求或课文的特点做好相关的准备。如,划分学习小组,按小组重新调整座位、准备 自主探究的相关资料、确定小组发言的人选和课题,甚至包括课堂表演的剧本和道具,对课 本中存在的难点和疑点,还要准备好提问的时机和方式等等。 2.划分课堂学习小组,拟订小组评价方案。在新课程形势下,有人提出了“教学就是交往” 的理念,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氛围。既然是交往,师生之间就应平等对话,课堂就如一个多 边谈判的场所,教师只是谈判的首席代表或只是个谈判主持人。我们至少可以梳理出下列八 种课堂互动关系:1)教师与全班同学;2)教师与单个学生;3)教师与小组学生;4)学生个人与 学生个人;5)学生个人与学生小组;6)学生个人与全班同学;7)学生小组与学生小组;8)学生 小组与全班同学。新课标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为此,有必要将教学班分成若干 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在课堂学习、问题探究、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等学习活动中是不可分割 的整体,小组全体成员的学习成绩考核共进退。同时,对成绩优秀的小组组长给予酌情加分,以激励各小组长率领并督促本小组的成员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另外,小组内部也有奖励机制,对在组内表现优异者由小组内部给予奖励分,计入模块考核成绩。如果需要学生回答问题, 该同学需先回答小组讨论得出的结论,然后才可以回答自己的观点。所以新课程、新课堂, 仅仅用双边活动作要求,已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只有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维的、立 体的互动关系,才能实现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到合作、主动、探究的转变 3.组织社会调查,拓展课堂知识和能力。新课标一个重要的亮点就是贴近生活和现实,具 有时代气息,这给教学提供了巨大的拓展空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终生学习的 能力。 4.使问题探究成为经常性的教学活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处于单向交流的状态, 新课改则有所不同,它要求体现学生合作探究的新理念。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经常设计问 题由学生自主探究,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就允许有不同观点的存在。 5.多角度发掘学生的亮点,正面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在课堂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 碰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不进老师设下的“圈套”,而是按照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知,以学生 的视角回答老师设计的问题。老师一人的智慧与几十名学生智慧相比,有时显得相形见绌, 许多学生能够得出老师没有或者难以考虑到的结论,有些结论甚至惊世骇俗且独具匠心,为

三年级语文老师培训心得 新教材 新挑战 新思路

三年级语文老师培训心得新教材新挑战 新思路 教学教学,有“教”才有“学”。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教师的教学技能关乎整个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今年又迎来了统编教材改版,区教研组对教材培训格外重视。前后两次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我对新教材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每一次变革,都是一种进步;每踏出一步,都是前行的道路。统编语文教材的重要创新则是采用双线结构,按照单元组织课程内容,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结合。 结合教材,体系结构则分为识字单元、阅读单元、写作单元,分别从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三个方面培养学生识字、阅读、书写等方面的能力。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着重的是单字的书写,但同时加大了习作比重,无论在内容方法上,还是目标要求上,都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息息相关。要怎样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答案自然是“阅读”和“积累”,背诵古诗词、背诵课文、大量阅读则是最近本的方法。除了让学生大量阅读外,作为教师,更应该成为“阅读的种子”,身体力行,增加阅读量,在老师的示范和陪伴下,学生定能够使“阅读”

开花结果。 拿到新教材后,我们也产生了种种疑问。第一,三年级作文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第二,对课文要理解到什么程度?第三,教学生怎样概括文章大意呢?第四,参考了旧版教材后,需背诵的课文可否额外增加?通过这次培训,答案也就渐渐明朗了。三年级的孩子学习课文需达到能够在脑海中想象出画面,对课文能够独立复述的程度即可。对于概括文章大意,则可使用板书形式、段意串联、词语串联、填空式、六要素法来进行。虽然新版教材对课文背诵的要求减少,但是从长远来看,多积累好词好句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语感,提高知识的积累量,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解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需要我们教师去践行,让我们且思且行且努力。

学习新课程新理念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学习新课程新理念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学习新课程新理念心得体会范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学习新课程新理念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新课程新理念心得体会1 今年暑假我县举办新课程培训学习,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教师角色发生了的转变 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要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反应能力。新课程理念主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倡导通过探究、操作等自主活动方式获取新知,感受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在课堂里教师不再是一味地讲,而是如何组织学生去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洋,教师才能做到随心应手成为一个优秀的组织者。 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很大转变。 以往的课堂大多数是教师讲学生听,整个课堂里学生都要服从教师。新的课程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同等的地位来看待,与学生进行朋友似的交谈,经常运用“能不能”“可不可以”等亲切语

气与学生进行交谈,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和体贴,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帮助,努力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三、结合实际对教材再进行加工和处理 随着教材功能的转变,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有一位专家说过,“如果你的学生只有四年级的水平,那么你就要备四年级学生水平的课”。这一句话很明显是要教师要因材施教,备出适合学生的课。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状况对课程内在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时不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以此为设计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对教材提供的基本内容进行再研究,明确教材的优势与不足。教师则需要探索如何弥补、完善甚至更新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对教材的设计思路、表述方式、结论等进行多角度的专研,为学生备出适合他们的课。 总之,新课程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并通过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增强反应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反应系统。同时又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使得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成效。 学习新课程新理念心得体会2 本人通过对《新理念》的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对平时所听课改观摩研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反思。

新课程新理念新探索

新课程新理念新探索 ——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摘要』英语课程的学习,不但是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更是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磨砺学生的意志,拓展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渗透新课表理念,优化教学结构。当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风吹遍了全国中小学之时,怎样才能紧跟教育新风,把《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呢?由此,在英语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新教学方法的尝试: 一、注重英语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运用活动教学法,激发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心理学表明: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是激励学生学好英语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教材内容善于运用活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如:(1)“Guessing game”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竞猜活动中启发学生思维的成分逐渐加大,例如,低年级可采用猜物并说明名称方式,如:教师拿出一张单词卡片,请一位同学做动作,其他同学根据动作猜出所学过的单词;高年级则应加大思维的力度,采用描述猜动物的方式,如:让学生根据“It has four legs. It lives on a farm .It is white.It eats grass.”等描述展开综合推理和想象等思维活动,或在教师提供狗、狮子、猪、等动物图片中选择正常答案。 (2)“Drawing”活动,让学生画画涂涂,动手,动脑,边画边说,画所学的知识,说说画什么,说说所用的颜色,把学过的多种知识结合起来,内容形式丰富又有趣,其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内部语言展开思维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巩固和深化了语言学习,也切实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3)“Rest time”活动,小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当它们的精神集中到一定的时间后,注意力容易分散,产生疲劳感,需要教师及时的调整。 这时可设计一个休息环节,由教师说学生做动作,如“Sleep --Ding Ling Ling -- Wake up --Wash your face — Brush your teeth -- Say ‘Hello,Good morning -- Smile — eat….”说是休息, 其实是巧妙的将学与休息结合在一起,即调整了学生的情绪,又复习了旧知识。另外还

大学生关于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感悟心得

大学生关于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感悟心 得 01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所谓新,并不是为这个时代所做贡献的实质上的改变,更多的则是要求这党员们结合发达的科技、运用新的思维方法去解决同样的问题,把事情办得更好、更快才是作为的最佳评判标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更是应该努力掌握为群众服务的本领,提高专业素质,努力将课本中所学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注重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掌握,学渔而非鱼,才能做到新担当。 02 新时代已经到来了!尽管时代变了、社会环境变了,但是青年人仍然要面临复杂而艰难的社会选择与担当。如何在物欲横流的氛围里进行高尚的社会选择,如何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理想与现实、名与利、得与失的关系,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坚守自身理想并终生为之奋斗,应当是值得每一个青年人深思的人生课题,也理应值得我们用坚守理想、不忘初心的一生去注释、回答。 03 8月16日,第一期的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电视访谈节目开播。八月间,我们在观看的过程中屡受洗礼,既看到了走动式工作法深入到社区群众所带来的的卓著成效,也感受到了基层党员干

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他们让我们看到,合格的共产党人应如何在日常工作上创新、在群众生活中扎根。 社会的变革水涨船高,我们的观念就是水位,而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通过社区活动创新,通过居民房屋修缮,通过安保设施加强,都可以成为持桨的船夫,划向社会进步的方向。 04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滋养;民族的复兴,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乘风破浪的飞跃期,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关键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迈进又一个创业期。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肩负新使命,应对新挑战,迫切需要我们以雷锋精神为标杆,进一步坚定维护核心、听党指挥的理想信念,培育践行宗旨、服务人民的大爱胸怀,厚植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忘我精神,磨砺奋勇争先、拼搏进取的朝气锐气,筑牢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思想根基,提升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道德高度,燃亮人民不断砥砺奋进的梦想火炬。 05 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广大学生党员应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的武器武装自己的头脑,不仅不要轻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而且还要以国家与社会之责为己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那些与社会发展相悖的论调不攻自破,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让我们成为积极向上年轻人,成为那些被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对人生有错误认识的儿童与青少年的学习榜样,展现出新时代优秀学子和党员应该有的精神面貌!

新课程新理念之一:面向全体(案例5个)

一、新课程新理念之一: 1、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包含四层含义: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2、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 案例1:王林偷试卷被张主任受处分。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 分析:在上述案例中,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他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错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帮助他,同时指出他在学习上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 错误之二: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假如我是张主任,一定不会这样做,当我发现了王林的这种不轨行为后,会耐心细致地和他一起分析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 案例2:一班的A老师正在上《为你打开一扇门》一课,突然,从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的嘟”——“的嘟”——声,这声音犹如一块巨石落入平静的水面,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紧接着,像有谁下了一道命令:“向左看齐”,所有的学生都向左边看去。这是怎么回事,还没等老师喊出话来,坐在靠窗边的同学已经站起来,趴在窗台上向外张望,其他的同学更是着急,他们有的站在椅子上,有的一蹦一跳,脖子伸得老长,平时上课就坐不住的索性冲出座位,涌到窗前。他们你扒我,我推他,争先恐后地向外张望——原来是两辆红色的消防车由南向北从窗前驶过……教室里恢复平静后,A老师灵机一动,便放弃了原来的教学内容,而让同学把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想说出来,写下来。结果,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说得头头是道,写得也很精彩,乐得老师满脸堆笑。二班的B老师面对以上的情境板起面孔,维持纪律,让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原来的教学。而学生却余兴末止,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B老师不愿意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否则他认为自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请问:A、B两位老师的做法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位老师的做法? 分析: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之一就是“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A老师突破预定计划而“创造性地教学”,凸现了课程的多元创新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兴趣、情感,培养和爱护学生的求知欲。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来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捕捉了这一偶发事件,把它转变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活教材,引导学生看、听、说、写;指导他们学会了正确、全面、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而B老师的教学是一种“插秧式”的教学,这种教学其实就是试图维护严格的甚至苛刻的课堂秩序,即极端的课堂纪律,通过这种方式来确立所谓的教师权威。B老师“以知识、学科为本位”,把学生当作“学科人”,而不是真正的“生命、成长中的完整的人”。他力图完成教学内容和任务,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忽略了学生的兴趣、需求、情感,不重视学生的生心发展特点,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活动。 案例3、关于分层次教学,请用有关教学或课程理论对该校的做法进行评析。 学校的做法是正确的,它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①学校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将学生分层,确定了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兼顾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体现了评价标准的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使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自身价值。②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综合性,避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学校开放了校本课程,体现了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放者,改变了以往被动执行的做法。③该案例面向每一位生动活泼、发展、有尊严的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重视评价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性发展的建构作用。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 案例4:常州实验初中的谢老师在地理课上,展示多媒体课件画面:人类共同的家园——聚落。(课前已要求学生进行了资料的收集、筛选和整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七嘴八舌话聚落”的游戏。游戏规则:尽可能多的说出你所了解的关于聚落的知识或问题,为使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游戏,请不要说重复的知识或问题。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七嘴八舌、踊跃发言,叙述了许多列入中外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提出了有关聚落的种种疑问。师生互动、共同解决学生的质疑。最后,谢老师展示辩论赛题:正方——聚落应该发展;反方——聚落应该保护。要求学生自行组成两大组进行辩论。在这过程中,正反方唇枪舌剑展开辩论,谢老师担任主持并适时进行点评和表扬。 思考:请你阐述该案例中所体现的新课程思想?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是怎样实施这一课程理念的?举一例! 分析:该案例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设计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基本教学理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谢老师注重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合作、交流、辩论,最终形成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所有的情境设计,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和“主体性学习”的理念,体现了新课程的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理念。 案例5“喊响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吧!”这则案例所反映的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是什么? 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而该案例恰恰违背了这一观点。由此也可以看出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着以下的一些缺点:①重认知轻情感。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②重教书轻育人。它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③传统的教学重结论轻过程。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它无法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④传统的教学是精英教育,目的是培养优秀学生。重视那些被认定为是“有发展前途”的学生,把更多的机会让给那些学生,忽视其他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新理念新思维

新课程新理念新思维 广西南宁市南宁外国语学校林万春 教与学“双五环节”是创新教学的基本框架,是高效教学新模式,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手段,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即“从教主学从”转为“学主教从”,理论阐明如下:1.就指导思想而言,应该从侧重“教”转为侧重“学” 教学是师生共同作用的过程,教离不开学,学离不开教,教与学是辨证发展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上,老师“抱着学生走路”,一切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而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则是在正确贯彻“学生为主”原则的前提下,侧重学生的“学”。陶行知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乃是教学生怎么‘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就知识传授而言,应该从侧重“知”转为侧重“思” 过去传统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把要考的“知识”记住,所以课堂教学上侧重把知识讲得详之又详,细上再细,却不给学生留下思考和观察的余地。这样的教学必然培养出一些“高分低能”和“低分低能”的学生。而新课程不但强调学生“学”,还强调学生“思”。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学习不思考则就会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精神就会倦怠。“学”与“思”必须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良也的学习效果。 所以,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不只停留在要求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上,应特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变传授型为探索型,努力为学生打开思考之门。 3.就教学方法而言,应该从侧重“灌”,转为侧重“导”。 所谓“灌”,就是教师利用课堂40分钟,尽可能多得把课本内“压”进学生这个“容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其害无穷。要变教师灌输为学生的主动吸收,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导”的作用。古人云:“施教之法,贵在启导。”学生从教师的引导中得到启发,引起探索的兴趣,这对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就培养学生能力而言,应该从侧重“仿”转为侧重“创”。 应试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学生适应考试,一切从考试出发,一切为了考试,所以很难发现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才能。表现在课堂教学上,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这样,是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而新课改的宗旨是人的终身教育,必须注重开发个人的智慧潜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而个性发展的核心,就是创造力的发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各种科学,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究,自求解决。”意思也就是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大胆标新立异。要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进行分析和实验操作,并在信息交流中大胆发阐述自己的观点。 事实上,学生一旦具备了较强的创造思维能力,不仅能改善学习状况,而且对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5.就对待教学对象而言,应该从侧重于“偏”转为侧重于“全”。 “偏”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了智育,而忽视了其它各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和发现美创造美的教育。只重视少数学生,忽视甚至放弃学困生,这完全违背了教育公平公正的原则。而新课改是一种全面发展教育,涉及到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心理生理、劳动健康诸方面,是面向全体学生,是教育的平等。所以每一节课的教学都应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层次性,课堂练习和达标检测必须具有梯度性,让优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学困生获得更多的成功满足,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要让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