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拉伸试验速率

钢筋拉伸试验速率
钢筋拉伸试验速率

1.试述Ф22的钢筋拉伸试验时,根据你试验室使用的试验机选择合适的量程,拉伸时加荷速度应如何控制?

答:(1)选择0~300kN的量程(最大量程300kN或600kN的试验机)

或0~500kN的量程(最大量程1000kN的试验机)

试验机量程的选择应根据需测量力值来确定,应尽量使需测量力值介于所选择量程范围的20%~80%之间。如本例,Ф22的钢筋其抗拉极限载荷估计为200~220kN,可选择0~300kN或0~500kN的量程,其屈服点载荷为120~150kN,均未低于所选量程的20%,因此,所选量程是合适的。

(2)Ф22的截面积为380mm2,拉伸时屈服前加荷速度应控制在2.3~23kN/s(拉伸速率为6-60 MPa/s,即0.006*380~

0.06*380=2.3~23kN/s)之间。

钢材试样屈服前加荷速度应控制在6~60MPa/s,屈服期间应变速率应在0.00025~0.0025/s之间(假定拉伸前试验机上下夹头之间距离为150mm,其分离速度应在0.035~0.35mm/s之间),屈服期间不再调节试验机速率。屈服过后,应变速率应不超过0.008/s(假定拉伸前试验机上下夹头之间距离为150mm,其分离速度应小于

0.008*150=1.2mm/s)。

(3)冷轧扭钢筋拉伸时的加载速率不宜大于2kN/min。

2.简述钢筋拉伸试验操作中应主要注意哪两方面的问题及应遵循的

事项?

答:拉伸试验时,为了获得精确的结果,主要应注意试样和仪器两个方面的问题:

A:试样方面:

(1)试样的编号应清楚明确,并用钢号打印记;

(2)认真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包括:试样表面的光洁度,有无试样本身的或因制造加工造成的横向或纵向裂纹,精确测量试样的尺寸;

(3)按要求打好标距,要轻划以防造成新的人为表面缺口;

(4)夹持试样时应仔细地对心,以防产生附加应力。

B:试验用仪器方面:

(1)根据试件大小以及预期的抗拉强度,调好试验机吨位;

(2)开机前调整指针零;

(3)用引伸仪画出载荷-伸长曲线;

(4)试验时间要停机降温。

钢筋拉伸实验

钢筋拉伸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钢筋在纯拉应力条件下直至破坏的整个过程;了解拉伸过程的四个阶段,即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颈缩阶段;掌握钢筋拉伸试验的荷载位移曲线,从图中得出上、下屈服强度;计算钢筋的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 二、实验设备 万能材料试验机(示值误差不大于1%)、游标卡尺(精度为0.1mm)。 三、实验步骤 1.钢筋试件一般不经切削。 图1 试件示意图 a—直径;l —标距长度;h1—(0.5~1)a;h—夹头长度 2.在试件表面,选用小冲点、细划线或有颜色的记号做出两个或一系列等分格的标记,以表明标距长度,测量标距长度l0(l0=10a或l0=5a)(精确至0.1 mm)。 调整试验机测力度盘的指针,对准零点,拨动副指针与主指针重叠。 3.将试件固定在试验机的夹具内,开动试验机机进行拉伸。屈服前,应力增加速度按表1规定,并保持试验机控制器固定于这一速率位置上,直至该性能测出为止;测定抗拉强度时,平行长度的应变速率不应超过0.008/s。 4.钢筋在拉伸试验时,读取测力度盘指针首次回转前指示的恒定力或首次回转时指示的最小力,即为屈服点荷载F s(N);钢筋屈服之后继续施加荷载直至将钢筋拉断,从测力度盘上读取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F b(N)。 5.拉断后标距长度L1(精确至0.1mm)的测量。将试件断裂的部分对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如拉断处到邻近标距端点的距离大于l0/3时,可直接测量两端点的距离;如拉断处到邻近的标距端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l0/3时,可用移位方法确定l1:在长段上从拉断处O点取基本等于短段格数,得B点,接着取等于长段所余格数(偶数)之半得C点;或者取所余格数(奇数)减1与加1之半,得到C与C1点,移位后的l1分别为AO+OB+2BC或 AO+OB+BC+BC1(如图2所示)。

3钢筋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第三章:钢筋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颁布日期: 2015年09月12日 钢筋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一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的目的是确认钢筋的拉伸性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适用于各种钢筋拉伸试验。 二 检测标准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 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 1499.2-2007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三 仪器设备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钢筋标距打点机、游标卡尺、钢直尺等。 四 试验步骤 1、试验前,检查来样的数量,与委托单进行核对,发现送检试样有不同批次,材质不同,直径不符等情况应在原始记录及报告中注明。 2、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对条件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5℃。 2、试样长度应满足:夹持区长度(钳口长度)+【≥20mm(或≥d)】+最小自由长度+【≥20mm(或≥d)】+ 夹持区长度(钳口长度)。试样需矫直时,应将试样置于木材、塑料、或铜的平面上,用这些材料制成的锤子轻轻矫直,矫直时试样不得有损伤,也不允许受任何扭曲。 3、根据样品的相应标准的规定确定该试样的标距长度。原始标距与横截面有00L k S =关系的试样称为比例试样。比例系数k 的值为5.65。原始标距应不小于15mm 。当试样截面积太小,以致采用比例系数k 为5.65的值不能符合这一最小标距时,可以采用较高的值(优先采用11.3的值)或非比例试样。应用小标记、细划线或细墨线标记原始标距,不得用引起过早断裂的缺口作标记。对于比例试样,原标距长度应修约到5mm 的整数倍。原始标距的标记应准确到±1%。如平行长度比原始标距长许多,可以标记一系列套叠的原始标距。有时可以在试样表面划一跳平行于试样纵轴的线,并在此线上标记原始标距。 3、试样横截面面积S 0的确定:对于试样的相关标准规定有公称横截面面积的原材,计算钢筋强度用截面面积S 0可以用公称横截面面积。对于试样的相关标准只规定有公称直径而无公称横截面面积,可按公式2 04d S π=计算,其直径d 应在标距的两端及中间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测 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mm 。

钢筋试验拉伸加载速度

钢筋试验加载速率 2008年06月15日星期日 10:31 1.试述Ф22的钢筋拉伸试验时,根据你试验室使用的试验机选择合适的量程,拉伸时加荷速度应如何控制? 答:(1)选择0~300kN的量程(最大量程300kN或600kN的试验机) 或 0~500kN的量程(最大量程1000kN的试验机) 试验机量程的选择应根据需测量力值来确定,应尽量使需测量力值介于所选择量程范围的20%~80%之间。如本例,Ф22的钢筋其抗拉极限载荷估计为200~220kN,可选择0~300kN或 0~500kN的量程,其屈服点载荷为120~150kN,均未低于所选量程的20%,因此,所选量程是合适的。 (2)拉伸时屈服前加荷速度应控制在2.3~23kN/s之间。 钢材试样屈服前加荷速度应控制在6~60MPa/s,屈服期间应变速率应在 0.00025~0.0025/s之间(假定拉伸前试验机上下夹头之间距离为150mm,其分离速度应在0.035~0.35mm/s之间),屈服期间不再调节试验机速率。屈服过后,应变速率应不超过0.008/s(假定拉伸前试验机上下夹头之间距离为150mm,其分离速度应小于1.2mm/s)。 (3)冷轧扭钢筋拉伸时的加载速率不宜大于2kN/min。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2002 上指出: 1.在弹性范围内和直到上屈服强度,应力速率的范围: 1)材料弹性模量小于150000时,应力速率2-20N/mm2 2)材料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150000,应力速度6-60N/mm2 2.下屈服强度:应变速度在0.00025/S-0.0025/S之间. 3.在塑性范围和直至规定强度:应变速度不应超过0.0025/S. 4.测定抗拉强度的试验速度: 1)塑性范围 :平行长度的应变速度不应超过0.008/S. 2)弹性范围 :试验不包括屈服强度或规定强度的测定,试验机的速度可以达到塑性范围内允许的最大速度. 应变速率换算为应力速率:δ=Eε E-----材料弹性模量 ε-----规定的应变速度 例如:HRB335的22钢筋,弹性模量为:210000Mpa,截面积:380.1mm

拉伸试验

钢筋试验 一、一般规定 (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同一公称直径和同一炉罐号组成的钢筋应分批检查和验收,每批质量不大于60t。 (2)钢筋应有出厂证明,或试验报告单。验收时应抽样作机械性能试验: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钢筋在使用中若有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时,还应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验收时包括尺寸、表面及质量偏差等检验项目。 (3)钢筋拉伸及冷弯使用的试样不允许进行车削加工。试验应在20±10℃的温度下进行,否则应在报告中注明。 (4)验收取样时,自每批钢筋中任取两根截取拉伸试样,任取两根截取冷弯试样。在拉伸试验的试件中,若有一根试件的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三个指标中有一个达不到标准中的规定值,或冷弯试验中有一根试件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在同一批钢筋中再抽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结果中只要有一个指标不合格,则该试验项目判定为不合格,整批不得交货。 (5)拉伸和冷弯试件的长度L,分别按下式计算后截取: 拉伸试件:;冷弯试件: 式中? L、——分别为拉伸试件和冷弯试件的长度(mm); L0——拉伸试件的标距,或(mm); h、h1——分别为夹具长度和预留长度(mm),h1=(0.5~1)a,见图试7.1; a——钢筋的公称直径(mm)。 实训一拉伸试验 一、试验目的 测定钢筋的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评定钢筋的强度等级。 二、主要仪器设备

1.万能材料试验机示值误差不大于1%。量程的选择:试验时达到最大荷载时,指针最好在第三象限(180°~270°)内,或者数显破坏荷载在量程的50%~75%之间。 2.钢筋打点机或划线机、游标卡尺(精度为0.1mm)等。 三、试样制备 拉伸试验用钢筋试件不得进行车削加工,可以用两个或一系列等分小冲点或细划线标出试件原始标距,测量标距长度L0,精确至0.1mm,见图试7.1。根据钢筋的公称直径按表6.6选取公称横截面积(mm2)。 图试7.1 钢筋拉伸试验试件 a-试样原始直径;L0-标距长度;h1-取(0.5~1)a;h-夹具长度 四、试验步骤 1.将试件上端固定在试验机上夹具内,调整试验机零点,装好描绘器、纸、笔等,再用下夹具固定试件下端。 2.开动试验机进行拉伸,拉伸速度为:屈服前应力增加速度为10MPa/s;屈服后试验机活动夹头在荷载下移动速度不大于0.5L c/min,直至试件拉断。 3.拉伸过程中,测力度盘指针停止转动时的恒定荷载,或第一次回转时的最小荷载,即为屈服荷载F s(N)。向试件继续加荷直至试件拉断,读出最大荷载F b(N)。 4.测量试件拉断后的标距长度L1。将已拉断的试件两端在断裂处对齐,尽量使其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如拉断处距离邻近标距端点大于L0/3时,可用游标卡尺直接量出L1。如拉断处距离邻近标距端点小于或等于L0/3时,可按下述移位法确定L1:在长段上自断点起,取等于短段格数得B点,再取等于长段所余格数(偶数如图试7.2a)之半得C点;或者取所余格数(奇数如图试7.2b)减1与加1之半得C与C1点。则移位后的L1分别为AB+2BC或AB+BC+BC1。

钢筋拉伸试验报告

钢筋拉伸试验 实验报告 试验人:郭航吴宏康 试验时间:2015年4月20日 联系方式: 邮箱:

【实验时间和地点】 2015年4月20日,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 【实验目的】 了解钢筋在纯拉应力条件下直至破坏的整个过程;了解拉伸过程的四个阶段,即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颈缩阶段;掌握钢筋拉伸试验的荷载-位移曲线,从图中得出上、下屈服强度;计算钢筋的断后伸长率、断后收缩率。【实验依据】 GBT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实验材料】 HRB400(三级)钢筋四根,参数如下: 【实验设备和器材】 切割机,游标卡尺(50分度),锉刀,卷尺,拉伸试验机。 【实验过程】 一.材料准备 1.切割 钢筋长度按照l≥10*d+250mm取用,钢筋长度均满足这个条件,但是试验机高度有限,故将钢筋统一切割为500mm长。 2.标记 在钢筋中部适当位置取10*d的长度,作为拉伸区段,要求区段距离钢筋头和尾部长度均大于125mm。将区段等分为十份,在每一个等分点处用锉刀标记出来。 3.测量拉伸前直径

首先测量试样标距两端和中间这三个截面处的尺寸,对于圆试样,在每一横截面内沿互相垂直的两个直径方向各测量一次,取其平均值。用测得的三个平均值中最小的值计算试样的原始横截面面积。 4.拉伸 将准备好的钢筋试样放置到拉伸试验机中,注意上部和下部夹具夹持位置距离拉伸区域尽量短,保持在5cm左右,然后夹紧夹具,避免在加载过程中滑移。 5.试验结果 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 从力-位移曲线图读取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力和不计初时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力或屈服平台的恒定力。将其分别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从记录的力-位移曲线图(如图所示)读取过了屈服阶段之后的最大力。最大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抗拉强度。绘制表格如下: 钢筋编号实测直径(mm) 横截面积(mm2) 最大拉力(kN) 抗拉强度(MPa) A D E 钢筋A(14)力-位移曲线

钢筋拉伸试验

混凝土用热轧钢筋拉伸试验 1. 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及带肋钢筋牌号及公称直径、横截面面积 (1)钢筋的牌号及其含义 (2)钢筋的公称直径、横截面面积

2. 组批规则和取样方法 (1)组批规则 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 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超过60 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 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 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混合批的重量不大于60t。 (2)取样方法 每批钢筋的检验项目,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3)试件要求 拉伸试件的长度L ,分别按下式计算后截取: 拉伸试件:1022h h L L ++=; 式中:L 、w L ——分别为拉伸试件和冷弯试件的长度(mm ); L 0——拉伸试件的标距(mm ); h 、h 1——分别为夹具长度和预留长度(mm ),h1=(0.5~1)a ; a ——钢筋的公称直径(mm )。 对于光圆钢筋一般要求夹具之间的最小自由长度不小于350mm ; 对于带肋钢筋,夹具之间的最小自由长度一般要求:25≤d 时,不小于350mm ;3225≤

钢筋拉伸试验

钢筋拉伸试验 1、测定钢筋的直径和钢筋截面积和重量 2、试样标距标记和测量:可以用两个或一系列等分不冲点或细化线标出原始标距,标记不应影响试样断裂,也可以用手锉刀刻画标记,标距可按5d或10d 。 3、按试样尺寸及截面积、强度等级选择万能材料试验机度盘量程。 4、将试样安装上夹头,上下夹头必须持紧在试验机夹具上方可开始试验。试验速度应根据材料性质和试验目的确定。 5、测定钢筋的屈服强度时,屈服前的应力速率按下表保持试验机控制器固定于速率位置,直至该性能测出。 6、测定下屈服点时,平行长度内的应变速率应在0.00025-0.0025/s 之间,并应尽可能保持恒定。 7、屈服过后测定抗拉强度,试验机两夹头在力作用下的分离速率应不超过0.52c/min,试样拉至断裂,从拉伸确定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或从测力度盘上读取最大力。 8、试样拉断后,将其断裂部分在断裂处紧密对接在一起,尽量使其轴线位于一直线上,如拉断处形成缝隙,则此缝隙应计入试样拉断后的标距内。 9、测量延伸率:用钢直尺按两点标距离进行测量。 结果: 1、横截面积按下式计算

2 dπ=1S/4o0式中:S 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0. 2、上屈服点或下屈服点分别按下式计算 Q=F/S0 SS式中: Q-屈服点S F-屈服力S Q=F/S0 SuSu式中:Q-上屈服点Su F-上屈服力Su Q=F/S0 SLSL式中:Q-下屈服点SL F-下屈服力SL3、抗拉强度的计算按下式:Q=F/S0 bb式中:Q-抗拉强度b F-最大力b4、试样断后伸长率按下式计算:δ=(L-L)/L×100 001式中:δ-断后伸长率 L-试样拉断后的标距1L-试样原始标距05、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试验结果无效: 1)试样在标距上或标距外裂隙; 试验由于操作不当,如试样夹偏而造成性能不符合规定要求;2). 3)试验后试样出现二个或二个以上缩颈; 4)试验中记录有误或设备仪器发生故障影响结果准确性,遇有试验结果作废时应补做试验; 5)试验后试样上显示出冶金缺陷(如分层、气泡、夹渣及缩孔等),应在试验记录及报告中注明。 五、数据处理 2;伸长率如≤10%修约到/Nmm0.5%,>1、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值修约510%修约到1%。

钢筋拉伸弯曲试验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

一、钢筋拉伸试验 试验目的:测定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评定钢筋的强度 等级’ 试验仪器:万能材料试验机、游标卡尺、钢筋打点机 (一)试验准备: 1 室内温度控制在:10~35℃。(对温度要求严格时:23℃±5℃) 2分 2 检查试验仪器是否齐全,能否正常运行并预热仪器。 3分 3 将试样用钢筋打点机进行打点。原始标距为5d(打点间距精确到5mm) 5分 (二)试验步骤: 1根据钢筋直径选择合适的夹具,设置试验机力值零点。(必须在试样被夹之前,防止重力作用下引起的力)。 20分 2设定好仪器,把样品放置在仪器上夹稳后,用手左右上下移动一下看是否稳固。10分 3 4拉断后,迅速关闭送油阀,取下钢筋,打开回油阀卸载。将取下的钢筋试样拼接顺直以后用游标卡尺测断后伸长量准确至±0.25mm。20分 5计算断后伸长率:A=(L U-L0)/L0 *100%(断后伸长率修约0.5%)20分 6试验结束后,立即切断仪器电源,擦拭仪器并归位。10分

二、钢筋弯曲试验步骤: 试验目的:冷弯试验是用以检查钢材承受规定弯曲变形的能力,观察其缺陷。1)试样长度根据仪器设备确定,一般为5d+150mm,d为公称直径 2 3)选择支辊间距离:(此间距在试验期间应保持不变) L=(D+3a)±a/2 a----公称直径,D----弯芯直径 (一)试验准备: 1 室内温度控制在:10~35℃。(对温度要求严格时:23℃±5℃) 5分。 2检查试验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并预热仪器。5分 二)试验步骤: 1 根据上面内容选择好冷弯压头,10分 2 计算并调好间距,把样品放在支辊正中间。样品中心与冷弯头对准。45分 3 调整冷弯头,使其刚好与样品接触,数值清零后,开始加压。试验速率控制在(1±0.2)mm/s 15分 5 冷弯至要求的角度后,停止加压,松油。取出样品,察看弯曲最大部分有无裂缝、起层剥落状况,判定是否合格10分 6试验结束后,立即切断仪器电源,擦拭仪器并归位。10分

钢筋拉伸试验速率

1.试述Ф22的钢筋拉伸试验时,根据你试验室使用的试验机选择合适的量程,拉伸时加荷速度应如何控制? 答:(1)选择0~300kN的量程(最大量程300kN或600kN的试验机) 或0~500kN的量程(最大量程1000kN的试验机) 试验机量程的选择应根据需测量力值来确定,应尽量使需测量力值介于所选择量程范围的20%~80%之间。如本例,Ф22的钢筋其抗拉极限载荷估计为200~220kN,可选择0~300kN或0~500kN的量程,其屈服点载荷为120~150kN,均未低于所选量程的20%,因此,所选量程是合适的。 (2)Ф22的截面积为380mm2,拉伸时屈服前加荷速度应控制在2.3~23kN/s(拉伸速率为6-60 MPa/s,即0.006*380~ 0.06*380=2.3~23kN/s)之间。 钢材试样屈服前加荷速度应控制在6~60MPa/s,屈服期间应变速率应在0.00025~0.0025/s之间(假定拉伸前试验机上下夹头之间距离为150mm,其分离速度应在0.035~0.35mm/s之间),屈服期间不再调节试验机速率。屈服过后,应变速率应不超过0.008/s(假定拉伸前试验机上下夹头之间距离为150mm,其分离速度应小于 0.008*150=1.2mm/s)。 (3)冷轧扭钢筋拉伸时的加载速率不宜大于2kN/min。 2.简述钢筋拉伸试验操作中应主要注意哪两方面的问题及应遵循的

事项? 答:拉伸试验时,为了获得精确的结果,主要应注意试样和仪器两个方面的问题: A:试样方面: (1)试样的编号应清楚明确,并用钢号打印记; (2)认真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包括:试样表面的光洁度,有无试样本身的或因制造加工造成的横向或纵向裂纹,精确测量试样的尺寸; (3)按要求打好标距,要轻划以防造成新的人为表面缺口; (4)夹持试样时应仔细地对心,以防产生附加应力。 B:试验用仪器方面: (1)根据试件大小以及预期的抗拉强度,调好试验机吨位; (2)开机前调整指针零; (3)用引伸仪画出载荷-伸长曲线; (4)试验时间要停机降温。

钢筋拉伸试验操作 (2)

一、钢筋拉伸试验步骤: 试验仪器: 1)室内温度控制在:10~35℃。(对温度要求严格时:23℃±5℃)2)观察样品外观 1、是否锈蚀、裂纹等 2、公称尺寸(表3)横肋与钢筋轴线的夹角45°≤¢≤70°且钢筋相对面横肋的方向相反)横肋公称间距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倍;纵肋斜角0°-30°相邻两横肋末端之间间隙(包含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附录C); (验收货是长度偏差±25mm,有要求时±50mm现场验收) 3、重量是否合格。 4、通过钢筋的直径,选择合适的试验仪器(选着仪器最大量程在20%-80%之间)钢筋取样的长度: 3)检查试验仪器是否能正常运行. 4)钢筋打点机进行打点。原始标距为5d(GB/ *√S)(备注:25mm、22mm的钢筋打点是不一样的 25—125mm精确到5mm 22—110mm 精确到10mm)

5)开机,选择合适的夹具,试验机数值清零。(必须在试样被夹之前,防止钢筋重力作用下引起的力)。 6)设定好仪器选着粒径等,把样品放置在仪器上夹稳后,用手左右上下移动一下看是否温档。 7)开始拉钢筋速率控制在下表范围内。(弹性模量选着≥150000E/mpa。应力速率为6-60MPa/s 。加荷速率=应力*钢筋面积/1000),注意记录下屈服、上屈服以及极限抗拉力值。 8)拉断后,加油卸载取下钢筋,拼接好以后测断后伸长量准确至±0.25mm。计算断后伸长率:A=(L U-L0)/L0 (断后伸长率修约%)9) 计算屈服强度(取下屈服)、极限强度精确至0或5,伸长率保留至1%等。结论规范,试验日期、工程名称、规格型号等必须要写。

钢筋拉伸试验讲义

钢筋拉伸试验讲义

钢筋原材拉伸检验方法 一、检验依据 GB 1499.1-2017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 1499.2-201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8900-2012 《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 GB/T 232-2010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二、检测环境 对于试验温度一般要求在10℃-35℃之间,对于有严格要求的在23℃±5℃之间。 三.样品领取 检查样品的外观情况、长度情况,核对试验样品上的牌号、标示,核对样品标签。 四.仪器设备 1、钢筋拉伸试验机及不同规格夹具 2、冷弯试验机及不同规格弯头

3、砂轮机 4、连续式标距打点机(等间距10mm或5mm) 5、钢尺、电子秤 6、烘箱 7、清理卫生的工具等等。

五.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查看温湿度计,室内温度是否满足试验需求; 2、穿戴手套、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3、检查仪器是否异常、油缸油量、检定日期并将仪器器预热5~10min ; 4、填写使用记录等。 六.试验步骤 1.重量偏差试验 1、接通电源,进行砂轮机空转调试后,将钢筋稳妥夹紧,缓缓将钢筋两端磨平至试验所需平整度; 2、将钢筋放置工作平台上,用符合精度的钢尺逐支测量试样长度并记录(精确至1mm ); 3、将测量好的试样编号,准确称量每支试样重量并记录(精确至1g ),测量试样总重量时,应精确到不大于总重量的1%(试验数量:5支,长度:大于500mm ); 4、钢筋实际重量与公称重量的偏差(%)按下方公式计算: %100称重量 ×试样总长度) 称重量×试样总长度(-试样实际总重量?= 公公重量偏差 检验结果的数值修约与判定应符合YB/T081(钢筋应修约至5MPa )的规定。 计算公式中公称重量应根据受检样品的公称直径从表2查找: 钢筋的公称横截面面积与公称重量列于表2。 表 2

3钢筋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钢筋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的目的是确认钢筋的拉伸性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适用于各种钢筋拉伸试验。 二检测标准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 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 1499.2-2007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三仪器设备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钢筋标距打点机、游标卡尺、钢直尺等。 四试验步骤 1、试验前,检查来样的数量,与委托单进行核对,发现送检试样有不同批次,材质不同,直径不符等情况应在原始记录及报告中注明。 2、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对条件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5℃。 2、试样长度应满足:夹持区长度(钳口长度)+【≥20mm(或≥d)】+最小自由长度+【≥20mm(或≥d)】+ 夹持区长度(钳口长度)。试样需矫直时,应将试样置于木材、塑料、或铜的平面上,用这些材料制成的锤子轻轻矫直,矫直时试样不得有损伤,也不允许 受任何扭曲。 3、根据样品的相应标准的规定确定该试样的标距长度。原始标距与横截面有 L k S 00关系的试样称为比例试样。比例系数k的值为5.65。原始标距应不小于15mm。当试样截面积太小,以致采用比例系数k为5.65的值不能符合这一最小标距时,可以采用较高的值(优先采用11.3的值)或非比例试样。应用小标记、细划线或细墨线标记原始标距,不得 用引起过早断裂的缺口作标记。对于比例试样,原标距长度应修约到5mm的整数倍。原始标距的标记应准确到±1%。如平行长度比原始标距长许多,可以标记一系列套叠的原始标距。有时可以在试样表面划一跳平行于试样纵轴的线,并在此线上标记原始标距。 3、试样横截面面积S0的确定:对于试样的相关标准规定有公称横截面面积的原材, 计算钢筋强度用截面面积S0可以用公称横截面面积。对于试样的相关标准只规定有公称直

热轧带肋钢筋拉伸试验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热轧带肋钢筋拉伸试验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1、牌号为HRB400E的钢筋和牌号为HRB400的钢筋的技术指标要求是一样的。 (B)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B 2、当钢筋的重量偏差指标检验不合格时,应按要求进行复检。(B)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B 3、钢筋屈服强度和拉伸强度的数据修约是1MPa。(B)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B 4、抗震钢筋应按照设计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 1499.2-2018)的技术要求进行试验检测,但是最大力伸长率、重量偏差、反向弯曲可以不做检测。(B)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B 5、 出现钢筋直径越小,强度越大的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清零方法不正确引起的,仪器自重和摩擦力也当成了钢筋拉力。 (A)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A 6、《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1-2010)要求 钢筋强度性能值修约至1MPa,《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

(YBT 081-2013)要求钢筋强度性能值修约至5MPa,《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1-2010)是国家标准,所以应该执行国家标准的钢筋强度性能值修约至1MPa。(B)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B 7、做钢筋拉伸试验时,由于万能试验机的摩擦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B)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B 8、钢筋拉伸试验的试验条件就是功能室的环境条件,主要就是温度和湿度。(B)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钢筋拉伸试验

钢筋拉伸试 1、测定钢筋的直径和钢筋截面积和重量 2、试样标距标记和测量:可以用两个或一系列等分不冲点或细化线标出原始 标距,标记不应影响试样断裂,也可以用手锉刀刻画标记,标距可按或 5d 10d 。 3、按试样尺寸及截面积、强度等级选择万能材料试验机度盘量程。 4、将试样安装上夹头,上下夹头必须持紧在试验机夹具上方可开始试验。试 验速度应根据材料性质和试验目的确定。 5、测定钢筋的屈服强度时,屈服前的应力速率按下表保持试验机控制器固定 于速率位置,直至该性能测出。 6、测定下屈服点时,平行长度内的应变速率应在之间,并应尽可能保持恒 定。 7、屈服过后测定抗拉强度,试验机两夹头在力作用下的分离速率应不超过/ min,试样拉至断裂,从拉伸确定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或从测力度盘上读取 最大力。 8、试样拉断后,将其断裂部分在断裂处紧密对接在一起,尽量使其轴线位于一直线上,如拉断处形成缝隙,则此缝隙应计入试样拉断后的标距内。 9、测量延伸率:用钢直尺按两点标距离进行测量。 结果:1、横截面积按下式计算 2 S=1/4 n d o 式中:S o-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

2、上屈服点或下屈服点分别按下式计算 Q S= F s/ S o 式中: Q S- 屈服点 F s—屈服力 Q Su —F su / S o 式中:Q Su—上屈服点 F su—上屈服力Q SL—F SL/ S o 式中:Q S L—下屈服点 F SL—下屈服力 3、抗拉强度的计算按下式: Q b—F b/ s o 式中:Q—抗拉强度 F b—最大力 4、试样断后伸长率按下式计算: 5 = (L i—L o)/ L o X 100 式中:5—断后伸长率 L1 —试样拉断后的标距 L o —试样原始标距

钢筋拉伸试验讲义

钢筋原材拉伸检验方法 一、检验依据 GB 1499.1-2017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 1499.2-201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8900-2012 《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 GB/T 232-2010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二、检测环境 对于试验温度一般要求在10℃-35℃之间,对于有严格要求的在23℃±5℃之间。 三.样品领取 检查样品的外观情况、长度情况,核对试验样品上的牌号、标示,核对样品标签。 四.仪器设备 1、钢筋拉伸试验机及不同规格夹具 2、冷弯试验机及不同规格弯头

3、砂轮机 4、连续式标距打点机(等间距10mm或5mm) 5、钢尺、电子秤 6、烘箱 7、清理卫生的工具等等。

五.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查看温湿度计,室内温度是否满足试验需求; 2、穿戴手套、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3、检查仪器是否异常、油缸油量、检定日期并将仪器器预热5~10min ; 4、填写使用记录等。 六.试验步骤 1.重量偏差试验 1、接通电源,进行砂轮机空转调试后,将钢筋稳妥夹紧,缓缓将钢筋两端磨平至试验所需平整度; 2、将钢筋放置工作平台上,用符合精度的钢尺逐支测量试样长度并记录(精确至1mm ); 3、将测量好的试样编号,准确称量每支试样重量并记录(精确至1g ),测量试样总重量时,应精确到不大于总重量的1%(试验数量:5支,长度:大于500mm ); 4、钢筋实际重量与公称重量的偏差(%)按下方公式计算: %100称重量 ×试样总长度) 称重量×试样总长度(-试样实际总重量?= 公公重量偏差 检验结果的数值修约与判定应符合YB/T081(钢筋应修约至5MPa )的规定。 计算公式中公称重量应根据受检样品的公称直径从表2查找: 钢筋的公称横截面面积与公称重量列于表2。 表 2 公称直径,mm 公称横截面面积,mm 2 理论重量,kg/m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5 28 32 36 40 50 28.27 50.27 78.54 113.1 153.9 201.1 254.5 314.2 380.1 490.9 615.8 804.2 1 018 1 257 1 964 0.222 0.395 0.617 0.888 1.21 1.58 2.00 2.47 2.98 3.85 4.83 6.31 7.99 9.87 15.42

钢筋拉伸试验操作

钢筋拉伸试验操作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一、钢筋拉伸试验步骤: 试验仪器: 1)室内温度控制在:10~35℃。(对温度要求严格时:23℃±5℃)2)观察样品外观 1、是否锈蚀、裂纹等 2、公称尺寸(表3)横肋与钢筋轴线的夹角45°≤¢≤70°且钢筋相对面横肋的方向相反)横肋公称间距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纵肋斜角0°-30°相邻两横肋末端之间间隙(包含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GB1499.2-2007附录C); (验收货是长度偏差±25mm,有要求时±50mm现场验收) 3、重量是否合格。 4、通过钢筋的直径,选择合适的试验仪器(选着仪器最大量程在20%-80%之间)钢筋取样的长度: 3)检查试验仪器是否能正常运行. 4)钢筋打点机进行打点。原始标距为5d(GB/T228.1-2010 5.65*√S)(备注:25mm、22mm的钢筋打点是不一样的 25—125mm精确到5mm 22—110mm 精确到10mm) 5)开机,选择合适的夹具,试验机数值清零。(必须在试样被夹之前,防止钢筋重力作用下引起的力)。

6)设定好仪器选着粒径等,把样品放置在仪器上夹稳后,用手左右上下移动一下看是否温档。 7)开始拉钢筋速率控制在下表范围内。(弹性模量选着≥150000E/mpa。应力速率为6-60MPa/s 。加荷速率=应力*钢筋面积/1000),注意记录下屈服、上屈服以及极限抗拉力值。 8)拉断后,加油卸载取下钢筋,拼接好以后测断后伸长量准确至± 0.25mm。计算断后伸长率:A=(L U -L )/L (断后伸长率修约0.5%) 9) 计算屈服强度(取下屈服)、极限强度精确至0或5,伸长率保留至1%等。结论规范,试验日期、工程名称、规格型号等必须要写。 二、钢筋弯曲试验步骤: 1)选择钢筋冷弯头(若下表),安装冷弯头

钢筋拉伸试验计算

钢筋拉伸试验计算 1.横截面积按下式计算: S O=∏r2或S O=1/4∏d2 (式中S O为式样横截面积) 2.上屈服点或下屈服点按下式计算: Q S=F S/ S O (式中Q S为屈服点、F S为屈服力) Q SU= F SU/ S O (式中Q SU为上屈服点、F SU为上屈服力) Q SL= F SL/ S O (式中Q SL为下屈服点、F SL为下屈服力) 3.抗拉强度按下式计算: Q b=F b/ S O (式中Q b为抗拉强度、F b为最大力) 4.式样断后伸长率按下式计算: δ=(L1-L O)/L O×100 (式中δ为断后伸长率、L1式样拉断后标距、L O式样原本标距)

JIS Z 2241(2004)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具体标准时什么? 3 定义 JIS G 0202中规定相关定义和以下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a) 标距【gauge length】测量伸长用的试样圆柱或棱柱部分的长度。 1) 原始标距【original gauge length(Lo)】施力前的试样标距。 2) 断后标距【final gauge length(Lu)】试样断裂后的标距。 b) 引伸计标距【extensometer gauge length(Le)】用引伸计测量试样伸长时所用试样的平行长 度部分长度(这个长度不同于 Lo,应该比 b、d或管状试样的外径大,但是要比试样平行长度部 分短。 这里,b:板状试样平行部分的宽度,或从管材轴向上截取的试样的平均宽度,或棒状试样的宽度。 d:圆形截面试样的直径。 c) 伸长【elongation】试验期间任一时刻原始标距的增量。 d) 伸长率(%)【percentage elongation】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 (Lo)之比的百分率。 1)残余延伸率 (%)【percentage permanent elongation】卸载后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

建筑钢材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建筑钢材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常用建筑钢材的物理力学力学性能试验和钢筋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 2.执行标准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228—1987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232—1999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3.拉伸试验 3.1常用符号及定义 1)平行长度Lc:试样两头部或两夹持部分(不带头试样)之间的平行长度; 2)试样标距:拉件试验过程中以测量试样伸长度; 3)原始标距L O:实验前的标距; 4)断后标距L1:试样拉断后,断裂部分断裂处对接在一起。使其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时的标距; 5)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δp:试样标距部分的非比例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表示此应力的符号应附以叫注说明,例如σp0.2、σp0.01等分别表示规定非比例伸长率为0.2%和0.01%时的应力;6)规定的残余伸长应力δr:试样卸除拉伸力后,其标距部分的残余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表示次应力的符号应附

以角注说明,例如σr0.2表示规定残余伸长里女为0.2%时的应力; 7)屈服点σs:呈现屈服现象的金属才力哦啊,试样在实验过程中力增加(保持恒定)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如力发生下降,应区分上、下屈服点; 8)F屈服点—σsL:当不计初始瞬间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应力;9)抗拉强度σb:试样拉断过程中最大力所对应的应力; 10)断后伸长率δ:试样拉断后,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11)S 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 12)F sl:下屈服点力; 13)F b:最大力。 3.2试样横截面积 1)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测定。 ①矩形试样横截面尺寸(宽度和厚度)应在标距和两端及中间处测量,选用三处测量横截面积中最小值。 ②测量试样原始横截面尺寸的量具应满足表3.2-1要求。 表3.2-1 ③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计算值修约到三为有效数字,修约方法按GB8170-1987执行。

钢筋原材拉伸试验方法

钢筋原材拉伸试验方法 1.仪器设备 ①万能材料试验机及不同规格夹具。②连续式标距打点机。③钢尺。 2.试样准备 原始标距L o的标记: 在试样自由长度范围内,均匀划分为10mm或5mm 的等间距标记。可以用标点机进行打点标距。 3.试验步骤 ①将试样夹紧在试验机上后,进行加荷。 ②屈服强度的测定: 试验机平稳加荷,控制速率在6~60MPa/s(可参照表中力值数据)

在显示盘数值第一次出现回落时的最大读数,将其除以试件原始横截面积(S O)得到下屈服强度。 ③继续平稳加载,直至试件破坏或钢筋出现颈缩现象,停止加载。 ④测定断后伸长率,应将试件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试件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试件断后标距(测量区的范围应处于距离断裂处至少5d)。原则上只有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

距的三分之一情况方为有效。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4.结果计算 抗拉强度按下式计算:R m=F b/S o 伸长率按下式计算:δ=(L1-L0)/L0*(100%) 式中: R m――抗拉强度,计算精确至5MPa F b――极限荷载值,kN δ――伸长率,计算精确至0.5% L0――试样原标距长度,mm L1――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准确到0.25mm S0――试样原横截面积,mm2 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试验结果无效,应补做同样数量试样的试验:①试样断标距外或在机械刻线的标距标记上,而且断后伸长率小于规定最小值;②试验期间设备发生故障,影响了试验结果任何检验如有某一项试样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再取

钢筋拉伸性能试验

职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 《钢筋拉伸性能试验》 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求得钢筋的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三个指标,作为评定钢材强 度等级的依据。 一、主要仪器设备:试验机、钢板尺、游标卡尺、千分尺、两脚扎规、钢筋试件。 三、试验对象:高一综合建筑专业全体学生 四、试验步骤 1、 试样原始横断面的测定 8-10mm 直径的钢筋试件一般不经车削。用质量法求出横断面的面积。 A 0=m/7.85L 0 2、 试样原始标记和测量 可以用两个或一系列等分小点或细线标出原始标距,标距不应影响试样断裂。 3、 屈服点的测定 有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应测定其屈服点、上屈服点或下屈服点。 本次试验采用指针法测定。即试验时,当测力盘的指针首次停止转动的恒定力,或指针首次回转前的最大力或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小力,分别对应的应力应为屈服点和上、下屈服点。 4、 抗拉强度的测定 试样拉至断裂,从拉伸图上确定试验进程中的最大力,或从测力盘上读取最大力。抗拉强度按下式计算: σb =F b /A 0 5、 伸长率测定 将已拉断的试件的两段,在断裂处对齐,尽量使其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如拉断处 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缝隙,则此缝隙应计入试件拉断后的标距部分长度之内。 断后的标距L 1的测量: 直量法:如拉断处到最邻近标距端点的距离大于L 0/3时,直接测量标距两端点的距离。 位移法:如拉断处到最邻近标距端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L 0/3时,用位移法测量标距两端点的距离。 6、 伸长率用下式计算: δ10=(L 1-L 0)L 0 ×100% 结果评定:将测试所得的结果与国家标准相比较,如达到标准,则合格,否则重新取样 测定。如仍有不达标者,则说明该钢筋不合格。

钢筋拉伸试验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系部:城建系 班级:市政1312 指导老师:成向峰 学生姓名:李志斌

【实习目的】 通过本次学习,对学校学习到的知识进行作用并再掌握,同时也开阔了视眼,增长了知识,为以后做这个行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实习时间】 2016年3月15日~2016年6月6日 【实习地点】 太原市学府街瑞桑路六号 【实习单位及介绍】 山西天一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是为社会提供公正检测数据的国家一级建设工程专业检测机构,是全资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465万。公司位于太原市学府街瑞桑巷6号,公司下设:综合管理部、试验检测部、技术质量部、市场开发部、财务管理部、办公室、工程部,主要承担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新型教材和建筑工程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建筑施工技术咨询服务。 【实习岗位】 试验员 【实习内容】 钢筋拉伸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钢筋在纯拉应力条件下直至破坏的整个过程

了解拉伸过程的四个阶段,即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颈缩阶段 掌握钢筋拉伸试验的荷载位移曲线,从图中得出上、下屈服强度计算钢筋的断后伸长率、最大力下总伸长率 〔实验依据〕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拉伸 试验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实验材料〕 HRB400E钢筋二根一组,参数如下: 〔实验设备及器材〕 切割机,游标卡尺(50分度),锉刀,卷尺,拉伸试验机。〔实验过程〕 一,材料准备 1切割 钢筋长度按照l≥10×d+250mm取用,钢筋长度均满足这个条件,但是试验机高度有限,故将钢筋统一切割为500mm长。

2标记 在钢筋中部适当位置取10×d的长度,作为拉伸区段,要求区段距离钢筋头和尾部长度均大于125mm。将区段等分为十份,在每一个等分点处用锉刀标记出来 3.测量拉伸前直径 首先测量试样标距两端和中间这三个截面处的尺寸,对于圆试样,在每一横截内沿互相垂直的两个直径方向各测量一次,取其平均值。用测得的三个平均值中最小的计算试样的原始横截面面积。 4拉伸 将准备好的钢筋试样放置到拉伸试验机中,注意上部和下部夹具夹持位置距离拉区域尽量短,保持在5cm左右,然后夹紧夹具,避免在加载过程中滑移。 5实验结果 5.1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 从力--位移曲线图读取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力和不计初时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的最小力或屈服平台的恒定力。将其分别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上屈服强度和下服强度。 5.2抗拉强度 从记录的力--位移曲线图(如图所示)读取过了屈服阶段之后的最大力。最大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抗拉强度。绘制表格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