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左旗草原生态保护

合集下载

荒漠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途径探讨——以阿拉善左旗孪井滩生态农业示范区为例

荒漠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途径探讨——以阿拉善左旗孪井滩生态农业示范区为例

指 导 思 想 按 照党 中央 、国务院 “ 生产发展 、 生活宽裕 、乡风 文明、 村


新农 啊 ■ 设 条 件 分析 概 况

容整洁 、管理 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 , 采取 “ 政府主导 、
农民主体 、多方参 与”的建设机制 。立足示范区资源条件和区
阿拉善左旗孪井滩 生态农业 示范 区是 1 8 9 8年 国家水利部 位优 势 。突出主导产业 。强化科技支撑 ,努力实现生态环境改 -准正式立项 ,经 1 多年建设开发、搬迁移民后经内蒙古 自治 善 ,农牧业增效 ,农牧民增收。 以建设绿色农牧业生产基地为 } [ 0 人 民政府于 2 0 0 2年批准 为生态农业示范区 ,2 0 年正式将 基础 ,以调 整产业结构和改变生产 经营方式 为重点 ,以加快农 04 更名为内蒙古 阿拉善盟 孪井滩 生态 移民示范区。 畜产 品集贸市场建设为突破 口, 不断提 高示范 区农牧业生产 力。


j 5

目 o
管理 民主有序。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 实现各个环节全
旅游之路 。
羹 面 民主管理 ,村务公开经常化、制度化 ,有效保障农牧 民的各
2 、保护草原生态 ,发展绿色农业 维护草原生态 ,保护农业生产环境要 区及周边地 区的生态保护 ,防止土地沙漠化 ,确 誊 确掇 o 保灌 区生态安全。二是要 在灌区农业生产过程 中,按国家绿色 * i 匹 、 体布 曷 依据示范区建设总体规 划,将示范区分为三个 生态农业小 食 品生产 规程 组织生产加工 ,防止人 为因素产 生的次生 污染 , 从源头上 防止农牧业生产环境 的污染 。 区、一个工业小区、一个中心城镇 区( 见图) 。 示范 区位于荒漠平原 , 处于相对封 闭的自然环境 , 为绿色、 有机食品生产提 供了有利 条件 。示范 区将大力发展绿 色食 品生

阿拉善左旗植物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特征

阿拉善左旗植物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特征

阿拉善左旗植物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特征马斌;周志宇;张莉丽;高文星;陈善科;张宝林【摘要】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植被样方调查,研究干旱荒漠地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梯度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对样方数据的群落生活型构成、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β多样性分析,结合CCA排序和地统计方法,结果表明:(1)在该区域植物物种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均起伏较大.(2)草本植物的丰富度由西向东呈增高趋势,而灌木的丰富度则呈降低趋势;随纬度的增加,草本植物丰富度呈现下降趋势,而灌木丰富度则显现出上升趋势.但是,38°~39.2°N之间出现了一个灌木和草本物种丰富度都相对比较低的异常区域.(3)α多样性与经度正相关,但与纬度存在负相关关系.β多样性显示,随着经度的增加,自西向东样方间物种构成的相似性降低,物种替代速率升高.随着纬度的增加,群落组成呈现逐渐单一化的趋势.(4)Shannon-Wiener指数和Shimpson指数的C0/(C0+C1)都在0.25~0.75之间,α多样性为中等空间相关性.CCA分析的结果表明,地理因素对于物种多样性有显著的影响,而且经度的影响大于海拔的影响.研究阿拉善左旗荒漠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梯度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为认识和保护荒漠地区生物多样性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08(028)012【总页数】8页(P6099-6106)【关键词】植物群落;梯度变化;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作者】马斌;周志宇;张莉丽;高文星;陈善科;张宝林【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地营养学研究室,兰州730020;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地营养学研究室,兰州730020;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地营养学研究室,兰州730020;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地营养学研究室,兰州730020;内蒙古阿拉善盟草原站,巴彦浩特750306;内蒙古阿拉善盟草原站,巴彦浩特7503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是指群落组织水平上物种多样性的大小随某一生态因子梯度有规律的变化[1]。

关于退牧还草工程绩效可持续性的思考

关于退牧还草工程绩效可持续性的思考

施及其生态环境建设成பைடு நூலகம்的可持续性。


退牧还草工程绩效可持续理论阐释
二、 阿拉善左旗退牧还草工程绩效可持续的瓶
颈分析
1制度 层面 .
退牧还草工程 是 以保 护生 态环境 , 进 人与 自然 和谐 发展 为 目 促 的, 根据草原生 态系统 服务价值、 生态保护成本 、 发展机会 成本 , 运用政
关键 词 : 还草 工程 ; 退牧 绩效 ; 续 ; 策 可持 政 中图分类号 : 0. b 72  ̄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0 —45 (090-01-0 1 9 4820 }2 16 3 0
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 以下简称阿拉善左旗) 天然草原退化、 沙化 面积己达 9 。 以上, 天然草场产草量由 5 年代的 O 亩下降到 目前
态平衡的状态。要实现政策既定的目标需要协调好以下几方面的关
系: 参与主体利益的协调; 技术、 粮食、 生活能源和经济支撑因子的协
调; 主体政策和配套政策的协调; 目 工程 标和客双状况的协凋。
的 1k/ 畜草矛盾 日 2g亩, 趋尖锐, 牲畜质量下降, 商品率低。此外. 腾格 里沙漠每年以2m的速度向东南转移, 0 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向黄河倾人
1 亿 黄沙。自X3年开始启动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 目以来, ) 3 工程 效果明显。但由于退牧还草是~ 页十 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范围广、 周期
长, 在工程实 6过程 中不可避免地 会存在 一些 问题 。本 文 以阿拉善左 伍
退牧还草工程是一个建设性、 风险性、 效率性工程。实施天然草
原退牧还草工程建没是—顷 关系到地方乃至国家生态安全、 社会稳定 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 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 是发展经济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生态建设工程。退牧还草

阿拉善左旗特色动物养殖技术

阿拉善左旗特色动物养殖技术

阿拉善左旗特色动物养殖技术
阿拉善左旗是中国蒙古族自治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

这里气候干燥,土地贫瘠,但却是中国独特的草原文化和动物资源的重要保护区。

阿拉善左旗特色动物养殖技术是当地农民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总结而形成的一套科学的养殖方式。

在这里,最具特色的养殖动物是蒙古马和草原牛。

这两种动物均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繁衍生息的特种品种,具有耐寒、抗病、抗饥饿等优点。

为了保证这些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当地农民养成了一套科学的饲养方法,如草原放牧、人工喂养、定时定量、科学配饲等。

草原放牧是当地农民最常用的养殖方式。

在草原上,农民们通过轮流放牧和合理安排放牧时间,充分利用草原资源,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为了确保草原牛和蒙古马的饮食,当地农民还会种植一些适合这些动物食用的草本植物,如蒿草、牛筋草等。

除了草原放牧,当地农民还会采取人工喂养的方式,以便更好地掌握动物的饮食和营养摄入。

人工喂养在冬季特别重要,因为草原上的草本植物在冬季会枯萎,动物必须通过人工喂养来获得足够的营养。

在饲养过程中,当地农民还会定时定量地给草原牛和蒙古马配饲,以确保它们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同时,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农民们还会为这些动物进行疫苗接种和防疫处理。

总之,阿拉善左旗特色动物养殖技术是当地农民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所形成的一套科学的养殖方式。

通过草原放牧、人工喂养、定时定量、科学配饲等方式,当地农民能够有效地提高草原牛和蒙古马
的生存和繁殖率,保护当地的动物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

百科知识精选巴彦温都尔苏木

百科知识精选巴彦温都尔苏木

概况巴彦温都尔苏木资源丰富。

有天然草场56万亩,牲畜饲料地11.42万亩;地下富含矿石、河流沙、膨润土、黄沙土;树木有:柳树、灌木等;草本植物有:碱草、三棱草、大叶章、山韭菜、马莲等;药材类植物有:黄芪、防风、芍药、玉竹等。

全乡地上、地下水资源丰富,境内流经伊敏河、辉河两大水系。

草原风貌保存完整,是唯一汇集内蒙古九大类型草原的地区,也是中国北方草原最华丽、最壮美的地段,素有“天堂草原”之美称。

这里,绿草如海,畜群如云,毡包如扣,河曲流银。

所辖景点有集蒙古族衣食住行民俗文化为一体的“蒙古浩特”;有再现古老草原游牧民族生活景观的“游牧部落”;也有展示森林草原向草甸草原过渡带特色的“森林草原生态区”。

这三处景点是海内外游客观赏秀丽草原景色、领略游牧民族风情的首选之地,到这里来旅游,会给您无限美好的精神享受。

自然资源巴彦温都尔苏木具有分布广、品位高、易开采的特点。

已探明矿产60种,矿产地310处,其中大型矿床14处,中型矿床20处,小型矿床37处,矿点239处。

煤、盐、硝、石膏、石灰岩、铁、铜、金、石墨、大理石、膨润土、白云岩、花岗岩等储量可观,其中煤储量14.7亿吨,盐1.3亿吨,芒硝4960万吨,石膏1亿吨,膨润土4.4亿吨,铁3850万吨,黄金60吨。

全旗拥有草原6900万亩,林地120万亩,耕地24万亩,特别是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原始次生林36万亩,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华北的天然生态屏障。

左旗先后开发建设了腰坝滩、查哈尔滩、格灵布隆滩、西滩四个井灌区和巴音毛道、老崖滩、孪井滩、漫水滩四个黄灌区,农产品以小麦、玉米、高粱等优质粮料、牧草、油料豆类、瓜果蔬菜等为主,阿拉善双峰驼和阿拉善型白绒山羊是当地两大优良畜种,“王府驼绒”荣获国际“阿米卡驼毛奖”,年产21万公斤。

被誉为“纤维宝石”的阿拉善型白绒山羊绒荣获意大利第三届国际“柴格那羊绒奖”,其细度、光度、白度列世界同类产品之首,实为绒中极品,年产16万公斤。

我的家乡阿拉善左旗演讲稿

我的家乡阿拉善左旗演讲稿

我的家乡阿拉善左旗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家乡阿拉善左旗》。

我生长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就是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一片辽阔的草原地带,被誉为“北国明珠”。

首先,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阿拉善左旗的自然环境。

旗境内沙漠、戈壁、草原、湖泊等自然风光应有尽有,每到春天,草原上绿草如茵,花儿绽放;夏天,阳光明媚,湖泊清澈见底;秋天,草原上金黄一片,天高云淡;冬天,雪白的世界给人一种纯净的感觉。

在这里,我和我的朋友们常常在草原上放羊,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是很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比如狼、狐狸、黑鹳等,每年还有鸟儿从南方飞来,在这里越冬。

阿拉善左旗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还有丰富的人文历史。

在这里有着独特的蒙古族文化。

每当我走进这片土地,我总能感受到浓厚的蒙古族民俗文化气息。

大家手牵着手,围成一个大圈,跳起了欢快的蒙古舞。

看着这美丽的舞蹈,我不禁陶醉其中。

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

每年的那达慕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亲身体验蒙古族的文化活动,品尝蒙古族的美食,感受着阿拉善左旗的独特魅力。

此外,阿拉善左旗还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草原沙漠——阿拉善沙漠。

它是一个广袤无垠的沙漠,让人感到无限的壮美。

在这片沙漠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景色。

沙漠中那一望无际的沙丘,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陌生的星球。

尽管这里干旱少雨,但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直在努力保护着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

阿拉善左旗更是拥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著名的包括火山口湖——达布旗湖。

这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口湖,被誉为“蒙古国之心”。

湖水清澈见底,湖岸辽阔平坦,是很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每年夏季,这里会举办阿拉善左旗国际马拉松赛,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跑者来参加。

参赛选手可以在奔跑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独特魅力。

家乡阿拉善左旗,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勤劳、豪爽的蒙古族同胞。

阿拉善荒漠几种主要害虫对草地的危害及其防治

阿拉善荒漠几种主要害虫对草地的危害及其防治

阿拉善荒漠几种主要害虫对草地的危害及其防治
陈善科;保平;杨惠民
【期刊名称】《草业科学》
【年(卷),期】2000(017)003
【摘要】对阿拉善草地几种主要害虫的生态环境、生物学特性、发生为害特点进行了研究.阿拉善草原大面积发生的害虫主要有白刺夜蛾、白刺粗角叶甲、巨膜长蝽、柽柳条叶甲和胡杨天幕毛虫,每年发生面积达400万hm2,严重发生区,造成荒漠植被连片死亡.为有效保护草地生态,研究并提出了对害虫治理的对策.
【总页数】4页(P44-46,50)
【作者】陈善科;保平;杨惠民
【作者单位】内蒙古阿拉善盟草原站,内蒙古,巴彦浩特,750306;内蒙古阿拉善盟草原站,内蒙古,巴彦浩特,750306;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饲草料经营站,内蒙古,阿拉善左旗,750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2.6
【相关文献】
1.阿拉善荒漠几种主要害鼠的生态危害及防治对策 [J], 陈善科;保平;庄光辉;王长命
2.阿拉善荒漠草原几种主要害虫对草地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J], 吴团荣;保平;陈善科;张宝林;郭建成;于萍
3.阿拉善盟荒漠草地大沙鼠发生及危害现状的研究 [J], 萨仁;罗丽荣;等
4.阿拉善荒漠草原主要害虫的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J], 张文兰; 杨子祥; 照日格图
5.危害伊犁地区逆温带果树生产的几种主要害虫的发生及防治 [J], 何海明[1];银建民[2];彭云承[3];刘莉[4]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左旗概况

阿左旗概况

阿左旗概况阿拉善左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辖8个镇5个苏木,总面积80412平方公里,人口近15万,有蒙、汉、回、满、朝鲜、达斡尔等23个民族。

巴彦浩特是阿拉善盟和阿拉善左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区位优势明显。

阿拉善左旗位于西北和华北的结合部,地处京、津、呼、包、银经济带与陇海、兰新经济带的交汇处,东与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相连,南与宁夏交界,西与甘肃为邻,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188.678公里。

乌海至巴彦浩特一级公路、银川至巴彦浩特二级公路、旗通公路构成了阿拉善左旗交通运输大动脉。

巴彦浩特距离银川和乌海机场、火车站均在130公里左右。

随着银巴高速、临策铁路、临哈高速、支线机场以及中蒙乌力吉口岸的陆续建设,区位优势将更为凸现。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

自春秋战国时代起,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吐蕃、蒙古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这里繁衍生息。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阿拉善第一代开拓者从新疆、青海迁入定居。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设立阿拉善和硕特旗,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1949年9月23日,阿拉善旗和平解放。

这里是世界蒙古民族传统礼仪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悠扬的长调,清新的短调,极富感染力的民族舞蹈,喜庆的阿拉善婚礼,华贵的蒙古族服饰,神秘的藏传佛教,盛大的那达慕,隆重的祭敖包,独特的民族餐饮,丰富的体育竞技活动,展示着阿拉善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神韵,成为民族艺术的瑰宝。

这里是世界文化名人——杰出的蒙藏语言大师阿旺丹德尔的故乡。

经过多年的挖掘和弘扬,打造了蒙语诗歌、呼麦、奇石文化等有较强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名片。

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使这块土地充满了灵气和魅力,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的区域文化特色。

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阿拉善精神。

资源相对富集。

阿拉善左旗幅员广阔,地形地貌复杂,土壤类型多样,现有农业用地535.29万公顷,其中牧草地524.3万公顷、耕地2.1万公顷、林地8.42万公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拉善左旗草原生态保护 补助奖励机制实施办法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下简称:草原补奖机制)是国家做出的保护草原生态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普惠工程。为贯彻落实好草原补奖机制,进一步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牧民持续增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阿左旗草原补奖机制实施方案》,结合阿左旗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按照保生态、保收入、保稳定、保供给、完善相关制度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公平、公正、公开、补奖标准合理的原则,以嘎查为基本单位实施。 第三条 将草原补奖机制与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结合,完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

第二章 实施范围 第四条 实施范围和享受对象。 (一)实施范围。以自治区2010年草原普查确定的天然草原为依据,阿左旗2011年草原补奖机制区总面积7110.93万亩,其中禁牧区面积5767.84万亩、草畜平衡区面积1343.09万亩,覆盖全旗所有的牧业嘎查和半农半牧嘎查。 (二)享受对象。按照《阿左旗进一步落实完善草原“双权一制”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已落实草原“双权一制”工作,从事草原畜牧业生产的牧民均可享受禁牧、草畜平衡等补助。具体享受对象与条件为: 1、具有二轮草原承包经营权证或联户经营权证的牧民; 2、二轮承包后配偶婚入满三年且婚前无生产资料的牧民和计划内出生人员;

3、已享受退牧还草和阶段性禁牧政策的牧民; 4、阿左旗重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区转移搬迁的牧民; 5、与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有关的其他符合条件的牧民。 第五条 凡享受草原补奖机制待遇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止享受补奖待遇: (一)被行政、事业、国有企业录用为公职人员或人才储备的; (二)现役军人转为士官或提干的; (三)其它应终止享受草原补奖机制待遇的。 第六条 资格认定。草原补奖机制以嘎查为单位申报。由牧户自愿向嘎查提出申请,嘎查组织召开牧民大会,对申请人的资格及条件进行确认、公示。无异议后由苏木镇审核上报,旗农牧业局审批通过后,方可享受草原补奖机制待遇。

第三章 区域划分 第七条 依据我旗草原生态环境现状、草原载畜能力等客观因素,结合《阿左旗草原功能区划分方案》,科学合理确定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 (一) 禁牧区。主要选择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建设区域;沙漠腹地、戈壁荒漠,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生态恶化的区域;退牧还草和阶段性禁牧区。 (二) 草畜平衡区。主要选择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人均草原面积较大,可以通过草畜平衡、合理利用等措施恢复草原生态的区域;优势畜种阿拉善双峰驼、白绒山羊重点保护区;边境和边界地区。

第四章 补助奖励标准与实施时间 第八条 补奖标准。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基本依据,原则上五年不变。列入草原补奖机制范围的牧民,可享受禁牧补助或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贴及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补奖机制补贴以人为单位计算,以户为单位发放。享受补奖机制人员一年一审定,按年龄段享受不同补奖标准。 (一)禁牧区补助标准。达到标准和要求的,可享受禁牧补助。 1、计划内出生至16周岁以下人员,每人每年补助2000元。

2、男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女16周岁以上至55周岁以下人员: (1)拥有草原,且从事纯牧业生产的牧户,每人每年补助12000元。 (2)拥有草原,且拥有耕地的牧户,每人每年补助3500元。 3、男年满60周岁以上、女年满55周岁以上人员,依照《阿左旗农牧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缴费标准,一次性补缴15年养老保险费差额部分后,享受相应养老保险待遇,同时可享受禁牧补助。 (1)拥有草原,且从事纯牧业生产的牧户,每人每年补助10000元。 (2)拥有草原,且拥有耕地的牧户,每人每年补助3500元。 4、生态公益林面积以外的草原全部纳入禁牧范围。已享受公益林政策的牧民,补助标准采取补差制,达到与其他禁牧区牧民同样的补助标准。 (二)草畜平衡区奖励标准。达到标准和要求的,可享受草畜平衡奖励。 1、计划内出生至16周岁以下人员,每人每年奖励2000元。

2、16周岁以上的牧民,每人每年奖励3000元。 (三)牧草良种补贴标准。

1、种植一年生优良牧草,每亩每年补贴15元。 2、当年种植的多年生优良牧草达到标准亩产的,每亩补贴70元。分三年补给:新建当年每亩30元,第二年每亩30元,第三年每亩10元。 3、新建饲用灌木每亩补贴10元,补贴年限为1年。 4、2010年以前保有面积达到标准亩产的多年生优良牧草,每亩每年补贴10元,补贴年限为2年。 (四)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每年每户500元。享受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的牧户,是指从事草原畜牧业,拥有牧业户籍的牧民,以二轮草场承包时的户数为基准,同时本着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进行确定。已经享受国家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的农牧户不再享受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 (五)实行牧民管护员制度。被聘用的草原管护员采取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聘的办法,每人每年发放管护劳务费4000元。 第九条 审批条件与补奖时间。 (一)审批条件。申报享受草原补奖机制的嘎查,必须具备和达到以下条件: 1、制订本嘎查落实草原补奖机制实施意见或细则,并召开嘎查牧民大会征求意见,经全体牧民大会讨论通过。

2、对享受草原补奖机制人员进行确认、核实、汇总、公示,并经全体牧民大会表决通过。

3、同本嘎查农牧民签订《禁牧责任书》或《草畜平衡责任书》,并收集享受草原补奖机制人员的身份证、户口簿、草原经营权证、草原承包合同、结婚证等相关资料,同时按户籍人口建立草原补奖机制档案一式四份,嘎查、苏木镇、农牧、社保部门各存档一份。 4、完整填写草原补奖机制到户到人信息表并录入补奖机制信息系统。 原则上条件成熟一个审批一个,旗财政局通过“一卡通”发放补贴。 (二)补奖时间。禁牧补助待遇自禁牧之月起享受,草畜平衡奖励自签订《草畜平衡责任书》,经验收达到草畜平衡标准之月起享受。原签订的退牧还草和阶段性禁牧合同统一转为草原补奖机制合同,按照草原补奖机制标准进行补助。其它补助按国家要求享受。

第五章 养老保险统筹 第十条 草原补奖机制区农牧民可选择以下方式参加养老保险: (一)原退牧还草项目区农牧民。依照《阿左旗农牧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已享受农牧民基本养老待遇和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到龄人员,一次性补缴15年养老保险费差额部分后,可同时领取草原补奖机制补助和农牧民基本养老金。否则,只领取农牧民基本养老金,其享受的草原补奖机制补助纳入农牧民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二)新纳入草原补奖机制区的农牧民。可自愿选择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按照相关缴费标准和办法执行。凡自愿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牧民,项目实施期间每人每年给予1000元的缴费补贴。 第六章 管理与保障措施 第十一条 成立阿左旗草原补奖机制领导小组,负责落实草原补奖机制的重大事宜。旗人民政府发布禁牧令,对禁牧区实行全面禁牧,牲畜当年全部减掉。草畜平衡区超载放牧的牲畜全部减掉,依据《草畜平衡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第十二条 严禁非牧人员占用草场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 第十三条 苏木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的草原补奖机制的落实工作。苏木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由旗考核办将草原补奖机制落实工作列入考核目标,并由旗政府与各苏木镇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 第十四条 为加强基层草原管护力度,原则上每10万亩草原安排1名牧民担任草原管护员。承担守土戍边职责的农牧民,每户聘用1名草原管护员。由苏木镇指导嘎查委员会为草原管护员划定管护范围,明确管护职责。草原监理所配备专职草原监督管理人员,协同苏木镇负责辖区内的草原管护工作。 第十五条 草原管护员要求年龄在18周岁以上至55周岁以下,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有责任心、为人公正、办事公道、诚实守信的牧民。具体人选由嘎查推荐,苏木镇审核上报,旗农牧部门审批备案。 第十六条 草原管护员工资兑付、奖惩和管理事宜按《内蒙古自治区嘎查(村)级草原管护员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七条 已经依法流转的草原,如依法采取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转,其禁牧或草畜平衡补助仍然归原承包人。如依法采取转让方式流转,并办理草场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手续的,受让方享有草场带来的收益权,其禁牧或草畜平衡补助归受让方。 第十八条 如遇国家或地方重大建设项目需征占用草原,严格按照征占用草原相关法律法规执行,项目区农牧民在享受补奖机制待遇的同时,不得提出额外的要求。 第十九条 结合草原补奖机制开展移民搬迁转移,采取牧民自愿的原则,在享受补奖政策的同时,优先享受在生活、生产安置方面的政策。对自愿拆除补奖机制区房屋,实行禁牧整体搬迁的牧户,每户可享受一次性住房拆迁补贴2万元。已享受政策性房屋补贴和招聘为草原管护员的牧户不享受此政策。 第二十条 对守土戍边的牧民,在严格实行草畜平衡的前提下,在草畜平衡奖励、牧民管护员聘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事业投入方面予以倾斜。

第七章 奖惩措施 第二十一条 违反禁牧和草畜平衡有关规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