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矿山矿产资源储量报告模板

年度矿山矿产资源储量报告模板
年度矿山矿产资源储量报告模板

xxxxxxxxxxxxxxx

2013年度矿山矿产资源储量报告

编制单位:

提交单位:

2014年3月

xxxxxxxxxxxxx

2013年度矿山矿产资源储量报告

采矿权人名称:

采矿许可证号:

所在行政区域代码:

提交单位(盖章):

单位负责人(签字):

编制单位(盖章):xxx

编制单位负责人(签字):

主要编制人员(签字):

审查人(签字):

2014年4月

目录

一、矿山企业基本情况 (1)

二、地质勘查工作简况 (1)

三、矿床及矿体简要特征 (1)

四、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2)

五、矿山开采情况 (2)

六﹑探采对比情况 (3)

七﹑选矿情况 (3)

八﹑资源储量估算情况 (3)

九、结论意见 (5)

十、年度报告审查情况 (5)

附表

一、矿产资源储量情况表

二、矿体变化块段石灰岩矿资源储量估算表

三、矿体变化矿块石灰岩矿资源储量变化对比表

四、截止 2013年底石灰石矿资源储量汇总表

五、采矿许可证范围拐点坐标表

六、所在矿区地质勘查(年度)报告评审备案或审查情况表

附件

一、矿山查明矿产资源储量台帐

二、矿山开采设计矿产资源储量台帐

三、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变动台帐

四、开采终了矿产资源储量比较台帐

五、采矿许可证

六、xxxxxxxxxxxx号

七、xxxxxxxxxxxx号

八、矿山年度报告修改情况对照表

九、矿产资源储量年度地质测量工作委托书

一、矿山企业基本情况

采矿权人

矿山名称经济类型

地址邮政编码

联系人联系电话办公:手机:矿区名称

矿山位置

与交通

采矿许可证证号:有效期:

面积:标高:

二、地质勘查工作简况

矿山(区)

地质勘查

工作情况

三、矿床及矿体简要特征

矿床主要

特征简述

矿体主要

特征简述

矿石质量

特征简述

四、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开采技术

条件简述

涌水量计算最大涌水量:m3/d;计算正常涌水量:m3/d;实际最大涌水量:m3/d;实际正常涌水量:m3/d;

五、矿山开采情况

建矿时间投产时间

开发利用开发利用方案编制单位宜昌市矿业技术协会

利用的资源储量依据

设计利用资源储量

设计规模服务年限采矿回采率

采矿方法露天开采生产规模

开采矿体情况采出矿量

(千吨)开采损失

量(千吨)

采矿回采率

矿体块段号标高(米)

上年度末页岩

本年度页岩

开采成本元/吨原矿品位

六﹑探采对比情况探采对比

七﹑选矿情况

选矿方法

选矿流程

入选矿石

精矿名称

组分名

入选品位

精矿品位

尾矿品位

品位单位

选矿成本

精矿成本

选矿回收率

八﹑资源储量估算情况估算范围

估算方法

工业指标

矿体圈定

矿块划分

估算参数确定

平均品位断面面积及剖面间距矿石体重岩溶率矿体面积

块段体积

计算公式

及选择依据

资源储量

类型

估算结果

资源储量变

化情况及原

因分析

采矿回采率

及备采块段

已开采消耗资源

资源储量

矿床经济

效益情况

九、结论意见

十、年度报告审查情况

审查

整体评价意见存在问题

内容

报表

附表

附图

专家签名:

年月日

县(市)国

土资源局

审查意见

盖章

年月日

市(州)国

土资源局

审查意见

盖章

年月日

xxxx2013年度矿产资源储量情况表

所属矿区(井田)名称:所属矿区(井田)一矿山编号:□□□□□□□□□一□□□

矿产名称(矿产组合) 统计对象

及资源储

量单位

矿石工业类

型及品级

(牌号)

矿石主要组分

及质量指标

截止2013年底查明资源储量及年度变化情况

类型

编码

年初

保有

开采

损失

勘查增减

(±)

重算增减

(±)

年末

保有

累计

查明

共伴生矿产

利用情况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千吨

消耗

矿产名称1:

回收类别:

回收数量:

数量单位:

综合回收率:

矿产名称2:

回收类别:

回收数量:

数量单位:

综合回收率:

矿产名称3:

回收类别:

回收数量:

数量单位:

综合回收率:

1、采矿

权范围

内预测

矿石资

源量

(xx)

xx千

2、近年

开采消

耗资源

储量

xx千

吨。122b

合计

10

xxxx2013年度矿体变化块段石灰岩矿资源储量估算表

块段号块段所在位置

剖面或

平面号

矿体剖面

或平面面

积(㎡)

矿体剖面

或平面间

距(m)

体积公式

块段体积

(m3)

矿石体重

(t/m3)

含矿率

(%)

矿石量

(kt)

块段平均品

位(%或g/t)

块段金

属量(t)勘查线

或中段

标高

(m)

合计

11

xxxx2013年度矿体变化矿块石灰岩矿资源储量变化对比表

矿层编号

块段所在位置已审批的资源储量报告(或上年度末)结果本年度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对比增减(±)备注勘查线标高(m)块段号资源储量类型矿石量(kt)块段号

资源储量

类型

矿石量(kt)矿石量(kt)

近年开采

消耗资源

储量xx

千吨。

12

xxxx截止2013年底石灰石矿资源储量汇总表

矿体号资源

储量

类型

资源储量(矿石量:千吨金属量:吨)

备注累计查明消耗保有

查明量增减量(±)消耗量增减量(±)保有量增减量(±)

矿石量平均品位

(%或g/t)

金属量矿石量金属量矿石量金属量矿石量金属量矿石量金属量矿石量金属量

近年开采

消耗资源

储量xxx

千吨。合计

13

xxxxx采矿许可证范围拐点坐标表

点号X Y 点号X Y 1

2

3

4

5

6

开采标高

矿区范围面积

xxxxxx及所在矿区地质勘查(年度)报告评审备案或审查情况表

时间报告名称报告编制单位报告评审单位备案机关备案(审查)文号备注1

2

15

附件1

矿山查明矿产资源储量台帐

单位:xx储量单位:千吨

所属矿区名称:所属矿区—矿山编号:组织机构代码:

采矿许可证:矿种:

第二次勘察勘察时间:2014年1月勘察阶段:检测勘察单位:审批单位

矿区(矿体)

矿区

(中段)

矿石类型资源储量

总量

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品位备注

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基础储量资源量

合计

与前次比较增减

开采矿区合计

计算机文件名称:填表人:日期:2014年3月21日

16

附件2

矿山开采设计矿产资源储量台帐

单位:储量单位:千吨

所属矿区名称:所属矿区—矿山编号:组织机构代码:

采矿许可证:矿种:

第2期设计设计时间:2011.8设计性质:改扩建设计单位:审批单位:

矿区(矿体)

矿区

(中段)

矿石类

资源储量

总量

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

品位备注

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

合计

设计依据的勘察报告:《储量分割说明书》设计境界范围:采矿许可证范围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体重工业指标:设计境界外量:

17

计算机文件名称:填表人:日期:2014年3月21日

附件3

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变动台帐

单位:储量单位:千吨

所属矿区名称:所属矿区—矿山编号:组织机构代码:

采矿许可证:矿种:

类别编码年初保有年初累计开采量损失量勘察增减重算增减年末保有年末累计备注单位或时间矿石

类型

储量

基础储量

资源量

18

计算机文件名称:填表人:日期:2014年3月21日附件4

开采终了矿产资源储量比较台帐

单位:储量单位:千吨

所属矿区名称:所属矿区—矿山编号:组织机构代码:

采矿许可证:矿种:

开采单元开采时

矿石类

勘查查明资

源储量

开采设计资源

储量

实际消耗资源储量

品位备注品位

资源

储量

品位

资源

储量

品位开采量损失量合计

计算机文件名称:填表人:日期:2014年3月21日

19

矿产资源储量年度地质测量工作委托书

公司:

根据《xx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xxxx)、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xx省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督管理要求》的通知(xx)、《xx省固体矿产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督管理要求(试行)》和国土资源局相关要求及安排,为搞好矿山矿产资源储量的动态监督管理及相关工作,特请贵单位对我矿山进行资源储量年度地质测量工作。

一、年度地质测量工作范围:

采矿权人的有效采矿许可证确定范围。

二、年度地质测量工作时间:

根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安排确定。

委托单位:xxxx

委托时间:2014年3月

矿产资源储量核查与检测的基础知识

矿产资源储量核查与检测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矿产资源储量核查与检测?矿产资源储量核查与检测包括检测和核查两个方面:"检测"是指采矿权人必须按统一的技术要求,安排或委托具有资格的矿山检测机构对其占用的保有资源储量进行检测,并向所在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矿山资源储量检测年度报告》;"核查"是指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按管理权限,对矿山检测工作进行监督,对检测年度报告进行审查核实。 建立全国矿产资源储量动态核查检测管理机制,形成完善的检测体系和核查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及其年度变化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矿产资源储量的核查检测是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必然要求。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资源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国家绝对不能容许用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掠夺式的开采资源的方式换来短期的经济发展。因此,必须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统领资源管理工作。国家确定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基本国策,提出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资源战略,并形成了一系列的资源政策。要实施这些政策,必须首先准确掌握储量及其动态变化情况,因此,做好矿山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是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必然要求。 其次,矿产资源储量的核查检测是矿产资源管理方式改革的客观要求。矿产资源开发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又是一个风险高、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在矿业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矿业准入的门槛很高,尤其是技术和环保的要求很高,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可能从事矿业开发。而我市的部分矿山既无技术人员,又无地质资料,随意地挖一个洞子就采矿、乱采滥挖导致了矿产资源的严重破坏和浪费;原来的国有矿山也因为行业性不景气,技术人员大量外流,自身的技术管理能力明显下降。因此,管理难度增加了,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人手少,必须实行管理方式的改革,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通过市场运作的形式,来实现对矿山企业的监督管理。全面开展核查检测就是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创新的一个尝试。 第三,矿产资源储量的核查检测是矿政管理和矿山企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矿产资源埋藏在地下,看不见、模不着,其规模、质量如何、开采技术条件如何,必须通过严格的地质勘查工作把这些情况摸清楚,而核查检测就是工程技术人员直接深入矿山实地测量、编录,全面了解矿山生产实际情况,并根据成矿类型,控矿因素指导找矿,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对已控制矿体,如何开拓,采用什么方法,可提供具体可行性方案,准确界定采矿部位,及时发现和纠正超深越界开采,解决采矿纠纷。 可以说,矿产资源储量核查检测的开展即达到了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矿山进行监督管理的目的,同时也提高采矿权人依法采矿的意识,对我国矿业秩序的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煤矿资源储量年度报告(样本)

重庆南桐矿业公司XXX煤矿2012年度资源储量报告 重庆南桐矿业公司XXX煤矿(章) 2013年3月10日

重庆南桐矿业公司XXX煤矿2012年度资源储量报告 编写单位:重庆南桐矿业公司XXX 煤矿编写人员: 审核: 地测科长: 总工程师: 单位负责人: 提交日期: 2013年3月10日

目录 一、矿井概况 (1) 二、2011年末保有资源储量 (2) 三、2012度资源储量动用及变动情况…………………………………………(一)动用储量变动及损失情况………………………………………… (二)资源储量增减情况………………………………………… 四、2012年末资源储量情况………………………………………… 五、2013年度采掘部署及储量动用计划…………………………………………

南桐矿业公司XXX煤矿 2012年度储量报告 一、矿井概况 重庆市鱼田堡井田位于重庆市南东面,方位角152°,直距130km处,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5′25″~106°53′02″,北纬28°55′49″~28°55′04″,井口坐标:X=3201224.487,Y=36393504.389,Z=+330.73m,隶属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走向长 4.2km,开采标高为+318m~-600m,矿区面积约4.703km2。开采K1(6#)煤层、K2(5#)煤层、K3(4#)煤层。 鱼田堡煤矿于1957年建井,1959年正式投产,设计能力为60万吨/年,核定生产许可证能力为XX万吨/年。矿井共分4个水平,其中+150、-100水平已经开采完毕,正在开采三水平,四水平正在延深。 矿井生产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营业执照等证照全部齐全。 二、2011年末保有资源储量 截止2011年底矿井保有资源储量为XXXX万吨,其中111b:XXXX万吨;122b:XXXX万吨;………,XXXm水平111b:XXXX万吨;122b:XXXX万吨;………,XXXm 水平111b:XXXX万吨;122b:XXXX万吨;………。详见表1。

2009矿产资源储量数据检查要求

2009年度矿产资源储量数据检查要求 2009年度储量数据检查方法、内容、要求仍沿用2008年度的方法、内容、要求。 1.检查方法: (1)调用系统菜单“数据维护”->“数据检查”选择: a)“储量部门默认检查”; b)“平衡检查”: 查询条件选:“本年初<>上年末”和“本年末<>本年初±变化量” 平衡关系一选:“矿山”、“矿区”或“矿产+统计对象” 平衡关系二选:矿产、统计对象、矿石类型、矿石品级、储量类型 修改系统列出的有疑问的数据。 (2)调用系统菜单“数据维护”->“储量变化量与规模比较”,根据评审意见书,确认弹出窗口内红底矿区储量数据。 (3)调用系统菜单“统计/查询”->“分析报表”选择: a)“查明矿产资源储量年度对比(行政区)”查各矿产各行政区储量变化 率; b)“查明矿产资源储量年度对比(矿区)”查某矿产各矿区储量变化率。 确认储量变化率较大的矿产、矿区。 2.检查内容 (1)漏填数据检查: 检查是否填写了年度、矿区编号、登记分类编号、矿山编号、行政区代码、上表标识、报告顺序号、报告名称、矿产代码、统计对象代码、矿石类型、矿石品级、储量类型、储量类别数据。 (2)数值范围检查: a)年度:1985-2009; b)矿区编号、矿山编号:前2位为省代码的数字串; c)登记分类编号:1000-4999; d)行政区代码:后2位非0; e)上表标识:1,2,3; f)检查勘查程度、可利用情况、资源储量规模、矿产代码、统计对象、

矿石类型、矿石品级、资源储量类别、资源储量类型、矿产组合是否按代码填写。 (3)逻辑检查: a)上年已(新)上表,今年为已上表; b)保有、累计、开采、损失资源储量>0。 (4)平衡检查: a)各矿区/矿山各种矿产的本年初保有资源储量=上年末保有资源储量; b)各矿区/矿山各种矿产的本年末保有资源储量=本年初保有资源储量±变化储量。 (5)唯一性检查:按关键字检查各数据表重复数据。 (6)一致性检查:检查在其它数据表存在而在矿山表不存在的记录。 (7)翻倍数据检查:检查因重算及其它原因增减储量、因勘查增减储量是年初量的1-6倍数的矿区储量。 (8)矿区编号+登记分类编号编多:检查同一年的一个矿山编号的矿山对应多组矿区编号、登记分类编号。 (9)矿山编号编多:检查同一年的一组矿区编号、登记分类编号编了多个矿山编号。 (10)储量变化量检查: a)检查储量变化量超出中型矿区储量规模的矿区及矿山; b)检查储量变化率较大矿区及矿山。 3.检查要求 (1)通过除报告顺序号、报告名称外的储量默认检查的漏填数据检查; (2)通过储量默认检查的全部数值范围内容; (3)通过储量默认检查的逻辑检查内容; (4)保证各矿区、矿山各矿产的资源储量的平衡; (5)保证库中矿山表、资源储量表无重复记录; (6)保证矿山表与资源储量表数据的一致性; (7)保证同一年的一个矿山编号的矿山只对应一组矿区编号、登记分类编号; (8)保证同一年的一组矿区编号、登记分类编号都只对应一个矿山编号; (9)确认储量变化大的矿区及矿山的资源储量。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

江西省XXXXXXX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 XXXXXXXXX 2016年7月

江西省XXXXXXXX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 报告编写单位:***** 队长:**** 技术负责:**** 报告编写:*** 报告审查:*** 计算机成图:*** 报告提交单位:***** 提交时间:2016年7月

正文目录 第一章前言 0 第一节概述 0 第二节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2) 第三节本次工作情况 (3) 第二章矿区地质 (5) 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 (5) 第二节矿区地质 (5) 第三章矿床特征 (6) 第一节矿体特征 (6) 第二节矿石质量 (6) 第四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8) 第二节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8) 第三节矿区环境地质条件 (9) 第五章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10) 第一节勘查工作布置 (10) 第二节勘查工程质量评述 (11) 第六章资源储量估算 (12) 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和范围 (12) 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和块段划分 (15) 第三节资源储量估算参数公式与结果 (16) 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性 (18) 第五节探采对比 (19) 第七章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21) 第八章结语 (22) 第一节资源储量结论 (22)

第二节矿山开采的经济、社会效益 (22) 第三节今后工作建议 (23) 附图目录 附表目录 1、剖面面积测定表 2、块段资源储量计算表 3、采损、保有、新增资源储量总表 附件目录 4、****字[2016]001号文 5、检验报告 6、岩矿鉴定报告 7、江西省********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8、编写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 9、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写委托书 10、委托单位承诺书 11、编写单位承诺书 12、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13、营业执照复印件 14、********2012年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储量评审意见书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制度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制度 金沙县禹谟镇大沟煤矿地测科 2013年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制度 1、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矿产资源法》和《煤矿工业技术政策》,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等规定,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制度。 2、建立健全储量保密制度,地质储量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回采率分析检查制度和储量核减审批制度。 3、参加审查水平延伸设计、开拓、采区及采掘作业规程,编制和审查年、季、月度生产计划及回采率计划等相关会议,其掌握情况,对开采部门进行业务监督。 4、掌握矿井各类储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并对资源的合理开采实行业务监督。加强边角煤的回收,将边角煤的回采列入正式计划。 5、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是缓和采掘接续紧张,延长矿井寿命,搞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各部门负责人要广泛宣传提高回采率的重大意义,教育职工珍惜国家煤炭资源,努力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 6、回采率是煤矿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在计划、设计、回采过程中,要按国家规定的回采率标准编制回采率计划。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对回采率指标完成情况经常进行督促、检查。 7、在制定计划和生产过程中,不允许有采厚丢薄、采易丢难、吃肥丢瘦等浪费煤炭资源的行为发生。 8、国家煤炭资源回收率标准: ⑴采区回采率:薄煤层不低于85%,中厚煤层不低于80%,厚煤层不低于75%。

⑵工作面回采率:薄煤层不低于97%,中厚煤层不低于95%,厚煤层不低于93%。 9、煤层最低可采厚度0.8米,最高灰分40%,凡超过该指标时,由地质组向总工程师汇报后,向上级办理储量注销或报损手续。 10、各种煤柱: ⑴工业广场煤柱要按设计标准严加控制,不得任意扩大,一般应在无煤带建立居民区和其它建筑,塌陷区村庄需搬迁时,应迁建在无煤带或标定的已采区,避免二次搬迁。如因特殊情况需要留设煤柱时,必须经上级批准。 ⑵对过去由多种原因丢弃的残煤或煤柱,在确保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应积极进行复采,以延长矿井寿命,减少资源损失。 11、积极试验和推广沿空送巷、沿空留巷、对拉工作面等无煤柱开采方法,从而取消或减少溜子巷煤柱、采区隔离煤柱、上(下)山煤柱和大巷煤柱。 12、回采工作面开采前必须有作业规程,并按测量组组根据设计圈定范围正规开采。在回采过程中,不得随意缩短溜子。如确因条件变化需改变原来的采煤方案时,应由采煤队技术员提出理由,经有地质组储量管理人员参加的技术性会议确定,由总工程师和矿长同意后方可执行新的采煤方案,否则应追究责任,限期恢复原来采法。 13、煤层必须一次采全高,不准丢底或留顶煤,在回采工作面内禁止留设小煤柱。如确因条件变化需留设时,应由采掘区队技术员事先以书面形式提出,经有地质组储量管理人员参加的技术性会议决

矿山储量年报

××××××××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2015年度矿山储量年报 提交单位:××××××××采石场 编制单位:××××××××采石场 二○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 2015年度矿山储量年报 年报编制单位:××××××××采石场 单位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报告审查人: 年报提交单位:××××××××采石场 年报提交日期:二○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目录 一、前言 (1) 1、目的任务 (1) 2、工作要求及依据 (2) 二、矿山概述 (2) 1、矿区交通位置 (2) 2、矿权设置情况 (3) 3、开拓方式和生产能力 (3) 4、年度生产计划及完成情况 (5) 5、矿权保有的资源储量 (5) 三、矿山地质测量工作 (5) 1、地质测量工作方法 (5) 2、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6) 四、探采对比 (7) 1、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变化情况 (7) 2、矿体及矿石变化情况 (8) 五、资源量估算 (9) 1、工业指标、估算方法、估算参数的确定 (9) 2、资源量估算结果 (11) 六、结论及建议 (12) 1、结论 (12) 2、建议 (12)

附图目录 图号图名比例尺1 宣城市民主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开采现状图及资源量估算图 1∶1000 附件目录 1 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附表目录 1 ××××××××采石场截至2015年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表 2 资源量估算总表 3 2015年度消耗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

一、前言 1、目的任务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国 《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补偿征收管理的通知》土资发[2006]87号) (国土资发[2013]77号)以及《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的通知》(皖国土资函[2013]1676号)精神,摸清宣州区矿产资源储量家底,掌握矿产资源储量消耗,及时发现和制止越层越界开采行为。在宣城市国土资源局宣州区分局的大力支持下,采矿权人××××××××采石场按有关规范要求于2015年12月对其采矿权证范围内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储量进行动态检测工作,编制2015年度矿山储量年报。 本次工作任务是在充分收集、整理矿山以往开展的各项地质勘查、开采和利用等工作成果资料的基础上,以蚌埠市东方矿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安徽省××××××××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2014年度矿山储量年报》为依据,采用地形地质测量(采坑)等工作手段和方法,通过实地调查了解矿山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以及采矿现状等变化情况,估算矿山采矿权证范围内累计查明资源量、消耗资源量、保有资源量,发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编制、提交《××××××××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2015年度矿山储量年报》及相关附图、附表、附件等资料。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国体矿产资源储量各估算方法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 1储量估算方法的定义: 估算方法:是指矿产资源埋藏量估算过程中,各种参数及其资源的计算方法和相关软件的统称。由于矿产资源赋存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要研究适合的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矿产资源划分为三大大类:第一类是固体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煤:第二类是石油天然气、天然气、煤层气资源;第三类是地下水资源。 2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放法的主要种类: (1)传统方法,据计算单元划分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断面法和块段法两种。 断面法进一步分为:平行断面法、不平行断面法。垂直断面法,有分为勘探线剖面法和先储量计算法。 块段法:依据块段划分依据的不同,分为: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法、最近地区法、三角形法。等值线法、等高线法等。 地质断块法,是勘探阶段计算资源储量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将矿体投影到某个方向的平面上,按照矿石类型,品级,地质可靠程度的不同,并根据勘查工程分布特点,将其划分为若干各块段,分别计算资源储量并累加。这类方法,通常用于勘查工程分布比较均匀、勘查技术手段比较单一(以钻探为主)、勘查工程没有严格按照勘探线布置的矿区

的资源储量计算。 地质块段发按其投影方向的不同,还可分为垂直纵投影法、水平投影法和倾斜投影法。垂直纵投影法适用于陡倾斜的矿体:水平投影法适用于产状平缓的矿体;倾斜投影法通常选择矿体倾斜面为其投影方向,理论上讲,适用中等倾斜矿体,但因其计算过程较为繁琐,一般不常应用。 (2)克立格法 克立格法,是由南非地质学家克里格创立的,它以地质统计学理论为基础。目前西方国家在矿业筹资、股票上市、矿业权交易过程中,基本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评价矿产资源,估计矿产资源储量。地质统计学方法,是一套方法传统。目前在我国应用的主要有:二维及三维普通克里格法,二维对数正态泛克立格法、二维指示克立格法、二维及三维协同克立格法以及三维泛克立格法。 (3)SD法(最佳结构曲线断面积分储量计算法) SD法是在原国家科委和地矿部支持下,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该方法以断面结构为核心,以最佳结构地质变量为基础,利用Spline函数和动态分维几何为工具,进行矿产资源储量的计算。其最具特色的内容是根据SD精度法所确定的SD审定法基础,从定量角度定义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控制程度和资源储量精度。

江苏省资源储量调查报告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江苏省江阴市江阴煤矿区4—12线 资源储量调查报告

江苏长江地质勘查院二〇一〇年七月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江苏省江阴市江阴煤矿区4—12线 资源储量调查报告 编写人:魏增成 技术负责:张源森 项目组长:魏增成 编写单位:江苏长江地质勘查院

2010年7月

目录 1、前言 (1) 1.1概况 (1) 1.2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4) 1.3矿山开采 (6) 1.4本次工作和质量评述 (6) 2、区域地质及勘查区地质 (10) 2.1区域构造 (10) 2.2澄江勘查区地质 (13) 2.3江阴煤矿4—12线地质 (17) 3、煤层 (21) 3.1含煤地层 (21) 3.2可采煤层 (23) 4、煤质 (24) 4.1煤的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 (24) 4.2煤的化学性质 (24) 5、水文地质 (27) 5.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27) 5.2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 (27)

5.3充水因素分析 (30) 5.4矿井涌水量 (31) 6、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32) 6.1岩石工程地质特征 (32) 6.2瓦斯 (32) 6.3煤尘爆炸性 (33) 6.4煤的自燃倾向 (33) 7、环境地质 (34) 8、资源储量估算 (35) 8.1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 (35) 8.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36) 8.3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36) 8.4资源储量各类边界确定原则 (37) 8.5块段划分 (38) 8.6资源储量类不确定 (38) 8.7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39) 9、结语 (41) 附图目录 序号图名比例尺

2015年煤矿矿山储量年度检测报告

XXXX煤矿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检测报告 采矿权人名称: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年报编写单位:XXXXXXXXXXXXXX XXXX年 XX月 XX日

第一节概述 第一节工作目的与任务 1、检测目的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目的是适时、准确掌握矿山资源储量保有、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促进矿山资源储量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2、检测任务 结合矿床地质条件、矿山实际开采情况,估算当年动用资源储量及年度保有资源储量;研究提升资源储量类别和探求各类生产矿量的方案,为矿山建设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3、检测对象 本次检测对象是XXXXXXXX煤矿2015年开采的采场。 4、检测依据 (1)、《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 (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 (3)、《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 (4)、固体矿产资源统计基础表填报说明及其他有关固体矿产地质编录、采样、资料综合整理规程规定。 第二节井田概况 一、位臵与交通 1、井田地理位臵 XXX煤矿位于XXXXX市XXX煤田北部XXXXX县境内,行政区划隶属XXXXX县XXXXX镇。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110°09′57″~110°11′11″; 北纬:39°16′27″~39°17′17″。 2、交通 井田中心距XXXXX镇约12 km。神华矿区公路从井田中部穿过,沿矿区公路向南距XXXX省XXXX市XXXX县XXXXX镇约28km,距北部XXXXX 市东胜区约50km。XXX区东西向有G109国道经过市区,南北向有G210国道、包府公路、包神铁路通过,交通干线、支线四通八达。包头~神木铁路距本矿约10 km。综上所述,矿井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3、井田境界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于2011年6月3日为该矿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XXXXXXXXXXXXXX,井田面积XXXXXkm2,井田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1185m~940m。各拐点坐标见表。 井田拐点坐标表 拐点编号纬距(X)经距(Y)1 2 3 4 第二章地质勘查工作与开发利用现状简述 第一节开采现状 为了开发利用XXXXX市XXXXX煤矿煤炭资源,受XXXXXXX的委托,XXXXX公司承担了XXXXX煤矿开发利用方案的编制工作。 根据矿山资源条件及委托方要求,方案确定矿井生产规模为原煤0.6Mt/a。设计范围包括采矿工程、地面生产系统、总图运输以及相应的公用辅助设施等,并估算项目总投资及预期的经济效益。 方案设计参考依据: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制度

· 山西宁武榆树坡煤业有限公司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制度 生产技术部 二零一七年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矿产资源法》和《煤矿工业技术政策》,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等规定,结合 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建立健全储量保密制度,地质储量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回采率分析检查 制度和储量核减审批制度。 2.参加审查水平延伸设计、开拓、采区及采掘作业规程,编制和审查年、季、月度生产计划及回采率计划等相关会议,其掌握情况,对开采部门进行业务监督。 3.掌握矿井各类储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并对资源的合理开采实行业务监督。加 强边角煤的回收,将边角煤的回采列入正式计划。 4.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是缓和采掘接续紧张,延长矿井寿命,搞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各部门负责人要广泛宣传提高回采率的重大意义,教育职工珍惜国家煤 炭资源,努力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 5.回采率是煤矿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在计划、设计、回采过程中,要按国家规定的回采率标准编制回采率计划。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对回采率指标完成情况经常进 行督促、检查。 6.在制定计划和生产过程中,不允许有采厚丢薄、采易丢难、吃肥丢瘦等浪费 煤炭资源的行为发生。 7.国家煤炭资源回收率标准:

(1)采区回采率:薄煤层不低于85%,中厚煤层不低于80%,厚煤层不低于 75%。 (2)工作面回采率:薄煤层不低于97%,中厚煤层不低于95%,厚煤层不低 于93%。 8.煤层最低可采厚度0.8米,最高灰分40%,凡超过该指标时,由地质组向总 工程师汇报后,向上级办理储量注销或报损手续。 9.各种煤柱: (1)工业广场煤柱要按设计标准严加控制,不得任意扩大,一般应在无煤带建立居民区和其它建筑,塌陷区村庄需搬迁时,应迁建在无煤带或标定的已采区,避免二次搬迁。如因特殊情况需要留设煤柱时,必须经上级批准。 (2)对过去由多种原因丢弃的残煤或煤柱,在确保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应积极进行复采,以延长矿井寿命,减少资源损失。 10.积极试验和推广沿空送巷、沿空留巷、对拉工作面等无煤柱开采方法,从而 取消或减少溜子巷煤柱、采区隔离煤柱、上(下)山煤柱和大巷煤柱。 11.回采工作面开采前必须有作业规程,并按测量组根据设计圈定范围正规开采。在回采过程中,不得随意缩短溜子。如确因条件变化需改变原来的采煤方案时,应由采煤队技术员提出理由,经有地质组储量管理人员参加的技术性会议确定,由总工程师和矿长同意后方可执行新的采煤方案,否则应追究责任,限期恢复原来采 法。 12.煤层必须一次采全高,不准丢底或留顶煤,在回采工作面内禁止留设小煤柱。如确因条件变化需留设时,应由采掘区队技术员事先以书面形式提出,经有地质组储量管理人员参加的技术性会议决定,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执行。 13.地质组每年应根据补勘及生产中所获资料,对储量进行一次核实,并据此编制《矿井储量平衡表》、《生产矿井储量动态表》、《生产矿井储量损失量表》报上级部门审批。还应及时做好储量的报损、注销、或列入地质损失等上报审批工作。在日常生产中还应建立、健全有关储量管理的图、表、帐、卡等填报统计工作。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07.03.08 为规范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依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国家标准及《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等行业标准的要求,现就核实报告编写作如下规定: 一、矿产资源储量核实适用范围 凡因矿业权设置、变更、(出)转让或矿山企业分立、合并、改制等需对资源储量进行分割、合并或因改变矿产工业用途或矿床工业指标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压覆等,致使矿区资源储量发生变化,需重新估算查明的资源储量或结算保有的(剩余、残留、压覆的)资源储量,应进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编制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煤炭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适用本技术要求的基本原则。 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技术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委托人应提供全面、真实的核实所需的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2.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应由具有相应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承担,并对委托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和核实,对核实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负责。 3. 核实报告应系统收集、整理矿区范围内相关的以往地质勘查、矿山开采、选矿、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山经营等各项资料,尤其是开采过程中取得的新资料、新认识,能够反映最新勘查、开发

和技术经济的研究成果。 4.核实工作一般以现有资料和已有的勘查、采矿工程为基础,开展必要的地质测量、取样、测试、化验等工作。如果核实区的勘查程度达不到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程度,应补充地质勘查工程,并提交符合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或补充勘查报告。 (二)具体要求 除收集整理矿区原有资料外,主要利用矿山现有探、采工程,调查矿区地质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变化,重点补充矿层厚度、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资料,圈定采空区范围,核实矿区资源储量。视核实工作实际,开展以下主要地质工作: 1.地形地质图修测和测量工作 应利用原控制网点坐标成果,对发生变化的地形和地质现象进行修测,用全仪器法对采探工程实测。 2.开采(或采空)范围测量工作 应用仪器或半仪器法实测,以正确圈定范围。 3.编录与采样 对新增探、采矿的坑道、钻孔等工程,均应进行编录,研究矿层厚度等特征及其变化。按样品采集要求,用较原勘查工程控制网度加密的间距,对坑、钻、开采范围内矿层进行采样,控制矿层厚度及矿石质量。 4.采空区、压覆区的核实 采空区必须现场核实和边界勘定。压覆资源储量估算必须有批准文件为依据,对未经批准的事实压覆,应现场核实和边界勘定,按有关规范估算资源量。 5.样品化验与质量检查

储量核实报告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报告编写单位 报告编写人: 报告审查人: 单位负责人: 单位技术负责人: 报告提交单位:

目录 1 前言 (3) 1.1 概况 (3) 1.2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5) 1.3 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 (6) 1.4本次工作概况 (10) 1.5特别情况说明 (11) 2 工作区地质 (12) 2.1矿床特征 (14) 2.2矿体特征 (16) 2.3矿石质量 (17) 2.3.1矿石物质组成 (17) 2.3.2矿石化学成分 (17) 2.3.3矿石风(氧)化特征 (18) 2.4矿石类型和品级 (19) 2.5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19) 2.5矿床共(伴)生矿产 (20) 3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21) 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25) 4.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25) 4.2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26) 4.3矿区环境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26) 4.4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变化、评价及防治措施建议 (27) 4.5开采技术条件小结 (27) 5 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28) 5.1生产勘探(探矿)方法、工程布置原则 (28) 5.2生产勘探(探矿)工程质量评述 (29) 5.3生产勘探(探矿)工程测量及质量评述 (30)

5.4采样、化验及质量评述 (30) 5.5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质量评述 (32) 5.6探采对比 (32) 5.6.1构造 (33) 5.6.2矿体(层)特征 (33) 5.6.3开采技术条件 (33) 5.6.4勘查工作 (33) 6 资源量估算 (35) 6.1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35) 6.2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 (35) 6.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 (36) 6.4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 (37) 6.5矿体圈定原则 (37) 6.6采空区边界的圈定 (39) 6.7块段划分 (40) 6.8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 (40) 6.9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41) 6.10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41) 6.11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41) 6.12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评述 (42) 7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 (43) 7.1 市场分析及产品销售 (44) 7.2 矿山改(扩)建设条件分析 (44) 7.3 改(扩)建设方案设想 (46) 7.4 投资及成本估算 (46) 7.4.1 地质勘查及基建投资 (46) 7.4.2 采选成本估算 (47) 7.5 矿床经济概略评价 (47) 7.5.1 评价指标 (48) 7.5.2 矿床开发的经济效果 (49) 7.5.3 概略评价 (50) 8 结语 (5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编码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作者:

-----------------------日期: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分类 分类依据:矿产资源经过矿产勘查所获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和经相应的可行性评价所获不同的经济意义,是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据此,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可分为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三大类十六种类型,分别用二维形式 ( 图 l) 和矩阵形式 ( 表 1) 表示。 储量: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在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当时,经过了对经济、开采、选冶、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及相应修改,结果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数量表述,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又可分为可采储量和预可采储量。 基础储量: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 ( 包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 ) ,是经详查、勘探所获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末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勘查而末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编码 编码:采用 ( EFG) 三维编码, E、F 、G 分别代表经济轴、可行性轴、地质轴 ( 见图 l) 。 编码的第 1 位数表示经济意义: 1 代表经济的, 2M 代表边际经济的, 2S 代表次边际经济的, 3 代表内蕴经济的;第 2 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 1 代表可行性研究, 2 代表预可行性研究, 3 代表概略研究;第3 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 1 代表探明的, 2 代表控制的 3 代表推断的, 4 代表预测的。变成可采储量的那部分基础储量,在其编码后加英文字母“ b ”以示区别于可采储量。 类型及编码: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可进一步将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分为 16 种类型 ( 见表 l) 。

储量情况汇报

关于煤炭资源储量情况的报告 枣庄市国土资源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国土资源厅鲁国土资字[2007]432号《关于开展淄博矿业集团埠村煤矿等试点矿山资源储量核实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矿组织了人员对矿井建矿以来资源储量的动用及核实情况进行了统计、核实,我矿于二00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委托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编制了《山东省韩台煤田大兴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于二00五年三月十五日以鲁资能备字[2005]15号文予以评审备案。我矿现将二00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来储量动用等相关情况编制了《煤炭资源储量情况说明》予以上报,请予审查。 附:《煤炭资源储量情况说明》 二00七年十月二十四日

枣庄大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煤炭资源储量情况说明 枣庄市国土资源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国土资源厅鲁国土资字[2007]432号《关于开展淄博矿业集团埠村煤矿等试点矿山资源储量核实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矿组织了人员对矿井建矿以来资源储量的动用及核实情况进行了统计,现汇报如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 枣庄大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山东泉兴矿业集团公司,位于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境内,为韩台煤田大兴井田。矿井地理位置为纬度117?24'23"~117?24'51";经度34?34'28"~34?34'48",西距京沪铁路韩庄站和104国道8km,南距韩庄运河0.3km,京福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从井田内西部穿过。井田内地形平坦,地面标高+33.77~+34.30m,地势南低北高,东低西高,井田面积7.56km2。采矿许可证号3700000520135有效期限: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35万吨/年。 主要地层自上而下有:第四纪、第三纪、二叠纪、石炭纪、奥陶纪。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纪山西组、太原组,总厚290m,含煤10层,平均厚度8.65m,含煤系数3%,其中主采2、3煤层,局部可采14、17煤,可采厚度8.15m,可采含煤系数2.8%,2煤厚1.37~

矿山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

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 储量(包括资源量,下同)计算方法的种类很多,有几何法(包括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断面法、等高线法、线储量法、三角形法、最近地区法/多角形法),统计分析法(包括距离加权法、克里格法),以及SD 法等等。 (一)地质块段法 计算步骤: 1.首先,在矿体投影图上,把矿体划分为需要计算储量的各种地质块段,如 根据勘探控制程度划分的储量类别块段,根据地质特点和开采条件划分的矿石自然(工业)类型或工业品级块段或被构造线、河流、交通线等分割成的块段等; 2.然后,主要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各块段储量计算基本参数,进而计算各块段 的体积和储量; 3.所有的块段储量累加求和即整个矿体(或矿床)的总储量。 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参数表格式如表下所列。 表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表 需要指出,块段面积是在投影图上测定。一般来讲,当用块段矿体平均真厚度计算体积时,块段矿体的真实面积S需用其投影面积S′及矿体平均倾斜面与投影面间的夹角α进行校正。

在下述情况下,可采用投影面积参加块段矿体的体积计算: ①急倾斜矿体,储量计算在矿体垂直纵投影图上进行,可用投影面积与块段矿体平均水平(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图在矿体垂直投影图上划分开采块段 (a)、(b)—垂直平面纵投影图; (c)、(d)—立体图 1—矿体块段投影; 2—矿体断面及取样位置

②水平或缓倾斜矿体,在水平投影图上测定块段矿体的投影面积后,可用其与块段矿体的平均铅垂(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优点:适用性强。地质块段法适用于任何产状、形态的矿体,它具有不需另作复杂图件、计算方法简单的优点,并能根据需要划分块段,所以广泛使用。当勘探工程分布不规则,或用断面法不能正确反映剖面间矿体的体积变化时,或厚度、品位变化不大的层状或脉状矿体,一般均可用地质块段法计算资源量和储量。 缺点:误差较大。当工程控制不足,数量少,即对矿体产状、形态、内部构造、矿石质量等控制严重不足时,其地质块段划分的根据较少,计算结果也类同其他方法误差较大。 (二)开采块段法 开采块段主要是按探、采坑道工程的分布来划分的。可以为坑道四面、三面或两面包围形成矩形、三角形块段;也可为坑道和钻孔联合构成规则或不甚规则块段。同时,划分开采块段时,应与采矿方法规定的矿块构成参数相一致,与储量类别相适应。 该法的储量计算过程和要求与地质块段法基本相同。 适用条件:适用于以坑道工程系统控制的地下开采矿体,尤其是开采脉状、薄层状矿体的生产矿山使用最广。由于其制图容易、计算简单,能按矿体的控制程度和采矿生产准备程度分别圈定矿体,符合矿山生产设计及储量管理的要求,所以生产矿山常采用。但因为开采块段法对工程(主要为坑道)控制要求严格,故常与地质块段法结合使用。一般在开拓水平以上采用开采块段法或断面法,以下(深部)用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 (三)断面法 定义:矿体被一系列勘探断面分为若干个矿段或称块段,先计算各断面上矿体面积,再计算各个矿段的体积和储量,然后将各个块段储量相加即得矿体的总储量,这种储量计算方法称为断面法或剖面法。 根据断面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分为水平断面法和垂直断面法,凡是用勘探(线)网法进行勘探的矿床,都可采用垂直断面法;对于按一定间距,以穿脉、沿脉坑道及坑内水平钻孔为主勘探的矿床,一般采用水平断面法计算矿床资源量和储量。根据断面间的关系分为平行断面法和不平行断面法。 1平行断面法 无论是垂直平行断面法还是水平平行断面法,均是把相邻两平行断面间的矿段,作为基本储量计算单元。首先在两断面图上分别测定矿体面积,然后计算块段的体积和储量。体积(V)的计算有下述几种情况:

停办(关闭)矿山残留矿产资源储量登记书

附件3 登记号: 停办(关闭)矿山残留矿产资源储量 登记书 采矿权人: 填写人:负责人: (签名或盖章)(签名或盖章) 日期:年月日 (单位公章) 国土资源部监制

停办(关闭)矿山残留矿产资源储量登记书

填表说明 本登记书适用于登记除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地热、矿泉水、地下水及其它气体矿产以外的矿产停办(关闭)矿山时残留的矿产资源储量。 本登记书阴影部分由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管理机关填写。 封面 登记号: 由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管理机关统一编号、填写。采用13位阿拉伯数字。第1位表示矿产资源储量登记书类型,本登记书为停办(关闭)矿山残留矿产资源储量登记书,给定数字3;第2-7位表矿山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划代码;第8-9位表示年份;第10位表示办理登记手续的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管理机关,国务院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管理机关为1,省(区、市)、市(地、州)和县(市、区)人民政府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管理机关分别为2、3和4;第11至13位表示本年度内在本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管理机关进行停办(关闭)矿山残留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的顺序号。该登记号为唯一、永久编号,给定后不再变动;即使第2-7位对应的行政区名称和代码有变化,登记号中的该6位数字仍然不变,其变化前后的对应关系在矿产资源储量登记书、统计表及数据库中设定。 采矿权人:填写采矿权的法人单位的名称,以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的名称为准,填写全称。 填写人:填写采矿权人指定或委托的,承担填写工作的人员的姓名(或盖章)。 负责人:填写采矿权人法人代表的姓名(或盖章)。 日期:填写负责人签字的日期,并加盖公章。 一、矿山基本情况 采矿权人:填写要求同封面。 通讯地址:填写采矿人所在地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填写采矿权人所在地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填写采矿权人的电话区号和电话号码。 E-mail:填写采矿权人的电子邮件信箱。 矿山名称:填写采矿许可证上所列的矿山名称。 经济类型:按《经济类型》(附录二)填写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所属矿区(井田)名称:填写采矿权人办理采矿许可证时所依据的地质矿产资源储量报告中使用的矿区(井田)【以下统称矿区】名称。 所属矿区(井田)及矿山编号:由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管理机关统一编号、填写,由

关于新的矿产资源储量勘查规范总则.doc

关于新的矿产资源储量勘查规范总则 及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求介绍(摘要) 一、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勘查规范历史 1954年翻印了原苏联的固体矿产储量分类规范,将储量分为平衡表内、表外两类和A1、A2、B、C1、C25个级别,按用途分为开采储量(A1)、设计储量(A2、B、C1)、远景储量(C2)及地质储量;勘探阶段划分为初步普查、详细普查、初步勘探、详细勘探,初步普查前为区域地质调查,详细勘探后为开发勘探; 1959年编制了《矿产储量分类暂行规范(总则)》,“金属、非金属矿产储量分类暂行规范(总则)”,仍将储量分为平衡表内、表外两类和A1、A2、B、C1、C25个级别,此外,还有地质储量。其中,A1级为开采储量、A2、B、C1级为设计储量、C2级为远景储量,A1、A2、B、C1又称工业储量。 1977年编制了“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非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仍将储量分为平衡表内、表外两类将储量级别分为A、B、C、D四个级别,两总则的内容除了储量分类分级外,还规定了地质勘探阶段(初勘和详勘)勘探工作的原则和要求。指出各级储量比例应根据矿床地质条件、矿床规模、矿山建设规模和开采技术条件等综合考虑,并强调要实行地质勘探、矿山设计、生产建设单位的“三结合”,以便共同研究解决矿山和勘探区段的选择、高级储量的分布和比例、工业指标以及有关勘探工作和建设设计的要求等问题。1983年原地质部搞资源总量预测工作时,又划分出了E、F、G三个级别,据全国储委办公室1982-1986年组织的储量分类分级专题研究,经过条件的对比,认为其中的E级大致相当1972年两总则中D级的一部分;在此期间,煤炭部、冶金部、建材部、化工部、核工业部等也编制了本部门的规范,大体与地质部的规范相当,只有些个别差异,如,1980年煤炭部曾颁发“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试行)”,将储量分为二类四级,即A、B、C、D级,实际上A级相当于前述的B级,其余各级别也均相应降低一个级别;1980年二机部的“铀矿地质勘探规范(征求意见稿)”,将储量分为二类五级,眼A、B、C1、C2、D级,其C2+D级相当于前述的D级; 1987年全国储委、国家经委、国家计委联合发出“矿产勘查工作分段划分的暂行规定”、“矿产勘查各阶段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暂行规定”,将地质勘探阶段划分为普查、详查、勘探三个阶段(表 3),强调了在地质报告编写中必须增加技术经济评价章节。 1992年编制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将金属、非金属和煤等所有固体矿产包括在一个统一的总则中。将储量分为能利用(表内)和尚难利用(表外)两大类,其中,将能利用储量又划分为a亚类和b亚类,前者为目前能利用的,后者为目前暂难利用的,将储量级别划分为A、B、C、D、E5个级别,A 级为备采储量、B级为首期开采依据储量、C级为中期开采依据储量、D级为后期开采依据储量、E级为远景储量。 二、对于我国以往储量分类及勘查规范的评价 (一)优点:①门类齐全。我国以前共编制了45个单矿种规范(涉及了84个矿种),从普查到勘探,从野外施工、原始资料编录到地质报告编写等各个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同时还有各专业、行业的规范和规定。 ②内容十分丰富。如,矿床类型、矿床规模、矿床勘探类型、勘探网度、地质研究程度等方面均有详细规定。③易于操作。 (二)缺点:静态性强、动态性差;国家计划性强、注重完成任务,市场经济性差;储量与资源概念模糊,不易与国际对比;行业分工过细,各行其是;注重储量规模,忽视经济意义,工程网度及各级储量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