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产品出口的特点_问题与对策

山东农产品出口的特点_问题与对策
山东农产品出口的特点_问题与对策

山东农产品出口的特点、

问题与对策

孙建成赵嵩正

内容提要山东是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大省,农产品出口量约占全国的1/4。在新的世界经济背景下,山东农产品出口形势也面临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分析了山东农产品出口的特点、原因,以及进一步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壁垒

山东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农产品出口大省,农产品出口约占全国的1/4。农产品的出口事关山东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省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自“十五”期间至2007年,山东农产品出口额从27.9亿美元增加到93.5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连续八年居全国第1位,全省农产品出口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5%以上。

2007年,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克服了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和退税政策调整影响,面对人民币升值和生产成本上涨的压力,保持了持续增长。全年农产品进出口15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出口92.53亿美元,增长14.3%,出口到179个国家和地区,历史上首次突破90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的25.26%;进口66.38亿美元,增长10.3%,占全国农产品进口的16.2%。据山东省外经贸厅资料,到2007年底,山东省出口的农产品已走上165个国家和地区的餐桌,2007年,山东农产品出口拉动全省GDP增长2个百分点,带动了1600多万人就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25%。

一、山东农产品出口的近期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近期出口的特点

优势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07年,全省水海产品、蔬菜出口增速放缓。水海产品出口33.4亿美元,同比增长5.1%;蔬菜出口

17.7亿美元,增长12.8%;水果及制品出口首次突破10亿美元,达到10.1亿美元,增长41.2%。受国际市场粮油及食品价格上涨拉动,花生及制品、肉食品出口摆脱了上年下降状况;花生及制品出口4.2亿美元,增长19%;肉食品出口6.74亿美元,增长6%,但同时受国内猪肉价格上涨影响,出口肉食品中鲜冻猪肉大幅下滑,冻鸡出口大幅增长。水果制品、花生制品、谷物粉制品出口增长速度均高于同类原料出口增速,以上五大优势产品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81.3%。

欧美市场增势强劲,新兴市场出口快速增长。2007年对日本出口28.5亿美元,下降0.6%,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30.8%,回落4.7个百分点,但仍是全省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对欧盟出口16.4亿美元,增长22%,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17.8%,提高了1.5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9.9亿美元,增长21.4%,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10.7%;对韩国出口9.6亿美元,增长5.4%,增幅回落了10个百分点,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10.4%;对东盟出口8.7亿美元,增长28.2%,增幅提高了4.3个百分点。以上五大市场合计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79%,比上年下降了2.4个百分点;俄罗斯增幅51.9%,位居第六大市场,阿拉伯酋长国、澳大利亚分别增长31.7%、25.5%,对非洲、拉美增幅分别为22.4%、20.7%,市场多元化趋势加快。

重点出口城市农产品出口稳定增长,部分中西部城市出口高速增长。全省10个市农产品出口过亿美元,11个市的出口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出口额较大的有: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出口基数低的菏泽、莱芜、滨州、淄博、德州增幅均超过

60

40%。

农产品出口队伍进一步扩大,龙头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全省3882家企业具有农产品出口业绩,比上年增加272家。其中,出口过百万美元的1447家,比上年增加168家;出口过千万美元的220家企业,比上年增加43家;出口过亿美元的企业由上年的1家增加为2家,即新华锦集团山东锦宜纺织有限公司出口14294万美元,烟台北方安德利果汁股份有限公司出口12848万美元。

一般贸易出口增速高于加工贸易,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比回落。一般贸易农产品出口58.9亿美元,增幅17.7%,占农产品出口的63.7%。受人民币升值、加工贸易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及国内企业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水海产品出口低速增长,直接影响了加工贸易出口增长。全年加工贸易出口33.2亿美元,增长8.9%,占35.9%。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3.7亿美元,增长13.3%,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58%,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出口26.3亿美元,增长29.1%,高于全省平均增幅近15个百分点,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28.4%;国有企业出口7.7亿美元,下降8.3%,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8.3%。

(二)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分析

1、山东农产品出口企业积极应对,主动调整和创新

(1)实施标准化生产。即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标准化生产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科技兴农的载体和基础。在过去的几年里,山东企业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基地,2007年全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已经达到1700多个,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7%以上;农产品出口企业自有蔬菜基地达到110万亩,规模以上禽肉养殖场372家,猪、牛养殖场174家,养兔场16家,水海特色产品养殖场20多个,基本上形成了省、市、县齐抓共建的标准化基地建设新局面。

(2)强化农产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应对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的需要,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企业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企业生存的重要作用,经不懈努力已由原来的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到现在的自主创新的竞争模式上来,开辟出一条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高效自主创新之路。目前山东省已有30多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鲁花集团、金锣集团、菱花集团、西王集团、凤祥集团等一批优秀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他们在发展中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科技优势,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为山东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已经成为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3)开展产品精深加工。即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对农产品尤其是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储藏、保鲜、分类、包装、营销。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可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走出销售初级产品的狭小圈子,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帮助企业轻松跨过门槛。如山东泰祥集团出口到日本的虾棒,由于是沾粉后又油炸的混合加工产品,日本口岸的检疫检验部门,对此类产品的抽检率几乎为零。济南一品实业有限公司是在国内率先进入大蒜深加工领域的企业,现在深加工产品占公司产品的一半以上,公司推出的腌渍蒜米产品受到欧美客商的广泛欢迎。

2、政府积极扶持,大力促进

(1)完善了农产品出口政策体系。2006年9月,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意见》。10月,省政府制定实施了《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成为全国第一部以地方政府名义规范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行政规章。为从源头上抓管理、过程控制保质量,省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使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2)加强农产品出口的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出口农产品竞争力。近年来山东省逐步实施动植物病虫害区域化管理,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推广“公司+基地”的农产品出口经营模式,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建立自由种植、养殖基地。山东省农产品产业基地建设具有较好的基础,目前全省农产品出口企业自有蔬菜基地达110万亩,如金乡大蒜、章丘大葱、寿光蔬菜基地等闻名遐迩,同时规

61

模以上禽肉养殖场372家,猪、羊养殖场174家,水产特色养殖场20多个。

(3)山东检验检疫部门严格把关。山东检验检疫局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加强实验室装备设施建设,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培训,为食品农产品出口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2006年为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积极开展多残留检测技术攻关,研发了9个多残留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最多能一次性检测多种农药残留251种。与此同时,该局还积极指导企业建立完善了病疫病情控制、残留控制、检验检测、产品追溯及纠偏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质量自检自控体系。全省981家企业通过HAC-CP官方验证,新建、改建1490家工厂(车间),占目前全省注册登记企业数量的54.4%。积极帮助企业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技术培训,具备基本的药残或微生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自检自控能力,使出口食品、农产品的安全水平和竞争能力明显提高。

二、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仍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出口产品结构仍不合理,主要是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较低。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近年来,许多地方的农产品结构调整总是在数量关系上做文章,市场开发和产销协调工作较为薄弱。因此,农产品结构调整往往偏重于品种结构的调整,农产品的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虽发展较快,但仍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农产品大路货多、名优特新产品少,普通产品多、专用产品少,低档和劣质品多、高档和优质品少,农业竞争力难以提高,甚至增加了农产品的供求矛盾和经营成本。

(2)出口市场仍然相对较为集中。日本是山东省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国家,占山东农产品出口40%的份额。2004年,山东对其出口12.8亿美元,占山东农产品出口总值的37%,2006年出口日本28.7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35.5%,2007年出口日本28.5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30.8%,有所下降,但仍是山东省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美国、韩国是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国家和地区。上述国家对农产品进口政策的变动对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带来很大风险。

(3)绿色壁垒负面效应不断扩大。以健康、环保为由,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纷纷构筑各种各样的绿色壁垒,限制农产品的进口,我国农产品出口也深受其害,严重削弱了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中以2006年欧盟《新食品法》和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影响最大。2006年6月份,全国对日出口

5.9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1亿美元,同比下降18%。当月山东省出口2.15亿美元,同比下降7.8%;五大类产品出口全面下滑,肉食品出口同比减少8.5%,蔬菜同比减少12.8%,影响尤为明显。山东省17个市中,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4个出口大市的10个地市出现负增长,其中烟台下降8%,青岛下降11.7%;三资企业也出现罕见的负增长,同比减少7%。

(4)企业规模小,行业自律性差,竞争秩序混乱。农产品出口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队伍膨胀迅速,无序竞争愈演愈烈,严重损害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行业利益。根据入世承诺,我国逐步放开进出口经营权,大量企业加入到农产品出口队伍,我国有农产品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2万家左右,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平均出口值仅为百万美元左右,出口值过千万美元的企业不足3%。大量企业加入到农产品出口队伍,在国际上他们为争夺市场而竞相压价,在国内为抢夺原料而竞相提价,扰乱了农产品的正常出口秩序,损害了农产品出口的行业利益。山东省在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走在全国前列,但大多数企业规模仍然偏小,直接影响品牌建设和竞争力的提升。

(5)农产品品牌、营销网络建设滞后,依赖外商销售农产品现象仍很突出。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由于品牌建设和品牌保护不力,缺乏在国际市场知名的农产品品牌,贴牌生产是目前农产品的主要出口方式。同时由于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国际市场的营销网络建设滞后,基本依赖外商销售网络,外商凭借其销售网络在农产品流通上形成“垄断”,这不仅造成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利润微薄,还造成农产品出口受制于外商。

(二)制约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

(1)人民币不断升值。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幅度不断增大,同时

62

走向缓步上扬的趋势。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7,比汇改前升值约18.2%,目前人民币继续保持坚挺。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总体利润水平低,人民币升值压缩了出口农产品的利润空间,对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生很大影响,是影响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

(2)生产成本提高。一方面,受石油涨价影响,化肥、农用柴油、地膜等农用物资价格上涨,农产品种植、养殖、捕捞、运输等成本提高,带动农产品原料价格上涨。如鲐鱼价格由2004年底的2000元/吨涨到1万元以上;另一方面,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劳动用工紧张,农民工工资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受到很大影响。如烟台龙大集团工人平均工资已经由2002年的500元左右提高到1000元,仅此每年就增加工资支出1亿元以上。

(3)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护有增无减。与我国按照WTO要求逐步开放国内市场相反,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护却日趋盛行,各国纷纷以生态环境、动物福利、知识产权、质量标准、社会责任等形式保护本国农业。2006年,日本、韩国和欧盟都实行了新的食品质量安全法规。作为我国第一农产品出口大省的山东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农产品出口压力和困难。

首先,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对264种食品中使用的734种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设定了51392个严格的残留限量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最苛刻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出口统计显示,2006年5月29日“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实施后,农产品对日出口全面受挫。“肯定列表制度”成为影响全省农产品出口、特别是对日出口的最主要因素。

其次,韩国也从2007年6月开始实施新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范围由现在的4种农产品增加到37种,药残限量成分由132种增加到213种。同时,还要实行“农产品生产履历制度”,要求所有销售的农产品除了要标明产地、生产者及联络方法外,还需详细记载农药和化肥用量、栽培及生产过程等。

另外,欧盟的新食品安全法也对食品生产过程安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欧盟不仅要求终端产品符合新的食品安全标准,而且要求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食品生产安全标准。

(4)其他一些突发因素。“纸馅包子”事件和近期的日本“毒饺子”事件引发日本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产生怀疑和担心,有的日本公司拒绝中国食品上架,2007年下半年山东农产品出口到日本市场出现下降,对全省农产品出口造成了很大影响。

三、进一步推动山东农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

质量安全是农产品的生命线,进一步提升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是当前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等的有效措施,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切实提高山东省出口农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保证农产品品质行政规范体系的建设和具体实施。《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的出台,使之成为全国第一部以地方政府名义规范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行政规章,从制度上保证了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一个动态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的本质要求,就要及时更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并加大对农药、兽药、饲料和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整治力度。严格查处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的违法行为,完善奖惩处罚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自检自控体系,支持企业进行ISO22000体系认证和HACCP认证,建立质量可追溯系统,推广出口农产品良好操作规范。

其次,推动建立区域性农产品检验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前提和基础,以应对“肯定列表制度”为契机,整合全省检测资源,在农产品出口企业相对集中的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济宁、临沂等地,建立区域性的农产品检验中心实验室。从山东省检验检疫局的调研报告来看,莱阳、荣成等地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探讨联合建立实验室,安丘市政府也在探讨建立蔬菜实验室,以市场化手段建立区域性中心实验室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心实验室建设可以采取政府投资推动、大企业主导、企业联合、社会第三方建设等多种方式。针对各地名优特出口产品,以企业现有的实验室为依托,分别建立水产品、水果、叶类蔬菜、根茎蔬菜等专业性的检测中心,可以减少企业在实验室方面的重复建设,有效降低企业出口成本。所需资金可通过企业、政府等多方筹集解决,可以充分利

63

用国家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扶持资金,同时省财政也可以安排部分资金予以配套扶持。

(二)完善多层次的农产品出口政策促进体系

首先,构建和完善政策促进体系。贯彻落实国家和山东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促进农产品出口的精神,借鉴国外支持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多层次的农产品出口政策促进体系,探索建立扩大农产品出口的财政、税收、金融、保险机制。在出口基地建设、生产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开拓、海外注册或认证、品牌建设、出口信用保险、反倾销应诉等方面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给予政策扶持。

其次,强化各项扶持政策的贯彻和落实。有关职能部门要确保国家和省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对企业反映强烈的农产品收购专用发票制度,国税部门要不断完善有关措施,解决企业异地收购尤其是跨省收购时增值税无法抵扣的难题。

(三)发展壮大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升级

首先,要大力发展有较大需求的新兴产业。根据高端市场需求变化,在继续发挥水产品、蔬菜、畜产品、水果等传统农产品出口优势的基础上,加快发展花卉、种子、食用菌等新兴产业,形成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出口格局。

其次,鼓励传统优势产品生产企业发挥产业优势。加强产品开发力度,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发展深加工农产品出口,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农产品出口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引导企业规模化经营,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四)重点培育一批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

机制灵活、运转高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是农产品出口的依托,发展产业化经营重点在于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因此建议尽快出台山东省鼓励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出口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吸附作用,鼓励企业通过收购、参股等方式进行企业扩张,延长产业链。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鼓励企业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设备,提高企业综合素质。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到海外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项目或贸易营销机构。山东农产品加工业具有良好的基础,烟台龙大集团、潍坊得利斯集团、邹平西王集团等都是全国著名的企业。

(五)支持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

自主品牌是扩大出口的有力武器,有利于老客户的维持和新市场的开发,积极推动农产品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为主转变。重点抓大型龙头企业的品牌建设,支持他们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开展国外商标注册和产品质量认证,争创中国名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标志管理制度,强化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品牌价值。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原产地标记注册,努力形成地区品牌。组织开展山东名牌农产品认证工作,以加强对企业品牌建设的引导。

(六)积极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

首先,继续维持挖掘重点市场。日本、欧盟、美国等市场是农产品出口的高端市场,价位高、市场规模大,应继续保持,同时还要继续挖掘其市场潜力,进一步提高山东农产品在重点市场的占有率。在其境内设立专门的优势农产品促进机构,加强营销力度,打造山东农产品知名品牌。加强对省内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建立完备的监控体系,努力做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加强双边农业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我们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提高出口竞争力。建立对国外农产品标准和法规跟踪系统,如针对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后市场需求的变化,引导企业及时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减少生鲜类、地表类农产品的出口,加大熟制品、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加强产品的深度开发。

其次,积极发展南亚、中东、拉美、独联体等新兴市场。进一步完善市场开拓方式,突出专业性和针对性,每年初由有关职能部门制定并发布当年的新市场开拓规划,从市场调查、新产品开发、营销策划、产品展示与推介等多个方面进行推进。设立新兴市场开拓专项资金对企业进行扶持,引导企业关注新市场,提高市场开发积极性,不断拓宽出口渠道,避免企业对单一市场的过分依赖。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参加国际著名专业食品展,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著名展会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展览活动,提升山东烟

64

台果蔬会、寿光国际果蔬博览会的档次和水平。引

导企业积极参与跨国采购,及时了解国外客户需求和海外市场信息。

(七)进一步加强农业利用外资力度

外商投资企业对促进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发挥了很大作用,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农业利用外资力度,优化农业利用外资结构,实现农业利用外资方式、引资渠道来源、引资主体以及外资使用方向的多元化,提高农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借助农产品跨国企业的技术、管理和市场渠道提高全省企业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产品结构。充分发挥外商特别是日商了解本国的管理和市场信息的优势,及时掌握进口国政府对进口商品检测要求的新动向和国外客户消费需求的新变化。积极利用外商的影响力,向进口国反映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要求,对进口国实施不合理贸易管制措施施加压力。通过吸引外资参与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实现农产品生产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山东省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

(八)利用各种资源加强业务指导和信息服务,加强宣传

首先,建立行业协会,加大行业规范建设。借鉴大蒜、兔肉等出口协会建设经验,选择水产品、禽肉、蔬菜、水果、花生等重点出口产品,建立健全出口商品行业协会,实行企业自主约束、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尽量避免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带来的弊端。支持协会制定、推广出口农产品质量标准,通过认证方式在出口企业中推广,并在主要出口市场进行重点宣传推介。鼓励协会加强山东省优势农产品原产地标记的注册、管理和保护。

其次,完善农产品国际市场信息服务体系。通过驻外机构,加强对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并利用新闻、广播、报纸、网站等媒体及时向广大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布信息。加大对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领域等专业人才培训的扶持力度,扩大培训企业范围,提高培训水平。

最后,要建立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加强宣传引导,防范和应对各种危机。出现问题时要会同各级政府及国家外交、公安等部门进行深入调查,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将各种损失的可能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①倪月菊:《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及其对我国食品和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国际贸易》2006年第7期。

②谢正勤:《农产品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江苏商论》2006年第12期。

③杨莲娜:《中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结构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4期。

④徐柏园:《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⑤陈戎杰:《转守为攻——日本农产品食品贸易政策新动向评析》,《国际贸易》2005年第8期。

⑥史纪新:《世贸组织后过渡期我国出口农产品比较优势的转型趋势——来自山东、江苏农产品出口大省的经验》,《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12期。

⑦纪秋颖:《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对策研究》,《商业研究》2007年第4期。

⑧钱永忠:《国外农产品残留监控组织实施和运行状况分析》,《世界农业》2007年第4期。

⑨课题组:《创新机制推动山东农产品出口》,《国际商报》2006年12月4日。

⑩课题组:《加大政策扶持,强化服务职能,促进农产品贸易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农业外经外贸网http://www.cafte.

https://www.360docs.net/doc/f67980891.html,。

《山东省一季度农产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山东农业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67980891.html,。

《山东连续8年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最大省份》,《中国质量报》2008年3月30日。

《农产品进出口双增长有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2月5日。

《08年人民币汇率弹性再增强》,中国人民银行:环球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67980891.html,。

(作者为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夏飞

65

世界贸易和国际贸易【外文翻译】

外文翻译 原文 World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Material Source:https://www.360docs.net/doc/f67980891.html, Author: Ted Alax In today’s complex economic world, neither individuals nor nations are self-sufficient. Nations have utilized different economic resources; people have developed different skills. This is the foundation of world trade and economic activity. As a result of this trade and activity,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banking have evolved. For example, the United States is a major consumer of coffee, yet it does not have the climate to grow any or its own. Consequently, the United States must import coffee from countries (such as Brazil, Colombia and Guatemala) that grow coffee efficiently. On the other hand, the United States has large industrial pla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variety of goods, such as chemicals and airplanes, which can be sold to nations that need them. If nations traded item for item, such as one automobile for 10,000 bags of coffee, foreign trade would be extremely cumbersome and restrictive. So instead of batter, which is trade of goods without an exchange of money, the United State receives money in payment for what it sells. It pays for Brazilian coffee with dollars, which Brazil can then use to buy wool from Australia, which in turn can buy textiles Great Britain, which can then buy tobacco from the United State. Foreign trade, the exchange of goods between nations, takes place for many reasons. The first, as mentioned above is that no nation has all of the commodities that it needs. Raw materials are scattered around the world. Large deposits of copper are mined in Peru and Zaire, diamonds are mined in South Africa and petroleum is recovered in the Middle East. Countries that do not have these resources within their own boundaries must buy from countries that export them. Foreign trade also occurs because a country often does not have enough of a particular item to meet its needs. Although the United States is a major producer of sugar, it consumes more than it can produce internally and thus must import sugar.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 英文题目 The problems,causes and proposals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of Shan dong province

选题报告学院:商学院

摘要 山东省已经连续8年位居我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大省的位置。但是,随着加入WTO带来的全球化浪潮,受发达国家实施苛刻的贸易壁垒,国内农业生产材料价格的上涨,农产品质量总体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山东省农产品了出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卖难”形势。引起“卖难”的原因,从国际上看,有TBT,农业补贴和关税保护升级;从国内看,有农产品总体质量低和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等。应对“卖难”形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全面提升质量;完善出口服务体系;完善出口结构。 【关键词】: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卖难”,原因,应对策略

Abstract Shan dong province has taken the first chair of all China provinces in the past 8 years in the agriculture products international market .But Shan do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are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s for the Causes, there are TBT、developed countries agricultural subsidize, customs duty protection. We should take the following action: improving quality, perfecting the service system of exporting, perfecting the structure of exporting. 【Key word】: Shan do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elling difficulties”、Causes, Proposals

山东省特优农产品

山东省农业生产概况 山东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是我国种植业的发源地之一。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大豆、高粱、谷子、水稻、棉花、花生、烤烟、麻类、蔬菜、水果、茶叶、药材、牧草、蚕桑等,是全国粮食、棉花、花生、蔬菜、水果的主要产区之一,其产品产量和质量均名列全国前茅。 粮食山东全省普遍种植,分夏、秋两季。夏粮主要是冬小麦,秋粮主要是玉米、地瓜、大豆、水稻、谷子、高粱和小杂粮。其中小麦、玉米、地瓜是我省三大主要粮食作物。2011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146千公顷,总产4426.29万吨。 棉花我省是全国重要棉区之一,棉花也是我省最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历史达700年之久,主要产区在黄泛平原。所产棉花,其长度、细度、强力、色泽等均属上乘。2011年,全省棉花种植面积753千公顷,总产78.46万吨。 花生我省花生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所产花生品质好,自然芳香味浓,是全国花生生产大省,其面积、产量和出口分别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以上。主产于胶东与鲁中南丘陵区和黄泛平原地势较高的沙土地。2011年,全省花生种植面积797千公顷,总产338.59万吨。

蔬菜我省蔬菜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品种资源丰富,素有“世界三大菜园”之称。进入90年代后,全省蔬菜生产基本实现了由以城郊生产为主到以建设农区大基地生产为主,由以秋菜生产为主到以冬春菜生产为主,由以大路菜生产为主到以精细菜生产为主,由以省内消费为主到以供应省外和出口为主的转变,并因其量大质优而逐步确立了全国“大菜园”的地位。目前全省蔬菜有100多个种类,3000多个品种,70%以上销往省外,出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2011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1791.2千公顷,总产9180.93万吨。 水果我省是北方果树最适栽培区域之一,被誉为“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是全国水果主要产区之一。生产各种水果20多种,品种达数百个,其中苹果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桃、梨、葡萄等在全国也占有重要位置,果园遍及全省各地。全省水果产量的70%以上销往外省和出口,有些名特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名。2011年,全省果园面积592千公顷,水果产量1488万吨。 畜产品我省畜牧业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拥有一大批像鲁西黄牛、渤海黑牛、莱芜猪、里岔猪、青山羊、寿光鸡等地方良种,尤其是小尾寒羊被誉为“国宝”,是我国农区畜牧业大省,肉、蛋、奶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2011年,全省肉类总产量711.05万吨,其中猪肉346.9万吨、牛肉66.23万吨、羊肉32.49万吨、禽肉254.54万吨;禽蛋

农产品物流外文翻译

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一) 论文题目:国外发展农产品物流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浙江的启示 外文题目:Logistics &the National Economy 出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Management 作者:MCB UP Ltd 原文: Logistics &the National Economy Introduce Logistics has always been a central and essential feature of all economic activity and yet paradoxically it is only in recent years that it has come to receive serious attention from either the business or academic world. One very obvious reason for this neglect is that, whilst the functions that comprise the logistics task are individually recognised, the concept of logistics as an integrative activity in business has only really developed within the last 20 years. What is logistics? It can be variously defined, but expressed at its simplest it is: The process of strategically managing the movement and storage of materials, parts, and finished inventory from suppliers, through the firm on to customers. Logistics is thus concerned with the management of the physical flow which begins with sources of supply and ends at the point of consumption. It is therefore clearly much wider in its reach than simply a concern with the movement of finished goods—a commonly held view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In the logistics scheme of things we are just as much concerned with plant and depot location, inventory levels, materials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as we are with transport. One of the features of the logistics concept which is its greatest attraction whilst simultaneously being the greatest drawback to its widespread adoption in industry so far is that it places the emphasis on integrating activities that traditionally have been located in different functions of the business. Thus in many

浅析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 据2008年《中国粮食经济》报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出口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有重大的地位。2007年我们国家粮食总产达到10030亿斤,实现了自1985年以来首次4年连续增产。 但是,受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大大打击,我国农产品现在的出口额同不断出现滑坡的趋势。造成农产品也难逃危机。比如番茄酱出口价难以上升,果品出口也受到了严峻的阻拦。 难以想象,在拥有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出口国的名誉竟会出现农产品现在 的出口额同不利的现象。这又是为什么呢?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负面影响 第一节绿色壁垒的含义 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 虽然我国拥有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出口国的名誉,但我国农产品出口水平却是非常的低下。其中,我们明确知道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 外部制约因素归结于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使得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速度放慢了;虽会给出口产品的成本提高了一点,但是同时大大的增加了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企业出口风险。 第二节案例分析——番茄酱 下面,我们就拿番茄酱做详细的解释。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席卷而来,已经影响到实体经济,导致企业海外市场订单减少或已签合同执行放缓,我国番茄酱出口也难以幸免。至10月,我国出口番茄酱56.4亿公斤,同比下降8%。截至11月26日,共检验各类出口番茄制品23.67万吨,比去年的44.39万吨下降53.3%。 与去年同期相比,番茄酱每个月的出口数量都有下降,去年每个月平均出口7万吨左右,今年在5万吨左右。另外,对于已经签订的出口合同,有些进口商因资金问题要求放慢执行。 我国产品出口的最主要形式为原料型大包装番茄酱,产品单一,又多为贴牌生产,产品附加值低。绿色壁垒是促进技术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绿色壁垒是调节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杠杆。国内

进出口贸易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

银行英语: 出口信贷 export credit 出口津贴 export subsidy 商品倾销 dumping 外汇倾销 exchange dumping 优惠关税 special preferences 保税仓库 bonded warehouse 贸易顺差 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贸易逆差 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进口配额制 import quotas 自由贸易区 free trade zone 对外贸易值 value of foreign trade 国际贸易值 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普遍优惠制 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GSP 最惠国待遇 most-favored nation treatment-MFNT -------------------价格条件 ---------------------- 价格术语trade term (price term) 运费freight 单价 price 码头费wharfage 总值 total value 卸货费landing charges 金额 amount 关税customs duty 净价 net price 印花税stamp duty 含佣价price including commission 港口税portdues 回佣return commission 装运港portof shipment 折扣discount,allowance 卸货港port of discharge 批发价 wholesale price 目的港portof destination 零售价 retail price 进口许口证inportlicence 现货价格spot price 出口许口证exportlicence 期货价格forward price 现行价格(时价)current price prevailingprice 国际市场价格 world (International)Marketprice 离岸价(船上交货价)FOB-free on board 成本加运费价(离岸加运费价) C&F-cost and freight 到岸价(成本加运费、保险费价) CIF-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 --------------------交货条件 ---------------------- 交货delivery 轮船steamship(缩写S.S) 装运、装船shipment 租船charter (the chartered shep) 交货时间 time of delivery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问题原因和对策

摘要 21世纪以来,山东省农产品对外贸易持续快速的增长,出口总额一直居全国首位,期间虽出现波动,但出口规模始终处于领跑地位。本文通过对近几年的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对这一系列问题采取对应的对策这几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如今农产品市场的一些问题,像出口市场相对集中、质量的安全、品牌意识淡薄等问题。同时,为了确保出口优势,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如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实施农产品出口多元化战略等措施。 关键词:山东省;农产品;出口

ABSTRACT Since twenty-first Century, foreign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Shandong province continued rapid growth, total exports has been ranked first in the country, while during the volatility, but the export scale is always in the lead position. Through the present status in recent years the ex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and to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ake corresponding the countermeasures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we can see some problems now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 as the export market i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quality safety, brand consciousness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xport advantage, need to take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deal with, such as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crease the product of Added value, the implem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export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and other measures. Keywords: Shandong province;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山东: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山东: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一、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把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发展高效特色农 业、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农产 品品牌覆盖率和品牌价值不断提高,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较 大成绩。截止2013年底,全省“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到6100个,“三品”原料产地面积2752万亩,总产量达到3210万吨,产品认证数量和基地面积均居全国前列。在农业部组 织开展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网络投票评选中,先后有烟台苹果、威海刺参、金乡大蒜等33个品牌荣获该荣誉称号,入选数量位于全国前列。应当说,山东省农产品 市场能够形成省内、省外和国外市场各占三分之一的格局、 农产品出口能够实现连续14年领跑全国,与品牌优势地位 是密不可分的。 二、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立足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 各地都立足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品 牌认证管理工作,挖掘传统品牌资源的潜力,培育区域特色 品牌,烟台苹果、莱芜三辣、章丘大葱、胶州大白菜等众多 传统品牌支撑起一大批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同时,如章丘 鲍芹、马家沟芹菜等一批新兴区域特色品牌,在带动区域发

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壮大生产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流通品 牌。在推进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积极引导企业创建自有品 牌,支持龙头企业申报和推介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农产品 地理标志,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壮大。近 年来,涌现了“张裕”、“鲁花”、“金锣”等上百个知名企业品牌。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也已经成为品牌建 设生力军,涌现了寿光“绿源”、莱芜“明利蔬菜”,日照“贡青”等众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另外,大力发展一村一品 专业村镇,奠定品牌发展的产业基础。目前,全省一村一品 专业村发展到达到6330个,专业镇280个,已认定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70个、省级40个。 (三)搭建宣传推介平台,努力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 我省每年都组织举办和参加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型农业展,包 括寿光蔬菜博览会、全省名优农产品精品展、全国农交会、 全省农交会等。2013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就组织农产品交 易会、推介会、产销对接活动60余场次,参加企业和单位19000多家,参加人数1000多万人次,贸易成效额800多亿元,有力地提升了山东农产品品牌形象,提高了山东农产品 的市场占有率。 (四)通过典型示范引领,推动全省农产品品牌建设。 近几年,各市在发展农产品品牌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工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办法(试行)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评价管理,推进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依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山东省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业市场主体(以下简称“市场主体”),是指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经市场管理机构注册,从事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生产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相关活动的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信用评价,是指行业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根据市场主体信用等级评价标准,采用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确定其信用等级、并依法向社会公开的活动。 第四条市场主体信用评价遵循政府推动、行业自律、主体申报、公开透明的原则,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

权益,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收集、信用状况评定、评价结果公开与应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是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机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指导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决策重大事项,组织审定并发布相关制度和标准。 第七条领导小组下设信用评价办公室(以下简称“信评办”),信评办是开展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工作的执行机构,牵头制定相关制度和标准,协调和监督信用评价工作,公布并推广应用信用评价结果。其工作职责主要包括: (一)建设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信息系统,通过系统征集信用信息,形成信用评价机制,对信用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和使用; (二)建立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库,依法管理、使用市场主体信用档案; (三)成立信用评审专家组,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

外文翻译--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在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最重要的贸易的贸易壁垒之一,农业作为一种弱势产业更容易受到影响。绿色贸易壁垒是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我国农产品出口最大的障碍。由于农产品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如何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限制,对推动我国农产品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从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理论出发,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产生的根本原因和表现的形式特点进行了综述,研究了国外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状况;同时本文还指出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运用国际贸易知识对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分析结合,政府、企业、行业对我国农产品跨越绿色贸易壁垒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生活质量问题, 近年来兴起的绿色消费概念正是其中一种现象。而绿色壁垒则是国际社会对环境与贸易关注的结果, 各个国家越来越多地在对外贸易中实施这种保护手段。随着国际市场绿色需求的不断增强, 以及环境保护的共识, 绿色贸易保护迅速兴起, 以环境保护为名的绿色壁垒成为国际经济贸易中重要的非关税保护措施之一。然而, 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 导致各国在对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 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意识、政策、法规及技术等方面的领先, 而且, 目前各国的绿色贸易壁垒是根据各国自身的情况来设置的,还没有形成世界统一标准的制度, 各国绿色壁垒的限制程度难以预测。这就使目前的绿色壁垒有可能被发达国家利用为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口的重要手段。绿色壁垒不仅对产品的品质提出很高的要求, 而且涉及到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阶段, 给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进口国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维护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健康和安全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或禁止进口的贸易措施。由于发达国家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复杂而严格,对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构成绿色贸易壁垒。

出口货物报关单英文翻译

JG02 Unified Serial No. from Data Centre: Customs Export Declaration For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ustoms Declaration Form 报关单 An exporter has to apply to the customs for declaration of the commodity before the shipment. The customs officer will sign on the customs declaration form and release the goods if the goods are up to the requirement. 出口方必须在装运前对出口货物进行报关,如果货物符合要求,海关官员就签署报关单对货物进行放行。 The person who asks for declaration is required to be qualified, that is to say, he/she should have the certificate of customs declaration. The examination is held by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of 申请报关的人要求具备资质,就是说他或她应有报关证。考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部署举行。 The customs declaration form is in different colors, for example: the white one is made out for general trade and the pink one is used for processing trade. The contents of these documents are similar. We take the specification of an export customs declaration form for general trade as an example to show the method of making out the document. 报关单有不同颜色,如白色报关单按一般贸易缮制,粉红色报关单用于加工贸易。这些单据的内容相似。我们以一般贸易的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内容为例介绍该单据的缮制方法。 The Main Contents and Notes of Customs Declaration Form: 报关单的主要内容及注释: 1. 预录入编号:No. of Pre-record It is given by the customs while the exporter is applying to customs. It is given by computers automatically. 出口方申请报关时由海关给的编号,是由计算机自动编制的。 2. 海关编号:No. of Customs It is given by the computer system automatically or given by the custom officer. 由计算机系统自动编制或由海关人员给出。 3. 出口口岸:Port of Export It refers to the name and code of the customs at final port of export. 指最后口岸的海关名称及代码。 说明:若出口货物在设有海关的发运地办理报关手续,出口口岸仍应填写出境口岸的名称。如在深圳办理报关手续,陆路运输至上海出境的货物,其出口口岸为上海。同时加注关区代码。 4. 备案号:record number for checking It refers the number of “Register Manual” or the number of “Certificate of Paid or Free Tax” 指《登记手册》编号或《征免税证明》编号。 5. 出口日期:Date of Export It refers to the date of shipment. It is the applied date of departure of the vessel. 指发运日期,也就是船申报出境的日期。 6. 申报日期:Date of Application It is the date that the exporter applies for declaration. 指出口方向海关申报出境的日期。 7. 经营单位:Executive company Fill in the company’s name who signs and executes the S/C in Chinese, (generally refers to the exporter), and the customs code of the company. 用中文填写签订和执行合同的公司(一般指出口人)名称及经营单位代码。 说明:如果总公司签订合同,由分公司执行,则填分公司名称。出口企业间相互代理,以代理方为经营单位。注意填写全称,注明经营单位代号,该代号是出口企业办理海关注册登记时,海关设置的编码,共10位数字。 8. 运输方式:Mode of Transportation It refers to the final departure mode of transportation , such as sea, road, railway and air, etc. 指货物出境的最后运输方式,如江海、公路、铁路及航空等。 9. 运输工具名称Name of Transportation Tool It refers to the name of departure tool of transportation (for example, sea for vessel and number of voyage, railway for the number of train and air for the number of flight). 指货物出境的运输工具名称(如江海填船名及航次,铁路填车次,航空填航班号)。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山东农产品出口影响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67980891.html,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山东农产品出口影响分析作者:张学丽 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25期 摘要: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屡见不鲜,受损巨大。研究技 术性贸易壁垒,并采取有效措施突破壁垒,对山东出口贸易及经济国际化具有重大意义。 Abstract: China products encountered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situation, which caused huge damage. Research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and taking effective measures to break through the barriers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xport trade in Shandong and economic internationalization.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农产品;对策研究 Key words: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agricultural products;countermeasur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75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5-0004-02 0 引言 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国内外市场进一步融合。山东必须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发展出口贸易。但长期以来山东具有出口优势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附加值较低的产品,这些产品最易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因而,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深刻分析WTO成员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状况及其对山东出口贸易的影响,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战略和策略,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多出口、多创汇,为“富国兴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做贡献。 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概念 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以下简称TBT)是指一国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和动植物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以及保证食品安全与产品质量等为由,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限制措施或法规。这些措施或法规主观或客观地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进入该国或该区域市场产生影响。 2 浅析2012年山东农产品出口规模和生产中的问题 2.1 山东农产品出口规模 2012年1月山东农产品出口额为133744万美元,2月出口额为338621万美元,增长幅度为153%;3月份出口额为460131万美元,增长幅度为35%;四月份出口额为460131,无出口增长;五月份出口额为580946万美元,增长幅度为26%;六月份出口额为706270万美元,增长幅度为20%;七月份出口额为827939万美元,增长幅度为17%;

关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题目:关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的文献综述 众所周知,农产品出口对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结构和加快农业发展均有积极的意义。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已经连续六年保持上升趋势,但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在国家贸易结构和世界贸易结构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不强的原因何在,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呢?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加剧烈,因此如何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将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本文将对国内近年来有关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文中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概念,影响因素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进行梳理以及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措施进行简单评价 一、有关竞争力的概念 一国外学者认为: 1.竞争力的内涵。 出口竞争力,就是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古典经济学认为,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域或地区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与自然禀赋等方面具有的相对优势,从亚当·斯密创立比较优势论到大卫·李嘉图相对优势论,还有赫克歇尔一俄林自然禀赋理论都沿袭这一看法;经济历史学家强调经济体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有利的制度形式是推动国家或地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而也必然促进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2.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他以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为基础进行分析,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域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状况调查报告

国际经济学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状况调查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业不断扩大与世界贸易体系的结合,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力一面成绩显著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757.7亿美元,同比增12.9%从产品结构看,产品特征鲜明,进口量依旧比较大的农产品是大豆、食用油、棉花等加原料型农产品,出口稳步增长的农产品是水海产品、园艺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2012年,大豆进口5838.5万吨,同比增10.9%,再创历史新高,相比2004年增长189%;棉花进口541.3万吨,同比增51.8%,进口额120亿美元,同比增24%;食用油籽进口6228.0万吨,同比增13.6%,进口额377.5亿美元,同比增19.9%;食用植物油进口960万吨,同比增23.1%,进口额108亿美元,同比增19.9% 2013年前五个月出口以水海产品、蔬菜、水果为主前五个月,我国出口水海产品153万吨,增加5.4%,价值77.3亿美元,增长11.6%;蔬菜285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价值34.6亿美元,增长15.4% ;鲜、干水果及坚果110万吨,减少7%,价值13.1亿美元,增长10.4%;粮食110万吨,减少13.3%,价值10.2亿美元,下降0.7%上述四者出口值合计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51.3%。 长期以来,农产品出口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一是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世界农产品贸易持续较快增长,农产品出口效益普遍

跨境电商外文文献综述

跨境电商外文文献综述 (文档含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译文: 本地化跨境电子商务的模型 摘要 通过对国际供应链的B2B电子商务交易量的快速增长和伊朗快速增加的跨境交易业务,跨境电商过程的有效管理对B2B电子商务系统十分重要。本文对局部模型的结构是基于B2B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三大层,消息层、业务流程层和内容层。由于伊朗的电子商务的要求,每一层的需要适当的标准和合适的方案的选择。当电子文件需要移动顺利向伊朗,建议文件的标准为文件内容支持纸质和电子文件阅读。验证提出的模型是通过案例研究方法呈现一到四阶段的情景。本文试图通过交换商业文件在贸易过程中这一局部模型,实现在全球电子贸易供应链更接近区域单一窗口建设的关键目标。 关键词:电子商务;跨境贸易;电子文档管理;国际供应链

1.简介 电子商务是关于在互联网或其他网络电子系统购买和销售产品或服务。术语B2B(企业对企业),描述了企业间的电子商务交易,如制造商和批发商,或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本文的研究目标是上两个不同国家贸易商之间的通信。今天的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建立区域单一窗口,可以提高世界各地的贸易便利化。建立区域单一窗口需要跨境海关,可以有效地交换贸易文件。因此,首先,简化跨境贸易文件的关键在于朝着国家单一窗口移动。然后,区域单一窗口可以授权国家之间的通信。电子商务模型是基于三个主要逻辑层的研究。这三个层消息传输层,业务处理层和内容层。本文的局部模型是一种能够自动交换读取文件的过程。通过与东亚和中东国家的建立区域单一窗口可以在将来得到改善的更多的互操作性,从而建立伊朗国家单一窗口 在本文的第二部分讨论引进国际供应链中的跨境B2B模式所需的基本概念和标准。第三部分介绍在大的模型中引入的组件功能和范围。第四部分讨论了B2B交易层模型的定位,最后结束本文。 2.背景 在本节中,除了了解B2B电子商务在伊朗的情况,还有参考模型的背景等概念以及讨论B2B电子商务跨境模式的本土化。 2.1 B2B电子商务在伊朗 如今伊朗在贸易进程的变现是一个关键的贸易成功点。伊朗和许多其他国家接壤,它的进口和出口过程可以通过公路,铁路,海上和空中的方式来完成。因此,这个国家的中部和战略作用,使得它在亚洲和中东地区货物运输的主要贸易点。今天,在伊朗海关几乎所有的贸易过程通过纸质表格完成,由商务部提供的电子服务仅限于谁该国境内交易的商人。今天,伊朗海关几乎所有的贸易流程都是通过纸质表格来完成的,商务部给出的电子服务只限于该国的商人。介绍了模型试图简化在伊朗交易的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交换电子文件的过程。这里提到的一些系统,由商务部在伊朗的电子服务被提及:进口订单管理系统。贸易统计制度。伊朗法典伊朗。这些电子系统的主要使用,以促进在伊朗贸易过程。这里提到的系统作为独立的贸易者可与建议本文模型在未来的作用。在亚洲的区域性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