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拜师》评课稿
《莫泊桑拜师》说课材料

《莫泊桑拜师》说课材料本文要紧写从小热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给予尽心指导的事,表现了莫泊桑对所热爱的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和福楼拜循循善诱、关怀后辈的名师风范。
文章共10个自然段,能够分为三个部分来明白得——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写莫泊桑为了使作品具有特色,拜福楼拜为师。
第二部分是第2~9自然段,写莫泊桑向福楼拜请教,福楼拜尽心指导,莫泊桑铭记在心,勤于观看。
第三部分是第1 0自然段,写莫泊桑通过努力,终于写出了许多有阻碍的名著。
文章的第二部分值得品味,两个人的个性特点在这部分内容里有着鲜亮的表达。
内容本身层次专门清晰,说理也较透彻,具有专门强的指导意义。
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要明白得文章的内容,还应从中获得关于学习、写作的方法。
1、初读揭示课题后,先简介莫泊桑,后激趣谈话:像莫泊桑如此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作品的,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
他是如何样拜师写作的的呢?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明白的词语查字典或是联系上下文解决。
检查自读情形时,可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关心正音,相机抽查一些词语的意思。
在学生把课文读通顺的基础上,应让学生默读全文,感知大意,摸索:莫泊桑什么缘故要拜师?他如何样拜师求教的?他拜师后是如何样做的,结果如何样?教师适时引导,扣位“拜师”这一事件,直入重点段落,理清课文脉络。
2、精读本文着重写莫泊桑三次去福楼拜家中求教的情形,要紧写了师生二人之间的对话,点拨学生弄清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两点:一是师生二人善教与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须从哪些方面努力。
抓住这两条线索学习课文,便能事半功倍。
然后便可从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记在心头”切入,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摸索:莫泊桑几次向福楼拜请教?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每次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在学生读文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围绕莫泊桑三次去福楼拜家中求教的情形,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让学生体会重点句A、“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莫泊桑拜师评价意见

杨震老师示范课《莫泊桑拜师》评价意见今天听了我辅导的青年教师杨震一节示范课——《莫泊桑拜师》。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法国作家莫泊桑青年时请福楼拜指导写作,经过老师的细心指导,莫泊桑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素材,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
叙述条理清楚,层层推进,由指导如何观察到如何写作一目了然。
杨老师为上好这一课,从认真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再到研究学生,确定教学方法都进行了不断的思考和修改,力求让学生主动参与,构建高效课堂,下面谈谈这节课我印象最深的几点:一、抓主线,突破重难点。
文章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师生二人善教与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须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杨老师是以第一条线索为主,重点品读福楼拜的品质,引导学生总结一些写作方法,对于莫泊桑的品质只让学生浏览课文简单地谈体会。
二、深层挖掘突破重难点。
莫泊桑第二次请教是本课时教学的难点所在。
如何进行细致的、有效的观察是现在的孩子所欠缺的,这里一连串的问话也体现了福楼拜本身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青年一代的悉心指导。
在帮助学生理解“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的呢?这一主题时,杨老师设计了先让学生从人物品质及写作方法上谈体会,接着引导学生明白怎样观察生活,进一步理解福楼拜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三、转换角色,以读促悟。
这节课,杨老师在引导学生任何一个环节的学习上,都是通过角色的转换,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在课堂上很好的体现了语文性。
其中重点指导朗读莫泊桑第二次拜师福楼拜的话,揣摩写法,突出人物的形象,感悟福楼拜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品质。
通过朗读,学生投入了;通过朗读,学生理解了;通过朗读,学生感悟了……四、引导、点拨学生对文字的品析。
在课堂上,学生交流读书收获时,杨老师尽力引导、点拨,使学生能够很好地了解人物的品质,轻松地总结习作方法,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但是还有以下几方面有待努力:1、该让学生总结的老师不能代替。
2、课堂的调控能力还需再加强。
3、课堂上该落实的必须要落实。
《莫泊桑拜师》教学反思优秀11篇

《莫泊桑拜师》教学反思优秀11篇《莫泊桑拜师》教学反思篇一《莫泊桑拜师》这篇课文叙述了法国作家莫泊桑青年时请福楼拜指导写作,经过老师的细心指导,莫泊桑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素材,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
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莫泊桑三次向福楼拜请教的事。
叙述条理清楚,层层推进,由指导如何观察到如何写作一目了然。
下面我就说说这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体现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文章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师生二人善教与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须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教学设计时我是以第一条线索为主,抓住师生二人的语言、神态、心理等特点,引导学生体会莫泊桑的勤学和福楼拜的善教,并以此设计了板书。
在教学第一次请教时,我让学生从人物对话中体会人物特点。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如坦白、急切、功夫、直截了当等词理解莫泊桑的谦虚好学、福楼拜的悉心指导。
在进行莫泊桑第三次请教的教学之前,我首先让学生自读悟出莫泊桑的勤学苦练,接着设计了一个环节:第一次莫泊桑请教之后是看马车,第二次请教后是观察马车,二者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学生思考莫泊桑这次会提出什么问题?二、为突破难点而深层挖掘莫泊桑第二次请教是本课时教学的难点所在。
如何进行细致的、有效的观察是现在的孩子所欠缺的,这里一连串的问话也体现了福楼拜本身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青年一代的悉心指导。
在帮助学生理解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的呢?这一主题时,我设计了三个层次:首先是读文中的问句说一说自己有哪些发现、哪些疑问,这是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引发思考;然后引导学生再读思考,你还能懂得什么?这是对文本内容的一个挖掘,教会学生学会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真正的意图,让学生明白学会观察、不断积累是写作的必由之路,同时进一步了解福楼拜的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第三步再次提出疑问:福楼拜还会问什么?这是让学生融入角色,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三、适度拓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课文内容结束后,我向学生简单介绍了莫泊桑的作品,并节选了《羊脂球》其中一段关于马车的描写,引导学生阅读评析。
课文《莫泊桑拜师》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

课文《莫泊桑拜师》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课文《莫泊桑拜师》的教学反思1《莫泊桑拜师》是十二册语文的第十课,主要写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得到悉心指导的事情。
在学习了福楼拜三次指导莫泊桑写作的经过后,我明白了,写作不光靠平时阅读积累与勤奋练习,更重要的是在于作文时要认真选择材料。
正如福楼拜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那些“别人没有发现的,没有写过的”,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要求我们在平时去学会发现,用“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捕捉一闪而过的美丽。
现在学生作文贫乏,没有新意,正是他们没有学会发现,没有学会很好去使用自己的“慧眼”,不会用“慧眼”去观察。
在教完《莫泊桑拜师》后,我也安排了一次活动,要求学生周日下午在家门口仔细观察来来往往的各种车辆,要把各种车辆的特点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然后在周一进行交流,结果,由于学生观察仔细,记录及时,写得都很生动。
我想如果我们经常要求学生这样去做,那么学生捕捉、收集写作素材的能力一定会逐渐提高,各人有各人观察评判事物的角度与标准,写出来作文也肯定会生动了。
课文《莫泊桑拜师》的教学反思2本次我校公开课教学活动中,我执教的课文是《莫泊桑拜师》。
课文叙述了法国作家莫泊桑青年时请福楼拜指导写作,经过老师的细心指导,莫泊桑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素材,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
在执教这课时,我的总体的设计理念就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莫泊桑的勤学好问和福楼拜的善于教导。
课开始我设计了朗读本科词语的环节,目的是检查学生对于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感觉效果不错!下面就是本课的重点环节,让学生默读课文2—9自然段,思考三次拜师莫泊桑请教了什么?福楼拜分别又怎样指导的呢?在每次的指导中哪句话是最关键的呢?从中感受到莫泊桑和福楼拜是怎样的人呢?学生通过研读文本、探究学习知道了“勤学苦练”“仔细观察”、“发现别人没有发现或没有写过的特点”是写出好文章的要领,但这还只停留在“知”的层面上,对于如何运用于写作中还没有体验。
2024年《莫泊桑拜师》教学反思_6

2024年《莫泊桑拜师》教学反思2024年《莫泊桑拜师》教学反思1(约3995字)教材中的课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得到思想情感滋养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托,还是教师自己从课文中汲取营养,滋润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
下面以苏教版六下第21课《莫泊桑拜师》为例,谈谈这一课对我们语文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加强课堂评价语的洗炼。
当莫泊桑初次登门求教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指出:“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
”既表现他对莫泊桑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能一眼看出,又表现了他毫无保留,直言不讳,本着真心指点的精神讲话,不愧是莫泊桑精神上的导师!作为今天的语文教师是否要学习福楼拜的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明察秋毫的专业水平?在日常的评价中,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帮助,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
第一,评价应该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而不应该含糊其词,模棱两可,或不置可否;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表扬,也不能一味的批评,既要让发言的学生知道好在那儿,还要让听的同学知道怎么向他学习思考;错在何处,应该怎么修改,怎么补充。
如“是的,‘热爱’和‘酷爱’都是写莫不桑喜爱写作,但哪个词形容“爱”程度深?你再从上下文中的‘孜孜不倦’‘焦急万分’体会体会。
”这样的评价针对性强,能提醒学生、帮助学生,学生就会对此处的学习行为有一个清晰、理性的认识,今后遇到类似的学习情况时,就会心有灵犀,信心百倍。
第二,评价要及时。
当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之时,教师能够及时地给予点评,以自己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更高,学习兴趣会更浓,学习领悟力会更强。
如要学生读一大段文字时,有时就可以中途适时的点评哪句读得好,哪个字或词读出了味,甚至可以要其领同学们读一下,不要等学生辛苦地读完再点评。
如读课文第7自然段时,要指导学生读出福楼拜“滔滔不绝”的语气、动作、神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泊桑拜师》评课稿
武汉市育才二小 盛丽君
很感谢区里的这次教研活动给了我们学习、交流、展示的机会,
一直以来,我们学校都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注意加强学校的教学教
研的管理,从教研内容、形式等方面开展着有特色的教学研讨。本学
期,我校围绕“高效课堂”以及课堂教学常态化、生态化、科学化的
目标,针对学校实际将每一个教研组分成两个团队,团队成员全部参
与同一教学内容的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加强了集体备课和团队
研讨。所以老师们看到的这两节展示课不仅仅是为了今天的活动而准
备, 而是我们展示了团队的活动成果,我们是在自己认真钻研教材
基础上, 团队成员先后进行了多次备课交流,从教学理念、学生学
情、教学环节、教学策略、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团队里的其他
老师轮流分别执教,大家互相切磋,共同参与,有收获,大家共同分
享,有遗憾,大家不断提出修改意见,今天张帆老师和倪玉婕老师的
研讨课也是代表我们团队向大家的汇报。我们也衷心的希望能给大家
的课堂教学带来一点思考。
当前,大家对“高效课堂”的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课堂教
学应该“务实高效”形成了共识。什么是务实高效呢?我们认为 教
学中应该力求体现语文教学夯实基础、指导学法、求真求实、提高学
生语文素养的核心价值 。课堂应该真实、扎实、朴实、实在一些,
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兴趣盎然、情感投入地学到更多
的知识,更多的方法,提高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
在这两节课的设计中,我们也就是这样将如何实现课堂高效作为
研究重点。
一、 认真解读 ,把握文本特点
《莫泊桑拜师》主要写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好作品
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给予悉心指导的事。文章按照拜师的原因、经
过、结果分为三个部分,重点写了莫泊桑三次求教的过程, 全文脉
络清晰,说理透彻,课文有对话多的言语特点。 教学这篇文章主要
要抓住两条线索,一是师生二人善教与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
须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教学设计时我们是以第一条线索为主,抓住师
生求教过程中的多次对话以及二人的语气、神态、心理等特点,引导
学生体会莫泊桑的勤学和福楼拜的善教,并以此设计板书。在体会福
楼拜在指导中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感悟人物语言的深刻含义这一个问
题上,我们探讨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来突破这一教学中的难点。对于第
二条线索,我们考虑要引导学生懂得“功夫到家”的内涵,这样来明
白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
张帆老师执教第一课时,倪玉婕老师执教第二课时,在这两节课
中,为实现高效课堂,两位老师的很多做法能给我们一点启示。
二、 夯实基础,注重学法指导。
词句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训练之一,它是阅
读教学的主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张帆老师的课堂上,有两处设计让人印象深刻:在教学生词时,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她将“富丽堂皇”和“装饰简陋”放在一起,
“滔滔不绝”和“直截了当”放在一起,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了词意,
并根据课文中心进行品位,触摸到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告诉了
学生,我们在学习生词时可以通过归类比较,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来
掌握这些词语,使词语学习变得有趣有序。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高效的
课堂,不仅是知识学习的乐园,更应该让学生习得更多的学习方法,
从而帮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为他们的独立阅读奠定扎实的
基础,以上教例可见,老师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还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课标》第二学段的目标中提出:中年级学生应“能初步把握文
章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在引导学生把握课
文主要内容时,张老师首先让学生针对课题提问,这个提问绝不是提
过就不管了,而是与接下来的“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
说出来”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学生提问,归纳出大家想知道事情的
原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在分段阅读后,概括出每一部分的内
容。讲到经过,也就是文章的主要部分时,老师并没有一带而过,而
是引导学生慢慢的把复杂啰嗦的语言变得简洁明了。最后,孩子们只
用把这三个部分的内容连起来,就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令学生
头疼的环节就这样轻松解决了。根据课题引导质疑切入,抓住事情经
过,组织简洁的语言,张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就把一个概括课文内容的
好方法教给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没有强拉硬拽,扎扎实实的
言语实践在师生活跃的对话中进行,学法指导渗透其中,学生概括主
要内容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关注表达方式,精心设计教学策略
倪老师的第二课时中,第七自然段是理解的重点,也是难点。最
初的设计我们是让学生读了这段话后,谈谈自己感受到了什么,试讲
中学生用一句“观察要认真仔细”就结束了回答,没有把福楼拜的一
句句问话变成具体的写作指导,接下来的朗读就显得很空洞。
我们的教研团队通过反思,发现这段文字的表达方式独特,一段
话中共有九句话,其中八个是问句,包括两个反问句,福楼拜一连串
的问句滔滔不绝,他有理有据,思路清晰, 只有弄清楚每一句话背
后的意思,才能将福楼拜的这段写作指导具体化,才能真正体会语言
文字所要表现福楼拜对莫泊桑谆谆教诲的情感。可是学生在阅读这段
文字时,很难理解,很难去仔细思考福楼拜的每一句话是要告诉我们
什么。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和中年段的年段特点,也根据文本的言
语特点,我们考虑这是一个很好的语言训练点,应该选择恰当的教学
策略。
于是,倪老师在这一段的教学时设计了一个特殊的读书环节:师
生配合读,老师扮演莫泊桑,在每一句问话后加入莫泊桑的心理活动,
其实就是将进行写作观察时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如何使“功夫到家”
不露痕迹的隐含其中。读完后再请大家回顾这段话,思考一下福楼拜
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今天说得很精彩,看来,
这段教学是亮点,每一个问句所隐含的意思都被学生用具体的语言表
述出来,这一段写作指导的理解就变得水到渠成。
从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牢牢扣住文本语言,设计巧妙的教学策略,
能引导学生触摸文本独特的表达方式,走进文本深处,体悟奇特的言
语奥秘,增长学生的言语智慧,我们想这应该是高效课堂对我们的要
求。
四、 落实课堂作业,力求减负高效。
作业进课堂,学练结合是我们学校教研专题之一,也是学校领导
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尤其是“课堂作业”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语文
学习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可它题量比较大,需要单独拿出很多时间
来完成,对教师对学生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所以我们尝试“课堂作
业”课堂解决,把课堂作业与课堂教学融合起来。今天两位老师的课
上都能体现出这一点。
张老师在进行生词教学时,将字音需要注意的几个字单独列出
来,并进行对比选择,这就是“课堂作业”上的一道题,既完成了作
业,又通过做作业强化了字的读音,一举两得。
倪老师在第七自然段教学结束后,马上以练习的形式对写作观察
方法加以小结,这也是“课堂作业”上的课内阅读训练,通常这类练
习学生在独立完成时会有困难,经过这样边讲边练,学生作业的困难
大大降低,同时通过练习又对语段阅读进行了精炼的小结,使课堂效
率大大提高,也减少了学生课后的压力。
五、
加强预习,注重拓展延伸
学生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大家的共
识。老师们注意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对预习提出明确的要求,
要求预习课文内容,并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交流时要求同学们能
用自己的语言汇报。由于要求具体,我们看到今天,张帆老师在开课
时请学生们交流资料,学生谈到的关于福楼拜的了不起,代表作品在
当时法国文坛的影响力,莫泊桑一系列的优秀文学作品等等,全部和
课文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对接下来进入文本学习,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能起到很好的铺陈作用。同时孩子们也能把查找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
讲述出来,而不是机械的背诵,这无疑也是一种拓展学习。
另外,我们还将预习工作与学校组织的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联
系起来,如:倪玉婕老师在教学时引入了一段《羊脂球》中马车的描
写片段,学生对这段话的品读能让他们对福楼拜指导莫泊桑的第七自
然段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同时也能把福楼拜讲述的观察方法与实际写
作对应以来。需要注意的是,这段马车的描写并不是倪老师突兀的引
入,而是他们班三月份的读书内容就是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其中《羊
脂球》就是首读篇目。也就是说,当课堂上出现这段文字时,所有的
孩子在课下都已经读过,有的学生还针对这段描写写了自己的读书体
会,所以这段文字的出示绝对不是形式上的拓展,而是真正扩大了语
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能获得更多的文学养分。
以上是我对我们团队近段时间研讨活动以及听了今天上课的一
点体会,汇报给大家是想给大家提供研讨的话题,还有很多值得探讨
的地方,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