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发生便秘原因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老年人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论文:老年人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老年人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论文:老年人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老年人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论文:老年人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关键词] 老年人; 便秘; 原因; 护理老年人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且粪便干硬,排便费力,便后无舒畅感,每周少于3次,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约占老年人群的1/3[1]。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内脏的感觉有减退的趋势,难以察觉每天结肠发出数次的蠕动信号,错过了排便的时机。

有资料统计[2],老年人便秘总患病率为11.5%,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70岁以上患病率为11.7%-19.5%。

在现代社会,老年人便秘也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由于便秘会引起老年人头晕、腹胀、食欲不振和烦躁不安等症状,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1 老年人便秘的原因分析1.1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到老年,身体的许多功能逐渐衰退,消化系统的功能减退,小肠的吸收功能也降低,食物的消化吸收慢。

而且,老年人的全身肌肉也变得松弛,肠道运动也变迟缓。

因而,食物及食物残渣在胃肠道的滞留时间延长,容易发生便秘。

并且老年人行动不方便,缺少锻炼。

据调查,坚持体育锻炼的中老年人,排便正常的占78.5%以上[3]。

老年人活动量少,缺乏锻炼,有的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部分肌肉萎缩,以致排便无力,大便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过长,使得大便干燥、坚硬、难以排出。

1.2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老年人久坐不动,更容易发生便秘。

生活起居没有规律,或者没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的老年人也容易发生便秘。

还有些人喜欢在排便时常听广播、读书、看报或思考问题,这样往往分散注意力,影响排便,易形成痔疮,而痔疮又会加重老年人便秘。

老年人消化功能低下,常常食欲不振,而便秘一旦形成将会加重食欲不振,吃的就更加少,如此循环,久而久之,便秘愈加严重。

同时,老年人每日的水分摄入不足,使得肠道内水分减少,导致大便干燥。

老年人牙齿松动、脱落,喜欢吃精细的食物或少数老年人图方便省事,饮食简单,缺少粗粮和水果等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体会-医学论文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体会-医学论文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体会-医学论文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体会[论文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

方法对长期卧床病人进行系统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

结果病人无一发生压疮,感染,且病人本文源自六维论文网精神面貌佳,状态可,食欲好,皮肤干净完好。

结论对长期卧床病人进行系统而有效的护理,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护理在维持人体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长期卧床,护理,病人有些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如糖尿病、血液病、肿瘤等,骨折后的病人,以及因脑中风、脑外伤而造成偏瘫的病人,大部分都不能起床活动,而只能卧床休息,因此使身体的重量长期压迫某处组织,使该处的皮肤,皮下组织长期得不到动脉血液的供给,而导致组织缺血,肿胀,破溃,坏死等一系列变化,医学上就称为褥疮。

所以,对久病卧床不起的病人,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将我院2007--2008年来收治的145例因各种原因须长期卧床的病人情况的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这些须长期卧床的病人中男性75人,女性70人,其中有54例为完全不能动弹,48例为偏瘫,43例为骨牵引。

年龄段,男性在40--56,60--80,女性在50--60,62--70。

2 护理2.1 床单位的设置卧床病人的床单位设置应尽量考虑病人的方便、舒适、安全等条件,床的宽度,视病人的病情需求、生活习惯等而定,通常较一般用床宽10~30cm,床旁应留有放日常用物(如眼镜、手表、收音机、梳子、小镜子、痰杯等)之处。

床旁物品的放置:如小镜子,可提高卧床病人生活的情趣,看到居室周围的环境,扩大视野,通过反光镜看到外面的“世界”和走进居室内的客人,使病人建立生活的信心,渡过由卧床带来的困难。

2.2 基础护理(1)晨间护理:可促使病人血液循环和保持口腔卫生,使病人感到清洁舒适,有利于预防并发症;能通过观察疾病的进展情况,为诊断、治疗和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内容包括:口腔、脸、手、足、皮肤、床单位的清洁,以及头发梳理(男病人剃须)和按摩受压处。

穴位刮痧结合腹部按摩对骨折术后便秘的影响

穴位刮痧结合腹部按摩对骨折术后便秘的影响

DOI:10.16096/J.cnki.nmgyxzz.2020.52.10.064穴位刮痧结合腹部按摩对骨折术后便秘的影响*韩 莉(商丘市中医院骨科,河南商丘 476000)[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刮痧结合腹部按摩对骨折术后便秘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骨折术后便秘患者88例,按照入院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穴位刮痧结合腹部按摩。

对比两组胃肠功能(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腹胀改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腹胀改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75.00%(P<0.05)。

结论 穴位刮痧结合腹部按摩可缩短骨折术后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腹胀改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穴位刮痧;腹部按摩;便秘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4-0951(2020)10-1262-02 由于骨折术后患者需长期卧床,限制其行动能力,排便方式由蹲位转变为卧床排便,导致其排便反射减弱,加之其活动量少,胃肠功能减弱,常出现便秘现象[1]。

中医理论认为,胃肠积热、阴亏血少、气机郁滞为便秘主要病机,证属气滞血瘀型[2]。

刮痧可散寒化瘀、行气活血,加之腹部按摩通腑理气、化积运滞,可共同改善便秘症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骨折术后便秘患者88例,按照入院顺序不同分为两组,各44例。

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5~74岁,平均(48.41±10.06)岁;便秘病程3~10 d,平均(6.17±1.04)d;骨折类型:胫骨骨折20例,腰椎骨折24例。

观察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26~72岁,平均(48.05±10.25)岁;骨折类型:胫骨骨折23例,腰椎骨折21例。

长期卧床病人并发症绿色护理预防论文

长期卧床病人并发症绿色护理预防论文

长期卧床病人并发症的绿色护理及预防【关键词】卧床病人绿色护理预防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209-02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及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意外创伤以及各种慢性疾病,导致部分病人需要长期卧床,长期卧床病人护理不当,会出现很多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在病人的康复中犹如一只拦路虎,可使病人康复停滞不前。

因此,使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变得尤为重要,合理的护理和预防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水平。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2例男58例, 女44例,年龄34 -86.岁,其中患脑血管病79例,意外创伤骨折23例,本组入院后实施绿色护理及预防指导,以患者感到生理、心理舒适,不发生并发症为目标。

1.2 方法对102例患者实施绿色护理。

1.3 结果采用我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法,给每位患者发放问卷,回收率100%,结果显示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99%,患者在身心方面均有改善,住院期间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2 护理措施2.1 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人体呈卧床姿势时,呼吸能力直线下降,呼吸道分泌物难以排出,逐渐在肺部堆积,不仅影响呼吸,也容易导致各类感染,引发肺炎。

①保持病房环境清洁每天早、晚开窗通风30分钟,室内温度应保持22~24 ℃,湿度应50%~60%为宜,每周紫外线消毒一次,每次1 h。

②做好卧床病人的口腔护理卧床病人机体抵抗力减弱,唾液腺分泌减少,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下降,为口腔内细菌的量增殖造成了有利的条件,不仅容易发生口臭及口腔炎,影响食欲及消化功能,还可以导致腮腺炎、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所以每天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卧床老人做2次口腔护理很重要。

③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实施要点有: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曲膝,上身倾,双手抱膝或在胸部和膝盖上置一枕头用两肋夹紧,深吸气后屏气3秒,然后患者腹肌用力及双手抓紧支持物(脚和枕),用力做爆破性咳嗽,将痰咳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论文

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论文

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摘要] 随着整个社会快速进入老龄化,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病人逐渐增多,该病已经成为骨科的常见病。

基于股骨颈解剖特点,骨折后极易导致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

患者的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褥疮、泌尿糸统感染、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因此,极积创造条件,采用手术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必然选择。

本院自2005年2月至2011年6月,对8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44例病人进行了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疗效满意,现将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护理问题做一总结。

[关键词] 高龄股骨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86-01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4例,男21例,女23例; 年龄:80-85岁21例,85-90岁18例,90岁以上5例。

致伤原因:摔伤38例,车祸伤6例。

伴有高血压病16例,冠心病14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8 例,肺气肿、肺功能轻、中度障碍12例,糖尿病3例,泌尿糸疾病4例。

其中16例伴有两种以上并发症。

1.2 结果本组44例获得6个月到5 年的随访。

根据charnley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疗效标准评定[1],vi级28例,v级11例,iv 级4例,ⅲ级1例。

获得满意的疗效。

2 护理要点2.1 增强病人手术耐受力高龄患者常有一系列内科疾病,术前须对患者重要脏器功能进行综合评定,特别是心、肺、肾功能。

对高血压患者每天监测血压至少2次,指导病人按时服药,提供血压参数,以利于治疗过程中调整用药量,使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50mmhg、舒张压90mmhg以下。

对糖尿病患者指导病人严格控制饮食,调节饮食,定时监测血糖变化,使空腹血糖接近正常值或允许范围,餐后2h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尿糖“0-+”之间。

鼓励和督促患者积极进行床上活动及锻炼,预防肺部感染。

根据老年病人为减少排尿次数而有意减少饮水量的特点,尽早指导病人训练床上排尿,以防止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出现。

老年住院患者便秘原因分析与护理论文

老年住院患者便秘原因分析与护理论文

老年住院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摘要】便秘(constipation.),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

上述症状同时存在2种以上时,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

便秘从病因上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

我们这里主要是针对功能性便秘(chron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来说的,器质性便秘往往需要借助医疗的手段解决,而功能性便秘往往仅依靠护理手段就可以轻松解决。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60岁以上老年人便秘发生率达15%~30%[1] ,可能这与老年人的机体功能减退有很大的关系。

便秘不仅给老年患者带来心里的痛苦,还带来了机体的疾病,成为诱发直肠癌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甚至危机患者生命。

近年来,对老年患者便秘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现将老年患者便秘产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护理分析如下。

【关键词】老年;患者;便秘【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94-011 老年患者便秘发生的原因分析1.1饮食因素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

住院后,饮食的改变,使得患者进食发生改变。

1.2环境、生活方式改变患者住院后,原来在家活动范围大,现在住院了活动范围小,使得活动量减低,排便延迟;又如,患者原来在家是蹲式马桶现在住院后改为坐式马桶,这样以来不利于排便,易导致便秘的发生。

研究表明:大便时采取蹲位能造成腹腔的最大压力并可利用重力排便[2]。

1.3精神因素如:住院后陪人较多,房间太小如厕不方便、难为情等干扰了正常的排便习惯。

患者的焦虑亦可以引起便秘[3]。

1.4机体功能因素老年体弱、活动过少,再有自身的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不足,难于将粪便排出体外。

1.5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

根据调查,很多老年患者入院前常规用开塞露、复方芦荟胶囊等药物协助排便,日久形成药物依赖性。

骨牵引患者护理论文

骨牵引患者护理论文

骨牵引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骨牵引患者的护理经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根据38例骨牵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骨牵引患者在牵引期间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结果 38例患者中住院6~8周后痊愈出院,其中2例出现泌尿系感染,其余效果良好。

结论骨牵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针对不同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牵引是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对抗软组织的紧张和回缩,使骨折或脱位得到修复[1]。

骨牵引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不宜手术的患者,可以通过牵引达到治疗目的。

但患者由于躯干肢体牵引,活动明显受限,长期卧床还会引起各种并发症。

所以,护理尤为重要。

我们通过对38例下肢骨牵时引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我科于2009~2011年共收治骨牵引患者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32~82岁。

下肢骨折32例,颈椎骨折6例。

2 心理护理患者因对疾病认识不足,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对愈后缺乏信心,且多有抗拒牵引手术的心理。

又因卧床时间长,生活不能自理,常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烦燥。

我们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从生活上主动关心患者,取得患者信任。

并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用患者能理解的语言,耐心解释此手术的目的、优点、适应证和疗效,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解除恐惧心理,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3 饮食护理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常易引起腹胀,便秘,食欲下降。

因此,指导患者多吃富含纤维素,营养丰富低脂易消化饮食。

少量多餐,饭菜可口以提高食欲,适当增加些骨头汤、鸡汤等,以增加营养。

可多吃疏菜、水果、蜂蜜防便秘。

4 专科护理4.1 患肢护理随时观察牵引肢体的皮肤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有无神经受压引起感觉障碍。

如肢端苍白发凉发麻表示缺血,足趾运动障碍表示有神经损伤,经常观察牵引肢体的位置和角度,牵引绳与肢体的长轴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老年性便秘护理47例论文

老年性便秘护理47例论文

老年性便秘的护理47例【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217-01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或粪便干燥难解,一般2天以上无排便,提示存在便秘,它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常可见到便秘患者,排便用力不当,致心脑疾患病情加重,甚至猝死。

因此,重视老年人便秘的防治非常重要,我科自2011年1月~2013年3月,对功能性便秘的47例老年患者,采取以下措施,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男31例,女16例年龄60-91岁平均年龄72.3岁便秘时间3-11天平均5-6天,原发病;冠心病16例高血压病14例糖尿病8例脑血管意外5例高脂血症3例其他1例。

经过心理支持、饮食指导、适当活动、口服泻药、灌肠、简易通便、取粪结石法。

其中46例效果满意,1例效果差。

2 护理首先要帮助患者寻找便秘的原因,如器质性便秘,针对治疗采取相应的护理;如为功能性便秘,可采用以下护理措施:2.1 心理支持、适当活动安慰、鼓励患者,解除精神上的紧者应定时被动活动。

2.2 饮食指导调整膳食结构,保证每日粗细食搭配,给予足量的蔬菜和一定量的水果。

蔬菜、水果、粗粮中含较多食物2.3重建良好的排便习惯 2.4揉腹按摩促进排便2.5口服泻药如酚酞:又名果导,0. 1g,每晚睡前服。

(1)酚酞口服后在肠内与碱性肠液相遇形成可溶性钠盐,对结肠有刺激作用,导泻较温和,服药后4一8h排出软便。

其部分由胆汁排泄,肠内再吸收形成肠肝循环,故一次给药作用可维持3 -4d (2)四磨汤口服液一支1日3次口服,如果效果差,可增加2支1日3次口服,其目的是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肠道功能紊乱,达到排便作用。

(3)甘露醇口服:20%甘露醇l00ml加温开水100m1顿服,或分2次口服。

但体弱者慎用。

(4)蕃泻叶取3-5克每晚用开水泡服(5)蜂蜜 20-30ml温开水溶化清早空腹饮用(6)甘油石蜡油或香油 10-20ml每晚睡前服用,可短期使用 . 以上用药可根据患者体质及便秘情况加减,但要注意观察药物疗效,一般泻剂口服后需6 -8h发生作用,故较合理的服药时间应为睡前,这样,次晨起床后或早餐后排便,更符合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及护理[摘要] 目的探讨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方法对骨科卧床并发便秘患者原因观察及分析,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结果对骨科卧床患者早期采取干预及护理措施,降低了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

结论找对原因,加强护理以取得良好的通便效果。

[关键词] 骨科患者便秘原因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87-01
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病因较为复杂,骨科卧床患者由于创伤打击大,卧床时间长,伤口疼痛等原因,导致生活方式和排便方式的改变,多数患者会出现便秘,感到焦虑不安、腹胀、腹痛,影响生活质量。

笔者在骨科长期工作中探索骨科卧床便秘患者的护理方法,收到良好成效。

1 骨折卧床患者发生便秘原因
1.1 卧床时间长患者卧床时间长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多属于因结肠或直肠的生理功能障碍而引起。

骨科卧床患者多为下肢骨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由于创伤和手术,卧床的时间长,活动受限,加上使用镇痛泵,使患者肠黏膜应激性减退,肠蠕动反射功能障碍等,导致张力减退性便秘。

1.2 排便方式的改变排便方式的改变也是骨科卧床患者发生
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常人排便时,结肠远端的直肠纵行肌收缩,
使直肠变短,消除了结肠远端和直肠之间的角度,直肠内压力升高,肛内、外括约肌舒张,同时膈肌下降到深吸气位置以增加腹压,加上腹壁肌用力收缩,大便时采取蹲位也能造成腹腔的最大压力,并可利用重力排便。

而床上排便只能依靠深吸气增加腹压,骨科的卧床患者多因急诊入院,未能做床上排便的训练,加上术后制动时间长,排便方式改变,使多数人不习惯床上排便,有意抑制正常便意,整个结肠的活动受到抑制,引起排便反射的刺激减弱或消失而导致便秘。

1.3 创伤致神经、精神的变化这种情况发生的便秘称为紧张性便秘。

骨外伤的患者本身受伤,神经、精神受到很大打击,出现疼痛、紧张、焦虑、失眠等,加上手术的创伤,神经、精神的变化不可避免,导致便秘。

1.4 饮食不合理及饮水量不足骨折卧床患者,由于肠蠕动减少,食欲下降,摄入的食物较少,肠内容物不足以刺激正常的肠蠕动。

有的患者又给予过量的高营养食物,加重胃肠道的负担,使消化功能减弱,粪便在结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等处停留过长,水分被吸收过多,使大便干燥而发生便秘。

缺乏相关知识,便秘虽是一种病症,但人们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便秘是患者自身的问题,不是护理不当的问题,所以缺乏早期干预措施。

2 护理方法
2.1 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建立排便的习惯,否则粪便长久的积存于肠道之内就会被“吸干”水分变得十分干燥而更加排出困难。

对长期卧床患者应针对病人,采取早预见性护理。

术后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肠鸣音是否正常。

肠蠕动减弱者要暂禁饮食。

护士要把预防便秘的问题作为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训练患者床上排便的方法,对急诊手术的患者也要及时告诉患者便秘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2.2 指导患者各种促进排便的方法对排便动力减弱的患者,教会患者每天在床上练习腹部肌肉的紧张力,或屏气以增加腹压,轻压肛门后部,以协助排便,指导患者采用按摩腹部方法,依结肠走行的方向,由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做环行按摩,起到刺激肠蠕动的作用,并鼓励患者多做床上运动,不要忽视便意,定时排便。

粗纤维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利于排便。

燕麦韭菜或干笋甚至细麦麸豆腐渣等食物可以多吃一些。

这种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解决便秘的方法可以调节和加强自身肠道的蠕动功能,也没有什么副作用和其它的不良影响。

2.3 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病人饮食习惯,督促患者多喝水,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2000ml。

多食米面、杂粮及纤维素和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粗制面粉、玉米粉和豆制品,芹菜及韭菜等使肠内谷物增加、膨胀、促进肠蠕动。

禁食生冷、辛辣和煎炸等刺激性食物。

2.4 心理护理排便是通过神经反射来完成的,焦虑、恐惧和悲观失望等因素均可造成便秘。

由于长期卧床患者心理脆弱,引起紧张、焦虑的心理,造成心情抑郁、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引起便秘。

因此要从心理上解除其紧张和焦虑,耐心讲解便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调节患者情绪,使其精神放松,避免因精神紧张刺激而引发的便秘。

同时在便秘时,为患者提供隐蔽的环境,如拉上屏风防止干扰,及时通风换气。

2.5 适当使用药物或其他治疗对术后3天以上未解大便者要及时采取措施,如服用胃肠动力药或缓泻剂等,排便前1天睡前服用适量的缓泻剂,排便当日清晨空腹饮热茶300ml,以刺激肠蠕动,有助于排便,但也要克服长期使用泻剂或灌肠排便的习惯,如此时间久了大肠的自身功能就会减弱退化而形成依赖性,成为一种恶性循环。

长期便秘者尤其是要注意这一点。

总之,对骨科卧床并发便秘的患者,应加强护理,早期评估,拟定计划,早期干预,及时解除患者的痛苦,才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阳世伟,罗静,殷磊等.骨科卧床病人便秘原因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5):331-332.
[2] thompson wg,longstreth gf,drossmanda,et
al.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and functional
pain[j].gut,1999,45(suppl 2):ⅱ43-47.
[3] 吕式媛.创伤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8:114.
[4] 吴光煜.症状与护理:护理程序途径[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