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玛县近30年各个气象要素变化趋势分析
丽江极端气候指数的长期变化特征分析

丽江极端气候指数的长期变化特征分析丽江地处云南高原腹地,位于北纬26°,海拔约240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由于地势高低不平,气候复杂多变,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在丽江地区极端气候指数的长期变化特征分析对于当地气候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气候特点丽江地处云贵高原东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其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温度适中,夏季凉爽,冬季温暖;雨量充沛,季风明显。
根据长期气象观测数据,丽江的年平均气温约为12℃,年降水量在700-1100mm之间,春季降水最多,秋季夏季和冬季降水较少。
二、极端气候事件1. 高温丽江地区的高温主要表现为夏季的高温,气温最高能达到30℃以上,最高气温记录在35℃左右。
8月份为丽江的最热季节,此时气温高,风大,空气干燥。
2. 低温冬季的丽江大部分地区会出现低温天气,特别是对于高海拔地区,气温常常低于零度,出现冻雨和冰雹现象。
在丽江地区山区和部分县城,随时会出现降雪的情况。
3. 暴雨由于大气热力对流,山地地形和季节气流的影响,丽江地区在夏季和早秋会出现频繁的暴雨天气。
这种降水形式容易引发山洪和泥石流,对当地交通和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4. 干旱丽江地区多以干燥为主,在春季和冬季往往会出现干旱现象,春旱会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极端气候事件的长期变化1. 温度在过去几十年中,丽江地区的气温呈现渐升趋势,夏季高温出现的频率较高,而冬季低温出现的频率则逐渐减少。
这说明丽江地区的气候整体在变暖。
2. 降水在近年来,丽江地区的降水持续减少,尤其是雨量较多的春季和秋季,降水量逐渐呈现下降趋势。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当地的水资源供应不足,对当地的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3. 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在过去几十年中,丽江地区的极端气候事件频率逐渐增加,高温天气、暴雨、干旱和冻雨等极端气候事件出现得较为频繁,对当地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四、关于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和对策1. 农业生产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出现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部分地区的农作物收成常常遭受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
鱼台县近三十年温度变化趋势分析与气象服务对策

马丽娜.鱼台县近三十年温度变化趋势分析与气象服务对策[J].南方农业,2023,17(22):25-27,58.鱼台县近三十年温度变化趋势分析与气象服务对策马丽娜(鱼台县气象局,山东鱼台 272300)摘 要为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利用1991—2022年温度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历年及各季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得出了当地年平均气温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为保障农业安全,鱼台县应采取开展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建立气象灾害信息发布平台、做好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及优化农村区域自动监测站网布局等科学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温度变化;气象服务对策;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3.22.007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和北半球的温度呈现出近百年来最显著的升高趋势,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增温是当前国际上的热点问题。
中国过去百年气温的变化趋势与北半球基本一致,但其变化的过程和程度却有很大的不同。
我国气温峰值时间为20世纪40年代,并非80年代之后,100多年间有2次气温突变,分别为1919年和1952年。
我国不同区域对增温的反应不尽一致,从1950年开始,我国西南区域持续降温,增温在东北、华北和西北3个区域,且增温以冬天为主。
据气象学者估计,在20世纪,全球各地的平均气温变动范围在0.3~0.6 ℃,而我国的则处于0.4~0.5 ℃。
自1985年至今,我国已有17个冬季持续偏暖。
近20年来,我国气候变暖趋势日益明显,华北等地区已经出现了干旱化趋势。
本文从温度气象方面,对近30年来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的气候演变趋势及特点进行了研究。
气候是人类所依赖的自然环境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它的变化给社会、经济乃至整个自然环境、生态系统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1]。
所以,关于气候变化及如何应对的研究,已经受到了各国政府和相关学者的高度关注。
隆林各族自治县近三十年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隆林各族自治县近三十年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特征分析作者:廖宏黄学忠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8期摘要:使用隆林各族自治县气象站1985~201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总结近三十年来该县的气候特征、气候变化规律与气象灾害特征,为当地的城市规划、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提供气象方面的依據。
关键词:气候特征;气候变化规律;气象灾害;隆林隆林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处在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带。
它东与田林县为邻,南与西林县接壤,北以南盘江为界,与贵州省的兴义、安龙、册亨等县市隔江相望。
隆林各族自治县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变性冷空气的交替影响,气候复杂多变,灾害性天气频繁。
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雷暴、大风、冰雹、高温等。
通过分析隆林各族自治县近30年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和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及其影响情况,对科学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和保护当地环境,增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气象资料来源与方法本文使用的气象资料为隆林各族自治县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0年(1985~2015年)的观测资料,包括气温、降水量等。
方法:使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描述气温或降水的变化趋势,即y=a0+a1t,趋势变化率由最小二乘法求得,即,为气候倾向率,单位为:℃/10a或㎜/10a。
二、基本气候要素特征隆林各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属亚热带高山气候,四季较为明显,温润多雨。
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县境各地降水量差异大,气温差异大。
气温随着高度递增而降低,垂直变化显著。
县境是低纬度,海拔较高地区,所以夏无酷热,冬季南下的冷空气翻越云贵高原后,势力已减弱,所以冬无严寒。
这一气候特点对于亚热带作物和喜温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有利。
县境年平均气温为19.4℃,极端最高气温为40.8℃,极端最低气温为-1.4℃。
隆林各族自治县平均年降水量为1123.6mm,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
夏半年(4~9月)为雨季,也是汛期,其降水量为996mm,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8.6%,其中5~8月为主汛期,是一年内降水最集中的时期,大雨以上降水天气过程出现较频繁,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伊春市近30年汛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及气象服务分析

伊春市近30年汛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及气象服务分析发布时间:2021-06-16T10:57:04.533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5月作者:候丽萍李慧斌[导读] 本文主要利用黑龙江省伊春市1991-2020年汛期(5-9月)降水天气观测资料,通过气候倾向率的方法对伊春市近30年汛期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了汛期暴雨天气造成的危害,最后提出了几点气象服务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黑龙江省伊春市气象局候丽萍李慧斌 153000摘要:本文主要利用黑龙江省伊春市1991-2020年汛期(5-9月)降水天气观测资料,通过气候倾向率的方法对伊春市近30年汛期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了汛期暴雨天气造成的危害,最后提出了几点气象服务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伊春市;汛期;降水变化特征;气象服务 1研究资料与方法本文中的汛期降水天气资料来源于黑龙江省伊春市气象局,涵盖伊春市1991-2020年汛期(5-9月)降水量、暴雨日数等降雨天气观测资料。
其中,日降水量≥50mm为1个暴雨日。
本文采取线性气候倾向率方法来分析伊春市近30年汛期降水变化特征[1]。
2伊春市近30年汛期降水变化特征 2.1伊春市汛期降水量年际变化特征分析分析1991-2020年伊春市汛期降水量年际变化特征可知(图1),近30年伊春市汛期降水量变化呈增加态势,其汛期降水量线性回归方程为y=9.3227x+408.67,其气候倾向率为93.227mm/10a,汛期降水量增加趋势比较显著。
此外,近30年伊春市汛期平均降水量为553.2mm,汛期降水量最多值为879.7mm(2019年),汛期降水量最少值为321.1mm(2001年)。
图1 1991-2020年伊春市汛期降水量年际变化特征 2.3伊春市暴雨天气年变化特征分析通过1991-2020年伊春市汛期暴雨日数变化趋势发现(图2),近30年来伊春市汛期暴雨日数表现为增加的变化趋势,增加速率为0.4d/10a。
昌吉市近30年气候特征分析及气象服务措施

昌吉市近 30年气候特征分析及气象服务措施摘要:本文利用昌吉市的1991~2021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选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昌吉市近30年气候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1991~2021年昌吉市年平均气温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526℃/10a,气温下降趋势较为显著;1991~2021年昌吉市除了春季平均气温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余三季的平均气温均以下降趋势为主,且冬季和秋季对年平均气温贡献最大;1991~2021年昌吉市年降水量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8.375mm/10a,下降趋势较为显著,年内降水量呈现出多锋型变化特征,且降水主要在春季和夏季较为集中,其次是秋季,冬季降水量相对较少。
关键词:气温降水量气象服务昌吉市引言昌吉市位于天山北麓,亚欧大陆腹地,准葛尔盆地南缘,地貌有山地、平原和沙漠,整个地势南高北低,呈现阶梯状,境内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由于地形条件的影响,从南向北气候差异大,南部夏季降水多,北部有明显的沙漠型气候特征。
通过对近30年昌吉市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本地气候变化特征,进而为气候预测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资料和方法本文利用昌吉市的1991~2021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选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昌吉市近30年气候特征进行分析。
季节划分采用常规划分标准: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月到次年2月。
2、气候特征2.1气温2.1.1年际变化1991~2021年昌吉市年平均气温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图1),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526℃/10a,气温下降趋势较为显著。
从平均值曲线中可以看出,在2008年之前,只有极个别年份的气温在平均值曲线以下,其余年份的气温均在平均值曲线以上,该阶段出现高温天气的概率较大;从2008年往后,除了2013年气温与平均值持平及2015年气温高于平均值外,其余年份的平均气温均在平均值曲线以下,出现低温冻害的概率较大。
气候统计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滑动平均——公式
?原始数据序列:
xi , i ? 1, 2, , n
?滑动后序列为:
L
? yt ? wk xt? k , t ? L ? 1, , n ? L k?? L
?2L+1为滑动区间/滑动长度,这样处理则使 滑动后时间序列起始点可落在原时间序列 对应的坐标点上(中心滑动平均)
标准正态白噪声序列时序图
线性倾向趋势估计
? x 表示样本量为n的某一气候变量, t 表示 气候变量所对应的时间,建立一元线性回 归方程:
x?i ? a ? bti
?该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预报因子为时间 t , 因此,它反映了气候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情 况。
?a和b为回归系数,可由最小二乘法估计。
线性倾向趋势估计——说明
?从上图可见,对于 f ? 0.3 的高频部分全部 滤掉了,而保留了较多的低频部分。
?与3点二项系数平滑比较而言,高频部分滤 去的更多,是更为理想的低通滤波器。
?如果想保留10年以上时间尺度的长期变化, 则可以用9点二项式滑动进行滤波。
?因此对于上述滑动平均而言,滑动区间越 大,过滤掉的短周期就越长;
? P 为气候序列存在的一种固有周期性变化,如 年变化、月变化等;
? Ct 为循环变化分量,准周期性,代表气候序列 周期长度不严格的隐含周期性波动,如几年、 十几年或几十年长度的波动;
准周期性
0.03
0.02
Departure
0.01
oisture
0
M
Soil -0.01
-0.02
-0.03 1948
?因此,滑动长度越大,被过滤掉的短周期 越长。
二项系数滑动
金寨县1960—2020年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21,27(22)金寨县1960—2020年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李华宇1丁建隆2(1六安市气象局,安徽六安237000;2金寨县气象局,安徽金寨237300)摘要:用线性趋势法分析了金寨县1960—2020年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日照时数,全年、夏秋冬季和1月、6—8月、10月趋于缩短,4月明显增多;平均气温,全年、春秋冬季和2—5、9—12月趋于升高;降水量,夏季、冬季和1、8月趋于增加;蒸发量,全年、春秋季和3—5、10月趋于增加。
日照时数、平均气温、降水量与全省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蒸发量与全省的变化趋势相悖。
关键词:气候变暖;日照时数;气温;降水量;蒸发量中图分类号P4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1)22-0174-03近百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全球气候正呈现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4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地表温度呈现一致的增暖趋势,近50年(1956—2005年)的变暖速率[(0.13±0.03)℃/10a]几乎是近100年(1906—2005年)的2倍。
2015年IPCC报告指出,2006—2015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的平均值高0.87℃,且变暖趋势仍在持续。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水资源分布失衡,海平面持续上升,给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风险增大。
中国作为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增温幅度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但区域间差异明显。
中国近54年(1951—2004年)来增温速率约0.25℃/10a。
越来越多的科学数据表明,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各类气象要素时空变化均较大[1—5]。
佟金鹤[1]研究表明:1965—2014年我国整体升温,华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升温较强;全国范围内降水变化区域差异较大,西南、华北地区降水减少。
近30年凉城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近30年凉城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近30年来,凉城县的气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将对这些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凉城县的平均气温。
根据实测数据显示,凉城县的平均气温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
其中,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平均气温约为11℃左右,之后逐年增长,至2019年,平均气温已经达到了13.5℃。
这表明凉城县的气温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上升了将近2.5摄氏度。
第三,我们来看凉城县的气温和降雨量的季节分布特征。
据统计,凉城县的气温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春季、夏季和秋季是温度上升的季节,而冬季是温度下降的季节。
同时,凉城县的降雨量也呈现出季节性变化。
夏季和秋季是降雨量较多的季节,而春季和冬季则较为干燥。
最后,我们来谈谈对这些气候变化的原因分析。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全球气候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是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导致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形成温室效应。
其次是土地利用变化,特别是城市化和大规模农业生产的扩张,造成了土地的干旱化和退化,使气候条件发生了改变。
还有就是自然气候变化,如厄尔尼诺现象等,它们可以引起降雨量和温度的变化。
综上所述,凉城县近30年的气候变化表现为气温逐年上升、降雨量略有下降、春季、夏季和秋季气温较高,而冬季较低,夏季和秋季降雨量较多,而春季和冬季则较为干燥。
这些气候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变化和自然气候变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前景。
关键 词 : 班玛 县 ; 气候 变化 ; 气 象要 素 ; 变化 趋 势 ; 特征 分析
大 陆性气 候 特征 , 一年 之 中没 有 明显 四季 之 分 . 只有 本 文 以 中 国 青 海 省 果 洛 藏 族 自 治 州 班 玛 县 冷 暖之 别 , 夏季 凉爽 细 润而 短促 , 冬 季寒 冷 干燥 而 漫 长。 无绝 对无 霜期 。植 被 以 高寒 草甸植 被 为 主 . 土壤 为 亚高 山草甸 土类 型为 主 。
@
乏 使 研 兜
班玛县近 3 0 年各个气象要素变化趋势分析
席 丽 媛
( 青 海省 班玛县 气 象局 , 果洛 8 1 4 3 0 0 )
摘要: 在 全球 气候 变暖的 背景 下 , 大 气环 流异 常 , 极 端天 气 灾害事件 频繁 , 受 灾程度 不断 增加 只有 不断
提 高对 天 气的预 测 能力 , 才能减 轻 自然 灾害对人 民生命 、 财产安 全 的危 害 。因此 了解研 究 大气各 气 象要 素 的 区域性 物理 变化 趋 势是 目前 最受关 注的 重点 .为 此本 文利 用 中国青 海省 果洛 藏族 自治州班 玛县 1 9 8 1 — 2 0 1 1 年 以 来气 温 、 降水 、 日照 时数 、 蒸发 等 气 象资料 通过 采 用统 计 学及线 性趋 势等 研 究 方法绘 制 分析 了近 3 0 a来 气候 变化特征 。结 果表 明 : 班 玛县在 半 湿润 的 高原 大 陆性 气候 条件 下 , 热 量水平 较低 , 升 温快 降温急 . 昼夜 温
1 9 8 1年 以来 气 温 、 降水 、 日照 时 数 等 气 象 资 料 分 析
了近 3 O年来气 候 变化特 征 为气 象服务 供 参 考依 据 .对促 进 班玛 县 3 研 究资料 与 方法 的未来 经济 发展 有着 十分 重要 的价 值意 义
3 . 1 数据 资料
2 班 玛 县 概 况
气 象 资 料 取 自班 玛 气 象 站 1 9 8 1 — 2 0 1 1 年近 3 0
班 玛 县位 于果 洛 藏族 自治州南 部 .东 南 与 四川 年来 的气 温 、 降水 、 日照 时数 、 蒸发 。文 中在 分析 班玛
O a 气 候 变化 的基 础 上 . 重 点分 析 了 2 0 0 9年 以 省壤 塘 、 阿坝 、 色达 县 相 连 , 东北、 西 北 分别 与久 治 、 县近 3
日照 百 分 率 ( %) 3 O
20 1 O
∑
其 中: = —~
i= 1
一
O
l Z : j 4 b 1 5 7 8 9 l U l l l Z
化用 ~元 线性 方 程表示 . 即 Y ( x ) = k x + b
@
根 据班 玛 地 区的逐 月 日照百 分率 .作 日照百分
势, 其 变化 趋势 的显著 程 度用 相 关 系数 检验 法 , 确 定 率 折线 图如 图 1所示 :
8 O 7 0
60
5 O
40
差大, 且 年 均气 温升 高的 气候倾 向率 为 0 . 3 6%/ 1 0 a , 3 0 a间 累计 升 温 1 . O 5 ℃ 。在 气候条 件 的影响 下 . 班玛地 区
3 0 a间的 降水量 大 多分 布在 6 6 5 . 3 — 7 6 7 . 2 m m -  ̄间 , 年 内主要 集 中在 5 - 9月份 。 且 年 降水 量呈 减 少趋 势 , 年 降水
量 倾 向率一 1 3 . 1 m m / 1 0年 . 3 0 a间 累计 减 少 3 7 . 9 4 m m 。年 日照 时数 近 3 0 a来倾 向率一 1 0 3 . 2 h / 1 0 a .呈显 著 减 少趋
势, 3 0 a间 累计减 少 2 9 9 . 1 8 h 。经过 对 高原 气候 资料 的研 究分 析 , 在 只有 冷暖 之别 , 夏 季凉爽 细润 短促 , 冬 季寒
经 班玛 气 象 站资 料统 计表 明 .这 里具 有典 型 的高 原 的气 候倾 向率 . 反 映气候 要素 每 1 0 K 的变 化率 。 用线
— —
4 0— —
乞 候 研 究
性趋 势 倾 向 的最小 二 乘法 估 计气 象要 素 的各变 化 趋
趋势 是 显著 的还是 随 机振 动 。将 气候 要 素 的趋 势 变
仁 玉 山横 贯 东西 形成 群 山环 抱 的盆地 .造成 境 内寒 3 . 2 研 究 方 法
温 湿 润 的牧 、 林、 农独特 “ 小气候” , 素有“ 果 洛 小 江
近3 0 a气候 变 化趋 势 采用 了统计 学 法及 线 性趋
南” 的美称 。年平 均气 温 2 . 7 ℃。 最 小年 较差 1 9 . 2 ℃为 势法 . 分别 绘制 其各 气象要 素 的历史 变化 曲线 。 以年 全省 之 最 , 年 平 均 降水 量 6 7 1 . 9 m m. 主要 集 中在 5 - 9 代 x为 自变 量 ( 本文为 1 9 8 1 — 2 0 1 1年 ) , Y为 各气 象要 月, 占年 总 量 的 7 0 %; 年平 均 日照 时数 2 3 9 8 . 4小 时 。 素 的 因变量 . k为线 性趋 势 项 . k x l 0表示 各气 象 要素
达 日县 毗邻 。其 面积 为 6 3 7 6 K m z . 地处 北 纬 3 2  ̄ 5 6 . 来 其 各 气 象要 素 对 气 候 变 化 的 响应 性 各 气 象 要 东经 1 0 0 。 4 5 . 大 部分 地 区海 拔高 度 在 3 3 0 0 ~ 4 0 0 0 m 素 明细表 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