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对服装的影响

年 代逐渐 成 熟 , 了 7 到 O年代 , 了席 卷 全 球 、 统 成 一
一
、
现 代 主 义 风格 特 征
天 下 的国际主 义 风格 。特 别是 在 建筑 设 计上 , 由金 属框 架结 构 , 璃 幕 墙 为 主 的新 材 料 、 技 术 和新 玻 新 的表现 手法设 计 的一 幢幢 孤 立重 复 的“ 方盒 子 ” 使 ,
维普资讯
第 6卷 第 6 期
20 0 7年 1 月 2
江 南大 学学报 ( 文社会 科 学版) 人
J u n l f i n n n Un v r i ( ma i e o r a a g a ie st Hu n t s& S ca ce c s o J y i o il i n e ) S
建 筑 的功 能性 发 挥 到极 致 。现 代 主 义 的风 格 主要
随着 西方 资 本 主 义 的 科技 和 生 产 力 的充 分 发 展 , 之 而来 是 社 会 的 剧 烈 变动 , 之社 会 思 潮 的 随 加 激 烈动 荡 , 深刻 影 响 人 们 的精 神 世 界 , 引起 了艺 术
V o . NO 16 .6
De . e 2O O7
【 学 ・ 术 ・ 计】 美 艺 设
现代主义 与后现代主义对服装 的影响
梁 惠娥 , 奚 燕锋
( 南 大 学 纺 织 服 装 学 院 ,江 苏 无 锡 2 4 2 江 11 ) 2
[ 摘 要 ]后现 代 这 一概 念 产 生 于 西方 发 达 国 家 , 于 科 学 技 术 高 度 发 展 的 社 会 所 面 , 价 值 观 的 剧 变 。 文 章 通 源 临的
[ 关键 词 ]现代 主 义 风格 ; 现 代 主 义 ; 响 ; 装 ; 计 ; 新 后 影 服 设 创 [ 图分 类 号 I 4 . 中 TS9 12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 6 16 7 (0 70 170 文 17 93 2 0 )60 2 3
后现代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蔓延

“ 后现代主义”( ot drim 是一个 十分宽泛 的文化概念 。1 3 P s Mo ens ) 9 4年 ,西班牙作家弗德里柯. . 尼斯 德 奥
( e eioD ns在他 编选 的 《 F d r eO i) c 西班牙 暨美洲诗选 》一书 中 ,第一次采用 了这个词 。而正式开始讨论后现代 主义这一概念则是 2 世纪 6 年代 以后的事 。6 年代 以后 随着西方工业社会 向后工业社会 的转变 ,西方文化 0 0 0
维普资讯
第2卷 第 5 O 期
20 0 7年 5月
武 汉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UHAN OF W UNI VERS TY I OF SCI ENCE AND NGI E NEERI NG
0 2 . r . ONo 5 1 Ma . 0 7 y20
也经历 了一次新 的裂变 。这一时期 的各种文化理论都 卷入 了一场关 于后 现代主义的论 战之中 ,不 同理论 和流派 各抒 已见 。 中以下 面几位 当代哲学家 的思想和观点最具代表性 。 国哲学家丹尼尔 . 其 美 贝尔 ( ne B l 于 1 7 Dail e1 ) 93
年出版了他 的代表作 《 后工业社会 的来临 》一书 ,率先从 后工业社会 理论人 手 ,直观后 现代 主义 文化现象 。他
认为后 现代主义是随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而兴起 的 ,产生于 6 0年代 。法国哲 学家让一法兰西斯. 利奥塔德 ( enFa c iL oad于 17 年 出版 了 《 J a.rnos y tr) 9 9 后现代状态一 一关于知识的报告 》一书 ,他认 为后现代 主义是后现
代知识状态 的集 中体现 ,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对 “ 无叙事” 的怀疑和否定 ,因此 ,他把后现代的兴起看成是 6 0年代中期 的事 。美 国文艺理论家弗里德利克. 杰姆逊 ( rdi Jmeo ) 18 Fe r a sn于 9 3年发表了 《 c 后现代 主义和消费
后现代主义服饰的艺术风格及其设计

一
件 服 装 中任 意混 合 。 回归 历史 的 怀 旧不再 刻 意表 现 对
逆 ,表现在服饰文化上就是对传统服饰文化审美观 的离 某一 历 史风 格 ,而 是可 以将任 何 时期 的 元素 打破 时空 地
经 叛 道 ,强 调 自我 与个 性 ,以 引起社 会 的 关注 。而 在 整 组合 在 一起 ,形 成 折衷 的戏剧 性 组合 ,将 旧的 风格 与 现
2 0 世纪5 0 年代 ,服装设计界一直崇尚剪裁合体 ,风 设 计 师做 的 就 是 一 个 折 衷 的 工 作 ,设 计 师将 来 自各 流 格典雅,搭配和谐 的传统服饰美学 ,但接下来的2 O 世纪 派 、各 民族 、各 地 区 的样 式堆 砌 到一 起 。 民族 风格 不再 6 0 年代 ,整个世界却处于动荡不安 中,战争 与高失业率 强调 对某 一 民族 特 色 的表现 ,而 是 多 民族 的形 式可 以在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艺术风格 服饰设计
1后现代服饰设计
1 . 1后现代服饰设计的背景
各 民族 的艺 术可 以不分 高低 地 出现 在 同 时 同地 ,风 格可 以互 相混 杂 。在 这个 过 程 中需 要在 历 史 与现 在 、 中心 与 边 缘 等矛 盾体 之 间找到 支点 ,这个 支 点 是 中性 的表 达 。
总第2 0 3 期
天 津
纺 织 科 技
后现代 主义服饰 的艺术风格及 其设 计
吴晓波
( 内蒙古X - _ , t k 大学,呼和浩特市0 1 0 0 8 0 )
摘 要 :服装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文化理论和艺术 思潮的深刻影响。詹现代主义 思潮的 出现 ,对服装设计产生 了
浅谈服装设计的“后现代”形式表现

、
款 式 的颠 覆
服装的款式设计必须以最基本的功能 性作 为标 准的审美 的审美原则 , 则以夸张 的方式来强化其视觉效果 。如约翰 .口 力 里亚诺( h ai o的时装 形象常表现 为现实生活 中的“ J n G la ) o ln 异
族 图案 、 字纹等一些怀 旧的 、 人 民族 的 、 典 的 色 彩 及 图 案 经 经
达了反对 的意思, 即与现代主义 的对立 ; 同时后现代 主义 又是 时间概念, 表示了现代 主义结束后必须 经过 的历史阶段。现代 主义注重 理性 , 后现代主义正是要摧 毁理性和现代 主义, 它表 达出的世界是破碎 的, 没有理性或非理性 的主体, 只有个体 ; 它
法与材料 , 向新 的事物挑 战。 不遗余力地用科技材质包装现代
女性 , 自然材质与化学合成的材质 , 用 展现 出后现代主义的个 性理念 , 这种 对传统材料 的“ 颠覆 ” 最大 限度地满足 了视觉的 丰富性需求 。
的颠 覆性 变 化 。
一
四 、 料 之 变 面
在 后 现 代 主 义 思 潮 影 响 下 ,人 们 开 始 反 思 现 代 主 义 所 带
来 的对人类生存 环境 的危害 。 开始利用工业碎屑 、 生活垃圾以
及其他不破坏生 态的环保的材料进行服装设计 。例如 ,0年 7
代朋克一族将 都市生活 的垃圾( 别针 、 锁链等) 与短裙 、 芭蕾舞
族 人 群 ” 他 的设 计 大 多 造 型 夸 张 、 象 怪 异 , 过 强 烈 的视 觉 。 形 通 冲击 力 和戏 剧 风格 来 表 现一 种 另 类 的优 雅 。号 称 概 念 大 师 的
后现代主义理念在中国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维 活 动 的 丰 富与 活 跃 是 现 代设 计 师 的基 本 功 。在 设 计 思 维 方 面 , 崇 尚 的是 逆 向 思 维 , 其 打破 传 统 常 规 , 而 设 计 出 独 特 而 从 别 具 一 格 的作 品 , 男 装 女 穿 , 装 男 穿 、 装 作 旧处 理 、 式 如 女 新 款 设 计 比例 变化 差 距 大 、就 材 料 而 言 ,十分 重 视 材 料 本 身 的肌
风格 。 戏谑 、 调侃 的装 饰 色 彩 等后 现代 主义 设 计 特 征 【 后 现 代 l 】 。 主义 服 装 设 计 具 有 一 下 这 些 特 点 : 调 特 立 独 行 , 调 自我 , 强 强 展示个性文化; 带几 分怪 诞 , 戏谑 , 味 性 ; 现 代 主 义 服 装 改 趣 后 变 了高 不 可 攀 的上 流 社 会 时 装 为 主 流 的 时装 文 化 ,将 来 自平
后现代主义服装设 计的另一重要原则是强调图形 的装饰 设计 。它凭借面料的花色和图形 的变换来体现极具民族特色 的后现代风格。 如取材 于印度服饰 的时装设计 。 在选择面料 的 花色 时, 强调印度风情 , 道印度服饰 , 说 不得不提及 印度最具
特 色 的 国服 纱 丽 , 丽 式 样 繁 多 , 拘 一格 , 颜 色大 胆 鲜艳 , 纱 不 其
21 0 2年 5月 第 9卷 第 5期
湖 北 经 济 学 院 学 报 ( 文 社 会科 学版 ) 人
Ma . 0 2 v2 1 Vo . . 1 No5 9
Jun f u e U iesyo cn mcf o o i Hu a ie n oi ine l H t E s i aS
解读后极简主义服装

・149・对现代主义的探索衍生出极简主义理念,从矫揉造作的洛可可风格到干练的现代都市职业装,极简主义给服装带来了颠覆性变革。
其强烈的功能性主张、千锤百炼的形式美感诉求,对现代服装的发展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性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以及生活品质的追求,给极简主义带来了更高的标准,缺乏情感的单一纯化形式已逐渐不能满足人们丰富的内在需求。
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发掘、现代人文的关怀对服装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一种新的简约风格由此形成。
由于这种风格产生是与后现代设计思潮如影随行的,因此被称之为“后极简主义”。
“后”是间隙时期的过渡词汇[1],作为当前服装的某种状态的替代词,是可以契合且需要解读的。
一、后极简主义服装的渊源1.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现代设计探索是极简主义的发端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了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却缺少与之匹配的艺术产品,新技术与传统审美以及当时矫饰的贵族风格不相适应。
1851年的英国伦敦万国博览会的开展便是这种矛盾体现,现代设计运动由此迅速开展起来。
随着设计实践的不断深入,由建筑设计引领潮头,形成了肯定机械美、遵循理性的思想,从产品设计的结构、材料的运用、工作程序等方面着手,秉承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原则,以简单的几何造型适应机械化、批量化、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由此逐渐形成现代主义设计的审美观。
其崇尚减法设计,功能第一,严格、理性、准确地设计追求成为极简主义的精髓。
而服装中的现代意识伴随着人性的解放、个性的独立而产生,首先是波尔・波阿莱摒弃了束缚女性身心上千年的紧身胸衣,女性回归了自然人体曲线,在此阶段流行的男童式服装样式更是忽略了男女性别差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实用功能性的服装占了主流,产生了诸如女裤的现代服装样式。
这种轻装饰、追求功能的现代设计观给服装设计界带来了新的动力。
2.20世纪50、60年代极简主义盛行,形成了大一统的设计格局在60年代的西方,尤其是美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之后,社会变得日益动荡不安,迫使人们不得不从各方面进行严肃认真的反思。
以亚历山大·麦昆为例的后现代主义服装风格探析

以亚历山大·麦昆为例的后现代主义服装风格探析摘要:从20世纪60年代起,服装设计领域中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潮愈吹愈盛,而每次发布设计最具争议的当属亚历山大·麦昆。
本文旨在通过归纳分析后现代主义代表服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的作品风格,探析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的一类代表风格特征。
关键词:亚历山大·麦昆;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一、特定的题材选取通常我们提到亚历山大·麦昆的作品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夸张,然而,他的作品并不仅仅局限于造型上的个性,寓意也与众不同。
纵观他的服装系列,主题逐渐从反映社会、历史到保护生态。
从最初以自己对1888年伦敦东区开膛手杰克的印象为设计基调,1996年以但丁的《神曲》中的《地狱篇》为主题进行系列设计,将恐怖和浪漫元素相结合体现维多利亚哥特式风格,在那之后他的风格开始走向浪漫主义,又经常以飞鸟、花朵为题材,体现自然生态之美。
1.变化原因分析亚历山大·麦昆的作品选材变化其实与他的成长环境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起初,作为一个设计新人,自然设计的选材能力也是不充足的,因此他常常会从身边发生的事件或者是自己喜爱的书籍等汲取灵感,甚至有时也只是模仿自己喜欢的设计师的风格。
到了后期,他的设计风格已趋于稳定,开始摆脱之前的模仿阶段,更加关注作品的时代性和意义性。
例如他1995年的群鸟系列首次融入了麦昆热爱的鸟类飞翔图案,体现生态性。
而在1999年的《第十三号》中,麦昆将浪漫与工艺、科技三者有力地结合,告诫人们手工与机器同样的重要。
二、夸张的创意设计1、极端的元素选取亚历山大·麦昆的作品中有轻盈、简洁、干净、古典的材料元素,如平铺肩部的透明黑纱、羽毛般蓬松的白纱、古典优雅的黑色不透明套装裙、清亮洁净的透明高跟鞋等;他总是通过这些特制的材料表现两个极端的题材。
前者似乎象征著纯洁与爱,后者象征着邪恶与毁灭。
外表看似无目的地夸张,其实有它的特殊蕴意。
现代服装风格的后现代设计思潮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摘要]:不断充斥的艺术思潮和文艺理论深刻影响着服装设计的
进一步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给传统服装材料、服装形象、
服装色彩的运用,以及服装设计师的设计理念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冲
击,丰富了服装设计的元素,给服装设计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服装设计 混搭 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艺术、哲学、社会文化思潮,它起源于欧美,
繁荣于70-80年代,对社会各方面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后现代
主义不同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更加注重各要素的共存和折衷。
后现代主义包含了各种流派、假说以及理论,本身不具备清晰完整
的思想体系和思维模式。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服务对象深刻影响了当
今的文化流向,使文化朝着大众的方向发展。
一、后现代艺术特征
“后”通常是“反”的意思,是对现代艺术的反抗。后现代主义
主要包括表演艺术、大地艺术、过程艺术、概念艺术等几项活动。
后现代主义情感以及装饰的艺术特征主要通过它的一系列艺术活
动体现出来。
后现代主义通过装饰来反叛现代主义,它的典型特征是运用一系
列装饰手段来营造视觉上的快感和丰富感受。后现代主义在装饰风
格上表现为强烈的包容性,它吸收古希腊、洛可可、巴洛克以及风
行于20世纪的装饰艺术运动、波普艺术、新艺术运动等艺术流派,
表现出极强的融合性。
后现代主义注重诗意的回归,所以情感艺术是它的另一典型特
征。后现代主义者坚持,设计应该兼顾人的主观情感问题和功能问
题,他们认为设计应该做到人与产品的交流和沟通。比如:后现代
主义在设计内衣时会采用一些镂空、透明的设计风格,满足了人的
主观感受,而且适合穿着,充分体现了情感与功能的结合。后现代
主义设计风格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反叛现代服饰设计注重功能性而
忽略情感性的弊端。其实,穿衣服并不只是简单的遮羞过程,它更
是一种气氛的传达,它讲究服装、环境的搭配,还有配饰的搭配,
它传达出一种感官氛围和现实存在的气氛,是一种心理满足的实现
过程。主要运用变形、夸张、借用等表现手法。
二、后现代艺术影响下的后现代服装设计
后现代艺术引发了服装设计的巨大变革。服装设计中融入了过去
普遍认为“不合理”、“另类”的设计理念,实现了逆向思维,设计
中体现了“凌乱的破碎感”和“各类冲突的结合”。后现代主义服
装设计采用天马行空的设计理念,抛弃传统的人体、比例、线条、
协调等基本元素,改变以传统经验和理性为主导的服装设计风格,
忽略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历史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将历史潮流
中的流行元素和现代设计元素结合起来,使设计风格呈现“混搭”
特性。他们也突破季节的限制,厚薄不一的材料也可以实现“混搭”。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对服装设计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传统的后现代服装设计。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突破了
传统的模式限制,力求将通俗文化加入到服装设计中,使每天的生
活都可以轻松愉悦。服装设计大师三本耀司和川久保玲摒弃传统西
欧的西服美学,不再刻意追求剪裁缝制的严谨,尽可能采用不拘一
格的设计形式,如采用翻里、补丁、褶皱、撕碎、披挂、左右不对
称、打结、卷曲等设计手法。为了使服装在形式上更具个性化和人
性化特点,设计师一般会将平面剪裁与立体剪裁结合起来。有些服
装面料尽管表面皱巴、有孔、像是破烂的面料,但其实所用的都是
极其精美的纺织品。现代主义在设计服装时追求一种绝对的理想主
义,而后现代主义更多的表现自然的特性,强调人们现在的生活。
他们认为快乐是一切享受的开始,注重内在的生活享受而不是追求
外表的华丽。现代主义总给人冷漠严肃的感觉,但后现代主义却打
破这一常规,大量采用奇特的造型和色彩,卡通形象、动漫形象也
是他们的创作源泉,旨在唤醒人们的童真与童趣。除此之外,青年
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反叛也体现在嬉皮士的风格设计中。嬉皮士装的
灵感来源于美国西雅图的摇滚音乐形式,主要受到年轻一代的追
捧,他们的舞台装就演变为后来普遍流行的颓废时装。在1998年
春夏推出了一款新的服装样式,作为一种非古典样式的外穿内衣,
它追求形式的质朴粗犷,透明镂空的设计配上加工利用的旧物,呈
现出一种自然、朴实的生活态度和追求。另外,反传统主义的另一
个现象表现为解构主义,它会在原有设计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不同
形状、不同部位的修改和剪裁,最后将零碎的物件进行整合,使得
服装别具一格。服装设计大师戈尔捷在设计1986年的秋冬新款时,
大胆创新,将不同面料进行组合,完美的运用了解构主义设计原理。
(2)新装饰主义的后现代服装设计。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产
品逐渐呈现出标准化、批量化的特征,人性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少,
所以人们逐渐将眼光瞄准具有人情味感觉的工艺服装。新装饰主义
出现于1996年,重视手工艺的特殊处理方法,主要采用刺绣图案、
金属亮片、玻璃串珠、印染、人造水晶、流苏装饰等设计方法。如,
著名服装大师渡边淳弥在1998年设计的礼服,他采用打褶、悬垂
等装饰风格使礼服呈现出浪漫气息,并将印度棉面料进行特殊的化
学处理,使得整个礼服显示出一种娇俏纯美的气息。形势复杂的洛
可可主义也是新装饰主义的构成要素,主要是运用蕾丝、褶皱等来
增加浪漫元素。
三、有市场活力的后现代服装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深受年轻一代的欢迎。由于强大的市场需
求,服装设计师就找到了设计的灵感和动力,他们在收获名誉的同
时也获取了应得的利益。六七十年代迅速兴起的朋克风、波普风深
深刺激了设计师的敏锐嗅觉,他们发现了市场的巨大潜力,从而积
极投身到各种后现代风格的大胆尝试中,文化交流的迅速扩展、生
活方式的多样性、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使得设计逐渐挣脱
功能主义的镣铐。市场给了设计师创作的源泉与动力。
四、总结
总而言之,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影响了服装设计的发展方向,它
为服装设计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现代主义思潮和服装设计
相辅相成,无论服装设计风格如何演变,都会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
征,都必然符合一个时代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黄利筠.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对服装设计的影响[j].
[2]倪娜.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服装设计影响之研究[j].
[3]童友军.谈后现代设计思潮对服装设计的影响[j].
[4]卢新燕.谈后现代设计思潮对服装设计大赛作品的影响[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