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人性化”因素

合集下载

浅谈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人性化”因素

浅谈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人性化”因素

浅谈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人性化”因素摘要:20世纪60至70年代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发端于建筑领域,与现代主义设计形式截然不同的各类风格混杂的进行着和谐的发展。

不同的风格下存在的都是追求人性的更大自由和解放,不同的设计形式和功能等方面都有着对“人性化”的探索和创造,呈现出后现代主义多元化、大众化、自由化的设计创作精神。

本文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的解析,以及在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建筑和其他领域中人性化因素的发现,阐述后现代主义设计以人为本,其中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以人为本,关注人性,注重文脉的表达,给我们的设计带来了无尽的想象。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人性化;设计一、引言从最早在建筑上提出比较明确的后现代主义主张的文丘里的重要著作《建筑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明确的提出了反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文丘里在此著作中首先高度评价了现代主义对人类文明提高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他又明确指出现代主义大师们所创造的现代主义已经灭亡了,同时指出缺乏“人”的因素的美国的建筑只是商业的冷漠的。

后现代主义以反对现代主义为原则,它是一种混杂的,折衷的设计语言,强调文脉与人文特征,它与我们现代社会所提倡设计应有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设计应有人文关怀,对人性的尊重是相協调的。

二、“后现代主义”与设计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提出的一种泛社会学描述性概念,它泛指社会的时代性变化,包括观念、态度、知识、行为、认识、思维等,演化为一种时代思潮,是一个全局性文化与物质变异,是资讯文化社会的文化形态。

以现代主义开始“功能第一”的基本现代主义设计原则,到后来用功能主义的形式外衣包裹的非功能主义、形式主义的技俩,单一的设计逐渐让设计师们产生不满情绪,自此,进入了新的探索活动。

从本质上讲,后现代主义不是对现代主义全盘的否定,而是在肯定与继承其实用主义的基础上,在形式上赋予其人性化,情感因素的设计。

三、后现代主义设计各领域的人性化的体现1.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现代主义建筑是一种完全脱离了传统建筑语言的崭新建筑形式,无论是在结构、材料及装饰上,现代主义都追求一种全新的创造,它带有反装饰性和反传统性。

从后现代主义看室内设计的人性化

从后现代主义看室内设计的人性化

从后现代主义看室内设计的人性化
张炜
【期刊名称】《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年(卷),期】2006(000)002
【摘要】室内设计是现代科技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产物,反映了人们相互交往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了人的价值特征,以人为主体确立设计依据,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寻找和它们相适应的环境形态结构.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建筑思潮.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和人对技术的整体化、系统化把握.它遵循人性经验的主导作用,强调个性化,自主化发展.近年来在室内设计界掀起了以"人性化设计"为代表的后现代设计思潮,把"为人而设计"作为设计的本质,将室内设计推上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总页数】7页(P7-13)
【作者】张炜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现代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室内设计应用研究 [J], 丁石雄;李卓染
2.论现代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室内设计的应用 [J], 张心蕊
3.浅谈室内设计的人性化——如何做到居室设计的人性化 [J], 欧东林
4.论现代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室内设计的应用 [J], 王俊玲
5.后现代主义在室内设计艺术中的理性思考 [J], 张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现代主义设计的人性化需求

浅析现代主义设计的人性化需求

CHINA PACKAGING INDUSTRY 311 概念解析“现代”来源于英文“modern”,有“近代”、“新式”、“个性”等意思,“现代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当代艺术形式。

从广义的范畴看,它涉及到了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狭义的设计意识形态上讲,现代设计追求的是革命的、人性的、主观的、全新的设计理念,现代主义设计实质上是一个对于传统设计意识形态的变革。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依据人的行为习惯、心理特征以及人的思维等方面而从事的设计其实质是以人为本的设计。

简言之,就是围绕满足人的需求而展开的设计。

人性化的设计追求的是科学和艺术、技术与人性的完美结合,科学技术是实现设计的物质前提,而艺术和人性则赋予设计完美的形态,对于消费者而言设计的人性化体现在设计所提供的舒适度和实用性上。

2 现代主义设计关于“人性化”的认识在现代设计史上,很多学者认为现代主义设计扼杀了“人性化”过分的强调了“功能化”,猛烈地抨击20世纪中期的 “国际主义”风格,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观点,割裂了现代设计的本质,“国际主义”的单调乏味只是包豪斯“功能领先”原则下的产物,是现代设计一次不成功的尝试,但这不能否认现代设计的“人性化”。

“现代主义”的本意并不是将“功能领先”的原则与“人性化”的风格对立起来。

例如米斯·范·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ch)设计的且被视为 “现代主义”典范的德国馆,以其高超精准的手工艺和完善的功能为著称,但他并没有割裂人性化,而是在设计里尽可能的体现人性化的特征,如内部的座椅,在兼顾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舒适性的人性化设计,这些都绝非后世拙劣的模仿者所能企及的。

再如信奉商业主义的美国著名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罗维,在他的设计作品里并没有因为过度的追求商业化而忽视人性化的设计,如他设计的可口可乐系列的作品,也是建立在合理的人机关系的基础上,注重功能的同时还在兼顾作品对人使用的舒适设计,在他的很多作品里我们不能说他是商业化的代表就说他的设计缺乏“人性”或“人情味”。

浅谈现代设计中的人性化思想

浅谈现代设计中的人性化思想

浅谈现代设计中的人性化思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徐震指导教师陈叶摘要: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人类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设计过分理性化和非人性化的反思,使现代设计中人性化思想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到设计师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注意与重视。

人类在生活当中接触的大部分元素都和设计相关,因此,利用有关人性化思想研究成果对作出成功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主要通过例举国内外设计史上多个典型案例,分别从现代设计中人性化思想的基本概念、出现原因、基本特征与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讨论与剖析,并对现代设计的发展与未来进行了一番展望与规划。

关键词:现代设计;人性化;人机工程学Elementary introduction humanization thought of modern designStudent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XU ZhenTutor CHEN YeAbstract:Mankind social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tinuously develop the progress and mankind the physiology need and mental states are demanding to raise continuously, and people to the design excessively the reasonableness turn and not humanized of contradictorily, cause humanized in the modern design the importance of the thought is more and more high, also more and more be subjected to the designer and large people mass attention and value, this text will humanize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thought and appear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es that the reason, basic characteristic and concrete performance etc. carries on the much more all-directions angle from the modern design, and to development of modern design and will carry on outlook and program in the future.The example in text raised several typical models example idea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esign history to is explaining the humanization the thought is in modern design of importance, as well not lose the culture to exaggerate.Key words:Modern design; Humanization;Ergonomics近年来,随着设计行业的发展,人们对设计与人共生关系的兴趣也日益增长。

现代建筑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

现代建筑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

现代建筑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现代建筑设计已经不再停留在简单的实用功能上,而是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为居住者创造舒适、便利的空间环境。

人性化设计是建筑设计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它关注人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注重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便利、安全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从功能性、舒适性、便利性、人性关怀等方面对现代建筑人性化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

一、功能性人性化设计的第一个要点是功能性。

建筑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因此建筑的功能性是人性化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一个人性化的建筑设计要能够满足居住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包括通风、采光、采暖、卫生等功能。

建筑内部的功能布局也应当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比如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

在设计居住区时,可以考虑增加无障碍通道和设施,为残障人士提供更方便的出行环境。

建筑的功能性也包括对环保的考虑,采用可再生材料、节能设备等,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供更加健康、绿色的生活空间。

二、舒适性舒适性是人性化设计的另一个要点。

建筑的舒适性主要包括室内环境的舒适和人们在室内的感知舒适。

室内环境的舒适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噪音等因素,而人们的感知舒适则涉及到空间色彩、材料质地、家具布局等方面。

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使得建筑在保证功能性的基础上,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在设计住宅时,可以增加通风口和自然采光,利用绿色植物和环保材料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并且在内部装修上采用柔和的色彩和舒适的家具,以提升人们的室内舒适感。

三、便利性便利性是现代建筑人性化设计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和生活的繁忙,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便利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建筑的便利性包括交通便利、生活便利、设施便利等方面。

在城市居住区的规划中,需要考虑交通网络的布局和设施的配套,确保居民出行、购物、就医等的便利。

在室内设计时,也要考虑到居民的生活需求,比如厨房、卫生间、储物空间等的布局和设计,以提供更加便利的居住环境。

现代建筑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

现代建筑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

现代建筑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现代建筑人性化设计是指以人的需求和舒适为中心,以提高建筑使用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质量为目标的设计理念。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建筑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人性化设计成为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下面将对现代建筑人性化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

建筑的功能性要与人的需求相匹配。

人性化设计首先要考虑建筑的功能性,即建筑的用途是否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办公楼应该满足员工的工作需求,提供舒适的工作空间和良好的办公设施;住宅应该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便捷的生活设施。

只有满足了人的基本需求,建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

建筑的空间布局要合理。

人性化设计要把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因此建筑的空间布局应该合理,能够满足人们对不同功能空间的需求。

在办公楼中,应该合理设置办公区、会议区、休闲区等不同的功能空间,让员工在工作和休息之间能够自由切换;在住宅楼中,应该合理设置卧室、客厅、厨房等不同的功能区域,让居民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

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提升建筑的使用效率,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建筑的环境要舒适。

人性化设计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因此建筑的环境要尽可能地舒适。

舒适的环境包括室内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光线明亮等。

建筑应该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和技术手段,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情况,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建筑的外部环境也应该考虑,如合理规划绿地和景观,为建筑环境增添自然的氛围。

建筑的安全性要确保。

人性化设计不能忽略建筑的安全性,因为安全是人们对建筑的基本要求之一。

建筑应该采用可靠的结构设计和建材,确保建筑的抗震、防火等安全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应该合理设置防盗、防火等系统设施,确保建筑的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现代建筑人性化设计要点包括建筑的功能性与需求相匹配、合理的空间布局、舒适的环境和确保的安全性。

通过考虑这些要点,可以提高建筑的使用价值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人与建筑的和谐共生。

现代设计中人性化概念的分析(精)

现代设计中人性化概念的分析(精)

140商业时代 (原名《商业经济研究》2010年27期现代设计中人性化概念的分析现代设计既体现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和制作技术及科学成果,又展示出人们对设计理论和视觉审美的追求,使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达到完美统一。

现代设计面临着技术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等多个层面的挑战,人性化的概念尤为重要。

我国正经历着一个迅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设计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日复一日地改变着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使人们对人性化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人性化的要求(一综合考虑生活的需求设计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市场而存在,有需求才有设计,设计的目的就是解决需求。

一个设计之所以被称为“设计”,是因为它解决了问题。

设计最终都是为满足人的某种需求而进行的。

设计始于需求,需求由设计来满足,这是设计与需求的本质关系。

如何使产品的设计更加方便人们的生活,更多、更新考虑到人们生活的需求,是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人性化设计的概念必须反映出设计与实用、设计与情感、设计与舒适等多方面的统一,应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的特点,用主动、积极的方式去研究人的需求,探■郑灵燕1、2(1、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系四川德阳618000 2、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 400044◆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当代设计也不再是设计师的个人问题而是设计师与大众的沟通、配合的问题。

现代设计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产品设计,更多的是服务与交流,设计由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转变,设计的面更宽更广,设计的要求更加关注人本身,也就是设计人性化。

对人性化的准确理解决定着设计定位的准确,并帮助我们去创立并完善新时代全新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现代设计人性化绿色设计索各种潜在的愿望,用一种系统的、整体的观念,把需求、科学、美学及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此确立现代设计的目标。

常见的手机产品功能越来越强大,体积却越来越小,随身携带非常方便,其通话功能、文本功能、影像功能、音响功能等,成为人的语言、听觉、视觉、记忆、思维等能力的补充和延展。

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室内人性化设计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室内人性化设计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室内人性化设计的影响郭婳; 耿涛【期刊名称】《《家具与室内装饰》》【年(卷),期】2019(000)009【总页数】2页(P106-107)【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室内设计; 运用; 人性化【作者】郭婳; 耿涛【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38+.2后现代主义将多种设计风格和手法融合运用,反对单一风格和理性主义,关注人性,强调隐喻,注重装饰,从中发展出的场所精神、文脉主义、人性化等因素都对当代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着重讨论后现代思潮中的人性化因素及其对室内设计的影响,合理地探讨室内人性化设计。

1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1.1 后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现代主义(Modernism)自产生以来,对于设计进程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西方国家主要的设计风格。

现代主义风行一时,然而到了80年代后期,形式性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而原本强调的社会性、民主性被抛弃,对形式的盲目追求、对功能对情感的漠视、单一的风格展现引起了青年一代的不满,并催生了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1-2]。

1.2 后现代主义简介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后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的产物。

20世纪60年代,西方进入丰裕社会,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从注重实用功能,逐渐偏向审美需求上的新奇、独特。

而现代主义长期以单调、冷漠的面貌存在于生活之中,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逐步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后现代主义正是在此背景下逐步发展。

2 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及人性化的体现2.1 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后现代主义最早发展于建筑设计,美国是形成这股思潮的中心,因此,了解建筑中的后现代主义,首先要从最有影响的一些美国建筑师及他们的作品谈起。

首先提及的是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及其设计的住宅。

文丘里住宅充分体现了设计者本人所强调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建筑立面运用了古典对称的山墙,使人联想到古希腊庄重典雅的神庙;而山墙的顶部却又是断裂的,融入了现代建筑形式;正中央开设门洞,可真正的入口却在另一侧;左右两侧的窗户单体相同,却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整体,平衡却不对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人性化”因素
作者:管玉箫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7期
摘要:20世纪60至70年代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发端于建筑领域,与现代主义设计形式截然不同的各类风格混杂的进行着和谐的发展。

不同的风格下存在的都是追求人性的更大自由和解放,不同的设计形式和功能等方面都有着对“人性化”的探索和创造,呈现出后现代主义多元化、大众化、自由化的设计创作精神。

本文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的解析,以及在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建筑和其他领域中人性化因素的发现,阐述后现代主义设计以人为本,其中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以人为本,关注人性,注重文脉的表达,给我们的设计带来了无尽的想象。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人性化;设计
一、引言
从最早在建筑上提出比较明确的后现代主义主张的文丘里的重要著作《建筑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明确的提出了反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文丘里在此著作中首先高度评价了现代主义对人类文明提高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他又明确指出现代主义大师们所创造的现代主义已经灭亡了,同时指出缺乏“人”的因素的美国的建筑只是商业的冷漠的。

后现代主义以反对现代主义为原则,它是一种混杂的,折衷的设计语言,强调文脉与人文特征,它与我们现代社会所提倡设计应有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设计应有人文关怀,对人性的尊重是相协调的。

二、“后现代主义”与设计
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提出的一种泛社会学描述性概念,它泛指社会的时代性变化,包括观念、态度、知识、行为、认识、思维等,演化为一种时代思潮,是一个全局性文化与物质变异,是资讯文化社会的文化形态。

以现代主义开始“功能第一”的基本现代主义设计原则,到后来用功能主义的形式外衣包裹的非功能主义、形式主义的技俩,单一的设计逐渐让设计师们产生不满情绪,自此,进入了新的探索活动。

从本质上讲,后现代主义不是对现代主义全盘的否定,而是在肯定与继承其实用主义的基础上,在形式上赋予其人性化,情感因素的设计。

三、后现代主义设计各领域的人性化的体现
1.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人性化设计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现代主义建筑是一种完全脱离了传统建筑语言的崭新建筑形式,无论是在结构、材料及装饰上,现代主义都追求一种全新的创造,它带有反装饰性和反传统性。

世界二次大战后,各国都在进行战后修复重建工作。

由于受当时现代主义的影响,让当时的建筑
风格都停留在单一的功能化,追求批量化和标准化,使我们只能看到后来冷漠毫无情感的火柴盒样式的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

为反对这样的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有了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就像图一中的建筑设计家摩尔所设计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在里边我们看到了“人性化”的因素,广场的设计考虑到了城市是为在美国的意大利人社团提供节日和庆祝活动用的场地的文脉,体现了多种文化的交融和共生的理念,用各种古典主题,以喷泉、立柱式、强烈的地面色彩,拉丁字雕刻以及意大利半岛平面直观而准确的表达意大利历史与早期建筑风格,唤起了意大利人的文化认同感,这样的人性化使人们的情感和心理都得到了满足感,这正是后现代主义中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

如图二中的建筑师文丘里的母亲之家,这是文丘里在他母亲的要求下设计的住宅,用文丘里的话来说:“这是一个承认了复杂性和矛盾性的建筑。

”建筑师对于它的阐释,听起来也自相矛盾、暧昧不明:“它既复杂又简单,即开敞又封闭,既大又小;某些构件在这个层次是好的,在另一层次上是不好的;它的法则是一般构件适合一般要求,偶然构件适应特殊要求。

”从他的理念中无一不是人性化的表现,处处体现着对人的关怀。

图一图二
2.“人性化”因素在其他设计领域的体现
随着后现在主义设计在建筑中的发展,慢慢的,其他领域也开始了对后现代主义的探索,让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色彩更加绚烂。

后现代主义提出的“人性化”思想,渴望追求到人性的更大自由与彻底解放,实现更大程度的自我表现与自我满足变成了可能。

现代主义设计的产品迅速地进入世界各地,就像图三格雷夫斯为意大利阿勒西公司设计的一系列具有后现代特征的金属餐具,其中这件会吹口哨的金属水壶可谓是后现代的经典作品。

设计师在壶口处设计了各种颜色跃跃欲试的小鸟形象,当水烧开时,小鸟就会发出悦耳的口哨声,充满童心的设计。

在水壶的护手上,设计师增加了一块很厚的彩色拱形垫料,既保护了消费者的手不被金属把的热量烫伤,又增加了金属水壶视觉上的丰满感。

设计师充满个性的设计语言与消费者生理与心理情感的需求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又如图四中索特萨斯于1981年设计的博古架。

它色彩艳丽,造型奇特,上部看上去像一个机器人,渗透出一种波普风格,受到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喜爱。

它突破了固有模式的封闭,脱离了人们印象中对书架约定俗成的观念和功能特点,视它为独立的个体,赋予它人性化,情感性。

图三图四
四、“人性化”因素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由后现代主义设计中对“人性化”的探索,延至今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意识的不断提升,个性化不断的被需求,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功能,他们同时注重个人情趣和爱好,追求时尚和展现个性的心理左右着他们对产品的选择,消费者的需求呈多样化,单调的设计风格难以维系不同层次的商品需求,商品设计由以“人的共性为本”向“人的个性为本”转化。

我们要从中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时代文化信息和人文精神,进而关注我们的时代对设计提出的新要求,在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尽快形成我们自己的设计话语体系,使我们设计出的产品不
仅功能优良,而且能够反映时代的特点和民族特色。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多元化,拼杂化,包容性都是宝贵的资源,尤其是对现代的中国设计,中国设计延续至今,多还是太注重技能的表现而会忽略人文的精神关怀,设计更多的在于它的感性,有了情怀就有了各自的风格,这种感觉是人性化的,是值得深思的。

参考文献
[1]许福源,孟光伟.学校之识-视觉文化特色建设[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03.
[2]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郑岳华.设计中的人文情怀[M]浙江师大学报,2000.
[4]康曼.后现代主义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J].大众文艺,2009.
[5]崔立冬.后现代主义之文化艺术设计理念研究[M].建筑设计研究,2002,
作者简介
管玉箫(1995.9—),女,汉族,籍贯:山东日照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