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欧洲作品的作文:国富论读后感.doc

关于欧洲作品的作文:国富论读后感.doc
关于欧洲作品的作文:国富论读后感.doc

关于欧洲作品的作文:国富论读后感篇一:《国富论》读后感

《国富论》,顾名思义就是写怎样的经济体制能够使国家富强。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一个学者对世界的超强洞察力,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制定国家经济发展计划,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强大,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全书共五篇,每篇又分成若干章。五篇的内容分别是: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论资财的发行及其蓄积和用途;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论政治经济体系;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在这看似烦闷的标题下的内容却生趣动人。而全文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亚当斯密在开篇就举的那个制针的例子。一枚小小的针的制作,竟然需要十八道工序。如果让一个人从头做到尾,一天恐怕连一枚也完成不了。但是,如果分工协作,每人负责一、二道工序,一人一天却可以做4800枚。分工何来如此神力?其实,道理很简单分工可以使劳动专业化,可以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不仅如此,分工还有一个妙处,就是它能为发明和改

读《国富论》有感

读《国富论》有感 读《国富论》有感 龚湘姣仲英书院党总支 这个暑假,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切实提高理论高度与深度,为人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党支部给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推荐了几本经典书籍,我们大三学生的是由英国作家亚当?斯密着就的《国富论》。 刚从图书馆借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顺手翻了几页,发现其内容与结构脉络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清晰易懂,极为深刻的议论分析随处可见,而且经济学的专业知识有很多,虽然我的辅修是金融,但除了第一章的内容比较容易理解之外,其余部分的还是比较晦涩难懂。对我来说,要想在短时间内读懂它决计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决定先去探究一下作者着书的背景以及书出版的意义与影响,这对我接下来的阅读和理解肯定会有极大的帮助。那么,我先就我探究的成果来说一说。 作者亚当?斯密生活在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鼎盛时期,那个时候,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和自由贸易已成为新兴产业资本发展的迫切要求。然而,历经两百多年的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重商主义依旧根深蒂固,产业资本发展深受其害。而《国富论》的主题,即“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并不像我刚开始以为的那样,此书仅是简单提出让国家富强起来的意义与方法。此书的主题同亚当?斯密对政治经济学的目标和任务的看法相关,他认为:“作为政治家或

立法家的一门科学的政治经济学,他有两个不同的目标: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或者更确切地说,使人民能给自己提供这种收入或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足以施行公务的收入。其宗旨在于使人民和君主都富裕起来。”他的这段话清楚地告诉我们,民富国富皆重要,或者更大胆地说,民富重于国富。君主一般都更加重视自己的权利和财富,甚者敛民财而饱其库,损民利而扩其势,然而亚当?斯密将人民和君主一并纳入致富的范围,将实现国民富强定义为政治经济学的目标,在那个年代可谓是极其难得了。他所指的人民,应该主要是当时那些随着工场手工业发展而兴起的企业家,也就是早期的资产阶级。 亚当?斯密花了相当大的精力与极长的时间撰写《国富论》,原稿出来后他又进行了反复的修改和增补,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国富论》的理论和内容。直到1776年,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国富论》才惊艳登场,此时离他当初在法国“为了消磨时光”着手撰写已经过去了整整12年。亚当?斯密那追求完美和卓越的风格以及严谨求实的精神真真让人惊叹,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学习。 《国富论》问世之时,正值中国清乾隆年间,“康乾盛世”之际,而亚当?斯密在书中亦多次提及中国,他对这个遥远的东方封建王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指出,中国是一个富裕而停滞的国度,以农业立国,对外贸易从不发达,但是很富裕。在《国富论》中是这样说的:“……按照事物的自然进程,每一个成长中的社会的大部分资本,首先应该投入农业,其次是制造业,最后才是对外贸易。这种顺序是

完整版欧洲文化入门参考资料

欧洲文化入门参考资料 这是一本中国大学生了解欧洲文化的英语教科书,为了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学习英语的中国大学生在阅读英文书刊和同英语国家人士的交往中,往往感到由于缺乏欧洲文化知识而增加了许多困难。英语中有数不清的典故、名言、成语、人名、地名等等来自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历史著作,希伯莱的圣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或者牵涉到各时期思想、科技、政治、社会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果对这些所知无多,读书未必全懂,对谈也难顺利。而一旦对这些有了较多知识,则不仅了解程度会提高,而且由于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 《欧洲文化入门》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European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2、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程 3、课程学时:32学时 4、学分:2 5、先修课程:《高级英语》、《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 6、适用专业:英语 7、大纲执笔:英语专业教研室 8、大纲审批:外语系学术委员会 9、制定(修订)时间:2005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有关欧洲文化的基本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修养,并为以后开专业课提供大量重要的背景文化知识,从而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英语,提高文学欣赏水平。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教学大纲对象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全部用英语授课。 了解欧洲文化对英语发展的影响和欧洲文化发展的脉络; 了解来自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历史著作,希伯莱的圣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的典故、名言、成语、人名、地名等; 了解欧洲各时期思想、科技、政治、社会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将欧洲文化与同时期的中国文化进行比较; 学生应准备一些工具书、参考书、选本、译本。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希腊、罗马文化 基督教及其《圣经》 中世纪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十七世纪 启蒙运动 浪漫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达尔文学说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及其它 五、考试考核办法:笔试 六、教材及参考书:

《我的生活与工作》读后感

《我的生活与工作》读后感 这段时间,我在学习之暇通读了一遍《我的生活与工作》,感触良多。应该说亨利·福特先生彻底改变了全世界千百万人们的生活,是他赋予了人们前所未有的个人交通便利。亨利·福特的一生无疑是传奇而令人瞩目的。《福布斯》杂志2005年公布的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20位企业家,亨利·福特名列榜首。其推选理由为:“亨利·福特推出的廉价、高度统一的T型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以及美国的城市面貌。他所创立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方式则为现代商业带来革命。” 也有人这样评价:当他来到人世时,这个世界还是马车的时代,当他离开人世时,这个世界已经成了汽车世界。----这个人就是享利·福特。 而我通过阅读此书,发现生活与生活手段之间的矛盾,生活与工作的平衡问题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在那个年代福特已经认识到产品服务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对于产品服务,“除非尽最大努力地听取抱怨和建议,否则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取得进步。如果服务中有什么缺陷的话,必须马上进行认真调查。”对于社会责任,“如果一个工业组织要履行它的全部职能的话,它应该是一般社会的缩影,对它的雇员尽到自己的责任。”“一家企业意味着很多人的生活来源,不能够随意践踏。‘杀死’一家企业是犯罪,因为很多的人把自己的劳动投入到这家企业,他们把它当作是实现自己价值的地方,是他们生活的来源。” 对于员工工资,“很多公司老板认为……尽可能少地给工人工资……。这种标准和习惯完全一无是处,它们必须被废除。总有一天它们会被彻底废除的,否则,我们就无法消灭贫穷。我们进行改革,并不只是因为我们想支付更高的工资和认为我们能支付更高的工资。我们支付这些工资是希望企业能奠立在一个更长久的基础之上。我们不是在分发什么东西,我们是在为未来而建设。一家支付低工资的企业总是不稳固的”联系到我国一些地区近几年出现的民工荒、招工难现象,确实有产业结构提升的原因,另一方面“血汗工厂”通过靠低工资维持企业运转的运营办法已难以为继,劳动者用脚投票,显示了福特的话早已言之在先。而且“降低工资只能意味着降低购买力和抑制国内市场。如果工业管理如此糟糕,以致无法给予与它相关的人们一份好生活,那工业有什么好处?再没有比工资更重要的问题了,因

《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读后感 《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读后感 每年都会得到有利于我们教师成长的书籍,而这次却是我自己选的。这是一本有关青年教师的一本书。作者从教26年,经历了书中所涉及的青年教师心灵成长的大部分阶段,文字中渗透了作者经历的挫折和成功体验。书中有大量一线优秀教师的案例,对读者有较强的启发性。颇具文采与诗意的文风,让本书读来颇感轻松、愉悦,同时通过层层设置的问题带领读者不断反思自身,突破自身的心灵成长障碍。 本书向您传递的,是这样一种成长理念:每一名青年教师,都有成为卓越教师的可能。之所以绝大多数人最终沦为平常,是因为在成长的重要节点上,往往缺乏了进一步前行的动力与方法。只要能够激发起内在的成长动力,同时掌握必要的行动方法,每一个生命就都能创造职业的传奇。 这本书让我们重拾前进动力,重获行走方法。这些建立在他人成功经验基础上的研究成果,相信无论是对于刚刚起步的新教师,还是对于业已取得一定成绩的优秀教师,都具有积极的引领价值。 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过程,本质上说,就是以成长中日渐聚集的强大力量,不断扩展与充实心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心灵的内涵不

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生命由此而日渐脱离平庸,朝向优秀乃至卓越持续前进。 在浪漫的激情和复杂的现实间,潜伏着无穷无尽的暗流。这些暗流,常常会在意想不到的状况下,从无法预知的角落里突然涌出,一下子便将新教师辛苦搭建的教育殿堂冲垮。面对这份淫威,任何激情、梦幻、诗意、纯真、好奇、渴望、紧张、充实,都只能像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孩子,要么睁大了吃惊的双眼,面对废墟无助地叹息,要么在片刻的伤感后,迅速转移了视线,去另一个空间上另建新的乐趣。 然而,教育的特殊属性,却既不接纳长吁短叹,也不容忍异地重建。教育面对的,就是这一群有个性、有追求的鲜活生命。这些生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需要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空间里砍削修补,使其能一步步脱离愚昧与低俗,走向智慧与崇高。 因而,真正的教育,就逼迫着新教师不得不直面这份惨淡,不得不弯下身体清扫芜杂、清洗污浊,然后,以哪里跌倒哪里爬起的勇气,再次筑起心中的圣殿。 第二篇:《青年教师成长之旅》读后感 《青年教师成长之旅》读后感 [2014-7-411:51:00|by:wshine]

《国富论》读后感最新范文5篇

《国富论》读后感最新范文5篇 《国富论》读后感范文一 看完国富论、美国近代经济发展史、罗斯福新政后,一向想写点嘛。此刻4点多了,也睡不着了,就写点吧。 1929-1933年的美国,是美国经济史上最黑暗的年代。这个时期,是美国私人垄断企业发展到最鼎盛的时期,可是这种私人垄断鼎盛 带来的,是国民经济减少,贫富悬殊加剧,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 荡不安。每一个人都把最坏的东西扔在大街上,都追求自我的利益 最大化(就跟今日的中国发生的情景一样)带来这种状况的原因,就 是私人垄断企业的鼎盛。因为私人垄断企业追逐的就是利润,就是 个人利益,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它是不负任何社会职责的(就像此刻的中石油,中石化。我垄断了我就是不降价)很多商品他 宁可囤积烂在仓库里(就像此刻的囤积房地产),倒在大海里,也不 愿销售出去。因为赔本销售,带来的是不盈利。私人垄断追逐的是 个人盈利。社会动荡什么的,似乎跟它无关。 但私人垄断忘记了,个人利益虽然最大了,但在一个动荡、黑暗、每一个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折手段的社会里,怎样安全消费,利益再 大又有何用。仅有社会稳定,人人富裕,商店顾客盈门的环境里去 消费,才能真正实现和体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这就是为什么今日巴 菲特和比尔盖茨到处游说,提倡富人要把自我的财富,反哺于社会。这就是为什么郎咸平在讲座时,一遍一遍问富人们,你们还敢不敢 让孩子一个人去上学。这就是为什么今日美国富人们为什么去上书 国会,主动要求增加自我的税负。他们这种财富来源于社会,就要 反哺社会思想的起源,就源自1933年以后的罗斯福新政。 1933年,罗斯福上台,实行新政,结束了美国最黑暗的私人垄 断企业时代。最主要的做法,就是由国家拿纳税人的钱,出手收购 私人垄断企业部分股份(不交出股权的就反托拉斯法解散掉),使私

《国富论》读后感1500字

《国富论》读后感1500字 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他关于市场机制的论述已成为经济学的基石,在他去世的200多年间一直被视为“至圣先师”。但是,斯密在天堂过得并不开心,人们崇拜他,谈论他,但是却并不了解他的思想真谛,只是用他的某个思想来为自己服务。《国富论》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亚当.斯密第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把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国富论》中要回答的最后问题是,感情与"公平的旁观者"之间的内在斗争,在社会的长期演进中究竟是怎样在历史本身的大舞台上发生作用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第五编,亚当.斯密列举了社会发展的四个主要组织阶段,除非由资源的匮乏、战争或政府的坏政策予以阻止,否则这些阶段是会连续进行的。这四个阶段是:猎人的最初"野蛮"阶段,原始农业的第二阶段,封建或庄园"耕作"的第三阶段,商业上相互依存的第四阶段。每一阶段伴有与它的需要相适应的制度。例如,在猎人阶段中"没有任何财产。因此,也就没有任何确立的行政长官或正规的司法行政"。随着牛羊群的出

现,产生了比较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不仅包括"可怕的"军队,而且有不可缺少的法律和秩序堡垒。斯密思想的核心是:这种制度是保护特权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为之辩护。他说,"文官政府是为了财产的安全而设立的,实际上是为保护富人反对穷人而设立的,即为了保护有些财产的人反对根本没有财产的人而设立的。"最后,斯密将演进描述为从封建主义走向一个需要有新制度的社会阶段,这种新制度是由市场确定的而不是由同业公会确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这在后来称为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斯密称之为完全自由的制度。这种物质生产基础的连续改变,将带来的上层建筑的必然改变。可见,在斯密的哲学史中,主要的推动机制是"人性",由自我改善的欲望所驱使,由理智所指导。 斯密死后,人们把《国富论》奉为经济学的圣经,把他关于利己的人受“看不见的手”引导增进了社会利益的思想,作为市场经济千古不变的基本原则,却把《道德情操论》几乎忘得一干二净。于是,市场经济缺少了道德,引发了许多罪恶,在个别地方甚至成为灾难。 《国富论》,顾名思义,就是要研究什么是财富和如何增加财富的,即如何“富国裕民”的。以后的经济学家把斯密的思想简单地概括为三点:第一,追求财富增加是每个人和社会的目标;第二,利己是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即人是经济人;第三,市场上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把个人

欧洲文化入门(中世纪)

作业 1.第1题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the Great Famine is NOT true? A.It was the worst famine in European history. B.It lasted for seven hard years. C.In cities alone, there was shortage of food supplies. D.By the time it ended, the Great Famine had wiped out 10 percent to 15 percent of the entire European population.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Joan of Arc is NOT true? A.She was born in a well-to-do peasant family. B.She grew up with a strong religious belief. C.Charles refused her to accompany the army. D.She was burned at stake.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For some Muslims, Qur’an should not be translated because_____. A.it is impious to translate the very words of Allah. B.it is too difficult to translate the rhymed prose of Qur’an. C.the original meaning of Qur’an would be distorted. D.the beauty of Arabic language would be violated.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Which one is not the factor that led to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Carolingian Empire after Charlemagne’s death? A.the regional and ethnic diversity B.the conflicts between different successors to the throne

关于工作的读后感

关于工作的读后感 关于工作的读后感一 《优秀员工这样工作》读后感 胡海杰 在学院组织的读书主题活动中,我有幸拜读了邢桂平所著的《优秀员 工这样工作》。 该书分为三部分,从职业理念、职业策略、职业精神三个方面给予现 代职场人士最实用且全面的指导, 主要分为三方面第一, 正确的工作理念, 可树立正确的职场心态,开创一种高效、乐业工作的新局面;第二,高效 工作的途径,可获取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做事策略,从而打破身心疲惫的工 作状态,以最短的时间创造最高的效率;第三,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可 拥有乐业精神,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该书每个章节均从实例展示、 点评分析、 行动指南三个板块进行讲述, 使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获取更便捷、更实用的工作指南,让我受益匪浅。 以前,我有时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同在一个单位、同样的学历,为什么 有的人总是业绩更好、进步更快、更能够获得领导的信任?为什么总有一 部分人比别人优秀?优秀有什么特质?如何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乃 至领导者?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在工作实践中的体会,发现无

论在什么岗位,也不管是什么单位和专业,优秀的工作者总是有着某些共 同的特质,这些特质与他们从事的工作无关,完全体现在个人的工作态度 上。 因此,我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工作者,必须做到以下八个方面 一、要乐于承担更多的责任 工作就是责任。 每个人的工作都是上天赋予的使命,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应该做到最 好。 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即使是辛苦枯燥的工作,也能 从中感受到价值。 当你对自己的工作和单位负责的时候,你就会认真对待工作,努力做 到最好。 当你完成使命的同时,就会发现成功之芽正在萌发。 一个优秀的员工,总是主动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或自动承担责任。 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没有被正式告知要对某事负责,也会努力做好。 事情可以做好,也可以做坏;可以高高兴兴骄傲地做,也可以愁眉苦 脸和厌恶地作。 但如何去做,完全在于自己,这是一个选择问题。 有一位名人说过,世上没有鄙微的工作,只有鄙微的态度。 而工作态度完全取决于自己。 一个人的工作,是他亲手制作成的雕像,是美是丑、可爱还可憎,都 由他自己决定的。

教师应该阅读的百部教育名著

温州市教育局推荐“百部教育名著”目录 基础篇(30部) 1.《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学记评注》, 高时良编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中国教育史》(修订本), 孙培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8.《国际教育新理念》,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9.《素质教育学习纲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三联书店200年版 10.《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师范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教育社会学》, 吴康宁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德育新论》, 鲁洁、王逢贤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5.《爱弥儿》,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6.《大教学论》, (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7.《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8.《教育漫话》, (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19.《民主主义与教学》,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0.《给教师的建议》,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和教师的谈话》, (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 (美)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著柯森主译,钟启泉审校,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3. 《儿童发展》, (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4.《有效教学方法》, (美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5.《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美)杨雷迪斯·D·高尔著,许庆豫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6.《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27.《终身教育引论》, (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年版 28.《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9.《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拓展篇(50部)

《国富论》读后感学习范文600字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国富论》读后感范文600字 《国富论》读后感范文600字【一】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6秒,在朦胧的烟雾中,在千万同胞的期待中,我国的第一艘宇宙飞船终于成功发射。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又向未来近了一步,也更向科技发展的新时代更近了一步。 14年后的一天,我正坐在舒服的沙发上,专心致志的看着手中的这本《国富论》,竟情不自禁地把它与祖国的复兴之路结合起来。 《国富论》是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的一本专着。这本专着共为五卷。它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工资,地租和利润。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程做了系统的描述,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从《国富论》中文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自由主义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十分重大的。在我国的今天,脱离了计划经济也不过三十年,与英国将近三百年的自由经济意识还无法相比,东部开放的海城市还好,西部地区则明显的体现出落后,不但经济落后,思想也落后,表现命令不到绝对不作为的慵懒心态,与沿海开放区的那种创新思想大相径庭,这也是西部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所以思想不自由,不主动,就会落后。 有人认为中国是一个难以创新的国家,可是少年强,国则强,少年弱,国则弱。中国没有因为别人的评论而放弃自己的梦想,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梦。因为它深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只要不放弃自己的信仰,就会成功。就算失败了也要再爬起来,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梦。就好像每个人都可以仰望星空,心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照亮更加丰沛的人生,也照亮更加灿烂的中国。 《国富论》读后感范文600字【二】 英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此

国富论读书笔记3篇

国富论读书笔记3篇 《国富论》一书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200多年前所写,全名为《国民 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是由为大家收集整理出来的国富论读书笔记范文,希望 能够帮到大家。 国富论读书笔记范文一 《国富论》一书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200多年前所写,全名为《国民 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由于他第一次系统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重要的经济理论,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作了较为系统的描述,使他成为古典 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者,而《国富论》也被认为使西方经济学的圣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是市场经济,就 需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学理论,而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就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就像物理学中牛顿的理论一样重要。其看不见的手像牛 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样,是亚当、斯密献给人类的伟大观念,这一观念培育出来的市场经 济制度,尽管有各种不尽如意的地方,但迄今为止却是人类全部的智慧所能找到的唯一一 种被实践证明能够成功地组织经济活动的经济制度。我们曾经长期否定亚当、斯密的智慧,甚至把经济人和看不见的手说成是对私有制的公然辩护。所幸的是,现在我们已经 接受了亚当.斯密的主要观点。具体地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在今日中国之意义主 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承认人在经济生活中的利己性是搞市场经济的前提。人性假定是经济学的第一 块基石,经济学的大厦就建筑在这块基石之上。计划经济为什么在全球范围内不尽如人意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计划经济对人性的假设不符合现阶段真实的人性,而在这个 错误的人性假设基础上的理论和实践也必然是错误的。人在经济生活中的利己性本来是不 言而喻的,就像买东西的人都希望买尽量便宜和好的东西,而卖东西的人都希望东西卖得 价钱高一些一样自然。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我们几十年都不敢或不愿意 承认,连实话都不能说,怎么能行得通呢?我认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利 己性假设,应成为我们分析经济问题的基石,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好的经济制度,才能 有行得通的经济理论和实践。 其次,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依靠看不见的手管理经济、尽量减少政府 干预的思想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 济中,经济发展主要由关心自己利益的基层人民来推动的,而不是由政府推动。简而言之,市场经济的权力在民,而不在政府。市场需要的是小政府,要变管理型的政府为服务型 的政府,政府应当尽量少的参与经济活动。当然,市场经济并也不是不要政府,而是要一 个知道自己界限在哪里的政府。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也中允许政府在看不见的手之 外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三项基本职责是:(1)保护社会免遭其他社会之暴力入侵;(2)尽可能保护每个社会成员免受其他社会成员之

《欧洲文化入门》知识点笔记

《欧洲文化入门》知识点笔记 1、There are many elements constituting(组成) European Culture. 2、There are two major elements:Greco-Roman element and Judeo-Christian element. 3、The richness(丰富性) of European Culture was created by Greco-Roman element and Judeo-Christian element. 第一章 1、The 5th century closed with civil war between Athens and Sparta. 2、The economy of Athens rested on(依赖) an immense(无限的)amount of slave labour. 3、Olympus mount,Revived in 1896(当代奥运会) 4、Ancient Greece(古希腊)‘s epics was created by Homer. 5、The events of Homer‘s own time. (错) (They are not about events of Homer‘s own time,probably in the period 1200-1100 B.C.) 6、The Homer‘s epics consisted of Iliad and Odyssey. 7、Agamemnon,Hector,Achilles are in Iliad. 8、Odysseus and Penelope are in Odyssey. 9、Odyssey(对其作品产生影响)—→James Joyoe‘s Ulysses(描述一天的生活)。In the 20th century. 10、Drama in Ancient Greece was floured in the 5th century B.C. 11、三大悲剧大师①Aeschylus 《Prometheus Bound》—→模仿式作品Shelly《Prometheus Unbound》 ②Sophocles(之首) 《Oedipus the King》—→Freud‘s “the Oedipus complex”(恋母情结) —→David Herbert Lawrence’s《Sons and lovers》(劳伦斯)447页 ③Euripides A.《Trojan Women》 B. He is the first writer of “problem plays”(社会问题剧) 在肖伯纳手中达到高潮,属于存在主义戏剧的人物 C. Elizabeth Browning called him “Euripides human”(一个纯粹的人) D. Realism can be traced back (追溯到) to the Ancient Greece. To be specific(具体来说),Euripides. 12、The only representative of Greek comedy is Aristophanes. 18页 Aristophanes writes about nature. —→浪漫主义湖畔派(The lakers )华兹华兹 13、History (Historical writing)史学创作新古典主义代表作家《格列夫游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读后感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读后感 法国作家蒙田曾说过,“要是你懂得如伺思考和安排你的生活,你就完成了一项最伟大的工作。”那么如何更加有效地工作与生活,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以前因为“没有时间”而一直推迟的计划和梦想呢? 阿拉?拉金的《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用的建议。书中对为什么要掌握时间,掌握时间所得到的回报以及掌握时间的方法做出了一个较系统、明确的讲述,使读者懂得要珍惜生命赋予我们的两件最伟大的礼物:时间以及如何利用时间的能力。看完这本书,主要体会如下: 一、合理的规划至关重要。我们经常会感到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经常感到还有很多事情没做,每天都在忙碌的状态里。这是因为没有把一天的事情好好地安排妥当,没有把重要的事情安排好。如何能做到事半功倍而非事倍功半,就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安排和规划,从每一天开始,每个月开始,每年开始。从而珍惜生命赋予我们的时间,同时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二、掌握好时间就能够轻松的掌控自己的生活。掌握好时间可以不必让你总是神经紧绷,好像总觉得有事要做,但不知道如何开展,也不会让你总是精神松懈,就好像对什么事漠不关心,抱无谓的态度,甚至是过于懒惰。这种掌控感不仅可以使你更好地完成手头的工作,还可以让你在处理问题时更加灵活,更加富有主动性,从而可以更合理的安排

自己的生活。 三、掌控时间首先要学会进行规划。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可能会经常感觉到“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总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厌烦,觉得工作负担过重,让自己疲惫不堪,精神紧张,感觉永远不能放松一样。”其实控制始于规划,规划的本质是将未来带到现在,这样你就可以通过现在的行为对未来产生控制,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优先次序,再确立工作次序。 四、要想合理的应用时间首先要学会放松。如果你可以利用工作排序把工作安排得好,你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放松自己,理清头绪从而取得更好的结果并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乐趣,避免了对工作所产生的厌倦情绪。总之就是要学会平衡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使之在一个良好的轨道内循环。 五、什么时候应该追求完美,什么时候不?在处理那些具有重要价值或是对自己的目标产生重要影响的活动时,确实应该追求完美,但如果在一些细微的事情上太过于追求完美,显然是在浪费时间,这些事情会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你大量的时间,并使你脱离原来的计划,甚至没有时间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才可能有更好的收获,所以一定要反复提醒自己,要集中精力处理那些重要而复杂的事情,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那些价值不高的活动上。当然,这并不是做事不讲究细节,而是说要将有限的工作时间放在相对重要的工作上,不要舍本求末,抓小放大,选择得不偿失。 当然在这本书中所罗列的远远不止以上所概括的这几条,里面还讲

人的现代化读书笔记

人的现代化读书笔记 【篇一:推荐写读书笔记的书目录】 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推荐书目 基础篇(30部) 1.《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学记评注》, 高时良编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中国教育史》(修订本), 孙培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8.《国际教育新理念》,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9.《素质教育学习纲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三联书店200年版 10.《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师范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教育社会学》, 吴康宁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德育新论》, 鲁洁、王逢贤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5.《爱弥儿》,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6.《大教学论》, (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7.《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9.《民主主义与教学》,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0.《给教师的建议》,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和教师的谈话》, (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国富论》读后感

《国富论》读后感 读《国富论》有感 对于经济学的学生而言,亚当斯密的名字并不陌生,这位大 名鼎鼎的经济学家被称为现代经济学的鼻祖,这部书已经建立了 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在这部书里,对于劳动分工、货币、价格、税收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读完这本书就有一个 感觉,现代经济学在他那里已经完全建立起了,而现代这么多的 经济学家,不过是把他的工作细化,抽象。 亚当斯密对于当时的社会情况,对于历史资料的熟悉,简直 是令人惊讶,每一处都有翔实的资料来印证他的理论,处处都可 见他对社会的事实的精辟的分析。这是我读大多数的大学者的著 作的一个感觉,就是他们的学问都作的非常的细,都是从事实着手,从这一点而言,我知道原来大学问都是从这些细微处得来的。 而对于亚当斯密的学识,我认为是经济学的哲学。我常常在 思考,对于物质而言,任何生物都是由基础元素构成,当人类慢 慢演化出高级的思索能力时,这时候人类虽然在弱肉强食的自然 界显得弱小,但是已经初步显示出强大的生存智慧,若问这时候 的人类部落有哲学吗?我认为是有的,但是只是简单的社会关系 和供求关系,或者说是生存哲学;时间继续演变,生产力上升, 社会上出现剩余产品,无疑直接导致阶级的产生,这时候的哲学 继续复杂,不同的阶级关系,统治阶级的统治都使得社会关系进

一步复杂;时间进一步演进到今日,各个国家国情不同,社会结 构不同,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也不同,因此哲学的范畴更为宽广更 为深邃复杂。而在以上哲学的发展中,人则是一个不可少的主体,哲学的宽度与深度随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人类社会的族群发 展不断发展,我认为二者不可或缺,因此我认为哲学归根到底是 研究人以及研究人对于主客观世界认识的学科,哲学之所以充满 了智慧是因为其贯穿古中今外,研究人的变化与发展,就像经济 学家所说,研究经济学不能使你脱离被帮扶救济的队伍,但是他 能让你知道你为什么站在这个队伍里。研究哲学亦是如此,研究 哲学可以使你洞悉人类发展的奥秘与规律,可以使你明查社会运 转之准则,是为哲学之奥秘。 《国富论》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亚当﹒斯密把人的自利心与公利心做了和谐的统一,让我们知道了自利与公利并不是彼此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利于整体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自然 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引导着人们做出有利于社会与个人的最佳 选择,没有任何政府与个人会代替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如 要取代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必会带来混乱。这只"看不见的手"是什么呢?斯密虽然没有直接表达,但是全书已经告诉我们, 那只"看不见的手"正是人类的利己之心。 因此我认为,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社会科学,也是一门具有 大智慧的社会哲学。有人曾经这样说过:人生好比一朵花。是它 的种子决定了这是一树飘扬的繁樱还是一朵墙角暗芳的夜来香。

《欧洲文化入门》练习及参考答案

欧洲文化入门各章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 填空题: 1. The richness of European Culture was created by ________element and _________element. Greco-Roman Judeo-Christian 2. The Homer’s epics consisted of_________. Iliad and Odyssey 3. ________ is the first writer of “problem plays”. Euripides 4. __________ is called “Father of History”. Herodotus 5. ________is the greatest historian that ever lived. Thucydides 6. The dividing range in the Roman history refers to ________. 27 B.C. 7.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is a famous saying by _______. Julius Caesar 8. The representation form of Greek Democracy is __________. citizen-assembly. 判断题 1. Euclid says “Give me a place to stand, and I will move the world”. (×) Archimedes 2. Herodotus’s historical writing i s on the war between Anthens and Sparta. (×) Greeks and Persians 名词解释: 1. Pax Romana 答:In the Roman history ,there came two hundred years of peaceful time, which was guaranteed by the Roman legions, it was known as Pax Romana 2. “Democracy” in a ncient Greece 答:1)Democracy means “exercise of power by the whole people”, but in Greece by “the whole people” the Greeks meant only the adult male citizens. 2)Women, children, foreigners and slaves were excluded from Democracy. 论述题: 1. How did the Greek Culture originate and develop? 1) Probably around 1200 B.C., a war was fought between Greece and troy. This is the war that Homer refers to in his epics. 2) Greek culture reached a high point of development in the 5th century B.C. A. The successful repulse of the Persian invasion early in the 5th century. B. The establishment of democracy. C. The flourishing of science, philosophy, literature, art and historical writing in Athens. 3)The 5th century closed with civil war between Athens and Sparta. 4)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4th century B.C., Greece was conquered by Alexander, king of Macedon. Whenever he went

我在为谁工作读后感

我在为谁工作读后感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我在为谁工作》读后感 我们到底在为谁工作呢这是职场中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的。如果不能首先弄清这个问题,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们很可能永远与成功无缘。 公司如战场,职场如战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要想纵横职场,“驾驭”工作,在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在自己对工作产生消极应付的时候,请务必冷静下来,认真反问一下自己:“我在为谁工作”,然后努力去做。上述中心思想是《我在为谁工作》此书提出的,这是一本反思性职员自助自励的书刊,本人非常有幸的读到此书,感想颇多,欲与大家共分享。 一、为薪水工作还是为自己工作看一个人对待薪水的态度,就可知道他的心放在何处。一个人以薪水为个人奋斗目标是无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的,也从来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虽然挣工资应该成为工作目的之一,但是从工作中能真正获得的更多东西却不是装在信封中的钞票。 如果我们把工作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当做混碗饭吃的一件差事,我们肯定不去重视、喜欢它。如果我们将之视作深化、拓宽我们自身阅历的一种途径,工作在我们眼中就会成为最愉快的事情。事物往往从它的反面达成,今天,我们若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果没有为他人、为事业彻底付出的心态,如果不想让别人得到好结果,那么,我们自己也不会得到任何好结果的。现代社会,单凭几个人无法成功。成功源于团队力量,成功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别人的力量也许是促进我们成功的一个重要力量,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帮助老板的事业成功,老板也为我们创造成功舞台的机遇。 一些心理学家发现,金钱在达到某种程度之后就不再诱人了。即使你还没有达到那种境界,但如果你忠于自我的话,就会发现金钱只不过是许多种报酬中的一种,当我们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时,金钱就会尾随而至。我们也将成为人们竞相聘请的对象,并且为此获得更丰厚的酬劳。工作的质量决定生活的质量。无论薪水高低,工作中尽心尽力、积极进取,能使自己得到内心的平静。工作过分轻松随意的人,无论从事什么领域的工作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二、回顾我们的工作,在拔打和接收电话时,应该特别注意语气,体现出我们的素质与水平。微笑着平心静气地接打电话,会使对方感到温暖亲切。尤其是使用敬语、谦语收到的效果往往是意想不到的。不要认为对方看不到自己的表情,其实,从电话中的语调己经传递出了我们是否友好、礼貌、尊重他人等信息了。也许自己一个不经意的冷淡和鲁莽,就会吓走了一个潜在的客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