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特色

课程特色
课程特色

课程特色
1.以实用技能为核心,推行“教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思路 以实用技能为核心,推行“教中做、做中学” 按照“以实用技能为核心,以案例为主线,以项目经验为学习目标”,打破原有 的课程章节体系,精心选择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将课程设计为 6 个教学单 元和贯穿于全程的 9 个实战项目。最终达到以用为本、学以致用、不用不学、学 了就用、综合运用的目的。 推行“教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开发环境中,以 “项目实现”为目标,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2.以项目经验为学习目标,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手段 以项目经验为学习目标,实施“任务驱动” 项目导向” 课程全面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采用“下达任务—>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操作— >归纳总结”模式,构建 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践教学采用“项目实战”,巩固学 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并树立学生信心和成就感。
3.以宏博工作室为平台,实现“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以宏博工作室为平台,实现“工学交替”

为了使学生真正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充分利用宏博工作室、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 心的环境资源,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到宏博工作 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系实训中心接手学院各部门及企业所给的项目,深入实 践,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
近五年来, 课程组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在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 实验室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 究和探索,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提出并制订了“1.25+0.75”的人 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提出并制订了 以就业为导向 的人 才培养模式,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重实践教学, 才培养模式,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重实践教学,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 程体系设计。 程体系设计。 2.形成了 螺旋式上升 的教师能力培养体系,聘请企业 能工巧匠 , 形成了“螺旋式上升 的教师能力培养体系,聘请企业“能工巧匠 能工巧匠”, 形成了 螺旋式上升”的教师能力培养体系 建立了合理的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 建立了合理的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 3.以动手能力为突破点,实施“任务驱动 、“项目导向 的教学手段, 以动手能力为突破点,实施 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 项目导向 的教学手段, 项目导向”的教学手段 以动手能力为突破点 以网站开发工作室(宏博工作室)为平台,实现了 工学交替 工学交替”的教学 以网站开发工作室(宏博工作室)为平台,实现了“工学交替 的教学 模式。 模式。 4.以案例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 以案例为主线, 以案例为主线
按照“以实用技能为核心,以案例为主线,以项目经验为学习目标”,将课程设 计为 6 个教学单元和贯穿于全程的 9 个实战项目。最终达到了以用为本、学以致 用、不用不学、学了就用、综合运用的目的。
5.注重教材建设 促进教学改革 注重教材建设
由课程组负责人宋维堂主编的《ASP 动态网页设计》,具有任务驱动,案例引导 的特点,每个章节均有具有代表性、实用性、趣味性的实例,通过实例分析,可 以展开具体的实现过程。

6.开发网络课程,构建了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 开发网络课程, 开发网络课程
通过赛尔毕博网络平台开发了《ASP 动态网页设计》网络课程,课程的全部教学 文件、电子教案、单元习题、单元测试、单元实战等网络题库,在线测试、常见 问题、优秀作品已经在网上共享。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利用教学资源自主学习, 并通过系统提供的在线测试系统检验自主学习效果, 还可以通过网络课程中的论 坛实现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
课程简介
一、课程定位 《ASP 动态网页设计》是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计 算机网络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java、Visual Basic,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的后继课 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应用前面所学知识与技能的一门综合应用课,可为学生日后完成网 站的设计和维护任务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二、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网页设计能力、网页编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具备熟练构 建网站并将静态网页制作技术、ASP 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相结合以开发 Web 应用程序 的技能。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 重点: (1)动态网页基本概念、工作原理,ASP 运行环境的配置方法,创建虚拟目录的方法; (2)VBScript 语言的条件语句、循环语句、数组、函数和过程的灵活应用; (3)ASP 五种内置对象的灵活应用; (4)ASP 内置组件中的文件存取组件的灵活应用; (5)ADO 对象的 Connection 对象和 Recordset 对象的使用。 难点: (1)VBScript 语言的数组、函数和过程的灵活应用; (2)ASP 内置对象 Session 对象和 Application 对象的使用; (3)使用文件存取组件进行文件操作的编程方法; (4)使用 ADO 对象进行数据库操作的编程方法; (5)理解用户需求选择所需技术。

历史沿革
《ASP 动态网页设计》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校内 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课程建设初级阶段 我院 2001 年创办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设了本课程, 为了科学地制订该课程的 教学大纲,通过调研、学习并借鉴了首都师范大学电脑美术教育研究中心和微软 中国院校合作课程的教学模式; 课程组成员大胆地进行教学尝试并积极推进教学 改革,规范了本课程的各项教学管理。初步建立了实验实训室,围绕该课程建全 了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实验指导书等教学基本文件,为整个课程发展奠定 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课程建设调整阶段 近几年来,根据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与技术性特征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对 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调整。一是加强实践环节,增设了 ASP 动态网页设计 课程实训周,突出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先后与新华海 产业集团、宏图三胞、联想网络等企业建立了该课程实践环节的校外实训基地, 同时与合作企业共建了校内网络实训室, 实现了网站开发、 网络维护等实训项目。 学生通过到企业真刀真枪的锻炼和校内的项目实训, 使学生的网页编程技能得到 了提升,获得了实际工作的经验,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2006 年,与国内 知名教育机构北大青鸟信息技术责任公司合作办学,吸收其"项目实战"教学模 式,进行本课程的教学改革;理论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实践教 学采用"项目实战";通过改革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课程发展与完善阶段 根据学院各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不断加快课程建设步伐。采 取一系列措施,充分完善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课程建设 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1、以该课程为依托主编并出版了《ASP 动态网页设计》教材 2、借助赛尔毕博软件开发并开通了《ASP 动态网页设计》网络课程 3、发表了《ASP 动态网页设计精品课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一篇 4、制作的《ASP 动态网页设计》课件获第七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
教学内容

一、课程定位 《ASP 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计算 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学会和掌握的技术。该课程是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设 计与制作、java、Visual Basic,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的后继课程,是计算 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应用前面所学知识与技能的一门综合应用课, 可为学生日后 完成网站的设计和维护任务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二、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掌握当前先进和实用 的 ASP 技术,并能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熟练构建网站并将静态网页制作技 术、ASP 技术、数据库技术相结合以开发动态 Web 应用程序的技能。 1.知识教学目标: 熟知 ASP 运行环境,掌握 HTML 语言和 Vbscript 语言,掌握 常用的 ASP 内置对象、ASP 组件和 ADO 三大对象的使用方法,掌握设计开发动态 Web 应用程序的方法。 2.能力教学目标:使学生具备熟练构建网站并将静态网页制作技术、ASP 程 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相结合以设计开发 Web 应用程序的能力。 3.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具有网络技术从业人员基 本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学生较强的自我知识及技术更新能力,具有 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 按照“以实用技能为核心,以案例为主线,以项目经验为学习目标”,精心选择 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本课程由 6 个教学单元和贯穿于全程的 9 个项目设计 组成。
序 号 1 2 3
教学单元
实践项目
单元一:ASP 使用基础 项目 1:配置 ASP 运行环境 单元二:HTML 语言 项目 2:创建一个模拟的拍拍网页面 单元三:VBScript 语 项目 3:编写验证用户注册资料页面 言 项目 4: 编写实现显示当前月份的日历功 能页面 单元四: 使用 ASP 内置 项目 5:编写用户注册页面 对象 单元五: 使用 ASP 组件 项目 6:计数器 项目 7:编写在线文件管理程序 单元六: 使用 ADO 对象 项目 8:编写数据管理程序 项目 9:留言板
4 5 6 7

6 个教学单元 四、组织方式
9 个实践项目
课程教学以案例为中心开展的,并适当地把多个案例联结成一个工程项目。教学 组织形式多样化,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分别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 目教学"、"问题引导"等多种手段。 "任务驱动"采用"下达任务—>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操作—>归纳总 结"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或小项目的讲解来引出技术内容, 促使学生较快地掌握 ASP 各个教学单元的重点,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实践教学主要采用项目教学,即学生模仿教师讲授过的项目完 成知识点相同或类似的项目,以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并树立学生信心和 成就感,激发求知欲; "问题引导"则是对于课程相似问题或项目给予提示而作出的探索性教学方 法。

特色课程简介

明亮幼儿园园本特色课程简介 ——浅谈肢体律动在孩子学习成长中的作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奥尔夫音乐课堂中,它用儿童最喜欢的方式,比如在说儿歌、拍手、做游戏、唱歌等教学活动中,按韵律、节拍描摹事物形态、动作特点等做动作,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和记忆力,使儿童通过感受韵律、节拍引导动作带来学习的兴趣。我校从08春开始尝试推广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把肢体律动融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快乐大天使林永哲教授的音乐律动培训,结合我园实际课堂教学情况,在语言、健康、艺术、英语等课程的学习中运用最广泛的就是肢体律动。通过律动在各个课程领域的拓展,在日常的每节课的学习中使右脑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左右脑分工理论”认为:人的左脑从事逻辑思维,右脑从事形象思维,右脑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艺术和经验学习的中枢,右脑的存储量是左脑的100万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95%的人只使用了自己的左脑,科学家们指出,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只运用了大脑潜能的3%——4%,其余的97%都蕴藏在右脑的潜意识之中,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吃惊和遗憾的事实。由于右脑具有瞬间接受大量刺激的能力,加以训练,不仅可以开发相当一部分潜能,更可促使大脑神经发达,扩大脑容量,进而有助于左脑的发育。肢体律动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即起到了刺激右脑潜能发展的作用。 一个6岁以下的孩子,他的动作发展已经成熟,听觉也已成熟,根据奥尔夫音乐课堂理论,我园利用肢体律动可以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加深幼儿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记忆,增强幼儿自信心的特点,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使孩子终身受益。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浅谈肢体律动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一、利用肢体律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因为孩子天性好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幼儿去动、去玩、去

校本课程--特色化升旗仪式

《德育活动类校本课程》之三 祖国在我心中 —学校特色升旗仪式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少队团委主编

《特色化升旗仪式校本课程》 目录 1.主题思想; 2.升旗流程; 3.仪程操作要求; 4.班级队列要求 5.升旗仪式位置示意平面图 6.国旗下誓词内容 7.特色化升旗仪式主持词 8.升旗仪式班级操作实施办法 9.活动组织与实施 10.评价办法

特色化升旗仪式校本课程教程 (实施方案) 一、主题思想 立德树人,升旗仪式是我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活动,通过规范、庄严、震撼的升旗仪式的组织,推进我校特色化建设。升旗仪式以展现班级文化、班级特色,表彰优秀学生,融入德育教育为目的,强调参与度、规范性,突出震撼性,净化学生心灵,使更多的同学通过参加升旗仪式,提升学生个人自信心和班级荣誉感,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形成我校特色化办学亮点之一。 二、升旗流程 1.集合整队(4分钟),齐唱校歌(3分钟) 2.星级表彰(特色化鼓励仪式)(3分钟) 3.班级、旗手、护旗手介绍(5分钟) 4.出旗、出班(顺序为国旗、团旗、队旗、校旗,出旗音乐《五星红旗迎风飘扬》)(1分钟) 5.升国旗、管乐队奏国歌(管乐队统一着装)(2分钟) 6.国旗下誓词(教师、学生)(5分钟) 7.国旗下演讲(3分钟) 8.每周总结通报(2分钟) 9.班歌推荐(4分钟) 三、仪程操作要求 1、主持人:可以由学校广播室主持人主持,也可以升旗班级自己安排。 2、国旗下演讲:不规定演讲内容(德育主题活动除外),演讲人数与形式由各班级根据本班德育特色制定,可以有一人或多人完成演讲。 3、集体亮相:强调升旗仪式人人参与,负责升旗的班级在专属区域列队,

抓好校本课程开发 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抓好校本课程开发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学校特色是学校办学的总结、积淀与升华,是学校办学的优势、特长体现,是学校在未来办学中的继续追求和优化发展,学校办学特色进一步优化发展,学校便有可能发展成为特色学校。学校背景如课程、师资、生源、教学设施、经费投入和家庭、社会对学校的要求等,都是学校在打造办学特色时所应思考的。根据花园中学办学的具休情况,我们选择坚持开好具有花中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努力使之成为办学亮点,以此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的个性爱好,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前不久,华东师范大学全国知名课程专家吴刚平教授应邀来我校观摩了校本课程对外展示课活动,吴教授在看后称赞:“花园中学校本课程很有特色,能坚持多年做下来,很不容易,在全国初中校中是做得最好的,学校不愧是常州市和江苏省的模范学校”《人民教育》、《中小学校长》、《江苏教育报)等都对我校办学特色进行了专题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彩响。以下结合我们多年来的办学实践,谈谈我校在抓好校本课程幵发、打造办学特色上的思考与做法, 一、透彻分析学校背景是基础 常州花园中学过去曾获得过“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先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江苏省绿色学校”等诸多荣誉你号,但近几年的择校热使学区内小学升初中的优秀生源流失较多(每年多达近两个班,而学区外学生来我校择校又被严格控制,使得初一新生生源整体质量不断下降,然而学生家长和社区对花园中学的期望值并未降低,发展的高要求让学校在今后的办学上有一定的压力。如何在当今教育改革新背景下,通过对学校以

往办学的总结,积淀与升华,进一步挖掘学校发展潜力,凸显办学的优势、特长,进而形成自己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不辜负社区百姓对学校的信任?在制订花园中学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时,校领导班子认为必须首先透彻分析目前学校发展背景,了解学校优势与不足,这是进一步打造办学特色的基础,为此学校广泛征求全体师生员工、学生家长和社区意见,对影响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与分析,决定在以往体育活动课,“三名”(读名著、听名曲、赏名画)、劳动技术等课外兴趣选修课上得较好的基础上,积极寻找学校发展新的生长点,继承和保持兴趣活动课教学持色,开发与之相适应的具有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长,从而使教育质量不断提尚,同时也凸显学校办学亮点,也打造本校的校本课程的办学特色。 二、树立独特办学理念是前提 思想是行动指南,理念是办学先导。打造办学特色进而创建特色学校,关键是学校办学思想要先进、有特色。教育的本质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向全体其实面向的是全体中每个有差异的个体;促进发展就是基于全体中每个有差异的个体,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和谐的健康发展,这就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在分析学校办学历史和现状后所提出“将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和利用,让每位师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我们认为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办学就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去研究每个个体,将差异作为一种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对于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应积极采取培植.发展和利用的态度,通过有差异的教育教学,达到让学生有差异的发展,同样教师间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学校也应正确

学校校本课程简介

开发校本课程开辟第二课堂创建特色学校 ----XXX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活动 2017年秋学期,我们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制定了“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能力,锻炼学生,发展教师,助力课堂,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打造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我校以创建特色学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以“质量立校, 全面育人”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把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逐年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在5年内构建学校创新 型、开放性、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体系。 一、建设装备了第二课堂活动教室 XXX学校创建于200X年,是XX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9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教学班66个,在校学生3600人。学校中小学建设了48个第二课堂社团,包括:简笔画、水粉画、工笔画、素描、书法、绢花、手工(剪纸、十字绣、泥塑、塑胶+其它)、烙画、声乐、合唱、乒乓球、篮球、足球、摄影、棋类、花样跳绳、电脑制作、武术、生化探索实验室、物理创新实验室、地理大课堂、演讲与主持、时事论坛、摄影、科学实验室、地理大课堂等。我们的办学理念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他们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写会画、能歌善舞、能说会道、能言善辩。

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常态化、制度化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以学科组为主体,制定初中3年的总体计划,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具有年龄特征的课程计划,形成了主管校长→教导主任→学科主任→辅导教师四个层面的管理模式;校本课程常规管理由教导处负责,主要抓“三落实”:一是课时落实到课表;二是任课教师落实到人;三是检查落实到位;同时实行校本课程开发学科组负责制,即学科组通过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解决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力争全员参与,发挥集体的智慧。这样,不同层次、不同岗位都有了明确的责任,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管理系统,使得“校本课程”常态化、制度化。校本课程实施有如下7个特点:1.课时进课表; 2.培训促提高; 3.教学有场地; 4.过程有督查; 5.上课有教材; 7.学生有收获。 三、开发教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体系。 我们充分考虑到本地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结合学校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摘要: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量,是学校发展的灵魂。突出的学校特色决定着学校战略以及相应的制度策略的制定,决定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发展的速度,影响着校内各种资源的开发与组合,塑造着学校的品牌价值。可以说,没有特色的学校就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追求办“规范+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十特长”的学生的办学目标,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和“以特立校”的办学理念,把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和突破口,积极实践,大胆探索,通过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特色形成。 关键词: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正文:众所周知,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量,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实践证明,学校特色建设的关键不在于建立各种特色形式本身,而在于特色建设所产生的影响和效能,在于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即真正使学校特色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力量。无数优秀学校的发展史表明:突出的学校特色决定着学校战略及相应的制度策略的制定,决定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发展的速度,影响着校内各种资源的开发与组合,塑造着学校的品牌价值。可以说,没有特色的学校就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追求办“规范+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十特长”的学生的办学目标,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和“以特立校”的办学理念,把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和突破口,积极实践,大胆探索,不断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特色形成。 一、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具体体现在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可选择性和丰富性上。传统的课程强调学科知识,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体验;而特色校本课程则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满足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从学生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课程,体现了差异性教育的原则。作到了因材施教。同时,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从而真正实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为此,学校组织编写了艺术特色系列校本教材——简笔画校本教材(一年级),拓展学生的线条把握和简单的造型能力,为其它美术活动打下基础;手撕画校本教材(二年级),这是一项传统的民间技艺,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构图能力,更突出了对学生色彩搭配能力的培养;秫秸制作校本教材(三年级),结合辽北地域文化,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发挥地方优势,旨在锻炼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蛋皮画校本教材(四年级),艺术海洋中的一朵奇葩,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历练学生的耐力,创造自然之美,贴近学生生活;种子画校本教材(五年级),锻炼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培养学生对肌理的感受能力和平面造型能力,感受拼图造型的乐趣;硬笔书法校本教材(六年级)主要是对小学阶段写字教学的一个验收和强化,为学生未来的人生涂上优雅的底色。通过以上系列艺术特色校本教材的开发,使学校走上了“课程引领,特色立校”的办学之路。真正让特色教育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最终达到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 二、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锻炼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提高了教

学校特色校本资源资料专题资源资料

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 新课程改革倡导课程的多元化,允许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内,进一步充实、内化、优化课程结构,也允许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外,开发校本课程。所以我校推进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根据学生基础与差异,创造性地、校本化地实施国家课程。 我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坚持以实现国家课程的教育目的为前提,坚持依托校情和学生发展的个性要求,着眼本校教师群体对国家课程的修正与整合,实现校本课程的特色化,正如李艳芳校长所说“让每一朵花儿在科学与艺术的熏陶中安然绽放;让每一颗金子在智慧与道德的锤炼下闪闪发光”。 一、厘清国家课程改革内涵,为校本课程建设准确定位 课程改革包括国家地方课程的科学高效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面对新时代对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选准突破口,抓好学校实施的课程的整体优化,将课程方案进行校本化的实施,使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在学校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 首先,由于“国家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决定了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途径、构建“学校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其次,“统一的课程标准”与不同群体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又决定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重要性;最后,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颁布的“课程标准”本身所具有的“刚性与弹性的结合”,又给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留下了可能性。重要性、必要性与可能性“三性”合一,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不但必要,而且可行。 我校的校本课程依据学校课程规划和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实行学分制管理,走班式运作,自主性选修课程与限定性选修课程组合。自主性选修课程由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与活动组成,主要包括人文素养类课程、艺术类课程、身心健康类课程、学习生活技能类课程、报告讲座类课程及社会实践类课程等等。通过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创造了极大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深受学生欢迎,学生们表示“校本课程的开设,为我们提供了选择课程的机会。上自己喜欢的课,学起来特别开心”。 二、把脉校本课程,为课程开发找准切入点 我们认为课程方案的校本化实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教育局颁布的课程计划预留给学校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拓展型、探究型校本课程的开发;二是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学生实际对国家地方课程进行适应性的再开发。 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学生实际,我们以道德课堂理念为指导,研制了《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学校课程规划,对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拓展型、探究型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系统思考、整体规划,明确了学校的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门类、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在“基于学生发展、符合学校实际、全员参与建设、关注教育价值”的课程方略下,我们构建了“目标整体、结构多元、尊重选择、发展个性”的课程体系。 我们认为,拓展国家课程,推进校本课程的建设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着力点 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兼顾学生的需要、兴趣、价值观,尊重学生的

校本课程的开发-特色种植

校本课程的开发—特色种植 李钊庄镇李虎庄中心小学 校园经济是我校的特色。几年来,我校把校园经济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并进行开发,收到了一些成效。下面是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一点儿尝试,借此机会,和各位领导交流一下。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党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的精神,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我们决定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已有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开发校园经济,即“家乡特色作物种植”校本课程。在“立足乡土、突出特色、科研先导、促进发展”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充分挖掘地区资源,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寻求一条具有自我特色的发展之路。 李虎庄小学地处丰润水区,土质贫脊,但特别适合豆角、辣椒的生长。李虎庄小学所辖的四个村,有50%以上的土地种植豆角和辣椒,李虎庄的豆角闻名遐迩,品质优良,以色正、质优、味纯而倍受消费者的好评,成为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肴。产品远销到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等地,受到了客商的青睐,每年给当地的农民带来了可观经济效益。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种植作物观念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每年的春夏季节,大批的客商云集李虎庄及周边的村庄,种植经济作物是家乡人民致富的龙头产业,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而各家各户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种植豆角和

辣椒中去,当地流传一句“要想生活好,赶快种豆角;要想生活高,就得种辣椒”的顺口溜。豆角的生长期较短,每年的三月地种植,六月初收获。辣椒生长期较长,每年从春季栽种开始,到夏、秋两季的田间管理,直至10月分收获。种植豆角和辣椒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我校开发“家乡特色作物种植”校本课程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 我校绝大部分教师家居本乡,其家中大多从事农业,因而很多教师利用星期天、节假日时间参与其中。他们对种植则两种作物非常熟悉,有的老师甚至成了周边地区的技术“权威”。在进行“家乡特色作物种植”校本课程开发时只要对教师稍加培训即可。另外,我校99%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大多数学生的父母都以农业种植为家庭主要产业。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他们对豆角、辣椒种植收获等劳动都非常熟悉,有的同学甚至放学后就在父母的带领下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同学们对研究自己身边的资源、豆角、辣椒种植和采摘有极其浓厚的兴趣。这些因素又为我校“家乡特色作物种植”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厚实的基础和便利的条件。 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 (一)、准备阶段,建立研究组织,明确人员分工。 1、成立校本课程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2、确定本阶段的主要工作。 ⑴、理论学习:学习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意见和理论资料。

学校特色课程方案

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地处革命老区,具有悠久的革命传统,也是一处具有丰富人文历史和美丽风光的千年古镇,具有十分丰厚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几年来,我校就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利用当地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美丽风光,开展知家乡、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其活动生动有效,把其内容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作为一所山区学校我们深入挖掘山区文化资源,把跳绳作为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发扬,学校的跳绳队在历届区里组织的跳绳比在中都能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经过多年的培养跳绳已经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游戏项目,鉴于此,我们学校决心创建“德育校本课程特色校”。 我们学校创建德育校本课程特色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一)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从去年开始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已经通过审批,并且纳入课表开始上课。今年又进行调整,把跳绳这一清水小学传统项目订为1-6年级必修课程,地域文化与写作;地域文化与绘画;篮球课;传统游戏课作为4-6年级的选修课程。(二)教师队伍得到保证。这学期又有一部分教师加入到了校本课程的行列,保证校本课程的健康发展。 (三)学校提供经费保障。 二、特色定位 1.学生在知家乡、爱家乡的基础上能够通过语言、文字、绘画

等手段进行交流,抒发情感。 2.传承清水地区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让学生会玩、爱玩、发挥想象进行创编。 3.弘扬我校跳绳的传统项目,以此项目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开阔学生思维。 三、创建实施时间:2012年3月——2015年1月 四、特色管理 1.成立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保证此项工作的顺畅执行。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组员:教学主任、德育主任 2.大力宣传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对学校发展的意义和对学生、教师的发展的重要性,鼓励更多教师参与到校本课程建设中来。 3.实施人文化的管理方式,通过健全奖励制度鼓励、定期组织学习交流、学期末开展成果展示等形式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 4.利用“学生跳绳星级手册”记录学生跳绳成绩,以此作为学生跳绳评价的依据。 5.用教育科研指导校本课程特色建设。开展校本课题研究,通过研究,集中力量突破特色建设中的难点,使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能具有前瞻性和一定的理论高度。 五、具体实施办法 (一)搜集、整理、完善校本课程参考资料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技本课程就是学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 组成了“三级课程”的结构。它可以使学校真正拥有对课程的选择余地,可以使 学校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c因此,栓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 亮点。但就是,一直以来,课程都就是由国家开发,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供学习与借鉴。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课程模式与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 本趋势。在课程根式多样化与课程结构优化中,校本课程的外发具打重要作 用。因此,优化宏观课程结构,也必须重视校水课题的开发与建设。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大致向=个部分构成:同家课样、地方课程利学校课程。共中,同家课程就是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般要求设计的.仑反映了国家教育标脏, 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小小学教育的共向标准。每个地方、每所学校都应认真贯彻文施国家课程,以保rd: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国家教育n标就是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成本依据。地方课程则主要就是根据地方经济与文化发展实际以及地域特点设计的课程,它就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入或社区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学咋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地方课程对该地方或社区的个小学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均。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必须在贯彻 国家课程标难的基础上,以地方课程方案为依据来加以设计。 凹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者的关系及其比例小向,宏观课程结构的 状况就有差别。在中央集权课程管现体制条件下,国家课程住出现课程结构中 ,1绝对的主导地位,国家课程规定的就是国家教育最高标难而不就是起码标准、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没有应有的地位;而在地方分枚课程管理体制卜,国家课程 门类较少.灶仅仅规定着中小学教育应达到的起码您淮.巾非最高标准.地入课

最新小学特色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特色学校的建设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的发展过程,但我们相信在各界领导、专家的关心与支持下,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我们全乡各校师生将同舟共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将会走出一条切合各校实际的特色创建新路子!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特色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创建学校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素质教育与创建特色学校,两者具有密切的联系,实施素质教育是学校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而创建特色学校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外在体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办出学校特色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是中小学办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依据《禹城市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十里望教育办领导精心研究讨论,确定了“以特色促发展”“以特色打造品牌”的发展思路,要求各学校在原有的课程开发,特色活动等基础上,深入拓宽领域,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施与开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学校的特色。从而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十里望回族乡教办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禹城市市教育局“以改革创新促发展,用特色内涵铸辉煌”的工作思想,尊重教育规律,依托各校自身的教育优势,培育学校文化,凸现学校特色,努力把十里望各校办成有一定影响的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 基本原则 基础性原则、先进性原则、独特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传承性原则。 三.实施的基本策略 循序渐进策略。特色学校建设应该坚持走“优势项目—特色学校—品牌学校”之路。各校要应首先从学校多个项目中找出自身发展的优势项目,并着力打造,形成特色项目,并努力发展成为特色学校,最终成为品牌学校。 因校制宜策略。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分析认识本校的优势和劣势,合理选择和打造本校特色项目,合理整合、支配相关资源,力求取得突破性成效。 科研孵化策略。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用课题研究孵化特色学校。可以同一所学校独立开展课题研究,也可以由多所学校加盟形成研究团体,孵化一批同中有异的特色学校。

幼小衔接课程介绍(课堂参照)

元小附幼幼小衔接暑期课程安排 课程特色: 1套适合孩子过渡阶段使用的课程 2方面综合考虑:幼儿园孩子已有水平和小学入学要求 3大角度:知识、能力和品质的全方位培养 4种课程:全面支持、重点培养 10项全能:培养孩子学习的方法、主动性和适应性 100%成就全方位幼小衔接 一、适合人群: 幼儿园大班升小学的小朋友,可通过这个课程提早进入小学的学习阶段,尽快适用小学的课程安排及时间规律。 二、十项全能培训: 1、学前准备训练; 2、人际沟通能力训练; 3、行为能力训练; 4、学习能力训练; 5、注意力训练; 6、任务意识训练; 7、生活习惯培养; 8、时间观念的养成; 9、思维能力训练 10、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

课程安排: 对象:常规班:即将升大班同学暑假班:即将升入小学的同学 目的:依据教学大纲,掌握大纲基础要求同时整体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特色:外研社特色汉字数学磁力贴,入学综合模拟测试卷 VIP精品小班(每班限12人)可试听入学 科目:创意识字(1200-1500汉字)、趣味拼音(声母韵母)、数字思维(100以内加减法)、学习品质(注意力思维训练力,实验探索能力)等 师资:外研社自有师资,小学一线老师,学科带头人,教龄10年以上,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

外研社儿童发展中心、幼小衔接教育专家推荐以下课程: 动感拼音:配备15收趣味拼音主题儿歌,与识字、阅读相结合; 准确掌握拼音发音和书写, 为汉字学习奠定基础, 顺利适用小学语文教学要求 和学习氛围。教学目标:23个声母、24个韵母及16个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读、品读及书写; 通过拼音帮助识字及阅读, 从而更好的做好入学准备。 创意识字:涵盖识字、书写、阅读三方面;关注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锻炼基本自主识字和自主阅读能力; 丰富并规范语言使用; 运用儿歌猜字、魔术辨字、 偏旁识字等多种教学法轻松实现识字目标。教学目标:掌握1200-1500个汉字;掌握基本阅读能力; 学会正确的书写姿势; 掌握汉字书写习惯和构字方法。 数学思维:涵盖数与运算、 逻辑推理、空间与图形三方面; 全面系统提升幼儿数学各分支能力; 数学知识积累与兴趣保护并重; 同步实现数学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培养。教学目标:20以内加减 及100以内无进退位加减运算; 简单的比较与测量、分类与统计的方法;基本事件认读与计算; 平面及立体图形的认知; 方位的表达以及简单地图使用等。 学习品质:涵盖探索与发现、注意与想象、心态与品质三方面; 全方位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入学心理准备; 实现能力与心理的衔接。教学目标: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完善心理状态; 帮助幼儿轻松学习、搞笑学习、爱上学习。

学校特色课程的定位和建设思考

学校特色课程的定位与建设思考 近年,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西丽小学在创建与深化“亮丽教育”特色的过程中,着重建设“亮丽人生”特色课程。笔者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领导者,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挖掘“亮丽教育”文化内涵,对“亮丽人生”特色课程建设做出定位与路径思考。 一、特色课程定位:鲜明个性、综合价值、普及实施 1. 特色?n程的选定体现鲜明个性 特色课程首要特征是“特”,相对于地方课程和本校其他课程而言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体现了本校鲜明的个性,在教育性、科学性和发展性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品质。学校可以开设的课程众多,选择什么课程作为学校特色课程,需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和课程体系而定。 “亮丽人生”特色课程建设,是在西丽小学“亮丽教育”特色的“亮丽人生从这起步”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以“亮丽人生”为课程主线,以校本课程和亮丽教育活动为载体,提炼、整合、优化原有的几种校本课程和系列教育活动,建设体系化、特色化、品牌化的主导性课程,实现“培养健康、多彩、创新的亮丽人”的育人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学习

的主角,努力实现最亮丽的自己,为少年儿童幸福美好的人生奠基。这是学校在探索“亮丽教育”的过程中,因本校特定需要和特有条件而提出的课程建设思考。与本校其他课程相比,“亮丽人生”课程的建设是直接对应实现“培养健康、多彩、创新的亮丽人”的学校育人目标,彰显“亮丽教育”思想的,它的实施将是(也必须要)代表着西丽小学课程开发的最高水平。 2. 特色课程的价值取向体现综合性 特色课程既然是学校的主导性课程,其核心价值取向十分重要,要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一是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二是要体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三是充分体现学校发展与学生发展的统一。 “亮丽人生”特色课程建设,以国家层面的“办出各自的特色”“教育人如何做人,帮助人健康成长,培养人具备完善的人格,帮助社会走向完善”等教育方针为最高指导思想,植根于“亮丽教育”文化,以“亮丽人生从这起步”办学理念为课程内核,以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系列校本课程的优化组合为载体,以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为基础,更突显课程的结构化、内容的个性化和核心价值的综合性,直接支撑着西丽小学“亮丽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 3. 特色课程的实施必须全校普及 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

小浦小学办学特色简介

小浦小学办学特色简介 近年来学校秉承“唯实求精,注重个性,发展特长”的学风,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把学校的发展思路确定为:“常规是基础,德育是核心,质量是生命,科研是先导,以凸现办学特色为突破口”。 学校全体师生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取得了累累硕果,在07学年度学校被评为“板浦镇优秀学校”,07年5月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配套”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校召开,08学年度在灌云县第五届中小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成绩显著,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全县仅四家),08年秋,板浦镇有效教学管理年暨常规管理现场会在我校举行,09学年度我校代表板浦镇村校接受县教育局视导检查,受到县领导一致好评。近年来我校有10位教师获国家、省、市、县表彰,有50位同学在读写大赛,金钥匙比赛中获省、市、县奖,教师在省、市、区论文、教学案例评比中有近百人次获奖。教师有20篇论文在国家、省市教育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校被评为连云港市优质资源管理使用先进学校,海州区安全先进学校,海州区少儿艺术节优秀组织单位,在本学期举行海州区英语课本剧汇演中,在全区得分排名第五,海州区第二十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第六名。学校有近40篇关于学校的宣传报道信息被市、区教育信息网录用。 1、以传统体育活动为突破口,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坚持“两操一锻炼”确保学生身心健康,配合上级单位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学校本年度相继举办了秋季运动会,校园体育节,元旦跳绳踢毽比赛、趣味运动会等一系列活动,充分发掘了体育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影视,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特色是一种理想,是一种境界,是学校个性化的集中体现。我们依托古镇板浦悠久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学校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形式入手,结合农村小学阳光体育活动的特点,深度挖掘绳文化。学校相继编写了《绳舞童年》校本教材,利用实践课对学生进行绳文化的熏陶。制作了“绳舞童年”系列展板,形成了浓烈的校园绳文化氛围,学校还成立了“绳舞童年”社团,结合大课间进行活动,逐渐形成了低年级跳短绳,中年级跳长绳,高年级跳绳操的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增强他们的体质,活跃学生的身心。在海州区第二十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有十余名同学获得奖次,学校团体夺得第六名的好成绩。 2、从引领到分享,教科研工作先行。 教科研是学校教学的源泉,是学校教改的先导。我校把目光锁定在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上,树立教科研意识,活跃教科研风气。全体教师都能注重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由于受区域调整和管理体制的约束,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在一段时间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科研工作曾一度停滞不前,在2009年度全区教科研工作会议中,我校教科研工作居全区下游,教科研工作跌到了谷底。面对窘境,学校一班人没有退缩,正视不足,负重奋进。结合专业发展年的要求,从引领到分享,在制度上加以倾斜,每个人给压力、压担子,带着任务,全力以赴奋战教科研工作。对于该项工作的落实,我们在“实”上谋思路,在“效”上做文章。一年来,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有了大踏步的前进,教科研工作硕果累累:09年被连云港市教委评为“中小学优质资源使用先进学校”,09年6月在海州区少儿艺术节中被评

小学特色课程介绍

小学特色课程介绍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小学特色课程展示发言稿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各位抽出时间来参加今天的特色课程展示活动。我代表全校师生对您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感谢!正是您的支持,才让我们茵卓小学在这短短的一学期里快速的成长起来,我们学校会继续秉承"**"的办学理念,通过特色课程建设以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将全面育人落到实处。 特色课程是学校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学生现状以及学生、学校、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所开发的各种课程。 特色课程的中心是创新;特色课程的基础是生活;基调是动态、开放、民主;特色课程的灵魂是关注,即关注社会、关注学校、关注家庭、关注学生。为更好的服务于这些孩子,虽然办学时间只有一学期,但我校认真研发特色课程。目的是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每个孩子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确定了特色课程开发的目标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学校在开足国家必修课的前提下,致力于特色课程的开发,积极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探索,本学期学校将《美文诵读》引入语文课堂,引领小学生阅读美文佳作,名篇警句,让语言文字在儿童心底多一些积淀,多一些感悟!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推出了《美文诵本》校本课程。学校还开设了趣味数学课,增加了英语绘本教学,真正实现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本学期我们只开设了18项选修课,根据学校的情况和孩子们的特点,我们会继续开发更多的选修课程,促进孩子们的多元发展。下学期开学,我们会将选修课继续优化调整,到时欢迎各位家长和孩子再次选择喜欢的特色课来学习。

学校特色发展规划方案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深化学校办学特色 ——宜春市上高田心中心小学课程改革特色学校创建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宜春市委上高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 代化的决定》精神,落实宜春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文件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进一步深化我校办学特色,特制定《宜春市上高田心中心小学课程改革特色学校创建方案》。 一、基本策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要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提出了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随着学校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的日益彰显,校本课程开发逐渐成为理论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焦点。校本课程对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近十年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从主管部门到学校校长、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价值、程序、方法等还存在认识不清,实施起来举步维艰的困难,其主要表现在:集中化课程管理模式阻碍校本课程的发展

进程,统一化考试制度影响校本课程的实施实效,封闭化校本课程开发妨碍校本课程质量提升,形式化校本课程实践限制了校本课程的发展水平。因此,在今后的五年中,我们要在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突破现有课程体系的藩篱,举全校之力,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特色化、选修课程超市化。具体实施以下四项基本策略:自觉以教育哲学作为校本课程实践的理论基础,以完善校本制度作为校本课程实践的重要保证;将校本课程实践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将校本课程实践与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办学特色相结合,把深化办学特色作为目标追求。 二、简要回顾 校本课程是在保证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基础上,在国家赋予的权限内,以学校为基地,自主开发的课程。过去的五年中,我校秉承“关爱全体”、“全人教育”,“个性特长”,“特色品牌”办学思想,在已有写字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拨出专项经费,从学校传统、教师特长、学生需求三个方面考虑,确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基本思路和做法,为实施特色教育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一)写字教育校本课程日臻成熟 2003年9月,在探索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我校率先在写字教育校本教材上取得了突破,开发了《硬笔书法》教材12册,供全校各年级每周一节写字课使用。2005年9月,我校在原有《硬笔书法》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硬笔书法》教材,将12册压缩为6册,大

特色课程——经典诵读的介绍

特色课程——经典诵读的介绍 理念:(1)什么是“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又称“读经”、“中西文化导读”或“古诗文诵读”)是积极从事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的台中师范大学王财贵教授于1994年在台湾发起的教育运动,旨在倡导利用13岁以前的人生的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中国文化乃至世界一切文化的经典,以夯实文化修养基础,健全儿童的人格、道德和智慧,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南怀瑾先生也曾引用宋儒张横渠的四句话作为儿童读经的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读经”教育一经倡导,便在社会得到广泛的响应。目前在台湾“读经”的孩子已超过百万,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来越多的华人孩子加入到“读经”的行列。1998年,南怀瑾先生领导的“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将“读经”引入大陆,并在大陆成功地开展“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和“儿童西方文化导读”活动,加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古诗文诵读工程”的开展,大陆也有几百万的孩子在“读经”中受益。2002年4月,中华孔子学会成立了国学启蒙馆,启动全国的“国学启蒙工程”。6月8日至9日,中国首届国学启蒙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江阴市召开。9月18-20日在山东济宁组织了古今中外文化经典朗诵会暨首届华人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友谊赛。 (2)为什么要进行“经典诵读”? 大脑生理学家发现,0—13岁是孩子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期。经过近几年的实验证明儿童进行国学经典诵读2—3个月就会得到一个明显的改变。从每天读20—30个字到后来每天能读100—200个子。许多儿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可以把一万六千字的《论语》熟背。其记忆潜能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得到开发。几万字的古文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难事。实践证明,有多动症,感觉综合失调甚至自闭症的孩子在进行一段时间国学经典诵读之后。境况会大为改善! 目标: 经典诵读,不是培养千篇一律的文化趣味或思想方式,不是限制个人心智发展的空间。把握好经典诵读的指向,客观看待其教育方向和价值,对于活动发挥正面作用至关重要。 趣、力、思、融,是经典诵读目标指向中不可忽视的四个方面。 “趣”,即趣味、乐趣。“趣”至少包含三方面意思,一是活动本身有“趣”,内容的选择、教学的方式、考核的方法,应区别于考试课程的功利化、强制性,不应给人以压迫感。二是课程立足于培养兴趣,读了多少,背会多少,这不是活动成效的最重要指标。在学生心中培育乐读诗文的种子,细心呵护,助其生根发芽,让他们课外或工作后,会觉得离不开经典诗文,这才是最值得期待的目标。三是立足于培养文化趣味。当前的教育灌输了太多理性,诗文典籍自然也蕴含丰富的思想性,诵读活动中理性培育当然重要,但窃以为,其中趣味性的东西更突出,且不存在太多的时代性和争议性,更值得挖掘和凸显。孔子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王国维说“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如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都是特别强调美育,这值得深思。 “力”,主要是指欣赏力。诗文诵读,有用嘴巴诵的,有用头脑读的。无此“力”,则诗文只是汉字的堆积;有此“力”,则文字背后呈现出开阔的世界,仿佛看到古人的生活无常、酸甜苦辣、个人品格等,今人古人似聚首一处,没有障碍地畅谈。中国文化重“味”,需慢慢琢磨、细细品赏,有时还要相应的人生经历做底。不少人小学时学过背过很多诗文,但欣赏力却没得到培养,诗文诵背只是负担。获得欣赏力,方能把诵读当做一种乐趣,而非任务。 “思”,思考力、判断力、辨别力的培养不容易,但不可忽视。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如同坐过山车,时而被过度抬高,时而被有意贬低。诗文诵读,应该给予孩子获得这些能力的机会,即便只能是相对粗糙的能力和意识。传统文化中,既有熠熠生辉的金子,也有一大堆的“不合时宜”,更存在先天缺陷,如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公民意识等,就是其中极为匮乏的。所以,经典诵读应配以沉郁的思考,而不能降格为拒绝思考的嘴唇嚅动。 “融”,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不同的理论主张,有不同的功用范围。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都强调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思想融合、思维方式的互补。因此,经典诵读活动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也就是说,既要能深入传统文化的内部,掌握精髓,又要具有全球意识、现代视野。在融合中,做个有深厚文化底蕴、有民族文化趣味的现代公民。

幼儿园特色课程介绍01

幼儿园特色课程介绍01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已成为现今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趋向。幼儿园以特色教学创优势,为幼儿园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培养孩子的特长,我园在五大领域教学的基础上,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围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不断探索、创新,在开展特色教学活动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体现为办学特色之一:注重礼仪教育,办学特色之二:注重情商教育,办学特色之三: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 本着“园有特色、教有价值、管有新意、班有亮点”的原则,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开办了声乐表演、舞蹈、播音主持特长班,增设了英语、国学启蒙、篮球训练、创意美术等特色课程。我们充分挖掘教师自身特长和能力,注重孩子的参与和体验,使全园师生在幼儿园文化的熏陶下得到共同提升和发展。 一、亲子园 孩子都需要关爱,但我们只有发自内心的爱是不够的,科学的、有经验的、系统的爱护方法,才能塑造健康而清丽的自然心灵。 亲子园中园是专为0——3岁宝宝提供亲子游戏和健康娱乐的场所。良好的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家长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密切亲子关系,还有益于儿童各方面的发展。而且儿童会把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态度、方式、方法迁移到自己上午现实生活中去。托班、小班在园幼儿每周六免费开课。亲子园中园是宝宝的乐园,是家长的课堂,是梦想腾飞的地方。

二、节奏乐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也是音乐、舞蹈、诗歌的“呼吸”和生命线,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节奏乐就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打击乐器是最早为人类所掌握的乐器之一,也是现代社会中儿童最容易掌握的乐器,幼儿从中易获得音乐享受,开展集体的打击乐活动,可以发展幼儿演奏乐器的兴趣,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乐器演奏活动中获得生理上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提高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熟悉程度及理解能力、审美能力,达到训练和开发右半脑的功能的目的,培养了自我控制、自我表现以及与他人协调合作的能力,使幼儿从中获得快乐和成功的体验。 三、幼儿舞蹈教育 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说过: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人的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因此学习音乐的起点,不是钢琴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开展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陶冶幼儿性格和品德。而且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可以提高模仿能力,增强形体与气质美,培养良好的审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