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知识点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整理

1、行政的涵义、行政的性质

行政,就是特定的国家机关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也包括其他国家机关的特定部分,为实现国家的政治目标和社会公共利益,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直接、具体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行政的性质

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具有二重性

①体现国家中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压迫和镇压被统治阶级以维护其统治地位的阶级属性

②干预和管理社会一般公共需要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属性。

2、政治与行政的二分理论威尔逊和古德诺

政治是在重大而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致事宜方面的活动。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3、行政管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1、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和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效率

2、法约尔---法国的“科学管理之父”

六大类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政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五个基本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14项“一般原则”:分工、权限与责任、纪律、命令的同一性、指挥的同一性、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权、等级系列、秩序、公正、保持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3、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之父

在行政学领域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官僚集权组织理论

4、古立克

把科学管理理论有关管理职能的论述加以系统化,提出了著名的POSDCRB,即管理七职能论。

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sing)人事(Staffing)指挥(Directing)协调(Coordinating)报告(Reporting)预算(Budgeting)

5、厄威克

他认为,管理应以发挥人的创造性为主旨;提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八项原则:目标原则、相

符原则、职责原则、组织层级原则、控制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明确性原则

(二)行为科学时期的行政管理学(20世纪30年代~60年代)

1、梅奥---行为科学的创始人和早期代表人物

工人不是只受物质因素制约的“经济人”,而是受各种社会因素影响的“社会人”

人不是单独的、孤立的、机械的个体,而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

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管理者要寻求和采取一种以社会和人群技能为基础的新的领导方式

2、巴纳德

非正式组织理论

权威的接受理论

组织平衡理论(贡献、诱惑)

行政主管人员的职能

3、西蒙

不满足传统的行政学忽视人的因素和静态的研究方法,力主用行为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行政问题。在行政学理论方面最突出的贡献,是把社会科学中的决策概念引入行政管理,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决策理论体系。

(三)现代化管理时期的行政管理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

特点一,是把许多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一些最新成果广泛地应用到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中来。

特点二,发展迅速、学派林立。

4、官僚制理论

所谓“官僚”,是指这种组织的成员是专门化的职业管理人员而言官僚制指的是一种层次分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的理想的等级制组织模式,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制度。

5、行政职能的概念

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担负的职责、应起的作用。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权力所具有的职责和任务。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

6、行政职能体系的构成

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动态):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从涉及的领域来看,行政职能包括(静态):

政治统治职能---国家防卫职能、公共安全职能、民主建设职能、外交职能、军事职能等

社会管理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治安职能、社会服务职能等

7、政府职能变化规律和特征

变化规律:从总体上看,政府职能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政治统治职能的逐渐减弱和社会管理职能的不断增长。

特征:(1)行政生态环境的变化是政府职能变化的根本原因

(2)政府职能的变化是一种适应性的调整,

(3)政府职能的变化,是分层次地进行的

8、中国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与发展

(一)1978年以前全能政府社会完全依赖政府部门处理一切公共事务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重政治统治轻社会管理,重阶级斗争轻经济建设。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府职能的变化

1992年之前的简政放权:职能的重新分配与幅度调整

1992年之后的角色重塑: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要发挥资源配置基础地位的作用。政府应肩负起宏观政策主体、服务主体和监督保障主体的角色;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要从微观为主转向以宏观为主,从以直接方式为主转向以间接方式为主。

中央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方式的改革(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三)1997年之后的障碍撤除:产权结构调整开辟新的空间

在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但它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四)当前

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一般政府职能(制定市场规则、维持市场秩序、弥补市场不足等)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要求的经济现代化进程中政府的主导职能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所要求的政府国有经济管理职能。

体制转型对政府职能的独特要求

9、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国家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及其合理状态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法规制度健全。

(二)组织目标明确。

(三)人事调派恰当。

(四)权责分配合理。

(五)财物数量适中。

(六)运行机制有效。

(七)行为方式优化。

(八)价值观念整合。

10、行政组织的种类

(一)首脑机关。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统辖全局的领导机关。

(二)职能机关。隶属领导机关或行政首长之下、执掌一定专业行政事务、由本身或督率其所属机构实际实施的机关

(三)幕僚机关。协助行政首长处理日常事务的综合性办事机关。

(四)咨询机关。专门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论证和较佳政策方案的行政机关。

(五)派出机关。一级政府根据政务管理需要,按管辖地区授权委派的代表机关。

11、组织目标与目标管理

目标是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导向座标,是组织聚合力的内在源泉。它为组织及成员提供奋斗的方向,并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

成功地实施目标管理应当至少具备4个条件:

1.整个组织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目标管理采取基本的支持态度。

2.管理人员应比下级具备更高的协调组织、领导能力和政策水平及订立目标的技能。

3.实行以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激励制度。

4.目标管理从组织的高层管理部门开始。要树立榜样和信心,以利仿效。

12、典型的组织结构形式

(一)直线结构形式

(二)参谋结构或职能结构形式

(三)直线-参谋(职能)结构形式

(四)矩阵结构形式

1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一)管理幅度。指一名主管人所能够直接领导、指挥和监督的下级人员或下级部门的数量及范围。

(二)管理层次。指组织的纵向等级结构和层级数目。管理层次是以人类劳动的垂直分工和

权力的等级属性为基础的。

14、首长制与委员制——权力归属和运用完全不同的两种体制

首长制:行政机关权力交由行政首长一人负责并同时承担全部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

委员制:行政权力交由若干人组成的集体共同负责并集体承担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

15、中国政府行政组织结构概略

16、组织气候

指组织成员的个性、目标与组织目标融合与一致的一种变化过程,也可以说是组织内部环境的一种较具持久性的特质或行为气象,它由成员的工作感情、态度、思想、精神等所组成并通过上述因素表现出来。

17、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

组织变革的动力:

1.环境。如,政治格局、独律规范、伦理道德、经济发展、文化观念的改变等。

2.目标与价值观。目标是价值观的产物,也是组织战略的凝聚点。

3.技术。技术水平和技术手段是区分组织技术程度的标准。

4.结构。组织结构的任何改变都是组织变革的外在表现形式。

5.管理。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组织变革的不可缺少的实施条件。管理本身就是最经常、最重要、最直接的变革动力源。

6.社会心理因素。这主要指组织成员的动机、愿望、态度以及与之相一致的群体效应对组织变革的推动。

7.专家和专家群体。他们的丰富和优越的系统知识、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他们对组织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途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论证,而这正是变革所必需的。

组织变革的阻力:

1.利益差别。利益差别主要包括权益、地位和既得经济利益等。

2.习惯性。

习惯性是对一定工作方式和环境的较为固定的看法或某种较为持久的认同。习惯性的力量常常是巨大的,它对变革的阻力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职业认同感,二是对变革更新的潜在在的不安全感。

3.认知。

这主要表现为由于对变革的目的、方式、后果的不完全的、模糊的、主观臆测的了解和理解,而对变革持怀疑和反对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合情合理的、实事求是的变革宜传,是变革成功的重要条件。

18、行政决策的原则

(一)信息准确全面原则决策者首先要掌握准确、可靠、全面、系统的信息

(二)目标原则决策必须要有清晰和实际的目标

(三)可行性原则这是衡量决策正确性的标志

(四)时效原则时效包括时机和后效

(五)系统原则要把决策对象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六)满足原则传统决策追求最优目标。然而,几乎没有什么最优的决策

(七)非平衡原则传统的决策都对平衡感兴趣,但它们却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

(八)权变原则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决策也要随机应变

(九)集团决策原则现代决策日益复杂,单凭个人智慧难以胜任

(十)行动原则决策总是要付诸行动的

19、行政决策程序

确定决策问题和决策目标

拟定决策备选方案

决策备选方案评估

决策备选方案抉择

20、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及决断系统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行政决策的主体是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它主要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及决断系统三部分构成

(一)信息系统

行政决策的信息系统由信息流程体系和信息组织体系两大部分构成

(二)智囊(咨询)系统

(三)决断(枢纽)系统

现代行政决断的方式或制度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种: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委员会制

21、影响行政决策的因素

(一)政策和法律因素先行的政策和法律是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决策的主要依据。

(二)问题性质

(三)外界压力指各种社会集团、政治团体、社会舆论、新闻媒介、上级意图等独立于行政决策过程之外但对其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四)信息来源信息是行政决策的基础

(五)个人素质决策者个人素质不同对决策质量和决策行为有不同的影响。

(六)决策体制个人专权制、个人负责制、集体负责制的不同条件

(七)决策手段先进的决策手段和方法有助于客观地判断和选择决策备选方案

(八)决策时机决策时机主要指行政决策的时间安排及当时的决策条件

22、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媒体因素

大众传媒对政策制定的影响:(1)镜子;(2)守门人;(3)建构现实

大众传媒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1)可以继续提高政策问题的认知度

(2)可以扩大政策诉求群体

(3)可以形成强烈的政策舆论

(4)可以扩大公众对决策的参与

大众传媒影响政策制定的限度

(1)我国的大众媒体数量还不够多,种类也不够齐全

(2)我国现有的大众媒体还未能在绝大多数的公众中产生影响

(3)我国地方的主流媒体受到地方党政机关的控制,社会公共问题限制则更多。

23、完全理性决策的理论假设和有限理性决策模式的比较

完全理性决策的过程模式

第一,确定一套可操作的或量化的决策目标

第二,汇集并整理决策所需的各种资料信息

第三,拟订完备的各种可行的决策备选方案

第四,根据成本—效益分析法对每一个备选方案作出评价

第五,按价值高低排列出各备选方案的优劣序列。产出就是从备选方案序列中选出价值最高的最佳方案

而有限理性决策模式并不是对完全理性决策模式的全面否定。它仍属于理性决策模式范畴,是对完全理性决策模式的使其更具有现实性的修正

有限理性决策模式的中心概念是“管理人”和“满意”

在收集信息阶段,有限理性决策模式只要求收集到决策所需的必要资料信息,不期望获得全部资料或充分的信息

在拟定决策备选方案阶段,只制定出决策者“考虑到”的少数几个方案,不企求穷尽性地列出种种备选方案

在评价备选方案时,鉴于认识到每一个方案的结果难以确切地预知,只依靠简化的成本—收益法进行粗略的分析

在对备选方案作抉择时,不是严格按照最大值最小值法则以求得一个能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最佳方案”,而是依据概率法则并考虑环境的现实情况,从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实现决策目标的概率更大一些的“满意方案”

24、渐进决策模式

基本观点:决策是决策者基于过去的经验并以现行政策为基础而对政策稍加调整的渐进过程。林德布罗姆倾向于把决策看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分析和政治过程,这一过程既无开端,也无结束。该模式作为一种决策思想和方法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但其本质上具有保守性特点,一般不适用于社会剧变时期的决策。

25、混合扫描决策

混合扫描决策的方法承认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在决策过程中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考察,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但是对理性综合决策所运用的系统分析技术给予肯定的评价,主张决策应有一定程度的理性考虑,“大体正确强似完全不对”

26、三种决策分析方法

(一)确定型决策分析

确定型决策是指只有一种肯定性的主观要求和客观条件,但却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二)风险型决策分析

应用风险型决策分析时,被决策的问题应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存在着决策者希望达到的目标(收益较大或损失较小)

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状态或客观条件

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可以计算出各种行动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

对于未来将出现的各种自然状态的可能性(即概率),可预先确定

1、最大可能法就是在风险型决策问题中选择一个概率最大,亦即出现的可能性最大的自然状态进行决策,其它概率较小的自然状态可以不管。

2、期望值法期望值法就是计算出每个行动方案的损益期望值,然后加以比较,如果决策目标是收益最大,则应选择期望值最大的行动方案

(三)不确定型决策分析

当决策者只能掌握各种方案可能出现的后果,而不能预知各种后果发生的概率时,这时的决策分析就是不确定型的。它比风险型决策还要困难得多,因为,它缺少风险型决策问题的第五个条件。

【例】国家在某地区开辟一条新航道,要求由使用者负担护养费,有三种收费的方案:征收过闸费、驳船费、执照费,有三种自然状态存在:通航船只多、船只中、船只少,其自然状态的概率分别为:船只多0.3,船只中0.5,船只少0.2,各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的收益值如下表所示:

上述行政收费问题的三个方案,其损益期望值的计算如下:

E(A1) =3.4×0.3+2.8×0.5+2.0×0.2=2.82(万元)

E(A2)=3.9×0.3+2.9×0.5+1.9×0.2=3.0(万元)

E(A3)=3.0×0.3+2.7×0.5+2.5×0.2=2.75(万元)

【例】风险型决策中的收费一例,却掉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就构成了一个不确定型决策的问题

1、乐观法

又称最大最大收益值法,或“大中取大”法

2、悲观法

也称最大最小收益值法或“小中取大”法

3、后悔值法

也称最小最大后悔值法或“大中取小”

后悔值=某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该自然状态下的某方案的收益值

27、中国古代官吏制度

夏至西周:“世卿制”,大夫以上的爵位和官职变成世袭

战国时期:(1)以功仕进,奖励军功(2)献策仕进(3)荐举仕进

秦:“二十等军功爵”制。此外,还有“保举”入仕,“通法”入仕。

汉:察举、征辟、征召、策试、荐举、任子等多种形式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

隋唐以后:科举制科举制萌芽于南北朝,建制于隋唐,完善于宋明衰于清

元、明、清:不仅所考仅限于进士一科,而且考试内容也规定专从《四书》、《五经》中出题,且须照朱熹的注解立论

明代开始: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1905年8月,清政府宣布“立停科举”

28、对科举制度的认识

认识一:科举制的衰落和制度化儒家的解体

科举,使士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儒学,有效地控制知识的传播。通过科举来确立和传达对儒家观念的标准解释显然是传达权力阶层的意志的最好和最有效的途径。在现代教育的冲击下,制度化儒家的解体。

认识二: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的影响

东亚:日本曾一度仿行过科举,韩国(朝鲜)、越南曾长期实行过科举制度

西方:英、法、德、美等国曾借鉴科举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29、我国公务员的范围

我国《公务员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30、我国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比较

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相比较,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在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第二,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第三,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1、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比较

职位分类是以“事”为中心,以公务员所在职位的工作、责任为分类的依据,以工作的多少来定待遇,按事设职,按职择人;品位分类是以“人”为中心,以公务员个人的资格条件为分类的主要依据,以品位的高低来定待遇。

职位分类制中,公务员本人的等级就是所在职位的等级,职位变动,等级也就变动,等级是随职位而定,而不是随人走;品位分类制中,等级与职位是分开的,同样职位的公务员可能品位等级不同,而同样品位等级的公务员也可能职位不同,当职位变动时,品位却可以不变。

职位分类制中工资差别与职位工作的难度、责任大小和资格深浅成正比,是同工同酬;品位分类制中则以品位等级定工资,存在同工不同酬、同酬不同工的现象。

职位分类制重视专家作用,利于专才成长,实行专才专用原则,非经考试合格,一般不得晋升,而且每一次晋升,几乎都得经过相应的考试,不能“一步登天”式地跨级晋升;品位分类制主要不以考试来确定是否晋升,比较注重公务员的资历,由下级升到上一级比较容易,而且可以有较大的晋升幅度。

职位分类制中,公务员分类较复杂,职类、职系、职级、职等划分较多,办理职位分类的程序比较复杂,技术性要求较高;品位分类制中,公务员只做大体上的分类,分类较少,较为简单,不需很高的技术性。

职位分类制下,任何公务职位都经调查、评价和划分等级,都有规范性的职位说明,公务员的升迁调转范围和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定,易于对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但是管理方面缺乏灵活性,公务员流动与调转的限制条件较严格,流动与调转的范围也较小;品位分类制下,公务员的管理具有伸缩性,人事管理机构拥有灵活和富有弹性的管理权限,但在品位分类制下,对公务员的管理带有更多的经验色彩和主观性。

32、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职位分类制度

我国目前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以规范的职位分类为取向,同时,又兼顾了现阶段我国公务员职位内容和工作方法、工作手段尚不定型的现实,具有过渡性质。

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

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公务员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

(二)公务员的录用

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以及按职位要求选人。考试有笔试和面试两种。

(三)公务员的考核

考核原则: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

考核内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

考核方法: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

(四)奖励

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奖励分为: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

(五)惩戒

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六)职务升降

(七)职务任免

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

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

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

(八)培训

培训有四种类型:①新录用人员的初任培训;②晋升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③专项工作或专门业务培训;④在职人员更新知识的培训

(九)交流与回避

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转任和挂职锻炼

公务员回避是以亲属回避为核心,旨在限制因亲属关系影响公正地执行公务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

(十)辞职辞退

公共行政学(考试重点)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3、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欧文)。 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威尔逊)。 6、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7、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官僚制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8、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9、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10、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1、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12、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孙中山),他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 13、1926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它的作者是(怀特) 14、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张金鉴) 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3、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里格

斯)。 4、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农业社会)。 5、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棱柱型)。 6、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工业社会)。 7、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8、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1、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 2、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非赢利性)上。 3、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29)。 4、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上述三者,即ABC)。 2、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稳定性)演变而来的。 3、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4、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5、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半总统制)。 6、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瑞士)。 7、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自治体地方政府)体制。 8、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德国)国的地方政府。 9、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特殊型)的行政区。

行政管理学自考记忆重点

自考行政管理学记忆重点 第一章概述 一、行政大致有以下几种解释: 1、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 2、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 3、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 二、行政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行政管理,就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 三、当代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以古典学派的理论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代表人物及著作:威尔逊《行政研究》;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和怀特《行政学导论》;法约尔《工业管理及一般管理》;马克斯?韦伯;泰罗。) 二是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行为科学学派、决策学派、系统学派等理论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代表性的理论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为代表的行下管理学。(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学派: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果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等。) 四、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1、规范方法; 2、经验方法; 3、案例方法; 4、比较方法。 第二章行政环境 一、行政环境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行政环境,就是处于特定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 2、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 3、行政环境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 4、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 二、行政环境具有以下基本属性: 1、复杂性; 2、相关性与综合性; 3、层次性; 4、动态性。 三、行政环境的类型: 1、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行政环境可以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 2、根据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可以把行政不环境划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三种类型。 3、以行政区划或者说一国政府的管辖区域为标准,行政环境因素还常常被分成:国际

行政管理学(A)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学(A)试题2013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 ),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A.《行政学》 B.《政治与行政》 C.《行政学原理》 D.《行政之研究》 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 )。 A.里格斯 B.古立克 C.德鲁克 D.高斯 3.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行政监督 B.政府职能 C.行政决策 D.行政体制 4.对于一般的省、市、县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就是( )的行政区。 A.传统型 B.发展型 C.特殊型 D.现代型 5.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 )。 A.选任制 B.委任制 C.聘任制 D.考任制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施行于( )。 A.2006年1月1日 B.1993年10月1日 C.2005年4月27日 D.1994年1月1日 7.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称为( ),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 A.积极方案 B.临时方案 C.应变方案 D.追踪方案 8.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 A.协调阶段 B.准备阶段 C.实施阶段 D.总结阶段 9.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市级预算 B.中央预算 C.省级预算 D.县级预算 10.目标管理方法是( )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A.伍德沃德 B.西蒙 C.德鲁克 D.菲德勒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项以上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1.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 )完成的。 A.泰勒 B.魏劳毕 C.怀特 D.韦伯 E.费富纳 12.组织文化包括()。 A.组织观念 B.法律意识 C.管理对象 D.价值观 E.道德感情 13.世界上通行的人事分类制度是( )。 A.态度分类 B.职位分类 C.能力分类 D.学历分类 E.品位分类 14.从决策主体采取决策的方法上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A.经验决策 B.集体决策 C.理性决策 D.科学决策 E.个人决策 15.行政组织内部的协调可以分为( )。 A.层级结构的协调 B.横向部门之间的协调 C.人际关系的协调

公共行政学重点

行政学 一、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依法运用公共权力、承担公共责任、解决公共问题、保障公众利益,满足公众需求 的一种最为广泛、最为经常、最为直接的国家行为。 2.管理幅度又称控制幅度,是指一名主管人员所能够直接领导、指挥和监督的下级人员或下级 部门的数量及范围。 3.首长制又称部长制或独任制,指行政机关权力交由行政首长一人负责,并同时承担全部领导 责任的组织体制。 4.文书主义原则行政系统内部的信息流动主要以文书的形式记录、传递和保存,即对现代行政 组织做出的各种结论、处理结果、指令等,至少是最后的决定,都要全部以文书的形式表示、记录、保存下来。 5.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主体的行为侵犯其他合法权益,向法定的 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受理申请的机关对原处理决定进行重新审查并做出相应决定的行为。 6.社会监督指社会舆论、公民、公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社会行为主体,依据法定的权力,必要 时经过法定的程序,对政府及其官员实施的监督。 7.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 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8.行政诉讼是指因违反行政法规而引起的诉讼,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官员因行政行为违法或 者侵权、失职以及公民因违反行政法规而受到的诉讼。 二、问答 1.行政权力和其他政治权力的关系1)行政权力和立法权力的关系。同属于国家权力,区 别:①权力的性质和作用结果,立法权力是多数人向少数人的集中;行政权力则是由少 数人向多数人的扩散。②权力的功能,立法权力制定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根据社会发展 的情势和规律,概括出社会活动和各种集体行动的准则与规则;行政权力执行国家法律, 推行政府政策,其作用在于将立法权力确定的制度规则和一般准则再具体应用于行政管理 的对象。③权力的价值原则,立法权力追求民主,行政权力追求效率。2)行政权力和司 法权力。同属于国家权力,差别:①权力运行方向不同。行政权力自上而下的,司法权 力平行性制约②主体在权力体系中的独立性不同。行政权力的下级主体受上级的指挥与 控制,司法权力的各级主体则独立行使审判权。③权力的作用和功能不同。行政权力积 极主动地实现国家意志,司法权力消极被动地保障国家意志的实现不受干扰。④权力的价 值原则,司法权力追求民主,行政权力追求效率。3)区别在不同社会制度下表现不同。 ①权力的目的不尽相同。行政权力的目的在于执行国家意志。政党权力的目的则是执行本 党集体的意志,其所要实现的目的只能代表社会当中部分人的利益。②权力结构不同。行 政权力是国家权力运行回路的一部分,政党权力自成回路。③权力的合理合法程度不同。 行政权力国家权力组成部分,天然的合理而且正当的执行国家意志。政党权力集团性权力, 法律专门规定,其合理性和正当性也是有限的。④权力客体不同。行政权力的客体是整个 社会,而政党权力的客体党内。⑤权力手段不同。行政权力拥有暴力威慑的后盾,且主要 通过法律手段行使权力,而政党则依靠意识形态等符号力量,主要通过纪律手段行使权力。 2.我国公务员制度特点。⑴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在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 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有生机和活力的政府;⑵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 的基本路线;⑶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⒉与我国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相比, 我国新的公务员制度的特点⑴体现了分类管理原则;⑵建立了新陈代谢制度;⑶强化了激 励竞争机制;⑷健全了廉政勤政约束制度。

[专业课]《公共行政学》重要知识点

《公共行政学》重要知识点 (务求背诵) (仅限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公共行政学 第二章: 1、公共行政环境 第三章: 1、政府职能 2、市场体制 3、市场失效 第四章: 1、行政体制 2、中央政府体制 3、地方政府体制 4、行政区划体制 第五章 1、分离制 2、层级制 3、公共组织结构 4、管理层次 5、管理幅度 6、非营利组织 第六章 1、行政领导 2、行政领导者 3、委任制 4、考任制 5、选任制 6、行政领导责任 7、选任制 8、行政领导责任 第七章 1、人事行政 第八章 1、机关行政 第九章 1、行政决策 2、程序性决策 3、非程序性决策 4、经验决策 5、行政决策参与 第十章 1、行政执行 第十一章 1、舆论监督 2、社会监督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1、行政道德 2、行政立法 3、行政法规 4、行政规章 5、行政复议 第十四章 1、政府全面质量管理 第十五章 1、行政效率 2、公共组织绩效评估 第十六章 1、行政改革 2、政府再造 二、简答题 公共行政的特点---P4 行政环境的特点----P26 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哪些?---P57

行政体制的特点---P72 行政体制的作用---P73 公共组织的作用---P88 行政领导的作用---P113 简述行政领导责任的主要内容---P123 人事行政的特点---P139 机关行政的作用---P169 行政决策必须遵循的原则---P185 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硬把我的要点有哪些---P204 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主要作用---P208 行政监督的原则----P232 依监督的主体划分,行政监督有哪几种类型?---P234 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P256 法治行政的特点---P283 行政改革的原则---P347 三、论述题 公共组织的特点---P86 行政决策的特点---P184 行政监督的作用---P234 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P330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原则---P341 行政改革的原则---P347 行政改革的取向---P349 行政改革的阻力---P351 执行改革的动力---P354 行政改革的对策—P357

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 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有五道大题,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4.填写内容不得超出密封线。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和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是()。 A.提高效率 B.组织分配 C.协调工作 D.相互督促 2.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西蒙 B. 弗雷德里克森 C. 布坎南 D. 奥斯本 3. 行政组织承担的最基本的职责即维护公共利益、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行政职能本身具有鲜明的()。 A.公共性 B.执行性 C.层次性 D.政治性 4.地方行政机关的首要特征是()。 A.特殊性 B. 灵活性 C. 地域性 D.规范性 5. 把领导定义为影响力,即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和满怀热情地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努力的艺术和过程的是()。 A. 哈罗德?孔茨 B. 泰罗 C. 德鲁克 D. 余克 6.行政决策中主要表现为路线、方针和重大规划的确定的决策类型是()。 A. 程序性决策 B. 非程序性决策 C. 战略决策 D. 策略决策 7.在每种备选方案结果出现具有不确定性且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无法知晓的情况下做出的行政决策是()。 A.程序性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非程序性决策8.()是政府绩效的主要指标和外在表现,在整体体系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A.企业绩效 B.组织绩效 C.个人绩效 D.经济绩效 9.我国各级政府监察部门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监督属于()。 A.审计监督 B.政法监督 C.司法监督 D.行政监察 10.企业型政府理论是由()提出的。 A.马克思·韦伯 B.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 C.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 D. 梅奥 二、多项选择(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泰罗提倡的一系列科学管理原则是()。 A.整体观念 B.系统分析 C.完善组织 D.强化计划 E.教育培训 2.从过程的角度看,行政组织的运行职能包括( )。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协调职能 D.控制职能 E.监督职能 3.行政组织构成中的实体要素包括()。 A.组织成员 B.组织资源 C.组织能力 D.规范系统 E. 组织机构4.政府绩效管理评估指标确定的基本原则有()。 A.系统性原则 B.可操作性原则 C.有效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E.动态性原则5.行政监督中的一般监督包括()。 A.立法监督 B.职能监督 C.专门监督 D.政党监督 E.主管监督6.在中国,属于中央与地方共有的权力有()。 A.外交 B.教育 C.经济 D.文化 E.卫生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公共管理 2.派出机关 3.行政决策体制 4.全球化

电大行政管理学A考题及答案

注:2013年电大行政管理专科七月份期末考试试题多出于此试卷代号:220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学(A)试题 2009年1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2.行政体制:是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3.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4.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 B )。 A.瓦特 B.亚里士多德 C. 史坦因D.马克思 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作者是( B )。 A.德鲁克 B.里格斯 C.西蒙D.高斯 3.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 A )。 A.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B.前资本主义时期 C.当代资本主义时期 D.垄断资本主义

时期 4.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D ) A.美国 B.埃及 C.巴西D.美国 5.现代意义上第一个独立的、职能化的人事行政机关是( A )于1855年成立的文官委员会。 A.英国 B.美国 C.日本D.法国 6.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 C )。 A.信息支持系统 B.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 C. 领导决策系统D. 专家咨询系统 7.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D )。 A.实施阶段 B.总结阶段 C.协调阶段D.准备阶段 8.事中监督是指对监督对象在执行法律或实施决策、计划过程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也叫( B )。 A.侦查监督 B.跟踪监督 C.工作报告D.专案调查 9.对涉及国家行政机关以外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 C )给予党纪处分。 A.检察机关 B.行政监察机关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10.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 A )。 A.《行政学导论》 B.《政治与行政》 C.《行政学原理》D.《行政学》

(完整版)公共行政学考试重点(张国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公共行政学概说 一、公共行政学涵义 公共行政学:又称行政学、行政管理学,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方法的体系。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目的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功效、学科目的? ⒈研究关于建立和完善国家行政制度的理念、理论和方法;⒉研究关于提升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水准和行政效率的思想、途径和方式⒊为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论证方法、实证技术,为国家行政发展和发展行政提供专业性意见;⒋全面培养政府公务员,尤其是行政通才。 三、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 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研究范畴? ⒈怀特将行政管理学的范畴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⒉古立克“七环节”理论,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⒊张金鉴“15M“理论,即目标、计划、人员、经费、物材、组织、方法、领导、激励、沟通、士气、协调、及时、空间、改进。⒋一般来说,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研究范畴主要有:行政原理、行政职能、行政权力、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程序、行政执行、行政技术、行政行为、行政效率、机关管理、公共财政、物材行政、行政责任、行政监督、行政道德、法制行政、行政改革、行政能力、行政发展。 公共行政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⒈逻辑分析方法;⒉法规分析方法;⒊历史分析方法;⒋实证分析方法;⒌规范分析方法; ⒍比较分析方法;⒎系统分析方法;⒏生理分析方法;⒐心理分析方法;⒑资料分析方法;⒒案例分析方法;⒓量化分析方法;⒔模拟分析方法;⒕利益分析方法。 四、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及与其关学科的关系 简述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 ⒈综合性;⒉实践性;⒊系统性;⒋技术性;⒌发展性。 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行政法学、企业管理学、社会学的相互关系? ⒈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公共行政学是藉政治学指引其努力的方向,政治学则赖于行政管理学充实其内涵。 ⒉公共行政学与行政法学:公共行政学与行政法学在现代社会中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⒊公共行政学与企业管理学:公共行政学与企业管理学是内容上交叉、理论和研究方法上互鉴、学科发展上相互影响和渗透、研究领域各异。 ⒋公共行政学与社会学:公共行政学与社会学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 五、现代行政现象与现代行政精神 现代行政现象: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60年代以来,国际上,主要是发达国家所出现的某些公共行政现象。 现代行政现象表现在三个方面:⒈行政职能扩展⒉不良行政现象增加;⒊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理论现代化。 现代行政精神:是指与现代行政现象相一致的,政府在实施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视和强调的某些行政精神。 现代行政精神表现在三个方面:⒈主动进取;⒉追求卓越;⒊创新发展。 追求卓越:是指现代政府在主观意愿与客观效果相统一的意义上追求出色的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在比较的意义上追求不断提升并在实践中表现出具有卓越品质的公共政策能力、综合实

333教育学零散知识点

教育学笔记(主概念)十月七日整理,第一轮背诵用 目的性:如果不强调目的性,就会把教育泛化为个体的全部活动。 教育 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教育的本体功能,只有通过培养。 人才能服务于社会。 广义:有目的,增进知识技能,影响思想品德,增强体质的活动。 教育概念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 教育内容:德、智、体、美、综合实践。 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活动方式:①活动目的②与活动目的相适应的活动方式③活动 效果评价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关系。 人的发展:个体从胚胎到死亡的过程,其发展持续人的一生,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 生理发展:机体正常发育,各系统生理功能完善。 认知发展:感觉、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想象等 心理发展意向形成:需要、兴趣、情感、意志 个性完善:能力、气质、性格 社会发展:社会经验、社会文化的掌握,社会关系、社会规范的习得。 人的发展特点:①未完成性:儿童发展的未成熟性和未完成性,蕴含着发展的不确定性、可 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预示着人需要教育和可教性。 ②能动性:人是能动,自主和自我完善的,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觉、 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为教育提供合理的人性假设,指明 方向,提供基本依据。 教育社会流动功能: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变动,发挥个人特长,实 现人生抱负。 意义:①教育成为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 ②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 ③关乎人的发展权利和教育资源分配问题。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社会发展辩证统一),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育对社会功能的作用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教育的发展也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 ①是培养人的活动 ②有自身活动特点和规律 ③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和连续性

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及答案

《 行政管理学》 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有五道大题,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1.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和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是( )。 A.提高效率 B.组织分配 C.协调工作 D.相互督促 2.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西蒙 B. 弗雷德里克森 C. 布坎南 D. 奥斯本 3. 行政组织承担的最基本的职责即维护公共利益、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行政职能本身具有鲜明的( )。 A.公共性 B.执行性 C.层次性 D.政治性 4.地方行政机关的首要特征是( )。 A .特殊性 B.灵活性 C. 地域性 D.规范性 5. 把领导定义为影响力,即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和满怀热情地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努力的艺术和过程的是( )。 A. 哈罗德?孔茨 B. 泰罗 C. 德鲁克 D. 余克 6.行政决策中主要表现为路线、方针和重大规划的确定的决策类型是( )。 A. 程序性决策 B. 非程序性决策 C. 战略决策 D. 策略决策 7.在每种备选方案结果出现具有不确定性且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无法知晓的情况下做出的行政决策是( )。 A.程序性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非程序性决策 8.( )是政府绩效的主要指标和外在表现,在整体体系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A.企业绩效 B.组织绩效 C.个人绩效 D.经济绩效 9.我国各级政府监察部门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监督属于( )。 A .审计监督 B.政法监督 C.司法监督 D.行政监察 10.企业型政府理论是由( )提出的。 A.马克思·韦伯 B.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 C.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 D. 梅奥 1.泰罗提倡的一系列科学管理原则是( )。 A.整体观念 B.系统分析 C.完善组织 D.强化计划 E.教育培训 2.从过程的角度看,行政组织的运行职能包括( )。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协调职能 D.控制职能 E.监督职能 3.行政组织构成中的实体要素包括( )。 A .组织成员 B .组织资源 C .组织能力 D .规范系统 E. 组织机构 4.政府绩效管理评估指标确定的基本原则有( )。 A.系统性原则 B.可操作性原则 C.有效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E.动态性原则 5.行政监督中的一般监督包括( )。 A.立法监督 B.职能监督 C.专门监督 D.政党监督 E.主管监督 6.在中国,属于中央与地方共有的权力有( )。 A.外交 B.教育 C.经济 D.文化 E.卫生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公共管理 2.派出机关 3.行政决策体制 4.全球化 四、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行政职能的意义。 2.简要说明集权型领导方式的涵义及其评价。 3.简述行政决策过程所包含的基本步骤。 4. 简述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类型。 五.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说明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 2. 试述完善中国行政法治建设的对策。 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 ;2.B ;3.A ;4.C ;5.A ; 6.C ;7.C ;8.D ; 9.D ;10.C 二、多选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ABCDE ;2.ABCDE ;3.ABE ;4.ABCDE ;5.BDE ;6.BCDE 三、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公共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提纲(全)描述

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全) △考试题型: 、选择题(单选与多选)10 二、辨析题三、论述题四、案例分析 △复习章节: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内容特点 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第二章行政管理环境第一节行政环境的涵义和理论依据 第二节行政管理的社会环境第三节行政管 理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行政环境和行政管理的相互作用第三章行政职能 第四章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概念、特点、结构,行政组织与环境第五章行政领导 行政领导的概念、基本素质、职位职权职责、制度、方式与艺术 第六章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公务员管理 公务员制度概述、管理体制、权利与义务、职位与级别、录用考 核培训、职务任免与升降、交流与回避、处分

第一章绪论 1、广义的行政: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乃至私人组织中的计划、决策、协调、人事、后勤等管理活动,称为行政。 狭义的行政:政府机关执行的任务和进行的活动(政府管理)。 2、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主体:国家行政机关客体:公共事务,包括:(1)国家事务;(2)社会公共事务;(3)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管理原则:依法管理 3、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 美国?威尔逊1887 年发表《行政研究》 4、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的三个阶段 (1)传统的行政管理阶段(1887 年至20世纪30年代),又称 为形成阶段——传统管理阶段;研究方法:科学管理(2)人性的行政管理阶段(20世纪30 年代到20 世纪60 年代), 又称为成长阶段——科学阶段;研究方法:行为科学(3)系统权变的行政管理阶段(20世纪60 年代以后),又称为 科学化阶段——现代化管理时期。研究方法:系统分析 5、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三大主题 ( 1 )1978-1987 年中共十三大,简政放权、冲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2)1987 年中共十三大后,转变政府职能 (3) 1 992 年中共十四大后,建立宏观调控体系 6、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四条主线 一是机构改革;二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完整word版)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

●名词:(5个,3分/个) 1、行政: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中的行政组织,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权力,为实现国家社会目标,对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方面社会事务实施科学管理的活动。 2、行政法:是控制国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对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行政发展:指行政系统为适应环境的变化,采用科学方法,健全行政体系,改善行政活动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的过程。 4、行政责任:广义行政责任,指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对国家权利主体负责,必须提高自身职责的履行,为国民谋利益。 5、行政效率:指国家行管活动所获得成果与所消耗行管资源间比率。 6、行政手段: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力,依靠行政组织层级节制性,采取行政命令方式,实现国家对行政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管理的方法。 7、经济手段:是行政主体按照经济规律,运用税收、物价、经济合同等经济杠杆来组织、调节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和方法。 8、财务行政:是行政组织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它包括与财政活动有关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以及各项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程序。 9、中观行政环境:指行政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情况,包括行政组织的结构是否合理,职权划分是否明确,沟通是否顺畅,制度是否健全,等等。 10、刚性机制:所谓行政沟通~,指不以行政沟通参与者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形的、具体的制度规定,是行政沟通必须遵循的约束规则.柔性机制:行政沟通的~与刚~相对应,指在行政沟通中具有较大可变性的约束因素,这些因素具有可塑造、可改变的特性,它包括语言机制和心理机制。 11、行政首长负责制:我国行政领导体制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负责制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行政领导制度. ●简答:(3个,5分/个) 一、行政含义的几种理解。 1、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理论:观点:把管理国家的活动分为立法、行政、司 法三类,主张这三种权力由三个独立部门掌握,以相互制约平衡.主要著作:《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局限性:过于狭隘.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行政机关也有部分立法提案权和制定部门法规的权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同样也存在人事、财务等行政事务。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关于政府的研究》:观点:在所有政府体制中都存在 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前者谓之政治,后者称之执行。主要著作:《政治与行政:关于政府的研究》局限性:政治与行政相分离,因不符合现实国家政治生活情况受到人们普遍怀疑。 3、泰罗及其同代人的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和原 则。美国学者怀特(《行政学导论》):行政是实现或执行公共政策时的一切运作;行政乃是为完成特定的目标而对许多人所作的指挥、协调和控制。美国学者费富纳(《行政学》):行政就是由一些人的协调努力,使政府工作得以做成。

自考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行政管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77)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 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是指 A.国家确定路线方针政策 B.国家意志

的执行 C.国家维护主权与安全 D.国家制定法律 2。开创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先例的文献是 A.罗纳德·怀特的《行政学导论》 B.魏洛比的《公共行政原理》 C.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 D.伍德罗·威尔逊的《行政研究》 3.除有限决策理论、综视决策理论外,决策学派理论还有 A.人际关系学理论 B.渐进决策理论 C.权变理论 D.社会人假设理论4.雷格斯在分析过渡型社会特征时提出的一种独特的市场体制类型是 A.无限市场模式 B.受限市场模式 C.自由市场模式 D.计划市场模式5.从根本上制约着行政系统的规模、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等基本结构因素的是 A.政治力量 B.经济力量 C.文化力量 D.社会结构 6.下列属于行政权力主体的是 A.政党 B.立法机构

C.国家行政机关 D.军队 7.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美国总统罗斯福主张的是 A.守夜人政府 B.有限政府 c.市场化政府 D.合作联邦主义 8.弱势政府时期话方国家政府职能的特点是 A.政府职能非常有限 B.政府职能无限 C. 政府没有职能 D.政府过度干预 9.行政职能首先表现为 A.国家立法机关履行立法职责 B.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 C.国家司法机关履行司法职责 D.党政机关履行党务管理职责 10.从社会管理角度看,规模最大、管理范围最广的组织是 A. 立法机构 B.司法机构 C.军事机构 D.行政管理机构 11.实行内阁制国家的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瑞典 12.从比较狭义的层面看,“行政事务”可理解为 A.行政人事事务 B.政府管理的一切事务 C.政府外部管理事务 D.政府内部管理事务 1 3.财务行政理论的创始人是 A.威洛比 B.怀特 C.斯坦因 D.洛克 14。行政组织系统的构成“细胞”是 A.行政人员 B.行政职位 C.行政体制 D. 精神要素 15.政府运行过程的核心部分是 A.行政领导 B.行政决策 C.行政活动 D.行政监督 16.行政管理过程研究主要起源于 A. 《行政学导论》 B.《公共行政学原理》

教育行政学知识点

教育行政学 第一章 一、对行政的理解 (一)国外(要求记忆) 1、从政治组织分工的角度来理解行政 三权(立法、行政、司法)分立的角度 美国行政学权威魏劳毕在1928年著的《行政学原理》一书中说:行政乃是政府组织中行政机关所辖的事物。 2、从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角度来理解行政 政府制度有两种基本职能: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古德诺,《政治与行政》,1990)3、从管理的角度来理解行政 芝加哥教授怀特在《行政学导论》一书中说:行政艺术乃是为完成某种目的对许多人的指导、协调与控制。(一)国内 《汉语大词典》(要求记忆) 1执掌国家政权,管理国家事务;2机关、企业、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后一种解释,实际等同管理 二、教育行政:国家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实现教育目的,依法对各类教育事业与所属教育机构所进行的领导和管理活动。 (了解)教育行政就是学校管理教育的活动。 教育行政是教育行政机关管理教育的活动。 教育行政既包括教育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又包括学校教育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 三、教育行政学:研究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工作规律的科学。 四、教育行政学的学科性质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五、教育行政学产生背景 1近代生产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2工业管理理论的兴起和传播3师范教育发展和教育学科的独立开设 六、教育行政学产生与发展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教育行政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学者施泰因是这门学科的首创者。理由是他的《行政学》“现代行政学之父”,也是教育行政学理论的创始人。 第二种观点认为教育行政学产生于20世纪初,其标志是美国的达顿和斯奈登出版的《美国教育行政》一书,标志着这门学科的创立。 第三种观点认为这门学科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我国一位学者(刘付忱)在引用国外材料时指出:直到1951年,教育管理学才被公认为一门独立学科。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50年代以前,教育行政学满足于提供规范性的标准,50年代行为科学兴起以后注意“实际怎样”的问题。 综上所述,这门学科初创于20世纪初,自50年代起趋于成熟,真正具备了独立学科的地位。(吴志宏,21-23)七、(了解)管理的概念:对一定系统的人、财、物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从而实现个人或部分所不能完成的整体目标的过程。即组织共同劳动,协调个人行为,执行群体职能的活动。 八、管理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特性。 九、教育管理的内容包括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 十、(了解)教育管理的演进 1、孕育时期 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在学术舞台上,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综观中外各国,19世纪之前都未有独立的教育行政,有教育行政的事实及其经验描述,而无教育管理的理论依据。这正是教育管理学处于孕育阶段的基本表现。 2、奠基时期 教育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应用科学,契机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行政效率研究、科学管理运动和人际关系学说的推进。 在20世纪头50年期间,由于受到了行政效率研究、科学管理运动和人际关系学说的影响,教育管理学在其形成过程中重视了教育管理效率、行政程序分析和人际协调沟通的研究,从而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建立与发展时期 综合教育管理学界各家的观点,教育管理学建立的时间标志,当以20世纪50年代较为合理。这是因为,20世纪之前仅有教育行政事务管理的事实,而无理论可言;而二次大战前尽管已经出版了许多教育管理的专门著作,但就其学科水平而言,仍然处在经验描述的框架与水平之上,尚未构建起教育管理的理论体系;此种状况直至二次大战后才有真正的转变。 十一、教育行政管理的四个流派 1、教育管理经验学派 2、教育管理行为学派 3、教育管理决策学派 4、教育管理系统学派 十二、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模式(重点) (一)经验管理模式

行政管理学(A)2015年7月试题及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学(A)试题2015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A.《行政学》 B.《政治与行政》 C.《行政学原理》 D.《行政之研究》 2.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 A.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B.后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C.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D.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3.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 A.专家咨询系统 B.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 C.领导决策系统 D.信息支持系统 4.对于一般的省、市、县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就是()的行政区。 A.发展型 B.特殊型 C.传统型 D.现代型 5.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 A.决策权力 B.归属权 C.合法权力 D. 奖惩权力 6.人事行政机关实行折中制的国家有()。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7.从20世纪()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 A.50 B.70 C.60 D.80 8.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给予处分。 A.检察机关 B.行政监察机关 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9.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中央预算 B.县级预算 C.省级预算 D.市级预算 10.目标管理方法是()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A.德鲁克 B.菲德勒 C.伍德沃德 D.西蒙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项以上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1.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完成的。 A.泰勒 B.魏劳毕 C.怀特 D.韦伯 E.费富纳 12.下列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有()。 A.阿根廷 B.智利 C.爱尔兰 D.伊朗 E.津巴布韦

(完整word版)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

? 名词:(5 个,3分/个) 1、行政: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中的行政组织,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权力,为实现国家社会目标,对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方面社会事务实施科学管理的活动。 2、行政法:是控制国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 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对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行政发展:指行政系统为适应环境的变化,采用科学方法,健全行政体系,改善行政活动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的过程。 4、行政责任:广义行政责任,指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对国家权利主体负责,必须提高自身职责的履行,为国民谋利益。 5、行政效率:指国家行管活动所获得成果与所消耗行管资源间比率。 6、行政手段: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力,依靠行政组织层级节制性,采取行政命令方式,实现国家对行政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管理的方法。 7、经济手段:是行政主体按照经济规律,运用税收、物价、经济合同等经济杠杆来组织、调节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和方法。 8、财务行政:是行政组织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它包括与财政活动有关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以及各项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程序。 9、中观行政环境:指行政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情况,包括行政组织的结构是否合理,职权划分是否明确,沟通是否顺畅,制度是否健全,等等。10、刚性机制:所谓行政沟通~,指不以行政沟通参与者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形的、具体的制度规定,是行政沟通必须遵循的约束规则.柔性机制:行政沟通的~与刚~ 相对应,指在行政沟通中具有较大可变性的约束因素,这些因素具有可塑造、可改变的特性,它包括语言机制和心理机制。 11、行政首长负责制:我国行政领导体制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负责制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行政领导制度. ?简答:(3个,5 分/个) 一、行政含义的几种理解。 1、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理论:观点:把管理国家的活动分为立法、行政、 司法三类,主张这三种权力由三个独立部门掌握,以相互制约平衡.主要著作:《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局限性:过于狭隘.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行政机关也有部分立法提案权和制定部门法规的权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同样也存在人事、财务等行政事务。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关于政府的研究》:观点:在所有政府体制中 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前者谓之政治,后者称之执行。主要著作:《政治与行政:关于政府的研究》局限性:政治与行政相分离,因不符合现实国家政治生活情况受到人们普遍怀疑。 3、泰罗及其同代人的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 论和原则。美国学者怀特(《行政学导论》):行政是实现或执行公共政策时的一切运作;行政乃是为完成特定的目标而对许多人所作的指挥、协调和控制。美国学者费富纳(《行政学》):行政就是由一些人的协调努力,使政府工作得以做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