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滴定法。分析化学第四版部分习题答案

酸碱滴定法。分析化学第四版部分习题答案
酸碱滴定法。分析化学第四版部分习题答案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P148

1、写出下列各酸的共轭碱: 酸

????→?+

H 1个质子失 共轭碱

H 2O OH -

H 2C 2O 4 HC 2O 4-

H 2PO 4一 HPO 42-

HCO 3一 CO 32-

C 6H 5OH C 6H 5O -

C 6H 5NH 3+ C 6H 5NH 2

HS 一 S 2一

Fe(H 2O)63+ Fe(H 2O)5(OH)2+

R —NH 2+CH 2COOH R —NH 2+CH 2COO -

2、写出下列各碱的共轭酸: 碱

????→?+

H 1个质子得 共轭酸

H 2O H 3O + NO 3-

HNO 3

HSO 4-

H 2SO 4

S 2一 HS 一

C 6H 5O -

C 6H 5OH Cu(H 2O)2(OH)2 Cu(H 2O)3(OH)+ (CH 2)6N 4 (CH 2)6N 4H +

R —NHCH 2COO - R —NH 2+CH 2COO -

3、解:(1) (NH 4)2CO 3

MBE [NH 4+]+[NH 3]=2c (1)

[CO 32-] + [HCO 3-

] + [H 2CO 3]=c (2)

CBE [H +]+[NH 4+]=[OH -]+ [HCO 3-] + 2[CO 32-

] (3)

将(1)(2)代入(3)式,消去非质子转移产物[NH 4+]、[CO 32-

]

得PBE : [H +]+[HCO 3-]+2[H 2CO 3]= [OH -

]+ [NH 3] (2)NH 4HCO 3

MBE [NH 4+]+[NH 3]=c (1)

[CO 32-] + [HCO 3-

] + [H 2CO 3]=c (2)

CBE [H +]+[NH 4+]=[OH -]+ [HCO 3-] + 2[CO 32-

] (3)

将(1)(2)代入(3)式,消去非质子转移产物[NH 4+]、[HCO 3-

]

得PBE : [H +] + [H 2CO 3]= [OH -] + [NH 3] + [CO 32-

] 4、解:(1)KHP

MBE [K +]=c

[HP -]+[H 2P]+ [ P 2-

]=c

CBE [K +]+[H +]=[OH -]+ [HP -]+2[ P 2-

] 得质子 质子参考水准 失质子

---+??→????←+

+

2H

H 2P HP P H

--++??→????←+

+

OH O H O H H

2H 3

PBE [H 2P]+ [H +] = [ P 2-

] + [OH -

]

(2)NaNH 4HPO 4

MBE [Na +]=c

[NH 4+]+[NH 3]=c

[PO 43-]+[HPO 42-]+[H 2PO 4-]+[H 3PO 4]=c

CBE [H +]+[NH 4+]+[Na +]=[OH -

]+3[PO 43-]+2[HPO 42-]+[H 2PO 4-] 得质子 质子参考水准 失质子

3H 4NH NH ??→?+

-+

--++??→????←+

+

OH O H O H H

2H 3

PBE [H 2PO 4-]+2[H 3PO 4]+[H +]=[NH 3]+[PO 43-]+[OH -

]

(3)NH 4H 2PO 4

MBE [NH 4+]+[NH 3]=c

[PO 43-]+[HPO 42-]+[H 2PO 4-]+[H 3PO 4]=c

CBE [H +]+[NH 4+]=[OH -

]+3[PO 43-]+2[HPO 42-]+[H 2PO 4-] 得质子 质子参考水准 失质子

3H 4NH NH ??→?+

-+

--

--

+??→???→???

?←+

+

+

34

H 224

H

42H

43PO HPO PO H PO H --++??→????←+

+

OH O H O H H

2H 3

PBE [H 3PO 4]+[H +]=[NH 3]+[HPO 42-]+2[PO 43-]+[OH -

]

(4)NH 4CN

MBE [NH 4+]+[NH 3]=c

[CN -

]+ [HCN]=c

CBE [H +]+[NH 4+]=[OH -]+[CN -

]

得质子 质子参考水准 失质子

3H

4NH NH ??→?+

-+

-+???←+

CN HCN H

--++??→????←+

+OH O H O H H 2H 3

PBE [HCN]+[H +]=[NH 3]+[OH -

]

5、解:设C 1.mol.L -1HA 和C 2mol.L -1HB 两种弱酸混合,解离常数分别为Ka (HA)和Ka (HB)

-

--++-

??→????

←???

←++

+

34

H 4H 243H

42PO HPO PO H PO H

PBE :[H +

]=[A -]+[B -]+[OH -

]=]

H [K ]H []HB [Ka ]H []HA [Ka w

)HB ()HA (++

+++ [H +]=Kw ]HB [Ka ]HA [Ka )HB (1)HA (++ 精确式 (或:由PBE 式可得[H +

]=

]

H [K C Ka ]H [Ka C Ka ]H [Ka w

2)

HB ()HB (1)

HA ()HA (++++

?++

?+ 整理后便是精确式)

由于为弱酸溶液,所以[OH-]可忽略 PBE 式变为 [H +]=[A -]+[B -]

即[H +]=]HB [Ka ]HA [Ka )HB ()HA (+ 近似式 当C 1 、C 2不太小, Ka (HA)和Ka (HB)较小,即酸性较弱时 [HA]≈C 1 [HB]≈C 2

[H +]=)HB (2)HA (1Ka C Ka C + 最简式

若两种酸都不太弱,先由最简式求得[H +]1,对近似式进行逼近求解。

(2) H 3BO 3Ka=5.8×10-10 NH 3的K b =1.8×10-5

NH 4+

:K a =105

14

b w 106.510

8.1100.1K K ---?=??= 所以[H +]=6.51010.0108.510.01010??+??--=1.07×10-5

pH=4.97

6、H 3PO 4的为pKa 2=6.60

答:当H 2PO 4-— HPO 42-

的平衡浓度比趋近1:1时,该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较大,所以由图5-3可知,缓冲溶液适用的pH 范围为7.201±。

7、答:H 2P 的pKa 1=2.95 pKa 2=5.41 HCOOH 的pKa=3.74 CH 2ClCOOH 的pKa=2.86

氨基乙酸盐的pKa 1=2.35 pKa 2=9.60

所以(1)pH=3.0的缓冲溶液可选择HP -—HCl (形成H 2P —HP -

的)缓冲体系;

或CH 2ClCOOH —NaOH 形成(CH 2ClCOOH —CH 2ClCOO -

的)缓冲体系。

(2)pH=4.0的缓冲溶液可选择HCOOH —NaOH(HCOOH —HCOO -

的)缓冲体系。

8、(1)HF Ka=7.2×10-4

F -

:K b =11

4141039.110

2.7100.1Ka Kw ---?=??= CKa>10-8 所以能用等浓度的NaOH 标准溶液滴定。 E t =-0.1%时,

999%

1.0%

1.01c c HF

F =-=

-

pH=pKa+lg

HF

F c c -=3.14+lg999=6.14

E t =+0.1%时,pH 约为9.7。

突跃范围为6.14~9.7,可选择甲基红、溴百里酚蓝、中性红、酚酞为指示剂。 第二种选择指示剂的方法:

化学计量时产物为NaF. C F -=0.050mol·L -1

.Kw 201095.61039.1050.0K C 1311b F >?=??=--- 4001039.1050

.0K C 11

b

F >?=

--

∴1711b F L mol 103.81039.1050.0K C ]OH [----

??=??==

-

pOH=6.08 92.7pH SP =

所以,选NaOH 为标准溶液, 中性红、酚酞等为指示剂。 (2)KHP

H 2P 的pKa 1=2.95 pKa 2=5.41

P 2-

的59.841.5142b 100.110100.1Ka Kw K 1---?=?== 05

.1195

.21412b 100.110

100.1Ka Kw K ---?=?== KHP 作为酸时,因为CKa 2>10-8 ,所以能用等浓度的NaOH 标准溶液滴定。

化学计量时产物为Na 2P ,其浓度C=0.050mol·L -1 因为1b cK >40K b2 cK b1>20K w C/K b1<400

所以[H +

]=

2

cK 4K K 1

b 21b 1b ++-=1.0×10-9.06

pH SP2=9.06选NaOH 为标液,酚酞为指示剂。

KHP 作为碱时,CK b2<10-8,所以不能直接准确滴定。 (3) 氨基乙酸盐的pKa 1=2.35 pKa 2=9.60

NH 3+CH 2COONa 作为酸时,cK a2<10-8,所以不能直接准确滴定。 NH 3+CH 2COONa 作为碱时,pK b2=11.65

CK b2<10-8,所以不能直接准确滴定。

(4) NaHS

H 2S Ka 1=10-7.24 Ka 2=10-14.92

S 2- :K b2=

76.61

10Ka Kw

-= NaHS 作为碱时,可用强酸准确滴定NaHS 10CK 8

b 2∴>-

12L ..mol 050.0C ,S H :,-=其浓度产物为计量点时

21Ka 40CKa > Kw 20CKa 1>

400Ka C

1

> ∴27.424.711010050.0CKa ]H [--+

=?==

∴27.4pH SP = 选HCl 为标准溶液,甲基红为指示剂。 NaHS cK a2<10-8,所以不能直接准确滴定。 (5)H 2CO 3的K a1=10-6.38 K a2=10-10.25 Na 2CO 3的K b1=10-3.75 K b2=10-7.62

CK b28

10-≈,所以NaHCO 3可用HCl 直接准确滴定。 化学计量点时,H 2CO 3的浓度按饱和浓度0.040mol.L-1计算 故pH=3.89(见P139) 选甲基为指示剂 (6) (CH)6N 4的K b =1.4×10-9

C SP K b <10-8 所以不能直接准确滴定。

(7) (CH 2)6N 4·HCl 的Ka=6

9141014.7104.1100.1Kb Kw ---?=??= 86SP 101014.72

10

.0Ka C -->??=

标准溶液:NaOH.

化学计量点时,产物为(CH 2)6N 4,其C=0.050mol.L -1

40010

4.1050.0K C 9b >?=-

CK b >20Kw ∴69b 1037.8104.1050.0CK ]OH [---

?=??==

pOH=5.08 pH=14-5.08=8.92 可选用酚酞为指示剂。 (8) CH 3NH 2 K b =4.2×10-4 pK b =3.38

C SP K b >10-8 所以可以用HCl 标准溶液直接准确滴定。。 化学计量点时,产物为CH 3NH 3+, 其C=0.050mol.L -1 Ka=

62.1010K Kw

b

-= Kw 20CKa >

400Ka

C

> ∴96.562.101010050.0cKa ]H

[--+

=?==

pH=5.96 ∴可用甲基红为指示剂

11、(1)H 3A S O 4 Ka 1=10-2.20 Ka 2=10-7.00 Ka 3=10-11.50

811SP 10Ka C -> 800.72SP 1033.0103

10

.0Ka C 2--?=?=

C SP3Ka 3<10-8 80.42110Ka Ka = 5.43

2

10Ka Ka = 。

级离解出的准确分步滴定第一、二可用等浓度的时当+H NaOH ,%5.0|E |t <∴

第一化学计量点,产物为H 2A S O 4-

.C=0.050mol·L -1

Kw 20CKa 2> C<20Ka 1

∴1

520

.200.720.21

2

1L mol 1037.210

050.01010050.0Ka C Ka CKa ]H [-----+

??=+??=

+=

pH SP1=4.63 选用甲基橙、溴酚蓝为指示剂。

第二化学计量点,产物HA S O 42-

C =

11L .mol 033.0L .mol 3

10

.0--?=? Kw 20CKa 3< C>20Ka 2

12.900.7w 32L mol 100.1033

.010C )K CKa (Ka ]H [---+

??=?

=+=∴

pH =9.23 选用酚酞为指示剂。

(2) H 2C 2O 4: K a1=10-1.22 K a2=10-4.19

811SP 10Ka C -> C SP2Ka 2>10

-8

52

1

10Ka Ka <

只能准确滴其总量不能分步滴定,O C H 422∴。 化学计量点时,产物为Na 2C 2O 4,其C=

1L .mol 3

10

.0- 81.92

a w

b 10K K K 1-==

78.121w b 10Ka K

K 2-==

2b 1b K 40CK > Kw 20CK 1b >

400K C

1

b 1> ∴的影响也可忽略。

解离对忽略第二级解离和水解均可C , 64.581.91b 10103

10

.0CK ]OH [---=?=

= pOH=5.64 pH SP =14-pOH=8.36 可用酚酞作指示剂。 (3) 0.40mol·L -1乙二胺 H 2NCH 2CH 2NH 2 K b1=10-4.07 K b2=10-7.15

81b S P 10K C 1-> C SP2K b2=

815.71094.0103

40

.0--?=? 52

1

10Kb Kb < ∴。只能准确滴定其总碱量不能分步滴定,

化学计量点时,产物为3223H N CH CH N H +

+ 其C=

1L .mol 3

40

.0- 85.62b w

110K K Ka -==

93.91

b w 2a 10K K K -== 285.61Ka 40103

40

.0CKa >?=

- ∴第二级解离可以忽略。

w 1a K 20CK >

400K C

1

a > 86.385.6110103

40

.0CKa ]H [--+=?=

=∴ pH=3.86 可用甲基红、溴甲酚绿为指示剂。 (4) NaOH+(CH 2)6N 4 K b =10-8.85 pK b =8.85

10pK 4b << C SP K b <10-8

∴。可分别准确滴定NaOH

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组成为NaC1、H 2O 、 (CH 2)6N 4 溶液的pH 由(CH 2)6N 4控制,其C=

1L .mol 050.02

10

.0-= Kw 20CK b >

400

K C

b

> 08.585.8b 1010050.0CK ]OH [---=?==∴

pOH=5.08 pH=8.92 可选用酚酞为指示剂。 (5) 邻苯二甲酸pKa 1=2.95 pKa 2=5.41

81SP 10Ka C 1-> C SP2Ka 2>10

-8

52

1

10Ka Ka <

∴可直接滴定其总量。

化学计量点时,其产物为邻苯二甲酸钠,其C=

1L .mol 3

01

.0- K .b1=

59.8210Ka Kw -= K b2=05.111

10Ka Kw

-= 21Kb 40CKb > ∴第二级解离可忽略。

又Kw 20CK 1b >

400K C

1

b >

04.559.81b 10103

10

.0CK ]OH [---=?=

=∴ pOH=5.04 pH=8.96 可选用酚酞为指示剂。 (6) 联氨H 2NNH 2 pK b1=5.52 pK b2=14.12

81b SP 10K C 1-> C SP2K b2<10-8

52

b 1

b 10K K > ∴可分步准确滴定第一级解离的H +

化学计量点时,产物为23NH N H +

(属两性物质)C=0.050mol·L -1

12.0b w

a 10K K K 2

1-==

Ka 2=48.8110Kb Kw -= Kw 20CKa 2> C<20Ka 1

90

.412

.048.812.01

2

11010

050.01010050.0Ka C Ka CKa ]H [----+

=+??=

+=

∴ pH=4.90 可用甲基红为指示剂 (7)H 2SO 4+H 3PO 4 H 2SO 4的Ka 2=10×10-2

H 3PO 4的pKa 1=2.12 pKa 2=7.20 pKa 3=12.36

543142210)

PO H (Ka )

SO H (Ka <

∴所以不能分别滴定。

8422SP 10)S O H (Ka C 2-> C SP3Ka 1(H 3PO 4)=

812.210104

10

.0-->? (因为是混合酸,所以属于第三化学计量点。) C SP4Ka 2(H 3PO 4)=

820.71013.0105

10

.0--?=? C SP5Ka 3(H 3PO 4)<10-8

543243110)

PO H (Ka )

PO H (Ka >

()()5PO H 3PO H 210Ka Ka 4343> 可形成两个突跃滴定4342PO H S O H +∴

第一突跃,化学计量中产物为H 2PO 4- C=0.025mol·L -1

Kw 20CKa 2> C<20Ka 1

72.41

2

110Ka C Ka CKa ]H [-+=+=

∴ pH=4.72 选用甲基橙为指示剂。

第二突跃,化学计量产物为HPO 42- C=0.020mol·L -1

Kw 40CKa 3< C>20Ka 2 62.93210C

)

Kw CKa (Ka ]H [-+=+=

pH=9.62 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8)乙胺pK b (乙胺)=3.25, 吡啶 pK b (吡啶 )= 8.77

因为,c sp K b (乙胺)>10-8, c sp K b (吡啶)<10-8 K b (乙胺)/ K b (吡啶)>105所以,可分别直接准确滴定乙胺。

滴定反应: C 2H 5NH 2 + H + = C 2H 5NH 3+

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组成为C 2H 5NH 3+,C 5H 5N 。属两性溶液 所以,[OH -] =)(K )(K b b 吡啶乙胺

pOH =(3.25 + 8.77)/2 = 6.01 pH=14-6.01=7.99 故,选酚酞为指示剂。 12、解:HAc 的pKa=4.74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NaOH 滴定HCl+HAc 中的HCl 时,假设终点时为橙色

(参加反应的多黄色过量太多,即

HAC ) 此时pH 约为为4.00

据δAc -= 154.010

1010Ka ]H [Ka C ]Ac [74

.400.474

.4HAC =+=+=---+- 即此时,有15.4%的HAc 参加反应

13、解:H 2SO 4 Ka 2=1.0×10-2 NH 3 K b =10-4.74 NH 4+ Ka=26.910Kb

Kw

-= C SP2Ka 2(H 2SO 4)>105 C SP3Ka(NH 4+)=

826.910104

2

050.0--

NH (Ka )SO H (Ka >+

42SO H 可准确滴定其中的∴

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 SP 由NH 4+

决定,其C=0.050mol·L -1

()()

400Ka C K 20CKa 4

4

NH w

NH >>++

28.526.941010050.0)NH (CKa ]H [--+

+=?==∴

pH =5.28 可选用甲基红为指示剂∴

(2)可用两种方法

第一种:甲醛法:先用NaOH 滴定H 2SO 4,然后用甲醛法测定之,具体步骤见实验书。

用酚酞为指示剂。

第二种:用蒸馏法见P143.用甲基红为指示剂。 14、(1)偏低

(2)第一化学计量点无影响。

第二化学计量点,使结果偏高。

15、 (1)5.00mol

(2)其反应结果为:Na 2CO 3和NaHCO 3的混合物,且物质的量比为:1:1 mLHCl 00.40还需∴ (3) NaOH 18、(1)HCl L mol 100.21

7

--?? 67810100.210

---

7w

2104.22

K 4c c ]H [-+

?=++=

62.6)104.2lg(pH 7=?-=∴- (2)421S O H L mol 020.0-? 01.0Ka 2=

据 ()()2

C K a 8Ka C Ka C ]H [2

22+-+-=

+

()()59

.1]H lg[pH L mol 0256.02

01

.002.0801.002.001.002.012=-=?=??+-+-=

+-

(3)

0.01mol·L -1NH 4Cl NH 3的K b =1.8×10-5

NH 4+

的 1

5

14b w a 106.510

8.1100.1K K K ---?=??== CK a =0.1×5.6×10-10>20Kw ,

400Ka

C

> 610104.7106.51.0CKa ]H [--+?=??==∴

13.5]H lg[pH =-=+

(4)

0.025mol·L -1HCOOH K a =1.8×10-4 CKa=0.025×1.8×10-4=4.5×10-6>20Kw ,

400139108.1025

.0Ka C 4

<=?=-

02

.02

108.1025.04)108.1(108.12

CKa

4Ka Ka ]H [14

2442=???+?+?-=

++-=

---+

69.2]H lg[pH =-=+

(5)

1.0×10-4mol·L -1 HCN Ka = 7.2×10-10 CKa=1.0×10-4×7.2×10-10<20Kw

400Ka

C

> 7141041086.2100.1102.7100.1Kw CKa ]H [----+?=?+???=+=∴

54.61086.2lg ]H lg[pH 7=?-=-=-+ (6)

1.0×10-4mol·L -1 NaCN HCN 的Ka = 7.2×10-10

CN -

的 510

14a w b 1039.110

2.7100.1K K K ---?=??== CK b =1.0×10-4

×1.39×10-5

>20Kw 40010

39.1100.1Kb C 54

5

5

42

55b

2

b b 1009.32

1039.1100.141039.11039.12

CK 4K K ]OH [------?=????+?+

?-=

++-=∴

pOH=4.51 pH=14-pOH=9.49

(7) 0.10mol·L -1 (CH 2)6N 4 K b =1.4×10-9 Kw 2010

4.1CKb 10

>?=-

400Kb

C

> 5101018.1104.1CKb ]OH [--?=?==∴-

92.4pOH = pH=14-pOH=9.08

(8) 0.10mol·L -1 NH 4CN NH 3的K b =1.8×10-5 K a(HCN)=7.2×10-10 105

14

b w )

NH (a 106.510

8.1100.1K K K 4

---?=??==+ )

H C N (a w )NH (a )HCN (a K C )

K CK (K ]H [4

++=

++

()

18

.9pH 1058.610

2.71.0100.1106.51.0102.7]H [10

1014

1010=?=?+?+????=----+

(9) 0.01mol·L -1 KHP H 2P 的K a1=1.1×10-3 K a2=3.9×10-6 因为 cKa 2>20K w c<20Ka 1 所以 1

21Ka C C

Ka Ka ]H [+=

+

20

.4pH 100.1101.101.001.0109.3101.120.43

63=?=?+????=

---- (10) 0.01mol·L -1 Na 2S H 2S 的Ka 1=5.7×10-8 Ka 2=1.2×10-15 S 2-

的 3.8102.1100.1K K K 15

4

a w 1

b 2=??==- 7

8

14a w 2

b 1075.110

7.5100.1K K K 1---?=??== 因为Kw 20CK 1b > w b K 20CK 1>

400K C

1

b < 所以 11

2

11L mol 0988.02

CKb 4Kb Kb ]OH [--?=++-=

pH=1.00 pH=13.00

(11) 0.01mol·L -1 NH 3+CH 2COOH Ka 1=4.5×10-3 Ka 2=2.5×10-10

因为21Ka 40CKa > CKa 1>20Kw

1

a K c

<400 所以 2

CKa 4Ka Ka ]H [1

2

11++-=

+

)

L mol (100.12

105.401.04)105.4(105.4172.13233-----??=???+?+?-=

pH=1.72

19.解: H 3PO 4的 Ka 1=7.6×10-3 Ka 2=6.3×10-8 Ka 3=4.4×10-13

231Ka 400087.0106.701.0CKa >=??=- Ka 2>>Ka 3

CKa 1=0.01×7.6×10-3>20Kw, 所以H 3PO 4的第二,三级解离的水的解离均可被忽略,于是按一元弱酸来处理。

4003.1106.701.0Ka C 3

1<=?=- ()

)

L mol (0057.02

106.701.04106.7106.72

Ka 4Ka Ka ]H [13

2

331

2

11----+?=???+?+

?-=

++-=∴

求各型体的浓度,有两种方法,方法一:用分布分数和分析浓度计算; 方法二:因为第二,三级解离的水的解离均可被忽略

所以[H 2PO 4-]≈[H +]=0.0057mol ·L -1

)L mol (103.6Ka ]

H [Ka ]PO H []HPO [18224224

--+-

-

??=≈=

)L mol (1086.40057.0104.4103.6]

H [Ka Ka ]H [Ka ]HPO []PO [1181383232434

----+

+-

-

??=???===20、解: H 2C 2O 4的Ka 1=5.9×10-2 Ka 2=6.4×10-5

(1)()

mol 1087.1134

10250n 33

O C Na 422--?=?=

)L m o l (1074.35000

.01087.1V n C 133

---??=?== pH=4.00时,

)L m o l (107.3C Ka Ka Ka ]H []H []H []O C H [1

621122422--+

++??=?++= )L mol (103.2C Ka Ka Ka ]H []H [Ka ]H []O HC [132

1121

42--+

++-

??=?++= )L mol (104.1C Ka Ka Ka ]H []H [Ka Ka ]O C [132

1122

1242--+

+-

??=?++=

(2) H 2S Ka 1=5.7×10-8 Ka 2=1.2×10-15 c = 0.10mol·L -1

pH=1.00时,[H +]=0.10mol·L -1 [H +]2 + [H +]Ka 1 + Ka 1Ka 2=0.12 + 0.1×5.7×10-8 + 5.7×10-8×1.2×10-15 = 0.010 + 5.7×10-9 + 6.84×10-23 ≈ 0.010

)L mol (10.010.0010

.010

.0c

Ka Ka ]Ka [H ][H ]H []S H [12

2

1122

2-++?=?=

?+++=

)

L mol (107.510.0010.010

7.510.0c Ka Ka ]Ka [H ][H Ka ]H [][HS 188

2

1121

-

---+

+??=???=?+++=

)

L mol (1084.610.0010

.01084.6c Ka Ka ]Ka [H ][H Ka Ka ][S 12223

21122

1-2---+

??=??=

?+++=

21、解:462N )CH (的K b =1.4×10-9 pK b =8.85 +

H N )CH (462的Ka =6a

w

101.7K K -?= 有关反应为:462N )CH ( + HCl==+H N )CH (462 + Cl -

n HCl = (cV)HCl = 12×4.0 = 48(mmol)

===

19

.1400

.20M m n 462N )CH (0.143(mol)=143mmol 因为n HCl <462N )CH (n ,所以溶液的组成为462N )CH (和+

H N )CH (462的混合液,浓

度分别为: )L mol (95.010048

143C 1N )CH (462-?=-=

)L mol (48.0100

48C 1H N )CH

(46

2-?==+

先按最简式计算:

45

.548

.095.0lg 15.5C C lg

pK pH H N )CH

(N )CH (a 46

2462=+=+=+

此时)L mol (105.3]H [16--+??=, )L m o l (1028.0]OH [1

8---??=

]OH []H [-+> ]H [C 462N )CH (+>>, ]H [C H N )CH (462+>>+

因此采用最简式计算是合理的。

22、解:NH 3的pK b =4.74,NH 4+的pK a =14.00-4.74=9.26,1

Cl N H mol g 49.53M 4-?=

设:需15mol·L -1氨水x mL ,NH 4Cl y 克,则由题意可得:

49

.53/y 10

x 15lg

26.900.100

.10

.149

.53/y 0.110x 153

3--??+==+?? 解之得:x = 57mL y= 8.0g 即需要15mol·L -1氨水57ml ,需要NH 4Cl 8.0克。 23、解:需氨基乙酸的质量为:m = cVM = 0.10×100×10-3×75.07 = 0.75g

氨基乙酸盐+NH 3CH 2COOH 的pKa 1=2.35 pKa 2=9.60

所以,pH=2.00的缓冲溶液由+NH 3CH 2COOH -+NH 3CH 2COO -

组成,应加酸。

反应为:+NH 3CH 2COO -

+ H + = +NH 3CH 2COOH

设需加入1.0mol·L -1HClVmL ,则V 01.0100

V

0.1C COOH

CH NH 23=?=

+ V 01.010.0C COO

CH NH 23-=-

+

由 COOH

CH NH

COO

CH NH 12323C C lg

pKa pH +-

++=

得: V

01.0V

01.010.0lg

35.200.2-+=

解之得:V = 6.9mL

即需加酸6.9ml ,需氨基乙酸0.75g 。 24、解:HAc 的pK a =4.74

(1)按最简式计算:

74

.41

.01

.0lg 74.4C C lg

pKa pH HAc Ac =+=+=- 此时]OH []H [C ],

H [C ,L mol 10

]H [HAc Ac 174

.4-++--+

>>>>>?=-由于因此用最

简式计算是合理的。 加入1.0ml6.0mol·L -1HCl 溶液后:

)L mol (887.010

0.11.0100.10.61.01C )L mol (05.110

0.110.0100.10.610.01C 13

3

AC 1

3

3HAC ------?=?+??-?=?=?+??+?=-

由于-A c H A C C 、仍都较大,仍可按最简式计算:

69.405

.1887

.0lg

74.4pH =+= 溶液的pH 减小了4.74-4.69 = 0.05个pH 单位。

(2)设此缓冲溶液中HAc 、NaAc 的分析浓度分别为x 、ymol·L -1 由 HAc

Ac C C lg

pKa pH -+= 得:5.00 = 4.74 + lg

x

y

(1) 加入1.0mL6.0mol·L -1NaOH 后,

1

3

3

AC 1

3

3HAC L mol 10

0.11.0100.10.61.0y C L

mol 100.110.0100.10.610.0x C ------??+??+?=??+??-?=-

同理 3

3

100.10.610.0x 100.10.61.0y lg 74.410.000.5--??-???+?+=+ (2)

解(1)(2)得:x = 0.40mol·L -1 y = 0.72mol·L -1 25、解:(1)酒石酸H 2A 的pKa 1=3.04 pKa 2=4.37

因为cKa 2>20K w ,c(0.034)>20Ka 1(20×10-3.04=0.018),故可采用最简式进行计算:

c

a c a 21K K ]H [=+

式中c a 1K 、c

a 2K 为洒石酸的浓度解离常数。与活度常数的关系如下:

-

+

γγ

=

HA a c

a H 11

K K

-

+-γγγ=

222

A H HA a c a K K

因此 -

+

-

+--

+γγ=

γγγ?

γγ=

=

+

22

122H

12

1A a a H A H HA a HA a c a c a K K 1K K K

K ]H [

则 -

++γ=

γ=α+

22

1A a a H H K K ]H [

在饱和洒石酸氢钾KHA 溶液中,需要考虑2种离子:K +、HA —

由∑==n 1

i 2

i i Z c 21I

得:])cZ ()cZ [(2

1

I HA 2K 2-++=

1

22L m o l 034.0)

1034.01034.0(21

-?=?+?=

根据 ?

??

?

??-+-=γI 30.0I 1I

Z 50.0lg 2

i i 得:29.0034.030.0034.01034

.0250.0lg 2

A 2-=?

??

? ???-+??-=γ-

则 51.02A =γ- 于是 )lg pKa pKa (2

1

lg pH 2A 21H -+γ++=α-= 56.3)51.0lg 37.404.3(2

1

=++=

(2)解:H 3BO 3 pKa = 9.24

B 4O 72- + 5H 2O =2H 3BO 3 + 2H 2BO 3-

溶液中需要考虑2种离子:Na +、H 2BO 3—,浓度都为0.020mol·L -1

由 ∑==n 1

i 2

i i Z c 21I

得 ])cZ ()cZ [(21

I 3

2BO H 2Na 2-++=

122L m o l 020.0)1020.01020

.0(2

1

-?=?+?= 根据 ?

??

?

??-+-=γI 30.0I 1I

Z 50.0lg 2

i i 得:059.0)020.030.0020

.01020

.0(150.0lg 2BO H

3

2-=?-+?-=γ-

87.03

2

BO H =γ-

1BO H BO H BO H L mol 020.087.0c 3

2

3

2

3

2

-??=γ=α--- 1BO H L mol 020.03

3

-?=α

因为-3

2BO H

c 、3

3

BO H c 浓度较大,故采用最简式进行计算,于是

18.9020

.0020

.00873lg

24.9lg

pKa pH 3

32

2

BO H BO H =?+=αα+=-

26、解:据n HA =n NaOH

0900.01020.41M

250

.13??=- 解之得:M =337.1g·mol -1

当加入 V NaOH =8.24ml 时,溶液中

[HA]=24

.800.5009000.0)24.820.41(+?-

[A -

]=24

.800.5009000.024.8+?

据pH=pKa+lg

]

HA []

A [ 4.30=pKa+lg

24

.820.4124

.8- 解之得:Ka=1.3×10-5

计量点的pH 由产物NaA 决定。

其C=13

L mol 04066.010)20.4100.50(1.337250

.1--?=?+

K b =Ka Kw =105

14

1069.7103.1100.1---?=?? Kw 20CK b >

400K C

b

> 1610b L .mol 1059.51069.704066.0CK ]OH [----?=??==∴

pOH=5.25 pH=8.76(6) 选酚酞为指示剂。 27、解:C 6H 5COOH Ka=6.2×10-5 pKa=4.21

(1) C 苯甲酸=

1NaOH L mol 08280.000

.2570

.201000.0V )CV (-?=?=苯甲酸 (2) 化学计量点,产物为C 6H 5COONa 其浓度为

C=

1L mol 04530.070

.2000.2508280

.000.25-?=+? K b =79.921

.414a w 1010

100.1K K ---=?= Kw 720CK b =>

400K C

b

> 57.579.9b 101004530.0CK ]OH [---=?==∴

pOH=5.57 43.8pH SP =∴

(3) 可选用酚酞为指示剂。 28、解:(1)计量点时,HCl 与NH 3完全反应生成NH 4Cl,浓度为 C=0.05000mol·L -1 NH 4+的K a =5.6×10-10

因为CKa>20Kw

400Ka

c

> 所以 [H +]=1610L mol 103.5106.505000.0cKa ---??=??= pH=5.28

( 2 ) 计量点前-0.1%时,即加入19.98mlHCl

NH 3 + HCl = NH 4Cl 此时 153L mol 100.598

.1900.201000

.098.191000.000.20]NH [--??=+?-?=

124

L mol 100.598

.1900.20100

.098.19]NH [--+??=+?= 26.6100.5100.5lg 26.9]

NH []NH [lg pK pH 2

5

43a =??+=+=--+ 或

34310%

1.01%1.0]NH []NH [-+

=-= 26.610lg 26.9]

NH []NH [lg

pK pH 343a =+=+=-+

计量后+0.1%,即加入20.02mlHCl.

过量HCl 的浓度为()()L /mol 100.502

.2000.201000

.000.2002.20C 5HCl -?=+?-=

[]过H Cl

C

H =+

30.4pH = ∴

由此知滴定突跃范围为6.26~4.30,可选用溴甲酚绿、甲基红作指示剂。 29、解:设0.05000mol/LNa 2B 4O 7的体积为Vml.

则:化学计量点时,所加HCl 的体积为:

Vml 1000

.02

V 05000.0=? 故:计量点时H 3BO 3的浓度为:

()L /mol 1000.02

4

05000.0=?

400a

K C

Kw 20CKa 108.5Ka BO H 1033>>?=- 的

L /mol 106.7108.51000.0CKa ]H [610--+?=??=

=

即pH =5.12故选用甲基红作指示或溴甲酚绿为指示剂。 30、解:(1)当pH =1.50时,[H +]=10-1.50

2

1122

B

H Ka Ka Ka ]H []H []H [2++=δ+++

2

1121

HB Ka Ka Ka ]H []H [Ka ]H [++=δ+++-

50.111

HB B H 10Ka a K ]H [2-+=∴δ=δ-= 由上知,

同理可得:50.6210Ka -=

(2)52

1898.750.62281110Ka Ka 101010310.0Ka Csp 10Ka sp C =>=?=>----

的分步滴定的 可以用B H L /mol 10.0OH a N L /mol 1000.02∴ (3)第一化学计量点时,产物为HB -,其C =0.050mol/L

11

.4pH 1010

050.01010050.0Ka C Ka CKa ]H [a K 20C Kw 20a CK 11.450

.150

.650.11

2

11

= < ----+

=+??=

+=

∴> 故可以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第二化学计量点时,产物为(Na 2B )B 2-,其C =

1L mol 3

10

.0-? 5

.750

.614a w b 1010100.1K K K 21

---=?== 5.1250

.114a w b 1010

100.1K K K 12

---=?== 第二级解离可忽略 ∴>2b 1b K 40CK

400K C

Kw 20CK 1

b 1b >> 又

49.450.71b 10103

10

.0CK ]OH [---=?=

∴= 9.514.49-14pH 49.4OH p == =

所以可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

31、解:(1)pH ep =5.5时,9w

ep 6

ep 101.3]

H [K ]OH [102.3]H [-+

-

-+

?==

?= %100C

]H []OH [E sp HCl

ep

ep t ?-=

+-

%006.0%1002

/1000.0102.3101.36

9-=??-?--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试题库完整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题库 一、填空题 1.?铬酸洗液的主要成分是(重铬酸钾)(浓硫酸)和(水),用于去除器壁残留(油污),洗液可重复使用. 2.洗液用到出现(绿色)时就失去了去污能力,不能继续使用. 3.比色皿等光学仪器不能使用(去污粉),以免损伤光学表面. 4.电烘箱烘干玻璃仪器的适宜温度为(105~120℃),时间为(1小时) 5.干燥器底部最常用的是(变色硅胶)和无水(氯化钙)硅胶可以烘干重复使用. 6.对于因结晶或碱金属盐沉积及强碱粘住的瓶塞,可把瓶口泡在(水)或(稀盐酸)中,经过一段时间可能打开. 7.安装精度要求较高的电子天平理想的室温条件是20±2℃,相对湿度为45~60%;理化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8~26℃)内,湿度应保持在(55~75%) 。 8.化验室内有危险性的试剂可分为(易燃易爆危险品)、(毒品)和(强腐蚀剂)三类. 9.在分析实验过程中,如找不出可疑值出现原因,不应随意(弃去)或(保留),而应经过数据处理来决定(取舍) 。 10.准确度的大小用(误差)来表示,精密度的大小用(偏差)来表示. 11.化验室大量使用玻璃仪器,是因为玻璃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有很好的(透明度)、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绝缘性能. 12.带磨口的玻璃仪器,长期不用时磨口应(用纸垫上)以防止时间久后,

塞子打不开. 13.滤纸分为(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两种,重量分析中常用(定量). 14.放出有毒,有味气体的瓶子,在取完试剂后要(盖紧塞子),还应该用(蜡)封口 15.滴定管使用前准备工作应进行(洗涤)(涂油)(试漏)(装溶液)和(赶气泡)五步. 16.玻璃仪器的干燥方式有(晾干)(烘干)(热或冷风吹干)三种. 17.石英玻璃的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耐(酸)性能好,能透过(紫外线),在分析仪器中常用来作紫外范围应用的光学元件. 18. 不同试样的分解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分解方法大致可分为(溶解)和(熔融)两种. 19. 溶解试样时就是将试样溶解于(水)(酸)(碱)或其它溶剂中. 20. 熔融试样就是将试样与(固体熔剂)混合,在高温下加热,使欲测组分转变为可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 21. 用氢氟酸分解试样应在(铂)或(聚四氟乙烯塑料)器皿中进行.. 22. 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包括样品(溶解)、(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和灼烧等步骤. 23. 重量分析中使用的滤纸分(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两种,重量分析中常用(定量)滤纸进行过滤,又称为(无灰)滤纸. 24. 玻璃砂芯漏斗在使用前,先用(强酸)处理,然后再用(水)洗净,洗涤时,通常采用(抽滤)法,该漏斗耐(酸),不耐(碱). 25. 干燥器底部放干燥剂,最常用的干燥剂是(变色硅胶)和(无水氯

分析化学试题(二)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二)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 预测某水泥熟料中的3含量, 由4 人分别进行测定。试样质量均 为 2.2g ,4 人获得 4 份报告如下。哪一份报告是合理的? ( D ) A 2.0852% ; B 2.085% ; C 2.09% ; D 2.1% ; 2 某人用直接滴定法测出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由计数器算得结果为 7.628195% ,你认为此时应取几位有效数字( A ) A 3 ; B 5 ; C 4 ; D 2 3 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平均含量为30.6%,而真实 含量为30.3%,则30.630.30.3% 为( B ) A 相对误差; B 绝对误差; C 相对偏差;D 绝对偏差 4 24 在0.0010 ?13 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1K24 中的溶解度 (A ) 24 的 2.0 x 10-12 A 小 B 相等 C 可能大可能小 D 大 5 使用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时,标定浓度应使用的基准物质为 ( C )。 A 邻苯二甲酸氢钾; B 硼砂; C 碳酸钙; D 草酸钙 6 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 0.0002g ,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为( B ) A 0.1g ; B 0.2g ; C 0.3g ; D 0.4g 7 摩尔法的指示剂是( B )。 A K 22O7 ; B K 24; C 3+; D 8 氧化还原滴定的主要依据是( C )。 A 滴定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发生变化; B 滴定过程中金属离

子浓度发生变化: C 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发生变化; D 滴定过程中有络合物生成。 9 4沉淀在0.1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其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大, 其合理的解释是( B ) A 酸效应; B 盐效应; C 配位效应; D 形成过饱和溶液 10 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C ) A 浓、冷、慢、搅、陈 B 稀、热、快、搅、 陈 C 稀、热、慢、搅、陈 D 稀、冷、慢、搅、 陈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30 分) 1 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各造成何种(系统、偶然)误差。 ( 1 )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略有变动(偶然误差);(2)分析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系统误差);(3)读取滴定管读数是,最后一位数值估读不准(偶然误差);(4)某分析方法本身不够完善或有缺陷(系统误差)。 2 0.908001 有(六)位有效数字;0.024 有(两)位有效 数字;0. 0 1 625 取 3 位有效数字为(0.0162 );21.56501 取4位有效数字为(21.57 );615000取 2 位有效数字为5 (6.2 X 105)。 3对一般滴定分析的准确度,要求相对误差w 0.1%,常用万分之一天平可称准至 (0.0001 )g。用减量法称取试样时,一般至少应称取(0.2 ) g 才能满足要求。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公式

分析化学 酸碱滴定法 公式 2010级化学一班 李海波 2011-11-04 一、离子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活度:i i i c a γ= (i γ为活度系数,浓度很小的溶液近似等于1) 稀溶液中,离子强度:2 1 21i n i i z c I ∑== 二、分布分数δ ※一元(HA ,Ka ) [][] + + += H Ka H HA δ [] + += H Ka Ka A δ []HA C HA δ?= [] -?=- A C A δ ※多元(H n A ,Ka 1、Ka 2、Ka n ) [][][][]n n n n n A H Ka Ka Ka Ka Ka H Ka H H H n 2 1 2 1 2 1 1 ++++= -+-+++δ [][][][]n n n n n A H Ka Ka Ka Ka Ka H Ka H H Ka H n 2 1 2 1 2 1 1 1 1 1++++=-+-++-+- -δ [][] [] n n n n n A Ka Ka Ka Ka Ka H Ka H H Ka Ka Ka n 21212 11 21++++= -+-++- δ 三、溶液中PH 的计算 (1)强酸 强碱 (2)一元弱酸(碱)溶液PH 计算 1、计算时要先判断环境是酸性还是碱性。 2、像硫酸这种第一步解离完全,第二步不完全解离的不满足上式,但与上式的推

导过程类似,应用质子守恒列方程,[OH-]太小,忽略。 (3)多元弱酸(碱)溶液一般都按二元酸处理,Ka太小省略掉。 (4)两性物质溶液pH的计算 ①酸式盐,eg:NaHA ②弱酸弱碱盐(1:1型),eg:CH2ClCOONH4(CH2ClCOOH→Ka,NH3→Ka')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2007 级年《分析化学》试题 一、填空题 . 1、分析化学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 ;定量分析包括的主要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莫尔 (Mohr)法和佛尔哈德( Volhard )法所用指示剂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 ;高锰酸钾法分析铁时,如有少量Cl -存在,则分析结果会偏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间接碘量法应注意__________。 2、用硫酸滴定NaOH时,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硫酸对NaOH的滴定度为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试样中K2O的质量分数为 a,则换算成 K3PO4的化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图所示滴定曲线类型,并选择一适当的指示剂。(见下图、表) 曲线的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宜选用 _________为指示剂。 p H指示剂变色范围 p H 苯胺黄 1. 3— 3. 2 甲基橙 3. 1— 4. 4 10甲基红 4 .4— 6. 2 9.7酚酞8. 0— 10.0 8硝胺11.0— 12. 3 7.7 6 4 2 50 100 150200标准溶液加入量 % 4、滴定分析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差吸光光度法与 普通吸光光度法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某三元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K a1 = 1 ×10 -2, K a2 = 1 ×10 -6, K a3 = 1 ×10 -12。用 NaOH标准溶液滴 定时有 _______(个)滴定突跃。滴定至第一计量点时,溶液pH=_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至第二计量点时pH=_________,可选用 __________ 作指示剂。 6、 NH4H2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用草酸钠为基准物质, 用直接滴定法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应注意的条件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摩尔吸光系数ε 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对称的反应是(A)。 A、Ce4++ Fe2+= Ce3++ Fe3+ B、 2 Fe 3+ + Sn 2+= 2 Fe2++ Sn 4+ C、I 2 + 2 S 2 32- = 2I - + S 4 62- O O

分析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7级年《分析化学》试题 一、填空题. 1、分析化学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定量分析包括的主要步骤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莫尔(Mohr)法和佛尔哈德(Volhard)法所用指示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高锰酸钾法分析铁时,如有少量Cl-存在,则分析结果会偏高,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间接碘量法应注意__________。 2、用硫酸滴定NaOH时,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则硫酸对NaOH的滴定度为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试样中K2O的质量分数为a,则换算成K3PO4的化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图所示滴定曲线类型,并选择一适当的指示剂。(见下图、表) 曲线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宜选用_________为指示剂。 p H 指示剂变色范围p H 苯胺黄 1. 3 — 3. 2 甲基橙 3. 1 — 4. 4 甲基红 4 .4 — 6. 2 9.7 酚酞8. 0 — 10.0 8 硝胺11.0 — 12. 3

7.7 6 4 2 50 100 150 200 标准溶液加入量% 4、滴定分析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差吸光 光度法与普通吸光光度法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某三元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K a1= 1×10-2,K a2= 1×10-6,K a3= 1×10-12。用NaOH标准 溶液滴定时有_______(个)滴定突跃。滴定至第一计量点时,溶液pH =_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至第二计量点时pH=_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__作指示剂。 6、NH4H2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草酸钠为基准物质,用直接滴定法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应注意的条件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摩尔吸光系数ε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人卫版)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 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 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 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 系统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控制环境湿度。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 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 11、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 ① 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 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 d d d d d 321n ++++= 0.241=d 0.242=d

1 2 i -∑= n d s 0.281=s 0.312=s 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 13、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12.0104i =∑= n x x ②0.00121)(2 i =--∑= n x x s ③0.00038== n s s ④0.0012 0.000383.25 25.3t 92-2 0.01±=?±==±±==时,,查表置信限=f n s t n s t x u 15、解:(本题不作要求) ,存在显著性差异。 得查表8,05.08,05.021R 2121 306.2 228 24649.34 64 60008 .04602 .04620.00008.00008.0%08.0 4602.0%02.46 4620.0%20.46t t t f t S S S S S x x >=-=-+==+?-= ========== 16、在用氯丁二烯氯化生产二氯丁二烯时,产品中总有少量的三氯丁二烯杂质存在。分析表明,杂质的平均含量为1.60%。改变反应条件进行试生产,取样测定,共取6次,测定杂质含量分别为:1.46%、1.62%、1.37%、1.71%、1.52%及1.40%。问改变反应条件后,产品中杂质百分含量与改变前相比,有明显差别吗?(α=0.05时) 解: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汇总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C) A. 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 B. 随机误差出现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相等 C. 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D. 随机误差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 2. 在下列分析过程中,不会出现系统误差的是(B) A. 过滤时使用了定性滤纸,因而使最后的灰分加大 B. 使用分析天平时,天平的零点稍有变动 C. 试剂中含有少量的被测组分 D. 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3. 下述有关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C) A. 横坐标x值等于总体平均值μ时,曲线出现极大值 B. 曲线与横坐标之间所夹面积的总和代表所有测量值出现的概率,其值为1 C. 纵坐标y值代表概率,它与标准偏差σ成正比,σ越小,测量值越分散,曲线越平坦 D.分布曲线以x=μ点做纵坐标为其对称轴呈镜面对称,说明正负误差出现概率相等

4. 某试样含Cl-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置信度为90%),对此结果应理解为(D) A. 有90%的测定结果落在%~%范围内; B. 总体平均值μ落在此区域的概率为90%; C. 若再做一次测定,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D. 在此区间内,包括总体平均值μ的把握为90% 5.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某氮肥试样中的含量,其百分含量为%,%,%,%,%,结果的平均偏差是(B)% A. 0.15 B. 0.05 C. D. 6.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采用:(A) A. F检验 B. t检验 C. Q检验 D. 格鲁布斯法 7. 有一组平行测定的分析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异常值,应采用(D) A. F检验 B. t检验 C. 方差分析 D. 格鲁布斯法 8. 两位分析工作人员对同一试样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两组数据,若判断两位分析人员所测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该

分析化学练习题带答案

分析化学补充习题 第一部分:误差及分析数据处理 一.填空: √1.用丁二酮肟总量法测定Ni的含量,得到下列结果: 10.48%、10.37%、10.43%、10.40% 10.47%已求得单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036% 则相对平均偏差为();标准偏差为();相对标准偏差为()。√2.滴定管的读数常有±0.01mL的误差,在完成一次测定时的绝对误差可能为()mL;常量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应≤0.1%,为此,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必须控制在( ) mL以上。 √3.定量分析中,影响测定结果精密度的是()误差。 4.置信度一定时增加测定次数n,置信区间变();n不变时,置信度提高,置信区间变()。 √5.0.908001有()位有效数字,0.024有()位有效数字 二.选择: √1.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 (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 (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 (D)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 2.当置信度为95%时测得Al2O3的μ的置信区间为(35.21±0.10)% 其意义是 (A)在所有测定的数据中有95%在此区间

(B)若再进行测定,将有95%的数据落在此区间 (C)总体平均值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0.95 (D)在此区间包含μ值的概率为95% 3.用加热驱除水分法测定CaSO4·1/2H2O中结晶水的含量时,称取试样0.2000g,已知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应取 (A)一位(B)四位(C)两位(D)三位 √4.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A)0.1g (B)0.2g (C)0.05g (D)0.5g 5.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他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A)Q检验法(B)t检验法(C)F检验法(D)w检验法 三.判断: √1.下面有关有效数字的说法是否正确 (A)有效数字中每一位数字都是准确的 (B)有效数字中的末位数字是估计值,不是测定结果 (C)有效数字的位数多少,反映了测量值相对误差的大小 (D)有效数字的位数与采用的单位有关 √2.下面有关误差的叙述是否正确 (A)准确度高,一定要求精密度高 (B)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及详解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思考题答案 1 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准确度表示测定结果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表示。精密度表示测定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用偏差表示。误差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偏差表示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用来衡量分析结果的精密度,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准确度就高,精密度差,则测定结果不可靠。即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好,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好。 2 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 (1)砝码被腐蚀; 答:系统误差。校正或更换准确砝码。 (2)天平两臂不等长; 答:系统误差。校正天平。 (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 答:系统误差。进行校正或换用配套仪器。 (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 答:系统误差。分离杂质;进行对照实验。 (5)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答:随机误差。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求平均值。 (6)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答:系统误差。做空白实验或提纯或换用分析试剂。 3 用标准偏差和算术平均偏差表示结果,哪一个更合理? 答:标准偏差。因为标准偏差将单次测定的偏差平方后,能将较大的偏差显著地表现出来。 4 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 答:增加平行测定次数,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减少偶然误差。通过对照实验、空白实验、校正仪器、提纯试剂等方法可消除系统误差。 5 某铁矿石中含铁%,若甲分析结果为%,%,%,乙分析得%,%,%。试比较甲、乙两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答:通过误差和标准偏差计算可得出甲的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的结论。 x 1 = ++÷3 =(%) x 2 = ++ ÷3 = (%) E 1=- =(%) E 2=- = (%) %030.01 /)(1)(222 1=-∑-∑= --∑= n n x x n x x s i %045.01 /)(222=-∑-= ∑n n x x s i 6 甲、乙两人同时分析同一矿物中的含硫量。每次取样3.5 g ,分析结果分别报告为 甲:%,% 乙:%,% 哪一份报告是合理的?为什么? 答:甲的分析报告是合理的。因为题上给的有效数字是两位,回答也应该是两位。

分析化学试题

习题 1.用银量法测定下列试样中的Cl-时,选用什么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比较合适? (1)CaCl2;(2)BaCl2; (3)FeC12(4)NaCl+Na3PO4; (5)NH4Cl;(6)NaCl+Na2SO4 (7)Pb(NO3)2 + NaCl。 答: (1)三种方法均可。 (2)由于Ba2+与Cr2O42-生成沉淀,干扰滴定,所以采用莫尔法时,应先加入过量的Na2SO4。也可采用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 (3)吸附指示剂。 (4)铁铵矾指示剂。 (5)铁铵矾指示剂,采用莫尔法须控制~。 (6)铬酸钾指示剂。 (7)铁铵矾指示剂或吸附指示剂。 2.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分析结果是准确的,还是偏低或偏高,为什么? (1)pH= 4时用莫尔法滴定Cl-; (2)若试液中含有铵盐,在pH≈10时,用莫尔法滴定Cl-; (3)用法扬司法滴定Cl-时,用曙红作指示剂; (4)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未将沉淀过滤也未加1,2一二氯乙烷; (5)用佛尔哈德法测定I-时,先加铁铵钒指示剂,然后加入过量AgNO3标准溶液。答: (1)结果偏高。因为pH≈4时,CrO42-的酸效应较大,溶液中CrO42-浓度减小,指示终点的AgCrO4沉淀出现过迟。 (2)结果偏高。因为在pH≈10时,溶液中NH3型体的浓度较高,形成Ag-NH3络合物,需加入过量的Ag+才能出现终点,故结果偏高。

(3)结果偏低。因为AgCl对曙红的吸附能力大于待测Cl-, 所以在化学计量点前,就有一部分指示剂阴离子取代Cl-进入到吸附层,使终点提前。 (4)结果偏低。因为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若未将沉淀过滤也未加1,2一二氯乙烷,那么AgCl沉淀将发生转化,成为AgSCN,消耗过多滴定剂SCN-,由于是返滴定,故结果偏低。 (5)结果偏低。这是由于Fe3+将氧化I-为I2,消耗了部分I-,使测得的结果偏低。 3. 分别计算mol·L-1 KMn04和mol·L-1 K2Cr2O7在H+浓度为mol·L-1介质中,还原一半时的电势。计算结果说明什么(已知=V,= V)(参考答案) 答: mol·L-1 K2Cr2O7还原至一半时,= mol·L-1 ,= 2[] = mol·L-1 说明对称电对滴定到50%时的电势等于条件电势;而不对称电对滴定到50%时的电势不等于条件电势。 < 4. 计算pH=,含有未络合EDTA浓度为mol·L-1时,Fe3+/Fe2+电对的条件电势。(已知pH=时,lgαY(H)=,=V)(参考答案) 答: 已知lg K Fe(III)Y = ; lg K Fe(II)Y =

分析化学第五版-第四章-酸碱滴定法课后答案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思考题 1. 从质子理论来看下面各物质对分别是什么? 哪个是最强酸?哪个是最强碱?试按强弱顺序把他们排列起来 答:HAc (Ac -)Ka=1.75×10-5;H 3PO 4(H 2PO 4-)Ka 1=7.52×10-3; NH 3(NH 4+)Ka=5.7×10-10;HCN (CN -)Ka=6.2×10-10 HF (F -)Ka=6.8×10-4;(CH 2)6N ((CH 2)6NH +)Ka=1.4×10-9 HCO 3-(CO 3-)Ka 2=5.61×10-11 酸的强弱顺序: H 3PO 4>HF >HAc> (CH 2)6N 4H +>HCN> NH 4+> HCO 3- 碱的强弱顺序: CO 3->NH 3>CN ->(CH 2)6N 4>Ac ->F ->H 2PO 4- 2. 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式 答:(1)NH 4CN [HCN] + [H 3O +] = [NH 3] + [OH -] (2)Na 2CO 32[H 2CO 3] + [HCO 3-] + [H 3O +] = [OH -] (3)(NH 4)2HPO 4 2[H 3PO 4] + [H 2PO 4-] + [H 3O +]= [NH 3] + [OH -]+[PO 43-] (4) (NH 4)3PO 4 3[H 3PO 4] + 2[H 2PO 4-] +[HPO 42-]+[H 3O +] = [NH 3] + [OH -] (5) NH 4H 2PO 4 [H 3PO 4] + [H 3O +] = [NH 3] + [HPO 42-]+2[PO 43-]+[OH -] 3. 欲配制pH 为3的缓冲溶液,应选下列何种酸及其共轭碱 二氯乙酸(1.30)二氯乙酸(2.86) 甲酸(3.74) 乙酸(4.76) 苯酚(9.95) 答:选二氯乙酸(缓冲溶液pH ≈pKa=2.86) 5. NaOH 标准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 2,当用于滴定(1)强酸;(2)弱酸时,对滴定的准确度各有何影响? 答:滴定强酸时:(1) 若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终点pH ≈4,消耗2mol 强酸,即2molNaOH 与CO 2反应生成1molNaCO 3仍消耗2mol 强酸,基本无影响 ; (2)若用酚酞作指示剂,终点pH ≈9,生成NaHCO 3,即2molNaOH 与CO 2反应生成1molNaCO 3只消耗1mol 强酸,有显著影响。滴定弱酸时:只能用酚酞作指示剂,有显著影响。由Hcl NaOH NaOH Hcl V V c c 得:用NaOH 滴定HCl ,V NaOH ↑,c Hcl 偏 高;用HCl 滴定NaOH ,V Hcl ↓,c Hcl 偏高。 6. 标定HCl 溶液浓度时,若采用(1)部分风化的Na 2B 4O 7·10H 2O;(2)部分吸湿的Na 2CO 3;(3)在110℃烘过的Na 2CO 3,则标定所得的浓度偏低、偏高还是准确?为什么? 答:(1)偏低 (2)偏高 (3)不影响 7. 下列各酸,哪些能用NaOH 溶液直接滴定?哪些不能?如能直接滴定,应采用什么指示剂? ⑴蚁酸(HCOOH ) Ka = 1.8×10-4 ⑵硼酸(H 3BO 3) Ka 1 = 5.4×10-10 ⑶琥珀酸(H 2C 4H 4O 4) Ka 1 = 6.9×10-5 , Ka 2 = 2.5×10-6 ⑷柠檬酸(H 3C 6H 5O 7) Ka 1 = 7.2×10-4 , Ka 2 = 1.7×10-5, Ka 3 = 4.1×10-7 ⑸顺丁烯二酸 Ka 1 = 1.5×10-2 , Ka 2 = 8.5×10-7

分析化学练习试题与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某弱碱MOH的Kb=1.0×10-5,其0.10mol·l-1溶液的pH值为( D )A.3.00 B.5.00 C.9.00 D.11.00 2.下列滴定中只出现一个滴定突跃的是(C )A.HCl滴定Na2CO3B.HCl滴定NaOH+Na3PO4 C.NaOH滴定H2C2O4D.NaOH滴定H3PO4 3.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1>V2,则组成为( A )A.NaOH+Na2CO3B.NaOH C.Na2CO3 D.Na2CO3+NaHCO3 4.在Ca2+、Mg2+、Fe3+、Al3+混合溶液中,用EDTA测定Fe3+、Al3+含量时,为了消除Ca2+、Mg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 B ) A.沉淀分离法B.控制酸度法C.配位掩蔽法D.溶剂萃取法5.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与MIn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 ( B ) A.封闭现象B.僵化现象C.氧化变质现象D.其它现象6.下列属于自身指示剂的是 ( C ) A.邻二氮菲B.淀粉指示剂C.KMnO4D.二苯胺磺酸钠

7.高锰酸根与亚铁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 C ) [已知E φ(MnO 4 /Mn 2+)=1.51V ,E φ(Fe 3+/Fe 2+)=0.77V] A .320.0 B .3.4×1012 C .5.2×1062 D .4.2×1053 8.下列四种离子中,不适于用莫尔法,以AgNO 3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 D ) A .Br - B .Cl - C .CN - D .I - 9.以K 2CrO 4为指示剂测定Cl -时应控制的酸度为 ( B ) A .PH 为11—13 B .PH 为6.5—10.0 C .PH 为4—6 D .PH 为1— 3 10.用BaSO 4沉淀法测S 2-时,有Na 2SO 4共沉淀,测定结果 ( A ) A .偏低 B .偏高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 11.测定铁矿石铁含量时,若沉淀剂为Fe(OH)3,称量形为Fe 2O 3,以Fe 3O 4表示分 析结果,其换算因数是 ( C ) A .34 23Fe O Fe O M M B .343()Fe O Fe OH M M C .342323Fe O Fe O M M D .343()3Fe O Fe OH M M 12.示差分光光度法所测吸光度相当于普通光度法中的 ( D ) A .Ax B .As C .As -Ax D .Ax -As 1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用1cm 的比色皿测得某一浓度溶液的透光率为T ,若浓 度增加一倍,透光率为 ( A ) A .T 2 B .T/2 C .2T D 14.某弱碱HA 的Ka=1.0×10-5,其0.10mol ·l -1溶液的pH 值为 ( A ) A .3.00 B .5.00 C .9.00 D .11.00

2020分析化学题库及答案

2020分析化学题库及答案 I 分析化学概论 一、选择题 1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 ( D ) (A)0.060 (B)0.0600 (C)pH = 6.009 (D)0.6000 2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不是三位的是(C) (A)4.00×10-5 (B)0.400 (C)0.004 (D)p K a = 4.008 3 为了消除0.0002000 kg 中的非有效数字,应正确地表示为(D) (A)0.2g (B)0.20g (C)0.200g (D)0.2000g 4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不是四位的是(B) (A)0.2500 (B)0.0025 (C)2.005 (D)20.50 5 下面数据中含有非有效数字的是(A) (1) 0.02537 (2) 0.2009 (3) 1.000 (4) 20.00 (A)1,2 (B)3,4 (C)1,3 (D)2,4 6 下列数据中为四位有效数字的是(C) (1) 0.068 (2) 0.06068 (3) 0.6008 (4) 0.680 (A)1,2 (B)3,4 (C)2,3 (D)1,4 7在下列数据中,两位有效数字的是(B) (2) 0.140 (3) 1.40 (3) K a=1.40×10-4 (4) pH=1.40 (A)1,2 (B)3,4 (C)1,4 (D)2,3 如果是等式,有效数字就是从小数点开始的(前提是小数点前面不是零),如多是单纯的数字,就不需要考虑上述情况。 8 用50 mL滴定管滴定,终点时正好消耗25 mL滴定剂,正确的记录应为(C) (A) 25 mL (B) 25.0 mL (C) 25.00 mL (D) 25.000mL 这个是精确度的问题 9 用25 mL移液管移取溶液,其有效数字应为(C) (A) 二位 (B) 三位 (C) 四位 (D) 五位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分析化学简答题总结 一、绪论 二.简答题(每题10 分,共30 分) 1.请简述影响峰强和峰位的因素. 2.质谱中分子电离的方式有哪些及用于何类化合物的电离. 3.化学位移相同的氢为什么会出现磁不等同,请举例说明. 1、简述分析化学的分类方法 答:按分析任务:①定性分析:确定物质组成;②定量分析:测定某一组份某些组分的含量;3:结构分析:研究物质的价态,晶态,结合态等存在状态及其含量; 按分析对象①无机分析:分析分析无机物,定量定性;②分析有机物,定性定量 按测定原理①化学分析:利用化学反应及计量关系确定被测物质组成及其含量②仪器分析:利用特殊仪器进行分析。如电化学分析,光学分析等。 ④根据试样量多少,分为常量,半微量,微量,超微量 ⑤根据试样中北侧祖坟含量高低,分为常量组分,微量组分,痕量组分。 2、分析过程和步骤 答:①分析任务和计划:明确任务,制定研究计划 ②取样:组分测定的实际试样,必须能代表待测定的整个物质系统 ③试样准备:使试样适合于选定的分析方法 ④测定:根据待测组分的性质,含量和对分析测定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⑤结果处理和表达: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分析测定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形成书面报告。 第二章误差分析数据处理 1、简答如何检验和消除测量过程中的误差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答:误差主要来源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为了减少随机误差,需要仔细地进行多次测定取平均结果。 系统误差是由固定的原因产生的,是由规律性的,因此首先要知道误差来源,

再用适当方法校正。 如何检验: 2、简述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的来源特点,及消除方法 答:①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实验设计不当, 仪器试剂误差:仪器为校准,试剂不合格引起。如砝码生锈,试剂不纯等。操作误差: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不包括过失。如滴定终点判断不准等。 特点:有固定的方向,大小可测,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消除:修改实验方案;校准仪器,更换试剂;做对照试验,空白试验,回收实验以及多加训练,规范操作等。 ②偶然误差:偶然因素引起的。如实验室温度,湿度,电压,仪器性能等的偶然变化及操作者平行试样处理的微小差异等。 特点:大小方向不可测,无重复性,且具有随机性。 消除:可以通过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来避免。 3、误差与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偏差反应结果的准确度? 答: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偏差:测定结果与平均结果的差值 1. 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一定高 但精密度好,准确度不一定高 2、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接近程度,反应结果正确性。 精密度:各平行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反应重现性。 精密度是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不好,衡量准确度没有意义。 在系统误差消除的前提下,可以用偏差反应结果的准确度。 4、表示样品精密度的统计量有哪些?与平均偏差相比,标准偏差能更好地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为什么? 答:表示精密度的统计量有——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平均标准偏差, 用标准偏差,突出了较大偏差的影响,

分析化学题库

第一章 1.1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1.分析化学是获得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信息科学。(对) 2.分析化学的任务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错) 3.分析化学被称为科学技术的眼睛,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对) 4.分析化学是一门学科,仪器分析也是一门学科。(错) 1.2 分析化学的分类与选择 填空: 1.分析化学根据测定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2.化学分析法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它包括(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两类分析方法。 3.按照式样用量,称取样品质量高于(0.1g)为常量分析,小于(0.1mg)为超微量分析。 4.根据分析任务,分析化学可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1.6 滴定分析法概述 单选: 1.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C) A.化学计量点 B. 滴定误差 C. 滴定终点 D. 滴定分析 2.在滴定分析中,对其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A)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 反应必须有颜色 C. 滴定剂与被滴定物必须是1:1反应 D. 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3. EDTA 滴定+3Al 、+2Zn 、+2Pb 混合液中的+ 3Al ,应采用(B ) A. 直接滴定法 B. 返滴定法 C. 置换滴定法 D. 间接滴定法 4. 使用高锰酸钾法测定石灰石中钙的含量时,应采用的滴定方式是(D ) A. 直接滴定法 B. 返滴定法 C. 置换滴定法 D. 间接滴定法 填空: 1. 在滴定分析中,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称为(滴定终点)。实际分析操作中滴定终点与理论上的化学计量点不可能恰好相符,它们之间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 1. 滴定误差指(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定恰好吻合造成的分析误差)。 2. 由于(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等滴定方法式的应用,大大扩展了滴定分析的应用范围。 2. 适合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应该具备4个条件是(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反应定量进行)、(速度快)和(有确定终点的方法)。 简答: 1. 什么是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是将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或者是用被滴定物质滴加到标准溶液中),直到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完为止,然后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用量,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的分析方法 2. 简述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1. 反应必须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反应必须定量的进行; 反应必须有较快的反应速度; 反应必须具有适当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3. 简述定量分析的基本过程。 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物质中某种或某些组分的含量。要完成一项定量分析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取样;(2)试样分解及分析试液的制备;(3)分离及测定;(4)分析结果的评价 1.7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完整word版)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和答案

试卷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35分) 1.写出下列各体系的质子条件式: (1)c1(mol/L) NH4 H2PO4 [H+]+[H3PO4]= [OH-]+[NH3] +[HPO42-]+2[PO43-] (2)c1(mol/L)NaAc+ c2(mol/L)H3BO3 [H+]+[HAc]=[H2BO3-]+[OH-] 2.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大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不变,透射比减小。 3. 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t 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F 检验法。 4.二元弱酸H2B,已知pH=1.92时,δH2B =δHB-;pH=6.22时δHB-=δB2-, 则H2B的p K a1= 1.92 ,p K a2= 6.22 。 5.已知?Φ(Fe3+/Fe2+)=0.68V,?Φ(Ce4+/Ce3+)=1.44V,则在1mol/L H2SO4溶液中用0.1000 mol/L Ce4+滴定0.1000 mol/L Fe2+,当滴定分数为0.5时的电位为 0.68V,化学计量点电位为 1.06V ,电位突跃范围是 0.86-1.26V 。 6.以二甲酚橙(XO)为指示剂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Zn2+滴定EDTA,终点时溶液颜色由___黄______变为____红______。 7.某溶液含Fe3+10mg,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0.1mg,则Fe3+在两相中的分配比= 99:1 。 8.容量分析法中滴定方式有直接滴定,反滴定,置换滴定和间接滴定 9.I2与Na2S2O3的反应式为 I2 + 2S2O32-=2I- + S4O62-。 10.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曲线称谓吸收光谱曲线;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最大吸收波长,可用符号λmax表示。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 单色器 , 吸收池 , 检测部分四部分组成. 12.桑德尔灵敏度以符号 S 表示,等于M/ε;桑德尔灵敏度与溶液浓度有关,与波长无关。 13.在纸色谱分离中,水是固定相。 14..定量分析过程包括:采样与制样,(称样);样品分解;分离与测定;结果计算和数据处理 二、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 分,答在所留空白处) 1.什么是基准物质?什么是标准溶液? 答:能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是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的溶液。 2.分别简单阐述酸碱滴定指示剂,络合滴定指示剂,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和沉淀滴定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 答:酸碱指示剂变色是随着酸度的变化,指示剂结合或离解出H+,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发生颜色改变;络合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络合前后颜色不同,游离的试剂为一种颜色,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又一种颜色;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随氧化还原电位变化的试剂,在氧化态和还原态,结构不同,各有不同颜色,如二苯胺磺酸钠,还原态无色,氧化态紫红色;另一种自身指示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