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疗法
后现代心理学与心理咨询概述

20世纪的文化经历了三个时期: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后现代文化的兴起,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在西方心理学界逐渐兴起并传播开来,这就是后现代心理学。
后现代心理学的特征在于对现代心理学予以反叛和消解,尤其是对以实验主义、实证主义和个体主义为宗旨的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反叛和消解。
它是在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和现代心理学陷入“合法危机”的形式下萌生的一种探讨处于后现代境域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机制的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新视野、新趋势。
1.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后现代心理学认为现代心理学已处于危机之中,传统心理学的实证主义思想和方法应受到抨击和反叛。
综合其思想,现把后现代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在研究内容上,后现代心理学认为应当看重局部的、边缘的、有用的、本土化的心理学专业知识,而对普遍的、抽象的、客观的、囿于实验室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不感兴趣。
在研究对象上,倡导突破传统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固执与褊狭,主张不以可观察的对象为限,力主心理学研究视角的多样化。
在研究方法上,提倡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主张整体论、建构论和系统观的研究法则,反对人为地分解和切割人的心理现象。
倡导以社会建构论、历史文化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反对割裂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重视人的主观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认为把客观性、经验性这些硬科学的实证原理运用到心理学的研究中是荒唐的。
主张恢复和重视心理学质化研究的地位和价值,以弱化科学主义心理学对量化研究的过分器重,终结实证方法的霸权地位。
在研究理念上,提倡多元性、不确定性、无序性和矛盾性,淡化对绝对性、客观性、普遍性真理的追求,注重从文化、历史、社会、环境等方面来考察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机制。
关注事实与价值的融合,认为人的态度和价值可以决定什么东西可能成为事实。
重新确立了价值、目的、意义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在学科定位上,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对现实问题的适应和解决,强调心理学的生命力在于实际应用,坚持心理学之边缘性、交叉性和中间性的学科定位。
名师工作室: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加油站

名师工作室: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加油站作者:吴俊琳来源:《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22年第02期【摘要】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在大部分学校都是孤单一人,缺乏专业团队支持。
名师工作室就像一座教师专业成长加油站,心理健康教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获得专业提升,在同行经验交流中取长补短,在团队合作中找到归属感和力量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名师工作室【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16-0014-03【作者简介】吴俊琳,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上海,200125)心理健康教研员,高级教师。
2013年,我经历了一次职业转型,从一名高中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转型为一名区级心理健康教研员。
同年,我加入了吴增强老师带领的学习型团队,告别了自己在专业发展上孤军奋战的局面。
一、专业指导在担任专職心理健康教师期间,我主要研究如何上好心理课,做好个案辅导,组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每天忙忙碌碌,自我感觉良好。
2013年8月,我成了一名心理健康教研员,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制订区域心理教研计划。
当时,我头脑一片空白,不知道从何下手。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自己一直处于“只顾埋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的状态,很少从整体的角度思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吴老师在《学校心理辅导实用规划》一书中对心理健康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了阐述:做校长的专业参谋、学生的辅导者、教师和家长的心理顾问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者。
我非常幸运,能够在迷茫中得到吴老师的帮助。
1.加强理论学习。
在吴老师的工作室中,有个重要的学习任务就是“道”的修炼。
我在工作室学习的第一年主要研读了吴老师的专著《学校心理辅导实用规划》。
该书呈现了我国学校心理学本土化的过程,探讨了什么是学校心理辅导,如何做才能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
这本书对我的职业转型帮助很大,让我从宏观的角度整合已有的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从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较为明晰的方向。
解密美国物理治疗的发展历程

解密美国物理治疗的发展历程西⽅医学之⽗希波克拉底与其后的医学家盖伦被认为是最早进⾏物理治疗的先⾏者,他们曾经通过按摩、⼿法治疗和⽔疗等⽅法治疗病⼈。
经过18世纪中⾻科的发展,如Gymnasticon等仪器被研发出来,⽤来通过系统的对关节运动的训练治疗痛风和类似疾病,继⽽推动着物理治疗的发展。
瑞典体育教育先驱Per Henrik Ling实际的物理治疗作为⼀个职业团队被记录下来要追溯到“瑞典体操之⽗”Per Henrik Ling,他在1813年创⽴了皇家中央体操学会,囊括了按摩、⼿法治疗和运动训练。
瑞典语中物理治疗师⼀词“sjukgymnast”的意思就是“通过体操训练治疗病⼈的⼈”。
体操练习处⽅瑞典国家健康与福利委员会在1887年开始对物理治疗师进⾏官⽅注册。
其它国家很快也尾随其后。
物理治疗作为⼀种⽅法被⽤来⼲预疾病和损伤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是作为⼀种有组织的职业,尤其是在美国,还只是发展了⼀个多世纪。
1916年美国物理治疗师与医⽣⼀起对脊髓灰质炎患⼉进⾏治疗疾病康复的需求以及战后伤员康复的需求催⽣了物理治疗的萌芽。
物理治疗⾏业在美国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范围内的脊髓灰质炎⼤爆发。
1894年,脊髓灰质炎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爆发严重波及到了当地的⼉童,于是医⽣开始聘⽤受过体育教育、按摩、治疗运动训练的⼥性来满⾜脊髓灰质炎患者及其家庭对治疗的需要。
从20世纪10年代开始,美国的物理治疗进⼊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1913年,宾⼣法尼亚州成为第⼀个颁发物理治疗师执照的州。
随后,物理治疗的第⼀本教科书和第⼀本杂志也先后出版。
在1914和1916年的脊髓灰质炎爆发中,物理治疗技术进⼀步得到了应⽤和改进,⼥性也更多的参与到患者的治疗当中。
1918年美国纽约的“功能重建助⼿”第⼀次世界⼤战对美国物理治疗⾏业起到了第⼆次推动作⽤。
战争过程中,⼥性被招募来为受伤的⼠兵服务并帮助其恢复躯体功能,物理治疗的范畴也逐渐确定下来。
对男女二元对立的批判

·总第442期·理论界2010第8期□于开颜全文娟从伍尔夫的经历及作品看其对男女二元对立的批判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25—1941.3.28)20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代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学、女性主义及同性恋运动影响。
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创造性至今仍然产生很大的影响。
出生于伦敦后一直接受家庭教育。
1895年母亲去世之后,她第一次精神崩溃。
后期和几位朋友创立了布卢姆茨伯里派文人团体。
她在1905年开始职业写作生涯。
在小说中她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去描绘在人们心底的潜意识。
1912年和雷纳德·伍尔夫结婚,丈夫是一位公务员、政治理论家,毕业于剑桥大学,欣赏弗吉尼亚娴雅风度和超凡智慧。
在他眼里,弗吉尼亚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智慧的童贞女”,她身上完全不粘附世俗的肉欲色彩。
弗吉尼亚也明确地宣布雷纳德是自己生命中隐藏的核心,是她创造力的源泉。
1917年伍尔夫买下一架二手的印刷机,在家中的地下室建立了霍加斯出版社,先后出版了《远航》、《墙上的斑点》、《雅各的房间》、《奥兰朵》、《海浪》等作品。
1931年拒绝剑桥大学的Clark讲座邀请。
1933年拒绝曼彻斯特大学的荣誉学位。
1939年拒绝利物浦大学的荣誉学位。
1941年预感另一次精神崩溃即将开始,伍尔夫用石头填满口袋,自沉于家附近的乌斯河,终年59岁。
目前关于伍尔夫的研究大多关注于三个方向:女权主义、同性恋倾向及抑郁症病史。
一、引言伍尔夫生活在20世纪初期,当时的父权社会使男女呈现出二元等级对立的状态,男人有事业,属于社会,被赋予理智、坚强、讲实际等特征;女人没有事业,属于家庭,是感性、情感脆弱的代名词,凡是不属于这两种固定模式的男性与女性都被看成是另类的,甚至是精神有问题的。
尤其是在亲友亡故之后,男性和女性更应该改按照这种传统模式,呈现出不同的悲伤方式,如若不然就要接受被当时社会认为的最有效的修养疗法的治疗,伍尔夫本人就曾多次进行过修养治疗。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模式、理念及原则-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学论文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模式、理念及原则-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随着男女比例不断变化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女性主义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在各类社会问题中,不断的为女性同胞争取社会地位,力求减少男权主义思想对社会的影响,让女性能在生活工作中得到应有的尊重。
无论是女性主义思想,还是女性主义社会工作,都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思想开明的重要表现。
1 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相关概述1.1 女性主义的概念。
女性主义思想在19 世纪末被提出,到了20世纪初才逐渐开始被人们接受。
主要是为了实现男女平等,提高女性社会地位,消除人们心里固有的性别歧视为职责。
女性主义为专门进行女性权利维护的人们提供了目标,是当今社会重要的思想理论。
1.2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概念。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对女性社会地位和有关问题进行积极回应,引导每一位女性从生活心理上起来,消除心中对男性的依赖,加强他们的女性主义思想,努力提升自信心。
并在生活上发生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时,向女性伸出援手,帮助她们维护好自己的尊严。
1.3 女性主义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由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影响,社会工作中极其男子的霸权主义,女性主义者要求在社会工作理论中,添加从女性角度考虑问题的思想内容,避免在社会工作中,男性心理不适用于女性服务对象的状况发生。
女性主义还要求在社会工作中,保持男女平等,不用一味的强调女性的弱势,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维护社会的公平性。
2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模式2.1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内容。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主要致力于提高女主自身的女性意识,帮助女性在面对不平等待遇时,能够维护自身权益。
重男轻女是中国传统老旧思想,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不仅严重影响了男性思想,形成男权主义的思想,也影响了女性思想,在受到不平等待遇时也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
甚至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思想模式,使女性在生活工作中频频受到压迫,男女不平等待遇层出不穷。
对《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对《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作者:王琳娜来源:《活力》2012年第18期[摘要]《黄色墙纸》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夏洛特·帕·吉尔曼的短篇小说。
本文通过对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及其话语权的探讨,揭示了妇女想获得真正的自由,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还要获得男性的理解和支持。
[关键词]《黄色墙纸》;女性主义;男权一、概述夏洛特·帕·吉尔曼是19世纪末美国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
她早年被父亲抛弃,从事写作事业,为了争取独立,不仅使自己成为著名的小说家,而且还扮演着诗人﹑演说家等社会角色。
第一次婚姻中,她生下一女。
生完女儿后,她精神抑郁,不得不接受当时美国著名心理医生米歇尔博士的“静养疗法”。
这种治疗方法要求她不许读书﹑写作,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必须长期吃药,卧床休息。
然后这种似乎很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吉尔曼身上适得其反,一个月后,她精神几乎崩溃。
于是她放弃治疗,离了婚,全身心投入到女权主义运动中,并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了《黄色墙纸》。
《黄色墙纸》创作于1890年,1898年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1920年威廉·霍韦尔收录在他编的《美国现代优秀短篇小说》中。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描述了一位知识女性从轻微的精神抑郁到精神崩溃的心理发展历程,展现了生活在围城中的女性的渴望﹑矛盾及自我分裂的痛苦挣扎,从而揭示了女性由于从身体到思想的被禁闭而走向精神分裂的悲惨命运,并批判了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及婚姻家庭生活对女性的束缚。
二、家庭是禁锢女性的囚笼女性作为一个不同于男性的性别群体,由于经济﹑生理等客观条件及人类主观因素的限制,被迫走向家庭,并被囿于家庭,成为男性的附属品。
大多数人认为妇女只能在家庭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外面的世界完完全全属于男人。
女人的职责和义务就是做贤妻良母。
她们的品质应该是“虔诚﹑贞洁﹑服从﹑温顺。
”可以说,当时女人的历史就是一部陷入家庭的历史。
因此在男性中心意识的统治下,家庭成了禁锢女性的囚笼。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作者:刘悦来源:《北方文学·中旬》2016年第08期摘要:夏绿蒂·柏金斯·吉尔曼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女权主义者之一。
她的短篇小说《黄色墙纸》体现了其女权主义思想。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通过对“我”各种荒诞行为的描写,揭示女性在父权社会中受到的束缚和禁锢。
在细读小说的基础上,本文着眼于故事中女主人公话语权的丧失,反讽的运用以及多种意象的象征意义这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女性主义解读,通过揭示在父权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无情压迫,以试图让女性对自我的处境有个重新的认识。
关键词:《黄色墙纸》;女性主义;话语权;反讽;象征《黄色墙纸》是吉尔曼基于其自身经历创作而成,可以称之为半自传体小说。
该小说情节的发展既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开端、高潮和结局,也没有严密的逻辑,有的只是零碎的画面,荒诞的行为以及颠三倒四的语言。
吉尔曼以独特的方式描写了女主人公的心理与生活状态。
一、话语权的丧失话语权,简而言之,即说话权,控制舆论的权力。
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福柯论述了权力与知识的关系。
他指出:“我们应该承认,权力制造知识,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 [5](P29)。
简单说来,就是权力产生话语,并通过话语发生作用。
小说的开篇,作者交待了事情的起因,女主人公的丈夫约翰是个内科医生,他诊断她有精神衰弱,有歇斯底里的(hysterical)倾向。
因此,她跟随丈夫来到乡下接受治疗。
“歇斯底里的”(hysterical)是个颇有意思的词,在《疯癫与文明》中,福柯引用威利斯对于“歇斯底里的”论述:“在妇女疾病中,歇斯底里的名声很坏,就像是人已半入地狱一般(semi-damnati)它必须承担无数其他疾病的过失”[4](P128)。
作为当事人,女主人公本应对自己的病情是最具有发言权的。
《黄色糊墙纸》中的象征蕴涵解读

中 图分 类号 :I0 . 16 4 文献 标 志码 :A 文章 编号 :17-4 92 1 )90 1-2 6250 (0 20 -17 0
19 以来 ,短篇 小说 《黄色糊 墙 纸 》 不但 82年 不 断 再 版 ,而 且 被 改 编成 多 部 电影 、电视 剧 和 戏 剧 。 … 它 是一 篇声讨 男 权文化 对女 性无情 迫害 的
的 、弱小 无 助 的 “ ”也 就 住 进 了 “ 我 丈夫 医生 ” , “ 弟 医生 ” 兄 ,再加 上米 歇 尔 医生 的层 层监 管 之 中 ,
黄 色 的糊 墙 纸是 主人 公 唯一 可 以 阅读 的文 本 ,
代表 了她的心声 ,是墙纸 连结着 主人公 与图案 中的 女人 ,是墙 纸解读着 主人公 对 自己被操控 被压 制 的
于 虹 ,李 利
( 哈尔滨师范大学 公共英语教研部 ,哈尔滨 10 2 5 0 5)
摘
要 : 《 色糊墙纸 》是根据美国女权主义先驱兼作 家吉尔曼的自身经历写成 ,主要 目的是批判米歇 尔 黄
医生 “ 息疗法”的不合理性 。吉 尔曼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使得 场景的设置,故事的题 目和女主人 休 公形象的塑造具有 了别具 匠心的 象征意义,反映了对父权专制的强烈控诉和对于传统女德 的大胆反叛。
一
住 场所 是 一 间婴 儿 室 。幼 儿 室 的窗 户 又是 带栏 杆 的 ,这栏 杆无疑是 为 “ ”这个犯人 预 备 的。而室 我 内那 张固定在 地上的大 床更是象征 着 “ ”被 牢牢 我 锁定 的婚 姻 ,永远是 固定 的 、无法 改变 的 。只要是 丈夫支 配的我必须 服从 ,只要是我 想要 的必须 被否 认 。我 已经完全被 男权文化 所禁锢 ,就连生 活 中唯 位 女性 ( 的妹妹) 也忠诚地 看护 着 “ , 丈夫 我” 警 惕 “ ”的一言一 行 。试想 一个 有 知识 有追求 的 我 女人如何 能忍受这般 监管 ?他们惧怕 “ ” “ 思 我 胡 乱想 ”因而禁止 “ ”从事 唯一 的创 造性 活动— — 我 写作 ,从 而剥夺 了 “ ”工作 的权力 。约 翰 ( 者 我 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
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与女性体验有密切的关系。女性体验包括一些
与性别有关的现象,如强奸、性攻击、性骚扰、儿童性侵害、家庭暴力、饮食障
碍等。女性主义心理治疗师要认识到这些现象,并给予关注。
1、性别角色分析。性别角色分析可以使当事人洞察到省会性别角色对女性
产生的不利影响。这样,可以帮助女性了解性别角色期望对她生活造成的影响。
2、性别角色介入。将当事人的忧虑置于社会角色期望的脉络下。要使当事
人明白,只有她自己想冲破传统女性社会角色框架的束缚,才能与她的自我和她
的生活进行抗争。
3、权力分析与权力介入。协助当事人更加意识到社会上男女权力的差异,
并赋予对自我与生活负责的权力。帮助当事人学会如何把某些性别角色信息有意
或无意的内化,从而发展从女性角度对女性情感的认知。
4、自信训练。自信训练是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般而言,对于女性来说,自信和侵犯通常是被相提并论的。许多年轻女性都没
有学过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自信训练,就是教会女性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力,而
又不会遭受侵犯。
5、阅读治疗。提供给当事人一些阅读材料,使她认识到她的个人痛苦不只
是限于她自己,许多女性都有类似的经历。阅读材料还可以帮助当事人增长专业
知识,缩短和治疗者的权力差距。由此探索当事人对书本内容的反应,对治疗效
果也有帮助。
6、自我揭露。女性主义心理治疗师要做出合适的自我暴露(自我揭示),
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当事人分享。在进行自我揭露时,与当事人讨论
治疗进行的方式,但条件必须为充分告知的情况下。
7、参与社会活动。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当事人明白,她个
人的痛苦是与一个群体中所有女性的集体权力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要鼓励当事
人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来减轻孤独感,并能引起一些社会构造的改变。
三、男性在女性主义治疗中的角色
1、男性治疗师若能拥护女性主义原则并将之融入实务工作中,就有成为女
性主义治疗师的潜能。
2、女性主义对男性议题的建设性做法,牵涉到男性应学习如何增进个人亲
近的能力,学习表达情感或自我揭露,在工作成就与人际需求之间取得平衡,与
工作伙伴或重要他人建立互助关系,而且必须以权力以外的基础来建立。
四、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的主要目标、贡献和局限
1、主要目标。主要目标是以女性主义取代目前阶级体制,进而创造一个重
视关系平等的社会。强调互相依赖而非独立,鼓励女性以自我来定位,而不是按
照社会要求来定位。
2、贡献。女性主义心理治疗把谘商与心理治疗界带入性别意识敏感带的领
域;努力的地把性别平等原则带入治疗之中;对传统谘商模式提出质疑,提出了
新的谘商模式。
3、局限。一方面,女性主义取向可能的限制在心理治疗师本身,对他们过
度的激进与热情,可能会导致他们把自己的观点加强在当事人身上。另一方面,
女性主义心理治疗把焦点放在造成女性问题的环境因素,这既是是优点也是限
制,可能会忽略其他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