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控指实验导书

现控指实验导书
现控指实验导书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指导书

实验设备

计算机1台,MATLAB6.5以上软件1套。

实验一 系统的传递函数阵和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转换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多变量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方法、了解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与传递函数相互转换的方法;

2 通过编程、上机调试,掌握多变量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与传递函数相互转换方法。

二 实验内容

1 设系统的模型如式(1.1)示。

p m n R y R u R x D

Cx y Bu Ax x

∈∈∈??

?+=+= (1.1)

其中A 为n×n 维系数矩阵、B 为n×m 维输入矩阵 C 为p×n 维输出矩阵,D 为传递阵,一般情况下为0,只有n 和m 维数相同时,D=1。系统的传递函数阵和状态空间表达式之间的关系如式(1.2)示。

()

()()()

num s G s C SI A B D den s -1=

=-+ (1.2)

式(1.2)中,)(s num 表示传递函数阵的分子阵,其维数是p×m;)(s den 表示传递函数阵的按s 降幂排列的分母。 2 实验步骤

① 根据所给系统的传递函数或(A、B、C 阵),依据系统的传递函数阵和状态空间表达

式之间的关系如式(1.2),采用MATLA 的file.m 编程。注意:ss2tf 和tf2ss 是互为逆转换的指令;

② 在MATLA 界面下调试程序,并检查是否运行正确。

③ [例1.1] 已知SISO 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1.3),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631234100010321321u x x x x x x ??????????-+????????????????????---=?????????? []????

?

?????=321001x x x y (1.3)

程序:

%首先给A、B、C 阵赋值; A=[0 1 0;0 0 1;-4 -3 -2]; B=[1;3;-6]; C=[1 0 0]; D=0;

%状态空间表达式转换成传递函数阵的格式为[num,den]=ss2tf(a,b,c,d,u) [num,den]=ss2tf(A,B,C,D,1)

程序运行结果:

num =

0 1.0000 5.0000 3.0000 den =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从程序运行结果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4

323

5)(23

2+++++=s s s s s S G …………………… .. (1.4) ④ [例1.2] 从系统的传递函数(1.4)式求状态空间表达式。

程序:

num =[0 1 5 3]; %在给num 赋值时,在系数前补0,使num 和den 赋值的个数相同; den =[1 2 3 4];

[A,B,C,D]=tf2ss(num,den)

程序运行结果:

A =

-2 -3 -4 1 0 0 0 1 0

B = 1 0 0

C =

1 5 3

D =

由于一个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并不唯一, [例 1.2]程序运行结果虽然不等于式(1.3)中的A、B、C 阵,但该结果与式(1.3)是等效的。不防对上述结果进行验证。

⑤ [例1.3] 对上述结果进行验证编程 %将[例1.2]上述结果赋值给A、B、C、D 阵; A =[-2 -3 -4;1 0 0; 0 1 0]; B =[1;0;0]; C =[1 5 3]; D=0;

[num,den]=ss2tf(A,B,C,D,1) 程序运行结果与[例1.1]完全相同。

三 实验报告要求

在运行以上[例]程序的基础上,应用MATLAB 对(1.5)系统仿照[例1.2]编程,求系统的

A、B、C、阵;然后再仿照[例1.3]进行验证。并写出实验报告。

4

32352)(2

32+++?

?????+++=s s s s s s S G (1.5) 提示:num =[0 0 1 2;0 1 5 3];

四 讨论

系统传递函数模型和状态空间藐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实验二 状态空间控制模型系统仿真及状态方程求解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线性连续系统的状态空间控制模型的各种表示方法。

2、 熟悉系统模型之间的转换功能。

3、 利用MATLAB 对线性定常系统进行动态分析

二 实验内容

1、给定系统1

25.03

2)(2

323++++++=s s s s s s s G ,求系统的零极点增益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并求其单位脉冲响应及单位阶跃响应。 num=[1 2 1 3];den=[1 0.5 2 1];

sys=tf(num,den);sys1=tf2zp(sys);sys2=tf2ss(sys); impulse(sys2);step(sys2) sys=tf(num,den) Transfer function: s^3 + 2 s^2 + s + 3 ----------------------- s^3 + 0.5 s^2 + 2 s + 1 sys1=tf2zp(num,den) sys1 =

-2.1746 0.0873 + 1.1713i 0.0873 - 1.1713i [a,b,c,d]=tf2ss(num,den) a = -0.5000 -2.0000 -1.0000 1.0000 0 0 0 1.0000 0 b = 1 0 0

c = 1.5000 -1.0000 2.0000

d = 1 单位脉冲响应:

图2.1 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单位阶跃响应:

图2.2 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2、考虑由以下状态方程描述的系统

求该系统状态对初始状态的时间响应。

得到如下图2.3所示系统状态对初始条件的响应曲线:

图2.3 系统状态对初始条件的相应 3、考虑以下系统

试给出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可以得到如图2.4所示的四条单位阶跃响应:

图2.4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三 实验报告要求

1、进行模型间的相互转换。

2、试求以下系统

在阶跃输入信号和初始状态T [1,1]x =下的状态响应。编程实现,并给出响应曲线。 四 讨论

系统的状态轨迹和系统输入输出的关系。

实验三 系统能控性、能观性的判别

一、实验目的

(1) 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判别方法、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分解。 (2) 了解MATLAB 中相应的函数。

二、 实验原理

(1) 能控性判据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完全能控的充分必要条件:

1n rank B AB A B n -??=?? ,其中n 为矩阵A 的维数。

(2) 能观测性判据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完全能观测的充分必要条件:

1n C CA rank n CA -????

?

?=??????

,其中n 为矩阵A 的维数。

(3) 系统的能控性分解

不能控系统的动态方程:

x

Ax Bu =+ ,y Cx = 变换为下列的规范表达式

111121220

0c c c c c c x x x A A B PAP PBu u x x x A -????

??????=+=+??????????????????

?? 1

12c c c c x x y CP C C x x -????

??==??????????

其中c x 为r 维能控状态子向量;c x 为()n r -维不能控状态子向量 令12y y y =+,则可得到子系统的动态方程,其中能控子系统动态方程

11121c c c x

A x A x

B u =++ ,11y

C x = 不能控子系统动态方程为

22c c x

A x = ,22c y C x =

(4) 系统的能观测性分解

不能观测系统的动态方程:

x

Ax Bu =+ ,y Cx = 变换为下列能观测分解的规范表达式

11

1

1221

22??0

???o o o o o o x x x A B TAT TBu u x x x B A A

-??????????=+=+??????????????????

??????

11?0o o o o x x y CT C x x -??????==??????????

能观测子系统动态方程为

111??o o x A x B u =+ ,11?o

y C x y == 不能观测子系统动态方程为

21222???o o o x A x A x B u =++ ,1

0y =

三 实验内容

已知系统

u x x ??

?

???+??????--=103210

x y ]43

[=

(1)判别系统的能控性。

程序如下: A=[0 1;-2 -3]; B=[0;1];

Qc=ctrb(A,B); %Qc 为能控性矩阵 n=rank(Qc); %求能控性矩阵的秩 L=length(A); if n= = L

str='系统状态完全能控' else

str='系统状态不完全能控' end

(2)求系统的能控性分解后的模型。

程序如下: A=[0 1;-2 -3]; B=[0;1]; C=[3 4];

[K T C B A ,]=ctrbf(A,B,C) %T 为变换矩阵,

sum (K ) %可求出能控状分量的个数

四 实验报告要求

调试完所有实验内容后,输入状态空间模型

001103013A -????=-????-?? ,110B ??

??=??

????

,[]012C =- ,0D =

(1)判别系统的能观性。

提示:Qo=obsv(A,C)

(2)求系统的能观性分解后的模型。

提示:[K T C B A ,,,,]=obsvf(A,B,C)

五 讨论

1.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定义.

2.对于一个完全能控的系统,如何将其变换为能控标准型。

实验四 系统稳定性仿真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判别方法 (2) 了解MATLAB 中相应的函数

二. 实验原理

(1) 线性定常系统为渐进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对给定的任一个正定对称阵Q ,都存在唯

一的对称正定阵P ,满足如下矩阵Lyapunov 方程:

(2) 对于给定传递函数矩阵G

(s )的线性定常系统,如果找到一个状态空间描述

x

Ax Bu =+ ,y Cx Du =+ (4-1) 使得 1()()G s C sI A B D -=-+

则称(4-1)是给定传递函数阵G (s )的一个实现,维数最低的实现称为最小实现。

(3)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微分方程的全部根都是负实数或实部为

负的复数,亦即全部根都位于左半复平面。

三. 实验内容

判定如下系统的李亚普诺夫稳定性。

x x ??

????--=1110

程序如下: A=[0 1;-1 -1];

Q=eye(size(A,1)); %取Q 矩阵为与A 矩阵同维的单位矩阵 P=lyap(A,Q); %解李亚普诺夫代数方程,得对称矩阵P P_eig=eig(P); if min(P_eig)>0

disp('The system is Lypunov stable.') else

disp('The system is not Lypunov stable.') end

四. 实验报告要求

(1) 输入状态空间模型

T A P PA Q +=-

3824100001000010A ----?????

?=??????

,1000B ????

??=??????,[]0011C =,0D = 判定如下系统的李亚普诺夫稳定性。

五 讨论

系统稳定性的含义。

实验五 状态反馈及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状态反馈矩阵的求法。

2、熟悉状态观测器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给定可控对(),A b 和一组期望的闭环特征值{}12n λλλ ,要确定()1n ?维的状态反馈向量k ,使闭环系统状态矩阵()A bk -的特征值为{}12n λλλ 。

(2)计算A 的特征多项式:

[]1110det n n n sI A s a s a s a ---=++++

(3)计算由{}1

2n λλλ 所决定的希望特征多项式

()()()()**1**12110n n n n a s s s s s a s a s a λλλ--=---=++++

(4)计算 *

**

00

1111n n k a a a a a a --??=---??

(5)计算变换矩阵

11111111n n n a P A b Ab b a a ----????????=????????

(6)求P

(7)计算状态反馈向量k kP =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内容:

1、某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描述如下:

[]242471,0001,01000010000124503510=?????

???????=????

?????

???----=C B A 通过状态反馈使系统的闭环极点配置在P=[-30,-1.2,-2.4±4i]置上,求出状态

反馈阵K,并绘制出配置后系统的时间响应曲线。 2、考虑下面的状态方程模型:

[]0,001,10000,100008.20980010==????

?

?????=??????????--=D C B A 要求选出合适的参数状态观测器(设观测器极点为op=[-100;-102;-103])。

要求:

1、求出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2、依据系统动态性能的要求, 确定所希望的闭环极点P;

3、利用上面的极点配置算法求系统的状态反馈矩阵K;

4、检验配置后的系统性能。

四、实验报告要求

完成实验要求。并且编写具体仿真程序。

提示:pzmap(sys) %画系统的零极点图

[p,z]=pzmap(sys) %画系统的零极点图,并将零点、极点分别存储于%数组p step(sys) %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五、思考题

熟悉反馈及状态观测器、及极点配置的有关理论。

知情同意书

知情同意书模板 知情同意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患者须知 内容包括: 1. 项目的介绍 ●项目名称、研究者、申办者、撰写版本号或日期。 ●声明受试者参加的项目是一个试验性研究工作。 ●阐明研究的目的。 ●描述试验的过程。 ●说明研究中受试者将参与的时间和期限。 ●随访的次数和过程。 ●入选标准/排除标准。 ●说明分组情况,阐明受试者可能分配至安慰剂组。 2. 研究人员资历 3. 说明参与本研究可能带来的益处 ●研究对受试者本人的益处。 ●研究对社会群体的益处。 4. 研究给受试者可能带来的不适和风险 ●使用试验用药物或器械带来的不适。 ●参加试验本身可能的风险。 5. 阐明试验治疗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时可采取的替代治疗方案。 6. 临床试验涉及的疾病的可供选择的其他治疗方法。 7. 应说明研究的保密性,受试者的记录将被妥善保管,作保密处理,但同时也应告知受试者资料有可能会接受有关部门(伦理委员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监察,但不得对外披露其内容。 8 明确试验过程中联系医生的姓名和联系办法,他将回答受试者所有关于试验的问题,并能在受试者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联系。 9. 阐明受试者的权利(自由参加和退出、知情、同意),参加试验是自愿的,即使中

途退出试验也不会有权益上的损失或任何惩罚。 10. 研究者或指定的研究人员将对受试者作详细说明,以使其充分了解以上内容,给受试者充分时间考虑并做出是否参加研究的决定。 11. 说明在发现受试产品预期以外的临床影响,必要时可能对知情同意书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并经受试者或其法定代理人重新签名确认。 12. 说明因试验步骤或试验药物/器械的原因造成受试者损害,研究者或申办者应当给予受试者相应的补偿,例如交通费、误工费、医疗费用(所支付的费用额度不应成为促使受试者做出参加试验决定的诱因)。 13. 该试验方案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试验过程中有任何违反研究方案的情况,受试者可以直接向伦理委员会投诉。伦理委员会联系电话。 第二部分知情同意签名 1. 我已详细阅读了XXX临床试验的知情同意书,我的医师已向我作了详尽的研究方案说明,我完全了解参加本次研究的目的、性质、方法及我的权益和风险,得知我的个人资料是保密的,隐私权也得到保护。 我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同意按照研究方法和知情同意书的内容配合医生操作,认真完成本次研究。 本知情同意书共X页,我将得到签名后的知情同意书复印件。 受试者签字(印刷体) (手写体) 日期 受试者法定代理人签字(必要时),(印刷体) (手写体) 日期 2. 我或我的研究人员已向该受试者充分解释和说明了本临床试验的目的、操作过程以及受试者参加该试验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潜在的利益,并满意地回答了受试者的所有有关问题。 主要研究者或研究者指定的研究人员(对受试者进行告知者)签名 (印刷体) (手写体) 日期 附:伦理委员会对知情同意书的撰写要求 1. 科学、医学和法律词汇要明确准确,前后一致; 2. 语句短小精炼,避免长句; 3. 段落短小,观点明确; 4. 尽量使用陈述句,人称代词应该明确身份; 5. 使用清晰易读的字体打印;

09自动化《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

实验1 用曲线拟合法估计模型参数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曲线拟合法测试对象动态特性; 2) 熟悉MATLAB 仿真平台。 实验原理: 图1.1 输入-输出过程模型 在如图1.1 所示的过程模型中,可以通过实验测试或依据积累的操作数据,用数学方法得出过程的经验模型。 在获取了输入输出数据后,进行曲线拟合,可采用计算机和相关的软件实现。首先根据实验数据和其它验前知识,假定对象的模型结构,然后最小化模型输出)(t y 和实际输出y(t)在采样点上的误差平方和,即 ∑=-=n i i i t y t y J 1 2))()((min 进行搜索时,当J 最小时相应的对象参数即为最优参数。式中,n 为计算数据的个数。优化的算法很多,如共轭梯度法、最速下降法、Powell 法、单纯型法、罚函数法等。 本实验利用MA TLAB 优化工具箱中的“lsqcurvefit”函数对过程阶跃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用户假定模型的结构,编写相应的fun 函数,即ym=fun (x , t ),其中x 为模型的参数向量,待确定,t 为时间向量。给出待估计参数的初始值x0,调用曲线拟合函数计算模型参数向量的估计值x ,格式为x = lsqcurvefit (fun , x 0, t , y ),其中y 为与时间向量t 对应的输出实验数据。 实验要求: 1) 用SIMULINK 工具箱搭建如图1.2所示的开环对象测试系统,模拟实验测试环节 获取输入输出数据,此处输入采用单位阶跃信号。设置合适的“start time”和“stop time”,使得能够得到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仿真类型设置为“Fixed -step”,并设置合适的计算步长(0.01~0.1)。 输入输出数据保存在dataty.mat 文件中,设置变量名为ty ;run 之后,可在命令窗口中输入load dataty.mat 将数据文件中的数据读入工作空间中,然后用size(ty)查看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指导书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指导书 XX建筑大学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教研室 2009年3月

实验一、学习数字通信系统的SystemView仿真软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ystemView软件,学习数字通信系统SystemView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为实际的仿真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掌握软件设计和仿真的方法。 二、实验说明 SystemView是美国ELANIX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环境的用于系统仿真分析的可视化软件工具。使用它,用户可以用图符(Token)去描述自己的系统,无需与复杂的程序语言打交道,不用写代码即可完成各种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利用SystemView,可以构造各种复杂的模拟、数字、数模混合系统和各种多速率系统,它可用于各种线性或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SystemView的图符资源十分丰富,特别适合于现代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和方案论证。还可进行CDMA通信系统和数字电视业务的分析;用户还可以自己用C语言编写自己的用户自定义库。 SystemView能自动执行系统连接检查,给出连接错误信息或尚悬空的待连接端信息,通知用户连接出错并通过显示指出出错的图标。 在系统设计和仿真方面,SystemView还提供了一个真实而灵活的窗口用以检查、分析系统波形,也可完成对仿真运行结果的各种运算、频谱分析、滤波。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内容 1.安装SystemView,对该软件有一个感性认识

根据SystemView安装软件说明,在电脑上安装SystemView软件。 2.了解SystemView设计窗口 启动SystemView后就会出现如图1所示的系统设计窗口。它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条、滚动条、提示栏、图符库和设计窗工作区。其中设计窗口工作区是用于设置、连接各种图符以创建系统,进行系统仿真等操作;提示栏用于显示系统仿真的状态信息、功能快捷键的功能信息提示和图符的参数显示;滚动条用于移动观察当前的工作区域。当鼠标器位于功能图符上时,则该图符的具体参数就会自动弹出显示。 3.了解SystemView图符库 SystemView的图标库可分为3种,即基本库、专业库以及用户扩展库。分别了解相关图库的功能,便于后续设计使用。 4.了解SystemView分析窗口

心理实验知情同意书

心理学实验知情同意书 研究背景介绍: 您即将参加一项由xxx机构组织的研究,这是为了证明……而进行的研究,它将历时x小时,由于您符合被试的条件,特邀请您参加此项实验。 此份知情同意书将会提供一些信息将会帮助您决定是否参与此项研究。您参与此项研究是本着自愿原则,本项研究已通过本研究机构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如果那您同意加入此项研究,请详细阅读下列说明: 1.研究目的:(背景意义—相当与于研究的引言) 2.研究过程和方法:(可简写) (包括主要的研究内容,预期的参与人数,过程与期限,后期随访的次数,需要何种操作,告知被试可能分配到实验的不同组别等) 3.研究可能的受益:(说明受益是对个人有益还是间接地对社会有益) 通过对您的xxxx研究,将会得到您的某些心理信息,您也可以……。得出的最终结论将会推动……研究,对社会产生……影响。 4.研究风险与不适(如果该实验对被试会产生身体、心理、社会或者其他伤害的危险,要介绍并评估这些危险)如:参与该实验,您可能会产生轻度的头晕,您将会得到

与您相关的某方面数据,或者暴露您的敏感信息及情绪,当然我们会对此严格保密。 5.隐私问题:(实验过程中和论文发表的隐私保护) 如果你您决定参与此项研究,您参加实验及实验中的个人资料我们将会严格保密,除非得到您的允许,否则我们不会泄露给第三方。所以为确保实验的真实性,请您务必提供您真实的资料。您的研究资料也会被存放在xxx里,仅供研究人员查阅。必要时,政府管理部门或者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成员按规定可以在本研究机构查阅您的个人资料。 对于本实验的相关机密信息,您也必须遵守保密原则,不能将某些信息泄露给第三方。 6.费用和补偿 如果您参与此项研究,将会获得xx元的报酬。如果因为参与研究而受到伤害,您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我们也会提供免费的治疗。 7.自由退出: 作为被试,您可以随时了解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资料和研究进展,自愿决定是否继续参与实验。参加过程中,无论是否发生伤害,或是否严重,您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候通知研究者要求退出研究,您的数据将不纳入研究结果,您的权益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参与实验期间,如果因为您没有遵守研究计划,或者发

过控控制系统综合设计实验

过程控制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项目:过程控制系统综合设计 班级:自动化133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目的: 1.结合比值控制系统、串级控制系统、前馈反馈控制系统、解耦控 制系统的实施,掌握DDC系统应用,以及安装; 2.掌握P900系列智能调节器的参数整定与操作; 3.掌握各类标准信号的测定方法; 4.掌握传感器、执行器的使用; 5.掌握数学建模方法以及PID参数的整定方法。

要求: 1、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任务完成实验内容; 2、记录数据以及实验结果,保存实验结果图; 3、完成实验报告的设计,撰写,分析并处理实验结果; 4、进行答辩。

二: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 实验一、长滞后环节温度PID 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纯滞后(温度)对象的数学模型及其阶跃响应曲线。 2、根据由实际测得的纯滞后(温度)阶跃响应曲线,分析加热系统的飞升特性。 二、实验器材 CS4100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配置:C3000过程控制器、实验连接线。 三、实验原理 整个纯滞后系统如图4-1所示,加热水箱为纯滞后水箱提供热水,在加热水箱的出水口即纯滞后水箱的进水口装有温度传感器。纯滞后水箱,中间固定有一根有机玻璃圆柱,9块隔板呈环形排布在圆柱周围,将整个水箱分隔为9个扇形区间,热水首先流入A 区间,再由底部进入B 区间,流过B 区间后再由顶部进入C 区间,如此再依次流过D 、E 、F 、G 、H 最后从I 区间流出,测温点设在E 、H 区间,当A 区间进水水温发生变化时,各区间的水温要隔一段时间才发生变化,当进水水流流速稳定在1.5L/Min 时,与进水水温T1相比E 区间的水温T2滞后时间常数τ约为4分钟,H 区间的水温T3滞后时间常数τ约为8分钟。各隔板的上沿均低于水箱的外沿,这样如果水流意外过大则会漫过各隔板直接进入I 区间再流出。 A B C D E F G H I t2 t3 六号纯滞后水箱 五号加热水箱 调压 模块 手动设定 Q t1 图3-1 纯滞后系统示意图

(完整版)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模板

知情同意书 尊敬的病友: 您现在所患疾病是××××××,且(如有额外标准,请说明,例如:已经服用××药物××年以上),我们邀请您参加一项临床研究。参加这项研究完全是您自主的选择。本知情同意书将提供给您一些信息,请您仔细阅读,并慎重做出是否参加本想研究的决定。如有任何关于本项研究的疑问,您可以请您的医生或研究人员给予解释。您可以和家人及朋友讨论,以帮助您决定是否自愿参加此项临床研究。您有权拒绝参加本研究,也可随时退出研究,且不会受到处罚,也不会失去您应有的权利。 如果您同意参加,我们将需要您签署本知情同意书并注明日期。您将获得一份已签字并注明日期的副本,供您保存。 您参加本次研究是自愿的,本项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 【研究名称】××××××(名称必须与申请表、自查表、研究方案和立项证明文件中的名称一致) 【研究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科(如为多中心研究,请标注为“×××医院为研究牵头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院为参与单位”) 【主要研究者】×××(即主要研究医师、项目负责人,一般不超过2人) 【研究资助者】(若为本院医生自己发起的则写为“研究者自发”,若为厂家发起的则写为“厂家名称”;若为科研课题支撑的就写课题资助单位) 【为什么要进行该项研究?】 (请描述研究目的和背景,语言须通俗易懂。主要回答:本项目的研究对象面临的问题和本课题组拟解决的问题,邀请患者/健康人参与本项目的原因)

【本研究如何进行?】(请描述研究的设计及过程,以下仅为示例,请根据实际研究内容填写) 本研究为×××××研究(例如:多中心、随机、对照、干预性研究或单中心、队列、非干预性研究等),您将被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将接受××治疗,以及××××检查;对照组将进行××常规治疗,以及××××的检查。您需要根据医生的×××安排定期回来随访。治疗和随访期间研究人员将使用相关的临床观察表格,收集您所有需要观察的数据,在××时候(时间点,例如:在您接受研究开始时或在您服药1个星期后等)采集您×××ml血液,留取×××尿液进行研究分析(必须注明采集的血/尿标本是否为临床常规检查项目的剩余标本),最后汇总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参加研究的条件】(如有多个组别并且各组的入组标准、排除标准不同,请分别列举,例如,对照组:1.入选标准为×× 2.排除标准为××;治疗组:1. 入选标准为××2.排除标准为××) 本研究计划招募××名研究对象。 1.入选标准为:×××× 2.排除标准为:×××× 3.中途退出标准为:××××(例如,受试者主动撤回知情同意书) 【我参加本研究的时间将有多长?】(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阐述研究每个阶段的时间和随访次数) 您参加本研究的时间将持续×年(×周),在此期间,您须到科室进行××次访视。本研究由以下部分组成: 【我有哪些责任?】(请根据实际的研究内容进行填写,以下仅为范例)如果您决定参加本研究,您必须按医生和您约定的随访时间来医院就诊。您的随访非常重要,因为医生将判断您接受的治疗是否真正起作用,并及时指导您。您必须按医生指导用药,并请您及时、客观地填写您的治疗记录。并将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带来,包括您有其他合并疾病须继续服用的药物。 【每次研究访视将会做什么?】(如无需随访,可省略此项)

A3000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V

HUATEC A3000过程控制实验系统 实验指导书 V3.0 华晟高科教学仪器编制

目录 第一章安全注意事项与设备使用 ................................................ - 1 - 1.1防止触电 ................................................................................. - 1 - 1.2防止烫伤 ................................................................................. - 2 - 1.3防止损坏 ................................................................................. - 2 - 1.4现场系统组成............................................................................ - 2 - 1.5控制系统组成............................................................................ - 2 - 第二章计算机测控系统实验 ..................................................... - 5 -实验1 实验系统认知 ....................................................................... - 5 - 实验2 ADAM4000模块的通讯和使用 ....................................................- 10 - 实验3 组态软件编程和数据获取.........................................................- 18 - 实验4 PLC系统通讯和使用...............................................................- 21 - 实验5 PLC Step7编程...................................................................- 28 - 实验6 现场总线技术与DCS实验 ........................................................- 33 - 第三章工艺设备和仪器仪表实验 .............................................. - 41 -实验1 温度、压力、液位和流量测量实验..............................................- 41 - 实验2 水泵负载特性测量实验 ...........................................................- 46 - 实验3 管道压力和流量耦合特性测量实验..............................................- 48 - 实验4 电动调节阀特性测量实验.........................................................- 51 - 实验5 调压器特性测量实验 ..............................................................- 53 - 实验6 变频器水泵控制特性测量实验 ...................................................- 55 - 第四章工业系统对象特性的测定研究......................................... - 59 -实验1 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的测定实验..............................................- 59 - 实验2 双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的测定实验..............................................- 62 - 实验3 非线性容积水箱液位数学模型的测定实验 .....................................- 65 - 实验4 测定不同阻力下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实验...................................- 67 - 实验5 锅炉与加热器对象数学模型实验 ................................................- 70 - 实验6 滞后管数学模型实验 ..............................................................- 73 - 实验7 换热机组数学模型实验 ...........................................................- 76 - 第五章简单设计型控制实验 ................................................... - 80 -实验1 单闭环流量控制实验 ..............................................................- 80 - 实验2 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实验......................................................- 83 - 实验3 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实验......................................................- 89 - 实验4 三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实验......................................................- 93 - 实验5 锅炉水温定值位式控制实验......................................................- 95 - 实验6 锅炉水温定值控制实验 ...........................................................- 99 - 实验7 换热器水温单回路控制实验.................................................... - 102 - 实验8 联锁控制系统实验............................................................... - 105 - 实验9 单闭环压力控制实验 ............................................................ - 109 - 第六章复杂设计型控制系统 .................................................. - 111 -实验1下水箱液位和进口流量串级控制实验.......................................... - 111 - 实验2 闭环双水箱液位串级控制实验 ................................................. - 120 - 实验3 换热器热水出口温度和冷水流量串级控制实验.............................. - 125 - 实验4 单闭环流量比值控制系统实验 ................................................. - 128 - 实验5 下水箱液位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实验............................................ - 131 - 实验6 锅炉温度和换热器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实验 ................................... - 135 - 实验7 管道压力和流量解耦控制系统实验............................................ - 138 -

WDT-IIIC综合实验指导书

第三章一机—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方式实验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对称稳定情况下,输电系统的各种运行状态与运行参数的数值变化范围; 2.了解和掌握输电系统稳态不对称运行的条件;不对称度运行参数的影响;不对称运行对发电机的影响等。 二、原理与说明 电力系统稳态对称和不对称运行分析,除了包含许多理论概念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数值概念”。为一条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在典型运行方式下,用相对值表示的电压损耗,电压降落等的数值范围,是用于判断运行报表或监视控制系统测量值是否正确的参数依据。因此,除了通过结合实际的问题,让学生掌握此类“数值概念”外,实验也是一条很好的、更为直观、易于形成深刻记忆的手段之一。实验用一次系统接线图如图2所示。

图2 一次系统接线图 本实验系统是一种物理模型。原动机采用直流电动机来模拟,当然,它们的特性与大型原动机是不相似的。原动机输出功率的大小,可通过给定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压来调节。实验系统用标准小型三相同步发电机来模拟电力系统的同步发电机,虽然其参数不能与大型发电机相似,但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具有特殊参数的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可以用外加直流电源通过手动来调节,也可以切换到台上的微机励磁调节器来实现自动调节。实验台的输电线路是用多个接成链型的电抗线圈来模拟,其电抗值满足相似条件。“无穷大”母线就直接用实验室的交流电源,因为它是由实际电力系统供电的,因此,它基本上符合“无穷大”母线的条件。 为了进行测量,实验台设置了测量系统,以测量各种电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为了测量发电机转子与系统的相对位置角(功率角),在发电机轴上装设了闪光测角装置。此外,台上还设置了模拟短路故障等控制设备。 三、实验项目和方法 1.单回路稳态对称运行实验

知情同意书模板

版本号: 版本日期:________ 知情同意书 研究名称: 项目负责人:电话: 申办者:(申办者的名字,若为本院医生自己发起的则写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若为厂家发起的则写为“厂家名称”)。 在您决定是否参加这项研究之前,请尽可能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它可以帮助您了解该项研究以及为何要进行这项研究,研究的程序和期限,参加研究后可能给您带来的益处、风险和不适。如果您愿意,您也可以和您的亲属、朋友一起讨论,或者请医生给予解释,帮助您做出决定。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研究过程 (在此项中详细说明多少人将参与这项研究、研究会持续多久、试验的步骤、所需的时限、检查项目和频度、留取血标本的总量等;使受试者知晓本次试验本人需付出什么、做什么饮食配合、有什么合并用药的限制、有何禁忌(抽烟、节育、高空作业、开车等)等试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给予配合。请具体描述出分组情况,随访次数,需进行何种检查,是否会采集生物样本。在描述本项研究内容时,请列出具体时间表。特别注意说明在实验过程中的费用承担问题) 4.可能的风险 (风险部分应该只包括同研究步骤相关的风险。该知情同意书不应包括常规

治疗过程的风险。对于那些风险只存在于信息保密性和增加心理压力方面的“最小风险研究”(例如调查问卷/民意调查),相关风险也需要列出。预测参加试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程度,使受试者事先可以权衡参加试验的利弊,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哪些人不宜参加研究? 根据不同研究目的和研究药物规定的人群, 另外还有1)正参加其它临床试验的患者;2)研究人员认为其他原因不适合临床试验者。 告知参加研究可能的不良反应、风险和不适、不方便,并明确表明对其的处理方案和可能的补偿方案。 如果在研究期间您出现任何不适,或病情发生新的变化,或任何意外情况,不管是否与研究有关,均应及时通知您的医生,他/她将对此作出判断并给与适当的医疗处理。 您在研究期间需要按时到医院随访,做一些检查,这些占用您的一些时间,也可能给您造成麻烦或带来不方便。 5.受试者收益 (包括直接受益和间接受益,试验中不论是否存在受试者收益,研究者都应当使其知晓这一点) 6.相关费用 告知患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哪些费用可免,哪些需要自己负担; 告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研究者是否负担处理不良反应的费用和患者可能获得的赔偿。如(医生将尽全力预防和治疗由于本研究可能带来的伤害。如果在临床试验中出现不良事件,医学专家委员会将会鉴定其是否与针刺或基础治疗药物有关。申办者将按照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对与试验相关

综合实验试验指导书(一)

综合实验实验指导书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2013年12月

学生实验守则 1、实验前应认真按教师布置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掌握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 2、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经指导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各种现象,记录实验数据,不能马虎的抄袭。实验完毕必须整理好本组实验仪器,并经指导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验收后,方可离开。实验后,认真分析实验结果,正确处理数据,细心制作图表,做好实验报告。不符合要求者,应重做。 3、实验室内必须保持安静,不准高声喧哗打闹,不准抽烟,随地吐痰,乱抛纸屑杂物,不准做与实验无关的事。不准穿背心、裤衩、拖鞋(除规定须换专业拖鞋外)或赤脚进入实验室。 4、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和设备安全。 5、爱护国家财物。节约水电和药品器材,不得动用他组的仪器、工具材料。凡损坏仪器、工具者应检查原因,填写报损单,并依照管理办法赔偿损失。 前言

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试验课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试验前认真预习指导书和课本有关内容,同时应复习其它已学有关课程的有关章节,充分了解各个试验的目的要求、试验原理、方法和步骤,并进行一些必要的理论计算。一些控制值的计算工作,试验前必须做好。 2、较大的小组试验,应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和指挥整个试验过程,直至全组试验报告都上交后卸任,小组各成员必须服从小组长和指导教师的指挥,要明确分工,协调工作,不得擅离各自的岗位。 3、试验开始前。必须仔细检查试件和各种仪器仪表是否安装稳妥,荷载是否为零,安全措施是否有效,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完成,要经指导教师检查通过后,试验才能开始。 4、试验时应严肃认真,密切注意观察试验现象,及时加以分析和记录,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试验的每一步骤和每一个数据。 5、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非试验用仪器设备不要乱动;试验用仪器、仪表、设备,要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遇有问题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 6、试验中要小心谨慎,不要碰撞仪器、仪表、试件和仪表架等。 7、试验结束后,要及时卸下荷载,使仪器、设备恢复原始状态,以后小心卸下仪器、仪表,擦净、放妥、清点归还,经教师认可并把试验记录交教师签字后离开。 8、试验资料应及时整理,按时独立完成试验报告,除小组分工由别人记录的原始数据外,严禁抄袭。 9、试验报告要求原始记录齐全、计算分析正确、数据图表清楚。 10、经教师认可,试验也允许采用另外方案进行。 试验一量测仪器的参观与操作练习

乐高实验指导书1

创新综合实验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总览 (3) 第二部分综合实验 (6) Lab1 光电传感器自动跟踪小车 (6) Lab2 光电传感器测距功能测试 (8) Lab3 光电传感器位移传感应用 (12) Lab4 超声波传感器测试 (13) Lab5 超声波传感器位移传感应用 (17) 第三部分创新实验 a)双轮自平衡机器人; b)碰触传感机器人设计(基于Microsoft Robotics Studio平台); c)寻线机器人的仿真和建模及实例(基于Lejos-Osek 设计一个机器人的实例); d)自己提出一个合理的项目

第一部分 课程总览 1.目的与意义 提倡“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以及综合设计能力是当前高等工科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高等工科院校的实验课程正经历着从“单一型”“验证型”向“设计型”“开放型”的变革过程。我院测试及控制类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测试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等课程涵盖了机械设备及加工过程测试控制相关的电子电路、传感器、信号处理、接口、控制原理、测控计算机软件等理论及技术,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但目前各课程的实验教学存在着孤立、分散、缺乏系统性的问题。为促进机械工程学科学生对于计算机测控技术的工程创新设计能力、促进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本机电一体化创新综合实验以丹麦乐高(LEGO)公司教育部开发的积木式教学组件-智力风暴( MINDSTORMS)为基础进行。 采用LEGO MINDSTORMS 为基础建立开放型创新实验室,并根据我院测试及控制类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测试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等课程设计多层次的综合创新实验设计项目,具有技术综合性和趣味性以及挑战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践项目的过程中激发和强化他们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综合能力和进取精神;可使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对材料、机械、电子、计算机硬件、软件均有直观的认知并掌握机械工程测试与控制的综合分析设计能力。 2.实验基础 2.1 LEGO MINDSTORMS 控制器硬件 要求认识和理解RCX、NXT的基本结构,输入输出设备及接口,DCP传感器及接口,并熟练进行连接与操作。 2.2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选择适合的软件 ?Microsoft Robotics Studio基础 ?VPL编程 ?Microsoft Robotics Studio软件 ?Robolab软件 ?NXT软件 ?Matlab等等 2.3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编程以自学为主 参考书: a)LEGO快速入门 b)乐高组件和ROBOLAB软件在工程学中的应用 c)ROBOLAB2.9编程指南 d)ROBOLAB研究者指南

心理辅导知情同意书

心理辅导知情同意书 为切实贯彻“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原则,维护来访学生和心理辅导老师的利益,保证心理辅导的顺利进行,就心理辅导基本原则、来访学生和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做如下说明: 一、咨询说明 1. 咨询保密原则:保密是心理辅导的工作原则之一。来访学生的个人信息及咨询的相关问题不会被随意谈论,来访学生的信息登记表不会被带出咨询室之外的任何地方。一般来说,来访学生是否接受过咨询以及咨询的内容都不会被透漏给中心以外的非专业人员。 但下述几种情况除外:(1)来访学生出现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的倾向。(2)来访学生的问题涉及法律责任。(3)为了能更好的帮助来访学生,心理辅导老师提出个案讨论或申请督导,但仅限专业场合,同时须隐去来访学生的个人化信息。 2. 为了方便后续的跟踪咨询服务,需要把来访学生的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紧急联系人等信息登记在案,这些个人资料只用于心理辅导中的管理,不会透漏给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 3. 如果心理辅导中心或心理心理辅导老师需要对会谈进行录音或录像时,需征得来访学生同意。 4. 每次会谈时间一般为40分钟。会谈次数由来访学生和心理辅导老师协商,双方严格遵守。 5.心理辅导不能代替药物治疗,请来访学生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药物使用。 6.心理辅导机构及心理辅导老师,只承担对自杀、精神分裂、抑郁症等危险症状对家长的告知义务,不承担其他责任。对由于来访学生及家人隐瞒诊断和症状造成的后果,不承担责任。 二、来访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1.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咨询,坦诚地向心理辅导老师表露自己,不掩饰或伪装。 2. 自愿。来访学生有权决定中止或结束咨询,可以自主选择心理辅导老师,与心理辅导老师协商修正咨询的方向及方法。 3. 自主。努力实现自我成长,为咨询负责,不期待心理辅导老师帮你做决定。 4. 尊重心理辅导老师。 5. 坚持按设置接受咨询。咨询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不要希望一次咨询就解决所有问题。

知情同意书模板(临床观察)

受试者编号:________ 版本号:__V1.0__ 版本日期:________ 知情同意书 研究名称: 项目负责人:电话: 申办者:(申办者的名字,若为本院医生自己发起的则写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若为厂家发起的则写为“厂家名称”)。 在您决定是否参加这项研究之前,请尽可能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它可以帮助您了解该项研究以及为何要进行这项研究,研究的程序和期限,参加研究后可能给您带来的益处、风险和不适。如果您愿意,您也可以和您的亲属、朋友一起讨论,或者请医生给予解释,帮助您做出决定。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研究过程 (在此项中详细说明多少人将参与这项研究、研究会持续多久、试验的步骤、所需的时限、检查项目和频度、留取血标本的总量等;使受试者知晓本次试验本人需付出什么、做什么饮食配合、有什么合并用药的限制、有何禁忌(抽烟、节育、高空作业、开车等)等试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给予配合。请具体描述出分组情况,随访次数,需进行何种检查,是否会采集生物样本。在描述本项研究内容时,请列出具体时间表。特别注意说明在实验过程中的费用承担问题) 4.可能的风险 (风险部分应该只包括同研究步骤相关的风险。该知情同意书不应包括常规治疗过程的风险。对于那些风险只存在于信息保密性和增加心理压力方面的“最小风险研究”(例如调查问卷/民意调查),相关风险也需要列出。预测参加试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程度,使受试者事先可以权衡参加试验的利弊,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哪些人不宜参加研究? 根据不同研究目的和研究药物规定的人群, 另外还有1)正参加其它临床试验的患者;2)研究人员认为其他原因不适合临床试验者。 告知参加研究可能的不良反应、风险和不适、不方便,并明确表明对其的处 理方案和可能的补偿方案。 如果在研究期间您出现任何不适,或病情发生新的变化,或任何意外情况,不管是否与研究有关,均应及时通知您的医生,他/她将对此作出判断并给与适

过控实验指导书最新本科

《过程控制系统》 安阳工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双容水箱特性的阶跃响应曲线测试方法; 2.根据由实验测得双容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确定其特征参数K、T1、T2及传递函数;3.掌握同一控制系统采用不同控制方案的实现过程。 二、实验条件 1.THJ-3型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 2.计算机、组态王工控组态软件、RS232/485转换器1只、串口线1根; 3.万用表1只。 三、实验原理 图2-1 双容水箱对象特性测试系统

G(s)=G 1(s)G 2 (s)=1 2 1212 k k K T1T1(T1)(T1) s s s s ?= ++++ (2-1) 式中K=k 1 k 2 ,为双容水箱的放大系数,T 1 、T 2 分别为两个水箱的时间常数。 本实验中被测量为中水箱的液位,当上水箱输入量有一阶跃增量变化时,两水箱的液位变化曲线如图2-2所示。由图2-2可见,上水箱液位的响应曲线为一单调上升的指数函数(图2-2(a));而下水箱液位的响应曲线则呈S形曲线(图2-2(b) ),即下水箱的液位响应滞后了,它滞后的时间与阀F1-10和F1-11的开度大小密切相关。 图2-2 双容水箱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 (a)中水箱液位(b)下水箱液位 双容对象两个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可按下述方法来确定。在图2-3所示的阶跃响应曲线上求取: (1) h 2 (t)| t=t1 =0.4 h 2 (∞)时曲线上的点B和对应的时间t 1 ; (2) h 2 (t)| t=t2 =0.8 h 2 (∞)时曲线上的点C和对应的时间t 2 。 图2-3 双容水箱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 然后,利用下面的近似公式计算式 阶跃输入量 输入稳态值 = ∞ = O h x ) ( K2 (2-2) 2.16 t t T T2 1 2 1 + ≈ + (2-3) ) 55 .0 74 .1( ) T (T T T 2 1 2 2 1 2 1- ≈ +t t (2-4) 0.32〈t 1 /t 2 〈0.46 由上述两式中解出T 1 和T 2 ,于是得到如式(2-1)所示的传递函数。 在改变相应的阀门开度后,对象可能出现滞后特性,这时可由S形曲线的拐点P 处作一切线,它与时间轴的交点为A,OA对应的时间即为对象响应的滞后时间τ。于是得到双容滞后(二阶滞后)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G(S)= )1 )(1 ( 2 1 + +S T S T K S eτ- (2-5)

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的设计规程及范例

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的设计规范及范例 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分“知情告知”与“同意签字”两部分,其设计应符合 完全告知、充分理解、自主选择的原则,必要时还应设计帮助受试者理解研究目的、程序、风险与受益的视听资料。临床试验前需作筛选检查,收集生物标本,必须得到两种知情同意,一种用于生物标本的收集和分析,另一种用于得出满意实验室结果并符合纳入标准后参加试验。 临床试验中保证受试者权益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知情同意。知情同意书 (in formed con se nt form )是每位受试者表示自愿参加某一试验的文件证明。 1、设计依据 根据“赫尔辛基宣言”、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的“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指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以及临床试验方案进行设计。 2、设计原则 符合“完全告知”的原则。采用受试者能够理解的文字和语言,使受试者能够“充分理解”,“自主选择”。知情同意书不应包含要求或暗示受试者放弃他们获得赔偿权利的文字,或必须举证研究者的疏忽或技术缺陷才能索取免费医疗或赔偿的说明。 3、知情同意书格式 页眉和页脚:页眉左侧为试验项目名称,右侧为知情同意书版本日期;页脚为当前页码和总页码。知情同意书分“知情”与“同意”两部分,前者为“知情告知”(必要时还应设计帮助受试者理解研究目的、程序、风险与受益的视听资料),后者为“同意签字”。 临床试验前需作筛选检查,收集生物标本,必须得到两种知情同意,一种用于生物标本的收集和分析,另一种用于得出满意实验室结果并符合纳入标准后参加试验。筛选时发现不合格(医学方面的原因)的研究对象,应给予有帮助的参考意见、任何必要的和有用的治疗或推荐到其它部门就诊。 知情同意书一式两份,受试者保存其副本

心理咨询知情同意书(简约版)

心理咨询知情同意书(简约版) 尊敬的来访者: 您好!欢迎您来到**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建立的一种专业助人关系,其目的是使来访者从咨询师提供的专业服务中获益。我们希望通过知情同意的过程,让您对心理咨询有更好的理解、更顺利地进入心理咨询的过程。为保证心理咨询顺利进行,维护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的权利与义务。 1. 关于保密和保密例外情况 1.1保密 心理咨询工作中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和其他资料,均属专业信息,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保存,避免在任何公众场合公开。 1.2保密例外 1)经过来访者同意可以泄露的2)来访者的行为严重威胁到自己或他人健康或安全3)来访者自身正在遭受虐待4)来访者具有违反我国法律法规行为,咨询师作为公民不举报则可能被判定为违法犯罪时 5)若来访者患有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碍等严重精神疾病,导致自知力不完整需要住院治疗时,咨询师会告知监护人有关来访者的评估信息和严重程度信息。 2. 收费 2.1咨询收费是根据咨询师的资历有所不同,个人咨询的一般面谈时间是每次50分钟,每星期1-2次。 2.2咨询效果是咨询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付费是来访者对本次咨询的重视以及咨询师专业工作投入的体现。 3. 时间 3.1咨询会准点开始,准点结束;弹性波动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 3.2如果来访者/咨询师因故取消预约的,至少在咨询前12个小时通知对方。 4. 咨询关系 4.1咨询关系是促进咨询工作有效开展的主要条件,如果对咨询师产生对咨询进程有影响的情感,请主动告知公司工作人员介入处理。 4.2某些咨询过程中有可能会让来访者感受到种种痛苦,就如医生对伤口的治疗,需要把伤口消毒一样,自然会带来某些疼痛,这需要得到来访者的配合、谅解、支持和授权。 4.3咨询师将会在自己专业能力范围内,尽最大努力为来访者提供咨询服务。若来访者或心理咨询师感觉咨询效果不佳,可协商转介给上级咨询师或者其他适合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来访者若想转介至其他心理咨询师,应先结束与当前心理咨询师的咨询关系。 4.4 为保证咨询顺利有效的进行,根据心理咨询的专业设置,非咨询时间咨询师和来访者是不联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