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箱体类零件图教案及反思

绘制箱体类零件图教案及反思

教案标题:绘制箱体类零件图教案及反思

教案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箱体类零件图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绘图工具和技巧绘制箱体类零件图。

3.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读已有的箱体类零件图。

教学准备:

1.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

2. 绘图软件或纸张、铅笔、直尺、量角器等绘图工具

3. 箱体类零件图的范例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

引入:

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零件图绘制基础知识。

2. 提问学生:你们对箱体类零件图有什么了解?它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讲解:

1. 通过投影仪或黑板,向学生展示箱体类零件图的范例,并解释其特点和用途。

2. 介绍箱体类零件图的绘制步骤和常用符号表示方法。

3. 演示如何使用绘图工具和技巧绘制一个简单的箱体类零件图。

4. 强调绘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规范。

练习:

1. 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练习题,并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绘制。

2. 监督学生的练习过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讲解与讨论:

1.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作品,并在投影仪或黑板上展示。

2. 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讨论他们的绘图过程和结果。

3. 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绘制箱体类零件图的常见错误和解决方法。

反思:

1. 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绘制箱体类零件图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心得。

3.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

教案撰写反思:

本节课的教案设计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合理有序。通过引入、讲解、练习、讨论和反思等环节,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绘制箱体类零件图的基本技能和理解其应用。然而,对于学生的练习时间和讨论环节的时间安排可能需要更加合理的调整,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练习和深入讨论。此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识读减速器箱体零件图

《产品零部件测绘及造型》课程电子教案 教学情景情景四:箱体类零件的 识读与测绘 任务一 识读齿轮减速器箱 盖、箱座零件图 课时 4 授课专业数控技术日期任课教师 学习目标掌握箱体类零件的视图表达、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的确定;掌握箱体类零件图的识读方法; 培养学生识读箱体类零件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箱体类零件图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箱体类零件的表达方法及尺寸标注的确定 教学方法四步教学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减速器箱盖、箱座及其零件图 授课场景多媒体教室 课后记 教学设计 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教学组织 任务导入集中学生精力,为进入工作任务做好准备 导入教学任务、要求: 布置任务:识读减速器箱座、箱盖的零件图 任务要求: 1、根据减速器箱座、箱盖零件图,想象出其结构特 征; 2、理解零件图上公差配合与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等技术要求。 清点学生人数; 检查授课环境; 摆放减速器箱盖、箱座实 物

资讯 资讯 一、箱体类零件的结构特点 箱体类零件主要起包容、支承其他零件的作用, 常有内腔、轴承孔、凸台、肋、安装板、光孔、螺 纹孔等结构。 二、箱体类零件的加工方法 毛坯一般为铸件,主要在铣床、刨床、钻床上 加工。 三、箱体类零件的视图表达(以铣刀头箱座零 件图为例) 1、一般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才能将 其主要结构形状表示清楚。 2、通常以最能反映其形状特征及结构间相对位 置的一面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以自然安放位置 或工作位置作为主视图的摆放位置(即零件的摆放 位置)。 3、一般要根据具体零件选择合适的视图、剖视 图、断面图来表达其复杂的内外结构。 4、往往还需局部视图或局部剖视或局部放大图 来表达尚未表达清楚的局部结构。 四、箱体类零件的尺寸标注 1、尺寸基准的选择 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通常选用轴孔 中心线、对称平面、结合面和较大的加工平面。 减速器箱体、箱盖零件图 及实物演示其结构特征。

项目八 型腔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

项目八型腔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 教学目标通过识读训练,了解常见型腔类零件的结构特点,理解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掌握识读型腔类零件的一般读图步骤,能够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型腔类零件。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 章总学时8 教学环境要求多媒体教室或实训室 教学内容教学安排 任务一零件上的加工工艺结构 2 任务二装配工艺结构 2 任务三识读与绘制型腔类零件 4 任务四型腔类零件的特点 2 教学目的: 通过识读训练,了解常见型腔类零件的结构特点,理解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掌握识读型腔类零件的一般读图步骤,能够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型腔类零件。教学重点: 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掌握识读型腔类零件的一般读图步骤,能够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型腔类零件。 难点: 掌握识读型腔类零件的一般读图步骤,能够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型腔类零件。 任务一零件上的加工工艺结构 教学目的:掌握零件上常见的加工工艺结构。 教学重点:零件上常见的铸造工艺结构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难点:零件上常见的铸造工艺结构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常见零件工艺结构在前面有关图例中或在生产实习中,已有所接触。因此,在这里应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讲解,讲解重点 放在工艺结构的图示特点上,并注意在后面的典型零件测绘中进一步 熟悉和巩固。 课前准备:零件图挂图。 教学内容: 一、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1、拔模斜度 用铸造方法制造零件的毛坯时,为了便于将木模从砂型中取出,一般沿木模拔模的方向作成约1:20的斜度,叫做拔模斜度。因而铸件上也有相应的斜度,如图8—15(a)所示。这种斜度在图上可以不标注,也可不画出,如图8—15(b)所示。必要时,可在技术要求中注明。 图8-1-1 拔模斜度 2、铸造圆角 在铸件毛坯各表面的相交处,都有铸造圆角,如图8—16。这样既便于起模,又能防止在浇铸时铁水将砂型转角处冲坏,还可避免铸件在冷却时产生裂纹或缩孔。铸造圆角半径在图上一般不注出,而写在技术要求中。铸件毛坯底面(作安装面)常需经切削加工,这时铸造圆角被削平如图8—16所示。 图8-1-2 铸造圆角

27 汽车材料 教案:汽车典型零件的选材——箱体类零件的选材

《汽车材料》教案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上课班级:专业: 总学时:周学时: 学期:202 ~202 学年第学期

汽车材料教案

主要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能说出汽车零件失效的原因及选材的原则和方法; 2. 能概述汽车齿轮工作条件、性能要求及热处理工艺; 3. 能概述汽车轴类零件工作条件、性能要求及热处理工艺; 4. 能概述汽车弹簧工作条件、性能要求及热处理工艺; 5. 能概述汽车箱体类零件工作条件、性能要求及热处理工艺; 6. 能概述汽车车身冲压零件工作条件、性能要求及热处理工艺; 7. 能概述汽车其他零件工作条件、性能要求及热处理工艺; 二、能力目标 1. 具有根据使用要求初步选材的能力; 2. 具有分析汽车零件在不同工作条件下对性能要求的能力; 3. 具有根据汽车零件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进行选材和分析其加工工艺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责任心; 2.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3. 培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前课知识 1、气门弹簧的工作条件对性能的要求; 2、气门弹簧的选材。 三、导入新课 下面这个零件大家认识吗?它是汽车的气缸体,是汽车发动机的机体零件。那它的选材又是怎样的呢? 导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汽车气缸体的选材。根据气缸体所工作的条件,点名,记考勤(1 min) 教师提问引导学 生回答 (2 min )

明确其对性能的要求,再根据性能确定加工工艺,最后找对应的材料类型。 四、新授课 第八节汽车典型零件的选材——箱体类零件的选材 一、箱体类零件概述 箱体类零件结构复杂,具有不规则的外形和内腔,且壁厚不均匀。 汽车上的箱体类零件有内燃机气缸体、气缸盖、变速箱壳体、驱动桥壳等。 二、汽车气缸体 1、工作条件 工作条件——发动机工作时,气缸套承受拉、压、弯、扭等不同形式的机械负荷,同时还因为气缸壁面与高温燃气直接接触而承受很大的热负荷 2、工作条件对材料的要求 汽车发动机缸体的工作条件是活塞在汽车发动机缸体内高速往复运动,这就要求材料应具备高强度和刚度、良好的导热性、低的密度、良好的耐摩性和耐腐蚀性以及低的热膨胀系数来制造汽车发动机缸。 三、汽车气缸体的选材 1、发动机气缸体的选材要求 缸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耐磨损和耐腐蚀,并应对气缸进行适当的冷却,以免机体损坏和变形。机体也是最重的零件,应该力求结构紧凑、质量轻,以减小整机的尺寸和质量。 由于汽车发动机缸体形状很复杂且大批量生产,因此必须采用流动性好、凝固范围窄的合金进行铸造成形,因此选用灰口铸铁、蠕墨铸铁和铝合金制造让学生相互讨论或查阅资料,找两名同学简要回答(2 min ) 图片展示 视频演示 (2 min ) 图片展示 视频演示 (3 min )

箱体

一、箱体类零件的功用及结构特点 箱体类是机器或部件的基础零件,它将机器或部件中的轴、套、齿轮等有关零件组装成一个整体,使它们之间保持正确的相互位置,并按照一定的传动关系协调地传递运动或动力。因此,箱体的加工质量将直接影响机器或部件的精度、性能和寿命。 常见的箱体类零件有:机床主轴箱、机床进给箱、变速箱体、减速箱体、发动机缸体和机座等。根据箱体零件的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整体式箱体,如图8-1a、b、d所示和分离式箱体,如图8-1c所示两大类。前者是整体铸造、整体加工,加工较困难,但装配精度高;后者可分别制造,便于加工和装配,但增加了装配工作量。 箱体的结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仍有共同的主要特点:形状复杂、壁薄且不均匀,内部呈腔形,加工部位多,加工难度大,既有精度要求较高的孔系和平面,也有许多精度要求较低的紧固孔。因此,一般中型机床制造厂用于箱体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劳动量约占整个产品加工量的15%~20%。 二、箱体类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材料和毛坯 (一)箱体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 箱体类零件中以机床主轴箱的精度要求最高。以某车床主轴箱,如图8-2所示为例,箱体零件的技术要求主要可归纳如下: 1.主要平面的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箱体的主要平面是装配基准,并且往往是加工时的定位基准,所以,应有较高的平面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否则,直接影响箱体加工时的定位精度,影响箱体与机座总装时的接触刚度和相互位置精度。 一般箱体主要平面的平面度在0.1~0.03mm,表面粗糙度Ra2.5~0.63μm,各主要平面对装配基准面垂直度为0.1/300。 2.孔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箱体上的轴承支承孔本身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要求较高,否则,将影响轴承与箱体孔的配合精度,使轴的回转精度下降,也易使传动件(如

4-4识读汽车零件图(教案)

任务4-4 识读汽车零件图 本项目参考课时:6 学时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勤,作好学生考勤记录。 强调课堂纪律,活跃课堂气氛。 在对基础知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绘图练习来筑固所学的知识。 【课题导入】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所看到的汽车零件,种类繁多,结构、形状各异,但根据其在结构形状、表达方法上的某些共同特点,可将其分为四类:即轴套类零件、轮盘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和箱体类零件,本任务通过对四类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表达方法、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分析,以达到识懂一般读零件图的目的。 【讲授新课】

任务4-4 识读汽车零件图 一、教学内容 (一)识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识读零件图的目的,就是要根据零件图想象出零件的结构形状,弄清零件全部尺寸及各项技术要求等,以便在制造或加工零件时,能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确定零件合理的加工方案,达到图样上规定的各项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可归纳为“两看三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看标题栏,了解概况 由标题栏可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比例等。从名称大致了解零件的用途,从材料可大约知其制造方法,从比例可估计零件的大小。 2.分析表达方案,弄清各视图的关系及表达重点 看懂主视图所表达的重点,分析主视图与其它视图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它视图的名称、表达方法、投影方向及表达的目的。 3.分析形体 根据视图特征,先将零件分解为几个组成部分,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分析各部分由哪些基本形体组成,找出各形体在相应视图上的投影,弄清结构,最后将各部分综合起来,想出零件的整体结构形状。这是识读零件图的重点,也是难点。一般情况看图是按“先大后小,先外后内,先粗后细”的顺序来读。 4.分析尺寸 按照视图和形体分析,找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然后从基准入手,找出各形体的定形尺寸、定位尺寸以及零件的总体尺寸。 5.看技术要求 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指标,如表面结构要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热处理要求等。 (二)识读零件图举例 根据零件的形状结构、加工方法、视图表示、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等方面结构特点,可以把零件归纳为轴套类、盘盖类、叉架类和箱体类四种类型,下面就分别介绍如何识读这四类典型零件的零件图。 1.轴类零件

《AutoCAD》教学指导教案

年《AutoCAD》教学指导教学计划:

课题:AutoCAD界面及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任务教学; 教师指导; 学生探索与相互学习相结合的多元教学。教学任务: 任务一:中文版AutoCAD的经典界面组成 ◆标题栏 ◆菜单栏与快捷菜单 ◆工具栏 ◆绘图窗口 ◆命令行与文本窗口 ◆状态栏 ◆AutoCAD的三维建模界面组成 任务二:绘制一个简单的图形 完成练习1-1题的简单的会图; 掌握如下知识 ◆新建和打开图形文件 ◆保存图形文件 ◆加密图形文件 ◆使用鼠标执行命令 ◆使用“命令行” ◆命令的重复、撤消与重做

任务三:掌握选择对象的方法 完成练习1-2,1-3,1-4 总结:选择对象的方法。 任务四:设置图形区域及缩放图形 完成练习1-5,1-6 总结:绘图区域与缩放图形的区别 实训任务:参见教材P18 实训准备完成思考题 实训操作完成实训题(二题,三题)实训总结

课题:第2章图层管理及设置 教学方法:任务教学; 教师指导; 学生探索与相互学习相结合的多元教学。教学任务: 任务一创建新图层 练2-1 任务二设置图层上的线型、颜色、线宽 任务三图层状态控制 打开/关闭 解冻/冻结 解锁/锁定 切换图层 任务四图层管理 练习2-2 2-3 实训任务:参见教材P32 实训准备完成思考题 实训操作完成实训题(二题,三题) 实训总结

课题:第3章基本绘图与编辑(一) 教学方法:任务教学; 教师指导; 学生探索与相互学习相结合的多元教学。 教学任务:(4课时) 任务一绘制线段 1 命令LINE (L) 2 坐标: 绝对直角坐标、极坐标; 相对直角坐标、极坐标。 3 对象捕捉 端点:END 中点:MID 交点:INT 视图交叉点:APP 切点:TAN 平行:PAR 圆心:CEN 象限点:QUA 练习3-4 任务二线段编辑 1 拉长LENGTHEN(LEN) 2 修剪TRIM(TR) 3 延伸EXTEND(EX) 4 打断BREAK (BR) 5 平移OFFSET(O) 练习3-17 任务三画切线

绘制箱体类零件图教案及反思

绘制箱体类零件图教案及反思 教案标题:绘制箱体类零件图教案及反思 教案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箱体类零件图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绘图工具和技巧绘制箱体类零件图。 3.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读已有的箱体类零件图。 教学准备: 1.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 2. 绘图软件或纸张、铅笔、直尺、量角器等绘图工具 3. 箱体类零件图的范例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 引入: 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零件图绘制基础知识。 2. 提问学生:你们对箱体类零件图有什么了解?它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讲解: 1. 通过投影仪或黑板,向学生展示箱体类零件图的范例,并解释其特点和用途。 2. 介绍箱体类零件图的绘制步骤和常用符号表示方法。 3. 演示如何使用绘图工具和技巧绘制一个简单的箱体类零件图。 4. 强调绘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规范。 练习: 1. 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练习题,并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绘制。 2. 监督学生的练习过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讲解与讨论: 1.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作品,并在投影仪或黑板上展示。 2. 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讨论他们的绘图过程和结果。 3. 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绘制箱体类零件图的常见错误和解决方法。 反思: 1. 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绘制箱体类零件图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心得。 3.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 教案撰写反思: 本节课的教案设计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合理有序。通过引入、讲解、练习、讨论和反思等环节,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绘制箱体类零件图的基本技能和理解其应用。然而,对于学生的练习时间和讨论环节的时间安排可能需要更加合理的调整,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练习和深入讨论。此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箱体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齿轮泵机座的绘图设计 1.箱体类零件基础 1.1 箱体类零件介绍 箱体类零件是机械设计中常见的一类零件,它一方面是轴承,齿轮类零件部件的支撑部件(如可以用来安装密封的端盖等零件);另一方面它本身还是传动件的润滑装置(如下箱体的容腔可以加注润滑油齿轮等部件)。 1.2 绘制要点 箱体机座是绘制箱体类零件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充分利用视图之间的投影对应关系,来辅助绘制中心线等各种定位直线。另外,在齿轮泵机座的绘制过程中,也充分应用了局部剖视图。 1.3 绘制步骤 绘制箱体零件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1)配置系统环境:包括新建文件、图层的设置。 2)绘制主视图:首先绘制主视图的外部轮廓,然后绘制螺钉孔和限位销孔。 3)绘制局部剖视图:选择机座较难表达的部分绘制局部剖视图。 4)标注尺寸:对图形添加尺寸标注。 2.绘制齿轮泵机座主视图 绘制齿轮泵机座,首先要齿轮泵机座的主视图。 2.1新建文件和图层设置 首先,新建图形文件和进行绘制前的系统设置。操作步骤: 1)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建)图标,新建一个AutoCAD文件。 2)单击工具栏上的(图层特性管理器)图标,设置新图层,分别建立“轮廓图”、“中心线”、“标注”、“剖面线”、“文字”和“点画线”等图层,结果图如图2-1所示。 图2-1 2.2绘制中心线

操作步骤: 1)选中“中心线”图层,并单击将“中心线”置为当前层,再单击“确定”按钮。如图 2-1所示。 2)单击(直线)按钮,AutoCAD提示如下:(结果如图2-2所示)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点: //在屏幕上任意单击一点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66,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按键结束命令 3)单击(偏移)按钮,AutoCAD提示如下:(结果如图2-3所示) 命令: _offset 当前设置: 删除源=否图层=源 OFFSETGAPTYPE=0 指定偏移距离或 [通过(T)/删除(E)/图层(L)] <通过>: 14 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 <退出>: //选择2)中绘制的直线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 [退出(E)/多个(M)/放弃(U)] <退出>: //单击直线下方任意一点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 <退出>: //选择刚偏移的直线 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 [退出(E)/多个(M)/放弃(U)] <退出>: //按键结束4)单击(直线)按钮,AutoCAD提示如下。结果如图2-4所示。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点: fro 基点: // 单击最上面直线的中点 <偏移>: @0,33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0,-133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按键结束命令 图2-2 图2-3 图2-4 2.3 绘制主视图的外形轮廓 操作步骤: 1)选中“轮廓线”图层,单击按钮将该图层置为当前图层,然后单击“确定”按钮。2)单击(多线段)按钮,AutoCAD提示:(结果如图2-5所示) 命令: _pline 指定起点: fro 基点: <偏移>: @28,0 当前线宽为 0.0000 指定下一个点或 [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a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角度(A)/圆心(CE)/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 a 指定包含角: 180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圆心(CE)/半径(R)]: r 指定圆弧的半径: 28

项目四箱体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精)

项目四箱体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 1.箱体类零件的表达 箱体类零件包括各种箱体、壳体、阀体、泵体等。图4-1所示为齿轮减速器下箱的视图表达方案。 结构特点:箱体类零件主要起包容、支承其它零件的作用,常有内腔、轴承孔、凸台、肋、安装板、光孔、螺纹孔等结构。 视图表达方法:一般需要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来表达,采用通过主要支承孔轴线的剖视图表示内部形状结构,一些局部结构常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

任务一绘制减速箱体的零件图 一、画图前的准备 ⒈了解零件的用途、结构特点、材料及相应的加工方法。 ⒉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确定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 二、画图方法和步骤: ⒈定图幅 根据视图数量和大小,选择适当的绘图比例,确定图幅大小。 ⒉画出图框和标题栏 ⒊布置视图 根据各视图的轮廓尺寸,画出确定各视图位置的基线。 画图基线包括: 对称线、轴线、某一基面的投影线。 注意:各视图之间要留出标注尺寸的位置。 ⒋画底稿 按投影关系,逐个画出各个形体。 步骤: 先画主要形体, 后画次要形体; 先定位置,后定形状; 先画主要轮廓,后画细节。 ⒌加深 检查无误后,加深并画剖面线。 ⒍完成零件图 标注尺寸、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等, 填写技术要求和标题栏。 任务实施 根据实体绘制箱盖零件图。

任务二读立加主轴箱体,两档主轴箱箱体,尾座上体零件图(机械产品图样)1.概括了解 从标题栏内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比例等,并浏览视图,可初步得知零件的用途和形体概貌。 2.详细分析 (1)分析表达方案分析零件图的视图布局,找出主视图、其它基本视图和辅助视图所在的位置。根据剖视、断面的剖切方法、位置,分析剖视、断面的表达目的和作用。 (2)分析形体想出零件的结构形状这一步是看零件图的重要环节。先从主视图出发,联系其他视图、利用投影关系进行分析,弄清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想象出整个零件的结构形状(3)分析尺寸先找出零件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然后从基准出发,搞清楚哪些是主要尺寸。再用形体分析法找出各部分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在分析中要注意检查是否有多余的尺寸和遗漏的尺寸,并检查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 (4)分析技术要求分析零件的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结构和其他技术要求,弄清楚零件的哪些尺寸要求高,哪些尺寸要求低,哪些表面要求高,哪些表面要求低,哪些表面不加工,以便进一步考虑相应的加工方法。 3.归纳总结 综合前面的分析,把图形、尺寸和技术要求等全面系统地联系起来思索,并参阅相关资料,得出零件的整体结构、尺寸大小、技术要求及零件的作用等完整的概念。 必须指出,在看零件图的过程中,上述步骤不能把它们机械地分开,往往是穿插进行的。 机械产品图样如下:

箱体类零件图加工工艺分析

箱体类零件图加工工艺分析 零件图加工工艺分析 数控124吴瑞港38 一、零件图样分析 分析零件图样是丄艺准备中的首要工作,直接影响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及加工 结果。首先熟悉零件在产品中作用、位置、装配关系和工作条件,搞清各项技术要求对零件装配质量和使用性能的影响,找出主要的和关键的技术要求,然后对零件图 ,1,零件结构分析如上图箱体类零件,以铳加工与钻、镇加工为主。因此,本习题 可用立式加工中心加工。该箱体零件由6个螺纹孔,俩个沉孔,俩个"50的孔, lOOmmX80mmX 10mm的型腔和120mmX70mmX70mm的型腔以及四块肋板组成。 ,2,精度分析a.尺寸精度精度要求较高的尺寸主要有:中心距,200?0. 02, mm,以及两 个型腔的尺寸外形尺寸。对于尺寸精度要求,主要通过在加工过程中的精确对刀,正确选用刀具和正确选用合适的加工工艺等措施来保证。

b.表面粗糙度孔的表面粗槌度和型腔内侧的表面为Rai. 6,其他为Ra3. 2。对于表面粗糙度要求,主要通过选用正确的粗、精加工路线,选用合适的切削用量等措施来保证。 ,3,确定加工工艺选用4)20mm精齿立铳刀,加长切削刃型,精加工 120mmX70mmX70mm.用4> 14mm和4>20mm的精齿铳刀精加工沉孔、用中心钻定位6个螺纹孔用<1)4. 2mm的钻头和“ 3mm的丝锥加工六个螺纹孔。 b.面用4)16mm的精齿立铳刀精加丄底面100mmX80mmX 10mm的型腔、用"lOmrn的球头刀加工四型腔四周的圆弧倒角。 c.用精镇刀加工4)50mm的孔。 ,4,零件毛坯的工艺性分析 在对零件图进行工艺性分析后,还应结合数控加工的特点,对所用毛坯进行工艺性分析,否则毛坯不适合数控加工,加工将很难进行, 甚至会造成前功尽弃的后果。 ,1,毛坯的加工余量是否充分,批量生产时的毛坯余量是否稳定。毛坯主要指锻、铸件,因模锻时的欠压量与允许的错模量会造成加工余量多少不等,铸造时也会因砂型误差、收缩量及金属液体的流动性差不能充满型腔等造成余量不等。此外,锻、铸后,毛坯的翘曲与扭曲变形量的不同也会造成加工余量不充分、不稳定。该箱体壁厚较均匀,尺寸较小,且为铸造性能很好的材料HT200,因此,毛坯质量易保证, 稳定性较好。当批量生产时,加工余量应适当减少。 ,2,分析毛坯在安装定位方面的适应性,考虑毛坯在加工时的安装定位方面的可靠性与方便性,可以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优势,以便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出许多待加工面。在分析毛坯安装定位时,主要考虑要不要另外增加装夹余量或工艺凸台来定位与夹紧,在什么地方可以制出丄艺孔或要不要另外准备工艺凸耳来特制工艺孔等问

机械制图——叉架类零件(教案).docx

8. 6. 3 叉架类零件 教学内容:8.6.3 叉架类零件 8. 6. 4 箱体类零件 教学目的:1、掌握叉架、箱体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和视图表达。 2、掌握识读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识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尺寸标注。 一、用途: 叉架类零件包括拨叉、连杆和各种支架等。起支承、传动、联接等作用,内外形状较复杂,多经铸锻加工而成。看图及动画,认识叉架零件及其作用。 二、结构特点: 1、三组成:一个功能部分用于固定自身结构(支承部分),另一功能部分支持其它零件工作的结构(工作部分),还有中间以肋板等结构连接(形状不规则较复杂)。 2、有孔、螺孔、凹坑、凸台、油槽等。 三、表达方案 1、一般以工作位置作为零件在图样屮的安放位置,并根据其形状特征确定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主视图一般应能明显地反映零件固定和工作部分。 2、常采用断面图表达其连接部分肋板形状,局部视图、剖视图表达一些孔、安装面等结构。 四、尺寸标注 1、一般冇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以孔的轴线、对称而、结合而作为基准,分析图8.56。 2、这类零件尺寸较多,定形尺寸应先按形体分析法注出。定位尺寸除要求注得完整外,还要注意尺寸精度。定位尺寸一般要标注出孔的屮心线之间的距离,或孔的中心线到平面之间的距离,或平面到平面的距离。乂由于这类零件图的圆弧连接较多,所以述要注意已知弧、屮间弧的圆心应给出定位尺寸。 五、技术要求:

1、 有关定位及控制运动的尺寸有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 2、 铸、锻件的有关技术要求。 一、 结构特点:看图及动画,认识箱体类零件及其作用。 1、 这类零件起支承、包容其他零件的作用,常有内腔、轴承孔、凸台、肋等 结 构。 2、 为使其他零件装在箱体上以及箱体再装在机座上,常有安装底板、安装螺孔 等 结构。 3、 为防止灰尘进入箱体及保证箱体内运动零件的润滑,箱壁部分常有安装箱盖、 油标、油塞等零件的凸台、螺孔等结构。 二、 表达方案: 分析泵体零件图及图8. 58蜗轮减速箱零件图 1、 为便于了解其工作位置,常按其工作位置画图,并根据箱体的主要结构特征 选 择主视图。 2、 通常采用通过主要支承孔轴线的剖视图表示其内部形状,对零件的外形也要 采 用相应的视图表达清楚。由于铸造圆角较多,述要注意过渡线的画法。 3、 箱体上的一些小结构常用局部剖视、局部视图、断面图表示。 74 016 25/ 其余 0 2O 4O b°33 /「山 0・02 B V 川 12. 5/ rr ■ ■ 1 60 0 < _ — 0 8 — 1踏脚座 比例 件数 1: 1 质竝 材料 1 《0 A A 90 技术要求 未注铸造岡角R3

《机械测绘技术基础》配套教案:第8章箱体类零件

第8章:箱体类零件 课次8-1 课序:01 课题:直齿轮的测量和绘图 教学目标: (1)了解固定钳身的功能、类型及特点。 (2)了解固定钳身的材料类型。 (3)掌握固定钳身零件各连接处的配合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等。 (4)掌握固定钳身的测绘步骤。 重点与难点: 重难点在于齿轮轴测绘的测绘步骤以及零件构造。 教学设计: (1)介绍固定钳身的功能、类型及特点、材料类型。 (2)视频或图片教学固定钳身零件各链接器零件各连接处的配合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等。 (3)演示固定齿钳身的测绘步骤。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虚拟现实、视频等媒体技术。 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 多媒体教学资源: 将课程教材和收集的资料用PowerPoint制作成演示文档。 ➢ 1.箱体类零件图的绘制 (一)箱体类零件视图表达方案的确定 由于箱体类零件形状复杂,因此都需要较多视图才能表达清楚,通常需要三个以上的基本视图。既要画出表达复杂外形的外部视图,又要画出表达内部形状的剖视图和断面图,表达局部结构还要画局部视图、局部放大图,在画剖视图时,多采用全剖视图和半剖视图。 箱体零件的主视图选择,一般应按零件的工作位置以及能较多反映其各组成部分的形状特征和相对位置关系的原则来确定。 其他视图的选择,应围绕主视图进行。主视图确定后,根据形体分析法对箱体零件各组成部分逐一进行分析,考虑还需要几个视图,以及采用什么方法才能把它们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表达清楚,应边分析、边考虑、边补充,灵活应用各种表达方法,并力求做到视图数量最少。 例如固定钳身属箱体零件,如图8-2所示。

零件图的画法

9.零件图 9.1零件图概述 9.1.1零件图的作用 零件是组成机器或部件的基本单位。零件图是用来表示零件结构形状、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是直接指导制造和检验零件的重要技术文件。机器或部件中,除标准件外,其余零件,一般均应绘制零件图。 9.1.2 零件图的内容 1、一组视图:用以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的结构和形状。

2、全部尺寸:用以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表达零件各部分的大小和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技术要求:用以表示或说明零件在加工、检验过程中所需的要求。如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材料、热处理、硬度及其它要求。技术要求常用符号或文字来表

示。 4、标题栏:标准的标题栏由更改区、签字区、其他区、名称及代号区组成。一般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标记、阶段标记、重量、比例、图样代号、单位名称以及设计、制图、审核、工艺、标准化、更改、批准等人员的签名和日期等内容。学校一般用校用简易标题栏,如图中所示。

9.2零件图的选择 9.2.1主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是零件的视图中最重要的视图,选择零件图的主视图时,一般应从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和零件的摆放位置两方面来考虑。 1.选择主视图的投射方向ﻫ形体特征原则:所选择的投射方向所得到的主视图应最能反映零件的形状特征。 (a)(b) A 向好 2. 选择主视图的位置ﻫ当零件主视图的投射方向确定以后,还需确定主视图的位置。所谓主视图的位 1)工作位置原则所选择的主视图的位置,即是零件的摆放位置。一般分别从以下几个原则来考虑:ﻫ ( 置,应尽可能与零件在机械或部件中的工作位置相一致

(a) (b) A 向好 ( 2 )加工位置原则工作位置不易确定或按工作位置画图不方便的零件,主视图一般按零件在机械加工中所处的位置作为主视图的位置,方便工人加工时看图。ﻫ该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是车削,有些重要表面还要在磨床上进一步加工。为了便于工人对照图样进行加工,故按该轴在车床和磨床上加工时所处的位置(轴线侧垂放置)来绘制主视图。 (a)加工位置(b)工作位置 ( 3)自然摆放稳定原则如果零件为运动件,工作位置不固定,或零件的加工工序较多其加工位置多变,则可按其自然摆放平稳的位置作为画主视图的位置。ﻫ主视图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从有利于看图出发,在满足形体特征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零件的工作位置和加工位置。 9.2.2其他视图的选择 对于简单的轴、套、球类零件,一般只用一个视图,再加所注的尺寸,就能把其结构形状表达清楚。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零件,一个主视图是很难把整个零件的结构形状表达完全的。一般在选择好主视图后,还应选择适当数量的其它视图与之配合,才能将零件的结构形状表达清楚。一般应优先选用左、俯视图,然后再选用其它视图。 ﻫ一个零件需要多少视图才能表达清楚,只能根据零件的具体情况分析确定。考虑的一般原则是:在保证充分表达零件结构形状的前提下,尽可能使零件的视图数目为最少。应使每一个视图都有其表达的重点内容,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ﻫﻫ下图所示的支架,主视图确定后,为了表达中间部分的结构形状,选用左视图,并在主视图上作移出断面表示其断面形状。为了表达清楚底板的形状,补充了 B 向局部视图(也可画成 B 向完整视图)。 如果没有 B 向局部视图,仅以主、左两个视图是不能完全确定底板的形状的。因为底板如果做成下图所示

机械制图-零件图教案

零件图 教学目的掌握零件图的作用、内容、视图选择及尺寸注法。 教学重点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及尺寸注法。 难点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注法、零件的分类。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讲解法,采用在黑板上作图,挂图及多媒体。 零件图表达了机器零件的详细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和技术要求,它是用于加工、检验和生产机器零件的重要依据。在设计一个零件时,应考虑到这个零件的功能、作用、技术要求、加工工艺和制造成本。零件图直接用于机器零件的加工和生产,学会画零件图和看零件图,是人们从事技术工作的基础。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教学时间15分 零件图的作用 一台机器是由若干个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装配而成,我们把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称为零件。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和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图,如图9.1所示。零件图是用于指导加工、检验和生产零件的依据,是设计和生产部门的重要技术文件。 零件图的内容 由图9.1的轴承零件图可见,一张零件图包括下列内容:

一组视图用恰当的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 完整的尺寸零件制造和检验所需的全部尺寸。所标尺寸必须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技术要求零件制造和检验应达到的技术指标。除用文字在图纸空白处书写出技术要求外,还有用符号表示的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等。 标题栏图纸右下角的标题栏中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比例、图号以及设计人员的签名等。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及尺寸注法 教学时间60分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要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首先要了解零件的用途及主要加工方法,才能合理地选择视图。对于较复杂的零件,可拟定几种不同的表达方案进行对比,最后确定合理的表达方案。 选择主视图主视图是一组图形的核心,主视图在表达零件结构形状、画图和看图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应把选择主视图放在首位,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形状特征原则应能清楚地反映零件的结构形状特征。 工作位置原则主视图的表达应尽量与零件的工作位置一致。 加工位置原则为便于工人生产,主视图所表示的零件位置应和零件在主要工序中的装夹位置保持一致。 一个零件的主视图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以上原则,而是根据零件的结构特征,各有侧重。如图9.2所示的柱塞泵,其主视图的投射方向有ABCD四个方向可供选择,若选B或C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均有部分结构被遮挡,使图形上出现较多的虚线。若沿D方向投射,则不能反映底板的形状特征,且各形体的层次也不明显。经过比较,沿A方向投射能较好地反映零件的形状特征,所以确定A向为主视图投射方向。

《机械制图》教案 第17课 绘制与识读零件图

1 课题 第17课 绘制与识读零件图 课时 2课时(90 min )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熟悉零件图的绘制步骤 (2)掌握典型零件分析及零件图识读的方法 素质目标: (1)树立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 (2)培养精益求精、科学严谨的工匠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零件图的绘制步骤,典型零件分析及零件图识读 教学难点:典型零件分析及零件图识读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设计 课前任务→考勤(2 min )→任务引入(5 min )→传授新知(43 min )→任务实施(20 min )→学以致用 (15 min )→课堂小结(3 min )→作业布置(2 min )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 课前任务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 或 其他学习软件,完成课前任务 请大家查阅零件图的相关资料,绘制简单的零件图,对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和表示方法进行分析,并识读零件图,完成“任务工单——识读零件图”中的引导问题。 【学生】完成课前任务 通过课前任务,让 学生了解本次课的主 要内容,增加学生的 学习兴趣 考勤 (2 min ) 【教师】使用APP 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任务引入 (5 min ) 【教师】讲述“任务引入”中的相关内容,展示“图7-40”图片(详见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 如图所示为蜗轮箱体零件图,试识读该零件图。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通过问题导入的方 法,引导学生主动思 考,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传授新知 (43 min )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要讲的知识,讲解识读零件图的基础知识 一、零件图的绘制 零件图的画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设计机器时,先画出装配图,然后从装配图上拆画零件图;另一种是按照现有零件或轴测图,画出其零件图。无论是哪一种,其步骤大致相似。 下面以绘制球阀中阀盖的零件图为例,来讲解零件图的绘制步骤。如图7-43所示为球阀立体图及分解图。 ✈【教师】展示“图7-43”的图片(详见教材),并播放“图7-43 动画1” 和“图7-43动画2”的视频(详见教材),引出零件图的绘制 1.结构分析 运用多媒体课件, 讲解了零件图的绘制 方法,结合问题引导、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 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 零件图的分析与识别 方法,通过实践练习, 让学生掌握如何分析典型零件的零件图图,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授课题目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授课类型 新授 首次授课时间 2013年12月10日 学时 2 教学目标 1、 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2、 深入理解零件的主视图选择的两个基本原则 3、 掌握选择零件表达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零件的主视图选择 教学难点:零件表达方案选择的实际应用 教学手段与方法 讲授为主,学生理解掌握 教学过程:(包括授课思路、过程设计、讲解要点及各部分具体内容、时间分配等) 一、 复习旧课 1、 复习直齿圆锥齿轮和蜗杆、蜗轮的画法和啮合画法。 2、 复习滚动轴承和弹簧的种类、用途和规定画法 二、 引入新课题 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许多零件装配而成,制造机器或部件必须首先制造零件。零件图是表 单个零件的图样,它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主要依据。本次课开始学习零件图的有关内容。 三、 教学内容 (一)零件图的作用 零件图是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 任何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若干零件按一定要求装配而成的。图 8— 1所示的铣刀头是铣床 上的一个部件,供装铣刀盘用。它是由座体 7、轴6、端盖10、带轮5等十多种零件组成。 图8—2所示即是其中座体的零件图 (2)完整的尺寸 零件图中应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注出制造零件所需的全部尺 if III 奉i 髙M 图8-1 铣刀头轴测图 亠 零件图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主要依据,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 (二零件图的内容 零件图是生产中指导制造 状和大小表达清楚,还需要对 必须包含制造和检验零件的全 容(如图 8—2):'[.「 (1 )一组图形※于 括机件的各 种表达方法,如视 晰和简便地 断面 不仅仅是 的内、外结构形 必 要的技术要求。零 件图一般应包? 衣件内外形状的图形,其

箱体类零件的测绘

任务三:箱体类零件测绘 项目任务: 1、根据教师提供的箱体类模型,学生测绘,完成其零件图; 2、箱体类零件结构特点与表达方式的练习; 3、箱体类零件的读图练习。 任务要求: 1、要求学生通过测绘箱体类模型,理解箱体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表达方式; 2、通过练习,掌握箱体类零件中平行度、垂直度等的相关知识点; 3、掌握箱体类零件中重合断面图、局部视图、视图等常用表达方法的应用; 4、对测量与绘制的过程有了较好的认识,能按要求正确完成测绘任务。基础理论知识: 一、箱体类零件图设计特点 箱体类零件是连接、支承、包容件,一般为部件的外壳,如各种变速器箱体或齿轮泵泵体等。主要起到支承和包容其它零件的作用。 基本构成:零件结构较为复杂。 材料:一般为铸件。 加工:其加工位置较多。 1.常见结构 箱体类零件的结构按其不同的作用常分为下列四个部分: (1)支承部分

该部分结构形状比较复杂,下部通常做成带有加强筋的空腔:壁上设有支装轴承用的轴承孔。下图为齿轮减速器的箱体零件图。其支承部分为厚度6mm的空腔,上部左右两个圆孔Φ62 和Φ47 为支承主动齿轮轴和被动齿轮轴轴承的轴承孔。 (2)润滑部分 为了使运动件得到良好的润滑,箱体类零件常设有储油池、注油孔、排油孔、油标孔以及各种油槽。如图的箱体空腔下部作为储油池之用,Φ14小孔安装油面指示器,M10为排油孔,箱体顶面设计有集油槽。 (3)安装部分 为使箱体设计成一封闭结构和使润滑油不致泄漏,常在箱体零件上装上顶盖、侧盖以及轴承盖。因此在连接处要加工出连接配合孔,螺钉孔及安装平面,如下图上的6—Φ9为连接箱盖的螺栓通孔。在每一轴承孔的外侧面设计了凹槽用于固定轴承盖,当然也可设计四个螺孔作为固定轴承盖之用。又如油面指示器的小螺纹孔3-M3等。另外箱体类零件必须固定在其它部件上,因此一般有安装底面和连接孔以便安装固定,如图箱体的底面为安装底面,4—Φ9的通孔作为与其它部件连接固定之用。 (4)加强部分 箱体受力较薄弱的部分常用加强筋以增加其强度,如箱体的轴承孔除安装轴承外还要安装轴承盖,因此对于较长的轴承孔,可在轴承孔外部设置加强筋,以增加其强度,如图有四块加强筋。为了减少加工面积,可将箱体底板下部作成空腔。为使空腔具有足够的强度,可在中间部分设置加强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