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医院发展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基层医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基层医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基层医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基层医院存在的问题基层医院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然而,基层医院在实际运作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其发展和提升医疗质量的能力。

以下是基层医院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

1.人才流失由于基层医疗条件和待遇相对较差,许多医疗人才倾向选择去大城市的高水平医院工作。

基层医院缺乏优秀的医生和护士,导致医疗质量下降,患者就医难度增大。

2.医疗设备不足基层医院在医疗设备方面投入较少,常常只有一些基本的诊疗设备,无法满足细致的医疗检查和治疗需求。

患者需要到大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

3.医疗服务体系薄弱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体系相对较为薄弱,包括预约挂号、门诊就医时间、医疗信息化等方面存在问题。

患者就诊需要排长队、耗费时间,并且就医流程难以透明化,给患者带来不便和不满。

4.医保支付待遇不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费用多由医保支付,然而,由于基层医院的医保支付待遇相对较低,导致医生和护士的收入水平不高,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

5.专科医疗资源不足基层医院往往无法提供高水平的专科医疗资源,患者需要转诊到大医院就诊。

这不仅影响了基层医院的医疗质量,也加重了大医院的负担。

二、对策分析1.提高待遇和福利加大基层医疗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增加吸引力,留住医生和护士,避免人才流失。

同时,鼓励医生和护士参与继续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2.加强医疗设备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医院医疗设备的投入,提供先进的医疗设备,满足基层医院对诊疗设备的需求。

同时,建立医疗设备维护和更新机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3.优化医疗服务体系改进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推动预约挂号、在线问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化应用,提高患者就诊的便利性和效率。

加强基层医院与上级医院的协作,实现患者在不同层级医院之间的顺畅转诊和联动。

4.完善医保政策提高基层医院的医保支付待遇,能够更好地激励医生和护士积极开展医疗服务,并改善医患关系。

医院营养科建设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医院营养科建设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不 良导 致 的并 发 症 发 生 率 。
过营养评估 、 改善 患者营养不 良现状 、 降低 与营养不 良相关并 发症发生率 , 是促进患者恢复 、 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但多数 医 院没有统 一的临床工作 标准 ,无法 满足患者 对营养 的高度需
求。
1 . 4 营养诊疗 水平较低 目前 ,多数 医院医师营养知识 匮乏 , 缺乏统一 的营养风险筛查 工具 , 对患者 营养诊疗 多 以临
该学科建设 内涵及未来发展 方向 饮食治疗 、 查房 、 营养会诊 、 书写患者病历 、 健康 知识宣教等重要职责 , 但 目前我 国多数医院临床营养工作无统

质量标准 , 科室业务建设 相对落后 , 不利 于营养科业务水平
2 解 决 对 策
① 部分 医院将 临床营养科定 位于医技科 室 , 隶属 医务 部 , 实行 院长领导下 的科 主任负责制 。 ②部 分医院将 营养科定位为后勤 科室, 归属于院务部。 ③部分 医院将营养科定位于护理部 。 ④少 数 医院将 营养科定 位于医技后勤双重管理 , 导致医院营养科处
于边缘地带 。 另一方面 , 少数 医院营养科名存实亡 , 被 医院食堂
严重。由于缺乏专业人才 , 医院营养科的建设与发展受到严重
制约。
2 . 3 加强 与临床科 室的沟通
①加强对全 院医护人员 的
营养宣教 , 提高对营养治疗 的掌握程度并改变其认知态度。②
临床营养支持 治疗 涉及多种 疾病 ,各科 室在收治新入 院患者 临床发现 ,多数住院
后, 应请 营养科专业 医师会诊 , 对需进行 特殊营养支持 或存 在
的提高及发展 。 2 . 1 加强营养科支持 与体制管理 ①对 医院营养科进行

基层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层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层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基层医院承担着为大多数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基层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改善当前形势。

二、专科资源不足与优质就诊需求1. 问题描述:由于投入有限和分工不明确等原因,许多基层医院没有足够的专业领域覆盖。

患者在需要看到专家时,必须前往高级别或大型综合性医院。

2. 对策建议:加强各地区之间协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与合作。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助来支持跨机构会诊和专家远程指导等方式来增加专科资源。

三、人才缺乏与培训需要1. 问题描述:目前,部分地区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缺乏合格的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

同时,新兴技术和理念方面的知识更新不及时,导致医护人员的能力水平滞后。

2. 对策建议:加大基层医疗队伍建设力度,鼓励优秀医学生毕业后承担基层服务义务,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同时,政府可以设置专项经费用于基层医疗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

四、药品供应与使用问题1. 问题描述:一些基层医院在药品进货、储存和配送方面存在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患者无法得到质量保证的药物。

部分患者在出院后无法继续服用必需药物。

2. 对策建议:完善基层医院药品采购机制,并加强对仓库管理和联合采购的监管。

此外,在严格控制价格的前提下,提高政府财政投入以确保良好的基本药物供应。

五、信息化建设与电子健康档案1. 问题描述:一些地区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系统,部分基层医院使用纸质档案难以共享患者信息并进行研究。

同时也因为缺少相应技术和设备,无法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

2. 对策建议:推动基层医院信息化建设,在各级医院之间实现档案数据互联互通,方便患者就诊。

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与基层医院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基层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六、对策落实与政策支持1. 问题描述:尽管有一些解决方案已经提出,但是缺乏有效的执行手段和政策支持,使得这些对策难以落地。

基于DEMATEL模型的三级公立医院运营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基于DEMATEL模型的三级公立医院运营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㊃卫生政策与管理㊃基于D E MA T E L 模型的三级公立医院运营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李洪涛1, 秦善春1, 杨立成2ʌ基金项目ɔ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 J G L 20-022);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与评价研究项目(N I HA 23J X H 008)ʌ作者单位ɔ 1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3000522天津医科大学,天津,300070ʌ通信作者ɔ 杨立成,E -m a i l :y a n g l i c h e n g@t m u .e d u .c n ʌ摘要ɔ 目的 分析影响医院运营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意见建议,为医院管理部门提升医院运营效能提供参考依据㊂方法 利用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d e m a t e l )模型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㊂结果 员工工作负荷㊁人员结构比例㊁岗位责任㊁绩效考核方式等12个要素是影响三级公立医院运营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㊂结论 三级公立医院的高效运转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提高运营效率要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完善绩效考核模式,优化医疗流程布局,创新发展运营模式等方面入手㊂ʌ关键词ɔ 新医改; 三级公立医院; 运营管理; 服务效率; D E MA T E L 模型ʌ中图分类号ɔ R 197.32 ʌ文献标志码ɔ A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3-5625.2024.01.006A n a l y s i s o f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a n d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o n O p e r a t i n g E f f i c i e n c y o fT e r t i a r y P u b l i cH o s pi t a l s b a s e d o nD E M A T E L M e t h o d L I H o n g t a o *,Q I N S h a n c h u n ,Y A N G L i c h e n g .*T i a n j i n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G e n e r a l H o s p i t a l ,T i a n ji n ,300052,C h i n aʌA b s t r a c t ɔ O b j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m a i n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i ng th eo p e r a ti o n a l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t h eh o s p i t a l ,a n d t o p r o -v i d e s u g g e s t i o n s f o r t h e h o s p i t a lm a n a g e m e n t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a l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t h e h o s pi t a l .M e t h o d s D e c i s i o n m a k i n g a n dt r i a le v a l u a t i o nl a b o r a t o r y m o d e l w a su s e dt oa n a l y z et h ei n t e r a c t i o n b e t w e e nt h ei n f l u e n c i n g fa c -t o r s .R e s u l t s 12f a c t o r ss u c ha ss t a f fw o r k l o a d ,s t a f f s t r u c t u r e r a t i o ,p o s t r e s p o n s ib i l i t y a n d p e r f o r m a nc ea p p r a i s a l m e t h o dw e r e t h ek e y 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i n g t h e o p e r a t i n g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t e r t i a r yp u b l i ch o s pi t a l s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e f f i c i e n t o p e r a t i o no f t e r t i a r yp u b l i ch o s p i t a l s i s t h e r e s u l t o f t h e j o i n t a c t i o no fm a n y f a c t o r s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o pe r a t i o nef f i -c i e n c y ,w e s h o u l d s t a r t f r o mt h e r a t i o n a l a l l o c a t i o no f h u m a nr e s o u r c e s ,i m p r o v i ng th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a p p r ai s a lm o d e ,o p t i m i z i n g t h e l a y o u t o fm e d i c a l p r o c e s s ,a n d i n n o v a t i n g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o p e r a t i o nm o d e .ʌK e y w o r d s ɔ N e w m e d i c a l r e f o r m ; T e r t i a r yp u b l i ch o s p i t a l ; O p e r a t i o nm a n a g e m e n t ; S e r v i c e e f f i c i e n c y ;D E MA T E L m e t h o d为了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升公立医院运营效能,国务院于2019年下发了‘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全面开展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㊂本文依据三级公立医院管理特点,构建影响医院运营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d e c i s i o n m a k i n ga n d t r i a l e v a l u a t i o n l ab o r a t o r y,D E MA T E L )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运营管理水平,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㊂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1.1.1 建立运营效率影响因素体系 首先,开展文献研究,以 运营效率(o p e r a t i o n a l e f f i c i e n c y )医院运营管理(h o s p i t a l o p e r a t i o n m a n a ge m e n t ) 运营效率影响因素(i nf l u e n c i ng f a c t o r so fo pe r a t i o nef f i -c i e n c y) 等关键词进行系统的中英文文献检索,对发现的医院运营效率影响因素进行比较与分析;其次,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中运营效率部分的19项指标为依托,结合文献研究结果,将影响医院运营效率的因素进行归纳整理;再次,邀请医院管理研究和医疗技术专业领域专家各5名,利用德尔菲法对总结出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删除专家认为对医院运营效率没有影响的因素,并修改㊁补充部分因素,直到专家基本达成一致意见;最后,运用特性要因图按照人(m a n )㊁机(m a c h i n e )㊁料(m a t e r i a l )㊁法(m e t h o d )㊁环(e n v i r o n m e n t s )5个要素(即4M 1E 分析法)构建三级公立医院运营效率影响因素体系,其中包含5个层级,共26个影响因素㊂1.1.2访谈对象的选取医院运营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医疗服务全流程是否合理化运转,因此在访谈人员的选择上分为3个维度,包括医院运营决策层面的院领导;管理层面的行政部门负责人和科室主任;执行层面的专业医务人员代表㊂经严格筛选,本研究最终邀请各领域专家67人,主要通过实地填答和网络邮件两种方式开展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共发放问卷67份,收回有效问卷67份,有效问卷率为100%㊂见表1㊂表167名访谈人员基本情况构成基本情况人数构成比/%专业岗位医疗岗3349.25管理岗2740.30辅助岗710.45工作年限/年<101116.4210~<203146.27ȡ202537.31职务层院决策层913.43科室管理层3247.76基层人员2638.81职称高级职称4973.13中级职称1826.87其他00.00学历博士研究生2841.79硕士研究生3450.75本科57.461.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D E M A T E L)开展三级公立医院运营效率影响因素的定量识别,并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量化关系,这是一种为了解决和分析复杂的㊁困难的系统问题而提出的方法论[1-2]㊂以图论和矩阵工具为基础,通过专家访谈对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评分,建立直接影响矩阵,然后计算出每个要素对其他要素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进而得出每个要素的原因度与中心度,确定核心要素[3-5]㊂其具体步骤如下㊂1.2.1确定系统影响因素运用4M1E法构建三级公立医院运营效率影响因素体系,主要包括人员管理㊁硬件设备㊁流程服务㊁法规制度㊁文化环境5个层面,共计26个影响因素,并将这些影响因素设定为f1㊁f2 f n㊂1.2.2建立直接影响矩阵X通过问卷调查让专家对因素之间的影响程度进行打分,0表示无影响,1表示低影响,2表示中影响,3表示高影响,确定不同因素间的影响关系等级,建立直接影响矩阵X= [x i j],x i j代表因素f i对f j的影响程度㊂1.2.3计算综合影响矩阵T先将直接影响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到规范化影响矩阵Y,Y=[y i j]=γ㊃X,γ>0㊂y i j=γ㊃x i j,i与j=1,2, ,n㊂计算综合影响矩阵,其中I为单位矩阵㊂Y=1m a xðn1ɤiɤn j=1X i j㊃X,T=ð m=1Y m=Y(I-Y)-1㊂1.2.4计算影响度(f i)和被影响度(e i)将矩阵T中每行元素相加得到相对应因素的影响度,将矩阵T中每列元素相加得到相对应因素的被影响度,相应计算公式如下:f i=ðn j=1t i j,e i=ðn j=1t i j㊂1.2.5计算中心度(m i)和原因度(n i)影响度与被影响度之和即为中心度(m i),代表该因素在系统中影响作用的大小;影响度与被影响度之差即为原因度(n i),代表该因素在系统中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因果变化关系,相应计算公式如下:m i=f i+e i,n i=f i-e i㊂1.2.6构建D E M A T E L因果图使用M a t l a b7.1,分别以中心度和原因度作为横坐标与纵坐标绘制三级公立医院运营效率影响因素的笛卡尔坐标图㊂2结果本研究在构建起影响因素体系后,借助M A T L A B 软件运用D E MA T E L方法对其相互作用的直接影响关系进行分析,构建5个层面相关因素的直接影响矩阵,并计算综合影响矩阵后得到各因素间的影响度㊁被影响度㊁中心度㊁原因度㊂见表2㊂原因度中,F1㊁F2㊁F4㊁F5㊁F6㊁F9㊁F14㊁F16㊁F17㊁F18㊁F19㊁F22㊁F25大于0,属于原因因素,说明它们对其他因素影响较大,是三级公立医院运营效率影响因素中的根源性要素;其他小于0的属于结果因素,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大,这些是影响三级公立医院运营效率最直接的因素㊂中心度是决定核心影响要素的最重要依据,D E MA T E L因果图显示,F1㊁F2㊁F5㊁F6㊁F7㊁F11㊁F12㊁F15㊁F16㊁F19㊁F20㊁F21㊁F25是三级公立医院运营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而其中F1㊁F2㊁F5㊁F6㊁F16㊁F19㊁F25这7个因素的原因度和中心度均较高,表明这是整个系统中的驱动要素㊂见图1㊂3讨论3.1中心度研究结果的启示通过对人(m a n)㊁机(m a c h i n e)㊁料(m a t e r i a l)㊁法(m e t h o d)㊁环(e n v i r o n m e n t s)5个影响维度进行分析,中心度的综合降序排列为:人员管理(平均中心度3.83)㊁流程服务(平均中心度3.52)㊁法规制度(平均中心度3.38)㊁文化环境(平均中心度3.09)㊁硬件设备(平均中心度2.55),这说明人员管理方面是影响医院运营效率的关键因素㊂合理的人员梯队构建和绩效考核方式,明确的岗位职责,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及时了解员工的工作负荷和心理状况,这些都可不断提升医院运营效率㊂表2 三级公立医院运营效率影响因素的综合影响指数关键影响因素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原因度人员管理方面 F 1员工工作负荷2.5462.2164.7620.329F 2人员结构比例1.9471.6113.5580.336 F 3医辅人员管理1.4841.6103.094-0.126 F 4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1.8830.7792.6621.104 F 5岗位责任2.7211.5384.2591.183 F 6绩效考核方式2.3851.9684.3540.417 F 7员工家庭及心理状况1.6842.4424.126-0.758硬件设备方面 F 8设施设备更新0.8331.0061.838-0.173 F 9信息化支持1.8190.7302.5501.089 F 10药品耗材的管理1.3001.9593.259-0.658流程服务方面 F 11医患沟通1.5092.7804.289-1.272 F 12医疗纠纷处置1.7582.7084.465-0.950 F 13医院外包服务0.8281.0481.875-0.220 F 14全面预算管理实施1.6210.7852.4060.836 F 15科室间协作1.7052.7654.470-1.060 F 16员工间关系1.8611.7573.6180.104法规制度方面 F 17医疗法律法规1.5210.4091.9301.113 F 18医保政策1.5950.5172.1131.078 F 19院内流程制度2.6141.7874.4010.826 F 20医疗风险预案1.2992.5793.878-1.280 F 21突发事件处置1.4363.1494.585-1.714文化环境方面 F 22医院战略发展规划2.1731.0993.2731.074 F 23舆论导向1.4381.8753.312-0.437 F 24工作环境0.8580.9491.807-0.092 F 25科研教学任务2.0941.6883.7820.406 F 26医院文化建立1.0542.2103.264-1.156图1 中心度-原因度笛卡尔坐标图 从整体影响因素的中心度来看,F 1员工工作负荷㊁F 21突发事件处置㊁F 15科室间协作㊁F 12医疗纠纷处置㊁F 19院内流程制度㊁F 6绩效考核方式㊁F 11医患沟通排在前7位㊂由此可见,提高运营效率除了医疗机构需主动设置科学合理的医疗流程和绩效方案外,还要加强科室间合作,鼓励跨学科合作和多学科诊疗(m u l t i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tr e a t m e n t ,M D T )模式的开展;还要特别关注影响医务人员工作效能的 负向环 ,包括应急事件和医患纠纷的处置等,这些都会大大牵扯医务人员精力,如果处置不当,甚至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当事人的身心造成消极影响,从而大大降低工作效率㊂3.2 原因度研究结果的启示原因因素既能对医院运营效率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还会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原因度越高则对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就越大㊂排在本研究前7位的原因因素分别为:F 5岗位责任㊁F 17医疗法律法规㊁F 4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㊁F 9信息化支持㊁F 18医保政策㊁F 22医院战略发展规划㊁F 14全面预算管理实施㊂这说明,完善岗位职责和系统性的培训是确保医院高效运转的基础;同时,医疗法律法规和医保政策的变化调整,也会对运行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此外,医院和科室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规划,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和信息辅助支持也是提升医院运营效率的重要支撑㊂3.3对策和建议3.3.1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岗位设置医院运行效率的提升首先在于医务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需要高度关注并积极解决涉及到影响医务人员工作状态的关键因素㊂首先,医院要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针对学科建设合理配置人员梯队,优化人员结构,不要因刻意降低人员成本而减少用工数量,导致部分岗位劳动强度过大[6];其次,三级医院用工方式多种多样,人员管理难度大,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医疗机构要重视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和岗位任职资格,确定各岗位间的相互关系,并根据岗位的性质明确岗位的目标责任,避免出现 人浮于事 的现象;再次,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加大学科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根据员工不同的成长经历和发展阶段,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深造机会,鼓励员工全面发展;最后,要关注医务人员工作及生活状态,主动解决其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对于工作的主动性和满意度,切实减轻工作负荷㊂3.3.2完善考核模式,激发员工活力要充分发挥国家绩效考核的 指挥棒 作用和医院内部绩效管理的 杠杆作用 ㊂一方面,公立医院要明确功能定位,科学调整医疗业务结构,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㊁按疾病诊断相关组(d i a g n o s i s r e l a t e d g r o u p s,D R G s)付费等先进的医保支付制度,在不增加百姓费用负担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同时,加强成本管控,严格控制药品和耗材的使用,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和成本监测机制㊂另一方面,医院要切实提高员工收入,建立院内科学合理的薪酬结构㊁薪酬激励机制和绩效管理体系,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和付出,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㊁动态调整与合理预期相结合,实现薪酬收入增长的合理化㊁阳光化[7-9]㊂3.3.3推行内控管理,防范运营风险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医院的运营管理模式需要由原来的粗放型㊁经验型向科学化㊁规范化㊁精细化转变,实行内控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抓手㊂我国医院管理者对于法规制度的落实和业务流程的评价往往习惯于接受外部的监管,缺乏内部主动约束机制[10]㊂医院内开展内控管理,可以涵盖到:预算管理㊁资产管理㊁业务管理㊁资金管理㊁科研教学管理㊁信息管理等医院运营的全流程,通过在医院内部建立一种相互制约㊁相互监督的业务组织形式㊁职责分工制度和风险预警系统,对医院经济活动及业务活动的运营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管控,可以保证医院在资产资金安全的环境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运营管理效益,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11-12]㊂3.3.4转变服务理念,创新发展需要作为医院管理者要学会 换位思考 ,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患者的视角体验就医流程,以医务人员的处境感受工作流程,以服务患者健康为核心,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提高医院运营效率为目标,不断发现医院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医疗质量,优化服务流程㊂同时,医院要创新运营模式㊂三级公立医院普遍存在医教研工作压力大,患者就医需求超出医疗服务供应能力的局面,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就要在运营模式上寻求转变㊂例如,大力开展日间诊疗模式㊁多学科诊疗模式,积极探索 互联网+ 和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技术的应用,推进区域医联体建设,这些手段都可充分利用有限医疗资源,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前提下,将医院的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13-16]㊂参考文献[1] F o n t e l aE,G a b u sA.T h eD E M A T E L O b s e r v e r,D E M A T E L1976R e p o r t[R].G e n e v a:B a t t l l e G e n e v a 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1976.[2]孙永河,韩玮,段万春.复杂系统D E MA T E L算法研究进展评述[J].控制与决策,2017,32(3):385-392.[3]曹茹烨,奚洋洋,王俊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信息分享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21,30(1):39-46. [4]杨菲,秦善春,李洪涛.基于D E MA T E L方法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运营管理影响因素研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33(3):316-320.[5]冯缨,唐慧,孙晓阳.基于D E MA T E L的企业社交媒体信息效用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45(4):137-145;153.[6]徐琼花,张文斌.医院运营效率评价方法分析及实践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2):16-19.[7]郑大喜.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实施绩效工资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2):94-96.[8]陈晔,董四平.我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解读与评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13(2):19-25.[9]周明华,谭红,肖葵,等.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内涵及其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9,39(12):42-44.[10]高婵,高山.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6,33(2):104-106. [11]雷莉,戴力辉,王卫丽,等.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8):53-56.[12]朱跃州,陈步伟.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医院运营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0,31(6):708-711.[13]雷甜甜,马洪升,杨锦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日间手术模式探索与实践[J].华西医学,2022,37(2):267-273.[14]孟凡松,徐晓庆,宋吉祥,等.医院行政主导下网络化全覆盖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1,37(5):385-388. [15]殷东涛,杨竹.基于P E S T模型对我国互联网医疗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路径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8,35(1):7-10.(收稿时间2023-05-30)(本文编辑熊月琳)。

影响儿科发展相关因素与对策探讨

影响儿科发展相关因素与对策探讨

理: 近年来 , 政府 已经 开始重 视儿 科 的发 展, 逐步加大 了投 入 , 但 部分 专项 资金 仍 不到位 , 影 响了儿科基本设备 的购 置。部 分医院管理 与其 他 科室 一 样 “ 一刀切” ,
脱 离 了实 际 情 况 。
拒绝诊治产 生哭 吵、 吼叫等声 音 , 就 医环
要的检查 , 势 必增 加 儿科 医 务工 作 者 的 劳
方看病难 、 看病贵 不绝 于耳 , 严重 阻碍 了 儿科 的发展 , 给本人 就肩 负重 荷的医务人
员 增 加 更 大 的压 力 , 甚至心理伤害。 医患 关 系 紧 张 的 原 因 : ( 1 ) 政府 、 卫 生
各级部门对儿科 工作 的特 殊性认 识 不足 , 特别是综 合 医院就诊 患儿 减少 , 收 费低 , 人力成 本高 , 儿科 医务人 员地 位较 差, 儿科逐步 成为 医院 的边 缘科 室 , 有 的 医疗机构不设 置儿 科甚 至关 闭儿科 。众 所周知 , 5岁 以下儿童 死亡率是衡 量一个 国家经 济、 卫生 发 展水 平 的重 要 指标 之
论著 ・ 管 理 实 践
G 一 { 乳 誊 s E 0 M M U N I T Y D o G T O 抟 s
影 响 儿科 发 展 相 关 因素 与对 策 探 讨
帅 培 源 6 1 4 4 0 0四 川 犍 为 县 人 民 医院 儿 科
增加 , 劳 动 强 度增 大 。 儿 童 生 病 就 诊 时 因易 产 生 恐 惧 心 理 ,
已不 是 单 纯 的提 供 医疗 服 务 的 医务 人 员 ,
随着卫生体制的改革 , 病家对儿童健 康的重视 , 多 生超 生 的现象 , 城镇化 步伐
的加 快 , 城市 的发 展 , 使 就 诊 患 儿 数 量 明

制约我院门诊部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制约我院门诊部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略 满 足就诊 患 者 的各种 要 求 , 系 到在 市场 竞争 中 的生 存 关 与 发展 。部 队疗养 院 门诊 部亦 是如 此 , 随着 社会 的发 展 也 应转变观念 , 由过 去 的 “ 姓军 为兵 ”服 务 , 慢慢 转 化 为 姓 军 便 民服 务 , 服务 的理 念 不能 变…。为适应 社会 需 求 , 但 1 我 们 的 工作 人 员 应 在原 有 的 基础 上 增 加一 些 适 合 不 同 年 龄 阶段 患者 的服 务项 目 , 据 患者 的需 求 制定 个性 化 的服 务 根 措施 , 体现 “ 人 为本 ”的理 念 。纵 观 近 几 年我 院 门诊 部 以 的发展 与 当今 社会 大气 候 相 比 , 存在 以 下制 约 因素 。 1 制 约 因 素 11 医护人 员力 量 薄弱 ,没有 形 成一 定 的人 才 梯 队 ① . 门诊 部 现 有 医 务 人员 1 人 , 中 医生 6 , 士 5 , 疗 1 其 人 护 人 就 养 院 的情 况 目前 的人 员配 备数 量是 合 理 的 , 医生 的力 量 但 很 薄 弱 。6 医 生 中有4 名 名是 年 轻 医 生 , 业 时间 短 , 乏 毕 缺 临 床 及 工作 经 验 ,不具 备 独 立处 理 急 症 、重 症 诊 治 的 能 力, 对一 些 老年 病 、 难病 的处 置 还 缺 乏 相 当 的经 验 , 疑 目 前 水 平 只 能应 对 一 般 的 门诊 工作 。② 门诊 部 缺 乏 应 有 的 专 科 医 生 , 只有 内 科 医 生 , 少 如 外 科 、 现 缺 眼科 、 鼻 喉 耳 科、 妇科 、 肤科 等 专业 性较 强 的专科 医生 。专 科 的缺少 , 皮 使 得接 诊 患者 范 围急 剧缩 小 , 重地 影 响和 制 约着科 室 的 严 可 持 续发 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③ 缺乏 高 层 次 的专 家 , 其 是 知名 的专 家 , 尤 门诊 就 诊 患 者 的多 少 与 门诊 所设 的科 室及 是 否有 知 名 专 家坐 诊有 相 当的关 联 。 由于部 队 体制 原 因 , 些知 名 的老 一 主任 、 专 家 到退 休 年 龄不 得 不 离开 工 作 岗位 , 就 造 成 老 这 无形 中的 资源 损 失 , 是造 成 专 家缺 乏 的 原 因 , 而影 响 也 继 人才 梯 队 的发 展 , 整 体 的诊 治水 平 长 期 得不 到 提 高 , 使 从 而使 门诊 就诊 数 量减 少 。 12 医疗设 施 匮乏 门诊部 目前仅 有心 电图 、 . 除颤 仪 、 吸 痰 器 等基 本 设 施 , 者 就诊 时 如需 要 其 他 辅助 检 查 , 须 患 必 与 其 他科 室进 行 协 调完 成 ,患者 就 诊 时 间延 长 ,感 到 不 便 , 之 一 方 面使 得 患 者流 失 , 一 方 面也 给 工作 带 来 了 久 另 很 大不 便 。 13 无 大病 及住 院 医保 根 据 近几 年 门诊 地 方 患者 就 诊 .

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医院是医疗服务的重要场所,医院管理工作的质量关系到医疗服务的效果和医疗质量的保障。

然而,当前医院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一、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医院资源配置不合理:一些医院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有些医疗设备和药品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而有些医疗科室却一直处于忙碌状态,人员和物资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2、医患关系紧张:部分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不满意,医患关系紧张。

可能是医疗服务态度不好,也可能是医疗纠纷处理不当等原因导致的。

3、医院制度不健全:一些医院的制度不够严密,管理不够规范,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和管理不善的现象。

4、医生医德不端:个别医生存在医德问题,可能是为了牟取私利,或者是工作态度不端正,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形象和医疗服务质量。

二、解决医院管理中的问题的对策1、合理配置医院资源:医院管理者应该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医疗设备和药品资源,避免医疗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加强医患沟通:医院管理者应该重视医患关系,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渠道,增进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和理解,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

3、建立健全医院制度:医院管理者应该建立健全医院制度,规范医院管理流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4、加强医生培训与管理:医院管理者应该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提高医生的医德水平和专业技能,建立医生行为规范,严格管理医生的业务行为。

5、建立医院内审制度:医院管理者应该建立医院内审制度,加强对医院各项业务的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推行科学管理理念:医院管理者应该学习和推行科学管理理念,注重数据分析和绩效评估,提高医院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7、加强医院安全管理:医院管理者应该加强医院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医院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医院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8、优化医院流程和服务:医院管理者应该优化医院流程和服务,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满意度,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方面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医疗服务不平衡、医疗资源浪费、医疗费用高昂、医疗技术不断更新、医疗事故频发以及医患关系紧张等几个方面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医疗服务不平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丰富,而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匮乏,医生供给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投入,提高医生的报酬和福利,鼓励医生到农村和贫困地区执业,同时加强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医疗设施的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改善。

其次,医疗资源的浪费是另一个问题。

医院的设备和药品浪费现象严重,一方面增加了医疗费用,另一方面浪费了稀缺的资源。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医院的管理和监督,建立药品和设备的使用和报废制度,防止浪费现象发生。

此外,还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三,医疗费用高昂是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医疗费用普遍较高,不少患者因为经济负担重而不敢就医。

为了降低医疗费用,政府应该加大对医疗的投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和报销比例,建立公平合理的价格机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定价监管。

此外,还应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服务,引入竞争机制,降低医疗费用。

第四,医疗技术不断更新是一个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不断更新,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

然而,不少医疗机构和医生并没有及时掌握和应用最新的医疗技术,导致部分患者不能及时获得最好的医疗服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培训和技术更新力度,鼓励医疗机构与科研机构合作,提高医疗机构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第五,医疗事故频发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近年来,医疗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对医疗机构的信任。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管理,严格落实相关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一个值得关 注的 问题 , 它受 诸多 因素 的影 响 , 也有不 同 的
认 识 。现 在 医疗 费 上 涨 是 不 争 的 事 实 , 于 新 药 的 增 加 , 由 新
交费 , 也不出院… 。越 是大 医 院欠 费 问题越 突 出, 上 医疗 加 价格政策 的不合理 , 医院 的投 入 产出 比严 重失调 , 仅影 响 不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7 6 2—06 ( 0 0 0 3 9 2 1 )3—0 3 — 2 3 1 0 医 院应 提 倡 “ 人 为 本 ” 服 务 以 的
随着 经济的发展 , 各种 高新 设备、 材料 、 新 新技术 不断应 用 于临床 , 医疗 技术 发展 带来 革命 性 的变化 。与 此 同时 , 给 人们对健 康和医疗 需求也越来越高 , 对现有 的医疗管 理模式 提出了新 的挑战。人们价值取 向的变 化 、 医疗市场 的利益驱 动以及政策的不完善 , 也给医院的发展带 来很大 的困扰 。因 此, 医院管 理者 如何 迎接 新 挑战 , 新 新机 制 , 创 净化 医疗 环 境, 加快 医院持续 发展 显得十分重要 。
益的积极性 。
承担着救死扶伤 的特殊使命 , 这就决定 了医 院在 整个 医疗 流
程 中不能象商场一样完全遵循价格 规律 和市场规律 , 收治 经
济 困 难 的患 者 医 院要 贴 补 很 多经 费 , 至 长 时 间 住 在 医 院 不 甚
2 2 大力 提倡合理 医疗 .
患 者就 医能 否得 到合理 医疗 , 这
影 响 医 院 发 展 因 素 的 分 析 及 对 策

( 放军总医院第 一附属医院 , 解 北京 海淀 10 4 ) 0 0 8
d i 1 .9 9ji n 17 0 6 .0 0 0 .5 o: 0 36 /. s.6 2— 3 9 2 1 .3 0 3 s
中 图 分 类 号 : R 9 . 17 3
了医护人员 的积极性 , 也制约 了医院可持续性 的健康 发展 。
12 医疗 纠纷 , . 干扰医 院秩序 医疗纠纷 呈上升趋 势 , 其 尤 是“ 医闹” 的时有发生 , 为医 院管理最 头疼 的问题 , 成 严重 影
响 了 医 院 的正 常 医疗 行 为 , 困扰 医 院 的 发 展 。 医 疗 纠 纷 产 生
仪器 和新 型材 料的应 用 , 带来 了医疗成 本 的增 加 , 上一些 加 医务人员在利 益的驱动下 , 有时在医疗 的用 药和选 材方面 考 虑患者 的利益 较少 , 味追求医疗 的高 消费 , 一 比如 : 冠状动 脉 支架 、 疗 、 料植 入等 , 化 材 存在 适应症 掌握 不严 的现象 , 度 过
1 医 院持 续 发展 面 临 的 主 要 困 扰
2 1 以人 为 本 的服 务 理 念 .
理念, 提供诚信 服务 , 这是 医疗 特殊职业所 决定 的 , 医院的服 务 面对的是患者 的生命 , 如果不 能提 供有 效服 务 , 损失 的后 果 是很严重 的。“ 以人为本” 包括 两方面的含义 , 一方 面是患 者, 以优 质服务满足他们 的需求 , 力求 达到最好 的治疗效果 ; 另一方面 , 就是医务人员 , 作为管理者 , 一定 不能忽视 。管理 者以医护人 员 为 本 , 医护人 员 才能 以患者 为 本。新 的形 势 下, 医务 人员 的思想 比较活跃 , 有很多 的实 际问题和 困惑 , 加
医疗造成 了患者付 出了不必要 的代 价 以及 医疗资源 的浪费 。
当然 , 有 的患 者 愿 意 多 花 钱 来 满 足 心 理 需 求 , 安 抚 亲 属 也 或
的原 因是 多方 面的 , 时 院方也存 在 问题 , 有 关键 是患 者 以纠
纷 为 由漫 天要 价 , 目前 缺 乏 权 威 性 的 处 理 法 规 或 法 律 。 有 的
患者或家属 , 对服务质量不满意 , 既不进行 医学鉴定 , 又不选 择法律途径 , 协调解决非常艰难 , 医院 为避免矛盾 激化 , 有时 只能 “ 赔钱买平安” 处理不慎会挫伤 医务人 员的积极性。 , 13 人 才引进 , . 举步艰难 现在 有 的外 资医 院, 赢利 性医 院 或 民营性 医院 , 引进 人才 的力 度很大 , 响 了公立 医 院人才 影 队伍 的稳定 。这些 医院多数是 以利润 为 目的, 给技术 骨干 的 年薪很 高 , 这些 人 没有 写 文章 , 而 做科 研 以及 教学 的压 力 。 而公 立医院的待遇是 有规 定 的, 在事 业上 有所 发展 , 仅完 仅 成 临床工作是不行 的, 还要有 大量 的科研 和教学 工作 。就待 遇和工作 压力来说 , 公立 医院人才引进 和保 留的困难 和压力
21 00年 0 2月
中 国 民 康 医 学
Me i ̄ J u d c o m ̄ o i e e P o l g He h fCh n s e p e Mt
Fe 201 b, 0 Vo . 2 FHM No. 12 3
第2 2卷
上半月
1 适应市场 , . 又没有 遵循 市场 规律 医院是 一个 高风 险 的特殊服务行业 , 本质 上 区别于一 般 消费 。近 年来 , 从 医疗 市场 的竞争 日益激烈 , 医院面I 晦生存 和发展 的压 力。但 医院
上经济利益 的砝码 , 价值观 的取 向 , 业道德标 准 , 是一个 职 都 新课题 , 要引起管理 者 的关心 , 要保 护 医务人 员获 得正 当利
追求 医疗 高消费 , 这是 医疗消费多元化 的一种现象 。 2 3 提高技术水平 , . 追求优质服务 医院的竞争 , 技术竞 争 是核 心 , 疗效是 医患 共 同关注 的 目标 。因 此 , 快人 才 队伍 加 建设 , 提高技术水 平 , 是非常 重要 的。和过 去相 比 , 医务人 员 的整 体素质提高 了, 这是无庸置疑 的 , 别是学历普 遍较高 , 特 这是 提高技术水平 的重要 条件之一 。但应 清楚地 看到 , 医学 是 一门实践性很强 的科学 , 床旁 出名 医” 高学 历不等 于好 “ , 医生 , 实践 锻炼和临床经验 的总结 积累更 为重要 。与 过去相 比, 在做 医生压 力加 大 , 求 的不 只是 临床 技 能 , 现 要 还要 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