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的发展过程

“2岁的孩子抓起一支粉笔在其遇到的任何东西上面使劲地涂抹着。3岁的孩子则画出大量不同的几何形状。其中包括迷一般的曼陀罗形状——把一个十字形置于圆圈形方块之中。4-5岁的孩子则在再现对象方面进行着不停的创造与再创造……”

——【美】加登纳
v儿童绘画经历了他们自身的一个完整的生命循环。
一、涂鸦线(1.5-3、4岁)
大约在一岁左右,儿童开始用笔在纸上涂画,所画的东西纯属涂鸦。在画面上只是一些杂乱的线条,这类线条被称作涂鸦线。

基本的涂鸦线?样式配置(有控制的) ?偶发的图形(2岁以后)
儿童两岁以后,有能力使所画的形状与画纸保持配置关系,在3岁以前能以单线画出十字形,圆形、三角形和其他不同的图形。
二、图形
儿童绘画中的图形可以分为六种,其中五种是具有几个意义的图形,他们是矩形、椭圆形(含圆形)、三角形、十字形、斜十字形和不定型。
这个时期的儿童在画线时除了更具有眼手协调能力外,其记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图形是儿童经过思考和计划而画出来的。儿童常想起自己画过的图形,并自发、自愿地再现他们。

三、图形的组合
在儿童画中,图形常常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其他图形或者涂鸦线相伴出现的。
结合体?集合体
结合体(凯洛格把两个图形结合在一起的图形称作结合体。
集合体(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图形结合而成的图形称作集合体)在3-5岁的幼儿绘画中,集合体占据相当大的分量。

四、曼陀罗和“太阳”
一)曼陀罗
曼陀罗在梵语里面是“魔圈”的意思。它有时用来指所有那些包括着圈形主题的符号再现,有时又特别指那种其中结合者直线的圆圈的样式。荣格把曼陀罗看做是人类大脑的结构以及人类的意识和无意识的终极根源,是一种最高和谐的印象。
曼陀罗具有圆满、完整无缺、统合的映像。
凯洛格认为,曼陀罗对儿童具有如此的吸引力,其理由之一在于它完全的均衡。
二)太阳
2岁的儿童已经能够画出直线和曲线,这些直线和曲线都可以成为儿童画“太阳”的组成成分。虽然“太阳”结构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儿童在会画复杂的集合体之前是不会画出“太阳”的。
发展心理学家相信:儿童最初画“太阳”,只是喜爱这种给人以良好视觉形象的图形,并不是真的在画天空中的太阳。


五、蝌蚪人

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人”是儿童美术作品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儿童早期画的人使人联想到蝌蚪,光光的脑袋上长着长长的尾巴,于是人们便称之为蝌蚪人。

儿童最熟悉的是人,但

儿童画的人并非基于他对周围人的观察和认识,儿童所画的“人”也不一定是现实生活中的人。

太阳的脸?太阳人?人

儿童为什么会画蝌蚪人呢?

凯洛格的解释,儿童画的“人”不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而是儿童从动作到表征发展美术符号系统并表现出自我的一个环节。强调重点的而忽视一些部分。

阿恩海姆的解释认为,早期儿童由于知觉尚未分化,其绘画样式十分简化。随着儿童的成长,其知觉能力不断分化,绘画样式也越趋复杂。

六、人以外的其他初期图形

在儿童初期的画中,要区别“动物”和“人”是困难的。一些儿童画,既可以称之为“动物”,也可以称之为“人”。

凯洛格认为,只有当儿童能将水平位置的图形中的“手”和“脚”的位置加以调整时,儿童才能将“动物”与“人” 的图形作明确的区分。而对4-5岁的幼儿来说,已经能够完成这一调整过程,能从成人的画中认识到动物的形状,并在自己的画中加以认同,使其所画的“人”和动物加以区分。

儿童美术发展的国际性


全世界各国儿童的早期美术作品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很难从他们的美术作品中区分他们的国籍。如果说,在他们的美术作品中还能找到一些差异的话,那么这种差异可能更多地与儿童使用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有关,而不是与国籍有关。

一、图形的选择和组合
儿童在绘画发展过程中所保留并经常重复画的都是一些有良好视觉形象、有秩序、平衡的图形,如同心圆,“太阳”等。

儿童也会通过重复、对称、围绕一个中心点旋转等方式将这些最简单的图形转化成较为复杂的图形。

二、避免图形的重叠

年幼的儿童在画一个事物的时候,不能理解在某一个空间里面既可以画一个图形,还可以画另一个图形。他们认为,每个图形都应该有其自己的空间。所以,在绘画时,儿童总是有意无意的避免所画的图形之间发生相互遮盖或重叠。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学会运用图形之间的相互遮盖来表示深浅远近关系。

三、图形独自的界限
年幼儿童不能理解一条线不仅可以用于表示一个事物的某一部分,还可以用于表示另一事物的某一部分。他们认为,每个事物都应该是独立的,在画面上每个图形都有独自的界限。

例如:儿童画的砖和书,儿童画的被分割的馅饼。

四、图形的融合
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和眼手的逐渐协调,儿童画中的各个独立图形会出现融合的趋势。

五、水平—垂直关系的处理
幼小的儿童思维受知觉的限制,只能知觉到事物的某一个方面,而不能知道到事物的所有方面,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不能从全局

考虑。

表现在儿童常以局部的垂直关系代替整个画面的水平——垂直关系。





v六、事物之间关系的处理


v儿童在美术活动中表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比儿童表现某一孤立的事物要困难得多。这就跟儿童理解一辆汽车比另一辆汽车开得快要比理解汽车这个物体更为困难一些。



v八、透视


v学前儿童一般不会用透视的方法构图。按照透视规律显示三维空间的构图,一般要在10岁以后的儿童中才会发生。



v九、色彩

v在绘画过程中,最初使儿童感到激动和兴奋的是绘画本身,而不是色彩。儿童更重视造型,而不是色彩。

v例如:儿童在涂鸦期一般对绘画所运用的色彩的选择并不给予太多的理会,他们或者只是使用单色笔在纸上涂画,或者偶尔交替的使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笔重复的涂画。这并不是说那时的儿童不懂得色彩,而是说明儿童所具备的运笔能力占据了核心地位。



v儿童对红色、黄色等波长较长的温暖色比较喜爱,而对波长较短的冷色,如蓝色、紫色等则不喜欢;对于明亮的色彩比较喜爱,而对暗淡的色彩则不喜爱。

v对于儿童在美术活动中运用色彩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儿童以其与众不同的方式选择和运用色彩,并不太多地顾及到他们的现实价值,而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向现实靠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