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吃草》

《小羊吃草》
《小羊吃草》

活动名称:大班数学《小羊吃草》

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对于等量代换这个数学概念,处在一个认知的阶段,对物品间一对一的交换能很好地掌握,但是对于一对二,二对三,数量间一个转换的过程,掌握起来难度很大,但是等量代换的掌握,能发散幼儿的数学思维,提升逻辑推理能力,所以我们选择了它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

活动目标:

1、用等量代替法理解物体间的关系. (活动重点)

2、用判断推理法灵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趣味木块4组、多媒体,情景图片、记录表,记录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教师以故事形式创设《小羊吃草》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出问题。

二、基本活动:“观察思考,探索操作”。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小羊怎样才能到达另一片草地?(跳跃陡崖,过小桥)你能想出几种办法帮助小羊?

2.教师出示“趣味木块”,幼儿仔细观察“趣味木块”的特点。

3.幼儿思考可以怎么样运用木块帮助小羊搭跳跃陡崖,过小桥?一块,两块,三块·····幼儿分小组自由探索操作拼搭,并把每一种方法,记录在记录表中。

三结束活动:“分享评价,验证小结”。

1.每小组选一位幼儿上台展示汇报小组记录表,师生共同交流评价,分享感受。

2.教师验证小结:我们可以用不同量的木块结合来代替小桥与山坡的相等距离。告诉幼儿,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可以让我们拥有一个数学家的脑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延伸活动:教师将“趣味木块”,情景图卡,投入到科学区中,供幼儿继续探索操作,进一步加深理解感受物体间的等量代替关系。

活动反思:

《纲要》强调幼儿科学是科学启蒙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幼儿尝试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因此,我增设了情景图片,旨在引领幼儿将经验迁移,升华本次数学活动。本次活动的难度较大,幼儿需通过实践操作才能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

四年级阅读练习羊吃草的启示

羊吃草的启示 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地,那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 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了。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象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事可使它们分心了。它们把小嘴儿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地被扯断了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怠倦地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后,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尚未消化的草茎、草根,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咀嚼。 羊吃草,实在有趣。可要是每个小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啊!我们的学校,不正是这一片绿草如茵的坡地吗?同学们在校学习是否专心致志,珍惜大好时光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怠慢的精神,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消化为止呢? 我不止一次地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磨上面的这些问题。要是我们在学习中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词语本意和文中的意思) (1)一丝不苟: (2)不厌其烦: 2.写出“聚精会神”的两个近义词 3.联系上下文填空。 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这句话中“嫩芽”指__________,“土香草”指__________________,“翻草”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要求我们对于周围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西《羊吃草》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文章,完成 18~21 题。(12 分) 羊吃草西西 在吐鲁番,我看见了羊吃草。防风林附近,有一座沙丘,丘上没有草,丘下四周,仍是一片灰泥色的细沙,仿佛戈 壁滩到了这里,碎得如粉了。但这片沙地上,长满了丛生的矮草,展散着延蔓的枝条。一个男孩赶着一群羊来了。穿着藏青的汗背心、炭黑的长布裤、灰尘扑扑的白运动鞋, 头上戴着一顶纯白的维吾尔族小圆帽。他赶着约莫二三十只羊,有黑山羊,也有白绵羊。羊看见了草,立刻在沙地上散开,风卷残云似地噬啮起来。 我想引一头小羊走来这边,于是蹲下来,伸手去拔取草叶。一把抓到手里的竟是满掌的芒刺,好像握着一堆铁蒺藜。我迅速缩回手,手指火辣辣的,像中了蜜蜂针,无数的针。我看看这纤细瘦削的蔓草,难道它们是箭猪和刺猬?羊吃的竟是像玫瑰花茎那般多刺的植物。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羊和牛、马或驴子一样,吃的都是贴近地面的软嫩的短草。 它们愉快地吃着,像一部部锋利的剪草机,沙沙沙,草都吃进嘴巴去了,多么丰富的一顿下午茶!羊儿在草丛中从容地走来走去,仿佛它们四周不是尖锐的芒刺,而是如絮的棉花。它们真使我惊异呢。它们有一张怎样的嘴,是钢铁的吗?可以吞啮针似的草茎而不受伤!走在芒刺中,满是浓厚卷曲羊毛的绵羊,也许无所谓,可是只有短而薄的披毛的山羊,同样仿佛只在经过一片秧田。 南山牧场的公路面对着漫山遍野苍绿的松树。远方积雪的峰峦是天山。融化的冰块,汇成河道从我们面前的山坡下流过,许多人都奔跑到水边去了。过不久,又一一回来了,龇牙咧嘴地纷纷呼痛。说通往水边的路上,有一种草把他们刺得跳起来。他们之中不乏穿着坚厚的牛仔裤的人,但在草丛中跑过,仿佛有千千万万的芒针插在腿脚上。 后来,在到处丛生着小花小草的地毯似的大草原上,我们看见一种尺来高的植物,没有花,叶子细小狭短,茎枝上布满星形放射走向的小针叶。于是有人喊起来:“是这种草了,是这种草了!连那么厚的牛仔裤也能透过!”我仔细看去,这草就是沙丘底下羊们觅食的点心。 在乌鲁木齐,我也看见了羊吃草。 那时候,我们坐在天池上的游艇里,两岸是层层叠叠的山和松树。在向阳的山坡上,遍山隐隐地点缀着一点一点的白花,并且弯弯曲曲的,在山坡上呈现一个“之”字形。蓦地,白花缓缓地移动起来,我们才知道,山坡上的白点子不是花朵,而是羊群!头羊走在前面,横越过山腰,随后的羊都跟着那道白色的虚线朝更高的山顶漫步。 为了寻求更丰盛的草原,羊们居然能爬上那么高的山!我们抬头仰望山坡上的动物,仿佛它们不是羊,是鹰!

小学奥数牛吃草习题有答案

小学奥数牛吃草习题有答 案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小学奥数牛吃草习题 5、牧场上一片匀速生长的草地,可供27头牛吃6周,或供23头牛吃9周,那么它可 供21头牛 6、一只船有一个漏洞,水以均匀的速度进入船内,发现漏洞时已经进入一些水,如果 用12个人舀水,3小时可以舀完,如果只有5个人舀水,要10小时才能舀完,现在要2小时舀完,需要多少人 7、一水井原有水量一定,河水每天均匀入库,5台抽水机连续20天可以抽干,6台同 样的抽水机连续15天可以抽干,若要求6天抽干,需要多少台同样的抽水机 8一个水池安装有排水量相等的排水管若干根,一根进水管不断往池里放水,平均每分钟进水量相等,如果开放三根排水管,45分钟可把池中水放完。如果开放5根排水管,25分钟可把池中水放完。如果开放8根排水管,几分钟排完水池中的水 9、有一酒槽,每天泄漏等量的酒,如让6人饮,则4天喝完;如让4人饮,则5天喝完, 若每人的饮酒量相同,问每天的漏酒量为多少 10、某火车站的检票口,在检票开始前已有一些人排队,检票开始后每分钟有10 人前来排队检票。一个检票口每分钟能让25人检票进站。如果只有一个检票口,检票开始8分钟后就没有人排队。如果两个检票口,那么检票开始后多少分钟就没有人排队 11、某游乐场在开门前400人排队等候,开门后每分钟来的人数是固定的,一个入 口每分钟可以进10个游客。如果开放4个入口,20分钟就没有人排队。现在开放6个入口,那么开门后多少分钟就没有人排队 12、一个大水坑,每分钟从四周流掉(四壁渗透)一定数量的水。如果用5台水泵,5 小时就能抽干水坑的水;如果用10台水泵,3小时就能抽干水坑的水。现在要1小时抽干水坑的水,问要用多少台水泵 13、画展9点开门,但早有人排队等候入场。从第一个观众来到时起,每分钟来的观众 人数一样多,如果开了3个入场口,9点9分就不再有人排队。如果开5个入场口,9点5分就没人排队,问第一个观众到达的时间是几点几分 14、两只蜗牛由于耐不住阳光的照射,从井顶逃向井底。白天往下爬,两只蜗牛白天爬 行的速度是不同的,一只每天爬20分米,另一只每天爬15分米。黑夜往下滑,两只蜗

阅读练习答案小羊吃草

篇一:阅读练习答案小羊吃草 羊吃草的启示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草茵茵的坡地,那就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了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了。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像世界上再没有事可使它们分心了。它们把小嘴儿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被扯断了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倦怠地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尚未消化的草根、草茎,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咀嚼。羊吃草实在有趣可是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啊我们的学校不正是这一片绿草如茵的坡地吗同学们在校学习是否专心致志,珍惜大好时光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倦怠的精神,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我不止一次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磨上面的这些问题。要是我们在学习中能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1)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这句话中“嫩芽”指“土香草”指这句话的意思就是(2)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有了什么启示?(1)我们周围世界的“嫩芽”指有益的知识。(2)我们周围世界的“土香草”指有害我们健康的知识。(3)作者要我们分清对我们学习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启示:通过这篇故事,我知道:我们应该像羊一样,选择吃嫩草,挑出“土香草”。我们还应经常像我一样“翻草”,当老师把课文讲完时,我会再仔细地看几遍。如果我们像羊吃草一样,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地学习,那我们还有什么学不会呢?读了《羊吃草的启示》这篇文章,觉得很有趣,也很有道理,羊吃草的精神使我受到很大的启示和鼓舞。羊吃草的时候,凡是有毒的“土香草”不吃,凡是“嫩芽”就吃的特别香、特别甜,一丝不苟、永不倦怠地直到吃饱。凡是没有消化的“草根”、“草茎”就又被送进口中,反复咀嚼,一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其实,我们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也要像羊吃草那样,只要我们有羊吃草的精神,就能学好,否则,肯定学习不好。有一次,我遇到一个数学难题,随便问了一下同学,糊涂地就做完了,根本不明白,正好考试的时候遇到这个类型的题,我还是做错了,教训很深,后来经过爸爸的耐心讲解和我反复研究,现在彻底明白了,并且牢牢地掌握了。因此,我们在学习时要像羊吃草那样一丝不苟、永不懈怠,为了掌握好知识,我们没有理解的或者理解不透的,主动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或者查找有关资料,要经常反复学习,把所学的知识弄明白,并且能完全消化和彻底掌握。你想,羊吃草的精神是不是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和鼓舞?您的问题,阅读理解以下为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1 (1)比喻句:它们把小嘴儿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地被扯断了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怠倦地咀嚼着······(2)拟人句: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了...1、嫩芽:指有益建康好的营养有利羊的,羊只取嫩的也就是有益的公认的好的,我们是人要比羊做的更好,2、土香草:指好像是有毒的,代表不好的,羊都能分清好坏人就不用说了,就是要学会分辨是非。3、学羊吃草那细嚼慢的精神,学习过程中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学扎实记明白没有学不会的东西,学完的知识还要消化复习。这句话中“嫩芽”指(有益的事情),“土香草”指(有害的事情)。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要求我们对于周围的世界(拥有一种分辨的能力,要懂得有选择的接受这个这个世界的事物)。篇二:阅读练习答案小羊吃草 《羊吃草的启示》的阅读答案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地,那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_百度作业帮《羊吃草的启示》的阅读答案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地,那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了.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象世界上再没有什

羊吃草问题解读及练习题

羊吃草问题解读及练习题 一、草新长 1、(例)有一牧场(草是不断匀速生长),已知养牛27头,6天 把草吃尽;羊牛23头,9天把草吃尽。如果养牛21头,那么几天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尽呢? 解:设每头牛每一天吃草为“1”份。 27头牛6天一共吃了多少份草?27*6=162 份 23头牛9天一共吃了多少份草?23*9=207 份 每天新长草多少份?9天比6天多吃的份数除以多吃的天数:(207-162)/(9-6)=15份 草地原来有草(就是不算新长的)多少份?162-15*6=72份 养21头牛多少天能把牧场的草吃尽?(因为每天长15份新草, 可以供15头牛,其余的牛就吃牧场原有的草,所以,可以理解为牧场原来有的草可以供(21-15)头牛吃几天? 72 / (21-15)=12 天 2、(练习)有一片牧场,草每天都匀速生长,如果放牧24头牛,则6天吃完牧草;如果放牧21头则8天吃完牧草(假设每天牛吃草的量是相等的)。 (1)、如果放牧16头牛,几天可以吃完牧草? (2)、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最多可以放牧多少头牛?

3、(拓展)有一牧场,已知60只羊6天吃尽牧草,30只羊15天吃尽牧草。现在需要30天吃尽,这个牧场每天放养多少只羊呢? 二、草枯萎 4、(例)一个牧场到冬季了,草每天都在匀速枯萎。如果40匹马吃12天能吃尽牧草,16匹马24天能吃尽牧草;那么,这个牧场可以供8匹马吃多少天呢? 解:设每匹马每一天吃的草相等,为1份。 40匹马12天一共吃了多少份草呢?40*12=480 份 16匹马24天一共吃了多少份草呢?16*24=384 份 每天有多少份草在枯萎呢?(24天比12天少吃草的份数/ 少吃的天数)(480-384)/ (24-12)= 8 份牧场一共有多少份草呢(不计算枯萎的)?480+12*8=576 份8匹马能吃多少天呢?(因为牧场每天有8份草在枯萎,也就是牧场的草相当于有(8+8)匹马在吃,所以可列式计算):576 / (8+8)= 36天 5、(练习)一个牧场到冻结,草每天都在匀速枯萎。如果40匹马吃12天吃尽牧草,64匹马吃8天吃尽牧草。那么,这个牧场每天放羊多少匹马才能共赢24天呢?

阅读练习答案小羊吃草审批稿

阅读练习答案小羊吃草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篇一:阅读练习答案小羊吃草 羊吃草的启示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草茵茵的坡地,那就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了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了。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像世界上再没有事可使它们分心了。它们把小嘴儿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被扯断了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倦怠地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尚未消化的草根、草茎,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咀嚼。羊吃草实在有趣可是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啊我们的学校不正是这一片绿草如茵的坡地吗同学们在校学习是否专心致志,珍惜大好时光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倦怠的精神,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我不止一次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磨上面的这些问题。要是我们在学习中能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1)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这句话中“嫩芽”指“土香草”指这句话的意思就是(2)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有了什么启示?(1)我们周围世界的“嫩芽”指有益的知识。(2)我们周围世界的“土香草”指有害我们健康的知识。(3)作者要我们分清对我们学习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启示:通过这篇故事,我知道:我们应该像羊一样,选择吃嫩草,挑出“土香草”。我们还应经常像我一样“翻草”,当老师把课文讲完时,我会再仔细地看几遍。如果我们像羊吃草一样,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地学习,那我们还有什么学不会呢?读了《羊吃草的启示》这篇文章,觉得很有趣,也很有道理,羊吃草的精神使我受到很大的启示和鼓舞。羊吃草的时候,凡是有毒的“土香草”不吃,凡是“嫩芽”就吃的特别香、特别甜,一丝不苟、永不倦怠地直到吃饱。凡是没有消化的“草根”、“草茎”就又被送进口中,反复咀嚼,一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其实,我们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也要像羊吃草那样,只要我们有羊吃草的精神,就能学好,否则,肯定学习不好。有一次,我遇到一个数学难题,随便问了一下同学,糊涂地就做完了,根本不明白,正好考试的时候遇到这个类型的题,我还是做错了,教训很深,后来经过爸爸的耐心讲解和我反复研究,现在彻底明白了,并且牢牢地掌握了。因此,我们在学习时要像羊吃草那样一丝不苟、永不懈怠,为了掌握好知识,我们没有理解的或者理解不透的,主动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或者查找有关资料,要经常反复学习,把所学的知识弄明白,并且能完全消化和彻底掌握。你想,羊吃草的精神是不是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和鼓舞?您的问题,阅读理解以下为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1 (1)比喻句:它们把小嘴儿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地被扯断了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怠倦地咀嚼着······ (2)拟人句: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了...1、嫩芽:指有益建康好的营养有利羊的,羊只取嫩的也就是有益的公认的好的,我们是人要比羊做的更好,2、土香草:指好像是有毒的,代表不好的,羊都能分清好坏人就不用说了,就是要学会分辨是非。3、学羊吃草那细嚼慢的精神,学习过程中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学扎实记明白没有学不会的东西,学完的知识还要消化复习。这句话中“嫩芽”指(有益的事情),“土香草”指(有害的事情)。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要求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羊吃草》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羊吃草》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小班教案《小羊吃草》适用于小班的体育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对运动的兴趣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让幼儿练习在宽25厘米的平行线中间走,发展幼儿的平衡力和协调能力,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小羊吃草》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练习在宽25厘米的平行线中间走,发展幼儿的平衡力和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在场地上画两条宽25厘米,长5米的小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准备活动。 师;练习排队。让幼儿排成一路横队面向老师站好。练习听口令:立正!稍息!齐步走!(老师的口令要响亮,注意提醒幼儿要精神饱满)。 师:我们都听过岩石的故事。那我们现在就来学学岩石被风吹的时候是怎样的。(要求小朋友抬头挺胸的站好)。 2、老师带着幼儿做学小鸟飞的,大象走,马跑,兔跳的动作。 师:今天的天气这么好,我想有很多的小动物也会出来做游戏,我们一起来模仿小动物走路吧!

二、基本部分 1、介绍游戏的玩法。 师;刚才我们模仿了很多种小动物的动作,你们知道还有什么小动物会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吗?(出示小羊的头饰)。 师;今天,羊妈妈要带小羊上山去吃嫩嫩的青草,可是在上山的路上要经过一条窄窄的小路,大家在走的时候要走路的中间,如果不走中间就会掉到山坡下面去。那就很危险了! 2、老师示范走平行线的动作,注意让上体正直,眼睛向前看。 师:下朋友们先在这看老师是怎样过山路的,你们要看清楚了。 3、组织幼儿练习走“走小路”,让幼儿分成两组,依次一个接着一个练习走平行线,并要提醒幼儿走小路时不要踩线。 师:小羊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到山上去吃青草了。(老师在前面,小朋友一个跟着一个走。) 4、开展游戏活动。将幼儿排成两路纵队站好。一个跟着一个走,边走边念儿歌:小小路窄又长,通向小山和小草,去吃草儿心欢畅。(散开作吃小草的状态,然后又从小路回来)。 师:小羊要跟着羊妈妈到山上吃青草了,你们高兴吗?(高兴),那我们就唱着儿歌去吧!(带领幼儿学念儿歌)。 师:到了山上吃青草的时候,小羊们不能走的太远了,不能离开了羊妈妈和小羊们,否则山上有大灰狼,最爱吃小羊了,不要被大灰狼吃掉了。 5、反复游戏数遍。提醒幼儿一个接一个,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互相拥挤,避免摔倒。 三、结束部分

小学阅读题及答案——羊吃草的启示

小学阅读题及答案——羊吃草的启示 我家后院有一片绿茵茵的坡地,那就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 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了五彩缤纷的彩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了。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像世界上再没有事可使它们分心了。它们把小嘴儿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被扯断了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倦怠的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尚未消化的草根、草茎,这时又被送入口中,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咀嚼。 羊吃草,实在有趣,如果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啊!我们的学校不正是这一片绿草如茵的坡地吗?同学们在校学习是否专心致志并珍惜大好时光呢?对于我们的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倦怠的精神,同学们有没有做到呢?新的知识学完了,对于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根、草茎,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 我不止一次地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磨上面的这些问题。要是我们在学习中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还有

什么知识学不好呢? 练一练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五彩缤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专心致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永不倦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把短文分成两段,并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反问句。 4.回答问题。 (1)羊吃草有趣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周围世界的嫩芽、土草香各指什么?我们不

四年级阅读练习羊吃草的启示

四年级阅读练习羊吃草 的启示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

羊吃草的启示 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地,那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 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了。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象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事可使它们分心了。它们把小嘴儿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地被扯断了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怠倦地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后,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尚未消化的草茎、草根,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咀嚼。 羊吃草,实在有趣。可要是每个小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啊!我们的学校,不正是这一片绿草如茵的坡地吗同学们在校学习是否专心致志,珍惜大好时光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怠慢的精神,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消化为止呢我不止一次地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磨上面的这些问题。要是我们在学习中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词语本意和文中的意思) (1)一丝不苟:

(2)不厌其烦: 2.写出“聚精会神”的两个近义词 3.联系上下文填空。 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这句话中“嫩芽”指__________,“土香草”指 __________________,“翻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要求我们对于周围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新的知识学完了,对于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 的“草根”,“草茎”,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反刍”,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 “草根”,“草茎”指:: “反刍”指: 这句话的意思是:

小学奥数牛吃草习题有答案

小学奥数牛吃草习题有 答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小学奥数牛吃草习题 5、牧场上一片匀速生长的草地,可供27头牛吃6周,或供23头牛吃9周,那么它可 供21头牛 6、一只船有一个漏洞,水以均匀的速度进入船内,发现漏洞时已经进入一些水,如果 用12个人舀水,3小时可以舀完,如果只有5个人舀水,要10小时才能舀完,现在要2小时舀完,需要多少人 7、一水井原有水量一定,河水每天均匀入库,5台抽水机连续20天可以抽干,6台同 样的抽水机连续15天可以抽干,若要求6天抽干,需要多少台同样的抽水机 8一个水池安装有排水量相等的排水管若干根,一根进水管不断往池里放水,平均每分钟进水量相等,如果开放三根排水管,45分钟可把池中水放完。如果开放5根排水管,25分钟可把池中水放完。如果开放8根排水管,几分钟排完水池中的水 9、有一酒槽,每天泄漏等量的酒,如让6人饮,则4天喝完;如让4人饮,则5天喝完, 若每人的饮酒量相同,问每天的漏酒量为多少 10、某火车站的检票口,在检票开始前已有一些人排队,检票开始后每分钟有10 人前来排队检票。一个检票口每分钟能让25人检票进站。如果只有一个检票口,检票开始8分钟后就没有人排队。如果两个检票口,那么检票开始后多少分钟就没有人排队 11、某游乐场在开门前400人排队等候,开门后每分钟来的人数是固定的,一个入 口每分钟可以进10个游客。如果开放4个入口,20分钟就没有人排队。现在开放6个入口,那么开门后多少分钟就没有人排队 12、一个大水坑,每分钟从四周流掉(四壁渗透)一定数量的水。如果用5台水泵,5 小时就能抽干水坑的水;如果用10台水泵,3小时就能抽干水坑的水。现在要1小时抽干水坑的水,问要用多少台水泵 13、画展9点开门,但早有人排队等候入场。从第一个观众来到时起,每分钟来的观众 人数一样多,如果开了3个入场口,9点9分就不再有人排队。如果开5个入场口,9点5分就没人排队,问第一个观众到达的时间是几点几分 14、两只蜗牛由于耐不住阳光的照射,从井顶逃向井底。白天往下爬,两只蜗牛白天爬 行的速度是不同的,一只每天爬20分米,另一只每天爬15分米。黑夜往下滑,两只蜗

羊吃草的启示阅读答案

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茵茵的坡地,那就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快。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像世界上再没有事可使它们分心了。它们把小嘴巴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被扯断了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倦怠地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尚未消化的草根、草茎,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着第二次、第三次……咀嚼。//羊吃草,实在有趣,如果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啊!我们的学校,不正是这一片绿草如茵的坡地吗?同学们在校学习是否专心致志、珍惜大好时光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倦怠的精神,同学们有没有做到呢?新的知识学完了,对于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根”、“草茎”,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我不止一次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磨上面这些问题。要是我们在学习中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聚精会神”的两个近义词。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用____在短文中标出一个过渡句。 4.《羊吃草的启示》记叙了羊聚精会神吃草的样子,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具备了___________的精神,就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参考答案:1.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2.专心致志、目不转睛 3.羊吃草,实在有趣,如果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啊!4.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倦怠

《小羊吃草》

活动名称:大班数学《小羊吃草》 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对于等量代换这个数学概念,处在一个认知的阶段,对物品间一对一的交换能很好地掌握,但是对于一对二,二对三,数量间一个转换的过程,掌握起来难度很大,但是等量代换的掌握,能发散幼儿的数学思维,提升逻辑推理能力,所以我们选择了它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 活动目标: 1、用等量代替法理解物体间的关系. (活动重点) 2、用判断推理法灵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趣味木块4组、多媒体,情景图片、记录表,记录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教师以故事形式创设《小羊吃草》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出问题。 二、基本活动:“观察思考,探索操作”。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小羊怎样才能到达另一片草地?(跳跃陡崖,过小桥)你能想出几种办法帮助小羊? 2.教师出示“趣味木块”,幼儿仔细观察“趣味木块”的特点。 3.幼儿思考可以怎么样运用木块帮助小羊搭跳跃陡崖,过小桥?一块,两块,三块·····幼儿分小组自由探索操作拼搭,并把每一种方法,记录在记录表中。 三结束活动:“分享评价,验证小结”。 1.每小组选一位幼儿上台展示汇报小组记录表,师生共同交流评价,分享感受。 2.教师验证小结:我们可以用不同量的木块结合来代替小桥与山坡的相等距离。告诉幼儿,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可以让我们拥有一个数学家的脑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延伸活动:教师将“趣味木块”,情景图卡,投入到科学区中,供幼儿继续探索操作,进一步加深理解感受物体间的等量代替关系。 活动反思: 《纲要》强调幼儿科学是科学启蒙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幼儿尝试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因此,我增设了情景图片,旨在引领幼儿将经验迁移,升华本次数学活动。本次活动的难度较大,幼儿需通过实践操作才能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基础知识复习卷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运用)(池塘)(清凉)(语文)(球拍) (跑步)(体重)(互相)(习惯)(玉石) 二、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水池(chí)暑假(shǔ)声音(shēng) 躲藏(cáng)朝霞(zhāo)广场(chǎng) 专业(zhuān)清晨(chén)足球(zú) 三、照样子加一加,再组词。 也 +(氵)=(池) (制造) 京 +(冫)=(凉) (凉爽) 丁 +(扌)=(打) (拍打) 包 +(?)=(跑) (长跑) 目 +(木)=(相) (相信) 斤+(辶)=(近) (近路)四、比一比,再组词。 间(中间)古(古今)体(体验)之(之前)习(习惯)问(问号)石(石头)休(休息)乏(乏味)刁(刁难) 五、根据拼音写出偏旁,并写出带有该偏旁的字。 mén zìpánɡ(门) (间) jiǎo sīpánɡ(纟) (细) dān rén pánɡ(亻) (体) mùzìpánɡ(木) (相)六、近义词。 建——(造)食粮——(粮食)微风——(和风)

初——(始)热闹——(喧闹)细雨——(小雨) 七、反义词。 古——(今)严寒——(酷暑)春暖——(秋凉)朝——(夕)热闹——(冷清)朝霞——(晚霞) 八、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支)铅笔一(枝)梅花一(片)树叶一(个)苹果 一(张)桌子一(双)球鞋一(只)老虎一(个)太阳 九、选词填空。 1、(青)(青)河边草,天气(晴)朗心(情)好。 2、松鼠的尾(巴)像(把)伞。 3、我写完(作)业后,最喜欢和爸爸一起(做)手工。 十、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发生在(B )身上。A.孔子B.孟子C.老子 2.《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中的“器”字的意思是(C ) A.乐器 B.精美 C.器皿 3.“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 A )A.猪B.鸭C.鸽子 4.“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 ) 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 5.“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C ) 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C.要学会谦让

西西《羊吃草》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羊吃草 西西 在吐鲁番,我看见羊吃草。以前,我并没有仔细地看过羊吃草,也不晓得它们吃的是怎么样的草。我见过马吃草、牛吃草、驴子吃草。它们总是低下头来,伸长了脖子,把嘴嗅到地面的草上,一面咬住草茎,一面撒撒地撕裂草梗,或者拔菜也似的把草连根拔起。牛、马和驴大概要一口气拔很多草,才闭上嘴巴,磨碾一阵牙齿,慢慢咀嚼,然后吞下肚子,让胃去消化和反刍。我看见牛和马吃的草,都是普通草地上的青草——那种短矮的、匍伏在地面上攀爬的青草。有时候,我也看见驴子停在一辆木头车边吃车上堆着的草,那是人们割下来的像葱条一般细长的草。 我们在吐鲁番参观了坎儿井地下水和防风林。在防风林的附近,有一座特别的沙丘,是一座馒头也似的黑色山阜,在阳光底下闪着沉默的光,仿佛一座乌金矿。沙丘上有许多人把半截身子埋在沙底下,露出剩下的身躯和头颅,以及他们民族色彩的鲜艳衣饰,这些人,都到沙丘来医治关节炎。 我并没有跑上沙丘,因为我看见一个男孩赶着一群羊来了。男孩穿着藏青的汗背心、炭黑的长布裤、灰尘仆仆的白运动鞋,头上戴了一顶纯白的维吾尔族小圆帽。他赶着数约二三十只羊,其中有黑山羊,也有白绵羊,羊们在沙地上散开,各自低头吃草。沙丘上面没有草,沙丘底下的四周,仍是一片灰泥色的细沙,仿佛戈壁滩到了这里,碎得如粉了。但在这片沙地上,却长满了丛生的矮草,展散了延蔓的枝条。羊看见了草,纷纷风卷残云似地舐啮起来。我想引一头小羊走来这边,于是蹲下来,伸手去拔取草叶。 我哪里是在拔草呢,我那时的感觉是,我采拔的大概是荆棘,因为我一把抓到手里的竟是满掌的芒刺,好像握着一堆铁蒺藜。我迅速缩回手,手指都火辣辣地像中了蜜蜂的针,无数的针。我看看面前这纤细瘦削的蔓草,难道它们是箭猪和刺猬? 我一直以为,羊和牛、马或驴子一样,吃的都是贴近地面生长的那种软嫩的短草,这时才知道,吃的竟是像玫瑰花茎那般多刺的植物。我看见它们愉快地吃着,像部锋利的剪草机,沙沙沙,草都吃进嘴巴去了,多么丰富的一顿下午茶。我还看见羊只在草丛中走来走去,仿佛它们四周的植物不是尖锐的芒刺,而是如絮的棉花。它们真使我惊异呢。它们有一张怎么样的嘴,是钢铁的唇舌、上下颚和口腔?为什么可以吞啮针似的草茎而不受伤?肥胖的绵羊,满身是浓厚的卷曲羊毛,走在草丛中也许能够无视草叶的利刺,可是山羊只有短而薄的披毛,但它们在丛草间穿插,同样仿佛经过的是一片秧田。羊们真令我惊异呢。 南山牧场是真正的“乌鲁木齐”,因为乌鲁木齐的意思就是美丽的牧场。我们站在公路上,面对漫山遍野苍绿的松树,深深地呼吸。这草原一片芬芳,充满泥土和花朵的甜味,我还以为自己忽然到了阿尔卑斯山。但远方积雪的峰峦是天山,融化了的冰块,汇成河道在我们面前的山坡下流过,许多人都奔跑到水边去了。过了很久,他们才一一回来,但都雪雪呼痛,说是有一种草,把他们刺得跳起来。他们之中不乏穿着坚厚的牛仔裤的人,但在草丛中跑过,仿佛有千千万万的芒针插在腿脚上。 草原上除了地毡也似的青草外,到处都是小花,有的白,有的紫,有的怯怯地嫣红,夹杂在各种高高低低的植物之中,我们看见一种尺来高的植物,没有花,叶子细小狭短,茎枝上布满星形放射走向的小针叶,于是有人喊起来:是这种草了,是这种草了。连那么厚的牛仔裤也能透过,叫我们惊跳起来。我仔细看看那草,并不认识这种草的名字,以前也没有见过,但我记得,这草就是沙丘底下羊们觅食的点心。一位陪我们到处逛的田老师说:这些草,羊最喜欢了。 在乌鲁木齐,我也看见了羊吃草。那时候,我们坐在天池上的游艇里,两岸是层层叠叠的山和松树,在向阳的山坡上,遍山隐隐地点缀着一点一点的白花,并且弯弯曲曲的,在山坡上呈现一个“之”字形。偶然,白花缓缓地移动起来,这时候,我们才知道,山坡上的白点子不是花朵,而是放牧的羊群。带头的羊走在前面,横越过山腰,随后的羊都跟着那道白色的虚线朝更高的山顶攀登。羊们居然能够爬上那么高的山,仿佛它们不是羊,是鹰。 对于天山的风景,我们感到失望,天池是一座水库,但环境遭受污染的程度,令我们沮丧:到处是故意摔破的玻璃瓶,花衬衫的游民提着声浪袭人的收音机。或者,关于天山,我们其实又认识多少呢?我们不过到达天池旁边的一个小角落,看见的也只是供游客驻足一阵的名胜,我们可曾攀过雪线,自己去寻找天山冰洁的雪莲? 为了寻求更丰盛的草原,羊们攀到了山的极高处,当我们抬头仰望,山坡上的动物,竟是我们心目中柔弱的羊吗?天池的水寒澈入骨,天池的风凉冷如冰,带备衣衫来的人纷纷披上了风衣或毛线衣。山坡上的羊没有加衣,在这充满荆棘的世界上,它们不必穿戴甲胄,不必练就一身铜皮铁骨,但见它们摇摇摆摆、晃晃荡荡,以一个个软绵绵的身躯,在芒剌间悠然步行,安然度过。 一九八一年十月10.作者为何先写马、牛、驴吃草,再写沙丘和人,后写羊吃草?请从结构的角度分析。(5分) 11.赏析文章画横线的句子。(4分) 12.作者在文中交替使用“我”和“我们”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5分) 13.文中的羊吃草有何独特之处?给我们怎样的启示?(6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