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复习资料(总8页)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考前必看资料各章节重点内容1.网络体系结构:分层、协议、服务、OSI与TCP模型层次及特点对比。

2.物理层:通信基础知识,信道复用技术。

3.数据链路层:物理链路与数据链路的区别?PPP协议的用途,以太网CSMA/CD协议内容——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退避之内容。

MAC地址构成与作用。

4.网络层:面向“连接/无连接”服务的过程、质量、特点,IP地址分类、IP地址与MAC地址的区别及作用,IP子网与超网设计,ARP、ICMP协议的作用,RIP、OSPF路由协议的应用特点。

5.运输层:端口,UDP、TCP协议两个协议的应用特点,Stop-Waited协议,连续ARQ协议,拥塞控制——慢开始和拥塞避免、快恢复、乘法减小、加法增大诸概念理解,TCP“三次握手”过程分析。

6.应用层:DNS概念、工作原理,FTP的两个端口如何工作,WWW、HTTP、HTML的概念,电子邮件的两和工作模式,DHCP的概念。

7.网络安全:对称/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应用特点,签名、鉴别的原理。

8.多媒体网络:时延抖动,音频/视频服务,实时流协议RTSP,IP 电话网关。

9.WLAN:802.11与Wi-Fi,CSMA/CA协议。

10.IPv6:特点,地址空间,与IPv4的兼容与过渡,MPLS。

二、具体问题1. “三网”是指哪三个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有哪两个?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1)连通性(2)共享性网络与因特网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网络是有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的。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络。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2.分析一个打电话的过程,如发话方拨号、听到振铃,受话方提机,双方通话,挂机,解释电路交换技术的“建立连接/维持连接/释放连接”全过程。

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3.什么是“存储——转发”技术,用邮寄包裹过程解释邮件逐段传送的过程,从中理解什么是存储、什么是转发?什么是“接收/发送”缓冲?此技术优、缺点分别在何处?4.将一个大数据包报文直接转发有什么优、缺点?直接转发的优点是高效,灵活,迅速,可靠,但是无法确保通信时端到端所需的宽带,造成一定的时延.采用多个分组转发有什么优、缺点?采用多个分组转发的优点是提到整个网络的信道的利用率,时延少,同时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但是会造成一定的开销.5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作用)?一些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组合.分类方法与具体分类,LAN与WAN在技术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资料

一.填空(共20分,每空1分)1、计算机网络是把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连接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并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按作用范围:将有限范围内的各种计算机、终端机与外部设备互联成的计算机网络是局域网;城市地区构成的计算机网络是城域网。

3、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a.资源共享;b.通信功能;c.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d.易于进行分布式处理。

4、星形网结构特点是:除了中心节点外的所有节点通过点对点通信线路与中心节点连接,而到达其他节点的所有链路都能从该中心节点向外辐射,而且不允许有其他的链路。

5、环形网结构特点是:在这种结构中,每个节点只与邻近的两个节点通过点对点通信线路相连的单一的封闭环,数据单方向传输,采取逐点轮询的存取方式。

6、信道的物理特性指标:a. 信道带宽是指信道可以不失真地传输信号的频率范围,通常也称为信道的通频带。

b. 信道容量是指信道在单位时间可以传输的最大信号量,表征信道的传输能力7、信道按照传输媒体的分为:传输媒体的类型为导线的通信是有线通信;传输媒体为自由空间的是无线通信。

8、信道的通信方式:根据收发双方信息交换的方向性,传输有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之分。

9、数字传输方式中,基带传输直接传输二进制方波信号。

而宽带传输则是利用频带宽度至少为1-300MHz的宽带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对调制后的数字信号进行模拟传输。

10、网络体系结构是指网络的基本设计思想及方案,并定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从而达到用户的要求。

11、网络协议有三个要素。

其中:语法是指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的含义,不同类型的协议元素规定了通信双方所表达的不同内容。

这里的协议元素是指控制信息或命令及应答。

12、OSI参考模型中,OSI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将数据帧从网络层发送到物理层。

它控制进出网络电缆的电子脉冲。

在接收端,它将来自物理层的位流转换为数据帧。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1.WAN 广域网2.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3.MAC 媒体接入控制4.CSMA/CD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检测5.RIP 路由信息协议6.DNS 域名系统7.TCP 传输控制协议8.IGMP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9.SM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10.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doc/ae13545537.html,N 局域网12.VPN 虚拟专用网络13.OSPF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14.ICMP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15.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16.FTP 文件传输协议17.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18.URL 统一资源定位器19.UTP 非屏蔽双绞线20.ATM 异步传输模式21.FDDI 光纤数据分布式数据接口22.ARP 地址解析协议23.WINS windows Internet 命名服务24.DHCP 动态主机设置协议25.CIDR 无类别域间路由选择26.NAT 网络地址转换27.WWW 环球信息网28.PKI 公钥基础设施29.RAP 密码认证协议30.HUB 多端口转发器31.SWITCH 交换机32.ROUTER 路由器33.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34.BRIDGE 网桥35.GATEWAY 网关36.OSI 开放系统互联网参考模型37.IP 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38.IPX/SPX 分组交换/顺序分组交换39.SM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40.POP 邮局协议41.SLIP 串行线路网际协议42.PPP 点对点协议43.LLC 逻辑链路控制44.WAP 无线应用通信协议1. 请写出OSI参考模型的七层,并简要说明各层的功能。

应用层:应用程序表示层:编码、内码转换、压缩/解压、加/解密会话层:对话控制、令牌管理、同步传输层:分割/编号、服务类型网络层:编址、选路、拥塞控制数据链路层:分帧、流量调节/错误处理、介质访问控制、物理层:介质规格、数据呈现和传输规格、接头规格2. 请给出数据报服务与虚电路服务的3个差别。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

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把不同地理范围内的若干台具有独立处理能力的计算机用传输介质连接在一起,并配备以完备的网络操作系统,使之能数据传输、设备共享。

Or是一些相互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2、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由语法、语义和时序(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3、分组交换:单个分组传送到相邻节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6、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 C/S模式和P2P模式。

7、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8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9、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 LAN (局域网)、WAN (广域网)、MAN (城域网)等。

10、把网络按数据交换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电路交换方法在实时性方面优于其它交换方式。

11、随着典型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说为“三网合一”的趋势,三网指的是:电信网、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13、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间歇性和突发性14、带宽本身是只新到能传送信号的频率范围,也就是可以传送信号的高频和低频之差。

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常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15、OSI的会话层处于运输层提供的服务之上,为表示层提供服务,会话层的主要功能是会话管理。

16、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间信息交换的表示方式。

它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和恢复功能等。

17、TCP/IP体系结构共分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的数据单位是IP数据报)、运输层(运送的数据单位是报文段)和应用层4层。

18、计算机网络由负责信息传递的通信子网和负责信息处理的资源子网组成。

通信子网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20、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对等实体之间的规则交协议,而上下层通过(层间)接口(使用服务原语)传递数据。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试题与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试题与答案)

计算机⽹络期末复习资料(试题与答案)计算机⽹络试题⼀:第⼀部分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1.采⽤全双⼯通信⽅式,数据传输的⽅向性结构为( )A.可以在两个⽅向上同时传输B.只能在⼀个⽅向上传输C.可以在两个⽅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D.以上均不对2.采⽤异步传输⽅式,设数据位为7位,1位校验位,1位停⽌位,则其通信效率为( )A. 30%B. 70%C. 80%D. 20%3.T1载波的数据传输率为( )A. 1MbpsB. 10MbpsC. 2.048MbpsD. 1.544Mbps4.采⽤相位幅度调制PAM技术,可以提⾼数据传输速率,例如采⽤8种相位,每种相位取2种幅度值,可使⼀个码元表⽰的⼆进制数的位数为( )A. 2位B. 8位C. 16位D. 4位5.若⽹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 )A.星形拓扑B.总线拓扑C.环形拓扑D.树形拓扑6.采⽤海明码纠正⼀位差错,若信息位为4位,则冗余位⾄少应为( )A. 2位B. 3位C. 5位7.在RS-232C接⼝信号中,数据终端就绪(DTR)信号的连接⽅向为( )A. DTE→DCEB. DCE→DTEC. DCE→DCED. DTE→DTE8.RS—232C的机械特性规定使⽤的连接器类型为( )A. DB—15连接器B.DB—25连接器C. DB—20连接器D. RJ—45连接器9.采⽤AT命令集对MODEM进⾏编程设置,现要让MODEM完成“⽤⾳频先拨外线(拨0),然后停顿2秒再拨62753321”的操作,则应向MODEM发出的AT命令为( )A. ATDP0,62753321B. ATDT,62753321C. ATDT0,62753321D. ATDT026275332110.RS—232C的电⽓特性规定逻辑“1”的电平围分别为( )A. +5V⾄+15VB. -5V⾄-15VC. 0V⾄+5VD. 0V⾄-5V11.若BSC帧的数据段中出现字符串“A DLE STX”,则字符填充后的输出为( )A. A DLE STX STXB. A A DLE STXC. A DLE DLE STXD. A DLE DLE DLE STX12.若HDLC帧的数据段中出现⽐特串“”,则⽐特填充后的输出为( )A. 1B. 1C. 1D. 013.对于⽆序接收的滑动窗⼝协议,若序号位数为n,则发送窗⼝最⼤尺⼨为( )A. 2n-1B. 2nC. 2n-114.以下各项中,不是数据报操作特点的是( )A.每个分组⾃⾝携带有⾜够的信息,它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B.在整个传送过程中,不需建⽴虚电路C.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的端系统D.⽹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做出路由选择15.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A.链路层服务和⽹络层服务B.⽹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C.运输层服务和应⽤层服务D.运输层服务和⽹络层服务16.对于基带CSMA/CD⽽⾔,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 )A. 1倍B. 2倍C. 4倍D. 2.5倍17.以下各项中,是令牌总线媒体访问控制⽅法的标准是( )A. IEEE802.3B. IEEE802.4C. IEEE802.6D. IEEE802.518.采⽤曼彻斯特编码,100Mbps传输速率所需要的调制速率为( )A. 200MBaudB. 400MBaudC. 50MBaudD. 100MBaud19.若信道的复⽤是以信息在⼀帧中的时间位置(时隙)来区分,不需要另外的信息头来标志信息的⾝分,则这种复⽤⽅式为( )A.异步时分复⽤B.频分多路复⽤C.同步时分复⽤D.以上均不对20.由于帧中继可以使⽤链路层来实现复⽤和转接,所以帧中继⽹中间节点中只有( )A.物理层和链路层B.链路层和⽹络层C.物理层和⽹络层D.⽹络层和运输层第⼆部分⾮选择题⼆、填空题(本⼤题共17⼩题,每空0.5分,共20分)21.计算机⽹络的发展和演变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和开放式标准化⽹络三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网络复习提纲:共五类题(1,4,5 1、HDLC是___B___ B.面向比特型的同步协议 2、在网络传输中对数据进行统一的标准编码是与OSI______层有关。D.表示层

3、在不同网络之间实现分组的存贮和转发,并在网络层提供协议转换的网络互连器称为.路由器

4. ______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 A.协议 .5. ______以下哪一个选项按顺序包括了OSI模型的各个层次 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6.______在 OSI模型中,第 N层和其上的 N+ l层的关系是 A. N层为N十1层提供服务

.7. 局域网中的计算机为了相互通信,必须安装_____。B、网络接口卡 8、为了识别网络接口卡,网络接口卡都有自己的物理地址,其地址长度为_____位。

D、48 9. IEEE802.3标准中MAC子层和物理层之间的接口,不包括______。 A.发送和接收帧 10、个人用户上网需要有计算机、电话线、用户帐号和口令,以及_____。A、调制解调器11、电缆是计算机网络物理设备之一,电缆按照传输信号的方式可分为基带电缆和_C、宽带电缆12.接收端发现有差错时,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码字收到为止,这种差错控制方法称为_混合差错控制_____

13、关于OSI参考模型陈述正确的是______。D、数据总是由物理层传输到应用层 14、关于OSI参考模型陈述正确的是______。A、每层都要加一部分数据15、有关光缆陈述正确的是_____。A、光缆的光纤通常是偶数,一进一出

16、有关网络描述正确的是______。B、双绞线价格低,所以经常使用 17、网络传输数据时,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段,其原因是_____。A、底层物理的帧大小限

制 18、网络站点监听载波是否存在(即有无传输并随之采取相应的行动,这样的协议叫

做______。 A、载波监听协议19、通过电话线路在计算机之间建立的临时通信连接叫做____。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络期末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计算机⽹络试题⼀:第⼀部分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采⽤全双⼯通信⽅式,数据传输的⽅向性结构为( )A.可以在两个⽅向上同时传输B.只能在⼀个⽅向上传输C.可以在两个⽅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D.以上均不对2.采⽤异步传输⽅式,设数据位为7位,1位校验位,1位停⽌位,则其通信效率为( )A. 30%B. 70%C. 80%D. 20%3.T1载波的数据传输率为( )A. 1MbpsB. 10MbpsC. 2.048MbpsD. 1.544Mbps4.采⽤相位幅度调制PAM技术,可以提⾼数据传输速率,例如采⽤8种相位,每种相位取2种幅度值,可使⼀个码元表⽰的⼆进制数的位数为( )A. 2位B. 8位C. 16位D. 4位5.若⽹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 )A.星形拓扑B.总线拓扑C.环形拓扑D.树形拓扑6.采⽤海明码纠正⼀位差错,若信息位为4位,则冗余位⾄少应为( )A. 2位B. 3位C. 5位7.在RS-232C接⼝信号中,数据终端就绪(DTR)信号的连接⽅向为( )A. DTE→DCEB. DCE→DTEC. DCE→DCED. DTE→DTE8.RS—232C的机械特性规定使⽤的连接器类型为( )A. DB—15连接器B.DB—25连接器C. DB—20连接器D. RJ—45连接器9.采⽤AT命令集对MODEM进⾏编程设置,现要让MODEM完成“⽤⾳频先拨外线(拨0),然后停顿2秒再拨62753321”的操作,则应向MODEM发出的AT命令为( )A. ATDP0,62753321B. ATDT,62753321C. ATDT0,62753321D. ATDT026275332110.RS—232C的电⽓特性规定逻辑“1”的电平范围分别为( )A. +5V⾄+15VB. -5V⾄-15VC. 0V⾄+5VD. 0V⾄-5V11.若BSC帧的数据段中出现字符串“A DLE STX”,则字符填充后的输出为( )A. A DLE STX STXB. A A DLE STXC. A DLE DLE STXD. A DLE DLE DLE STX12.若HDLC帧的数据段中出现⽐特串“010********”,则⽐特填充后的输出为( )A. 010*********B. 010*********C. 010*********D. 010*********13.对于⽆序接收的滑动窗⼝协议,若序号位数为n,则发送窗⼝最⼤尺⼨为( )A. 2n-1B. 2nC. 2n-114.以下各项中,不是数据报操作特点的是( )A.每个分组⾃⾝携带有⾜够的信息,它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B.在整个传送过程中,不需建⽴虚电路C.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的端系统D.⽹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做出路由选择15.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A.链路层服务和⽹络层服务B.⽹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C.运输层服务和应⽤层服务D.运输层服务和⽹络层服务16.对于基带CSMA/CD⽽⾔,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 )A. 1倍B. 2倍C. 4倍D. 2.5倍17.以下各项中,是令牌总线媒体访问控制⽅法的标准是( )A. IEEE802.3B. IEEE802.4C. IEEE802.6D. IEEE802.518.采⽤曼彻斯特编码,100Mbps传输速率所需要的调制速率为( )A. 200MBaudB. 400MBaudC. 50MBaudD. 100MBaud19.若信道的复⽤是以信息在⼀帧中的时间位置(时隙)来区分,不需要另外的信息头来标志信息的⾝分,则这种复⽤⽅式为( )A.异步时分复⽤B.频分多路复⽤C.同步时分复⽤D.以上均不对20.由于帧中继可以使⽤链路层来实现复⽤和转接,所以帧中继⽹中间节点中只有( )A.物理层和链路层B.链路层和⽹络层C.物理层和⽹络层D.⽹络层和运输层第⼆部分⾮选择题⼆、填空题(本⼤题共17⼩题,每空0.5分,共20分)21.计算机⽹络的发展和演变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和开放式标准化⽹络三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期末总复习及题型

《计算机网络》期末总复习及题型

期末总复习Ch1 概述【不要求:1.1~1.5】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 ,利用率及其计算。

P18~222、OSI/RM ,网络协议及其三要素,划分层次及其好处,体系结构,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P24~313、P27图1-16: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三种分层方法。

4、课后习题P33~35Ch2 物理层1、物理层描述的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

P362、通信系统的三大部分: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

P373、消息,数据,信号,信号的分类(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P374、通信双方信息交互的三种基本方式:单向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双向同时通信。

P385、基带信号,带通信号,基带调制,带通调制及其常用的方法(调幅AM ,调频FM ,调相PM )P386、信噪比S/N ,度量单位为分贝dB ,转换公式:)()信噪比(dB N S B )/(log 10d 10= P39 7、香农公式:)(s b N S W C /)/1(log 2+= P408、传输媒体【了解】 P40~479、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P47~5310、脉码调制PCM 及其计算。

P53~5411、宽带接入技术【了解】 P56~6112、课后习题Ch3 数据链路层【不要求:3.6~3.7,字节填充P73】1、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两种类型:点对点信道,广播信道。

P632、链路,数据链路,帧。

P643、数据链路层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循环冗余检验CRC 的计算)P65~704、点对点协议PPP :了解PPP 协议特点(3.2.1),掌握PPP 协议的帧格式(3.2.2)、了解PPP 协议的工作状态(3.2.3)。

P70~765、媒体共享技术:静态划分信道,动态媒体接入控制。

P776、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CSMA/CD (双向交替通信),争用期(10Mb/s 以太网,512比特时间),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最短帧长(64字节),人为干扰信号,帧间最小间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复习资料(总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选择题50题75分,填空题10题20分,判断题5题5分。 第一章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资源共享、信息通信、分布式处理。 2、IEEE根据计算机网络地理范围的大小,将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3、网络协议的三个组成要素是语法、语义和时序。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信息

的格式,以及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系列规则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 4、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有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TCP/IP(传输

控制协议/网际协议)等。 5、ISO提出的OSI/RM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7个层次。

TCP/IP 6、OSI/RM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 OSI/RM网络体系结构分为7层,自下而上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网络体系结构分为4层,自下而上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五层网络体系结构教学模型(某某层对应某某层) 第二章 1、带宽指信号频率的上下边界之差,以Hz为单位。 最大传输速率称为带宽,以bit/s为单位。 2、(功能)即将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实现设备称为调制器。 (功能)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实现设备称为解调器。 3、多路复用是把多路信号放在单一线路和单一设备中进行传输的技术。常用的复用技术有时分复用(TDM)、频分复用(FDM)、波分复用(WDM)和码分复用(CDMA)等。 4、物理层的主要功能: 提供数据通路、传输数据。 5、直通电缆接线方法:直通电缆是在一根双绞线的两端各自连接一个RJ-45接头,两端RJ-45接头中线对的分布排列必须是完全一致的。

交叉电缆接线方法 6、传输介质通常分为有线传输(有)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类。 7、传输距离可达2km(多模)~5km(单模)。 8、无线传输介质:微波、卫星通信、红外线通信。 9、网络设备:网卡、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 第三章 1、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功能是在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2、数据链路层协议也称为通信控制规程。通信控制规程可分为面向字符型和面向比

特型两大类。 3、差错控制的方法主要有:自动请求重发(ARQ)、前向纠错(FEC)、反馈检验。 4、奇偶校验是一种检错编码。 5、SNA的数据链路层规程采用了面向比特的规程SDLC(串行数据链路控制)。 6、交换机与网桥的区别:延迟小、端口多、功能强大。 7、VLAN的优点:方便实用、广播控制、网络性能、经济因素。 8、VLAN的划分方法:基于端口划分VLAN、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基于网络层协议

划分VLAN、根据IP组播划分VLAN。 9、目前最具代表性的WLAN协议是IEEE 802.11无线系列标准。 IEEE 802.11、IEEE 802.11b、IEEE 802.11a、IEEE 802.11g 10、WLAN通常是在有线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无线接入点(AP)、无线路由器、无

线网卡等设备传送数据,传输介质无线电波(RF)进行组网。 第四章 1、网络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IP分组从源地址到目标地址是如何路由的。 2、在IP v4中,IP地址由4个8位二进制数组成,为了方便记忆,用点号每8位进

行分割,然后每段用十进制数表示,这称为IP地址的点分十进制。 3、 IP地址类型:

IP地址可以采用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两种方式。 4、网络号或主机号的比特位为全0或全1的地址有特殊的意义,它们不能分配给主机使用。全1的意义为“全部”;本网段广播地址,路由器不转发。全0的意义为“这个”;本主机,只能用于源地址。 5、子网划分是网络管理员将一个给定的网络分为若干个更小的部分,这些更小的部分被称为子网。

6、子网划分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网络中物理网段的数量,以及每个物理网段上主机的数量。 第二步:计算需要的掩码二进制位数。 第三步:计算子网掩码值。 第四步:计算子网主机地址范围。 7、NAT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在内部网络中使用内部地址,通过NAT技术把内网IP地

址翻译成合法的公网IP地址,并在Internet上使用。 8、IPv6地址表示法 9、IPv6采用了一种“冒分十六进制”的方式表示IP地址。它是将地址中每16位分为

一组,写成四位十六进制数,两组间用冒号分隔(如x:x:x:x:x:x:x:x),地址中的前导0可不写。例如:69DC:8864:FFFF:FFFF:0:1280:8C0A:FFFF 还有一种零压缩方法,它是用两个冒号来代替连续的零。 例如:FF0C:0:0:0:0:0:0:B1,可以写成:FF0C::B1 10、路由算法的目的是如何在这些可能的路径中选择一条最佳路径(跳数最小、端到

端的延时最小或最大可用带宽)。 11、路由算法分为静态路由算法和动态路由算法。 12、OSPF与RIP协议的差别: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和RIP同属于内部网关

协议,但RIP基于距离矢量算法,而OSPF则基于链路状态的最短路径优先算法,它们在网络中利用的传输技术也不同。

第五章 1、传输层中有两个不同的协议:面向无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面向连接的

传输控制协议(TCP)。 2、为了建立这样一条逻辑通道,传输层需要实现以下几个功能:应用进程之间的寻

址 、提供数据的可靠传输、流量控制、拥塞控制。 3、服务质量(QoS)的好坏可以使用一组参数来描述。传输层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增强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质量。典型的服务质量参数包括以下一些。:连接建立延迟、连接建立失败的概率、吞吐率、传输延迟、残余误码率、安全保护、优先级、恢复功能。 4、简单的传输服务原语包括:监听(Listen)、连接(Connect)、发送(Send)、

接收(Receive)、断开(Disconnect)等。 5、0~1023被分配给一些最常用的应用层程序。对于客户进程,操作系统通常会随

机给它分配一个大于1024的端口号。 6、“协议类型+IP地址+端口号”就是所谓的套接字(Socket)。 7、TCP协议利用IP协议提供的不可靠的通信服务,解决分组的重传和排序问题,为

应用进程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面向连接的基于字节流的服务。 8、TCP报文分为头部和数据两部分。TCP报文段头部的前20个字节是固定的,后面

4N个字节是可选项(N为整数)。因此TCP头部的最小长度是20字节。 9、在TCP协议中,建立连接使用“三次握手”机制来完成。 10、TCP连接的关闭过程也是一个三次握手的过程。 11、TCP的差错控制通过三种功能来完成:校验和、确认和超时重传。 12、UDP提供一种面向无连接的服务。 13、UDP有两个字段:数据字段和头部字段。头部字段很简单,只有8个字节,由4

个字段组成,每个字段都是两个字节。 14、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式通信。 15、UDP只有8个字节的头部开销,比TCP的20个字节的头部要短。 16、造成拥塞或死锁的原因有:网络处理速度过低、存储区有限、线路容量有限、传

输出错、误码等。 17、对拥塞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数据传输速率。 18、每次都在前一次的基础上加倍。当定时器超时或达到发送窗口设定值时,停止拥

塞控制窗口尺寸的增加,这种方法称为慢速启动。 第六章 1、网络操作系统类型较少,常用的有:Windows Server系列、Linux系列、UNIX系

列。 2、因特网本身是基于IP地址的,因此需要一个二者之间相互转换的机制,这就是域

名系统(DNS)。 3、顶级域名

域名结构:至左向右.第一个是主机名。从右到左,第一个是顶级域名。 4、域名解析方法:主机文件解析法、递归解析法、迭代解析(或反复解析)法、反向解析 、域名解析性能的优化。 5、为了提高域名解析速度,可以采用复制和缓存两种技术进行优化。 6、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不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而是一个依附于Internet的覆盖全球的信息服务系统。 7、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利用TCP协议传送数据,所用端口号为80。 8、浏览器程序是用户访问WWW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 9、浏览器程序知道如何去解释和显示WWW上的超文本文档。 10、统一资源定位器(URL)完整地描述了Internet上超媒体文档的地址,这种地址可以在本地计算机中,也可以在Internet上。 URL包括以下内容:所使用的访问协议、数据所在的主机、请求数据的源端口号、数据的存放路径、数据文件的名称等。 11、HTTP状态行的常见状态码如下:4xx:表示客户端差错,如请求中有错误的语法或不能完成。如,400 Bad Request:服务器不懂请求报文。404 Not Found:服务器上找不到请求的对象。 12、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13、"Teacher li"<2923225798@qq.com>; 14、邮件服务器主要完成地址解析工作,通过DNS将域名(用户名@域名)转

换为IP地址。 15、Web网站开发技术: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脚本语言、ASP技术、JSP技术、XML技术 。

第七章 1、目前的计算机在理论上还无法消除病毒地破坏和黑客地攻击。最好地情况是(尽

量减少)这些攻击对系统核心造成地破坏。 2、信息安全主要涉及到信息存储的安全、信息传输的安全以及对网络传输信息内容

的审计三方面。 3、计算机系统中的安全问题 :软件设计、用户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