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提高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清单

特殊教育提高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清单
特殊教育提高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清单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使用说明

为规范我县3—6周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顺利实施和业务管理,平邑县残联委托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制定《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教育计划》,主要用于智障儿童康复项目实施的监测、检查和督导。班级教学计划内容涉及学期、月、周教学计划、课程表、教案、个案研讨报告、康复训练效果分析等康复教育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规范智障康复训练与服务、提高康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教育班级教学计划》使用有关事宜作如下说明:

一、班级教学计划的使用及填写

(一)《智障儿童基本情况一览表》

儿童监护人的基本信息,是老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信息,原则上每学期末家长会上与家长校对一次。

(二)《智障儿童学习能力分析一览表》

根据《智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上评估内容,分析儿童在粗大运动、精细动作、感官知觉、认知、语言交往、社会技能、生活自理七个领域的学习优势与弱势。原则上要求各康复机构每学期初进行一次儿童的学习能力分析。

(三)《智障康复学期单元教学主题》

单元教学主题的设计,遵循“孩子的学习就是生活,孩子的生活就是学习”的原则,筛选与孩子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原则上每月一个单元主题,二周一个单元主题之下的教学分主题。

四)《智障康复学期教学计划》、《智障康复月教学计划》、《智障康复周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标、课程设计原则及儿童发展现状,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对教育工作作出长期和短期的安排,以确保康复教育工作有目的、有步骤、有成效地开展,使康复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位智障儿童身上,以达到促进每位智障儿童康复的目标。

1.学期教学计划:是教育内容的整体框架,为安排月计划、周计划指明方向。

2.月教学计划:是教师围绕月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调整教育环境、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并使之与家长配合等各方面工作的总体设计。它帮助教师把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落实到方方面面。

3.周教学计划:是月教学计划的具体化。

4.制定教学计划应遵循的原则

(1)教学目标的和谐性、启蒙性

(2)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3)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综合性

(4)课程实施的活动性、探究性

5.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教学内容应是适当可以拓展,而不是一成不变。

(3)教材选择应是开放性,而不是固定式。

(4)教师的“教”要灵活,学生的“学”要主动。

(5)教师的评价要合乎和符合实际

(五)《智障康复教案表》

教案是教学活动设计的方案,主要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准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去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原则上一课时教学主题一份教案。

(六)《智障康复个案研讨报告》

个案研讨在于评估儿童的目前能力和特殊需求。通过个案分析,收集相关的资料,使教师和家长对儿童进行全面的了解,在熟悉各方面情况后方能制定出适合儿童特殊需求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七)《教师公开课教学评量表》、《学期康复效果分析与建议》

1、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基本技能、专业技能)

2、对教学的评价(公开课、教研活动评比)

3、对智障儿童的评价(七大领域:感官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生活自理、沟通、认知、社会技能)

(八)《家长开放日活动记录表》

家长的积极参与是智障儿童康复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康复训练之中,使家庭教育与机构教育有机结合,做到相互沟通、相互补充,达到家园统一,教学同步。

二、班级教学计划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使用《松溪县拓智学校智障儿童康复班级教学计划》是实施康复教育管理的重要措施,有利于促进智障康复服务的规范化开展,各康复教师要掌握班级教学计划的内容和使用方法。

(二)班级教学计划的填写要求及时、客观、准确,并妥善保管。

(三)各类表格可以在松溪县拓智学校网站上下载。

(四)希望各位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收集有关的意见,有疑问和建议及时反馈至分管的学校领导处以便进一步修订。

智障儿童基本情况一览表

制表日期:年月日制表人:

智障儿童学习能力分析一览表(年度学期)

智障康复学期单元教学主题(年度学期)

智障康复学期教学计划

班别:任课老师:教学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智障康复学期课程表

任课老师:任教日期:年月至年月

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期课程时间

上午

8:45-9:15

9:30-10:00

10:10-10:3

课间操/

游戏

课间操/

游戏

课间操/

游戏

课间操/

游戏

课间操/游

戏10:40-11:1

下午

14:40-15:1 0

15:20-15:5 0

16:00-16:3 0

智障康复月教学计划

班别:任课老师:月份:主题:

智障康复周教学计划

班别:任教教师:教学日期:年月日至月日

智障康复教案

智障康复个案研讨报告

教师公开课教学评量表

授课老师:授课日期:评量人:

个别化教学与班级教学的融合

以班级整体教学为基础: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个别化教学的关键 罗琳(金华市启明学校,321000) 摘要:自理能力个体生活适应的最基本能力,而智障儿童的自理能力发展较同龄正常儿童落落后。因此,越来越多培智学校开始设置以发展学生生活适应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前,对智障学生自理能力的教学主要采取个别化教学的方式,但是一些学校的个别化教学脱离了班级整体教学,流于形式或变成个别教学,降低了对智障儿童的自理能力训练效果。本研究即对以班级整体教学为基础的个别化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为智障儿童的教学提供建议。 关键词:自理能力个别化教学以班级教学为基础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个体的自我服务能力,是个体照料自身生活、学习和保持生活环境整洁的劳动(陈洁,2003)。生活自理能力是生活适应的最基本能力,也是个体最明显的社会行为之一。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大多数人尤其是中重度障

碍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发展落后于同龄普通人群,这给他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带来了困难和障碍(许艳秋,2006)。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培智学校开始开发和实行以发展儿童生活适应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和教材,实施一种功能性的实用生活教育。 以往培智学校对智障儿童自理能力的训练主要采取班级整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常识、健康教育、劳动技能等课程向儿童宣传关于卫生、劳动、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实践等课程训练智障儿童的实际操作技能,这种教学和训练使得一部分儿童掌握了一些生活基本常识和技能,但由于培智学校招收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而班级体整体训练的方式只能面向班级中大多数学生,不利于每个个体的发展(王艳杰,2006)。为解决班级授课带来的问题,一些教师尝试采用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训练,但这种分层的方法仍然面向一个层次的学生,而非针对个体,因此这种方法的训练效果仍然不理想。 随着特殊教育家倡导对每个个体的关注,也由于培智学校招收的学生个体差异逐渐增大,一些研究者(谭艳,2002;张友根,2004)开始提出和采用个别化教学方法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教育教学。目前,这种教学在特殊教育领域应用广泛,但很多学校在制定、实施个别化教学过程中存在脱离班级整体进行教学的情况,例如,许多特殊教师和学校在为特殊儿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时,较多考虑到某个个体的发展,较少考虑班级整体发展情况,这造成了个别化教学仅应用于少数教师重点关注的学生身上,而其他儿童,仍然接受班级集体教学的的形式,还有一些学校(李萍、姜丽萍、符丽燕、张琴辉,2007)将那些具有明显障碍的学生单独进行训练,这伤害了一些学生自尊和自信,且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不利于学生间的合作与交往。因此本研究以对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个别化教学为切入点,对如何以班级为背景进行个别化教学进行探讨,以期为智障学校个别化教学提供建议。 一、以班级整体教学为基础对智障儿童自理能力进行个别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培智学校学生发展特点是实施以班级整体教学为基础的个别化教学的前提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 对智障儿童进行功能训练;智能训练:异常行为矫正训练;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和活动能力以及身心协调,并通过增加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刺激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活动的锻炼,以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和补偿。 功能训练 1.感知训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时间知觉) 2.口语训练(语言障碍训练、口语训练) 3.大肌肉群活动川练(爬行训练、行走训练、反应速度、力量训练、协调训练、平衡训练) 4.手功能活动训练(粗大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 智能训练 1.培养思维能力训练 2.锻炼记忆力训练 3.培养注意力的训练 4.培养兴趣开阔视野 异常行为矫正训练 行为矫正训练就是运用操作反射原理对智障儿童的异常行为进行技术矫正,训练和发展自我服务,社会适应能力,为培养智障儿童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奠定基础。 1.正强化2.消退3.塑造4.条件强化5.惩罚 智能障碍的定义 智能障德指现有的能力水准有实际上的限制,其特征为: 显著低于平均的智力水准(IQ70以下)。 同时有下列各项适应技能中两种以上的相关限制: ●沟通●居家生活●自我照顾●社交技巧●使用社区●自我引导●健康安全●功能性学科能力●休闲娱乐●工作●智能障碍发生于十八岁以前 早期干预与系统康复训练 一、什么叫时期干预 "早期"从年龄来讲,是指从出生0岁到上学6-7这段时间,也就是人生最初阶段。"干预"包括医疗与保健,教育与训练,社会心理咨询。其中为儿童提供康复训练为主。 二、早期干预的效果 儿童在生长发育的早期,就是0-7岁即人生的初几年,是大脑、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学东西最容易,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儿童的可塑性很大,不失时机地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儿童进行干预,可以促进儿童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受过早期干预的智障儿童可以进入普通小学或培智学校。 三、障碍系统康复训练 1.系统康复训练的领域 我们把康复训练的内容分解为可以观察测评的六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领域,形成系统康复训练的内容。他们分别是: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互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六个领域。 2.个别训练计划 由于智障儿童存在着显著的个别差异,每一个智障儿童在上述六个领域发展情况

残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内容

残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内容

残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内容 一、定义 个别化教育计划(简称IEP)指的是根据每一个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制 定的有助于个体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方案。 一份编制良好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特 性和功能: 1.是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协议按照法律的规定,教师在给残疾儿童实施教育教学之前,必须和有关的专业人员及家长共同拟订一份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相关服务、评价方法等在内的书面协议,以保证残疾儿童能够获得适当的教育。学校的校长、教师、专业人员和家长等一旦在这份协议上签字,它就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校方不按协议上的要求提供教育和服务,家长就可以到法院提请诉讼。 2.是开展特殊教育教学的指南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首先要根据残疾儿童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提出具有现实可能性 的长期目标,然后确定每一阶段的具体目标和任务、相关的服务,教师就可以按计划选择适当的教材、教法和教学速度,一步一步地开展教学活动,最终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 3.是特殊教育管理的工具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安排了一系列的评价活动。通过这些评价活动,教师可以了解残疾儿童学习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速度;学校

1.有关儿童目前的教育成就水平的说明目前的教育成就水平指的是在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时,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学业成就实际达到的水平。对目前的教育成就水平的说明一般包括:①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在各学科领域的发展水平;②儿童的残疾如何影响他参与普通教育计划。 2.长期教育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的确定长期教育目标,亦称为年度目标,是指根据儿童目前的教育成就水平确定的在学年结束时期望达到的教育目标。它包括:①在学年结束时儿童参与普通教育计划所应达到的教育目标;②根据儿童的特殊需要提出的其他教育目标。 短期教学目标是指在实现长期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儿童必须达到的各阶段的教学目标。 3.为儿童提供各种特殊教育、相关服务、辅助设施,以及对教师、行政人员提供支持的说明特殊教育是指为了达到一般的和特殊的教育目标而使用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组织形式和设备等对特殊儿童实施的教育。 相关服务是指为了使特殊教育产生明显的效果而提供的发展性、矫正性及其他适当的支持性服务,包括言语病理学服务、听力学服务、心理学服务、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娱乐、残疾儿童的早期鉴别和评估、咨询服务、以诊断或评估为目的的医学服务、学校卫生服务、校内社会工作服务及家长咨询和训练等。

扎鲁特旗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落实情况汇报新

扎鲁特旗特殊教育提升 计划落实情况汇报新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扎鲁特旗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落实情况汇报 为促进我旗特殊教育事业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根据年初制定的《扎鲁特旗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的要求,我们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现就扎鲁特旗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招生情况 扎鲁特旗现有特殊教育学校一所,学校在旗委、旗政府的扶持下,在旗教体局的直接领导下,于2011年8 月开工建设,2011年11月25日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总占地面积1196平方米,校园面积同鲁北第三小学合用,修建了三层框架结构综合教学楼一栋,总建筑面积3589平方米,工程总投资804万元,内设教学区(教室、办公室、训练室、厨房等),外设(室外厕所、大门、活动区等)。现在教学楼由扎鲁特旗直属幼儿园、扎鲁特旗特殊教育学校两个单位共同使用。 扎鲁特旗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面向全旗招收智力障碍残疾儿童少年的学校,对特殊儿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特殊学校。学校现有在籍在校随班就读智力残疾学生14人,设有环保主题、节约主题两个班级。在旗教体局关注下,为了加大办学规模,预计在2016年9月面向全旗进行招生工作。招收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具备接受特殊学校教育的基本条件,根据其智力残疾程度,设立不同程度的主题班级接受教育。初步规划招收学前幼儿、小学阶段各一个班,幼儿入学年龄不得超过6周岁,小学入学年龄不得超过10周岁。 扎鲁特旗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非寄宿制学校,班级制定为学前幼儿、小学两个不同等级的班级,学前幼儿、小学每个班级容量为8人。另一方面,招生对象是扎鲁特旗户籍、年龄在5—10周岁的智残少儿。入学前由家长及监护人带齐证件进行登记入校,并签订相关协议书等。特殊教育学校预计在招生后,能够成立至少2个班级,能够开足开齐残疾义务教育及残疾康复、残疾生活技能等教学。现教体局积极配合特殊教育学校组织进行招生等相关事宜。二、教材征订情况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训练指导

智障儿童,他们也是我们社会的一部分。帮助他们控制情绪不稳定行为,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主流社会,需要家长的努力,需要老师的教育,更需要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所有人的帮助。 智障儿童是我们群体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平等的对待他们.虽然他们在心理上或者在身体上,与我们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是他们与我们一样,都需要被尊重,需要被理解,需要被爱护。 智障儿童其实与我们普通儿童一样,他们有着活泼可爱的笑容。天真好动的天性。纯真无邪的话语,他们也是一群可爱的天使.只不过他们有时候不能够很快的理解我们惯用的表达方式,不能够很快的接受我们认为很简单的知识,不能够很快的找到排解不良情绪的恰当方式.所以,他们感到无助,他们发脾气,他们伤害自己,他们攻击别人. 作为一名智障儿童的家长,每天都与他们朝夕相处的人,请问一下自己,我们真正的了解我们的孩子吗?我们知道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吗?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在表达什么,我们又知道吗?当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们的孩子的时候,我们有没有也那样看我们的孩子呢?我们知道我们的孩子,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爱,但是不需要我们的溺爱,不需要我们对他们的一切都包办代替,他们是勇敢的海燕,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会更加坚强,但我们一定要坚信,我们的孩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儿童智力障碍的康复训练该怎么做?智障儿童其实与我们普通儿童一样,他们有着活泼可爱的笑容,由于智力障碍的关系导致儿童情绪和交流不是很好,所以我们一定要对他们进行一个康复训练,加强儿童的语言交流。以下是专家介绍儿童智力障碍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障碍的康复训练: 1. 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与别人友善合作,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关系,掌握一般社会认可的行为,以便适应社会。 2.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主要包括穿衣、进食、个人清洁、入厕等自理能力),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选择时机,训练越及时,效果越明显。要求:能逐渐做到会运用基本的生活自理技巧和步骤,照料个人每天的起居饮食及个人卫生;并能配合环境,运用已有的自理常识,应付生活上的需要。 3. 语言与交往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会用目视、点头、摇头、微笑、动作等表示理解他人的说话,并能用别人能理解的声音、单词、句子、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4. 感知能力训练(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围)要求: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 5. 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机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运作的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使用说明 为规范我县3—6周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顺利实施和业务管理,平邑县残联委托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制定《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教育计划》,主要用于智障儿童康复项目实施的监测、检查和督导。班级教学计划内容涉及学期、月、周教学计划、课程表、教案、个案研讨报告、康复训练效果分析等康复教育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规范智障康复训练与服务、提高康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教育班级教学计划》使用有关事宜作如下说明: 一、班级教学计划的使用及填写 (一)《智障儿童基本情况一览表》 儿童监护人的基本信息,是老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信息,原则上每学期末家长会上与家长校对一次。 (二)《智障儿童学习能力分析一览表》 根据《智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上评估内容,分析儿童在粗大运动、精细动作、感官知觉、认知、语言交往、社会技能、生活自理七个领域的学习优势与弱势。原则上要求各康复机构每学期初进行一次儿童的学习能力分析。 (三)《智障康复学期单元教学主题》 单元教学主题的设计,遵循“孩子的学习就是生活,孩子的生活就是学习”的原则,筛选与孩子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原则上每月一个单元主题,二周一个单元主题之下的教学分主题。 ( 四)《智障康复学期教学计划》、《智障康复月教学计划》、《智障康复周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标、课程设计原则及儿童发展现状,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对教育工作作出长期和短期的安排,以确保康复教育工作有目的、有步骤、有成效地开展,使康复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位智障儿童身上,以达到促进每位智障儿童康复的目标。

1.学期教学计划:是教育内容的整体框架,为安排月计划、周计划指明方向。 2.月教学计划:是教师围绕月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调整教育环境、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并使之与家长配合等各方面工作的总体设计。它帮助教师把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落实到方方面面。 3.周教学计划:是月教学计划的具体化。 4.制定教学计划应遵循的原则 (1)教学目标的和谐性、启蒙性 (2)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3)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综合性 (4)课程实施的活动性、探究性 5.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计划应是严格执行,而不是流于形式制定。 (2)教学内容应是适当可以拓展,而不是一成不变。 (3)教材选择应是开放性,而不是固定式。 (4)教师的“教”要灵活,学生的“学”要主动。 (5)教师的评价要合乎和符合实际 (五)《智障康复教案表》 教案是教学活动设计的方案,主要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准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去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原则上一课时教学主题一份教案。 (六)《智障康复个案研讨报告》 个案研讨在于评估儿童的目前能力和特殊需求。通过个案分析,收集相关的资料,使教师和家长对儿童进行全面的了解,在熟悉各方面情况后方能制定出适合儿童特殊需求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七)《教师公开课教学评量表》、《学期康复效果分析与建议》 1、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基本技能、专业技能)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总结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总结 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对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教学模式的研究,鼓励支持各类学校开展融合教育,实现“零拒绝”。下面是XX整理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帮助到大家。 半年来,在教育局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全体教职员工凝心聚力,全力以赴,立足残疾学生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过程、完善激励机制。工作中注重以生活为核心、以文化为导向,实施精细化管理,狠抓岗位责任制落实,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创办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为宗旨,精心摸索切实可行的特殊教育之路,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形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合理配齐配足教师,将特殊教育教师继续纳入研培计划,保持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全面完成了教师的岗前培训,参训率、合格率达100%。 (二)校园安全稳定,师生平安和谐。全年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 (三)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加强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加强个别化教育,注重过程管理,让每个残疾学生快乐成长。加强残疾学生法制教育、心理健

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创造适合残疾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环境,促进残疾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适合就学的2名残疾儿童均已入学,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为零。智障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也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 (七)加强师德行风建设。严格按照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及职业道德要求“十不准”,对教师的行为加以规范,领导带头、制度规范,使依法执教、敬业爱生、教书育人成为教师自觉的意识行为,并利用开展集体活动、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等形式,构建和谐愉悦的工作氛围。 (一)提高了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采取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方式。目前学区内10名残疾儿童除1名死亡、1名儿童家搬到长春外,已有2名残疾程度相对较轻的残疾儿童少年进入学校就读。3名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无法进行送教上门服务。 (二)注重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针对学校教师缺乏特殊教育工作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的现状,学校珍惜一切机会让老师外出学习取经,感受特殊教育的前沿气息。同时,通过召开教师培训会、认真落实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互相听评课、交流教育教学经验等方式引导教师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专业理论素养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 (三)细化管理,构建常规运行机制。

第一章 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概述

第一章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概述 第一节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历史探源 (一)中国个别化教育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重视了解学生个性,指出:子路有治兵之才,冉求有做邑宰之才,公西华有外交之才。他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在教育时则按学生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如:同样问仁、问学、问孝,孔子对每个学生的答复都对症下药,由于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各自长处,使学生成就各不相同,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文学(《论语.先进》)。“因材施教” 孟子:(公元前372~前287),战国中期山东邹县人。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在当时,于后世都有深远影响。他十分重视教育作用,教学法上继承孔子的因材施教,并有发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诸,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尽心上》)孟子为了适应不同程度、才质的学生,教育教学法各异。因人而异” 一)中国个别化教育思想 张载:(公元l020~1077),长安人,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先驱。张载的宇宙论、人性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民胞物与”,他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西铭》)他认为既然大家同根而生,每个人与万物都是相依为命的,应彼此爱护,对鳏寡孤独、残疾等不幸的人,好比是我们哀苦无告的亲兄弟应予特别的关怀照顾,在教育问题上,张载主张:“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观可及处,然后告之。”(《礼记说》)。张载认为《论语》上孔子对“问同而答异者”是因人之才性或观人之所问意思言语,及所居之位“而有不同教答”(《正蒙·中正篇》)。张载主张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要了解受教育者。“尽人之才” 王守仁(阳明):(公元l472~1528),明代浙江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御史。王阳明承程朱理学,提出“致良知,明人伦”的教育目的,继承道学家陆象山“心即理”,有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心学体系。王守仁说:“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主张教学随成长期度逐渐增高,因人施教。“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说性、说命,他也不省得,也须慢慢琢磨他起来”,教学要按人的资质、能力与才能慢慢帮他,他又说,譬如良医治病,并不都有一定方剂,不问是何症候,必使人都能吃一服药就不行,教学与治病一样,要因人施教,他反对用一个模型去束缚学者,注意发展人的不同个性。 因人施教” 王夫之:(公元l619~1692),提出“教以教人之学”,他认为:“夫智仁各成其德,则其情殊也具体异也其效亦分也……故教者顺其性之所以深造之,各如其量而可矣”。他认为一个人有长处也有偏处,既要因材施教,又须考虑学者接受能力。他说:“曲尽人材,知之悉也……顺其所易,矫其所难,成其美,变其恶,教非一也。”教学要根据学者可接受性而教就其“可受之机”。他讲因材施教不是说一成不变之材,而是考虑到发展才性,要考虑诸多方面,教学要因势利导,补偏救弊,引导向上,矫正缺点,真理只有一个,但教人却因人而异(《四书训义》)。“教无定法 颜元:(1635~1704),清初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教育家,颜元十分重视教育,认为兴学校是一项重要措施。颜元认为各人禀赋不同,而教育功夫同样重要,要注意差异,他说:“人之

山东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初稿2.11

山东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实施方案(2014-2016年) (初稿) 为贯彻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 )》(国办发[2014]1号)精神,加快推进特殊教育的提升与发展,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大力推动特殊教育的提升与发展为目标任务,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普及教育、公平教育、优质教育,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帮助残疾人全面发展和更好融入社会,使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幸福人生。 二、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通过三年的努力,建立起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构建起布局基本合理、学段相互衔接、普职相互融通、医教相互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特殊

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到2016年,全省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残疾儿童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0%;残疾学生接受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加。 三、重点任务 1.提升普及与发展水平。全面实现残疾儿童“普九”目标,大力推进随班就读,对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入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施送教上门。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逐步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比例。 2.提升条件保障水平。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建立健全覆盖全体残疾学生的资助体系,提高资助水平。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薄弱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康复仪器配备工程和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残疾学生学习和生活无障碍设施建设。 3.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特教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扩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规模,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力度,制定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提高特教教师待遇。 4.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坚持全纳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特殊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好残疾学生医疗、康复和教育结合工作。开发建设具有山东特色、符合学生特

弱智儿童的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教学内容

弱智儿童的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 一、康复训练 (一)康复训练基本原则 对智力残疾康复的教育与训练应该制定和实施以下基本原则: 1.可接受原则智力残疾儿童的教育和训练内容应选择儿童容易接受、符合实际发展水平和特殊需要的。 2.实用性原则在选择和确定智残儿童教育康复和训练内容时,应切实考虑到儿童未来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教给儿童脱离生活的或远离生活的“死”知识。 3.趣味性原则对智残儿童的全部教育和训练应该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尽可能在游戏中学习,在生活中训练。 4.循序渐进原则尽量将康复训练内容分成小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训练。 5.缺陷补偿原则在教育和训练中,有目的地对智残儿童的身心缺陷进行补偿和矫正,促进其尽快康复。 6.集体训练与个别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在集体训练中,可根据儿童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分层分组进行。个别训练,要根据每个儿童的实际水平和具体需要对各部分内容适当增减,学习进度和要允许有一定幅度的调整。 (二)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

1.感知能力训练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进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的训练。 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是指身体姿势或全身的动作而言,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从儿童的发展来看,有很明显的顺序性(弱智儿童也按这个顺序发展),并在一定的月龄范围出现(弱智儿童就不一定按同龄正常儿童同样的月龄范围出现),这是因为运动的发展与生理成熟有密切关系。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功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动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如大把抓、手指捏、穿珠、写字等训练,这些动作较小,也较精巧,精细动作训练是康复训练中必要的训练领域。要求:能逐渐做到依据视觉指示做精细而准确的动作。精细技巧训练时必须由大到小,由易到难,逐步加深。 3.语言与交往能力训练语言是思维的手段,‘是与人交往的工具’对于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小孩来说极为重要,弱智小孩绝大多数都有言语障碍,因此康复训练中,言语训练占极其重要的位置。要求:能逐渐做到会用目视、点头、摇点、微笑、动作等表示理解他人的说话,并能用别人能理解的声音、单词、句子、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4.认知能力训练认知能力主要是指认识事物的能力,弱智小孩这方面的能力很差,主要原因是认知能力建立在概念上。而概念要用语言来表达,弱智小孩言语差,不能用语言表达概念,因而认知能力就

关于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案

学校随班就读工作智障儿童的教育培训 一、智障的定义与分类: (一)智障的定义: 根据世界精神科分类手册第四册(DSM-IV)中的定义:智障人士是在十八岁之前被评估出智力明显低于普通人,即智商在七十或以下,并且在以下的生活范畴中有两项或以上相对于同文化同年龄的人发 展得迟缓而适应有困难的——沟通、自我照顾、家居生活、社交、使用社区资源、认路、学术、工作、余暇、健康及安全。 (二)智障的分类(依据智商IQ程度): 1.轻度智障:智商介乎50-69;这类儿童经过正确的教育和训练,可以接近正常。这类学生就是咱们随班就读的对象。 2.中度智障:智商介乎35-49;经过专门训练,可以使之形成一定生活能力。 3.重度智障:智商在20—34;在专门训练下,也只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以上两类儿童到是我们特教中心培智班就读。 4.极重度智障:智商在20以下。这类儿童需要家庭和社会对其终生监护,我们特教中心的老师定期送教上门。 二、智障儿童的认知特征(简单了解)。 (一)智障儿童认知特点: 智障儿童比正常儿童发展迟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发展的起点迟;2、生长的速度慢;3、达到的水平低。 (二)具体表现:

1、智障儿童的感知特征。他们的感知速度慢,范围窄,感知信息容量小,观察力不精确。 2、智障儿童的注意特征: 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会被别的声音、鲜艳色彩的事物所吸引。 3、弱智儿童的记忆特征: 他们的记忆速度慢,遗忘快,机械记忆多。 4、思维特征:思维灵活性缺乏,适应能力差,应变能力差。 5、语言特征。弱智儿童的语言发展晚,简单贫乏,缺乏连贯性。 6.情感特征: ①不稳定、不深刻。(表现为他们的情感易变化和冲动,易受外界情景的支配) ②情感反应和引起情感的外部作用不相符合。(如老师讲课不好笑的内容会引起他们哄堂大笑,而真正十分引人发笑的内容,他们却不发笑) 控制和调节情感的能力差。(如当他们的需要未能满足时,就会不分场合地大吵大闹) ④有病态性的情感。(如细小的刺激引起兴奋爆发的反应;失去了儿童应有的兴趣爱好,感情淡漠,对生活、对人漠不关心) 7.行为特征: ①主动性不足。(在家里大多不会主动做家务,在学校里大多不会主动完成作业) ②不可遏止的冲动性。(如常常攻击别人)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最新全文 【导语】:2014年1月20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 国办发〔201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教育部、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中国残联《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4年1月8日(此件公开发布)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解读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 教育部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中国残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特制定本计划。 一、重要意义 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各级政府投入明显增加,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实现了30万人口以上的县独立设置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残疾学生在国家助学体系中得到优先保障。但总体上看,我国特殊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农村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不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偏低,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必须加快推

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

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 摘要: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目前比较公认的教育方式是为其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对其实施个别化教育。本文针对对智障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意义、制定别化教育计划的原则、步骤了详细论述,希望能对做好个别化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计划 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是与生俱来的,而人的个别差异又是多方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样化,人的个别差异正在逐步扩大,这对教育和心理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智障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身心障碍较多,发育速度较慢,学习困难较多,因此,对智障儿童的教育更需按个体儿童在发育上的需要而定。实践证明,根据智障儿童的个别差异对其实施个别化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全面发展。 一、对智障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的原因 (一)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进行个别化教育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存在特殊性、差异性。如智障儿童,他们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普通儿童相比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个体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智障儿童智障的原因、程度以及智障儿童的家庭状况、康复情况的差异,不同的智障儿童之间也存在个性、兴趣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其次,是个体内存在差异。比如,有的智障儿童感知方面有缺陷但其在音乐方面有超常的能力。这些差异会给智障儿童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特殊学校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做到因材施教,以保证教学效果能够达到最好。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接受教育并且在教育中得到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只有充分地适应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其进行个别化教育,才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 二、对智障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意义 (一)因材施教原则的体现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儿童的个体内和个体间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

特殊儿童工作计划

特殊儿童工作计划 篇一:特殊儿童管理计划 城关幼儿园对体弱或残疾幼儿照顾计划- 特殊儿童,是一些因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障碍所造成的适应困难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特殊需要的幼儿包括:体弱儿童、残疾儿童,对他们要建立专门档案,对其生活、保健、营养、护理及治疗等要全面关心负责,给以必要的特殊照顾。如经常呼吸道感染、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缺铁性贫血等儿童。体弱儿童的内在免疫与防御能力比一般儿童差,身体对抗刺激的反应能力、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不稳定,易于感染及感染扩散。若气候骤变,营养不良,活动过度过量等容易发病。因此对于体弱儿童我园的全体保教人员给予更多的照顾和关心,注意他们的生长发育情况使他们逐步地强壮起来。 一、调查体弱儿的发展情况 本期通过入园体检得出我园有名幼儿名幼儿需要管理,保教人员需对体弱儿童进行家访,了解儿童在家的健康状况、生活和行为习惯,特别要向家长了解儿童病情的症状、发病前的预兆、发病的季节和治疗情况,并做好记录。要求教师责任心强,工作耐心细致,并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努力学习护理及专业知识。 二、对体弱儿的身体情况,做好个别照顾工作。 体弱儿童应加强户外活动的管理,对经常性呼吸道感染、哮喘、先天

性心脏的儿童应让他们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对于运动量过度的幼儿要减轻他们的活动量,使体能消耗适当减少,并同时做好活动前后穿脱衣服等工作,而肥胖儿要多参加有效而又易于坚持的运动,如:晨间跑步、饭后散步等,要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使食欲激增。园内保健医生和家长一起合理安排好肥胖儿饮食、休息、运动、体格锻炼、游戏等科学的作息时间表.使患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患儿体重,促进其健康成长。班上老师及家长应鼓励肥胖儿自觉坚持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锻炼,多参加集体活动,克服自卑、怕羞心理。对体弱儿童进一步加强午睡的管理,午睡床位安排在教师人员容易观察照顾的地方,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特别天冷时,午睡应及时给他们穿脱衣服,减少受凉机会。垫被应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更换,午睡室做好通风工作,避免因环境因素而发病。在一日活动中保教人员注意调整一日生活日程,对体弱儿童进行精心照顾,如:冬季注意饭菜保暖,尿裤时及时更换裤子。平时细心观察他们的精神、饮食、大小便、以及用药和治疗后的反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保教人员坚持做好体弱儿童观察记录表。 三、加强膳食管理,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因此不仅营养量要充足,而且营养的质要全面,各种营养素都要具备,如果营养不良、能量不足,会影响到儿童生长发育。为了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儿童自身抵抗力,我园加强了膳食管理,增加优质蛋白质和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蛋黄、猪肝、肉、并适当补充水果及维生素B.c,以促进铁的吸收,

2014年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 教育部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中国残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特制定本计划。 一、重要意义 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各级政府投入明显增加,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实现 了30万人口以上的县独立设置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残疾学生在国家助学体系中得到优先保障。但总体上看,我国特殊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农村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不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偏低,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帮助残疾人全面发展和更好融入社会,使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进程中实现幸福人生。 二、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经过三年努力,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到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 (二)重点任务。 1.提高普及水平。针对实名登记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残疾状况和教育需求,采用多种形式,逐一安排其接受义务教育。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逐步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比例。 2.加强条件保障。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建立健全覆盖全体残疾学生的资助体系。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加强残疾学生学习和生活无障碍设施建设。 3.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研究制订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健全适合残疾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材体系。扩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规模,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力度,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逐步建立特殊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 三、主要措施 (一)扩大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规模。 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尽可能在普通学校安排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加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无障碍设施等建设,为残疾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便利。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可设立特教班。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使用说明 为规范我县3—6 周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顺利实施和业务管理,平邑县残联委托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制定《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教育计划》,主要用于智障儿童康复项目实施的监测、检查和督导。班级教学计划内容涉及学期、月、周教学计划、课程表、教案、个案研讨报告、康复训练效果分析等康复教育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规范智障康复训练与服务、提高康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教育班级教学计划》使用有关事宜作如下说明: 、班级教学计划的使用及填写 (一)《智障儿童基本情况一览表》 儿童监护人的基本信息,是老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信息,原则上每学期末家长会上与家长校对一次。 二)《智障儿童学习能力分析一览表》 根据《智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上评估内容,分析儿童在粗大运动、精细动作、感官知觉、认知、语言交往、社会技能、生活自理七个领域的学习优势与弱势。原则上要求各康复机构每学期初进行一次儿童的学习能力分析。 (三)《智障康复学期单元教学主题》 单元教学主题的设计,遵循“孩子的学习就是生活,孩子的生活就是学习”的原则,筛选与孩子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原则上每月一个单元主题,二周一个单元主题之下的教学分主题。 ( 四)《智障康复学期教学计划》、《智障康复月教学计划》、《智障康复周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标、课程设计原则及儿童发展现状,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对教育工作作出长期和短期的安排,以确保康复教育工作有目的、有步骤、有成效地开展,使康复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位智障儿童身上,以达到促进每位智障儿童康复的目标。 1.学期教学计划:是教育内容的整体框架,为安排月计划、周计划指明方向

心智障碍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

心智障碍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 一、关于个别化教学 (一)定义:个别化教学是一种以适应并发展学生的差异性和个别性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与设计。更具体的说,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需要、身体状况等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 和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学资源、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教学工作,从而使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 能得到适合的教育,取得尽可能大的进步。 (二)个别化教学的实施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的教学结果有明显而详尽的陈述。 2、对每个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如身心发展的现实状况、学业方面的饿所长所短等有详尽而全面的评价和描述。 3、教学内容和要求不统一。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或有不同的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或达 成不同的教学要求。 4、根据每个学生具体情况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运用成功的教学经验。 5、教学对象根据实际需要可多可少。 这一点和“个别教学”是有明显区别的。“个别教学”是一种“一对一”的教学实施形态,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它可能是个别化教学,也可能不是。而个别化教学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小组教学, 个别学习,集体教学等等形式。 6、运用适应学生个人能力的最佳教学方法,安排适应学生个人能力的学习时间。 7、教学过程有及时而经常的反馈。 (三)个别化教学的意义1、个别化教学可以保障智力落后儿童接受合适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理想。 2、个别化可以充分发挥特殊教育的作用,有效地保障每一个智力落后儿童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应有的进步。 3、 个别化教学还能够适应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关于个别化教育计划 (一)定义:个别化教育计划(简称IEP)是为了满足心智障碍儿童的身心特征和实际需要而提供的最为适合其发展、给予最恰当教育服务的书面文件。它既是心智障碍儿童教育和身心全面发展的一个总体构想或规划,又是 教育工作者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一般情况下0-3岁儿童3个月要调整一次计划、3-6岁的儿童半年要调整一次计划、年龄大一点的一年要调 整一次计划。 (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意义和作用 1、智障儿童都有各自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存在着较大的个别差异和个体内差异,因此他们的教育需要与普通 教育显然不同,个别化教育计划非常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体内差异。 2、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从事智障儿童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基本技能, 具备此技能帮助你更专业的去了解分析学生。(如果一个特殊特殊无个别教育计划,你从事的就不是特殊教育,个别教育计划是特殊教育的核心,作为教师必须会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3、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个别化教育能够实施的总设计,是使智障儿童获得适合教育服务的重要保证。 4、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教师,家长,学校对某儿童实施教育的承诺,这一承诺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监督和

培智学校之康复训练

培智学校之康复训练关于智障儿童的康复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原则 康复训练原则是根据康复目的和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在康复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康复训练原理应贯穿于各项训练之中,它对制定康复目标,设计康复训练方案,康复训练措施和使用的训练器械,确定训练方法以及所采用的训练组织形式都具有指导作用。 训练是康复的基本途径。在一切训练活动中都应坚持五个原则: 一、坚持全面发展,补偿缺陷的原则 以智障儿童得到康复,回归社会主流,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目的,要求我们不仅在大脑缺陷方面进行补偿训练:还要在身心、智能方面进行开发训练;也要在品格、修养方面进行养成训练:更要在生活自理,职前教育方面进行培训练。使其获得全面发展。 二、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 通过训练,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身心协调动作的能力,增加对大脑刺激的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锻炼活动的,以促进大脑机能的补偿。因此对智障儿童训练,必须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才能达到补偿的作用。 三、持因人实施原则 康复训练的实质是大脑缺陷补偿活动。每位智障儿童大脑损伤的部位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不同,因此对不同的智障儿童还必须有针对性,量力性训练,坚持因人施训的原则。 四、坚持强化性原则

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智障儿童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大脑皮层有兴奋消退快、保护性抑制、定向反射弱的特点。因此要坚持强化性原则,以扩大兴奋点,建立新的神经通路。 五、注意游戏性、趣味性的原则 训练在游戏中,激发智障儿童积极性,主动性。使受训儿童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 对智障儿童进行功能训练;智能训练:异常行为矫正训练;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和活动能力以及身心协调,并通过增加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刺激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活动的锻炼,以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和补偿。 功能训练 1.感知训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时间知觉) 2.口语训练(语言障碍训练、口语训练) 3.大肌肉群活动川练(爬行训练、行走训练、反应速度、力量训练、协调训练、平衡训练) 4.手功能活动训练(粗大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 智能训练 1.培养思维能力训练 2.锻炼记忆力训练 3.培养注意力的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