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商务谈判的内容3

3-第三章  商务谈判的内容3
3-第三章  商务谈判的内容3

第三章商务谈判的内容

?货物买卖谈判

技术贸易谈判

工程承包谈判

租赁谈判

合资谈判

合作谈判

货物买卖谈判[1]

?货物买卖谈判:是指针对有形商品即货物的买卖而进行的谈判。

?货物买卖谈判的特点:

?1)难度相对简单。

?原因:①多数货物均有通行的技术标准;②大多数交易均属重复性交易;③谈

判内容大多围绕与实物商品有关的权力和义务,但绝不能因此而轻视,特别对初次合作、大宗交易、国际货物买卖谈判更是如此。

?2)条款比较全面。

?货物买卖,是商品交易的基本形式。货物买卖谈判也是商务谈判的基本形态。在

货物买卖的谈判中,通常包括货物部分的谈判,如标的、品质、数量、包装、检验等;商务部分的谈判如价格、交货、支付、索赔等;法律部分的谈判,如不可拉力、仲裁与法律适用等。

思考题(3-3)

?货物买卖谈判的条款比较全面,因为()

?①分为采购谈判和推销谈判

?②围绕与实物商品有关的权力和义务

?③包括货物部分、商务部分、法律部分谈判的内容

?④涉及货物买卖交易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

货物买卖谈判[2]

货物买卖谈判的主要内容

1)标的

标的,即谈判涉及的交易对象或交易内容。

2)品质

货物的品质,是指货物的内在质量及其外观形态。

3)数量

4)包装

包装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

?

货物买卖谈判[3]

?5)价格

?价格是货物买卖谈判议题的核心。

?价格条款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①价格水平②价格计算方式③价格术语的运用

?切记:价格不是货品的唯一属性,低价不是压倒一切的选择标准!!!

?房地产发展商比尔正在一个黄金地段建造一个仓库,而自由职业者建筑师约翰正

缺少工作。于是,比尔要约翰为他的仓库绘制设计图,约翰接受了这份工作。比尔看到约翰急切地想得到这份工作,就只答应付给他正常工资的一半。约翰提出异议,但最终以60%的正常工资接了这份工作。这是一份乏味而令人厌烦的工作,要花很长时间。双方都认为比尔赢了,约翰输。几个星期以后,约翰接到了另一份大合同,他开始厌烦比尔的工作,并且仅在筋疲力尽的时候才去干这份工作。

?完工以后,发现仓库有一个因设计不当引起的裂缝,或许是约翰半心半意的结果。

比尔想廉价地修好它,但效果不好。仓库的客户很少,5 年后不得不关闭。

案例

?你在百货商场看中一套实木家具,标价6000元。你认为货色不错,但只愿意出5000

元。听经理介绍完产品后,你表示对家具感兴趣,但只愿意出2500元,销售部经理听了,愿意以优惠价格5000元卖给你,这时你是什么感觉?

谈判者最不该做的事是什么?

?“伤害对方。”

?“使对方不快。”

?“越过对方直接找他的上级。”

?“让他出洋相。”

?……

?最不该的事只能是:“接受对方的第一次出价。”

6)交货

?在交货问题上,买卖双方主要应就货物运输方式、装运时间、装运地和目的地等

进行磋商。

货物买卖谈判[4]

?7)支付

?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①支付手段分为现金结算和非现金结算两种。

?②支付时间支付时间的早晚影响到交易双方的实际收益和风险分担,须根据自身

资金周转状况商定具体的支付时间,以日后出现枝节。

?,应明确首付时间及金额和之后的分期次数及各期的时间与金额。?,应订明具体的付款时间和进度。

?③支付货币由于普遍采用浮动汇率制,在出口谈判中,选用汇率呈上浮趋势“硬货

币”,在进口谈判中,选用“软货币”有利。

?④支付方式货物买卖中涉及的支付方式主要有汇付、托收和信用证三种。每

种方式又有多种具体形式,不同的支付方式为买卖双方带来的收益和风险也不

同,谈判中应结合双方实力对比、对方资信状况和贸易惯例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

货物买卖谈判[5]

?8)检验

?检验是对被交易的货物的品质、数量、包装等实施的检查和鉴定。检验合格,

是卖方履约的重要标志,也是买方支付货款的前提条件。

?谈判中关于检验的磋商主要有:

①检验内容和方法

?基本内容:品质、数量、包装

?检验方法是指物理检验还是生化检验,抽样检验还是总体检验等。

?②检验时间和地点

?通常有:以离岸品质和数量等为准;以到岸品质和数量等为准;以装运港的检验

证明为依据,但货物到达目的港后,买方有权利复验并可依此索赔。(共三种方法)

?P.S.第一、二种分别有利于卖方和买方;第三种兼顾了双方利益,比较公平合理,

是目前采用比较普遍的做法,但在给予买方复验权的情况下,也须对复验的时间和地点作出明确规定。

?③检验机构

?检验机构应具有资格并与交易双方无利害关系。检验机构的类型很多,例如,中

国商品检验局主要负责,进出口货物的检验。

货物买卖谈判[6]

?9)不可抗力

?指某些非可控的自然或社会力量引起的突发事件。为了防止交易中某一方任意扩

大或缩小对不可抗力范围的解释和维护当事各方的权益,通过磋商并在合同中规定不可抗力条款是必要的。一般涉及:

?①不可抗力事件范围;

?②出具不可抗力事件证明的机构;

?③事件发生后通知对方的期限;

?④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合同的履行和处理等;

货物买卖谈判[7]

?10)索赔和仲裁

?:在货物买卖中,常常会发生一方因种种理由而违约的情况,而另一方则有

权索取相应的赔偿,这是商务谈判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关于此问题,通常就以下达成一致:

①索赔的依据,即在什么情况下可索赔;

?②索赔的有效期限;

?③索赔损失的计算方法等;

货物买卖谈判[8]

?:是指合同当事人在产生争议不能协商解决的情况下,由仲裁机构居中做出

的判断和裁决。一般有以下两个特点:

?①仲裁申请的自愿性

?②仲裁结论的终局性

?商务谈判中的仲裁条款应协商的问题主要是:

?①仲裁地点②仲裁机构③仲裁程序④仲裁费用

思考题:(3-4)

?货物买卖谈判中价格条款,主要涉及:()

?①品质

?②数量

?③包装

?④价格水平

?⑤价格计算方式

?⑥价格术语的运用

自我测试

?你想出售自己的游艇,并得知卖得好的话能到手十五万镑,于是想去登广告。某

人得知这一消息后,找上门来表示愿意出价十六万五千镑并且付现金。此时你将:?a.二话不说,立即成交

?b.请他等广告刊出后再谈

?c.再讨讨价

?你想买游艇,恰好听说有艘“伊莎贝拉”号已登出广告,开价十五万镑。但你出售

旧游艇加上从银行贷款只能凑足十四万三千镑。你找上门去向卖主表明了自己的(强烈)愿望,还告诉他只凑到了十四万三千镑。对方同意按此数成交。你认为:?a.这个价格无法拒绝

?b.里面有没有别的名堂

?c.庆祝做成了一笔有利的买卖

技术贸易谈判[1]

?1、技术贸易

?是指以技术为对象的买卖交易活动。

?2、技术贸易方式

?两种方式:

?,如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和商标使用权的买卖。

?二是技术硬件的买卖,如成套或关键设备的买卖。

?技术贸易中的卖方实际上只向买方出售了技术的“使用许可”,所以通称“许可贸

易”,而技术硬件的买卖,又可称为货物买卖。

思考题(3-5)

?许可贸易的内容主要有:()

?①技术软件使用权的许可

?②技术硬件使用权的许可

?③专利技术使用权的许可

?④专有技术使用权的许可

?⑤商标使用权的许可

技术贸易谈判[2]

?3、技术贸易谈判的主要内容

?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技术部分的谈判

?商务部分的谈判

?法律部分的谈判

技术部分的谈判

?①标的

?即技术贸易的对象、内容、范围等。其关键词语应作出明确的定义。

?②技术性能

?指技术的水平和特性。在技术贸易中,技术性能的规定相当于技术商品的质量要

求(即品质条款),是转让方承担义务和责任的主要依据。谈判中,要用能够全面反映该项技术真正水平与特性的指标明确地加以规定。

?③技术资料的给付

?技术资料是技术的载体,保证其完整、可靠并及时送达,是技术贸易的关键环节。

这相当于货物买卖中的交货。

技术资料的规定

?a.交付日期

?一次交付的具体时间,分次交付的各次时间。

?b.交付方式

?文字资料、图片、照片、磁盘、光盘等。

?c.文本

?即资料使用何种文字。这将直接影响技术引进与技术转让工作的进行。

?谈判中一般规定,引进方应根据资料所随附清单清点,如发现短缺、污

损或不清晰部分,转让方应在期限中补齐、更换。为确保资料完好无缺,谈判合同中应明确资料的包装方式及标记,以免资料支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失。

技术部分的谈判

?④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

?:指转让方根据引进方的要求,派遣技术专家到引进方给予技术指导和

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条款,通常需商定:人选、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有两种方式:

?一是转让方派技术专家为引进方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二是引进方派员到转让方进修学习。

?无论那种方法,均应将培训目的、内容、时间、人数、要求及培训费用等有关双

方的义务与责任,加以具体规定。

技术部分的谈判

?⑤技术考核与验收

?谈判涉及以下内容:

?a.考核验收的方式和标准

?一种是对工艺过程的考核,其标准是先进性、合理性、均衡性和稳定性。

?另一种是对最终产品的考核,其标准如产品的型号、规格、品质及生产效率、资

源利用率等。

?上述具体指标,应在谈判中予以确定。

?b.考核验收结果的评定与处理

?一般说考核、验收结果有三种情况:

?一是全部合格,通过验收;

?二是大部分合格,延期通过验收,可能是一方责任;

?三是大部分或全部指标达不到标准。

?c.考核与验收的时间与地点、参加人员等

技术部分的谈判

?⑥技术的改进和交换

?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在技术贸易有效期内,合同双方都有可能改进此项技术。

这个改进的收益和所有权,在谈判中应有明确的规定。

?按照惯例,如果技术贸易采用提成支付的方式,一般要求转让方有义务免费或适

当有偿向引进方提供改进和发展了的技术,这叫做“动态技术转让”或“继续技术援助”。同样,引进方有义务向转让方提供其技术运用中的改进和发展,这叫做“技术反馈权”。

商务部分的谈判

商务部分的谈判

?②价格

?其构成:技术使用基本费、项目设计费、技术资料费、技术咨询费、人员培训费

等。

?在技术贸易中,不是技术所有权前的转移,只是使用权的许可。技术的价格

仅仅是引进方对获得技术使用权的一种酬金或使用费。价格,这里只是一个代名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价格。

?技术的价格,就是技术的引进方为获得技术的使用权所愿支付并为转让方接受的

技术使用费的货币表现。

影响技术价格的因素

?从转让方角度:

?a、技术开发费:人力、物力消耗的成本。

?b、技术转让费:为转让技术而发生的直接费用。(接待、资料、咨询、人员培

训)

?c、利润损失补偿费:指由于转让技术,转让方失去了利用该技术获取市场利润

的机会和引进方使用该技术增加转让方的竞争压力并缩小了转让方的商品市场而导致的利益损失的补偿。此费用是技术价格的主体,且最不易确定,往往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焦点。

影响技术价格的因素

?从引进方的角度:

?a、技术的使用价值。即技术所作的贡献大小,主要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节约消耗、改善劳动条件和社会环境等,这部分是主要的决定因素。

?b、技术的水平。新技术、先进技术价格高;普遍使用的成熟技术、过时的技术

价格低。

?c、技术的供需状况。独家垄断技术,价格高;多家掌握的技术,价格低。

?d、科研开发能力。技术实力强,具有开发技术的能力的公司,一般不轻易高价

引进技术。

?e、技术许可类型

?f、技术使用费支付方式。一次总算比分期提成费用低。

?g、一揽子交易条件

商务部分的谈判

?③支付

?主要有三种方式

?a.一次总算

?b.提成

?c.入门费加提成

?(b种方式使用最多)

商务部分的谈判

?④保证、索赔和罚款

?谈判中要求转让方承担的保证责任主要有:

?对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的保证;

?对技术资料按时完整交付的保证;

?对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的保证等。

?如未能履行即构成违约,引进方则有权要求赔偿。索赔的主要方式就是罚款。

所以在谈判保证、索赔和罚款时,必须注意根据可能造成违约的各种情况,协商制定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规定。

法律部分的谈判

?主要包括:侵权和保密、不可抗力、仲裁与法律适用等项内容。其中,不可抗、

仲裁等与货物谈判涉及的问题相似,而侵权和保密是技术贸易谈判中的特殊内容。

?侵权:是针对专利技术而言

?保密:是针对专有技术而言

思考题:(3-6)

?技术贸易谈判中的价格,从转让方的角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①技术使用范围和许可程度

?②技术的使用价值和水平③技术开发费、技术转让费、利润损失补偿费

?④技术的供需状况

?⑤技术转让费的支付方式

工程承包谈判[1]

?工程承包,是承包人通过投标或接受委托等方式,与发包人签订合同或协议,完

成所规定的工程任务,并按规定的价格向发包人收取费用。

?工程承包是带动建筑材料、机电产品等货物买卖和带动技术、劳务等贸易的重要

方式。在商务活动特别是国际商务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工程承包谈判[2]

?谈判内容涉及:

?1)材料及设备的品种、规格、数量与价格

?2)技术、劳务价格

?3)工程条件

?4)工期

?5)工程质量与验收等

租赁谈判[1]

?租赁,是指出租方将财产交给承租方使用,由承租方交付租金,在租赁关系终止

时,将原财产归还给出租方。

?租赁将融资、融物为一体,能满足某些急需使用设备而因资金短缺无力购买或只

是临时性、季节性使用而无须自己购买的组织的需要,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是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颇有前景的一项商务活动。

?注意:租赁谈判前,首先应认真权衡租赁与购买决策。租赁与贷款购买设备有相

似之处,要通过这两种方式支出的比较分析,确认租赁决策的必要。

融资租赁

?租赁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一般指金融租赁公司或信

托公司)根据承租人(比如:x x实业)对供货人或出卖人(比如:某x x x生产线的厂家)的选择,从出卖人那里购买租赁物(比如:某x x x生产线),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交易。

?为什么需要融资租赁?

租金

?

融资租赁的租金大致相当于以租赁物的购置金额为基数,按市场利率计算的本息合计值。从实质上讲,融资租赁相当于分期付款购买。在融资租赁交易中,承租人对租赁物几乎都要留购。在留购之前,租赁物的所有权暂时是出租人的。留购的金额一般是象征意义的价格(比如100元)等,通过留购,出租人才能把租赁

物的所有权转给承租人。融资租赁一般都有三方(出租人、承租人、供货人)参与,至少由两个合同(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的融资租赁合同、出租人和供货人之间的购买合同)构成,是一种融资和融物为一体的综合交易。购买合同的买方是出租人,但购买决策人是承租人。供货人根据购买合同的约定,向承租人交货。

经营租赁

?经营租赁是一种短期租赁形式,它是指出租人不仅要向承租人提供设备的使用

权,还要向承租人提供设备的保养、保险、维修和其他专门性技术服务的一种租赁形式(融资租赁不需要提高这个服务)。经营租赁是:—项可撤消的、不完全支付的短期租赁业务(融资租赁不得随意撤销)。

?为什么经营租赁?(脚手架)

经营租赁特点

?其业务特征表现为:(1)、租赁物件的选择由出租人决定;(2)、租赁物件一般是通

用设备或技术含量很高、更新速度较快的设备;(3)、租赁目的主要是短期使用设备;(4)、出租人既提供租赁物件,又同时提供必要的服务;(5)、出租人始终拥有租赁物件的所有权,并承担有关的一切利益与风险;(6)、租赁期限短,中途可解除合同;(7)、租赁物件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有什么区别?

?

融资租赁的租金是使用资金的对价,租金由取得贷款的本金、利息和出租人赚取的利差构成。假如使用"等额本金法"计算租金,由于利息随着本金的减少而减少,租金是逐年递减的。

经营租赁的租金是使用物件的对价,与出租人取得设备的资金成本无直接关系。

但是,出租人收取的租金应足以计提设备折旧和支付营业税,还必须足以支付出租人购置该设备资金的利息,以及取得合理的利润。

在经营租赁中,物件由出租人购买供承租人使用,也可以由出租人按承租人的指定购买来供承租人使用,租赁金额和租赁期限不能"饱和"。在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或最低收款额限制不得大于租赁资产原帐面价值的90%(注意!)。租赁期不得超过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的75%。经营租赁的租期结束后,承租人对租赁资产有三种选择(退还、续租、留购),出租人要承担设备的余值风险。经营租赁的留购价格按照市场公允价格计算。

租赁谈判[2]

?谈判涉及内容:

?①确定租赁的设备

?②确定租赁的类型

?③确定租金

?④设备的交货

?⑤租赁期终止设备的归还

如何选择租赁类型?

?租赁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承租人的需求。在下列情况下,承租人将会选择经营租赁:

1)、使用时间不长,或者断续、偶尔使用,即使单位时间的租金较高,承租人也愿意采用经营租赁。

2)、承租人希望在同一时间,用同样的资金量使用更多的租赁物。

3)、承租人处于流动状态,希望轻装搬家。

4)、其他财务上的原因。

?在下列情况下,承租人愿意采用融资租赁:

1)、使用的设备,最终要购买形成固定资产。

2)、承租人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很少有流动或搬迁。

3)、维修保养的力量雄厚,不需要出租人提供技术服务。

4)、不愿意承担较高的经营租赁的租金。

融资租赁如何计算租金?

?

融资租赁租金的计算方法为两种。

1)、等额支付年金法;

承租人每期支付的租金数额相同。

2)、等额支付本金法;

将租赁成本除以期数,作为每期应归还的本金。每期应付的利息以期前的本金余额为基数计算。

等额支付本金法直观、易懂,很受承租人的欢迎。目前,大多数融资租赁公司都采用这种租金计算方法。

合资谈判[1]

?合资,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或个人,按一定资金比例联合投资。

?主要特点:合资入股,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

?合资谈判的目的是为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而并非完成一次交易。因此,需要

各方做出较多的投入和承诺,此其他商务谈判也更为复杂。

合资谈判[2]

?谈判涉及内容:

?①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

?②投资比例和董事会席位分配

?③出资方式和资产评估

?④组织机构与职责权限

?⑤劳动管理

?⑥中外合资经营中的外汇收支平衡

?⑦合营的期限和清算等

合作谈判[1]

?合作,是指按照契约式(股权式即为合资)运作的各种类型、各种方式的商务协

作。如合作生产、合作经营、合作开发、补偿贸易等。

?特点:合作而不合资,即双方或各方的权力和义务完全由签订的合同加以规定,

优势互补,灵活多样,各自经营,各负盈亏。

合作谈判[2]

?“三来”谈判涉及内容:

?①来料、来件的质量、数量及时间

?②成品质量标准

?③原材料、零部件的损耗率与成品合格率

?④加工费及支付方式

?⑤保证与索赔等

合作谈判[3]

?“补偿贸易”谈判内容:

?①供货商的选择

?②技术设备的性能及价格

?③补偿方式和补偿产品

?④补偿产品的作价原则

?⑤补偿期限与各期补偿产品的数量

?⑥技术设备购买合同与补偿产品购买合同的联结

?⑦违约责任等

思考题:(3-7)

?工程承包、租赁、合资、合作各项谈判中,涉及双方经济利益的核心条款是什么?

?工程承包——

?租赁——

?合资——

?合作:“三来”——

?“补偿”——

思考题(3-3)

?货物买卖谈判的条款比较全面,因为()

?①分为采购谈判和推销谈判

?②围绕与实物商品有关的权力和义务

?③包括货物部分、商务部分、法律部分谈判的内容

?④涉及货物买卖交易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思考题:(3-4)

?货物买卖谈判中价格条款,主要涉及:()

?①品质

?②数量

?③包装

?④价格水平

?⑤价格计算方式

?⑥价格术语的运用

思考题(3-5)

?许可贸易的内容主要有:()

?①技术软件使用权的许可

?②技术硬件使用权的许可

?③专利技术使用权的许可

?④专有技术使用权的许可

?⑤商标使用权的许可

思考题(3-6)

?技术贸易谈判中的价格,从转让方的角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①技术使用范围和许可程度

?②技术的使用价值和水平

?③技术开发费、技术转让费、利润损失补偿费

?④技术的供需状况

?⑤技术转让费的支付方式

思考题(3-7)

?工程承包、租赁、合资、合作各项谈判中,涉及双方经济利益的核心条款是什么?

?工程承包——

?租赁——

?合资——

?合作:“三来”——

?“补偿”——

《国际商务谈判》教学大纲

《国际商务谈判》教学大纲 (学分 3 ,总学时 32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较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能熟练地运用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在经贸、外事、文化等相关部门从事实践,教学等工作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讲授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国际商务谈判概述 2学时 教学目标:弄清谈判,国际商务谈判的含义。全面了解和把握国际商务谈判的特征。了解商务谈判的基本类型。掌握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程序及各个阶段和环节的主要内容。把握商务谈判的PRAM模式。 第一节国际商务谈判的概念和特征 一、国际商务谈判的概念 二、国际商务谈判的特征 第二节国际商务谈判的构成与类型 一、国际商务谈判的构成 二、国际商务谈判的类型 第三节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程序与管理模式 一、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程序与管理模式 二、商务谈判的管理模式——PRAM模式 第二章国际商务谈判理论 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谈判的经济学、心理学理论基础,整合型谈判模式与双赢原则、博弈论与诚信原则、身份理论、社会作用理论、场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和转化理论。 第一节商务谈判的经济学理论 第二节商务谈判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一、不同需求层次的人有着不同的心理活动 二、贯彻心理原则的措施 三、谈判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心理因素 第三节整合型谈判模式与双赢原则 一、双赢中“赢”的概念(成本效益分析) 二、兼顾双方利益的做法和策略 第四节博弈论与诚信原则 一、商务谈判中的诚信原则 二、博弈论在诚信问题中的应用 第五节其他理论 一、身份理论 二、社会作用理论 三、场理论

《国际商务谈判》各章节知识点

《国际商务谈判》各章节知识点 一、课程性质 《国际商务谈判》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市场营销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科体系中的核心专业课程。国际商务谈判在我国既是一门新兴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本课程系统的介绍了国际商务谈判的内在规律、国际惯例和实践技巧,深人剖析大量中外驰名的成功案例,从而为学习者打开通向国际谈判舞台的大门。 二、重要章节 本教材的重点章节有:第三章、第四章;次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七章;一般章节是:第五章、第六章;非重点章节是:第八章。在学习过程之中,同学们要注意把握好重点内容和复习节奏,不轻易放过重点章节的任何内容,注意时间安排和分配。 三、知识结构 本课程设计了四个能力层次的知识结构,分别是: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识记:要求考生能知道本课程中有关名词、概念、原理、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或识别。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把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要求考生在简单运用的基础上,运用学过的本课程规定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理论和实际谈判问题。。 四、命题考试 1 ?本课程的考试命题范围根据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定,且一般要求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的分量。 2. 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15% ;领会占30% ;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5%。 3. 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的难易程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级别。每 份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卷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 ;较易占30%;较难占30% ;难占 20%。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 度的问题,切勿混淆。

国际商务谈判期末复习

第一章国际商务谈判概述 一、谈判的动因是什么?(顺序不得调换)背 1、追求利益 2、谋求合作 3、寻求共识 二、何谓国际商务谈判? 概念: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商务活动中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达成某笔交易,而就交易的各项条件进行协商的过程。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处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商务活动当事人为了满足一定需要,彼此通过交流沟通协商妥协而达成交易目的的行为过程。 简单地说,国际商务谈判就是谈判参与各方跨越了国界的商务谈判,是国内商务谈判在国际领域的延伸和发展。 (其内涵的基本点:目的性、相互性、协商性) 三、国内谈判与国际谈判最大的不同 四、国际商务谈判的主要特征 (一)国际商务谈判的一般性特征 1、国际商务谈判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追求谈判的经济效益。 2、国际商务谈判以价格为核心,其他因素可折算为价格。 3、国际商务谈判各方是“合作”与“冲突”的对立统一 4、商务谈判中双方利益追求受一定的利益界限的约束。 5、商务谈判各方最终获利的大小,取决于谈判各方的实力和谈判能力。 6、商务谈判注重合同条款的严密性与准确性。 (二)国际商务谈判的特殊性特征 1、跨国性 2、政策约束性 3、文化差异性 4、因素的复杂性 5、内容的广泛性 6、人员素质的严格性 五、国际商务谈判的构成要素(背) 1、商务谈判当事人——主体 ?谈判的主体是指主持谈判、参与谈判以及与交易利益相关的人员 ?谈判主体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合理组成的群体 2、商务谈判的标的——客体(中心) ?国际商务谈判客体是指谈判涉及的交易或买卖的内容 ?任何可以买卖的有形、无形产品都可以作为谈判标的 3、谈判的背景(环境) ?是指当事人与谈判标的均处在某个特定的客观环境 ?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 六、国际商务谈判的类型

国际商务谈判教材归纳3-7章

第三章谈判的润滑剂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商务谈判的准备工作对谈判进程和谈判结果的重要影响,掌握各项准备工作的原则、范围和方法。强调“谈判准备阶段”必须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随着事情的展开,谈判策略---有时甚至是目标,必须不断更新与修正。 教学重点:确定谈判目标;进行信息调研 教学难点:确定谈判的三个目标 谈判的成功与否与谈判前的准备工作做得是否充分有着直接的关系。谈判准备主要应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节确定谈判目标 确定谈判的目标,这包括主要利益和次要利益之间的平衡和协调,以及谈判中自己的最高期望目标、一般目标和保底目标的确定。 一、利益抉择 一次谈判可能涉及谈判双方多方面的利益,谈判者希望通过谈判获得的利益往往也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谈判所涉及的利益与问题有轻重缓急之分,还有相互平衡和制约的因素。因此谈判者就应全盘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确定哪些利益应当首先得到满足,在哪些问题上可以做出让步以实现丢卒保车的目的。 二、目标层次 谈判双方还应从谈判战略角度出发确定至少三个目标层次: 1.希望达到的目标 2.可能达到的目标 3.保底目标 第二节进行信息调研 搜集谈判所需要的信息,这包括谈判方所在地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合作方的财务信用状况及与市场相关的信息。搜索和收集信息时如果能获得第一手资料当然最好,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个成本问题,也就是说不可能所有信息都通过亲身前往和实地考察获得,在当今信息传播工具十分发达的时代,可以通过方便的间接渠道获得所需的信息。 一、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一种商品,它的价值在于它能够降低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我们对某件事物了解得越多,对事物预测的准确性就越高,因此所冒的风险就越小。信息在谈判中有两个重要的用途:解决问题和战略策划。 二、信息的来源 1.国际组织 2.政府部门 3.服务组织 4.时事通讯和工业指南 5.在线服务 三、需重点了解的信息 1.地方法律和法规 2.财务信用状况 财务信用状况指谈判方的资信、偿债能力和财务状况。 合作伙伴的资信情况是由它以前的偿还贷款情况和它在金融机构和信用纪录组织的名声所决定的。偿债能力取决于其偿债资金的来源。财务状况可通过该公司的财务报表来了解。 四、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对于国际商务谈判来说永远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市场调研就是确定市场的需求和愿望,以便能根据调查的结果提供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和愿望的产品。 第三节配备谈判组成员 选择谈判组成员,包括谈判组领导的确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选择以及在双边谈判中翻译的配备。在谈判中各部

国际商务谈判-复习资料1

国际商务谈判-复习资料1

第一章国际商务谈判概述 ①名词解释 国际商务谈判:指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处于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的商务活动当事人为了达成某笔交易,彼此通过信息交流,就交易的各项要件进行协商的行为过程。 主场谈判:只对谈判的某一方来讲,在其所在地进行的谈判。 中立谈判:指在谈判双方所在地以外的其他地点进行的谈判。 让步型谈判者:为了避免冲突对抗而屈服于对方。 立场型谈判者:把任何情况看作是一场意志力的竞争和搏斗,认为越强硬者,最后的收获也就越多。 原则性谈判:注意于对方的人际关系,使双方各有所获得方案。 投资谈判:指谈判双方就双方共同参与或涉及的某项投资活动,对该投资活动所涉及的有关投资的周期、投资方向、投资方式、投资内容与条件、投资项目的经营及管理,以及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的权利、义务、责任和相互关系所进行的谈判。 询盘:指在外贸交易洽谈中,由买卖双方中的一方向另一方就某向商品的交易内容和条件发出询问,以便为下一步彼此间进行详细而周密的洽谈奠定基础。 发盘:又称发价,它是由交易的一方向另一方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交易条件,并表示愿意按照有关条件进行磋商,达成协议,签订合同。 还盘:指收盘人不同意发盘的交易条件而提出的修改或增加条件的表示。 ②思考题 一、国际商务谈判的特点:

1.以经济利益为谈判的目的 2.以经济利益作为谈判的主要评价指标 3.以价格作为谈判的核心 1.既是一部交易的商洽,也是一项涉外活动,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2.应按国际惯例办事 3.涉及面很广 4.影响谈判的因素复杂多样 5.谈判的内容广泛复杂 二、分类 按人数:个体谈判、集体谈判 按利益主体:双方谈判、多方谈判 按接触方式:口头谈判、书面谈判 按地点:主场谈判、客场谈判、书面谈判 按态度:让步型谈判、立场型谈判、原则性谈判 按内容:投资谈判、租赁及“三来一补”谈判、货物买卖谈判、劳务买卖谈判、技术贸易谈判、损害及违约赔偿谈判。 三、基本原则 1、平等互利原则 2、灵活机动原则 3、友好协商原则 4、依法办事原则 5、原则和策略相结合的原则 四、基本程序 1、准备阶段(谈判环境因素分析、信息的收集、目标和对象的选择、谈判方案的制定、模拟谈判)

第七章 国际商务谈判技巧

第七章国际商务谈判技巧 1.了解国际商务谈判中主要的语言表达形式、表达原则以及应当避免使用的语言。 2.掌握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听”、“说”、“看”、“问”、“答”、“辩”以及“劝”和“拒绝”等技巧。 第一节概述 一、国际商务谈判中几种典型的语言表达形式 外交语言、商业法律语言、文学语言和军事语 言等。 二、商务谈判语言表达的原则 (一)客观坦诚,有的放矢 (二)符合逻辑,具体灵活 (三)规范流畅,文明礼貌 (四)适应环境,具说服性

三、谈判中应避免的语言 (一)伤人、好斗、威胁的语言 (二)过头、赌气、固执的语言 (三)啰嗦、模棱两可的语言 (四)武断、自以为是的语言 第二节谈判中“听”的技巧 (一)要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地听 (二)要通过记笔记来集中精力 (三)要有鉴别地倾听对方的发言 (四)要克服先入为主的倾听习惯 (五)不要因轻视对方而抢话、急于反驳而放弃听 (六)不要为了急于判断问题而耽误倾听 (七)不要回避难以应付的话题 (八)谈判中“类语言”的区分 在商务谈判中,类语言是指一种有声而无固定语义的语言,其形式主要有语调、重音和笑声、咳嗽。

第三节谈判中“说”的技巧 一、开场陈述至关重要 二、简洁通俗,客观真实 三、主次分明,生动具体 四、措辞得当,富有弹性 五、注意语调、语速、声音、停顿和重复 六、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 七、重复叙述有时很有必要

第四节谈判中“看”的技巧 包括眼睛的“语言”、眉毛的“语言”、嘴巴的“语言”、上肢的“语言”、下肢的“语言”、腹部的“语言”、腰部的“语言”以及其他姿态的语言。 一、眼睛的“语言” (一)目光凝视讲话者时间的长短 (二)眨眼的频率 (三)倾听对方谈话时,几乎不看对方,那是试图掩饰什么的表现 (四)眼睛瞳孔放大与缩小 (五)眼睛闪烁不定 (六)瞪大眼睛看着对方是对对方有很大兴趣的表示 二、眉毛的“语言” 三、嘴巴的“语言” (一)嘴巴的动作语言 (二)吸烟的动作语言 1.吸一口烟,将烟向上吐,往往表示积极、自

国际商务谈判 复习

第一章国际商务谈判概述 ①名词解释 国际商务谈判:指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处于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的商务活动当事人为了达成某笔交易,彼此通过信息交流,就交易的各项要件进行协商的行为过程。 主场谈判:只对谈判的某一方来讲,在其所在地进行的谈判。 中立谈判:指在谈判双方所在地以外的其他地点进行的谈判。 让步型谈判者:为了避免冲突对抗而屈服于对方。 立场型谈判者:把任何情况看作是一场意志力的竞争和搏斗,认为越强硬者,最后的收获也就越多。 原则性谈判:注意于对方的人际关系,使双方各有所获得方案。 投资谈判:指谈判双方就双方共同参与或涉及的某项投资活动,对该投资活动所涉及的有关投资的周期、投资方向、投资方式、投资内容与条件、投资项目的经营及管理,以及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的权利、义务、责任和相互关系所进行的谈判。 询盘:指在外贸交易洽谈中,由买卖双方中的一方向另一方就某向商品的交易内容和条件发出询问,以便为下一步彼此间进行详细而周密的洽谈奠定基础。 发盘:又称发价,它是由交易的一方向另一方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交易条件,并表示愿意按照有关条件进行磋商,达成协议,签订合同。 还盘:指收盘人不同意发盘的交易条件而提出的修改或增加条件的表示。 ②思考题 一、国际商务谈判的特点: 1.以经济利益为谈判的目的 2.以经济利益作为谈判的主要评价指标

3.以价格作为谈判的核心 1.既是一部交易的商洽,也是一项涉外活动,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2.应按国际惯例办事 3.涉及面很广 4.影响谈判的因素复杂多样 5.谈判的内容广泛复杂 二、分类 按人数:个体谈判、集体谈判 按利益主体:双方谈判、多方谈判 按接触方式:口头谈判、书面谈判 按地点:主场谈判、客场谈判、书面谈判 按态度:让步型谈判、立场型谈判、原则性谈判 按内容:投资谈判、租赁及“三来一补”谈判、货物买卖谈判、劳务买卖谈判、技术贸易谈判、损害及违约赔偿谈判。 三、基本原则 1、平等互利原则 2、灵活机动原则 3、友好协商原则 4、依法办事原则 5、原则和策略相结合的原则 四、基本程序 1、准备阶段(谈判环境因素分析、信息的收集、目标和对象的选择、谈判方案的制定、模拟谈判) 2、2、开局阶段 3、正式谈判阶段 4、签约阶段 五、PRAM

第七章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风险

第七章国际商务谈判中的风险 1、国际商务活动中,谈判双方合作的基础是() A.厉害冲突 B.共同利益 C.单方利益 D.共同风险 2、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国际企业最主要的一种外汇风险是() A.外汇买卖风险 B.不能避免的会计风险 C.交易结算风险 D.利率风险 3、谈判人员无法控制的风险称为() A.非人员风险 B.人员风险 C.素质风险 D.技术风险 4、谈判人员可预先了解并能控制,并完全可以消除在萌芽状态的风险称为() A.政治风险 B.市场风险 C.非人员风险 D.人员风险 5、在较长的付款期内,由于汇率变动而造成结汇损失的风险是() A.汇率风险 B.利率风险 C.价格风险 D.素质风险 6、国际金融市场上由于各种商业贷款利率的变动而可能给当事人带来损益的风险是() A.价格风险 B.汇率风险 C.技术风险 D.利率风险 7、既有避险的动因,又有投机的动因的价格是() A.固定价格 B.浮动价格 C.期货价格 D.协定价格 8、对国际期货市场缺乏经验时,宜采用() A.期货价格 B.固定价格 C.浮动价格 D.协定价格 9、在大型涉外项目合作中,需外商在项目建设开始后5—7年才提供设备时宜采用() A.浮动价格 B.固定价格 C.期货价格 D.协定价格 10、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借入短期贷款而放出长期贷款的机构将() A.获取收益机会 B.承受风险损失 C.收益与损失机会相等 D.不一定会承受风险 11、如果筹措资金时市场利率较低,并有回升趋势,则应争取借入() A.短期贷款 B.浮动利率的长期贷款 C.固定利率的长期贷款 D.期货利率的长期贷款 12、在涉及引进技术、设备等项目谈判中,引进方不适当地提出过高的技术指标将要承担() A.合作伙伴选择不当引起的风险 B.技术上过分奢求引起的风险 C.强迫要求造成的风险 D.素质风险 13、在开展国际商务活动中,参与者的素质低下会给谈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造成这种损失的可能称() A.市场风险 B.自然风险 C.技术风险 D.素质风险 14、纯粹造成损失而没有收益机会的风险是() A.纯风险 B.投机风险 C.人员风险 D.非人员风险 15、既能带来收益机会又存在损失可能的风险是() A.人员风险 B.非人员风险 C.纯风险 D.投机风险 16、通过放弃或拒绝合作、停止业务活动来回避风险源的措施是() A.自留风险 B.转移风险 C.完全回避风险 D.风险损失的控制 17、通过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降低损失发生的严重性来对付风险的措施是() A.完全回避风险 B.风险损失的控制 C.转移风险 D.自留风险 18、将自身可能要承受的潜在损失以一定的方式转移给第三者的规避风险的措施是() A.风险措施的控制 B.完全回避风险 C.自留风险 D.转移风险 19、保险一般仅适用于() A.纯风险 B.投机风险 C.人员风险 D.非人员风险 20、国际商务谈判中需要研究的风险包括()

国际商务谈判 简答题

第一章 名词解释: 国际商务谈判:指跨越国界的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进行协商的行为。 双边谈判:指谈判主体只有当事人彼此两方,而没有第三方作为正式的利益主体参加的谈判。 多边谈判:指谈判的主体由三方或三方以上所构成,各方均以正式的利益主体身份参与的谈判。 实质性谈判:指谈判内容与当事人各方的谈判目标直接相关的谈判。 让步型谈判:指谈判者在谈判中不以获利而以达成协议为最终目标的谈判。 立场型谈判:指谈判者在谈判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如何去否定对方的立场之上的谈判。原则型谈判:指谈判者在谈判中,既重视经济利益,又重视人际关系,既不回避对立的一面,但更重视去发现和挖掘合作的一面的谈判。 主场谈判:指当事人在其居住地(或所在国)或营业地(或营业国)所进行的谈判。 简答: 一、为了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贯彻诚信原则,谈判当事人应如何做 答:1、守信,即遵守谈判过程中自己所作出的承诺,此乃取信于人的核心。 2、信任对方,这是守信的基础,也是取信于人的方法。只有信任对方,才能得到对方的信任。 3、不轻诺,这是守信的重要保障。轻诺寡信,最终将失信于人。 4、诚恳,以诚相待,这是取信于人的积极方法。 二、基本需求理论认为在任何一种非个体的谈判中,往往都有两种需求在同时起作用,是哪两种需求如何利用它们使谈判获得成功 答:尼氏认为:在任何一种非个体的谈判中,往往都有两种需求在同时起作用,一起是谈判者所代表的法人的需求;另一种是谈判者的个体需求。因此,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谈判者,不但需要顾及对方所代表的群体的需求,而且还须特别重视对方的个体需求,努力通过恰当的方法去发现、诱导和尽可能满足对方的个体需求,进而影响对方的固有立场、观点,以便使谈判的对方能同己方合作。 三、实力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第三章 国际商务谈判的思维

第三章国际商务谈判的思维 一、思维概念与特点 思维是人们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行为和过程。一切谈判的成功首先是思维的成功。思维的特点是: (一)主观能动性。思维是人们有意识地、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行为和过程。 (二)客观性。一方面表现为思维对象(即某种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类的思维直接或间接地受客观现实世界的影响和制约。 (三)目的性。人类的思维具有一定目的性,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一定的需要。思维的目的性决定着人类思维的方向和结果。 (四)差别性。由于个人的经验、知识等因素的不同,对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维结果,这导致人们认识、观点、见解的多姿多彩。 二、思维的分类 人类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 1、发散性思维,也可称为散射思维,是沿着不同方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从多方面寻找答案的思维方法。其主要特点是: 1)流畅性。思维某一方向时,能迅速沿着这一方向迅速散射出去,从而获得同一方向的丰富内容。 2)变换性。在思维的方向和角度上不断变换调整,从而形成主题思维。 3)独特性。思维的结果与众不同。 2、收敛性思维,是以集中为特点的思维方式。其特点是: 1)经验性。习惯从以往的经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程序性。遵循着较为严格的思维程序。 3)选择性。注重在有限的方案中权衡利弊,选择一种较好的方案,而不太注重创新。 3、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比较。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各有优缺点,应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人类的思维趋于完善。若只有发散性思维,则难以确定最终的方案。若只有收敛性思维,则会限于思维的僵化。 (二)单一化思维和多样化思维。 1、单一化思维,是以片面性和绝对性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往往把事物归结为某一方面,以偏盖全。 2、多样化思维,注重从事物的普遍联系思考问题,多层次揭示事物的规律性。 (三)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 1、纵向思维,是以时间或历史作为思维的轴线,从而发现不同历史阶段上的特点和前后联系,以此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性的思维方法。 2、横向思维,是以历史的某一横断面为背景,分析同一事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发展状况及其不同特点的思维方法。 把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结合起来,就能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性。

国际商务谈判

T or F 1) Stereotyping and halo effects are examples of perceptual distortion by the anticipation of encountering certain attributes and qualities in another person. 2) Halo effects can be positive or negative. 3) If perceptual distortions and initial assumptions are correct, then negotiators may not be able to reverse their effects. 4) A perceptual bias is the subjective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people evaluate and make sense out of situations. 5) Framing is about focusing, shaping, and organizing the world around us but does not define persons, events or processes. 6) Frames are important in negotiation because disputes are often nebulous and open to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7) Negotiation is a process reserved only for the skilled diplomat, top salesperson, or ardent advocate for an organized lobby. 8) Many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at shape a negotiation result do not occur during the negotiation, but occur after the parties have negotiated. 9) Negotiation situations have fundamentally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10) The effective negotiator needs to understand how people will adjust and readjust, and how the negotiations might twist and turn, based on one’s own moves and the others’ responses.

国际商务谈判(自学考)第三章

第三章国际商务谈判前的准备 第一节国际商务谈判人员的组织与管理 一、商务谈判人员的个体素质 素养:不仅指谈判人员的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也包括谈判人员对国际、国内市场信息、法律知识、各国民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谈判人员的道德情操及气质个性等。 商务谈判人员的个体素质主要指谈判人员对与谈判有关的主客观情况的了解程度和解决在谈判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 (一)谈判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观念 1.忠于职守 2.平等互惠的观念 (1)妄自菲薄、(2)妄自尊大 3. 团队精神 (二)谈判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全能型专家,具备“T”字知识结构。 1.横向方面的基本知识:我国法律法规,国际惯例,风土人情 2.纵向方面的基本知识:产品性能,企业文化,心理学等。 (三)谈判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心理素质 一个人在具备某方面的知识后,将其灵活有效地加以运用(知识 能力) 1.敏捷清晰的思维推理能力和较强的自控能力 2.信息表达与传递的能力 3.坚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及不大目的绝不罢休的自信心和决心 4.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预见和应变能力 (四)谈判人员的年龄结构 30~55岁为佳。 二、谈判人员的群体构成 谈判队伍的规模、组成结构和分配工作问题。由谈判性质、对象、内容、目标决定。 (一)谈判组织的构成原则。 1.根据谈判对象确定组织规模 3~8个 R=n [2^n-1+(n-1)], R:人际关系数 2.谈判人员赋予法人或法人代表资格 谈判人员都应具有法人或法人代表的资格,拥有法人所具有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有权处理经济谈判活动中的一切事务。 3.谈判人员应层次分明、分工明确 4.组成谈判队伍时要贯彻节约原则 (二)谈判班子的组织构成 谈判中所需的专业知识: a)有关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 b)有关价格、交货、支付条件、风险划分等商务方面的知识; c)有关合同权利、义务等法律方面的知识; d)语言翻译方面的知识。 1.技术人员2商务人员3.法律人员 4.财务人员 5. 翻译人员 6.谈判领导人员7.记录人员 (三)谈判人员的分工配合 1.谈判人员的分工:三个层次 (1)谈判小组的领导人或首席代表:主谈人 (2)懂行的专家专业人员:翻译在第二层次

国际商务谈判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7 1.谈判:谈判是指各方当事人在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满足各自需要而相互协商的活动过程。 2.谈判要素:谈判要素是指构成谈判活动的必要因素,它通常由谈判当事人、谈判议题、谈判背景三个要素构成。 3.谈判议题:又叫谈判客体,它是指在谈判中双方要解决的问题,是谈判者利益要求的体现。 4.原则型谈判:原则型谈判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中心提出,故又称哈佛谈判术。原则谈判强调公正原则和公平价值,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谈判中把人和事分开;二是主按照共同接受的具有客观公正性的原则和公正价值来达成协议;三是谈判中开诚布公而不施诡计,追求利益而不失风度。四是努力寻找共同点、消除分歧,争取共同满意的谈判结果。 二、单项选择题 1.B;2.C;3.A;4.D;5.B;6.A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BCD 4.ABCD 5.ABCD 6.BC 7.ACD 8.ABCD 四、填空题 1.谈判 2.谈判当事人谈判议题谈判背景 3.原则型谈判 4.货物买卖谈判投资项目谈判技术贸易谈判劳务谈判索赔谈判。 5.让步型谈判立场型谈判原则型谈判 6.主场谈判 五、回答题 1.你对谈判是如何理解的?它有哪些基本点? 答案要点:(1)谈判是指各方当事人在一定的条件下,为了各自需要而相互协商的活动过程。(2)谈判的定义说明谈判具有目的性、相互性和协商性。 2.构成谈判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案要点:谈判要素是指构成谈判活动的必要因素,它通常由谈判当事人、谈判议题、谈判背景三个要素构成。 3.如何理解谈判的特点? 答案要点:谈判的特点是:谈判具有普遍性;谈判具有行为性;谈判既有合作性又有竞争性;谈判成功的标志是达成协议;谈判是信息交流过程。 4.简述谈判的主要类型。 答案要点:谈判的类型主要有:按参加谈判的人数规模划分,可以分为单人谈判和小组谈判;按参加谈判的利益主体数量不同,可以将谈判划分为双边谈判和多边谈判;按谈判进行的地点,可以划分为主场谈判、客场谈判和中立地谈判;按谈判的透明度划分,可以分公开谈判和秘密谈判;按谈判的方式划分,谈判分为口头谈判和书面谈判;按谈判的围划分,可以分为国谈判和国际谈判;按谈判容划分,谈判可以分为,货物货物买卖谈判、投资项目谈判、技术贸易谈判、劳务谈判和索赔谈判;按谈判的方向划分,可以分为纵向谈判和横向谈判;按谈判方所采取的态度与方针划分可以,分为让步型谈判、立场型谈判和原则型谈判。 5.原则型谈判特征的是什么?

第三章 国际商务谈判前准备

国际商务谈判 袁其刚教授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s E-mail:yuanqigang107@https://www.360docs.net/doc/f818158515.html,

<国际商务谈判>讲课提纲 第一章国际商务谈判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第二章国际商务谈判的“需要理论” 第三章国际商务谈判前的准备工作 第四章国际商务谈判的结构和过程 第五章国际商务谈判的法律规范 第六章国际商务谈判的技巧 第七章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权力、时间和信息 第八章国际商务谈判者行为的分析及预测 第九章国际商务谈判者的语言、非语言沟通 第十章一种新的谈判方式——在线商务谈判 第十章国际商务谈判的礼仪与禁忌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文化因素对国际商务谈判影响 第十三章中国商务谈判人员特点 第十四章哈佛谈判法则

第一节谈判准备工作的基本内容 一、了解对方 二、设计己方

一、了解对方 (一)对环境因素的分析 (二)对对方资信情况的调查 (三)对对方谈判意图的分析 所有这些建立在信息收集\分析基础上.

通过探询了解对方 一、探询的作用 了解谈判信息;发现合作伙伴二、探询的做法 直接探询;间接探询 三、探询的原则 三探询的原则 (一)严谨性 (二)回旋性 ()亲合性 三

1—— 探询案例1 如何进行宏观经济分析 1988年,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魏氏兄 弟看决定到大陆考察投资。 1991年,魏氏兄弟决定投资方便食品。 经考察,选中有超前服务意识“ 天津经济开发区为第个生产基地 天津经济开发区”为第一个生产基地 1992.7.18,“康师傅”第一碗红烧 牛肉面在天津开发区诞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