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融于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

音乐教育融于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
音乐教育融于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

走进艺术特色学校

------音乐教育融于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

新的音乐教育观念告诉我们:"音乐"或"教育"都可作为人类文化之一部分或现象,它们既相互独立又与文化相整合。美国音乐人类学家公认:"音乐作为文化来传授。"20世纪80年代,在教育部的全国大会修订《学校音乐方案描述与标准》中指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向下一代传递我们的文化传统,音乐是文化传统中的一种最辉煌现象"。

《新课程标准》的前言中关于学科价值,提到了"提高文化素养"。这种把音乐教育定位于一种文化层面,归结于基本素养方面的教育,给我们音乐教育找到了独特的性质与价值。

如何将音乐作为文化来认识,并且将学校音乐教育浸润于学校文化的背景中,把音乐教育深深扎根在多元文化的土壤里,创设一个自主、和谐、人文、进取的文化氛围,以释放人的价值;同时在熏陶和实践中学习、感悟、体验、表达、积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音乐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学习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最终把自己培养成有文化品位的"文化人",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将音乐教育置于学校文化建设中来思考挖掘

(一)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由以乐器、乐音等物质外显的形式为载体的物质文化;以知识、技巧、技能等为表现手段,并借凭乐器形体,声音等物质载体而显现的声乐、舞蹈、器乐等艺术形式之类的社会文化;以艺术形象情感等为载体的蕴含于艺术形式中心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哲学文化。这三种文化层次之间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同体共存,共同构成了音乐这种特殊形态的文化实体。

一曲自先秦流传至今的《流水》,犹如东海之水滔滔不绝,恰如空谷回音,涉远幽溶,空灵、简约、虚静、含蓄……中国古典音乐的韵味显露无遗,抒发了古代文人开润的胸襟,百折不回的精神境界,从乐曲的"点点滴滴"到"浩浩荡荡"充满了生命的韵律,这是人与自然的对话,是"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粹在音乐中的体现,凝聚着中华悠久历史的灿烂文化精髓。鼓声隆隆,响彻村寨,这是非洲尼日利亚的村民在传递信息;而印第安人赋予鼓的生命和意义,鼓乐积淀了他们的生活、历史、与文化;印度的"塔布拉"鼓,在鼓师的手下,展现了文明古国的深厚文化底蕴……。

这说明我们应该很好地认识音乐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音乐,认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密切关系,认识音乐要素中的文化脉络,并对若干相关问题作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问题包括:校园悠久历史,深沉积淀,有文化滋润的沃土和多年传承的人文精神;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的价值;音乐学科研究发展的需要与趋势;培养学生有文化品位的"文化人"的责任。

近年来,通过思考、挖掘、开发,我们逐渐形成"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与实践性,挖掘开发审美潜能的音乐教学模式"和"学生最优化发展教学模式"。然后又在音乐文化的熏陶与实践中,就提高人文素养的一系列的教学思路上进行探索,把音乐教育融于文化现象(音乐文化与教育文化)之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音乐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音乐。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理解世界上各民族的一个途径;学习音乐是学习想象力与自我表现力、创造力。学习音乐也是学习的基础,它是一种学习艺术,是学会学习的过程。我们要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实践中感悟人生真谛,关怀人生价值,关怀人的自由平等,关怀

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的人文精神,为完美人格而打下基础,让优秀的音乐艺术文化,伴随与滋养他的一生。(二)、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从起始年级抓起。

要把音乐教育提高到一个文化层面,首先要提高对音乐的认识,提高美学意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作为市艺术特色学校,我校的艺术团已成立多年,每年从一年级的孩子重点培养,下午放学后在校培训学习。校管弦乐队的演出曾多次在省市获奖。09年暑假还赴京演出。我们此外,我们深入地调查了在校园环境下学习音乐的情况,如教学的内容,教师教法,学生的学法,校园音乐实践活动,以及家庭音乐,社会音乐,个人在音乐上的消费等。通过座谈、问卷,获取了大量材料,进而对它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引出了结论。结论是:学生学习兴趣很高,但不知学音乐到底是为什么,也不知怎样学,学什么好;校园文化环境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有多少?教学内容喜欢广一点,可以随意地交流,各抒己见。不喜欢一味的听音乐和一味地听老师讲;音乐老师要艺术一点,要与众不同;用于音乐的消费:80%学生每年在200元以上,不少家庭设备比较齐全;校内外活动要多一点,时尚一些,现代一些。

我们的定位是:从学生的自身条件抓起,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开发学生在音乐艺术中的先天潜能,培养审美情趣,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努力创设自由、自主、自然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从创作、历史、评论的文化角度去学习音乐,满足学生迫切的音乐艺术的追求,培养其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与能力。

二.改进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心理学证明,兴趣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唯一动机。他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学,或不爱学,即使你强迫他学,一般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因为在儿童时期,他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某一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断,不能像成人那样为了某种需要去做。他只能凭自己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还是不能持久的,很容易发生变化。或者渐渐浓厚,或者渐渐淡化。对音乐的兴趣也是如此,因此要深入对音乐的学习就必须始终引发学生的兴趣。

(一)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以音乐的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美的事物不仅使人获得美感,而且是产生兴趣的源泉。比如用我们完美的范唱给学生展示出所要学习的歌曲,从而激发了学生也想学唱的愿望;用我们娴熟的技巧为学生吹奏一首优美动听的口琴曲,学生们就会迫切的拿出口琴来,也要学着吹奏。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它是激起学生强烈学习音乐兴趣的重要因素。

2.引导学生探索音乐,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是从对不同的声音探索开始的。新生入学的第一节音乐课就是从探索生活中的声音开始的,如我们的脚步声,风声、雨声等等都蕴含着节奏和旋律。学生从而认识到,音乐不只是唱歌、演奏,它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引导他们探索乐曲的音色、结构等,进一步加强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声音的感知,正符合儿童的这种音乐学习心理的特点。

3.成功的体验,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对音乐的兴趣就在获取成功的过程中。当学生经过学习能够演奏一首小曲时,他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也进一步巩固了学习音乐的兴趣。根据儿童的心理,他们很容易得到满足,满足的同时又进一步产生了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感到失望,感到高不可攀,逐渐淡化兴趣,乃至丧失兴趣,要让学生

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在音乐实践中始终保持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丰富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音乐感性体验

1.组织学生体验、感受音乐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音乐课的学习首先要通过聆听、体验和感受音乐来进行。如何把学生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对音乐的初次体验变成可监控的状态,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初听之前设计一些简单的提问,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听的目的就明确了,在听的过程中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认真听辨,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努力从音乐中找到答案,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这样的思考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精神。

2.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学生对音乐的体验还来自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如学生一曲声情并茂的演唱使得自己如醉如痴,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听众”愉快的感受;小小口琴使得学生们找到了演奏家的感觉,每个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分别演奏难度不同的曲子,“课堂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孩子”在演奏口琴的实践活动中已不是一句空话;歌舞表演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了,学生们在这一项实践活动中充分释放情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通过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在体验着音乐美带给他们的快乐,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3.动静交替,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音乐是最具韵律感的艺术,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使人情不自禁的跟着动起来。对音乐的动作反应既是先天的也是可以培养的。小学低年级阶段要增加律动的教学,通过身体的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丰富学生的音乐体

验。

(三)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艺术有高低不同,没有对错之分,所以教师就是要尊重学生个体性的差异,使学生独特的个性得以张扬、创新精神得以发展。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如要敢于发表与他人不同的意见;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勇敢的探索精神;要有自信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等。

1.注重积累,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

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哼唱并背诵一些经典作品的主题旋律。视唱法便可以起到加深学生对音乐主题的感受和记忆作用。视唱法即在音乐欣赏前、欣赏中或欣赏后,演唱作品的主题旋律。例如在欣赏《风笛舞曲》前,我把其主题旋律作为视唱练习让学生演唱。加深印象后再欣赏这首乐曲,每当主题旋律出现时,同学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当对乐曲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来视唱主题,一边唱,一边感受风笛的形象。最后,或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来让学生哼唱一下风笛的主题,很多同学都能够脱口而出。

2.培养发散思维,丰富学生想象力与联想力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本成分,是创造思维的中心环节,训练发散思维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创性。联想和想象一般是指由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唤起对相关声音形象和意境的想象和联想。

3.创编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必须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创编练习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式。创编练习可设计出多种形式,例如,为乐曲命名(就是给从未听过的乐曲起名字),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整体感受能力。学

生在没有任何文字提示下,用简短的词语来描述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是最原始、最朴素、最真切的。例如学生给《百鸟朝凤》一曲的命名有:《鸟的天堂》、《森林的鸟儿》、《鸟儿在歌唱》、《赛歌会》等。虽然大家的命名不尽相同,但都符合音乐的基本情绪。同学们在欣赏中精神高度集中,选择最精练的语言创造性地概括出了自己的感受体验。首先要有既定的目标,继而凭借记忆力的转化,联想与想象的引导,概括能力的关联以及其它有关能力作用的运用,才会有新颖鲜活的音乐作品问世。

这种学习音乐是自主的,有愿望,有目标,也有序,以音乐"聊天"、"品味"的形式出现在教学实践中,使音乐教育进入文化层面有了基础。

三、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社会,开展多渠道、多途径高品位的校园音乐文化实践活动。

这样做,旨在创造和充实自己的、系统的、规范的、有音乐文化品位的、独特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

音乐来源于社会,音乐只能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体现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主体的精神品格。在这前提下,开发挖掘学生的各种艺术潜能,发现自己、发展自己,以达到音乐学习与个性培养,并和谐发展的同时,使自己认识生存的意义,在音乐中生活、在生活中寻找音乐,营造宽松自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气氛。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音乐生存于相关文化和社会生活及姐妹艺术中,汲取着人类历史文化的营养。

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及效果的检阅,也是对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社会文明所作出的贡献,而主要的是对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的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特点是:内容多,形式新,参与广,品位高,提高快,教育深。

譬如,各种类别的艺术团体、学生艺术团、校友艺术团、教工艺术团,有定期训练活动。"学生艺术团"中有合唱团、管乐队、民乐队、鼓号队、舞蹈团,小品课本剧演出队等等,参加人数多,面广,并且组织健全,有指定的辅导老师指导,并有一批优秀的音乐艺术特色学生作为骨干,带动这支队伍。

每逢节日由班级承办,声乐、器乐、歌舞、小品、音乐会等等应有尽有,他们自编自演,自评、自乐,也成了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钱。艺术团孩子曾数次到社区演出,或参加全国、省、市、区的音乐文化交流与竞赛等等,培养、锻炼了一大批音乐艺术爱好的学生及艺术特长生,既给他们提供了向社会学习奉献的机会,也促进了他们的个性发展。

再如,校园网络传递音乐信息,拓宽了学生视野,提高了鉴赏能力。校园网内的音乐网页获得了学生的喜爱。校园论坛成为学生自由地进行音乐咨询,发表自己的作品的场所。这是在现代教育中,网络文化与音乐文化的结合,为音乐教育教学开辟的一条新路子。

所有这些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有的列入课表,有的列入学校每日、每周、每月的工作计划和日程安排,班主任配合,学生自行组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

着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深化课堂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音乐实践活动,充分体现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

四.音乐教学取得了若干成果

(一)学生人文素质得到提高,促进了"人"的发展。

1、学生认识了音乐文化现象在人生成长过程中作用,增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有良好的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习惯,并有较好的心理素养。

2、学生关心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并与音乐教师沟通交流,积极地提供资料,参与面大大增加,自主和谐,愉悦、自信、探究、创造课堂的学习气氛的基本形成。

3、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音乐人才、有一定文化涵量的优秀的艺术作品和新型的活动形式。他们在全国、省、市、区的各类演出与竞赛中多次获奖,有的紧密联系乡土文化和校园文化。

(二)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音乐实践活动的质量,激活了校园文化的生命力。

1、学生学习音乐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个性化与群体化学习方式相结合。支持音乐实践活动,成了学校师生的自觉行为,并得到社会,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2、在活动的内容、形式、参与、表演的特点上,走向更新、更全面、更多样化的局面,强化了团队精神。在比赛中有组合表演、即兴创作等。

3、培养了一批组织策划、创作艺术与艺术策划的人才,在校园各类大赛中屡屡获奖。

教师的全面素质不断提高,既促进了学科研究的发展,又为学校、省、市、区争得了荣誉,获得了各级各类的奖项。学校是艺术教育的先进集体,是具有艺术特色的学校。

因此,将音乐作为文化来认识,并且将学校音乐教育浸润于学校文化的背景中,把音乐教育深深扎根在多元文化的土壤里,创设一个自主、和谐、人文、进取的文化氛围。同时,在熏陶和实践中学习、感悟、体验、表达、积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音乐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学习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最终把自己培养成有文化品位的"文化人"。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种育人文化同时也是微观组织文化和管理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综合表现。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巩固已有的校园文化建设成就,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开拓新视野和新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从校园文化建设看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日渐式微,其原因主要在于办学导向的偏差、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人文教育的空泛化和边缘化。高校应从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程设置、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实践环节、提高教师文化素质等方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作。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大学人的精神家园,它具有规范大学人行为,凝聚大学人精神与理想的作用,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校园文化体现在高校的方方面面,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归根结底都是文化育人。然而,优秀的校园文化不可能自发形成,需要大学主体主动地对本校的文化进行提炼和总结,并有意识地进行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中,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涵盖人文精神、人文科学和人文教育,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学科是载体,人文教育是过程。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是以人文学科为载体,通过人文教育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而实现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和高尚的人文精神。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应作为高等教育份内之责,理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应有之义。

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9-08-13T16:20:35.42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6期作者:刘秋雨 [导读] 加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通过音乐促进各民族的沟通和交流,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摘要:音乐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了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展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加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通过音乐促进各民族的沟通和交流,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以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最终目的,更好的实现我国综合实力的稳健提升,积极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一、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音乐是文化中的一部分,两者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交融和影响,在这样的关系影响下,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的联系也越来越多元,文化背景是音乐的重要提炼和精髓所在,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过程之中,文化在各个历史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不同时代的音乐艺术具备不同的表现要素,而不同民族音乐也渗透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从微观的角度对音乐文化进行追溯,不同地区、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非常的丰富和多元,涉及许多的音乐形态,在不同区域、时空之中所呈现出来的音乐形态,带有较为明显的民族性特征。音乐教育主要以音乐文化、音乐要素和音乐内涵的有效传递为依据,真正的实现音乐文化的传承。作为民族文化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教育实践者必须要结合音乐形态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发展要求,更好的促进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价值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 音乐文化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之中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管是生活实践还是劳动生产,音乐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如果能够真正的实现音乐教育的有效渗透,通过环境的营造来积极的为各种民间活动的开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那么就能够更好的发挥音乐的引导作用和熏陶价值。对于民族音乐文化来说,在传承以及渗透时立足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现实条件,积极的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经验和技能,充分的利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这些重要的手段,真正的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不同阶段和时期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能够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支撑,首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涉及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复杂,教育途径相对多元,教育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以丰富,能够更好的保证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段内真正的实现系统化、针对化的知识教育,除此之外,大部分的系统知识在音乐教育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想更好的体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性和教育价值就必须要以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为依据。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够为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在信息化环境下,多元音乐文化包含的内容和形式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涉及的内容有所区别。音乐教育对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的文化教育能够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融合,关注个人审美能力的培养及提升,加深对音乐的认同度,后期的音乐实践能积极地为文化传承和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和依据,其中音乐教育者需要立足于这一现实情况更好的突破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所存在的不足,积极的提高音乐教育质量和水平。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丰富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内涵 文化的变化以及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同时在不同历史阶段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差异较大,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够有效的应对音乐发展中桎梏和影响,更好的体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融合和交流,积极的承担文化传承的作用和价值,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更多的依据,促进传承手段的丰富以及多样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活动参与的过程之中对音乐的理解有所区别,音乐文化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需要以个人的理解力为原则,更好的将不同的内涵融入现有的音乐文化教育之中,实现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以及弘扬。由此可以看出,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大力落实和创新,只有真正的实现两者之间的紧密互动和联系,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内涵的丰富含义及多元化发展。 结语 在全球化同一趋势不断加剧的今天,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越来越频繁,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形式实现了有效的融合,在多元文化世界之中文化的传承与交融尤为关键,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引起人们的心灵共鸣和思想共鸣意义重大,为了能够更好的呈现不同文化的风采和魅力,我国需要以音乐教育为依据,积极的将各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相结合,更好的体现两者之间的优势和作用,促进优秀民族音乐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雅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169-173. [2]万佳乐.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探讨[J].艺术品鉴,2015,10. [3]张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分析—以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6,04:178-182. [4]任占忠.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4,10:212.6-43.

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之我见

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3-04-08T15:17:03.46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3年2月总第76期供稿作者:◆李月 [导读] 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存在许多不利于音乐艺术教育发展的因素,国民音乐艺术素质的提高得不到普遍的重视。 ◆李月内蒙古包头市第二十五中学014000 摘要:近期以来,不少教育界、学术界的有识之士呼吁,国民艺术教育应该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要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艺术素质教育。 关键词: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 一、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堪忧 由于教育体制、社会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比较薄弱,国民尤其是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较低。去年,我在我所任教的学校里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音乐素质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是“两多三少”,即:几乎100%的学生表示喜爱音乐,几乎 100%的学生认为在中学进行音乐教育很有必要;然而,在他们当中,能够识简谱的仅占2.6%,能够熟练掌握一种乐器的占0.2%,系统学习过音乐基本理论的几乎为零。学生们对于音乐教育的渴望与实际具有的音乐素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笔者认为主要有教育体制、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的原因。 在教育体制方面,教育改革滞后,影响了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许多教育部门包括学校的负责同志对艺术教育在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中的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尚未确立;有的地方因缺少音乐师资等原因,不严格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计划,不开或随意停开音乐课;有的地方音乐师资素质不高,糊弄音乐课,误人子弟;有的地方为追求升学率,挤掉音乐课,部分中小学校音乐教育有名无实。就是开设音乐课的一些学校,也因为缺少必要的考试、考核制度,存在着教师教好教坏一个样、学生学好学不好一个样的问题,教育质量优劣很少有人过问。 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存在许多不利于音乐艺术教育发展的因素,国民音乐艺术素质的提高得不到普遍的重视,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现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艺术精品不多,在不少场所和领域里,高雅的音乐艺术形式被粗俗的、庸俗的、媚俗的或格调低下的艺术形式所取代,圣洁的艺术殿堂被浓重的“铜臭”所污染,大众艺术、群众艺术活动园地被赤裸裸的商品艺术所侵占,再加上一些传媒的“误导”,由此造成了不良的文化环境,严重地冲击着学校正常的、健康的艺术教育,对青少年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致使一部分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审美素质低下,良莠不辨,美丑不分,有个别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在家庭教育方面,由于“望子成龙”心理作用,对音乐艺术教育也存在两种倾向。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也不考虑社会需要,逼着孩子学歌唱、学乐器,努力向专业人才发展,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有的家长让孩子埋头学习“数理化”,视孩子的音乐学习和对音乐艺术的追求为“不务正业”,这也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提高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思路及对策 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提高国民艺术素质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艺术素质,首先要深化教育改革。要把加强音乐艺术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学校音乐艺术教育法规以及相配套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笔者认为,当前要从以下几点抓起:一是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在教育法规和制度上确立音乐艺术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将音乐艺术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教育发展规划,使音乐艺术教育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和方法,将学校的合格与升学率分开,在评价上脱钩,加快建立起一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对学校办学方向、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的科学评估制度和标准。三是改革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要改变单纯地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满足于课堂教学的老方法,以课堂教学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育为主,积极开展社会音乐实践活动,如在学校内部和校与校之间定期举行演唱比赛,开展校园歌曲创作征集活动等。 当前,音乐教育的一个突出薄弱环节是师资力量不足,音乐教师队伍合格率低,且流失现象严重。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学校的教育结构和专业结构,加大音乐教育的比重,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学和社会输送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二是加强对现有在岗音乐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音乐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和合格率,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每年都选拔一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通过三、五年的努力,使音乐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较大提高;三是利用利益机制和政策导向,使现有音乐师资力量能够留得住、用得上,稳定音乐教师队伍。音乐教师要在职称评定、评先、晋级、住房、福利待遇等方面,同其它任课教师特别是主科任课教师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几年来,我所在的学校,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一是成立了美育教研室,开设了音乐基本理论、视唱、发声训练、歌曲创作、经典作品欣赏、舞蹈和美术等公共艺术课,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二是每个学年举办一次“艺术周”活动,动员学校师生共同参与,为广大学生提供和创造了得以展示音乐艺术素养和才能的机会、场所;三是组建了学生业余艺术团,定期在校园内开展演出活动。通过以上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相信,只要不断地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只要各级各类学校都能把音乐艺术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只要全社会都关心、支持音乐艺术教育,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就一定会有大的发展,我国国民的音乐艺术素质必将有明显的提高。

创建文明宿舍建议书范文6篇

创建文明宿舍建议书范文6篇Model proposal for creating civilized dormitory 编订:JinTai College

创建文明宿舍建议书范文6篇 前言:建议书是单位或集体向有关单位或上级机关和领导,就某项工作提出某种建议时使用的一种常用书信。本文档根据建议书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创建文明宿舍建议书 2、篇章2:创建文明宿舍建议书 3、篇章3:创建文明宿舍建议书 4、篇章4:营造文明宿舍建议书模板 5、篇章5:营造文明宿舍建议书模板 6、篇章6:营造文明宿舍建议书模板 学生公寓的文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校文明宿舍创建的成功与否。下面是小泰整理的创建文明宿舍建议书精选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篇章1:创建文明宿舍建议书

同学们: 文明是中学校园文化的基调,是中学生成长成才的起码 要求。然而,环顾我们的校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上网打架等不文明行为屡有出现,卫生死角随处可见,损害了实验学子的良好形象,玷污了校园的神圣和高雅。学校团委大力组织实施“创建文明宿舍、倡导校园文明”主题教育活动,以杜绝卫生死角和不文明现象为出发点,加强基础文明教育,促进同学们文明行为的养成,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这将关系到每个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关系到每个同学的成才和未来。为此,向全体同学建议如下: 一、全体同学务必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创建文明宿舍、倡导校园文明”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以维护集体生活环境和谋求自新为目标,热情投身到活动中,身体力行。 二、不断加强道德修养。认真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完善 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以“中学生守则”为修养准则,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努力以个人的道德魅力感化影响周围人。 三、提高对文明行为的认识水平和评价能力。认真学习 学校各项管理规定,熟悉文明公约内容,提高对发生在自身和

创建民乐特色学校总结

创建民乐特色学校总结 丝竹雅韵走过十年——小学创建民乐特色学校总结***小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永胜小学”,是一所村级完小。学校于2001年升格为点校,2002年升格为享受中心级待遇的学校。目前,学校有46个教学班,2148名学生,106名教职工。 2002年起,学校从实际出发,本着“一切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围绕“和谐发展+个性特长培养”的育人目标,着眼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创新、开拓能力以及良好个性的培养,开始个性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学校给学生搭建了一个个多彩的成长平台。几年来,科技活动、艺术教育、围棋教育已形成鲜明的特色,不仅娱乐着孩子的身心,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个性及特长充分发展。 学校民乐队自2001年创办以来,一直坚持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授

学生民乐演奏技能,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丰富美丽的人生为理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民乐演奏人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根据我校的自身发展特点,一手抓常规,一手抓特色,把民乐特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深挖内部潜力,特色办学之路越走越宽。现回顾如下: 一、措施到位,民乐特色教育系统管理。 十年来,我校特色教育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为了确保民乐特色教育贯彻落实,学校建立和完善了三大系统:组织领导系统、校本培训系统、条件保障系统。其内在联系为:组织领导系统是关键,校本培训系统是重点,条件保障系统是基础。 组织领导系统。 建立了“一个小组、二条线、两大块”的纵横交错的管理系统。一个小组是校长牵头成立特色教育领导小组,形成上层面宏观管理;二条线是教导处、

音乐教研组二线具体协调落实;两大块是民乐队、普通教学班两块阵地操作实施,形成基层面微观控制。特色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全面调控民乐教育工作,建章立制,保证规范运行,规划近、中、远期工作。教导处侧重于民乐教育的管理。音乐教研组具体实施教学工作,创造艺术教育氛围,组织全校性音乐教学活动和艺术特色活动。各部门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工作卓有成效。 校本培训系统。 学校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确定了民乐教育的工作目标,把以“二胡、古筝为龙头的民族器乐”教学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并摆上议事日程,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持。由学校第一把手领衔,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全面负责,指定专业老师执教,建立“三性统一”的音乐教育体系。 “三性”是普通性、示范性、严肃性。普通性。开足开齐课程,规范实施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有其自身的规范要

教育未来发展之我见

教育未来发展之我见 最近这几个月里,除了认真完成学校交给我的任务外,我静下心来,认真钻研了大量的教育理论,深入研究了教育哲学、经济学、文化学、企业管理等方面知识,同时分析了全国各重点中学发展的状况。在缓解自己的职业倦怠的同时,我也在深入思考我们省实验的未来发展。我校和许多重点中学一样,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逐步扩张。经济的市场化必然催生教育的市场化,在基础教育领域中,有的学校做到了与市场经济共成长,有的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市场经济从1992年开始,到今年刚好20年,在这期间,我校在办学规模、硬件设施建设等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教育理念、学校文化、教育科研方面等短板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必须破解阻碍学校发展的难题,必须研究省实验的校情、教情、学情。 伴随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长春市教育市场逐渐分化,可以说无序到空前残酷的状态,有的学校在招生方式上采取非正当竞争手段笼络学生,使教育市场出现一派“劣币驱逐良币”的混乱局面,即落后学校趁势挤入,而我校是遵循国家教育政策,正当竞争,作为一所名牌品牌学校,就像企业一样过去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皇帝女儿不愁嫁不行了,今天必须走出去依靠强有力的宣传广告品牌效应扭转目前的格局,使我校能与师大附中并驾齐驱。近期我非常认真研究了东北师大附中及国内品牌学校的发展路径,那就是特色化、品牌化、现代化、国际化。怎样克服劣势发挥优势,把学校办成特色,是学校未来发展趋势。 我校优势: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品牌”效应。 学校地处长春市南湖之滨,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区域内办学条件最好的学校。应该说是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环境,从风水学角度看,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圣地。学校办学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经验。学校依然具有较强的“品牌”效应。(二)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 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强劲提升,初步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教风严谨的师资队伍,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宝贵的人力资源。 (三)具有省内一流的硬件环境。 学校硬件设施完备,有标准化校园网络系统,千兆光纤接入,完全无纸化办公。教学管理实现系统化、数据化,学生素质评价实现电算化。拥有先进的监控系统,拥有全套学科教学与学习资源体系,新建教师备课系统。实现高标准体育场馆资源共享。 (五)办学特色逐渐形成。 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和办学特色更加明晰。随着办学声誉不断提高和影响力的逐渐扩大,学校积累了特色办学的初步经验,逐步形成了“内涵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特色,实现了我国基础教育办学模式破冰式地创新,取得了较大成就,多家媒体先后作过长篇报道,全面介绍了我校发展特色,社会反响良好。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一)内涵发展理念尚需深化。 我校虽然办学水平较高,办学质量突出的实验中学,但在办学理念、管理方法、教学方法、服务水平等方面与教育理想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学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在保持规模发展的基础上,全面贯彻实施发展性教育思想,进一步探索学校内涵发展理论和模式,形成明确的办学理想和办学追求。 (二)名牌品牌大牌教师匮乏。 学校未来发展既需要大楼,更需要大师。虽然我校师资队伍整体实力较强,但同时也面临资深名师数量不足、青年教师成长较慢、教育理论储备不够和整体文化素养有待提高的挑战,职业倦怠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比较突出。同时,由于教师培训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原因,使得学校师资的团体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如何培养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教师,成为学校发展必须破解的突出问题。 (三)教育教学管理还需加强。 现代社会发展对中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管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教育

[中国,民族音乐,如何,其他论文文档]中国民族音乐如何发展之我见

中国民族音乐如何发展之我见 要想我国的民族音乐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必须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加强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和研究 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音乐是我们国家的瑰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何把我国丰厚的民族民间音乐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教育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要保护中国的民族传统音乐,我们必须从学校教育入手,大力加强各级学校中的民族音乐教育,使它成为传承我国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还必须重视后继教育和民族音乐的研究工作,通过各种类型的培训学习和各种层次的研究,加强民族音乐的传承教育和理论研究,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和民族音乐基础理论薄弱的问题。例如举办民族音乐基础知识的培训学习、民间音乐的采风学习、开展不同类型的民族音乐研讨活动等。 二、要加强民族音乐的宣传、推广和普及力度 我们民族的音乐是极其丰富的,它有赖以自豪的音色特质、混响特质、语言特质和结构特质。要使国人普遍了解民间音乐丰厚的文化底蕴,提高民族文化素质,除了通过媒体的宣传和导向外,还需要大家共同参与的大环境的支撑。我们可以通过由上而下、由普及到提高、由专业到非专业、由学校到社会团体开展民族音乐的推广普及活动,通过普及达到提高。通过媒体和文体活动传播民族音乐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社区和学校都可以开展。例如校园的广播、文艺汇演等活动,目的是让接受民族音乐熏陶的人数更多,参与的面更广,教育更深入。时间长了,机会多了,孩子们、老师们的兴趣、能力就培养起来了。在低龄儿童和中小学教育中普及艺术教育,这是从根本上提高国人修养的办法。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现在的教育系统中,这种没有直接功利性的改变是不可能实现的——看看那些教育部、教育厅的官员们所制造的越来越糟、越来越不公平的高考和中考我们就可以知道,以他们的智商和道德水平,是绝对不可能去动脑筋思考这样的百年大计的。然而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庭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长们都不再把艺术教育当成进学的台阶,而是把艺术当成是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必要营养,那一切都会有希望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样的家长正越来越多。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只是注意到民间音乐这一本体,而没有重视它的重要载体——民间乐器。除了人声,音乐的重要表达方式都是通过乐器传达的,乐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更重要的是乐器本身所特有的音乐物理信息,可以更快地让学生进入声音与音乐本体,激发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兴趣。我国民族民间乐器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同时又大多制作简易、演奏容易,这些都非常适合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普及要求。 目前流行的笛子和箫,需要演奏者较好地控制气息才能吹出声音,在中小学教学中大面积普及有一定难度。现在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大量使用竖笛,正是利用它容易吹奏的特点。但这一乐器既没有我们的民族音乐元素,也不能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来调动学生学习、了解民族文化和音乐的积极性,只是一种音乐学习的简单工具。如果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吹管乐器,既可以充分了解民族音乐所使用的音阶、音域,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使其

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参加本次教师专业发展全员远程培训,观看聆听一线专家精 湛的讲解与答疑,与广大一线优秀的教师互动交流,让我获益匪浅, 下面就中小学名族音乐教学谈几点我的认识与感受。 一、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所有的音乐元素,都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民族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 1、能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观和民族精神 民族音乐教育一般包括民歌、戏曲、说唱和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现代音乐四个方面,他们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观。我国民族音乐,用旋律塑造意境,强调作品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美结合,给人带来启示、带来温馨、带来欢乐、陶冶心灵。例如:我国的民歌,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可谓世界第一。民歌内容有描写青年爱情生活的,有反映劳苦大众旧社会苦难生活的,有歌颂人民向往幸福生活的,还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如:《凤阳花鼓》这首歌,表达了淮河两岸人民在旧社会饱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又深受淮河洪涝之害,过着“身背花鼓走四方”的流浪生活。江苏民歌《茉莉花》以细腻优美的音乐,反映出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于《图兰朵》的歌剧中公主的主题音乐。河北民歌《小白菜》,形象地反映了旧社会幼女的悲惨生活,受后娘虐待,怀念亲娘的凄苦心情,激发学生对万恶旧社会的痛恨之心,唤起学生对新社会幸福生活的热爱和珍惜。[3]我国的民歌讲究韵味,蒙古民歌高亢、悠扬、节奏宽广;新疆民歌活泼欢快,常常带有舞蹈性节奏;彝族民歌朴实、细腻,清新动人,节奏丰富多采。我国的戏曲也同样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几乎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方剧种,而且其中还包含着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思想。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学生不会欣赏这些美,不知道民族音乐中有这些珍贵的财富。相反,对时下的流行音乐都兴趣十足。他们的审美观念是建立在一个不健全的、狭小的、且不利于身心发展的局限范围。所以要对学生进行整体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音乐的审美观,以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振奋民族精神。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民族音乐,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吸收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让学生在民族音乐声中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和温馨,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2、通过民族音乐教育,能渗透民族文化的精魂 课堂教学内容,是深化民族文化教育的基础。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手段来发现体验民族音乐的美。如:在学习《黄河大合唱》时,首先让学生了解歌曲音乐

小学发展建议书

小学发展建议书 小学发展建议书 篇一: 小学部发展建议小学部发展的几点建议作为小学部教师中的一员,虽然来校时间不长,但已深感责任重大,下面是本人几点对搞 好小学部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教师责任感“教书育人”不是一句口号,尽管工作中我们处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矛盾中,同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家长的刁难不配合等等、但是我们站在讲台上,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做人之道,如果我们总是牢骚满腹,那么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传递的是一种消极的东西,难道“责任”就是来发牢骚而不去虚心请教提高教育教学方法吗?作为学校生产力的我们,不努力强化自己的责任,整个学校发展就会受到拖曳。 二、完善管理制度 1、加强以师资为主体的学校建设;坚持干部群众公开平等化、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培养为主,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规范程序,在做一些事情是,要明确主要负责人,否则做事情时一团糟。更好的处理学校事物,节约人力资本。 3、科学管理。每年采取工作总结大会,完善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不仅仅限于成绩考核,更多的可以采用老师间互相考核,指出不足,方便成长。设立学校个人表现贡献奖将其纳入学校常规奖励项目,引导教职工积极工作、无私奉献。

4、增强实效,要学会做狼的团队;狼道,是以弱胜强的不败之道,生存第一,永远的危机与斗争意识。规则第一,永远的服从与执行意识。团队第一,永远的合作与大局意识。忠诚第一,永远的感恩与牺牲意识。道是理想: 狼道理想是内部各尽其能,各就其位、各行其责而一致对敌;对外,是以弱胜强,以小欺大,顿顿有肉吃;对己,谦虚谨慎,苦练内功,隐忍而成器。道是规律: 狼道规律是弱者必被强食,适者才能生存,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自然,不能是道了。道是原则: 对内管理,诱之以利,驱之以法,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对外进攻,围而攻一,以攻为守,歼敌必灭,百折不挠;对己: 断腿强身,危机强志,尝胆强心,全力以赴而强力。只有做到这些,我们学校才能有必胜的把握,全体教职工团结一气一致对外,让自己学校做强做大,生生不息。 三、重视教师终身学习以及专业化发展 1,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为抓手,以随堂课的教学质量为突破,依托教师个体的智慧和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 2,开展以“艺术教育与学科整合”为主题的教学研究,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营造师生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3,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提高教师开展审美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四、重视教研

中国经典民乐

一、《春江花月夜》民乐合奏(第十一册第二课) 二、《十面埋伏》琵琶独奏一把乐器,奏出千军万马 三、《渔舟唱晚》古筝曲(第十册第一课) 四、《高山流水》古琴曲 五、《夜深沉》京胡独奏 六、《春节序曲》民乐合奏 七、《彩云追月》民乐合奏 八、《二泉映月》二胡独奏 九、《金蛇狂舞》 十、《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十一、《霓裳羽衣曲》 十二、《夕阳萧鼓》 十三、《平湖秋月》 十四、《海青拿天鹅》 十五、《出水莲》 十六、《梅花三弄》 十七、《月儿高》 十八、《广陵散》 十九、《长门怨》 二十、《阳春白雪》 二十一、《百鸟朝凤》 二十二、《采茶灯》

二十三、《胡笳十八拍》 二十四、《彝族舞曲》 二十五、《牧笛》 二十六、《紫竹调》 二十七、《怀乡行》 二十八、《江河水》 二十九、《战马奔腾》 三十、《赛马》二胡独奏黄海怀曲(第七册第五课) 三十一、《快乐的啰嗦》弹拨乐合奏张式业(第二册第五课 三十二、《丰收锣鼓》民乐合奏彭修文、蔡惠泉曲(第三册第二课)三十三、《步步高》 三十四、《喜洋洋》 三十五、《战台风》古筝独奏王昌元曲(第七册地三课) 三十六、《草原英雄小姐妹》琵琶协奏曲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曲(第8 册第六课) 三十七、《采茶舞曲》周大风词曲(第八册第四课) 三十八、《平沙落雁》 三十九、《阳关三叠》 四十、《花好月圆》黄贻钧曲民乐合奏(第1十一册第二课) 四十一、《瑶族舞曲》刘铁山、茅沅曲民乐合奏(第十一册第六课)四十二、《苗岭的早晨》陈刚曲民乐合奏(第十一册第六课) 四十三、《阿细跳月》秦鹏章改编(第十二册第六课)

四十四、《老虎磨牙》 四十五、《凤凰展翅》胡天泉曲笙独奏(第六册第五课)四十六、《将军令》 四十七、《寒鸦戏水》 四十八、《旱天雷》 四十九、《长城随想》二胡协奏曲 五十、《汉宫秋月》 五十一、《苏武牧羊》 五十二、《空山鸟语》刘天华曲(第九册第七课) 五十三、《阳春白雪》 五十四、《渔樵问答》 五十五、《雨打芭蕉》

和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_肖显明

YYSZXB 106 和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 肖显明,肖扬波,张善勇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图书馆,湖北 丹江口 442700)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坚实的文化根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校园文化建设是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在长期的历史演进和学术传承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精神环境.校园文化建设为他们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他们的人格塑造、道德规范的养成等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品位和层次集中体现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档次. [关键词]和谐高校;校园文化;内容;功能;思路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72(2009)03—0106—03 杨叔子院士曾指出:“一所现代化的大学,必须具有很高的校园文化品位,构筑富有活力的高尚的文化生态环境,形成一个朝气蓬勃的浓厚学术氛围,充满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求善寻美的文化精神,教育人、……引导人,充满着对人的终极关怀,充分调动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滋润着优秀人才的成长.”这对我们着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高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功能 校园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高等学校生活和存在方式的总和.是以校内师生员工为主体,在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和文化氛围以及活动方式上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型.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各高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它是唯系学校团体的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在这里主要谈的是广义的校园文化,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1 精神文化 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承的和师生员工共同拥有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以及集体舆论、情感、习惯等因素,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1.2 物质文化 主要是高校校园的文化设施、校园环境营造等方面.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文娱活动场所等等.这 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设施,以其独特的校园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基础.1.3 智能文化 主要是高校的学术水平和氛围.如学科设置、人才培养规格及目标、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教研科研成果等方面,是高校校园文化独具特色的重要方面.1.4 规范文化 主要是高校所特有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校风校纪等,是部分精神文化的具体化和科学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行为规则.1.5 行为文化 主要是师生员工围绕教学、科研展开的各种行为方式和业余生活方式.如教风、学风、人际关系等群体行为和文体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这些都是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 总之,高校校园文化是见之于物质的校园建设和规范的制度层次,更是体现在那些无形的精神层次方面、体现在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精神,对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推动社会主流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具有以下四种功能: 第一,育人导向功能 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的高 校,要立足于社会和顺应时代,其校园文化本身固有的主导意识无不强烈地体现出了一种育人导向功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校园文化应当是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等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引导和促使师生员工现代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健康、向上、乐观、纯美的人生情趣和人生态度,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2009年6月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un .2009第29卷第3期 Journal of Y unyang Teachers Co llege V ol .29No .3 ①② [收稿日期]2009-04-20 [作者简介]肖显明(1955-),男,湖北郧西县人,郧阳师专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浅谈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81886158.html, 浅谈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作者:潘菲 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22期 【摘要】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民族音乐也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改变。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教育中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民族音乐对小学生的重要性阐述小学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民族音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民族音乐文化。但在外国文化的影响下,随着市场经济、网络的普及,西方、日本、韩国、音乐、香港和臺湾流行音乐的影响,使广大中小学生受到很大的影响。结果,我们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粉丝一起成长,而全国的民族音乐迷却越来越少。小学和中学的学生都痴迷于超级女孩和快乐的男孩,但对我们的民族音乐知识却知道的很少。 一、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精神教育作用 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的精神的重要纽带,它关乎国家的命运,而小的方面影响着个人的言谈举止、欢乐和思想。所以,要想弘扬民族文化,就必须结合中国当代的国情,结合中国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弘扬中国的民族精神。小学生是国家的希望,爱国精神教育在小学的发展和推广体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学生应该从小树立爱国精神,大力弘扬中华名族特色,形成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例如,在小学的音乐课本中,第一节的音乐课本必须有我的爱国歌曲,每个学生都必须唱。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爱国民族音乐的演唱比赛,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优秀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民族音乐合唱比赛,表演较好的班级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的措施有助于小学生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 小学是成长的关键期,生活常识与对当代社会的基本认识相对较浅,没有形成自己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关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的理解来自于父母和老师的教导,此时的小学生需要老师的悉心指导,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不同文化的影响将不可避免地扭曲小学生的理解,例如国外的摇滚音乐与中国民族婉转优美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可以欣赏苏武羊等活在博物馆里的民族文化,让学生们了解生

学校建设项目建议书

鞍山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鞍山高新实验学校 项目建议书 中环辽宁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0一二年九月

鞍山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鞍山高新实验学校 项目建议书 总经理:钟学军 二0一二年九月

项目负责人:杨庆贺项目参与人员: 杨庆贺土建工程师孔繁均会计师 高秀文注册咨询师 工程师 陈炳瑞注册咨询师黄国孝造价工程师 资产评估师

目录 第一章概论 (1) 第二章项目概要 (3) 2.1项目名称 (3) 2.2项目建设地点 (3) 2.3建设规模及内容 (3) 2.4项目法人及法人代表 (3) 2.5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 2.6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 (4)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提出理由 (6) 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提出理由 (6) 3.2项目建设的意义 (7)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9) 4.1自然条件 (9) 4.2地质条件 (10) 4.3基础设施条件 (10) 4.4辅助设施 (12) 第五章建设规模与建设方案 (14) 5.1建设规模 (14) 5.2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15) 5.3建设方案 (16)

第六章环境保护 (19) 6.1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 (19) 6.2环境保护措施 (19) 第七章项目组织机构及实施进度计划 (24) 7.1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24) 7.2项目实施进度 (24)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5) 8.1编制说明 (25) 8.2投资估算 (25) 8.3资金筹措方式与来源 (27) 第九章财务分析 (28) 9.1财务分析依据 (28) 9.2费用估算 (28) 9.3财务分析 (28) 9.4财务评价指标 (29) 9.5财务分析结论 (29) 第十章社会评价 (30) 10.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30) 10.2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 (31) 10.3社会风险分析 (31) 10.4社会评价结论 (32) 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 (33)

校园文化之我见

校园文化之我见 杨平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1)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

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2)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只有在干部职工中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和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总之,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教风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 (3)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4)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

最新谈大学生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谈大学生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轻化081班 0805100533 尹爱会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以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彰显于世,而中国的民族音乐更是绚丽多姿,在世界音乐史上独树一帜。中国民族音乐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而形成,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气质的象征。 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之林的一颗古老而长青的参天大树,是我们国人的骄傲。我国民族音乐是一个浩瀚的大海,仅仅从我们通常说的民歌、曲艺、器乐、戏曲数量来看,也是令人惊叹的。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收集到民歌约30万首,民族器乐约200多种乐器,200多个曲种,360多个剧种。我国为什么会有这样丰富的民族音乐遗产呢。原因主要有: 第一.我国有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5千年以上的文明史,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使中国民族音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积累了大量的艺术品种、材料和经验。 第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中国境内有大片的平原、高原、丘陵、山脉……复杂多样的地貌,气候,生物等因素的长期相互作用,形成了各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多 样性。为民间风俗,以至各地民族民间音乐特色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条件。 第三.博大的文化背景。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包括哲学、文学、宗教、伦理学等,几千年来都有高度的发展,这些传统文化对音乐产生较大影响。这也是形成民族音乐丰 富的原因之一。 第四.众多的民族和人口。中国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语言、风俗,其音乐也各异。 民族音乐产生于几千年来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中,它反映着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 1. 大学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 今天,在各类文化碰撞交汇的高等学校,流行着各种音乐,其中以我国港台音乐、外国流行音乐、网络歌曲等流行音乐最为突出。相对而言,我国的民族音乐却很难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民族器乐曲、民族歌舞剧、戏曲等。在各类校园歌唱比赛、大型文艺晚会中,民歌、戏曲、民族歌剧曲目的演唱者较少,优美的民族器乐曲也很难听到,取而代之的是一首首紧跟时尚与潮流的流行歌曲。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漠视与漠然在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