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试卷分析

四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试卷分析
四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试卷分析

四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试卷分析

一、总的情况

(一)数据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五年级共318人参考,年级平均分84.89分。优生率等指标均较上期末有所下降。

(二)总体情况

这次四年级语文半期试卷分为十个大题,总分为100分。分“积累运用”(占总分的50%。包括看拼音写词语,用横线划出正确读音,形近字组词,选

词填空,按要求写句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连线);“阅读理解”(占总成绩20%。一篇来自课内、一篇来自课外);“习作表达”(占总成绩30%)这几类。此次的测试题型比较丰富,内容注重书本基础知识的练习,重视考查字音、句式,课文重点片段的积累及运用;同时也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习作表达能力。

从本次测试来看,题量很大。学生总体情况不够好,主要失分的原因是审题不清,课内外知识积累不够。下面是具体的分析和思考。

二、典型错题分析

积累运用

(一)看拼音写词语

这个题大多的学生都能够拿到满分,另20%学生的错误比较多,重点错在“鼎。”(二)用横线划出正确读音。

1、一部分学生答题抓住了“读音”,把错误的划去了;

2、有些学生虽然选出了正确的词,但却是用的“√”。

(三)给带点字迁出正确的意思。

首先学生对“绝”的解释理解不够,选解释有很多错误。

这个题错得很多,这四个空都错很多。

(四)形近字组词。

生字都比较简单,但有很多学生知识不牢,已经遗忘,不能很好区分,丢分比较严重。特别是“遐、暇”。

(五)选词填空。

这个题比较简单,大多能很好地完成,但是有小部分学生在抄写时不认真,出现抄写错误。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

典型错误:

苏东坡毫不推辞,微微一笑,挥笔写了一幅对联。(缩句)

错误原因:“苏东坡写对联。”句中“了”没有保留。

“苏东坡写了一幅对联。”句中数量词没有去掉。

2小题是改为转述句。

错误原因:

1、对于将陈述句改为转述句,学生平时练习得不够多,比较陌生。

2、将陈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学生模糊。

7小题,用关联词边成一句话。

典型错误:

错误原因:学生读得不够,理解不够深入,失分较多。

解决策略:应该增加学生的积累和训练。

(七)根据课文要求填空(8分)

1 、2小题,孩子能写诗句,不知晓古诗的题目。

错误原因:没有认真地审题,因此随便选择了一句古诗填写。也有学生没有熟练背诵,默写不出来。

3小题,理解老舍笔下的猫性格,上课讲过,但有学生把课文一二段的内容混淆了,出现错误。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失分严重。

(八)连线题。检测学生的国学的积累。

解决策略:

1、对于要求掌握的古诗词必须能背能默,并大概理解诗词的意思。

2、认真审题,关注细节。

3、加强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和积累。

八、口语交际

错误原因:

表达不是很清楚,用语不够规范、流畅;说话时不太注意使用礼貌语言。

阅读理解

(一)《蟋蟀的住宅》选段。

2小题,反义词学生掌握得很糟糕。

(二)课外阅读

错误较多的是省略号的作用。老师上课要拓展,掌握省略号常见的几种作用。

习作表达

第三部分: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或植物,根据你平时的观察,把这种动物或植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要工整。

描写中的常见病

没有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很多孩子去写观察的过程去了,也让人感到零散。有堆砌材料之嫌。

叙述中的常见病

刻意求新,内容反而空洞,有名无实。一味平铺直叙,影响表达效果。

语言中的常见病

语言生硬,无真实感.更有生搬硬套方言浓重.缺少鲜活力。

结构中的常见病

层次不分,段落不明,影响主旨表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语文基本功方面:

试卷答题中可以看出:字、词、句基本功的训练不够到位,词语的意思不能正确辨析,该掌握的基本句型也容易出错,句子改写失分较多,部分学生对要背诵的语段部分学生不能准确记忆。

2、阅读积累方面: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强,学生缺乏对一篇文章整体意思的把握能力,对部分含义深刻句子不能准确领会,特别是语言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欠缺,缺乏从文字中提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习作方面:

个别学生习作审题不清,选材新颖的不多,不善于从生活中选取真实、鲜活的事例,所选事例不够具体生动,思路不够开阔,部分学生习作内容空洞,能把一件事情完整、具体清楚表达的能力较弱。文中出现错字、错句情况严重。反映出学生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学生的试卷书写不够工整、卷面不够整洁。

4.学习习惯:

监考阅卷的过程中发现本班学生的书写习惯不是太好,部分试卷卷面又乱又脏。答题时不能认真审题,仔细思考。有丟题漏题现象。

三、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并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从本次检测我们很明显地感觉到,基础知识对小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性。试卷中从字音、字型、字义考察学生,设计了多样的题型检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考查的字、词都是本册教材学生必须掌握的。这些知识在学生的课堂作业本和单元试卷中出现,仍有学生的失分较多。究其原因:

①平时教学中课堂练习题的题量少而简单,没有达到训练的目的。

②复习作业布置不能分层安排,对基础知识较差的同学没有强化训练,提高学习的效率。

要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应重视字、词的过关。期中试卷中,字、词类的题目只要学生平时稍加努力,就可以得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词语听写,词语抄写和组词的训练作业设计更科学、合理,尝试分层菜单式作业,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同时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训练和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2、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从答卷情况分析,学生阅读的能力还不强。虽然本次试卷的阅读题并不难,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短文,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但学生失分还是较多,经分析原因如下:教师一节课中不能很好贯彻新课改的理念,没有找中教师与学生的位置,教师讲解过多,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由于教师讲解过多,学生阅读与思考的时间不足,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以后的教学中还课堂给学生,引导自渎自悟,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读书,获得个性化的体会。今后的阅读教学中要还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3、多读书,勤积累,常练笔,抒发真情实感

从作文批改与试卷作文中,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素材雷同,内容的虚假,已成为小学作文教学的顽症。学语文,最头痛的就是写作文,学生习作时常常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不断获得写作的动力。首先要多读书,通过书本看世界,了解生活。好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好的写作典范,读书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其次,教会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通过写日记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描绘生活。一篇好的文章,真实感情比华丽的辞藻,富丽堂皇的布局更为重要,离开真情实感这个前提,一切写作技巧都成了空中楼阁。真实的才能打动自己,写出来的文笔才流畅,感情才真实。作文教学要多点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使学生在内容、情感上贯彻一个“真”字,在语言、形式上贯彻一个“活”字。总之,写实的作文一定要让学生写身边的事,说心里的话,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4、注重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积累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背诵、博览大量的诗文,大量的练笔,学会读写的前提。从试卷情况看,课内的积累,课外的拓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爱读书,并指导他们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语文教学必须采取语言积累和语文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积累。鼓励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向学校的报刊投稿,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还可开展“手抄报”提高学生的能力。

5、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提高课堂效率,研究教学,上好每一节课。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提高对学生的管理。与家长沟通,做好后进生的转差工作。使以后的教学迈上新台阶。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分析

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分析 上学期期末考试已经全面结束,其中四年级科学试卷命制科学合理,渗透了新课改的理念,题目形式多样,难易适度,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为学生学好科学提供了正确的导向。从整体上看,这份试卷既注重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考察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试题,增加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在命题上较符合新课程理念,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即: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将试卷及试题情况具体分析。 一、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从整体情况看,教师能根据科学课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课堂上能放给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引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小组合作互帮互学。 本次试题内容多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了生活化的特点,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理念。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调取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有利于学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从形式上看,试题做到了图文并茂,深受学生的喜爱,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活动的主体”的理念,充分呵护了学生的心灵。其次,从语言表述上来看,每个问题的表述均简洁明了,表意准确,言简意赅,便于学生理解。再者,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本卷命题注重实验探究。自主发挥,符合四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知识水平,既不拔高要求,又不过于简单,力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通过学生答卷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都能考出其真实水平。 二、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共分为三道大题:选择题、简答题和探究题。 第一大题选择题,共20大题,共计4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26—36分之间,有个别同学能达到38分或者满分,另外也有小部分学生得分较低。其中错的较多的题有以下几题,第6、7、12、14和20小题。第6、7两个小题,考查学生对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尽管上课时通过实验向他们介绍了,但还是有学生不能很好的辨别出物质能否溶解;第12、14两题是考查声音的性质与特点,由于学生对声音的高低强弱掌握的不够,导致这两小题失分;第17小题“人的心脏一分钟大约跳动()① 30—50次② 60—100次③ 120—150次”,学生可能把呼吸的次数跟心跳次数搞混淆了,所以有些学生选了①;第20小题审题不仔细,题目说“错误的是”,而学生则误看成“正确的”,看到第①个选项是对的,就理所当然的选了①。

四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堽城镇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四年级语文学科试卷及试题分析 一、试题分析 (一)试题质量分析 1 依据试题内容分析,试题中“积累运用”、“阅读”、“习作”题目比例大约为:5:2:3。其中,“积累运用”中包括有:写出拼音表示的字词、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猜字谜、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空、按要求写句子,按据所学内容填空、乱句重组等,题型不但全面,而且灵活多样。“阅读”又有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分:“课内”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以及对修辞方法的运用;“课外”则是对课内的补充与延伸,是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习作”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我的好伙伴”。 2、试题难易程度分析 从题目的设计来看,试题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小学学生识字与写字、阅读和习作的要求,从题目涉及的内容来看,不但涉及到全册的知识点,而且还注重了对课外背诵的国学经典的考查,试题难易适度,题型灵活多样,既能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做出正确的判断,及时调节自己的教学;又能让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特别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及阅读与习作的能力有了较准确的判断。较好的发挥检测这一指挥棒的作用,可谓是一份高质量的好题。 3、知识点涵盖与课程标准对应分析 统观全题,试题中仅仅依靠记忆来得分的题目少之又少,试题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习惯的养成,这也正是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

(二)试题质量评价 1、试题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体现了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综合考查,题型全面,覆盖面广,难易程度比较适中,注重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察、培养、提高。尤其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积累运用的考查,更注重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试题本着不但学会,而且会学的特点,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才达到了最终目的。 2、试题自身的特点 (1)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统观全题,需要学生仅凭借记忆能做的题目,不足20%,如:拼音写词语、补充词语、按要求填空,而大部分题目需要学生动脑思考,先搜寻到已知,再依据题目要求,转换成需求的答案,考查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 (2)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外延性。 用课上学到的方法来解决类似的问题,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与拓展;课外阅读的片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读来有兴趣、有乐趣,是全身心的参与到阅读中。 (3)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开放性。 试题中从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习作等题目的设计均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其实,这才是考试这种指挥棒应该发挥的作用,它在引领着教师的教,更引领着学生的学。 (三)对于命题的建议 本册要求背诵的课文篇目较多,可适当增加课文内容填空的相关题目。 二、试卷分析 (一)成绩统计 从成绩统计来看,学生成绩不是很理想,仍有个别学生还没有达到及格线,没能很好的完成本学年的学习任务。学生的优秀率也比较低,因此提高平均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专项练习精编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专项练习精编含答案 生字专项 一、按要求分类。 二、按要求补充音节。 1.给下面的汉字加上声母和声调。 ui u u e e ou ie uo 穗弗睦瑟哲搜芥梭 2.补充音节,记得加声调哟! 3.找出整体认读音节的汉字并注音。 4.找出三拼音节的字并注音。 5.下面生字中按正确音序排列的一项是()。 A.捶怯芜阀凿 B.拜丹敷俱谱 C.恶范潜抛堙 D.奥怖茅煌邀 三、我来为生字选读音,用“”标出。 卵(luǎn lǎn)俗(sú shú)跃(yuè yüè)穗(suì siù)巢(cháo cáo)苇(wěi wiě)眠(mán mián)霸(bà pà) 昧(mèi wèi)坠(zhuì suì)占(zài zhàn)怀(huái huǎn)

四、多音字练习。 1.读词语,把加点的字与读音连起来。 下降.涨.价 投降. jiàng 暴涨. zhǎng 降.落 xiáng 头昏脑涨. zhàng 降.服涨.潮 2.读句子,给下面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他宁.(níng nìng)可牺牲个人利益,采取息事宁.(níng nìng)人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2)“俗话说得好:‘好借好还.(huán hái),再借不难’。”这个道理我还.(huán h ái)是懂的。 (3)这个条件和要.(yāo yào)求对你来说没难度,要.(yāo yào)不要接受,你自己做决定。 (4)在一阵轰隆.(lōng lóng)隆的鞭炮声中,商场举行了隆.(lōng lóng)重开业的仪式。 3.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系少 ))) )))嚼扎抹 ()()() 五、同音字练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划去句中的错别字。

(完整)四年级英语上册试卷分析

四年级英语上册试卷分析 一、试题类型及特点 本次期中英语质量检测仍然是采用听力和笔试的方式,本次命题以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命题范围在听力和笔试内容上,侧重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试题紧扣《课标》,重视语言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着重于单词的考查,从听、写、认读等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试题形式灵活多样,知识面广,有层次性。 二、成绩统计 二、答题分析 1、听力部分: 本套听力试题略难一些,1/3学生几乎没有失分,1/3学生属于中等水平,1/3学生较差,听句子选出所听到的单词,都是音近词,部分学生混淆,听不准重点,有的没有听清楚句子,理解句子含义而失分,一些学生没有听清问题或是没有理解句子含义而无法选出正确的答案。单词始终是英语教学的一大薄弱环节,学生的掌握程度不是很好,1/3的学困生记不住单词,不明白如何去记忆单词,缺乏记忆的技巧,有的是懒惰,不愿意去记,缺乏信心和兴趣。 2、笔试部分: 笔试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字母、单词、单词分类,句子的搭配等方面的考查。其中第八题单项选择失分较多,说明学生语法点掌握程度不是很好。 三、存在问题 1.两极分化现象开始出现。好的学生不仅基础知识扎实,能力题的得分也高。而有的学生是双低,既基础知识得分低,能力题得分也低。 2.综合理解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学生在针对灵活题的运用上还需要教师加强训练。3.部分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有待强化,特别是在语速快的情况下,平时要多加练习。 4.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拼写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教师要加强落后生单词的默写训练。5.学生答题时缺乏认真仔细的态度,如本次出现的单词看错、抄错单词字母等。

四年级科学期中试卷分析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分析 这次考试学生的成绩还是比较满意的,平均分数38分,最高分50分。说比较满意是因为期中考试之前没有进行过一节的复习,学生考成这样的成绩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虽然这样,经过判卷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教师问题 这次试卷同以往的一样,由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组成,分值为50分。问答题共三个小题,分值分别为4分、8分、3分,有两题没有在我划的重点之中。让我明白,划题千万不可过于自信,范围也不可过小,针对考试更不能大意,应认真分析总结。 二、学生问题 从试卷中也发现了不少学生的问题,细细想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学生答题不认真。有好多学生书写不清导致丢分。答题 时只求块,粗心大意,不该写错的字写错了,字写得是缺胳膊少腿,真是让人头疼。有近6个学生一题得分不足10分。 2、会背不会写。从简答题中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背会 了,但是写不到卷上。写得意思明白,可是错字错句随处可见。 看来,平时的学习中,学生注重了记忆,而忽视了书写,造成了会也做不对的现象。 3、答非所问。纵观试卷,还发现许多的答非所问的现象。 看看试卷,驴唇不对马嘴的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记

住了,但是不理解,没有动脑筋的缘故。 三、教学措施 通过这次考试,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教育学生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科学的学习。无论 是讲课、学生复习、教师提问都要做到一丝不苟。 2、记忆理解相结合。上课,不能只要求学生死背,重要的 是理解,理解了也就会背了,答非所问的情况也能得到改变。 3、注重学生的表述。教师的提问不能光是口头提问,更要 让学生书写,让学生去发现有哪些字不会写,有哪些句子不会表达。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很好的搞好学生的科学复习。 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的科学成绩会更上一层楼。我热切的期待着学生的成功。

四年级语文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四年级语文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小学四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一) 月考已经结束了,为了加强以后的教学,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本次月考做个简单的分析: 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月考参加人数共有58人,总分4719.5 分,平均分81.4分,全班考试90分以上的有15 个同学,80-90分的有29人,70-80分的有11人,60-70分2人,不及格1人。 二、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多。试题共分为六大题:基础知识能力训练小小裁判员根据课文理解填空阅读分析作文 第一大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考察,失分不多,我们要把基础知识的掌握放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集成堆,要把基础知识日日清,本次考试我班平时认真的学生答题比较好。 第二大题,这个题主要考察学生们能力灵活运用。其中第一小题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和第三小题修辞手法失分较多,但是从学生们的答题上看部分学生做的还是很好的,平时学习不扎实的同学失分多。 第三大题,判断题,题不难,但知识点多。全面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第四大题,根据课文理解填空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要难,考到课文结构、课文体裁、课文主要内容和所揭示的道理等,失分严重。 第五大题是阅读短文。课外阅读《母亲的劝导》,学生们作答的很好,几乎没有出错的,这与平时的学习、理解、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主要考察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还是可以看出一部分学生们的课外阅读能力还很薄弱,经常读书,经常训练,相信学生会慢慢掌握要领的。 第六大题是作文。要求写一位自己敬佩的人,是考察学生们对生活的细心观察。部分学生能抓住人物特点来写,但还有一部分学生胡编乱造,写不出真情实感。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二) 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第一次月考试卷做以下全面分析。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30人。最高分88分,最低分16分。总分1662分,均分55.1分。 二、试题分析 这次月考,卷面共七题,分别从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题目容量适中,难度不大,无怪题偏题。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大多数题型都是课文中或平时训练中所接触过的,为学生应知应会的,如看拼音写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按原课文填空等。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看拼音写词语。此题中个“江南”出错率很高。这看出我在复习中忽略了课外的生字归整。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不同的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也不相同,这里出现了两组多音字,平时也全部训练过,当仍有个别学生出现错误,说明我在平时训练时缺少反复性的练习。 3、给字选择正确解释。正确率很高。

R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分类专项复习卷

R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分类专项复习卷(二)生词过关 一、单选题 1.下面的成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惊滔骇浪碧波荡漾微波粼粼风平浪静B.栩栩如生唯妙唯肖以假乱真身临其境C.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举世闻名名闻遐迩D.苦思冥想绞尽恼汁深思熟虑哎心沥血2.下列句子中,“骄傲”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看到盛大的国庆阅兵仪式,国人都感到十分骄傲。 B.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作为班长,他取得了一些成绩是不应该骄傲的。 D.自从王刚当上了值日班委,他骄傲得“尾巴”都翘上了天。 3.下列各组词语中全部适合描写正面人物的一组是[ ] A.昂首挺胸偷鸡摸狗大义凛然笑里藏刀 B.画龙点睛对答如流坚贞不屈一丝不苟 C.口若悬河多此一举东施效颦狐假虎威 D.狼狈为奸如狼似虎深入虎穴全神贯注 4.给下列成语中的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若隐若现()①如果②如,像③你 2.漫天卷地()①水过满②满、遍③随便 3.木容置疑()①包含②度量大③允许④相貌 4.毫不可惜()①毛发②计量单位③数量极少,一点 5.随遇而安()①相逢②境遇③对待 6.从容不迫()①用强力压制②急促③接近 7.局促不安()①部分②形势、情况③弯曲④拘束 8.屏息凝视()①除去,排除②抑止 9.趁其不备()①具备②预备,防备③设备 10.神清气爽()①明朗②清凉③率直④违背 11.所向披靡()①无,没有②倒下 12.举世无双()①向上抬②提出③推选④全 13.殊死拼搏()①不同②极,很③断,绝 14.跃跃欲试()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需要④将要

15.协调有序()①挑拨②配合均匀,和谐 16.恍然大悟()①突然②仿佛 17.耀武扬威()①光线强烈地照射②显扬,显示③光荣 18.受益匪浅()①强盗,坏人②不,不是 19.年少气盛()①兴旺②炽烈③丰富,华美④深厚 20.年逾古稀()①越过,超过②更,越发 21.欣喜若狂()①如果②如,像③你 22.形态各异()①分开②另外的③特别的④不同的⑤奇怪 二、填空题 5.看拼音写词语。 kuān kuòbó wùlǒng zhào fèi téng bēn téng yī jiùhuī fùcàn làn zhú gān guīl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èng xìzhào yào shù shāo jìng jìjūn yún chóng diékòng xìyè bǐng chù jiǎo hén j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hú jiàn xiūxiǎng zhù zhái yǐn bìyǐn cáng xuǎn zézhù zhǐdòng xuéróu ruòsōu su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īng xiépíng tǎn bātǔkuān chǎng yáng yìyǔn xǔwéi qiáng lóng dōng gū dúxùn ch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ù gài níng shìlěng kùyú kuài chāi chúshèng xiàfá mùgāo ào zhèng zhòng jīng j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ī wèi tǎng ruòshì hòu pí qìzé bèi lín jìn xìng gérèn píng tān wán jìn zh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ǎo zhǐméi huādiēdǎo kāi pìjiàn gélǎn duòsú yǔpíng héng lián jiékuà yu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ǎi xiáguì shùcāng bái hóng rùn yí zhíxìng yùn tái wān xíjīqī dài kōng kuà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àn tíng bó fùmó fàn xún jǐng chǎo rǎng chéng chǔbào fùxiōng huái hè cǎi tuī jià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ǎn lián shān diào guī fàn zào rèróng qiàhuáng hūn kè tīng gǎi guān chéng dùyī là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最新版知识归纳-(11649)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电子课本 一、观潮 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潮据堤笼罩盼滚顿逐渐犹 崩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 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 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仗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 动起来。 二、走月亮 鹅卵俗跃穗镀烁淘牵填庄家俗跃葡萄稻熟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 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 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 三、现代诗两首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萝 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巢苇罗眠霸占 四、繁星 昧坠怀 口语交际 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无声息日积月累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释义: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著昏黄的微光 第二单元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荚豌按僵苔囚溢适恐枪耐 玻璃探愉绕曾 6.蝙蝠和雷达

四年级下科学期末试卷分析

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整体情况分析: 本套试题涉及面广,对课本四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查,可以说面面俱到。既考查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本人认为,试题紧紧围绕《科学课程标准》,不仅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紧随最新科学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学科的特点,另外,从试卷本身来看,题量适中,灵活多样,紧紧围绕本册的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 二、答题整体情况分析 从整体上看,多数同学基础知识部分答得较好,失分较少,正确率在80%以上。分析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回答问题缺乏完整,有关科学生活部分的问题较多,是今后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三、逐题分析: (一)、填空 共6个小题,每空0.5分,总计10分。此题正确率达70%以上,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所学的科学知识,个别学生失分主要在第1题。还有第5小题,个别同学也出现了错误。原因是由于没有掌握扎实。 (二)、选择 正确率60%以上,多数学生错在第2小题和第5小题,错误的原因是由于学生缺乏对电路连接的理解,平时接触的少。 (三)、判断 共5个小题,每题2分,计10分。此题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从试卷答题情况来看,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率达75%左右,错的较多的是第2小题。 (四)、连线 分值在8分,学生得分基本在8分左右,失分很少。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掌握情况。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共3个小题,计12分。此题正确率为30%以上,2小题正确率较高,1、3小题失分较多,原因是学生对石灰岩的特点及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掌握不清,无法描述其特征,有的说不出来,有的回答的不完整。 四、改进措施: 1、加强和重视差生的辅导,并与家长取得联系,请求家长配合,对差生适量加强练习,使之不断巩固。 2、重视学习习惯培养,尤其是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加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多观察、动脑,积累生活经验,充分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4、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学习《课标》,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科学课爱学、乐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学生的今后发展。

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期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1试卷题型这次四年级的语文试题共100分,十大题,基本上是十个题型:有规范书写汉字、看拼音写词语、按要求写成语、音和词和关联词语的运用、判断说法、按要求写句子、按课文内容填空、口语交际、阅读和作文。 2试卷的特点。本试卷命题本着努力体现新课标中新理念的原则,除考察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增加了一些开放性、实践性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a.重积累。作为语文学科而言,积累非常重要,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本套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积累情况,如:第一题规范书写汉字;第二题看拼音写词语;第三按要求写成语;第四题音和词和关联词语的运用;第七题按课文内容填空。 b.重运用。如第五题按要求写句子考察学生对句式的理解和运用;第六题判断说法考查学生对课文相关知识的掌握;第八题口语交际。 c.重发展。试卷留给学生阅读、思考的空间。如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读短文,完成练习。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第二题读拼音写词语中,“膝盖”中的“膝”,“震撼”中的“震”,“疲惫”中的“疲”出现错误较多。2第三题出现错误较多的是含有一对近义词成语,许多学生由于不细心看题,出现写成含一

对反义词的成语或者随便写一个。这样的错误是由于平常在学习中没有很好的指导学生对四字词语或成语进行分类掌握,以至于学生对此类型掌握不好。3第四题关于音和词和关联词语的运用的考察中出现错误最多的是第1小题“给予”中“给”的读音,还有第4小题词语搭配。原因在于学生对“给予”中“给”的读音二声还是三声平时没能准确掌握,第4小题词语搭配平时运用和掌握不够好。4第五题中第4小题出现错误较多,学生对在句子中找出错别字方面掌握的不够好,在于平时实践运用少。5第七判断题中第1小题出现错误最多,学生读题由于不细心、不认真造成的。6第七题按课文内容填空中出现错误也较多的问题是出现会背写但出现写错字或少字现象。7第九题阅读中出现错误最多的是课内阅读中第2、3小题,尤其第2小题天()地()由于平时词汇量少,许多学生只会写一个,第3小题问题最大:a学生审题不清(不在短文里积累)b不会灵活运用(对量词的搭配掌握不好),此题看似简单,却出现很多问题。8十题写作中,学生基本上能做到中心明确,内容较具体。但大多数学生在写作中出现语句不够通顺,有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不够准确。 四、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的认真学习态度,平时提高要求,端正态度,作业的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做完题认真检查的习惯。 2、切实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重基础知识和实践运用相结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1 观潮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重、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扛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课件。(图文并茂、声乐结合)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奔“潮”,整体感知 1、释题知“观潮”。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观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2、人文理“观潮”。 a、导人。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 b.读文。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句子: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现潮最好的地方。 ◆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农历八月十八,市的盐官镇) ◆“据说”怎么讲?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问题。 二、品味“奇”,感觉奇观 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1、边默读课文边用“”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壮观、奇特。 a、点拨:句l:“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句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感悟形象: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眼看潮水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适时引导学生联系“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情景谈感悟。(奇:声音、形4k) b.精读第4自然段,立体赏“奇观”。 ◆读,朗读感受: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提高学生咬文嚼字品评“奇”。

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分析

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分析上学期期末考试已经全面结束,其中四年级科学试卷命制科学合理,渗透了新课改的理念,题目形式多样,难易适度,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为学生学好科学提供了正确的导向。从整体上看,这份试卷既注重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考察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试题,增加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在命题上较符合新课程理念,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即: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将试卷及试题情况、答题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总体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从整体情况看,教师能根据科学课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课堂上能放给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引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小组合作互帮互学。成绩较为理想,达到预期的目标。 首先,从形式上看,试题做到了图文并茂,深受学生的喜爱,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活动的主体”的理念,充分呵护了学生的心灵。其次,从语言表述上来看,每个问题的表述均简洁明了,表意准确,言简意赅,便于学生理解。再者,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本卷命题

注重实验探究。自主发挥,符合四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知识水平,既不拔高要求,多数学生能考出其真实水平。 本次试题内容多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了生活化的特点,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理念。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调取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有利于学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填空题 有的题目出现的错误主要集中在字音字形混淆,这说明多数学生对知识没有掌握。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理解,二是教师强调不够。2.判断题 第4题,错误人数较多,主要原因是学生识记不够,知识混淆。第5题,句子理解不清造成失分。 3.问答题 出错的原因:其一主要是学生对问题无从答起,问题回答的范围较宽泛,而学生可能更擅长具体的问题,且没有理解清楚题目。其二,教师对此部分的教学强调不够。 三、原因 1、四年级的科学课教学,教师对科学课的认识尚在建立中,对一些科学概念的理解也需要学习的过程,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解。因此,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分析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分析 一、考试情况 本次考试我班参考人数共72人,其中四人不及格,优生只有29人,优秀率为40.28%。均分是80.89,没达到均分的有12人。 总的说来,题目并不难,而且复习时都强调过。但学生答得如此惨不忍睹,原因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平时课堂效率因说话或注意力不集中而大打折扣,反复强调的仍有部分学生掌握不了。对于容易搞混淆的字词听写过后不能做到准确记忆,因懒于动口致使没有语感,阅读持马马虎虎的态度,不能准确把握语段所表达的意思。写作凸显了运用文字能力的不足,不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记叙事件,随意性很强。这次考试的结果虽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太影响情绪…… 二、试卷分析 .题型多元而多样。 纵观这份试卷,其内容涵盖了“听说读写、字词句篇”,题型多样而富有开创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方面的评价。一是紧扣文本又超越文本,广泛地涉及到文本的各个知识点;二是体现了情感、知识、能力三维目标的有效渗透,词句段篇做到了有机融合。

各类题型都需要学生在扎实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灵活运用,对于有一定积累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对于平时缺乏积累的学生来说就显得有一定的难度。 .突出语文的实践与开放。 知识积累题的灵活运用,生字词语题的基本功训练,课外阅读题的灵活丰富以及作文题的贴近生活,都拓展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并注重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测查。 .注重积累和运用。 本次试题紧扣文本,较好地处理了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实践的有机整合,体现了大语文观。 三、试题内容及答题情况 试卷共有“日积月累”“整合提高”“快乐阅读”“习作练笔”四部分,分值100分,对四年级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运用情况进行了具体测试。 大题日积月累。其实平时训练的也较多,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学得不够灵活不够扎实,以致于有17人丢分较多。主要问题是五小题的第3小题,说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意思,而这句诗课堂上讲过也抄过,可惜复习时一味强调古诗的默写而忽略了诗意的背诵,使得有61人程度不同地丢了1或2分,占全班人数的85%。而第4小题的反问句改陈述句的题也有36%的学生出错,说明平时反复讲时这些人就没听或没听会。

(完整)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 第一课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照()顺序来写的。 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 2、这段话从()、()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3、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和()。 4.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 5.《观潮》以总分结构独具特色,而这篇文章按照记叙文的常见形式先交代了()、()、()。这篇课文的结尾与《观潮》的开头异曲同工,赞美了钱塘江大潮的是()。 第三课鸟的天堂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边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给画的句子加标点。 2、选出该段中的一对反义词()-----()

3、这是作者第()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鸟飞的热闹情景。 4、这段话中描写鸟的形态的词有()、(),描写鸟的颜色的词有()、(),描写鸟的动作的词有()、()、()。三个“有的”构成了排比句写出了鸟的各种(),让我们感受到了鸟的天堂里鸟的生活的(),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和()之情。 5、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知道了鸟的()多、()多,还能感受到它们在这里生活得()。 6、这段话是()态描写。 第五课古诗两首 1、默写《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解释诗的含义。 2、《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时题在()墙壁上的一首诗。诗人分别从()、()、()、()、()、()这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苏轼字(),()朝人,号(),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题西林壁》中“题”的解释:() 4、山穷水复疑无路中的“疑”的解释:() 5、《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想要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是第()句和第()句诗所表达的含义。()这句话让人想起一句俗语() 6、《游山西村》的作者是()代的(),诗人以()字贯穿全诗,诗中()字写出了农家款待客人用尽其所有的盛情。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诗句是“”,诗句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7、昨天晚上,小红在做数学题是,尽管不断思考,还是找不到正确的思路,爸爸走过来,给她做了指点,她很快解出了这道难题。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课爬山虎的脚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概貌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试卷分析王荣霞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试卷分析 王荣霞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题主要有以下题型:填空、选择、判断、了连线和实验探究题。所出题型涵盖了本学期所学内容,试题结构合理、题型全面、题量适中,范围广泛,同时侧重双基,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 本套试题考试,共分为五大题。第一题填空,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每小题1分,共19分;第二题,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每小题1分,共6分;第三题,判断题,要求学生明辨是非,真正掌握知识点,共6。第四题连线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对所学知识能否更好的应用于实际生活,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释甚或中的一些现象。共两6分,共10分。第五题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值为6分。第六题问答,针对现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让学生分析原因,本题不难,学生掌握的英爱不错。 二、基本情况 本年级6班,共413人参加考试,合格率达90.1,优秀81.8%,最高分50分,最低分32分。 三、具体情况分析: 第一题填空。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的掌握情况,学生答题情况非常好, 第二题选择。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生活积累及观察利用能力,失分较高。丢分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小题,学生对于“油和水混合后的

变化”这节课学习的太死板,不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导致失分较多;第二小题是书上的原题,学生答错主要原因是对于所学知识掌握不牢,还有教师督促不严。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注意进行这方面的联系,多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题判断。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有2个学生考了满分,优秀率为82%,对于其它的题得分较高,说明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 第四题连线,学生对于动物保护自己的方式很感兴趣,掌握的很不错,失分较少。 第五题实验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从得分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动手试验能力较差,也可以看出教师在这方面训练较少,实验学生掌握的不牢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重视实验教学中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的探究,多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四、对今后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培养,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中积极的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探究周围世界的知识,激发学生对于我们生活中的现象及事物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的进行探究。 2.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积极的调动学生积极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改善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科学及应用科学的兴趣。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测试题试卷分析 本次测试总体来说难度不大,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语文能力的运用。从考试的效果来看,总体还可以,但是也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有些同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个别同学书写太差;对于一些考察语文能力运用的题目更是处理的不好,尤其是学习较弱的一些学生阅读能力较差。具体的试卷分析如下: 一、生字词语题 这些题目,学生掌握的还不错,错误比较少。 出现的易错字有:绵延不断 (绵与锦的区分)、剧与据的区分、五彩斑斓的书写;以及“即使”有些同学读成了“jì” 二、佳句积累题,个别同学出现错字,如宽窄的窄部首漏了撇、点。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题有些同学没有去掉中间的逗号,这类的训练题训练的较少,以后要多加训练。 2、修改病句题大部分同学能看出句中格外和特别重复, 四、阅读理解: (一)《桂林山水》 1、“屏”字是多音字,但在文中是píng,半包围结构 2、“这样的山”指“奇、秀、险”的山,个别同学不会抓主要特点来作答。 3、有些孩子把桂林的山跟泰山、香山作比较,有些孩子找错了,分析原因在于孩子对原文读的不透彻,理解不到位。

4、填空不能细心地去分析原文。 5、在对原文的概括方面学生仍然要多加练习。 (二)、《庐山的云雾》 1、很多同学把第二自然段中“写了庐山的哪几种雾,分别比做什么”概括不准确,找的不全面,原因还是对原文读的少,理解不透彻,还需加强培养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2、瞬息万变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有些孩子对于这类题很难下手,其原因还在于没有认真读原文,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文章要多读才能理解。 这一单元的检测结束了,但留给我的是更多的思考和困惑,无论是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课外阅读的拓展,还需不断思考不断努力不断改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词语专项)

词语专项 一、组词练习。 1.词语朋友手拉手。 构 宣 贫 庭 排 屈 穷 造 院 传 辱 除 2.小鱼吐泡(一字组多词)。 良 获 消 费 述 赞 二、选一选。 1.拼一拼,选出正确的词语,用“√”标出。 2.为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 手绢 sh ǒu ju àn 首捐 暴雨 b ào y ú 鲍鱼 琵琶 p í p á 噼啪 魔方 m ó f ǎng 模仿 敲门 qi ào m én 窍门 清洗 q īng x ī 清晰

韭菜(q ín c ài ji ǔ c ài ) 苗圃(mi áo p ǔ mi áo q ú) 安慰(An w èi ān w èi ) 出租(ch ū z ū ch ū zh ū)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青椒 淮河 管里 脾气 无线电波 B.农历 衣旧 干活 满意 天崩地裂 C.香味 庐山 卧室 滋润 提心掉胆 D.海报 顺利 均匀 沉稳 若有所想 三、看拼音,写词语。 1.我们都知道古人有腰间p èi ( )玉的习俗,而d ì w áng ( )腰间则j ì( )着金玉带以显hu áng ji ā( )地位的尊贵。 2.爸爸zhu ān m én ( )从网上xu ǎn ( )购了一批天然é lu ǎn ( )石,品质ji ān y ìng ( ),色泽鲜明古朴,k àng ( )压耐磨。 3.最近y án ji ū( )表明,变色龙不是靠色素细胞变色,它sh àn y ú( )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颜色,du ǒ( )避天敌,捕捉猎物。 四、选一选,填一填。 1.不入虎( ),焉得虎子。 2.爷爷刚打扫好了羊( )。 3.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 )。 4.村外的鱼( )里养满了各种各样的鱼。 1.瞧,那一棵棵枝叶( )的果树上,果实累累,树枝都被压弯了。 2.那( )的枝藤顺着架子交叉着爬满了大街的两旁和上空,使得大街成了一条长长的淡绿色走廊。 3.孩子们正值少年,有着( )的青春活力。 1.捉迷藏开始了,小伙伴们( )在各个角落。 2.尽管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很( ),但仍被我方公安人员识破了。 3.多年来,我的心里一直( )着一个秘密。 五、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词语练习。 1.ABB 式 白 红 金 黄 孤 怒 眼 急 软 明 冷 笑 2.填写AABB 式的词语。 (1)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 )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