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气路图讲解

制动气路图讲解
制动气路图讲解

制动气路图分析

一.制动控制单元

B01:BCU1.1 B10:BCU1.2

B06.02:预控压力截断塞门B06.03:制动风缸压力截断塞门 B60.02-1/2:常用制动电磁阀B60.02-3:预控压力传感器

B60.03:紧急电磁阀B60.17:预控压力测试口

B60.14:双向阀B60.14:备用制动预控压力传感器 B60.18:备用制动预控压力测试口B60.05:空重车调整阀

B60.15:空气簧压力传感器B60.19:空气簧压力测试口

B60.30:缩孔B60.06:空气簧压力截断塞门 B60.20:预控制压力测试口B60.07:制动中继阀

B60.13:制动风缸压力传感器 B60.21:制动风缸压力测试口

B60.08:制动高低分级电磁阀 B60.09:制动高低分级压力开关 B60.12:制动缓解电磁阀B60.10:制动缓解活塞阀

B60.22:制动缸压力测试口B60.11:制动缓解回路压力开关 B60.23:制动状态压力开关B60.16:制动缸压力传感器

B55.04/05:列车管压力传感器B55.06:列车管压力测试口

B55.03:备用制动截断塞门B55.02:备用制动中继阀

B50:工作风缸B51:比例风缸

F06.10:总风压力传感器F06.02:撒砂截断塞门

F06.03:低压撒砂调压阀F06.04:高压撒砂调压阀

F06.08:低压撒砂压力测试口 F06.09:高压撒砂压力测试口

F06.05:干燥砂电磁阀F06.06:低压撒砂电磁阀

F06.07:高压撒砂电磁阀

制动控制单元由供风模块B06、常用制动模块B60、备用制动模块B55和撒砂模块F06组成

常用直通制动:施加常用制动时,常用制动电磁阀B60.02得电,通过绿色箭头向制动中继阀提供预控制压力Cv,即制动风缸风源→截断塞门B06.02→常用制动电磁阀(常用制动电磁阀B60.02-1得电打开,B60.02-2得电关闭不排风)→紧急电磁阀的A1和A3(A1和A3常通)→双向阀B60.04的A1和A2→空重车调整阀B60.05(根据空气簧压力调整通风比例)→制动中继阀B60.07的Cv处。制动风源压力R通过蓝色箭头提供至制动中继阀,即制动风缸风源→截断塞门B06.03→中继阀B60.07的R处。

当中继阀的预控制压力Cv和制动风源压力R同时被提供,中继阀被打开,产生制动压力C(来自于制动风源压力R)到达制动缸,车辆施加常用制动

备用空气制动:施加备用空气制动时,列车管排风,备用制动中继阀B55.02打开,工作风缸B50通过黄色箭头向制动中继阀B60.07提供预控制压力Cv,即存储在工作风缸B50中的风源(备用制动需要的预控制风源压力)→备用制动中继阀B55.02→比例风缸B51进行减压→双向阀B60.04的A3和A2→空重车调整阀B60.05(根据空气簧压力调整通风比例)→制动中继阀B60.07的Cv处。制动风源压力R通过蓝色箭头提供至制动中继阀,即制动风源压力→截断塞门B06.03→中继阀B60.07的R处。当中继阀把B60.07的预控制压力Cv和制动风源压力R同时被提供,中继阀被打开,产生制动压力C(来自于制动风源压力R)到达制动缸,车辆施加备用空气制动

紧急制动:施加紧急制动时,牵引和电制动被切断,列车管快速排风,直通制动和备用空气制动冗余产生紧急制动,如常用制动模块B60中红色箭头所示,预控制压力Cv经截断塞门B06.02,→紧急电磁阀B06.03的A2、A3(此时紧急电磁阀得电,A2,A3通),→双向阀的A1、A2→空重车调整阀B60.05(根据空气簧压力调整通风比例)→制动中继阀的Cv处;与此同时备用空气制动产生的预控制压力一起被提供至中继阀的Cv处(备用制动模块B55中的黄色箭头);制动风源压力通过蓝色箭头经过截断塞门

B06.03到达中继阀B60.07的R处。当制动中继阀B60.07的制动风源压力R和预控制风源压力Cv同时被提供,制动中继阀被打开,产生制动压力C(来自于制动风源压力R)到达制动缸,车辆施加紧急制动

撒砂:撒砂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系数,在端车、IC03、IC06、IC11、IC14的BCU内设置撒砂控制单元,在端车的一轴及IC03、IC06、IC11、IC14的一、四轴设置撒砂管路装置;撒砂模块F06由总风供风,功能包括干燥砂、低压撒砂和高压撒砂,分别如图中红、黄、绿色箭头所示;为了优化撒砂量,在车辆速度小于160km/h时采用2.7Bar低压撒砂,在车辆速度大于160km/h时采用6.3Bar高压撒砂

制动分级:为了防止摩擦制动过热和防止超过允许的最大摩擦系数,根据不同的速度,车辆需施加不同的制动力,此功能通过制动分级电磁阀B60.08来实现;当车辆高速运行(V>200KM/H)时,电磁阀B60.08得电打开,A1和A2通,向制动中继阀提供预控制风源压力T,此压力可以减缓预控制压力Cv,从而减低车辆制动力;当车辆低速运行(V<200KM/H)时,电磁阀B60.08失电关闭,A2和A3通,排空预控制压力风源T,车辆正常施加制动

制动强迫缓解:当操作强迫缓解开关时,强迫缓解电磁阀B60.12得电打开,A1和A2通,风源到达活塞阀B60.10,此时活塞阀切断来自制动中继阀制动压力(A1和A2不通),同时通过

侧排口A3排掉制动缸压力,实现制动缓解

二.司机室制动控制设备

C23:司机制动手柄N03:紧急制动按钮

C06:总风和列车管风压表C03:均衡风缸压力表

C02:备用制动手柄C14:启用备用制动截断塞门司机室制动设备包括司机制动手柄,备用制动手柄,紧急制动按钮等,车辆正常运行情况下使用司机制动手柄,启用备用制动时使用备用制动手柄,此时需打开截断塞门C14

三.备用制动控制

C007/1:总风压力测试口C07/2:列车管压力测试口

C11:均衡风缸C01.05:单向阀

C01.07:均衡风缸压力测试口C01.06:列车管充风中继阀

C01.08:活塞阀C01.04:调压阀

C01.03:单向阀C01.02:列车管充风电磁阀车辆正常运行时,安全环路建立,列车管充风电磁阀C01.02

得电打开,向列车管充风,如绿色箭头所示:总风管→6Bar调压阀C01.04→单向阀C01.03→列车管充风电磁阀得电(A2和A3通)→列车管

启用备用制动时,需打开截断塞门C14,如蓝色箭头所示:C14打开→活塞阀C01.08打开(A和P通);将备用制动手柄置于充风位给列车管充风,如黄色箭头所示:备用制动手柄置于充风位(1和2通)→均衡风缸C11→中继阀C01.06提供预控制压力Cv,同时总风经红色箭头向中继阀提供风源R,当Cv和R同时被提供,中继阀打开,产生列车管压力C,经过活塞阀C01.08向列车管提供6Bar风源

四.基础制动装置

1.动车转向架

G03/G04/G05:速度传感器G06:加速度传感器

D02/D03:制动缸D04:制动软管

D05:制动盘D07:制动衬垫

2.拖车转向架

G03/G04/G05/G06:速度传感器G06:加速度传感器

D02:常用制动缸D03:停放制动缸

D05/D06:铸钢制动盘D07:制动衬垫

D08/D09:停放制动缓解拉手

基础制动装置分为动车和拖车基础制动装置,动车转向架设置四个常用制动缸,采用轮盘制动方式;拖车转向架设置六个制动缸,包

括四个常用制动缸和二个弹簧承载的停放制动缸,均采用轴盘制动方式;常用制动缸充风施加制动,排风缓解制动,停放制动缸充风缓解制动,排风施加制动;每个转向架设置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和二个位于同侧的单通道速度传感器(动车)和双通道速度传感器(拖车)

五.空气悬挂装置

L14:溢流阀L02:空气簧供风截断塞门

L11:空气簧压力测试口L10:单向滤尘器

L04/L17:充风高度阀杆L16:二位空气簧排风阀(仅头车)L06:安全阀L15:排风高度阀杆

L09:空气簧压力测试口L05:空气簧压力开关

L13:一二位空气簧压力均衡阀

空气悬挂装置由总风管供风,并设置一个6.7Bar的溢流阀,当总风压力大于6.7Bar时方可向空气悬挂装置供风;空气悬挂装置通过均衡阀L13采集一、二端空气簧压力的平均值并将压力信号反馈到空重车调整阀B60.05来控制预控制压力的大小,从而决定制动力的大小,如图中红色、粉色和蓝色箭头所示:总风管→溢流阀L14→空气簧供风截断塞门L02→单向阀L10→二位端充风高度阀杆L04/2→二位端空气簧排风电磁阀L16→二位端空气簧→二位端空气簧压力开关L05/2→均衡阀L13→空重车调整阀B60.05(一位端空气簧供风走向雷同,如蓝色箭头);仅在端车二位空气簧设置排风阀L16,当一位空气簧爆破时,L16得电排风,防止一位端转向架贴地

六.防滑装置

防滑阀由保持阀的排风阀组成,防滑控制单元采集速度信号控制防滑阀,如果车轮发生滑行,各车制动控制单元将激活轴上的防滑阀以缓解制动,此时保持阀得电关闭,切断制动压力,排风阀得电打开,将制动缸内的风压排空,实现制动的缓解

七.供风装置

1.辅助空压机

U03.04:单向阀U03.08:辅助风缸压力测试口

U03.02:辅助风缸压力传感器U03.05:辅助风缸压力表

U01:辅助空气压缩机U12:辅助空压机安全阀

U16:单向阀U02:辅助风缸

U03.03:单向滤尘器U03.06:调压阀

U03.09:升弓压力测试口U15:风压调节阀

U10:升弓电磁阀

辅助空压机位于TC02、TC07、TC10和TC15车,当总风风压充足时,总风管同时向辅助空压机风缸和车顶高压装置供风(如

红色箭头所示);当总风低于5Ba,车辆无法接通高压时,辅助空

压机由DC110V供电启动,向车顶高压装置供风(如绿色箭头所示)

2.主空压机

A01:主空压机A15:冷凝水收集器

A04:单向阀A06:安全阀14/1:主空压机风缸

主空压机位于IC03、IC06、IC11和IC14,每个空压机包括一个传送率为1300L/分的空压机组、一个双塔型干燥器和一个具有防冻功能的冷凝水收集器;主空压机启动后经由单向阀A04、安全阀A06、风缸A14向列车总风管供应10Bar压缩空气

八.风缸装置

总风管经由截断塞门B27向总风缸A14供风,再经单向滤尘器B03,单向阀B04向制动风缸供风(如蓝色箭头所示),向制动系统供风;经单向阀P08向负载风缸P01供风,P01仅向卫生间系统提供风源

九.汽笛、雨刷、轮缘润滑供风

P02:汽笛供风截断塞门P07:脚踏汽笛按钮

P06:高音汽笛电磁阀P03:低音汽笛电磁阀

P04:高音汽笛P05:低音汽笛

汽笛由高低音汽笛组成并由总风管供风,高低音电磁阀P06、P03由司机室汽笛开关控制,高音汽笛PO04为660HZ,低音汽笛P05为370HZ,同时汽笛可以通过司机脚踏汽笛按钮P07控制并产生高低音双响汽笛

Z17:总风管折角塞门Z13:列车管折角塞门

Z08:雨刷供风截断塞门S01-S12:雨刷控制单元V01:轮缘润滑供风截断塞门V02:轮缘润滑控制单元

十.停放装置

H01.02:调压阀H01.03:停放制动双稳态电磁阀H01.04:停放制动压力测试口H01.05:停放制动压力传感器H10:双向阀H29:停放制动截断塞门在所有拖车上设置有停放制动控制单元,足以使车辆在30‰的坡度上稳固停靠;停放制动采用弹簧储能制动方式,排风时施加制动,充风时缓解制动,并由制动风缸经由6Bar调压阀H01.02供风,再经双稳态电磁阀控制停放制动的施加与缓解;为了预防

停放制动夹钳的机械性负荷过载,再停放制动管路和常用制动管路间设置双向阀H10,当常用制动和停放制动同时施加时,常用制动向停放制动缸充风,使停放制动得到部分缓解

十一.总风和列车管路系统

EC01-FC04 FC05I C06-IC08 IC09TC10-IC11 SC12 SC13-EC16

如图所示,红色为总风管,黄色为列车管,并在FC05、IC09和SC12车有交叉;同时在端车的一位端,IC03、IC06、IC11和IC14车的两端设置折角塞门

十二.其他

1.回送装置

Z29:单向阀Z30:回送截断塞门

回送模式下,动车组与机车连挂,并由机车列车管向动车组的

列车管和总风管供风,此时需打开截断塞门Z30,使列车管向总风管供风

2.高速排风阀

N05:高速排风电磁阀N04:活塞阀

当启用紧急制动时,安全环路断开,高速排风阀N05得电激活,活塞阀N04打开,使列车管高速排风,施加紧急制动

3.次级供风装置

Z21:次级供风装置截断塞门

次级供风装置由总风管提供风源,向本车门和空调单元供风

热分析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热分析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 ?. 译者:陶咏 热分析是表征材料的基本方法之一,多年以来一直广泛应用于科研和工业中。近年来在各个领域,特别是高分子材料领域,都有了长足发展。根据标准,热分析仪器已经成为、工业实验室和研究开发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使用现代化的热分析仪器系统,可以使测量操作快速、简便、可靠。 本文以公司生产的(商品名)塑料样品的测试为例,以德国耐驰()仪器公司出品的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动态热机械分析仪与热机械分析仪为测试仪器,简要阐述了热分析技术在高分子工程材料领域的应用。 差示扫描量热法() 是应用最广泛的热分析技术之一。在实际应用中塑料和橡胶材料的机械性能与其热性质-—玻璃化转变温度()、熔融温度()、结晶温度()、比热()及热焓值等有一定关系。氧化诱导期测试()可以给出材料的氧化行为和添加剂影响的信息。高压可以进一步给出压力对氧化反应、交联反应和结晶行为的影响。曲线上熔融峰的形状可以给出晶粒尺寸分布的信息,熔融焓给出了结晶度的信息,许多半结晶的热塑性材料在熔融温度前在应用温度范围都有一个放热的冷结晶峰,由此引起的收缩会影响材料的使用。用还可以得到杂质和湿度的影响。在程控冷却中可以得到材料结晶温度、结晶速率以及成核剂和回收材料的影响。第二次加热曲线能给出材料加工工艺和制备条件的影响。 图用?测得的保险杠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加热曲线。测试条件为动态氮气气氛,氮气流量,加热速率为,铝坩埚加带孔盖。 从第一次加热的曲线中可以看出混合物中半结晶的在℃有玻璃化转变,Δ为;在℃熔融,熔

融焓为;熔融前在℃有冷结晶峰,焓变为;在℃还有一个吸热峰,这是聚乙烯基添加剂产生的。由于热机械历史的影响,在第一次加热曲线中看不到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以的速率冷却后的第二次加热曲线中才能看到的真正性质。在第二次升温曲线中可以清楚的看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Δ为。的熔融峰在℃左右,这是因为第一次熔融后样品和坩埚底接触更好。第二次加热曲线的熔融峰和第一次加热曲线明显不同,缓慢冷却后冷结晶峰消失了,产生了新相β相,在℃可以看到它的熔融峰。应用公司的峰分离软件可以将这两个熔融峰分开并且定量计算两个相的量。第二次加热曲线上还可以在℃看到的熔融峰。 动态热机械分析() 可以定量将高分子材料的粘弹性表征为温度、时间和频率的函数。 图:的粘弹性,多频率测量(三点弯曲,,、、、) 图是用测量的保险杠的谱图。样品形状为杆状,三点弯曲模式,动态力最大为±,升温速率,测试频率、、、。随着测试频率的增加特征温度向高温方向偏移,材料的刚性(用储能模量表示)增加。储能模量由三步明显下降。在的‘曲线上第一步在-℃,对应与‘’曲线上在-℃,δ曲线上在-℃,这是弹性体组分的玻璃化转变引起的。第二步在℃(‘),这是的玻璃化转变引起的,对应曲线上在℃。第三步在℃(‘),这是玻璃化转变引起的。可以看出第一和第三步在曲线上不能测得,和相比对玻璃化转变更灵敏。 热机械分析() 可以准确测量材料的线膨胀系数α。和相比,测试时样品上施加的是静态负荷。用针刺模式可以测量油漆层的软化,用拉伸模式可以测量薄膜和纤维的膨胀。

全自动热解吸仪的日常维护

热解吸仪的日常维护 全自动热解吸仪是一种样品预处理装置,常与气相色谱仪配套使用。它先把样品热解吸到大注射针管中,再手工取样进样,然后气相色谱分析。全自动热解吸仪主要由:解吸活化处理炉、大注射器加热恒温炉、双温度控制器和手动操作四部分组成。全自动热解吸仪除配有解吸炉外,还配装了大注射器加热恒温炉实现了一机多用的目的,因此和以往的同类解吸仪相比具有简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分析精度。 全自动热解吸仪采用吸活化处理炉和大注射器加热恒温炉一体化设计,一机多用,大大提高全自动热解吸仪的性价比和运行成本;同一样品可以实现多次重复进样,消除进样或分析过程中误操作后带来的不利影响;做的测定时,可以使用廉价的活性碳吸附管等;同国产不同类热解吸仪(装置)相比,安装解吸管简单,且实现了无死体积操作;全自动热解吸仪特别适合于对色谱分析不太熟悉的操作新手。 全自动热解吸仪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保养,以保证其后期工作的正常进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那么要如何提高全自动热解吸仪的使用寿命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1、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并详细阅读全自动热解吸仪有关技术资料。 2、全自动热解吸仪易损件应定期更换。 3、电气设备应定期维护。 4、电控部分的原器件、电源、传感器、触摸屏等要做好绝缘、防鼠、控温。减少因氧化、老化、漏电、短路、断路造成元气件损坏。 5、各种计量仪器上的刀口、刻度、指示器要防止损伤,要保持清洁,并定期请计量部门校准。 6、机械系统因磨损、锈蚀、灰尘、油污、断裂、破损、落入异物、松动或操作不当造成全自动热解吸仪出现死机、打滑、振动、运转不同步、丝杆螺丝调不动,声音温度异常,可通过看、听、测、摸等多种手段进行检查。 7、对电气故障出现起不动,指示灯不亮、显示器不显示或数据显示异常,可检查全自动热解吸仪开关、保险丝、灯丝、电器件是否漏电、或接触不实,并可通过测量电阻、电压、电流信号,更换有疑问的原器件来检查。 北分三谱ATDS-20A全自动热解析仪

热分析

1.什么是热分析? 热分析 程序温度下,测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类技术 只要将总定义中的物理性质代换成诸如质量、温差等物理量,就很容易得到各种热分析方法的定义 热重法 程序温度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技术 差热分析 程序温度下,测物质和参比物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技术 2.热分析包括: 差示扫描热量法 差热分析 热重法 3.热重(TG)基本原理 在程序温度(升/降/恒温及其组合)过程中,观察样品的质量随 温度或时间的变化过程。 应用: 质量变化热稳定性分解温度组分分析脱水 腐蚀/氧化还原 反应动力学 4.同步热分析的优势 样品的TG(质量变化) 和DSC(热量) 效应可以在一次测量中完成 ?缩短测试时间 ?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可比性 不会受测试条件的影响 不会受样品制备的影响 不会受材料的不均一性的影响 5.常规 DTA测量方法 恒定加热速率时,测样品温度的变化速率 通常T稳速上升,熔化或吸/放热反应T平台 参比物:在所测范围内不发生任何热效应 记录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差 Al2O3 6.DSC 基本原理及应用 在程序温度(升/降/恒温及其组合)过程中,测量样品与参考物之间的热流差,以表征所有与热效应有关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7.第一次升温 : ● 玻璃化转变在转变区域往往伴随有应力松弛峰 ● 热固性树脂:若未完全固化,第一次升温Tg 较低,伴有不可逆的固化放热峰 ● 部分结晶材料:计算室温下的原始结晶度 ● 吸水量大的样品(如纤维等):往往伴有水分挥发吸热峰,可能掩盖样品的特征转变 高分子材料的二次升温 ● 玻璃化转变:消除了应力松弛峰,曲线形状典型而规整 ● 热固性树脂(未完全固化):玻璃化温度一般会提高。 ● 部分结晶材料:经过特定冷却条件(结晶历史)研究结晶度、晶体熔程/熔融热焓与结晶历史关系。 ● 易吸水样品:消除了水分的干扰,得到样品的真实转变曲线 ● 横向样品比较,消除了热历史的影响,有利于比较样品的性能差异 8.高分子测试一定需要二次升温吗? 取决于您希望看到什么样的结果 关注样品原始的信息:一次升温 消除热历史或力学历史:二次升温 各样品在相同的起点上进行本身性能的比较:二次升温 热固性材料:第一次和第二次升温都很重要 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降温条件。 应用: ? 玻璃化转变 ? 熔融、结晶 ? 熔融热、结晶热 ? 共熔温度、纯度 ? 物质鉴别 ? 相容性 ? 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 ? 反应动力学 ? 热力学函数 ? 液相、固相比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