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期手术治疗乙状结肠破裂30例论文

合集下载

创伤性结肠破裂一期手术临床治疗研究

创伤性结肠破裂一期手术临床治疗研究

创伤性结肠破裂一期手术临床治疗研究目的整理该院创伤性结肠破裂患者的一期手术资料,探讨一期手术对创伤性结肠破裂的治疗效果。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4例创伤性结肠破裂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情况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例患者,实验组采用一期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二期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100.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2.59%,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63%,实验组治疗满意度评分(86.23±5.23)分,对照组治疗满意度评分(64.45±5.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创伤性结肠破裂多为外伤引起,患者在外力作用下导致发病,且结肠破裂的临床症状特异性不强,通过一期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但依旧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情程度选择治疗术式,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一期手术治疗创伤性结肠破裂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创伤性结肠破裂;一期手术;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创伤性结肠破裂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细菌性腹膜炎等,临床上患者创伤性结肠破裂的发病率较低,且由于患者结肠内的液体较少,细菌较多,对于患者的腹腔内炎症反应有一定的影响,在临床上创伤性结肠破裂导致的细菌性腹膜炎发病时间较晚,确诊时间长,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临床上出现一定的漏诊率,漏诊后创伤性结肠剖裂经常导致严重的腹膜后感染,危急患者的生命[1]。

创伤性结肠破裂由于外力导致发病,其创伤多数为开放性创伤,对于患者的救治产生误导,且创伤性结肠破裂的临床症状主要以腹部压痛、反跳痛、发热、腹胀为主,其临床症状不够典型,在确诊后需要及时通过手术治疗,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目前临床主要以一期手术、二期手术等术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2]。

该文对方便选取的2008年1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54例创伤性结肠破裂的手术疗效进行对比,总结一期手术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结肠损伤一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分析

结肠损伤一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分析

结肠损伤一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6-05-10T16:01:41.323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16期供稿作者:周洪彪[导读] 黑龙江省肇源县人民医院结肠在腹腔内所占面积较大,右半结肠壁薄而腔大,左半结肠肌层较厚,而腔小。

周洪彪(黑龙江省肇源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大庆 166500)【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损伤的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方法疗效。

方法:对30例结肠损伤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治疗,无腹腔内感染、吻合口漏、死亡病例发生。

结论:根据损伤部位不同选择合适的术式。

患者结肠损伤部位在盲肠、升结肠时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在横结肠时行横结肠切除吻合术,在降结肠时行左半结肠切除术,在乙状结肠时行乙状结肠切除吻合术。

【关键词】结肠损伤;切除吻合术;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R65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6-0036-02 结肠损伤的原因多为外伤性、医源性。

结肠在腹腔内所占面积较大,右半结肠壁薄而腔大,左半结肠肌层较厚,而腔小。

结肠内含有较多种类和数量的细菌,其损伤率较高,约为 7%,多为开放性损伤[1]。

抢救生命、保证重要生命器官的优先救治,这些创伤的一般处理原则同样适用于结肠损伤患者。

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结肠损伤患者30例行切除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30例结肠损伤患者,期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7~51岁,平均年龄36岁。

受伤至手术时间1~15小时,损伤部位:肠断裂3例,肠破裂27例,裂口直径小于2cm。

1.2 方法结肠损伤的术前处理,放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以减少或防止术后腹胀。

留置导尿管,以观察有无泌尿系损伤和尿量。

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氧。

伴休克者,迅速输液、输血,维持血压和组织灌注。

应用抗生素,多主张联合用药,并加用对厌氧菌有效的药物(如甲硝唑)。

探讨结肠损伤一期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探讨结肠损伤一期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探讨结肠损伤一期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摘要】回顾23例结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肠损伤一期手术的治疗价值,证明结肠损伤一期手术切除吻合或修补治疗是可行的。

【关键词】结肠损伤;一期手术;结肠灌洗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中男17例,女6例。

年龄11~60岁。

致伤原因:(1)开放性损伤16 例,其中刀刺伤12 例,火器伤1 例,其它3 例。

(2)闭合性损伤7例,其中车祸伤4 例,坠落伤2例,钝器伤1 例。

受伤部位:升结肠损伤7 例,横结肠损伤3 例,降结肠损伤8 例,乙状结肠损伤5 例。

结肠全层断裂伤16 例,肠壁部分撕裂或穿孔7 例。

6例为肠壁多处穿孔。

合并伤16 例:肝脾破裂各2例,胃破裂1 例,小肠破裂10例,肾损伤1例,四肢或骨盆骨折共3例。

全组病人均有腹膜炎表现,合并休克8例。

伤后距手术时间:2~18h,其中10h 以内者19例。

1.2手术方式及术中处理要点本组一期手术中行结肠修补8例;切除吻合15例,其中升结肠肠段切除吻合3例,右半结肠切除吻合3例,横结肠及左半结肠楔形或者肠段切除吻合9例。

术中处理要点:(1)开腹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干净。

(2)用纱布保护好腹腔,封闭肠管裂口,扩肛,对破裂口远端结肠内粪便通过轻柔挤压自肛门排出,破裂口近端结肠内粪便则通过切除阑尾后,从阑尾残端置冲洗管冲洗,经破裂口插管吸引方法,用生理盐水2000mL 加庆大霉素48万U配制的灌洗夜反复灌洗清除。

平均需盐水约4000mL。

(3)清创裂口边缘不健康的组织0.5~1.0cm。

如需切除吻合者,应根据肠系膜血管走行判断切除范围,修剪肠管至断端有良好血供,断端肠管的对应系膜缘应多切除一些,一般呈45°角,断端修剪肠脂肪垂不超过1cm,吻合口要对齐,且保持无张力。

用Ⅰ号丝线做间断全层内翻缝合,一层吻合针距0.4cm,边距0.5~0.7cm。

以保证吻合口肠壁组织的血运畅通,有利于吻合口的组织愈合,又不致使针距间留有空隙形成外漏。

结肠损伤28例I期手术治疗体会

结肠损伤28例I期手术治疗体会

结肠损伤28例I期手术治疗体会
苑海明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1995(8)6
【摘要】我院1989—1993年,对28例结肠损伤患者急诊行一期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23例,女5例;年龄17-59岁。

撞击伤18例,坠落伤3例,锐器伤4例,枪弹伤2例,医源性损伤(纤维结肠镜检)1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6-120小时,平均37.3小时。

受伤部位升结肠8例,横结肠7例,降结肠8例,乙状结肠5例。

单纯损伤20例,合并其它脏器伤8例。

【总页数】2页(P256-257)
【作者】苑海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9
【相关文献】
1.32例创伤性结肠损伤一期手术治疗体会 [J], 邓明辉;刘列科
2.结肠损伤一期手术治疗体会 [J], 侬正丕
3.外伤性结肠损伤一期手术修复治疗体会 [J], 赵英宏;钱伟峰;吴爱国
4.40例结肠损伤Ⅰ期手术防漏治疗体会 [J], 郑三龙;董银顺;张民英
5.18例结肠损伤一期手术的治疗体会 [J], 丁洪飞; 颜庆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期手术治疗结肠损伤38例体会

一期手术治疗结肠损伤38例体会
 ̄ e um e s 】 8. 1 7. 5 n Pr s . 99 1 】 6.
【 】 季 卫 东 .学 习 障 碍 儿 童 认 知 功 能 对 照 研 究 . 中 国 心 理 卫 生 杂 志 , 7
19 , 1 ( ) 1 - 4 9 9 3 4 :2 321
( 稿 日期 :2 0 收 0 2年 4月 1 日) 7
由 于 结 肠 壁 较 薄 ,血 液 循 环 较 差 ,肠 内 容 物 流 动 性 差 ,易
有不 同程 度休克者 1 5例 ,有腹膜炎体 征者 2 3例。
22 . 损 伤 程度 及 部 位
胀气 ,组 织愈 合能力 差 ,损 伤后 周 围污染 严重 等原 因 ,所 以 传统 的结 肠损 伤手 术治疗 一般 采用 二期 手术 。近年 来认

期 手 术 治 疗 结肠 损 伤 3 8例 体 会
广 东顺 德 市 陈村 医院 (2 3 3 黎 信 义 58 1 ) 陈 少雄
} 【 】 的 总 一 手 治 结 损 的 床 验 方 : 应 一 手 治 的 8 结 损j : 摘 要 目 : 结 期 术 疗 肠 伤 临 经 。 法 对 用 期 术 疗 3例 肠
}伤患者 的临床 资料进 行回顾性 分析。结果 :3 例 全部 治愈 ,有 3 术后发 生腹 腔或切 口感染 ,经相应 处理 ・ _ 8 例 l } l而痊 愈 ,无 1 _ 例发 生肠瘘。结论 :一期 手术治疗 结肠损伤效果 满意 ,是一种 可行 的手术方式 。
【 关键 词 】 结 肠
伤 原 因 :交 通 意外 2 8例 ,坠 落 伤 4例 ,刀 刺 伤 3例 ,枪 伤 2例 ,其 它 伤 1例 。 受 伤 后 8小 时 内就 诊 者 3 例 ,超 过 8 1 小 时 但 伤 口污 染 轻 、腹 腔 无 明 显 感 染 现 象 者 7例 。 入 院 时

33例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的诊治体会

33例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的诊治体会

33例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的诊治体会标签:乙状结肠破裂;特发性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又称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是指乙状结肠无明确器质病变或外伤情况下突然发生的破裂。

该病临床少见,误诊率、病死率高,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部分患者有便秘史[1]。

2001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自发性乙状结肠破裂患者33例,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3例患者,男22例,女11例,年龄52~86岁,平均68岁。

发病至就诊时间1~8 h者8例,8~24 h者14例,24~72 h者8例,超过72 h者3例。

既往有慢性便秘史25例,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病史16例,发病前有用力排便、排尿或呛咳等诱因者18例,均无明确外伤史。

1.2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突发剧烈腹痛,逐渐向全腹弥散,起始发病位于右下腹者2例,左下腹者21例,不明确者10例。

体检均有腹膜炎表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其中6例首诊时有休克表现(血压低于90/60 mm Hg,脉搏120次/min以上)。

全组中29例血象升高,1例下降,其余3例在正常范围。

立位腹部平片提示膈下游离气体者22例(66.7%),无膈下游离气体者11例(33.3%)。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探查证实为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术前考虑为该病者11例,胃十二指肠穿孔者10例,阑尾穿孔者2例,其余不确定)。

1.3手术方法33例均通过手术探查明确诊断,并经病理证实为非肿瘤穿孔等其他因素引起。

穿孔部位24例位于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即Sudeck临界点),9例位于乙状结肠中下段。

裂口呈鱼口状,长径2~3 cm,边缘光整。

乙状结肠系膜均较短且肥厚,所有患者腹腔均有粪渣及脓性渗液。

手术方式:29例行破裂口修补加近端结肠造瘘加腹腔冲洗引流术;4例行破裂处结肠拖出造瘘术加腹腔冲洗引流术,术中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及甲硝唑冲洗腹腔,尽量减少腹腔脓液及粪渣残留,并放置2~3根腹腔引流管。

23例左半结肠损伤Ⅰ期手术治疗体会

23例左半结肠损伤Ⅰ期手术治疗体会

23例左半结肠损伤Ⅰ期手术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左半结肠损伤一期修补的可行性及其指征.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对23例左半结肠损伤患者施行一期手术修补的治疗过程.结果术后发生肠瘘2例,后经瘘口充分引流、伤口换药、加强营养等综合治疗2个月左右均治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5例,经换药后15~40天均痊愈;全组无1例死亡.结论左半结肠损伤后可一期手术修补,但仍应结合具体伤情和患者的个体情况.【关键词】左半结肠损伤一期修补结肠损伤是腹部外伤中较常见的腹腔内脏器损伤之一,占腹部创伤的10%~22%[1],目前还没有理想及统一的术式.右半结肠损伤Ⅰ期手术处理临床上已开展较多,而对左半结肠损伤Ⅰ期手术处理还较慎重.近年来随着外科操作技术上的进步,新型有效抗生素的出现,静脉高营养( TPN) 的应用,及术中、术后的特殊处理,使左半结肠损伤Ⅰ期手术治疗成为可能.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1998年8月~2010年4月共收治56例左半结肠损伤病例,其中23例采取了Ⅰ期手术,男16例,女7例;年龄16~56岁,平均29.3岁.损伤至手术时间8小时内15例,8~12小时6例,12小时以上2例.左半横结肠9例,脾曲3例,降结肠6例,乙状结肠5例.开放性损伤17例,闭合性损伤6例.按F1int分级[2],Ⅰ级17例,Ⅱ级6例.表1 左半结肠损伤Ⅰ期手术1.2 治疗方法23例均采用Ⅰ期手术,其中对损伤范围在1/2肠管周径之内,特别是腹膜后间位部位损伤和系膜缘部位损伤的,在创缘常规清创后行Ⅰ期修复20例,3例患者损伤范围超过1/2肠管周径,但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其他严重合并损伤,受伤时间较短,腹腔污染不重的行Ⅰ期肠管切除吻合.术中常规行远近端肠管灌洗,术后远端结肠内常规放置肛管.2 结果术后发生肠瘘2例,后经瘘口充分引流、伤口换药、加强营养等综合治疗2 个月左右均治愈; 术后发生切口感染5例,经换药后15~40 天均痊愈; 全组无1例死亡.3 讨论结肠损伤一旦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因其结肠独特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损伤后处理较为复杂.传统的结肠损伤手术,一般采取Ⅰ期结肠造瘘、Ⅱ期手术治疗的方法.但两次手术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加重了患者的负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了患者生理及心理负担.原Ⅰ期手术修复也仅限于升结肠、小口伤,F1int 分级为Ⅰ级的少数患者,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提高,特别是90年代初期对左半结肠的Ⅰ期手术又有了新的看法,认为肠腔内容物对肠黏膜上皮细胞具有重要的营养作用,提出了只要在手术时静脉适当应用抗生素和术中行肠腔机械性清除,结肠损伤Ⅰ期手术是安全的[3].本组23例中除2例有肠瘘外,其他患者均无吻合口瘘.左半结肠损伤Ⅰ期手术的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护理方便、费用低等优点,但存在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等巨大风险,故对以下情况一般不宜行左半结肠损伤Ⅰ期手术:①有合并其他脏器严重损伤而危及生命的患者; ②受伤时间在8 小时以上特别是超过12 小时者,此类患者腹腔细菌的繁殖往往已不可避免; ③腹腔污染特别严重者;④60 岁以上老年、体弱患者或合并有糖尿病、肝硬化、肺结核等慢性病者; ⑤F1int 分级Ⅲ级者,因其肠系膜血运破坏严重而不宜Ⅰ期手术.以往对结肠损伤的Ⅰ期手术适应证较严,而对左半结肠损伤Ⅰ期手术适应证更要严格掌握,这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甚至生命.我们体会以下情况可以考虑采取Ⅰ期手术方式:①受伤时间不超过8小时,以6小时内最好;②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其它影响营养不良的慢性病;③无合并其它重要器官损伤,术中无明显大出血及严重休克者;④腹腔污染较轻者;⑤F1intⅠ~Ⅱ级者,Ⅰ级者最好;⑥裂口较小(<1cm,或<1/4周径),裂口数<2个,裂口部位最好位于结肠的系膜缘一侧或腹膜后间位,且不影响肠管血运者.术中处理直接影响有无肠瘘、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决定着患者的预后.我们术中采取了以下措施:①术中肠内外减压:破口较大者,排空肠内容物,先用大量温盐水冲洗近远端肠腔,再用稀释碘伏冲洗肠腔,最后用0.5%灭滴灵冲洗,直至灌洗后流出清亮液体为止,创缘彻底清创后再行修补或吻合.②吻合注意事项:彻底清创,保证肠管血运,保证吻合口"口要正",无成角及张力.对损伤范围超过1/2肠管周径,行一期肠管切除端口斜性吻合术,以防止术后挛缩狭窄.③术中常规从肛门置肛管至破裂口或吻合口以上10~20cm,以利肠管内容为引流,促进裂口或吻合口愈合,降低吻合口瘘并发症发生.④腹腔冲洗:结肠开放性损伤腹腔污染不可避免,为了减轻中毒症状,降低术后腹腔内感染等并发症,我们在术中及关腹前均用大量的温盐水及0.5%甲硝唑冲洗腹腔,直到肉眼观察水为清水为止[4].⑤腹腔引流:术后常规于修补或吻合口处留置可冲洗的双腔引流管,于左、右下腹各放置硅胶引流管一根.⑥抗生素使用:术前半小时选用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术中根据手术时间及腹腔污染情况追加静脉滴注抗生素,并加用替硝唑等抗厌氧菌的药物.为使患者平稳渡过围手术期,尽量降低结肠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提高治愈率,我院术后采取了以下措施:①术后常规TPN支持治疗:术后患者均在锁骨下或股静脉置深静脉营养管,行胃肠外营养,补充适当的营养和热量(糖、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一般配置31静脉营养输液袋,对病情较轻、破口较小者营养支持3~5d,后改为胃肠内营养,对破口较大、病情较重或切除吻合的患者营养支持10~15d为宜.对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TPN治疗更显得有意义.②肛管的应用:本组术中虽常规于结肠内放置肛管,但术后仍要每日扩肛2~3次,以利肠内容物引流,减轻直肠腔内压力,保持"上空下通",尽量减少肠瘘等并发症发生.放置肛管亦可在方便术后每日用温盐水冲洗2次,以利远端肠管减压,消除可能的梗阻,进而减低瘘的发生率[5].③持续胃肠减压,因患者禁食时间要稍长,故注意补充足量的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④合理应用抗生素:使用广谱抗生素及抗厌氧菌(替硝唑等),若术后合并感染行分泌物培养后根据药敏选用敏感药物.⑤引流管的处理: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必要时冲洗腹腔,3~5d后根据引流液情况逐渐拔出腹腔引流管,但鉴于结肠瘘发生的时间可晚至术后14d,建议最后一根引流管拔出要超过2周为宜.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左半结肠损伤只要选择好适应证,注意术中手术技巧,重视术后围手术期的处理,行Ⅰ期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临床上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参考文献[1]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40-1341.[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008:409.[3]胡奎,徐建华.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结肠损伤诊治体会[J].浙江创伤外科,2009,5:486.[4]熊盾.Ⅰ期手术治疗结肠损伤22例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6):56.[5]潘光华.腹部闭合性损伤178例诊治分析[J].重庆医学,2006,35(22):2082.。

结肠破裂一期手术修补13例治疗体会

结肠破裂一期手术修补13例治疗体会

血液循环得到改善 。( ) 6 彻底清除腹腔 漏出的粪便 , 使用足 够的 液体 冲洗腹腔 , 中取腹腔炎性渗出液行 细菌培养 , 术 腹腔、 肠腔注 入抗生素 , 这样可 以减轻和消除腹腔污染 , 减少细菌数量 , 采用有
束, 覆盖于修补 口上 , 用细线 间断缝合 几针 固定。右半 结肠 4
l曩 l l l l
_ _
效 敏 感 抗 生 素 控 制 腹 腔 感 染 。 ( ) 术 方 法 上 强 调 修 补 缝 合 的 7手 技 巧 , 加 用 利 用 邻 近 自体 组 织 覆 盖 加 固是 有 效 地 防 止 术 后 肠 瘘 并
的 方法 。 ( ) 腔 放 置 有 效 地 引 流 , 管 内 放 置 引 流 和 肌 管 引 8 腹 肠

12 手术方法 .
良好 的麻 醉效 果是保证 手术安 全 , 于手术探 便
查和手术技术操作 , 及时完 成手术使手 术成功 的必 要条件 , 本组 病例均采用气管插管下的全身麻醉方法 , 均选用经旁正 中或腹 直 肌旁切 口。人腹部后无菌 巾及纱布保护切 口, 按照腹 部探查原则
先 实 质 脏 器后 空 腔 脏 器 , 止 血 , 其 对 明 显 出 血 的 部 位 进 行 有 先 尤
结肠 破 裂 , 只要 选 择 好 适 应 证及 恰 当 的手 术 方 法 , 可 能 清 除肠 腔 和 腹 腔 内粪 便 污染 , 覆 盖 尽 加
和腹腔或肠腔 内放 置通 畅引流 , 术后再给 予支持治疗一期修补 的方法是 可 以选择 的。一期手 术修 补具有缩短病程 , 少住 院 费, 减 避免
以 自体组 织覆盖加 固治疗外伤性 结肠破裂 。结果
痛、 血便 等 , 均 1 平 8d治愈 出院 。 结 论 二 次手 术 . 高患 者 生 活 质 量等 优 点 。 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期手术治疗乙状结肠破裂30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ⅰ期手术治疗乙状结肠破裂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乙状结肠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ⅰ期破裂口切除肠吻合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痊愈出院。3例患者于术后3
d有切口感染现象,经处理后好转。结论 对于全身状况较好,腹
腔污染程度轻,就诊时间早的乙状结肠破裂患者,行ⅰ期切除吻合
治疗,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ⅰ期手术;乙状结肠;破裂

乙状结肠破裂为结肠损伤的一种,既往多采用修补后近端结肠
造瘘及ⅱ期关闭造瘘口或破裂结肠外置术治疗,这种手术需行2次
手术,在增加患者痛苦及医疗费用的同时,也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
的恢复1]
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乙状结肠破裂。本研究对我院2005年10月
至2011年收治的30例乙状结肠破裂患者,采用ⅰ期破裂口切除肠
吻合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乙状结肠破裂患者,男16例,女
14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08±58)岁;发病至就诊
时间1 h~8 h,平均(38±08)h。自发性破裂13例,外伤性
破裂7例,绞窄性腹股沟疝10例。患者发病前均有用力排便,用
力排尿、呛咳等诱因。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有腹痛表现,呈突发性剧烈腹痛,
始发于下腹,然后逐渐向全腹弥散。同时可伴有腹胀、便秘等症状。
查体可见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腹膜
炎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立体腹部平片提
示膈下可见游离气体20例,未见膈下游离气体10例。23例患者行
腹穿均可见肠内容物及粪便样物,其余7例患者行彩超及ct可见
腹腔积液。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探查后明确诊断为乙状结肠破裂,并
经病理学检查证实排除肿瘤穿孔等其他因素。破裂口位于乙状结肠
直肠交界处或乙状结肠中下段靠近肠管对系膜缘,呈撕裂状,边缘
清楚。
13 治疗方法 本组3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用ⅰ期破
裂口切除肠吻合术。常规术前胃肠减压,持续硬膜外麻醉或气管内
麻醉,术前建立静脉通路,积极抗休克,术前及术中应用广谱抗生
素防止感染。作左下腹经腹直肌切口或左侧绕脐切口,进入腹腔找
到破裂口后,夹闭破裂口近端,由破裂口向远端插入大号肛管行有
效扩肛,然后灌洗远端直肠、结肠至清洁。由破裂口远端2 cm处
游离断乙状结肠,然后采用02%甲硝唑及大量生理盐水清晰净腹
腔,游离破裂口近端4~6 cm预切肠管,再将近端肠管断端提至手
术床旁引流袋中并挤出近端肠管内粪便,结肠减压后以大量生理盐
水及02%的甲硝唑+8~16万u庆大霉素经阑尾残端注入行结肠灌
洗至清洁。然后切除破裂口两侧各2 cm的肠管,行ⅰ期吻合,游
离大网膜包绕吻合口,最后于吻合口旁放常规放置2~3根引流管,
术毕。术后给予抗生素防止感染发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 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3~5 d肠道功能恢复,可进食流质
食物。7 d后可进食半流质食物。3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3例患者
于术后3 d有切口感染现象,经处理后好转。2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随访期内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乙状结肠破裂多见于老年患者,肠内泄漏的粪便少,化学性刺
激弱,老年患者反应差,发病时患者临床腹痛等症状及体征不明显,
缺乏特异性,往往导致术前诊断困难。乙状结肠特别是直肠与乙状
结肠交界处管腔为结肠的最狭窄处,患者易有干结分块,使肠内压
力升高从而导致乙状结肠穿孔。另外,各种意外伤也可引起乙状结
肠破例,而且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发生率的上升,由于意外伤所致
的乙状结肠破例也日益增多2]
乙状结肠破裂后肠腔内有大量粪便及积液,肠内细菌多,破裂
口及腹腔污染严重。另外乙状结肠供血较差,肠系膜对侧缘肠壁血
管差,也使得乙状结肠破裂后处理困难。临床既往多主张行乙状结
肠造瘘或破裂口修复联合近端结肠造瘘的分期方式进行手术
[3]
同时也给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加重患者经济负担。随着近年来外科
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抗生素合理有效应用的不断发展,ⅰ期切除吻合
术因具有可一次性解决损伤,避免再次手术的痛苦,同时也避免造
瘘口导致的并发症的出现。采用ⅰ期手术治疗,乙状结肠内水分可
充分重吸收,避免了全腹污染的发生4]

本组患者乙状结肠破裂<8 h,腹腔污染程度较轻,结肠破裂口
较小,结肠内积粪较少,符合ⅰ期切除吻合术的适应证。一期手术
后,患者均恢复良好。笔者在行ⅰ期切除吻合术时有如下体会:①
术中尽可能排空肠内容物。通过有效结肠灌洗,清除破裂口近端肠
腔积气及粪便,使术前肠道达到择期结肠切除吻合术清洁效果,解
决“上要空”问题的同时,可显著减少腹腔再污染的发生。②吻合
口完整、无张力。在吻合口缝合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黏膜的对合,
笔者采用1号线间断缝合,吻合组织适度,松紧适宜,吻合后游离
带蒂大网膜包绕吻合口周围并固定,保持吻合口通畅,无张力,吻
合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对于全身状况较好,腹腔污染程度轻,就诊时间早
的乙状结肠破裂患者,行ⅰ期切除吻合治疗,疗效显著,操作简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陈季松,彭志红,龚学东,等33例特发性乙状结肠
破裂的诊治体会2011,9(35):138139.
[2] 陈胜祥,张剑云,薛丽云8例临
床分析2012,20(3):4142.
[3] 颜昌盛1例
2012,10(6):243244.
[4] 葛建明,刘玉林,龚汉昌
制性手术5例报告2010,16(4):2472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