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

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
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

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第Ⅰ卷(单选题共60分)

本卷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考古学家通过对陶寺考古遗存的研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下列能够为此结论提

供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A. 农作物和牲畜遗骸

B. 宫殿和神庙祭坛建筑

C. 制陶场和公共墓地

D. 氏族公共活动场所

2. 距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C.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

D.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3.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有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④同姓诸侯是分封的主体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

4.“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认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这表明周代

A. 科学观念的出现

B.对天的认识理性化

C. 形成了民本思想

D.神权色彩非常浓厚

5.西周时期盛食器格伯簋上有一段铭文,大意是:格伯用四匹好马与倗生交换土地,双方剖券为凭,并实地勘定田界,具结交换事宜。这反映了当时

A. 井田制度遭到破坏

B. 土地兼并现象频繁

C. 土地私有制度确立

D. 周王室的权威丧失

6.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A. 恢复礼乐制度,复兴周室

B. 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

C. 讨论学术问题,著书立说

D. 实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7.商鞅曾向秦孝公建议:招揽三晋农民归附秦国耕种,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不服兵役;开垦山坡、洼湿之地,十年不收赋税。这一建议的意图是

A.打击贵族势力 B.增强经济实力

C.贯彻仁政思想 D.扩展秦国疆域

8.春秋时期,民众在祭祀祖先时已不单纯以血缘为依据。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这一变化表明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C. 礼乐制度趋向世俗

D. 华夏认同观念日益加强

9.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说:“考秦之制,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这反映了秦朝

A. 开创了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B. 奠定后世王朝官制基本原则

C. 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

D. 中央和地方机构臃肿的状况

10.下图为上世纪末出土文物秦朝“封泥”(官印按于泥上作为密封凭证)的部分墨拓款式效果图,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丞相制度影响官僚系统 B.文书密封制度开创于秦朝

C.秦朝官僚政治运行有序 D.封泥上的篆刻字体为隶书

11.汉武帝时期,桑弘羊主持推行了“均输平准”制度。均输法是政府向若干郡

国派遣均输官,均输官征收当地土特产品,一部分运往京师,一部分运至价贵地区出售。平准法是政府在京师设平准官,进行官营商业的管理。这些制度

A. 不利于落实重农抑商政策

B. 导致了交通运输成本的增加

C. 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D. 保障了百姓生产生活的稳定

12.史书中记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

信之”。“凿空”指的是

A.开辟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 B. 张骞得到西域各国信任

C. 实现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D.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13.右图是东汉时期宅院画像砖拓片,通过这一

文物可以研究东汉时期

A.个体农户的生活状态

B.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C.商业贸易发展的情况

D.社会矛盾激化的现状

14.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现这一变化

的主要原因是

A. 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敬仰

B.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

C. 西汉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D.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15.

《汉书》载:“景帝中远五年(公元前145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即由朝廷派人至王国以理行政,并且大大减少了诸王的朝臣和随从的数目。这次改革

A. 废除了分封制度

B. 解决了王国问题

C. 削弱了王国势力

D. 推行中外朝制度

16.图片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下面两幅图共同

反映的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C.民族交融 D.江南开发

17.《宋书》(记载南北朝刘宋政权历史的书)中写道:“江南之为国盛矣……地

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B. 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C. 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

D. 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动

18.《晋书·食货志》记载:“及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

谷帛为市。”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

主要原因是

A. 北魏商品经济不发达

B. 长期战乱社会动荡

C. 五铢钱出现急剧贬值

D. 政府鼓励农业生产

19.《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武则天遗言由后人评

价自己的功过。但当代史学家充分肯定武则天的功绩,主要是因为她

A.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发展科举,创立殿试制度

C.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重文轻武,强化中央集权

20.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

A.缺乏量化的标准考核 B.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C.把才德作为选官标准 D.始终把门第作为选官标准

21. 唐代科举选官一般固定以吏部考功郎中或礼部侍郎

为主考官,宋代则不是固定的,而是采取临时差遣,年年

不同,不常任,而且任何官员都可以充任(主考官),并

另增派若干人,互相监督。这一变化

A.有利于科举选官的公平公正

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发展完善

D.反映了文人的政治诉求

22. 下面为唐朝三省的位置图(太极宫为皇宫)由图中信

息可推知,唐朝

A.尚书省在三省中权力最大

B.中书门下两省辅助皇帝决策

C.三省体制能有效制约皇权

D.三省之间的横向联系较松散

23. 唐开元四年(716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

A. 中书省权大,姚崇越权行政

B. 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

C. 尚书省失权,三省体制动摇

D. 藩镇割据地方抗拒中央

24. 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

C.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5.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这表明

A.唐朝的宗教政策较为开明 B.佛教顺应中国社会现实

C.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巩固 D.中华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26. 唐代宫廷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都有多部外来乐,有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促成当时音乐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唐朝军事实力的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D.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

27. 997年,北宋政府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等“监司”机构。并规定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员兼任,且“三年一替”。北宋政府采取这一系列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分化事权以加强皇权

C.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D.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28. 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29. 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猛安谋克制度。有关“猛安谋克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蒙古族力量迅速壮大 B.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C.体现了胡汉分治的策略 D.有利于北方民族的交融

30. 清代学者评价:“元代分省建制,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汉中隶秦,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由此可见元代行省体制

A.根据自然地理因素划分行政区域 B.有防范地方割据考虑

C.继承了前朝的地方行政区划传统 D.基本废止了州县设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共3题,共40分。请先阅读材料再作答。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西汉初年形势图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的影响与最终解决方案。(6分)

材料二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日:“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日:“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司马光《涑水纪闻》(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宋初统治者为了实现天下安定采取的具体措施。(6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1)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4分)

材料二科举之制始于隋,盛于唐、宋,经元、明、清,至清末方废除,与之前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强调应试者的文化素养及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力,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为了抵制血缘、门第等因索对选官的干扰,历代统治者不断完善防范措施,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如锁院、糊名、誉录、搜检、严惩舞弊等。

科举制的发展,使中国古代社会逐渐从门第社会演变为科举社会,尤其两宋的320

年间,在社会上日益形成了“读书人人有份”的观念。科举制不仅为社会提供了

有效的阶层流动的途径,使传统社会统治机构的成分不时更新,有裨于社会和政

治稳定的维持;而且以人文化成天下为理想,以载道的“四书五经”为核心,以

造就传道的学者为目标,保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绵长。

——摘编自田澍:《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趋势,

并说明科举制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10分)

33. 里耶秦简发现于湖南省龙山县里耶古城1号井,共36000多枚。主要内容是

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学界认为它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

发现。下列材料是选取的部分秦简及其注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简K27正文:南阳户人荆不更蛮强,妻曰嗛,子小上造,子小女子驼,臣曰聚,伍长。

正文注释:南阳里户主强,是个“蛮”(少数民族),有着楚地不更的爵位,担任伍长。其妻子叫嗛,还有一个拥有上造爵位的儿子和一个叫驼的女儿,家中还有一个奴隶叫聚。(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对基层人口管理的特点,分析其作用。(5分)

材料二

里耶出土的邮简“迁陵以邮行洞庭”,将邮简插入捆扎的公文信函并标注从“迁陵县衙”送到“洞庭郡府”。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并无“洞庭郡”记录。里耶出土的公文简牍中频繁出现“洞庭郡”,下辖迁陵、酉阳、沅陵三县。

(2)材料二中简牍关于“洞庭郡”记载与传世文献不相符合,该如何处理?说明处理的原因。(5分)

(3)以上述材料的里耶秦简为例分析其史料价值。(史料价值:通过对该史料的分析用于历史研究的价值)(4分)

参考答案

第Ⅰ卷(单选题共60分)

本卷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不选、多选或错选不给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共3题,共40分。

31.(12分)

(1)郡国并行制。(2分)王国势力发展,对抗中央,出现“七国之乱”。(2分)汉武帝实行“推恩令”。(2分)

(2)收精兵:地方精壮收入中央禁军;(2分)削实权:派文官任知州,设通判牵制知州。节度使逐渐为虚衔;(2分)制钱谷:中央派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地方大部分赋税收入上缴中央。(2分)

32.(14分)

(1)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2分)举荐与考试相结合。(2分)

(2)发展演变趋势:选官范围扩大;选拔标准相对客观,方式相对规范、公正;选官权收归中央;在政府主导下不断发展完善;考试内容以儒家思想为主。(任意三点4分)

主要影响:扩大并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古代教育的发展,维护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整合了社会价值取向,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维护了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任意三点6分)33.(14分)

(1)特点:严格细致;(2分)作用:加强对社会控制;征发徭役赋税。(3分)

(2)处理:以出土文献补充文献的不足;(2分)《史记》、《汉书》都是汉代记录前朝的文献资料,可能存在缺失遗漏;里耶秦简是秦代的公文简牍记载,可信度高。(3分)

(3)史料价值:研究秦代的地方管理制度(郡县制、户籍制度、邮驿传递制度);(2分)研究秦代的文字的演变,公文书写材料。(2分)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第3套真题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80分) 1. 下图是某地古代的《孔子圣迹图》中的《子路问津》石刻画。该画创作时间不会早于() A . 春秋战国 B . 西汉 C . 东汉 D . 唐代 2. 在西汉社会中,“以末致财”的大商人,虽然家资数千万乃至万万,但仍须“用本守之”。这一现象() A . 打击了商人的经商热情 B . 加速了自耕农经济衰退 C . 抑制了地方的割据势力 D . 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3. 我国煤炭的开发利用至少有六七千年的历史。我国以煤炭为燃料冶铁始于() A . 战国 B . 汉代 C . 唐代 D . 北宋 4. 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兴盛,通过这条通道外销的重要商品,除丝织品外,还有 A . 玉米 B . 香料 C . 烟草 D . 瓷器()

5. 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这表明“交子”() A . 在商品交易中注重了“防伪”功能 B . 推动了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 C . 取代金属货币成为当时主要货币 D . 起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力推行 6. 明朝中叶以后,江南农村出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 A . 地主剥削有所加重 B . 贫富分化在加剧 C .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D . 商品经济的发展 7. 秦汉王朝规定在“市”内进行交易的商人都要被编入“市籍”,如此才能得到在“市”内定居和营业的合法权。这一制度() A . 有利于稳定社会的经济结构 B . 拓展了“市”的发展空间 C . 提升了商人阶层的社会地位 D . 扩充了中小商人的数量 8. 某一政策限制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隔了中外文化交流,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延缓了封建社会解体的过程。这一政策是() A . 重农抑商 B . 海禁闭关 C . 朝贡贸易 D . 盐铁官营 9. 下表为1840—1894年间中国土布消用棉纱量。据此可推断()年份1840年1860年1894年全国土布应有产量(万匹)59732.760471.058915.8土布消用棉纱量(万担)620.9628.6612.4土布消用洋纱量(万担)2.53.5143.4 A . 民族工业发展推动农产品商品化 B . 小农经济遭外国商品的强劲冲击 C . 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D . 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原料掠夺 10. 下侧照片是光绪年间开平矿务局唐山矿安装使用的中国第一台蒸汽绞车。它可以用来研究()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宋初文书写道:“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仁宗时期的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57人,欧阳修感叹道:“近年宰相多以过失,因言者罢去。”这种变化体现出当时 A.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B.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 C.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 D.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 2.如图,中国封建时代建造了很多规模宏大的工程,创造了诸多奇迹。我国能够集中力量完成这些工程主要是基于() A.中央集权的保证B.人民群众的奉献 C.科学技术的先进D.工匠水平的高超 3.某同学在评析古代某一制度时用到了以下词组:“士大夫阶层的壮大”“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增强”“读书重学风气的发展”“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4.下列古代历史名人与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顾恺之——画圣B.毕昇——雕版印刷 C.祖冲之——《九章算术》D.郭守敬——《授时历》 5.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于( ) A.春秋B.秦朝C.魏晋D.宋朝 6.《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A.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B.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 C.江南广泛种植原产美洲的作物 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7.唐代宰相之女大多嫁入王室。北宋宰相的女婿,则不乏有出身商家的状元、也有刚出科场入仕的八品小官。择婿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门阀制度的消亡 B.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C.重文轻武的影响

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化学(含答案)

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A. 水中 B. 煤油中 C. 四氯化碳中 D. 汽油中【答案】B 【解析】 【详解】A.钠和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钠不能保存在蒸馏水中,故A错误;B.钠和煤油不反应且密度大于煤油,所以能隔绝空气和水,故B正确; C.金属钠与四氯化碳不反应,但密度比四氯化碳小,浮于四氯化碳之上,能接触到空气,所以钠不能保存四氯化碳中,故C错误; D.汽油易挥发,易燃,特别是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容易导致爆炸,虽然钠的密度比汽油大,但不能把钠保存在汽油中,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钠很活泼,易和氧气、水反应,保存钠既要隔绝空气又要隔绝水,且不与保存剂不反应。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 ...合金的是() A. 硬铝 B. 黄铜 C. 钢铁 D. 金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硬铝属于铝合金,是指以Cu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 B. 黄铜属于铜锌合金; C. 钢铁属于铁的合金,有很多种,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D. 金属于单质,不属于合金。 综上所述,不属于合金的是金,故选D。 3.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呈电中性,部分胶体带电荷,部分胶体不带电荷 B.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C. 氢氧化铁胶体是一种红褐色液体 D. 胶体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分散剂

【解析】 【详解】A. 溶液和胶体均不带电,都是呈电中性的分散系,应该说胶体粒子带电荷,故A错误; B.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B错误; C. 氢氧化铁胶体是一种红褐色的液体,C正确; D. 胶体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分散系,而不是分散剂,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无色溶液在无色灯焰上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只含有Na+ B. 一定含Na+,也可含K+ C. 既含Na+又含有K+ D. 可能含Na+或K+中一种 【答案】B 【解析】 【详解】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无色溶液在无色灯焰上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一定有含Na+,黄色火焰会遮盖住K+的火焰颜色,因此一定含Na+,也可含K+,若通过蓝色钴玻璃片,没有紫色火焰,才能证明不存在钾离子,故B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5.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2SO4、MgCl2、FeCl2、Al2(SO4)3、(NH4)2SO4五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 Ba(OH)2 B. H2SO4 C. NaOH D. AgNO3【答案】C 【解析】 【详解】A.Na2SO4、MgCl2、FeCl2、Al2(SO4)3、(NH4)2SO4均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A错误; B.均与硫酸不反应,不能鉴别,故B错误; C.加入NaOH,Na2SO4无现象,MgCl2生成白色沉淀,FeCl2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总变成红褐色,Al2(SO4)3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NH4)2SO4生成刺激性气体,四种物质现象各不相同,可鉴别,故C正确; D.均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D错误;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带答案)

1、历史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密封线内。 3、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卷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春秋战国时期水利灌溉事业有很大的发展。如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秦国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修的郑国渠,都是著名的水利工程。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铁制工具的使用 B.社会局面的稳定 C.中央集权的建立 D.土地私有的出现 2.唐朝后期夜市不断发展繁荣,唐诗“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就描写了夜市的繁荣景象。夜市繁荣表明 A.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B.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 C.对当时“市”的管理提出挑战 D.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3.宋朝的户籍制度规定,客户直接编入户籍,成为国家的正式编户,并承担某些国家赋役,而不再是地主的私属。地主与客户的关系

主要是土地租佃关系,此外还有部分雇佣关系。在土地租佃关系下,佃户只需按契约向地主交纳地租,而不必承担其他方面的义务,地主也无权再向佃户提供任何形式的荫庇。由此可知,当时 A.土地租佃关系减轻农民赋税负担 B.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C.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产生 D.宋朝进一步把佃户束缚在土地上 4.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本地人开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今开封)的旧俗,在门前挂驴子灯;开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人在吃笼饼、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地风尘比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这表明北方人南迁 A.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B.带来生活习俗交融 C.导致经济重心南移 D.促进政治中心东移 5.秦朝实行郡县制、元代实行行省制。它们的主要作用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打击贪官污吏 C.强化贵族特权 D.加强君主专制 6.中国古代王朝重视整肃吏治、打击贪腐。下列职官中,直接担负这一职能的是 A.秦朝的太尉 B.西汉的刺史 C.宋朝的枢密院 D.清代的军机处 7.明清时期,江苏苏州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

天津南开中学2019高考英语二轮专项练习:语法单项选择系列(1)(20200519174658)

南开中学2019高考英语二轮专项练习及解析:语法单项选择系列(1)1.Itsreportedthatover1billionpeoplewatchedtheliveopeningceremonyof______2017SouthAfric aWorldCuponTV. -----Yes,newscameas______shocktome. A.the;the B./;a C.the;a D.a;the 【答案】C 【解析】考查冠词。第一空特指2017年南非世界杯。第二空后的shock具体指指一件让人震惊的事情。句意:—据报道超过10亿人观看了2017年南非世界杯的开幕式。—是的。这个消息对我们是 一件让人震惊的事情。故C正确。 2、---Aren’tyougoingtobuythathouse?It’smodern. ---Yes,itis.ButI’mafraidIcan’t____suchanexpensivehouse A.spare B.share C.spend D.afford 【答案】D 【解析】动词辨析。A抽出,匀出;B分享;C花费;D承担得起…〔常常和can’t连用〕;句意:恐怕我买不起这样贵的房子。根据句意说明D正确。 考点:动词辨析。 点评:动词的用法在平时要注意比较,把一些形状类似的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和区别。 3、Ithoughthimniceandhonest______Imether A.firsttime B.forthefirsttime C.thefirsttime D.bythefirsttime 【答案】C 【解析】考查名词短语转换成连词,连接时间状语从句。Thefirsttime…第一次…的时候。BD两项都是介词短语,单独做时间状语,不能连接从句的。句意:第一次我遇见她的时候,我认为他很诚 实且漂亮。巩固C正确。 考点:考查名词短语转换成连词。 点评:对于这个用法平时一定要积累:thefirsttime,everytime等。 4、Heisusedtosleepingwiththewindow______ A.close B.closing C.toclose D.closed 【答案】D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自2008年1月l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关于宋太祖采取这一措施后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形成重文轻武局面 B.有效巩固了中央集权 C.造成官僚机构庞大 D.导致对外战争的失利 3、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4.《元书地理志》载:“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朝实行 A、二府制 B、三省制 C、行省制 D、三司制

5、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A、军机处工作效率高 B、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C、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 D、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 6、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监察和谏议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监察、谏议制度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B、明清时期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 C、宋代独立的谏议机构是谏院 D、监察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从根本上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7、如果约翰是伯利克里时期的一个雅典公民,那在他身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A、他可以和他的妻子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 B、他可能被推举为法官 C、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D、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 8、下列各项中,哪些能够协调古罗马贵族与平民的利益关系 ①元老院②公民大会③保民官的设立④执政官的设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的民主制度”为现代社会提供的借鉴有 ①差额选举制②任期制③议会制④保护人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 一、选择题 1.清朝有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反对分封制 C.改革中央官制 D.建立中央集权制 2.公元前219年,琅邪石刻记载“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材料中的“皇帝”指() A.黄帝B.周武王C.秦始皇D.明太祖 3.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时人评价“用力少而见功多,百姓便之”,在当时它是 A.用畜力作动力的耕作工具 B.用水力作动力的交通工具 C.用人力作动力的运输工具 D.用水力作动力的冶炼工具 4.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材料说明“海禁”政策 A.是自然经济性决定的 B.影响了沿海百姓生计 C.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 D.解决了民间商业纠纷 5.《左传》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臣下)射(周)王中肩……”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郡县制 6.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 A.加速了社会转型B.冲击了贵族政治 C.促进了民族认同D.推动了战国变法 7.某同学在评析古代某一制度时用到了以下词组:“士大夫阶层的壮大”“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增强”“读书重学风气的发展”“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8.“该制度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其统治者在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已知集合A={x|2x≤4},B={x|log2x>0},则A∩B=() A.[1,2] B.(1,2] C.(0,1)D.(0,1] 2.“”是“”的()条件. A.充分不必要B.必要不充分 C.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3.已知一个扇形的周长为10cm,圆心角为2弧度,则这个扇形的面积为()cm2.A.25 B.5 C.D. 4.已知函数,则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A.(0,1)B.(1,2)C.(2,3)D.(3,4) 5.函数f(x)=lg(﹣x2+x+6)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A.B.C.D. 6.将函数y=sinx的图象上的点的横坐标扩大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图象C1,再将图象C1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图象C2,则图象C2所对应的函数的解析式为()A.B.C. D. 7.若x∈(e﹣1,1),a=lnx,b=,c=e lnx,则a,b,c的大小关系为()A.c>b>a B.b>c>a C.a>b>c D.b>a>c 8.已知α∈(0,π)且,则cosα的值为() A.B.C.D. 9.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满足f(x+4)=f(x)恒成立,且f(1)=1,则f+f A.0 B.1 C.2 D.3

10.化简tan20°+4sin20°的结果为() A.1 B.C.D. 11.如图,圆O与x轴的正半轴的交点为A,点B,C在圆O上,点B的坐标为(﹣1,2),点C位于第一象限,∠AOC=α.若|BC|=,则sin cos+cos2﹣=() A.﹣B.﹣C.D. 12.已知函数,若方程f(x)=a有四个不同的解x1,x2,x3,x4,且x1<x2<x3<x4,则的取值范围为() A.(﹣1,+∞)B.(﹣1,1] C.(﹣∞,1)D.[﹣1,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各题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只填结果,不写过程) 13.已知幂函数在(0,+∞)单调递减,则实数m的值 为. 14.计算:= . 15.已知θ∈(0,2π)且,则tanθ的值为. 16.已知函数,若存在实数k使函数f(x)的值域为[0,2],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说明: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5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1.春秋时期,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 。到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 百亩”的授田制。这反映了 A.铁犁牛耕的产生B.政治制度的变革C.自然经济的发展D.土地制度的变化 2.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3.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正式确立,成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强调农事应包括 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①注重农时②精耕细作③自给自足④男耕女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土地私有制的存在B.地主阶级掌握政权 C .广大农民生活困苦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5.宋代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瓦子”,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据宋《燕 翼诒谋录》记载:“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 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宋代“瓦子”生意兴隆的政策性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繁荣B.市民阶层的扩大 C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城市经济的发展

6.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最可能的推断是 朝代秦汉唐宋元明清 次数375 493 874 513 5105 5344 频率0.85 次/年 1.7 次/ 年 2.7 次/ 年 5.31 次/ 年 18.5 次 / 年19.9 次/ 年A.政府效率救灾低下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D.农业生产日渐衰退7.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 曾祖父) 无泽为汉市长。”由此可见,司马迁曾祖父从事的应是 A.行政机构管理B.军政事务管理C.商业贸易管理 D .文化典籍管理 8. 17 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 万织布工人和60 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缎”、“粤纱”等。材料印证了 A.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D.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9.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明代中国乡村每 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 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 6 倍。据此作者认为 A.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 .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 C.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 D .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10.清乾隆中期以后,只开广州一处与西方通商,但这并没有阻止中外贸易的扩大,道光时中国出口货物 的价值与乾隆时期相比,出现了成倍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A.中国试图融入世界市场B.西方积极向中国开辟商路 C.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转型D.“海禁”政策未能严格执行 11.中国古代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 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 材料表明,引发人们经商致富的动机中 A.包含着否定商业发展的基本因素B.体现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标 C.折射出由抑商到崇商的观念变迁D.表明了商人参加科举的强烈诉求 12.清朝徽商开办的“胡开文墨庄”采用前店后坊的经营方式,店面朝街,内部布局为三合院混合楼房、 平房,为制墨作坊。到第四代传人胡贞观时,胡开文老店已经拥有管事、副管事、雕工、模工、墨工等各 类雇工百余人,年产墨数万斤。这说明当时 A.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开始出现B.徽商经营方式深受西方影响 C.商业资本渗入生产领域增多 D .徽州坊市制度残余依然存在

天津南开中学小卷

一、听力(计25 分) A)听对话,选择正确的答语(听两遍)(共10小题;每题1分,计10分)听第 1 段对话,回答第1-2 小题。 ()1. What does the boy want to borrow from Ann at first? A. A red pen. B. A red pencil. C. An eraser. ()2. What day is today? A. Saturday. B. Monday. C. Friday. 听 第 2 段对话,回答第3-4 小题。 ()3. Who has a new watch? A. Only Jack has. B. Only Lucy has. C. Both Lucy and Jack. ()4. Where is Jack 's watch made? A. In Shenzhen. B. In Shanghai. C. In Hong Kong. 听 第 3 段对话,回答第5-7 小题。 ()5. Has Han Mei seen Li Lei ' s book? A. Yes, she has. B. No, she hasn ' t. C. Yes, she did. ()6. What book did Li Lei lose? A. An English book. B. A Japanese book. C. A Chinese book. ()7. Who found Li Lei 's book? A. Miss Gao. B. Han Mei. C. A student of Class Three. 听第4 段对话,回答第8-10 小题。 ()8. How can the man get to the park? A.Turn right at the third turning, go to the end of the street. B.Turn left at the third turning, walk on until the end of the street. C.Walk along the street, go to the third crossing. ( )9. How far is the park away? A.Half an hour ' s walk. B. About two kilometers away. C. An hour by bus. ( )10. Which bus can the man take to the park? A.No.15 bus. B. No.50 bus. C. No.7 bus. B)听句子,从A B C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与你所听到的句子意思最接近的选项,每个句子听两遍。(共5小题;每小题 1 分,计 5 分) ( )11. A. It ' s two fifteen. B.It 's a quarter past one. C.It ' s one f-ofirvtye. ( )12. A. All the books are interesting. B.Some of the books aren 't interesting. C.None of the books is interesting. ( )13. A. The Greens have been to Paris. B.The Greens have gone to Paris. C.The Greens have left Paris. ( )14. A. You must clean your room every week.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9)

兰州一中--1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历史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道题2分,共50分。) 1.我国自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郡县制的郡守和县令由丞相直接任命C.都属于古代重要的中央行政制度 D.都是为了巩固统治而实施的 3.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求其宁息”而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4.秦朝的中央官制() ①最高官职是百官之首的丞相②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 ③服务于皇帝掌握大权④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5.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 ①汉武帝颁行“推恩令”②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③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④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利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7.清朝赵翼有诗云:“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皇袍便罢兵。”与诗中相对应的宋太祖的措施不包括( )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设全集U =R ,已知集合{} 2 |20A x x x =-->,{}1,0,1,2,3B =-,则 ( )U A B ?= ( ) A. {}1,0,1- B. 1,0,1,2 C. {}1,1- D. {}1,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求出集合A 以及集合A 的补集 U A ,再根据集合的交集运算即可求出. 【详解】因为(){} {(1)202A x x x x x =+-=或}1x <-,所以{}U 1|2A x x -=≤≤, 即有 ( ){}U 1,0,1,2A B ?=-.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交集和补集运算,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属于容易题. 2. 已知集合{} 23A x x =-≤≤,集合B 满足A B A =,则B 可能为( ) A. {} 13x x -<≤ B. {}23x x -<< C. {} 32x x -≤≤ D. {}33x x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A B A =得到,A 是B 的子集,根据选项,逐项判断,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集合B 满足A B A =,所以A B ?,又{}23A x x =-≤≤, A 选项,{} 13x x -<≤显然是集合A 的子集,不满足题意,排除; B 选项,{} 23x x -<<显然是集合A 的子集,不满足题意,,排除; C 选项,{} 32x x -≤≤不是集合A 的子集,且A 也不是{} 32x x -≤≤的子集,不满足题意,排除;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

2010—2011学年度高一(下)期中考试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A .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B .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C .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 .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2.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所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有: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夫妻恩爱,其乐融融 ④具有必要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陕西安塞民间剪纸 河北民间剪纸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 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 工程。”从材料中推断,我国古代大规模修水利应始于 A .夏、商时期 B .战国、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4.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如果外 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何时进入繁荣时期,你应该回答: A. 新石器时代 B. 商周时期 C. 秦汉时期 D. 魏晋南北朝时期 5.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 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在该船上发现的是 A.青花瓷 B.铜钱 C. 白瓷 D. 唐三彩 6.《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 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A .两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两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7.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徽人在苏州镇抚司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后又在阊门外上塘街建 新安会馆。同治年间,在南显子巷再建安徽会馆。苏州府属各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 图(1) 图(2)

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试题及答案

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姓名班级 说明: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请认真书写班级﹑姓名,仔细审题,相信优秀的你必能成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 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3、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4、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5、、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是指()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7、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A、隋唐时期 B、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 8、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9、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 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④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0、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D、加强了专制皇权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周灭商后,面对广大的土地和空间,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让他们去拓荒、保土和安民,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A.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B.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直接控制 C.保证了统治秩序稳定 D.推动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3.《荀子·君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可见,荀子旨在A.强调以法治国的必要性 B.否认法治与权势的重要 C.论证法治是人治的补充 D.说明人治比法治更重要 4.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 铁器出土地点总件数 生产工具 件数 (约) 生产工具所 占百分比 铁农具 件数 铁农具所占 百分比 辽宁抚顺80余7796.2%6888.3% 山西长治36余3186.1%2167.7% 湖南长沙70余2130%1780.9% 广西平乐181余17093%9153.3%

此表反映了这一时期 A.铁器工具在北方被广泛使用 B.古代冶铁技术长期领先世界 C.铁农具已出现并运用于生产 D.铁制品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5.中国传统年画是一部风俗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时期鲜明的文化个性。对下面年画《男耕女织》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中生活以“井田制”为前提 B.该场景最早出现于秦朝时期 C.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 D.反映了古代丰衣足食的生活 6.孔子形象在历史典籍中有诸多介绍。《庄子·外物》记载孔子“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汉代《春秋纬》颂:“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史料记载没有纯粹客观公正可言 B.孔子形象与儒学地位演变相关 C.人物形象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 D.历史人物的形象难以达成共识 7.漫画能够形象诙谐地反映历史事件。对如图所示汉初历史事件的解释,正确的是 A.最终导致了封国叛乱 B.弥补了分封制的弊端 C.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 D.解决了君与相的矛盾 8.由亚洲协会和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海洋的秘密:唐代沉船与亚洲早期贸易”在纽约展出。以下文物可能出现在展览中的是 A.斜纹提花织物 B.粉彩瓷 C.珐琅彩瓷瓶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2020~2021学年天津南开区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一上学期 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设全集U =R ,已知集合{} 2 |20A x x x =-->,{}1,0,1,2,3B =-,则 ( )U A B ?= ( ) A. {}1,0,1- B. 1,0,1,2 C. {}1,1- D. {}1,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求出集合A 以及集合A 的补集 U A ,再根据集合的交集运算即可求出. 【详解】因为(){} {(1)202A x x x x x =+-=或}1x <-,所以{}U 1|2A x x -=≤≤, 即有 ( ){}U 1,0,1,2A B ?=-.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交集和补集运算,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属于容易题. 2. 已知集合{} 23A x x =-≤≤,集合B 满足A B A =,则B 可能为( ) A. {} 13x x -<≤ B. {}23x x -<< C. {} 32x x -≤≤ D. {}33x x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A B A =得到,A 是B 的子集,根据选项,逐项判断,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集合B 满足A B A =,所以A B ?,又{}23A x x =-≤≤, A 选项,{} 13x x -<≤显然是集合A 的子集,不满足题意,排除; B 选项,{} 23x x -<<显然是集合A 的子集,不满足题意,,排除; C 选项,{}32x x -≤≤不是集合A 的子集,且A 也不是{} 32x x -≤≤的子集,不满足题意,

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3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烈山:其意为放火烧荒)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柱:意为“尖头木棒”),能殖百符百蔬。”材料可以佐证 A.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B.铁器的冶炼情况 C.轩辕氏对农业的贡献 D.神农氏创造耒耜 2.春秋时已出现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歌确立;西汉初年的《淮南子》一书首次记载了二十网节气的全部名称。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 A.重视技术的革新 B.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 C.精耕细作的特点 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3.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宋代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的商业街。这说明宋代 A.主要城市已经不再是政治中心 B.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 C.城市格局和功能发生重大演变 D.工商业市镇在沿海沿江地区兴起 4.《朱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由此四川地区出现了 A. B.

C. D. 5.隋唐时期,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基本畅通,唐朝设市舶司主管对外港口贸易,宋代对招商有成效的官吏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泉州、广州接此执行。可见,唐宋时期海外贸易的活跃是 A.政府政策推动的结果 B.造船业发达的产物 C.重农政策松动的表现 D.丝织业兴盛的体现 6.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即有浙直丝客、江西陶人前往福建沿海参加海上贸易。十七世纪初年,在海上贸易中有手工业者的参加并提供商品。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A.官营手工业丧失了主导地位 B.沿海自然经济解体 C.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融合 D.长途贩运贸易出现 7.明朝万历六年胡肴指出:“四民固最次商,此在古民鲜而用简则然,世日降民日众而用繁,必有无相通,民用有所资,匪商能坐致乎?守令固当加意于民,使商旅而愿藏于市,此恤商之道可见耶!”由此可知,胡肴主张 A.稳固四民秩序 B.实行海禁政策 C.重视商人作用 D.限制人口增长 8.明清时期,淮阳盐商在扬州、苏州建造同林宅地,相互攀比,徽商在徽州建造精美住宅,晋商建造的大院更显示出财大气粗。这可以佐证明清时期 A.建筑技艺日臻成熟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重利轻义成为时尚 D.崇商重利之风盛行 9.清初,从土地分配的总体看,占地100亩以上的地主只拥有全部土地的30%,其余70%的土地则分散在各类农民手里,仅自耕农土地就占总数的60.5%,人数占户工总数的43.5%。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 1.我国在西周时期正式确立的王位继承制的方式是() A.禅让制 B.兄终弟及制 C.长子继承制 D. 嫡长子继承制 2.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④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程序是 ( )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 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各地交通的发展 B.边疆地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的交流 D.中央集权的加强 5.梭伦改革为打击氏族制度残余,划分了社会等级,划分依据是() A.身份地位 B.战功大小 C.财产多寡 D.控制奴隶数目 6.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政治制度的是( ) A.提秀斯 B.梭伦 C.克里斯提尼 D.伯利克里 7.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最高的权力机构是() A.十将军委员会 B.陪审法庭 C.公民大会 D.五百人会议 8.《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行为,是因为该法() A.是习惯法的汇编 B.实质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私有财产 C.订成明确条文,量刑定罪以此为准 D.平民达到了公布法律的目的

9.罗马帝国时代重视法律制定的根本原因是() A.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 B.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C.满足公民政治的需求 D.重视发展罗马文化 10.公民法适应于( ) A.全帝国公民 B.罗马公民 C.外邦自由民 D.全体罗马人 11.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A.平民的斗争 B.帝国皇帝的重视 C.罗马的不断扩张 D.法学家的努力 12.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 ) ①陪审制度②律师制度③诉讼原则④某些政治制度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英国确立的经济前提是() A.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B.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C.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D.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14.《权利法案》最重要的意义是() A.限制王权 B.选举自由 C.建立政府 D.国王统而不治 15.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 A.总统 B.总理或首相 C.大法官 D.议会 16.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B.巩固了国家政权 C.确立了共和政体 D.废除了奴隶制度 17.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但是并未引起 政局不稳,这主要是因为( ) A.两党根本利益一致 B.两党互相制约 C.美国法律健全 D.美国国民素质很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