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齿轮轴”零件的齿轮轴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齿轮轴”零件的齿轮轴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齿轮轴”零件的齿轮轴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设计“齿轮轴”零件的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起止日期: 2011 年 12 月 19 日至 2011 年 12 月 25 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机械工程学院(部)

2011年12月19日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班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设计“齿轮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完成期限:自2011年 12 月 19 日至2011年 12月 25日共1周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总学时数:一周

课程类别: 必修专业课

授课专业: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艺学等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的一个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能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进行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训练,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加工方法、加工装备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对零件(中等复杂程度)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

(二)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

(三)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选择加工方案,制订工艺路线;

2.选择定位基准;

3.选择各工序所用的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等);

4.确定加工余量及工序间尺寸和公差;

5.确定切削用量

(四)填写工艺文件

1.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2.填写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五)编写设计说明书。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通过本课程设计,应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锻炼:

1.能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学会使用手册及图标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及用

途,做到熟练运用。

(二)在规定时间内应完成以下任务:

1.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一张;

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一套;

3.设计说明书一份。

五、设计说明书要求

设计说明书用统一纸张书写。内容包括设计任务书,零件的分析,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等。建议编写顺序如下:

(1)设计说明书封面

(2)设计任务书

(3)目录

(4)零件的分析

(5)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6)小结

目录

一、零件的分析 (5)

1.阶梯轴的外圆表面 (5)

2.外螺纹表面 (5)

3.锥面 (5)

4.普通平键键槽 (6)

5.齿轮表面 (6)

二、毛坯的确定 (7)

1.毛坯材料的选择 (7)

2.毛坯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 (7)

3.毛坯的尺寸示意图 (7)

三、工艺规程设计 (8)

1.工艺路线的制订 (8)

定位基准的选择 (8)

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8)

加工方法的选择 (8)

工艺路线的制订 (10)

2.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确定 (11)

3.刀具选用、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的确定 (14)

四、设计小结 (19)

一、零件的分析

该零件的零件图如图1所示,为一齿轮轴,主要用来传递运动和扭矩。假设该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单件小批生产(≤500件)。该零件的加工表面主要由阶梯轴的外圆表面,外螺纹表面,锥面,普通平键键槽和齿轮表面等几部分组成。

图1

1)阶梯轴的外圆表面

阶梯轴的外圆表面由两个Φ20±0.0065mm的外圆表面,一个Φ24mm 的外圆表面,一个Φ21 mm的外圆表面和一个Φ18 mm的外圆表面组成。

2)外螺纹表面

该齿轮轴的外螺纹为公称直径为Φ12mm的粗牙普通螺纹,螺距为

1.75mm,螺纹长度为10mm。

3)锥面

该锥面的大端直径为Φ18 mm,锥度为1:10。锥面的轴向长度为28mm。

且该锥面围绕公共基准线A-B旋转的圆跳动公差为0.012mm,公差等级为

IT7级。

4)普通平键键槽

与该齿轮轴配合的为普通平键A型,其尺寸为5mm×22mm,工作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3.2μm。键槽在轴上的深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m。

5)齿轮表面

=15,模数m=2,压力角ɑ=20°。

该齿轮为标准圆柱直齿轮。其齿数z

1

分度圆直径为Φ30mm,齿顶圆直径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m。

该齿轮轴除了由以上几部分组成之外,还包括四个尺寸为C1和两个尺寸为C2的倒角,两个尺寸为2mm×Φ18mm和一个尺寸为2mm×Φ10mm的退刀槽组成。绘制零件图如下图2。

图2

二、毛坯的确定

(一)毛坯材料的选择

该齿轮轴零件的材料为45钢,为轴类零件。根据设计要求,其硬度需达到220~250HBS,经查表可得,45号热轧钢的硬度小于等于241HBS(黑p109)。因为该齿轮轴的外圆直径变化不大,加工简单,且对其机械性能没有很高的要求,且无须选用锻件,选择棒料即可。经过调质处理(淬火温度:820~840℃,淬火介质:水;回火温度:560~600℃,冷却介质:空气),其硬度为220~250HBS,符合设计要求(黑145)。故材料选择45号热轧钢,然后进行调质处理。

(二)毛坯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

由零件图可知,零件的长度为154mm,零件的最大直径为Φ34mm,两者之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经查表(蓝1034)可以确定毛坯的直径为Φ38mm。

另外,因为毛坯是由45号热轧钢切断得到,经查表(蓝1038)和计算,一个零件的毛坯长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切断后,可以得到长度为161mm,直径为Φ38mm的棒料。

(三)毛坯的尺寸示意图(图3)

图3

三、工艺规程设计

(一)工艺路线的制订

1)定位基准的选择

该零件为轴类零件,主要加工表面为外圆表面。应先以棒材的外圆表面为粗基准,车削轴的两个端面同时钻中心孔,然后以中心孔为精基准车削棒材的外圆。轴向尺寸的基准则是以两个端面以及轴肩为精基准,键槽的定位也是以右端面作为精基准。

2)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为了消除材料的内应力,在毛坯进行切削加工之前安排正火。

为了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获得较好的机械综合性能,在粗加工之后,半精加工之前安排调质处理。

为了提高齿面硬度,在齿轮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安排齿面局部淬火。

为了消除淬火过程中的应力和防锈,增加金属表面美观,在机加工完成后安排发蓝。

3)加工方法的选择

由于零件部分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故将零件的工艺过程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和精加工阶段,这样就可以使后续加工精度提高,并且合理的使用设备和安排人力资源,提高产品质量。

粗加工阶段应在卧式车床上对毛坯外圆表面进行粗车外圆,粗车圆锥面。

经查相关技术手册(白758黑320)得知,粗车圆锥面时有转动小刀架车锥体,用靠模板车锥体,用偏移尾座车锥体和用宽刀刃车锥体。由于该零件为单件小批生产,圆锥长度较短,但锥面的位置公差和表面质量要求比较高,故采用转动小刀架粗车锥体的加工方法。

半精车阶段在精度相对较高的卧式车床上对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表面进行半精车,其中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3.2μm的两个端面要半精车才能达到表面粗糙度要求,齿顶面和锥面也要进行半精加工。另外还应切退刀槽,以及倒角。

半精加工后,需要加工齿轮。因为齿顶面的精度等级为8级,齿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故先精车齿顶面。这样做既可以满足齿顶表面的质量要求,还能避免精加工后再进行齿轮加工可能会破坏已经加工好的外圆表面的情况。齿面加工采用滚齿加工,插齿加工、剃齿加工和磨齿加工都能达到要求(白735)。由于滚齿加工的应用较广,效率较高,而插齿加工对加工双联齿轮或三联齿轮及内齿轮更为合适,故选择滚齿加工。为了达到要求的加工精度,需要先进行粗滚。由于齿面局部淬火安排在齿面粗加工之后,精加工时继续采用滚齿加工会因为齿面过硬而无法加工,故精加工时应采用剃齿加工。

键槽可以通过铣削,插削,刨削的方法加工,该锥面上的键槽通过选用合适的键槽铣刀进行加工比较方便。由于键槽工作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达到Ra3.2μm,故可分粗铣和半精铣两步铣削。

键槽加工完成后,应对上面半精车后的圆锥面,一个直径为Φ10的螺纹外圆和两个直径为Φ20的外圆进行精加工。由于直径为Φ20的外圆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1.6μm,精度等级为IT6级,故可以采用先精车后金刚石车或者先粗磨后精磨的方法。为了便于加工,降低对设备和工人的要求,故采用先粗磨后精磨的方法。圆锥面要求的公差等级为7级,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精加工时可以精车或者粗磨与半精磨,这里采用粗磨与半精磨的方法以便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而螺纹外圆的加工因为精度要求不高,只需粗磨即可。

外螺纹的加工放在机加工的最后,目的是为了避免在加工别的表面时破坏已加工完成的螺纹表面。其尺寸为M12-6g,公称直径比较小,经查表(难19),可采用车削螺纹、套螺纹和滚压螺纹的加工方法。因为该零件为单件小批生产,则采用车削螺纹的方式比较合适。

4)工艺路线的制订

(二)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确定

1)沿轴线方向两端面的长度加工余量(蓝307)

2)直径为Φ34mm的齿顶面加工余量(蓝1039)

3)直径为Φ24mm的外圆表面加工余量

4)齿轮左侧直径为Φ20mm的外圆表面加工余量(白1118)

5)直径为Φ21mm的外圆表面加工余量

6)齿轮右侧直径为Φ20mm的外圆表面加工余量

7)直径为Φ18mm的外圆表面加工余量

8)分度圆为Φ30mm的齿面加工余量(白735、903、954黑651)

9)锥度为1:10的锥面加工余量

10)尺寸为5mm×22mm的键槽加工余量(黑414,蓝307)

11)公称尺寸为M12-6g的螺纹加工余量(难19,65)

(三)刀具选用和切削用量的确定(黑179蓝1056)

1)车削两端面,钻中心孔的切削用量的确定(车刀白271,287蓝1059)

该加工过程为粗车,加工表面为两端面,且精度等级和表面质量要求均不高,因此选用YT15硬质合金车刀。刀具的主偏角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副偏角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前角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后角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刃倾角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经查,其切削用量为:切削速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进给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背吃刀量:双边余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故第1次背吃刀量为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第2次背吃刀量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粗车外圆和圆锥面的切削用量的确定(刀207)

该加工过程仍为粗车,加工表面分别为外圆和圆锥面,且精度等级和表面质量要求均不高,因此选用YT15硬质合金车刀。刀具的主偏角错误!未

齿轮轴工艺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院系: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1年8月18日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 - 2 -1.1 设计目的 ................................................................................................................... - 2 -1.2 设计题目.................................................................................................................... - 2 -1.3设计任务..................................................................................................................... - 2 - 1.4 进度计划.................................................................................................................... - 3 - 二、零件分析 ....................................................................................................................... - 3 - 2.1 零件作用分析 ............................................................................................................ - 3 -2.2 零件材料分析 ............................................................................................................ - 4 - 2.3 零件工艺分析 ............................................................................................................ - 4 - 三、毛坯的确定 ................................................................................................................... - 5 - 四、工艺规程设计 ............................................................................................................... - 5 - 4.1零件定位基准的选择 ................................................................................................. - 5 - 4.1.1粗基准的选择 ...................................................................................................... - 6 - 4.1.2经基准的选择 ...................................................................................................... - 6 -4.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 - 7 -4.3 加工顺序安排 ............................................................................................................ - 8 -4.4 热处理工序 ................................................................................................................ - 8 -4.5 制定工艺路线 ............................................................................................................ - 8 - 4.6 加工工序.................................................................................................................... - 9 - 五、夹具和刀具的选择 ................................................................................................... - 11 - 5.1 夹具的选择 .............................................................................................................. - 11 -5.2 刀具的选择 .............................................................................................................. - 11 -结束语 ................................................................................................................................. - 12 -参考文献 ............................................................................................................................. - 13 -

汽车齿轮课程设计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金属材料综合课程设计 (化学热处理) 汽车齿轮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金属1302 学生姓名:钱振 学号:3130702063 指导教师姓名:邵红红,纪嘉明 2017年 1 月

汽车齿轮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指导老师姓名:邵红红纪嘉明1 汽车齿轮零件图 图 1 汽车齿轮

2 服役条件及提出的性能要求和技术指标 2.1 服役条件 汽车齿轮主要作用是传递动力、改变运动方向。汽车齿轮的工作条件比机床要繁重得多,它们经常在较高的载荷下工作,磨损比较大。在汽车运行中由于齿根会经常受着突然变载的冲击载荷以及周期变动的弯曲载荷,会造成齿轮的脆性断裂或者弯曲疲劳破坏。齿轮的工作面承受压应力及摩擦力也比较大,由于经常换挡,齿的端部经常受到冲击,也会造成齿轮的端部破坏。 2.2 失效形式 主要失效形式为疲劳断裂,表面损伤和磨损失效。 ①疲劳断裂。齿轮在应变力和摩擦力的长期作用下,导致齿轮点面接疲劳断裂。其产生是由于当齿轮受到弯曲应力超过其持久极限就出现疲劳破坏而超过材料抗弯强度,就造成断裂失效; ②表面损伤。 a点蚀:是闭合齿轮传动中最常见的损坏形式,点蚀进一步发展,表现为蚀坑至断裂; b硬化层剥落:由于硬化层以下的过渡区金属在高接触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使表面压应力降低,形成裂纹造成碳化层剥落。 ③磨损失效 a摩擦磨损:汽车、拖拉机上变速齿轮属于主载荷齿轮,受力比较大,摩擦产生热量较大,齿面因软化而造成塑性变形,在齿轮运转粘结而后又被撕裂,造成齿面摩擦磨损失效。 b磨粒磨损:外来质点进入相互啮合的齿面间,使齿面产生机械擦伤和磨损,比正常磨损的速度来得更快。 2.3 性能要求 根据汽车齿轮的服役条件和失效形式,大致上讲,应主要满足齿轮材料所需的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和经济性要求三个方面: (1)满足齿轮材料的机械性能 ①由于传递扭矩,齿根要求较大的弯曲应力和交变应力,因此要求表面高硬度、高耐磨性; ②由于齿轮转速变化范围广,齿轮表面承受较大的接触应力,并在高速下承受强烈的摩擦力,齿轮在交变力的作用下,长时间工作可能发生疲劳断裂,齿面在强摩擦作用下可能发生磨损和点蚀现象,因此要求齿面有高的接触疲劳强度;

齿轮轴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课程设计 齿轮轴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教学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机械09C(本) 学号: ………… 学生姓名: XXX 指导教师: XXX(讲师) 完成时间: 2013年5月5日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摘要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能力是从事机械制造专业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教学的基本科目,在实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工艺流程设计在加深对专业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加强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本设计是齿轮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其结构虽然规则,但是精度要求比较高,所以工艺要求比较复杂。需要粗车、精车、铣车、磨销,其中精车是加工关键。车床加工工艺是以机械制造中的工艺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车床的特点,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车床加工过程中面临的工艺问题。 工艺规程是保证机械产品高质量、低成本的一种重要的工艺依据,工艺规程设计在机械加工中就显得更为突出,因此中小型零件加工的规程设计常被选作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关键字:工艺规程;齿轮轴 I

目录 1绪论 (1) 1.1引言 (1) 1.2 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 2 零件分析 (3) 2.1齿轮轴的概述 (3) 2.2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4) 2.3零件的校核 (5) 3齿轮轴的工艺规程分析 (10) 3.1毛坯的选择 (10) 3.2制定工艺路线 (11) 3.2.1 基本加方案 (11) 3.2.2 工艺路线的设定 (11) 3.2.3 加工工艺过程内容 (12) 3.3基准的选择 (13) 3.3.1 粗基准的选择 (13) 3.3.2 精基准的选择 (14) 3.4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15) 3.4.1 加工阶段的划分及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 (15) 3.4.2 加工顺序的安排 (15) 3.4.3 机床的选择 (16) 3.5 切削用量 (16) 3.5.1 粗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16) 3.5.2 精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17) 3.5.3 选择切削用量 (18) 3.6 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19) 3.7基本工时 (20) 4 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II

课程设计齿轮传动设计说明

3.2高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 3.2.1传动齿轮的设计要求 1)齿轮材料:软齿面齿轮传动 小齿轮:45号钢,调质处理,齿面硬度为240HBS; 大齿轮:45号钢,正火处理,齿面硬度为200HBS。 2)轴向力指向轴的非伸出端; 3)每年300日,每班8小时,两班制 4)齿宽系数 ~ ; 5)螺旋角 ~ ; 6)中心距取整,分度圆直径精确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2.2选择齿轮类型,精度等级及齿数 1)参考表10.6,取通用减速器精度等级为7级精度 2)取小齿轮齿数为 ,齿数比 ,即大齿轮齿数 ,取 ; 3)选择斜齿圆柱齿轮,取压力角 ; 4)初选螺旋角. 3.2.3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1.计算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即 ≥ Φ 1)确定公式中的各参数值 a)试选载荷系数=1.3 b)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9.55*?=9.55**4.496/1450(N?mm)=2.96*N?mm c)取齿宽系数Φ=1.0 d)由图10.20查得区域系数=2.433; e)由表10.5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189.8 f)计算接触疲劳强度用重合度系数 =arctan(tan/tan)=arctan(tan20/tan14)=20.562 =arccos =arccos[24*cos20.562/(24+2*1*cos14)]=29.974 =arccos = 22.963 = =[24*(tan29.974-tan22.963)+115*(tan22.963-tan20.562)]/2 =1.474 ==1*24*tan14/=1.905 = g)螺旋角系数===0.985 h)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由图10.25c,d查得小齿轮和大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分别为 =500MPa, =375MPa 应力循环次数分别为 =60=60*1450*1*(2*8*300*8)=3.341*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齿轮轴数控加工毕业设计正文

前言 毕业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课程之后进行的。这是对我们大学知识和技能的一次综合检验,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希望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今后参加工作和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CBF-E32型外啮合式齿轮泵的主动齿轮轴和从动齿轮轴。它位于泵的壳体内部两啮合齿轮把吸入腔和排出腔隔开形成两个密封容积齿轮转动时,吸入腔侧轮齿相互脱开处的齿间容积逐渐增大,压力降低,液体在压差作用下进入齿间。随着齿轮的转动,一个个齿间的液体被带至排出腔。这时排出腔侧轮齿啮合处的齿间容积逐渐缩小,而将液体排出。 2绘制零件图 通过对零件作用的分析,对零件主动齿轮轴和从动齿轮轴进行测绘,并查阅有关标准将测绘结果绘制成零件图(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2、2-29)。 3零件的工艺分析 3.1主动齿轮轴的技术要求 1)左端Ф20mm台阶: 左端台阶直径为Ф20mm,公差等级IT7(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2),表面粗糙度值Ra1.6(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29),形位公差要求:当被测要素围绕公共基准线A-B旋转一周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

径向圆跳动量均不得大于0.015mm(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14 GB/T1182-1996)。 2)左端中间台阶: 直径Ф23mm,公差等级IT5(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2),表面粗糙度值Ra0.2(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29)。 3)齿轮直径方向: 齿轮直径方向直径为Ф48mm,公差等级IT6(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2),表面粗糙度值Ra0.8(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29),形位公差要求:当被测要素围绕公共基准线A-B旋转一周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圆跳动量均不得大于0.008mm(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14GB/T1182-1996)。 4)齿轮: 齿轮精度为7FJ,齿轮表面粗糙度值Ra1.6,公法线长度及公差19.856 mm ~19.928mm,齿圈径向跳动公差0.063mm,周节极限偏差±0.018mm,基节极限偏差±0.016mm,齿向公差0.011mm,公法线变动公差0.028mm(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4-57 GB/T10095.1)。 5)齿轮两侧面: 齿轮两侧面尺寸为31.5mm,公差等级IT6(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2),表面粗糙度值Ra0.4(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29),形位公差要求:当被测要素围绕公共基准线A-B旋转一周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圆跳动量均不得大于0.005mm。平面度要求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为0.005mm的两平行平面内(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14

齿轮轴的设计及加工工艺

浙江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 (2013届) 题目螺旋输送机驱动轴设计及制造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班级材料092 学号109012050 学生姓名杨鹏飞 指导教师奚基学 完成日期2013年5 月14 号

螺旋输送机驱动轴设计及制造 学生姓名:杨鹏飞指导教师:奚基学 浙江科技学院机械学院 摘要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螺旋输送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具体工作环境的不同,技术参数的不同,对螺旋输送机的一些组成设备要求也不一样。本文通过对螺旋输送机的结构,发展历程的分析,然后就对螺旋输送机性能影响较大的部分,即驱动轴作了详细的设计说明,并对轴的加工工艺做了分析。最终设计出了一种主要用于输螺旋输送机驱动端的驱动轴 关键词:螺旋输送机驱动轴加工工艺

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 II II

Design of Screw Conveyor Live Axle and Product Student: Yang Pengfei Advisor: Dr. Xi Jixue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he flexible screw conveyors are used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 but because the concrete working conditions are different, so the leak-proof requests of spiral conveyer are different too. Through different plan contrast, This article has chosen one kind of perfect plan considering the efficiency, structure compact and the usable angle embarked. Then explaned two major parts- the reducting gear and the screw shaft detailedly that h ave large affects on the flexible screw conveyer’ performance,and has given the brief explanation to the flexible screw conveyer’s seal and lubrication. At last ,a high quality flexible screw conveyor was desiganed out,which is primarily used to transport the cement, seal completely , work safely, have high efficiency and long work life, and can proceeds the cement during the course of transporting. Key words: Screw Conveyor Live Axle Processing technic

齿轮轴的加工工艺设计

西南科技大学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毕业设计(论文)齿轮轴的加工工艺设计 学院: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系部: 飞行器制造系 班级: G11飞行器制造工艺套读班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签名): 成绩:

I 摘要 毕业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由我们大学三年学习课程的综合分析而做出的设计,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是我们用实际与理论的结合,因此,它是我们在社会上实习所做出的一份对大学三年的答卷。 这次设计的是齿轮轴,有零件图、毛坯图、装配图、夹具装配图各一张,机械加工零件工艺卡一张,设计说明书一份。首先我们要熟悉零件,题目所给的零件是齿轮轴。首先必须要了解齿轮轴的作用,接下来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然后我们再根据定位基准先确定精基准,后确定粗基准,最后拟定主动齿轮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夹具体零件图。 这就是我设计的基本过程。 齿轮轴是机械传动中的最主要部件,一般是电机通过带传动在大小齿轮间传递力矩以及调整好转速最后达到所需要的转速。各齿轮间相互齿合相互传递力矩,齿轮与筒体把合,齿轮的精度决定传递的准确性,而齿轮的热处理工艺—加工

工艺决定了齿轮的使用的寿命和承载的最大力矩。齿轮传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一系列的齿轮传动形式,并形成了相应的齿轮啮合理论、设计、加工方法,这些工作都丰富和发展了齿轮传动理论体系。 齿轮是机械行业量大面广的基础件,广泛应用于机床,汽车,摩托车,农机,建筑机械,工程机械,航空,兵器,工具等领域,而且对加工精度,效率和柔性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在国内绝大部分仍采用普通机床加工齿轮,精度很难提高。近几年,我国齿轮加工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但是总体还远远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很多东西都在格里森齿轮等基础上发展过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齿轮加工技术必定会朝着数控化、智能化、高速化、集成化、环保化的方向发展。

齿轮的课程设计

. .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 题目:板材矫直机 学生姓名xxx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xxx 班级xxx 指导教师 成绩 2010-12-18

目录 摘要 (2) 1前言 (3) 2工艺规程设计 (3) 2.1零件分析 (3) 2.1.1类型及功用 (3) 2.1.2结构分析 (4) 2.2零件的毛坯 (4) 2.3定位基准的选择 (4) 2.3.1粗基准的选择 (4) 2.3.2精基准的选择 (4) 2.4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5) 2.5工序设计 (5) 2.5.1工序尺寸的计算 (5) 2.5.2切削用量的计算 (6) 4收获及心得体会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摘要:本课程设计在已知生产纲领的条件下,通过机械加工工序尺寸的计算和加工切削用量的计算,从而确定加工工序过程和制定机械加工工序卡和加工工艺卡片,同时根据提供的数据和资料绘制零件图、毛坯图以及夹具装配图,最后用绘图软件绘制零件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关键词:工艺规程设计、定位基准、切削用量 一、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习完了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课程的基础上,在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工艺理论和实践知识,在实际的的工艺、夹具设计中综合地加以运用,进而得到巩固、加深和发展,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和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通过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锻炼: 1.能熟地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和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合理拟定等问题,从而保证制造的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 2.通过夹具设计,进一步了解我们自己的结构设计能力,能够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既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 3.进一步提高计算、制图能力,能比较熟练地查阅和使用各种技术资料,如有关的国家标准、手册、图册、规范等 4.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独立的工作能力。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齿轮轴论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传动轴(1)加工工艺设计及典型夹具分析教学点:小营校区 指导老师:职称:讲师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机械制造技术及其自动化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制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

目录 一、概述 (1) 1 齿轮轴类零件的功用与结构 (1) 2 齿轮轴类零件的技术要求 (1) 2.1 加工精度 (1) 2.2 表面粗糙度 (2) 3 齿轮轴类零件的材料和毛坯 (2) 3.1齿轮轴类零件的材料 (2) 3.2齿轮轴类零件的毛坯 (3) 二零件分析 (3) 1技术条件分析 (3) 2工艺路线 (4) 2.1基本加工路线 (4) 2.2 典型加工工艺路线 (4) 3车削步骤的选择 (5) 4车削过程程序分析 (8) 三、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8) 1 机床设备的选用 (8) 2 工艺装备的选用 (8) 四、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9) 1轴外圆面φ18的确定如表: (9) 2轴外圆面φ21的确定如表: (9) 3轴外圆面φ20js 6的确定如表: (9) 4轴左边部分外圆面φ34h6的确定如表: (10) 5轴右边部分外圆面φ20js6的确定如表11: (10) 6 轴左边部分外圆面φ24k6的确定如表12: (10) 五、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的计算 (11) 1 工序7—半精车齿轮轴各外圆面切削用量的计算 (11) 2 工序7—半精车齿轮轴各外圆面时间定额的计算 (12) 3 工序11—铣键槽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的计算 (14) 六、典型夹具分析设计 (14) 1应用定位原理几种情况 (14) (1)完全定位 (14) (2)部分定位 (14) (3)过定位(重复定位) (15) 2确定要限制的自由度 (15) 3夹具的作用、定位原理、定位元件选择 (15) 4 定位误差的计算与校核 (16) 结束语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齿轮轴的制造工艺规程设计(2013).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齿轮轴的制造工艺规程设计 班级:10机械本B班 学号:2010210279 姓名:云大宝 指导教师:支新涛 日期:2013.06.16

机制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Ⅰ、课程设计名称: 机制工艺课程设计 Ⅱ、课题名称: 齿轮轴的制造工艺规程设计 Ⅲ、课程设计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1.生产要求:产品的生产纲领为379台/年,每台产品齿轮轴数量 2件;齿轮轴的备品百分率为4%,废品百分率为0.4% 2.生产条件和资源:毛坯为外协件,生产条件可根据需要确定; 设备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且各设备均达到机床规定的工作精度要求。 3.零件图见下页 4.零件的分析及毛坯的确定。 5.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6.合理选择各工序的定位基准。 7.确定加工工序的余量和切削用量。 8.确定工序尺寸,正确拟定工序技术要求。 9.编制加工工艺规程。 10.撰写设计说明书。

1齿轮轴的分析 (1) 1.1齿轮轴的作用 (1) 1.2齿轮轴的工艺分析 (1) 2零件的生产类型 (1) 2.1生产纲领 (1) 2.2生产类型及工艺特征 (1) 3工艺规程的设计 (2) 3.1毛坯的确定 (2) 3.2选择定位基 (2) 3.3制定工艺路线 (3) 3.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4) 3.5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 (5) 4设计总计 (7) 附录:轴的机械加工工艺卡 (8) 参考文献 (17)

课程设计说明书 1、齿轮轴分析 1.1齿轮轴的作用 齿轮轴是传动系配件,作用是指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一般为金属圆杆状,各段可以有不同的直径。机器中作回转运动的零件就装在轴上。 1.2零件工艺分析 1)工序安排热处理调质处理后,再进行精车、磨削加工,以保证加工质量稳定。 2)精车、粗磨、精磨工序均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其定位基准统一,可以更好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3)以工件两中心孔为定位基准,在偏摆仪上检查,φ60021 .0002.0++mm 、φ141.780063.0-mm 、φ60021 .0002.0++mm 三处轴径外圆对公共轴心线A —B 的圆跳动0.025mm 。 4)工序14对组合夹具应要求备有键槽对称度检查基准,可供加工对刀及加工后检查使用。 2、零件的生产类型 2.1生产纲领 根据任务书已知: ⑴产品的生产纲领为379台/年,每台产品齿轮轴数量2件 ⑵齿轮轴的备品百分率为%,废品百分率为0.4%。 齿轮轴生产纲领计算如下: N=Qn(1+a)(1+b) =379x2(1+4%)(1+0.4%) =791.47≈792(件/年) 2.2生产类型及工艺特征 查表确定齿轮轴属于大批量生产零件,工艺特征见表(如下): 生产纲领 生产类型 工艺特征

机械专业齿轮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的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机械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设计者: 指导教师: 2010 年07月02日

目录 一、前言 (3) 1.作用意义 (3) 2.传动方案规划 (3) 二、电机的选择及主要性能的计算 (4) 1.电机的选择 (4) 2.传动比的确定 (5) 3.传动功率的计算 (6) 三、结构设计 (8) 1.齿轮的计算 (8) 2.轴与轴承的选择计算 (12) 3.轴的校核计算 (14) 4.键的计算 (17) 5.箱体结构设计 (17) 四、加工使用说明 (20) 1.技术要求 (20) 2.使用说明 (21) 五、结束语 (21) 参考文献 (22)

一、前言 1.作用及意义 机器一般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装置组成。传动装置是用来传递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变换其运动形式以满足工作装置的需要,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动装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机器的工作性能、重量和成本。合理的传动方案除满足工作装置的功能外,还要求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传动效率高和使用维护方便。 本设计中原动机为电动机,工作机为皮带输送机。传动方案采用了两级传动,第一级传动为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第二级传动为链传动。 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高,适用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广,使用寿命较长,是现代机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构之—。本设计采用的是二级直齿轮传动(说明直齿轮传动的优缺点)。 说明减速器的结构特点、材料选择和应用场合。 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的知识和绘图技能,完成传动装置的测绘与分析,通过这一过程全面了解一个机械产品所涉及的结构、强度、制造、装配以及表达等方面的知识,培养综合分析、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传动方案规划 原始条件:胶带运输机由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减速后通过链条传动,连续单向远传输送谷物类散粒物料,工作载荷较平稳,设计寿命10年,运输带速允许误差为% 。 5 原始数据:

齿轮轴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老师

目录 一、零件加工技术安排 (1) 二、分析零件毛坯 (1) 三、关键工艺步骤分析 (1) 四、工艺过程 (2) 五、工艺计算 (3)

一、零件加工技术安排 由零件的工艺分析可以知道,此零件的设计基准是?25k6mm和?15r6mm 的轴线,根据基准重合选择,应选择设计基准为精基准,即以?25k6mm和?15r6mm的轴线为精基准,由于多数工序的定位基准都是中心孔,符合基准统一原则,且能保证工件定位准确,装夹方便,夹具结构简单。所以精基准选择中心孔,选择左端?30mm的未加工外圆柱面作为粗基准。 图1 齿轮轴二维图 二、分析零件毛坯 零件材料为45钢。零件的最大和最小的尺寸相差比较大。采用棒料浪费材料,而且零件在工作中经常承受较大的冲击性载荷,因此应选用锻件。由于零件为大量生产,而且零件的轮廓也较简单,故采用模锻成型。这对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也是有利的。 由于零件结构简单,尺寸较小,且有台阶轴,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精度较高

生存率高。工件材料选用45Cr,毛坯的尺寸精度要求为IT11—12级。 三、关键工艺步骤分析 加工零件过程中,根据先粗后精,基准先行,以及先主后次的原则,加工顺序:两端面和中心孔的加工,粗车各外圆表面,精车外圆?25k6mm,?15r6mm 表面,铣键槽,斜齿轮的加工,磨削两?25k6mm外圆面。 四、工艺过程 方案一 1、下料:成型铸件,棒料尺寸为φ120mm×300mm 2、热处理:正火处理 3、粗车:①夹一端车,另一端及端面(见平面即可),车外圆,直径与长度均留加工余量5mm ②倒头装夹,车另一端端面及余下外径各部,直径与长度均留加工余量5mm,保证总长尺寸为315mm 4、热处理:调质处理28~32HRC 5、精车:①夹一端,车端面,保证总长尺寸312.5mm,钻中心孔B6.3 ②倒头装夹,车端面,保证总长尺寸310mm,钻中心孔B6.3 ③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精车右端各部尺寸,其直径方向留磨量0.6mm,倒角2.3×45° ④倒头,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精车余下各部尺寸,其直径方向留磨量0.6mm,倒角2.3×45° 6、磨:①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粗、精磨各部及圆角R2至图样要求尺寸 ②倒头,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粗、精磨余下外圆及圆角R5,至图样要求尺寸 7、划线:划键槽线 8、铣:以两φ60K6mm轴颈定位装夹工件,铣18N9mm 键槽至图样尺寸及精度要求 9、滚齿:以φ65r6mm轴颈定位装夹工作,滚齿。 10、钳:去毛刺 方案二 1、下料:成型铸件,棒料尺寸为φ120mm×300mm 2、热处理:正火处理 3、粗车:①夹一端车,另一端及端面(见平面即可),车外圆,直径与长度均留加工余量5mm ②倒头装夹,车另一端端面及余下外径各部,直径与长度均留加工余量5mm,保证总长尺寸为315mm 4、热处理:调质处理28~32HRC 5、精车:①夹一端,车端面,保证总长尺寸312.5mm,钻中心孔B6.3 ②倒头装夹,车端面,保证总长尺寸310mm,钻中心孔B6.3

齿轮轴毕业设计讲解

毕业设计任务书 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班姓名: 学号: 题目:刮板运输机减速机齿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 (年生产1000件、备品率3%、废品率0.5%) 任务下达日期: 2014 年 1 月 7 日 任务完成日期: 2014 年 6 月 6 日 主要内容与目标: 一、设计题目:刮板运输机减速器齿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 二、主要内容: (一)明确生产类型,熟悉零件及各种资料,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二)绘制零件图。 (三)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尺寸公差与加工余量; 1.毛坯种类 2.铸件或锻件制造方法的选择 3.铸件或锻件的尺寸公差与加工余量(四)拟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1.定位基准的选择 2.加工方法的确定 3.加工顺序的安排 4.热处理、检验及其他工序的安排(据上述步骤1-4确定二套加工工艺路线,并进行比较,选择其中一套作为本零件的加工工艺)。 (五)确定满足各工序要求的工艺装备(机床、刀具、夹具、量具)对需要改装或重新设计的专用工艺装备应提出具体的设计要求。 (六)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七)确定切削用量 (八)填写工艺文件 (九)提交文件 1.产品零件图 1张 2.产品毛坯图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份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份 5.夹具设计装配总图* 1张 6.毕业设计说明书 1份 三、目标 通过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让学生熟悉零件工艺设计过程,初步掌握设计方法和步骤,为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工作打下基础。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学生(签字):年月日

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班姓名: 学号: 题目:刮板运输机减速机齿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 (年生产1000件、备品率3%、废品率0.5%)审阅意见: 审阅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锥齿轮轴工艺课程设计样本

直齿轮轴工艺课程设计

目录 一.零件图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零件的结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零件的生产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选择毛坯并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1) 2.1选择毛坯 (1) 2.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1) 2.2.1.质量计算 (1) 2.2.2锻件公差等级 (1) 2.2. 3. 锻件的材质系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 锻件的形状复杂系数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 零件表面粗糙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确定毛坯尺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确定毛坯尺寸公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设计毛坯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3) 3.3制定工艺路线 (3)

四. 工序设计 (4) 4.1选择机床 (4) 4.2夹具选择 (4) 4.3选择刀具 (4) 4.4选择量具 (5) 4.5确定工序尺寸 (5) 五.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6) 5.1工序1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6) 5.2工序2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7) 5.3工序3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8) 5.4工序4、 5、 6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8) 5.5工序7、 8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9) 5.6工序9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0) 5.7工序10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1) 一、 零件图的分析 1、 零件的结构分析 由零件图可知, 其材料为20 CrMnTi (1) 齿轮轮齿外表面对轴心线的圆跳动公差为 0.025mm (2) mm 45013.0002.0++φ右端面对轴心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1.mm (3) 渗碳淬火硬度 58-63HRC, 渗碳深度0.7-1.1mm

机械CADCAM斜齿轮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 (2) 2 第一章建模分析........................................ . (4) 3 第二章数控加工........................................ (14) 4 第三章数控加工仿真 (1) 7 5 第四章CL数据的输出和NC代码的生成 (30) 6 第五章设计总结............................................. ..... ..32

7 第六章参考书目............................................. .. (32) 《机械CAD/CAM》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齿轮零件的CAD/CAM设计 二、设计目的 CAD/CAM课程设计是开设《机械CAD/CAM》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在系统学习CAD/CAM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的综合应用能力。其目的: 1.掌握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和方法,培养利用计算机进行结 构设计的能力。 2.掌握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和方法,培养数控编程及加工仿

真的能力。 3.通过应用PRO/ENGINEER,训练和提高CAD/CAM的基础技能。 三、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以某一具体的机械零件为设计对象(零件图见附图)。 主要设计任务: 1、熟悉并掌握大型机械CAD/CAM软件PRO/ENGINEER的草绘模块、零 件模块、制造模块及仿真模块的功能及建模原理。 2、进行零件的参数化功能定义、三维实体零件的特征造型,最终完 成零件的造型设计。 3、进行机床选择、刀具选择及加工参数设置,生成零件数控加工的 相关文件。如刀位数据文件、刀具清单和数控加工代码等。并对零 件进行加工仿真以检查设计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要求 1、要求设计过程在计算机上完成。 2、设计说明书用计算机打印(B5纸,1万字左右)。 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页眉:宋体小五号,容包括班级,,“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 字样;页脚:右下脚页码。 3、设计结果应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思 路、设计步骤、设计过程的说明和阶段结果。附零件三维图、加 工代码、零件原图纸等容) 4、严禁抄袭和请人代做,一经发现,成绩计为零分并上报教务处。 五、设计容及时间分配 1.准备工作:布置设计任务,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收集资料(1天)2.熟悉PRO/ENGINEER Wildfire 3.0,并进行零件的三维造型。 3.进行零件的数控加工。(4天) 4.进行零件的数控加工。(3天) 5.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天) 6.设计结果提交及答辩。(1天)

齿轮轴工艺设计论文

常州信息学院 毕业设计 齿轮轴的加工工艺 学生姓名:李文涛 指导教师:高飞 所系与专业机电工程系数控技术 班级数控104 所在学期2010—2013学年 学号1004033446 2013年3 月27 日 摘要 本设计是关于输出齿轮轴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总体介绍所追踪的典型零件的加工流程,包括毛坯-初检-粗加工-精加工等步骤;所加工零部件的形状、结构、尺寸及重要配合参数,并完成工件的三维造型。数控机床程序编制过程主要包括:

分析零件图纸、工艺处理、数学处理、编写零件程序、程序校验。确定零部件的加工方法和步骤,包括使用设备、装夹方法、工装夹具、加工方位、刀具选择、加工参数选择等。 关键词:零件、工艺、数空加工程序 目录 摘要 (1) 前言 (3) 第一章:零件图分析 (4) 1、零件图分析 (4) 2 零件在生活中的作用: (5) 第二章:毛坯的选择 (6) 二(1)设计毛坯图 (6) 二(2)确定毛坯 (6) 第三章加工过程 (8) 三(1)1.刀具选择: (8) (1)2.切削用量的选择 (8) 三(2)齿轮的加工过程 (9) 根据图示数据计算齿轮参数: (9) 三(3)基准的概念和分类 (10) 1. 设计基准 (10) 2. 工艺基准 (10) 3. 定位基准的选择 (11) 4.粗基准的选择 (11) 5.精基准的选择 (11) 三(4)加工工艺路线 (12) 1 加工阶段的划分 (12) 2 各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 (12) 3 加工顺序的安排 (12) 4 数控车床加工与普通车床加工的区别 (13) 5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方案 (13) 6. 数控编程的过程 (14) (1) 分析零件图纸 (14) (2 )确定工艺过程 (14) (3)数值计算 (14) (4)编写程序单 (15) (5)制备控制介质 (15) (6)程序调试和检验 (15) 7. 程序编制方法 (15) 8. 编制程序 (15) 制作完成效果图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