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80例
名老中医治泌尿系统结石秘方

名老中医治泌尿系统结石秘方泌尿系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尿道结石和膀胱结石等病在内,属中医五淋中的石淋(颖粒细小称砂淋),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1 .芒硝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方剂] 化石汤方组成四川大叶金钱草、胡桃肉各50克,生地、冬葵子、滑石(包煎)、炒车前子(包煎)、川牛膝各25克,瞿麦、净芒硝(另包,分3次服)各20克,石苇15克,生甘草10克。
[制用法] 每天l剂,水煎分3次服。
[方剂] 化石散方组成芒硝、海金砂各100克,琥珀30克,硼砂20克。
[制用法]上药研成极细末,每天5克,分3次服。
[疗效] 经50余例临床观察,一般只服化石散或汤即可。
若证情较重者,二方可以同时服用,分次频服,效果较为显著,无任何副作用。
[验证] 陈某,男,45岁,体素健。
唯近日腰部时发绞痛,发时痛不可忍,经X线摄片,诊为“尿路结石”。
其形状大于小指,紧嵌于右侧输尿管中段。
发作时剧痛难忍,医生劝其手术,因怯而拒之。
嗣由其同仁绍引,邀马老诊之。
马老诊毕,书以上二方,汤剂中增入延胡索20克(捣),煎汁每天4次温服。
散剂则与汤剂交叉服用。
复诊时腰、腹痛己止,身躯俯仰动作如常人。
再以二方持续服之,其证终未发作。
3周后X 线片复查,结石已消尽无迹。
休息周余,恢复工作,至今10年未发。
2 .硝石散治疗泌尿系结石[方剂] 火硝6克,滑石18 克。
[制用法] 在铁勺上置纸张上,把火硝倒在纸上,不让其接触铁器,放在文火上炒黄。
炒黄的火硝与滑石置入药煲中,加水一大碗,煎服10分钟,倒出药汁服用,每天l 剂,每天服2 次,连续服用至尿石排出为止。
[功效] 治结石,有神效。
[验证] 答xx ,男,50 岁,医师。
患尿石症数年,1978 年病症加重来诊,给予上方治疗。
连服5 剂,排下尿石数颗,小的呈黄豆大小;大的一颗长2.3 厘米、中端直径为0.7 厘米,呈枣核状,一面呈细颗粒糙面。
尿石排出后,病告痊愈,至今未见复发。
3 .鹿角霜治尿路结石[方剂] 鹿角霜30克,冤丝子、鸡内金、石苇、海金砂、白芍各12克,生甘草梢、王不留行各9 克,琥珀1 克(吞),金钱草15克,乌药、桃仁各6 克。
通淋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86例

剂, 水煎 2 次后兑 匀 , 分早 晚服 。
或输尿管 区压痛或 叩击痛 。
2 治 疗 方 法
通 淋 排石 汤 : 金钱 草 、 韦 、 石 滑石 ( ) 海金 沙 ( ) 包 、 包 各
维普资讯
实 用 中 医 药杂 志 2 0 0 2年 l 第 1 1月 8卷 l 期 ( 第 1 8期 ) 1 总 1
J U RNA L O OF PR ACTI CAL TRAD I O NA L TI CH I NESE ED I N E 20 o .1 o. M CI 02 V 1 8 N 11
感 或摩擦音 , 程长者可见关 节膨大 畸形 。X光片可 见关节 病
间隙狭窄呈不均一性 , 骨赘增 生 , 节边缘尖锐 , 关 软骨 下骨质 硬化 , 有关节游离体 , 或 晚期关节 面凹凸不平 。 辨证 分 为风 寒湿痹 型 ( 关节 肿大 , 重着 麻木 , 伸不利 , 屈 活动 不灵 , 天气变 化时痛 疼加重 , 质偏 黯 , 苔灰 白厚 , 舌 舌 脉 浮 紧或沉 迟) 1 。 3例 肝肾不足型( 昏头晕 , 头 缠绵不愈 , 健忘失眠, 肌肉萎缩 , 肢 体沉重 , 抬举乏力 , 步履蹒跚 , 舌质淡 , 苔薄肝 肾 , 肝 重用熟 地、 杜仲 、 狗脊 , 以 辅
强筋 健骨之 品 。
另 以活血化淤通络诸药配伍 外敷 。内外相合 , 可增强疗 效。 小腿 皮肤牵引制动 , 可减轻膝关节 面负重 , 有利于损 伤修
复。 ( 收稿 日期 :O 2 7 9 2 O 一O —2 )
[ 中图分 类 号] 7 . 4 [ 献标 识码 ] R2 4 9 文 B [ 文章编 号] O 4 8 4 2 0 ) 1 0 8 1 1 O —2 1 ( 0 2 1 —0 1 一O
中医内科泌尿系统结石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和膀胱结石,属于中医“砂淋”、“石淋”、“血淋”、“腰痛”等范畴。
多因湿热蕴结下焦,肾和膀胱气化不利,尿液受其煎熬,而致结成砂石。
病久可以导致肾虚。
【诊断】1结石固定在肾内不移动又无感染时,可无明显症状,或仅轻度腰部酸胀不适感。
2.结石移动而嵌顿于输尿管时,可突然发生肾绞痛,并沿该侧输尿管向膀胱、会阴及大腿内侧放射,常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冷汗等症状,绞痛后可出现血尿。
3.肾区或肋脊角区有叩击痛者,提示肾孟及输尿管结石;见排尿突然中断,改变体位后又可继续排尿,或伴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者,提示为膀胱结石。
4.尿中可能排出结石。
5.尿常规检查常有大量红细胞、脓细胞。
6.可作X射线腹部平片检查,以显示结石;对结石不显影者,可作静脉尿路造影或逆行肾盂造影以协助诊断,并明确结石的大小、数目及其部位。
7.注意有无梗阻并发肾盂积水、尿闭和尿毒症。
可定期作放射性核素肾图及X线摄片,或B超探查肾脏以观察其动态变化。
【治疗】一、辨证论治腰部一侧疼痛或有阵发性绞痛,并向小腹、大腿内侧放射,小便不爽,或频急涩痛难下、尿色黄浑,或见血尿,口苦而黏,苔黄腻,脉弦滑,此为湿热蕴结下焦的实证,治以清利湿热,化石通淋为主。
如久延而致肾的气阴受伤,实中有虚者,应配合养阴或补气药。
治法:清利湿热,化石通淋。
方药举例:泌尿排石汤金钱草30g,海金沙(包煎)24g,滑石24g,甘草梢10g,川木通10g,车前子(包煎)12g,篇蓄、炮山甲、牛膝、川楝子各10g,煎服。
粉剂:鱼脑石15g,元明粉12g,延胡索、木香各IOg,共研细末和匀,每次3g,1日3次。
煎药与粉剂同用。
加减:小便短赤、不利或尿痛者,加黄柏、瞿麦各10g。
尿血,酌加大小蓟各15g,血余炭10g,生地黄12g,牡丹皮10g。
腰胁少腹痛较甚者,加续断、台乌药各10g。
剧烈肾绞痛,加乳香3g,没药3g;另用参三七粉15g,沉香粉1g,和匀分2次吞服;必要时可服苏合香丸1粒以止痛。
中药结合针灸治疗泌尿系结石82例

管结 石 55例 ,肾结石 16例 ,肾结 石 12g,枸杞子 15g;若见小便涩滞 、淋 膀 胱湿热所致 。由于 肾虚导致膀 胱
并输尿管结石 11例 ,合并 肉眼血 沥不尽 、少腹 满痛 者 ,可加乌 药 12g, 气化不利 ,泌尿功能失常,有利于
尿 42例 ,泌 尿系感 染 7O例 ,肾积 水 小 茴香 9g,延 胡 索 12g,红花 6g。 结石的形成 ,复因湿热蓄积下焦 ,
维普资讯
· 治 验 集 锦 ·
中I 药’-- 结合 针 灸治 疗 泌 尿 系结 石 82例
邹 兵 玉林市中医院 537000 广西玉林市人 民东路 805号
关键词 泌尿 系结石 ;中医药疗法;针灸疗法
中图分 类号 :R691.4
文献标 识码 :A
气滞血瘀 ,治当以清热利湿 、行气
12g,三棱 lOg,莪术 10g,延胡索
活血 、通 淋排石 法 为主 。方 中金钱
12g,白芍 15g,甘 草 6g。加减法 :气 3 疗效 观察
草、海金砂 、鸡内金 、车前子 、滑石、
虚者加 黄芪 3Og,党参 3og;血尿 者 3.1 疗 效标准 参 照 《中医病证 石韦清热利湿 、通淋排石 ,金钱草
1 临床 资料
针灸治疗 :主穴取肾俞 、膀胱 3.2 治疗结果 82例 中治愈 6l
本 组 病 例 82例 ,均 为 本 院 门 俞 、足三里、关元 ,均为双侧 ;配穴 例,其中输尿管结石 5O例 ,肾结石
诊及住 院 患者 ,男 62例 ,女 2o例 ; 取中极、三阴交(双)、阴陵泉(双)。 并 输尿 管结 石 9例 ,肾结 石 2例 ;
文章编 号 :1003一Cr719(20o8)O1—0036—02
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辨证论治

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辨证论治作者:王豪来源:《家庭医学》2016年第05期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与尿道结石,以疼痛(腰痛、腹痛、排尿时痛甚)、血尿、尿中有砂石排出史、排尿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祖国医学的“石淋”“砂淋”“血淋”的范畴。
本病男女均可发病,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近30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多。
病因多为饮食不节与湿热下注,病位在肾与膀胱。
本病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煎熬津液,聚而成石。
结石初起,多为湿热蕴结;久则肾阴亏虚,虚火内灼。
故治疗以清热化湿、利尿通淋为大法,视其兼证不同,酌以选方加减。
气滞血瘀、疼痛剧烈者重用行气活血之剂枳金汤枳壳、石韦、萹蓄、瞿麦、牛膝、生地各15克,金钱草、车前草各30克,木香、王不留行各10克。
血尿时加白茅根30克,合并感染加蒲公英30克。
水煎内服,每日1剂。
【功用药理】行气活血破瘀,清热化湿通淋。
枳壳行气开郁,金钱草清热化湿、利尿通淋为主药;车前草、石韦、萹蓄、瞿麦清热解毒、排石利尿为辅药;木香、王不留行、牛膝行气活血破瘀,引石下行;生地防止利尿伤阴。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枳壳、木香水煎剂能增强平滑肌舒缩功能,缓解痉挛;牛膝有扩张血和利尿作用;白茅根能止血利尿,蒲公英可清热解毒防治感染。
全方能增加肾血流量,加强平滑肌舒缩功能,抗感染,减少局部充血水肿,达到解痉、消炎、利尿、推动结石下行。
化瘀消石汤桃仁、王不留行、生大黄、鸡内金各10克,牛膝、海金沙、滑石各15克(布包),乳香、没药、甘草各6克,砂仁20克,金钱草30克。
水煎分2次温服,服药后多饮开水,适当跳跃活动。
【功用药理】清热利湿,化瘀消石。
桃仁、乳没、鸡内金化瘀散结、消蚀沙石;大黄、王不留行、牛膝通利泻下,引药下行,因势利尿,以利结石排出,一消一排,是治标之道;金钱草、砂仁、海金沙、滑石、甘草消热化湿,利尿通淋,是对因治疗,乃治本之道。
如此则标本兼顾,双管齐下,切中病机。
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分析作者:于井波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第15期尿路结石是指泌尿系统结石形成,阻塞输尿管的一种常见病。
临床以肾绞痛和血尿为主证,并常引起尿路梗阻和继发性感染,在后期亦可发生肾功能不全。
本病男性发病率高。
最常见的年龄为20——50岁。
对于本病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效果比较满意,现将临证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年龄14~61岁,平均42岁;其中20岁以下13例,20~40岁24例,50岁以上者13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
病程:病程最短1d,最长7年,平均为3年,其中1~4年占绝大多数,为33例。
1.2诊断依据临床症状:腰痛19例,尿痛31例,肉眼血尿44例。
B超检查或/及泌尿系统造影:发现结石及积水。
其中治疗组结石最大为1.2cm×0.9cm。
对照组结石最大为1.1cm×1.2cm。
实验室检查:全部病例尿检均可见红细胞。
1.3中医辨证治疗组:湿热下注型27例,气滞血瘀型12例,肾气不足型11例。
2治疗方法用鱼葵方:鱼脑石30g,天葵30g,火硝30g,鳖甲30g。
湿热下注型加滑石12g,栀子15g;气滞血瘀型加青皮15g,陈皮15g,桃仁10g,红花10g;肾气不足型加黄芪30g,党参30g,杜仲10g。
用水1000ml浸泡30min后煎煮30min,取汁600rnl,分4次口服,10d为1疗程。
合并感染者配合抗感染治疗。
3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B超检查或/及泌尿系统造影发现结石消失为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石明显缩小或数量减少为显效;临床症状缓解或明显改善,但结石无明显变化为无效[1]。
3.2结果治愈28例,显效18例,无效4例。
4病例1患者:胡柏杨,男,38岁,诊断:尿路结石患者于2004年2月突发左腰部剧痛,伴有尿频、尿急,恶寒发热。
3个月后到我院诊治,X线腹部平片证实左侧输尿管结石,位于第3腰椎之下缘处,约0.3cm×0.3cm大,化验结果:血白细胞计数10.8×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80%,小便常规检查:尿液呈酸性,红细胞0~1视野,蛋白少量。
结石药方

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方金钱草、海金沙各30 克,鸡内金、牛膝、滑石各15 克,威灵仙、石韦、车前子、冬葵子各20 克.三棱10 克。
随症加减,每日1 剂水煎服,1 个月为1 个疗程.一般1~2 个疗程取效。
泌尿系结石中药方剂中医处方(一)【辨证】下焦湿热。
【治法】清热利湿,俳石通淋。
【方名】降石汤。
【组成】降香3克,石苇10克,滑石10克,鱼脑石10克,金钱草30克,海金砂10 克(包),鸡内金10克,冬葵子10克,川牛膝10克,甘草梢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贝叔英方。
中医处方(二)【辨证】湿热蕴结,气滞血瘀。
【治法】通淋利湿,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溶石俳石。
【方名】昆海俳石汤。
【组成】昆布18克,海藻18克,红花9克,桃仁12克,柴胡12克,白芍24克,枳实9克,海金砂12克,冬葵12克,滑石15克,大黄9克,鸡内金6克,琥珀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郑家本方--------------------------------------尿路结石中药方剂【辨证】湿热蕴结下焦,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俳石。
【方名】四金化瘀俳石汤。
【组成】半枝莲30克,金钱草30克,鸡内金12克,石苇30克,郁金20克,三棱 18克,滑石30克,瞿麦15克,怀牛膝15克,海金砂30克,木通10克,茅根3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志发方-------------------------------------内科—膀胱结石中药方剂【辨证】湿热,瘀阻,虚弱。
【治法】利湿化瘀,散结通阻,补肾益气。
【方名】尿路结石汤。
【组成∝?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车前子10克,木通6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滑石12克,琥珀末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吴华强方----------------------------------------------------------消石汤 ---风中落叶我院结石专科在1995年1月~1997年1月期间,采用消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20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中医治疗)

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年龄多为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其发病与气候、季节、水质、职业、社会经济水平等多种因素有关,并有一定的地区性,常突然起病,腹痛剧烈难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对其进行积极防治很有必要。
我运用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处方:金钱草30g,海金砂15g,鸡内金15g,萹蓄10g,瞿麦10g,滑石15g,车前草30g,元胡10g,川楝子10g,桃仁10g,红花10g。
结石直径超过6mm者,加三棱、莪术;血尿者加小蓟、蒲黄;伴有尿路感染者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热伤津亏者加沙参、麦冬。
用法:水煎服分2次服,日一剂。
并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及多饮水。
临床疗效:一般经过3~20天的治疗,输尿管以及膀胱结石可在1周内排出;肾结石在1~3周内排出。
未排出者均因结石直径较大(超过1cm),患者可经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继续服用本方到痊愈。
分析: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多从淋证、腰痛、尿血等进行辨证论治。
本病多因湿热内蓄,结而不去,下注于尿路,煎熬尿液,而为砂石,砂石阻滞气机,不通则痛,轻者仅腰部隐隐作痛,重者腰痛如折,连及少腹而成绞痛。
或者砂石不能随尿排出,则小便艰涩,尿时疼痛,如果阻塞尿路,则小便中断。
砂石损伤脉络,可以出现尿血,热下注膀胱,则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本方中重用金钱草为君药,取其清热解毒、利尿排石之功效,笔者最大剂量可用到100g,配以鸡内金、海金砂,具有良好的排石功效。
萹蓄、瞿麦、滑石、车前草是清热利湿之品,元胡、川楝子理气止痛。
大凡结石停留,必阻遏气血运行,结石排出,则依赖于气血的推动,故方中加桃仁、红花活血以行气,疼痛剧烈者,可加白芍、甘草,以柔肝止痛,方中若加三棱、莪术,则破血行瘀,可加大排石力度。
若再配合抗生素以及解痉止痛的西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典型病例:患者,男,36岁。
因突发腹痛1.5小时来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80例
目的总结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中医辨证治疗组8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62例,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治愈56例(70.0%),对照组治愈23例(37.1%),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标签:泌尿系结石;中医;辨证治疗;疗效观察
泌尿系结石病是一种常见病,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的统称。
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腰部绞痛、血尿为特征。
属于中医的石淋、血淋等范围。
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确切,尤其对于中小结石疗效更佳。
肾结石往往本虚标实,易合并血尿、肾积水、尿路感染,因此治疗并非易事。
近年来,中医药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取得了可喜成果,疗效肯定,于2012年1月笔者总结从2004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共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16~76岁,平均41岁;病程1年以内62例,1 ~ 2年18例;其中肾结石22例,输尿管结石58例;合并积水18例,合并有泌尿道感染5例,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疼痛。
尿中带血,小腹不适,或痛引腰腹等。
对照组:共62例,其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19~73岁,平均38岁;病程1年以内42例,1~2年20例;肾结石占17例,输尿管结石占45例;其中合并积水5例;有泌尿道感染者3例。
1.2 临床诊断标准
症状: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绞痛呈刀割样痛,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股内侧,肾区叩击痛,膀胱结石为下腹部和会阴部钝痛、尿痛。
肉眼或镜下可见血尿,绞痛发作时血尿加重,合并尿路感染时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或脓细胞。
影像学检查:X线腹部平片多数显示结石阴影。
B型超声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判断结石大小、部位以及输尿管、肾盂积水情况。
辨证:实证,尿色红赤、尿道涩痛、舌红,苔薄黄,脉数有力;虚证,肾阴虚见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肾阳虚见腰膝酸软、尿频溲清、怕冷、舌淡苔白、脉沉。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基础方,三棱、莪术、车前子、萹蓄、枳壳、王不留行各15 g,炮
穿山甲、鸡内金各20 g,金钱草50 g,海金砂、石苇、滑石各20 g,牛膝25 g。
肉眼血尿加小蓟、旱莲草、白茅根;绞痛加延胡索、赤芍、乌药(绞痛剧烈用山莨菪碱10 mg,肌注);肾阳虚加菟丝子、肉苁蓉;肾阴虚加枸杞子、熟地黄、龟板;肾积水加炒白芥子、制附片、茯苓、桑白皮;小便有脓球、白细胞加栀子、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连翘等。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三服,嘱患者多饮水,作跳跃,肾区叩击等。
10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对照组:肾石通颗粒15 g,每日3次口服,疼痛明显者给予西医对症治疗。
10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石排尽,X线腹部平片,B超检查结石影消失。
好转:部分结石排出,结石下移或者变小或肾盂输尿管积水消失,症状消失或减轻。
无效:临床症状不缓解及影像学检查(X线、B超等检查)结石无变化者。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方法,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治愈56例(70.0%),好转22例(27.5%),无效2例(2.5%),总有效率为97.5%。
服药最短5 d,最长4个疗程。
对照组:治愈23例(37.1%),好转32例(51.6%),无效7例(11.3%),总有效率为88.7%。
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典型病例
患者,32岁,于2011年5月12日夜间突然出现右侧腰痛,向右下腹部放射,且伴有恶心未呕吐,排尿不适,肉眼血尿,舌红苔黄,脉弦。
B超示右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大小为0.8 cm × 0.7 cm,伴输尿管扩张,右肾积水。
尿常规检查红细胞满视野,白细胞(+)。
诊断为右侧输尿管上段结石伴右肾积水。
鸡内金20 g、金钱草50 g、海金砂30 g、白芍20 g、三棱15 g、莪术15 g、车前子15 g、萹蓄
20 g、枳壳12 g、王不留行15 g、炮穿山甲15 g、石苇20 g、滑石15 g、牛膝20
g、小蓟15 g、旱莲草15 g、白茅根20 g、延胡索15 g、赤芍15 g、丹皮10 g、乌药10 g、栀子15 g。
每日1剂,水煎取汁500 mL,分3次口服。
7 d为1个疗程,第8天时排出3个绿豆大小结石,症状消失,复查B超,结石以及积水消失,痊愈。
4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石淋多由湿热下注,化火灼伤阴津,煎熬水液,日久结为砂石而成。
李洪武[1]认为肾结石病位在肾,病机为肾虚为本,沙石内结为标,兼
夹以湿热、气滞、血瘀为病。
林季伟[2]将肾结石辨证分为四型:下焦湿热型;肝郁气滞型;脾肾元气虚损型;肾虚气阴不足型。
蒋新新[3]自拟“清化通淋汤”治疗石淋31例临床观察,药用:金钱草30 g,海金沙(包)20 g,炒鸡内金15 g,石韦10 g,萹蓄20 g,瞿麦10 g,细木通6 g,王不留行10 g,皂角刺、川牛膝、车前子(包)、延胡索、滑石各15 g、川楝子10 g。
辨证加减:腰腹绞痛加赤白芍、生甘草;血尿加大小蓟、白茅根;小腹胀痛加枳壳、木香、乌药;伴有瘀滞、舌质紫者,加桃仁、炮山甲、红花;舌红、口干肾阴亏耗者,加生地、麦冬、鳖甲;肾阳虚者,加肉苁蓉、川续断温肾化气以通淋。
水煎服,每日1 剂,分2~3次服用,以14 d 为1 个疗程,进行疗效观察。
治愈15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
现代治疗结石多用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石苇、冬葵子、车前子、萹蓄等利水排石清热之品,但临床效果不满意,结石日久必然损伤人体正气,气虚血滞而无力排出结石。
张瑜等[4]白金尚治疗肾结石经验认为肾结石是以肾虚为本、湿热壅滞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
故在应用清热利湿的基础上配伍以行气活血以及软坚散结,药用如三棱、莪术、丹参、红花、丹皮、桃仁等,若结石大排出困难,可加甲珠、皂刺等肾结石日久损伤肾中阳气,气不化水而至肾积水,《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肾阳虚衰,气化功能不足,水湿停聚,则积水成矣。
因此治疗肾积水以温阳益气为要,常用药物如附子、肉桂、乌药等。
魏本立等[5]采用自制滑通尿石汤中医辨证治疗肾结石60例,基础方:金钱草60 g,萹蓄、瞿麦、海金沙、鸡内金各20 g,滑石粉、车前子、石苇各15 g、甘草10 g。
湿热蕴结加山栀5 g,大黄5 g;排尿涩痛伴血尿、腰酸腹痛者加白芍10 g、元胡15 g、蒲黄10 g、五灵脂10 g、牛膝10 g、桃仁5 g,如脾肾两虚加,黄芪15 g,白术15 g,茯苓20 g,当归10 g,枸杞子15 g,山萸肉10 g,熟地12 g,川断10 g。
上述诸药每日1剂煎汤500 mL分早晚两次口服,6 d为1个疗程。
治愈17例占28.3%,好转40例占67.0%,无效3例占4.7%,总有效率为95.3%。
对于中小结石,无明显尿路梗阻,特别对于年老体弱不宜手术的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不仅可以免除手术人体的损伤,而且可以更有效地解除梗阻、治疗感染、改善肾功能,具有疗效快、价格易被患者接受、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尤其对较小的泌尿系结石效果甚佳,弥补了西医手术、体外碎石对小结石和泥沙样结石效果差的不足,而且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抗生素治疗尿石症的毒副作用[6]。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洪武. 肾结石的中医诊治综述[J]. 医学信息,2011,24(4):1684.
[2]林季伟. 中医如何分型治疗肾结石[J]. 求医问药,2010(11):8-9.
[3]蒋新新. 清化通淋汤治疗石淋31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药,2011,43(4):52-53.
[4]张瑜,李海华,张凤云. 白金尚治疗肾结石经验[J]. 河北中医,2010,32(6):808-809.
[5]魏本立,王丽. 自制滑通尿石汤治疗肾结石60例临床观察[J]. 当代医学,2010,16(32):145.
[6]李云升,倪淑燕,张琳琳,等. 导赤散加味治疗泌尿系结石69例临床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