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关于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
造血干细胞移植PPT幻灯片

5
造血干细胞来源
骨髓 外周血 脐血
6
干细胞的特性 自我维持 多向分化
7
8
造血干细胞(HST)标识
人
鼠
CD34+
Ly6A(Sca-1)+
Thy-1+
Thy-1
C-Kit +
C-Kit
Lineage
Lineage
HLA-DR
Sca-2 +
2
造血干细胞移植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三十多年来,随着实验和临床血液学及其相 关学科的迅速发展,使HSCT的技术逐渐成熟并 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治愈某些恶性血液病、 遗传性及免疫性疾病的可靠方法。
3
发 展 历史
1939年
有记载的首例骨髓移植但植入失败
18
植活证据
从BMT日起,中性粒细胞(N)多在4周内回升至> 0.5×109/L,而血小板(PLT)回升至≥ 50×109/L的时间多长于4周。
应用G-CSF5μg/(kg.d) ,可缩短N >0.5×109/L 的时间5-8天。
19
预处理
根据预处理强度,又分为传统的清髓性和非清髓 性预处理。后者称为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 (nonmyeloablativ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NST)或小移植(minitransplantation)。
造血干细胞移植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吴德沛
1
造血干细胞移植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RIC综述

减低预处理强度的脐血移植在成人患者中的应用【摘要】减低强度(RIC)预处理方案现已在脐血移植中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是为了减少成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移植相关发病率及死亡率,现在它已被大部分人所接受。
RIC-UCBT实验的结果显示脐血的植入时间缩短了,从12天到24天不等,而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却并不高于清髓性UCBT。
尽管减低了预处理强度,但移植后恶性疾病复发的发生率却没有明显升高的趋势。
本文将回顾多个RIC-UCBT实验的研究结果,与清髓性UCBT进行比较,讨论RIC-UCBT的潜在植入率,并且提出RIC-UCBT的最佳治疗策略。
【关键词】减低强度预处理,脐血,成人【介绍】与亲缘或非亲缘的成人供体干细胞移植的基本原理相似,在成人及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的主要原因是其可能减少骨髓抑制相关发病率及死亡率。
预处理强度不足从而影响干细胞植入一直是最受关注的问题,这种担心也阻碍了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造血干细胞数量较少的脐血移植中。
这种担心被证明在很大程度上是杞人忧天,并且RIC方案在UCBT 中也已得到了逐步的应用。
本文中我们将回顾RIC方案的基本原理及RIC方案移植的主要成果。
作为一个工作定义,我们使用RIC去代表强度低于传统骨髓预处理方案的所有方案。
1、临床实验在移植物中的T反应细胞足以影响供体植入这一假说的基础上,Baker等人在成人RIC移植患者中进行了一项大样本先导实验。
在剂量逐级减低的治疗方案下,应用Flu+TBI(200 cGy)+BU(8mg/kg 总数,n=21)/CY(50mg/kg,n=22)来治疗43名患者。
超过一半的患者接受了双份脐血移植,并且所有的患者均使用环孢素及MMF进行GVHD预防性治疗。
几乎所有的脐血HLA不合均≤2/6位点,且注射的CD34+细胞中位细胞数BU组是3.7105/kg,CY组是4.3105/kg。
虽然两组的早期植入率相近(分别是88%和94%),但只在BU组中出现了移植物排斥,其移植后42天的长期植入率仅为76%,相比之下,CY组长期植入率则达到94%(P<0.01)。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移植适应证复发或耐药的DLBCL进行系统性化疗联合或不联合利妥昔单抗的挽救性治疗,继而对于化疗敏感的患者进行高剂量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化疗敏感的患者如果干细胞动员失败或在二线化疗后存在骨髓侵犯,可以考虑进行异基因HSCT。
自体HSCT适用患者的要求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移植中心是不同的。
年龄不应作为主要决定因素。
一般根据患者的“生理年龄”进行个体化考虑。
美国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ASBMT)发布了HSCT治疗DLBCL的2010声明,明确的观点有:化疗敏感的复发的DLBCL推荐以自体HSCT作为挽救性治疗;尽管老年人的治疗结果不如年轻人,年龄并不是自体HSCT的禁忌;外周血是自体HSCT标准的干细胞来源;不推荐两次或多次连续的自体HSCT。
当前ASBMT 认为尚无足够的数据可以明确回答以下问题:自体HSCT后进行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的必要性;自体HSCT前诱导治疗的最佳疗程;异基因HSCT的应用;异基因移植应用减低强度的预处理方案还是清髓性方案。
具备一个或多个下列因素的患者不适合自体HSCT:直接胆红素>2mg/dl(34.2μmol/L);血清肌酐>2.5mg/L(221μmol/L);长期稳定透析治疗的患者不包含在内。
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的行为状态评分为3分或4分,因骨疼痛造成的ECOG 3、4分不包含在内。
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为Ⅲ或Ⅳ级。
(二)影响自体HSCT疗效的因素自体HSCT治疗经二线化疗获得疗效的复发或耐药的DLBCL患者,相比单纯化疗患者有更高的生存率。
化疗敏感的复发患者或化疗敏感但从未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自体HSCT后3~5年的无病生存率(DFS)为30%~60%。
而二线化疗耐药的DLBCL患者自体HSCT后,DFS不足10%~20%。
多中心随机试验(PARMA试验)在215例化疗敏感的复发性侵袭性NHL(主要是DLBCL)患者中进行了自体HSCT与巩固化疗的比较。
治疗相关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分析

Efficacy analysis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on therapy-related leukemia Zhang Shuqin, Fei Xinhong, Wen Hongxia, Liu Yuanyuan, Cheng Haoyu, Zhang Weijie, Wang Jingbo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Aerospace Central Hospital, Beijing 100049,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Jingbo, Email: dpwangjingbo@
2 结果
2.1 — 般 资 料 14例 患 者 原 发 病 的 类 型 :急性曱-幼粒细胞n 血
病 [急 性 髓 系 白 血 病 (AML)-M,]2 例 ,子宫绒毛膜癌 2 例 ,骨 肉 瘤 2 例 ,急 性 淋 巴 细 胞 内 血 病 (ALL) 1 例 , 乳 腺 癌 1 例 ,结 肠 癌 1 例 ,子 宫 颈 癌 1例 ,混合型畸胎 瘤 1例 ,侵 袭 性 葡 萄 胎 1 例 ,肝 癌 1 例 ,霍奇金淋巴瘤 (HL)1例 :原发病的治疗:白血病和妇科肿瘤患者均 接 受 化 疗 ,其他实体瘤患者均接受手术及化疗,淋巴 瘤患者均接受放化疗及自体干细胞移棺(表1) 2 . 2 造血重建情况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 on therapy-related leukemia (TRL).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4 patients with TRL who received allo-HSCT in Aerospace Central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February 202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urvival status were also analyzed. Results Of the 14 patients, 5 were males and 9 were females; the median age was 35 years old (12-59 years old). There were 12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1 patient with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cell lymphoma, and 1 patient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t the time of transplantation, 4 patients achieved hone marrow complete remission, 3 patients achieved bone marrow partial remission, and the remaining 7 patients had no remission. Five patients received HLA-matched sibling transplantation, 9 patients received haplotype transplantation, and they all received myeloablative pretreatment schemes. All 14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implanted; the median engraftment time of granulocyte was 16 d (10-24 d), and the median engraftment time of platelet was 13 d (10-34 d). Grade I - II acute graft - versus - host disease (GVHD) occurred in 7 patients, chronic GVHD occurred in 6 patients, and grade HI intestinal GVHD occurred in 2 patients. The median follow up time was 32 months (4-97 months). Among 14 patients, 5 patients died. Conclusion The allo-HSCT can improve the prognosis and long-term survival rate of TRL patients.
3.2 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冻存,及回输

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原理、冻存及回输山东省立医院姜玉杰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原理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是经过大剂量放、化疗或其他免疫抑制预处理,清除受体体内的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阻断发病机制,然后把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回输给受体,以替代原有的病理性造血干细胞,从而使患者正常的造血及免疫系统得以重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的一种治疗手段。
HSCT的基本流程•Injection:供者注射动员剂(G-CSF)•Mobilization:干细胞动员•Collection:干细胞采集•Storage (Cryopreservation):干细胞分装储存(冻存)•Conditioning:预处理•Transfusion:干细胞回输•Engraftment & recovery:植入和恢复HSCT基本流程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CD34 造血细胞的一种重要标志,CD34+细胞占骨髓细胞的1%~4%•CD117 是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IgSF(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CD117+约细胞占骨髓细胞的1%~4%•50%~70%的CD117+骨髓细胞表达CD34供体造血干细胞采集标准•选择合适的方式,通过外周血或骨髓采集供体的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需要采集到一定的数量:•单个核细胞须达到4-6 ×108/;•CD34+细胞(造血干细胞)在HLA半相合时,应达到达到2 ~4 ×106/kg 和1 ×107/kg,全相合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可适当放宽标准;•如有HLA抗原理想的脐带血,也是儿童患者合适的干细胞来源。
血液成份分离基于它们不同的重力,在一定的离心力下分离细胞.PlasmaPacked red cells BuffycoatGranulocytes1.085*Monocytes1.065*Lymphocytes1.071*Platelets1.048**Average specific gravity of cell type shown*以上显示的为细胞的平均比重自体造血干细胞的采集•采集时机:•WBC>5 109/L BPC>50(30) 109/L CD34+细胞>1%•采集用血细胞分离机COBE Spectra Baxter CS 3000•采集细胞数(移植阈)•MNC >6~8 108/Kg•CD34+ >2 106/Kg•多发性骨髓瘤(二次移植)体外净化技术•物理学方法:微波加热(42-43℃)、光敏剂步化青(MC-540)•药物学方法:选择药物:血液学毒性小、易灭活、对肿瘤及正常造血干细胞杀伤存在较大差异。
联合克拉屈滨预处理方案在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疗效观察

联合克拉屈滨预处理方案在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疗效观察王晴晴,夏凌辉ObservationofcurativeeffectofcombinedtherapywithcladribineinaIlogeneichemato 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ofrefractory/relapsedacutemyeloidleukemiapatientsWANGQingqing,XIALinghuiInstituteofHematology,UnionHospital,TongjiMedicalCollegeof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ubeiWuhan430022,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icacyofcombinedtreatmentwithcladribineinthetreatmentofrefractory/relapsedacutemyeloidleukemia(AML)withallogene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Methods:Theclinicaldataof17patientswithrefractory/relapsedAMLwhounderwentcombinedcladribinepretreatmentplanandreceivedallo-HSCTinthelaminarflowwardofourhospitalfromApril2017toOctober2019werecollectedandanalyzed.Results:Hematopoieticreconstructionwascompletedinallthe17patients,andthemediantimeofgranulocyteimplantationwas12d(9~20d),andthemediantimeofplateletimplantationwas11d(9~30d).Duringthepretreatment,onepatientdevelopedhemorrhagiccystitis.4patientsoccurredⅠ-ⅡdegreeofaGVHD.Attheendoffollow-up,8ofthe11survivingpatientshadlocalizedcGVHD.Fivepatientsrelapsedaftertransplantation,withamedianrecurrencetimeof4months(2~19months).The1-yearoverallsurvivalratewas57.2%,andthe1-yeardisease-freesurvivalratewas55.2%.Conclusion:Theshort-termeffectofcladribinecombinedwithpretreatmentisbetter,withoutincreasingtheadversereactionsrelatedtopretreatment.Itcaneffectivelyimprovethesurvivalrateofpatientsandimprovetheprognosisofpatients.【Keywords】cladribine,allogene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cutemyeloidleukemiaModernOncology2021,29(08):1419-1422【摘要】 目的:评价联合克拉屈滨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疗效。
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通过大剂量放化疗预处理,清除受者体内的肿瘤或异常细胞,再将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者,使受者重建正常造血及免疫系统。
目前广泛应用于恶性血液病、非恶性难治性血液病、遗传性疾病和某些实体瘤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干细胞移植。
由于骨髓为造血器官,早期进行的均为骨髓移植。
分类: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多种分类方法。
造血干细胞来自于自身或他人,分别成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体(又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又按照供者与患者有无血缘关系分为: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无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即无关移植);按移植物种类分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造血干细胞来源于自身,所以不会发生移植物排斥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并发症少,且无供者来源限制,移植相关死亡率低,移植后生活质量好,但因为缺乏移植物抗肿瘤作用以及移植物中可能混有残留的肿瘤细胞,故复发率高。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造血干细胞来源于正常供者,无肿瘤细胞污染,且移植物有免疫抗肿瘤效应,故复发率低,长期无病生存率(也可以理解为治愈率)高,适应证广泛,甚至是某些疾患惟一的治愈方法,但供者来源受限,易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并发症多,导致移植相关的死亡率高,患者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长期生存者生活质量可能较差。
适应症: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许多血液病,包括: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某些血液系统非恶性肿瘤,如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以及某些危险程度较低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适合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危险程度中等或较高的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患者适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学检验-第六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检验技术

二、嵌合体检验
3. 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HPLC)
是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的一种连续多次的交 换过程,它借溶质在两相间分配系数、亲和力、吸附能力、 离子交换或分子大小不同引起的排阻作用的差别使不同溶质 进行分离。HPLC对PCR产物的定量检测具有高敏感性、高准 确性、高重复性以及快速、无污染的优势,与STR技术的结 合势必为移植后植入证据的检测开辟一个新的领域。
第二节 造血干细胞植入效果的检验
一、植入状态的检验
3. 血清免疫球蛋白谱 由于免疫球蛋白多肽链上氨基酸的 不同,各类及各型Ig表现出不同的抗原特异性。Ig的抗原决 定簇是由遗传决定的,表现出同种异型,具有遗传多态性。 Ig重链同种异型表现在IgG、IgA和IgE 3类免疫球蛋白上, 轻链的同种异型表现在J链上。为了排除由于输血带来的外 源性Ig的影响,对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异型分析通常在最近一 次输血100天后进行。
第二节 造血干细胞植入效果的检验
一、植入状态的检验
4.性染色体核型分析 人类体细胞第23对染色体(性染色 体)在女性为XX,男性为XY,利用这一差别可区分当供、 受者性别不同时HSC植入状态。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 受者的骨髓或外周血的有核细胞时,若发现女性受者的性 染色体核型变为XY或男性受者的性染色体核型变为XX,则 表明供者的HSC已植入。但该方法的敏感性较低,大约为1% ~10%。
第二节 造血干细胞植入效果的检验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与计数
第 第一 六章 章 造 造血血及干造细血胞调移控植 相关检验技术
第一节 造血器官与造血微环境 第二节 造血干细胞植入效果的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关于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
在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方面,我们采用新的非清髓预处理方案对 3 例 53~59
岁的高龄血液病患者进行了非清髓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获得成功,报告如
下。
3 例患者,男 2 例,女 1 例,年龄分别为 59 岁、53 岁和 56 岁,原发病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简称 再障 )2 例、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1 例。3 例供、受者的 HLA 配型完全相合,
均采用 STR-PCR 定量方法检测供者细胞植入情况。2 例再障的预处理方案为:环孢素
A(CsA)5 mg kg-1 d-1,共 5 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15~20 mg kg-
1 d-1,共 5 d,环磷酰胺(CTX)40~50 mg kg-1 d-1,共 2 d。1 例难治性白血病的预处理方案
为: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加用阿糖胞苷(Ara-C),总量为 0.15 g/kg,替尼泊苷 100 mg m-2 d-1,
共 2 d。患者输入供者外周血干细胞数分别为 7.8 108/kg、10.2 108/kg 和 6.0 108/kg。移
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2 例采用 CsA 加霉酚酸酯(MMF),1 例采用 CsA 加氨甲蝶
呤(MTX)。3 例患者的外周血 WBC 于移植后 0~7 d 降至最低(0.05~0.1) 109/L。2 例再
障患者的 WBC 于移植后第 8 d 开始恢复,第 21 d 血像三系基本恢复正常,另 1 例的
WBC 于移植后第 12 d 开始恢复,第 21 d 血常规恢复正常,骨髓检查提示完全缓解骨髓
象。2 例再障患者的供者细胞植入率均为 100%,另 1 例为供者混合性嵌合体
(50%~86%)。3 例患者术后经过顺利,均未出现感染、出血。例 2 于移植后 100 d 出现皮
肤 I 度 GVHD,经泼尼松治疗后好转。随访至今,2 例再障已健康存活 28 个月和 16 个
月,1 例白血病患者于移植后 3 个月因白血病复发死亡。
1
[键入文字]
传统的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相关并发症多、危险性大,不适合于年龄大或移植
前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NAST 可显著降低预处理强度,加强了移植前后的免疫处理,明
显减轻了传统 骨髓移植的并发症,为年龄大或因器官功能不全等不能耐受大剂量放化疗
预处理的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国外有人采用非清髓预处理骨髓移植治疗 22
例 45~69 岁的老年血液病患者,移植后 4 例早期死亡,18 例可评估患者中 16 例植活,10 例
形成完全供者嵌合体,6 例建立了混合嵌合体,术后随访中位时间为 7.5 个月,9 例仍存活,
他们认为单纯年龄因素不影响 NAST 的效果。本组 3 例患者的年龄为 53~59 岁,年龄大,
一般情况差,难以耐受传统的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故我们采用了以 CsA、ATG 和
CTX 为主的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结果 2 例高龄患者均顺利度过造血抑制期,其中 1 例已
健康生存超过 28 个月。另一例老年患者系采用多种治疗方案无效的原发耐药性白血病,
本论文来源于无忧论文网( 51lunwen/ )故我们在应用耐药逆转剂 CsA 及免疫抑制剂的基
础上还加用了大剂量阿糖胞苷和替尼泊苷,在白血病未缓解的状态下为此患者行
NAST。患者于移植后连续 4 次骨髓象提示完全缓解。虽然此患者移植后 3 个月因白血
病复发而死亡,但此结果仍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因本组病例数较少,此结果尚需进一步增
加病例及长期研究观察。
在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