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行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疗效分析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行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疗效分析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行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疗效分析陈根定【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9(032)021【总页数】3页(P3407-3409)【关键词】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疗效【作者】陈根定【作者单位】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二医院血液内分泌科湖南省衡阳市42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6.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难治性且死亡率极高的疾病,造血干细胞的异基因移植和使用免疫抑制方式的治疗效果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可以治愈70%以上的患者。

然而,造血干细胞的来源有太多的限制,造成了只有极少数患者可以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相关治疗,因此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在治疗方面的经验是不够的。

2009年4月—2018年7月,我院对9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异基因移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例患者通过医护人员进行骨髓抽吸、相关骨髓活检及相关临床症状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

2009年4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HLA同源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部分患者在移植前应用了环孢霉素、糖皮质激素、雄激素治疗,效果不佳。

捐赠者都是兄弟姐妹,HLA是一致的,无肝炎等传染病史。

移植前常规体检与实验室检查未见特异性异常。

详细见表1。

1.2 移植过程1.2.1 供者外周干细胞、收集和回输:供者在移植前4d接受皮下注射惠尔血300mg/d。

在移植5d后在cs3000 分离器的辅助下样品细胞分离收集供体表1 9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与供者相关情况患者排序患者性别年龄(岁)移植前治疗供者与患者关系年龄(岁)HLA相合状况1男17CSA,AN亲兄长20全相合2女25CSA,AN亲姐弟22全相合3男28CSA,AN,PD亲姐弟30全相合4男18无亲兄长25全相合5女21CSA,AN亲兄长26全相合6男19CSA,AN亲姐弟24全相合7女29无亲姐妹23全相合8男37CSA,AN,PD亲姐弟32全相合9男23CSA,AN,PD亲姐弟29全相合pbsc。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4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皮肤型GVHD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

结果 42例患者中术后并发急性皮肤型GVHD的15例,发生率35.7%,其中男5例,女10例。

其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5例(33.3%)、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2例(13.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4例(26.7%)、再生障碍性贫血(AA)2例(13.3%)、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1例(6.7%)、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AL)1例(6.7%)。

同胞供者13例(86.7%)、无关供者2例(13.3%)。

本组15例急性皮肤型GVHD皮疹出现时间最早为干细胞输注后3d,最晚为38d;皮损严重程度为I级和II级。

15例患者均采用了心理护理,均未发生严重感染,15例急性GVHD患者累及皮肤均为I~II 度,无一例出现皮肤水泡及皮肤完整性受损,无一例发生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

15例患者中9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后皮疹消退出院,有2例发生在甲基强的松龙减量后d3皮疹范围扩展明显,且颜色明显变红,由于护士及时发现并处理,皮疹很快得到了控制,2例皮疹明显好转出院。

15例急性GVHD患者均获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

结论皮肤型GVHD有一定的临床特点,观察皮肤症状,及早发现并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保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皮肤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乃至治愈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治疗某些实体瘤的根本途径,移植后会引发许多并发症,作为血液科护士应掌握好移植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造福更多血液病及肿瘤患者,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为各种白血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42例,现将处理方法进讨论,报导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实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体分析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体分析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体分析[ 08-03-10 11:33:00 ] 编辑:studa20作者:陈宝安,熊辉霞,丁家华,苏恩本,赵刚,王骏,高冲,孙耘玉,程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APBSCT)后造血嵌合体的临床意义。

采用FBC(氟达拉宾+白消安+环磷酰胺)±阿糖胞苷(Ara-C)预处理方案,对28例血液病患者进行NAPBSCT,采集供者和受者术前外周血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序列血样,用STR-PCR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色和凝胶成像分析技术半定量方法计算供体细胞嵌合率。

结果显示:移植后1月,28例患者中1例移植失败,22例形成完全供者造血嵌合体(CC),5例形成混合造血嵌合体(MC);移植后7天时供者细胞即占优势(74.71%),较中性粒细胞(ANC)和血小板(Plt)的平均恢复时间均明显提前;CC组的aGVHD发生率高于MC组(P<0.05),两组cGVHD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1例MC患者发生早期移植排斥;CC组和MC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1例在CC状态下复发。

3例MC患者经早期临床干预治疗获得CC和完全缓解。

结论:造血嵌合体的动态定量检测对判断早期植入,预测移植物排斥、复发和GVHD,以及指导临床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Analysis of Hematopoietic Chimerism after 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ansplantation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the hematopoietic chimerism after 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NAPBSCT).28 patients received NAPBSCT were evaluated.The conditioning regimen included FBC (fludarabine,busulphan,cyclophosphamide) ±Ar a-C.Peripheral blood was collected before and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 differentperiods.Semi-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hematopoietic chimerism was performed by short tandem repeat-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TR-PCR),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and silver staining,and analyzed by Image Analysis Syste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 day 30 after transplantation,one patient failed to engraft,but 22 cases formed complete chimerism(CC) and 5 cases were of mixed chimerism.On day 7 after transplantation,the average percentage of donorcells was 74.71%. The time of dominance of the donor-specificallelic pattern preceded the recovery time of neutrophils and platelets.The incidence of aGVHD in group C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MC(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cGVHD and disease relapse between group CC and groupMC(P>0.05).One patient relapsed in CC status without atransitional stage of MC.One patient with MC rejected grafts in early stage.3 patients with MC transferred to CC and got complete remission after early implementation of therapy.It is concluded that sequential and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chimerism may be of great value to evaluate engraftment and to predict graft rejection,disease relapse and GVHD.Furthermore,it may provide a basis for earlyintervention treatment in the related complications.Key words non-myeloablative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TR-PCR; hematopoietic chimerism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ASCT)时由于减量的放、化疗预处理加上强效的免疫抑制,在移植后多形成供、受体细胞不同比例的混合嵌合体(MC)[1,2],并呈动态变化。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白血病1例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白血病1例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白血病1例
冀冰心;赵弘;苏力;卢远清;徐娟;田丁
【期刊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2(023)004
【摘要】@@ 1病历摘要rn患者男性,49岁.1998年10月无诱因出现乏力伴皮肤出血点,于外院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型.
【总页数】2页(P348-349)
【作者】冀冰心;赵弘;苏力;卢远清;徐娟;田丁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血缘脐血与血缘相关移植的比较——单中心临床研究 [J], 曹琳琳;孙自敏;刘会兰;耿良权;王兴兵;丁凯阳;童娟
2.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白血病复发5例报告 [J], 郭梅;余长林;王丹红;乔建辉;孙万军;孙琪云;张石;艾辉胜
3.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白血病1例 [J], 李乐;苏丽萍;左嫦娥;白晶翠;张小荣;杨海英;马建华;李雪卿;和丽;郭涛;马秀芩;刘卓拉
4.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龄白血病 [J], 陆婧媛;鹿全意
5.高龄供者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低剂量环孢素A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1例 [J], 李庆山;毛平;王顺清;莫文键;张玉平;许世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新进展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新进展

维普资讯
连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第2 暮 4
发性 骨髓 瘤 . 侧骨髓 增生 异常综 合征 相关 毒性 在 1 WH O标准 3 4级 下 , — 发生 粘膜炎 2例 , 肝静 脉闭 塞综 合 征轻度 9例 , 中度 2例 , 重度 2例 , 血病 4 败 例, 1 7名患 者 中性 粒 细胞 0~2 0d降到小 于 0 1 . X
性淋 巴瘤 , 多发性 骨髓瘤 ) 1 及 4倒非恶性 疾病 , 明 证 这种方 案可 以在最小毒 性 基础 上治愈疾 病 , 增强 可
老年患者的耐受性。对于第一次 自体移植 失败或大
剂量化疗无效者适 用。较 少出现 G F S v VI l i D; a n等用 上述方案治疗 了 7 O倒均 获得 较好 疗效 ;l i Sv a n等将 预处理方 案定 为 :l a b e 0n ・ I/ dBs1 F dr i g m 2d5 uu. u an 3 a
种 减轻预处理强 度 同时加 强免疫 治疗 , 立受体 建 与移植细胞之间双 向免疫耐受 的新 移植 方法—— 非 对较低 , 于已有脏 要求 对
器损害或年老体弱患 者亦 可适 用 :G L V 效应 的敏感 性各种肿瘤细胞不 同 , M C L最 敏感 , 次为 A , 再 ML 而 A L 不敏感 , L最 而低度恶性 的淋 巴细胞 , 多发性 骨髓 瘤 及 C L 较 敏感 - : L亦 ”
£ 1 E k ~/ T 0嘴 a m ・ I4 d2dA G 1 / 疗 l d4d治 0
例急性 白血病 , 8例慢性 白血病 、 淋 巴瘤 , 2例 1倒多

收 稿 日期 :0 l 9—0 修 回 日期 :0 一t 20 一0 6; 201 2一i l

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个 月 、3个 月 。 2 3 讨 论
供者情况 : 均系患 者 同胞 , 年龄 3 ~5 0 9岁 , 血型 : B供 A
感 染 及 出 血 : 出 现 重 度 感 染 ( 括 问 质 性 肺 炎 、 核 未 包 结 等)未出现 明显出血表现 , 未进行血小板输 注 。 ; 也 预 后 : 例 存 活 3个 月 后 死 于 c V ) 多 脏 器 功 能 衰 1 G HI 及 竭( MOF ; 例 1 月 后 失 访 ; 2例 至 今 分 别 健 康 存 活 1 )1 0个 另 0
维普资讯
第 卷 第 3期
、 O 5. l NO. 3
济 宁 医 学 院 学

J OURNaL (} J NI ;M EII? COlIE ; )、 N( I )(AI CE
非清 髓 性 异 基 因 外 周 血 造 血 干 细 胞 移植 治 疗慢 性 粒细 胞 白血病
害为主 的 I a VHD; 例 2 d骨 髓染 色 体 2 %为供 者 型 , ( 1 8 7 p 染 色 体 8 % 阳 性 ( 植 前 1( 阳 性 ) 1例 移 植 后 1 1 h 0 移 【% ) 】 ; 2d
患 者 骨 髓 标 本 与 其 供 着 标 本 在 D S 1 、 3 3 7 D1S 3 、 5 8 8 D1S 1 、 6 5 9 D S2 7 8 0和 Vw八 五 个 位 点 上 基 因 型 相 同 , 为受 着 基 因 型 , 即 为 完 全 嵌 合 型 一 10 8 d复 查 为 供 受 者 混 合 嵌 合 型 , 者成 份 占 供 7 2 0 5%, 1d复 查 I1 色 体 硬 b ra l 因 阴性 ; 例 6 d 基 c ) } 染 c/b 基 1 6, 因 检 查 为 完 全嵌 合 型 。 并 发 症 : VH 1例 2 d出 现 I 。GV ) 给 予 } 基 强 G D: 6 V a HI( } I 的松 龙 、 K 0 、 K F 5 6 O T3等 药 物 治 疗 后 有 效 ) 3个 月 后 转 成 ,

非清除性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1例

非清除性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1例

非清除性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1

乔建辉;艾辉胜;余长林;王丹红;郭梅;张石;骈淮媛
【期刊名称】《癌症(英文版)》
【年(卷),期】2001(020)004
【摘要】@@非清除性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显著降低了预处理强度和剂量,减少了并发症,治疗高龄白血病在国外取得较好疗效。

我院采用无氟达拉滨的非清除性ALLO-SCT,治疗了1例56岁难治性急性白血病获完全缓解(CR),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448)
【作者】乔建辉;艾辉胜;余长林;王丹红;郭梅;张石;骈淮媛
【作者单位】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三零七医院血液科,;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三零七医院血液科,;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三零七医院血液科,;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三零七医院血液科,;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三零七医院血液科,;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三零七医院血液科,;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三零七医院血液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4例效果分析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4例效果分析

[文章编号]1006-2440(2020)04-0378-03[引文格式]沙雨鸥,王信峰,杨熙,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4例效果分析[J ].交通医学,2020,34(4):378-38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是恶性血液病、免疫性疾病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allo-HSCT 不断进步,包括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 )基因配型技术、移植前微小残留病灶监测、靶向药物治疗、移植后基因检测、术前术后支持治疗等均有明显提高,使得allo-HSCT 的效果及安全性显著提升[1]。

HLA 全相合供者是allo-HSCT 最合适的供体选择人群,其移植治疗效果佳,排异反应发生率低,因此如有条件尽可能选择同胞全相合供者。

但由于我国目前独生子女较多,HLA全相合移植较困难,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 )患者至少会有一名可用亲缘供者,近年来我国接受haplo-HSCT 患者的占比逐年升高。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进行allo-HSCT 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4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4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35~51岁,平均46±6.4岁。

经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分型(MIC )明确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其中M2型2例,M4型1例,M5型1例。

其中3例患者二代基因测序结果分别为BCOR/RUN ×1/TET2/U2AF1、CEBPA 双/DN -MT3A/EZH2、FLT-ITD 阳性,1例未行二代基因测序。

4例患者经前期诱导治疗后,移植前WT1拷贝数均明显下降,其中3例降至0copies /万abl copies ,1例降至92copies /万abl copies 。

此外,移植前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减低2例,增高1例,正常1例;血红蛋白减少3例,正常1例;血小板减少3例,正常1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研究#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临床分析*

赵刚1 陈宝安1 丁家华1 董伟民1 邓晓静1 [摘要] 目的:观察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S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3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施行NST并随访观察。预处理方案应用氟达拉滨30mg#m-2#d-1(-7~-2d),马利兰4mg#kg-1#d-1(-6~-5d),环磷酰胺350mg#m-2#d-1(-3~-2d),HLA不全相合者加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750mg/d(-2~-1d)。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应用环孢素A(CsA)和骁悉(MMF)。应用美司那、大量水化、碱化尿液预防出血性膀胱炎。应用凯时(前列腺素E1)预防肝静脉闭塞病(VOD)。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植入,造血重建速度快。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是+13(+10~+16)d,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是+12(+9~+25)d。3例患者在+100d左右出现间质性肺炎,血CMV-DNA阳性,应用更昔洛维抗病毒等治疗后均痊愈。17例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5115%),Ñ度患者10例(3013%),Ò度患者5例(15.2%),Ó度患者2例(6.06%)。有20例患者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6415%),其中局限型15例(48.4%),广泛型5例(16.1%)。有3例患者出现VOD(9.1%),5例患者出现出血性膀胱炎(15.2%),经积极治疗均有效控制。中位随访37(2.5~58.0)个月,现存活24例(72.7%),9例死亡(27.3%),5例疾病复发(15.2%)。9例死亡患者中7例死于GVHD,2例死于疾病复发。结论:NST植入可靠,造血重建快,复发率低,移植相关并发症感染、出血性膀胱炎、VOD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有效。但GVHD发生率较高,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关键词]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肝静脉闭塞病;出血性膀胱炎 [中图分类号] R6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2806(2010)01-0005-04

Nonmyeloablativeallogeneicperipheralbloodhematopoieticstemcellstransplantationforhematologicalmalignancies:anelementalclinicaloutcomeanalysisZHAOGang CHENBaoan DINGJiahua DONGWeimin DENGXiaojing(DepartmentofHematology,ZhongdaHospitalof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21000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explorethesignificanceofnonmyeloablativeallogeneicperipheralblood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inthetreatmentofthehematologicalmalignancies.Method:Thirty-threepatientsreceivednonmyeloablativeallogene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NST).Thenonmyeloablativeconditioningregimenconsis-tedoffludarabine,busulfan,cyclophosphamideandcytarabinewasusedforsomepatients,ALGwasusedforthosewhowereHLA-mismatcheddonors.The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prophylaxisincludedcyclospo-rineA(CsA)andmycophenolatemofetil(MMF).weusedmesnafortheprophylaxisofhemorrhagiccystitis(HC)andprostaglandinE1forhepaticveno-occlusivedisease(VOD).Result:Allpatientsshowedarapidhemato-poieticreconstitution.Themediantimeforneutropilscounttoreach0.5@109/Lwas13days,andthatforplate-letscounttoreachto20@109/Lwas12daysrespectively.Inthisseries,acuteGVHDoccurredin17patients(51.5%),andchronicGVHDdevelopedin20of31patientssurvivingbeyond100days.Afteramedianfollow-upof37months,24patientsarestillalive(72.7%).ThreepatientsoccurredVODandfivepatientsoccurredHC.Conclusion:ThisclinicalanalysissuggeststhatNSTperformedinhematologicmalignanciesispractitalandaccepta-ble,andmaybeassociatedwitharapidhematopoieticreconstitution,alowertransplant-relatedmortalityandah-ignerriskofGVHD.Keywords nonmyeloablativeallogene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graftversushostdesease;hepaticveno-oc-clusivedisease;hemorrhagiccystitis

*基金项目:江苏省重点学科开放课题(No:k0613)

1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南京,210009)

通信作者:陈宝安,E-mail:cha8888@hotmail.com

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onmyeloablativestemcelltransplantation,NST)近年来逐渐开展并被证实有效,它应用剂量相对较低的非清除性预处

#5#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年1月第23卷第1期理,具有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等优点。我科2003-2008年应用非清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33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3例患者经临床、血常规、骨髓象、单克隆抗体、染色体核型及融合基因等检查确诊,男18例,女15例;中位年龄42(19~58)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18例,移植前1例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1例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病史,1例有糖尿病病史,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1例有眼底出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CML-AP)3例,移植前1例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所有CML患者Ph染色体、BCR/ABL均阳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A期2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ML-M2)5例,移植前处于CR1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MDS-RAEB)5例,1例移植前处于未缓解状态,血小板持续低于10@109/L,连续输注血小板无效,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糖尿病病史,染色体检查为46,XX,20q-[6]/47,idem,+21[2],1例患者6年前因鼻咽部恶性淋巴瘤接受6次化疗及1个月放疗,染色体检查为46,XX,18q-[20]。1.2 供者所有供者均为同胞供者,男19例,女14例;中位年龄41(26~53)岁。其中HLA全相合24例,1个位点不合者7例,半相合者2例。供受者血型相合24例,主要血型不合5例,次要血型不合4例。1.3 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和收集供者干细胞动员采用重组人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使用方法为皮下注射5~6d,10Lg#kg-1#d-1,第5、6天采用股静脉插管或直接穿刺两侧肘静脉分离干细胞。采用机型为CS-3000plus(Baxter公司),每次循环血量10L左右,共采集2(1~3)次。采集单个核细胞(MNC)中位数为6.1@108/kg,回输CD34+细胞中位数为5.1@106/kg。1.4 预处理方案预处理采用FBC方案,氟达拉滨(F)30mg#m-2#d-1(-7~-2d),白消安(B)口服4mg#kg-1#d-1(-6~-5d),环磷酰胺(C)350mg#m-2#d-1(-3~-2d)。HLA不全相合者加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750mg/d(-2~-1d)。1.5 并发症的预防1.5.1 感染预防 常规口服左氧氟沙星、制霉菌素预防肠道细菌和霉菌感染,以复方新诺明预防卡氏肺囊虫病。静脉用阿昔洛韦250mg/d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感染者根据感染的部位、药敏以及血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药敏结果出来以前根据经验选择广谱抗生素。1.5.2 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 环孢素A(CsA)3mg#kg-1#d-1,持续24h静脉滴注,以后改为口服,维持血药浓度在200~400ng/L,100d后每2周减5%,维持6个月左右。骁悉(MMF)1.0/d,分2次服用,+1~+27d。若出现Ò度以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则将CsA加量或加用泼尼松(Pred)30~60mg/d,或加用甲泼尼龙80~120mg/d,症状消失后再减量。或维持原量再加用骁悉。1.5.3 肝静脉闭塞病的预防 应用凯时(前列腺素E1)20Lg、2/d自预处理开始时使用至造血恢复,有出血情况时减量或停用。1.5.4 支持治疗及其他并发症的预防 住无菌层

流室,全胃肠外营养;应用美司那、大量水化、碱化尿液预防出血性膀胱炎,昼夜输液量均匀;奥美拉唑防治消化道出血:Hb<80g/L和PLT<20@109/L或贫血症状较重、有出血表现时分别输注照射后的浓缩红细胞和血小板。移植后第5天开始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0Lg/d,直至白细胞大于3@109/L停用。1.6 植入证据的检测每天检查血常规和白细胞分类,当中性粒细胞(ANC)>0.5@109/L、不输PLT时PLT>20@109/L为ANC和PLT植入成功。+1个月时检测染色体核型、血型及短串重复序列(STR微卫星)定量分析造血嵌合体,以后根据随访情况检测。1.7 疗效评定及统计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