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层简介

物理层简介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层。物理层规定: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机械的,电子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简单的说,物理层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局域网与广域网皆属第1、2层。

物理层是OSI的第一层,它虽然处于最底层,却是整个开放系统的基础。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如果您想要用尽量少的词来记住这个第一层,那就是"信号和介质"。

OSI采纳了各种现成的协议,其中有RS-232、RS-449、X.21、V.35、ISDN、以及FDDI、IEEE802.3、IEEE802.4、和IEEE802.5的物理层协议。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物理层

∙层数:OSI的第一层

∙功能: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单位:比特

物理层的功能是实现原始数据在通信通道上传输,它是数据通信的基础功能。物理层四个特性是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内容包括EIARS -232C、EIARS-449接口标准和CCITT X.21建议;通信硬件中常用的通信适配器(网卡)和调制解调器(MODEM)的功能特性;异步通信适配器和MODEM的通信编程方法。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的比特流,而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物理设备或具体的传输媒体。现有的

计算机网络中的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的种类繁多,而通信手段也有许多不同方式。物理层的作用正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这些差异,使物理层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可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这里,用于物理层的协议也常称为物理层规程。

机械特性:主要定义物理连接的边界点,即接插装置。规定物理连接时所采用的规格、引脚的数量和排列情况。常用的标准接口:

ISO 2110 25芯连接器 EIA RS-232-C,EIA RS-366-A

ISO 2593 34芯连接器 V.35宽带MODEM

ISO 4902 37芯和9芯连接器 EIA RS-449

ISO 4903 15芯连接器 X.20,X.21,X.22

电气特性:规定传输二进制位时,线路上信号的电压高低、阻抗匹配、传输速率和距离限制。早期的标准是在边界点定义电气特性,例如EIA RS-232-C、V.28;最近的标准则说明了发送器和接受器的电气特性,而且给出了有关对连接电缆的控制。CCITT 标准化的电气特性标准:

CCITT V.10/X.26:新的非平衡型电气特性,EIA RS-423-A

CCITT V.11/X.27 :新的平衡型电气特性,EIA RS-422-A

CCITT V.28:非平衡型电气特性,EIA RS-232-C

功能特性:主要定义各条物理线路的功能

规程特性:主要定义各条物理线路的工作规程和时序关系

接口协议

网络节点的物理层控制网络节点与物理通信通道之间的物理连接。物理层上的协议有时也称为接口。物理层协议规定与建立、维持及断开物理信道有关特性,这些特性包括机械的、电气的、功能性的和规程性的四个方面。这些特性保证物理层能通过物理信道在相邻网络节点之间正确地收、发比特流信息,即保证比特流能送上物理信道,并且能在一端取下它。物理层仅单纯关心比特流信息的传输,而不涉及比特流中各比特之间的关系(包括信息格式及其含义),对传输差错也不作任何控制,这就象装御工只管装或御货物,但并不关心货物为何物和作何用一样。

ISO对OSI模型的物理层所作定义为:在物理信道实体之间合理地通过中间系统,为比特传输所需的物理连接的激活、保持和去除提供机械、电气的、功能性和规程性的手段。比特流传输可以采用异步传输,也可以采用同步传输完成。另外,CCITT在X.21建议第一级(物理级)中也作了类似定义:利用物理的、电气的、功能和规程特性在DTE和DCE之间实现对物理信道的建立、保持和拆除功能。

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指的是数据终端设备,是对属于用户所有的连网设备或工作站的通称,它们是数据的源或目的或既是源又是目的,例如数据输入/输出设备、通信处理机或计算机。DTE具有根据协议控制数据通信的功能。DCE(Data 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或Data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指的是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或数据通信设备,前者为CCITT所用,后者为EIA所用。

DCE是对网络设备的通称,该设备为用户设备提供入网的连接点。自动呼叫应答设备、调制解调器及其它一些中间装置均属DCE。图2.1是DTE/DCE的接口框图,由图中可见,物理层接口协议实际上是DTE和DCE或其它通信设备之间的一组约定,主要解决网络节点物理信道如何连接的问题。物理层协议规定了标准接口的机械连接特性、电气信号特性、信号的功能特性以及交换电路的规程特性,这样做的基本目的就是便于不同的设备和制造厂家能够根据公认的标准各自独立地制造设备,使各个不同厂家的产品都能相互兼容。

机械特性:DTE和DCE之间的接口首先涉及从机械上分界的问题,即规定机械上分界的方法,DTE、DCE作为两种分立的不同设备通常采用连接器实现机械上的互连,即一种设备的引出导线连接插头、另一种设备的引出导线连接插座,然后通过插头、插座将两种设备连接起来。为了使不同厂家生产的DTE、DCE设备便于连接,物理层的机械特性对插头和插座的几何尺寸、插针或插孔芯数及其排列方式、锁定装置形式等作了详细的规定。图2.2列出了各类已被ISO标准化了的DCE连接器的几何尺寸及插孔芯数和排列方式。一般来说,DTE的连接器常用插针形式,其几何尺寸与DCE连接器相配合,插针芯数和排列方式与DCE连接器成镜象对称。

25芯接头:ISO-2110标准,EIARS-232C和EIARS-366A等标准均与之相兼容。这种25芯的连接器可用于串/并行音频调制解调器、公用数据网络接口、电报(包括用户电报)接口和自动呼叫设备中。34芯接头:ISO-2593标准,这种连接器可用于CCITT V.25建议的宽带调制解调器中。虽然还没有一个EIA标准与之对应,但这种标准在美国已获应用。37芯及9芯接头:ISO-4902标准,用于串行音频和宽带调制解调器中,与EIARS-449标准兼容。15芯接头:ISO -4903标准,这种连接器可用于CCITT X.20、X.21和X.22建议中规定的公用数据网接口中。

电气特性:DTE与DCE之间有多根导线相连,这组导线中除了地线是无方向性的以外,其它信号线均有方向性。物理层的电气特性规定了这组导线的电气连接及有关电路的特性,一般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电路特性的说明、表示信号状态的电压/电流电平的识别、最大数据传输的说明,以及与互连电缆相关的规则等。DTE与DCE接口的各根导线(也称电路)的电气连接方式有非平衡方式、采用差动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和平衡方式三种。

非平衡方式:采用分立元件技术设计的非平衡接口,每个电路使用一根导线,收发两个方向共用一根信号地线,信号速率小于等于20kbps,传输距离小于等于15m。由于共用信号地线会产生比较大的串扰,CCITT V.28建议采用这种电气连接方式。EIA RS -232C标准基本与之兼容。采用差动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采用集成电路技术设计的非平衡接口,与前一种方式相比,发生器仍使用非平衡式,但接收器使用差动接收器。每个电路使用一根导线,每个方向使用独立的信号地线,使串扰信号较小。这种方式的信号速率可达300kbps,传输距离10m (300kbps时)至1000m(<=3kbps时)。CCITT V.10/X.26建议采用这种电气连接方式。EIA RS-432A标准与之兼容。平衡方式:采用集成电路技术设计的平衡接口,使用平衡式发生器和差动式接收器,每个电路采用两根导线,构成各自完全独立的信号回路,使得串扰信号减至最小。

这种方式的信号速率小于10Mbps,传输距离为10m(10Mbps时)至1000m (<=100kbps时)。CCITT V.11/X.27建议采用这种电气连接方式。EIA RS-422A 标准与之兼容。图2.3给出这三种电气连接方式的结构。

物理层的电气特性还规定了DTE/DCE接口线的信号电平、发生器的输出阻抗、接收器的输入阻抗等电气参数。表2.1给出CCITT V.28、V.10和V.11建议中的接口线信号电平。

表2.1 CCITT V.28、V.10、V.11信号电平:物理层协议:“1”电平、“0”电平。

CCITT V.28建议相对于信号地-5~+15伏相对于信号地+5~+15伏

CCITT V.10建议相对于信号地-4~+6伏相对于信号地+4~+6伏

CCITT V.11建议-2~-6伏差动信号+2~+6伏差动信号功能特性:物理层的功能特性是指接口的信号根据其来源、作用以及与其它信号之间的关系而各自具有的特定功能。CCITT V.24建议采用每根接口信号线定义一个功能的方法,这个建议已使用很多年了,是规定接口信号线功能的主要标准之一。而CCITT X.24则建议采用每根接口信号线可定义多个功能的方法,这种多重复用一根接口信号线的方法可以减少接口信号线的数量。EIARS-232和EIARS-499标准采用V.24建议,CCITT X.21接口则采用X.24建议。接口信号线按功能一般可分为数据信号线、控制信号线、定时信号线和接地线等四类。信号线的名称可以采用数字、字母组合或英文缩写三种方式来命名。CCITT V.24建议数字命名法。

按CCITT V.24建议的接口信号线命名方法,DTE-DCE接口信号线的名称的第一位均为“1”,所以也有将其称作100系列接口信号线的说法。相应的,CCITT V.24建议用于DTE-ACE(Automatic Calling Equipment,自动呼叫设备)接口信号线的名称的第一位均为“0”,故又有将这种接口标准称作200系列接口信号线的说法。其它还有一些常用的接口标准,如X.25(分组型公用数据网DTE -DCE接口标准)、X.20(公用数据网起止式传输业务的DTE-DCE接口标准)、X.20 bis(连接在公用数据网上的V系列建议起止式传输DTE-DCE兼容性接口标准)等。

规程特性:物理层的规程性规定了使用交换电路进行数据交换的控制步骤,这些控制步骤的应用使得比特流传输得以完成。一个标准的最后形成,是一个需要经过不断的探讨和逐步完善的过程。目前,有关专家正在考虑是否将物理层规程特性中的部分较高级的功能划分到OSI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中去。

目前由CCITT建议在物理层使用的规程有V.24、V.25、V.54等V系列标准,以及X.20、X.20 bis、X.21、X.21 bis等X系列标准,它们分别适用于各种不同的交换电路中。物理层中较重要的新规程是EIARS-499 及X.21,然而经典的EIARS-232C仍是目前最常用的计算机异步通信接口。

通信硬件

通信硬件包括通信适配器(也称通信接口)和调制解调器(MODEM)以及通信线路。从原理上讲,物理层只解决DTE和DCE之间的比特流传输,尽管作为网络节点设备主要组成部分的通信控制装置,其本身内涵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甚至更高层,在内容上分界并不很分明,但它所包含的MODEM接口、比特的采样发送、比特的缓冲等功能是确切属于物理层范畴的。为了实现PC机与调制解调器或其它串行设备通信,首先必须使用电子线路将PC机内的并行数据转成与这些设备相兼容的比特流。除了比特流的传输之外,还必须解决一个字符由多少个比特组成及如何从比特流中提取字符等技术问题,这就需要使用通信适配。通信适配器可以认为是用于完成二进制数据的串、并转换及一其它相关功能的电路。通信适配器按通信规程来划分可分为TTY(Tele Type Writer,电传打字机)、BSC(Birary Synchronous Commuication,二进制同步通信)和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三种。

IBM PC 异步通信适配器:使用TTY规程的异步通信适配采用RS-232C接口标准。这种通信适配器除可用于PC机联机通信外,还可以连接各种采用RS-232C 接口的外部设备。例如,可连接采用RS-232C接口的鼠标器、数字化仪等输入设备;可连接采用RS-232C接口的打印机、绘图仪及CRT显示器等各种输出设备。可见,异步通信适配器的用途是很广泛的。异步通信规程将每个字符看成一个独立的信息,字符可顺序出现在比特流中,字符与字符间的间隔时间是任意的(即字符间采用异步定时),但字符中的各个比特用固定的时钟频率传输。字符间的异步定时和字符中比特之间的同步定时,是异步传输规程的特征。

异步传输规程中的每个字符均由四个部分组成:

(1)1位起始位:以逻辑“0”表示,通信中称“空号”(SPACE)。

(2)5~8位数据位:即要传输的内容。

(3)1位奇/偶检验位:用于检错。

(4)1~2位停止位:以逻辑“1”表示,用以作字符间的间隔。这种传输方式中,每个字符以起始位和停止位加以分隔,故也称“起--止”式传输。串行口将要发送的数据中的每个并行字符,先转换成串行比特串,并在串前加上起始位,串后加上检验位和停止位,然后发送出去。接收端通过检测起始位,检验

位和停止位来保证接收字符中比特串的完整性,最后再转换成并行的字符。串行异步通信适配器本身就象一个微型计算机,上述功能均由它透明地完成,不须用户介入。早期的异步通信适配器被做成单独的插件板形成,可直接插在PC机的系统扩充槽内供使用,后来大多将异步通信适配器与其他适配器(如打印机、磁盘驱动器等的适配器)做在一块称作多功能板的插件板上。现在也有一些高档微机,已将异步通信适配器做在系统主板上,作为微机系统的一个常规部件。

IBM-PC异步通信适配器主要由一片INS8250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组成,其结构框图参见图2.14,所有功能可以通过程序对INS8250进行设置。供编程设置的接口特性有:

(1)数据传输速率可在50bps至9600bps之间选择。

(2)5~8位数据字符比特数的选择。

(3)奇/偶检验位的选择。

(4)1位、1位半及2位停止位的选择。

(5)可分别控制发送、接收、线路状态及数据设备中断。

(6)MODEM控制功能的选择。

INS8250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SC)设计的用于8位微机的异步通信接口芯片,为与16位微机相配合,NSC又设计了NS16450异步通信接口芯片,它是INS8250的改进型,主要是速度方面的性能提高了,以适应高性能CPU的读/写时间的要求。但软件方面NS16450完全与INS8250兼容,且封装结构和引脚也完全一致。现在NS16450已经成为微机用异步通信接口芯片的工业标准。从图2.14可以看出IBM-PC异步通信适配的工作原理。首先,可通过程序对INS8250的传输速率、数据格式等进行初始化设置。发送数据时,INS8250便根据设置的参数将要发送的8位并行字符信息转换成串行比特流,并自动加上起始位、检验位和停止位按指定的速率经RS-232C接口发送至外部设备或MODEM。接收数据时,

INS8250将外部设备或MODEM发送来的串行比特流数据经RS-232C接口接收并去除起始位、停止位,自动进行奇/偶检验,再转换成8位并行字符数据送给PC机。在整个传输过程中,INS8250对传输过程中的各种状态进行检测,并且PC机可以直接读取这些状态或者由这些状态产生的中断请求,以便全面地对整个传输过程进行控制。

异步通信适配与外部设备或MODEM的连接是通过EIARS-232C标准接口,采用标准的25芯DTE连接器完成的。因为PC机内部使用的信号电平是TTL电平,即0~5伏的正逻辑电平,所以发送和接收时都要进行TTL电平与RS-232C电平的转换,这一功能由通信适配器中的RS-232C驱动器实现。需要说明的是,IBM PC 的异步通信适配器是一种实用技术,它遵循EIARS-232C的标准,但并未用全RS-232C的全部定义。出于实际应用考虑,它没有选用RS-232C标准接口中定义的辅信道接口功能,而利用空余出来的接口信号线位置设置了一种称作“电流环”的接口。电流环也是串行接口中的一种驱动形式,门用于连接具有电流环接口的外部设备。电流环是以其中流动的20mA电流的有、无来表示信号的逻辑状态的。电流环接口只有数据输入/输出部分,没有MODEM控制信号,无法连接MODEM。与RS-232C接口比较,电流环接口采用了光电耦合技术,具有隔离作用,使直接数据传输距离比RS-232C接口长。INS 8250中包含一个可编程波特率发生器,外接晶振频率可取1.8432或3.072MHz,并能够用1至65525之中的任何除数对它进行分频,除数以16位二进制形式存放于两个8位寄存器(即分频数锁存器)中,用户可通过写入锁存器的除数来选择通信适配器的传输速率。

串行通信及编程方法

PC机的异步串行通信编程方法内容包括DOS、WINDOWS和BIOS级PC通信、基于异步通信与器的系统的PC通信以及通信编程方法。

1.DOS级的PC通信:PC机一般常有两个异步串行端口,分别称作COM1和COM2,它们都符合RS-232C标准。在DOS操作系统中,COM1、CCOM2被作为I/O 设备进行管理,COM1、COM2便是它们的逻辑设备名。据此,DOS便可通过对CCOM1、COM2操作实现异步串行通信。DOS的MODE命令可用以设置异步串行端口的参数,DOS的COPY命令允许将异步串行端口作为一个特殊的"文件",进行数据传输。

下面举一个利用DOS的MODE、COPY命令,进行双机键盘输入字符传输的例子。MODE命令的格式如下:

MODE 端口名:速率,校验方式,数据位数,停止位位数

其中端口名为COM1或COM2;传输速率可选110、150、300、600、1200、2400、4800或9600bps;校验方式为E(偶校验)、(奇校验)或N(无校验);数据位数为7或8位;停止位位数为1或2位。通信双方设置的参数应一致,如双方都打入如下命令:MODE COM1:1200,E,7,1则表示双方以COM1为异步通信端口以1200bps、偶校、7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的设置参数进行通信。DOS中有一标准控制台COM,实际上作输入时CON即键盘,作输出时CON即显示器。

准备发送的PC机执行如下命令:COPY CON:COOM1:表示将从键盘收到的信息通过COM1串行口发送。

准备接收的PC机执行如下命令:COPY COM1:CON:则表示将接收来自COM1串行口信息,并在显示器上显示。

两台PC机分别执行完上述命令后,在发送方键盘上输入的字符便会在接收

方显示器上显示出来。上面介绍的是用DOS的MODE、COPPPY命令实现的最简单的PC通信。在MS-DOS的高版本中(例如MS-DOS V6.0)还提供了一条命令,叫作INTERLNK,实际上它是一个通信程序。使用INTERLNK命令和一根连接两台PC 机串行端口的电缆,可以使一台PC机从另一台PC机的磁盘驱动器中存取数据并运行程序,无需再使用软盘去拷贝文件。用以键入命令的PC机叫客户机(Client),与客户机相连的PC机叫服务器(Server)。客户机使用服务器的驱动器和打印机,服务器显示两台PC 机的连机状态。

当两台PC机被INTERLNK连接以后,服务器上的驱动器便以扩驱动器的形式映象到客户机上,若两台PC机原来均有A、B、C三个驱动器,则连接后客户机除了自身的三个驱动器外,又多了E、F、G(服务器驱动器映象)三个扩展驱动器,客户机可以象使用自己的驱动器一样使用这些扩展驱动器。使用INTERLNK 时,每台PC机上至少要有一个空闲的串行口,还要一根3号线或7号线的零调制解调器(Null MODEM)串行电缆线,客户机上至少有16K空闲内存,服务器上至少有130K空闲内存。

在客户机的系统配置文件CONFIG.SYS中添加如下命令:

devive=c:\dos\interlnk.exe/drives:5

再重新启动客户机,便可装入INTERLNK。这里假设interlnk.exe存于客户机C驱动器的DOS子目录中,/drives:5参数用于映象5个服务器驱动器,缺省情况下为3个驱动器。服务器上启动INTERLNK不需要其CONFIG.SYS作任何改动,只需在DOS命令提示符下键入intersvr即可。此时,屏幕底部出现一行状态信息,显示INTERLNK的连接状态。

2.WINDOWS级的PC的通信:Microsoft Windows的应用程序Terminal允许用户PC机与其它计算机连接并交换数据,也可仿真为将与之交换数据的远程计算机所要求的终端类型。下面给出一台PC机应用WINDOWS的Terminal从具有连机服务的远程系统读取文件的通信过程。

打开终端

使用设置(Settings)菜单设置参数

查阅文件

使用传输(Transfers)菜单接收一个文件

与远程计算机脱机

使用phone菜单挂起调制解调器

使用文件(File)菜单存储文件

退出终端

3.BIOS级的PC通信:在PC机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中的中断14H 提供了异步串行端口的服务功能,通过INT 14H提供的四种功能,可访向串行通信端口,实现连机通信。INT 14H的串行口功能为:

功能号功能

00 通信端口初始化

01 向通信端口写字符

02 从通信端口读字符

03 返回通信端口状态

INT 14H的一般调用顺序如下:

MOV AH,〈功能号〉

MOV DX,〈端口号〉

(在其它寄存器装入与功能有关的值)

INT 14H

(1)初始化通信端口

用以设置通信端口参数。

调用:AH=00H

AL=初始化参数

DX=端口号(COM1为0,COM2为1)返回:AH=通信端口状态

AL=调制解调器状态

例.置COM1为9600bp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则调用如下。

MOV AH,0

MOV AL,0E3H

MOV DX,0

INT 14H

初始化参数字节、通信端口状态字节及调制解调器状态字节的定义见图2.23。

(2) 向通信端口写字符

用以向指定端口输出一字符。

调用:AH=01H

AL=所要输出的字符

DX=端口号

返回:AH的第7位=0,表示成功,AL内容不变;

AH的第7位=1,表示失败,AL的0 ̄6位给出端口状态。

例.若要向COM1端口写一ASCII字符“*”,可调用如下。 MOV AH,01H MOV AL,'*'

MOV DX,0

INT 14H

(3)从通信端口读字符

用以从指定端口输入一字符。

调用:AH=02H

DX=端口号

返回:AH的第7 位=1,表示成功,AL=读入的字符;

AH的第7 位=1,表示失败,AL的0 ̄6位给出端口状态。

例.从COM1中读一字符,假设已有字符自对方PC传到本地PC。

MOV AH,02H

MOV DX,0

INT 14H

(4)取通信端口状态

用以读取指定端口状态。

调用:AH=03H

DX=端口号

返回:AH=端口状态

AL=调制解调器状态

例.从COM1中读一字符,若该字符末收到便等待。

WAIT:

MOV AH,3 ;读端口状态功能

MOV DX,0 ;对COM1

INT 14H ;调用BIOS

AND AH,1 ;测试数据是否就绪

JZ WAIT ;若末就绪,转回继续测试MOV AH,2 ;就绪则开始读取

MOV DX,0 ;对COM1

INT 14H ;调用BIOS

AND AH,08EH ;检查有无出差

JC ERROR ;有错则转至ERROR处理ERROR:

网络七层协议

网络七层协议 一、物理层 1、简介: 物理层位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它直接面向实际承担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体(即通信通道),物理 层的传输单位为比特(bit),即一个二进制位(“0”或“1”)。实际的比特传输必须依赖于传输 设备和物理媒体,但是,物理层不是指具体的物理设备,也不是指信号传输的物理媒体,而是指在 物理媒体之上为上一层(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 2、功能: 透明的传送比特流;所实现的硬件:集线器(HUB)。 3、媒体和互连设备 物理层的媒体包括架空明线、平衡电缆、光纤、无线信道等。通信用的互连设备指DTE和DCE间的 互连设备。DTE既数据终端设备,又称物理设备,如计算机、终端等都包括在内。而DCE则是数据通

信设备或电路连接设备,如调制解调器等。数据传输通常是经过DTE──DCE,再经过DCE──DTE的 路径。互连设备指将DTE、DCE连接起来的装置,如各种插头、插座。LAN中的各种粗、细同轴电缆 、T型接、插头,接收器,发送器,中继器等都属物理层的媒体和连接器。 4、物理层的主要性能 ⑴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路,数据通路可以是一个物理媒体,也可以是多个物理媒体连 接而成.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包括激活物理连接,传送数据,终止物理连接.所谓激活,就是不管有多 少物理媒体参与,都要在通信的两个数据终端设备间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通路. ⑵传输数据.物理层要形成适合数据传输需要的实体,为数据传送服务.一是要保证数据能在其 上正确通过,二是要提供足够的带宽(带宽是指每秒钟内能通过的比特(BIT)数),以减少信道上的拥 塞.传输数据的方式能满足点到点,一点到多点,串行或并行,半双工或全双工,同

OSI七层模型介绍

OSI七层模型详解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七层网络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一个规范,它把网络从逻辑上分为了7层。每一层都有相关、相对应的物理设备,比如路由器,交换机。OSI 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建立七层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异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其最主要的功能使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它的最大优点是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三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 建立七层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异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它的最大优点是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三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服务说明某一层为上一层提供一些什么功能,接口说明上一层如何使用下层的服务,而协议涉及如何实现本层的服务;这样各层之间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互连网络中各实体采用什么样的协议是没有限制的,只要向上提供相同的服务并且不改变相邻层的接口就可以了。网络七层的划分也是为了使网络的不同功能模块(不同层次)分担起不同的职责,从而带来如下好处: ●减轻问题的复杂程度,一旦网络发生故障,可迅速定位故障所处层次,便于查找和纠错; ●在各层分别定义标准接口,使具备相同对等层的不同网络设备能实现互操作,各层之间则相对独立,一种高层协议可放在多种低层协议上运行; ●能有效刺激网络技术革新,因为每次更新都可以在小范围内进行,不需对整个网络动大手术; ●便于研究和教学。 第一层物理层 O S I 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在你的桌面P C 上插入网络接口卡,你就建立了计算机连网的基础。换言之,你提供了一个物理层。尽管物理层不提供纠错服务,但它能够设定数据传输速率并监测数据出错率。网络物理问题,如电线断开,将影响物理层。 (一)物理层的主要功能 ⑴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路,数据通路可以是一个物理媒体,也可以是多个物理媒体连接而成.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包括激活物理连接,传送数据,终止物理连接.所谓激活,就是不管有多少物理媒体参与,都要在 通信的两个数据终端设备间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通路.

网络分层架构介绍

1.OSI七层模型 1) 物理层: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1、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转化为1、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 2)数据链路层:定义了如何让格式化数据以帧为单位进行传输,以及如何让控制对物理介质的访问。这一层通常还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3)网络层:在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中的两个主机系统之间提供连接和路径选择。Internet的发展使得从世界各站点访问信息的用户数大大增加,而网络层正是管理这种连接的层。 4) 传输层:定义了一些传输数据的协议和端口号(WWW端口80等),如:TCP(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效率低,可靠性强,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高,数据量大的数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与TCP特性恰恰相反,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不高,数据量小的数据,如QQ聊天数据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传输的)。主要是将从下层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段和传输,到达目的地址后再进行重组。常常把这一层数据叫做段。 5) 会话层:通过传输层(端口号:传输端口接收端口)建立数据传输的通路。主要在你的系统之间发起会话或者接受会话请求(设备之间需要互相认识可以是IP也可以是MAC或者是主机名)。 6)表示层:可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所发送的信息可以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读取。例如,PC程序与另一台计算机进行通信,其中一台计算机使用扩展二一

十进制交换码(EBCDIC),而另一台则使用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SCII)来表示相同的字符。如有必要,表示层会通过使用一种通格式来实现多种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 7) 应用层:是最靠近用户的OSI层。这一层为用户的应用程序(例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终端仿真)提供网络服务。 2.TCP/IP四层网络模型 1)应用层:TCP/IP协议的应用层相当于OSI模型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FTP(文件传输协议),DNS(域名系统),HTTP协议,Telnet(网络远程访问协议) 2)传输层:提供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两个协议,主要功能是数据格式化、数据确认和丢失重传等。 3)网络层:该层负责相同或不同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主要处理数据包和路由。数据包是网络传输的最小数据单位。通过某条传输路线将数据包传给对方。IP协议,ICMP协议,IGMP协议。在IP层中,ARP协议用于将IP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ICMP协议用于报告差错和传送控制信息。IP协议在TCP/IP协议组中处于核心地位。 4)网络接口层:TCP/IP协议的最低一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包括操作系统中的设备驱动程序和计算机对应的网络接口卡

USB3.0的物理层测试简介与难点分析

USB3.0的物理层测试简介与难点分析 USB 简介USB(Universal Serial Bus)即通用串行总线,用于把键盘、鼠标、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MP3、U 盘等外围设备连接到计算机,它使计算 机与周边设备的接口标准化,从2000 年以后,支持USB2.0 版本的计算机和设 备已被广泛使用,USB2.0 包括了三种速率:高速480Mbps、全速12Mbps、低 速1.5Mbps。目前除了键盘和鼠标为低速设备外,大多数设备都是速率达480M 的高速设备。 尽管USB2.0 的速度已经相当快,对于目前高清视频和TB 级别的数据传输 还是有些慢,在2008 年11 月,HP、Intel、微软、NEC、ST-NXP、TI 联合起 来正式发布了USB3.0 的V1.0 规范。USB3.0 又称为Super Speed USB,比特率高达5Gbps,相比目前USB2.0 的480Mbps 的速率,提高了10 倍以上,引用Intel 专家Jeff Ravencraft 的话:“以25GB 的文件传输为例,USB2.0 需要14 分钟,而3.0 只需70 秒左右(如图1 所示)。”25GB,正好是单面单层蓝光光盘的容量。USB3.0 预计将在2011 年逐渐在计算机和消费电子产品上使用。 图1:USB2.0 与USB3.0 的速度对比 力科于2009 年4 月发布了USB3.0 的物理层测试解决方案,能提供端到端的 互操作测试和兼容性测试,包括了Transmitter 测试、Receiver 测试、TDR 测试。此外,力科还提供了业界领先的USB3.0 协议层测试方案。 USB3.0 物理层测试内容介绍对于绝大多数高速串行信号的测量,通常包括

OSI七层模型简介

OSI七层模型 概述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它把网络协议从逻辑上分为了7层。每一层都有相关、相对应的物理设备,比如常规的路由器是三层交换设备,常规的交换机是二层交换设备。它的最大优点是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三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 背景 OSI七层模型是1984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参考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建立七层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异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简介 OSI七层模型将网络协议从逻辑上分为七层,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下图分别是模型图和模型中数据传输图: 模型图数据传输图 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OSI参考模型中的最高层,即第七层。应用层也称为应用实体(AE),它由若干个特定应用服务元素(SASE)和一个或多个公共应用服务元素(CASE)组成。每个SASE提供特定的应用服务,例如文件运输访问和管理(FTAM)、电子文电处理(MHS)、虚拟终端协议(VAP)等。CASE提供一组公共的应用服务,例如联系控制服务元素(ACSE)、可靠运输服务元素(RTSE)和远程操作服务元素(ROSE)等。主要负责对软件提供接口以使程序能使用网络服务。术语“应用层”并不是指运行在网络上的某个特别应用程序,应用层提供的服务包括文

件传输、文件管理以及电子邮件的信息处理。 表示层 Presentation Layer,OSI参考模型中的第六层。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在表示层,数据将按照网络能理解的方案进行格式化;这种格式化也因所使用网络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表示层管理数据的解密与加密,如系统口令的处理。例如:在Internet上查询你银行账户,使用的即是一种安全连接。你的账户数据在发送前被加密,在网络的另一端,表示层将对接收到的数据解密。除此之外,表示层协议还对图片和文件格式信息进行解码和编码。 会话层 Session Layer,OSI参考模型的第五层。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维持和终止通信。会话层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链接,保持会话过程通信链接的畅通,同步两个节点之间的对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从何处重新发送。 你可能常常听到有人把会话层称作网络通信的“交通警察”。当通过拨号向你的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请求连接到因特网时,ISP 服务器上的会话层向你与你的 PC 客户机上的会话层进行协商连接。若你的电话线偶然从墙上插孔脱落时,你终端机上的会话层将检测到连接中断并重新发起连接。会话层通过决定节点通信的优先级和通信时间的长短来设置通信期限。 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OSI参考模型的第四层。传输协议同时进行流量控制或是基于接收方可接收数据的快慢程度规定适当的发送速率。除此之外,传输层按照网络能处理的最大尺寸将较长的数据包进行强制分割。例如,以太网无法接收大于1500字节(Byte)的数据包。发送方节点的传输层将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片,同时对每一数据片安排一序列号,以便数据到达接收方节点的传输层时,能以正确的顺序重组。该过程即被称为排序。 工作在传输层的一种服务是TCP/IP协议套中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另一项传输层服务是IPX/SPX协议集的SPX(序列包交换)。 网络层 Network Layer,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4]其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网络层通过综合考虑发送优先权、网络拥塞程度、服务质量以及可选路由的花费来决定从一个网络中节点A 到另一个网络中节点B 的最佳路径。由于网络层处理,并智能指导数据传送,路由器连接网络各段,所以路由器属于网络层。在网络中,“路由”是基于编址方案、使用模式以及可达性来指引数据的发送。 网络层负责在源机器和目标机器之间建立它们所使用的路由。这一层本身没有任何错误检测和修正机制,因此,网络层必须依赖于端端之间的由DLL提供的可靠传输服务。 网络层用于本地LAN网段之上的计算机系统建立通信,它之所以可以这样做,是因为它有自己的路由地址结构,这种结构与第二层机器地址是分开的、独

物理层简介

物理层简介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层。物理层规定: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机械的,电子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简单的说,物理层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局域网与广域网皆属第1、2层。 物理层是OSI的第一层,它虽然处于最底层,却是整个开放系统的基础。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如果您想要用尽量少的词来记住这个第一层,那就是"信号和介质"。 OSI采纳了各种现成的协议,其中有RS-232、RS-449、X.21、V.35、ISDN、以及FDDI、IEEE802.3、IEEE802.4、和IEEE802.5的物理层协议。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物理层 ∙层数:OSI的第一层 ∙功能: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单位:比特 物理层的功能是实现原始数据在通信通道上传输,它是数据通信的基础功能。物理层四个特性是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内容包括EIARS -232C、EIARS-449接口标准和CCITT X.21建议;通信硬件中常用的通信适配器(网卡)和调制解调器(MODEM)的功能特性;异步通信适配器和MODEM的通信编程方法。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的比特流,而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物理设备或具体的传输媒体。现有的

计算机网络中的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的种类繁多,而通信手段也有许多不同方式。物理层的作用正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这些差异,使物理层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可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这里,用于物理层的协议也常称为物理层规程。 机械特性:主要定义物理连接的边界点,即接插装置。规定物理连接时所采用的规格、引脚的数量和排列情况。常用的标准接口: ISO 2110 25芯连接器 EIA RS-232-C,EIA RS-366-A ISO 2593 34芯连接器 V.35宽带MODEM ISO 4902 37芯和9芯连接器 EIA RS-449 ISO 4903 15芯连接器 X.20,X.21,X.22 电气特性:规定传输二进制位时,线路上信号的电压高低、阻抗匹配、传输速率和距离限制。早期的标准是在边界点定义电气特性,例如EIA RS-232-C、V.28;最近的标准则说明了发送器和接受器的电气特性,而且给出了有关对连接电缆的控制。CCITT 标准化的电气特性标准: CCITT V.10/X.26:新的非平衡型电气特性,EIA RS-423-A CCITT V.11/X.27 :新的平衡型电气特性,EIA RS-422-A CCITT V.28:非平衡型电气特性,EIA RS-232-C 功能特性:主要定义各条物理线路的功能 规程特性:主要定义各条物理线路的工作规程和时序关系

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一、智能物联网技术简介 智能物联网技术(IoT)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化应用系统,它可以根据不同环境下的需求,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等智能设备 将实体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形成一个基础设施。该技术使物品 能够实现数据的采集、交换、分析和处理,进而产生更高附加值 的服务。 智能物联网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核心部分: 1. 物理层(Sensors & Actuators):是指物联网系统中的实物设备,这些设备需要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将实施物品的数据采集到系 统中。 2. 网络层(Networks):是指物联网系统通过各种互联网协议,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传输到系统的上层部分。 3. 应用层(Applications):是指物联网系统最终对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各种功能服务的应用程序。

二、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1.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智能物联网技术的一种应用,其主要目的是为居民创造一个更加舒适、便捷、节能、安全的家庭环境。利用各种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家居设备,可以实现家庭环境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安防、智能化娱乐等功能。 2. 智能城市 智能城市是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另一种应用,其主要目的是为城市创造一个更加智能化、高效、节能、环保的生活环境。利用各种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设备,可以实现交通管理、环境监测、智能能源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 3. 智能医疗

智能医疗是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又一种应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利用各种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医疗设备,可以实现远程医疗、智能化医疗器械、医疗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三、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1. 5G网络的普及 5G网络的普及将有助于智能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5G网络能够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时延,这将使得物联网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更加高效、稳定。 2. 人工智能的运用 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智能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应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让物联网设备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用户的数据,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物联网三层框架

物联网三层框架 一、介绍 物联网三层框架是指物联网系统架构的基本结构,由物理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物联网作为新兴技术领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等。本文将详细介绍物联网三层框架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二、物理层 1、硬件设备 a: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b:执行器:根据指令执行相应动作,如开关灯、调节温度等。 c:网关设备:连接传感器和执行器与网络层,负责数据传输和转换。 d:嵌入式系统:作为物理层设备的核心,负责数据处理和通信功能。 2、通信技术 a:有线通信:如以太网、RS485等,适用于较小范围的局域网通信。

b:无线通信:如Wi-Fi、蓝牙、LoRa等,适用于远程通信和设备互联。 三、网络层 1、网络拓扑 a:星型拓扑:物理层设备与网关设备直接相连,适用于较小范围的网络。 b:树型拓扑:多个星型网络通过网关设备相互连接,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 c:网状拓扑:多个设备直接相连,形成网状结构,适用于大规模的网络。 2、网络通信协议 a: IP协议:用于设备之间的互联和数据传输。 b: MQTT协议:轻量级的发布/订阅消息传输协议,适用于物联网通信。 c: CoAP协议:面向资源的应用层协议,用于低功耗设备的通信。 四、应用层 1、数据处理

a:数据采集:从物理层设备获取传感器数据。 b:数据存储: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或云端平台。 c:数据分析: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取有用信息。 2、应用场景 a: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居设备的智能控制和远程监控。 b: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c:工业自动化: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生产。 附件:本文档附带相关图表和示例代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物联网三层框架。 法律名词及注释: 1、物联网:物联网是由一组相互连接的物理设备、传感器、执行器和计算机系统组成的网络,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2、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种可以感知和测量环境中物理量或化学量的装置,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nr物理层基础知识简介

nr物理层基础知识简介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负责传输原始的比特流。在物理层中,信息以电流、电压或电磁波的形式在通信媒介中传输。本文将对物理层的基础知识进行简要介绍。 1. 物理层的作用 物理层负责将比特流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并控制信号在通信媒介中的传输。它定义了电缆的连接方式、传输速率、电压等细节。物理层还负责处理数据的同步、时钟信号以及物理接口的规范。 2. 物理层的通信媒介 物理层使用不同的通信媒介进行数据传输,常见的媒介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信道。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传输特性和传输距离,选择合适的媒介对于网络性能至关重要。 3. 物理层的信号编码 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物理层使用各种信号编码方式对原始比特流进行编码。常见的编码方式包括不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这些编码方式可以提高数据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速率。 4. 物理层的调制与解调 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而解调则是相反的过程。调制方式包括振幅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等。调制技术使得数

字信号能够通过模拟信号传输,从而实现远距离的数据传输。 5. 物理层的传输模式 物理层的传输模式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单工模式只允许数据在一个方向上进行传输,如广播电视。半双工模式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上交替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如对讲机。全双工模式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如电话通信。 6. 物理层的传输速率 物理层的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常见的传输速率有bps(比特每秒)、Kbps(千比特每秒)、Mbps(兆比特每秒)和Gbps(千兆比特每秒)等。传输速率越高,数据传输的效率越高。 7. 物理层的传输距离 物理层的传输距离取决于通信媒介的特性和信号衰减情况。双绞线和同轴电缆的传输距离较短,光纤的传输距离较长。为了扩大传输距离,物理层常常使用中继器、集线器和光纤放大器等设备来增强信号。 8. 物理层的错误检测与纠正 物理层使用校验码来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常见的校验码有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等。校验码可以通过比特计数、奇偶位和冗余信息的方式来判断数据是否出错。

tcpip5层协议模型

TCP/IP五层协议模型 一、介绍 在计算机网络中,TCP/IP五层协议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网络通信协议体系结构。它 将网络通信过程划分为五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本文将详细介绍TCP/IP五层协议模型的每个层次及其功能。 二、物理层 物理层是TCP/IP五层协议模型的最底层,它负责将比特流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 物理媒介进行传输。物理层的主要功能包括: 1.传输介质:物理层定义了网络通信所使用的传输介质,例如电缆、光纤等。 2.电压和时序规范:物理层规定了电信号的电压和时序规范,以确保数据的可 靠传输。 3.编码和解码:物理层负责将比特流转换为电信号,并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 为比特流。 三、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位于物理层之上,它负责将数据分割成帧,并通过物理网络进行传输。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 1.帧封装: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传递的数据封装成帧,添加控制信息和校验码。 2.帧同步:数据链路层通过帧同步来确保发送和接收端的时钟同步。 3.差错检测:数据链路层使用差错检测技术,例如循环冗余检测(CRC),来 检测帧中的错误。 4.流量控制:数据链路层通过流量控制机制来控制发送端的数据发送速率,以 避免接收端无法处理过多的数据。 四、网络层 网络层位于数据链路层之上,它负责将数据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包括: 1.IP地址分配:网络层通过IP地址来唯一标识网络中的每个主机和路由器。 2.路由选择:网络层根据路由选择算法选择数据的传输路径,以确保数据能够 从源主机到达目标主机。 3.分段和重组:网络层负责将数据进行分段,并在目标主机上将分段的数据进 行重组。

计算机网络中的物理层技术简介

计算机网络中的物理层技术简介 在计算机网络中,物理层是网络体系结构的第一层,负责 将数据转化为电信号在物理媒介上进行传输。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提供透明的传输介质,确保数据能够有效地在发送和接收设备之间传输。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中的物理层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1. 物理层的作用 物理层负责传输bit流,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接收。它主要涉 及以下方面: a. 媒介传输 物理层通过物理媒介来传输数据,如电线、光纤等。这些 媒介具有不同的传输性能和成本特征,比如传输速率、传输距离、抗干扰能力等。物理层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媒介。 b. 时钟同步 数据在物理层进行传输时,需要保持发送和接收设备之间 的时钟同步,以确保数据能够顺利地传输和接收。物理层通过使用特定的时钟同步方法来实现这一功能。

c. 纠错与检测 物理层需要处理传输过程中的误码问题,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常见的纠错和检测技术包括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等。 2. 物理层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中,物理层使用了各种技术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接收。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物理层技术: a. 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数据传输的媒介,包括电线、光纤等。其中,电线分为双绞线和同轴电缆。双绞线广泛应用于局域网(LAN)中,而同轴电缆主要用于传输视频信号。光纤则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抗干扰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广域网(WAN)和高速局域网。 b. 编码技术 编码技术用于在物理层将数据转化为电信号,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进行传输。常见的编码技术有非归零制(NRZ)、曼彻斯特编码、4B/5B编码等。 c. 调制技术

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以便在媒介中进行 传输。调制技术包括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 振幅键控(ASK)等。调制技术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和 抗干扰能力。 d. 多路复用技术 多路复用技术允许多个信号通过单个传输介质进行传输。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包括时分复用(TDM)、频分复用(FDM)、波分复用(WDM)等。多路复用技术可以提高传 输效率,充分利用传输介质的带宽资源。 3. 物理层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物理层技术也在不断演进。以下 是物理层发展的一些趋势: a. 光纤传输 光纤传输具有高速、大容量和低延迟的优势,逐渐取代了 传统的双绞线和同轴电缆。未来,光纤将成为主流的传输介质,提供更大的带宽和更稳定的传输性能。 b. 无线技术

PCIE总线的分层协议介绍

在PCIE总线中信息是以封包的形式传输的,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数据在PCIE设备中是如何封包以及怎样传输的,这里我们将省去路由寻址、流量控制等一些细节,只介绍数据在设备中的传输过程。 PCIE总线采用了串行连接方式,并使用数据包(Packet)进行数据传输,采用这种结构有效去除了在PCI 总线中存在的一些边带信号,如INTx和PME#等信号。在PCIE总线中,数据报文在接收和发送过程中,需要通过多个层次,包括事务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才能完成数据的传输。PCIE总线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PCIE总线的层次结构 在PCIE体系结构中,数据报文首先在设备的核心层(Device Core)中产生,然后再经过该设备的事务层(Transaction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和物理层(Physical Layer),最终发送出去。而接收端的数据也需要通过物理层、数据链路和事务层,并最终到达Device Core。 下面将介绍各个层次的功能以及该层数据的封包形态,每个层次从发送端和接收端两个方面来讲:1、事务层(Transaction Layer) 事务层是三层协议结构的最高层,数据在这一层组成最基本的数据包,即事务层数据包(Transaction Layer Packet,TLP)。在发送端,当处理器或者其他PCIE设备访问PCIE设备时,事务层接收来自PCIE设备核心层的数据,并将其封装为TLP后,发向数据链路层。在接收端,事务层可以从数据链路层中接收数据报文,然后转发至PCIE设备的核心层。接收部分将入站的TLP保存在虚拟通道缓冲区中,根据TLP中的ECRC字段检查CRC错误。若无误,则删去ECRC字段,将在TLP Header中得到的信息及数据有效载荷(Data Payload)发送给用户接口。 事务层数据包(TLP)主要由一个或多个可选的TLP Prefixes、一个TLP Header、一个Data Payload 和一个可选的TLP Digest组成。TLP的组成如图2所示,每一部分的功能会在下面做简单介绍。 图 2 TLP的组成 TLP Prefix由PCIE V2.1总线规范引入,分为Local TLP Prefix和EP-EP TLP Prefix两类。其中Local TLP Prefix的主要作用是在PCIE链路的两端传递消息,而EP-EP TLP Prefix的主要作用是在发送

面试通信原理的知识

面试通信原理的知识 介绍 通信原理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基础知识之一,它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信息交换和传输的原理和技术。在面试中,通信原理的知识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因为它能够验证求职者对于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本文将介绍面试中常见的通信原理问题及其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准备面试。 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0年提出的一种用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参考模型。它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下面是各层的简单介绍: 1.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如光纤、电缆等。 2.数据链路层:负责传输帧,如MAC地址的识别和纠错。 3.网络层:负责寻址和路由选择,如IP地址的分配和路由表的维护。 4.传输层:负责提供可靠的端到端传输,如TCP和UDP协议。 5.会话层:负责建立和维护会话,如登录和注销。 6.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 7.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间的通信,如HTTP和FTP协议。 理解OSI七层模型能够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网络中的问题,也是面试中常见的问题。 TCP/IP协议族 TCP/IP协议族是现代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它由两个主要的协议组成: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TCP协议负责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而IP 协议负责数据的路由和寻址。在面试中,经常会涉及TCP/IP协议族的相关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过程。 •IP地址的分类和作用。 •TCP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机制。 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物理或逻辑连接的方式。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

计算机网络教材

计算机网络教材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它涵盖了网络原理、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为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本教材以系统性和结构化的方式,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与应用。本文将按照教材的目录结构,逐一介绍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1.1 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其分类,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回顾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包括ARPANET、Internet的形成以及现代互联网的发展。 1.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包括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物理层 2.1 信道与信号

介绍物理层的基本概念,包括信道的分类、信号的表示方法和调制 解调技术。 2.2 链路层 介绍链路层的功能和作用,包括帧的封装、差错检测与纠错、以太 网和局域网的工作原理等内容。 2.3 传输介质 介绍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等的特点、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第三章:网络层 3.1 网络层的功能和作用 介绍网络层的功能和作用,包括路由选择、分组转发和拥塞控制等 内容。 3.2 IP协议 详细介绍IP协议的特点、分组格式、地址分配和路由选择算法等。 3.3 ICMP协议 介绍ICMP协议的作用和功能,包括差错报文和询问报文的格式和 用途。 第四章:传输层 4.1 传输层的功能和作用

介绍传输层的功能和作用,包括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服务和多路 复用等。 4.2 TCP协议 详细介绍TCP协议的特点、报文格式、连接建立和终止、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 4.3 UDP协议 介绍UDP协议的特点、报文格式和应用场景等。 第五章:应用层 5.1 应用层的功能和作用 介绍应用层的功能和作用,包括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服务等。 5.2 DNS协议 详细介绍DNS协议的特点、域名解析过程和资源记录等。 5.3 HTTP协议 介绍HTTP协议的特点、请求和响应的格式、状态码和持久连接等。 第六章:网络安全 6.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包括攻击类型、安全威胁和安全防护等。 6.2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

uwb物理层速率

uwb物理层速率 摘要: 一、引言 二、UWB技术简介 1.UWB的定义和特点 2.UWB技术的发展历程 三、UWB物理层速率 1.UWB物理层速率的定义 2.UWB物理层速率的影响因素 3.UWB物理层速率的优化方法 四、我国UWB物理层速率的发展现状 1.我国UWB技术的研究进展 2.我国UWB物理层速率的标准制定 五、结论与展望 1.UWB物理层速率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2.我国在UWB物理层速率方面的挑战与机遇 正文: 一、引言 超宽带(Ultra-Wideband,简称UWB)技术是一种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室内定位、通信、物联网等领域。在UWB技术中,物理层速率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影响着通信距离、传输速率、定位精度等关键性

能。本文将针对UWB物理层速率进行详细探讨。 二、UWB技术简介 1.UWB的定义和特点 UWB技术是一种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技术,其带宽远大于传统通信系统。UWB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超宽带:带宽达到几十甚至几百兆赫兹; (2)低功耗:节能环保,适合电池供电设备; (3)高带宽:可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高质量多媒体传输; (4)高抗干扰性:对多径效应和噪声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5)高定位精度:基于TOA、TDOA等定位算法,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 2.UWB技术的发展历程 UWB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自2000年以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UWB技术逐渐应用于民用领域,如室内定位、通信、物联网等。 三、UWB物理层速率 1.UWB物理层速率的定义 UWB物理层速率是指在UWB通信系统中,数据在物理层传输的速度。通常用比特率(bps)表示,包括符号速率、比特速率和峰值速率等。 2.UWB物理层速率的影响因素 UWB物理层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信道特性、调制方式、信号处理技术等。其中,信道特性是影响UWB物理层速率的关键因素,包括信道带宽、

OSI七层模型介绍

OSI七层模型介绍 OSI是一个开放性的通行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他是一个定义的非常好的协议规范。OSI模型有7层结构,每层都可以有几个子层。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这7层及其功能。 OSI的7层从上到下分别是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其中高层,既7、6、5、4层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层,既3、2、1层主要面向通过网络的端到端的数据流。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7层的功能: (1)应用层:与其他计算机进行通讯的一个应用,它是对应应用程序的通信服务的。例如,一个没有通信功能的字处理程序就不能执行通信的代码,从事字处理工作的程序员也不关心OSI的第7层。但是,如果添加了一个传输文件的选项,那么字处理器的程序员就需要实现OSI的第7层。示例:telnet,HTTP,FTP,WWW,NFS,SMTP等。 (2)表示层: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定义数据格式及加密。例如,FTP允许你选择以二进制或ASII格式传输。如果选择二进制,那么发送方和接收方不改变文件的内容。如果选择ASII格式,发送方将把文本从发送方的字符集转换成标准的ASII后发送数据。在接收方将标准的ASII转换成接收方计算机的字符集。示例:加密,ASII等。 (3)会话层:他定义了如何开始、控制和结束一个会话,包括对多个双向小时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在只完成连续消息的一部分时可以通知应用,从而使表示层看到的数据是连续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表示层收到了所有的数据,则用数据代表表示层。示例:RPC,SQL等。 (4)传输层:这层的功能包括是否选择差错恢复协议还是无差错恢复协议,及在同一主机上对不同应用的数据流的输入进行复用,还包括对收到的顺序不对的数据包的重新排序功能。示例:TCP,UDP,SPX。 (5)网络层:这层对端到端的包传输进行定义,他定义了能够标识所有结点的逻辑地址,还定义了路由实现的方式和学习的方式。为了适应最大传输单元长度小于包长度的传输介质,网络层还定义了如何将一个包分解成更小的包的分段方法。示例:IP,IPX等。 (6)数据链路层:他定义了在单个链路上如何传输数据。这些协议与被讨论的歌种介质有关。示例:ATM,FDDI等。 (7)物理层:OSI的物理层规范是有关传输介质的特性标准,这些规范通常也参考了其他组织制定的标准。连接头、针、针的使用、电流、电流、编码及光调制等都属于各种物理层规范中的内容。物理层常用多个规范完成对所有细节的定义。示例:Rj45,等。

PCIe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PCIe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前面的文章简单的介绍了一些关于PCIe总线事务层(Transaction Layer)和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的一些基本概念。这篇文章来继续聊一聊PCIe总线的最底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在PCIe Spec中,物理层是被分为两个部分单独介绍的,分别是物理层逻辑子层和物理层电气子层,其中后者一般都是采用SerDes来实现的。本篇文章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些PCIe物理层的基本概念,关于物理层详细、深入地介绍,请关注我后续的连载博文。 由于物理层处于PCIe体系结构中的最底层,所以无论是TLP还是DLLP都必须通过物理层完成收发操作。来自数据链路层的TLP和DLLP都会被临时放入物理层的Buffer中,并被加上起始字符(Start ">注:这里所说的TLP和DLLP指的是包的原始发送者发的包,即TLP表示这个包的原始发送者为事务层,而DLLP则为数据链路层。但是TLP仍然会被数据链路层转发,并添加Sequence和LCRC。 物理层完成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8b/10b编码和解码(Gen1 ">物理层的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时进行链路(Link)的初始化和训练(Initialization ">·链路的宽度(Link Width,x1还是x2,x4……) ·链路的速率(Link Data Rate) ·Lane Reversal - Lanes connected in reverse order ·Polarity Inversion –Lane polarity connected backward ·Bit Lock Per Lane –Recovering the transmitter clock ·Symbol Lock Per Lane –Finding a recognizable position in the bit-stream ·Lane-to-Lane De-skew Within a Multi-Lane Link 物理层的电气子层主要实现了差分收发对,如下图所示: 由于其速度很高,因此采用的是交流耦合的方式(AC-Coupled),说白了就是在信号线上

phy基本介绍

PHY基本介绍 1、PHY基本概念 在OSI 的7 层基准模型中我们使用的PHY 属于第一层--物理层( PHY),PHY是数据链路层的媒体访问控制部分和媒体的接口。PHY 对所有传输的数据,只是进行编码转化,没有对有效数据信号进行任何分析或改变。但是MAC 所有的数据传输都必须经过PHY 发送和接收才会传输到目标MAC。 PHY 还可以完成连接判断,自动协商以及冲突检测。MAC 可以通过修改PHY 的寄存器完成对自动协商的监控,当然也可以读取PHY 的寄存器来判断PHY 的状态。 1.1 以太网接口类型 以太网接口常用有双绞线接口(俗称电口)和光纤接口(俗称光口)2种。另外还有早期的同轴电缆接口。 1.1.1 电口 电口传输距离标准为100m,电口采用RJ-45接口。

图 1-1 RJ-45插座 与RJ-45 插座相对应的是RJ-45 插头,如图4所示,一般为8PIN。在10/100M以太网时,其中2根表示1对发送数据,另2根表示1对接收数据,剩下4根保留(100BASE-T4使用4对线,是为3类线设计的);在1000M以太网时,1000BASE-T使用的是4对双绞线,每一对线都作双向数据传输。 图 1-2 RJ-45插头 我们常用的网线有两种:不带交叉网线(MDI)和带交叉网线(MDIX), 现在有些物理层芯片支持MDI和MDIX自动识别功能,具有此功能的PHY能够根据对方的发送和接收信号,决定使用MDI 或者是MDIX。连接的双方,只要有一方具有Crossover,就可实现功能。此时双方无论使用正线还是反线都能连接上。 1.1.2 光口 目前以太网光模块封装有GBIC、SFF、SFP。 下图为GBIC(Gigabit Interface Converter)封装的光模块,其收发分开,采用SC 光纤接头,多模的波长为850nm,单模有1310nm和1550nm,支持热插拔。 图 1-3 GBIC封装光模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