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血及输血记录单

配血及输血记录单
配血及输血记录单

县中医医院配血及输血记录单

受血者血型: 型输血申请单号: RH(D)标本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别: 床号: 住院号:

临床诊断: 输血反应史及禁忌症:

1、受血者血型鉴定:

2、交叉配血

配血者: 核对者: 配血时间: 年月日时分

3、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试验者:

4、其他检查结果:

血液物理外观检查和信息核对情况:无/有异常

发血者: 取血者: 取血时间: 年月日时分

输血核对者: 输血执行者:

输血开始时间: 年月日时分开始输血滴速: 滴/分,输血15分钟后滴速: 滴/分。输血结束时间: 年月日时分

输血不良反应:□有□无注:有输血不良反应应须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至输血科

注意事项:

1、输血前请检查血液制剂包装是否完好无损,血液制剂外观是否正常;

2、输注前请将血液制剂轻轻摇匀;

3、除0.9%的生理盐水外,血液制剂不得与任何药剂在同一输血器内输注;

4、输血开始前15分钟内以1-2ml/min慢速输注,并严密观察是否有反应;

5、每袋红细胞出库后30分钟内开始输,最长不能超过4h输完;

6、每袋血小板、冷沉淀、血浆出库后20分钟内开始输注,并以病人能耐受的速度尽快输完;

7、同天输注多种血液成分,每输一种成分换用新的输血器,同一输血器最长不能

超过12h。

输血记录规范

广南县人民医院临床输血护理记录规范 为规范我院各临床科室输血治疗护理记录,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临床输血治疗护理记录规范。 临床输血记录规范: 1、输血时应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 2、全血及红细胞应在离开2—6℃的储存温度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4小时之内完成全程。 3、护士进行双人核对后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血袋号、流水号、血型、血量、颜色、有无变色、凝块、溶血,在护理记录单及医嘱上双签名。 4、选择理想的血管或静脉导管,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建立静脉通路,并记录患者开通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的时间以及更换盐水开始输血的时间及滴数。 5、先慢速(15-20滴)滴注15min,观察患者反应,每15 min记录一次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输血情况连续记录三次患者无异常反应后改为医生医嘱滴数,再继续15min后观察记录一次,患者仍无异常反应后按患者的护理级别进行巡视并记录。 6、如输入两袋不同成分的血制品中间需用0.9%的生理盐水冲管,并记录冲管的时间以及更换盐水开始输血的时间及滴数。更换后严格按上述观察记录。 7、输血结束时用生理盐水冲管需记录输血结束时间及冲管的时间、患者的生命体征,冲管结束后记录生理盐水的量及患者生命体征。

广南县人民医院护理记录单 科室:骨一科床号:1床姓名:李兰诊断:1、XXX开放性骨折2、失血性休克住院号:0012001 日期时间T(℃) P(次/分) R(次/分) BP(mmHg)护理措施签名说明 2015年1月1日11:10 患者面色口唇苍白,用0.9%生理盐水冲管准备输血,输血 装置完整。 缪苏群盐水冲管要有记录11:15 36.6 112 24 80/50 患者面色口唇苍白,给输入“0”型悬浮红细胞3u,血袋号: XXX X流水号:XXXX 血袋无破损、颜色为深红色,无凝 块、无溶血,无变质,滴数为15滴/分 李海梅 缪苏群 开始输血时有生命体 征、滴速15滴/分,及 血液、血袋的记录11:30 36.5 110 24 84/56 输血进行中,患者无不适,输血滴数调节为45滴/分缪苏群输血15分钟有生命体 征、滴速记录 11:45 36.5 110 24 88/60 输血进行中,滴数为45滴/分,患者面色口唇较前稍红润。缪苏群输血30分钟有生命体征 及观察记录 12:40 36.5 110 24 88/60 输血进行中,滴数为45滴/分,患者面色口唇红润。缪苏群输血45分钟后按患者的 护理级别巡视观察13:20 36.7 100 20 110/80 输血结束,用0.9%生理盐水冲管。缪苏群输血结束冲管要有记 录,有生命体征 13:30 冲管结束,更换平衡液500ml,滴数为45滴/分缪苏群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总6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宾阳县中医医院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 为规范我院各临床科室输血治疗病程记录,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临床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 一、输血治疗同意书 (一)输血治疗同意书中各项内容应如实填写完整。 (二)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前已检测输血前五项,并且接收到检测结果者,应将结果以“阳性”或“阴性”结果形式填写于同意书中相应项目栏。 (三)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时,对曾输过血的患者,应在输血申请单上注明ABO血型和Rh血型,已抽取输血前五项检测标本,未出结果者,应在结果出来后及时补填,并注明补填时间,同时在病程记录中说明。 (四)输血治疗同意书应附在病历中,不得丢失。 二、病历中输血相关记录 (一)首次输血,应做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以及输血前五项等检查。 (二)决定输血前应做血常规检测,以辅助决定是否符合输血指征。

(三)输血前病程记录应有输血原因说明,输血指征描述。 (四)不同输血方式的选择与记录(自体输血或异体输血)。(五)输血后输血记录应在病程记录中单独书写,输血记录应有输注成分、输血量、血型、输血起止时间、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不良反应等记录。 (六)麻醉记录、手术护理记录、术后病程记录中应有出血量、输血量记录且出入血量记录应一致。 (七)输血后如发生输血反应,应将反应及处理过程记录于病程中,并同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登记表》回报输血科。 (八)输血后病程记录中要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价。 (九)输血记录单应及时粘贴于病历中不得丢失。 三、存档输血病历相关质控规定 各临床科质控小组应对出院输血病历中以下内容进行以下检查,合格后方可交病案室存档。 (一)病历中附有输血治疗同意书。 (二)输血治疗同意书中各项内容填写完整、正确。 (三)病历中附有输血前五项检测报告单。 (四)病历中附有完整的输血记录单。 (五)输血前有血常规检测报告。 (六)输血后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相关记录及输血不良反应记录。 (七)麻醉记录、手术护理记录、术后病程记录中应有失血量,输血量记录。

交叉配血工作制度

交叉配血工作制度 一、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3天以内的血标本,标本无溶血、无霉菌和细 菌生长。 二、严格执行查对:对姓名、科室、床号、血型。 三、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必须 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正确无误时方可进行交叉配血。做到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三者不分离。 四、ABO血型和RH血型的鉴定必须用两种方法鉴定,注意观察抗A、抗B试剂反应时 间,严守标本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作好标记。注意血清、血球比例适度,反定型时配制的2~5%红细胞悬液不能溶血。 五、交叉配血时必须严格遵守正规操作程序,认真观察结果、反复确认,如果病人同时 输多个血,必须将多个献血员作交叉配血,发现不相合时要查找献血员之间的配合情况。 六、观察合血结果后认真填写报告单,并再次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 报告单要求字迹工整、记录完整、准确无误。 七、如遇有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不规则抗体检查:1、 交叉配血不合时;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 八、严格核对制度,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 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登记签字。整个交叉配血试验必须做到3项逐项核对,即合血前核对、合血时核对、合好血填单子时再次核对。 九、配血者标本及合血管保留7天后才能处理。特殊病例分离血球、血清冰冻保存。 输血科工作制度 1、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并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医疗机械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我院《输血管理规定》和补充规定。 2、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在输血管理委员会和输血科科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必须遵守劳动 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暂时离开,必须向有关人员交待,说明去向、事由、时间并按时返回。 3、一般输血,医生预先填写输血申请单并逐项填写清楚。护理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 签的试管,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及临床诊断正确无误后,抽取血标本,由专人送输血科。急诊输血亦同时将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一并送血库,否则应立即通知有关医师补齐。 4、血库人员在收到申请单及血样时,与送血人员共同认真核对申请单上的病人姓名、性别、 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及临床诊断,并与血样标签核对是否完全相符,如有不符,应立即退回重送,经核实无误后方可进行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 5、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各项检验单必须详细登记并签全名。如确遇难以的判断 的结果,应向科室负责人或有关上级报告,并认真复查,直至结果明确无误,方可发血以确保安全。 6、统一使用本地区中心血站供应的血液制品,对血站送的血液要认真检查,严格核对,如

护理记录单书写范例

护理记录单书写范例 一、转入护理记录 1、样例1: 1-11 13:15 于十二时由急诊科转入,平车推入病房,诊断为右踝开放性骨折(骨折)于右手输液中,林格组500ml 60gtt/min,余200 ml,自诉车祸致右踝部疼痛出血三小时,观神志清,精神差,痛苦貌,舌 淡,苔薄白,脉玄细,查体温36.8脉搏98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96/56mmHg入院后积极术前各 项准备,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并给予术前麻醉药物应用,于十二时三十分送入手 术室,入科宣教已做,安慰不要紧张,患者及家属表示了解。 2、样例2: 1-11 14:00 病人于14:00由内四科转入我科,担架抬入病房,由内四科带入留置尿管、留置胃管、套管针, 患者神志恍惚、颜面浮肿,双球结膜水肿,测血糖11.1mmol/L,T37.7 ℃p92次/分R20次/ Bp140/80mmhg 二、转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患者转出时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意识、活动、皮肤、阳性体征),病人主诉不适症状(头迷、头痛、恶心),患者正在进行治疗的护理措施(心电监护、血氧监护、吸氧、冬眠治疗),将转入的科室名称。 1、样例 1 9-20 14:10 T36 ℃,P86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言语流利,四肢肌力Ⅴ级,周身皮肤完好。心 电监护示:心率86次/分,律不齐,房颤。自诉:“心慌、胸闷。”长嘱输液已结束,于3L/min吸氧中。遵医嘱转往心内科,携带氧气袋,护送前往。 2、样例 2 1-11 13:30 T36 ℃,P86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遵医嘱转至内分泌,患者昏睡,留置尿管通畅,留 置胃管通畅,患者日内排尿370ml。滴流已结束。 三、输血护理记录 记录输血前体温,时间,阳性体征,血型,量,核对护士,滴数,有无异常反应,输血完时间应予 记录。 1、样例: 患者血常规回报:RBC 2.5 Hb 85,医嘱给予输“o”型红细胞200ml,输血前测体温36.8℃,由护 士XX与XX核对无误后于三时二十分输入,15滴/分,30分钟后患者自诉无不适,调滴数为50滴/ 分,于五时输血完毕,患者无特殊不适。 四、出院护理记录 出院护理记录书写应注明:出院时间,对于出院指导的重要内容应记录;特殊用药、需出院后连 续进行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的指导应予记录。

配血及输血记录单

县中医医院配血及输血记录单 受血者血型:________ 型输血申请单号: RH (D)标本号: 姓名: ________ 性别: _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 科别:_________ 床号:住院号: ________ 临床诊断: ____________________ 输血反应史及禁忌症:___________________ 1、受血者血型鉴定: 2、交叉配血

配血者:______________ 核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配血时间:_______ 年 月_____ 日________ 时_________ 分 3、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者: 4、其他检查结果:血液物理外观检查和信息核对情况:无/有异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血者:______________ 取血者:_______________ 取血时间:_________ 年 月______ 日________ 时________ 分 输血核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血执行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血开始时间: ______ 年—月—日__________ 时_____ 分开始输血滴速: 滴/分,输血15分钟后滴速:—滴/分。 输血结束时间:____ 年_月_日___________ 时_____ 分 输血不良反应:□有□无注:有输血不良反应应 须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至输血科 注意事项: 1、输血前请检查血液制剂包装是否完好无损,血液制剂外观是否正 常; 2、输注前请将血液制剂轻轻摇匀; 3、除0.9%的生理盐水外,血液制剂不得与任何药剂在同一输血器内 输注; 4、输血开始前15分钟内以1-2ml/min慢速输注,并严密观察是否有

输血安全护理记录单

输血安全护理记录单 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 住院号:诊断: 取血者签名取血时间 输血评估输血目的□抢救用血□手术输血□治疗用血患者血型 ABO: □A □B □O □AB RH(D): □―□﹢ 输入途径□头皮针□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 知情同意书□已签署□未签署 输血前治疗室核对患者信息核对 血制品血型 □相符□不相符 血量:(□单位∕□毫升) 血量:(□单位∕□毫升) □全血□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其他 血制品血型 ABO: □A □B □O □AB RH(D): □―□﹢ 血液是否在 有效期内 □是□否血袋外观□无破损□有破损交叉配血结果□相合□不相合 签名初核者:复核者: 床旁核对签名初核者:复核者: 输血过程监测时间体温(℃)脉搏(次∕分)呼吸(次∕分)血压(㎜Hg)输血开始前 输血后15分钟 输血结束时 观察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请在备注栏内详细填写)□无不良反应□发热□寒战□呼吸困难□发绀□荨麻疹□皮肤充血□黄疸□酱油色尿 □腰背部疼痛□恶心、呕吐□手足抽搐□休克 □咳大量血型泡沫痰□其他 输血开始时间输血结束时间 手术用血交接交接时间手术室护士:病区护士:

输血后核对签名初核者:复核者: 备注:(请详细填写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病情观察及处理等)签名 血袋条形码黏贴处: 输血注意事项: 1、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2、血制品取回后30分钟内输注,输血前将血袋内成分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荡。 3、选择理想的血管或静脉导管,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 血液时,中间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后再继续输注。 4、输注顺序:血小板取回后立即输注,几种血液制品同时输注时优先输血小板和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 5、输血过程中掌握先慢后快原则,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不要超过20滴/分,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 应后在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成人一般40-60滴/分,对儿童、年老体弱、严重贫血、心 衰患者应谨慎,滴速宜慢。要求发血到输血结束最长时限为4小时。 6、输血开始前、输血后15分钟、输血结束时对病人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输血全过程和输血30分钟内 都必须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按照《宝鸡市金台医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 调查处理与报告管理制度》要求处理。 7、输血完毕及时收回输血袋,登记后送回输血科。

输血记录要求

输血记录要求 病历书写原则: 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1、输血记录是整个输血诊疗活动的客观记录,它完整、连续地记录了血液从入库到临床输注的各个环节、各过程,与诊疗病史一样具可追溯性。输血记录的基本要求(十个字)真实、准确、及时,可追溯性。 2、在处理有关医疗纠纷、事故、法律诉讼时,可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法律效用。 3、同时,也为输血医学的科学研究、教学以及相关疾病调查提高回顾性的档案资料。 4、临床输血记录,除了“四单” (输血治疗同意书、临床输血申请单、输血交叉记录单、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以外,还包括病程记录、医嘱、护理记录、手术记录、麻醉记录单、辅助检查申请(报告)单以及病历首页的输血相关信息等等。 (一)、输血(血液制品)知情同意书 1、逐项填写,不得空项、漏项,字迹清楚;输血目的、预选输血成分填写必须符合输血技术规范。 2、紧急输血要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先配血输血,并在输血前应抽取血液备查各项输血前传染病检测后,补填检测结果;输血前传染病检测报告单应将送检时间、检验时间精确到分钟。 3、无近亲属签字、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必须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 4、输血(血液制品)知情同意书医患双方签字应精确到分钟;谈话时间与签名时间要有时间差;患者授权代理人签字时要注明与患者关系。 5、无近亲属签字、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必须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 (二)临床输血申请单) 1、输血由主治医师以上任职职称的医师提出申请,逐项、规范地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不缺项漏项,字迹工整。 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800 毫升(不含)以下的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发;800-1600 毫升由上级医师审核以后,报科主任核准签发;1600 毫升(含)以上的经科主任核准后,报医务科批准。 3、申请医师、上级医师、科主任必须本人亲笔签字,不得替他人签名。 4、未按规范履行审批签字手续的输血申请,输血科不得配血发血。 (三)配血、输血记录单 1、交叉配血报告单交叉配血中定血型和配血一定要一人操作,另一人核对,即使一人上班,也要反复核对并签名。 2、交叉配血报告单应逐项填写,配血、发血、取血时间精确到分钟。 (四)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其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

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 一、书写的方法及具体要求 (一)所有住院病人护理记录均要建立护理记录单(一般或危重)。 1.危重、一级护理、医嘱心电监护病人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2.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病人填写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 3.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病人因病情变化或手术改一级护理在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上注明病情遵医嘱改一级护理并改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4.一级护理转二级护理或医嘱停止心电监护后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上注明病情转归情况遵医嘱改二级护理并改用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参照样例) (二)护理记录单必须由有执业证的护士书写并签全名。 (三)时间的书写:应是书写者提笔开始书写的时间,不能提前或拖后,要事实求是,一天内只写一次日期即可,其它只写具体时间。 (四)格式的书写:按照记录单相关对应内容填写,眉栏所有项目及页码不能空缺。(五)统一使用黑色签字笔,做到文字工整,字体大小尽量保持一致,字迹清晰,不能龙飞凤舞,不易辨认,即使是签名也要整齐划一,不能随意行事,不得涂改,若出现错字时,应用原笔在错字的上方划双横线,将正确的字写在上面,不必因一两个错字将整页重新抄写。一页内涂改三处应重新书写,代抄者要保留原稿,一并放入病历中,不得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特别是关键数据有涂改或不清,如抢救时患者的心率、血压、死亡的时间等,在法律上易引起争议。 (六)护理记录单应存放在病历夹中,书写后归位,以免溅到水渍、污渍。 (七)记录频次原则上随病情变化及时记录。所有患者均要求入院首次记录在入院1小时内完成,危重患者书写更要及时(半小时内完成)医嘱未开记出入量不用记出入量。 1.一级护理患者至少每半小时巡视一次,每2小时记录一次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有心电监护者每小时记录一次监护仪所示(体温/呼吸/血压/心率/心跳节律/氧饱和度);表格未含的特殊护理措施,伤口敷料如果有渗血渗液、伤口换药、管道新置、脱落重置、更换、拔管等在病情观察及措施栏内注明,白班、夜班至少各记录一次。遇特殊情况(临时降压、止痛、急诊检查等)随时记录。 2.所有外科术毕回病房患者当时、回房隔半小时、回房隔1小时、回房隔2小时(如15:00术毕回病房,则15:00;15:30;16:00;17:00)测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二级护理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改每4小时测生命体征并记录至术后24小时后改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记录要求。术后一级护理、心电监护病人按照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要求。 3.二级护理至少三天记录一次。 4.二级护理的手术病人术前一天,术后当天、次日至少记录一次。 5.三级护理每周至少记录一次。 (八)护理记录中的诊断尽量用文字书写,如有特殊,且确实是国际统一规定的,用符号书写也可以,但是必须与医生病程记录一致。 (九)在护理记录单页数排序方面,危重与护理记录单互转时应该连续编排,不需要重新再编页数。 (十)首次护理记录、每页护理记录及出院记录护士长要在24小时检查审阅并签名。 (十一)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每页日期开始必须是年月日,当页跨月只写月日。 二、记录的内容 首次护理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管护士/值班护士(上午新收8-3负责;下午新收12-7负责;夜间新收当日夜班负责)书写的第一次护理过程的记录,要求在患者入院后4小时内完

输血病历记录模板

都江堰市中医院 输血病历病程记录模板 (申请输血理由、何时开始、何时输注完毕、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 (输血后24小时内复查血常规指标,对输血疗效进行评价) 首次或第一次输血病程描述: 2013 年1月1 日 22:30 输血病程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白细胞 1.22×109/L,红细胞2.04×1012/L,血红蛋白66g/L,红细胞压积0.192,血小板14×109/L。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为防止出血,纠正贫血,今日给予O 型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2U 及O 型单采血小板1U 静点。于今日19:00 开始输血治疗,于今日23:30 输完上述血液成分。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特殊不适。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结果。医师签名 再次输血输血病程描述: 2013 年1 月2 日 19:30 输血病程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红细胞2.43×1012/L,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压积0.216,血小板24×109/L。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注血后,血红蛋白与血小板计数均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注血液有效。考虑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血小板计数还是明显偏低,避免(预防)患者随时有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可能,为防止出血,今日继续给予O 型单采血小板1U 静点。于今日17 点开始输血,今日18:30 输完血小板。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特殊不适。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结果。 果。医师签名 2013年1月3日输血后病程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红细胞2.75×1012/L,血红蛋白89g/L,红细胞压积0.28,血小板38×109/L。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注血后,血红蛋白与血小板计数均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注血液有效。 医师签名

交叉配血管理制度

交叉配血管理制度 1.血标本审核 1.1由医护人员持受血者血标本和“临床输血申请单”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医学检验资格证书)双方逐项核对正确无误后双方全名签字。对不符合要求的血标本应一律退回。 1.2受血者血液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对下列之一者血液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24h之内的。 1.2.1有输血史。 1.2.2有妊娠史。 1.2.3抗体筛选与鉴定阳性。 1.2.4大量输血患者等。 1.3输血科在血型鉴定和血液交叉匹配试验前必须再逐项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内容、患者和献血者血标本。 2.血型鉴定 2.1输血科对患者红细胞ABO血型鉴定必须包括正定型和反定型。出生3个月内的婴儿只行正定型检测,可不行反定型检测。常规检测RhD血型。 2.2血型鉴定结果报告录入电脑,并保存10年备案。 3.血液交叉匹配试验前进行的相关检查 3.1应用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的血标本行抗体筛选试验。如患者48h 内多次输血,应重新行抗体筛选试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抗体筛选试验结果阳性应进行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3.2应用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的血标本同时抽取样本作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确保检测结果能真实反映患者输血前即刻病毒性传染病的指标情况。

3.3复查受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及RhD血型,包括第1次输血浆及血小板的受血者。 3.4复查血液制剂ABO血型及RhD血型 3.4.1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全血等血液制剂应复查ABO血型(正、反定型)及RhD血型。 3.4.2机器分离采集血小板、普通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血液制剂可复查ABO血型(反定型)等。 4.血液交叉匹配试验 4.1血液交叉匹配试验包括主、次侧试验。 4.2血液交叉匹配试验必须在盐水相试验基础上,加做至少1种检查IgG血型抗体非盐水相试验(如间接抗人球蛋白法、聚凝胺法等) 4.3条件允许情况下,血液交叉匹配试验应由输血科2名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医学检验资格证书)互相核对结果后全名签字(或电子签名):1名进行血液交叉匹配试验操作并查对患者及血液制剂相关信息,另1名再次复查患者与血液制剂相关信息;1名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医学检验资格证书)值班时,操作完毕后由操作者自已复核后签字。 4.4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结果须有记录,并保存10年备查。

交叉配血制度

交叉配血制度 (一)目的:为了加强血库交叉配血管理制定本制度。 (二)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三)适用范围:血库交叉配血管理。 (四)职责: 1、科主任负责监督检查与落实工作; 2、科内工作人员知晓并执行。 (五)内容: 1、交叉配血试验前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与配血标本的姓名、性别、科室、病案号和血型(AB0、Rh);申请用血指征应符合临床输血适应症;输血申请单项目应填写齐全(急诊输血可先将患者血样留出于输血后1天内将空项结果填写完整)。 2、受血者血液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以内的,标本量2ml~5ml,无稀释、溶血或重度脂血,能代表受血者当前的免疫学情况。供、受双方血标本标签完整或标识清晰。 3、常规检查患者的AB0血型和Rh(D)血型,复查受血者、供血者的AB0血型(包括正、反定型),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4、原则要求同血型配血(除干细胞移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特殊治疗时需异型输血),血液发放按有效期的长短顺序选择,血液品种应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5、同时使用两种介质(检查IgM和IgG)按照操作说明进行交叉配血。交叉配合试验持续在显微镜下观察l5min,结果必须是无配合禁忌。 6、血型相同但交叉配血结果不合,表示存在有未检出的同种抗体,需用抗人球蛋白(或凝聚胺)介质逐袋筛选出相合血液发出;有条件时应做抗体鉴定。 7、凡交叉配血不合、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的患者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抗体筛选试验。 8、当有二人值班时,交叉配合试验结果由两人互相核对;当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 9、凡输注全血、红细胞、白细胞、手工血小板应进行交叉配合试验;凡输注血浆、冷沉淀、机采血小板应AB0血型同型输注。

临床输血病程记录规范

临床输血病程记录规范 随着《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为深入贯彻此办法,进一步加强我院临床输血工作,促进科学合理用血,特制定南安市海都医院临床输血病程记录,规范非首次输血需对上次输血是否有效果进行总结性评价。 一、每次输血治疗,均应有相关输血病程记录且必须记录完整,涵盖以下要素,输血病程记录中应有患者的血型、输血原因、目的、输血指征的描述、输血的起止时间、过程的描述、输注何种血液成分和数量以及输血治疗效果的评估。非首次输血需对上次输血是否有效果进行总结性评价。 二、描述的基本格式: (时间),患者因(原因)或(诊视发现),化验结果(血常规或出凝血时间),在(时间)给予型RhD 性血液成分(数量),予以(输血目的)治疗,(时间)结束,输血过程(是否顺利),(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输注后(可描述症状或进行相关检测)。 医师签名: 三、其他要求: 1.输血治疗医嘱需与病程记录相符。 2.病案首页应有输血记载(包括:血液成分及数量)。 3.手术记录、术后病程记录、麻醉记录、手术护理记录中失血量及输血量的描述要一致、相符。输血量与发血量一致。 4.输血治疗后,经治医师应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估描述。 5.各种输血治疗记录齐全,主要包括输血治疗同意书、配发血报告单、输血前检查报告单、血常规报告单以及病历输血记录等,不可缺失。 7.医生待患者输血后,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应及时、认真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及时送至输血科,对有输血

发生不良反应者应在其病案中进行相关处理记录描述。 8. 配发血报告单应及时粘贴于病历中不得丢失。 输血病程记录示范文本 首次或第一次输血病程描述 记录日期和时间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白细胞 1.22×109/L,红细胞2.04×1012/L,血红蛋白66g/L,红细胞压积0.192,血小板14 ×109/L。血色素低于70g/L,血小板低于20×109/L。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为防止出血,纠正贫血,今日给予O型去白悬浮红细胞2U及O型单采血小板1 人份静点。于今日19:00开始输血治疗,于今日23:30输完血制品。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特殊不适。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结果。 医师签名: 再次输血输血病程描述 记录日期和时间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白细胞 1.21×109/L,红细胞2.43×1012/L,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压积0.216,血小板24 ×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98.9%,单核细胞百分比:0%,中性细胞百分比:1.1%,嗜酸细胞百分比:0%,淋巴细胞计数:0.89×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01×109/L。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注血后,血红蛋白与血小板计数均有所上升,可认为输注血液有效。考虑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血小板计数还是明显偏低,避免(预防)患者随时有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可能,为防止出血,今日继续给予O型单采血小板1人份静点。于今日17点开始输血,今日18:30输完血小板。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特殊不适。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结果。 医师签名:

临床输血记录模板

2005-11-11,08:30 输血前评估记录 患者仍感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畏寒,肢冷,精神萎靡不振,胃皖隐痛,小便量少,大便稀溏呈柏油样,近日已有6次,量约1000毫升。查体:P 108次/分,BP90/50 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面色苍白,眼结膜苍白,双肺无异常,心界不大,心率108次/分,心音低钝,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肝脾未扪及,剑突下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叩诊无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活跃,12次/分,无气过水声,四肢皮温较低,甲床苍白。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16次/分,ST段压低;急查血常规:白细胞:7.9×109/L,血红蛋白:39g/L;大便隐血:OB(++++);腹部B超:肝胆胰脾未见异常;腹部X光平片:未见异常。综上所述,诊断考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重度失血性贫血。具体出血原因需进一步明确,经请示科主任后,指示目前需要紧急输血抢救生命,拟输入红细胞悬液6单位增强血液运氧能力,并请外科会诊,必要时手术治疗,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再次以书面告知病危,以及输血治疗的必要性和输血风险,家属表示同意输血,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电话通知输血科做好合血及输血准备,并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 谢丽明 2005-11-11,14:30 输血记录 今日上午11:27,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准确,检查血袋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正常。再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在无菌操作下,静脉输入红细胞悬液6单位,输入每袋红细胞悬液前后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至14:20结束,整个输血过程无不良反应,嘱观察有无迟发反应。 谢丽明 2005-11-11,18:30 输血效果评估记录 患者现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畏寒,肢冷等症状有所减轻,精神好转,面色稍红润,大便次数减少,小便量增加,仍感上腹部隐痛,稍活动后感头晕,乏力,心悸,气短。查体:P 89次/分,BP110/60 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面色苍白,眼结膜苍白,双肺无异常,心界不大,心率89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肝脾未扪及,剑突下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叩诊无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4次/分,无气过水声,四肢皮温正常,甲床稍苍白。今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5.6×109/L,血红蛋白:67g/L;经紧急输血治疗和对症治疗,目前有效,并根据病情变化情况,再决定是否急需输血治疗和手术治疗。

输血护理记录表

锡盟蒙医医院临床输血护理记录表 患者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 诊断取血者签名 取血时间:年月日时分 知情同意书已签署□未签署□患者血型RH: 输血前核对患者信息 核对 相符□不相符□ 血制品 血型 RH: 血制品 类型 血量 血袋 条形码 血袋外观无破损□有破损□血液是否 在有效期 内 是□否□ 交叉配血 结果 相合□不相合□ 输血前 签名 执行 护士 核对者 床旁核对签名执行 护士 核对者 监测时间 时间 检测项目 检测 项目 体温(℃)脉搏(次/分) 呼吸(次/分) 血压(mmhg) 护士签名 输血前 输血15 分钟后 输血 结束 不良反应处理过程及结果

附: 临床输血护理安全措施 有□ 无□ 护士签名: 输血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输血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1、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2、血制品取回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如未及时输上,应尽快送回血库保管。 3、输血开始前、输血15分钟后、输血结束后对病人的体温、脉搏、血压、呼吸频率等进行监测记录。 4、选择理想的血管或静脉导管,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中间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后再继续输注。 5、连续进行血液输注时,同一输血器连续使用超过5h 应更换。 6、先慢速滴注15min ,观察患者的反应,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成人一般为40-60滴/分)。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病情变化,询问患者的感受。血小板收到后尽快输注,1个治疗量的单采血小板要在20分钟内输完。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溶化后尽快输注,要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注,一般200ml 血浆在20分钟内输完。 7、观察输血过程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①过敏反应 ②发热反应(寒战、发热等) ③溶血反应(腰背痛、呼吸困难、少尿等) ④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牙龈出血、手足抽搐等) ⑤其他(空气栓塞、体温过低等) 8、不良反应的处理流程:停止输血→封存血液制品→更换输液管→立即报告医生→根据医嘱用药、处理→按要求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通知检验科(血库)及其他相关科室 9、输血完毕,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 10、准确记录输血的开始时间、输完时间以及有无输血反应。 11、输血后将血袋置入专用密闭容器,专人收集送回输血科。

输血护理记录

输血护理记录 记录输血前体温,时间,阳性体征,血型,量,核对护士,滴数,有无异常反应,输血完时间应予记录。 样例: 患者血常规回报:RBC 2.5 Hb 85 医嘱给予输“o”型红细胞200ml,输血前测体温36.8℃,由护士王莉与朱新核对无误后于三时二十分输入,15滴/分,30分钟后患者自诉无不适,调滴数为50滴/分,于五时输血完毕,患者无特殊不适。 首次护理记录的内容包括:1、入院时间、入院方式、诊断;2、主诉不适症状;3、简要病史,与本次发病有关的过去史;4、生命体征; 5、护理查体获得的阳性体征; 6、生活自理情况(包括异常情况或残疾); 7、护理级别; 8、医嘱饮食要求; 9、治疗、护理措施实施情况及效果;10、重要的告知项目、效果。 不规范案例 首次护理记录规范样例 1 7:30 患者,男,40岁、于下午六时由家属陪伴步入病房,诊断胆结石(胁痛)自诉:右上腹部疼痛并向右肩背放射2天,查体温:36.6 度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7/75mmHg 观神志清,精神差,痛苦貌、面色微黄,舌淡红、苔薄白、脉玄紧、2年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疼痛不适,治疗后好转(具体用药不详),2天前又出现右上腹疼痛并向右肩部放射,来院就诊B超单回报:结石性胆囊炎。入院后给予二级护理,禁食、应用抗生素,纠

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解痉治疗,指导宜卧床休息,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入科宣教已做,患者及家属表示了解。 首次护理记录规范样例 2 10:00 患者,男、48岁、于晚九时由平车推入病房,诊断:骨盆骨折(骨折)留置尿管及静脉液体由骨2科带入,尿管固定完好,尿液清亮,正在静脉液体5%GS250ml+七叶皂苷钠30mg 50滴/分,液体余约1 00ml。自诉车祸致会阴部疼痛并双下肢活动障碍3天。查体温36.3度,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1/78 mmHg。观患者神志清,精神差,面色微黄,舌淡红苔薄白,脉虚细。入院后给2级护理,半流食,预防感染,止血,支持并抗休克治疗。指导绝对卧硬板床休息,按摩受压部位1次/2小时,骨盆带固定骨盆,指导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入科宣教已做,患者及家属表示了解。 首次护理记录规范样例 3 9:00 于8:30平车推入病房,诊断为“脑出血”。呈浅昏迷状态,躁动,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右侧肢体肌力Ⅰ级。心电监护示:窦律。特级护理,禁食水。吸氧3L/min。在征得家属同意后给予约束带约束四肢。行术前准备,头部备皮,采血交错送检。硝普钠以10ml/h输液泵中。

输血记录格式

输血记录格式 ××年××月××日××时××分输血前记录患者××骨折后,××部位敷料反复大量渗血,查血细胞分析提示:血红蛋白106g/L,红细胞积压0.311L/L,血小板122x109/L。给予加压包扎处理后,患处仍有渗血不止,患者出现面色、双眼睑、甲床苍白,给予复查血常规后提示:血红蛋白76g/L,红细胞积压0.233L/L,血小板267x109/L,患者贫血加重,有输血指征。为“××骨折后切开复位固定术”做好术前准备,计划给予B型悬浮红细胞××单位,纠正贫血。 医师签名:××× ××年××月××日××时××分输血记录 患者骨折后因失血至中度贫血,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目前病情,拟输入B型悬浮红细胞××单位,告知输血的必要性和各种风险,患者表示同意输血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通知输血科做供血及输血准备,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领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血型,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准确无误,检查血袋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正常。输血时再次带病历到患者床旁核对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手腕标识、血型、交叉配血等,再次核对血液,确认无误后,于今日18时18分开始输入B型悬浮红细胞××单位,于20时20分输血完毕。输血过程

顺利,患者无畏寒、发热、皮疹、瘙痒、恶心等特殊不适。生命体征平稳,体温:36.5℃,脉搏:7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给予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治疗结果。 医师签名:××× ××年××月××日××时××分输血后记录 经输血治疗后,患者什么症状明显减轻,面色、眼睑、甲床转红润,贫血症状明显改善。经××年××月××日复查血常规后回示:血红蛋白115g/L,红细胞积压0.352L/L,血小板475x109/L,以上检查结果较输血前明显改善,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继续观治疗患者伤口渗血情况,宜尽早手术治疗,避免再反复出血导致贫血加重。 医师签名:×××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几点要求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几点要求 各科室: 为进一步规范输血病历病程记录,参考《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相关资料,制定了以下几点要求,希望能提高临床输血病程记录水平。 1、入院记录既往史中如既往有输血史,应说明。病程记录中应有专 门的输血记录,不能与其他日常记录掺杂在一起。病案首页有输血应记录血型。 2、输血记录包含内容:输血原因(掌握各种血液成分输血的适应症)、输入血型、血液品种(如“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不能简单的 写为“红细胞”,应与发放的输血单上的血制品名称一致)、输血量、输血起止时间(要求精确到分钟,与护理输血实施记录吻合)、输血过程是否顺利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有应注明何种症状及处臵方法并记录于病历)。 3、必须有输血后检查分析(输血疗效分析) 4、术前备血者,应在术前小结中详细描述输血原因(输血适应症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品种、用量等。 5、术中用血者,不需要另写输血记录,而是在手术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麻醉记录中详细描述血型、失血量、输血品种、输血量、有无输血反应、三者描述的失血量和输血量应一致等情况。 6、必须有输血治疗同意书 1)书写工整(有时“阴性”与“阳性”无法区分)、规范(如:不能用+-代替阳性、阴性)。输血前检查结果未回可填“已送检,结果未回报”。 2)输血前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风险,病员或家属签名并注明与患者的关系。 3)签名时间应精确的分钟,由患方填写。 5、临床输血申请单 1)书写工整、规范。 2)必须填写血型(急查应注明急)

3)必须有主治以上医师审核签字(这是输血规范所要求的) 6、输血前检查 1)输血前检查的意义。 2)输血前检查标本采集时间必须在输血治疗前。 3)病员拒做输血前检查应在输血治疗同意书签字拒查并保存于病历。 7、输血记录单 1. 书写工整规范,有配血者及审核者签字。 2. 必须有取血人签名。 3. 输血执行人双签字,与护理实施记录输血执行人及查对者吻合。护 士单人值班输血前应与值班医生共同进行核对,输血记录单上核对者应有值班护士与值班医生双签名。 4. 血袋条码粘贴于记录单上(现多是血库直接打印在输血记录单 上)。 8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 1)书写工整、规范:输血开始时间、输血结束时间、输血操作者签名,临床诊断、医师签名。 2)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有应注明不良反应类型。 3)输血史、孕产史认真填写。

输血全过程记录单

玉田县中医医院输血全过程记录单 科室:床号:患者姓名:性别:(男/女)年龄:住院号:日期:年月日时间:时分取血者签名: 输血前评估患者 血型 ABO:A型( ) B型( ) AB型( ) O型( ) RH:阳性( ) 阴性( ) 输血前体温()℃ 输入途径头皮针()留置针()静脉导管() 知情同意书签署与否是()否() 输血前治疗室核对 楣栏的核对相符()不符()血型(写出血型) 血袋条形码 1 2 3 输注血液制品的种类 输注血液制品数量 交叉配血结果有无凝集有()无()血袋外观有无破损有()无()血袋条形码是否相符是()否() 输血前核对签名:初核者:复核者:床旁核对签名:初核者:复核者:输血后核对签名:初核者:复核者:输血结束时间:年月日时分 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无() 有()具体处理措施:

护理安全措施: 1、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2、血制品取回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如未及时输上,应尽快送回血库保管。 3、选择理想的血管或静脉导管,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建立静脉通路。 4、输血(血制品)前遵医嘱用药。先慢速滴注15min,观察患者的反应。 5、输注顺序:血小板、CIK取后立即输注,几种血制品同时输注时优先输血小板和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 6、输注速度: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血小板、冷沉淀、纤维蛋白酶原复合物)应以患者能耐受的速度尽可能快地输入(60-100滴/分)。 7、观察输血(血制品)过程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①皮肤过敏反应②寒战、发热③腰痛、血尿④四肢抽搐⑤其他 8、一旦发现交叉配血结果有凝集,血袋外观有破损,血袋条形码不相符等情况则立即停止输血,重新核对并联系输血科。 9、并发症的处理流程: 停止输血(血制品)→无菌封存血液制品→更换输液管→立即报告医生→根据医嘱用药、处理→按要求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通知输血科及其他相关科室 10、输血完毕,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冲管。 11、准确记录输血的开始时间、输完时间以及有无输血反应。 12、输血后24小时内将血袋及输血反应报告单送返输血科。 备注:填表时在相应()内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