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人因工程期末复习题

西南科技大学人因工程期末复习题
西南科技大学人因工程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人因工程学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因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对人的研究

B.对机器的研究

C.对环境的研究

D.对人-机-物三者之间最佳匹配的

研究

D

2.现代人因工程学阶段一般是指()。

A.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前

B.二战~20世纪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现在

D.人类远古时期

C

3.美国学者泰勒被尊称为()。

A."科学管理之父"

B."动作研究之父"

C."管理学第一夫人"

D."工业心理学之父"

A

二、多项选择题

1.人因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A.人体特性的研究

B.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

C.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的设计

D.环

境控制与安全保护设计

ABCD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到20世纪50年代末,属于科学人因工程学发展阶段。该学科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是()。

A、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

B、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使

机器适应于人C、在人-机关系上是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人适应于机器D、人机系

统的优化,人与机器应该互相适应,合理分工

B

第二章人体劳动形态特征

1.由“人体主要尺寸表”中查得,中国成年男子身高的95百分位数是P95=1775mm,这就表示()。

A.中国成年男子中有95%的人身高等于和小于1775mm,有5%的人大于此

B.中国成年男子

中有5%的人身高等于和小于1775mm,有95%的人大于此 C.中国成年男子中有95%的人身高等于1775mm D.中国成年男子中有5%的人身高等于1775mm

A

2.过街天桥上防护栏杆的间距的尺寸设计属于()。

A、I型产品尺寸设计

B、IIA型产品尺寸设计

C、IIB型产品尺寸设计

D、III型产

品尺寸设计

C

第三章人体劳动生理特征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体进行作业或运动时所消耗的总能量,叫作()。

A.基础代谢量

B.安静代谢量

C.能量代谢量

D.活动代谢量

C

2.在食物氧化过程中,每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

A.热价

B.该食物的热价

C.氧的热价

D.呼吸商

C

3.让人体从空气中吸气,将呼出气体收集起来进行成分分析,进而计算能量消耗的方法属于()。

A.直接法

B.闭合式测定法

C.开放式测定法

D.估算法

C

第四章人的劳动心理特征

一、单项选择题

1.()是记忆的最初阶段,保持材料的时间极短,一般不超过1s。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

A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

C

A.适应

B.相互作用

C.对比

D.

A

A.形象记忆

B.听觉记忆

C.动作记忆

D.

C

A.在低水平照明时起作用

B.能区别颜色

C.对光谱黄色部分最敏感

D.中心处最多

A.人眼对垂直方向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比对水平方向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更准确

B.

化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和顺时针方向运动 C.人眼对直线轮廓比对曲线轮廓更易于接受D.

BC

A.垂直动作比水平动作的速度快

B.圆形轨迹的动作比直线轨迹动作灵活

C.

比逆时针动作灵活 D.手向着身体的动作比离开身体的动作灵活

A.顺时针;向上或向右

B.逆时针;向上或向右

C.顺时针;向下或向左

D.

向下或向左

A.指针活动时读数困难

B.能迅速发现指针的变动趋势

C.能迅速读出精确数值

D.针运动与调节活动具有简单而直接的关系

A.C/D比高,系统灵敏度低

B.C/D比低,系统灵敏度高

C.C/D

D.C/D

AB

A.定位动作

B.逐次动作

C.重复动作

D. A

A、用手持续地紧握把手

B、步行

C、骑自行车D AD

A.椅面软硬

B.椅面高度

C.椅面倾角

D.

ABCD

A、松弛状态下侧卧

B、躯干挺直坐姿

C、躯干前弯

D、躯干与大腿间有小于90°的角度

A

第十章作业环境分析与评价

一、填空题

A.注意紧张度

B.注意强度

C.注意广度

D. C

A、工程技术

B、教育

C、强制D

C

3.在操作顺序图中,符号表示(),表示()。

A.S-O-R(作出反应)

B.R-O-S(

C.C-M-D()

D.D-M-C(

A

A、能快速、准确的数据处理

B、能连续、稳定、长期工作C 工作D、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灵活性强

ABC

综合测试一

第三章人体劳动生理特征

4.疲劳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理疲劳,一类是( )。

A、中国成年男子中有

此B

于此

C1775mm D 有5%

A、I型产品尺寸设计

B、IIA型产品尺寸设计

C、IIB型产品尺寸设

计D、III型产品尺寸设计

B

3.以下关于产品功能尺寸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最小功能尺寸=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功能修正量

B、最小功能尺寸=人

体尺寸百分位数+心理修正量

C、最佳功能尺寸=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功能修正量+心理修正量

D、最佳

功能尺寸=最小功能尺寸+心理修正量

ACD

4.生理学将人处于清醒、静卧、空腹、室温在20℃左右的条件定为基础条件,人体在基础条件下的能量代谢称为()。

A、基础代谢

B、安静代谢

C、能量代谢

D、活动代谢

A

5、()是记忆的最初阶段,保持材料的时间极短,一般不超过1s。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机械记忆

A

6.对于圆形仪表,应使数码按()方向依次增大;对于长条形仪表,应使数码按()顺序增大。

A、顺时针;向上或向右

B、逆时针;向上或向右

C、顺时针;向下

或向左D、逆时针;向下或向左

A

7、下列哪些描述不符合动作经济与效率法则? ()。

A、双手的动作应同时而对称

B、人体动作应尽量应用最高等级

C、

手柄的设计,应尽量减少与手的接触面D、动作过程中,应使用流畅而连续的曲线运动

BC

8、以下符合手握式工具设计原则的有:()

A、使手腕处于偏曲状态

B、避免掌心受压过大

C、加强手指的反复

弯曲扳动操作D、避免或减少静肌负荷

BD

9、人体正常腰曲弧线是()时的曲线。

A、直立

B、躯干挺直坐姿

C、前弯

D、松弛状态下侧卧

D

10.人工照明按灯光照射范围和效果,可分为()

A、一般照明

B、局部照明

C、综合照明

D、特殊照明

ABCD

综合测试二

7.图1的仪表刻度与标数示例中,设计不当的有( ) 。

人因工程学总复习题

考试题型: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二、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 总复习题 一、人因工程学概述 (1)人因工程学的定义和研究目的 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研究各种工作环境中人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人的工作、生活中怎 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美国的人因工程学 命名多采用人因工程学。 人因工程学研究目的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学科。特别突出系统设计中以人为主体的设计原则。人因工程学在实现工业工程的效率、质量、 成本、安全和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人因工程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人因工程的发展过程基本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 萌芽阶段:19世纪,主要是泰勒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时期,主要以提高 生产效率、人员选拔培训作为主要研究容,人机关系中,主要是强调人适应机器。 2) 初始阶段(一战与二战期间):这一期间主要围绕如何提高效率。研究的容 包括人的疲劳研究,人员培训,选拔研究,心理学的研究等。对组织影响生产力 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3) 成长阶段(二战-60年代):研究人机界面如何有效匹配,对人机系统的研 究由人适应机器到机器设备如何适应人。 4) 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人因工程研究三大趋向:①研究领域 不断扩大,向人机环境系统优化方向发展;②应用围越来越广;③在高技术领域 的特殊作用。 (3)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容 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研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整体设计; 研究人机界面设计; 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 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 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 研究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4)人因工程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调查法:包括访谈法、考察法和问卷法。 观测法:研究者通过观察、测定和记录自然情境下发生的现象,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方法。 实验法:在人力控制条件下系统改变一定变量因素,以引起研究对象相应变

西南科技大学数字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卷(B 卷) 学院: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与[375]10相等的数是( )。 A .[111011101]2 B . [567]8 C . [11101110]BC D D .[1F4]16 2、逻辑函数F= =( )。 A..B B . A C .B A ⊕ D .B A ⊕ 3、以下代码中为恒权码的为( )。 A .8421BCD 码 B. 余三循环码 C. 余三码 D. 格雷码 4、一个16选1的数据选择器,其地址输入(选择控制输入)端有( )个。 A .1 B .2 C .4 D .16 5、下列电路中,属于组合逻辑电路的是( )。 A .触发器 B. 全加器 C .移位寄存器 D .计数器 6. 一个三输入 TTL 或非门,有两个输入端分别接 A 和B ,另一个输入端经 10k Ω 电阻接地,该或非门的输出( ) 。 A. 为0 B.为 1 C.为 A 十B D. 为B A + 7、存在一次变化问题的触发器是( ) A .基本RS 触发器 B .D 锁存器 C .主从JK 触发器 D .边沿JK 触发器 8、为了把杂乱的、宽度不一的矩形脉冲信号,整形成具有固定脉冲宽度的矩形波 信号输出,我们应选用( )电路。 A .施密特触发器 B. 单稳态触发器 C. 多谐振荡器 D.555定时器 9、要构成容量为 4K ×8的RAM ,需要( )片容量为 256×4 的RAM 。 A.2 B.4 C.8 D.32 )(B A A ⊕⊕

西南科技大学工程力学期末答案

西南科技大学2012—2013学年第 1 学期 《 工程力学 》期末考试试卷答案(A 卷)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 2.悬臂梁;外伸梁;(顺序可变化) 3.强度;稳定性(顺序可变化);抵抗变形; 4. (143 )或7.928; 5.14 ; 6. 12ql ;23 l ;21 6ql ; 7. (220,0); 8. 3Fl EA ; 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A C A A A B C D 三、作图。(共10分) 1. 画出轴的扭矩图。(10分) 四、计算题(1题10分,2题15分,3题15分,共40分) 课程代码 1 9 1 9 9 0 0 2 0 命题单位 土木工程学院:力学教研室 3 3 7 T/kN ·m x

1. 解:①取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4分) 由 0x F ∑=,0Ax F = 0y F ∑=,40Ay B D F F F q F ++--= 0A M ∑=,286420B D F F F q +--?= ②取CD 为研究对象(取AB 为研究对象也行), 受力如图所示。(4分) 由0C M ∑=,420D F F -= ③联立上述四个方程,可解得:(2分) 0Ax F =,()5Ay F kN =-↓,()50B F kN =↑,()5D F kN =↑ 2. 解:因为BD 和BC 杆的两端均是铰支约束,而且两端之间没有其他外力作用,所以它们均是二力杆,承受轴力的作用。可以通过对B 点的受力平衡分析,得到杆BD 和BC 的所受轴力的大小。 (1)B 点的受力分析图及坐标选取如右图所示(1分): BD F 根据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可建立如下平衡方程(2分): 0x F =∑,cos450o BC BD F F --= 0y F =∑,sin 450o BD P F -+= BC F P =-;2BD F P =。即,杆BC 受压;杆BD 受拉。 (2分) F Ax F Ay F B F D F D F Cx F Cy P BC F 45o B x y O

人因工程学总复习题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二、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人因工程学 (HUMAN FACTORS) 总复习题 一、人因工程学概述 (1)人因工程学的定义和研究目的 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研究各种工作环境中人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人的工作、生活中怎 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美国的人因工程学 命名多采用人因工程学。 人因工程学研究目的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学科。特别突出系统设计中以人为主体的设计原则。人因工程学在实现工业工程的效率、质量、 成本、安全和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人因工程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人因工程的发展过程基本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 萌芽阶段:19世纪,主要是泰勒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时期,主要以提高 生产效率、人员选拔培训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人机关系中,主要是强调人适应机 器。 2) 初始阶段(一战与二战期间):这一期间主要围绕如何提高效率。研究的内 容包括人的疲劳研究,人员培训,选拔研究,心理学的研究等。对组织影响生产 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3) 成长阶段(二战-60年代):研究人机界面如何有效匹配,对人机系统的 研究由人适应机器到机器设备如何适应人。 4) 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人因工程研究三大趋向:①研究领域 不断扩大,向人机环境系统优化方向发展;②应用范围越来越广;③在高技术领

域的特殊作用。 (3)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研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整体设计; 研究人机界面设计; 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 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 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 研究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4)人因工程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调查法:包括访谈法、考察法和问卷法。 观测法:研究者通过观察、测定和记录自然情境下发生的现象,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方法。 实验法:在人力控制条件下系统改变一定变量因素,以引起研究对象相应变化来做出因果推论和变化预测的一种方法。 感觉评价法;是运用人的主观感受对系统特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心理测验法:以心理学中个体差异理论为基础,对被试个体在某种心理测验中的成绩与常模进行比较,用以分析被试心理素质的一种方法。 图示模型法。是采用图形对系统进行描述,直观地反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描述系统本质的一种方法。 (5)绘图说明人机系统简化模型。 人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人和机器两个系统构成、且能完成特定目标的一个整个系统。 二、人体测量

人因工程学试卷

人因工程学试卷 一、填空题(10分) 1、美国的人因工程学命名多采用()。 2、静态作业的特征是(),却很容易疲劳。 3、一般认为,短时间大强度体力劳动所引起的局部肌肉疲劳是()所致。 4、疲劳不仅是生理反应,而且也包含着大量的()和环境因素等。 5、视觉疲劳可以通过()、反应时间与眨眼次数等方法间接测定。 6、我国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是基于作业者的()提出来的。 7、彩色系列可以根据色调、饱和度和()来辨别。 8、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采用()浓度表示法。 9、在工作日快结束时,可能出现工作效率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10、视觉的明暗适应特征,要求工作场所的照度(),避免频繁的适应。 二、判断题(10分) 1、工效学研究应注意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测试结果能一致的反映所评价的内容。() 2、个体或小组测试法是一种借助器械进行实际测量的方法。()

3、劳动强度不同,单位时间内人体所消耗的能量也不同。因此作业均可用能量消耗划分劳动强度。() 4、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影响呈线性关系,所以,当气流速度增加时,将会显著增加人体的散热量。() 5、视力不仅受注视物体亮度的影响,还与周围亮度有关,当周围亮度与中心亮度相同时,由于缺少良好的对比度,视力最差。() 6、某一瞬间亮度的主观感觉不如正常值的主观亮度感觉强,所以指示灯光常用短暂的强光刺激达到醒目的目的()。 7、不用视觉的情况下,对垂直布置的控制器的操作准确性优于水平布置的。() 8、意识层次模型将大脑意识水平分为5个层次,第0层次表明无意识或神智丧失,注意力为零;第1层次为意识水平低下,注意迟钝。因此,层次越高,意识水平越高,注意范围越广泛()。 9、大强度作业时,氧需超过氧上限,这种作业不能持久。但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仍可迅速降到安静状态的耗氧水平。() 10、一般照明方式适用于工作地较分散或作业时工作地不固定的场所。() 三、名词解释(10分) 1.作业能力 2.微气候 3.人机界面 4.作业空间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期末考试试卷高等数学B1第九套题答案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期末考试试卷 《 高等数学B1》(第9套)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1、答案:212()x y C C x e -=+ 分析:易;考查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2、答案:1 分析:难;考查洛比达法则、反常积分的计算方法 3、答案:x e 分析:易;考查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4、答案:dx x x dy 11 2-= 分析:易;考查复合函数微分法及微分表达式 5、答案:2 分析:中;考查曲率的计算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答案:B 分析:中;考查变定积分求导,无穷小的阶,洛必达法则 2、答案:B 分析:难;考查利用定积分的定义求数列极限 3、答案:C 分析:中;考查极限的运算、等价无穷小的概念及等价无穷小的替换 4、答案:D 分析:易;考查连续,可导,极限之间的关系。 5、答案:B

分析:易;考查单调性及凹凸性的判定 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56分) 1、解:1 4421=lim(1+)(-)=326n n e ζζ→∞分分原式 分析:中;考查积分中值定理、重要极限 2、解:等式两边同时对x 求导得: 6620y dy dy e y x x dx dx +++= 6分 则()626y dy e x x y dx +=-- 则() 266y dy x y dx e x --=+ 2分 分析:易;考查隐函数确定的导数 3、解:1 22120()()a a S S ax x dx x ax dx +=-+-?? 2分 3111323 a a =-+ 2分 2121()022S S a a '+=-=?= ,即2 a =使得12S S +最小。 4分 最小值为26 - 分析:难;考查最值的综合运用,定积分几何应用 4、解:533'422'2223' 753 tan sec tan sec (sec )(sec 1)sec (sec )121sec sec sec .753x xdx x xd x x xd x x x x C ==-=-++??? 分析:中;考查分部积分、直接积分 5 、解:0001|x dx ==-?? ? 2分 01)1)x dx x dx =-+-?? 3分 35531222220122224[][](2355315 x x x x =-+-=+ 3分 分析:中.考查定积分化简技巧、换元积分法、基本积分公式

西南科技大学井巷工程课程设计样本

井巷工程 课 程 设 计 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成绩:

设计目的: ⒈巩固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 使其理论联系实际。 ⒉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⒊培养学生在设计、计算、绘图、查阅和运用科技文献资料、正确编写专业技术文件等方面的能力。 ⒋熟悉煤炭工业有关的方针政策、规程、规范和技术规定等, 充分开发智力潜力, 建立全面经济观念, 为毕业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设计采用标准: 本次设计依据《井巷设计基础》、《煤矿安全规程》及《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设计内容: ⒈巷道断面设计 首先选择巷道断面形状, 确定巷道净断面尺寸并进行风速验算; 其次, 根据支护参数, 计算出巷道的设计掘进断面尺寸, 并按允许的超挖值, 求出巷道的计算掘进断面尺寸, 然后布置水沟和管线; 最后, 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 编制巷道特征和每米工程量及消耗量表。 ⑴钻眼爆破工作 ①爆破后所形成的断面应符合设计要求.光面爆破要求巷道超挖不大于150毫米,欠挖不得超过质量标准的规定。 ②爆破的岩石块度应有利于提高装岩生产率(一般不大于300毫米);有时还要求堆积状况便于组织装运和钻眼与装岩平行作业。 ③爆破后围岩震裂较小,不崩倒棚子和损坏设备。 ④爆破单位岩石所需炸药和雷管的消耗量低,钻眼工作量小,炮眼利用率

要达到85%以上。 (2)施工组织与管理 内容: 概论、矿井的基本情况,矿井建设的准备工作,矿井建设的施工程序,列表详细阐述,确定井巷工程的施工方案。 施工管理: 推行招标承包制和积极展开建设监理工作,深入了解招标投标方式与技术程序,加强设计管理,建立修改设计管理制度,加强材料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管理和建立技术档案,做好隐蔽工程的原始记录和工程验收工作,切实做好劳动力的培训与调配,切实做好工作平衡,认真抓好”概算、预算、决算”工作。 (3)安全生产 包括: 开采水平巷道、井巷的维修、通风、安全监测、爆破材料的储存、井下放炮、平巷运输,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安全出口。井下每一个水平到上一个水平和各个采区都必须至少有两个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通道地面的安全出口相连接.为建成两个安全出口的不沟。 目录 第一章巷道断面设计 (3) 第一节巷道断面选择及其它计算 (4) 第二节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及材料消耗 (9) 第二章钻眼爆破设计 (11) 第一节炮眼布置图 (11)

人因工程学单元检测2

《人因工程学》单元检测二 一.选择题 1、物体具有一定的亮度,才能在视网膜上成像,引起视觉感觉。这种视觉感觉的清楚程度称为()。 A.照度 B.光强 C.视度 D.亮度 2、( )是指不考虑特殊的局部需要,为照亮整个被照面积而设置的照明。 A.一般照明 B.局部照明 C.综合照明 D.特殊照明 3、下面不是控制和防止眩光的措施是()。 A.限制光源亮度 B.合理分布光源 C.光线转为射线 D.适当提高亮度,增大亮度对比 4、下列哪个条件要求照度标准值分级提高一级()。 A.进行很短时间的作业时 B.视觉能力低于正常能力时 C.作业精度或速度无关紧要时 D.建筑等级和功能要求较低时 、照度均匀的标志是:场最大,最小照度分别与均匀照度之差小于等于平均照度的()。 A.1/2 B.1/3 C.1/4 D.1/ 1、不属于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的是() A硫氧化物 B氢气 C氮氧化物 D卤化物和有机物质气体 7、悬浮颗粒物又称飘尘,是漂浮在空气中粒径在()以下 A1 B 11 C17 D18 8、以下不属于车空气污染主要来源的是() A新车装饰材料 B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 C 外界污染 D人体自身的污染 9、当儿童体铅含量超过()时,儿童脑发育就会受不良影响,称为铅中毒 A0ug/L B80ug/L C100ug/L D120ug/L 10、以下不属于从建筑物中的天然材料里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是() A镭 B苯 C钍 D钾 1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嗅觉异常、刺激、过敏和肝功能异常及免疫功能异常等 A甲醛 B苯 C丙酮 D氟化氢 12、体能量的产生、转移和消耗称为() A 能量代 B基础代 C 安静代 D 机能代 13()是人在绝对安静下维持生命所必须消耗的能量 A 基础代量 B 安静代量 C能量代量 D 代量 14、基础代量的符号() A R BBCSDM 1、安静代量与基础代量的关系() AR=1.2BBR=BCR=0.8BDR与B无关 11常用()指标衡量劳动强度 A安静代量B能量代量C基础代量D相对代量 17单位时间所需的氧量叫做() A 养需 B养债 C 养耗量 D养耗 18动强度是指作业者在生产过程中()及紧程度。 A、体力消耗 B、脑力消耗 C、体力活动 D、脑力活动 19、依作业时的相对代率(RMR)指标评价劳动强度标准。RMR的值为()时可以持续作用。 A、小于4 B、4 C、4到7 D、大于7

西南科技大学大学物理(A1)期末考试试题(第二套)

西南科技大学201X-201X-2学期 《大学物理A1》本科期末考试试卷(第二套) 一、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3分,共36分) 1、 一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45t t s -+=,则小球运动到最高点的时刻是:〔 〕 (A)1s ; (B)2s ; (C)3s ; (D)4s 。 2、某人以s m /4的速度向东行进时,感觉风从正北方向吹来,如果以s m /8的速度向东行进时,则感觉风从东北方向吹来,则风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大小为:〔 〕 (A )s m /4; (B )s m /24; (C )s m /12; (D )s m /28。 3、力x F x 610+=作用在m=1kg 的物体上,使物体由原点从静止开始沿X轴正方向运动,则该物体在x=2m 处的速度大小为:〔 〕 (A)4m/s : (B)8m/s ; C)12m/s ; (D)16m/s 。 4、匀质细棒静止时的质量为0m ,长度为0l 。当它沿着棒长方向作高速的匀速直线运动时,测得它的长度为l ,则该棒所具有的动能为:[ ] (A ))1(020-l l c m ;(B ))1(020-l l c m ;(C ))1(020l l c m -;(D ))1(020l l c m -。 5、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3 12cos(1042ππ+?=-t x (SI ),从t=0时刻起,到质点位置在 x=-2cm 处,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的最短时间间隔为:[ ] (A ) 8 1s ; (B ) 41s ; (C )21s ; (D )31s ; (E )43s 。 6、一质点同时参与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 为cm t x )62cos(61π+=和cm t x )32cos(82π-=,则该质点的合振动的振幅为:[ ] (A) cm 10; (B )cm 12; (C) cm 7; (D )cm 9。 7、已知一沿着X 轴正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cos(Cx Bt A y -=,其中的A 、B 和C 均为正值常量,则该平面简谐波的波长为:[ ] (A )C B ;(B ) B π2; (C ) C π2 ;(D )B C ; (E )C B π2。 8、当一平面简谐机械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媒质质元在最大位移的位置时,振动动能最小,弹性势能最大;

西南科技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

西南科技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 实施细则(试行) 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西南科技大学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细则,从二〇〇四级学生开始实施,由体育学科部负责解释。 一、公共体育课不得免修。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成绩由体育课成绩、《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的项目和早操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在校各类本科专科学生在前四学期均安排每周2学时(共112学时)的体育课程教学。通过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学生在校期间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数,积极参加早操和课外体育锻炼,每学年通过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二、素质类体育选修课每学期安排32学时的体育课程教学。 三、学生必须按规定参加考试,不得无故缺考。成绩合格,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早操合格即获得相应的学分。 1、一年级、二年级均开设体育课,每学期1学分。在此期间必须修满4个学分。 2、三年级、四年级应通过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早操合格即获得相应的学分(每学期0.5学分)。共2个学分。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以上规定的学分,否则将不能毕业。 3、素质类体育选修课合格即获得相应的选修学分。 四、学生在一学年内,因旷课达年教学时数1/10以上或因病、事假达年教学时数1/3以上者,其成绩记为不及格,该学年成绩最高记为59分。 五、体育成绩不及格者,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六、体育成绩在76分及以上者才能参加校级以上各类评“优”或“奖学金”的评定。 七、体育考试严禁作弊或无故缺考。违者按以下办法处理: 1、在体育课内考试及体育理论考试作弊或无故缺考均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2、学生在《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作弊或无故缺考,视其认识态度,可给予一次重测机会。但须由本人提出申请,体育学科部领导同意后到教学办、财务处、教务处等部门办理重修手续后,另行安排考试,计算成绩。(按项目多少办理,每一项办理一次)但如再犯,则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3、学生在早操中作弊一次,扣除五次出勤成绩,且当次成绩无效。 八、对于因病、因伤或因事不能按时参加考试者,应在考试前经本人申请,学校医院(因伤、病)或考生所在学院教学办(因事)证明,体育学科部领导批准可以缓考。缓考一年内有效。 九、对于因病、残,但尚未达到休、退学规定的学生及大龄学生(35岁以上),经本人申请,学校医院证明,体育学科部领导批准,报学院教学办备案并进行公布,可编入保健体育班学习,所填表格存入学生档案。 十、对校体育代表队队员,因参加市级以上的体育竞赛,与有关课程考试发生冲突,由体育学科部出据证明到教务处办理缓考手续,不缴纳费用。所参加训练、比赛可计算体育课时。十一、对校体育代表队主力队员,在市级以上重要比赛中,为学校争得荣誉者,涉及学业预警处理时,可视其夺标等级与次数酌情考虑补救性解决办法。 十二、体育考试 1、学生在校期间,一、二年级进行体育综合考试;三、四年级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早操合格。

人因工程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题目及答案

人因工程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题目及答案 1. 造成人为失误的原因可分成哪大类?而降低人为失误的方法有那三大项? 2. 如何从管理控制上减少工作时骨骼肌肉之伤害? 3. 什么是反应时间?如何控制刺激信号以缩短反应时间? 4. 生活中常见的水表显示装置的形式如下图所示。试分析其是否符合显示装置 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 5. 某小型零件装配在线坐姿工作的工作台为一类似于办公桌的矩形工作台,工 作台的一侧为输送待装件的输送带。工作台上有多种零件及工具沿工作台长度方 向一字摆开。试分析此工作场地布置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6. 人在操作计算机时易产生眼睛干涩、身体疲劳等现象,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为 了舒适而高效的工作,请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你的一些建议。 7. 人因工程学主要研究的是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简述这三者的含义。 8. 人因工程学研究的目标有哪些? 9. 一般情况下,人耳对多少Hz频率范围内的声音较敏感? 10. 如何进行工作房间的色彩调节? 11. 眩光的危害及控制措施?12. 作业位置与视距的关系? 13. 建立人机系统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14. 开环人机系统的特征是什么?15. 什么叫系统评价?16. 人机系统设计的步骤? 17. 简述工作场所通风的重要性及换气的方法? 18. 描述你所熟悉的一个车间或办公场所的色彩环境,说明其特点和不足之处。 19. 请提出如何才能克服体力劳动中单调感的方法,并举出具体的应用例子。 20. 试比较感觉与知觉。 21.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22. 确定作业姿势的因素有哪些? 23. 哪些情况下适合采用立位操作? 24. 立位工作有哪些缺点? 25. 哪些情况下适合采用坐姿操作? 26. 坐姿操作有哪些缺点? 27. 简述噪声的控制方法。 28. 照明条件与作业效率有何关系?是否照度值越高﹐作业效率越高? 29. 照度与事故有何关系? 30. 简述系统的功能。 31. 功能分配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32. 信号显示有何特点? 33. 信号装置有什么作用? 34. 使用荧光屏显示信息有何优点? 35. 简述目标的视见度与呈现时间之间的关系。 36. 控制器为何要进行编码?常见的控制器编码方式有哪些? 37. 何谓控制–显示相合性? 38. 简述事故的特性。 39. 事故控制的主要方法和基本对策是什么? 40. 何谓系统安全分析? 41. 简述系统安全分析的基本内容。 42.对人体有影响的振动因素有哪些? 43.请简述噪声控制方法 44.简述控制与显示系统的设计原则。 45.简述提高机器设备可靠性的方法。 46简述适应域与百分位的关系

西南科技大学管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及答案-M.Y.

西南科技大学管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及答案-M.Y. 1.管理人员考评对管理人员有何积极影响? 1)为确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 2)为人事调整提供依据 3)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供依据 4)有利于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 2.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有哪些? 1)道德发展阶段 2)个人特性 3)组织结构 4)组织文化 5)问题强度 3.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1)员工不是在真空中工作的,他总是要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对于他们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有较大的影响。 2)员工的比较有三种类型: (1)其他人(2)制度(3)自己 3)贡献率可以描述员工在横、纵向两方面对所获报酬的比较以及对工作态度的影响:Op / I p = Ox / Ix Op——自己对所获报酬的感觉,Ox——自己对他人所获报酬的感觉; Ip——自己对付出的感觉, Ix——自己对他人付出的感觉 当:Op /I p = Ox / Ix,员工认为报酬是公平的积极性与努力程度不会改变; 当: Op / I p > Ox / Ix 说明此员工得到了过高的报酬或付出的努力较少,但他不会要求减少报酬; 当:Op / I p < Ox / Ix 员工会觉得不公平,如果不增加报酬其工作积极性会下降4.简述前馈控制的优点及其困难。 优点:可防患于未然;适用于一切领域所有工作;针对条件的控制,不对人,易于被接受并实施。 1)主管人员运用所能得到的最新信息,包括上一个控制循环所产生的经验教训,反复 认真地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然后将其同计划要求进行比较,从而在必要时 调整计划或控制影响因素,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2)由于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避免了事后控制对已铸成的差错无能为力的弊端。 3)由于是在工作开始之前针对某项计划行动所依赖的条件进行控制,不是针对具体人 员,因而不易造成对立面的冲突,易于被职工接受并付诸实施。 困难: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并要求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前馈控制因素与计划工作的影响关系,并及时了解新情况和问题。 5.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来自于工厂与工人共同达到富 裕的基础;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应建立各种明确 的规定、条例、标准,使一切科学化、制度化;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与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有彻底变革。包 括:

人因工程学课后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 一、简述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答: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以及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也可以简称为人一机系统。 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其标志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二、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萌芽时期(20世纪初期) 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1910 —1940年)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1940 — 1960年)人因工程学的发展时期(1960年以后) 1.人因工程学的萌芽时期 20世纪初,美国人泰勒(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进行了著名的铁铲实验和时间研究实验,他还对工人的操作进行了时间研究,改进操作方法,制定标准时间,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条 件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泰勒同一时期的吉尔布雷斯夫妇开展了动作研究,创立了通过动素分析改进操作动作 的方法。 在这一时期,德国心理学家闵斯托伯格倡导将心理学应用于生产实践,其代表作是《心 理学与工业效率》,提出了心理学对人在工作中的适应与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20世纪初,虽然已孕育着人因工程学的思想萌芽,但人机关系总的特点是以机器为中 心,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由于机器进步很快,使人难以适应,因此大量存在着 伤害人身心的问题。 2.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 这一阶段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工作效率研究 提供了重要背景。该阶段主要研究如何减轻疲劳及人对机器的适应问题。 自1924年开始,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8年的“霍桑实验”,这是对人的工作效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工作效率不仅受物 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还发现组织因素、工作气氛和人际关系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3.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 这一阶段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二战以前,人与机器装备的匹配,主 要是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装备。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首先在军事领域开始了与设计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与应用,使人适应机器转入到使机器适应人的新阶段。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本学科的研究与应用逐渐从军事领域向工业等领域发展。并逐步应用军事领域的研究成果来解决工业与工程设计中的问题。 此外,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国家先后成立了学会。为了加强国际间交流,1960年正式成立了国际人类工效学会(IEA),标志着该学科已经发展成熟,该组织为推动各国的人因工程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4.人因工程学的发展时期

西南科技大学工程训练总结报告

工程训练实习总结报告 课程:工程训练D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子1班 姓名:黄华 日期:2010年 6 月28 日工程训练实习总结报告

工程训练可以说是我们进入大学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生活,第一次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一些作品。虽然说这些作品并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但是对于我们来讲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虽然工程训练课已经结束几个星期了,但是每次看到自己亲手做的钳工、铁艺、铸造的作品,思绪还是会不自禁的飘回到那几次工程训练课。 第一次上工程训练课是一讲工程实践概论课,虽然是一讲完全的理论课,但是却被老师讲解的工程训练的内容所深深吸引了。看着那一台台机床、一件件工艺作品,我就急切盼望自己什么时候能够亲手体验一次。经过一个星期煎熬的等待,终于到了我第一次真正动手操作的工程训练课——钳工,虽然要求很简单,只是把一个规则的矩形铁片锯成一个规则的图案。经过老师耐心讲解之后,我迫不及待的开始了我的工作。在不断的实践中我发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画线要画直、画清楚,锯的时候要注意方向、力度。在不断的努力下,过了大概一个多小时的实践,一个工件终于完成了,拿着自己亲手做的作品,心里真的很美。 接下来做的是铁艺,这里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一些粗细不等的铁丝经过折叠、拼接会变成那些很有品位的艺术品,不仅让我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就连审美能力都提高了一个层次。另外,自行车拆装实验同样让我收获了很多,虽然自行车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普遍,但是对于它的一些内部结构

还是知之甚少。这次工程实践课,我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把一辆自行车的主要结构拆卸下来又重新组装好,虽然有一些细微的地方做的不是很好,但我们还是用我们的双手完成了任务。然而比较起来,在车削和铣削这两个实验中,初步让我有了一种车间的感觉,那一台台价值不菲的机器深深吸引了我。虽然我们学习的不过是一些最基础的应用,但是实践过程中,收获快乐的同时,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这十讲工程训练课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铸造和焊接实验。在铸造实验中,每一步都要求做到位,稍有疏忽可能就会前功尽弃,不得不从头再来。这次实验中我们要铸造的是一个飞机模型,相比其他实验,这个实验真的比较考查我们的动手能力,要求我们记牢每个步骤的顺序。虽然这只是一个模型,但是当最后看到自己亲手做的作品出炉的那一刹那,它早已在我的心里飞了起来,而且越飞越远,越飞越高。然而在焊接试验中,首先是主教焊接的老师的和蔼、仁慈、宽以待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次是实验中刺激的内容让我对这讲课印象极其的深刻。尽管实验内容同样非常简单,但是对于初次接触焊接的我们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为了防止一道道刺眼的光芒刺伤我们的眼睛和皮肤,我们不得不带着面具来回行走,真的有一种战争时代的感觉;最后我还是要表达一下我对焊接老师的佩服与尊敬,他真的用自

人因工程学试卷及解答

人因工程学试卷 一、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各感觉器官对其感受信号变化的感觉,不仅取决于信号变化的绝对量,还取决于信号变化的相对增量()。 2、静态作业的能量消耗不会超过氧上限,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迅速降到安静状态时的耗氧水平()。 3、色彩之间的区别主要以色调对比为主()。 4、RMR和劳动强度指数Ⅰ主要反应体力劳动强度()。 5、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影响呈线性关系,所以,当气流速度增加时,将会显著增加人体的散热量()。 6、综合温标WBGT能评价环境微气候条件,但有效温度是最简单和最适当的方法 ()。 7、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立体感觉,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因此,增加照度值与作业效率的增长相关() 8、耳塞和耳罩可以降低人耳对噪声的感觉,而有利于听清楚对方的谈话内容()。 9、一般照明方式适用于工作地较分散或作业时工作地不固定的场所()。 10、打开收音机开关,选择所需节目这一过程是人机对应连接()。 二、填空题(15分,每题1分) 1、静态作业的特征是(),却很容易疲劳。 2、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能量程为()。 3、用能量消耗划分劳动强度,只适用于以()为主的作业。 4、以能量消耗的相对指标评价劳动强度标准的典型代表是()。

5、在工作日快结束时,可能出现工作效率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6、疲劳不仅是生理反应,而且也包含着大量的()和环境因素等。 7、视觉疲劳可以通过(),反应时间与眨眼次数等方法间接测定。 8、意识第Ⅱ层次是正常意识的()。 9、不考虑特殊局部需要,为照亮整个假定工作面而设置的照明,称为()。 10、把频率与强度的对应关系所表示的图形成为()。 11、我国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是基于作业者的()提出来的。 12、彩色系列可以根据色调、饱和度和()来辨别。 13、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采用 ()浓度表示法。 14、狭义的人机系统是指()。 15、视觉显示装置按显示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和指针显示两大类。 三、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2分) 1.人因工程学 2.色彩调节 3.人机系统 4.人为失误 5.人体测量 四、简答题(25分,每题5分) 1.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人因工程学_期末复习

人因工程学期末复习 1. 造成人为失误的原因可分成哪大类?而降低人为失误的方法有那三大项?答:造成人为失误的原因可分成﹕任务复杂度、环境因素、个人因素三大类。 降低人为失误的方法有﹕选用适当人选、教育训练、设计。 2. 如何从管理控制上减少工作时骨骼肌肉之伤害? 答:工作轮调、工作扩大、人员筛选、教育训练、工程/休息安排 3. 什么是反应时间?如何控制刺激信号以缩短反应时间? 答:反应时间又称为反应潜伏期,它是指刺激和反应的时间间距,由反应知觉时 间和动作时间两部分组成。随着刺激性质和反应内容的复杂化,反应时间也将随之增加。其反应时间有显著的差异,选择反应时间长于简单反应时间。人对各种不同性质刺激的反应时间是不同的,对于同一种性质的刺激,其刺激强度和刺激方式的不同,中等强度刺激信号的反应时间小于阈限强度的刺激信号。刺激信号与背景的对比程度也是影响反应时间的一种因素,信号愈清晰愈易辨认,则反应时间愈短;反之,反应时间延长。当刺激信号持续时间不同时,反应时间随刺激信号的增加而减少。刺激信号的数目对反应时间的影响最为明显,即反应时间随刺激信号数的增加而明显延长。 4. 生活中常见的水表显示装置的形式如下图所示。试分析其是否符合显示装置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 答﹕这两个表盘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因此,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正确的读数。此设计主要违反了两个很重要的显示装置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1)如果仪表是由几个表盘组成的,则每个刻度盘内数字的增加方向应该完全一致;(2)刻度盘的读数应顺时针 5. 某小型零件装配在线坐姿工作的工作台为一类似于办公桌的矩形工作台,工作台的一侧为输送待装件的输送带。工作台上有多种零件及工具沿工作台长度方向一字摆开。试分析此工作场地布置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答﹕此工作场地不足之处是:(1) 工作台上零件及工具较多,一字摆开在工作台上,看起来整齐、清爽,实际上不方便作业,有些零件、工具可能摆在舒适作业范围之外;(2) 待装件输送带位于作业者侧面,需经常转身,增加能量消耗而容易疲劳,且不易准确观察,影响作业速度。改进建议:(1) 将零件与工具沿弧线设置在最舒适作业范围之内。(2) 工作台面向输送带,减少转身,便于观察和拿取零件。(3) 为了使作业者能方便的拿取前方的零件,工作台设计成凹进去一块,两肘部伸出可以取放零件,而且还可以使肘部得到支撑。 6. 人在操作计算机时易产生眼睛干涩、身体疲劳等现象,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为了舒适而高效的工作,请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你的一些建议。 答﹕长时间地观看显示器屏幕可能会导致眼睛疲劳,长时间地操作计算机可能导致身体疲劳,不正确的坐姿、较差的照明环境、使用尺寸不合理的计算机桌及坐椅、长时间久坐而不活动、计算机设备位置摆放不合适、狭窄的作业空间等因素都是造成身体疲劳甚至损伤的重要原因。为了舒适而又高效地工作,在安装和使用计算机时,可遵循以下人机工程学原则:(1) 将显示器和键盘放置在正前方。专用的工作台有助于将键盘摆放在正确的位置。(2) 将显示器放置在可以舒适观看的距离处。(3) 坐在显示器的正前方时,确保显示器屏幕与您的视线等高或略低。(4) 调整显示器的倾斜度、对比度和亮度设置以及照明环境(例如吊灯、台灯以及附近窗户的窗帘或百叶窗),以尽可能减少显示器屏幕的反光和闪烁。(5) 坐在可以对下背部提供良好支撑的椅子上。(6) 在使用键盘或鼠标时,使前臂保持水平,手腕处于自然舒适的位置。(7) 使用键盘或鼠标时,留出枕放手的空间。(8) 使上臂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9) 坐直,双脚放在地板上,大腿保持水平。(10) 坐在椅子上时,确保腿的重量落在双脚上,而不是座位的前缘。如果有必要,调整椅子的高度或使用脚垫,以保持正确的坐姿。(11) 经常改变工作方式。合理安排您的工作,尽量避免长时间打字。停止打字时,多做一些需要双手并用的活动。

西南科技大学工程训练报告

工程训练[A] 自命题设计与制作说明书题目:红外感应古典台灯 小组成员: 姓名学号班级 利菁 20136088 成型1302班 唐瑶 20136081 成型1302班 李袁杰 20136110 成型1302班 指导教师:郭磊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一、方案设计及功能分析 台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和必要的一个小电器,大多是提供阅读和书写的作用。在传统的台灯设计之中大多是比较笨重的,不安定方便移动。针对这样的弊端,我们设计了这款结构新颖,体积轻巧的台灯。台灯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不论你是在工作还是学习都会用得到。 这款台灯的古典外观设计,结合中国元素,用松碳化木制作的灯架,体现了中国浓烈的民族文化。还有红外感应功能、面光源技术,它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体。 功能分析如下: (一)、红外感应功能 我们所设计的是一款可以人体红外感应的台灯,让你体验到科技的神奇之处,用手悬空划过台灯灯罩就可以让台灯自动照明与熄灭。 当有人进入感应范围时,专用传感器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自动接通负载,人不离开感应范围,将持续接通;人离开后,延时自动关闭负载。人到灯亮,人离灯熄,亲切方便,安全节能,更显示出人性化关怀。 (二)、携带功能 此台灯与普通台灯有所不同,我们应用直流电,没有繁杂的电线和位置限制,超长蓄电的锂电池供电,用完后再接上家庭电源充电

即可。还方便夜间携带,只用提起灯架,就可以带走,夜间也不怕打扰室友或家人。 (三)、灯光镂空 这款台灯打造出流光溢彩的梦幻视觉效果。利用镂空雕花的木头制作了台灯。纯天然的松碳化木,错综复杂的镂空花纹配上造型别致的灯座,使得每一盏台灯都独具魅力。这组台灯将自然光折射得变幻多姿,给人一种难以捉摸的梦幻感受。 (四)、面光源技术 面光源的LED灯具,丢掉了频闪,刺眼,均匀度不足,眩光,紫外光,红外光等缺陷;增加健康环保节能等优势元素,带给人们美好而光明的健康生活。滋润你明媚的眼睛!守护你的眼睛,陪伴你健康生活每一天! 二、结构设计图纸 (一)、红外感应古典台灯(详情见附件)

人因工程学课后郭伏习题及解答

人因工程学 课后习题集解答 第一章 一、简述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答: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以及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也可以简称为人一机系统。 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其标志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二、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1.人因工程学的萌芽时期 20世纪初,美国人泰勒(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进行了著名的铁铲实验和时间研究实验 ,他还对工人的操作进行了时间研究,改进操作方法,制定标准时间,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条件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泰勒同一时期的吉尔布雷斯夫妇开展了动作研究,创立了通过动素分析改进操作动作的方法。 在这一时期,德国心理学家闵斯托伯格倡导将心理学应用于生产实践,其代表作是《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提出了心理学对人在工作中的适应与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20世纪初,虽然已孕育着人因工程学的思想萌芽,但人机关系总的特点是以机器为中心,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由于机器进步很快,使人难以适应,因此大量存在着伤害人身心的问题。 2.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 这一阶段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工作效率研究提供了重要背景。该阶段主要研究如何减轻疲劳及人对机器的适应问题。 自1924年开始,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8年的“霍桑实验”,这是对人的工作效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工作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还发现组织因素、工作气氛和人际关系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3.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 这一阶段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二战以前,人与机器装备的匹配,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