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口水利枢纽混凝土重力坝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交稿6)
水利施工设计毕业论文范文

水利施工设计毕业论文范文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发展具有很重要意义,全段围堰导流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全段围堰导流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
本文主要阐述了全段围堰导流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过程。
关键词:全段围堰;导流技术;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快。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全段围堰倒流技术占据重要地位,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1全段围堰导流技术的概述所谓的全段围堰导流技术指的是在河床主体工程建设时,在上游以及下游都进行拦河围堰。
保证河水能够通过临时水流路线,在主体工程完工时,再让河水从原来的河床经过,这种方式称之为全段围堰导流技术。
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例如:在一些较大的湖泊出口进行建设时,一般情况只需要将湖泊上游进行围堰,把施工期间的水流拦截在湖泊中;如果在坡度较大的地方进行施工时,出口水位低于河床水位高度时,也只需修筑上游围堰。
全段围堰导流一共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1隧洞导流法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首先对河床修筑上下围堰,然后在河床中间挖隧道,让水流通过隧洞。
在进行隧洞开挖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地形环境来挖。
其技术要点是为了保证水流的速度,应该减小洞泾,同时还要注意洞口水流条件,隧洞的进出口应该同上下水流进行连接,一般来说,跟河道的主流进行衔接。
隧洞一般都布置成直线,这样能够保证良好的水流。
隧洞的进出口和上下围堰间要保持一个适当距离,能够有效防止隧洞进出口的水流对上下围堰的迎水面进行冲刷。
通常来说,在导流隧洞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不用进行单独的衬砌。
我们能够通过降低粗糙效率,要加强光面爆破,能够有效提高水流效率,还能够降低成本。
如果施工的地方是山区,这样的地质环境采用隧洞导流的方式最为合适。
但隧洞的排水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山区汛期时,隧洞不能满足大流量的排水需求。
所以,在进行临时隧洞建设时应该将其和永久隧洞进行连接,采取统一规划设计。
某江水利枢纽拱坝设计计算书毕业论文

某江水利枢纽拱坝设计计算书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调洪演算 (3)1.1调洪演算的原理 (3)1.2泄洪方案的选择 (3)1.2.1 对三种方案进行调洪演算 (3)1.2.2 对三种方案分别计算坝顶高程 (7)1.2.3 对三种方案进行比较 (9)第二章大坝工程量比较 (10)2.1大坝剖面设计计算 (10)2.2工程量比较 (16)第三章第一建筑物——大坝的设计计算 (18)3.1拱坝的剖面设计以及拱坝的布置 (18)3.1.1 坝型选择双曲拱坝 (18)3.1.2 拱坝的尺寸 (18)3.2荷载组合 (19)3.3拱坝的应力计算 (20)3.3.1 对荷载组合⑴,⑵,⑶使用FORTRAN程序进行电算 (20)3.3.2 对荷载组合⑷进行手算 (22)3.4坝肩稳定验算 (31)3.4.1 计算原理 (31)3.4.2 验算工况 (31)3.4.3 验算步骤 (32)第四章泄水建筑物的设计 (38)4.1泄水建筑物的型式尺寸 (38)4.2坝身进水口设计 (38)4.2.1 管径的计算 (38)4.2.2 进水口的高程 (38)4.3泄槽设计计算 (39)4.3.1 坎顶高程 (39)4.3.2坎上水深h c (39)4.3.3反弧半径R (40)4.3.4 坡度(直线段):与孔身底部坡度一致。
(40)4.3.5 挑射角θ=20° (40)4.4 导墙设计 (40)4.5消能防冲计算 (41)4.5.1水舌挑距 (41)4.5.2冲刷坑深 (42)参考文献 (45)附录一 (46)附录二 (47)第一章 调洪演算1.1 调洪演算的原理先对一种泄洪方案,求得不同水头下的孔口泄洪能力,并作孔口泄洪能力曲线,再假定几组最大泄流量,对设计(校核)洪水过程线进行调洪演算,求得这几组最大泄流量分别对应的水库存水量,查水位库容曲线,得出这几组最大泄流量分别对应的上游水位,并作最大泄流量与上游水位的关系曲线。
水利工程重力坝毕业设计

第一章金河金水水利枢纽毕业设计基本资料1.1 流域概况及枢纽任务万江是我国大河流之一,其干流全长1200公里,流域面积25400平方公里,上游95%为山地,河床狭窄,水流湍急;中游大部分为丘陵地带,河床较宽;下游岸为冲积平原,人口最密,农产丰富,为重要农业区域,且有一个中等工业城市,但下游河床淤高,主要靠堤防挡水,每当汛期,常受洪水威胁。
万江流域内物产以农产为主,有稻谷、小麦、玉米、甘薯等,矿产较少,燃料很缺乏。
金河是万江的重要支流,流经万江的上、中游地带,全长250公里,平均坡降为0.0009,流域面积为9200平方公里,河道两岸为山地丘陵,河道狭窄,水流较急,能量蕴藏甚大,但洪水涨落迅速,对万江中下游防洪相当不利。
金河开发计划是配合万江而制定的,为减轻金河洪水对万江中下游农田的威胁,且开发金河能够供应万江中下游工农业日益增长的动力需要,拟在金河与万江汇流处的金水兴建水利枢纽。
本枢纽的主要任务是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效益。
1.2 坝址地形在本坝址地区,河床狭窄,仅一百多米宽,但随着高程之增高两岸便趋于平坦。
两岸高度在200米以上,海拔高程在400米以上,在坝址处右岸较左岸为陡,右岸平均坡度为0.5左右,左岸为0.4左右。
坝址位于河湾的下游,在坝址上游十余公里有一开阔地带,为形成水库的良好条件。
1.3 坝址地质该区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岩层为黑色硅质页岩和燧石,上有3-9米左右的覆盖层,系河沙卵石,近风化泥土层及崩石。
其岩层性质为:黑色硅质页岩:属沉积岩,为硅质胶结物之页岩,根据勘测结果,该岩层性质坚硬致密,仅岩石上层10-18米深度存在有裂缝和节理,不很严重,但须加以处理,经过压水试验,岩石之单位吸水量为0.1公升/分钟。
燧石:其岩层不宽,分布于左岸,岩性较黑色硅质页岩为弱。
岩层走向:左岸为南300西,右岸为南50东,倾角为500-700,倾向正向上游:在坝址处,据目前资料尚未发现断层。
硅质页岩的力学性质:(1)天然含水量时的平均容重: 2600公斤/立方米(2)基岩抗压强度: 1000-1200公斤/平方厘米(3)牢固系数 12~15(4)岩石与混凝土之间的的抗剪断摩擦系数为f’=0.85,抗剪断凝聚力系数c’=7.0kg/cm2;抗剪摩擦系数f=0.65。
水库工程设计论文(五篇范文)

水库工程设计论文(五篇范文)第一篇:水库工程设计论文1水库现有病险情况及除险加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孤山子水库从1976年10月竣工至今已运行30余年,由于该水库为“文革”时期单纯依靠民工修建,工程质量标准较低,目前,工程已出现严重老化。
通过对水库运行的各项资料以及地质勘查的综合考虑,孤子山水库工程的主要建筑物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副坝下游坝脚渗水,且形成明流,威胁副坝坝体稳定性。
溢洪道左导墙基础被掏空。
溢洪道末端出现冲坎。
输水洞进口启闭机启闭困难,闸门漏水。
输水洞出口没有消力池,冲坑越来越深,冲坑面积越来越大。
输水洞泄洪渠没有保护措施,不断吞噬耕地,且威胁左侧居民。
由此可见,为了使得孤山子水库符合国家防洪标准,对其实施除险险加固工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孤山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成后,将会给该地区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首先,水库保护了下游的28个自然屯、0.28万人口和700hm耕地,同时,水库与灌区配套后可使其灌溉面积增加到1226hm2。
其次,待水库工程正常运行后,周边地区可以不断发展水产养殖产业,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最后,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后,它将会不断的改善水库周边的自然环境,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水库的环境效益会更加突出。
2建筑物加固设计方案针对目前孤山子水库主要建筑物存在的问题,本次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对主坝、副坝、溢洪道和输水洞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设计。
2.1主坝除险加固设计主坝坝顶长168m,宽4.3m,本次设计将坝顶清基0.1m,清基后修建0.35m厚的碎石路面,该路面由10cm砂砾石垫层、15cm 石灰、炉渣、土基层和10cm的碎石修筑而成。
主坝坝顶道路长度为170m,路宽4.3m,平整路面后铺设0.35m厚的碎石路面,路面坡度为1.5%,路基材料组成与主坝相同。
背水坡用C20混凝土修筑4条混凝土排水沟,间距为50m,并在背水坡种植草皮护坡。
主坝迎水坡护坡石风化严重,现将原来的干砌护坡石拆除,新建0.1m厚的碎石反滤和0.3m厚的干砌石护石坡。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1.坝址选择与地质条件评价:选择坝址是重力坝设计的首要任务,需
要考虑坝型适应性、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坝地基稳定性等因素。
地质条
件评价包括勘察地质、地下水位、地震烈度等因素的分析。
2.坝型选择:重力坝的坝型有直坝、弧坝、斜坝等多种形式。
根据坝
址地质条件、水流情况、工程需求等选择最适合的坝型。
3.坝体结构设计:重力坝的坝体是通过其自重来抵抗水压力的,设计
时需要确定材料的体积、高度、宽度等参数。
坝体的断面形状、坝顶宽度、坝底宽度等也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来确定。
4.导流设施设计:重力坝施工期间需要设计导流隧道或导流渠道来控
制水流。
导流设施的设计需要考虑水流量、水流速度、压力等因素。
5.坝基与坝体接触界面处理:坝基与坝体的接触界面处理对重力坝的
稳定性非常重要。
需要考虑界面的摩擦力、过渡带的设置等。
6.抗震设计:重力坝施工后需要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因此需要进
行抗震设计,包括抗震设防烈度的确定、地震力计算等。
7.渗流分析与防渗设计:重力坝在长期运行中可能会出现渗漏问题,
需要进行渗流分析,确定渗流路径和渗流量,并设计相应的防渗措施。
8.安全监测与管理:为了保证重力坝的安全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安
全监测与管理,包括监测坝体变形、渗流情况、地震活动等。
总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水流情况、工程需
求等多个因素,确保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
建造出坚固耐用的混凝土重力坝。
毕业设计---水利枢纽布置及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黑河水利枢纽布置及混凝土重力坝设计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班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摘要本毕业设计题目为《黑河水利枢纽布置及混凝土重力坝设计》,题目来源于黑河水利水利枢纽工程实际。
设计的目的及意义主要在于巩固、扩大和提高所学水利水电理论知识,使其得到实际运用,并使之系统化,锻炼和培养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并进行设计、计算、制图的能力,提高撰写专业技术报告的水平。
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调洪计算,混凝土重力坝设计,泄水建筑物设计,构造设计,地基处理等。
具体设计详见设计说明书,另外除了设计说明书外,还有反映本次设计成果的CAD设计图纸,以及设计过程中攥写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报告各一份。
关键字:枢纽布置,混凝土重力坝,非溢流坝,坝体稳定,廊道系统ABSTRACTThe design is about the project layout of the Heihe hydraulic complex and concrete gravity dam. The topic of the design comes from the Heihe Engineering. The purpose of the design mainly is making the knowledge we learned for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into practice and making it systematize, and the ability for designing, computing and writing. The design mainly includes dam type selection, project layout, routing, concrete gravity dam design, outlet works design , structure design and ground-handing. Besides of having design instruction to describe the details, there are nine drawings to reflect the design achievements.KEY WORDS:layout of hydro project,concrete gravity dam, non-overflow dam,dam stability,corridor system目录第1章工程概述 (1)1.1. 工程概况 (1)1.2. 工程特性表 (1)第2章基本资料 (3)2.1 水文气象 (3)2.1.1. 流域水文概况 (3)2.1.2. 洪水分析计算 (4)2.1.3. 气象 (5)2.1.4. 泥沙 (7)2.1.5. 坝址下游水位流量关系及库容曲线 (7)2.2. 工程地质 (10)2.2.1. 坝库区地质概况 (10)2.2.2.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10)2.2.3.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11)2.2.4. 其他主要建筑工程地质条件 (12)2.2.5. 库区滑坡及不稳定岩体 (13)2.2.6. 水库渗漏 (13)2.2.7. 水库浸没 (14)2.2.8. 大坝基础工程地质条件 (14)第3章设计标准及依据 (16)3.1. 设计标准 (16)3.2. 设计依据 (16)第4章兴利调节和调洪计算 (17)4.1. 死库容确定 (17)4.2. 起调水位的分析与选择 (17)4.3. 调洪计算 (17)4.3.1. 调洪计算的目的 (17)4.3.2. 调洪计算的原理 (18)4.3.3. 调洪计算的过程 (19)第5章枢纽布置 (26)5.1. 坝址选择 (26)5.2. 坝轴线选择 (27)5.3. 坝型选择 (29)5.4. 枢纽布置 (30)第6章建筑物设计 (31)6.1. 非溢流坝段设计 (31)6.1.1. 坝体断面设计 (31)6.1.2. 坝基面荷载作用的标准值计算(以单宽计算) (33)6.1.3. 坝基面稳定计算 (36)6.1.4. 折坡面荷载作用的标准值计算(以单宽计算) (42)6.1.5. 折坡面稳定计算 (44)6.2. 溢流坝段设计 (49)6.3. 底孔设计 (51)6.4. 消能防冲计算 (52)6.4.1. 挑流消能水面线得计算 (52)6.4.2. 挑流消能水力要素的计算 (56)第7章构造设计 (58)7.1. 坝顶构造 (58)7.2. 廊道系统(专题部分) (58)7.2.1. 坝基灌浆廊道 (59)7.2.2. 检查和坝体排水廊道 (59)7.3. 排水系统 (60)7.4. 横缝构造 (61)第8章地基处理 (62)8.1. 趾板区基础开挖及处理 (62)8.2. 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 (62)8.2.1. 坝基的帷幕灌浆 (62)8.2.2. 基岩固结灌浆 (62)8.3. 断层软弱夹层处理 (63)第9章致谢 (64)第10章参考文献 (65)第1章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黑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西安市周至县马召镇黑河干流秦岭峪口处,北距周至县城约12km,黑河金盆水利枢纽是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的重要水源工程,是一项以西安城市供水为主,兼顾灌溉,结合发电、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源工程。
桃林口水库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缺陷及其处理

对 于 6条 垂 直 入 水 裂 缝 . 入 水 位 在
收 稿 1期 : 0 0 0 —1 5 1 21— 8 3
作 者 简介 : 高春 波 , , 男 满族 , 北 省桃 林 口水 库 管 理 局 , 程 师 。 河 工
王 育琳 , , 女 汉族 , 北 省 桃 林 口水 库 管理 局 , 程 师 。 河 工
大 量 调 研 及 对 比 实验 基 础 上 . 定 了 以 确
防 渗 为 主 要 目 的 的 上 游 面 缺 陷 处 理 方 案 同 年 4月 至 7月 . 京 中水 科 工 程 北
总 公 司 完 成 了大 坝 上 游 面 1 47 高 程 1 .m 以 上 范 围 裂 缝 等 缺 陷 的 处 理
位 置基 本上是 每个 坝段垂 直水流 方 向
长 度 的 12或 13处 库 水 位 下 降 过 程 / / 中 . 测 到 有 些 裂 缝 有 明显 的 洇 湿 渗 水 观 现 象 .有 些 裂 缝 附 近 有 明 显 的 渗 水 痕 迹 经 过 中 国水 利 水 电 科 学 研 究 院 结 构
门 . 确 保 坝 基 扬 压 力 处 于正 常 范 围 内 在 严 格 控 制 坝 基 排 水 其 次 . 封堵 了 1 0 1 m
墙 之 间 连 接 部 位 出现 渗 水 、钙 质 析 出 .
局 部混 凝 土遭 到溶 蚀 性 破 坏 混 凝 土 内
角 抹 机 沿 裂 缝 走 向 打磨 出 1 x. m . 1c O 0 ( × ) U 型 槽 , 槽 内粉 尘 冲 洗 干 宽 深 的 将 净 后 . 赛 柏 斯 ( Y E 加 水 调 制 成 半 将 X P X) 干 状 料 团嵌 入 槽 内 . 平 后 再 在 表 面 涂 括 刷 一层 赛柏斯 (Y E X P X)涂 料 及 一 层 P S柔 性 防渗 保 护 层 . 度 约 2 e C 宽 0m
水利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水利工程毕业论文范文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水利水电工程越来越多。
但是,由于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行业起步较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和其他国家相比较,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水利工程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水利工程毕业论文范文一:水利水电施工中筑坝工程工艺思考摘要:筑坝工程逐渐成为水利水电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筑坝工程关键工艺的合理应用,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得到相关施工单位的普遍关注。
土石坝施工技术作为筑坝工程中的关键工艺,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就此进行简要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筑坝工程;土石坝;施工技术筑坝工程的质量,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加强筑坝工程关键施工工艺的研究和探索,满足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需求,具有现实性意义。
土石坝施工技术在筑坝工程中具有良好的优势,造价低廉且便于施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筑坝工程的发展和完善。
1土石坝工程1.1土石坝简介所谓土石坝,主要是指通过对土料、石料以及混合料的混合,经由碾压等多种方式所筑造而成的挡水坝。
坝体主要材料的成分决定了坝体的性质,单纯以土料和砂砾为主的成为土坝;单纯以石料为主的成为石坝;而采用土料与石料进行混合的,称为土石坝。
土石坝技术在近年来得到良好的发展,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得到较为良好的应用。
1.2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的优缺点分析土石坝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便于就地取材,实现了施工材料的合理节约和有效利用,进而实现了人力物力资源的节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协调。
土石坝与其他坝型相比,施工材料消耗少,有效的节约了运输成本,具有明显的优势。
就筑坝工程的修筑方面来看,土石坝的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后期扩建和维修。
与此同时施工技术简便,施工程序简单,一定程度上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土石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地基的要求较低,且能够很好的适应变形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基本资料 1.1枢纽概况及工程目的 桃林口水库位于河北省青龙县与卢龙县交界处,控制流域面积5060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80%。青龙河是滦河较大的支流之一,水量充沛,但年内及年际的水量分配极不均匀,必须兴建大型控制型工程进行调节,丰富的水资源方可得到充分地利用。 水库的主要任务是调节水量,供秦皇岛市和港口码头、钢铁基地及滦河下游地区农业用水,结合引水发电、水面养殖、洪水错峰等。可得到综合利用的效益。 供水原则是:在满足城市生活、工业用水的同时,对农业用水也给以一定的重视。特别是移民迁建灌区用水应优先保证;其次是在现在灌区用水及盘家口、大黑丁两库的配套灌区,新增灌区要安排在缺乏地下水的滨海地区。 枢纽工程在三个坝段选择了二条坝线,二种坝型。I83坝线采用混凝土重力坝,红层坝线采用当地材料坝。本设计选择I83坝线、混凝土重力坝方案,枢纽建筑物包括主坝、泄水建筑物及电站等,详见“套林口水利枢纽工程平面布置图”。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按水电部制定的SDJ12—78设计标准。水库枢纽工程属大(一)型。主要建筑物按一级设计,辅助建筑物按三级,临时建筑物按四级设计。 1.2基本资料 1.2.1水文分析 1.2.1.1年径流 青龙河流域水量丰沛,是滦河流域水资源蕴藏量较大的一条支流。年径流由年降雨产生。年径流在地区与时间上的分布与年降水基本一致。 年径流在年际间变化悬殊。套林口实测资料1956~1982年资料中,丰水年1977年达21.34亿立米。苦水年1981年仅1.667亿立米,相差19.37亿立米,约合12.8倍。且丰、枯水年连续发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9.6亿立米。 1.2.1.2洪水 青龙河洪水由于暴雨形成。本地区暴雨历时短、强度大、地面坡度陡,洪峰陡涨陡落。一次洪水历时一般为3~5天。流域南部位于燕山山脉东侧的暴雨中心地带,因此洪水具有峰高量大的特点。 本流域洪水多发生在七、八两月,出现在七月的占34%,出现在八月的占66%。桃林口多年平均6~9月洪量占年径流量的70%左右,三天洪量占六天洪量的70%以上,大水年尤为集中。如1962年最大六天洪量占年径流量达70%. 流域内洪水地区分布主要在土门子以下。以土门子与桃林口1971~1977年同期系列统计。土门子~桃林口区间洪量占桃林口以上洪量60%以上,而其面积占桃林口以上流域总面积的42%。 由频率分析法进行洪水计算,计算成果见下表:
洪 水 计 算 成 果 表 项 目 洪峰流量 (秒立米)
洪量(亿立米)
24小时 三天 六天 三十天 特 征 值 均值 2000 1.4 2.2 2.8 5.3 Cv 1.35 1.35 1.35 1.25 1.0 Cs/Cv 2.5 2.5 2.5 2.5 2.5
频 率 (%)
0.01 32040 22.43 35.24 39.96 55.4 0.02 29600 20.75 32.65 36.90 51.5 0.1 22480 15.74 24.73 28.34 40.50 0.2 19680 13.78 21.65 24.92 36.20 0.5 16000 11.23 17.60 20.41 30.40 1 13280 9.30 14.50 17.14 26.10 2 10680 7.48 11.75 13.92 21.70 5 7360 5.15 8.10 9.80 16.20 10 5000 3.50 5.50 6.83 12.10 20 2920 2.04 3.21 4.17 8.18
桃林口水库坝址以上不同频率设计洪水过程线 时 间 不同频率(%)的流量(立方米) 月 日 时 0.02 0.1 482 378 296 7 24 22 946 803 482 378 296 24 1974 1721 800 550 500 25 2 2300 1900 1050 800 630 4 2687 2035 1200 900 740 6 4466 3379 1500 1100 891 8 7622 5773 2750 1890 1220 10 10867 8230 3920 2700 1800 12 13131 9946 4740 3260 2170 14 14348 10867 5170 3560 2370 16 14128 10700 5100 3510 2340 18 13162 9984 4750 3270 2180 20 11323 8576 4080 2810 1870 22 9751 7386 3520 2420 1610 24 8923 6758 3220 2210 1470 26 2 8399 6362 3030 2000 1390 4 7740 5862 2790 1920 1280 7 6 6895 5222 2480 1710 1140 8 6845 5184 2470 1700 1130 10 6845 5184 2470 1700 1130 12 26800 19580 9518 5910 3790 14 28400 21800 10500 7000 4700 16 29400 22400 10650 7320 4940 18 29600 224800 10680 7360 5000 20 29300 22200 10650 7330 4950 22 29000 21600 10450 7250 4880 24 28500 20000 9850 6880 4580 27 2 20520 17600 8950 6000 4100 4 21540 15200 7700 5200 3700 6 18060 12800 6200 4450 3000 8 14580 10400 4850 3600 2460 10 11100 8000 3400 2540 1770 12 5000 3800 1900 1450 1030 7 14 3420 2885 1400 1000 700 16 3163 2470 1150 850 610 18 2911 3240 1050 800 590 20 2890 2210 1000 750 560 22 2758 2189 950 730 550 24 2604 2080 920 726 540 28 2 2552 1960 910 722 535 4 2451 1933 900 718 530 6 2309 1820 900 714 528 8 2214 1722 890 710 526 10 2145 1676 885 706 524 12 2030 1635 880 702 522 14 2016 1550 875 698 520 16 1926 1527 870 694 517 18 1827 1463 865 690 515 20 1818 1433 860 686 513 7 22 1723 1404 855 682 510 24 1689 1377 850 678 508 29 2 1655 1371 846 674 505 4 1622 1326 843 670 503 6 1616 1281 840 666 500 8 1567 1235 836 662 497 10 1516 1229 833 658 495 12 1455 1170 830 654 493 14 1379 1144 826 650 490 16 1348 1143 823 646 488 18 1290 1095 820 642 486 20 1260 1069 816 638 483 22 1229 1043 813 634 480 24 1198 1017 810 631 478 30 2 1168 991 806 628 475 4 1138 965 803 625 473 7 6 1107 939 800 622 470 8 1095 930 796 618 468 10 1083 930 793 615 466 12 1072 910 790 612 464 14 1061 900 785 609 462 16 1053 894 780 606 460 18 1107 939 775 603 458 20 1061 900 770 600 455 1.2.1.3泥沙 青龙河流域植被较好,泥沙来源在地区上分布和洪水在地区上的分布是一致的。主要是土门子到桃林口区间,其间来沙量约占桃林口以上总输沙量的60%~70%。本地区泥沙在年内分配比径流更集中。汛期输沙量占年输量的95%以上,而汛期沙量又都集中在几次大洪水。年际之间沙量变化悬殊。由统计分析得知,桃林口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386万吨,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762吨/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含沙量为4.0公斤/立方米。从泥沙的组成情况来看,泥沙颗粒较粗,中值历径为0.075毫米,淤沙浮重0.9吨/立米,内摩擦角为12度。 1.2.2气象条件: 全流域属于季风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降水量约700毫米,且多集中在夏季七、八两月。 流域多年平均气温为10℃左右,日温度变化较大。离坝址较近的迁安站实测最高气温39℃(青龙站)。全年无霜期约180天,结冰期约120天;河道一般12月封冻,次年3月上旬解冻,冰厚为0.4~0.6米,岸边可达1米。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23.7米/秒,水库吹程为3公里。 1.2.3工程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