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完整)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完整)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授粉植物。在未开花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授粉,避免了外来花粉干扰,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

②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③豌豆的花大,便于人工授粉。

④豌豆的生长周期短,且后代数目多,便于统计分析。

2、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3、人工异花传粉的方法步骤:【如雌雄异株则不需去雄而直接给雌蕊套袋】

①去雄:在雄蕊未成熟前,彻底、干净地清楚全部雄蕊

②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③授粉:待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到去雄的雌蕊柱头上

④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符号P F1 F2 ×♂♀

含义亲代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父本母本

5、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1)过程:

①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得到子一代,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子一代都是高茎豌豆

②得到的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表现型之比为3:1

(2)相关概念:

Ⅰ·正交与反交:统称为互交,即以高茎豌豆作为父本或母本

进行两次实验

Ⅱ·相对性状:在孟德尔实验中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叫

做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Ⅲ·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杂合子自交)中,同时出现显性

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Ⅳ·相同基因与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

①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如A和A)

②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A和a)

③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

Ⅴ·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如AA或Aa或AABB等)

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如Aa或AABb等)

(3)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③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每个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 通过测交实验完成:F1(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结合

得到后代相对性状的分离比是1:1,验证了孟德尔的假说。

(5)孟德尔的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

观察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验证假说→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6、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7、相关结论

(1)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连续n 代自交后:(杂合子所占比例会越来越小)

①杂合子所占比例:

n 21

②纯合子所占比例:n 2

1

1-

③隐性纯合子(隐性性状个体)或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

??

? ??-n 21121 ④显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

??

? ??+n 21121 (2)杂合子(Aa )可以产生两种配子雄配子A :a=1:1,雌配子A :a=1:1;但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一般来说,生物产生的雄配子远远多于雌配子。

(3)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不一定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 ①子代数目较少时,样本不够大,无法得出统计学规律。 ②出现遗传特例:

Ⅰ不完全显性:Aa 自交后代中:红花(AA );粉红花(Aa );白花(aa )=1:2:1。

Ⅱ复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的基因有多个。例如:人的血型遗传涉及三个基因:i I I B

A

、、,共组成6种基因型(ii I I i I I I i I I I B

A B

B

B A

A

A 、、、、、)。

Ⅲ从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性别的差异而表现出男女表现程度的差别。

例如:男性秃顶基因型为bb和Bb,女性秃顶基因型只有bb。

Ⅳ基因致死:隐性致死、显性致死(显性纯合致死或显性杂合致死)、配子致死(不能形成具有生命活力的配子)、合子致死。

Ⅴ生物的表现型受到环境的影响,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

(4)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方法:

①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不同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出现的性状的显性性状;

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出现不同性状,该性状为隐性性状

②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杂合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出现3:1,则3份的是显性性状

③根据遗传图谱判断遗传病种类

“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5)判断杂合子、纯合子的方法:

①测交法(已经知道显隐性状的前提下):

待测个体与隐性杂合子杂交:

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待测个体是杂合子

子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待测个体是纯合子

②自交法

待测个体自交:

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待测个体是杂合子

子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待测个体是纯合子

③花粉鉴定法和单倍体育种法

出现多种花粉或单倍体培养出多种类型植株→待测个体是杂合子

只出现一种花粉或单倍体只培养出一种类型植株→待测个体是纯合子

(6)推断基因型的方法

AA×AA→AA(全显)

aa×aa→aa(全隐)

AA×Aa→AA、AA=1:1(全显)

AA×aa→Aa(全显)

Aa×aa→Aa、aa=1:1(1/2显1/2隐)

Aa×Aa→AA、Aa、aa=1:2:1(3/4显1/4隐)

(9)自交和自由交配的区别

自交强调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例如植物的自花传粉、或动物的雌雄个体基因型相同) 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

(自由交配的计算方法:通过配子的基因型频率进行计算(雌雄配子种类比例相同): Eg :2/3的AA 和1/3的Aa 自由交配→求出A 的基因型频率为5/6,a 的基因型频率为1/6 8、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试验用具:两个桶,两种不同颜色的相同小球 (2)球的放置:

在甲桶中放入相同个数的两种小球(模拟雄配子)

乙桶中也放入相同个数的两种小球,但总的小球个数少于甲桶(模拟雌配子) (3)结果:共有三种组合方式,出现几率是1:2:1

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1、假说演绎过程:

(1)观察并提出问题:

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做亲本杂交,F1都为黄色圆粒,F2出现了亲本没有的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且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

(2)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①两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②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的雌雄配子有比例相等的4种。 ③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演绎推理验证假说: F1与绿色圆粒豌豆测交:

子代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验证了孟德尔的假说。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第二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相关结论

(1)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同时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阶段后期,分离定律由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引起,自由组合定律由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引起。

(2)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发生在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在有性生殖中的传递规律。 (3)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5/6A 1/6a 5/6A 25/36AA 5/36Aa 1/6a 5/36Aa 1/36aa 1AABB 1AAbb 1aaBB 1aabb 全纯占1份 2AaBB 2Aabb 2aaBb 一纯一杂占2份 2AABb 4AaBb 全杂占4份

(4)生物的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不一定相同(环境);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5)重组类型: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不是基因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

3、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方法:

①自交法:F1自交后代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

②测交法:F1测交后代出现1:1:1:1的比例

③花粉鉴定法和单倍体育种法:F1有4种花粉或单倍体培养出4种不同性状植株

4、将自由组合定律拆分成多个分离定律求解问题:

②问关于基因型的问题

③问关于表现型的问题

6、多对等位基因的致死现象:

①AA和BB基因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AaBb:Aabb:aaBb:aabb=4:2:2:1

②双隐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A B : A bb : aaB =9:3:3

③单隐性(若aa致死)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A B : A bb =9:3

7、单基因能够影响多种表现型:又称基因的多效性,极为普遍,即一对等位基因可以影响多种相对性状的表达。

8、在孟德尔定律被发现之前:融合遗传盛行,认为子女与双亲的相似性是双亲血液混合的结果,实质上是一种取消遗传,否定遗传因子(基因)的观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总结.doc

高中生物必修二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总结 新教材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主要介绍了遗传的知识,是高中学生要学习好相关计算公式。下面我给高中学生带来生物必修二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 遗传题分为因果题和系谱题两大类。因果题分为以因求果和由果推因两种类型。以因求果题解题思路:亲代基因型双亲配子型及其概率子代基因型及其概率子代表现型及其概率。由果推因题解题思路:子代表现型比例双亲交配方式双亲基因型。系谱题要明确:系谱符号的含义,根据系谱判断显隐性遗传病主要依据和推知亲代基因型与预测未来后代表现型及其概率方法。 1.基因待定法:由子代表现型推导亲代基因型。解题四步曲:a。判定显隐性或显隐遗传病和基因位置;b。写出表型根:aa、A_、XbXb、XBX_、XbY、XBY;IA_、IB_、ii、IAIB。 c。视不同情形选择待定法:①性状突破法;②性别突破法;③显隐比例法;④配子比例法。d。综合写出:完整的基因型。 2.单独相乘法(集合交并法):求①亲代产生配子种类及概率;②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③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在后代出现概率。解法:①先判定:必须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②再分解:逐对单独用分离定律(伴性遗传)研究。③再相乘:按需采集进行组合相乘。注意:多组亲本杂交(无论何种遗传病),务必抢先找出能产生aa和XbXb+XbY的亲本杂交组来计

算aa和XbXb+XbY概率,再求出全部A_,XBX_+XBY概率。注意辨别(两组概念):求患病男孩概率与求患病男孩概率的子代孩子(男孩、女孩和全部)范围界定;求基因型概率与求表现型概率的子代显隐(正常、患病和和全部)范围界定。 3.有关遗传定律计算:Aa连续逐代自交育种纯化:杂合子(1/2)n;纯合子各1―(1/2)n。每对均为杂合的F1配子种类和结合方式:2 n ;4 n ;F2基因型和表现型:3n;2 n;F2纯合子和杂合子:(1/2)n1—(1/2)n。 4.基因频率计算:①定义法(基因型)计算:(常染色体遗传)基因频率(A 或a)%=某种(A或a)基因总数/种群等位基因(A和a)总数=(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总人数×2。(伴性遗传)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频率= 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雄性个体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频率 +1/2×雌性个体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个体数×2+ 雄性个体显性个体个体数+雌性个体杂合子个体数)÷雌性个体个体数 ×2+雄性个体个体数)。注:伴性遗传不算Y,Y上没有等位基因。②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公式: A%=AA%+1/2Aa%;a%=aa%+1/2Aa%;③哈迪-温伯格定律:A%=p, a%=q;p+q=1;(p+q)2=p2+2pq+q2=1;AA%=p2,Aa% =2pq,aa%=q2。(复等位基因)可调整公式为:(p+q+r)2=p2+q2+r2+2pq+2pr+2qr=1,p+q+r=1。p、q、r各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例如:在一个大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为1/10000,则a基因的频率为1/100,Aa的频率约为1/50。 4.有关染色体变异计算: ①m倍体生物(2n=mX):体细胞染色体数(2n)=染色体组基数(X)×染色体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1轮)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 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 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 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 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 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 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 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

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 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 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 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 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 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 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 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 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系谱图专题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系谱图专题. 遗传系谱图专题训练 1.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染色体隐X.该病为伴A 为纯合子性遗传病,Ⅱ1染色体显XB.该病为伴为纯合子性遗传病,Ⅱ4 为杂合子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 为纯合子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 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的系.2 谱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染色体隐性遗.该遗传病为伴XA 传病3 /.Ⅲ和Ⅱ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B38传来的.Ⅲ肯定有一个致病基因是由IC1104 婚配,后代子女发病率为1/D.Ⅲ和Ⅲ98 右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3. 号为男性患者。下列相关5号和11 叙述合理的是.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A 一定在常染色体上号的致病基因11若B.7

号不带有致病基因,则可能来自于2号号产生的配子带有若C.7号带有致病基因,10- 2 - 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D.若3号不带致病基因,7号带致病基因,9号和10号婚配,后代男性患病的概率是l /18 4.下图为四个遗传系谱图,叙述正确的是 .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A1/4 率是.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

基因携B 带者.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C .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D 右图为遗传系谱图,5.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2 因。对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病不可能是X隐性遗传病显性遗传病B.乙病是X .患乙病的男性多于女性C 21D.号和号所生的孩子可能患甲病 - 3 - 6.右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 两e)E、、d)、乙(基因为因为D其中一种为

完整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基础测试题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2分,总分60分)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D .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2、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是黑色的可能性大D C.一定是黑色的 3、水稻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中的纯合体占总数的 A.25% B.50% C.75% D.100% 4、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连续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 A.1/8 B.7/8 C.7/16 D.9/16 5、隐性性状是指() A.杂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B.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D .杂种后代中未表现出来的那个新性状C.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6、在遗传学上,把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 A.显性和隐性B.相对性状 D .遗传规律.性状分离C 7、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恰当的是() A.鉴定一匹白马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 B.区分狗的长毛和短毛这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测交 C.不断的提高小麦的抗病系的纯度用测交 D.检验杂种灰兔F1的基因型用杂交 8、家兔的毛色黑色(A)对褐色(a)为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A.纯种黑毛兔B.褐毛兔 D.A、B.杂种黑毛兔C 、 C 都不对 9、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 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D .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C. 10.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种豌豆杂交得到F,F自交得到F,结果符合孟德尔定律。211在F 中与两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一共占全部子代的() 2 A.1/4 B.3/4 C.3/8 D.5/8 11、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含W的花粉遇碘变蓝,含w的花粉遇碘不变蓝,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F1种子播下去,长大开花后取出一个成熟的花药,取其中的全部花粉,滴一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花粉() A.全部变蓝B.全不变蓝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学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学 1.果蝇是遗传学的经典实验材料,果蝇中的长翅与残翅、红眼与白眼、灰身与黑身为三对相对性状(设翅型基因为A、a,眼色基因为B、b,体色基因为H、h)。现有两种基因型果蝇交配,后代表现型统计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表现型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 雌果蝇3100 雄果蝇3131 ⑴果蝇控制翅型与眼色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染色体和____染色体上。 ⑵研究果蝇的基因组计划,需要研究哪几条染色 体? ⑶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情形。第一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时期是,此时细胞中 有个着丝粒。 ⑷已知红眼基因部分片段的碱基排列如下图。 由该基因片段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是GAA、GAG;赖氨酸的是AAA、AAG)。则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链转录的(以图中的①或②表示)。此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是。 ⑸假定残翅(v)基因频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成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类型相比,残翅个体数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如果在某果蝇种群中,每2500只果蝇中才有一只残翅果蝇,那么残翅(v)的基因频率为。 ⑹在一个稳定遗传的灰身果蝇种群中,出现了一只黑身雄果蝇,假如已弄清黑身是隐性性状。请设计实验判断黑身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完成相关实验方案及相应的实验结论。 [实验方案]: ①第一步,将与变异的黑身雄果蝇交配,得子一代;子一代全 是。 ②第二步,将子一代的与原种群的纯合灰身雄果蝇杂交。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习题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鉴别一株黄色子叶的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常用的方法是()A.杂交B.测交C.检查染色体D.观察性状 2.隐性性状是指() A.测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B.杂种F1中未显现的性状 C.自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D.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 3.下列关于性状分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性状分离就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 B.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产生的两类配子 C.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的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 D.性状分离就是指同一生物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类型 4.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与卷毛B.蚕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 C.玉米叶鞘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D.兔的长毛与短毛 5.水稻的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关系的是() ①有芒×有芒→有芒②有芒×有芒→有芒215 + 无芒70 ③有芒×无芒→有芒④有芒×无芒→有芒101 + 无芒97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A.雌配子︰雄配子= 1︰1 B.雌配子︰雄配子= 1︰3 C.A雌配子︰a雄配子= 1︰1 D.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7.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3只小羊是白色。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B.一定是黑色的 C.是白色的可能性大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8.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 C.实验2的后代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3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9.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代中纯合体比例为10.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 3 () A.1/8 B.7/8 C.7/16 D.9/16 二、非选择题: 1.下图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示意图,请据图分析。 (1)写出有关操作步骤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2)豌豆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把标号④杂种种子作为亲本种下,F1的 基因型为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 (3)孟德尔通过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揭示出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定律练习题

生物练习一遗传定律 一、选择题(1-20每题1分,21-40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早熟和晚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人的高鼻梁与塌鼻 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2. 性状分离是指 A.染色体的分离B.遗传因子的分离 C.杂合子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同类型 D.A、B、C均是 3.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三代,则杂合子所占比例为A.1/4 B.1/8 C.1/16 D.1/32 4.孟德尔做了如下图所示的豌豆杂交试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②的操作同时进行B.①的操作是人工去雄C.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D.②的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5.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两个遗传定律;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两者主要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 B.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 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6.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正常情况下不可能产生的配子是A.YR B.yR C.Yy D.yr 7.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表现型的比例③F1 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④F1表现型的比例⑤F2基因 型的比例 A.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8.基因型是Ddrr的植物,其自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为A.3︰1 B.l︰l︰l︰l C.l︰2︰1 D.9︰3︰3︰l 9.对孟德尔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B.豌豆是严格的闭花传粉植物 C.豌豆在杂交时,母本不需去雄 D.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10.为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自交B.测交C.正交D.反交11. 下列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成对的两条染色体C.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12.在10个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子和10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如果全部受精,能形成受精卵的数目是 A.5个B.10个C.20个D.40个13.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第一次分裂结束B.第二次分裂结束 C.着丝点分裂D.联会 14.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 A.姐妹染色单体分开B.同源染色体分开C.分离开的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D.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细丝 15.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 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C.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16.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17. 若A和a、B和b分别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A. Ab、Ab、ab、ab B. aB、Ab、AB、AB C. Ab、aB、Ab、aB D. AB、AB、ab、aB 18. 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

最新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豌豆杂交试验的优点 1、豌豆的特点 (1)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豌豆不会杂交,一般为纯种。 (2)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人工异花授粉的步骤:去雄(开花之前)→套袋(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人工传粉→套袋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说明 P表示亲本,♂表示父本,♀表示母本 ↓表示产生下一代 F1表示子一代 F2表示子二代 ×表示杂交 ×表示自交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遗传图解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 决定,用大写字母表示(高茎用D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 子决定,用小写字母表示(矮茎用d表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纯种高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 为DD,纯种矮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dd。 (3)在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发生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 的配子中,配子中只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五、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六、相关概念 1、交配类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2、性状类 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花的颜色、茎的高矮等。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如毛色)的不同表现类型(黄、白)。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基因类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来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来表示。 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4、个体类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遗传,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表现型与基因型关系:基因型+环境条件→表现型 第1页共8页第2页共8页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 记忆点: 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授粉植物。在未开花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授粉,避免了外来花粉干扰,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 ②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③豌豆的花大,便于人工授粉。 ④豌豆的生长周期短,且后代数目多,便于统计分析。 2、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3、人工异花传粉的方法步骤:【如雌雄异株则不需去雄而直接给雌蕊套袋】 ①去雄:在雄蕊未成熟前,彻底、干净地清楚全部雄蕊 ②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③授粉:待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到去雄的雌蕊柱头上 ④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5、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1)过程: ①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得到子一代,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子一代都是高茎豌豆 ②得到的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表现型之比为3:1 (2)相关概念: Ⅰ·正交与反交:统称为互交,即以高茎豌豆作为父本或母本进行两次实验 Ⅱ·相对性状:在孟德尔实验中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Ⅲ·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杂合子自交)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Ⅳ·相同基因与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 ①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如A和A) ②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A和a) ③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Ⅴ·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如AA或Aa或AABB等) 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如Aa或AABb等) (3)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系谱图专题

遗传系谱图专题训练 1.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 子 B .该病为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纯合 子 C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子 D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子 2.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 是 A .该遗传病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Ⅲ8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C .Ⅲ10肯定有一个致病基因是由I 1传来的 D .Ⅲ8和Ⅲ9婚配,后代子女发病率为1/4 3.右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5号和11号为男性患者。下列 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 .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B .若7号不带有致病基因,则11号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2号 C .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10号产生的配子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 /3 D .若3号不带致病基因,7号带致病基因,9号和10号婚配,后代 男性患病的概率是l /18 4.下图为四个遗传系谱图,叙述正确的是 A .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4 B .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 C .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 D .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5.右图为遗传系谱图,2号个体无甲病致 病基因。 对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病不可能是X 隐性遗传病 B .乙病是X 显性遗传病 C .患乙病的男性多于女性 D .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可能患甲病

6.右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 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 的是 A.甲病为色盲症,乙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B.Ⅱ7和Ⅱ8生一两病兼发的男孩的概率为1/9 C.Ⅱ6的基因型为DdX E X e D.若Ⅲ11和Ⅲ12婚配,则生出病孩的概率高达100% 7.有两种罕见的家族遗传病,它们的致病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一种先天代谢病称为黑尿病(A,a),病人的尿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变黑。另一种因缺少珐琅质而牙齿为棕色(B,b)。如图为一家族遗传图谱。 (1)棕色牙齿是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性遗传病。 (2)写出3号个体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7号个体基因型可能有______种。 (3)若10号个体和14号个体结婚,生育一个棕色牙齿的女儿概率是___。(4)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00人当中有1个黑尿病患者,每1000个男性中有3个棕色牙齿。若10号个体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棕色牙齿有黑尿病的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 8.下图是一个家庭的遗传谱系(色觉正常为B,肤色正常为A),请回答: (1)1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2)若11号和12号婚配,后代中患色盲的概率为_________。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3)若11号和12号婚配,生育子女中有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只患白化病(不含既色盲又白化的患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9.下图的甲为某家族遗传性肾炎(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苯丙酮尿症(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遗传系谱图;乙表示家族中一些个体体内细胞分裂时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形态及遗传性肾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试分析回答: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一章试题集锦解析

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与卷毛 B.兔的长毛与短毛 C.玉米叶鞘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蚕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 2.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3.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有( ) ①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 ③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④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例 ⑤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雌配子比例 ⑥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雄配子比例 A. 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⑤⑥ 4.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作假说的内容之一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测交实验”是对演绎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D.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学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5.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 C.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1/2和1/4 6.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 A.雌配子︰雄配子 = 1︰1 B.雌配子︰雄配子 = 1︰3 C.A雌配子︰a雄配子 = 1︰1 D.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7.水稻的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关系的是() ①有芒×有芒→有芒②有芒×有芒→有芒215 + 无芒70 ③有芒×无芒→有芒④有芒×无芒→有芒101 + 无芒97 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 8.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生物必修二遗传及进化复习要点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复习要点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基本概念: (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豌豆×矮豌豆P:AA×aa ↓↓ F1:高豌豆F1:Aa ↓自交↓自交 F2:高豌豆矮豌豆F2:AA Aa aa 3 :1 1 :2 :1 (二)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黄圆×绿皱P:AABB×aabb ↓↓ F1:黄圆F1:AaBb ↓自交↓自交 F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F2:A-B- A-bb aaB- aabb 9 :3 : 3 : 1 9 :3 :3 :1 在F2 代中: 4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 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 9种基因型:完全纯合子AABB aabb AAbb aaBB 共4种×1/16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点整理1 第一章第一节 符号表示: 亲本父本母本杂交自交子一代 1.生物体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和称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2.孟德尔把F1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3.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步骤:去雄、套袋、传粉、套袋。两次套袋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4.孟德尔采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的原因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避免干扰;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能够稳定的遗传给后代;花大,易于操作;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其中决定显现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6.测交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7.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8.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1/2、0 9.判断显隐性、纯合子、杂合子方法

10.概率计算 第一章第二节 1.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这表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绿色和皱粒是隐性性状。 2.孟德尔让黄色圆粒的F1自交,在产生的F2中发现了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 3.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YRR和yyrr,它们产生的F1遗传因子组成是 YyRr ,表现为黄色圆粒。 4.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 YR、Yr、yR、yr ,数量比例是: 1:1:1:1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 16 种,遗传因子的结合形式有 9 种: 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性状表现有 4 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分比是 9:3:3:1 。 5.让子一代F1(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进行杂交,无论是F1作母本,还是作父本,后代表现型有 4 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比例是 9:3:3:1 ,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 9 种: 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 双显性双隐性单显性纯合子杂合子双杂合子单杂合子 亲本类型重组类型 6.孟德尔第二定律也叫做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结合。 7.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名叫做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8.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

最新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豌豆杂交试验的优点 1、 豌豆的特点 (1)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豌豆不会杂交,一般为纯种。 (2)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人工异花授粉的步骤:去雄(开花之前)→套袋(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人工传粉→套袋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 说明 P 表示亲本,♂表示父本,♀表示母本 ↓表示产生下一代 F1表示子一代 F2表示子二代 × 表示杂交 × 表示自交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遗传图解 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决定,用大写字母表示(高茎用D 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决定,用小写字母表示(矮茎用d 表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纯种高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DD ,纯种矮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dd 。 (3)在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发生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五、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六、相关概念 1、交配类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2、性状类 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花的颜色、茎的高矮等。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如毛色)的不同表现类型(黄、白)。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基因类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来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来表示。 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4、个体类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遗传,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AA 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 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表现型与基因型关系:基因型+环境条件 → 表现型

生物必修二遗传知识点填空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相对性状 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对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隐性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状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隐性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等位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性纯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隐性纯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杂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系:基因型+____ → 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____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____,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____相对性状到_____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________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_______________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写出基因型和表现型) P:_________×________ ↓ F1:____________ ↓_______ F2:________ _______ 3 : 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试卷及答案.doc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试卷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试卷 1.下列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 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2.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 A.子二代不出现性状分离 B.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C.子二代性状分离比是3∶1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3.绵羊的白毛(W)为显性,黑毛(w)隐性,一只白羊与黑羊杂交,生了6只小羊,3白3黑,这2只亲本的基因型是( ) A. Ww ww B. WW ww C. Ww Ww D. WW Ww 4.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纯合亲本与杂合体交配,子代中具有与双亲基因型都不相同的个体的比例可能是( ) A. 0 B. 25% C. 50% D. 100% 5.如果精原细胞中的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从理论上分析能产生精子的基因组成类型有( ) A. 3 种 B. 6 种 C. 8 种 D. 9 种 6.在生物性状遗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是( ) A.具有等位基因的个体 B.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 C.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 D.自花传粉的个体

7.一只杂合的黑毛家兔产生200万个精子,这些精子中含隐性基因(白色基因)的约有( ) A.25 万 B.50 万 C.100 万 D.200 万 8.下列生物的基因型中,不属于杂合体的是(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Cc 9.果蝇体细胞中含有四对染色体,若每对染色体上有一对杂合的基因,在果蝇产生的卵细胞中,全部是显性基因的配子出现的几率是( ) A. 1/2 B. 1/4 C. 1/ 8 D. 1/16 10.如果用皮毛黑色(D)光滑(r)的豚鼠与皮毛白色(d)粗毛(R)的豚鼠杂交,其杂交后代是黑色粗毛18 只,黑色光滑15 只,白色粗毛16 只,白色光滑19 只,则亲本最可能基因型是( ) A. DDrr ddRr B. DDrr ddRR C. Ddrr DdRr D. Ddrr ddRr 11.雌豚鼠的卵巢中,含有20个带黑毛基因的杂合型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最多能产生带黑毛基因的卵细胞( ) A. 10 个 B. 20 个 C. 40 个 D. 80 个 12.雄豚鼠的精巢中,含有20个带黑毛基因的杂合型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最多能形成带黑毛基因的精子细胞( ) A. 10 个 B. 20 个 C. 40 个 D. 80 个 13.下列基因型中不是配子的是( ) A. YR B. Dd C. BV D. AB 14.人类的卵细胞中,在正常情况下,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数目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