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及答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对应的框内) 1、隋朝时,一位余杭的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大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 2、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这种“最早的考试制度”是指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3、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充分肯定了大运河的客观作用。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A.武则天建立了唐朝 B.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武则天通过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 D.武则天是唐太宗的皇后 5、史书对右图的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地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物。”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6、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在中外交往中把中国的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传到非洲、欧洲的国家是 A.天竺 B.大食 C.波斯 D.东罗马 7、唐文化在政治经济制度、城市建筑、文化习俗诸方面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8、唐代诗坛群星灿烂,其中被后人尊为“诗圣”的是 A.李白 B.杜牧 C.杜甫 D.白居易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0、据记载:宋太祖立“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防地,将领不随军调动。其目的是 A.重用功臣宿将 B.实行兵农合一 C.让士兵得到锻炼 D.防止武将专权 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隋朝 12、岳飞词云“靖康耻,犹未雪。”“靖康耻”是指 A.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B.金军掳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C.宋高宗解除岳飞兵权 D.南宋与金达成协议 13、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与宋代哪一国策有密切关联 A.创设科举 B.改进活字印刷 C.重文轻武 D.鼓励海外贸易

北京高中高考成绩排名_北京50所高中高考成绩参考

北京高中高考成绩排名_北京50所高中高考成绩参考 伴随2015年高考成绩的出炉,不少人都在打听今年北京各中学的高考成绩。无论说还是不说,高考成绩都在那里。因此无需渲染,也无需刻意回避,理性看待更为可取。我们不仅关注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尤其关注高考突出考察考生12年基础教育积累在学生终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每个考生搭建充分展示的平台;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和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及中学教育的加工能力和学校特色优质均衡发展的水平。 说明一下,数据主要来自各中学,仅供参考;而且由于时间匆忙,一些学校的数据仍在统计当中,最终数据以学校正式发布为准,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五中: 今年高考,理科有四成的学生在650以上,其中:理科实验班均分666,数学与英语平均分均超140;文科数学年级均分达到142分;理科韦祎同学与文科高睿男同学分别获得数学满分150。 北京161中: 高考文科平均633.4分,97.6%的同学在600分以上,平均分位居全市第八。理科平均627.4分,最高分698。 理工附中: 今年高考,600分人数大幅增加:文理科共有232名同学考出了600分以上的好成绩,占统招学生总人数的87.9%; 高分段人数数量喜人:有18名同学考出680分以上的好成绩。其中,理科第一名乔卓然同学,裸分为698分,全市排名第168名;文科第一名李映雪同学,裸分为667分,全市排名第112名。有71名同学考出了650分以上的好成绩,约占统招学生总人数的26.89%。 学生单科成绩突出:理科学生吴中灏同学取得了数学最高分149分的好成绩;文科学生张悦琪同学取得了数学最高分148分的好成绩;赵雨蒙、蔡可钰两位同学取得了英语最高分147分的佳绩;李泽宇、张贺然两位同学取得了理综最高分291分的佳绩。 重点本科率与去年持平:文理科一本率均超过了96.2%,保持了我校重点本科率稳步提升的势头。 理工实验班成绩优异:理工实验班学生综合素质优良,学业成绩突出,在高考中,全班同学人均成绩超过了663.3分。 汇文中学: 2015年高考,文理科重点率100%;近85%的学生上600分;近40%的学生上650分。文科实验班平均成绩645分;理科实验班平均分超660分。英语文理单科成绩名列东城第一,仅比北京市英语文理单科第一名少一分。参加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获得加分同学的人数比去年大幅增长。 十一学校: 理科裸分最高719分(市裸分最高分721分),进入北京市前三名;文科裸分最高690分,有2人,均进入北京市前三名,并列海淀区第一名。 语文最高145分,全市第一。数学有7人得满分。 理科裸分700分以上8人;文科670分以上7人。 理科650分以上178人,文科650分以上23人,共计201人。 景山学校: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其答案.docx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说明:( 1、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将答案填写在答案 卷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最合适,请把它的序号填入答题卷方框内。共40 小题,每小题 1 分,计 40 分)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的是( ) A. 隋朝的统一 B.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 C.开创科举制 D.开凿大运河 2.隋朝的一位商人从今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 A 、永济渠、江南河、邗沟B、通济渠、会通河、江南河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D、通惠河、江南河、邗沟 3.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引发了 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这些评论中,最准确的是: A .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B.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 展 C.奢侈腐化,心狠手毒D.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4.某同学赋词《临江仙》:“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一新秋。月碎重 圆星再聚,勤政真盛世,英名万代流。”你知道这首词称赞的是谁吗()A .唐太宗B.唐玄宗C.隋文帝D.隋炀帝 5.某剧组准备拍摄《大唐王朝》的纪录片,你认为下列哪一场景不可能 在片中出现() A.唐太宗和魏征在商讨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 B. 一批日本遣唐使抵达长安,受到唐政府的热情接待C. 阎立本画《历代帝王像》 D.李白用“交子”支付酒楼老板酒钱 6.唐朝时,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它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 低处汲到高处,你知道这种灌溉工具是什么吗?() A. 曲辕犁 B.筒车 C.翻车 D.水排 7.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 聚丰实。”一诗,描述的盛世景象出现在() A.汉武帝时 B. 光武帝时 C. 唐太宗时 D.唐玄宗时 8.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9.我们现在的高考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而科举考试中也有“文状元”、“武状元”。那么“武状元”最早出现于() A .唐太宗时期 B. 唐高宗时期 C. 武则天时期 D. 唐玄宗时期 10.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A. 有利于选拔人才 B. 有利于巩固专制制度 C.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 得到了不断完善

2015年北京东城重点中学高考成绩排名统计

2015年北京东城重点中学高考成绩排名统计 来源:北京晨报 东城区 北京二中:100%达一本线 今年高考仍保持了文、理科100%达到一本录取线的好成绩。理科获60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达94%、文科获60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达100%。航班总分平均分为680分,理科实验班总分平均分为671分,文科实验班总分平均分为655分。孟凡瑶获东城区文科最高分,10位同学获得清华、北大的自主招生加分(最高60分)。 19%的学生参加SAT考试,均收到国外名校录取通知书,如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洛杉矶分校和欧文分校、密歇根州立大学、纽约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普渡大学、罗彻斯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女王大学、悉尼大学等。 汇文中学:85%的学生上600分 该校今年文理科重点率100%;近85%的学生上600分;近40%的学生上650分。文科实验班平均成绩645分;理科实验班平均分超660分。英语文理单科成绩名列东城第一,仅比北京市英语文理单科第一名少一分。参加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获得加分同学的人数比去年大幅增长。 北京五中:理科实验班均分666 该校理科有四成的学生在650分以上。其中,理科实验班均分666,数学与英语平均分均超140;文科数学年级均分达到142分;理科的韦祎与文科的高睿男分别获得数学满分150。 景山学校:夺东城区理科头名 该校徐文昊以裸分718分的成绩获东城区理科第一名。文科一本上线率为100%,理科一本上线率为95%。文科600分以上的学生达75%,理科600分以上的学生占总数的60%,其中理科实验班高考总分690分以上的学生10位,全班平均分670分。 广渠门中学:高考成绩连涨14年 广渠门中学保持了十四年连续正增长的势头。本届高三文、理一本率再次延续百分百的辉煌,文、理科600分以上人数为141人。文、理科最高分分别为672、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 班级____姓名______座号_____得分_______ (全卷6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郭沫若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称的是()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2、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A."开元盛世"时期B."贞观之治"时期C."文景之治"时期D."光武中兴"时期 4、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 C、她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 D、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5、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为动力的是()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曲辕犁 6、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是()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7、对完善科举制作出突出贡献的关键人物不包括()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8、下列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⑴开元盛世⑵贞观遗风⑶贞观之治 A、⑴⑵⑶ B、⑶⑵⑴ C、⑵⑶⑴ D、⑵⑴⑶9、"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唐与哪个民族的关系() A、吐蕃 B、突厥 C、南诏 D、靺鞨 10、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A.北宋与金的争战B.南宋与辽的争战C.北宋与辽的争战D.南宋与金的争战11、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没有任何积极意义B.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D.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12、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南宋定都临安 B、宋军收复建康 C、宋金达成和议 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13、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A、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 B、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C、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D、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 14、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A、唐玄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高祖统治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15、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 A、耧车 B、筒车 C、曲辕犁 D、秧马 16、两宋时都市中的“瓦舍”是() A、夜市 B、商业区 C、娱乐场所 D、居住区 17、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A、南宋与金 B、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西夏与辽 18、明经科举考试中的"帖经"类似于今天历史考试中的() A、选择题 B、问答题 C、作文题 D、填空题 19、下列政权没有出现并立现象的是() A、五代和契丹 B、辽和北宋 C、金和北宋 D、辽和南宋 20、"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21、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A、景德镇 B、邢窑 C、哥窑 D、越窑 22、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的原因有() ①雕版印刷的普及②书籍文化用品的流行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海关是国家进出口管理机关。早在宋朝就设立了与之相当的机构,它是()A.十三行B.市舶司C.澎湖巡检司D.东市 2 . 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不包括 A.创立了科举制 B.开凿了大运河 C.重新统一了南北 D.贞观之治 3 . 以下搭配正确的是 ①天可汗-唐太宗 ②科举制---隋炀帝 ③闭关锁国---顺治 ④造纸术---毕昇 ⑤内阁---朱元璋 ⑥行省制---元世祖 ⑦殿试---汉武帝 ⑧黄袍加身---赵匡胤。

C.①②⑤⑥⑧ D.③④⑦⑧ 4 . 有关两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哪幅是错误的?() A.B.C.D. 5 . 下图中的A地区在元朝时隶属于 A.云南行省 B.江西行省 C.四川行省 D.湖广行省 6 . 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下列历史人物在中外交流中做出过突出贡献,其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马可?波罗来华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 7 . 赵普建议宋太祖削弱藩镇的权力有() A.稍夺其权、制其钱谷B.惩治贪官、安顿流民 C.收其精兵D.整顿军队 8 .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宣政院 B.澎湖巡检司 C.市舶司 D.北庭都元帅府 9 . “开元年间,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任数。四方丰稔,百姓殷富。”材料直接反映了唐朝开元年间A.政治清明B.文化昌盛 C.民族团结D.经济繁荣 10 . 元朝统一于() A.1127B.1279C.1276D.1271 11 . 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A.藩镇割据B.朋党之争C.官官专权D.唐末农民战争 12 . 如图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的一部分,相应空格内应填入 A.隋、十国 B.东汉、三国 C.隋、元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1.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大运河 B.赵州桥 C.长城 D.故宫 2.唐太宗有句名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①重视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3.“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但还是有人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的突出贡献是:①戒奢从简,虚心纳谏②增设殿试和武举,完善科举③重视发展农业生产④选拔贤才 A. 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A. 对外开放 B. 经济繁荣 C. 政治清明 D. 交通发达

6.某班同学围绕“唐朝开明的少数民族政策”这一主题进行探究学习,收集的相关史实中与该主题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玄奘西游天竺B.文成公主入藏C.设置安西都护府D.册封南诏首领 7.下列历史现象能够说明隋唐社会“繁荣与开放”的有:①贞观之治 ②“唐蕃和同为一家”③鉴真东渡④发明雕版印刷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A. 祖国统一 B.中外交往 C. 民族团结 D. 抵抗侵略9.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针对性地收集资料,下列收集到的图片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宋代针铺商标清明上河图交子南宋海船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元朝国家统一D.大都闻名世界 10.“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是该盟约的影响?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11. 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

2012年30余所中学高考成绩

2012年30余所中学高考成绩 从6月23日起,本市高考生陆续获悉今年的高考成绩。晨报《教育周刊》率先披露本市32所中学的高考成绩信息,期待这能对关注北京中学课程改革和今年高考的各界人士有所帮助。 北京五中 2012年高考又取得喜人成绩,文、理科近100%的学生达到重点大学录取线,600分以上优秀生人数比去年大幅增加,理科实验班整体考出了高水平,多学科平均分比去年有所提升。 101中学 今年高考共有173人考分在600分以上,其中文科21人、理科152人。文理重点率继续保持100%,文科总平均分处于海淀领先地位,理科总平均分继续在海淀名列前茅,钱学森理科实验班的总平均分高达643分,文科实验班的总平均分为601分,文科李赞同学以668分(含加分)获北京市第二名,理科张洲同同学以711分(含加分)进北京市前五;有150多名学生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自主选拔加分,另有近30名同学被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纽约大学等美国排名前三十的大学录取,占申请出国留学学生总数的80%。 171中学 高考文理重点上线率近100%。理科实验班平均645分,最高分693分;文科实验班平均593分。高考理综最高达291分,全市第二。文科外语最高达138分。学校注重个性化人才培养,有40多名学生在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中,获名校联盟校加分。数十名学生提前被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世界名校录取。

理工大学附中 今年高考理科最高分梁昌维678分;文科最高分孟小然654分,位居北京市前10名;理科平均分570.1分,高于一本线93.1分;文科平均分571.6,高于一本线76.6分;理科一本上线率98.78%;文科一本上线率100%;在全市文理600分人数比2011年大幅减少的情况下,该校有78人上600分,约占全体考生的32%。优异的高考成绩体现了学校教育教学强大的加工能力。 十三中 高考理科平均分571分,一本率99%,二本率100%,600分以上占总人数30%。文科平均分562分,一本率100%。 北师大实验中学 文理科一本上线率100%,实考分600分以上的理科考生人数175人,占考生总数的75%;实考分600分以上的文科考生人数22人,占考生总数的50%。 师大二附中 高考理科重点率99.5%,实考分600分以上考生比例为64%,600分以上比例和平均分较去年都有提高;文科重点率100%,实考分600分以上考生比例为45%,进入全市文科前300名的人数较去年有所提高。 北京十二中 今年高考在重点率、本科率继续保持优势的基础上,650分以上高分段人数明显增加,理科考生陈陌阡获得710分的高分。更有一批尖子生考入美国一流大学,其中钱伟强同学被康奈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第?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正确的。 1.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2.“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赵州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它是根据当地民间传说编成的,并广泛流传到今天。其实,赵州桥并不是鲁班修建的,它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D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3.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A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尺尊东赞 D.骨力斐罗 4. 我国封建社会最为繁盛的治世局面是D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康乾盛世 D.开元盛世 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A A.《资治通鉴》 B.《马可·波罗行纪》 C.《梦溪笔谈》 D.《贞观政要》 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D A.山东 B.东京 C.杭州 D.四川 8.“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B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9.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直到明朝末年才被废除

C.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D.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10.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A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1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 B A.战国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12.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C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奸臣谋害 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13.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 C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4.明太祖所设立的直属中央的三司中,分管民政和财政的是D A.按察司 B.都司 C.民政司 D.布政司 15.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D A.创立八旗制度 B.在中央设置内阁 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16.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D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17.明朝的倭寇是指当时A A.骚扰我国沿海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 B.侵扰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人

北京市中学分类排名及高考升学率-选校必读

北京市中学分类排名及高考升学率—选校必读 【说明】采撷、复制、归纳自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一笑了之。 一、北京市高中名单、与幼升小、小升初的关联、高考升学对应结果 (注:五流中学是指近3年北京市中考录取分数线400分以下学校) 1.北京五流中学名单 东城区:无 西城区:无 海淀区:尚丽外国语学校、清华育才实验学校、温泉二中、105中学 朝阳区:信息学院附属中学 2考入五流中学所要面对的高考结果无缘一本线、二本线,进入三本线也属极端奢望,考上大专也很不易。 3.与小升初的关联若没有极其特殊的上学需求,小升初时应当弃选。 4.与幼升小的关联小学根本不需要择校、不需要课外补习、小学随便上。 二、北京市四流高中名单、与幼升小、小升初的关联、高考升学对应结果 (注:四流中学是指近3年北京市中考录取分数线405~440分学校) 1.北京四流中学名单 第三类:405分~425分东城区:125中学 西城区:教育学院附中宣武分校、154中学 海淀区:67中学、中关村外国语学校、一佳高级中学、太平路中学、六一中学 朝阳区:青年政治学院附属中学 第二类:430分~440分东城区:龙潭中学、21中、50中分校 西城区:140中学、教院附中、56中、63中、214中 海淀区:明光中学、北大附中香山学校、永定路中学、科迪实验中学、矿院附中 朝阳区:119中学、垂杨柳中学、中医学院附中、二外附中、化工学院附中、团结湖三中、东北师大附中朝阳学校、华中师大一附中朝阳学校 第一类:441分~448分东城区:165中 西城区:62中、西城实验学校、宣武外国语学校 海淀区:地大附中、农大附中 朝阳区:无 2.考入四流高中所要面对的高考结果 A.四流三类高中基本没有考上一本线的学生;考上二本线难度很大;进入三本线比例不高; B.四流二类高中考上一本线的学生微乎其微;考上二本线比例不大;进入三本线比例较高; C.四流一类高中考上一本线比例不高;考上二本线比例较大;进入三本线比例很高;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5 新人教版

期终考七年级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泽题(40分) 1.从605年起,隋朝开凿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 长安 B. 涿郡 C. 洛阳 D. 余杭 2.右图:“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是描述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的 哪座桥?() A. 玉带桥 B. 赵州桥 C. 泸定桥 D. 卢沟桥 3、唐太宗时,先后进谏达200多次的名臣是()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 4、“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唐代哪位皇帝的评价。()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其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A.设节度使 B.抗击突厥 C.重用人才 D.建立行省制度 6、我们现在的高考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而科举考试中也有“文状元”、“武状元”。那么“武状元”最早出现于()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7、央视百家讲坛播出了袁腾飞主讲的《两宋风云》,介绍了从北宋灭亡到南宋与金国交战多年,最后达成和议的这段历史。其中最有可能涉及的内容是() A.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B.陈桥兵变 C.郾城大捷 D.马可-波罗来华 8、王教授在介绍我国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到“瓦子”、“勾栏”。他介绍的是哪一个朝代的市民生活()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9、宋元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以下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应当()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10、为我国美术史上,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的不朽作品的是:()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综合试题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综合试题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那位皇帝时期的情况 A.汉武帝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唐玄宗时期 D.乾隆盛世 2.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①耧车②曲辕车③翻车④筒车 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 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共同注意的问题是①轻徭薄赋.②重用人才..③减轻刑罚.④善于纳谏⑤重视 发展生产 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⑤ 4.宋朝手工业中的哪一行业水平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 A.棉纺织业B.制瓷业C.采矿业D.造船业 5.中国古代经济中心逐渐自北向南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阶级的政策调整B.南方土地肥沃,温暖湿润,适合农作物生长 C.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D.北方人南迁,并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劳动力 6.下列制度中,由隋唐开创的是 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丞相制④科举制⑤丞相制⑥行省制⑦三省六部制 A.①② B.②⑦ C. ③④ D. ④⑦ 7.居住在唐都长安的刘守仁款待远道而来的朋友他可以办到的事有几项 ①清晨,去大慈恩寺观看佛事活动②上午,去瓦子看看杂剧、听听小曲 ③傍晚,西出金光门,遥观夕阳下的大明宫④夜里,上街逛夜市,品尝风味小吃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③ 8.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已成定局是在 A.唐朝时期 B.北宋时期 C.南宋时期 D.元朝时期 9.宋代时,下列哪些生活场景是存在的 ①淮河流域的人民可以吃到占城稻②使用景德镇烧制的瓷器 ③在四川经商可以使用纸币④妇女以三寸金莲为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0.想想看,促使唐太宗轻徭薄赋,虚心纳谏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隋亡之鉴 B.有自知之明 C.爱民如子 D.想树立威信 11.你知道“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表明了哪个时期时哪个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A.南宋太湖流域 B.北宋长江流域 C.唐朝黄河流域D明清珠江流域12.如果你想知道唐朝人是怎样认识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的,你最好查阅我国古代哪部典籍? A.《马可波罗游记》 B.《大唐西域记》 C.《金刚经》 D.《水经注》 13、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商代文字B可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C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D世界文字的起源 14、一本书记载了文成公主入藏、元昊建立西夏、张骞通西域、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的史实。这些史实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夏商周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秦汉时期明清时期 B隋唐时期宋元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北京市重点初、高中排名表

北京市重点初中前十名列表(初中排名) 1、北京四中(西城区) 2、人大附中(海淀区) 3、北师大实验中学(西城区) 4、北京二中(东城区) 5、北大附中(海淀区) 6、北京80中(朝阳区) 7、北京八中(西城区) 8、北京五中(东城区) 9、师大附中(宣武区) 10.师大二附中(西城区) 以下是十名以外的学校(初中排名) 北京101中(海淀) 汇文中学(崇文) 首师大附中(海淀) 景山学校(东城) 北京15中(宣武) 育英中学(海淀) 北京12中(丰台) 北京161中(西城) 育才中学(宣武) 北京35中(西城) 北京22中(东城) 八一中学(海淀) 北京13中(西城) 苹果园中学(石景山) 牛栏山一中(顺义) 潞河中学(通州) 北京10中(丰台) 北京14中(宣武)

北京十一学校(海淀) 大峪中学(门头沟) 北京171中(东城) 东直门中学(东城) 密云二中(密云) 八大处中学(石景山) 北京工业大学附中(朝阳) 陈经纶中学(朝阳) 北京66中(宣武) 北京109中(崇文) 北方交大附中(海淀) 北京55中(崇文) 北京25中(崇文) 崇文门中学(崇文) 北京159中(西城) 北京63中(宣武) 北京156中(西城) 北京31中(西城) 鲁迅中学(西城) 北京19中(海淀) 西城区外语学校(西城) 北京市重点高中前十名列表(高中排名) 1、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2、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3、北京市第十四中学 4、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5、北京第一六六中学 6、北京市第四中学 7、北京市第二中学

8、北京市回民中学 9、北京市第五中学 10、北京铁路第二中学 前十名以外的学校(高中排名)北京市第八中学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北京市第十中学 北京市苹果园中学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北京市八大处中学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北京市第九中学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第五十中学 北京市丰台第二中学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中学 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 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 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 北京市密云县第二中学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

2013.06济南37中初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七下历史期末测试题 2013.5 (37中) 一.单项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选出填入表格内。每题2.5分,共50分) 1.“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 A.郑国渠 B.白渠 C.大运河 D.都江堰 2. 在电视剧《唐太宗秘史》这部电视剧中可能出现的事件有( )。 ①魏征直言②文成公主人藏③玄奘西游④任姚崇为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唐朝时创制的新型灌溉工具是( )。 4.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为当地的开发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面有关民族关系的史实属于唐朝的有( )。 ①修筑长城抵御匈奴②在今新疆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③“金瓶掣签”④文成公主人藏⑤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5.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陵犯。……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下面哪位历史人物亲自经历了如此险恶的状况( ) A.玄奘 B.鉴真 C.-行 D.法显 6.“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7.以学习主题统揽各阶段历史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很好方法。学习主题“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统揽的是( )。 A.秦汉时期的历史 B.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C.宋元时期的历史 D.明清时期的历史 8.下列各项活动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定都大都④定国号为元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9、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着说明南宋() A.农业发展迅速 B.手工业发达 C.商业繁荣 D.对外贸易兴盛 10.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下列人物的航海活动中较早使用指南针的是( )。 A.三国时吴国派卫温率船队到夷洲 B.鉴真东渡日本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11.“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12.明朝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当时管理地方的机构是( )。 A.节度使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三司 13.明清时期君主集权空前强化,下列不利于君主集权强化的措施是( )。 A,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B.实行八股取士 C.设立军机处 D.分封藩王 14.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多年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达10万余里的航海家郑和。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A、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B.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发生在明成祖时期。 C.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D.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要早半个多世纪。。 15.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史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完成是在: A.东晋 B.隋朝 C.南宋 D.明朝 2 . 安史之乱对唐朝影响巨大,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的叙述错误的是 A.唐玄宗末年政治腐败是出现安史之乱的重要原因 B.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C.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D.安史之乱直接导致李自成农民起义爆发 3 .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②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③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④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 . 唐朝有两千多位诗人,留下了近五万首诗歌,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 ①李白 ②白居易

③王维 ④杜甫 ⑤陈子昂 A.①②④B.③④⑤ C.①③⑤D.②③④ 5 .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鼓励对外贸易。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6 .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资治通鉴》对她的评价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当时竞为之用的“英贤”有 A.卫青、霍去病 B.魏征、长孙无忌 C.房玄龄、狄仁杰 D.姚崇、宋璟 7 .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具体是指 A.745—753年B.755—763年 C.765—773年D.775—783年 8 . 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C.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下图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的上京临潢府遗址,这里曾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契丹政权的建立者是() A.元昊 B.阿保机 C.寇准 D.安禄山 2.他是党项族的英雄,贺兰山上的雄鹰。他受汉文化的影响,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创制文字,积极吸取中原文化。“他”是() A.松赞干布 B.元昊 C.阿保机 D.赤德祖赞 3.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剧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A.辽太宗 B.宋真宗 C.宋太宗 D.宋太祖 4.绘制历史简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历史简图反映了澶渊之盟订立时的情况() A B C D 5.《天龙八部》是武侠小说宗师金庸的经典作品。金庸创作该小说依托的历史背景是()

A.汉与匈奴的和战 B.魏、蜀、吴三国鼎立 C.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 D.南宋与金的对峙 6.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②赵匡胤建立北宋③宋夏和议④西夏建立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7.许多诗词当中都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有一首描写契丹人生活的诗写道:“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契丹族是一个游牧民族②契丹人居住在营帐里③契丹族人过的是定居生活④契丹人靠打猎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元昊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他建立政权后采取的统治措施包括 () ①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②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③大力发展科举制度④创制西夏文字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观察下图《契丹货币》与《西夏货币》,据图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北京高中学校排名.doc

北京高中学校排名 中考完就要升高中了,想好读哪所高中了吗?中考成绩怎么样能读哪个高中呢?整理了北京高中学校排名,欢迎阅读。 五流 中考录取线:425分以下 清华育才实验学校(海淀) 信息学院附属中学(朝阳) 尚丽外国语学校(海淀) 温泉二中(海淀) 105中学(海淀) 点评:中考时报名就能上这些中学。三年后,能考上大专,都属于幸运的。 四流(一) 中考录取线:425分~445分 教育学院附中宣武分校(西城) 青年政治学院附属中学(朝阳) 中关村外国语学校(海淀) 一佳高级中学(海淀) 太平路中学(海淀) 六一中学(海淀) 154中学(西城) 125中学(东城) 67中学(海淀)

点评:上面这些学校的考生,考入三本,还是有可能的;考入二本,需要成为本校的学霸,考入一本,需要成为本校的考霸,就是年级前五加上考试超常! 四流(二) 中考录取线:450分~460分 华中师大一附中朝阳学校(朝阳) 东北师大附中朝阳学校(朝阳) 北大附中香山学校(海淀) 科迪实验中学(海淀) 中医学院附中(朝阳) 化工学院附中(朝阳) 垂杨柳中学(朝阳) 团结湖三中(朝阳) 永定路中学(海淀) 明光中学(海淀) 矿院附中(海淀) 50中分校(东城) 140中学(东城) 119中学(朝阳) 教院附中(西城) 二外附中(朝阳) 龙潭中学(东城) 214中(西城) 56中(西城)

21中(东城) 63中(西城) 点评:上面这些学校,是三本大学的重要生源学校;二本大学,需要使劲努力,拼命学习才行,班级前三?一本大学,学霸,全校前十名有望。 四流(三) 中考录取线:461分~468分 宣武外国语学校(西城) 西城实验学校(西城) 地大附中(海淀) 农大附中(海淀) 62中(西城) 165中(东城) 365好老师点评:上面这些学校的考生,三本比例非常高;二本比例很高;一本线比例不高,但还是有的。 三流(一) 中考录取线:470分~480分 黄冈中学北京分校(朝阳) 东方德才学校(朝阳) 三里屯一中(朝阳) 知春里中学(海淀) 翠微中学(海淀) 师达中学(海淀) 北外附校(海淀)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A. 祖国统一 B.中外交往 C. 民族团 结 D. 抵抗侵略 9.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针对性地收集资料,下列收集到的图片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宋代针铺商标清明上河 图交子南宋海船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10.“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是该盟约的影响?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1. 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 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 ②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④国家根本,仰给东南⑤开封.杭州等城市商业发达。.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 ⑤ D.②③④ 12.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广泛使 用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 ③ D.②③④ 13.“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14.以学习主题统揽各阶段历史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学习主题“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统揽的是 A.秦汉时期的历史 B.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C.宋元时期的历 史 D.明清时期的历史 15.下图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宋朝的民族融合 B.元朝的民族融合 C.元朝的对外交 往 D.元朝的边疆管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